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物理(Ⅱ)期末复习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物理(Ⅱ)期末复习

大学物理A期末复习

2016大学物理(64学时)期末复习 复习一、刚体部分 内容提要 转动惯量:离散系统,∑=2i i r m J 连续系统,?=dm r J 2 平行轴定理:2md J J C +=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ωJ L = 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dt dL J M = =α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021 L L Mdt t t -=? 力矩的功:?=θMd W 力矩的功率:ωM dt dW P == 转动动能:22 1 ωJ E k = 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2 22 1210 ωωθθθJ J Md -= ? 一、选择题 1.( )两个匀质圆盘A 、B 的密度分别为A ρ和B ρ,且B A ρρ>,质量和厚度相同.两圆盘的旋转轴均通过盘心并垂直于盘面,则它们的转动惯量的关系是: A 、B A J J < B 、B A J J = C 、B A J J > D 、不能判断 2.( )一力矩M 作用于飞轮上,飞轮的角加速度为1β,如撤去这一力矩,飞轮的角加速度为2β-,则该飞轮的转动惯量为: A 、 1 βM B 、 2 βM D 、2 1ββ-M 3. ( )A 与B 是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球用一根不能伸长的绳子拴着, B 球用

橡皮筋拴着,把它们拉到水平位置,放手后两小球到达竖直位置时,绳子与橡皮筋长度相等,则此时两球的线速度 A 、 B A V V > B 、B A V V < C 、B A V V = D 、无法判断 4.( )用一条皮带将两个轮子A 和B 连接起来,轮与皮带 间无相对滑动, B 轮的半径是A 轮半径的3倍.如果两轮具有 相同的角动量,则A 与B 两轮转动惯量的比值为: A 、3:1 B 、9:1 C 、1:3 D 、1:9 5.( )某滑冰者转动的角速度原为0ω,转动惯量为0J ,当他收拢双臂后,转动惯量减少了41.这时他转动的角速度为: B 、410ω C 、4 30ω D 、45 0ω 6.银河系有一可视为球体的天体,由于引力凝聚,体积不断收缩。设它经过一万年体积收缩了%1,而质量保持不变.则它的自转周期将: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能判断 7.( )一子弹水平射入一木棒后一同上摆.在上摆的过程中,以子弹和木棒为系统,则总角动量、总动量及总机械能是否守恒结论是: A 、三量均不守恒 B 、三量均守恒 C 、只有总机械能守恒 D 、只有总动量不守恒 8.( )长为L 的均匀细杆OM 绕水平O 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今使细杆从水平位置开始自由下摆,在细杆摆动到铅直位置的过程中,其角速度ω,角加速度β如何变化 A 、ω增大,β减小 B 、ω减小,β减小 C 、ω增大,β增大 D 、ω减小,β增大 9(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运动,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卫星的动量P ,角动量L 及卫星与地球所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 E 是否守恒 A 、P 不守恒,L 不守恒,E 不守恒 B 、P 守恒,L 不守恒,E 不守恒 C 、P 不守恒,L 守恒,E 守恒 D 、P 守恒,L 守恒, E 守恒 E 、P 不守恒,L 守恒,E 不守恒 10. ( )如图2所示,A 和B 为两个相同绕着轻绳的 图1

大学物理2最新试题

期末练习一 一、选择题 、关于库仑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其实就是体积很小的球体; .根据2021π4r q q F ε=,当两电荷间的距离趋于零时,电场力将趋向无穷大; .若点电荷1q 的电荷量大于2q 的电荷量,则1q 对2q 的电场力大于2q 对1q 的电场力; .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相似,都是平方反比律。 、点电荷Q 被曲面S 所包围,从无穷远处引入另一点电荷q 至曲面外一点,如图,则引入前后( ) .曲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曲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曲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曲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电量为 Q 的点电荷,在与它相距为r 的A 点处有一检验电荷 q ,现使检验电荷 q 从A 点沿半圆弧轨道运动到B 点,则电场力做功为( ) .0; .r r Qq 2π420?ε; .r r Qq ππ420?ε; .2ππ42 20r r Qq ?ε。 、已知厚度为d 的无限大带电导体板,两表面上电荷均匀分布,电荷面密度均为σ,如图所示。则板外两侧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02εσ=E ; .0 2εσ=E ; .0 εσ= E ; .0=E 。 、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接上电源,以维持其间电压不变,用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的均匀电介质填满板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极板间电场强度增大为原来的r ε倍; .极板上的电量不变;

.电容增大为原来的r ε倍;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两个截面不同的铜杆串联在一起,两端加上电压为U ,设通过细杆和粗杆的电流、电流密度大小、杆内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1I 、1j 、1E 与2I 、2j 、2E ,则( ) .21I I =、21j j >、21E E >; .21I I =、21j j <、21E E <; .21I I <、21j j >、21E E > ; .21I I <、21j j <、21E E < 。 、如图所示,A A '、B B '为两个正交的圆形线圈,A A '的半径为R ,通电流为I ,B B '的半径为R 2,通电流为I 2,两线圈的公共中心O 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R I B 20μ=; .R I B 0μ=; .R I B 220μ= ; .0=B 。 、如图所示,M 、N 为水平面内两根平行金属导轨,ab 与cd 为垂直于导轨并可在其上自由滑动的两根直裸导线,外磁场垂直于水平面向上,当外力使ab 向右平移时,cd 将( )。.不动; .转动; .向左移动; .向右移动。 、E 和W E 分别表示静电场和感生电场的电场强度,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0d =??L l E 、0d =??L W l E ; .0d ≠??L l E 、0d ≠??L W l E ; .0d =??L l E 、0d ≠??L W l E ; .0d ≠??L l E 、0d =??L W l E 。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1.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2/v m s =,瞬时加速度22/a m s =-,则1秒后质点的速度( D ) (A)等于零 (B)等于2/m s - (C)等于2/m s (D)不能确定 2.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做匀速率运动,每t 时间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B ) (A)2R t π,2R t π (B)O, 2R t π (C)0,0 (D)2R t π,0 3.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的定滑轮 拉湖中的船向岸边运动。设该人以匀速率0v 收绳,绳不伸长且湖水静 止,小船的速率为v ,则小船作( c ) (A)匀加速运动,0cos v v θ = (B)匀减速运动,0cos v v θ= (C)变加速运动,0cos v v θ= (D)变减速运动,0cos v v θ= (E)匀速直线运动,0v v = 4. 以下五种运动形式中,a ? 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D ) (A) 单摆的运动. (B) 匀速率圆周运动. (C) 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 (D) 抛体运动. (E) 圆锥摆运动. 5. 质点沿轨道AB 作曲线运动,速率逐渐减小,图中哪一种情况正确地表示了质点在C 处的加速度 ( C ) (A) (B) (C) (D 1.一物体作如图所示的斜抛运动,测得在轨道P点处速度大小为v ,其方向与水平 方向成30°角。则物体在P点的切向加速度a τ= ,轨道的曲率半径ρ= 2v2/√3g 。 2. 轮船在水上以相对于水的速度1V r 航行,水流速度为2V r ,一人相对于甲板以速 度3V r 行走,如人相对于岸静止,则1V r 、2V r 和3V r 的关系是:v1+v2+v3=0____。 3.加速度矢量可分解为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两个分量,对匀速圆周运动,_切_向加速度为零,总的加速度等于_法向加速度。 1.如图所示,一汽车在雨中沿直线行驶,其速度为v 1,下落雨的速度方向与铅直方向的夹角为θ,偏向于汽车前进方向,速度为v 2.今在车后放一长方形物体,问车速v 1为多大时此物体刚好不会被雨水淋. 解:雨对地的速度2v r 等于雨对车的速度3v r 加车对

大学物理2期复习题

2013大学物理2期末综合复习题 一、 1、已知一高斯面所包围的体积内电量代数和∑Q i=0 C (A) (B) (C)穿过整个高斯面的电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 D (A)如果高斯面上 E (B)如果高斯面内无电荷,则高斯面上 E (C) E (D)如果高斯面内有净电 (E)高斯定理仅适用于具有高度对称性的电场。 3 C (A) (B) (C) (D)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产生电场的电荷的正负。 4、在已知静电场分布的条件下,任意两点P 1和P2 A (A)P1和P2两点的位置。 (B) P1和P2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C)试验电荷所带电荷的正负。 (D) 5势不变的空间内,( 2 ) 1)电场强度也不变; 2)电场强度为零; 3)电场强度不为零,但大小无法确定; 4)电场强度的大小与该电势成正比。 6、+Q的电场中,将-q的电荷从场中某点移到无穷远处,则( 3 ) 1)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增加; 2)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3)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4)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少。 7、在户外如遇到雷雨天时,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2 ) 1)躲入大树下; 2)躲入有金属壳体的仓内; 3)若在空旷场地找不到躲避处时,站立不动; 4)在空旷的体育场上可以继续运动。 7、在静电平衡条件下,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导体内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之所以达到这种 状态,是由( 3 ) 1)导体表面的感应电荷分布所决定的; 2)导体外部的电荷分布所决定的; 3)导体外部的电荷和导体表面的感应电荷所共同决定的; 4)以上所述都不对。 8、一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将它接到电压为U的电源上,然后将两板的距离由d变为d/2,则( 1 ) 1)电容为原来的2倍,板间电场强度为原来的2倍; 2)电容为原来的2倍,板间电场强度为原来的1 2 倍;

大学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期末)

大学物理下册 学院: 姓名: 班级: 第一部分:气体动理论与热力学基础 一、气体的状态参量:用来描述气体状态特征的物理量。 气体的宏观描述,状态参量: (1)压强p:从力学角度来描写状态。 垂直作用于容器器壁上单位面积上的力,是由分子与器壁碰撞产生的。单位 Pa (2)体积V:从几何角度来描写状态。 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所能达到的空间。单位m 3 (3)温度T:从热学的角度来描写状态。 表征气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单位K。 二、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22 12 PV PV PV C T T T =→=; m PV RT M ' =;P nkT = 8.31J R k mol =;23 1.3810J k k - =?;231 6.02210 A N mol- =?; A R N k = 四、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2 3kt p nε =2 1 2 kt mv ε=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五、理想气体温度公式: 2 13 22 kt mv kT ε== 六、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七、刚性气体分子自由度表 八、能均分原理: 1.自由度: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 2.运动自由度: 确定运动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称为该物体的自由度 (1)质点的自由度: 在空间中:3个独立坐标在平面上:2 在直线上:1 (2)直线的自由度: 中心位置:3(平动自由度)直线方位:2(转动自由度)共5个 3.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单原子分子 (如氦、氖分子)3 i=;刚性双原子分子5 i=;刚性多原子分子6 i= 4.能均分原理:在温度为T的平衡状态下,气体分子每一自由度上具有的平均动都相等,其值为 1 2 kT 推广:平衡态时,任何一种运动或能量都不比另一种运动或能量更占优势,在各个自由度上,运动的机会均等,且能量均分。 5.一个分子的平均动能为: 2 k i kT ε=

(完整版)大学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大学物理》上册复习纲要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一、基本要求: 1、 熟悉掌握描述质点运动的四个物理量——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会处理两类问题:(1)已知运动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2)已知加速度和初始条件求速度和运动方程。 2、 掌握圆周运动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二、内容提要: 1、 位置矢量: z y x ++= 位置矢量大小: 2 22z y x ++= 2、 运动方程: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 t z t y t x t )()()()(++= 3、 位移?: z y x ?+?+?=? 无限小位移:k dz j dy i dx r d ++= 4、 速度: dt dz dt dy dt dx ++= 5、 加速度:瞬时加速度: k dt z d j dt y d i dt x d k dt dv j dt dv i dt dv a z y x 222222++=++= 6、 圆周运动: 角位置θ 角位移θ? 角速度dt d θω= 角加速度22dt d dt d θ ωα== 在自然坐标系中:t n t n e dt dv e r v a a +=+=2 三、 解题思路与方法: 质点运动学的第一类问题:已知运动方程通过求导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包括它沿各坐标轴的分量;

质点运动学的第二类问题:首先根据已知加速度作为时间和坐标的函数关系和必要的初始条件,通过积分的方法求速度和运动方程,积分时应注意上下限的确定。 第二章 牛顿定律 一、 基本要求: 1、 理解牛顿定律的基本内容; 2、 熟练掌握应用牛顿定律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以微积分为工具,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的简单动力学问题。 二、 内容提要: 1、 牛顿第二定律: a m F = 指合外力 a 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 在直角坐标系中: x x ma F = y y ma F = z z ma F = 在曲线运动中应用自然坐标系: r v m ma F n n 2 == dt dv m ma F t t == 三、 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1、 重力: mg 2、 弹性力: 弹簧中的弹性力kx F -= 弹性力与位移成反向 3、 摩擦力:摩擦力指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接触面上有滑动或相对滑动趋势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其方向总是与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大小: N f F F μ= 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为:N m f F F 00μ= 0μ静摩擦系数大于滑动摩擦系数μ 第三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一、 基本要求: 1、 理解动量、冲量概念,掌握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熟练应用。 2、 掌握功的概念,能计算变力作功,理解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 3、 掌握动能定理、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并能熟练应用。 4、 了解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二、 内容提要 (一) 冲量

2大学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1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两列简谐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 , , 。 2.做功只与始末位置有关的力称为 。 3.角动量守恒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 等于零。 4.两个同振动方向、同频率、振幅均为A 的简谐振动合成后振幅仍为A ,则两简谐振动的相位差为 。 5.波动方程 ??? ?? -=c x t A y ωcos 当x=常数时的物理意义是 。 6.气体分子的最可几速率的物理意义 是 。 7.三个容器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分子数密度相同,方均根速率之比为 4:2:1)(:)(:)(2 /122/122/12=C B A v v v ,则压强之比=C B A P P P :: 。 8.两个相同的刚性容器,一个盛有氧气,一个盛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开 始他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同,现将3J 的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一定的温度。若使氧气也升 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氧气传递的热量为 J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一个质点作圆周运动时,则有( )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改变。 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2. 一个物体沿固定圆弧光滑轨道由静止下滑,在下滑过程中( ) A. 它的加速度方向永远指出圆心,其速率保持不变. B. 它受到的轨道的作用力的大小不断增加. C. 它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变化,方向永远指向圆心. D. 它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不变,其速率不断增加. 3. 一质量为m,长度为L 的匀质细杆对过杆中点且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为( ) A. 2 21mL B. 23 1mL C. 241mL D. 2121mL 4.物体A 的质量是B 的2倍且静止,物体B 以一定的动能E 与A 碰撞后粘在一块并以共 同的速度运动, 碰撞后两物体的总动能为( ) A. E B. E/2 C. E/3 D. 2E/3 5.一质量为0.02kg 的弹簧振子, 振幅为0.12m, 周期为2s,此振动系统的机械能为 ( ) A. 0.00014J 6. 有两个倾角不同、高度相同、质量一样的斜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斜面是光滑的,有两个一样的物块分别从这两个斜面的顶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则( ) A .物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量相等。 B .物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相等。 C .物块和斜面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D .物块和斜面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 7. 假设卫星环绕地球作椭圆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卫星对地球中心的( ) A .角动量守恒,动能守恒。 B .角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C .角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D .角动量不守恒,动量也不守恒。 8.把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写成=T PV 恒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不同状态下,此恒量不等, B. 对摩尔数相同的不同气体,此恒量相等, C. 对不同质量的同种气体,此恒量相等,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大学物理(上)期末复习题

1 -6 已知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32262t t x -+=,式中x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 s .求: (1) 质点在运动开始后4.0 s 内的位移的大小; (2) 质点在该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3) t =4 s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1 -13 质点沿直线运动,加速度a =4 -t 2 ,式中a 的单位为m·s-2 ,t 的单位为s.如果当t =3s时,x =9 m,v =2 m·s-1 ,求质点的运动方程. 1 -14 一石子从空中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石子并非作自由落体运动,现测得其加速度a =A -B v ,式中A 、B 为正恒量,求石子下落的速度和运动方程. 解 选取石子下落方向为y 轴正向,下落起点为坐标原点. (1) 由题意知 v v B A t a -== d d (1) 用分离变量法把式(1)改写为 t B A d d =-v v (2) 将式(2)两边积分并考虑初始条件,有 ?? =-t t B A 0d d d 0 v v v v v 得石子速度 )1(Bt e B A --=v 由此可知当,t →∞时,B A →v 为一常量,通常称为极限速度或收尾速度. (2) 再由)1(d d Bt e B A t y --== v 并考虑初始条件有 t e B A y t Bt y d )1(d 00??--= 得石子运动方程 )1(2-+= -Bt e B A t B A y 1 -22 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按规律202 1 bt t s -=v 运动,v 0 、b 都是常量.(1) 求t 时刻质点的总加速度;(2) t 为何值时总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b ?(3) 当加速度达到b 时,质点已沿圆周运行了多少圈? 解 (1) 质点作圆周运动的速率为 bt t s -== 0d d v v 其加速度的切向分量和法向分量分别为 b t s a t -==22d d , R bt R a n 2 02)(-==v v

大学物理(下)期末复习题.doc

练习一.选择题:

1- 两个均匀带电的同心球面,半径分别为川、 小球带电Q,大球带电-Q, 下列各图中哪一个正确表示了电场的分布 £\ 丨、/ O R } R 2 (B) E O R } R 2 (C) 2.如图所示,任一闭合Illi 面S 内有一点电荷q,。为S 面上任一-点,若将q 由闭合Illi 面 内的P 点移到T 点,且O P=OT,那么 (A) 穿过sifii 的电通量改变,o 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B) 穿过S 而的电通量改变,0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C) 穿过S 而的电通量不变,0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D) 穿过S 面的电通量不变,。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3.在边长为a 的正立方体中心冇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则通过该立方体任一1侨的电 场强度通量为 (A) q/&); (B) q/2e (); (C) g/4&); (D) g/6&)。 4. 如图所示,a 、b 、c 是电场中某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由此可知 (A) E W >E/,>E (. ; (B) E“vEb

大学物理 1 期末考试复习原题 (含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1期末考试复习原题 力学 8. A 质量为m的小球,用轻绳AB、BC连接,如图,其中AB水平.剪断绳AB 前后的瞬间,绳BC中的张力比T : T′=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一圆锥摆摆长为l、摆锤质量为m,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摆线与铅直线夹角θ,则 (1) 摆线的张力T=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摆锤的速率v=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一光滑的内表面半径为10 cm的半球形碗,以匀角速度ω绕其对称OC 旋转.已知放在碗内表面上的一个小球P相对于碗静止,其位置高于碗底4 cm,则由此可推知碗旋转的角速度约为

(C) 17 rad/s (D) 18 rad/s.[] 13. 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光滑的木板和光滑的墙壁之间,并保持平衡,如图所示.设木板和墙壁之间的夹角为α,当α逐渐增大时,小球对木板的压力将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 (D) 先是增加,后又减小.压力增减的分界角为α=45°.[ ] 15. m m 一圆盘正绕垂直于盘面的水平光滑固定轴O转动,如图射来两个质量相同,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在一条直线上的子弹,子弹射入圆盘并且留在盘内,则子弹射入后的瞬间,圆盘的角速度ω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不能确定定.()

16. 如图所示,A、B为两个相同的绕着轻绳的定滑轮.A滑轮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B滑轮受拉力F,而且F=Mg.设A、B两滑轮的角加速度分别为βA和βB,不计滑轮轴的摩擦,则有 (A) βA=βB.(B) βA>βB. (C) βA<βB.(D) 开始时βA=βB,以后βA<βB. 18. 有两个半径相同,质量相等的细圆环A和B.A环的质量分布均匀,B环的质量分布不均匀.它们对通过环心并与环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J A和J B,则 (A) J A>J B(B) J A<J B. (C) J A =J B.(D) 不能确定J A、J B哪个大. 22. 一人坐在转椅上,双手各持一哑铃,哑铃与转轴的距离各为0.6 m.先让人体以5 rad/s的角速度随转椅旋转.此后,人将哑铃拉回使与转轴距离为0.2 m.人体和转椅对轴的转动惯量为5 kg·m2,并视为不变.每一哑铃的质量为5 kg可视为质点.哑铃被拉回后,人体的角速度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答案2

1某质点的运动学方程x=6+3t-5t 3,则该质点作 ( D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值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值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值 (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值 2一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x v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如图示。设21t t →时间内合力作功为A 1,32t t →时间内合力作功为A 2,43t t → ,则下述正确都为(C ) (A )01?A ,02?A ,03?A (B )01?A ,02?A , 03?A (C )01=A ,02?A ,03?A (D )01=A ,02?A ,03?A 3 关于静摩擦力作功,指出下述正确者( C ) (A )物体相互作用时,在任何情况下,每个静摩擦力都不作功。 (B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必定静止。 (C )彼此以静摩擦力作用的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所以两个静摩擦力作功之和等于零。 4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经过时间T 转动一圈,那么在2T 的时间内,其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B ) (A ) , (B ) 0, (C )0, 0 (D )T R π2, 0 5、质点在恒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已知在时间1t ?内,速率由0增加到υ; 在2t ?内,由υ增加到υ2。设该力在1t ?内,冲量大小为1I ,所作的功为1A ;在2t ?内,冲量大小为2I ,所作的功为2A ,则( D ) A .2121;I I A A <= B. 2121;I I A A >= C. 2121;I I A A => D. 2121;I I A A =< 6如图示两个质量分别为B A m m 和的物体A 和B 一起在水平面上沿x 轴正向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A 与B 间的最大静摩擦系数为μ,则A 作用于B 的静摩擦力F 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D ) 轴正向相反与、轴正向相同 与、轴正向相同 与、轴正向相反 与、x a m D x a m x g m x g m B B B B ,,C ,B ,A μμT R π2T R π2T R π2t

大学物理下期末试题集讲诉

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在感应电场中电磁感应定律可写成?-=?L K dt d l d E φ ,式中K E 为感应电场的 电场强度。此式表明: (A) 闭合曲线L 上K E 处处相等。 (B) 感应电场是保守力场。 (C) 感应电场的电力线不是闭合曲线。 (D) 在感应电场中不能像对静电场那样引入电势的概念。 2.一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振动周期是 (A) 2.62s (B) 2.40s (C) 2.20s (D) 2.00s 3.横谐波以波速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时刻 的波形如图,则该时刻 (A) A 点振动速度大于零, (B) B 点静止不动 (C) C 点向下运动 (D) D 点振动速度小于零. 4.如图所示,有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坐标原点O 的振动规律为)cos(0φω+=t A y ,则B 点的振动方程为 (A) []0)/(cos φω+-=u x t A y (B) [])/(cos u x t A y +=ω (C) })]/([cos{0φω+-=u x t A y (D) })]/([cos{0φω++=u x t A y 5. 一单色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在宽度为 1.20mm 的单缝上,在缝后放一焦距为2.0m 的会聚透镜,已知位于透镜焦平面处的屏幕上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2.00mm ,则入射光波长约为 (A )100000 A ( B )40000 A (C )50000 A (D )60000 A 6.若星光的波长按55000 A 计算,孔镜为127cm 的大型望远镜所能分辨的两颗星 2 4 1

大学物理大一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 2、(本题3分) (0343) 图所示,用一斜向上的力F (与水平成30o 角),将一重为G 的木块压靠在竖直壁面上,如果不论用怎么大的力F ,都不能使木块向上滑动,则说明木块与壁面间的静摩擦力系数μ的大小为 (A) μ≥ 12 (B) μ (C) μ (D) μ≥ [ B ] 3、(本题3分) (0366) 质量为m 的平板A ,用竖直的弹簧支持而处在水平位置,如图。从平台上投掷一个质量也是m 的球B ,球的初速为v ,沿水平方向。球由于重力作用下落,与平板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假定平板是光滑的,则与平板碰撞后球的运动方向应为: (A) A 0方向 (B) A 1方向 (C) A 2方向 (D) A 3方向 [ C ] 5、(本题3分) (4091) 如图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温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A) 是A →B . (B) 是A →C . (C) 是A →D . (D) 既是A →B 也是A →C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 A ] 9、(本题3分) (0128) 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位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与一绳的一端相连结,绳的另一端穿过桌面中心的小孔O 。该物体原以角速度ω在半径为R 的圆周上绕O 旋转,今将绳从小孔缓慢往下拉。则物体 (A) 动能不变,动量改变。 (B) 动量不变,动能改变。 (C) 角动量不变,动量不变。 (D) 角动量改变,动量改变。 (E) 角动量不变,动能、动量都改变。 [ E ] 2

15、(本题3分) 1492 如图所示,两个同心的均匀带电球面。内球面带电量Q 1,外球面带电量Q 2,则在两球面之间、距离球心为r 处的P 点的场强大小E 为: (A) 12 04Q r πε. (B) 12 204Q Q r πε+ (C) 22 04Q r πε (D) 21 2 04Q Q r πε- [ A ] 17、(本题3分) 1611 有三个直径相同的金属小球。小球1和2带等量同号电荷,两者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直径,相互作用力为F 。小球3不带电,装有绝缘手柄。用小球3先和小球1碰一下,接着又和小球2碰一下,然后移去。则此时小球1和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A) F / 2 (B) F / 4 (C) 3F / 4 (D) 3F / 8 [ D ] 18、(本题3分) 1581 图中所示为一球对称性静电场的电势分布曲线,r 表示离对称中心的距离。请指出该电场是由下列哪一中带电体产生的。 (A) 半径为R 的均匀带正电球面; (B) 半径为R 的均匀带正电球体; (C) 正点电荷; (D) 负点电荷。 [ C ] 21、 (本题3分) 1192 两块面积均为S 的金属平板A 和B 彼此平行放置,板间距离为d (d 远小于板的线度),设A 板带电量q 1,B 板带电量q 2,则A 、B 两板间的电势差为 (A) 1202q q d S ε+. (B) 1204q q d S ε+ (C) 1202q q d S ε- (D) 1204q q d S ε- S q

cxf2014-2015(1)大学物理Ⅱ(下)期末考试复习 (2)

2013——2014(2)大学物理Ⅱ(下)期末考试 知识点复习 一、 振动和波部分 第九章 振动 描述谐振动的基本物理量(振幅、周期、频率、相位);一维谐振动的运动方程;旋转矢量法、图像表示法和解析法及其之间的关系;振动的能量;两个同方向、同频率谐振动合成振动的规律。 1、简谐振动 考点:1)动力学方程:x t x 2 22d d ω-=,或x a 2ω-= 2)运动方程:)cos(?ω+=t A x 速度:)s i n (d d ?ωω+-== t A t x v 加速度:)cos(d d 2 22?ωω+-==t A t x a 3)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振幅A ; 周期ω π 2=T ; 频率π 21ων== T ;相位?ω+=Φt t )(;初相位? 弹簧振子:m k =ω;单摆:l g =ω;复摆:J mgl =ω 典型例题: 1、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的两个轻弹簧串联在一起,下面挂着质量为m 的物体,构成一个竖挂的弹簧振子,则该系统的振动周期为 (A) 21212) (2k k k k m T +π =. (B) )(221k k m T +π= . (C) 2121) (2k k k k m T +π =. (D) 2 122k k m T +π=. 2.旋转矢量法: 考点:主要用于确定φ(要求会熟用),及相位?ω+=Φt t )(; 1、两个同周期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x 1的相位比x 2的相位 (A) 落后π/2. (B) 超前π/2. (C) 落后π . (D) 超前π. 2、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运动速度与时间的曲线如图所示.若质点的振动规律用余弦函数描述,则其初相应为 (A) π/6. (B) 5π/6. (C) -5π/6. (D) -π/6. (E) -2π/3. v 21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各科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整理... 一、考试命题计划表 二、各章考点分布及典型题解分析

补充典型题 1、 容器中装有质量为M 的氮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分子量为28),在高速v 运动 的过程中突然停下.设气体定向运动的动能全部转化为气体的内能,试求:气体的温度上升多少 2、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其角频率ω = 10 rad/s .试分别写出以下两种初始状态下的振动方程: (1) 其初始位移x 0 = 7.5 cm ,初始速度v 0 = 75.0 cm/s ; (2) 其初始位移x 0 =7.5 cm ,初始速度v 0 =-75.0 cm/s . 3、有两个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氦气,另一个盛有氢气(看作刚性分子),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5J 的热量传给氢气,使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氦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求应向氦气传递多少的热量。 4、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在一等压膨胀过程中所做的功为A ,试求:(1)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2)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 5、有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振幅A=1.0m ,周期T=4.0 s, 波长λ=5.0m ,在t=0时坐标原点处的质点位于y=0.5m 处且沿Oy 轴负方向运动。求该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 一、 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3×10=30分) (力)1、一质点运动方程j t i t r )318(2-+=,则它的运动为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匀速率曲线运动 C 、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匀加速曲线运动 (力)2、一质点在光滑平面上,在外力作用下沿某一曲线运动,若突然将外力撤消,则该质点将作 。 A 、匀速率曲线运动 B 、匀速直线运动 C 、停止运动 D 、减速运动 (力)3、质点作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加速度的关系为 。 A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也为零 B 、速度不为零,加速度一定也不为零 C 、加速度很大,速度一定也很大 D 、加速度减小,速度的变化率一定也减小 (力)4、关于势能,正确说法是 。 A 、重力势能总是正的 B 、弹性势能总是负的 C 、万有引力势能总是负的 D 、势能的正负只是相对于势能零点而言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A 卷) 一、选择题(共27分) 1. (本题3分) 距一根载有电流为3×104 A 的电线1 m 处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为 (A) 3×10-5 T . (B) 6×10-3 T . (C) 1.9×10-2T . (D) 0.6 T . (已知真空的磁导率μ0 =4π×10-7 T ·m/A) [ ] 2. (本题3分) 一电子以速度v 垂直地进入磁感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此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轨道所围的面积内的磁通量将 (A) 正比于B ,反比于v 2. (B) 反比于B ,正比于v 2. (C) 正比于B ,反比于v . (D) 反比于B ,反比于v . [ ] 3. (本题3分) 有一矩形线圈AOCD ,通以如图示方向的电流I ,将它置于均匀磁场B 中,B 的方向与x 轴正方向一致,线圈平面与x 轴之间的夹角为α,α < 90°.若AO 边在y 轴上,且线圈可绕y 轴自由转动,则线圈将 (A) 转动使α 角减小. (B) 转动使α角增大. (C) 不会发生转动. (D) 如何转动尚不能判定. [ ] 4. (本题3分) 如图所示,M 、N 为水平面内两根平行金属导轨,ab 与cd 为垂直于导轨并可在其上自由滑动的两根直裸导线.外磁场垂直水平面向上.当外力使 ab 向右平移时,cd (A) 不动. (B) 转动. (C) 向左移动. (D) 向右移动.[ ] 5. (本题3分) 如图,长度为l 的直导线ab 在均匀磁场B 中以速度v 移动,直导线ab 中的电动势为 (A) Bl v . (B) Bl v sin α. (C) Bl v cos α. (D) 0. [ ] 6. (本题3分) 已知一螺绕环的自感系数为L .若将该螺绕环锯成两个半环式的螺线管,则两个半环螺线管的自感系数 c a b d N M B

大学物理2期末复习要点

2011年应院大学物理(2)期末复习要点 一条条过关,要求理解掌握能会的内容重点过关,做到活学活用 概念规律是基础必须默写,重要习题会做。 *1.理解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叠加原理,会计算带电直线和带电圆弧细线的产生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依据电荷分布求场强0204r r dq E Q ?=πε ,依据电荷分布求电势?=r dq 04πε?。 *2.理解静电场的高斯定理,会根据电荷的对称性分布计算某点的电场强度分布和电势分布。 会求均匀带电球体产生的电场强度分布,会求均匀带电圆柱面(体)产生的电场强度分布; 会求均匀带电平面产生的电场强度分布,重要的是组合情况会求。 3. 会用电场强度与电势的积分关系计算某点的电势(先求电场强度分布)。会计算电场能量 密度和静电场能量。两点电势差 ??=-2·112路径r d E ??,电势能改变)(12??-=q W ,电场能密度212 m E ωε=,电场力F qE =. 4.静电平衡导体的性质及应用,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的含义,电容定义与计算,电容器储存的 电能 2 2122e Q W CU C ==的计算,D 与E 的关系D E ε=。 5.磁力、磁矩、磁力矩的计算 B v q f ?=,??=)(B l Id F ,dI e S m n ?= , B m M ?=, ?sin ISB M =,会求电荷圆周运动磁矩和载流平面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磁力矩变化和功。 *6毕奥-萨伐尔定律及其计算结果的应用 会求组合通电细线电流磁场。 直线段电流磁场 )c o s (c o s 4210θθπμ-=a I B ,圆弧电流在圆心的磁场 R I B πθμ40=. *7安培环路定律及其应用,会求无限长通电圆柱体内外的磁场分布,求长直螺线管的磁场。 会利用磁场叠加原理分析计算B. 会求磁通量??=S d B m φ 8.磁介质的分类,B 与H 的关系H B μ=及其应用,三种磁介质的磁化曲线比较。 *9.掌握动生电动势???=l d B v )(ε和感生电动势的计算方法,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计算I L m φ= ,1221M M =,自感磁能22 1LI W m =,磁能密度221122m H B ωμμ==。 *10.位移电流的产生原因与计算,默写麦克斯韦方程组及物理意义,默写电磁波的性质。 比较静电场规律与稳恒电流磁场规律。 位移电流与传导电流有何异同。感生电场和静电场 有何异同。 *11.黑体辐射 光电效应方程及应用,测不准关系及应用,物质波,波函数的意义与条件, 薛定谔方程,描述原子状态的四个量子数特征,以上量子力学思想各是哪个科学家提出的。 比较机械波、电磁波与物质波的异同。 12.计算电场强度和电势各有哪些方法,测量温度有哪些方法。

大学物理知识点期末复习版

A r r y r ? 第一章 运动学 一.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1. 位矢、位移和路程 由坐标原点到质点所在位置的矢量r 称为位矢 位矢r xi yj =+,大小 2r r x y ==+运动方程 ()r r t = 运动方程的分量形式() ()x x t y y t =???=?? 位移是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t 时间内由起点指向终点的矢量B A r r r xi yj =-=?+?△,2r x =?+△路程是△t 时间内质点运动轨迹长度s ?是标量。 明确r ?、r ?、s ?的含义(?≠?≠?r r s ) 2.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 x y r x y i j i j t t t u u u D D = =+=+D D r r r r r V V r 瞬时速度(速度) t 0r dr v lim t dt ?→?== ?(速度方向是曲线切线方向) 瞬时速度:j v i v j dt dy i dt dx dt r d v y x +=+==,瞬时速率:2222y x v v dt dy dt dx dt r d v +=?? ? ??+??? ??== ds dr dt dt = 速度的大小称速率。 3.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平均加速度v a t ?=? 瞬时加速度(加速度) 220lim t d d r a t dt dt υυ→?===?△ a 方向指向曲线凹向j dt y d i dt x d j dt dv i dt dv dt v d a y x 2222+=+== 2 2222222 2 2???? ??+???? ??=? ?? ? ??+??? ??=+=dt y d dt x d dt dv dt dv a a a y x y x

(完整版)《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有答案

《大学物理》(下)期末统考试题(A 卷) 说明 1考试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请把答题纸撕下。 一、 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x=Acos(ωt+φ),当时间t=T/4(T 为周期)时,质点的速度为: (A) -Aωsinφ; (B) Aωsinφ; (C) -Aωcosφ; (D) Aωcosφ 参考解:v =dx/dt = -Aωsin (ωt+φ) ,cos )sin(4 2 4/?ω?ωπA A v T T T t -=+?-== ∴选(C) 2.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1/4时,其动能为振动总能量的 (A) 7/6 (B) 9/16 (C) 11/16 (D )13/16 (E) 15/16 参考解:,1615)(221242122122 1221=-=kA k kA kA mv A ∴选(E ) 3.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 (A) 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 (B) 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 (C) 它从相邻的一段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大. (D) 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参考解:这里的条件是“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由于弹性媒质的质元在平衡位置时的形变最大,所以势能动能最大,这时动能也最大;由于弹性媒质的质元在最大位移处时形变最小,所以势能也最小,这时动能也最小。质元的机械能由最大变到最小的过程中,同时也把该机械能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选(D )

4.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 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 <n 2<n 3.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 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光程差是 (A) 2n 2 e . (B) 2n 2 e -λ / 2 . (C) 2n 2 e -λ. (D) 2n 2 e -λ / (2n 2). 参考解:半波损失现象发生在波由波疏媒质到波密媒质的界面的反射现象中。两束光分别经上下表面反射时,都是波疏媒质到波密媒质的界面的反射,同时存在着半波损失。所以,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是2n 2 e 。 ∴选(A ) 5.波长λ=5000?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0.25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d=12mm ,则凸透镜的焦距f 为: (A) 2m (B) 1m (C) 0.5m (D) 0.2m ; (E) 0.1m 参考解:由单缝衍射的暗纹公式, asin φ = 3λ, 和单缝衍射装置的几何关系 ftg φ = d/2, 另,当φ角很小时 sin φ = tg φ, 有 1103 310500061025.0101232==?=---?????λa d f (m ) , ∴选(B ) 6.测量单色光的波长时,下列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为准确? (A) 双缝干涉 (B) 牛顿环 (C) 单缝衍射 (D) 光栅衍射 参考解:从我们做过的实验的经历和实验装置可知,最为准确的方法光栅衍射实验,其次是牛顿环实验。 ∴选(D ) 7.如果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且偏振化方向之间夹角为60°,光强为I 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在偏振片上,则出射光强为 (A) I 0 / 8. (B) I 0 / 4. (C) 3 I 0 / 8. (D) 3 I 0 / 4. 参考解:穿过第一个偏振片自然光的光强为I 0/2。随后,使用马吕斯定律,出射光强 8102021 60cos I I I == ∴ 选(A ) n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