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战略)重庆火锅发展与文化建构

(发展战略)重庆火锅发展与文化建构

(发展战略)重庆火锅发展与文化建构
(发展战略)重庆火锅发展与文化建构

重庆火锅——发展与文化建构

传播与设计学院08级新闻系甘露霞08354088 火锅是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饮食方式, 是重庆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它有着相当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火锅有自身悠久的发展历史,同时也与重庆地区的文化相辅相成,一定程度上是重庆文化的需求造就了火锅,从另一层面来讲,火锅也反映了当地的民俗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庆火锅“走出去”日显必要,而媒体的发展则在加速为火锅建构新的文化与形象。

一、火锅发展史及分类特点。(邓晓,《“重庆火锅”与重庆的城市文化》《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第06期)

(一)火锅的发展史。

1、起源于社会下层相关。

自从人类的祖先学会了制陶, 便有了在火上架盛器煮食的习惯。不论那盛器, 叫鬲也好、叫鼎也好, 都是借火力将生食在盛器中煮为熟食。而这种在“锅”中煮食, 进而以之下肚的方式, 都可以将之取名为“吃火锅”或“烫火锅”。

重庆火锅源自船工, 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它起源干长江、嘉陵江边, 是船工纤夫的餐饮方式。他们以木船为家, 一口铁锅、几副碗筷就是全部炊具, 烹煮食物流行“连锅闹”, 即把各种吃的一锅煮, 然后围而食之。(余德庄《重庆火锅的由来》,《中国食品》2001年第02期, 第40—41页)重庆自古是水码头, 来往船只甚众, 在供应城市的货物中, 自然不乏林林总总的菜品及调料。船工们或在船尾、或在河滩, 将运剩的垫舱菜、买来的菜和着葱、姜、辣椒、花椒一锅煮, 再撒上咸盐。这至少可以是味道不错的一餐, 如果再“奢侈”一点, 弄点骨头熬汤、买些动物“下水”等一锅煮食, 则称得上是一顿美味佳肴。就泛义的重庆火锅而言, 人们实难认定它的产生年代。但有一点可以确定, 它的流行与清末川江航运的发展、重庆码头的繁荣相关。但作为重庆火锅代表的“毛肚火锅”,其兴盛起来的大致年代, 还有蛛丝马迹可寻。

2、“发展”贴近时代脉络。

重庆火锅的第一次兴盛, 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重庆的大街小巷都开起了火锅店, 既有专业的,也有兼营的;店内设施,普通的因陋就简,高档的陈设雅致。当时吃法与童谣里所唱的差不多“街头小巷子, 开个么店子。一张方桌子, 中间挖洞子。洞里生炉子, 炉上摆锅子。锅里熬汤子, 食客动筷子。或烫肉片子, 或烫菜叶子。吃上一肚子, 香你一辈子。”

到19世纪50年代,由于实行计划经济, 人们“吃馆子”的机会大大减少, 但火锅的魅力仍未消失。因为“牛内脏难烹制, 量大价贱, 于是附近居民纷纷开起大大小小的火锅馆, 买来牛下水放花椒、辣椒、姜、盐一锅同煮, 既果腹又祛寒。浓郁的香味把解放碑食客也‘勾引’了下来。”(《毛肚火锅在宰牛巷里诞生》,《重庆晚报》2009年2月21日, 第19版)到了“文革”时期,因为物资特别是肉食品匾乏,火锅店纷纷转向经营普通食品。但民间至冬季仍然保持着吃火锅的习俗,只是变成了以熬筒子骨汤、烫蔬菜为主的素火锅。

重庆火锅的再次兴起是在世纪年代。随着社会生活的好转, 火锅店又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二)火锅的分类及特点。

1、火锅形式分类。(王远昌,《麻辣重庆:烫热大江南北》,《地图》,2007年第05期)

重庆火锅形式极其丰富。从原料、汤料、调料的采用到烹调技法的配合,到享用火锅的形式,丰富多彩,其他派别的火锅不可同日而语。选料取材广泛,包罗万象。荤与素、生与熟、麻辣与鲜甜、嫩脆与绵烂、清香与浓醇美妙结合。菜品发展到几百种,荤的可自取家禽、家畜及其内脏器官和水产,而几乎所有的蔬菜都可用作素材。主食是脆而鲜的毛肚,也

可烫煮鳝鱼、带鱼、黄喉、腰片、鸭肠、平菇等数十种荤素菜肴;火锅汤则由传统的红汤发展到白汤、海鲜汤、药膳汤、酸辣汤等。红汤以麻辣鲜香为主,清汤以色清味鲜为特色。鸳鸯火锅就是这二者的结合,颜色分明,一食两味。而用餐形式则由多人已过发展到一人一锅,类型有“鸳鸯锅”、“子母锅”、和三味锅、四味锅等。

后来又出现了全羊锅、全牛锅、龙飞凤舞锅、狗肉锅、鱼头锅、鸭火锅、鸡火锅、山珍锅、粥底锅、冷火锅等,五花八门。调料除牛油、豆豉、花椒、辣椒等外,还加一些冰糖和料酒,油重而不腻,味厚而爽口;出现了清碟、麻油碟、干油碟、蒜油碟、茶油碟、蛋清碟等。

2、火锅的特点。(李远明,《独树一帜的重庆火锅》,《科学之友》,2005年第01期)

(1)菜种多样。

传统的毛肚火锅以牛的毛肚为主。正宗的毛肚火锅的菜品用的几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血旺和莲白、蒜苗、葱节、豌豆尖等素菜。如今的菜品已扩大到家禽、水产、海鲜、野味、动物内脏、各类蔬菜和干鲜菌果等。在毛肚火锅的基础上,发展到清汤火锅、鸳鸯火锅、啤酒鸭火锅、狗肉火锅、肥牛火锅、辣子鸡火锅等等,品种不下百余种,还有为外国人准备的西洋火锅

(2)调料独特。

在制作配料上,最能代表川味中麻辣烫的典型性格,正宗的毛肚火锅以厚味重油著称,传统汤汁的配制是选用郫县辣豆瓣、永川豆豉、甘孜的牛油、汉源花椒为原料。先将牛油放入旺火的锅中熬化,再把豆瓣剁碎倒入,待熬成酱红油后,加速炒香花椒,然后掺牛肉原汤,加进舂茸的豆豉和拍碎的冰糖、老姜,加川盐、醪糟和小辣椒熬制。

后来,又出现了啤酒风味、酸菜风味以及海鲜风味等味型,不同的火锅品种,有不同的火锅汤汁和不同的调味料,数量可达三十多种。此外,附属重庆火锅的味碟也很多,可用麻油、蚝油、熟菜油、汤汁和味精、蒜泥、蛋清等调制而成,将烫好的菜品蘸着吃,既调和滋味,又降火生津。

(3)吃法豪放。

重庆火锅在吃法上独树一帜。昔日的老火锅馆内,特制高大的桌凳,铁铜质的锅下,炭火熊熊,锅里汤汁翻滚,食客居高临下,虎视眈眈盯着锅中的菜品,举杯挥箸。尤其盛夏临锅,在炉火熏烤中汗流浃背,吃得起劲时脱掉上衣赤膊上阵。重庆人吃火锅的豪放与气吞山河之势是其他地区无法相比的,这正是巴渝饮食文化的体现,是古老巴民族性格和饮食文化心理的表现。如今的重庆火锅已现代化了,在火锅的设备和燃料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吃重庆火锅的乐趣和豪放气派,只有身临其境,亲口品尝才能体会。

(三)火锅流行的原因。(梁慧、曾翔云,《我国火锅的流行原因与安全问题》,《中国食品》,2007年第21期)

重庆火锅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同时独具特色——包容、热情、平易、大气。火锅简单快捷,一炬火苗、一锅汤水,很快就可调动用餐者的味蕾;火锅平易亲近,百十元的消费.即可让人在一取一涮之间忘掉暂时的烦恼。“围炉聚饮欢呼处,百昧消融小釜中”,火锅消费可谓是中国式生活形态的缩影。火锅的魅力,从形式到内容,都值得品位、鉴赏,都值得领悟和感知。千百年来,无论小桥流水人家.还是巨贾豪门之第.无论边陲小镇.还是繁华都市.集炉、炊、餐三位于一体的火锅.带着千秋各具的浓厚色调,吸纳千姿百态的时代元素,在不断地演化变革中一路走来.日益红遍中华大地。真可谓“东南西北火锅锅锅火.春夏秋冬红火火火红”。于是,无数前世今生的人们一如既往地“投入”到这沸腾的生活之中。风味多样、即涮即食、精细相配、贵贱皆宜、气氛热烈,都凸显出火锅的魅力。

二、火锅的商业化发展。

在重庆火锅声名远播、充满生机的同时,重庆有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最基本也是最为

尴尬的处境:重庆火锅的地位在哪里?如何在全国全球定位,叫响重庆火锅?

(一)叫响全国“火锅之乡”,打造全国“火锅之都”。(余勇,《如何定位重庆火锅》,《餐饮世界》2006年第11期)

重庆火锅这一人见人爱、味比三家的美食得到全国人民的宠爱绝非偶然,其得益于重庆乃至中华千百年来的火锅文化的提炼与升华。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无论是今天还是将来,重庆火锅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火锅的代名词,把重庆定位为中国火锅的故乡,也是名副其实,众望所归。“中国火锅之乡”,赋予了重庆火锅在世纪百年的全新使命。重庆也需要以这两张牌子让重庆火锅走出重庆、走出国门。

(二)整合与创新——重庆火锅发展的必由之路。(王伟,《整合与创新:重庆火锅发展的必由之路》,《连锁与特许:管理工程师》2005年第9期)

随着重庆火锅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如何把火锅文化、巴渝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如何克服火锅企业发展瓶颈,如何提升火锅企业核心竞争力?整合创新,将是重庆火锅最好的发展道路。

首先是整合。重庆火锅是一种地域饮食文化,不是“巴江水”或者任何一家的私有财产,而是整个中国、整个重庆、整个行业的共同财富。只有充分整合地区、行业资源,充分运用重庆火锅得天独厚的优势,才能把重庆火锅做大、做强。

其次是创新。包括理念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服务的创新等几个方面。当今时代是一个商业飞速发展、群雄并起、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超前的经营理念,不能真正做到合作共赢的企业是短暂的,是没有前途的企业;在技术上不能只守着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绝技吃老本,那样只会坐吃山空,而应该更广泛地调动研发机构,技术人才进行新品的开发,顺应绿色、缝康、营养的消费潮流,才能在竞争的滚滚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对于重庆火锅特许经营管理,不能够把洋快餐的特许体系照搬照套,必须要提炼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服务创新方面,要提炼具有重庆人文风俗的个性化服务,更多地注入人性化元素,制订符合火锅行业要求的服务标准,使服务更上层楼。

(三)火锅食品安全问题。(梁慧、曾翔云,《我国火锅的流行原因与安全问题》,《中国食品》,2007年第21期)

2010年12月,曾有媒体曝出火锅底料添加火锅增香剂”“火锅红”“辣椒精”等不明添加物,尽管有行业协会出面回应称“火锅企业经抽查100%合格”,但仍未能打消海内外人们的疑虑。2004年11月-12月期间,北京、武汉等地的一些主要媒体就重庆火锅店将火锅红油反复回收使用的传统做法进行了披露和报道,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对,许多消费者加入到反对和抵制火锅老油的行列之中.重庆火锅店的人气和声誉受到极大的冲击。经营状况明显下滑。面对“老油事件”给国内火锅业带来的冲击,2004年12月9日,重庆市火锅协会宣称,重庆本地火锅店将暂时保留老油,同时推出一次性锅底,以供消费者自己选择;而外地的重庆火锅则全面启用一次性锅底,彻底告别老油。

除此之外,火锅行业还存在火锅器具的卫生问题、火锅原料的卫生问题、火锅环境的卫生问题、火锅弃科的卫生问题以及火锅进餐方式的卫生问题等等。在目前这个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年代,火锅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火锅发展的一大瓶颈之一。

三、火锅文化。(李量,《重庆人的围炉文化》,《深交所》,2006年第01期)

重庆火锅是重庆人自古传承的大围炉。一家亲人、一群友人.圈坐沸腾跳跃的火锅.真可谓“大家围火锅.火锅喂大家”,红红火火,交流沟通,自由自在。火锅折射的,岂止美食滋味儿,更是一种浑厚的围炉文化,一种亲情友情聚会的浓烈氛围,一种大家来“和”的融洽氛圈,一群有缘的人阑坐一堆儿,特别在运动热汗之余,自然生出一种特别温馨来。

最典型的场面是:黄桷荫下,长江之滨,几个彪悍男子穿一条“火摇裤”,披一件背心

或干脆光着膀子,围坐火锅旁,麻辣烫热气蒸腾,滚烫红汤发出呼呼声响,任火红麻辣的毛肚、鸭肠、脑花儿、鸭亦、耗儿鱼、泥鳅、黄鳝、腰片交相入口,麻辣中再喝上几口老白干儿,手舞口蹈,自然汗流浃背,又不时手摇老蒲扇,兴致到处划几令重庆拳,比个谁喝谁乐。热汗、麻辣汗流得通透,热极生爽,全身麻、辣、醉,以毒攻毒,痛快妙哉,快哉斯人。

重庆火锅源于码头,源于纤夫、袍哥的随意伙食,打着“码头文化”、“纤夫文化”、“袍哥文化”之烙印,重庆百姓得意地说,火锅从来就是平民之食物,因而重庆火锅自然成为“平民文化”的载体。源于民间,生长民间,这就注定了火锅长盛不竭的生机和活力。火锅与重庆人的血脉根蒂相通,火锅既是平民口福,然而火锅却同样成为达官巨贾之宠爱。君不见,热闹的火锅店里,“棒棒儿”也好,白领金领也好,美女帅哥也好,达官雅士也好,平等于围炉四周,各得其所,自得其乐,好不祥和谐调。

重庆火锅是一种便捷的生活方式:重庆之老年人中年人年轻男人女人,在爬坡上坎之后,在汗流浃背之后,自是饥饿健康且口味极佳。这时候人都去掉了斯文,去掉了高贵,完全出乎一种本能之饥饿需要。这时间,只有麻辣火锅之滚烫,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这种饥饿的欲求。这样的人们可以不拘小节,随意落坐,开锅即烫,随兴食用。这种简单便捷的火锅方式,符合人性最本能的需要,也是适合人世问最真实最动人的生命形态。

重庆火锅自是重庆人精神性格之化身。围坐火锅者,自然而然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从而生命就处于一种火爆亢奋状态。围炉者,忘记疲惫和忧愁,简单地以麻辣烫应付饥饿,简单地满足一时之痛快,简单地满足口感之刺激,这就是重庆火锅,简简单单清清楚楚。难怪重庆人性格耿直,生性火爆热情,甚至有一种爱好打斗之心态,表现出刚猛之原始野性。足球界说“重庆的球迷是最称职的球迷”,重庆足球场一浪高过一浪的人流,连同重庆球迷不绝于耳的“雄起”吆喝,足球之精髓在火热山城更添异彩。

有人说,重庆火锅是男性文化或阳性义化的代表。火锅粗放而原始,极尽世俗之至,这注定了重庆火锅具有多元性,难怪重庆女孩儿说话脆而且快,性格火而且爆。但谁能否认,在阳刚粗放之中阴柔之气没有成活的空间。重庆向以美女云集之都著称于天下,解放碑是众口称赞人皆欣向往之“打望”高地。由此看来,至刚则柔,大俗则雅,至粗则细,重庆成为美与丑、世俗与高雅、阳刚与阴柔的混合。正是因为重庆火锅的特质,重庆火锅就与一切虚伪、绅士风度格格不入。

作为一个重庆居者,在山城坡坎红尘白雾之中,就要适应重庆火锅的气昧.适应火锅的烫滚.适应火锅的原始、朴实、粗犷。时常到火锅店去,到刘一手、到秦妈老火锅、到夜福火锅、到临江老火锅、到重庆德庄、到君之薇、到孔亮,到那些没有名声的火锅店里去,以重庆火锅的滋味涵养自己,以重庆火锅的痛快激励自己,生命必定有滋有味,感觉必定不麻不木。

四、媒体对重庆火锅文化的重新建构。(段炼,《消费时代与媒介文化背景下重庆火锅文化建构》,《新闻世界》)

在这个后现代或者后物质时代,文化已经商品化,而商品又已经消费化,也就是说,消费和文化顺理成章地就联系在一起了,日常生活的意义真正在于其文化的消费性和个体欲望满足性。

自从火锅在重庆扎根以来,它的受众群体便逐渐庞大起来,这种积极的被社会努力推广的消费方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形成了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形态,反映了人与社会、经济、道德、精神等的特殊关系。更难能可贵的是,火锅已成为当时重庆对外宣传的重要砝码。代表着重庆的风俗与文化,这是一种消费现象成为文化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一)商业社会引发重庆火锅消费意义丰富延伸。

早期的重庆火锅立足于解决人们的物质需求,但在商业社会到来之后,伴随着消费文化显现出文化消费的内在趋势,重庆火锅的发展经过这个分水岭之后便迅速崛起.消费重庆

火锅就不仅仅是吃那么简单了。

伴随着商业活动和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从物质过渡到精神文化消费,除了消费商品所代表的一般内涵价值外.现代的人们又逐渐转向充满审美和文化意义的消费,从各个分割的区域性消费走向融合的全球性消费。随着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尤其是在财富分配更趋合理化,消费者受教育程度呈上升趋势,商品种类空前多样,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往往决定一个企业商品在市场竞争格局中地位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人所赋予商品的特殊意义和审美内涵。

(二)消费文化引导重庆火锅文化内涵发展趋势。

当今消费文化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消费文化就是消费领域中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是人们消费生活方面各种创造性活动的升华和结晶。正如在品尝火锅期间,人们往往弃日常拘束与防备之不顾,纵情地行酒令,高声地欢唱,火辣地围吃一锅.人们似乎已感受不到饮食本身带来的满足,而是钟情于集体的聚会、欢快的游戏过程。著名哲学家康德关于“游戏说”的本质似乎正能反映重庆火锅的精髓。“自由的游戏”特征实质上就是合目的性与无目的性、有意图性与无意图性、艺术与自然的统一。在愉悦之后引起精神的放松(自由)和肉体的放松(自由)。(⑧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16.)另一位哲学家席勒也有类似的精辟描述:人有着与生俱来的“游戏冲动”,而它的对象是感性与理性直接统一的“活的形象”。精力过剩为“游戏”提供动力,自由的游戏冲动最后完全和需要的枷锁割断关系。(⑨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85.)人的本能在后现代不断地被埋没被压抑而又不断拼命向上爬,在火锅“游戏”当中,人似乎已完全挣脱而出,使人顿悟:人原来本应是这样!

(三)传媒加速重庆火锅文化传播与深化。

1、传媒下的消费观念

传媒与消费文化的关系似乎注定是一种宿命。无论是传媒还是消费文化,二者自存在之日起,就有了干丝万缕的联系。商品变得能自由地获得许多文化因素的联想和幻想,广告能够利用这种自由,使浪漫、奇特、满足或好生活的概念与世俗的消费品。例如服饰、洗衣机、汽车以及酒类饮料联系起来,即商品是消费者无法抗拒的符号代码。(【英】西莉亚·卢瑞著,张萍译.消费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32—33.)通过媒介为受众营造出与真实生活不同的“拟态环境”,让商品本身变成幸福、温馨、团聚、健康、成功的社会符号价值系统.符号价值使商品成为某种特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象征。拥有某种商品就是拥有了某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意义和文化价值。通过这种编码。消费和诱导就成功地结合起来了。传媒不断创造出前卫的社会价值观念,在“使用与满足”中深深地影响着消费者的媒介接触行为。特别是传媒通过“二次销售”,将消费者“卖”给广告商,大大加快了消费文化媒介化的步伐。

2、重庆传媒怎样塑造重庆火锅文化。

重庆火锅文化宣传已成为城市品牌战略的重要内容,重庆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已变成重庆火锅文化推广的重要阵地。报道媒体报道的重点不在于重庆火锅本身,而在于重庆火锅所代表的符号价值和社会价值,促使重庆火锅成为现代消费文化的一种具体的形态,让重庆火锅文化形象深入人心。

通过传媒集中强势的报道和塑造,重庆火锅文化显现出不断丰富的内容,更多的潜在价值被极力地挖掘出来,赋予了重庆火锅更深层次的消费意义。现在人们所追求的并不仅仅是火锅的味道本身,而更重要的是火锅的品牌,火锅经营者的服务质量,火锅店的装修和格调等众多与吃本身无多大关联的外在消费形式。

(四)重庆火锅文化构建的反思。

如今,重庆火锅文化已深入人心,得到了世人的认可,独具特色的巴渝民俗风情,麻辣鲜香的重庆味道在历史的洗礼中不断浓郁,不断深化。但与此同时。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们呈现出来的诸多大众化、媚俗化、精神颓废化、虚假性的人文审美生态危机,给个人乃至社会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消费主义”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主宰。传统的消费观正在被适度奢侈和透支的理念所取代,在商业化生产和市场空前兴旺发达的今天,消费主义文化借助商品、广告、媒体正向全世界渗透。

重庆火锅必须把握住传统火锅文化的精髓与脉络,充分利用传媒文化进行健康、务实的宣传,正确引导人们的消费价值取向,防止过度精神化消费,防止流于世俗、空虚、表面和没落。传统优秀的消费文化也要通过传媒积极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避免人们的消费欲望陷入极端的外在符号诉求。

重庆火锅的文化

重庆火锅的文化 在当今饮食活动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火锅,一个小小的火锅容入了各种食物,它不但能够满足食客的不同口味,而且也是烘托气氛联络情感的媒介。其实火锅并不是近代人的创举,翻开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火锅早在3000年前商周时就已经使用,不过那时它不叫火锅,而是叫温鼎。 2016年5月,"重庆火锅"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首,本次评选是按文化含量、知名度、美誉度、代表性、独特性、地域性、时代性7大标准进行评选。 重庆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是中国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 大约是在清代道兴年间,重庆的筵席上才开始有了水锅。四川作家李颉人在其所著的《风土什志》中说,四川火锅发源于重庆。他写道:“吃水牛毛肚的火锅,则发源于重庆对岸的江北。最初一般挑担子零卖贩子将水牛内脏买得,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洋铁盆一只,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辣又麻又咸的卤汁。于是河边、桥头的一般卖劳力的朋友,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线,既经济,又能增加热量……。直到民国二十三年,重庆城内才有一家小饭店将它高尚化了,从担头移到桌上,泥炉依然,只是将分格失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汁也改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人的口味。”他对四川火锅的形成和发展作了比较具体的描述。另外有一种说法,说四川火锅起源于川南江城泸州,且有证据:重庆火锅较集中的地方是小米滩,据说以前长江边上的船工跑船常宿于小米滩,停船即升火做饭驱寒,炊具仅一瓦罐,罐中盛汤,加入各种菜,又添以海椒、花椒祛湿,船工吃后,美不可言。这食欲便沿袭下来,传至重庆扎根,并渐丰富,成为川人特有的美食。 根据李老的记载,可说川味火锅发源于重庆。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火锅特别兴旺,许多外省人也爱上了火锅,戴笠就曾经摆过五百人的火锅宴以示阔绰。抗战时期一些曾在重庆居住后移居到台湾的同胞,在离开重庆数十年后,仍然忘不了重庆的火锅。他们多次在台湾的报刊上发表怀念川味火锅的专文,有的称当年由怕麻辣到习惯麻辣,再到喜欢麻辣是川味火锅入门的“三部曲”。几十年都还念念不记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川味火锅”,可见火锅的吸引力是多么的大。解放后,重庆的火锅业一直兴盛不衰。 经过饮食界的不断改进,色、香、味独具特色,因此重庆火锅或山城火锅最负盛名。说到重庆火锅的特色,“辣”这个字必然跑不掉。“辣”在火锅里是一

重庆某文化产业公司岗位职责

重庆红岩文化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岗位职责 重庆红岩文化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下设董事会、监事会、党委书记、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综合办公室、业务指导室、市场营销部、重庆市京剧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鼎原展览展示设计有限公司、重庆立阳红色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重庆亿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各部门职责规定如下: 一、董事会 (一)组建 重庆红岩文化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所属的重庆市京剧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鼎原展览展示设计有限公司、重庆立阳红色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和重庆亿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并依法设立公司董事会。董事会为集团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由红岩联线领导、重庆市京剧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鼎原展览展示设计有限公司、重庆立阳红色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重庆歌乐山文化实业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设董事长、董事,行驶重大决策的抉择权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力。 (二)职责范围

1、制定、修改、废止董事会章程。 2、审议、决定集团公司提交董事会的规章制度。 3、选举和罢免董事长、聘任和解聘董事。 4、聘任与解聘集团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 5、决定集团公司的运作模式、方向、规模、目标及发展规划。 6、决定集团公司的项目打造的计划和方案,包括项目的经费筹集。 7、审议集团公司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和决算方案 8、决定集团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工作人员的编制定额和福利待遇标准。 9、管理集团公司的资产与基金。 10、决定集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11、审议集团公司运作发展的质量和员工的考核奖励。 12、决定集团公司的其他重大事项。 (三)工作制度 董事会实行民主集中制,主要通过召开董事会会议,对集团公司的重大事项进行民主讨论,由董事会集体做出决议,并监督实施。 二、监事会 (一)组建

重庆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评选办法[1]

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评选命名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不断提高我市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通过先进文化企业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引导和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建设,根据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以及国家、本市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文化产业园区是指集聚了一定数量的文化大企业,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具备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并具有专门的服务管理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提供相应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文化产业综合集聚区。 文化产业基地是指具有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强,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完善,专业领域贡献突出,并在同行业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企业(机构)或文化产业某一行业的集聚地。 第三条我市文化行政部门及文化相关行业管理的演出业、电影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文物和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动漫业、广播、电视(传

输)、出版、版权、文化产品和设备及相关文化用品生产与销售业等领域的文化企业都可以根据本办法申报重庆市文 化产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文化产业园区管委会可以根据本办法申报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示范园区)。 第四条成立由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重庆市新闻出版局、重庆市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组成的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评审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评审领导小组”)。负责我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的申报、评选、考核及相关管理工作。其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文化产业指导发展处,具体负责申报材料的收集、审核和评审的组织工作。 第五条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原则上每两年评选命名一次,采取自愿申报的方式进行。实行动态管理,两年复审一次,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取缔摘牌。 第六条重庆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的评选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与重点文化产业领域优先等原则,体现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社会投资、产业导向。对命名的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在政策扶持、投融资服务、信息咨询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并从市级示范园区、示范基地中推荐申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 第七条各区县文化产业主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XXXX省XXXX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8月31日正式登记成立,注册资金为1亿元元。该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隶属于XX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公司的主要任务是修复、重建古XX,挖掘、整合古XX的文化艺术资源,保护XX、XX、XX、XX四大历史街区,打造以“一江两岸”为主体的XX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品牌。 (二)财务状况 近年来,随着XX县旅游业及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XXXX省XXXX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XX县文化产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并取得一定的经营成果。以下是XXXX 省XXXX旅游发展有限公司2015、2016、2017年度财务状况表: 2015、2016、2017财务状况表 项目内容2015年2016年2017年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总资产 负债总额 实收资本 净资产 资产负债率 二、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悠久的历史给XX留下了蜚声中外的优秀XXXX民间民俗传统文化艺术。XX县XXXX传统民俗活动丰富多彩,XXXX传统艺术琳琅满目。如享誉海内外的XXXXXX山歌、名扬四海的XXXX美食、巧夺天工的XXXX传统花灯和丰富多彩的船灯、马灯、龙灯、十番、鼓吹、抬阁等XXXX传统文化艺术。 XX是原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有“XXXX”之称,我们党当年在苏区XX抓经济建设,致力于发展手工轻工业生

2018-2022年重庆文化产业发展预测分析

2018-2022年重庆文化产业发展预测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提出发展目标:深入推进与城乡统筹的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文化强市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文化产业、创作生产、现代传播、文化传承和文化保障“六个体系”,构建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整体格局和良好生态,显著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走在西部前列。 2018年8月1日,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协作推进签约仪式在雾都宾馆举行。市文化委与17个区县、9所高校、3家银行机构、9家投资企业分别达成文化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其中与区县政府签约共建各类文化旅游项目预计投入资金950亿元;与3家银行签约获得授信额度300亿元;与9家投资企业签约获得1850亿元的意向投资资金。 (二)“文化+”发展形态 文化具有强渗透、强关联的效应,产业大融合背景下,文化产业表现活跃,铸造了“文化+”这个崭新的发展形态,意味着文化产业迈向“升级版”的融合发展新阶段。跨要素融合是文化产业的“对内融合”,以“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创意”等为代表的融合模式,已经在产业层面得到广泛应用。跨行业融合是文化产业的“对外跨界”,当前,“文化+制造业”、“文化+旅游”、“文化+农业”等多种业态融合模式不断涌现。跨平台融合是文化产业的“空间重塑”,“文化+互联网”就是典型代表。 (三)三大机遇 机遇一,人们收入提升,在文化需求方面具有比较强烈的愿望,这为文化产业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撑,也具备了后发优势;机遇二,互联网时代,人文交流活跃期,具有文化产业的技术支撑和拓展优势;机遇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物质与精神融合发展,对文化产业来讲,具有战略上的支撑和政策上的优势。 二、不利因素 (一)文化市场主体竞争力较弱 目前重庆市文化企业90%以上为小微企业,全市产值1亿元以上的文化企业不足百家,至今没有收入上100亿元的文化企业,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不足1,000家,无一家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由此可见,重庆市文化市场主体竞争力较弱,资源整合能力不强。(二)发展瓶颈尚未解除 重庆总体仍处于欠发达阶段、欠发达地区,重庆文化建设也在“爬坡上坎”,制约发展的瓶颈障碍尚未完全破除。特别是城乡、区域、群体之间公共文化资源分布不均衡,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度、通达度、社会参与度不够;文化产业增速在经济新常态下回落,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不够;文化创作生产原创力不足;书报刊印数下降,传统媒体广告经营艰难;文化遗产保护整体性预防性不足,文博系统运行相对封闭;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有力支撑,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比重没有明显提升。 (三)文化产业品牌缺失 近年来,重庆市文化产业品牌建设正在逐步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个文化产业品牌建设总体上还处于粗放阶段。虽然除四大国有文化产业集团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外,民

重庆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路径

重庆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路径 摘要:本文从重庆建设文化强市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分析国外知名工业制造业城市实施文化强市的战略路径和重庆本身的特点,认为重庆建设文化强市,可从打造文化软硬件基础实力—即人的意识与文化载体,提升文化生产力—即文化产业与文化需求,构建文化竞争力—即独有的人文精神、文化品牌出发,努力建设实现西部文化高地和长江上游文化中心的目标。 关键词:文化强市;文化软硬件基础实力;文化生产力;文化竞争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这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血脉,是这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重庆具备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总体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传统工业制造业城市加速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提升与中国内陆重要中心城市、最年轻的直辖市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构建西部文化高地和长江上游文化中心,是重庆“十三五”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建设文化强市的现实意义、战略

路径分析和战略路径实施等方面,就重庆建设文化强市作如下思考。 一、建设文化强市在当前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文化强市是重庆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我们正进入一个文化比任何时候更重要的时期。”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验证了他的预言,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以其强大的反作用力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从欧洲发达的工业、制造业城市的兴衰过程也使我们充分认识到,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传统工业城市的衰落和城市竞争力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振兴传统工业城市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所在。所以,在作为老牌工业基地的重庆加快转型发展的今天,充分发挥出文化对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把文化建设贯穿于城市转型发展的全过程,进一步促进文化与城市的精神文明、经济产业发展,以及建设、生态、旅游等融合,着力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地方特色文化魅力,创造拼搏奉献、开拓创新的人文环境,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创新、高效、廉洁、服务、法制”五型从政文化等,以此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二)建设文化强市是提升重庆城市文明的迫切需要。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申请报告模板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申请报告模板专项资金的资助方式主要采取银行贴息、配套资助、奖励和项目补贴等。其中:项目补贴只适用于文化产业基地(园区)的补助,贷款贴息、配套资助及奖励则适用于对文化企业和单位的资助。专项资金对同一项目的扶持最长不超过三年。 (一)项目补贴。对经批准立项的文化产业基地(园区),按照建设方投资为主、专项资金扶助为辅的原则,给予补贴。对经认定的新兴孵化基地和教学培训基地给予扶持和奖励。 (二)贷款贴息。对申请银行贷款贴息的项目,根据项目水平和贷款规模,以及重点扶持和非重点扶持企业确定相应的贷款贴息额度。 (三)配套资助。对确定支持的项目,根据项目重要性、影响力按定额补助办法进行资助。对获得国家、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重点扶持企业,可参照相应的资助标准,根据获得资助项目的情况给予适当的配套资助。 (四)奖励。对成长性好,业绩突出的企业和单位,分重点扶持企业和非重点扶持企业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励。鼓励我市原创动漫影视作品的播出和发行,鼓励原创影视剧、图书报刊的的播出、出版发行。对获得重要国际奖项和国家、省级奖励的市原创作品,给予适当奖励。 申报单位一般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项目单位的申请报告; (二)项目单位工商营业执照;

(三)项目可行性报告和批复文件及项目实施进度说明; (四)项目预算(决算)支出明细表; (五)项目单位(或新项目主要出资人)近三年的会计报表; (六)贴息项目申请,需提供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贷款利息结算清单和支付凭证复印件等; (七)其他相关材料。 文章仅作为参考使用,请依据实情需要另行修改编辑(2020年2月22日星期六)

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SWOT及发展思路

江苏商论2011.1 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 SWOT 分析及发展思路探讨 ●张玉蓉,郑 涛 (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重庆400074) [关键词]文化创意旅游产品;SWOT 分析;发展思路[摘 要]21世纪是充满创意的时代,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发展迅速成为了 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与自主创新的新动力。本文首先阐明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内涵,然后对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了深入的 SWOT 分析。最后,从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培育研发基地、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提 出了发展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具体战略。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061(2011)01-0147-03 [基金项目](1)重庆市科委软科学项目(CSTC ,2010CE0131);(2)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09SKH09);(3)重庆交通大学博士基金项目;(4)重庆交通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张玉蓉(1975-),女,汉族,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化创意旅游、旅游经济。郑涛(1976-),男,汉族,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交通。 当今时代,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两大产业之间的融合度和集成度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在资源紧张、传统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日益成为了全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发展也成为了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与自主创新的重要动力。 一、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内涵 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日益融合的大背景下,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由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融合而来,是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吸引物和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相结合而形成的产品。 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有别于传统的文化旅游产品,产品具有新颖、独特、互动、渗透力强的特点,其核心特征是具有浓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和独特的创意旅游价值。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高度的互动性,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是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旅游品牌及文化品牌的根本要求。 二、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发展的SWOT 分析(一)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发展的优势 1、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发展与 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息息相关。重庆人文历史资源丰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三千年悠久的历史创造了重庆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多样性、开放性的人文精神,为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依托深厚的巴渝文化底蕴,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不断发展。近年来,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园、创意设计工作室和民俗文化体验区的发展取得一定突破,一批以展示巴渝建筑风貌、传达巴渝文化内涵为特色的民俗文化体验区也逐步发展起来,如:磁器口、洪崖洞和巴国城等。 2、经济基础坚实。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属于第三 产业中知识型、智能型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GDP 超过3000美元时,第三产业特别是知识型、智能型现代服务业会得到蓬勃发展。2009年,重庆市主城九区GDP 达57098亿元,人均GDP 达2986美元,经济发展正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为知识型、智能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迅速发展。 3、产业基础雄厚。重庆是传统的重工业城市, 第二、第三产业占全市GDP 的84.9%,以装备制造业、汽车、摩托车等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基础雄厚、 147

重庆长江文化产业带提升报告

重庆市长江文化产业带提升报告 (结题评审稿) 重庆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 2017年10月

目录 序言 (1) 第一节指导思想 (3) 第二节特色与瓶颈 (4) 一、发展概况 (4) 二、基本特色 (4) 三、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及其瓶颈 (5) 第三节理念与原则 (7) 一、统筹发展 (7) 二、彰显特质 (9) 三、跨界融合 (10) 四、绿色发展 (11) 五、差异化管理 (12) 第四节战略目标 (13) 一、建构形成多层次、多类别的文化产业运行机制 (13) 二、全面实行“文化+”的发展战略 (13) 三、全力打造“文化用品制造之都” (14) 四、精心营建“设计之都” (13) 五、积极建设培育创意人才的国家级基地 (14) 第五节重点目标 (15) 一、加大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项目的建设 (15) 二、加快历史与传统文化产业化进程 (16) 三、推进大中型娱乐与旅游、休闲相融合的项目开发 (16) 四、培育和建设特色文化小镇 (16) 第六节一般目标 (18) 一、强化文化与自然资源的深度融合 (18) 二、加强文化与工业项目的融合 (18) 三、加强文化与现代农业及农村项目的融合 (19)

四、加强艺术原创与作品开发 (19) 五、推进艺术设计类项目全面布局及其审美水准的提升 (19) 六、推进文化创意与现代传媒的深度融合 (20) 七、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 (20) 八、加大文化娱乐与科技融合的力度 (20) 九、开拓与发展文化体育类项目 (21) 十、推动文化与艺术节庆的开展 (21) 十一、建设规范化与创意型文化市场 (22) 第七节建设与提升举措 (23) 一、构建与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机制 (23) 二、强化与发挥政策的保障作用 (23) 三、完善政府资助机制 (23) 四、完善督查、评估与考核制度 (24) 五、实施科学统计与评估 (24) 六、加强金融支持及其与文化产业的融合 (24) 七、成立重庆市文化产业研究与合作中心 (25) 八、加大文化项目的引进力度 (25) 九、大力培植市场主体 (25) 十、强化文化市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 (26) 十一、引导和加大文化消费的力度 (26) 十二、强化文化产业内部的行业自律 (26) 十三、科学安排计划的实施 (27) 附录:各区县文化产业规划项目 (28)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教[2010]81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加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现行财政财务法规制度,特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反馈。 附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〇一〇年四月三十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用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第三条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坚持“诚实申报、科学管理、公开透明、择优支持”的原则。 第四条财政部负责专项资金预算管理、资金分配和拨付,会同宣传文化部门、商务部等确定年度资金支持方向和重点。 第二章支持范围与方式 第五条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 (一)骨干文化企业培育。 (二)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三)重点文化体制改革转制企业发展。 (四)大宗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五)其他文化产业发展领域。 第六条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

(一) 贷款贴息。对符合支持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实施重点发展项目所实际发生的利息给予补贴,每个项目的贴息年限一般不超过3年,年贴息率最高不超过当年国家规定的银行贷款基准利率,补贴额最高不超过实际利息发生额的80%。 (二) 项目补助。对符合支持条件的文化企业以自有资金为主投资的重点发展项目所需资金给予补助。 (三) 补充国家资本金。对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或跨区域整合可适当补充国家资本金。 (四) 绩效奖励。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按照出口实绩给予奖励。 (五) 保险费补助。对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所必需的财产保险和出口信用保险费用,凭保险合同、保险费发票等有效凭证,给予适当补助。 (六) 其他经财政部批准的支持方式。 第七条每年财政部根据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会同宣传文化部门、商务部等确定年度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支持条件和标准、资金管理模式及有关要求等。 第三章申报与管理 第八条申请专项资金的企业必须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文化企业。 (二)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三)会计信用和纳税信用良好。 第九条申请专项资金的企业除需报送专项资金申请文件,并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外,还应提供下列资料: (一)申请贷款贴息的,需提供相关银行贷款合同、贷款承诺书等复印件。 (二)申请项目补助的,需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相关合同等复印件。 (三)申请补充国家资本金的,需提供相关经济行为审批文件、企业内部相关经济行为决策文件、中介机构验资报告及审计报告等复印件。 (四)申请绩效奖励的,需提供合同、海外活动的相关原始支付凭证、出口收汇核销单等复印件。 (五)申请保险费用补助的,需提供保险合同、保险费发票等复印件。 第十条企业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补助:

重庆火锅 发展与文化建构

重庆火锅——发展与文化建构 传播与设计学院08级新闻系甘露霞 08354088 火锅是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饮食方式, 是重庆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它有着相当深厚的历 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火锅有自身悠久的发展历史,同时也与重庆地区的文化相辅相成,一定程度上是重庆文化的需求造就了火锅,从另一层面来讲,火锅也反映了当地的民俗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庆火锅“走出去”日显必要,而媒体的发展则在加速为火锅建构新的文化与形象。 一、火锅发展史及分类特点。(邓晓,《“重庆火锅”与重庆的城市文化》《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第06期) (一)火锅的发展史。 1、起源于社会下层相关。 自从人类的祖先学会了制陶, 便有了在火上架盛器煮食的习惯。不论那盛器, 叫鬲也好、叫鼎也好, 都是借火力将生食在盛器中煮为熟食。而这种在“锅”中煮食, 进而以之下肚的方式, 都可以将之取名为“吃火锅”或“烫火锅”。 重庆火锅源自船工, 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它起源干长江、嘉陵江边, 是船工纤夫的餐饮方式。他们以木船为家, 一口铁锅、几副碗筷就是全部炊具, 烹煮食物流行“连锅闹” , 即把各种吃的一锅煮, 然后围而食之。(余德庄《重庆火锅的由来》,《中国食品》2001年第02期, 第40—41页)重庆自古是水码头, 来往船只甚众, 在供应城市的货物中, 自然不乏林林总总的菜

品及调料。船工们或在船尾、或在河滩, 将运剩的垫舱菜、买来的菜和着葱、姜、辣椒、花椒一锅煮, 再撒上咸盐。这至少可以是味道不错的一餐, 如果再“奢侈”一点, 弄点骨头熬汤、买些动物“下水”等一锅煮食, 则称得上是一顿美味佳肴。就泛义的重庆火锅而言, 人们实难认定它的产生年代。但有一点可以确定, 它的流行与清末川江航运的发展、重庆码头的繁荣相关。但作为重庆火锅代表的“毛肚火锅”,其兴盛起来的大致年代, 还有蛛丝马迹可寻。 2、“发展”贴近时代脉络。 重庆火锅的第一次兴盛, 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重庆的大街小巷都开起了火锅店, 既有专业的,也有兼营的;店内设施,普通的因陋就简,高档的陈设雅致。当时吃法与童谣里所唱的差不多“街头小巷子, 开个么店子。一张方桌子, 中间挖洞子。洞里生炉子, 炉上摆锅子。锅里熬汤子, 食客动筷子。或烫肉片子, 或烫菜叶子。吃上一肚子, 香你一辈子。” 到19世纪50年代,由于实行计划经济, 人们“吃馆子”的机会大大减少, 但火锅的魅力仍未消失。因为“牛内脏难烹制, 量大价贱, 于是附近居民纷纷开起大大小小的火锅馆, 买来牛下水放花椒、辣椒、姜、盐一锅同煮, 既果腹又祛寒。浓郁的香味把解放碑食客也‘勾引’了下来。”(《毛肚火锅在宰牛巷里诞生》,《重庆晚报》2009年2月21日, 第19版)到了“文革”时期,因为物资特别是肉食品匾乏,火锅店纷纷转向经营普通食品。但民间至冬季仍然保持着吃火锅的习俗,只是变成了以熬筒子骨汤、烫蔬菜为主的素火锅。 重庆火锅的再次兴起是在世纪年代。随着社会生活的好转, 火锅店又如

探究重庆文化产业发展融资状况与方式

探究重庆文化产业发展融资状况与方式 发表时间:2012-05-24T17:06:58.147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2月(上)供稿作者:黎莹[导读] 近几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重庆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虽然有亮眼的成绩,规模也逐渐扩大。 黎莹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金融系重庆 400001)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2)02-0000-01 (本文为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2012年度科研培育项目“重庆市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研究”(编号20112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随着2009年重庆文化产业“六大基地十大项目” 建设持续推进,重庆市已构建起一系列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依托平台全力发展重庆文化产业,促使重庆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文化强市、长江上游地区的文化中心。但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不难发现融资成为了困扰重庆文化产业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为有效解决重庆文化产业发展融资难一问题,构建了"六位一体"的重庆文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体系,全力推进重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重庆文化产业融资现状方式 在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已越来越重要。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还需要有强大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产业由于“轻资产重创意”的产业特性,以智力型的虚拟资产作为担保抵押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除了有实力上市的企业外,多数文化企业的发展受制于融资瓶颈。 一·重庆文化产业发展融资发展状况 文化企业大多具有以无形资产为主的资产结构轻型化特点,核心资产主要是知识产权、版权和收费权,缺少土地、厂房等能作抵押的不动产。尤其重庆市文化企业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据调查,85%的企业存在资金短缺,其中47%左右的企业资金严重短缺。融资难主要表现在获取银行贷款难,融资渠道单一,大部分企业资金来源除自有资金外,主要依靠极不规范的民间借款或内部集资。此外,尽管重庆的文化企业有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扶持,也组建了文化担保公司,但是由于专项资金仍面临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更多的中小企业难以获益。不解决融资这一难题,就很难谈重庆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据初步统计,仅重庆市“十二五规划”的十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就需要投入资金 365亿元,推进和实施这些项目不可能还是仅仅依靠传统的银行贷款方式。重庆市文化企业应立足于打造和建立直接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的金融服务平台,推动金融资本和文化产业有效对接,以市场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平台的支持,突破和解决长期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没有实物抵押,是我市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问题。目前,为解决该问题,重庆文化担保公司创新性开发了以版权、播映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来帮助中小文化企业融资,该模式也开全国先河。针对可抵押的资产不在重庆的企业,重庆文化担保公司则开创了“委托买卖+公证”新模式。该模式让企业把他市的资产委托给重庆市担保机构进行公证买卖,使企业达到担保条件。 随着融资平台的的搭建,2011年9月,重庆市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分行深度合作,成功完成5年期14 亿元中期票据的注册,并于近期成功发行首期6亿元。随着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和“十二五” 重大项目建设的推进,文化企业对资金需求越来越旺盛。但在当前银根紧缩的环境下,低成本、大规模地实现14亿元的融资十分不易。 二、多渠道融资,突破资金缺乏瓶颈 为有效的解决重庆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构建了一个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主要通过进行六个方面的平台建设和探索,包括融资担保平台、公益基金平台、产权交易平台、票据流贷平台、投资基金平台和财务公司平台,着力构建起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六位一体"的重庆文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体系,为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融资担保平台 2010年4月,重庆文化产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首期注册资金1亿元,主要承担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信用担保服务,通过开展中小文化企业筹资与信贷的担保,解决中小文化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通过这一文化产业融资担保平台的搭建、放大、吸收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发挥担保资金杠杆作用,优化文化资源与资产,促进重庆市文化产业大发展。 (二)公益基金平台 2009年8月,由重庆市政府出资400万元成立的重庆宣传文化发展基金会完成登记,为市委宣传部主管的公益性组织,主要功能一是通过开展广泛地各种公募资金活动,具体资助并扶持各类优秀文化艺术项目,有效引导和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求;二是通过公平、公开、公正、规范的基金会运作,把社会上有意资助文化发展的分散资金和资源集中整合起来,有效地投入到文化发展中去,在为促进重庆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的同时,有效地帮助资助者实现支持文化发展的良好愿望;三是通过对原创性、创新性、实验性文化项目的资助和支持,有力地促进重庆市文化团体和文化新人的成长,吸引更多优秀原创的文化项目向重庆汇集。 (三)产权交易平台 文化产权交易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与金融结合的产物。在重庆市成立西部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主要以文化产权、文化版权等交易为核心,结合重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势头,整合孵化、登记、展示、推介、交易、经纪、信息等在内的各类服务要素,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权交易服务、产权信息服务、投行融资服务、增值服务等相关的服务模式。 (四)票据流贷平台 重庆市大部分文化企业属于中小企业,文化企业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这些无形资产,难以评估,导致抵押担保品缺乏,融资难度大。对这些文化企业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流动资金问题。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出于风险、成本和收益等因素考虑,向中小文化企业、小文化项目贷款困难。因此,要解决以上的问题,票据流贷平台的搭建必不可少。 通过票据流贷平台的专业运作,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的贷款风险,使得有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意愿,但又止步于风险的银行有了一个有效的介入文化产业的途径;另一方面,使得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或直接从资本市场融资的中小文化企业有了新的融资渠道,能有效缓解中小文化企业、小文化项目的短期资金需求。

重庆火锅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之重庆火锅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文化种类繁多,底蕴丰厚。其中饮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儿,因地理文化的差异,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饮食文化,各地风情各异的小吃,琳琅满目。素有“中国火锅之都”的重庆,其饮食文化也独具代表性。重庆火锅以其独特的麻辣烫风味,名扬四海,香动五洲,麻除了奇趣,辣出了浓情,烫出了底蕴深厚、激情浩荡的火锅饮食文化。所以,在这儿我想介绍一下我家乡独具特色的火锅。 一、重庆火锅的起源 火锅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今日火锅的容器、制法和调味等,虽然已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但一个共同点未变,就是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这种烹调方法早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可以说它是火锅的雏形。而重庆火锅出现较晚。大约是在清代道光年间,重庆的筵席上才开始有了水锅。重庆火锅发源于江边,19世纪初,贵州的牛肉贩运到重庆码头,下脚料通常无人问津,于是船夫们便在船上架起锅,把下脚料一股脑投到锅里混煮,这便是重庆火锅最早的雏形。后来,一位姓马的船夫在岸边开了一家马记老正兴火锅店,成为重庆火锅第一个品牌。之后,重庆火锅百花齐放,即使是“三拖一”、“麻辣烫”,也万变不离其宗,传承了马家火锅的精髓。另一方面由于重庆境内河流众多,气候比较潮湿,火锅有去湿的作用,这是火锅在重庆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重庆火锅的兴盛 直到明清,火锅才真正兴盛起来,当时除民间食用火锅外,从规模、设备、场面来看,以清皇室的宫廷火锅为最气派。清帝王的冬季食单上写有:野味火锅、羊肉火锅、生肉火锅、菊花火锅等。锅具形式已有双环方形火锅、蛋丸鱼圆火锅、分隔圆形火锅等。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其盛况可谓中国火锅之最。1796年,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摆“千叟宴”,所用火锅达1550个,其规模堪称登峰造极,令人惊叹!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火锅特别兴旺,许多外省人也爱上了火锅,有的人甚至吃上了瘾,军政要人宴客多以火锅为席上珍肴。一些金融巨头宴客也不到大餐馆。而上火锅店,认为吃火锅既能开胃又别有风味。当时文化界的名流(作家、演员、画家)也成了火锅店的座上客。由于市场的变化,火锅从沿街摆摊,改变为开店营业。抗战初期,重庆新开的火锅店很多,大街小巷都有火锅店,不仅专业火锅店愈开愈多,就连一些冷饮店、咖啡馆、大餐厅也经营起火。重庆火锅以

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扶持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区委《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九龙坡委发〔2009〕21号)精神,加快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伐,促进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根据国家、重庆市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关文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对象 在九龙坡区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且文化创意产品(服务)的收入占企业全部收入50%以上的企业(机构)享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扶持。 (一)入驻九龙坡区的市区重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机构); (二)投资九龙坡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园区的开发企业; (三)通过认定的其它文化创意企业(机构)、工作室、项目。 二、政策措施 符合以下条件的文化创意企业(机构)可按对应条款给予支持,原则上不得重复享用,且不得重复享受区委、区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九龙坡区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九龙坡委发〔2010〕16号)相关条款。如果企业享受政策时,既适用市级优惠扶持政策,又适用本办法,则优先执行市级优惠政策,不足部分由本办法补充解决。 (一)新办投资额度在500万元以上数码、音像、图书等文化专业市场,比照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区级财政贡献额,前两年按80%,后三年按60%的比例,由专项资金给予扶持。原有文化专业市场,比照年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区级财政贡献额增量部分50%的比例,由专项资金给予三年扶持。 (二)新办动漫、研发设计、软件设计、咨询策划等创意机构,比照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区级财政贡献额,前三年分别按70%、60%、50%的比例,由专项资金给予扶持。原有企业或单位,比照年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区级财政贡献额增量部分的50%,由专项资金给予三年扶持。 (三)新办(或新建)投资额度在1000万元以上的影剧场、音乐厅等专业演出场所,自开业年度起,比照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区级财政贡献额,前三年按80%,后两年按60%的比例,由专项资金给予扶持。原有专业演出场所,比照年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区级财政贡献额增量部分的50%,由专项资金给予三年扶持。 (四)进入艺术品交易市场交易的艺术品,比照市场代艺术品出售方缴纳所得税区级财政贡献部分,按艺术市场管理方20%,出售方80%,由专项资金给予三年扶持。 (五)新办文化产品物流配送企业,年文化产品配送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比照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区级财政贡献额,从达到之年起,前两年按80%,后三年按60%的比例,由专项资金给予扶持。原有年文化产品配送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文化产品物流配送企业,比照年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区级财政贡献额增量部分50%的比例,由专项资金给予三年扶持。 (六)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发行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比照年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区财政贡献额增量部分50%的比例,由专项资金给予三年扶持。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项目申报书v

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项目申报书v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文化科技融合—新闻出版数字化装备2017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项目 项目申报书 项目类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项目名称_数字化转型升级技术装备配置优化_ 申请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申报承诺书 单位(公司)郑重承诺: 我单位申请2017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所填报的信息均真实、准确、合法。如有不实之处,愿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特此承诺! (单位公章) 法人代表签字: 年月日 目录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旨在抓住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给新闻出版业带来的发展新机遇,加速_________出版社(以下简称“本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优化本企业新闻出版数字化装备。加快文化与科技、内容与技术的融合,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结合本社数字化转型升级规划、数字化转型升级所处阶段、数字出版业务开展实际情况,依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要求,做出如下项目规划:首先,我们计划采购ISLI资源标识管理及关联构建工具系统,因为它是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必备装备,是一个应用ISLI标志码从内容生产、嵌码、资源管理、产品投送、运营的全流程,实现内容资源管控和版权保护的技术系统,是一个支持基于ISLI国际标准应用大众创作的支撑系统。应用ISLI资源标识管理及关联构建工具系统是传统出版转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必要手段和方式。ISLI国家标准的产业化应用,既是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占领标准这个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基础支撑,更是确保互联网安全、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重庆饮食特点与文化

重庆饮食特点与文化 摘要: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聪明的重庆人对山城饮食颇有一番考究,他们通过各种烹饪手段调制出千变万化的菜肴,渐渐地为重庆的地方饮食创出了具有传统特色的渝派川菜。特别是堪称独秀天下的“重庆火锅”,那更是受到中外游客及美食家的好评和厚爱。除此之外,饮茶习俗也是古重庆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饮茶的方式,茶馆的情趣上都别具一格,吸引中外游客的兴趣,体现出重庆古老文化传统和迷人的魅力。 关键词:重庆川菜火锅茶文化 巴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一部分。3000多年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刻画出独具特色的巴渝文化。有人评价重庆人“干燥”,爽直中带有几分鲁莽,热情中夹杂几分狡黠,幽默中又有一些儿土气,宽容中有几分排外,好打抱不平,好看热闹。也许正是重庆人突出的性格特点,使他们对巴渝饮食颇有一翻考究,积累了丰富的饮食心得,创造出一些家喻户晓的饮食文化。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渝派川菜、重庆火锅以及茶文化。所以,研究分析重庆的传统饮食文化,不仅仅能让我们更加充分的了解重庆的巴渝文化,也可以使我们对重庆的风俗人情、地域特色以及文化传承能有进一步的认知。 一、渝派川菜 川菜是对我国西南地区四川和重庆等地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的统称,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川菜最大的特点是"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菜以重庆、成都、川南三个地方菜为代表,选料讲究,规格划一,层次分明,鲜明协调,以用料广博、味道多样、菜肴适应面广而著称。尤以麻辣、鱼香、怪味等味型独擅其长。烹调手法上擅长小炒、小煎、干烧、干煸。川菜作为我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享誉中外。渝派,以重庆和达州菜为主,博采全国各大菜系之长,兼收并蓄,妙味无穷。其烹饪制法有30多种,花色菜品有4000多个,味型20余种,香型10多种。其特点是家常菜,亲民,比较麻辣,多创新。渝派川菜大方粗犷,以花样翻新迅速、用料大胆、不拘泥于材料著称,俗称江湖菜。大多起源于市民家庭厨房或路边小店,并逐渐在市民中流传。渝派川菜近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大受欢迎,不少的川菜馆主要菜品均主要为渝派川菜。其代表作有酸菜鱼、毛血旺、口水鸡、干菜炖烧系列(多以干豇豆为主)、水煮肉片和水煮鱼为代表的水煮系列、辣子鸡、辣子田螺和辣子肥肠为代表的辣子系列、泉水鸡、烧鸡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