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重庆八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卷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重庆八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卷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重庆八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卷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重庆八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卷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重庆八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D卷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B . 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C .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 .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2. (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则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 . 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C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

D .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3. (2分)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 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B . 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 . 变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 .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4. (2分)食醋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其中含有少量醋酸。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醋酸分子是有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B . 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C . 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D . 醋酸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5.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取用块状固体

B . 读取液体体积

C . 点燃酒精灯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6. (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氢气燃烧生成水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 将少量硫酸铜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D .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少

7. (2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硫酸钠:NaSO4

B . 碳酸:CO32﹣

C . 氧化钾:KO2

D . 氦气He

8. (2分)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质子数相等

⑥Na+比Na稳定.

A . ①④⑤

B . ①③⑤⑥

C . ①④⑤⑥

D . ②③④

9. (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

B . 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 .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气体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10. (2分)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O3②2N③N2④2NO3- ⑤Mg2+⑥ ⑦H2O

A .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④⑤

B .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⑥

C .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11. (2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我国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 氢气在氧气燃烧生成水也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 . 海水、湖水是混合物,蒸馏水是纯净物

D . 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12. (2分)石墨烯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是目前最薄、最坚硬、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石墨烯是一种金属材料

B . 用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

C . 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D . 石墨烯可应用于制造新能源电池

13. (2分)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方法.现有以下推理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 . 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 .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但混合物不一定是溶液

C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也不变

D . 做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实验前要验纯,则做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实验前也要验纯

14. (2分)由KHS、CaSO4、K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w(S)=a%,则O元素

的质量分数w(O)为()

A . 2.75a%

B . 1﹣2.25a%

C . 1.25a%

D . 无法计算

15. (2分)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碘原子的质量是126.9g

B . 碘离子(I﹣)的核外电子数为54

C .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越多越好

D . 碘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参加化学反应时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16. (2分)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加热,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NaOH NH4Cl NaCl H2O X

反应前质量/g8.010.7000

反应后质量/g0011.7 3.6a

①表中a的值为2.8②X不一定是化合物③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④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⑤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⑥X中一定含氢、氮元素,其质量比为2:7⑦X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82.4%,对以上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正确

B . 只有⑤⑦正确

C . 只有⑥③正确

D . 只有①⑦正确

二、填空题 (共6题;共45分)

17. (8分)化学用语丰富多彩.现有①O2;②2O;③ ;④O2﹣四种符号,其含义与下列表述相一致的是(用序号填空)

(1)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________;

(2)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________;

(3)表不﹣2价氧元素的是________;

(4)表不﹣2价氧元素的是________;

(5)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的是________;

(6)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的是________;

(7)表示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的是________.

(8)表示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的是________.

18. (8分)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2?12H2O],消毒剂有液氯.】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 的名称是________,试剂A 的名称是________.

(2)自来水厂常用液氯杀菌消毒,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H2O=X十 HClO,X的化学式是________;生成物HClO氯元素呈现的化合价是________.氯气杀菌消毒属于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硫酸铝也能做絮凝剂.实验室可用铝和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铝,反应中除生成硫酸铝外还有一种气体单质.写出铝和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

(5)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运动 C.分子间隔 D.分子种类.

19. (1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但该装置需要做适当改进其做法是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制取氢气时,用装置F替代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其中G为气体发生装置,J为收集装置.

①装置G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J装置选择K装置收集氨气,氨气应从导管________进入(填“a”或“b”).

③装置H的作用是________.

20. (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12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B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Ne的化学性质________;F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填字母).

A . 质子数不同

B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 . 中子数不同

(4)如图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ⅢA族.

21. (7分)将3克生铁样品加入到盛有50g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总质量为52.9g.试计算:

(1)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

(2)生成H2的质量为________ 克.

(3)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温馨提示:Fe+H2SO4═FeSO4+H2↑)

22. (3分)如图是哈药集团制药六厂生产的“新盖中盖牌”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新盖中盖牌

[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成分]补钙每片中含:

钙(以Ca计)500mg

维生素D100 IU

[食用方法]每日一次,每次一片

[规格]2.5g/片

(1)维生素种类较多,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则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维生素D2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计算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2题;共12分)

23. (7分)有一种淡黄色粉末可制备消毒杀菌剂。兴趣小组对其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淡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硫粉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②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

③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就必然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1)【设计实验】

方案一: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5mL水,振荡并观察现象。

方案二:在燃烧匙里放少量该固体,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经过讨论,兴趣小组决定采用方案一,其理由是(选填字母)。

A . 操作简单

B . 无实验污染

C . 节约能源

(2)【实验验证】用如图装置实验,将淡黄色粉末加入试管中

①若无现象,则此粉末为________,

②若淡黄色粉末为过氧化钠,可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同时烧杯中出现气泡,说明反应中________。

【实验结论】实验确定该淡黄色粉末是过氧化钠。

【问题讨论】兴趣小组通过讨论,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OH)和一种单质气体。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4. (5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他的操作过程如下(有100mL 和500mL量筒供选用):

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

待燃烧停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广口瓶中;

待烧杯中的水不能再进入广口瓶后,打开广口瓶的橡胶塞,将广口瓶中的水全部倒入到100mL量筒中,测得其中水的体积为76ml。

④该同学又设法准确地测定了实验前原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数据为400mL。

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止水夹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写两条即可,导气管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3)该同学的第④步操作中测定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的方法是:________。

四、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25. (5分)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15mL稀硫酸分三次加入到10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表,试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体积(mL)555

生成氢气的质量(g)0.04m0.02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m=________.

(3)列出第一次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x)的比例式是________.

(4)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5)若工业上用含Cu2S80%的辉铜矿135t(炼制过程中辉铜矿的损失率为20%),能炼出上述黄铜的质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填空题 (共6题;共45分)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8-1、

18-2、

18-3、

18-4、

18-5、

19-1、19-2、19-3、19-4、20-1、20-2、20-3、20-4、21-1、21-2、

21-3、

22-1、

22-2、

三、实验题 (共2题;共12分) 23-1、

23-2、

24-1、

24-2、

24-3、

四、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25-1、25-2、25-3、25-4、25-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