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非农就业问题和政府治理结构研究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非农就业问题和政府治理结构研究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非农就业问题和政府治理结构研究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非农就业问题和政府治理结构研究

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非农就业问题和政府治理结构研究

主持人:李铁

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二零零六年十月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政府的重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之一,并列为中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的重要目标。推进城镇化发展,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转折。它表明中国政府摈弃了以往的城乡分割的行政和经济政策,开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

自课题实施以来,研究的部分成果已经转化为中国政府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政策措施:如提出了解决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问题的16字方针“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随后在农民工的子女上学、工资发放、工伤保险和计划生育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制定了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突出的位置,通过培训农民提高就业技能,促进农民外出,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确立了分类引导城镇化的原则,特别强调对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要创造条件使之逐步转为城市居民,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提出了城市群作为推动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强调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建立各种专业规划相协调的规划体系。上述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本研究最终提出的政策建议的实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制度空间。

实现城镇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于农民是否有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收入能力是否支撑在城镇的定居和消费。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农民在乡镇企业就业的最高人数曾达到1993年-1994年的1.4亿人。正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从1978年小城镇的数量由2880个发展到现在的2万个左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农民流动就业已成为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特定现象。据估计,常年流动就业的农民规模在8000-9000万之间,到2005年已经达到1.2亿人左右,创造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6%左右。但是,如此庞大的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群体,并没有完成从非农就业向城镇居民转换的过程。虽然在统计上,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已经把在城镇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民作为城镇人口,使中国的城镇化率在2000-2005六年间增长了近7个百分点。实际上在户籍制度上,农民

的非农就业和城镇化之间还没有建立起事实上的联系。据统计,截止目前,中国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携家眷的仅占20%-25%,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已经有着在城镇定居的可能。世界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实现了人口的彻底转移。而在中国目前的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往非农行业,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大量人口不能享受城镇政府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因此,这种城镇化势必会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风险。

中国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多重困难的政策选择。从长远利益上看,推进城镇化政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实决策中却无法回避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创造有利于庞大的低素质的农民群体的就业条件和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矛盾;二是中央政府的目标和地方特别是城镇政府的目标是否吻合;三是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把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分散化解在农村还是集中在城镇解决;四是未来的经济增长有多大的潜力容纳如此庞大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定居和就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可能会带来的潜在的风险评估,又使决策在发展和稳定之间做出重要的选择。从中央政府明确开始制定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方针以来,虽然已经提出了制定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颁布了改革城镇政府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不适应的经济和社会职能。但是,实施效果尚不明显。经济虽然保持一定的高速度增长,但却出现了就业增长的速度缓慢的矛盾。

90年代中期以来,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国内的研究机构在农民流动的现状、特征、影响和趋势等方面作了大量开创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为从政策上消除歧视、放宽限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是,研究并没有从城镇化的高度讨论未来这些流动就业人口在城镇定居的可能。到目前为止,虽然一些研究已经提出了解决城镇政府管理体制问题在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但是研究目标只是在微观层次上提出了矫正方案,也只是停留在县镇两级政府的权力分配方面。而面对更深一层次的宏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所影响到基层政府的行为问题,基本上无法深入涉及。我们认为,有关城镇化问题的研究,由于所涉及的宏观政府管理体制的背景,超出了本文表述的范畴,可以在后续研究中逐步深入。但是相关经济层面和微观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政策调整逐步解决。特别是对于城镇政府治理结构中如何把解决非农就业问题作为重点,并使城

镇政府在管理制度上更加适应未来的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进而通过稳定就业支撑农民的进城定居,最终实现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应该是课题表述的重点。因此,本课题在已有的大量关于农村非农就业和劳动力流动研究的基础上,也进一步尝试研究政府的治理结构问题。其中涉及到宏观政策和微观政府的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政府治理结构的改革和调整,将扩大就业总量作为城镇化的发展动机,在稳定农民就业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之间建立起利益的纽带。现将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介绍如下:

一、 中国城镇化的基本概况

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依据的。但是在2000年以前,城镇人口是以户籍人口为准。而2000年以后,以城镇常驻人口为准,其中包括了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所以,在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之后,中国的城镇化率由原来的30%增到36%,当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然而,这仅仅是统计方式的变化,关键在于流动就业人口的界定。事实上流动人口的主要生活和居住地应该是作为判断人口特点的分类依据,但是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批流动就业人口总量虽然是持续增长,但随着年龄的变化和增长,其中一部分因为没有城镇定居的权力和不能享受到城镇的公共服务,注定最终要返回农村。据统计,80%的流动就业人口没有携带家眷,也就意味着他们定居前景的不确定性。而在地方城镇政府,对于城镇人口的界定还有很大不同,虽然在统计指标上,把流动就业人口列入了城镇人口范畴,但涉及到公共服务领域,统计中则把流动就业人口排除在外。因此,在城镇流动就业的农村人口因身份界定原因,无法享受到城镇政府的完善的公共服务,因此也影响到了中国城镇化率的准确性。

从中国建国以来的城镇化发展历程看,中国政府基本上采取的是限制城镇化发展政策。如1958-1978年20年间城镇化水平由16.3%增长到17.9%,每年仅增0.08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城镇人口增长速度虽然加快,但是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的增长,从1979年到2000年,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平均每年为0.82个百分点。到2000年,随着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第一次将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就业人口纳入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为确保统计口径的连续性,并将人口增长的百分数从2000年向前倒推了5年,使得从

1996-2004年期间以年均1百分点的高速度增长,并在2004年达到41.8%的水平。统计上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5.4亿人。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户籍上的统计,中国的城镇户籍人口为3.9亿人,按照户籍人口计算的中国城镇化率为30%左右。

中国城镇化的分布特点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中国的城市的中心基本分布在内陆。到了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中心向沿海地带的倾斜,城市的地理分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经济比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已经形成了城市发展的密集区。从统计上看,在东部地区集中分布了56.3%的特大城市、47.7%的大城市、49.5%的中等城市以及37.6%的建制镇。从经济综合实力上看,全国排位在前1000名之内的小城镇,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占78.8%。

当中国政府宣布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时,而区别于国际的城市化的提法,最重要的就是由于小城镇的存在。这里特别指出的就是,在国外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集中经历了从农村——城市——特大城市——小城镇(逆城市化)的过程,而在中国八十年代开始的城镇化则是农村——小城镇——城市——特大城市的过程。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农民工大量的向城市涌入,逐渐改变了中国城镇人口分布的特殊格局。

中国的城镇化的发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产物。其特殊性在于,经济的严格计划和人口的行政规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两种经济体制平稳过渡期间,没有好的经验规律可遵循,因此在推进城镇化政策制定的同时,就已经面临着传统的行政区划和人口群体的切割,被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巨大公共利益所固化。也就意味着,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将面临着更大的制度上的限制和利益上的阻力。如果回过头看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的历程,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会引起特别的注意,就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市场,来源于农民自身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不是取决于农民是否想进入城市和小城镇,而是农民对于收入增长的渴望,当农业在人均占有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下,无法满足农民收入增长的需求时,中国农民在从事非农产业的过程中,发现了改变生存条件的巨大空间。农民从离土不离乡到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创建了成千上万个小城镇。随着就业需求的空间变化,开始向大城市进军,寻找自己非农就业的饭碗。由于人口随着就业需求出现的空间流向的变化,为中国城镇

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二、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非农就业

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和非农就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从小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乡镇企业发展开始,意味着农村非农就业是改变定居方式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在城镇化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制度性障碍的前提下,促进非农就业,一定有利于农民通过收入的增长和就业方式的变化,逐步地从农业和农村中脱离出来,稳步地进入城镇化的进程。从研究中得出的重要结论是:

1)改革开放以来,非农就业总量增长迅速。其中,第三产业就业总量的增长幅度和速度要明显地快于第二产业:a)1978年到2004年期间,非农就业总量达到3.99亿,增幅达到2.81亿,增长2.37倍,年均增长4.89%,非农就业率由29.47%提高到53.1%,提高了23.62个百分点,b)第二三产业就业总量增长分别是9975万和1.8亿人,年均增长分别是1.4%和5.2%,对非农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5%和64.5%;2)农村非农就业实现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1995年相比,2004年非农产业收入由523元增加到1346.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32%上升到46%;非农业收入的增长823元,占到农民收入增长的61%;3)东部沿海地区非农就业增长迅速。相对1978年,2004年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就业总量增长 2.5倍,东部沿海地区的二产就业占全国二产就业的比重为46.15%,上升14个百分点。从以上数字看,随着非农就业的增长,改变了传统上以“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来划分城乡人口的统计依据,而居住地划分成为现行城镇化统计方式的重要参照。

值得注意的是,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如何判定在城镇就业的非农人口数量的增长,对于界定城镇化发展趋势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采用定量方法分析了外贸、经济增长、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城市规模等因素对中国非农就业的影响。以此来判断未来城镇化进程的基本趋势。

1)GDP就业弹性近年呈现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0.118下降为2004年的0.108,出现了高经济增长和低就业并存的局面。一次产业就业弹性虽然快速下降,但波动较大,反映出仍可作为未来农村就业的重要蓄水池。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则呈现上升趋势,二产的就业弹性由-0.316上升为0.473,三产的就业弹性则由0.490上升为0.664,说明三产将成为未来非农就业增长的主导力量;2)贸

易的就业效应下降。这是因为中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带动,1999-2001年,加工贸易出口增幅分别为6.1%、28.5%%和7.1%,而同期机电产品出口增幅为14.7%,36.9%和12.8%,机电产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由1998年的36.5%提高到2001年的44.6%;3)“资本深化”和“技术深化”过程的加速趋势使得中国的就业弹性下降。2003年和2004年重工业部门的增长速度分别比轻工业部门高出19.6和11.6个百分点,但是重工业部门每亿元投资提供0.5万个就业机会,只及轻工业的1/3;4)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吸纳非农就业的主要渠道。中小企业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吸收的就业容量为大型国有企业的14倍,截止到2004年底,中小企业吸纳了占全国工业部门就业人口的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员;5)中国的小城市的就业弹性更高。2000年就业规模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50万到100万以及10万到50万的城市就业结构比率分别为0.95、1.3和1.48。充分说明,小城市在和大中城市相比,吸引就业的潜在优势。

三、 流动性的农村非农就业分析

研究中国城镇化和非农就业的关系,不能不注意到一个重要的现实,就是在各类城市和小城镇存在的大量农村外来务工就业人员,他们已经构成了中国非农就业群体中的庞大的新生力量。据统计。到2005年为止,全国在城乡流动就业的外来农村人口已经达到1.2亿人,占全国非农就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从2003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有关完善外来务工农民在城镇的管理和服务的文件之后,他们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制定城镇化政策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1)2000-2004年以来农村非农就业总量增加,但是增速趋于放缓。2000年-2004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总量分别为7463万、8961万、11390万、11823万,同期分别增长1498万、1589万、840万、433万人。虽然外出非农就业人口的绝对量在增长,但增速在明显减缓;2)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就业的机会下降,但是对农村外出劳动力的需求仍有局部增长的空间。调查显示,2004年,农村仍有将近6000多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出去。而在已经外出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中,40岁以下的比例占89%,41~50岁劳动力占8.2%,50岁以上占2.8%,此年龄结构显示40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可能是6000万剩余劳动力的主

体,而这些正是难以外出的,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重点地区估计缺工10%左右;3)流动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流出以中西部为主,流入开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流动的城镇类型偏向于中心城市。中部地区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高于东部和西部,三者比重分别为27.2%、19.8%和25.4%。;东部6个主要流入地的比重下降,流向其他地区则增加14.3个百分点;从流入地看,到东部务工的占70%,跨省务工的占50%,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务工的占60%。流动人口在就业中流动性加大,跨省流动呈上升趋势。如暂住人口跨省流动比重2004已达到65%;4)农村非农就业流动政策的演变。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解决工资拖欠,取消不合理收费和就业限制,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公平对待子女入学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完善对农民工管理和服务的政策。使得进城就业的农民工的待遇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涉及到户籍管理,以及相应的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各项公共服务政策,还有着很大的距离。

四、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与非农就业

本部分主要从近些年宏观经济政策所涉及到的环境、产业技术、中小企业以及建设用地等政策的演变,来研究政府的各种宏观政策实施目标与非农就业之间的关系。

1)环境政策和企业安全政策的影响。近些年由于生态环境的压力以及企业安全重大事故的频繁发生,中央政府采取了限制、取缔“十五小”企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环境敏感性行业的就业人数发生了快速的下降,在采掘业和造纸业尤为明显;2)产业技术政策对非农就业的影响。现行的很多产业政策是鼓励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这样不利于就业的扩大和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比如政府制定的福利保障制度对从事于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的差别,不利于就业弹性大的农村工业的发展;再者对吸纳就业能力低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工业给予过高的优惠,而在事实上给予中小企业和农村工业以过低的投资、贷款等方面的限制。以2004年贷款比重为例,化学原料高达7.5%,而服装仅为0.3%;3)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宏观政策支持。中国有中小企业3980万家(其中8人以上的大约有1000万家,大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在全国工业部门,中小企业占就业人口的75%,产值的60%,利税的40%,销售收入的60%。在全国外贸出口中占60%。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缺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

决,而且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很难得到公平的“国民待遇”和明确的法律保障;4)控制建设用地政策对农村中小企业发展不利。近年出于耕地保护的压力对建设用地采取了紧缩政策。全国清理开发区主要是清理县以下开发区,从2003年以来共清理6000多个乡镇各类工业小区。虽然确保了防止大面积浪费耕地现象发生,但县以下政府获得用地指标的难度越来越大,

五、 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研究

中国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和中西部大部分小城镇,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政府管理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前者需要根据自己管理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提供更完善的社会服务,因此要强化职能管理的权限,增加机构设置。而对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没有一定的城镇规模,基本上依赖于农业发展来支撑财政增长的政府,可能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精简机构,削减不必要的职能,确保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以及完成必要的公共服务。

小城镇的财政体制是非独立的,上级政府以统收统支方式直接管理小城镇的财政体制。小城镇创造的财政收入大部分在上缴给上级政府之后,由上级政府根据小城镇公共管理开支的需要适度返还,基本上保证行政事业人员开支的需要(人头办公费)。剩余部分则由上级政府负责完成转移支付、弥补自己的开支不足或者是继续上缴等。

小城镇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税费改革前,中西部的农村小城镇主要财政来源于农业税费和摊派,而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业税费和各种摊派,小城镇的财政来源严重不足,影响到对管辖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小城镇政府,政府职能转变严重滞后于市场发育程度,政府没有足够的公共预算提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配套公共服务。无力解决吸引投资造成的工业污染和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以及社会治安等问题。

由于小城镇的公共财政能力严重不足,使得一部分政府不得不依赖于以土地出让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预算外收入,来支持政府的公共支出。一方面导致了对耕地的大量占用,并严重地侵犯了失地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预算外资金获取的短期性,加大了政府的短期性行为,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形象工程。

小城镇的规划方法也面临变革。规划是政府治理结构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

小城镇,规划面临的挑战是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受制于政府短期行为的影响,服务于政绩和视觉工程。规划的方法带有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痕迹,忽视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规划很少考虑到可以通过人口的聚集对就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六、 基本判断和政策建议

1、关于城镇化进程和就业形势的基本判断

1)本研究认为在统计上可以保证城镇化率每年以1%的速度增长。必须指出的是,农民工的数量变化决定着中国未来城镇化的水平。如果在政策上对农民工地位重新认定,如户籍制度变革,城镇公共支出加大了对农民工的服务力度,或者是城镇对农民进城落户和举家迁入采取了较大的支持政策,也可能意味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大大增加;2)未来农村非农就业增长具有很大的潜力。未来中国就业增长空间来自于服务业。2004年我国农村非农就业中,工业的比重为28.48%,服务业(包括交通通讯、商业餐饮等)比重为21.88%。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通过规划促进城镇人口密集区的形成,进而创造出更多的服务业需求;3)中国的城镇化是一个漫长的进程。虽然从稳定的角度出发,可以维持现有的增长速度,但是也同时会固化城乡利益格局。因此只有加大变革的力度,才能实现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2、政策建议

1)加快促进农村非农就业。制定支持农村非农就业人员数量增长的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加强生态环境政策和企业安全政策的分类指导;建设用地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加快服务业的发展等;2)从调整统计指标体系开始,把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服务的范畴。城镇的公共支出应包括对要求各级政府延伸对农民工的服务领域,逐步实现使农民工得到的公共服务水平与城镇居民相一致,从根本上消除农民进城落户的制度性障碍;3)分类指导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县镇两级政府关系,合理划分权限和责任;应允许发展规模较快的小城镇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职能,又条件的实行省管或地级市馆,或者直接设市管理;改革小城镇的规划方法;要加快中西部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服务能力。

中国政府规制研究

中国政府规制研究 【摘要】:对教育的管理职能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民办高等教育实施政府规制有着正当的法理基础。但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其属性要求学校必须拥有办学自主权,如果政府过多干预,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和效果。中国目前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政府规制过于严格,某种程度上侵犯到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这种过度规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民办高等教育有自身的特点,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应有别于对公办高等教育的管理,不应把民办教育公办化管理。另一方面的问题是,中国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政府规制法律体系不完善,《民办教育促进法》有些规定没有落实,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平等地位难以实现,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的根本区别仅仅是投资主体的不同,政府在法律和政策制定上要保证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平等地位。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政府是决定民办高校能否生存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对民办高等教育而言,政府提供的公平政策和良好的制度、法律环境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造成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规制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利益驱动的影响。政府规制机构有自身的私利,由于自身利益的驱动导致规制的越位和缺位。有利可图的规制事项大家都抢着做,无利可图则互相推诿。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膨胀是中国政府规制错位的深层次原因。第二个主要原因是政府长期以来规制手段单一,简单地采取直接行政管理的方式造成规

制越位;政府规制需要成本,政府财政投入过少造成规制缺位。政府规制的目的应有两个方面,规范管理和鼓励扶持。中国的规制实践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只讲规范管理,鼓励扶持停留在宏观政策层面,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中国政府规制采取的是传统的简单的“禁止”、“审批”、”处罚”等命令控制式的直接行政管理手段,与现代意义上的政府规制差距甚大。现代意义上的政府规制不仅仅意味着“管理”,更意味着“服务”;不仅仅采用强制措施,也包含激励、资助、扶持等软性措施,采取激励的方式间接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达到政府想要的效果,而不是直接行政干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规制应借鉴美国、同本,减少强制性的直接管理方式,采取财政资助、税收优惠、信息服务等激励性的方式。针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思路是政府规制的简化和优化。政府规制的简化即放松规制,建设有限政府,发展社会自治能力。简化的关键是依法控制政府权力,把本来应由社会承担的事物归还给社会,政府规制的边界只在平衡市场的失灵,以及那些市场不愿管、不能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放权给市场和社会。所谓“优化”是指改变政府规制“越位”、“缺位”、“错位”并存的尴尬局面,制定科学的规制政策。放松规制是为了更有效地规制,绝不是取消规制,也不意味着在任何方面都要放松规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规制的优化。中国的政府规制改革需要对现行的规制体系进行优化设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在不同的领域分别采取放松规制、加强规制以及重新规制。【关键词】:政府规制民办高等教育服务型政府宪政

中国行政改革

目录 1、引言 2、制度分析方法 2.1、制度分析方法概念 2.2、制度分析方法特点 3、行动改革的动力问题 4、行动改革的阻力问题 4. 1、基于利益和权力的调整而产生的阻力 4. 2、基于习惯和官本位意识产生的阻力 4. 3、基于对不确定性的忧虑而产生的阻力 4. 4、基于依赖性而产生的阻力 5、如何消除阻力 6、参考文献

中国行政改革动力、阻力制度分析 【摘要】:改革是权力和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它不可能使所有人在同样时间获得相同的收益。因此,改革必然会遇到阻力。行政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动力和阻力两种力量的对比和相互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对行政改革的动力、阻力多从政治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不可否认,这种研究有它特定的价值,但在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局限于这种方法有失全面。本文试图利用制度分析这个崭新的分析方法,重新考察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力和阻力,旨在通过这种带有前瞻性的探讨和研究,为我国行政改革的制度创新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制度分析方法的介绍,考察论证了制度分析方法对中国行政改革的适用性。第二部分是对中国行政改革动力问题的分析,引出阻力问题。第三部分是具体分析了改革中的阻力问题并分析造成阻力的缘由。第四部分紧接着提出了消除阻力的办法。纵观全文,笔者严格遵守行政思维模式,从背景阐述、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四个方面着手,力求通过对我国行政改革创新的思考发现一些新的视角。 关键词: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动力;阻力

一、引言 行政改革是政府行政部门为了追求行政效率的提高而对行政体制、行政方法及重大原则进行的变革。主要体现在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体制的改革以及行政组织体制的改革。当代世界各国的行政改革既有改革的一般必然性,又有当代社会的特殊必然性。一般必然性主要包括:调整社会矛盾的需要、适应环境的需要以及克服行政阻力的需要;而特殊必然性则主要包括时代发展的需要、行政地位的凸显、政府自身的困境以及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导思想中提出要按照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建设人民满意政府[1]。由此可见,服务、法治、责任、廉洁是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向,也是引导改革实践和政府转型的灯塔。这就要求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的改革,使其在符合本土的前提下不断顺应时代潮流,逐步建立起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对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特色问题进行比较。比较公共行政比较什么呢?美国学者海迪认为,比较行政尽管有不同的视角,但最基本的是“作为焦点的官僚制”[ 2](p.78)。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一方面在上层建筑和整个政治系统中占有重 要角色,另一方面又和企业体制一样是经济体制的核心构件。因此,

中国经济周期中的就业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814560155.html, 中国经济周期中的就业问题研究 作者:侯晓宇朱文莉 来源:《商业时代》2013年第28期 内容摘要: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在中国改革进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表征,而劳动要素在此过程中的滞后使就业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视角来分析就业问题,通过对比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进而对影响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和经济周期波动下的就业增长机制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就业政策,指出现阶段应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关键词:经济周期就业 GDP增长率 经济周期与就业变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 按照“谷—谷”法划分,将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至2012年的经济波动周期进行划分,结果表1所示。 从周期长度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平均每6.4 年发生一次,前三个周期时间较短,此后的周期长度逐渐拉长。从波动位势看,第二个周期波动位势最大,近两个周期的波动位势都在10%以上,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水平明显提高。从波动幅度看,第三个周期的波动幅度最大,其他周期变化不大,最近三次周期的波动幅度逐渐变小。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较大,但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整体上呈收敛态势。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就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 1.就业增长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增长率(%)如图1所示。 2.GDP增长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增长率(%)如图2所示。 通过比较图1和图2可以看出,GDP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变化并不一致,整体上就业周期要滞后于经济周期,这是由于劳动要素从产出波动到就业的传导会经历一定的时滞。处于萧条时期的失业者虽然能很快实现再就业,但这种再就业很不稳定,很容易陷入再次失业,而使真正找到工作的时间延后,这中间的时间差造成了就业的时滞。在现实的劳动力市场上,确实有部分就业者抱有骑驴找马的心态,一旦有了更好的工作立即更换,这样其实加剧了就业的波动性。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出波动对就业波动的传导能力会发生变化,在每一轮周期中就业波动与经济波动的数量关系也就不是一一对应的。 经济周期与就业增长机制分析

政府规制的要素研究

政府规制的要素研究 摘要:政府规制理论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对其研究呈现多元趋势。本文从规制的构成要素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规制主体、规制对象、规制依据、规制形式以及规制内容,其中,规制主体和规制依据(法律制度)是研究重点。 abstract: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is relatively perfect and the research to it shows multiple trends. this article conducts the research from the regulation of the elements, including regulation subject,regulation object, regulation on the basis of form and content of regulation. wherein, we are focus on the regulation subject and regulation basis (legal system) . 关键词:规制;要素;主体;依据 key words: regulation;elements;subject;basis 中图分类号:d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325-05 0 引言 如果以1887年美国州际商务委员会(icc)的成立为标志,规制机构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存在了了100多年,政府规制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政府开始直接对经济进行合法的干预。今天,政府规制已经进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无不渗透着政府的影子,我们已经很难想象生活在一个没有政府规制的世界中。

关于经济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关于经济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由于入世后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增加,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加大。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与我国整个就业形势严峻密不可分,今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更是将我们推到一个更严峻的局面。 金融危机给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就业带来影响。这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继而可能导致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将对中国的就业问题再次提出考验。美国金融危机已经使得中国出口形势恶化,而内部消费需求又短期难以提振,这将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继而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减少,最终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应届毕业生数量的再创新高,对于有经验、有资历的职场前辈也许构不成太大的威胁,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任脉,使得他们另谋出路的难度相对不高,而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可能就是难上加难了。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来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在整体环境堪忧的情况下,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或许将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欧阳晖表示,大学生就业难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从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统计看,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学生就业比率有所下降。再加上中国经济增长的整体放缓,以及“过冬论”在房地产、互联网、家电业、IT行业等多个产业中的传导,在本已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只能用“屋漏又遭连夜雨”来形容。现状决定了企业对大学生招聘比过去要谨慎,中华英才网总裁张建国告诉《浙江特快》,近年来,国内就业形势逐年严峻。 2.研究意义 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要辩证看待才能全面把握,趋利避害。应该看到,“危”中有“机”,危机中间有很多好机遇。 通过分析当前经济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了解当前国内的整个就业局势、相关信息动态,让毕业生详细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势,适应当前的就业状况以更好的实现就业。 而作为就业大军的中坚力量,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其关键。对于国家而言,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重点培养的各方面人才,只有得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拥有发挥聪明才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也有利于社会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这不仅可以享受自己通过劳动得到的物质成果,而且能够得到知识和技能的充实和提高,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管理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徐淑英《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9日11 版) 过去20多年来,中国管理学研究关注西方情境的研究课题,验证西方发展出来的理论,并借用西方的研究方法论。而旨在解决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和针对中国管理现象提出有意义的理论解释,这方面的研究却迟滞不前。围绕到底是追求“中国管理理论”(即在中国管理情境中检验西方理论)还是“管理的中国理论”(即针对中国现象和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的争论,很多学者作出了积极探索。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者应遵循科学探究的自主性原则,保持对常规科学局限性的警觉,从事既能贡献普遍管理知识,又能解决中国管理问题的研究。 国际管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现象 全球化商业活动的增加,不仅使得全球化的跨国公司对管理知识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那些处于新兴经济体(比如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中的公司,由于在国际市场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非常渴望得到管理实践所需的知识。除了新兴经济体外,许多发达地区的管理研究也十分活跃。有学者观察到了国际学者的一种明显偏好:从主流管理学文献(基本上是基于北美,特别是美国的文献)中套用已有的理论、构念和方法来研究本土的现象。这导致了JamesMarch(詹姆斯·马奇)所认为的组织研究的“趋同化”。这个趋势是值得注意的,因为它有可能放慢有效的全球管理知识的发展速度,也会阻碍科学的进步。这样的趋势在中国也是存在的。

科学研究总是有目的的:执著于寻找真相(reality)和追求真理(truth)。科学的研究方法确保了科学家的发现是接近于真理的,这也是所有科学研究应该达到的严谨性(rigor)标准。然而对于管理学这门应用科学来说,真理本身是不够的。管理研究的第二个目标是获取有益于提高实践水平的知识,这就是管理学者应该达到的切题性(re levance)标准。但现在大部分的中国学者都是严谨有余,切题不足。 目前,套用西方发展起来的理论在中国进行演绎性研究主导了中国管理学研究领域。用这种方法进行的研究倾向于把成果发表在国际性杂志上,尤其是国际顶尖杂志。这类研究成果验证了已有理论或者对其情境性边界进行了延伸研究,说明了如何使用现有研究成果来解释一些新情境下出现的独特现象和问题。但这样的研究倾向对现有的理论发展只能提供有限的贡献,因为它的目的并非寻找对地方性问题的新的解释。这种方法也限制了对中国特有的重要现象以及对中国有重要影响的事件的理解。 笔者并不认为学者的目标就是发展新的理论,而是提请注意这一事实:绝大部分中国的研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西方已有理论来解释中国现象。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首先是因为缺乏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和对科学目的的正确理解。一些研究者错误地认为,科学的目的是发表文章,而非寻找对重要现象的恰当理解和解释。中国学者可以很快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研

国内顶级管理期刊介绍大全

管理科学学报旨在介绍有关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与应用等学术性研究成果,以及已取得社会或经济效益的应用性研究成果,是我国管理科学研究的学术性期刊。 专论:突出其权威性、理论性、前瞻性和引导性; 论文:具备超前性、创新性和学术参考价值 综述:要求论文资料丰富、叙述严谨、评论深刻,有创新性的观点和见解,系统性和指导性好; 应用:选择刊登有显著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的应用类论文和典型案例研究; 专题:新思想、观点、理论与方法,热点问题研究; 简报:介绍重大、重点基金项目,国家级科技项目、工程和政策研究等的进展情况,以及所取得的各类新成果; 学术动态:信息性的栏目,基金项目管理政策、国内外重要学术活动、国际合作研究、书评。 主办单位:天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 主编:吴启迪 副主编:寇纪淞,李一军,高自友 执行主编:张维 编辑部主任:张维,李敏强 责任编辑:熊熊,赵春青 刊号: 管理世界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论坛:主要刊登围绕中国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合作等方面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成果。 中国公共管理论坛:主要围绕中国公共管理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性研究,以及针对中国公共管理现实问题进行实证性的案例分析。推动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向规范性、实证性的方向拓展。 中国就业·分配论坛:主要刊登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所面临的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成果,以期在深入了解问题所在的基础之上,寻求解决中国就业、收入分配问题的方案。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主要刊载中国区域发展、区域性经济结构以及区域发展比较研究的学术论文。 中国农村经济论坛:主要刊载有关中国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问题的理论探讨、政策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成果,以期加快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并使其成为政府了解中国乡镇企业的纽带和桥梁。 中国产业发展论坛:针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现实状况,本栏目着重关注有关中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国家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和政策的调整等方面研究成果。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结合中国工商管理的实际状况,以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为主,着重研究、探讨切实符合中国工商企业管理实际的管理理论、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

中国转型期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

收稿日期:2004-05-08 作者简介:杨方方(1978-),女,江苏徐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转型期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 杨方方 (中国人民大学 劳动人事学院,北京 100872) 摘要:古今中外的社会保障实践表明,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的合理界定是社会保障制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明晰政府责任是转型期确立我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本文在分析中国转型期社保改革中的政府责任现状、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应遵循政府主导与责任分担,设计、监管与实施合理分离,财权与事权相统一,有限与有效,官民结合五项基本原则的观点;本文采用四分法即分类、分项、分层和分级法来确定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勾勒出转型期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框架。关键词:转型期;社会保障;政府责任 中图分类号:C913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04)08-0040-06 The Government s Responsibility for Social Security S ystem During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YANG Fang-fang (L abor and H uman Resour ce I nstitute,Renmin Univer sity of China,Beij ing 100872,China) Abstract:T he practice of social securit y at all times and all over the w orld sugg ests that a reasonable definition of the gov ernment s responsibility in social security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a healthy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secur ity.So it is made clear t hat the responsibility of g over nment is the key to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 secu rity system during the period o f transition.On t 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conditions,problems and reasons of the government s responsibil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this paper holds that clearly defining the govern ment s responsibility should follow five basic principles:shar ing t he government r esponsibility;separate design,super vision from implementer;unifying the rig ht to financial arrang ements and the right to routine arrang ements;limitat ion and validatio n;combination of the officers and common people.By quartation method,that is separat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varieties,items,lev els and ranks,this paper decides on the government s responsibility in social secur ity and outlines its framew ork during t he period of tr ansit ion. Key words:transition period;social security ;gov ernment responsibility 社会保障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制度安排,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公共选择的结果。古今中外的社会保障实践表明,政府责任的合理界定是保持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不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掀起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热潮,还是基于社会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我国着手的社会保障改革,其实质都是对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的重新界定和调整。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改革仍处于政策选择之中[1],我们有必要对中国转型期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中谈到的社会保障是大社会保障的概 念,是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2]。 一、现阶段政府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 自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开始到成为市场经济改革五大支柱之一,再到作为一项基本的制度建设[3] ,社会保障正在由国家 单位保障制向国家 社会新型社会保障制迈进[4]。新型制度还没有完全确立,政府责任体系没有最后定型,仍处于政策选择之中[5]。从现阶段来看,政府主要承担以下责任: (一)制度设计和规范 纵观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都是以颁布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揭开社会保障发 40

《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在线作业

《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在线作业1.第1题 下列不是有效政府的基本价值的是()。 A.制度效率 B.技术效率 C.组织效率 D.配置效率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2.第2题 责任政府建构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归责原则基础上的()制。 A.首长负责 B.政府问责 C.行政监督 D.引咎辞职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第3题 下列不是政府的本质特性是是()。 A.阶级性 B.政治性 C.社会性 D.自律性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4.第4题 有效政府以()为政府行为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A.行政效率 B.公共效益 C.政府绩效 D.公众满意度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5.第5题 政府职能重构的内涵包括纠补()失灵和弥补()失灵。 A.市场、政府 B.组织、经济 C.系统、体制 D.政府、市场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6.第6题 下列关于地方的专有权力不正确说法的是( )。 A.地方教育事业 B.维护社会治安 C.地方财产管理 D.本地区财政、税收、工商、贸易管理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7.第7题 下列不是有效政府的基本价值的是()。 A.制度效率 B.技术效率 C.组织效率 D.配置效率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8.第8题 法制的核心是()。 A.依法办事 B.依法行政 C.依章办事 D.依章行政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9.第9题 政府职能重构的内涵包括纠补()失灵和弥补()失灵。 A.市场、政府 B.组织、经济 C.系统、体制 D.政府、市场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0.第10题 干部人事制度创新以改革()为重点,探索干部管理新机制。 A.公务员制度 B.政绩考核 C.干部人事制度 D.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1.第11题 衡量一个政府是否有效最直观的标准是看其()如何。 A.职能 B.效益 C.政绩 D.效率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12.第12题 有效政府以()为政府行为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A.行政效率 B.公共效益 C.政府绩效 D.公众满意度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2018中国就业情况分析

2018年我国就业人数统计、人均收入支配及市场发展形势分析 字体大小:大中小2019-01-12 09:44 来源:中国报告网 就业人口,在我国是指在16周岁以上,特殊职业需要18周岁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其中,城镇就业人口是指在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就业人口,包括在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从业的人员。 一、我国就业形势的基本特征 就业是民生之本,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减速换挡、结构优化调整、动力加快转换的关键时期,就业的“稳定器”作用显得更加重要。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将“稳就业”放在了“六稳”工作之首。在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的有力支撑下,我国整体就业形势延续稳定向好势头。但也应注意到,就业领域存在的一些区域性、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仍比较突出,对实现高质量就业将产生不利影响。 1、就业整体形势延续稳定向好 2009年以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情况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部

2018年以来,尽管面临来自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外部竞争压力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环保要求趋严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等内部环境压力,我国就业形势整体仍呈现稳定向好的态势。从就业人数看,前三季度,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107万人,同比增加10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3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6万人,同比均增加3万人。从失业情况看,1-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始终保持在5.1%以下的较低水平,低于5.5%的年度调控目标;6-9月,全国主要就业群体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维持在4.3%-4.4%的区间小幅波动;三季度末,全国登记失业率为3.82%,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降至多年来低位。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2、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占GDP的比重达到53.1%,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8%,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平稳较快发展对保持就业稳定发挥了重要贡献。测算表明,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人数大约比第二产业多20%左右。2017年,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44.9%,高于第二产业16.8个百分点。从服务业内部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新兴服务业就业人员数量同比增速居前。随着网店、微商、网购快递等网络创业就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 1978年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部 3、创业创新成为就业增长重要源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国内30种重要的学术刊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国内30种重要的学术刊物 (最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发布时间:2008-11-21点击次数:1042A类刊物(22种) 1、管理科学学报(双月刊) 【通讯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管理科学学报》编辑部300072 【主办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 【国内统一刊号】CN 12-1275/G3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9807 【电子邮箱】jmstju@ 【联系电话】022— 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月刊) 【通讯地址】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编辑部100080 【主办单位】xx系统工程学会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267/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6788 【联系电话】010-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8号东楼3层《管理世界》杂志编辑部100098 【主办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235/F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5502 【联系电话】010-621169;010- 4、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月刊) 【通讯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辑部100732 【主办单位】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087/F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3894 【联系电话】电:;传: 5、xx软科学(月刊) 【通讯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4号270室《中国软科学》编辑部100045 【主办单位】xx软科学研究会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036/G3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9753 【联系电话】电:00;传:00

社会保障体系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研究综述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是指国家管理社会保障事业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它涉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方面面,如社会保障保障立法、社会保障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方法、机构设置及其职能权限、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监督、社会保障业务经办等。狭义的概念是指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权限的划分。1本文为了写作需要采取的社会保障管理的定义偏向狭义的定义,但也涉及到立法、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从目前现有的文献来看,单独研究社会保障管理的文章相对比较少。主要是放在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中,作为一个部分加以论述。 1、中国管理体制的发展及现状 1.1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发展 对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演变过程的划分说法不一,阶段的划分标准也各不相同,三、四、五阶段的都有。不过有几个关键的时间点是公认的,即1978年是改革探索阶段的开始,199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组建,标志了中国基本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建立。 根据管理主体的不同来划分,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从1951~1969年的工会管理,到1969~1980年代的企业自管,再到20世纪80年代的多部门管理,直至1998年国务院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结束了社会保险工作多部门分散管理的局面。民政部门主管城乡社会救助事务。2000年国家又成立了“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至此,形成了目前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2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机构设置,是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纵向机构设置,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中央、地方和基层。横向机构设置,在从上到下每一层按照不同的职能性质设置包括行政管理机构、业务经办机构、基金运营机构和监督机构四大类机构。(见图1.1) 图1.1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3 从中央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来看,目前参与社会社会保障管理的机构主要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卫生部等。4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主要负责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项目、农村社会保险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等管理。民政部门负责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管理。财政部负责社会保障基金预、决算。所有的机构统归国务院管理。 对于中国社会保障管理的研究,学者从不同学科,如社会保障、财政学、管理学、法学的角度,不同角度如社会公平、效率,政府的责任定位,社会管理服务等来进行研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管理体制的模式(政府在管理中的责任承担问题),管理的社会化、信息化,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和改进对策,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以及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等几个方面。 1康士勇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M),2003年8月第2版 2章晓懿:社会保障:制度比较(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3对于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部门设置,有各种不一的说法,在这里采用的是其中一种 4关于中央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能,也是说法各异,本文取其中比较统一的说法。

中国政府改革练习1

衡量一个政府是否有效最直观的标准是看其(答案:C)如何。 A.职能 B.效益 C.政绩 D.效率 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不正确的是(答案:A )。 A.年轻化 B.科学化 C.民主化 D.制度化 政府职能是一种答案:D()职能。 A.事务性 B.行政性 C.服务性 D.公共性 政府放权和退却的程度以(答案:B)的高低为限度 A.市场质量 B.社会质量 C.体制质量 D.组织质量 政府职能是一种(答案:D)职能。 A.事务性 B.行政性 C.服务性 D.公共性 衡量一个政府是否有效最直观的标准是看其(答案:C)如何。 A.职能 B.效益 C.政绩 D.效率 法治政府的核心是(答案:A)。 A.依法行政 B.执法必严 C.违法必究 D.依法办事 下列不是干部交流回避“四避”原则的是:(答案:C)。 A.避籍 B.避亲 C.避岗 D.避熟 E.避嫌 衡量一个政府是否有效最直观的标准是看其(答案:C)如何。 A.职能 B.效益 C.政绩 D.效率 政府职能重构的内涵包括纠补()失灵和弥补(答案:D)失灵。 A.市场、政府 B.组织、经济 C.系统、体制 D.政府、市场 知识经济时代以(答案:C)为基础。 A.权力配置 B.组织机制 C.信息技术 D.产品更新 下列不是干部交流回避“四避”原则的是:(答案:C)。 A.避籍 B.避亲 C.避岗 D.避熟 E.避嫌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制定(答案:B)是规范审批程序、审批方式最有效的手段。 A.行政审批法 B.行政程序法 C.行政法 D.行政裁决制度 网络时代:网络时代政府结构更加扁平,由一个中心向多个中心转移,政府的权力配置呈现(答案:D)趋势。 A.集群化 B.统一 C.集中化 D.分散化 衡量一个政府是否有效最直观的标准是看其(答案:C)如何。 A.职能 B.效益 C.政绩 D.效率 下列说法关于地方政府在政治透明方面不正确的是(答案:D )。 A.政务公开 B.警务公开 C.司法公开 D.干部竞争上岗 E.任前公示 行政审批制度处理和协调的重点是:(答案:A)。 A.行政机关外部并且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B.行政机关内部 C.上级行政机关 D.下级行政机关 下列不是有效政府的基本价值的是(答案:C)。 A.制度效率 B.技术效率 C.组织效率 D.配置效率 行政审批制度处理和协调的重点是:(答案:A)。 A.行政机关外部并且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B.行政机关内部 C.上级行政机关 D.下级行政机关 法治政府的核心是(答案:A)。

我国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就业情况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我国的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对我国目前就业的现状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就业;经济结构;宏观税负 我国社会就业压力一直比较大。改革开放之前,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强制束缚,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并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失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深层次看,中国的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力供给过剩。对于拥有众多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国来说,在向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发生失业现象是一种必然。首先,市场经济原则要求经济主体对要素配置服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原则,凸显出劳动力的供给过剩。其次,结构性、周期性、摩擦性的失业的存在也会加重我国的失业问题。此外,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进入高峰期、国企经营机制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等原因,我国的失业人数在逐年增加。到了2010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到908万人,登记失业率达到4.1%。考虑到隐性失业等各种因素,我国城市的实际失业情况其实更糟。 一、我国就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只能带动17万人就业,而第三产业可以带动85万人就业。根据2011年中国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统计年鉴,从1999年到2010,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了7837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百分比已由1999年的50.1%下降到2010年的36.7%;第二产业净增5421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百分比已由1999年的23%上升到2010年的28.7%,从业人员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没有太大变化;第三产业净增6512万人,从业人员由1999年的26.9%增长到2010年的34.6%,第三产业吸纳社会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在持续增强。从2004年到2008年,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增加了近3218万人,约占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86.645%。以上数据表明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逐年增强,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图1 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吸纳就业人员比例 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统计年鉴。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这些政策主要表现为吸纳失业人员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如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稳定就业。以2008年9月底企业在册职工为基数,企业每新增加一名就业人员,就可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4800元的优惠;为了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规定对新成立的属于第三产业的企业,可以申请在一定期限内减征或免征企业所

中国管理研究之展望_中国管理理论与管理的中国理论_JayB_Barney

中国管理研究之展望 ——中国管理理论与管理的中国理论 Jay B. Barney 张书军① 摘要:中国管理学术的发展存在两种可能演进路径:第一,发展中国管理理论——侧重于在中国背景下运用与完善其它情境 中发展出的管理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讲,正在兴起的中国经 济给验证与完善通用性的管理理论提供了一个天然实验室。 第二,发展管理的中国理论——着力于对中国独有的管理现 象给出解释。为更好地阐释中国现象,该路径应摆脱西方学 者设定议题的制掣,而由中国学者自主、创造性地开发研究 议题。最后,本文就中国管理研究之未来路径选择的意义, 以及两种路径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中国管理研究、理论发展、中国管理理论、管理的中国理论 ①,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费雪商学院;张书军,中国广州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本文英 Jay B. Barney 文版本为Barney, J. and S. Zhang, (2009), The Future of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A Theory of Chinese Management Versus a Chinese Theory of Management,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5(1), 15-28. 本文曾报告于2008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协会第三届双年会“MOR专题论坛——开发还是探索:中国管理研究的未来”。

林中两路分,可惜难兼行。 游子久伫立,极目望一径。 蜿蜒复曲折,隐于丛林中。 我选另一途,合理亦公正。 草密人迹罕,正待人通行。 足迹踏过处,两路皆相同。 两路林中伸,落叶无人踪。 我选一路走,深知路无穷。 我疑从今后,能否转回程。 数十年之后,谈起常叹息。 林中两路分,一路人迹稀。 我独进此路,境遇乃相异。 ——Robert Frost,《未选择的路》,1921 (译者:关山) 一、引言 在诗中,Frost唯美地描述了不确定情况下决策所面临的挑战。通常,各备选路径的优劣势是不清晰的(“两路皆相同”),对个体而言,道路选择实非易事,尤其是尝试两者得兼(“可惜难兼行”),并且这些决策通常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我疑从今后,能否转回程”)。但是,诗人也提醒了我们,无论决策多么困难,我们都终究要做出决策,否则,我们将永远无法穿越那片“丛林”;而回头来看,从路径依赖意义上讲,我们做出的选择最终将“境遇乃相异”。 如诗中所描述的游子,中国的管理学者也正面临着类似选择——应该选择何种路径来拓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呢?中国的学术研究要致力于演绎式的理论发展与检验,还是要致力于归纳、浓描式的研究(Geertz,1973)?中国的学术研究是为了知识而研究知识,还是要关注知识的应用与提升企业绩效?我们要用西方的研究方法与套路来训练中国的管理学者,还是要致力于发展中国独有的研究路径?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内容及现状分析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内容及现状分析 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各种原因而生活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一、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和作用 内容: 1、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力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不低于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纲领。一是社会保险目的是保障被给付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属于基本性的社会保障;二是社会保险的对象是法定范围内的社会劳动者;三是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是补偿劳动者的收入损失;四是社会保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用人单位、劳动者依法缴费及国家资助和社会募集。 2、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以及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生活的制度。 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实现社会保障的最高纲领和目标。它的目的是增进群众福利,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它把社会保障推上最高阶段;社会福利基金的重要来源是国家和社会群体。 3、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或其它原因而无法维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