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草药图片与用途(一)

中草药图片与用途(一)

中草药图片与用途(一)
中草药图片与用途(一)

中草药图片与用途(一)

中草药图片与用途(一)扶桑

别名大红花、红木槿、月月红、木花、公鸡花来源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以根、叶、花入药。形态特征灌木,高可达6米。单叶互生,叶柄长0.5-2厘米,叶片宽卵形或窄卵形,长4-9厘米,宽2-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有粗锯齿,两面无毛,或下面脉上有少许疏毛。全年开玫瑰红、淡红或淡黄色花,单生上部叶腋间,花梗较长,花大,直径6-10厘米,下垂,有时重瓣,小苞片6-7,条形,基部合生,疏生星状毛,萼钟状,长约2厘米,有星状毛,裂片5,尖角形,花冠漏斗形,花瓣端缘波裂,雄蕊柱远突出于花冠之外。蒴果卵形,长约2.5厘米,有喙。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地疏林中或为栽培。分布于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地区。采集加工根、叶全年可采,夏秋采花,鲜用或晒干备用。性味功能甘、平。解毒,利尿,调经。主治用法根:腮腺炎,支气管炎,尿路感染,子宫颈炎,白带,月经不调,闭经。叶、花:外用治疔疮肿毒,乳腺炎,淋巴腺炎。花:月经不调。根或叶用量15-30克,鲜花用量30克。鲜花、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参考配方痈疽腮肿:扶桑叶或花、白芙蓉叶、牛旁叶、白蜜,研膏敷之,即散。

木棉

别名英雄树、攀枝花、红棉

来源为木棉科木棉属植物木棉Bombax malabarica L.,以花、树皮、根入药。树皮在广东地区称钉桐皮。

形态特征落叶大乔木,高达25米,常高于邻树,故名英雄树。树皮深灰色,幼树干与老树粗枝有短而粗大的圆锥形硬刺,以基部为多,枝轮生而平展,层层向上生长。掌状复叶互生,叶柄长达20厘米,小叶多为5片,可达7片,小叶柄长约1.5厘米,小叶片长椭圆形,长10-16厘米,宽4-4.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两面均无毛。早春先叶开花,花簇生于枝端,花冠红色或橙红色,直径约12厘米,花瓣5,肉质,椭圆状倒卵形,长约9厘米,外弯,边缘内卷,两面均被星状柔毛,雄蕊多数,合生成管,排成3轮,最外轮集生为5束。蒴果甚大,木质,呈长圆形,可达15厘米,熟后5裂,果瓣内有丝状棉毛,种子多数,倒卵形,黑色,光滑,藏于白色毛内。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地阳坡,村边、路旁。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集季节春季采花,夏、秋剥树皮,春、秋采根。

性味功能花:甘、淡、凉。清热利湿,解暑。树皮:微苦、凉。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根:微苦、凉。散结止痛。

主治用法花:肠炎,痢疾,暑天可作凉茶饮用。树皮:风

湿痹痛,跌打肿痛。根:胃痛,颈淋巴结结核。用量花10-15克,树皮15-30克,根30-60克。

参考配方 1.痢疾:木棉花、金银花、凤尾草各15克,水煎服。

2.胃痛:木棉根或树皮30克,两面针根6克,水煎服。

地菍

别名地茄子、地兰子、地石榴、铺地锦

来源为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全草或根入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茎匍匐而生,表面灰棕色,上部疏被粗毛,节处生根。单叶对生,叶柄短,长不及5毫米,被粗毛,叶片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长1.2-2.5厘米,宽0.8-1.8厘米,先端圆钝,基部宽楔形以至近圆形,叶缘微呈波状,上面近边缘处及下面叶脉疏生粗毛,主脉3条明显。春季开花,1-3朵着生枝端,花梗短,花萼钟状,被长粗毛,花冠紫红色,径约1.5厘米,花瓣5,宽倒卵形至近圆形,雄蕊10,5个较大,花药黄色,镰刀形。浆果球形,熟时紫色,被有粗毛。种子细小,多数。

生境与分布常生于山野草坡、林缘及灌丛中。为酸性土壤指示植物。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加工秋季采根或全草。

性味功能甘、涩、平。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补血止血。

主治用法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肠炎,痢疾,肺脓疡,盆腔炎,子宫出血,贫血,白带,腰腿痛,风湿骨痛,外伤出血,蛇咬伤。用量:30-60克。

参考配方 1. 痢疾:地菍根60克,水煎服,冰糖为引,每日1剂。若久痢不愈,加凤尾草30克,鹅不食草6克,同煎。

2.急性肠炎:鲜地菍全草2斤,算盘子根、叶2斤,黄荆子1斤,紫珠1.5斤,加水适量,煎成1升。每服20-30毫升,每日3-4次。

3.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50%鲜草煎剂喷喉,每次2毫升,滴鼻每侧每次0.5毫升

4.风湿性关节炎:地菍根30-60克,牛膝10克,水酒煎服。

5.白带:①地菍30克,三白草根15克,白木槿花10克,猪瘦肉60克,水炖,服汤食肉,每日1剂。②地菍根、金樱子根各15克,水煎服。

6.小血管外伤出血:地菍全草10斤,加水20斤,熬至5斤,过滤后加防腐剂,每服20-40毫升(温开水冲服,忌热),每日3次。

7.疥癞,烂脚:地菍叶煎水洗。

8.产后腹痛:地菍根、益母草各15克,水煎服。

磨盘草

别名耳响草、白麻、石磨仔、磨仔草、磨档草

来源锦葵科苘麻属植物磨盘草Abutilon indicum (L.) G. Don.,以全草或根入药。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0.5-2.5米,通体被灰白色短柔毛。茎直立,分枝多。单叶互生,叶柄长1.5-5厘米,托叶呈叶状,叶片卵圆形至宽卵形,长3-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心形,边缘疏生锯齿,有时全缘,下面灰绿色。秋季开花,单生茎顶和叶腋,花梗长而芊弱,可达4厘米,花萼5裂,被有柔毛,花冠浅钟状,直径约2厘米,黄色,花瓣5,倒卵形,长于萼片2倍以上,雄蕊多数,合生成筒状,心皮15-20枚,环绕中轴而生。果实扁圆形,磨盘状,有棱,直径约2厘米,分果顶端具短芒。种子肾形,疏被短柔毛。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地、原野、滨海、田边。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省区。

采集加工夏秋采集。

性味功能甘、淡、平。疏风清热,益气通窍,祛痰利尿。主治用法感冒,久热不退,流行性腮腺炎,耳鸣、耳聋,肺结核,小便不利。用量15-30克。孕妇慎用。

参考配方早期浸润型肺结核:磨盘草根、岗梅根各15-30克,十大功劳10-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一剂。

鸡骨草

别名红母鸡草、石门坎、黄食草、细叶龙鳞草、大黄草

来源为豆科相思豆属植物广东相思豆Abrus cantoniensis Hance.,以全株入药。形态特征藤状小灌木,长1-2米。根条状,有分枝,土棕色。茎细瘦,与叶柄均被浅棕黄色短粗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托叶条状披针形,小叶8-12对,膜质,倒卵状矩圆形,长0.7-1.2厘米,先端平截,中央有一小尖刺,基部宽楔形或浑圆,全缘,小叶脉两面均凸起,小叶柄极短,有刺状小托叶。夏日叶腋抽出总状花序,总梗密被棕黄色长绒毛,花梗甚短,蝶形花冠淡红紫色,长约8毫米,旗瓣宽椭圆形。荚果矩圆形,扁平,疏被淡黄色短柔毛。种子4-6粒,矩圆形,扁平,熟后黑棕色,光滑。生境与分布生于山野阳光充足的地方。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采集加工自春至秋均可采集,去掉荚果(种子有毒,不能入药),洗净晒干备用。性味功能甘、淡、凉。清热利湿,解毒,止痛。主治用法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风湿骨痛,毒蛇咬伤,可作夏季清凉饮料。用量:30-60克。参考配方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鸡骨草、地耳草、茵陈各30克,山栀子15克。胃纳差加鸡内金,发热加金银花、白花蛇舌草,浮肿加葫芦茶。水煎服,每日一剂。

牛筋草

别名蟋蟀草、路边草、鸭脚草、蹲倒驴、牛顿草、千人踏来源为禾本科蟋蟀草属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Gaertn.,以全草入药。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

15-90厘米。须根细而密。干丛生,略扁平,直立或基部膝曲。叶片条形,扁平或卷折,长达15厘米,宽3-5毫米,疏生疣状柔毛,中脉显著突起,叶鞘压扁,有脊,边缘近膜质,先端具稀丝状毛,叶舌长约1毫米。夏、秋两季开花,穗状花序纤细,淡绿色,长3-10厘米,宽3-5毫米,2-5花序(少为2)呈指状排列于茎顶,有时其中之一单生于其他花序之下,小穗有花3-6朵。种子卵形,有波状皱纹。生境与分布生于旷野、路旁。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采集季节夏、秋采集。药理作用牛筋草煎剂对乙脑病毒有抑制作用。性味功能甘、淡、平。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散瘀止血。主治用法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炎,风湿性关节炎,黄疸型肝炎,小儿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尿道炎,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狗咬伤。用量:30-60克,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参考配方 1.防治流行型乙形脑炎:牛筋草30克,水煎当茶饮。连服3天,隔10天再服3天。或:牛筋草60克,白毛鹿茸草、生石膏各30克,水煎服。2.脱力劳伤、腰背酸痛:牛筋草根或全草30-60克,红枣10个,水煎服。3.子宫脱垂、脱肛:鲜牛筋草或加蓖麻子捣烂,外敷囟门处。4.疟疾:牛筋草30克,水煎,冲白酒适量服。5.痢疾:牛筋草根120-150克,水煎服。注:另有一种蟋蟀草名马唐,外形与牛筋草相似。马唐根浅易拔起,牛筋草根深难拔,马唐植株芊细柔弱,牛筋草较粗状,坚韧,

马唐茎秆略圆,基部稍带紫色,叶片短,牛筋草茎秆扁平,基部不带紫色,叶片长,两者不能混用。

美人蕉

别名凤尾花、小芭蕉、五筋草、破血红

来源美人蕉科美人蕉属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 L.,以根状茎和花入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直立草本,全株绿色无毛,高达1.5米。根状茎块状。叶互生,叶片长大,长方椭圆形,长10-30厘米,宽8-1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全缘,侧脉羽状伞形,显著。全年开红色或黄色大花,总状花序顶生,常被蜡质白粉,每花具一片长约1.2厘米的卵形苞片,萼片3,披针形,淡绿色,花冠管状,3裂,绿色或红色,雄蕊5,花瓣状鲜红色,其中一个具花药,最外3个为退化雄蕊,倒披针形,较花冠更大,另有一个特大,反卷为唇瓣,全缘。蒴果绿色,长卵形,有软刺,长1.2-1.8厘米。

生境与分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也有野生于湿润草地的。采集加工四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甘、淡、凉。清热利湿,安神降压,补虚弱。

主治用法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病,红崩,白带,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用量30-60克,鲜根用60-120克。外用鲜根适量,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 1.急性黄疸型肝炎:美人蕉90克,陆英根、铁马

鞭各30克,水煎分3次服。服药期间忌鱼、虾、辛辣、荤菜、荤油等食物。

2.虚弱头晕:美人蕉根30克,枫香树白皮15克,八月瓜根、鸡屎藤各10克,炖肉吃。

波斯菊

别名痢疾草、蛇目菊

来源为菊科金鸡菊属植物两色金鸡菊Coreopsis tinctoria Nutt.,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无毛,高30-100厘米。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叶对生,下部及中部叶有长柄,二次羽状全裂,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上部叶无柄或下延成翅状柄,线形。头状花序多数,有细长花序梗,径2-4毫米,排列成伞房或疏圆锥花序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外层较短,长约3毫米,内层卵状长圆形,长5-6毫米,顶端尖。舌状花黄色,舌片倒卵形,长8-15毫米,管状花红褐色,狭钟形。瘦果长圆形或纺锤形,长2.5-3毫米,两面光滑或有瘤状凸起,顶端有2细芒。花期5-9月,果期8-10月。

生境与分布原产北美。我国各地常见栽培。

采集加工夏、秋采集,晒干备用或鲜用。

性味功能甘、平。清热解毒,化湿。

主治用法急、慢性痢疾,目赤肿痛,痈疮肿毒。用量30-60克。

参考配方 1.急、慢性痢疾,目赤肿痛:波斯菊30-60克,水煎服。

2.痈疮肿毒:鲜波斯菊全草加红糖适量,捣烂外敷。

大狼把草

别名狼把草、接力草、针线包、一包针来源为菊科刺针草属植物大狼把草Bidens frondosa L., 同属植物狼把草Bidens tripartite L.,以全草入药。形态特征 1.大狼把草:

一年生草本,高达1米有余。茎往往带紫红色,羽状复叶对生,小叶3-5片,披针形,边缘有锯齿,侧脉平行而明显。头状花淡黄色,生于枝梢,外面有绿色苞片。果扁平,顶端有一对尖刺,刺上又生微细刺毛。图示为大狼把草。 2.狼把草:一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全体无毛。根多偏斜,粗壮,土黄色。茎基部匍匐,节上生根,上部直立,有棱角,常带暗紫色。叶对生,有短柄,柄有窄翅,上部叶3深裂或不裂,中部叶羽状3-5裂,顶端裂片较大,均为长椭圆状披针形,下部叶羽状分裂或羽状复叶,边缘均具锯齿。秋季开花,头状花序,球形,顶生及腋生,有梗,总苞杯状,下有一轮倒披针形叶状苞片,全为管状花,两性,黄色,冠毛2条,刺状。瘦果扁平,顶端截形,褐色,两侧边缘各有一列倒生的钩刺,顶端冠毛刺状,2条,上有倒刺。生境与分布生于田野、路旁、湿地。我国各地普遍分布。采集加工6-9月采收。性味功能苦、甘、平。强壮,养阴敛汗,

清热解毒。主治用法黑鬓发,令人不老,体虚乏力,盗汗,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肠炎,痢疾,泌尿系感染,闭经,咯血,痢疾,小儿疳积,外用治疖肿,湿疹,皮癣,丹毒。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或鲜草绞汁擦患处。参考配方 1. 肺痨咳血:狼把草30-60克,水煎服。

2. 吐血:狼把草30-60克,水煎服。

3.头晕:狼把草30克,炖猪肉半斤吃。

4.积年疳痢,丈夫血痢:取狼把草全草2斤,捣绞取汁一小升,纳白面半个鸡蛋大份量,和匀,空腹顿服,极重者不过三服。或收苗阴干捣末,蜜水半盏,服一方寸匙。

5.积年癣,天阴即痒,搔出黄水:狼把草苗叶捣末掺之。仙人掌

别名仙巴掌、霸王树、火焰、火掌、玉芙蓉、观音掌来源为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植物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Ker-Gawl.)Haw.,以全株入药。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达2.5米。茎基部近圆柱形,稍木质,上部有分枝,节明显,叶状枝扁平,倒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5-30厘米,肉质,深绿色,外皮蓝粉,其上散生多数小瘤体,每一小瘤体上簇生1.2-2.5厘米的利刺和多数倒生短刺毛。叶退化成钻状,青紫色,生于刺囊之下,早落。夏季开花,单生于近分支顶端的小瘤体上,花鲜黄色,直径约7厘米,花被片多数,外部的绿色,向内渐变为花瓣状,肾状扁圆形,先端凹入呈浅心形,雄蕊多数,排为数轮,较花瓣为短,花柱

粗壮,直立,柱头6裂。浆果,有粘液,卵形或梨形,长5-7厘米,紫红色,无刺。生境与分布生于村边石上,海滨沙滩等处,我国南方常有栽培。主要分布于山东、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贵州等省。采集季节四时采集。药理作用抑菌实验: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有高度抑制作用。性味功能苦、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镇咳。主治用法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痢疾,咳嗽,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痈疖肿毒,蛇咬伤,烧烫伤。用量:鲜品30-60 克。外用适量,鲜品去刺捣烂敷患处。参考配方 1.流行性腮腺炎:鲜仙人掌适量,绞汁涂患处。每日2-3次。2.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疖、痈、毒蛇咬伤:鲜仙人掌茎去刺,加食盐适量捣烂外敷。3.烫伤:仙人掌鲜茎适量,去外皮及刺,捣烂外敷伤口,每日2次。4.湿疹、黄水疮:仙人掌茎适量,烘干研粉,外敷患处。5.胃痛:仙人掌研末,每次3克,开水吞服。或用仙人掌30克切细,和牛肉100克炒食。6.痞块:仙人掌15-30克,捣烂蒸甜酒食。再用仙人掌适量,加甜酒炒热,包敷患处。7.心悸、失眠:仙人掌60克,捣烂取汁,冲白糖开水服。8.疟疾(脾寒引起):仙人掌烤热变软后,趁热包在左胸下。

白药子(山乌龟)别名白药脂、盘花地不容、山乌龟、金线吊乌龟、金线吊葫芦、金丝吊鳖来源为防己科千斤藤

属植物头花千斤藤.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以块根入药。形态特征多年生缠绕性落叶藤本,长达5米,全株平滑无毛。块根肥厚,略呈长方椭圆形,长约3-8厘米,径约2-6厘米,外皮暗棕褐色,断面黄白色,粉质。茎基部木质化,带紫色。叶互生,叶柄细长,叶片盾状着生,三角状卵圆形,长5-9厘米,宽与长近相等或较宽,先端园钝,常具小凸尖,基部平截,近中脉处向内微凹,全缘,有掌状脉5-9条,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白色,无毛。夏季叶腋开淡绿色小花,单性,雌雄异株,花无小花梗,约20朵花组成腋生的头状聚伞花序,雄花花序有长梗,花萼及花瓣各有3-6片,雄蕊6,花丝合生呈柱状,花药环生呈圆盘状,雌花总梗短,不分枝,顶端有一小头状花序,子房上位,心皮1枚。核果球形,熟时紫红色。生境与分布常生于山野肥沃湿润的草丛及灌木林中,以石灰岩地生长较茂盛。分布于陕西、浙江、台湾、江西、湖南、广东等地。采集加工全年可采,以秋末冬初采收为好。药理作用 1.白药子对圆形脱发症有生发作用(局部外用,内服或静脉注射)。2.本品所含头花藤碱对结核菌有抑制作用。性味功能苦、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主治用法急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急性阑尾炎,胃痛,内出血,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结炎,神经性皮炎。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捣敷或磨汁敷患处。参考配方 1. 各种内出血:白药

子研粉,每服0.6克,每日3-4次,(服量过大可引起恶心呕吐)。2.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结炎:白药子适量,用醋磨汁涂患处。3.神经性皮炎:鲜白药子捣烂,用纱布包住,做成薄片与患部大小相等,每天睡前敷患处,次晨去掉。4.肿疡初起:白药子研末,每用适量,用蜂蜜或醋调敷患处。或磨醋外涂。5.牙齿疼痛:白药子切片,每用一片,贴于痛齿龈上。

6.鹤膝风:白药子120克,大蒜1个,葱3根,韭菜蔸7个,先将白药子研末,加大蒜、葱、韭菜蔸捣烂,蜂蜜调敷患处。敷后可发泡流水,用纱布遮盖,让其自愈。传染病用药

点击更多>>药图片大全之--迎春花

别名小黄花、金腰带、清明花、金梅花来源为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以根、叶和花入药。

形态特征常绿藤状灌木,较冷时为落叶灌木。高(长)达5米,枝条细长,披散状,绿色,平滑,四棱形。叶对生,叶柄长5-10毫米,小叶3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3

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圆,基部楔形,全缘,边缘有细柔毛,顶端1枚较大,侧生2枚较小,无柄。春季开淡黄色花,先叶开放,单生叶腋,有叶状苞片、萼片,花萼裂片6,条状披针形,较萼管部略长,花冠直径2-2.5厘米,裂片通常6,重瓣的多至15片,倒卵状椭圆形,长约管部之半,雄蕊2,子房上位,2室。浆果有宿存花萼。

生境与分布我国长江流域各省有栽培。

采集加工春季采花,夏季采叶。

性味功能叶:苦、平。解毒消肿,止血,止痛。根、花:甘、涩、平。清热利尿,解毒。

主治用法叶: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口腔炎,痈疖肿毒,外阴搔痒。用量:6-10克。外用鲜叶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坐浴。根、花:发热头痛,小便热痛,下肢溃疡。用量:3-10克,根可用至30克。外用研粉,调香油搽敷患处。

参考配方 1.小便热痛:迎春花、车前草各15克,水煎服。

2.发热头痛:迎春花15克,水煎服。

3.月家病:迎春花根30克,白花前胡15克,炖肉吃。

4.无名肿毒,发高烧:迎春花30克,煎水服。

中草药图片大全之--樟(附:樟脑)别名香樟、樟木、乌樟、油樟、香通、方樟

来源樟科樟属植物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以根、木材、树皮、叶、果入药。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30余米,全株有樟脑香气。树皮灰褐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纵裂。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广楔形,全缘或微波状,有离基三出脉,叶腋有腺点,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或粉白色,无毛。5月于新枝叶腋开绿白色或黄绿色小花,组成圆锥花序,花被6片,能育雄蕊9个,

3轮,花药4室,第三轮雄蕊花药外向瓣裂,第四轮为箭状退化雄蕊,子房球形,无毛。果实球形,直径6-8毫米,熟时紫黑色,有膨大的浅杯状花托包围基部。

生境与分布生于丘陵、山区、山谷溪边。广泛栽培于庭院、路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至南部各省区。

采集加工根、木材、树皮全年可采,阴干密闭保存。叶随时可采。秋季采果。

药理作用抑菌试验:樟树叶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樟树皮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辛、微温。祛风散寒,理气活血,止痛止痒。

主治用法根、木材:感冒头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克山病。用量:15-30克。皮、叶:外用治慢性下肢溃疡,皮肤瘙痒,熏烟可驱杀蚊虫。适量,煎水洗患处。果:胃腹冷痛,食滞,腹胀,胃肠炎。用量10-15克。

参考配方 1.克山病:樟木、五灵脂各15克,缬草10克,红花6克,加水1.5升,煎1小时,过滤,加黄酒30克为引,每服100毫升,早晚各一次。

2.慢性下肢溃疡:鲜樟树皮洗净、切碎、烤干、研粉。洗净创面,撒上药粉,加消炎粉包扎,隔日换药。

3.胃气痛:樟树子15克,水煎服。

樟脑

为樟树根、枝、叶经蒸馏所得的颗粒状结晶。根含樟脑油最多。能兴奋中枢神经,增进呼吸循环;对心肌有直接作用,使代谢增强,提高对交感神经的敏感性;涂于皮肤有清凉感,有止痒、止痛和麻醉作用;对胃肠粘膜有缓和刺激的作用,使胃部感到温暖舒适;大剂量时可引起癫痫样惊厥,中毒症状为头痛、意识丧失、惊厥,最后呼吸衰竭而死亡。性味辛、温。能通窍避秽,温中止痛,利湿杀虫。治寒湿吐泻,胃腹疼痛,外用治疥、癣、龋齿作痛。用量0.3-1.5克。

中草药图片大全之--黄荆

别名黄荆条、黄荆子、布荆、荆条、五指风、五指柑

来源为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 L.及牡荆V. negundo L var. cannabisfolia (sieb. et Zucc.)

Hand.-Mazz.,以果实(黄荆子)、根、茎、叶入药。

形态特征黄荆: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根黄白色。树皮灰褐色,小枝四棱形,灰白色,密被柔毛,枝叶揉碎后有香气。掌状复叶对生,具长柄,小叶5片,间有3片,椭圆状卵形,长3-10厘米,宽1-3.5厘米,中央3个小片较大,有较长的小叶柄,两侧的较小而无柄,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每侧有2-5个疏浅齿,下面灰白色,密被短柔毛。夏季开淡蓝紫色小花,组成顶生圆锥花序,花萼钟形,5齿裂,被毛,花冠被毛,二唇形,上唇短2浅裂,下唇3裂,中央裂片大。果球形,褐色,基部有宿萼。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路旁、溪边及疏林小灌丛中。我国大部分省区有分布。

采集加工四季可采,以夏、秋采集为好。

药理作用 1.黄荆根水煎剂对小白鼠有镇咳作用。2.根的醚提取物经小白鼠试验有祛痰作用。3.根及子的煎剂有扩张豚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有平喘作用。4.黄荆叶能防止甲醛性关节炎肿胀的发展。5.抑菌试验:黄荆子、黄荆根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煎熬时间长,抑菌作用强。根的作用比子的作用强。

性味功能根、茎:苦、味辛、平。清热止渴,化痰截疟。叶:苦、凉。清热解表,化湿截疟。果实:苦、辛、温。止咳平喘,理气止痛。

主治用法根、茎:支气管炎,疟疾,肝炎。叶:感冒,肠炎,痢疾、疟疾,泌尿系感染,外用治湿疹,皮炎,脚癣,煎汤外洗。鲜叶捣烂敷虫、蛇咬伤,灭蚊,灭蛆。果实:咳嗽哮喘,微痛,消化不良,肠炎,痢疾。用量根、茎为15-30克。叶为10-30克。果实为3-10克。

参考配方 1.预防疟疾:黄荆叶30克,黄皮叶15克,水煎服,每日1次,连服5日。

2.慢性气管炎:①黄荆鲜根120克,煮2-3小时,滤去渣,加20%的红糖,浓缩成100毫升,每日2次,每次50毫升,10日一疗程,用2个疗程。②黄荆子粉(去壳研粉)15克,

紫河车、山药各6克,研粉和匀,加饴糖适量成丸,为1日量,分3次服,10日一疗程,用2个疗程。

3.肠炎、痢疾、消化不良:黄荆子1斤,酒药子30克,分别炒黄,研细粉,加白糖半斤拌匀,每服4-6克,小儿1-2克。每日4次。

4.胃肠绞痛、手术后疼痛:黄荆子180克,研细粉,每服6克,每日3次。

5.脚癣:鲜黄荆叶半斤,置面盆中,临睡前加开水浸没黄荆叶,水现淡绿色时,加温水至半盆,泡脚5-6分钟,搽干。

6.灭蚊:每立方米用鲜黄荆叶13克,用适量干草助燃,发烟,关门窗2小时即可。

7.灭蛆:鲜牡荆全株切碎,加水3倍,浸8-12小时,撒在粪坑里,经72小时有灭蛆作用。

8.头痛头风:荆沥,日日服之。注:新采荆茎,截1.5尺长,架起烧中间,两端以器承取,此即荆沥,热服或入药中。牡荆

小枝绿色,叶片每侧具粗齿5-8个,两面绿色,仅脉上有短细毛,花淡黄紫色,果黑褐色。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区,山东也有分布。

刻叶黄荆

同属植物刻叶黄荆,小叶边缘有粗齿,或有羽状裂片,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山东等地。

山牡荆(山蚊荆、布荆)

同属植物山牡荆,乔木,高达20米,树干心材黄褐色,有强臭。花白色,果卵圆形。分布于广东、台湾及云南等省。灰白黄荆

同属植物灰白黄荆,小叶通常5片,披针形,下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淡紫色。分布于西藏。

中草药图片大全之--蚕豆别名南豆、胡豆、竖豆、佛豆来源为豆科野豌豆属植物蚕豆Vicia faba Linn.,以花、叶、种子、果荚入药。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30-100(120)厘米。主根粗短,多须根,根瘤粉红色,密集。茎粗壮,直立,直径0.7-1厘米,具四棱,中空,无毛。偶数羽状复叶,叶轴顶端卷须短缩为短尖头;托叶戟头形或近三角状卵形,长1-2.5厘米,宽约0.5厘米,略有锯齿,具深紫色密腺点;小叶通常1-3对,互生,上部小叶可达4-5对,基部较少,小叶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稀圆形,长4-6(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圆钝,具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无毛。总状花序腋生,花梗近无;花萼钟形,萼齿披针形,下萼齿较长;花2-4(6)朵呈丛状着生于叶腋,花冠白色,具紫色脉纹及黑色斑晕,长2-3.5厘米,旗瓣中部缢缩,基部渐狭,翼瓣短于旗瓣,长于龙骨瓣;雄蕊2体(9+1),子房线形无柄,胚珠2-4(6),花柱密被白柔毛,顶端远轴面有一束髯毛。果荚肥

(12)_中草药_彩色图谱_资料大全

(12)_中草药_彩色图谱_资料大全 中草药彩色图谱大全 第十二章止血药 凡功能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血液为人体重要的物质,凡出血之证,如不及时有效的制止,致使血液耗损,而造成机体衰弱,甚至危及生命,故止血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止血药的主要适用于各部位出血病证,如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等。 止血药的药性各有不同,如药性寒凉,功能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之出血;药性湿热,能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出血;兼有化瘀作用,功能化瘀止血,适用于出血而兼有瘀血者;药性收敛,功能收敛止血,可用于出血日久不止等。 蚕豆花 【药用】本品为豆科植物蚕豆的花。蚕豆越年或一年生草本,高30-180cm。茎直立,不分枝,无毛。偶数羽状复叶;托叶大,半箭头状,边缘白色膜质,具疏锯齿,无毛,叶轴顶端具退化卷须;小叶2-6枚,叶片椭圆形或广椭圆形至长形,长4-8cm,宽2.5-4cm,先端圆形或钝,具细尖,基部楔形,全缘。 【植物形态】花期总状花序腋生或单生,总花梗极短;萼钟状,膜质,长约 1.3cm,5裂,裂片披针形,上面2裂片稍短;花冠蝶形,白色,具红紫色斑纹,旗瓣倒卵形,先端钝,向基部渐狭,翼瓣椭圆形,先端圆,基部作耳状三角形,一侧有爪,龙骨瓣三角状半圆形,有爪;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无毛,花枝先端背部有一丛白色髯毛。荚果长圆形,肥厚,长5-10cm,宽约2cm。种子2-4颗,椭圆形,略扁平。花期3-4月,果期6-8月。

【药材性状】花多皱缩,长2-3cm,黑褐色,常1-数朵着生于极短的总花梗上。萼筒钟状,紧贴花冠筒,先端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不等长。花冠蝶形,旗瓣倒卵形,包裹着翼瓣和龙骨瓣;翼瓣中央具黑紫色大斑;龙骨瓣三角状半圆形而作掌合状。气微香,味淡。以花朵整、无叶、无梗者为佳。 整编: 顾皓量第 1 页共 51 页 中草药彩色图谱大全 【性味与归经】甘、微辛,平。 【功效】止血,止带,降血压。 【用法与用量】15g~30g,煎服。 【处方用名】蚕豆花(晒干用) 【临床应用】用于呕写、咯血、鼻衄、热并发斑等症。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彩图

74.赤芍:为芍药的一种。现今药材赤芍都为芍药组多种野生植物的根,经直接晒干而得。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芍药科。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75.白芍:是芍药的一种,属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无毛。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 别名:金芍药、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 主治: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芍药科植物芍药(栽培品)及毛果芍药的根。 用药禁忌: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76.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 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 的花粉。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香蒲科。 别名: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 蒲草黄。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肝经;心经;脾经。 功能:止血;祛瘀;利尿。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备痢;便 血;崩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 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 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聤耳; 阴下湿痒。 用药禁忌:孕妇慎服。 77.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 仁。 功效分类:收涩药;补肾药;健脾药 科属分类:睡莲科。 别名:卵菱、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 乌头、水流黄、水鸡头、肇实、刺莲藕、刀 芡实、鸡头果、鸡头苞、刺莲蓬实。 性味:甘;涩;平。 归经:脾经;肾经;心经;胃经;肝经。 功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 主治:遗精;白浊;淋浊;带下;小便不禁; 大便泄泻。 用药禁忌: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滞不化 者慎服。

常见中药大全_中药名称及作用41325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胃寒呕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发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蔓荆子:辛苦平。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辛肝微苦,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肝胆湿热、)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止呕除烦。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 清热燥湿药: 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等热病) 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2021年中草药彩色图片大全1

*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 中草药图片大全 欧阳光明(2021.03.07) 中草药图片大全目录 一、内科病用药 1.感冒用药篇 2.高血压病用药篇 3.气管炎用药篇 4.理气健胃用药篇 5.胃肠炎用药篇 6.胃、十二指肠溃疡用药篇 7.风湿关节炎用药篇 8.大便干燥用药篇 9.神经衰弱用药篇 10.偏正头痛用药篇 11.寄生虫病用药篇 12.腰腿痛用药篇 13.遗精用药篇 14.冠心病用药篇 15.尿路感染、结石用药篇 16.肾炎用药篇 17.鼻出血用药篇

18.胆囊炎、胆结石用药篇19.肝硬化腹水用药篇20.贫血用药篇 21.脑血管意外用药篇二.1.补虚用药篇 三.1.癌症用药篇 四、外科用药 1.痈疖、丹毒用药篇2.乳腺炎用药篇 3.蛇虫、狂犬咬伤用药篇4.阑尾炎用药篇 5.水火烫伤用药篇 6.痔疮用药篇 五.伤科、骨科 1.跌打损伤疼痛用药篇2.骨折用药篇 六.耳鼻喉科 1.鼻炎、咽喉炎用药篇2.牙痛用药篇 3.中耳炎用药篇 4.扁桃体炎用药篇 七.眼科用药 1.结膜炎、翳障用药篇

八.皮肤科 1.皮炎、皮肤瘙痒用药篇 2.疥癣用药篇 3.疔疮疱疹用药篇 九.妇科病用药 1.月经不调用药篇 2.乳汁不下用药篇 3.功能性子宫出血篇 4.赤白带用药篇 5.宫颈糜烂、阴痒、恶露不净用药篇 十.儿科病用药 1.消化不良用药篇 2.麻疹用药篇 3.疮疖、痱子、婴儿湿疹用药篇 十.传染病用药 1.流行性腮腺炎用药篇 2.传染性肝炎用药篇 3.细菌性痢疾用药篇 4.阿米巴痢疾用药篇 5.肺结核用药篇 一、内科病用药 1.感冒用药篇玉叶金花

中药别名大全

A 艾叶:别名-医草、艾蒿、灸草、五月艾 B 冰片:别名-龙脑、片脑、梅片 半枝莲:别名-并头草、韩信草、半向花、半面花 补骨脂:别名-破故纸、破故脂、婆固脂、黑故纸、黑固脂 巴豆:别名-巴米、江子、刚子八月札:别名-腊瓜、拿子 白果:别名-银杏白矾:别名-明矾、矾石、攀石、生矾 白及:别名-白鸡儿、地螺丝、连及草白花蛇:别名-银环蛇 白头翁:别名-白头公百部:别名-百奶根、野天门冬、婆妇草、虱药白术:别名-烘术、冬术、生晒术、于术白芷:别名-香草 斑蝥:别名-斑毛、斑猫、班蚝板蓝根:别名-大青根 半边莲:别名-佛甲草、半边花、莲花草鳖甲:别名-上甲、团甲鱼、鳖盖 毕澄茄:别名-山鸡椒、山苍子、木姜子槟榔:别名-玉片、大腹子、海南子、大片白荸荠:别名-鼻荠薄荷:别名-鸡苏 C 蝉蜕:别名-蝉衣、蝉壳、虫退蚕砂:别名-蚕矢 蟾酥:别名-癞蛤蟆、蛤蟆酥苍术:别名-茅术、赤术 苍耳子:别名-老苍子、毛苍子、苍耳仁常山:别名-恒山 陈皮:别名-橘皮、新会皮、广皮、陈柑皮沉香:别名-沉水香、落水沉 刺五加:别名-五加参赤小豆:别名-红饭豆、红小豆 赤石脂:别名-高岭十茺蔚子:别名-益母实、小胡麻、充玉子 川楝子:别名-金铃子川牛膝:别名-牛夕、牛七 川芎:别名-川雄、香果、西抚芎、胡劳 川贝母:别名-平贝、京贝、尖贝、松贝、青贝、炉贝

重楼:别名-拳参、紫参、虾参、山虾、蚤休、倒根草、七叶一枝花、刀剪草、草河车 柽柳:别名-观音柳、山川柳、红荆条、红柳 穿山甲:别名-绫鲤甲、鲮鲤甲、炮甲珠 穿山龙:别名-爬山虎、穿地龙、穿龙骨、山常山 穿心连:别名-斩蛇剑、一见喜、甲方草、苦胆草 D 大蓟:别名-虎蓟、大刺儿菜、刺蓟菜、千针草、野红花、鸡刺根 丁香:别名-支解香、丁子香、鸡舌香、公子香 大腹皮:别名-槟榔皮、大腹绒、大腹毛 大黄:别名-将军、川军、酒军、锦纹、黄良、西庄黄、西中吉 杜仲:别名-思仙、木绵、丝连皮淡竹叶:别名-竹叶麦冬、野麦冬、淡竹米 玳瑁:别名-毒瑁、毒瑁代赭石:别名-赤石 丹参:别名-赤参、血参根胆南星:别名-虎掌 党参:别名-文元参、台参、防党地骨皮:别名-枸杞根皮 地龙:别名-曲鳝、蛐鳝、蚯蚓地肤子:别名-扫帚菜子 冬葵子:别名-苘麻子、苘实冬瓜子:别名-瓜瓣、冬瓜仁 独活:别名-独摇草、大活地锦草:别名-铺地锦、血见愁、麻蓑衣 E 阿胶:别名-驴皮胶鹅不食草:别名-石胡荽、疟疾草 莪术:别名-蓬术、文术儿茶:别名-孩儿茶、方儿茶、棕儿茶 F 番泻叶:别名-洋泻叶翻白草:别名-老鸹爪 蜂房:别名-蜂巢凤仙草:别名-指甲桃、透骨草 蜂蜡:别名-黄蜡蜂蜜:别名-百花精、白蜜、石蜜、蜜糖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三七 【来源】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 【产地】主产于、西畴,广西田阳靖西、等地。多系栽培,以产者为地道药材。 【采收加工】第3-4年开花前或冬季果熟后采挖,以花前期采收质量佳。采收除去茎叶、泥土,剪下芦头、侧根及须根,曝晒至半干,反复揉搓,以后每天边晒边搓,待全干后放入麻袋撞至表面光滑即可。剪下的芦头、侧根、须根晒干后,分别称为“剪口”、“筋条”、“绒根”。 【性状鉴别】:三七被称之为“铜皮铁骨”。铜皮:指药材的外皮呈灰黄色,似金属铜的颜色;铁骨:指药材体重而坚实不易折断。三七外形略呈纺锤形或类圆锥形。表面灰黄或灰棕色,常有蜡样光泽,顶端有瘤状突起;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横切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有细小棕色树脂道;气微,味苦而后微甜。

附注三七价格较昂贵,伪品较多,主要有: ①科植物莪术的根茎雕刻而成。 ②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根茎。“竹节三七” ③落葵科植物藤三七的块茎。 ④科植物高良的根茎,仿造三七的外形,用颜料酸性大红并掺了适量墨汁进行染色加工而成。“血三七” ⑤科植物三七的根茎。 ⑥豆科植物绵三七的块根。 ⑦以楝科植物苦楝树和冬青科植物熊胆木的叶,经煎煮所得提取液加入木薯粉,精心搓捏而成,然后置黄泥粉中搓滚。附注1、三七以“头数”论好坏。每斤能称的三七个数,称为多少“头”,“头”数越少价越高,质量越好。但据当地人称,目前由于过度追求个大,滥用化肥,有的三七只有十多头,但木心大,质量欠佳。 2、菊科植物菊三七的根茎,民间习称“土三七”。本品有止血作用,与三七相似。 冬虫夏草 【来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越冬幼虫体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产地】:主产于、、等省区。、、等省亦产。 【采收加工】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中草药彩色图片大全

中草药图片大全 111

中草药图片大全目录一、内科病用药 1.感冒用药篇 2.高血压病用药篇 3.气管炎用药篇 4.理气健胃用药篇 5.胃肠炎用药篇 6.胃、十二指肠溃疡用药篇 7.风湿关节炎用药篇 8.大便干燥用药篇 9.神经衰弱用药篇 10.偏正头痛用药篇 11.寄生虫病用药篇 12.腰腿痛用药篇 13.遗精用药篇 14.冠心病用药篇 15.尿路感染、结石用药篇 16.肾炎用药篇 17.鼻出血用药篇 18.胆囊炎、胆结石用药篇 19.肝硬化腹水用药篇 20.贫血用药篇 222

v1.0 可编辑可修改21.脑血管意外用药篇 二.1.补虚用药篇 三.1.癌症用药篇 四、外科用药 1.痈疖、丹毒用药篇 2.乳腺炎用药篇 3.蛇虫、狂犬咬伤用药篇 4.阑尾炎用药篇 5.水火烫伤用药篇 6.痔疮用药篇 五.伤科、骨科 1.跌打损伤疼痛用药篇 2.骨折用药篇 六.耳鼻喉科 1.鼻炎、咽喉炎用药篇 2.牙痛用药篇 3.中耳炎用药篇 4.扁桃体炎用药篇 七.眼科用药 1.结膜炎、翳障用药篇 八.皮肤科 1.皮炎、皮肤瘙痒用药篇 2.疥癣用药篇 333

3.疔疮疱疹用药篇 九.妇科病用药 1.月经不调用药篇 2.乳汁不下用药篇 3.功能性子宫出血篇 4.赤白带用药篇 5.宫颈糜烂、阴痒、恶露不净用药篇十.儿科病用药 1.消化不良用药篇 2.麻疹用药篇 3.疮疖、痱子、婴儿湿疹用药篇十.传染病用药 1.流行性腮腺炎用药篇 2.传染性肝炎用药篇 3.细菌性痢疾用药篇 4.阿米巴痢疾用药篇 5.肺结核用药篇 444

一、内科病用药 1.感冒用药篇 玉叶金花 别名白纸扇、野白纸扇、山甘草、土甘草、凉口茶、仙甘藤、蝴蝶藤、蜻蜓翅、生肌藤、黄蜂藤、白叶子、凉藤子、大凉藤、小凉藤 来源为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植物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 f.,以藤与根入药。 形态特征藤状小灌木。小枝蔓延,初时被柔毛,成长后脱落。单叶对生,有短柄,卵状矩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短尖,全缘,上面无毛或被梳毛,下面被柔毛,托叶二深裂,裂片条形,被柔毛。夏季开花,聚伞伞房花序,密集多花,着生枝顶,花黄色,无柄,花萼钟形,被毛,裂片5,条形,长3-4毫米,其中常有一片扩大呈白色叶状,阔卵形或圆形,长厘米,花冠长约2厘米,黄色,外被伏柔毛,裂 片5,镊合状排 列,雄蕊5,着生 于花冠喉部,花 丝极短,子房2 室,胚珠多数。 浆果椭圆形,长 8-10毫米,宽毫 米,聚集一团。 生境分布生于较阴的山坡、沟谷、溪旁及灌丛中。广布于我国东部、南部和西南部。 555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

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彩图

74.赤芍: 为芍药的一种。现今药材赤芍都为芍药组多种野生植物的根,经直接晒干而得。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芍药科。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75.白芍:是芍药的一种,属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无毛。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 别名:金芍药、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 主治: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芍药科植物芍药(栽培品)及毛果芍药的根。 用药禁忌: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76.蒲黄: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 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 的花粉。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香蒲科。 别名: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 蒲草黄。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肝经;心经;脾经。 功能:止血;祛瘀;利尿。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备痢;便 血;崩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 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 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聤耳; 阴下湿痒。 用药禁忌:孕妇慎服。 77.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 仁。 功效分类:收涩药;补肾药;健脾药 科属分类:睡莲科。 别名:卵菱、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 乌头、水流黄、水鸡头、肇实、刺莲藕、刀 芡实、鸡头果、鸡头苞、刺莲蓬实。 性味:甘;涩;平。 归经:脾经;肾经;心经;胃经;肝经。 功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 主治:遗精;白浊;淋浊;带下;小便不禁; 大便泄泻。 用药禁忌: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滞不化 者慎服。

中草药图片大全

中草药图片大全 中草药图片大全资助【中医宝典】>>>中药图谱解表药化痰止咳药清热药温里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理血药开窍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补益药固涩药消导药泻下药驱虫药外用药及其它药涌吐药 中药图谱大全中草药图片大全菊科豆科科毛茛科蕨类唇形科动物类百合科蔷薇科伞形科大戟科蓼科玄参科萝摩科芸香科兰科五加科茜草科马鞭草科天南星科马兜铃科茄科裸子植物类防已科葫芦科小檗科桔梗科石竹科十字花科姜科罂粟科禾本科夹竹桃科桑科菌类杜鹃花科龙胆科锦葵科虎耳草科葡萄科木兰科樟科卫矛科瑞香科爵床科苋科紫金牛科薯蓣科鼠李科败酱科报春花科景天科旋花科远志科金丝桃科荨麻科冬青科莎草科山茱萸科堇菜科鸢尾科楝科木犀科桃金娘科紫草科无患子科忍冬科金粟兰科蓝雪科木通科野牡丹科马钱科棕榈科藜科紫葳科百部科邙牛儿苗科酢浆草科川续断科石蒜科胡椒科胡颓子科漆树科苦木科列当科藻类秋海棠科茅膏菜科西番莲科旌节花科三白草科白花菜科马齿苋科使君子科桑寄生科八角枫科鹿蹄草科柳叶菜科猕猴桃科金缕梅科檀香科黄杨科壳斗科胡桃科睡莲科榆科台藓类苦苣苔科小二仙草科清风藤科安息香科海桐花科藤黄科美人蕉科雨久花科黑三棱科露蔸树科蛛丝草科灯心草科金鱼藻科大血藤科凤仙花科千屈菜科紫茉莉科仙人掌科

交让木科省沽油科眼子菜科鸭跖草科番荔枝科梧桐科山矾科车前科浮萍科香蒲科亚麻科商陆科蒺藜科马桑科柽柳科木棉科杜仲科杨梅科桦木科紫树科锁阳科泽泻科地衣类解表药一、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细辛荆芥防风白芷羌活藁本辛荑苏叶苏梗苍耳柽柳葱白胡荽生姜二、辛凉解表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野菊花升麻柴胡葛根蔓荆子浮萍木贼葛花淡豆豉大豆黄卷黑蚱化痰止咳药一、止咳平喘药杏仁桔梗百部紫苑款冬花苏子桑白皮葶苈子枇杷叶马兜铃白果洋金花矮地茶木蝴蝶猪胆汁焊菜二、温化寒痰药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猪牙皂旋覆花白前前胡三、清化热痰药瓜篓浙贝母川贝母天竺黄竹茹海蛤壳青礞石海藻昆布胖大海浮海石黄药子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芦根栀子天花粉淡竹叶夏枯草谷精草密蒙花青箱子二、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苦参龙胆草三、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玄参紫草水牛角四、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穿心莲牛黄重楼青黛拳参垂盆草土茯苓鱼腥草射干山豆根马勃马齿苋白头翁秦皮鸦胆子蛇舌草白蔹白藓皮漏芦山慈菇半边莲半枝莲五、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荜茇丁香荜澄茄高良姜小茴香胡椒山柰祛风湿药独活威灵仙防己秦艽豨莶草木瓜络石藤徐长卿桑枝桑寄生五加皮蕲蛇海风藤千年健松节雷公藤芳香化湿药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豆蔻草豆蔻草果香薷利水渗湿

几种常见的中草药图片

几种常见的中草药图片 一.金银花 金银花全身都可入药,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保肝利胆的功能。临床应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头痛咽痛等疾病。 1.抑菌,金银花对葡萄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都有抑制作用。 2.金银花能与胆固醇进行中和,从而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 3.流行性感冒、肺炎、冠心病、高血脂等症。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效果 二..蒲公英 性味功能 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应用参考: 1.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 2.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酿1食匙,水煎混合饭后服。 3.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30克, 水煎服 三.鱼腥草 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作用。夏天是痢疾的高发季节,鱼腥草虽不是“救命稻草”,但是经济又没有副作用,不妨一用:鲜鱼腥草150克,捣烂取汁,兑入适量白糖水后共约100毫升。口服每天2次,佐以白粥,一般三天后基本能恢复正常。但要密切观察,严重的脱水患者一定要去医院治疗。凉拌鱼腥草,对咳嗽和支气管炎患者有很好的食疗效果。冬天,用超市中买来的鲜鱼腥草根茎,洗净煮水,加入少量红糖,治疗小儿咳嗽也有明显的效果,比抗菌素要安全可靠。对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者,取鱼腥草100克,水煎取汁300毫升,加入少量食盐,分3次口服,每天1剂。三天后症状基本能缓解或消失,通过检查尿常规可以判断。另外,经常食用鱼腥草,可去小儿食积,增强抗病能力;患有心

身边常见中草药用途和图解

曼陀罗,有毒,为镇静要药,可松弛肌肉,古代麻沸散和云南白药保险子主要成分,民间花、子、叶、根各有不同用法,分治不同疾病,子十粒嚼服可治疗失眠。 鬼针草,嫩时可当菜吃,还算可口,据说对降低转氨酶效果很好。可疏散肝热。

苦菜,云南人称青菜为苦菜,其实图中的才是苦菜,古本草列为上品,可健胃益胆,抗肿瘤,很适合现代人。 益母草,凉血、活血、祛风。常用于妇科疾病,但性寒凉,很多人望文生义,治病不分寒热,其实还有除风止痒效果,煮汤用于小儿沐浴最好。武则天有用益母草加工后用于美容的秘方,但程序复杂。

蓖麻,籽有大毒,现代医学还没有解药,但外皮有刺部分可作菜,叶用于疮科拔脓消肿极佳。蓖麻籽炒熟后,困难时期的老百姓曾大量食用,食多了只是头晕。久煎能否消除毒性尚不可知,但用于前列腺炎,五、六粒炒后捣碎同其它药煎服未见不良反应。 葵菜,有野生和家种两种,《本经》列为上品,是食之有益于健康的蔬菜,现在大部分地区不知道食用。上图中为野生种,可通利五脏,根用以通利肾窍,叶以红糖为引,治疗疮肿外敷有效。

荨麻,药书或言有毒、或言小毒、或言大毒、或言剧毒。实际上,民间过去多作药用,现在多作蔬菜食用。其刺生时接触汗毛有刺痛感,煮汤或与鸡蛋煎味道都很可口。可治疗小儿风咳,风火牙痛等症。一患者云其根治疗荨麻疹有奇效。 龙葵 清热治肿瘤,也是常用野菜之一,有保肝、健胃、明目之功。

野莴笋 又名大将军、气死名医草。有剧毒,但炮制炒至焦黄则可内服,治顽固性肿瘤有奇效,单方气死名医,可惜研究不多。 兰花参 根或带根全草入药,气味平和,可以煎汤炖肉,补五脏不足,尤宜于肝肺。

中草药图片大全

中草药图片大全 创业 品牌 营销 通信 建筑 管理 电子 环保 农业 人力 机械 科技 服装 医药治肺结核中草药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中草药治肝硬化腹水中草药治神经衰弱中草药治偏正头痛中草药治寄生虫病中草药治癌症中草药治扁桃体炎中草药治骨折中草药理气健胃中草药治胃肠炎中草药治阿米巴痢疾中草药治细菌性痢疾中草药治传染性肝炎中草药治流行性腮腺炎中草药治感冒中草药治高血压病中草药治脑血管意外中草药治贫血中草药治阑尾炎中草药当前位置:中国创业实验室> 医

药> 中草药图片大全 治肺结核中草药 更多 2010-06-02 21:56:34大蓟 大蓟别名大刺儿菜、大刺盖、老虎脷、山萝卜、刺萝卜、鸡母刺、大恶鸡婆来源为菊科蓟属植物大蓟CirsiumjaponicumDC.,以全草入药。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 2010-06-02 21:56:34天冬 别名天门冬、明天冬、天冬草、倪铃、丝冬、赶条蛇、多仔婆、三百棒、飞天蜈蚣来源为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天门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r.)Merr.,以块根入药。形态... 2010-06-02 21:56:34枇杷叶 别名卢橘来源为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Eriobotryajaponica(Thunb.)Lindl.,以叶、根、核入药。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高5-10米,小枝粗壮,密被锈色绒毛。单叶互生,革质,... 2010-06-02 21:56:34款冬花

别名冬花来源为菊科款冬属植物款冬TussilagofarfaraL.,以花蕾入药。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叶基生,具长柄,叶片圆心形或肾心形,长7-10厘米,宽10-15厘... 2010-06-02 21:56:34海芋 海芋别名痕芋头、狼毒、野芋头、山芋头、大虫芋、天芋、天蒙来源为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海芋 Alocasiaodora(Roxb.)K.Koch.,以根状茎入药。形态特征多年生肉质大草本,高...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中草药 更多 2010-06-05 13:21:19杨梅 别名树梅、珠红来源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杨梅Myricarubra(Lour.)Sieb.etZucc.,以根、树皮及果实入药。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可达12米。树皮灰色,树冠球形。小枝较粗壮,... 2010-06-05 13:21:19三叶委陵菜 别名地蜂子、蜂子芪、软梗蛇扭、毛猴子、独脚... 2010-06-05 13:21:19刺苋菜 别名刺苋、野苋菜、野刺苋、假苋菜、猪母刺、白刺苋来源为苋科苋属植物刺苋AmaranthusspinosusL.,以全草入药。

中草药彩色图片大全1

中草药彩色图片大全1

菊叶三七 别名土三七、水三七、紫背三七、血当归、破血丹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肉质肥大,土褐色,具疣状突起及须根,断面灰黄白色。茎直立,具纵沟纹,绿色略带紫色,上部分枝。基生叶簇生,全缘,边缘有锯齿或羽状分裂,茎生叶互生,羽状分裂,裂片宽披针形至窄卵形,托叶成对,羽状分裂。夏季开花,头状花序排列呈伞房状,总苞片条形,总梗上有条状小苞片,花两性,黄色,全为管状花,5裂,裂片条形至卵形,先端尖,雄蕊5,药联合,柱头分叉,呈钻状,有短毛,子房下位。瘦果细小,条形,表面有棱,褐色,冠毛多数,柔软,白色。生境与分布生于阴湿肥沃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采集加工秋、冬挖根。夏、秋采全草。 性味功能甘、微苦、温。散瘀止血, 解毒消肿,补气。 主治用法吐血,衄血,尿血,便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淤血腹痛,大 骨节病,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疮疡, 蛇咬伤,外伤出血。用量3-10克。外 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 1.大骨节病:鲜菊叶三七6 -12克,水煎服。30日为一疗程。隔7 日再服一疗程。也可用20%的酊剂,每 服20-30毫升,每日3次。 2.外伤出血:菊叶三七晒干研粉,外敷伤口。 3.骨折:菊叶三七根、陆英根皮、黑牵牛根皮、糯米团根各半斤,鲜品捣烂,加白酒炒热,复位后敷药包扎固定。 4.子宫脱出:菊叶三七根6克,五倍子10克,小野烟根30克,陈艾3克,泡酒或煎水服。 5.全身筋骨痛:菊叶三七根配其他劳伤药泡酒服。 6.无名肿毒:菊叶三七根泡酒服。另取叶捣烂敷。

7.毒虫咬伤:菊叶三七叶捣烂外敷。 8.吐血,肠风下血:菊叶三七根10-15克,水煎服。 9.刀伤:菊叶三七捣绒敷伤处。或用菊叶三七根研末外敷。 10.肚痛:菊叶三七根30克,水煎服。 茉莉 别名茉莉花 形态特征常绿或落叶灌木,高约70厘米。茎及枝有棱,多分枝,或扩展近藤状,被短柔毛。单叶对生,叶柄长约4毫米,密生黄色细毛,叶片椭圆形或阔卵形,长5-8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钝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下面叶脉突出,脉上疏生柔毛,脉腋簇生黄色毛。 生境与分布栽培,我国南部各省区栽培较多。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花,秋后挖根,晒干备用。 药理作用 1.动物实验表明:茉莉根醇浸液可使小白鼠自发活动明显减少,可延长环己巴比妥钠所引起小白鼠的睡眠时间,可降低小白鼠被动活动的能力。因此可认为茉莉根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2.本品酒浸液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 性味功能花、叶: 辛、甘、凉。清热 解表,利湿。根: 辛、甘、凉。有毒。 镇痛。《本草纲目》 记载均为性热。 主治用法花、叶: 外感发热,腹泻, 花外用治目赤肿 痛。根:失眠,跌 打损伤。花、叶用 量3-6克,花外用 适量,煎水洗眼。 根用量3-6克,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参考配方 1.感冒发烧,腹胀腹泻:茉莉花、清茶各3克,土草果6克,水煎服。 2.跌打损伤,骨折疼痛:茉莉根半寸,磨酒内服。外配光叶崖爬藤、罗汉松根皮,共捣烂外敷。

常见中药大全_中药名称及作用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 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胃寒呕吐)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发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柴 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 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升麻:辛甘微寒。 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 (中脱等) 蔓荆子:辛苦平。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辛肝微苦,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温热在 气分,肺热咳喘)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梔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 痛。(肝胆湿热、) 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止呕除烦。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清热燥湿药: 黄苓: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清热凉 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热入营血、血热妄行 等热病)

博物馆计划书

项目名称:中华枸杞养生苑 项目地点:青海省西宁市 展馆面积:570平方米 服务内容:展陈设计、展陈施工、协助布展、生境柜制作、动植物标本 预计开馆:2014年 中华枸杞养生苑简介 枸杞养生苑一层 2014年8月16日,总投资1.13亿,共计570平方米的中华枸杞养生苑,在西宁市经济 技术开发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它将青海柴达木枸杞资源衍生的历史以及企业精深加工的过程 及发展前景及养生文化融为一体。把青海精华“文化基因”及枸杞等特色资源集中展示,通 过资源精深加工技术和养生文化的魅力有机结合,让人们直观、形象、生动、具体地感知中 华枸杞养生的信息。孔祥瑞摄中华枸杞养生苑,养生苑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 西宁市的东大门。养生苑集青海精华“文化基因”及枸杞资源集中展示,把枸杞资源精深加 工技术的魅力和养生文化有机结合,以排列有序的植物标本、动物标本、蜡像、实物展品、动物标本 雕塑、篆刻、书法、绘画、壁画、招贴、图形、文字等,采用多媒体电控技术,通过声、 光、电等高技术手段加以表现,极力营造互动式的交流沟通方式 , 提升信息传播界面的趣味性,达到唤起足够关注度的效果,让游客能够直观、形象、生动、 具体地感知展示馆要传达给游客的信息,从而达到激发兴趣、开阔视野、开启好奇心和对枸杞 养生的浓厚兴趣、枸杞资源衍生的历史以及企业精深加工的过程来实现柴达木枸杞未来的发 展前景及养生文化的精髓,使游客自然而然的将体验的概念引入到卖场,展现在游客面前的 枸杞保健食品系列、枸杞养生食品系列、枸杞休闲食品系列、枸杞干果系列、枸杞草本系列 产品五大类系列产品83余种产品供游客挑选,为了让游客不用东奔西跑就能一次性购买到青 海特色产品,辅助产品有中藏药、农蓄产品、民族工艺品等。 一、枸杞简介 【中文名】枸杞 【科属】茄科枸杞属的多分枝落叶灌木 【别称】枸杞、红果、红耳坠、血杞子、明目子、茨果子、枸蹄子、枸奶子、长生草、 天精草、枸杞头、地骨皮和地筋等。 【生物学特性】喜光照、耐盐碱、耐肥、耐旱、怕水渍 【药用部位】枸杞果、枸杞叶、枸杞根 药名药用部位性味功效 枸杞果干燥成熟果实味甘:性平滋阴补肾 养肝润肺 枸杞叶嫩茎叶味苦。甘:性凉补虚益精 清热明目 枸杞根干燥的根皮味甘:性寒凉血除蒸 清肺降火 枸杞介绍厅 二、枸杞的命名 枸杞之名因其地域分布、民族、语系语种、性能的不同而各异。在我国,枸杞命名主要 分为药典命名和中药志命名两种。 (一)药典命名

中草药图片2

牛蒡 别名恶实、大力子 来源为菊科牛蒡属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以果实(牛蒡子)及根入药。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2米。主根肉质,长30-6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紫色,有微毛。基生叶丛生,茎生叶互生,有长柄,向上柄渐短,叶片心状卵形至宽卵形,长40-50厘米,宽30-40厘米,先端圆钝,基部通常为心形,边缘带波状或具细锯齿,下面密被白色绵毛。夏季开紫红色花,头状花序簇生茎顶,略成伞房状,直径3-4厘米,有梗。总苞球形,密被钩刺状苞片,全为管状花,先端5裂,裂片窄长三角形,聚药雄蕊5,花药紫色,子房下位,花柱长,柱头线状二岐。瘦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形,略成三棱状,具不明显棱线,长5-6毫米,宽约2.5毫米,表面灰褐色,上具斑点,冠毛短刺状,淡黄棕色。 生境与分布生于路旁、沟边、山坡草地中。有栽培,全国各地广有分布。 采集季节果实秋后采集,根四季可采。 药理作用 1.抑菌实验:牛蒡子水煎液对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2.对动物稍有利尿作用。 性味功能果实:辛、苦、寒。疏风散热,宣肺透疹,散结解毒。根:苦、辛、寒。清热解毒,疏风利咽。 主治用法果实: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流行性腮腺炎,疹出不透,痈疖疮疡。根: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疮疖肿毒,脚癣,湿疹。果实用量为5-10克,根用量为10-15克。 参考配方 1.咽喉肿痛:牛蒡子10克,板蓝根15克,桔梗6克,薄荷、甘草各3克,水煎服。 2.麻疹不透:①牛蒡子、葛根各6克,蝉退、薄荷、荆芥各3克,水煎服。②牛蒡子6克,薄荷、蝉退各3克,连翘10克,水煎服。此方并治喉痛,音哑。 3.乳腺炎:有人用牛蒡子叶试治早期未化脓急性乳腺炎有良好效果。每日用鲜叶30克(干叶10克)水煎服或水煎当茶饮。 4.感冒风热,咽喉肿痛:牛蒡子、金银花、连翘各10克,薄荷、生甘草各3克,水煎服。 5.颜面丹毒,流行性腮腺炎:牛蒡子、连翘各10克,荆芥、防风、蝉退各3克,水煎服。 6.热毒牙痛:牛蒡根1斤捣烂,入盐3克,银器中熬成膏,每用涂齿龈下,重者不过三度。 7.积年恶疮,翻花疮、漏疮不愈者:牛蒡根捣烂,和腊月猪脂,日日封之。 板蓝根 别名大蓝根、大青根

种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

1.杜仲: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杜仲科。 别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 性味:甘;微辛;性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慎服。2.桑白皮:桑科植物桑的根皮。 功效分类:清热药;利水药。 科属分类:桑科。 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桑皮、双皮、桑白皮、双白皮、炙桑皮等。 性味:甘;辛;性寒。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用药禁忌:肺虚无火力、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3. 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小叶白蜡树或秦岭白蜡树的树皮。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木犀科。 别名:岑皮,梣皮,秦白皮,蜡树皮,苦榴皮。 性味:味苦,寒。 归经:归肝经、胆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 主治:用于热毒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 药材基源: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腊树、小叶白腊树或秦岭白腊树的树 皮。 4.津柴胡:是多年生草本。 功效分类:辛凉解表药。 科属分类:伞形科。 别名:茈胡、北柴胡、硬柴胡。 性味:微有香气,味淡。性微寒,昧苦。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用药禁忌: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常用中药大全

中药图片合集

中药图片合集

? 百合—卷丹-虎皮? 防己图谱(行水消? 喜树图谱(喜树功? 夏枯草图谱:清肝,? 紫草—新疆紫草功 ? 苎麻根-安胎神药 ? 伊贝母—裕民贝母 ? 玄参中草药介绍及 ? 萱草根- 清热利尿 ? 威灵仙—棉团铁线 ? 水菖蒲图片 ? 石刁柏-润肺镇咳, ? 升麻—兴安升麻图 ? 天麻图片及介绍- ? 天葵子-清热解毒, ? 太子参图片中草药

? 水仙图片及水仙中? 升麻—大三叶升麻? 前胡中草药图片-? 南沙参功效及图片? 木香图片图谱 ? 木香─厚叶川木香 ? 木防己-祛风止痛, ? 麦冬—阔叶麦冬图 ? 莓叶委陵菜-补阴 ? 麦冬—湖北麦冬图 ? 麦冬图片及功效介 ? 漏芦图片 ? 了哥王图片图谱- ? 狼毒—月腺大戟中 ? 狼毒—鸡肠狼毒- ? 狼毒—大狼毒图片

? 虎掌南星图片-中? 菊三七图片(破血? 汉中防己功效及图? 广豆根图片-广豆? 广防己中草药介绍 ? 葛根-华夏的民族 ? 干姜功效介绍及干 ? 粉防己图片-利水 ? 龙眼独活功能主治 ? 杜衡中草药大全- ? 地黄功能主治-地 ? 丹参中草药特性及 ? 川乌中草药介绍- ? 刺五加图片-刺五 ? 川贝母—暗紫贝母 ? 赤芍—新疆芍药图

? 柴胡-狭叶柴胡相? 柴胡图片介绍-中? 中草药草乌图片-? 苍术(化湿药)图片? 北沙参(珊瑚菜)图 ? 北豆根图片-清热 ? 百部介绍(蔓生百 ? 白芷图片及功效- ? 中草药白头翁-兴 ? 白前中草药-泻肺 ? 白附子图片及功效 ? ? 糯稻根图片图谱- ? 大黄图片-泻热通 ? 巴戟天 ? 白蔹 ? 白术

100种中草药彩色图谱

100种中草药彩色图谱(一) 艾植物来源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的干燥叶。其它名称艾,冰台,艾蒿,医草,灸草等 艾药材干燥的叶片,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叶片略呈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面灰绿色,生有软毛,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微苦辛。以下面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入脾、肝、肾三经。 功用主治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用法用量服:煎汤,1-3钱;入丸、散。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湿熨。 宜忌阴虚血热者慎用。

植物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根。 其它名称鸡肠风、鸡眼藤、三角藤。 巴戟天药材缠绕藤本。叶对生,膜质,长圆形,先端尖,背脉及叶柄被短粗毛;托叶干膜质。花序头状,有花2~10朵,生于小枝端或排成伞形花序,花梗被毛;萼管半球形,先端不规则齿裂;花冠白色,喉部收缩,4裂;雄蕊4,花丝短;子房下位,4室,花柱细短,2深裂。聚花果常单个,近球形,每室一种子。花期4~6月,果期7~1l月。 性味与归经性微温,味甘、辛。 巴戟天的功用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植物来源茄科白花曼陀罗Datura metlL..一年生草本

其它名称白花曼佗罗 药材一年生草本,高0.5-2米,全体近无毛。茎基部木质化,上部呈二歧分支,幼枝略带紫色。单叶互生,上部呈对生状,叶片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基部两侧不对称,全缘或者破转,波状锯齿。花单生于枝的分叉处或叶腋间;花萼桶状,黄绿色,顶端5裂,宿存;花冠白色,偶见紫色、淡黄色,漏斗形,具5棱,上部5裂,栽培品常有重瓣;雄蕊5,贴生于花冠管;雌蕊一个,柱头棒状。果实近球形,有稀疏短粗刺,熟时4瓣裂。种子宽三角形,扁平,淡褐色。 中草药白头翁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头翁的根。 性味归经 苦,寒。归大肠经。 药性说明 白头翁苦寒清解,凉血解毒,善除大肠热毒,为治痢要药。 功效应用 清热解毒,凉血治痢:主治热毒血痢,湿热泻痢之发热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目前临床常用于急性菌痢和阿米巴痢疾,此外也可用治温疟。 白头翁的用量用法6-15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