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边坡,规范

公路边坡,规范

公路边坡,规范
公路边坡,规范

公路边坡,规范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吉林省通宇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时云飞

学习内容

★一般路基设计标准

★路基排水

★路基防护与支挡

★路基拓宽改建

★特殊路基

规范

在设计、施工中要求严格遵守规范的强制性条文,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标准、规范,对可能影响到工程安全的指标应该首先得到满足,克服工程设计、施工“只对规范负责,不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负责”的做法。

规范是以往工程实践的总结,不可能完全适用各种情况。

标准横断图

标准横断图

总则

◎为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标准,使公路路基工程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

◎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路基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路基设计应做好工程地质勘测工作,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获取设计所需数据。

◎路基设计应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路基施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总则

◎路基设计宜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

◎受水浸淹路段的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m的安全高度。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地段的路基设计最小填土高度不应小于路床处于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边坡路堤、陡坡路堤、挖方高边坡、滑坡、软土地区路基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法。

表1.0.8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一般路基

◎一般规定

◇路基设计之前,应做好全面调查研究,充分收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地震等设计资料。

◇路基设计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路基横面形式和边坡坡度。河谷地段不宜侵占河床,可视具体情况设置其它的结构物和防护工程

◇陡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用护肩、砌石或挡土墙。

◇沿河路基边缘标高应满足1.0.8条的规定,并根据冲刷情况,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

一般路基

◎路床

◇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并符合表3.2.1规定。

◇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

◇路床加固应根据土质、降水量、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深度、加固材料来源等,经比选采用就地碾压、换土或土质改良、加强地下排水、设置土工合成材料等加固措施。

表3.2.1规定路床土最小强度和压实要求

一般路基

◎填方路基

◇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

◇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

◇当采用细粒土填筑时,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浸水路堤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

◇桥涵台背和挡土墙墙背应优先选用渗水性良好的填料。

表3.3.1的规定路堤填料最小强度要求

填方路基

◇路堤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压实度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细粒土填筑时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含水量,当含水量过高时,应采取晾晒或掺入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行处治。

◇路堤边坡形式和坡率应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

◆当地质条件良好,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3.3.4规定。

◆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边坡形式宜用阶梯型,边坡坡率应按第3.6节的规定由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并应进行个别设计。

◆浸水路堤在设计水位以下的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

1.75。

路堤压实度表3.3.2的规定

路堤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3.3.4规定

填方路基

◇地基表层处理

◆稳定斜坡上地基表层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地面横坡缓于1:5时,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

□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

◆地面横坡陡于1:2.5地段的陡坡路堤,必须检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抗滑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规定。否则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

◆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

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等措施。

◆应将地基表层碾压密实。在一般土质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三、四公路不应小于85%。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重型汽车荷载作用的工作区深度。

◆在稻田、湖塘等地段,应视具体情况采取排水、清淤、晾晒、换填、加筋、外掺无机结合料等处理措施。

填方路基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路堤与桥台、横向构造物(涵洞、通道)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6%,并注意填料强度、地基处理、台背防排水系统等综合设计。过渡段长度宜按2倍~3倍路基填土高度确定。

◇护肩路基,护肩高度不宜超过2m,顶面宽度不应侵占硬路肩或行车道及路缘带的路面范围。

◇砌石路基,砌石应选用当地不易风化的片、块石砌筑,内侧填石;岩石风化严重或软质岩石路段不宜采用砌石路基。砌石顶宽不小于0.8m,基底面向内倾斜,砌石高度不宜超过15m。砌石内、外坡率不宜陡于规定。

◇护脚路基,当填方路基受地形地物限制或路基稳定性不足时,可采用护脚路基。护脚高度不宜超过5m,受水浸淹的路堤护脚,应予防护或加固。

挖方路基

◇土质路堑

◆土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排水措施、施工方法,并结合自然稳定山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合确定。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3.4.1规定。

◆路堑边坡高度大于20m时,其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按第3.7节确定。

◇岩质路堑

◆岩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施工方法,结合自然稳定边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综合确定。必要时可采用稳定分析方法予以检算。边坡高度不大于30m时,无外倾软弱结构面的边坡按附录A 确定岩体类型,边坡坡率可按表3.4.2确定。

◆对于有外倾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坡顶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的边坡、边坡高度超过表3.4.2范围的边坡等,边坡坡率应按第3.7节有关规定通过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

◆硬质岩石挖方路基宜采用光面、预裂爆破技术。

◆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技术。

土质边坡坡率表3.4.1规定

岩质边坡坡率表3.4.2确定

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1

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2

挖方路基

◇当挖方边坡较高时,可根据不同的土、岩石性质和稳定要求开挖成折线式或台阶式边坡,边沟外侧应设置碎落台,其宽度不宜小于1.0m;台阶式边坡中部应设置边坡平台,边坡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2m。

◇边坡坡顶、坡面、坡脚和边坡中部平台应设置地表排水系统,各种地表排水设施构造尺寸按第4.2节确定。

◇当边坡有积水湿地、地下水渗出或地下水露头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地下渗沟、边坡渗沟或仰斜式排水孔,或在上游沿垂直地下水流向设置地下排水隧洞以拦截地下水等排导设施。

◇根据边坡稳定情况和周围环境确定边坡坡面防护形式,边坡防护应采取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稳定性差的边坡应设置综合支挡工程。条件许可时,宜优先采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防护措施。

◇当土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岩石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和不良地质地段路堑边坡,应按第3.7节的有关规定,

进行路基高边坡个别处理设计。

路基填挖交界处理

◇半填半挖路基中填方区应符合第3.3节、3.6节有关规定。必要时,可采用冲击碾压或强夯等进行增强补压,以消减路基填挖间的差异变形。

◇半填半挖路基中挖方区应符合第3.4节、3.7节有关规定。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料应综合设计,当挖方区为土质时,应优先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对挖方区路床0.80m 范围土质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并在填挖交界处路床范围铺设土工格栅;当挖方区为坚硬岩石时,宜采用填石路基。

◇当地表斜坡陡于1:2.5时,应进行填挖间路基稳定性分析,其最小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表3.6.8规定。当路基稳定性不够时,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在路堤边坡下方设置支挡工程。

◇根据地下水出露情况和岩土性质,设置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除在边沟下设置纵向渗沟外,应在填挖之间设置横向或纵向渗沟。

◇纵向填挖交界处应设置过渡段,土质地段过渡段宜采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碎石填筑,岩石地段过渡段可采用填石路堤。

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

◇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设计应贯彻综合设计和动态设计的原则。

◇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或地面斜坡坡率陡于1:2.5的路堤,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地段的路堤,应进行个别勘察设计,对重要的路堤应进行稳定性监控。

◇高边坡路堤与陡斜坡路堤的地基勘察应查明地基土的土质类别、层位、厚度、分布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地下水埋深和分布特征,确定地基土的承载能力,获取设计所需的物理力学指标。其工程地质勘察应满足《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要求。

◇路基填料应满足第3.2.1、3.3.1 条规定,路堤压实度应满足第3.2.1、3.3.2 条的要求。必要时,可采用冲击碾压或强夯等进行增强补压,以消减高路堤的差异变形。

◇高路堤边坡形式和坡度应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车辆荷载和工程地质条件等经稳定分析计算确定。高路堤断面形式宜采用台阶式,降水量较大的地区,平台上应加设截水沟。

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

◇高路堤稳定性分析的强度参数应根据填料场地情况,选择有代表性土样进行室内试验,并结合现场情况确定。

◇路堤稳定性分析包括路堤堤身的稳定性、路堤和地基

的整体稳定性、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带滑动的稳定性等内容。

◇路堤基底处理应符合第3.3.5条规定,当地基分布有软弱土层时,应按第7.6节规定,做好地基加固设计。当路堤稳定系数小于表3.6.8的稳定安全系数时,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措施。

◇路堤稳定性监测设计。

挖方高边坡

◇土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20m、岩石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的挖方边坡,应进行个别勘察设计。

◇边坡工程勘探宜采用钻探、坑(井、槽)探与物探等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必要时可辅以硐探。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应满足《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要求,并应查明下列内容:

◆地形地貌特征;

◆岩土体类型、成因、性状、风化程度、完整程度、分层厚度;

◆岩土体天然和饱水状态下物理力学性能(如重度、强度参数、等);

◆主要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特征、组合关系、力学属性、与临空面关系;

◆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不良地质现象的范围、性质和分布规律;

◆坡顶邻近建筑物的荷载、结构、基础形式、埋深及稳定状态。

挖方高边坡

◇边坡岩土体力学参数:岩体抗剪强度指标、岩体结构面的结合程度、边坡岩体性能指标标准值、岩体内摩擦角、土体力学参数、土质边坡。

◇边坡稳定性评价。

◇根据不同的岩土性质和稳定要求应将边坡开挖成折线式或台阶式边坡。

◇边坡防护设计应根据边坡地质和环境条件、边坡高度及公路等级,采取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的综合措施,稳定性差的边坡应设置综合支挡工程,并采用分层开挖、分层稳定和坡脚预加固技术。

◇应设置完善的边坡地表和地下排水系统,及时引排地面水和地下水。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挖方高边坡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的挖方边坡设计应采用施工监测、信息化动态设计方法。

填石路堤

一般规定:

◇概念:用径大于37.5mm且含量超过总质量70%的石料填

筑的路堤。

◆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应用于路堤填筑。

◆用填石料修筑公路路堤,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做好断面设计、结构设计和排水设计,保证填石路堤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并具有可供铺筑路面的坚实基础

◆填石路堤应采用大功率推土机与重型压实机具施工。

◆填石路堤在施工前,应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填石路堤合适的填筑层厚、压实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标准。

◆采用强夯或冲击式压路机进行施工的填石路堤,其压实层厚与质量控制标准可通过现场试验或参照相应的技术规范确定。

填石路堤

◇填石料的分类,根据石料饱和抗压强度指标,可按表3.8.2将填石料分为硬质岩石、中硬岩石、软质岩石。

填石路堤

◇不同强度的石料,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填筑层厚和压实控制标准。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宜用孔隙率作为控制指标,

并符合表3.8.3-1~3.8.3-3要求。

填石路堤

◇填石路堤的质量控制,

◆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宜采用施工参数(压实功率、碾压速度、压实遍数、铺筑层厚等)与压实质量检测联合控制。

◆填石路堤压实质量以采用压实沉降差或孔隙率进行检测,孔隙率的检测应采用水袋法进行。

◇在填石料表面填筑土、粉煤灰等其它材料时,填石料顶面应无明显孔隙、空洞。在其它填料填筑前,填石路堤最后一层的铺筑层厚应不大于400㎜,过渡层碎石料粒径应小于150㎜,其中小于0.05㎜的细料含量不应小于30%。在必要时,宜设置土工布作为隔离层。

◇填石路堤可采用与土质路堤相同的路堤断面型式,填石路堤的边坡坡率应根据填石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基底的地质条件确定。易风化岩石与软质岩石用作填料时,应按土质路堤边坡设计。在路堤基底良好时,填石路堤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3.8.6规定。

◆填方边坡较高时,可在边坡中部设边坡平台,平台宽度1m~3m。

◆中硬和硬质石料及以上填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应采用强度大于30MPa的不易风化的石料,码砌石块

最小尺寸不应小于300mm,石块应规则。

◆填高小于5m的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1m,填高5m~12m的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1.5m,12m 以上填高的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2m。

填石路堤边坡坡率表3.8.6

路基取土

◇路线外集中取土坑的设置,应根据各地段所需取土数量,并结合路基排水、地形、土质、施工方法等,作出统一设计。◇取土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取土坑至路基之间的距离不得影响路基边坡稳定。

◆桥头引道两侧不宜设置取土坑。

◆兼作排水的取土坑,应确保水流通畅排泄,其深度不宜超过该地区地下水水位,并应与桥涵进口高程相衔接;其纵坡不应小于0.2%,平坦地段亦不应小于0.1%。◇对取土坑应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护和绿化措施,避免水土流失。

路基弃土

◇路基弃土堆设计应与当地农田建设和自然环境相结合,并注意保护林木、农田、房屋及其它工程设施。

◇应合理设置弃土堆,不得影响路基稳定及斜坡稳定。

◇弃土堆应堆放规则,进行适当碾压,并应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护和绿化措施。

◇沿河弃土时,应防止加剧下游路基与河岸的冲刷,避免弃土阻塞、污染河道,必要时应设置防护支挡工程。桥头弃土不得挤压桥墩,阻塞桥孔。

路基排水

◎一般规定

◇公路路基排水设计应防、排、疏结合,并与路面排水、路基防护、地基处理以及特殊路基地区(段)的其它处治措施等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

◇路基排水设计应遵循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少占农田,环境保护,景观协调的原则,并与当地排灌系统协调。

◇排水困难地段,可采取降低地下水位、设置隔离层等措施,使路基处于干燥、中湿状态。

◇施工场地的临时性排水设施,应尽可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各类排水设施的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结构安全可靠,便于施工、检查和养护维修。

路基排水

◎地表排水

◇路基地表排水设施设计降雨的重现期: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15年,其它等级公路应采用10年。

◇路基地表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

与急流槽、蒸发池、油水分离池、排水泵站等,应结合地形和天然水系进行布设,并做好进出口的位置选择和处理,防止出现堵塞、溢流、渗漏、淤积、冲刷和冻结等现象。

◇地表排水沟管排放的水流不得直接排入饮用水水源、养殖池。

◇边沟

◆边沟断面形式及尺寸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边坡高度及汇水面积等确定。

◆边沟沟底纵坡宜与路线纵坡一致,并不宜小于

0.3%。困难情况下,可减小至0.1%。

◆路堑边沟的水流,不应流经隧道排出。

◆边沟有可能产生冲刷时,应进行防护。

地表排水

◇截水沟

◆截水沟应根据地形条件及汇水面积等进行设置。挖方路基的堑顶截水沟应设置在坡口5m以外,并宜结合地形进行布设。填方路基上侧的路堤截水沟距填方坡脚的距离,应不小于2m。在多雨地区,视实际情况可设一道或多道截水沟。

◆截水沟断面形式应结合设置位置、排水量、地形及边坡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3%。

◆截水沟的水流应排至路界之外,不宜引入路堑边沟。

◆截水沟应进行防渗加固。

◇排水沟

◆将边沟、截水沟、取(弃)土场和路基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以外时,应设置排水沟。

◆排水沟断面形式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确定,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3%,与其它排水设施的连接应顺畅。易受水流冲刷的排水沟应视实际情况采取防护、加固措施。

地表排水

◇跌水与急流槽

◆水流通过坡度大于10%,水头高差大于1.0m的陡坡地段,或特殊陡坎地段时,宜设置跌水或急流槽。跌水和急流槽应采取加固措施。

◆急流槽底的纵坡应与地形相结合,进水口应予防护加固,出水口应采取消能措施,防止冲刷。

◆为防止基底滑动,急流槽底可设置防滑平台,或设置凸榫嵌入基底中。

◇蒸发池

◇油水分离池

◇排水泵站

地下排水

◇进行地下排水设计前,应进行野外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

查、勘探和测试,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获取有关水文地质参数。

◇路基地下排水设施包括暗沟(管)、渗沟、渗水隧洞、渗井、仰斜式排水孔、检查疏通井等。◇暗沟(管)

◆1 暗沟(管)用于排除泉水或地下集中水流。

◆暗沟的纵坡不宜小于1%,条件困难时亦不得小于

0.5%,出水口处应加大纵坡,并应高出地表排水沟常水位0.2m以上。寒冷地区的暗沟,应作防冻保温处理或将暗沟设在冻结深度以下。

◇深而长的暗沟(管)、渗沟及渗水隧洞,在直线段每隔一定距离及平面转弯、纵坡变坡点等处,宜设置检查、疏通井。◇仰斜式排水孔

地下排水

◇渗沟(井)

◆渗沟、渗水隧洞及渗井用于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当地下水埋藏浅或无固定含水层时,宜采用渗沟。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或有固定含水层时,宜采用渗水隧洞、渗井。

◆渗沟的埋置深度按地下水位的高程、地下水位需下降的深度以及含水层介质的渗透系数等因素考虑确定。

◆渗沟、渗水隧洞及渗井的断面尺寸,应根据构造类型、

埋设位置、渗水量、施工和维修条件等确定。

◆填石渗沟最小纵坡不宜小于1%,无砂混凝土渗沟、管式及洞式渗沟最小纵坡不宜小于0.5%。渗沟出口段宜加大纵坡,出口处宜设置栅板或端墙,出水口应高出地表排水沟槽常水位0.2m以上。

◆渗沟及渗水隧洞迎水侧可采用砂砾石、无砂混凝土、渗水土工织物作反滤层。

◆边坡渗沟、支撑渗沟应垂直嵌入边坡坡体,其平面形状宜采用条带形布置;对于范围较大的潮湿坡体,可采用增设支沟的分岔形布置或拱形布置。

◆地下水位较高、水量较大的填挖交界路段和低填方路段应设置渗沟,保证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路基防护与支挡

○一般规定

●各级公路应根据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分布情况,采取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并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路基坡面防护工程应在稳定的边坡上设置,防护类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边坡高度、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路基稳定性不足和存在不良地质因素的路段,应注意路基边坡防护与支挡加固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ode for transport planning on urban road GB 50220-95 主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5年9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80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先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5年1月14日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道路管理,保障城市道路完好,充分发挥城市道路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养护、维修和路政管理。 第四条城市道路管理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协调发展和建设、养护、管理并重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城市道路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道路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六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道路管理工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 1 总则 1.0.1 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 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 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 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完整版)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完整版)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厂矿道路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从全局出发,按厂矿企业总体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布设,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的厂矿道路设计,不适用于林区道路设计。 第1.0.3条厂矿道路宜按下列规定划分为厂外道路、厂内道路和露天矿山道路。 一、厂外道路为厂矿企业与公路、城市道路、车站、港口、原料基地、其它厂矿企业等相连接的对外道路; 或本厂矿企业(露天矿除外)分散的厂(场)区、居住区等之间的联络道路;或通往本厂矿企业(露天矿除外)外部各种辅助设施的辅助道路。 二、厂内道路为厂(场)区、库区、站区、港区等的内部道路。 三、露天矿山道路为矿区范围内采矿场与卸车点之间、厂(场)区之间行驶自卸汽车的道路;或通往附属厂(车间)和各种辅助设施行驶各类汽车的道路。 第1.0.4条厂矿道路设计,应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不占或少占耕地,便利农田排灌、重视水土保持和 环境保护;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利用工业副产品和废渣,降低工程造价。 第1.0.5条厂矿道路设计,应适合厂矿企业生产(包括检修、安装)和其它交通运输的需要。对厂矿基本建设期间的超限货物(大件、重件)运输,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考虑。 厂矿道路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指标的采用,应根据厂矿规模、企业类型、道路性质、使用要求(包括道路服务年限)、交通量(包括行人),车种和车型,并综合考虑将来的发展确定。当道路较长且沿线情况变化较大时,可按不同的等级和技术指标分段设计。 需要分期修建的厂矿道路设计,应使前期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 第1.0.6 需要改建的厂矿道路设计,应充分、合理利用原有道路、桥涵等工程。当所利用的原有道路局部 路段受条件限制不符合本规范的要求时,在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和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通行的前提下,可 对本规范规定的个别技术指标作适当变动,但应经设计审批部门批准;当原有道路不能利用而需改线时, 改线路段应按新建厂矿道路设计。

高速公路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适用范围 (2) 第三章工程概况 (2) 一、高边坡地理位置 (2)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2) 三、气象及气候 (3) 第四章监测目的 (3) 第五章监测工作的内容及项目 (4) 一、监测工作的内容 (4) 二、监测工作的项目及作用 (4) 第六章监控量测仪器 (5) 第七章具体监测方法与数据处理 (5) 一、地面位移量测 (5) 1、量测点及断面布置 (5) 2、量测频率 (7) 3、量测方法 (7) 4、量测注意事项 (7) 5、量测数据的整理 (8) 二、深层位移(测斜)量测、锚杆锚索应力监测、人工巡回监测 (9) 1、深层位移(测斜)量测、 (9) 2、锚杆锚索应力监测 (9) 3、人工巡回监测 (10) 4、量测数据记录整理、分析与反馈 (10) 三、地质和防护描述 (11) 四、监控量测数据的处理 (12) 五、位移管理标准 (13) 1、控制标准 (13) 2、监测管理基准 (13) 3、监测数据的分析与预测 (14) 4、信息反馈与成果提交形式 (14) 第八章监控量测管理系统 (14) 一、组织机构 (14) 二、管理流程 (15) 三、量测要求 (17)

四、保证体系 (18)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叙古高速公路古蔺段段第A合同段施工设计图纸。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076-95) 第二章适用范围 本监控量测方案适用于叙古高速公路古蔺段A标段A4高边坡监控量测作业。 第三章工程概况 一、高边坡地理位置 本合同段内高边坡防护共有2处,其里程桩号分别是K9+849~K9+920右侧,K11+409~K11+480右侧,最大边坡高度25.6m,长度合计142m。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一)工程地质情况 1、K9+849~K9+920右侧,长度71m,挖方最大边坡高度25.6m,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残丘地貌。路堑位于山坡中下部,边坡岩层,粉质粘土,褐红色,可塑性,粘土厚度1.20米,下伏为强分化砾岩。 2、K11+409~K11+480右侧,长度71m,挖方最大边坡高度25.1m,场区地貌上属于剥蚀残丘地貌。路堑位于山体中部,粉质粘土,褐红色,可塑性,粘土厚度1.29米,下伏为强分化砾岩。 (二)水文地质情况: 工程区构造单元上属于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坳的川东南陷褶束大娄山褶皱构造带。根据测区的地质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主要区分为两个工程地质区1:碎屑沉降工程地质区2:松散岩组工程地质区。工程区内地下水主要分为第四空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溶水三类。

边坡治理合同范本

************边坡治理工程 施 工 合 同 发包人:************ 承包人:************

目录 第一部分合同协议书 (1) 一、工程概况 (1) 二、合同工期 (1) 三、质量标准 (1) 四、签约合同价与合同价格形式 (1) 五、项目经理 (1) 六、合同文件构成 (2) 七、承诺 (2) 九、签订时间 (2) 十、签订地点 (2) 十一、补充协议 (2) 十二、合同生效 (3) 十三、合同份数 (3) 第二部分通用合同条款 (4) 第三部分专用合同条款 (5) 1. 一般约定 (5) 2. 发包人 (6) 3. 承包人 (7) 4. 监理人 (8) 5. 工程质量 (9) 6. 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9) 7. 工期和进度 (9) 8. 材料与设备 (10) 9. 变更 (11) 10. 价格调整 (11) 11. 合同价格、计量与支付 (12) 12. 验收和工程试车 (13) 13. 竣工结算 (14) 14. 缺陷责任期与保修 (14) 15 .违约 (15) 16. 不可抗力 (15) 17. 保险 (15) 18. 争议解决 (16)

第一部分合同协议书 发包人(全称):************ 承包人(全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法律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边坡治理工程施工及有关事项协商一致,共同达成如下协议: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边坡治理。 2.工程地点:************。 3.工程立项批准文号: 。 4.资金来源:财政拨款 。 5.工程内容:************边坡治理工程(详见招标人提供的设计图纸及工程量清单) 。 群体工程应附《承包人承揽工程项目一览表》(附件1)。 二、合同工期 计划开工日期:2016年月日。 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月日。 工期总日历天数:60天。工期总日历天数与根据前述计划开竣工日期计算的工期天数不一致的,以工期总日历天数为准。 三、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符合《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等级标准。 四、签约合同价与合同价格形式 1.签约合同价为: 人民币(大写)壹佰壹拾贰万肆仟柒佰陆拾壹元(¥ 112.4761万元); 2.合同价格形式:固定总价合同 。 五、项目经理 承包人项目经理:***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规划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1标准货车 以载重量4-5T的汽车为标准车,其他型号的载重汽车,按其车型的大小分别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折算成标准货车,其换算系数宜按本规范附录A.0.1的规定取值。 2.2乘客平均换算系数 衡量乘客直达程度的指标,其值为乘车出行人次与换算人次之和除以乘车出行人次。

深基坑高边坡安全性监测合同

xxxxxxx安全性监测合同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按照xxx市建委最新要求,建筑工程深基坑边坡施工,必须进行第三方监测。 甲乙双方根据《合同法》、《建筑法》等有关规定,遵照平等、互利、自愿的原则,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甲方将xxxx地块边坡施工安全性监测任务发包给乙方予以实施。为了明确甲、乙双方的职责和义务,特订立如下合同,供双方共同遵守:第一条工程名称: xxxxxxxx施工安全性监测 第二条工程范围、内容、期限 2.1 地点:xxxxxxxx。 2.2监测范围:xxxxx地块边坡。 2.3工作内容: 2.3.1 在施工区域外稳定位置,建立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二等基准网点共xx个,每年复测xx次。 2.3.2在边坡顶部布设地表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点各xx点。 2.3.3锚杆应力监测数xx个,每个监测锚杆安设钢筋计xx支。 2.3.4 锚杆监测工作量为xxx点次;垂直位移、水平位移监测工作量为xxx点次。 2.4监测期限按xx年计,并满足建委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2.5监测实施方案须符合xxx市建委相关规定,并按审查同意的

监测实施方案提交监测成果及资料备案。 第三条工程价款及支付 3.1本工程监测总费用包干为xxx万元(大写:xxx万伍仟圆)。 3.2 工程款的支付 3.2.1 监测费用支付方式为承兑汇票。 3.2.2 乙方提交相应监测资料后,甲方按季度向乙方支付监测费,具体付款时间和金额如下表。 票,每次付款前10天,乙方均应向甲方出具等额正式有效发票,否 则甲方有权拒绝付款。如乙方提交发票时间延迟,则甲方付款时间相应顺延,且甲方不因此承担任何责任。 第四条甲方责任与义务 4.1 负责审查确认乙方监测实施方案、监测报告和监测过程中的往来函件。 4.2 保证乙方的监测队伍顺利进入现场并按监测方案实施监测工作。 4.3 负责监督施工单位保护监测设施。 4.4 按合同支付工程款。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答疑汇编--问题举例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答疑汇编--问题举例 1、在条文说明中的第3.3.1中的第3款:“应首先考虑与桥涵相连的公路路段的路基宽度,保持桥面净宽与路肩同宽。”主要疑惑是:路肩指的是硬路肩还是土路肩? 2、规范第3.3.2条中规定:“在不通航和无流筏的水库中区域内,梁底面或拱顶底面离开水面的不应小于计算浪高的0.75倍加上0.25m。” 问题如下: (1)以上条款中的0.25m指的是在浪高的0.75倍上加的一个安全值,还是指高于支承垫石顶面高度0.25m?(2)在水库区域内的通航桥的不通航孔,以上条款是否适用? (3)此处的水面是指计算水位还是最高洪水位? (4)最终梁底净空是否需要满足第 3.3.2条中的所有条款?即是否需满足该条最后一段所要求的并同时满足表3.3.2的要求? 3、(1)规范第3.3.6条规定天然气管道不是顺桥过。是所有的天然气管道不得过,还是对直径和压力有限制?在城市桥梁及城市郊区公路桥梁的设计中,此条经常不能满足。 (2)煤气管道是否等同于天然气条文取用?管道与桥梁的交叉如何考虑?高压线的定义是多少电压? 4、(1)规范第3.5.8条中纵坡大于1%的桥梁非常普通,对于空心板等大规模工厂化制作的上部结构,梁底水平如何操作(每根梁的纵坡可能都不同)? (2)规范第3.5.8条中“某一规定坡度”具体数值是多少? 对于纵、横坡较大的空心板桥,如果不能使用球冠支座,梁底只能做垫块,空心板预制比较困难,景观较差,如何处理? 5、规范第3.6.4条规定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面层(不含整平层和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条文中,关于“不含整平层和垫层”的含义,如采用沥青混凝土桥面,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沥青混凝土下的混凝土铺装,只算是“整平层和垫层”,可不按第3.6.4条的厚度及强度要求;二是沥青混凝土下的混凝土铺装,不是整平层和垫层,是桥面铺装(根据条文解释,似这样理解也是符合精神的),应符合第3.6.4条的厚度及强度要求。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3.7.2条“跨越河流或海湾的特大、大、中桥宜设置水尺或标志,较高墩台宜设围栏、扶梯等”。 请问:(1)本条中“较高墩台”中的“较高”二字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幅度或范围,即“多高”才算“较高”?(2)本条中“较高墩台宜设围栏、扶梯等”中,设置围栏、扶梯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方便桥墩台的养护还是其他目的?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

基本符号 一、交通 ADT:年平均日交通量 DHV:设计小时交通量 K:DHV与ADT之比值 D:交通量方向分配 N基本: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过能力 N可能:一条机动车道考虑各种修正系数后通过能力 N设计:多车道考虑影响和道路分类后,设计建议通过能力取值 r1:通行能力车道宽度修正系数 r2:通行能力平交口间距修正系数 r3:通行能力平曲线修正系数 r4:通行能力道路纵坡修正系数 r5:通行能力沿途条件修正系数 l1:交叉口间距 λ1:交叉口有效通行时间 v/c:理想条件下,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值 二、建筑限界 Wc: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车行道宽度(m)Wmc:机动车路缘带宽度(m) Wa:路侧带宽度(m) Wb: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m) Wbm:非机动车路缘带宽度(m) Wp——人行道宽度(m) Wg——绿化带宽度(m) Wf——设施带宽度(m) Wl——侧向净宽(m) Wsc——机动车行安全带宽度(m) Wdm——中间分隔带宽度(m) Wsm——中间分车带宽度(m) 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e=w1 j——隧道内检修道宽度(m)最小值0.75m r——隧道内人行道宽度(m)最小值1.0m hc:机动车车行道最小净高(m) hb:非机动车车行道最小净高(m) hp:行人最小净高(m) Wr:道路红线宽度(m) Ws:路肩宽度(m)

Wsh:硬路肩宽度(m) Wsp:保护性路肩宽度 i(%):路拱设计坡度 三、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V:设计车速 i:道路中心线纵坡度(%) r:道路中心线转角(O) S:停车视距、会车视距或道路侧向视距 R:机动车道中线圆曲线半径 Lc:超高缓和段长度(m) b:超高施转轴至路面边缘的宽度 ε——超高渐变率 △i——超高横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μ——横向力系数 △W:车道曲线加宽值 Wc:平曲线段车道宽 Wn:直线段车道宽 N:车道数 Uc:弯道上车体几何宽 Cc:弯道车侧净距 ic:弯道富裕量 iH:合成纵坡 ih:横向超高坡度或路面横坡 iz:纵向坡度 四、平、立交设计 S1、S2、S3:导游岛端部偏移距 Q1、Q2:导流岛内移距 R0、R1、R2:导流岛端部半径 Wa、Wb、Wc:导流岛宽度 La、Lb、Lc:导流岛长度 Vd:转向弯道设计车速 Lw:交织长度 re:进口道缘石半径 reg:出口道缘石半径 A:回旋线参数 Ls:回旋线长度 NC:分流前或合流后主线车道数 NF:分流后或合流前主线车道数 NE:匝道车道数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2006_条文说明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 (条文说明) 2006-07-07发布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1 总则 1.0.1 制定规范的目的。 1.0.2 制定规范的依据。 遵照交通部要求,本次修订《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以下简称《路规》(94)]工作与修订《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1—97)[以下简称《标准》(97)]同步进行,故本稿是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以下简称《标准》(2003)]所规定的公路分级、控制要素、路线和路线交叉基本要求及其主要技术指标而编制的。 在2004年召开的全国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会上确立了公路设计六点新理念,本稿遵照会议精神进行了补充、完善。其后按部公路司关于设计规范与设计细则分别编制以及交公便字[2006]162号“关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修改意见的函”等的要求,重新进行了调整与修改,删除了本设计规范中有关“如何做”等方面的内容。 1.0.3 规范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旅游、厂矿等专用道路可参照执行。 1.0.4 路线走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应遵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近远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予以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慎重研究并确定公路路线走向和走廊带。路线设计应综合考虑各种相关线性工程的关系,尽早做出规划,处理好已建工程和新建工程的关系和布局。在确定公路等级时应根据公路功能,并遵循照顾发展与适度超前的原则,处理好同其他工程的关系,以合理确定公路走廊。 1.0.5 设计方案是路线设计的核心。在进行总体设计过程中,应对采用不同设计速度及其对自然环境等带来的影响进行论证。当有多种方案时,应作同等深度的技术经济比较。 1.0.6 路线选定应特别强调对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路线线位及主要平、纵面技术指标的选定。 “沿线小区域气候”是指公路沿线由于区域地形所形成的雾区、风口、暴雨中心等。 1.0.7 加强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重要的国策,应减少因修建公路而带来的对环境、自然景观的影响,提高公路环境质量。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特别注重线形的视觉诱导和线形的连续性,以及同沿线环境相协调,以增进舒适和安全感。 1.0.8 路线线形设计的各单项技术指标是按相应公路等级的设计速度规定的最小值。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所进行的组合设计必须符合第9章线形设计的有关规定。线形设计中应根据地形、地质、技术难度及其工程量大小等具体情况进行优化。一项设计并不是各项技术指标都符合规定就是好设计;也不是各项技术指标都符合最低限度要求其工程造价就最省。因之其关键就在于设计者将各种因素综合地进行考虑,创造性地进行“各种技术指标的组合(即设计)”。设计质量与水平的高低,就在于是否能结合工程实际在高限与低限之间科学合理地选择技术指标,以及遇有特殊问题时能否作出特殊处理。 公路透视图可以是某点的路线透视图,或某路段的连续路线透视图,或采用三维模型技术制作的虚拟公路透视图等。对路线线形设计的评价与检验,可采用公路透视图以检查线形设计同沿线景观的配合与协调。 公路透视图是一种最有效、最丰富的表达语言。运用计算机生成的三维模型透视图及其图像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更为形象地进行工程评价,同时亦可用于向公众展示项目建成后的情况,征询意见,进行沟通,帮助公众直观地理解意图并作出反应。 1.0.9 《标准》(2003)在设计上引入了运行速度的概念,要求对线形设计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的地段,采用运行速度进行检验,以改善技术指标或采用必要的交通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因为运行速度考虑了公路上绝大多数驾驶者的交通心理需求,以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作为线形设计速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路线所有相关要素,如视距、超高、纵坡、竖曲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2004-5-9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80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1.0.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总则

边坡支护合同书

边坡支护工程协议书 工程名称:怀化市红星北路道路建设BT工程 项目名称:怀化市红星北路棚户区改造安置区边坡支护工程承包人: 怀化市红星北路道路建设BT工程项目部 2012年9月7日

边坡支护工程协议书 甲方:怀化市红星北路道路建设BT工程项目部 乙方: 根据工程需要,甲方将怀化市红星北路棚户区改造安置区边坡支护工程交由乙方来施工完成,为了完善施工管理程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该工程在保安全、保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现经双方充分协商,共同签订如下合同条款: 第一条工程概况及工期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怀化市红星北路棚户区改造安置区边坡支护工程 2、工程地点:怀化市红星北路居民安置区 3、工程范围:边坡支护工程(锚杆、框架梁、挂网喷锚及其他附属工程) 4、承包方式:包工包料(工程施工所有材料如:水泥、砂、石子、钢筋 等以及措施项目所需材料均由乙方负责提供),税金及相关 规费由甲方支付。 5、工程施工内容: (1)≤怀化市红星北路棚户区改造安置区边坡支护工程施工图≥中所有的工作内容(边坡整理、挖框架梁嵌入槽、锚杆灌浆、支架搭设等)以 上工作内容全部综合到单价中。 二、工程工期 第一条、工期要求:按甲方下发的规定时间完工

第二条乙方完成施工应具备的条件 一、乙方应具备满足工程要求的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类技术工人,并具备满足工程要求的机械设备。 二、乙方施工人员、劳务工(含身份证复印件)及机械设备花名册报甲方备案,并有乙方负责人签字。 第三条工程承包价格 经协商一致本工程的单价为: 框架梁:元/m3 锚杆Φ25:元/m 锚杆Φ28:元/m 喷锚砼:元/ m3 砖砌水沟:元/m 钢筋制作:元/t 第四条工程结算及付款方式 一、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乙方完成工程量经现场专业工程师、计量工程师、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共同审核,对实际工程量签字认可后,作为结算依据。 二、整个支护工程完成后甲方按乙方实际发生工程量(经交验合格)进行计量,甲方给乙方支付的款额按工程造价总额80%(达到质量标准)付款,待红星北路道路工程完工后经业主交验后甲方向乙方支付总造价15%的款额,扣留5%保修金(保修金的退还见第十条保修条款)。 三、乙方发放工人工资的名册须上报甲方审核,在甲方的监督下发放到个人。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答疑汇编--问题举例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答疑汇编-- 问题举例 1、在条文说明中的第3.3.1 中的第3 款:“应首先考虑与桥涵相连的公路路段的路基宽度,保持桥面净宽与路肩同宽。”主要疑惑是:路肩指的是硬路肩还是土路肩? 2、规范第3.3.2 条中规定:“在不通航和无流筏的水库中区域内,梁底面或拱顶底面离开水面的不应小于计算浪高的0.75 倍加上0.25m。” 问题如下: (1)以上条款中的0.25m 指的是在浪高的0.75 倍上加的一个安全值,还是指高于支承垫石顶面高度0.25m?(2)在水库区域内的通航桥的不通航孔,以上条款是否适用? (3)此处的水面是指计算水位还是最高洪水位? (4)最终梁底净空是否需要满足第 3.3.2 条中的所有条款?即是否需满足该条最后一段所要求的并同时满足表 3.3.2 的要求? 3、(1)规范第3.3.6 条规定天然气管道不是顺桥过。是所有的天然气管道不得过,还是对直径和压力有限制?在城市桥梁及城市郊区公路桥梁的设计中,此条经常不能满足。 (2)煤气管道是否等同于天然气条文取用?管道与桥梁的交叉如何考虑?高压线的定义是多少电压? 4、(1)规范第3.5.8 条中纵坡大于1%的桥梁非常普通,对于空心板等大规模工厂化制作的上部结构,梁底水平如何操作(每根梁的纵坡可能都不同)? (2)规范第3.5.8 条中“某一规定坡度”具体数值是多少?对于纵、横坡较大的空心板桥,如果不能使用球冠支座,梁底只能做垫块,空心板预制比较困难,景观较差,如何处理? 5、规范第3.6.4 条规定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面层(不含整平层和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 条文中,关于“不含整平层和垫层”的含义,如采用沥青混凝土桥面,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沥青混凝土下的混凝土铺装,只算是“整平层和垫层” ,可不按第3.6.4 条的厚度及强度要求;二是沥青混凝土下的混凝土铺装,不是整平层和垫层,是桥面铺装(根据条文解释,似这样理解也是符合精神的),应符合第3.6.4 条的厚度及强度要求。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第3.7.2条“跨越河流或海湾的特大、大、中桥宜设置水尺或标志,较高墩台宜设围栏、扶梯等” 。 请问:(1)本条中“较高墩台”中的“较高”二字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幅度或范围,即“多高”才算“较高”? (2)本条中“较高墩台宜设围栏、扶梯等”中,设置围栏、扶梯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方便桥墩台的养护还是 其他目的? 7、规范第4.1.4 条:“作用的设计值规定为作用的标准值乘以相应的作用分项系数”。相应的分项系数在规范中没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ode for transport planning on urban road GB 50220-95 3.1.4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应每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应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 3.1.5 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辆;小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辆;中等城市可在其间取值。 3.1.7 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时,应使其客运能力与线路上的客流量相适应。常用的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宜符合表的规定。 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表 3.2.1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应综合规划。市区线、近郊线和远郊线应紧密衔接。各线的客运能力应与客流量相协调。线路的走向应与客流的主流向一致;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方便乘客停车与换乘。 3.2.2 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密度,应达到3-4km/km2;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km2。 3.2.3 大城市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不应大于;中、小城市不应大于。 3.2.4 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 3.2.5 市区公共汽车与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不宜大于40min的行程。

3.3.1 公共交通的站距应符合表的规定。 公共交通站距表 3.3.2 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50%;以500m 半径计算,不得小于90%。 3.3.4 公共交通车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应在车辆前进方向迎面错开30m; 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上设置的车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 长途客运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50m范围内应设公共交通车站; 公共交通车站应与快速轨道交通车站换乘。 3.3.6 快速路和主干路及郊区的双车道公路,公共交通停靠站不应占用车行道。停靠站应采用港湾式布置,市区的港湾式停靠站长度。应至少有两个停车位。 3.3.7 公共汽车和电车的首末站应设置在城市道路以外的用地上,每处用地面积可按1000~1400m2计算。有自行车存车换乘的,应另外附加面积。 4.1.3 在城市居民出行总量中,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比值,应控制在表规定的范围内。 不同规模城市的居民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出行量的比值表 4.3.1 自行车道路路面宽度应按车道数的倍数计算,车道数应按自行车高峰小时交通量确定。自行车道路每条车道宽度宜为1m,靠路边的和靠分隔带的一条车道侧向净空宽度

边坡监测合同与甲方

变同监测合形 国局绘家测 制订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精品文档 委托方(甲方): 承揽方(乙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经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包括测区地点、面积、测区地理位置):第一条测绘范围:;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包括测绘项目和工作量等)测绘内容::附检测方案第二条 本次监测工程内容: 施工过程中进行变形观测包括水平位移及地面沉降等内 1.对 个。容。水平位移及地面沉降观测点共布设70观测周期及频率:①所有观测点、测试设备的安装埋设均在边坡施工前完成,并测试 2.天观测一次,遇大3~5各项目的初始读数;②监测工期为施工完工后2年;③在施工阶段,每天观测一次。当结构变形超75~雨应加密监测,并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其余情况下可延至90过有关标准(警戒值)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大面积开挖施工阶段工期暂按月监53~天计,测量次数暂定为15次;④边坡施工完毕后前期每月监测一次,当数值稳定后20次。测一次,测量次数暂定为5次;⑤预计观测总次数为执行技术标准:第三条 标准等标准代标准名 GB 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国标1 J GJ / T8-97 国标2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国标3 第四条测绘工程费:.1取费依据:年修订本《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 精品文档

元 第五条甲方的义务: 1.自合同签订之日起 2 日内向乙方提交有关资料和提出技术要求。 2.自接到乙方编制的技术设计书之日起 5 日内完成技术设计书的审定工作。 3.应当负责保证乙方的测绘队伍顺利进入现场工作,并对乙方进场人员的工作、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六条乙方的义务: 1.自收到甲方的有关资料和技术要求之日起,根据甲方的有关资料和技术要求于 2 日内完 成技术设计书的编制,并交甲方审定。 2.自收到甲方对技术设计书同意实施的审定意见之日起 2 日内组织测绘队伍进场作业。3.乙方应当根据技术设计书要求按合同工期确保测绘项目完成。 第七条测绘项目完成工期: 1.乙方进场时间:年月日。 2.每次观测外业完成,观测结果如有异常变化,应立即口头预警通知现场甲方代表、监. 精品文档 理,并于次日提交《每次观测简报》,如无特殊情况外业完成后 2日内提交《每次观测简报》。 3.按合同工期中止观测后,观测汇总报告应于 5 日内交甲方验收。 第八条乙方应当于全部成果交付前五日通知甲方,甲方应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五日内完成验收。第九条测绘成果的所有权、使用权和著作权归属的约定: 所有观测成果的所有权、使用权、著作权自甲乙双方签字移交后均属于甲方。 第十条测绘工程费支付方式: 1.自合同签订之日起 5 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预付款(按合同价的30%计)人民币 ¥24750.00元整(大写贰万肆仟柒佰伍拾元整)。 2.自测绘成果提交并验收合格之日起 5 日内甲方应向乙方结清全部工程总价款的余款(按合同价的70%计)人民币¥57750.00元整(大写伍万柒仟柒佰伍拾元整)。 3.甲方每次支付以上款项前,乙方应当开具合法有效的与当期应付款项等额的工程发票予甲方,否则甲方有权拒绝付款。 第十一条甲方违约责任: 1.合同签订后,乙方未进入现场工作前由于工程停止而终止合同时,甲方无权请求返还预付款;2.甲方未给乙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而造成停窝工时,甲方应付给乙方停窝工费,停窝工费按合同约定的平均工日产值计算,同时工期顺延。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及路线设计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

前言 本规范系根据重庆市规划局关于重庆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编写要求和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立项申请》建标[2005]第3号要求编写。 本规范是针对《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对山地城市实用性不足而编制的地方规范。规范总结了重庆市近年城市建设经验,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最新规范和研究结果,是国家规范针对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内容的增加、补充、完善。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宜采用本规范。其他关于道路路基、路面、照明、排水、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等内容仍采用国家标准。 在规范条文初稿完成后,通过了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重庆地区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 最后完成送审稿。经重庆市建委组织专家审查通过,现已完成报批搞。 本次规范主要有变化内容: 1、道路规划设计理念变化而引起规范内容变化。引入道路设计交通功能为确保汽车通行、进入、停留空间和行人、通行、进入、停留功能的设计理念。调整减小车行道宽度、减小交叉口转弯半径和增加路网密度等内容。 2、增加和细化了设计小时交通量及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和计算要求,增加和明确交通量作为道路规划设计基础控制条件的要求,使道路设计基础条件更明确。 3、废除计算行车速度作为道路设计基本参数,引入了设计速度作为道路几何设计最重要的控制参数,使之概念更清晰。并针对城市道路建设特点引入的运行速度对设计路段标准分段进行校核概念,使道路设计更安全。 4、引入道路设计服务水平初步评判标准,使道路建设目标和标准选取更明确。 5、修改了设计车辆的选用类型,增加设计车辆性能图示,使设计对设计交通特性有更清楚直观认知。

边坡施工合同(修改稿)

工程编号: 合同编号: 深圳市建设工程 施工合同 (适用于招标工程固定单价施工合同) 工程名称:观湖樟坑径社区下围村后山危险边坡应急治理工程工程地点:深圳市龙华新区 发包人: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湖办事处 承包人:陕西省信德工程建设公司 深圳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编印 2009版

编制说明 本合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以及深圳市相关的法规,借鉴国际通用的工程施工合同和国家建设部制定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针对深圳市现行施工合同文本中存在的不足,由深圳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编制而成的。 本合同由《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工程质量缺陷保修书部分组成。《协议书》作为合同文本的第一部分,是发包人与承包人就合同内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相互承诺履行合同而签署的协议。《协议书》包括工程概况、合同工期、质量标准、合同价款等合同主要内容,明确了组成合同的所有文件,并约定了合同生效的方式及合同订立的时间、地点。《通用条款》是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同时考虑了工程施工中的惯例和管理中的通常做法,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和通用性,是通用于建设工程施工的基础性合同条款。《专用条款》是针对不同工程内容和特点,对应通用条款的内容,对不明确的条款作出具体约定,对不适用的条款作出修改,对缺少的内容作出补充,使合同更具可操作性,便于理解和履行。招标投标工程,合同当事人应当依据招标投标文件订立合同,合同条款不得与招标投标文件有实质性背离。《工程质量缺陷保修书》是规定承包人在质量缺陷保修期内按照有关规定及双方约定承担工程质量缺陷保修责任。 本合同适用于建设工程施工承发包合同。 任何人未经编制人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抄袭本合同的任何部分。

临时道路施工合同范本

临时道路施工合同 发包方: (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以下简称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建设工程施工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工程内容和承包范围:拟建工程位于拟建工程地处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铝城北路,道路总长暂定为340米。 4、承包方式:包工包料。所有材料均由乙方自行采购,但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具备产品合格证书等。 5、合同造价:暂定为人民币元整。 6、工期:合同签订并生效后天内完成。工期每延迟一天,乙方需向甲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元。上述逾期违约金,甲方可在本工程造价中直接扣除。 7、合同履约保证金 本工程不设置履约保证金。 8、结算办法 8.1 按以下原则结算: 8.1.1 按重庆市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8版)结算,具体单价及费率详见附后清单。 8.1.2根据附后清单约定的价格及现场签证的工程量按实结算。 8.2 土方开挖费用按挖机台班及短驳运输费用单独计取,单独土方短驳运输(运距1000米内)按40元/车(5吨车)计,此单价均已包括管理费税金等所有费用。 8.3 挖土机采用200型挖机,挖土机费用按230元/小时单价包干,此单价已包括管理费、利润、税金等所有费用。 9、工程质量 9.1 道路工程质量按《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执行,要求保证达到合格等级。并达到以下要求: 9.1.1 混凝土层

混凝土采用设计规定的商品混凝土。 厚度误差:±10%厚度。 平整度误差:小于10mm。 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 9.1.2塘渣基层 塘渣层的高度、宽度、纵横坡度和边坡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路基开挖应至老土,当局部为淤泥土时,应保证回填厚度应经甲方确认。 路基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路基应碾压密实、均匀坚实、稳定,压实度和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必须用不小于15吨的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5mm。 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 道路中线标高允许误差±20mm。 平整度允许偏差:20mm。 宽度允许偏差:100mm。 9.2 材料要求 9.2.1 中标单位必须对所采购的材料质量全面负责,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书、质保书、试验报告。招标单位对材料质量有疑问时,有权要求复验,复验合格其相关费用由招标方建设单位支付,复验不合格其经济损失及复验费用由中标单位承担。 9.2.2 道路基层塘渣要求采用清塘渣。 9.3 乙方必须精心组织施工,如未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施工而造成返工重做的,由此造成的所有经济损失均由乙方承担,甲方将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9.4由于乙方偷工减料等施工原因引起工程质量问题,由此造成的所有经济损失和一切责任均由乙方承担。 9.5乙方必须做好本工程的成品保护工作,否则,因此对其他施工单位造成损失的,所有经济损失均由乙方承担。 9.6 路基及道路基层必须碾压密实,否则,由此造成的道路缺陷修复责任由乙方承担。 10、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