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

探究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

探究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
探究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

探究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8-05-30T10:18:53.14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6期作者:张春玲[导读] 对比分析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

张春玲

勃利县人民医院 1545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7年1~6月在我院妇科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全身麻醉。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子宫松弛程度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在建立气腹后、手术结束时、气管插管拔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观察组患者子宫松弛程度为优者44例(81.5%),良8例(14.8%),差2例(3.7%),对照组患者子宫松弛程度为优者33例(61.1%),良9例(16.7%),差12例(22.2%)。观察组患者子宫松弛程度为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子宫松弛程度为差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③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9.81±10.37)min,麻醉苏醒时间为(6.07±2.29)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10.47±15.56)min,麻醉苏醒时间为(10.14±4.41)min。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要远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可作为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案在临床应用及推广。关键词:单纯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gene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and simple general anesthesia on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c surgery.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10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in 1~6 2017.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5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imple general anesthesia. The hemodynamic change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the degree of uterine relax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index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anesthesia induction,heart rate,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hemodynamic index comparison,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 0.05);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the end of surgery after establishing pneumoperitoneum and extubation time,heart rate,systolic blood pressure,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modynamic indexes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at the rate of dessert,systolic and diastolic pressure at different time.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relaxation was excellent in 44 cases(81.5%),good in 8 cases (14.8%),2 cases(3.7%),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relaxation was excellent in 33 cases(61.1%),good in 9 cases(16.7%),12 cases(22.2%). The proportion of uterine relaxation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oportion of the uterine relaxation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3)the operative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89.81 + 10.37)min,and the time for recovery from anesthesia was(6.07 + 2.29)min. The operative tim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110.47 + 15.56)min,and the time for recovery from anesthesia was(10.14 + 4.41)min. The operative time and the awakening tim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gene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 is far better than general anesthesia. It can be used as an ideal anesthesia program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simple general anesthesia;gene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Gynecologic;laparoscopic surgery

腹腔镜手术因为其对患者创伤性较小、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较少、术后患者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及特点赢得了一线众多医疗工作者及广大患者的充分认同,其广泛地应用于包括妇科在内的临床各科室疾病的诊疗工作之中[1]。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和确定对于手术治疗的成功与否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再加上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手术体位有着特殊要求以及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给患者带来的一系列的生理状态改变,使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麻醉方式的临床选择上存有一定的争议[2]。本研究通过比较单纯采取全身麻醉与采用全身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积极探讨最大限度地提高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6月在我院妇科采取腹腔镜方式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5~56岁,平均(35.7±7.5)岁,体重44~80 kg,平均(60.3±10.1)kg。所有入选的患者均具有采取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指征,患者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其中Ⅰ级57例,Ⅱ级51例。排除患有心、肺、肝、肾等全身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者,有高血压、内分泌疾病等合并症者,研究过程中使用的相关药物过敏史及禁忌证者。手术方式包括卵巢囊肿或卵巢畸胎瘤剥除术55例,子宫肌瘤挖除术20例,全子宫切除术22例,其他术式1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人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4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5~55岁,平均(34.6±6.1)岁,体重44~79 kg,平均(61.2±11.5)kg,ASAⅠ级29例,Ⅱ级2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6~56岁,平均(36.1±7.9)岁,体重45~80 kg,平均(59.7±9.6)kg,ASAⅠ级28例,Ⅱ级2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ASA分级等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腹腔镜术的病理生理学】腹腔镜所需的气腹和患者体位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使麻醉管理复杂化。在一些腹腔镜手术中,难以确定的内脏损伤和较难估计的失血量,是腹腔镜麻醉中高危险因素。 麻醉医生对于操作过程中的腹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有意识地避免,或当不可能避免时,需要对这类改变有足够的反应,并且在术前对此现象有一定的评估和准备。 一、腹腔镜通气和呼吸功能的 目前腹腔镜气腹的常规方法是向腹腔内充入CO2。这会影响通气呼吸功能的改变最终导致四项主要的呼吸并发症:CO2皮下气肿,气胸,支气管内插管和气栓。 1、通气改变 气腹减少了胸肺顺应性。在健康,肥胖和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Ⅲ-Ⅳ级的患者中,顺应性减少30%-50%;但是压力容量环并没有形状上的改变。一旦气腹建立并保持稳定,该顺应性及不随患者的体位倾斜改变,也不会因为为避免术中高碳酸血症而增大的分钟通气量改变。 2、PaCO2的增高 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Trendelenburg位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头高位的平稳的CO2气腹过程中,CO2充气后15-20分钟机械通气的患者PaCO2升高到一定程度。因此,在此期间以后任何PaCO2的显著升高需要考虑是否与CO2气腹有关,如CO2皮下气肿。PaCO2的升高与腹内压相关。局麻下的腹腔镜手术中,PaCO2维持不变,但分钟通气量显著增加。通过增加通气频率而非潮气量的增加,可以达到过度通气的目的。然而,在存在自主呼吸的全身麻醉中,代偿性的过度通气由于麻醉导致的呼吸抑制和胸肺顺应性的下降使呼吸功增加,因而不足以避免高碳酸血症。由于PaCO2达到高峰需要15-30分钟的时间,因此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时间应当限制在低腹内压的短时间操作。 如果没有术中阻碍,在健康患者中使用二氧化碳探测仪和脉氧监测,可以有效的监测PaCO2和动脉氧饱和度。。在一些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特别是存在CO2排泄功能障碍,或者是存在有急性心肺疾病的原本健康的

腹腔镜手术麻醉指南

腹腔镜手术麻醉指南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普及,如何满足腹腔镜手术的麻醉需要,向麻醉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指南的目的是希望能帮助那些准备施行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医师。但这仅仅是一些建议,必要时还可做出相应的修改。希望这个指南能有助于提高腹腔镜手术中麻醉的质量和效果,随着医学领域和外科技术方面的不断进展,还需定期修订这个指南。开始从事腹腔镜手术之前,一般要求对麻醉医师进行2~4周的专门培训。由于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及体位会对患者的呼吸和循环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术前须对患者的肺功能和心血管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建议在麻醉诱导前适当扩容,一般静脉输入5~10m1/kg的晶体液。建议选择气管内插管的全身麻醉,对于时间较长的腹腔镜手术,可行深静脉穿刺维持术中补液及CVP 监测。引起血液动力学轻微变化的腹内压阈值为12mmHg。术中需要的监护包括:ECG,BP,SpO2,PETCO2。必要时还应建立CVP,TEB,TEE,Paw及有创动脉压等监测。术后入苏醒室拔除气管插管,待患者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回病房。病房内应继续吸氧和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缺氧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予以有效处理。 前期准备一个成功的麻醉医师应对气腹时的病理生理变化要有全面的了解。气腹后CI减少,MAP,SVR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可加重心肌缺血。气腹亦可使FRC 及肺顺应性降低,并影响氧合,严重者可致SvO2降低,造成高碳酸血症。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积极参与,并对出现的问题(如心衰,气栓,皮下气肿等)进行及时诊断和处理。开始从事腹腔镜手术麻醉之前,一般要求麻醉医师进行2~4周的专门培训。术前准备首先,术前应通过各种检查对患者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尤其是肺功能和心血管功能。ASAⅠ-Ⅱ级患者对体位及气腹的影响一般都能耐受,但心肺储备功能受损的ASAⅢ-Ⅳ级患者可导致严重并发症。患者的知情同意也是必需的。手术前晚,除明显焦虑的患者,一般不必常规使用术前药。手术当日,除腹腔镜胃肠手术的患者,一般不必常规置胃管,只需在麻醉诱导后行面罩辅助通气时轻压胃部以防止胃的体积增大。麻醉前用药镇静药:起效快,有利于麻醉的诱导和进行,且有近事遗忘的作用,如咪唑安定。止吐药:恩丹西酮能明显减少围手术期的恶心呕吐。其他:如抗酸药和H2受体阻滞剂能降低胃液的酸性等。

妇科腹腔镜手术记录

妇科腹腔镜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 科别:妇科住院号:******日期:**年**月**日 姓名:***性别:女年龄:35岁血压120/86mmHg 术前诊断:巧克力囊肿 拟施手术: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 手术后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左卵巢畸胎瘤,右卵巢巧克力囊肿. 已施手术: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加粘连分离加宫腔镜检查. 手术医生:***第一助手:***第二助手:*** 手术开始:09:59.53AM 手术完成:10:05.53AM 共计6分钟护士:*** 麻醉开始09:40 麻醉停止10:05 共计25分麻醉师:*** 麻醉品名:****方法:持续硬膜外用量:**** 手术过程: 一,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头低脚高倾斜30度 二,胺尔碘液消毒腹壁皮肤,外阴,阴道二次,常规铺消毒巾,导尿管. 三,脐孔处气腹针穿刺,CO2气腹形成.气腹维持压力14mmHg. 四,横形切开脐孔皮肤长10mm,10mm套管针穿刺进入腹腔,顺利,放入腹腔镜探查腹腔,所见:子宫大小正常,左输卵管与左卵巢紧密粘连,并与子宫后壁及肠管紧密粘连.右输卵管与右卵巢紧密粘连并与子宫后壁及阑尾粘连.五,下腹部穿刺:左10mm,右5mm. 六,(1)钝,锐性分离粘连.恢复子宫,输卵管及卵巢正常解剖位置,分离过程左卵巢肿物破裂,渗出豆渣样内容物,完整剥离囊壁送病检.右输卵管肿物于分离过程破裂流出巧克力样内容物,完整剥离囊壁另送病检.子宫后壁放置速即沙止血. (2)转宫腔镜检查见子宫内膜至肌层见散在紫兰色出血点. (3)NS冲洗盆腔,放尽CO2,拔除各导管,切口各缝合可吸收线,左下腹切口放置引流条,留置导尿管. (4)术中出血40mm.麻醉满意,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本送病理.

腹腔镜手术麻醉指南

腹腔镜手术麻醉指南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腹腔镜手术麻醉指南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普及,如何满足腹腔镜手术的麻醉需要,向麻醉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指南的目的是希望能帮助那些准备施行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医师。但这仅仅是一些建议,必要时还可做出相应的修改。希望这个指南能有助于提高腹腔镜手术中麻醉的质量和效果,随着医学领域和外科技术方面的不断进展,还需定期修订这个指南。开始从事腹腔镜手术之前,一般要求对麻醉医师进行2~4周的专门培训。由于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及体位会对患者的呼吸和循环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术前须对患者的肺功能和心血管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建议在麻醉诱导前适当扩容,一般静脉输入5~10m1/kg的晶体液。建议选择气管内插管的全身麻醉,对于时间较长的腹腔镜手术,可行深静脉穿刺维持术中补液及CVP监测。引起血液动力学轻微变化的腹内压阈值为12mmHg。术中需要的监护包括:ECG,BP,SpO2,PETCO2。必要时还应建立CVP,TEB,TEE,Paw及有创动脉压等监测。术后入苏醒室拔除气管插管,待患者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回病房。病房内应继续吸氧和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缺氧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予以有效处理。 前期准备一个成功的麻醉医师应对气腹时的病理生理变化要有全面的了解。气腹后CI减少,MAP,SVR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可加重心肌缺血。气腹亦可使FRC及肺顺应性降低,并影响氧合,严重者可致SvO2降低,造成高碳酸血症。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积极参与,并对出现的问题(如心衰,气栓,皮下气肿等)进行及时诊断和处理。开始从事腹腔镜手术麻醉之前,一般要求麻醉医师进行2~4周的专门培训。术前准备首先,术前应通过各种检查对患者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尤其是肺功能和心血管功能。ASAⅠ-Ⅱ级患者对体位及气腹的影响一般都能耐受,但心肺储备功能受损的ASAⅢ-Ⅳ级患者可导致严重并发症。患者的知情同意也是必需的。手术前晚,除明显焦虑的患者,一般不必常规使用术前药。手术当日,除腹腔镜胃肠手术的患者,一般不必常规置胃管,只需在麻醉诱导后行面罩辅助通气时轻压胃部以防止胃的体积增大。麻醉前用药镇静药:起效快,有利于麻醉的诱导和进行,且有近事遗忘的作用,如咪唑安定。止吐药:恩丹西酮能明显减少围手术期的恶心呕吐。其他:如抗酸药和H2受体阻滞剂能降低胃液的酸性等。 扩容手术中腹内压增高及头高位会影响静脉回流,这可能会引起血压下降,因此建议在麻醉诱导之前给患者适当扩容一般静脉输入5~10ml/kg的晶体液。麻醉的诱导和实施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建议选择有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其优点是可应用肌松药,循环紧

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

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 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6例进行研究,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的46例患者给予气管插管下全麻麻醉,而对照组的40例患者则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加基础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镇痛效果,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手术麻醉的满意程度。 结果:①观察组的麻醉镇痛优良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数据差异有显著性 (P<0.01);②观察组患者对手术麻醉的满意率高达97.83%,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50%,数据差异也具显著性(P<0.01)。 结论: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镇痛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明显优于使用腰硬联合麻醉,该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气管插管全麻腰硬联合麻醉腹腔镜镇痛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247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157-01 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基于其具有安全、有效、而且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但即使该类手术的效果较好,但麻醉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麻醉方式所得的效果往往大不相同。传统上主要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但往往效果不甚理想[2]。因此,本研究将对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研究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 月我院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需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获得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均无严重心、肝、肾疾病以及硬膜外麻醉、全麻禁忌症[3]。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介于22-56岁,平均年龄(32.3±7.1)岁,体重42-67kg,平均体重(51.2±5.8)kg,其中,手术术种为子宫肌瘤者12例,卵巢囊肿者15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相关要点 一、腹腔镜手术的病理生理特点 Co2人工气腹内压一般维持10—15mmhg、注气速度0.5—2L/min,成人腹内气体维持3—4L。主要经腹膜吸收,吸收率约14ml—90ml/min。腹腔内的co2在腹膜内压小于10mmhg 时,co2吸收量与腹内压成正比,大于10mmhg时,co2吸收量不再增加而呈平台,因腹内压增高,腹膜毛细血管受压,血流量减少,阻止了co2进一步吸收。吸收后的co2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形成碳酸氢盐,与血红蛋白结合而运输。血中的co2主要经肺排除,未排除的暂时贮存在体内,主要在骨骼肌和骨内,术后逐渐排除。 二、人工气腹对呼吸功能影响 腹内压升高,使膈肌上抬,运动受限,至呼吸道峰压值增加,肺顺应性和肺活量降低,呼吸死腔增大,co2排除减少,Paco2明显升高,BE和PH降低,可出现高碳酸血症,因此,要求在人工气腹中施行过度通气。 三、人工气腹对循环系统影响 腹内压增高,小于18mmhg,可促使腹内脏器和下腔V的血回心,增加前负荷;大于20mmhg,则阻碍血液回流,使前负荷降低。腹内压和co2刺激儿茶酚胺、血管加压素等分泌增多,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呼吸性酸中毒,缺o2反应性交感神经刺激,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特别是在手术牵拉内脏和吸痰易于发生。急性高co2血症可引起强烈的脑血管扩张,当Paco2从40mmhg上升到60mmhg,脑血流量增加一倍,脑血容量也增加一倍,使颅内压升高 四、麻醉选择的原则 应以快速、短效,能解除人工气腹不适,能避免co2气腹性生理变化为原则。 1.全身麻醉,采用气管插管、肌松剂、施行控制呼吸,利于保证适当的麻醉深度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又可避免膈肌运动,利于手术操作,时最适宜的麻醉方法。 2.硬膜外麻醉则要求麻醉平面很宽,对循环影响大,手术刺激牵拉反射病人不适,常需辅用强效麻醉性镇痛剂,将带来呕吐、误吸的危险,加上气腹所致的生理改变不易纠正和控制,这些均是硬膜外麻醉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宜推荐采用。 五、麻醉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人工气腹后,因胃内压升高可能致胃液返流,出现误吸可导致吸入性肺炎、术前禁食、禁饮和应用抗酸药和H2受体阻滞剂以提高胃液PH。 2.在腹腔镜手术中较易出现气胸和皮下气肿,气胸多与膈肌损伤或先天性膈肌缺损有关,皮下气肿可能是穿刺部位有大量co2弥入皮下组织或腹内压过高所致。一旦出现,解除气腹并作腹腔闭式引流,观察呼吸情况作相应处理。

腹腔镜手术麻醉选择和管理

腹腔镜手术麻醉选择和管理 孙晓群 扬中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前言:自70年代开始应用腹腔镜进行妇科诊断性手术以来,因其具有:①手术创伤及应激反应相对轻; ②组织损伤小,明显减轻术后疼痛;③术后康复快,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总费用等优点,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腹腔镜手术时特殊的人工气腹、体位、手术时长等要求,对麻醉选择和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腹腔镜手术麻醉期病理生理改变的认识和麻醉管理十分必要。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我院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相关数据,重点阐述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期病理生理变化、不同种类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气道控制方法、术中管理要点和注意事项、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术后疼痛治疗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583例,ASAⅠ~Ⅱ级,排除术中中转开腹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复合吸入全麻,气道控制方式包括:气管插管、SLIPA喉罩、双腔喉罩;麻醉诱导和维持药物主要是: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地佐幸、七氟醚、顺阿曲库铵等。术后镇痛:①大部分患者术后疼痛明显时由病房医师肌肉注射杜冷丁1~2mg/kg 或地佐幸0.1~0.2mg/kg;②33例患者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手术开始前由手术医师在拟穿刺的部位逐层浸润注射0.5%左旋布比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观察分析指标:气管插管例数、插SLIPA喉罩例数、插双腔喉罩例数;术中有无更改气道管理方式、气道压、潮气量、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术后疼痛(病房护士采用采用VAS进行评分,要求VAS大于3分进行镇痛干预)以及相关严重并发症(苏醒延迟、气胸、皮下气肿、声音嘶哑、反流误吸、栓塞、肺水肿)等。结果全部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顺利手术,其中气管插管438例,插SLIPA喉罩94例,插双腔喉罩19例,术中插SLIPA喉罩有5例患者因为气道通气不畅、漏气或需要插胃管而改为气管插管,插双腔喉罩有1例患者因为术中移位而重新调整后正常。潮气量8~10 ml/kg,气道压平均值(气腹前12.3±2.1cmH2O,人工气腹时22.7±3.5 cmH2O,停止气腹后13.9±2.5 cmH2O),PetCO2(气腹前35.6±4.1mmhg,人工气腹时44.3±5.1mmhg,停止气腹后37.9±2.5 mmhg, SLIPA喉罩组气道压平均值和PetCO2相对气管插管和双腔喉罩组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48小时内42%的患者发生中~重度疼痛,重度疼痛发生率11.9%,部分中度疼痛患者要求不用镇痛剂,其它患者临时给予静脉或肌肉注射地佐幸或杜冷丁;采用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复合0.5%左旋布比卡因20ml局部浸润麻醉超前镇痛方法取得较好的预防术后疼痛的效果。有5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无一例影响呼吸功能,术后48h内自然吸收,无气胸并发症。反流误吸3例,误吸物为口腔分泌物,量5~10ml,经积极处理未出现肺部感染,均是插SLIPA喉罩患者。声音嘶哑5例,均是气管插管患者,排除寰枢关节脱位,给予小剂量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口腔局部雾化吸入及临时禁音等治疗,4例术后3~4天正常,1例一周后明显好转。术后咽喉痛:气管插管患者96例,SLPA喉罩21例,双管喉罩1例,未特殊处理,2~5天自然消失。1例女性患者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术后第一天并发肺动脉血栓性栓塞,术后第三天死亡。1例31岁女性年轻患者在SLIPA 喉罩气道全麻下行输卵管切除术,术后3小时出现咳嗽、咯血性泡沫痰,胸片提示肺水肿,给予西地兰强心、速尿利尿、面罩吸氧(75%酒精湿化)等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腹腔镜手术时特殊的人工气腹、体位、手术时长等对患者呼吸、循环有重要的影响,麻醉宜选择全身麻醉,气道控制主要以气管插管为主,双腔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进展分析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进展分析 摘要:伴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改善,内镜诊断已在医学疾病诊断中得 到了广泛应用。腹腔镜手术开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因手术的创伤小,给 病人带来的疼痛轻,术后身体恢复快等优点,在诊断多种妇产科疾病中得到了较 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在概述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及病发症的基础上,指出了腹腔镜 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方法的选择方法,对手术过程中对病人依据病情进行科学麻醉 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 引言: 在治疗妇科疾病过程中,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 对女性腹部损伤小,不影响腹部美观,因而得到了广大女性患者的认可,在治疗 妇科疾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时,只要是手术治疗必将会给病人带来疼痛,为 降低腹腔镜手术给病人带来的疼痛感,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显得十分关键。为此,本文将对腹腔镜手术及其麻醉方式的选择进行探讨。 1.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及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因其具有多种优势,现在已被众多女性患者尤其是年轻的女性患 者所欢迎。但腹腔镜手术,在对病人的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病发症。 1.1腹腔镜手术的特点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通常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减轻患者的痛苦。 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的代表,其创伤小,恢复快,大大减轻家属陪护的强度, 减小住校时间。第二,安全性高,术后感染小。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采用麻醉的手段,并对病人的各项生理机能进行监控,大大降低手术风险。再者,腹腔镜通过 戳孔进行手术治疗,减小伤口面积,降低感染风险。第三,对腹部的美感影响小。腹腔镜手术,其戳孔面积通常会控制在3mm至10mm之间,且戳孔分散、隐蔽,术后易恢复,不会在腹部留下疤痕,不影响腹部的整体美感。 1.2腹腔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通常需要在腹部戳孔和向腹腔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因而会在手 术过程中出现一些并发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呼吸并发症,如气胸、二氧化碳皮下气肿、气栓等。其中,气胸是腹腔镜手术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因为在手术过程不可避免的要向腹腔内充气,这样便会造成腹腔内压力增大,促 使腹腔内的一些通道被开放,气体经过主动脉的横膈膜或者食道裂空进入胸腔, 强大的气压会造成胸腔膜撕裂。第二,腹腔出血。由于腹腔镜手术会有一定的手 术创伤,因而会产生一定的腹腔内部出血,如在妇科子宫手术中的子宫血管因手 术而出血,卵巢血管或者卵管壁的血管膜出血等。第三,胃肠道损伤。在手术过 程中,由于穿刺技术差或者手术操作不当会引起胃肠道的损伤。第四,泌尿系统 损伤。手术中的泌尿系统损伤主要是指膀胱或者输尿管的出现损伤,主要因手术 的误操作或者盆腔粘连造成。 2.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常用的麻醉类型 在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麻醉方法的选择过程中,应坚持在快速、短效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气腹不适应,避免出现二氧化碳气 腹性的生理变化。通常,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选择有以下几种: 2.1局部性麻醉

第六章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第六章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半个多世纪以来腹腔镜主要用于诊断,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它以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被临床广泛接受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广。现已不再局限于上腹部手术,其他许多器官的手术也可在腹腔镜下完成。尽管有些腹腔镜手术可以在腹壁悬吊条件下操作,对麻醉无特殊要求;但多数需行二氧化碳(C02)气腹和体位改变来满足手术,C02气腹和体位改变等因素带来的生理影响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有其特殊之处。 第一节腹腔镜手术麻醉特点 一、气腹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一) C02气腹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C02气腹所引起肺的病理生理变化与气腹压力直接相关。由于气腹引起腹内压力与容积的增加,使膈肌上抬、运动受限,致呼吸道峰值压力增加,肺顺应性和肺活量降低。且因压迫肺基底段,而降低功能残余气量,致通气/血流(V/Q)失调,这可解释在腹腔镜过程中,病人处于自主呼吸时,可出现相对的低氧血症。增加腹内压还可通过膈肌传到胸腔,导致胸内压成比例地轻度增加。 以C02作为气腹时呼吸功能变化与单纯腹部膨胀不同,具有明显的呼吸刺激作用,如在硬膜外麻醉下,C02气腹妇科腹腔镜病人表现为潮气量(VT)和呼吸频率(f)显著增加,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02)不变,V T、f的变化即为C02刺激呼吸所致。无论是自主呼吸还是控制呼吸,气腹都干扰呼吸生理。当自主呼吸状态下行气腹,病人 V,降低,f增加,氧分压(P02)显著增加,受镇静药影响较轻。气管内全身麻醉虽可避免自主呼吸状态下的呼吸功能紊乱,但可使原已升高的气道压进一步增加,肺顺应性降低,胸腔内压也相应增加,减少回心血量和心排血量;不论何种体位,因气腹而膈肌和隆突向头侧移位,若气管导管近端固定,导管尖端可移位或进入支气管内。 (二)术后肺功能变化 开腹手术后由于切口疼痛,膈肌活动受限可致呼吸浅快,使功能余气量(FRC)和肺活量(VC)降低出现低氧血症。硬膜外镇痛完善可使C02气腹后FRC和VC增加。评估膈肌及胸廓活动能力可分别测定胃内压及胸内压,对膈肌活动的影响取决于手术范围。开腹手术后两天内胃内压明显降低,一周后逐渐恢复,而胸内压无变化,FRC变化与上述变化相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VC及补呼气量(FEV)明显减少,提示膈肌吸气功能有变化。LC术后肺功能恢复较开腹手术快,前者5天,后者l0天~12天恢复。FEV25%~75%反映呼气流速,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第二天FEV25%~75%测定减少50%,LC仅减少25%,LC术后当天FRC呈短暂减少20%,而开腹胆囊切除术则减少34%,老年、肥胖及吸烟者FRC减少更明显,FRC 减少术后易发生肺不张及肺炎。 二、气腹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气腹对循环的功能影响有:①直接压迫心脏,造成心脏舒张障碍;②胸腔内压升高使静脉回流量降低;③压迫腹主动脉及交感神经使血管收缩。即气腹使心搏出量减少,以增加末梢血管阻力来维持血压,麻醉诱导后常有血压轻度下降,气腹后可逆转。另外,麻醉、体位的变化、腹内压增高、神经内分泌反应及C02吸收等相互作用均可使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气腹前麻醉诱导及头高位使心脏指数(CI)减少35%~40%,头高位C02气腹初期CI进一步减少至病人清醒时的50%。平卧位行C02气腹CI、射血分数(EF)及心率无明显变化。气腹后头高位心率、射血分数不变,但CI、SV减少。全麻诱导及头高位使心脏充盈压(肺动脉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