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大纲改-2014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大纲改-2014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大纲改-2014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大纲改-2014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大纲孟宪锐,潘卫东编写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015年4月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大纲

(学时:2周学分:2)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为:

1.初步运用所学过的有关井田开采的知识,加深对课程本身的理解。2.对“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锻炼。

3.为今后煤矿安全生产系统的设计、编写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打下基础。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为:

按给定设计题目完成如下设计:

1.矿井开拓设计。

2.采区巷道布置设计。

3.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

4.回采工艺方式确定及编制循环图表。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学生按老师给定的题目,个人进行设计,遇到疑难问题可与教师共同研究解决。要求编写完整的设计说明书,同时按要求比例绘制三张大图。

2.本设计开拓方案应进行简单的技术经济比较。

3.按规定时间独立完成大纲要求内容。

4.图表应按出现顺序统一编号,不能使用复印件。

5.应列出参考文献的目录。

三、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

第一章矿井开拓

§1 矿井的储量、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1.保安煤柱损失按工业储量的5%计算,井筒煤柱可不画出。

2.本节要验证矿井设计能力的合理性。

§2 确定井筒形式、数目位置及布置

§3 确定阶段数目、水平数目及位置

§4 确定各水平运输大巷及回风大巷布置

§5 确定阶段内的采区划分

注:划分采区时,暂不考虑保安煤柱

§6 确定井底车场形式

注:确定前应对各方案进行经济比较

本章要绘制开拓平面图及开拓剖面图,开拓平面图按比例1:25000,只画出井筒,井底车场,主石门,运输及回风大巷,及采区上山及第一区段即可。开拓剖面图按1:10000绘制,。

第二章采区巷道布置

§1 确定回采工作面长度及采区斜长上的区段数目

§2 确定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确定采区巷道系统方案时应进行简单的工作量比较及技术比较。

●采区巷道布置内的工作面布置要达到采区设计产量为准。

●上、下区段交替生产时的通风线路以附简图表示之。

●上、下部采区车场只作选型。

§3 设计采区中部车场线路

●轨道上山及区段石门均铺设600mm轨距的单轨。

●车场处要设双轨作储车线。

●若轨道上山区段石门甩车,可采用“道岔-道岔”系统,斜面线路

一次回转方式。

●轨道上山作辅助提升时,一次提一吨矿车3个。

●按1:200比例绘制平面图及坡度图。

§4 回采工作面数目及各工作面接替安排

本章应绘制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及剖面图,比例1:2000。

第三章回采工艺及循环图表

§1 确定回采工艺方式

■回采工艺及循环图表的设计,只针对设计采区的第一个投产回采工作面,针对综采、普采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设计,优先考虑综采。

■由于设备来源原因,只能选用国产综采或机采设备(参考设备配套手册)。

■采、装煤。

◆如用机采,要选定采煤机,确定截深,上下缺口长度,进刀方

式,截割方式等,端头布置形式等。

◆如用综采,要选定落煤方式,确定截深,进刀方式,端头布置

方式等。

■运煤

◆选定工作面运输机。

■支架

◆如选用金属单体液压支柱及铰接顶梁,应确定型号、规格、确

定支架的排列方式、排距、柱距,大控顶距,最小控顶距、放

顶架距,工作面上下出口支护方式等。

◆如选用液压支架,要确定型号、规格、架中心距,移架方式,

支护方式以及端头支架等设备的型号和规格,要校核支架高

度,强度,计算支架材料的需要量。

■处理采空区

◆一般采用全部垮落法,厚煤层开采时采用大采高、倾斜分层或

放顶煤采煤法。

■有关回采工艺的一些问题,如进刀方式,支架控顶距等应尽量绘图表示。

§2 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要求论证其合理性)

◆煤层地质条件

◆工作面生产能力

◆运输设备及管理水平

◆顶板管理及通风能力

◆经济合理的工作面长度(产量、效率和工作面推进度的关系)

§3 编制回采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

◆包括工作面布置图,循环作业图,劳动组织表及技术经济指标表。

◆有关工种及其出勤人数,均可参照教学例题和现场经验酌情安排。

四、设计图纸内容

本设计只绘制三张图纸,包括下列1~4项内容

1.回采工作面层面图(1:200)及剖面图(1:100),二号图纸一张。2.循环作业图,劳动组织表及技术经济指标表

3.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1:2000)剖面图(1:2000),一号图纸一张。4.中部甩车场平剖面图(1:200),二号图纸一张。

5.开拓平面图(1:25000)开拓剖面图(1:10000)(插图),B4复印纸。

设计图用一号图纸一张,二号图纸两张,设计图四周各留20mm画框线,右下角留200×60画标题栏,要求用仿宋字认真填写。

标题栏格式如下图

凡设计图已有的内容,说明书中都可以不画。

五、说明

1.考核方式:根据设计说明书和图纸质量进行考核;

2.参考教材:

3.《开采学》杜计平孟宪锐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煤矿开采学》徐永圻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矿井设计指南》刘吉昌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煤矿矿井采矿设计手册》上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大纲制定者:孟宪锐,潘卫东

《煤矿开采学》课程设计题目某矿井设计能力A=90万吨/a

井田境界:上自-50m,下至-750m,东北部以F

2断层为界,南部以F

14

断层为界,西部为人为界线,东西走向长约4.6km,南北倾向长约5km,地面标高+100m。

井田内有一个可采煤层,为2号煤,煤层倾角为10°~15°,2井平均厚度4.18m。具体的煤层厚度,间距及顶板情况见综合柱状图。

各煤层成层平稳,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有断层。煤层煤的容重r=1.4t/m3,低瓦斯,煤层有自燃倾向,煤尘具有爆炸性,表土内有流砂。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20m3/h。

矿业工程系

2015年

附件:

费用单价表

注:下山井巷直接费用、辅助费用及运输费用是上山的1.2倍。

此费用为1996年的价格,仅为参考练习使用,实际价格远高于此值。

费用单价表

费用单价表

斜井掘进直接费单价:1112元/米

斜井掘井辅助费单价:1278元/米

斜井筒筒铺轨直接费:126元/米

斜井井筒铺轨辅助费:106元/米

斜井铺皮带直接费单价:130元/米

斜井铺皮带辅助费单价:116元/米

主斜井装备费:230元/米

副斜井装备费:90元/米

斜井运输费单价:0.806元/吨公里

斜井排水费用单价:0.812元/米3

排水设备费:141万元

斜井井筒维护费:35元/年米

施工管理费率:25%

法定利润率:2.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

姓名:学号:

专业年级: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评阅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年级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任务下达日期:年月日

课程设计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

严格按照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搜集并阅读有关设计所需的资料,本课程设计的内容和任务为,按给定设计题目完成如下设计:

1.矿井开拓设计。

2.采区巷道布置设计。

3.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

4.回采工艺方式确定及编制循环图表。

课程设计的要求如下:

1.学生按老师给定的题目,个人进行设计,遇到疑难问题可与教师共同研究解决。要求编写完整的设计说明书,同时按要求比例绘制三张大图。

2.本设计开拓方案应进行简单的技术经济比较。

3.按规定时间独立完成大纲要求内容。

4.图表应按出现顺序统一编号,不能使用复印件。

5.应列出参考文献的目录。

指导教师签字: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详细

目录 一、设计题目 (2) 1、牛头刨床的机构运动简图 (2) 2、工作原理 (2) 二、原始数据 (3) 三、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4) 1、齿轮机构的设计 (4) 2、凸轮机构的设计 (10) 3、导杆机构的设计 (16) 四、设计过程中用到的方法和原理 (26) 1、设计过程中用到的方法 (26) 2、设计过程中用到的原理 (26) 五、参考文献 (27) 六、小结 (28)

一、设计题目 ——牛头刨床传动机构 1、牛头刨床的机构运动简图 2、工作原理 牛头刨床是对工件进行平面切削加工的一种通用机床,其传动部分由电动机经 带传动和齿轮传动z 0—z 1 、z 1 、—z 2 ,带动曲柄2作等角速回转。刨床工作时,由导 杆机构2、3、4、5、6带动刨刀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为工 作行程;刨头左行时,刨刀不进行切削,称为空回行程,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 空回行程的时间,固结在曲柄O 2 轴上的凸轮7通过四杆机构8、9、10与棘轮11和棘爪12带动螺旋机构(图中未画),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二、原始数据 设计数据分别见表1、表2、表3. 表1 齿轮机构设计数据 设计内容齿轮机构设计 符号n01d01 d02 z0 z1 z1’m01 m1’2n2 单位r/min mm mm mm mm r/min 方案Ⅰ1440 100 300 20 40 10 3.5 8 60 方案Ⅱ1440 100 300 16 40 13 4 10 64 方案Ⅲ1440 100 300 19 50 15 3.5 8 72 表2 凸轮机构设计数据 设计内容凸轮机构设计 符号L O2O4 L O4D φ[α]δ02 δ0 δ01δ0/ r0 r r 摆杆运动规 律单位mm mm °°°°°°mm mm 方案Ⅰ150 130 18 45 205 75 10 70 85 15 等加速等减 速 方案Ⅱ165 150 15 45 210 70 10 70 95 20 余弦加速度方案Ⅲ160 140 18 45 215 75 0 70 90 18 正弦加速度方案Ⅳ155 135 20 45 205 70 10 75 90 20 五次多项式 表3 导杆机构设计数据 设计内容导杆机构尺度综合和运动分析 符号K n2L O2A H L BC 单位r/min mm 方案Ⅰ 1.46 60 110 320 0.25L O3B 方案Ⅱ 1.39 64 90 290 0.3L O3B 方案Ⅲ 1.42 72 115 410 0.36L O3B 表4 机构位置分配表 位置号位置 组 号 学生号 A B C D 1 1 3 6 8/ 10 2 5 8 10 7/ 1/ 4 7 8 10 1 5 7/ 9 12 2 1/ 4 7 8 11 1 3 6 8/ 11 2 5 7/ 9 11 1/ 3 6 8/ 11 3 2 5 7/ 9 12 1/ 4 7 9 12 1 3 6 8/ 12 2 4 7 8 10

视觉传达毕业设计选题

视觉传达毕业设计选题 篇一:视觉传达设计XX届毕业设计选题方向最终 周口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XX届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方向 XX届艺术设计11级视觉传达设计、14级专升本视觉传达方向的毕业设计选题,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有限定性、针对性的进行选题,实题实做,校地结合的形式进行。希望本专业师生认真考量,展示学生四年来的专业实力,获取优秀成绩。 一、选题如下: 选题一:(附件一) 毕业设计以周口市川汇区东新城区作为项目基地,充分挖掘东新城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结合政府和群众的实际需求,以“周口市川汇区东新城区而设计”为母题进行选题和研究。 选题二:(附件二) 参加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毕业设计大赛”。 备注:1、毕业设计所有表格内容填写按去年格式进行。 2、毕业报告书按照“毕业设计大赛”的具体要求进行。 3、特别注意毕业设计和报告书的完成都在4月底完成。篇二:XX 视觉传达毕业设计选题 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设计系

XX级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设计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训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毕业设计作品的创作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的考察,也是学生本科阶段四年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 为了能够全面反映四年专业学习的情况,学生可以选择毕业论文或者毕业创作设计。 一、毕业论文选题 视觉传达的相关问题研究: 1、设计科学与艺术设计的关系问题 2、视觉传达的有效性问题 3、视觉传达设计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的辩证思考 4、关于视觉传达的主体与客体问题研究 5、视觉传达的功能性研究等 6、视觉传达媒介研究 图形创意 1、图形创意与平面设计的关系问题研究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性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必修课程 学分:2 学时:2周 授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专科专业 预修课程:《机械制图》,《高等数学》,《材料与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对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的一次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理解并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在接触和了解工程技术实际(如工程设计方法、工程设计资料等)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设计方法训练,以达到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基本要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质上是进行机构运动简图的设计。因此,它的基本要求是:提出设计方案、选用机构类型及其组合,确定运动学尺寸、进行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等等。完成必要的计算机三维绘图或编程、图纸绘制和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作图求解或解析的方法均可采用。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1.主要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内容可根据专业要求从以下项目中选定: (1)运动方案设计 (a)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b)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 (c)机械执行机构的选择和评定(连杆机构的设计及分析、凸轮机构设计、齿轮机构或轮系设计、其它基本机构设计); (d)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e)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选择和评定; (2)执行机构尺寸设计

(a)执行机构各部分尺寸设计; (b)机构运动简图; (c)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 (d)机械动力性能的分析计算。 (3)编写设计说明书。 (4)答辩。 2.时间安排:在机械原理课程和其它先修课程完成后,安排2周时间进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三、指导方式: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四、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根据设计图和设计说明书及答辩进行成绩评定,不再考试。 2.成绩评定:由1~2名教师组成答辩小组,对学生完成的设计图和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进行提问,并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以及设计内容,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进行评分。 五、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牛鸣岐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郑文纬主编.《机械原理》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3]孙桓主编.《机械原理》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朱理主编.《机械原理》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大纲撰写人签字:学院章 学院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2014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及意义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习了《软件工程》课程的同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实际系统。 要求学生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严格按照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目的和任务,完成对系统的定义、设计、编码、运行以及后期的维护。通过对具体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使得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会用软件工程学的概念、原理、方法开发和维护软件。 二、内容及要求 自拟课题,可以进行相关系统或网站设计(如资源管理系统、网络监控系统、勤工俭学管理系统、个人财务管理系统、大学城二手物品在线交易网站等),然后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 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采用“项目小组”的形式,结合具体的开发项目进行设计,对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包括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等严格按照软件工程规范实施一个具体的案例。具体要求如下: 1.可以选择结构化分析/设计(SA/SD)或面向对象方法(OOA/D) 2.结构化分析/设计(SA/SD) 1)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静态功能和动态行为。每一位小组成员能够描绘分配的子功能需求;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子功能的数据流图DFD,要求绘制到3级DFD,小组负责人组织完成系统的DFD。 2)设计:完成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每一位小组成员根据需求的DFD图,完成分配的子功能模块设计,用HIPO图表征。每一位小组成员设计分配的子功能模块的接口,每一位小组成员能够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程序流程的逻辑设计,小组负责人组织完成系统的总体结构集成。 3)软件实现: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界面的设计,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代码编写,小组负责人在.NET框架下,组织完成系统的实施。 4)软件测试: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的单元测试,小组负责人负责组织系统的测试用例,完成测试工作。 3.面向对象方法(OOA/D):以UML为主 1)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静态功能和动态行为。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一个用例分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 1 1 4 5 5 6 6 7 8 最终设计方案9 10 10 13 13 14 14 14 15

15 (二) (15) 16 16 17 17 18 心得体会 (18)

一.题目:汽车风窗刮水器 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下雨的时候,大车小车前档风玻璃上的雨刮器就会齐齐动作,两只雨刮片以固定的转轴柱为中心作摆动,将前档风玻璃的雨水刮去,还司机一个有效的视野。雨刮器看似简单,实际上构造并不简单。雨刮器总成含有电动机、减速器、四连杆机构、刮水臂心轴、刮水片总成等。当司机按下雨刮器的开关时,电动机启动,电动机的转速经过蜗轮蜗杆的减速增扭作用驱动摆臂,摆臂带动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带动安装在前围板上的转轴左右摆动,最后由转轴带动雨刮片刮扫挡风玻璃。生活中我们发现,雨下得很大时使用雨刷感觉不错,可是当下小雨启动雨刷时,就会发现雨刷会在玻璃面上留下擦拭不均的痕迹;还有,有的时候会卡在玻璃上造成视线不良。这种情况表明雨刷已硬化。若排除此故障,应先了解一下雨刷的工作原理。原来,雨刷是借马达的转动作用,靠连接棒转变成一来一往的运动,并将此作用力传达至雨刷臂及雨刷本身。当雨刷的橡胶部分硬化时,雨刷便无法与玻璃面紧密贴合,或者雨刷一有了伤痕便会造成擦拭上的不均匀,形成残留污垢。有些人认为雨刷片的长度越长、刷的面积越大、视野越好。其实,雨刮器片并非越长越好。加长雨刷片长度虽然可以增加视野可见的范围,但相对地也会增加雨刮器马达、雨刮杆的负担。当然,要加长当然可以,但要保证绝不能妨碍雨刮器的正常工作。 课程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在机械原理课程完成后集中进行的教学环节,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每个学生都应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拟定设计计划,保证设计进度、设计质量,按时完成课程。在设计过程中,提倡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工作。要求设计态度严肃认

模板机械原理课程设计.doc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菠萝削皮机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号 设计者 学号 MDA14060 完成时间 2016年

目录 1.1、设计题目 1.2、机械系统的方案拟定 1.2.1、工作原理确定 1.2.2、执行构件及其运动设计 1.2.3、原动机的选择 1.2.4、执行构件的运动协调性(运动循环图)设计 1.2.5、机构选型及组合 1.2.6、方案评价及优选 1.3、相关机构的尺度综合 1.4、课程设计体会及建议 1.5、主要参考文献

一.题目 菠萝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热带水果。菠萝虽好吃,但皮难削。由于菠萝的皮为花苞片状的硬皮,并呈现螺旋状的排列,而且每个花苞片上面都有一个较深的“果眼”或“黑芯”。通常,人们手工削菠萝皮的做法:一种是用锋利的水果刀先削去菠萝上的全部花苞片硬皮,然后再逐个挖去菠萝上残留的全部“果眼”;另一种是利用特制的U 型刀沿着菠萝花苞片和“果眼”排列的螺旋方向挖出一条深“沟”,连皮带“眼”一块去掉,需逐条螺旋线方向挖“沟”才能完成。所以手工削皮不仅费时费力,不安全,不卫生,而且对菠萝果肉的浪费也较大。虽目前市面上有一些水果削皮机的产品,但都不适合于菠萝水果削皮的需要。因此,为了满足家庭、酒店、水果店或果贩使用,现 需设计一种手动式或电动菠萝削皮装置。 菠萝表面的花苞片及“果眼”的分布形状如 图所示。菠萝通常呈现对称性的左右螺旋线排列, 左右螺旋线的螺旋线的螺旋升角均约为40°,每 条螺旋线上的果眼数为7-12个,每个菠萝的螺旋 线数为8条,而菠萝的高度与其直径之比为1.5左右,其高度一般在170mm——280mm范围之内。 二.机械系统的设计方案及拟定 根据我们的观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工削菠萝的“果眼”都是通过专门刀具按一定角度一次一条的削。经过我的研究,发现可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干粉压片机 学校:洛阳理工学院 院系:机电工程系 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班级:z080314 设计者:李腾飞(组长)李铁山杜建伟 指导老师:张旦闻 2010年1月1日星期五

课程设计评语 课程名称:干粉压片机的机构分析与设计 设计题目:干粉压片机 设计成员:李腾飞(组长)李铁山杜建伟 指导教师:张旦闻 指导教师评语: 2010年1月1日星期五

前言 干粉压片机装配精度高,材质优良耐磨损,稳定可靠,被公认为全国受欢迎产品。特别是现在的小型干粉压片机,市场前景很好。很多小型企业不可能花高价去买大型的,而且得不尝试,所以小型压片机更少中小型企业青睐。例如蚊香厂、鱼药饲料厂、消毒剂厂、催化剂厂都相继使用。本机还可改为异形冲模压片。由于该机型相对于其他机型压力较大,压片速度适中,因而受到生产奶片、钙片、工业、电子异形片的厂家欢迎。相信本厂品会给您带来良好的企业效应。 编者:洛阳理工学院第二小组 日期:2010年1月1日星期五

目录 一. 设计题目 (5) 1.工作原理以及工艺过程 (5) 2.原始数据以及设计要求 (5) 二. 设计题目的分析 (5) 1. 总功能分析 (5) 2. 总功能分解 (5) 3. 功能元求解 (6) 4. 运动方案确定 (7) 5. 方案的评价 (9) 6. 运动循环图 (10) 7. 尺度计算 (11) 8.下冲头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 (13) 9.下冲头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的位移曲线 (13) 三. 干粉压片机各部件名称以及动作说明 (14) 四. 参考书目 (14) 五. 新得体会 (14)

2014DSP课程设计

2014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要求: 1、2~3人一组合作完成(学生自由组合),每组四个题目中任选一个题目(每道题的人数上限为150人); 2、14周周二(12月2号)之前把选题和分组情况在选课老师处登记; 3、设计报告按实验报告格式撰写,每组交一份报告,但必须在设计报告中写清楚每个同学的工作分工; 4、17周之内交报告。 题目1: 设计音频降噪算法,并用MATLAB仿真实现。 1)读入一段音频后添加噪声,必须包括两种不同的噪声,信噪比:0dB~10dB;2)分别采用滑动平均滤波器,直接频域滤波,以及谱分析后设计滤波器滤波三种方法实现,并对比效果。 3)给出各种方案的设计依据、代码、频响曲线,以及输入输出对比图。 题目2: 某种通信采用在信号中插入一段正弦信号作为信号传输的起始标志,假设收到的基带模拟信号中正弦信号为67.7KHz,共71个周期,采样频率为270.8KHz,用MATLAB设计算法,找到接收数字信号的信号传输起始位置。 1)用MATLAB产生该信号,信号需有噪声; 2)设计FFT算法,找到该起始位置,要求算法效率尽量高。 题目3: 给定一个连续的低通滤波器,其冲激响应为 () 1 sin () t x t t Ω = Ω ,频率为1kHz,现 利用15kHz的采样率对其采样,得到一个离散的正弦信号x1[n](取100点长)。要求用MATLAB完成: 1)利用抽取处理将x1[n]采样率变为5kHz,得到x2[n]。绘出x2[n]的时域和频域图形,与之前的x1[n]时域频域进行对比。 2)利用内插处理将x1[n]采样率变为30kHz,得到x3[n]。绘出x3[n]的时域和频域图形,与之前的x1[n]时域频域进行对比。 题目4: 设计一个FIR低通滤波器,设计测试方案,对各种有限字长效应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和理论分析进行对比分析。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十几天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 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

的心态,因为毕竟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很好的.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学习同事优秀品质的过程,比如我组的纪超同学,人家的确有种耐得住寂寞的心态.确实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但是我所赞赏的还是他追求的过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斟酌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人家是在用心造就自己的任务,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们过去有位老师说得好,有有些事情的产生只是有原因的,别人能在诸如学习上取得了不一般的成绩,那绝对不是侥幸或者巧合,那是自己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的,这就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将指引着一个人意气风发,更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戒骄戒躁,态度端正,虚心认真….要永远的记住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一、温故而知新。课程设计发端之始,思绪全无,举步维艰,对于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扎实的我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于是想起圣人之言“温故而知新”,便重拾教材与实验手册,对知识系统而全面进行了梳理,遇到难处先是苦思冥想再向同学请教,终于熟练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而且领悟诸多平时学 习难以理解掌握的较难知识,学会了如何思考的思维方式,找到了设计的灵感。二、思路即出路。当初没有思路,诚如举步维艰,茫茫大地,不见道路。在对理论知识梳理掌握之后,茅塞顿开,柳暗花明,思路如泉涌,高歌“条条大路通罗马”。顿悟,没有思路便无出路,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2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2 题目7:专用精压机设计(4人) (一)、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专用精压机是用于薄壁铝合金制件的精压深冲工艺,它是将薄壁铝板一次冲压成为深筒形。如图1(a)所示,上模先以比较小的速度接近坯料,然后以匀速进行拉延成形工作,以后,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推出型腔,最后快速返回。上模退出下模以后,送料机构从侧面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它的主要工艺动作有: (1)将新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 (2)下模固定、上模冲压拉延成形将成品推出膜腔。 (a) (b) 图1 加工工件及上模运动规律 (二)、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 (1)动力源是电动机,作转动;冲压执行构件为上模,作上下往复直移运动,其大致运动规律如图1(b)所示,具有快速接近工件、等速工作进给和快速返回的特性。 (2)精压成形制品生产率约每分钟70件。 (3)上模移动总行程为280 mm,其拉延行程置于总行程的中部,约100 mm。 (4)行程速比系数K≥1.3。 (5)坯料输送的最大距离200 mm。 (6)上模滑块总质量40 kg,最大生产阻力为5000 N,且假定在拉延区内生产阻力均衡;(7)设最大摆动件的质量为40kg/mm,绕质心转动惯量为2 kg?m2/mm,质心简化到杆长的中点。其它构件的质量及转动惯量均忽略不计; (8)传动装置的等效转动惯量(以曲柄为等效构件,其转动惯量设为30 kg?m2,机器运转许用不均匀系数[δ]为0.05) (9)机构应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特别是工作段的压力角应尽可能小,传动角大于或等于许用传动角。 (三)、方案设计及讨论 (1)送料机构实现间歇送料可采用凸轮机构、凸轮—连杆组合送料机构、槽轮机构等。(2)冲压机构为保证等速拉延、回程快速的要求,可采用导杆加摇杆滑块的六杆机构、铰链四杆加摇杆滑块的六杆机构、齿轮—连杆冲压机构等。 (3)工件送料传输平面标高在1000mm左右。 (4)需考虑飞轮设计。 (四)、设计任务及要求 (1)根据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进行送料机构、冲压机构的选型; (3)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 (4)根据选定的原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分配传动比,并画出传动方案图; (5)对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6)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7)对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画出运动线图; (8)进行飞轮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

2014 届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李喜群老师: “湘中情”主题休闲茶楼室内设计 主题餐厅设计(梅、兰、竹、菊为主题) “***”别墅室内空间设计 南风苑(A,B,C,D户型)样板房设计 “**”室内设计公司办公室设计 室内空间中的软装设计 运用废旧物为主要材料,设计一个艺术空间,具体项目不限 新农村建设与设计(建筑,室内,景观) 人文科技学院校园一角景观规划与设计 娄底某创意文化街区景观规划设计 某私家别墅庭院设计 娄底某五星级酒店庭院景观设计 娄底街道艺术的再生——现代公共街区设计 湘中某别墅区景观设计 某小区景观设计 李洁老师: 1、娄星广场改造设计(2~3人一组) 2、文化广场改造设计 3、东方豪苑景观设计 4、星海名都屋顶花园景观设计 5、珠山公园规划设计 6、毓师园景观改造设计 7、孙水河公园入口广场景观设计 8、娄底一小南校区景观设计 9、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园景观改造设计 10、娄底市乐平大道道路景观设计 11、娄底市湘中大道道路景观设计 12、娄底市规划局景观设计 13、娄底市审计局景观设计 14、娄底市某居住区景观设计(某小区待定)

梁琼老师: 高娜老师: 1、高校教研室室内设计 2、LOFT风格小型酒吧空间设计 3、主题餐饮空间设计 4、色彩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某品牌服装专卖店设计 5、“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在办公空间中的应用 6、设计师之家——别墅设计 7、摄影俱乐部 8、湖湘文化在酒店设计中的应用 9、售楼中心室内设计 10、室内空间住宅设计

严明喜老师: 1、梅山文化展示厅设计(展示、接待、学术交流。22米*18米,层高3米) 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大楼整体形象设计 3、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一办公楼(明德楼)整体形象设计 4、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五栋教学楼(致远楼)整体形象设计 5、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系(逸夫楼)整体形象设计 6、某粥铺空间设计(品牌自定,原始结构为后街2个并联的门面,层高5米) 7、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毓师园(一办公楼与二办公楼之间地块)景观改造 8、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生宿舍楼整体形象设计 9、“曾国藩酒”旗舰店空间设计(15米*12米,层高3米) 10、售楼部空间设计(50米*60米) 11、红旗轿车4S店设计 12、梅山地区“新农村”建筑样式设计(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梅山地区农村大量建造新的民居,在已经建好的新民居中,几乎没有任何体现地方特色的元素,而且对原来的传统古民居破坏严重。整理和发展梅山建筑文化,研究和保护现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可以指导娄底地区乡镇开展地域民族特色建筑的现代新农村建设,使本地区形成独具文化特色城市形象;总结梅山文化背景下的传统民居中具有代表性的通用装饰元素,为现代新农村民居建设提供统一的装饰样式,以达到对传统民居的传承和保护的作用。) 谭意老师: 1、某一品牌专卖店室内空间展示设计 要求:任选运动、服装、电器、珠宝、化妆品五种类型中某一品牌为主题,根据其品牌及类型特征,对该品牌专卖店的商业空间进行展示设计布局。 2、一主题及特色餐厅设计 要求:建筑面积约200㎡,设计要满足主题及特色餐厅整体布局要求及各功能区基本功能要求,以满足功能需要为原则,流线清晰,分区合理,风格突出,主题色彩鲜明,文化内涵丰富,通过形态,色彩,照明,陈设,景观植物的摆放

机械课程设计总结多篇范文

机械课程设计总结多篇范文 紧张而又辛苦的几周的课程设计终于结束了。当老师给我们下达“四工位专用机床”的任务的时候,想想老师最初给我们说的课程设计,因为开始的大意吧,没能在第一时间开始运做,所以使得我们在这最后的几周里真的是逼着,压着,强迫着才弄完,当然,完成后的喜悦那是没得说的,尽管这样的设计使的我们烦恼着、无奈着,但只要经过了过程,我们就能得到自己所需的,所以还是能够尽心尽力的完成的,尽管那路途是那样的曲折! 说实话,课程设计真的有点累。然而当我们一着手清理自己的设计成果,漫漫回味这几周的心路历程,一种少有的成功喜悦即刻使倦意顿消。虽然这是我们刚学会走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一点小小的胜利,然而它令我们感到自己成熟的许多,另外我们都有了一种”春眠不觉晓”的感悟。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有耐心,细致。课程设计过程中,许多计算有时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心烦意乱,甚至弄错。但是一想到今后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想到世界上因为某些细小失误而出现的令世人无比震惊的事故,我们不禁时刻提示自己,一定要养成一种高度负责,认真对待的良好习惯。 我们觉得我们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大二的学生,能做并且做成功这样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在已经度过的两年大学生活里我们有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基础课。但是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面,如何去面对现实中的各种机械设计?如何把

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呢? 我想做这种课程设计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了很多次设计书和指导书,为了让我们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专用机床的标准,一次次翻阅机械设计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做的是课程设计,而不是艺术家的设计。艺术家可以抛开实际,尽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我们是工程师,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是构想,永远无法升级为设计。这次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这是我们在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们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实作为机械专业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制图软件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本次课程设计用的是XXX制图,虽然班上像xx这样的高手用的是XX做的,但是我们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用的它。因为用cad 制图方便简洁,易修改,速度快,我们的设计,大部分尺寸都能在cad上设计出来的。 其实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发现不管是我们这组的“四工位专用机床”的课程设计,还是班上其他的同学的课程设计,我们班上的同学都齐心合力的把老师分配给我们的任务都很出色的完成了,虽然有些设计和数据不是专用的那么标准,但是至少我们班的同学此次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洗瓶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洗瓶 机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洗瓶机 汽车与交通学院,车辆工程,车辆123班 设计者潘盼盼 指导老师韦丹柯 2014年6月23日至7月3日 目录 1.设计要求 一设计题目 二设计要求 三设计提示 四洗瓶机的工艺动作及功能分解 1洗瓶机的动作分解 2工作原理 3推头M的设计要求 五运动方案及选择 1 方案一(组合机构) 2方案二(五连杆机构) 3方案三(凸轮机构)

4 优缺点的比较及最终方案 六机构总图 七传动方案设计 八机构组合﹑参数及运动协调设计 1 机构选用 2 机构组合 3 运动协调设计 4 设计计算 5 运动循环图 九、心得体会 一.设计题目 洗瓶机主要由推瓶机构、导辊机构、转刷机构组成。如图所示,待洗的瓶子放在两个同向转动的导辊上,导辊带动瓶子旋转。当推头M把瓶子向前推进时,转动着的刷子就把瓶子外面洗净。当前一个瓶子将洗刷完毕时,后一个待洗的瓶子已送入导辊待推。 图1 洗瓶机工作示意图 洗瓶机的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洗瓶机的技术要求

二.设计任务 (1)洗瓶机应包括齿轮、平面连杆机构等常用机构或组合机构。学生应提出两种以上的设计方案并经分析比较后选定一种进行设计。 (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 (3)绘制机器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圈。 (4)设计组合机构实现运动要求,并对从动杆进行运动分析。也可以设计平面连杆机构以实现运动轨迹,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出运动线图。若采用凸轮机构,要求用解析法设计凸轮。 (5)其他机构的设计计算。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7)学生可进一步完成:洗瓶机推瓶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等。 三.设计提示 分析设计要求可知:设计的推瓶机构应使推头M以接近均匀的速度推瓶,平稳地接触和脱离瓶子,然后推头快速返回原位,准备第二个工作循环。 根据设计要求,推头M可走图所示轨迹,而且推头M在工作行程中应作匀速直线运动,在工作段前后可有变速运动,回程时有急回特性。 推头M运动轨迹 对这种运动要求,若用单一的常用机构是不容易实现的,通常要把若干个基本机构组合起来,设计组合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步进送料机设计说明

12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步进送料机 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付振强 学号8011208217 所属学院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械12-2 指导教师张涵 日期2010-06-30 前言 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市场愈加需要各种各样性能优良、质量可靠、价格低廉、效率高、能耗低的机械产品,而决定产品性能、质量、水平、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是产品设计。机械产品设计中,首要任务是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构思、各种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选用和创新设计。这要求设计者综合应用各类典型机构的结构组成、运动原理、工作特点、设计方法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等知识,根据使用要求和功能分析,选择合理的工艺动作过程,选用或创新机构型式并巧妙地组合成新的机械运动方案,从而设计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优良、工作可靠、实用性强的机械产品。 企业为了赢得市场,必须不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其中设计是产品开发的第一步,是决定产品的性能、质量、水平、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最主要因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合一种简单机器进行机器功能分析、工艺动作过程确定、执行机构选择、机械运动方案评定、机构尺度综合、机构运动方案设计等,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并初步运用机械原理的知识和理论,对分析、运算、绘图、文字表达及技术资料查询等诸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进行初步的训练,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开发和创新能力。因此,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在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训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次我设计的是步进送料机,以小见大,设计并不是门简单的课程,它需要我们理性的思维和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对步进送料机的设计进一步了解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流程,为我们今后的设计课程奠定了基础。 目录 前言 (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手册

一、课程设计的意义、内容及步骤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产品种类日益增多,对产品的机械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机械设备设计首先需要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构思、各种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选用和创新设计。本指导书旨在根据高校工科本科《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要求:结合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受到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初步训练,并能对方案中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针对某种简单机器(即工艺动作过程较简单)进行机构运动简图设计。 设计过程指从明确设计任务到编制技术文件为止的整个设计工作的过程,该过程一般来讲包括四个阶段:1)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2)原理方案设计;3)技术设计;4)施工设计。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完成前两个任务,完成的步骤如下;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设计结果体现创新精神。 2.方案设计阶段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讨论,分析机器的结构、传动方式、工 作原理,给出至少两种运动方案,并对其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3.方案确定以后,进行机构尺寸综合和机构运动分析时,每个学生的参数不同,独自 设计。若发现尚未达到工作要求,应审查方案,调整机构的尺寸,重新进行设计。 4.每个学生绘制一张图纸,应包括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简图和机械运动循环图,一两个 主要机构的运动分析及设计程序。 5.写一份设计说明书,最后进行答辩。 6.成绩的评定。课程设计的成绩单独评定。应以设计说明书、图样和在答辩中回答问 题的情况为依据,参考设计过程中的表现,由指导教师按五级计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进行评定。 二、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内容 1.功能分解 机器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一种机器都要完成某一工艺动作过程。将机械所需完成的工艺动作过程进行分解,即将总功能分解为多个功能元,在机械产品中就是将工艺动作过程分解为若干个执行动作。设计者必须把动作过程分解为几个独立运动的分功能,然后用树状功能图来描述,使机器的总的功用及各分功能一日了然。 例如,设计一部四工位专用机床,它可以分解成如下几个工艺动作: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成绩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平压印刷机机构 学院工学院 专业年级机制122 宋宏泽 同组王琳王旭侯善蕾 指导教师海蓉 (2014 年 7月) 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3 —2014 学年夏季学期 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平压印刷机机构设计 完成期限:自 2014 年 6 月 30 日至 2014 年 7 月 9 日共 1.5 周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容(可另加附页): 一、设计参数 由于是自拟题目,故设计参数需要根据背景调查,结合设计考虑,进行自行拟定。 二、设计任务 1、绘制整机工作的运动循环图 2、设计减速系统 3、设计执行机构 三、要求 1、设计报告正文中必须包含 机构的尺寸设计和参数设计 必要的图示说明、解析式推导过程 编制程序的流程框图 解析式与程序中的符号对照表 源程序清单 打印结果(含量纲的数表、图形) 2、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word文档打印设计报告(用语规,标点符号正确,无错别字) C语言程序(或其它)进行运动分析与受力分析 excel(或其它)打印数表与曲线 cad、flash/PPT(或其它)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Inventor(或其它)表现三维效果——选做

3、课程设计报告装订顺序 统一格式封皮 统一格式任务书 统一格式目录 统一格式正文 设计总结(心得体会、建议等——言简意赅) 统一格式参考文献 四、参考文献 参阅《机械原理辅助教材》中所列参考文献 五、设计进度建议 第1周: 周一:讲课,布置设计题目,课程设计实习 周二:实验室看模型,查阅资料,绘制运动循环图,拟定运动方案,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周三~周四:方案设计草图机构设计和分析,推导解析式,编制程序 周五:数学模型,编制程序,上机调试,设计报告定稿 周六~周日:确定参数 第2周: 周一~周二:交设计报告,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压床机构设计 自动化院(系)机械制造专业 班级机制0901 学号20092811022 设计者罗昭硕 指导老师赵燕 完成日期2011 年1 月4日

一、压床机构设计要求 1 .压床机构简介及设计数据 1.1压床机构简介 图9—6所示为压床机构简图。其中,六杆机构ABCDEF为其主体机构,电动机经联轴器带动减速器的三对齿轮z1-z2、z3-z4、z5-z6将转速降低,然后带动曲柄1转动,六杆机构使滑块5克服阻力Fr而运动。为了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在曲轴A上装有飞轮,在曲柄轴的另一端装有供润滑连杆机构各运动副用的油泵凸轮。 1.2设计数据

1.1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折 已知:中心距x1、x2、y, 构件3的上下极限角,滑块的冲程H,比值CE /CD、EF/DE,各构件质心S的位置,曲柄转速n1。 要求:设计连杆机构, 作机构运动简图、机构1~2个位置的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滑块的运动线图。以上内容与后面的动态静力分析一起画在l号图纸上。 1.2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已知:各构件的重量G及其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Js(曲柄1和连杆4的重力和转动惯量(略去不计),阻力线图(图9—7)以及连杆机构设计和运动分析中所得的结果。 要求:确定机构一个位置的各运动副中的反作用力及加于曲柄上的平衡力矩。作图部分亦画在运动分析的图样上。 1.3飞轮设计 已知:机器运转的速度不均匀系数δ.由两态静力分析中所得的平衡力矩Mb;驱动力矩Ma为常数,飞轮安装在曲柄轴A上。 要求:确定飞轮转动惯量J。以上内容作在2号图纸上。 1.4凸轮机构构设计 已知:从动件冲 程H,许用压力角 [α ].推程角δ。,远 休止角δ?,回程角δ',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见 表9-5,凸轮与曲柄共 轴。 要求:按[α]确定 凸轮机构的基本尺 寸.求出理论廓 线外凸曲线的最小曲 率半径ρ。选取滚子 半径r,绘制凸轮实际 廓线。以上内容作在 2号图纸上 压床机构设计 二、连杆机构的设计及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搅拌机机构设计与分析 1.机构简介 搅拌机常应用于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中对拌料进行搅拌工作如附图1(a)所示,电动机经过齿轮减速,通过联轴节(电动机与联轴节图中未画)带动曲柄2顺时针旋转,驱使曲柄摇杆机构1-2-3-4运动,同时通过蜗轮蜗杆带动容器绕垂直轴缓慢旋转。当连杆3运动时,固联在其上的拌勺E即沿图中虚线所示轨迹运动而将容器中的拌料均匀拨动。 工作时,假定拌料对拌勺的压力与深度成正比,即产生的阻力按直线变化,如附图1(b)所示。 附图1 搅拌机构(a)阻力线图(b)机构简图 2.设计数据 设计数据如附表1-1所示。 附表1-1 设计数据

3. 设计内容 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已知:各构件尺寸及重心位置,中心距x,y,曲柄2每分钟转速n 2。 要求:做构件两个位置(见附表1-2)的运动简图、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拌勺E 的运动轨迹。以上内容画在2号图纸上。 附表1-2 机构位置分配图 曲柄位置图的做法,如图1-2所示:取摇杆在左极限位置时所对应的曲柄作为起始位置1,按转向将曲柄圆周作十二等分,得12个位置。并找出连杆上拌勺E 的各对应点E 1,E 2…E 12,绘出正点轨迹。按拌勺的运动轨迹的最低点向下量40mm 定出容器地面位置,再根据容器高度定出容积顶面位置。并求出拌勺E 离开及进入容积所对应两个曲柄位置8’和11’。附图1-2 曲柄位置 目 录 1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参考数据 1.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3.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1.3.2、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与机构组成(设计三个方案并选出其中最合适的方案并说明理由。每一小组成员最终设计方案允许一致,但每个人的尺寸参数需不一致) 2课程设计的机构 2.1原动件设计 2.1.1电机选型 2.1.2减速器设计(选择好传动比,画出轮系即可) 2.2运动循环图 2.3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2.4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2.5齿轮机构设计 2.6凸轮机构设计 2.7飞轮设计 3设计小结 4参考文献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指导老师:哈丽毕努 设计者:马忠福 所属院系: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机械 10-7 班 完成日期: 2014年7月 新疆大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 机械姓名: 马忠福 课程设计题目: 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 课程设计完成内容: 设计说明书一份(主要包括:运动方案设计、方案的决策与尺度综合、必要的机构运动分析和相关的机构运动简图) 发题日期: 2014 年 6 月 15 日 完成日期: 2014 年 7 月 25 日 指导教师: 哈利比努

目录 一、蜂窝煤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1) 二、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2) 三、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 四、执行机构的选型 (3) 五、机械运动方案的选定和评价 (4) 六、机械传动系统的传动比和变速机构 (5) 七、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5) 八、对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尺寸计算 (6) 1、带传动计算: (6) 2、齿轮传动计算 (6) 3、曲柄滑块机构计算 (6) 4、槽轮机构计算 (7) 5、扫屑凸轮计算 (7) 九、机械方案运动简图 (8) 十、参考文献 (9)

一、蜂窝煤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是我国城镇峰窝煤(通常又称煤饼)生产厂的主要生产设备,这种设备由于具有结构合理、质量可靠、成型性能好、经久而用、维修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 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的功能是将粉煤加入转盘的模简内,经冲头冲压成峰窝煤。为了实现蜂窝煤冲压成型,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必须完成五个动作: (1)粉煤加料; (2)冲头将蜂窝煤压制成型; (3)清除冲头和出煤盘的积屑的扫屑运动; (4)将在模简内的冲压后的蜂窝煤脱模; (5)将冲压成型的蜂窝煤输送。 图1.1冲头、脱模盘、扫屑刷、模筒转盘位置示意图 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的设计要求和参数有: (1)蜂窝煤成型机的生产能力:30次/min; (2)驱动电机:Y180L-8,功率N=111KW;转速n=710r/min; (3)机械运动方案应力求简单; (4)图1.1表示冲头、脱模盘、扫屑刷、模筒转盘的相互位置情况。实际上冲头和脱模盘都与上下移动的滑梁连成一体,当滑梁下冲时将粉煤冲压成蜂窝煤,脱模盘将以压成的蜂窝煤脱模。在滑梁上升过程中扫屑刷将冲头和脱模盘刷除粘着粉煤,模筒转盘上均布了模筒,转盘的间歇机构使加料的模筒进入冲压位置、成型的模筒进入脱模位置、空模筒进入加料位置。 (5)为了改善蜂窝煤冲压成型的质量,希望冲压机构在冲压后有一保压时间。 (6)由于冲头压力较大,希望冲压机构具有增力功能,以增大有效作用,减小原动机的功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