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第四章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 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 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2、“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这段话说明():

A.使用价值是个历史范畴B.商品的使用价值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劳动产品D.商品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3、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A. 使用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价值

D. 价格

4、同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的劳动生产率是()

A.某企业的劳动生产率B.某个人的劳动生产率

C.某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D.全社会各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5、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

A.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

B.具体劳动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

C.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不是价商品值的惟一源泉

D.具体劳动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不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

6、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商品价值一定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 A.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B.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

C.与货币价值变化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D.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与纸币价值变化成反比

7、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 )

A.价格标准

B.价值尺度

C.观念货币

D.货币价值

8、商品是:( B )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C.一切物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

9.价值的本质是( )

A.一般人类劳动;

B.抽象劳动;

C.具体劳动;

D.社会生产关系;

10、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 )

A.使用价值构成;

B.交换价值构成;

C.价值构成;

D.货币构成;

11、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A.商品;

B.货币;

C.价格;

D.使用价值;

1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

A.两种劳动;

B.两次劳动;

C.两个过程的劳动;

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1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1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1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

A.不等价交换;

B.劳动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

16、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

A.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B.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C.商品经济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17、剩余价值来源于( )

A.不等价交换;

B.工人工资的扣除;

C.工人的剩余劳动;

D.劳动力的价值;

1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9、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20、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

A.工人工资的高低;

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2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

23、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是( )

A.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D.资本主义竞争激烈;

2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

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

25、产业资本是( )

A.生产资本;

B.工业资本;

C.社会总资本;

D.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26、产业资本循环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

A.流通阶段;

B.生产阶段;

C.购买阶段;

D.售卖阶段;

27、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公式是( )

A.G—W…P…W’—G’;

B.W…P…W’—G’—W;

C.P…W’—G’—W…P;

D.W’—G—W…P…W’;

28、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9、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

A.生产剩余价值;

B.实现剩余价值;

C.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D.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30、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 )

A.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31、资本的周转速度和( )

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C.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D.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32、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33、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是( )

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

C.商品资本;

D.流通资本;

34.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

A.原料;

B.燃料;

C.辅助材料;

D.机器、设备;

35、社会总资本(社会资本)是指( )

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总和;

B.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货资本的总和;

C.国内投资的资本和向国外投资的资本的总和;

D.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36.利润本质上是( )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37.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值程度的是( )

A.剩余价值率;

B.利润率;

C.平均利润率;

D.年剩余价值率;

38、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A、政治职能潮流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对外交往职能

39、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A、民法

B、宪法

C、刑法

D、行政法

40、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文学、艺术和宗教

B、道德、伦理

C、政治思想和法律

D、哲学、历史

二、多项选择题:

1、商品二因素的关系是()

A、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B、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的存在不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

A.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B. 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C.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的表现形式;

3.商品的价值是( )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D.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4.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

A.具体劳动;

B.社会劳动;

C.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

5.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 )

A.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B.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

C. 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是由不同具体劳动创造的;

6. 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7.价值规律对私有制社会生产的调节作用是通过( )

A.竞争实现的;

B.信用实现的;

C.市场价格的波动实现的;

D.成本价格的波动实现的;

8.劳动力的价值包括( )

A.维护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 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D.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9.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

A.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

B.是资本积累的直接源泉;

C.是扩大再生产的直接源泉;

D.是价值的源泉;

10.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

A.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来源;

B.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C.揭示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D.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11、垄断资本主义本身发展所经历的阶段是( )

A.企业垄断阶段

B.一般垄断或私人垄断阶段

C.行业垄断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2、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的意义在于( )

A.进一步揭示了资本的本质;

B.揭露了资本的真正来源;

C.揭露了资本家的剥削程度;

D.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矛盾;

13、劳动时间的长短取决于( )

A.产品的性质;

B.生产技术水平;

C.企业管理水平;

D.劳动生产率高低;

14、资本的生产时间包括( )

A.劳动时间;

B. 生产资料的供应时间;

C.正常的停工时间;

D.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

15、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

A.划分的根据和标准不同;

B.划分的目的不同;

C.划分的意义不同;

D.划分的内容不同;

16、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包括()

A、资产阶级政党

B、军队、警察

C、监狱、法庭

D、政府机构

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

A、资本主义民主和法制B政治组织形式

C、选举法制度

D、政党制度

18、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

A、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B、集中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精华

C、是资产阶级意识的集中反映

D、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19、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A、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

B、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

C、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D、作为上层建筑,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三.辨析题:

1.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3.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4.贱买贵卖是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源泉

5.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民主共和制。

6.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已主义。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简述价值规律的作用

3.简述货币的职能

4.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五.论述题:

1.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如何运用价值规律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2.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D 3B 4D 5B 6B 7B 8B 9A 10 A

11 D 12D 13C 14C 15C 16D 17 C 18B 19C 20D

21 D 22C 23C 24C 25D 26D 27C 28D 29D 30A

31D 32A 33B 34D 35D 36C 37B 38B 39B 4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 3ABCD 4BD 5BC 6AC 7ACD 8ABCD 9ABC 10BD

11BD 12ABD 13ABCD 14ABC 15ABCD 16BCD 17ABCD 18CD 19ABCD

三.辨析题:

1.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答:错。因为商品价值只有一个源泉,即生产商品的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答案:错,因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3.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答:错。利用价值规律,不一定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因为在价值规律作为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的情况下,生产者仅仅根据自己对市场的估计,自主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供求可能会失衡,造成资源浪费和需求得不到满足。

4.贱买贵卖是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源泉

答:错,因为雇佣工人劳动是创造剩余价值的源泉,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高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5.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民主共和制。

答:错,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专政,民主共和制只是特定具体条件下资产阶级实现自身统治的具体形式。

6.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已主义。

答:对。因为资本家占有资本,决定了在资本家生产过程中支配工人,产品分配按照有利于资本家自己的原则来分配,无偿地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不过是这种社会关系的精神表现,必然为资本家占有资本及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辩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己主义。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案: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矛盾及其发展。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生产的,而商品生产者根据自己对市场的估计自主安排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的商品不一定符合市场的需求,如果产品不能卖出去,商品的价值就不能得到实现,他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私人劳动就不能得到社会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2.简述价值规律的作用

答案:

通过市场价格波动调整供求关系,从而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调节各种商品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有利于供求平衡,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有效需求,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市场竞争机制促使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管理和服务,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3.简述货币的职能

答案: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4.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答案: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5、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答案:劳动者一无所有;劳动者能够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五.论述题:

1.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如何运用价值规律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答: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消极影响:导致垄断,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要尊重价值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企业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国家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宏观调控,使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共同调节市场经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

2.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

答: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应作具体历史分析。应客观历史地评价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在反对封建主义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中起到了推动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但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和巩固一段时间后,社会作用开始走向反面,逐渐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应该以辩证批判态度认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对其中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而有意编造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持鲜明的批判态度。

(完整版)身边的马克思主义

身边的马克思主义 ——重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有感我们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时间的洪流将我们带向何方?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直以来,在我的认识中,哲学都是研究这些人生大道理的学问。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也是早有耳闻,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奠基石。这样的大道理当然不是我这种小人物应该去费神理解的,所以在大二下学期,听说学校在继近代史,毛邓三后又开了个马克思,我心中确实是无比郁闷。 然而在经过了最初几堂课的学习后,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新的认识。我发现原来哲学并不是像我一直以来所想象的那样,是一堆糟老头子聚在一起晒着太阳研究的死气沉沉的人生大义,而是一门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科学——科学,是的,即使这里没有精确的公式推倒,也没有明确的比例图案,但是我依然认定它是一门精确无比的科学。因为它的每一条原则,都可以精确无误地代入到我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并且还经常给予我许多新的思考和启示。 三个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后,我对马克思老先生的思想体系有了系统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眼中再也不是空泛的道理和说教,而是由鲜活的理论和有力的事实构筑成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它以世界的物质性为毋庸置疑的前提,有力地阐述了唯物主义者的思想。在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像在用一双洞穿一切的眼睛观察世界,许多不

成熟的思想、许多即将犯下的错误,都在这眼睛的注视下无处遁形,最终被消灭于萌芽之中。在即将结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时候,我又将教材通读了一遍,有了颇多感悟和心得,并挑选出了课本里比较感兴趣的一些知识点,尝试着对它们加以分析、联系实际。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 哲学是什么?在网上有人这样解释:哲学就是在你在不知道选鱼还是选熊掌的时候,告诉你选鱼有选鱼的好处,选熊掌有选熊掌的好处,选鱼也有选鱼的坏处,选熊掌也有选熊掌的坏处。这样的解释虽然只是哲学的冰山一角,但它体现的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是的,如果你想知道鱼与熊掌究竟应该选择哪一个,哲学并不能给你明确的答案。但是哲学为你权衡了利弊得失,让你知道你的选择会让你得到什么,又会让你承担什么。这种对事物的分析对人们,尤其是对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大学生而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选择便是在毕业后直接找工作还是读研究生。无论选择哪条路都是各有利弊。选择直接就业的人可能会更早获得就业机会,或者更早完成创业的梦想,但他们也一并失去了继续深造自己第一学历的资格。选择留校读研的同学可以更多地接触国内外科技领域前沿信息,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在今后从业或创业的过程中增加一些筹码,但他们也许会错过人生精力最充沛的年华,或者深造的专业遭遇到一个饱和的市场,而且每种选择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解和认识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解和认识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解和认识我的态度 一句话 就是理性地看待马克思主义。我尊崇马克思 也象尊崇孔夫子 亚里斯多德一样 认为他们都是伟大的学者 伟大的历史人物 我有时间时也在学点马克思主义和四书五经 我不是盲目的信徒 但是我愿意作个虔诚的学生 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去研究、理解他们的学说和思想 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我有这样一种感觉 由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搞阶级斗争乱施专政和其它问题 引起许多人对民主、自由、人权等格外重视 但与此同时 一些同志对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社会主义等观念 产生厌恶抵制甚至否定 而且追溯到最后 把源头锁定在马克思那里 说他的主义是一派邪说 这显然是一种偏激、缺少理性的态度。一、关于马克思的民主观关于马克思的民主观 我的政治观点倾向自由主义。我认为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尊重人权、尊重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方面与自由主义大致相同 其区别只在于 他认为在存在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 不可能有最大多数人的自由和幸福 马克思说“不可能” 并不是“不应该” 只有进入他所设想的共产主义 才可能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 和“人的澈解放”。马克思的民主观没有抛弃民主的普遍概念 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 反对剥削 但主张继承人类一切美好的价值追求——自由、民主、人权、平等。在这一点上 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毫不迟疑地发扬马克思的民主观。我是这样想的 马、恩预言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空前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 如果这样的社会主义可以实现 其政权组织方式必然会参照继承已经发展成熟的、符合民主普遍价值的、资本主义原有的民主体制 而决不会倒退。斯大林、毛泽东的集权专制模式 表现为一党专政、个人崇拜和中央政府高度集权 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五、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实现的条件是在资本主义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后。其主要内容有 1、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 2、无产阶级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夺取政权 建立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3、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 改造社会 努力发展生产力 逐步实现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科学社会主义仍然是一种理想主义。这是我从关心政治开始 经过学习、思考结合观察社会实际的结果 是一种个人的认识和看法。关键问题是 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后 能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或者是反而会束缚、滞缓生产力的发展。构成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生产工具、劳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作业答案

第四章作业答案 解释概念:主存、辅存,Cache, RAM, SRAM, DRAM, ROM, PROM ,EPROM ,EEPROM CDROM, Flash Memory. 解:1主存:主存又称为内存,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2辅存:辅存可作为主存的后备存储器,不直接与CPU交换信息,容量比主存大,速度比主存慢。 3 Cache: Cache缓存是为了解决主存和CPU的速度匹配、提高访存速度的一种存储器。它设在主存和CPU之间,速度比主存快,容量比主存小,存放CPU最近期要用的信息。 4 RAM; 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信息。 5 SRAM: 是静态RAM,属于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信息。靠触发器原理存储信息,只要不掉电,信息就不会丢失。 6 DRAM 是动态RAM,属于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信息。靠电容存储电荷原理存储信息,即使电源不掉电,由于电容要放电,信息就会丢失,故需再生。 7 ROM: 是只读存储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 8 PROM: 是可一次性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9 EPROM 是可擦洗的只读存储器,可多次编程。 10 EEPROM: 即电可改写型只读存储器,可多次编程。 11 CDROM 即只读型光盘存储器。 12 Flash Memory 即可擦写、非易失性的存储器。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分这些层次?计算机如何管理这些层次? 答: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Cache—主存和主存—辅存这两个存储层次上。 Cache—主存层次在存储系统中主要对CPU访存起加速作用,即从整体运行的效果分析,CPU访存速度加快,接近于Cache的速度,而寻址空间和位价却接近于主存。 主存—辅存层次在存储系统中主要起扩容作用,即从程序员的角度看,他所使用的存储器其容量和位价接近于辅存,而速度接近于主存。 综合上述两个存储层次的作用,从整个存储系统来看,就达到了速度快、容量大、位价低的优化效果。 主存与Cache之间的信息调度功能全部由硬件自动完成。而主存—辅存层次的调度目前广泛采用虚拟存储技术实现,即将主存与辅存的一部份通过软硬结合的技术组成虚拟存储器,程序员可使用这个比主存实际空间(物理地址空间)大得多的虚拟地址空间(逻辑地址空间)编程,当程序运行时,再由软、硬件自动配合完成虚拟地址空间与主存实际物理空间的转换。因此,这两个层次上的调度或转换操作对于程序员来说都是透明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七章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教学要点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4.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 5.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6.共产主义远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教学方式和学时安排 本章计划安排4学时。 教学容: 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最终将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而且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当代大学生应该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想,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追求崇高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作过许多精彩的描绘。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往往带有浓厚的神秘性质和幻想色彩,因为他们不懂得预见未来的科学方法论,也不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这些描绘虽然被传为佳话,但是最后均沦为空想,而不能成为人所追求的崇高的社会理想。 历史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宏伟蓝图,才是真正科学的社会理想,成为引领我们具体实践的目标。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掌握了观察分析社会问题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进行观察和分析的科学方法,概括起来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具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与空想社会主义不同,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时,不只是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对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表示愤怒,而是进一步揭示出了产生这种种弊端的社会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

马克思主义在我生活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在我生活中的运用 姓名:江涛 班级:10级生物工程班 学号:201002016025 本文摘要: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任何事物都有二面性,我们要辩证得看待问题,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关键词:辩证思维矛盾实践与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 a 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其之所以能够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自然科学条件和理论基础,也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品质分不开的。 1.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首先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制度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资本主义所因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根治这种致命的绝症。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这一切都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2.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这些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创立新社会、变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为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的产生标志着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 3.自然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从十九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整理材料、寻找内部联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细胞学说表明,所有动植物的生命现象,都是细胞按照一定规律分裂和增殖的结果,从而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有机联系;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表明,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而揭示了整个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物质统一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自然界中品种繁多的生物种类,都是由少数简单生物经过长期的变化发展而成的。人类也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生物界是一个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4.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先进思想成果的结晶,它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则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哲学发展的最高形式,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黑格尔是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最大功绩就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是,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却隐藏在神秘的唯心主义体系之中,他的辩证法是革命的,万能的体系却是却窒息了辩证法。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他的伟大功绩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但他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却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抛弃了。他看到了人的自然存在,但他所说的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他不懂人的本质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材料,对它们进行革命的改造和发展,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 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5.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16.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17.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18.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 19.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 20.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1.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2.客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23.自在世界:人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24.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25.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6.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7.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28.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9.肯定:事物内部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确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的方面。 30.否定:可以在三重意义上使用否定,一是否定的方面,即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或因素;二是否定的环节,即把事物的发展和联系统一起来的环节;三是否定的阶段,即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第二阶段──从肯定到否定的阶段。 31.辩证否定:又称“扬弃”,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本身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32.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表现为事物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量变是事物在度范围内的变化。 33.质变: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表现为显著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 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 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2.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3.“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是() A.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4.“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这种观点是() A.历史唯物论的观点 B.历史唯心论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怀疑论的观点 5.在展望未来社会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A.是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辛辣地批判 B.是否看到了资本主义旧制度灭亡的命运 C.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D.是否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描绘 6.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这里的“魔鬼”是指() A.科学技术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生产方式 7.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是() A.消灭一切剥削制度 B.消灭一切旧风俗、旧习惯 C.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D.社会道德水平的极大提高 8.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C.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平均分配 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的重大意义是() A.第一次以人的劳动作为分配的标准 B.它将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C.第一次否定了特权作为分配的标准 D.第一次否定了资本作为分配的标准 11.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是 ( )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 B.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C.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D.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我身边的马克思主义

我身边的马克思主义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的学科,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多加思考,并试着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大多数时候会发现马克思主义与生活的联系还是挺密切的。 下面我就举几个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例子吧。一、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构成要素的内部联系。现象表现与外,由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内,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同时,本质是现象的依据,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因此,我们尝试着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唯有如此,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时,才不会上当受骗。 在这个崇尚金钱的社会,五花八门的广告漫天纷飞,对此,我们消费者要保持理智。近一段时间,网购之风盛行,由于我们消费者在网购时,看不见摸不着商品,有些商家就在网上进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因此,我们消费者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透过现象看本质谨防被骗。近期寒假将至,不少黑中介在招大学生做寒假工代理。不少黑中介欺骗代理说一个月能拿六七千,周六周日双休,一顿六个菜,住宿有空调。对此,我们大学生代理要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看其是否有相关资格证,与人打交道时要善于察言观色,透过现象看本质,才不会上当受骗。此外,寒假打算出去务工的大学生也要多加留心。 二、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大一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纠结。纠结于社团活动、专业知识的学习、人际关系,盲目的去忙碌,结果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更加的迷茫。现在想想是因为自己没有搞明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没能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才会如此纠结。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是多么的实用,面临矛盾,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做事情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忙而不乱才能有效率,出成绩。 三、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与质变关系让我想到高中时候的班主任---张宇老师。张宇老师是一个比较主张题海战术的老师,他总是把“量的积累可以达到质的突变”这句话挂在嘴边。期中考试张宇老师请我们班前几名给我们做学习经验总结,他们几位都说没啥特别好的经验,就是多做题。水滴石穿也证明了量的积累可以达到质的突变这一真理。

正确认识和了解马克思主义

正确认识和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途程中同人类思想史上任何一个伟大思潮一样发生过这样那样地误解和扭曲。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攻击和诽谤,特别是由于自己内部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错误倾向的干扰,以及我们在运用时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态度和评估上产生了一系列的混乱。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需要对它作出科学界定。 ——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出生于19世纪20年代前后德国发达省份莱茵省。青年马克思、恩格斯都曾经是激进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上信奉过唯心主义。在1842—1844年期间,他们通过不同途径,实现了世界观的“两大转变”,即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1844年8月,恩格斯在巴黎同马克思相见,他们在交谈中认识完全一致,从此结成深厚友谊,并共同著书立说,创造一个崭新的理论。所以,这个理论代表和反映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他们创造的学说体系。马克思在世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学说称为“新理论”,有时也叫“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逝世后,由于他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具有崇高威信,人们以他的名字将其命名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两个人创造的理论只写上一个人的名字,对此恩格斯于1886年以虚怀若谷的态度发表了一个声明。他说:这个理论的绝大部分指导思想的最后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够做到,至多有几个专门领域除外。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以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要了解和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 ——就其性质来说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潮。这涉及这个学说属于哪一种类别或性质。所谓性质是指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正处于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有的国家过渡完毕,有的正在过渡。那时社会思潮和思想理论五彩缤纷,但是就大的类别来说无非是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而马克思主义就其性质来说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列宁指出:“在第一个时期的开头,马克思学说决不是占统治地位的。它不过是无数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中的一个而已。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是那些基本上同我国民粹主义相似的社会主义。”同俄国民粹主义相似的社会主义,指的是以西斯蒙第等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与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显著区别,就是由于它汲纳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社会科学——德国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7章练习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七章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的是A A. 马克思 B. 马克思和恩格斯 C. 恩格斯 D. 列宁 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想是C A.推翻三座大山B.实现经济发展C.实现共产主义D.人民当家作主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剖析(B )中阐发展望未来社会的 A.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B.资本主义的矛盾中C.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中D.未来社会发展方向中4、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D A.按需分配B.按劳分配C.按资分配D.各尽其能,按需分配 5、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战争不复存在的原因是D A.人们的向往B.帝国主义的侵略结束C.生产力的发展D.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消灭 6、国家的消灭指的是C A.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消亡B.阶级统治的消灭C.政治国家的消灭D.社会组织的消灭 7、因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消除,就有了A A.社会关系实现高度和谐B.生产关系实现高度和谐C.政治关系实现高度和谐D.国家关系实现高度和谐8、( )是能提高劳动者能力和创造性B A.培训时间的大大延长B.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C.教育时间的大大延长D.活动时间的大大延长 9、未来社会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完全取决于C A.人们在其中生活的那个既定的实际环境B.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 C.人们在其中生活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D.未来社会的具体特征 10、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D A.谋生手段B.教育的必备C.生活的爱好D.生活的第一需要 11、共产主义里的分工是D A.自觉的新式的分工B.旧式分工的消除C.脑力与劳力分工D.生产者全面发展的分工 12、下列提法正确的是B A. 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 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 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 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13、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D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 巳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14、“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C A.是矛盾的 B. 是两回事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5、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 A. 两种不同的状态B.两种不同的选择C.两条不同的道路D.两种不同的理想 16、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D 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利益差别 17、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心得 学号:091153033 姓名:黄明清 摘要:本文主要是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论和我在这学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心得体会;此外说说这门课对我在以后学习中的帮助以及书中知识对我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影响;最后说说我在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质疑和建议。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引言:步入大二,我们在学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两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去学习这门课程,这样的学习深度过程是对我们学习政治是很有帮助的啊。而这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在以后的学习政治中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所以就应该要学好它。心得体会的描述也是学好这个课程的最好体现。 1.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 2.心得体会 大学的第二年终于学到了所谓的“大学最无聊的课程”,但是在这一个学期下来,感觉自己还是多多少少学到了一下东西,而且感觉上课也并非那么的无聊,经常会感觉到这个课程也是有它的有趣的一面。老师也会经常举一些生动的例子来阐述书中抽象的原理,让我能容易的明白。当然在经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 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点难点问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点难点问题及答案经远离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恰恰是非 1 的、1.问: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教条的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失败。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面 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可以从内容和历史使命两个方对着西方社会的和平演变政策的大举压境,不仅没有坚持马克思 面来回答。首先,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马克主义,反而在“新思维”的指导下,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 思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和侧面论位和指导作用,这才是前苏联社会主义解体的真正原因。 证和解决共同理论主题——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具 体的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其 3.问: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吗?还有没有别的标 中辩证唯物主义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然观;历史唯物主义准? 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理答: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 论观点。两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世一标准,不存在其它的标准。当然,这并不排斥人类理性和逻辑 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证明在检验认识真理性过程中的作用。可是,逻辑证明尽管重要,内容,马克思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但它毕竟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逻辑证明的前提、规则、结论, 观点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仍然要通过实践检验去确定其真理性与科学性。逻辑证明是实践 的基本矛盾,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检验的必要补充,却不能代替实践检验,也不能脱离实践单独进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行。具体的实践有局限性,实践检验认识只能是一个过程,无限 理论验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标指向,马发展的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因此,在坚持实践标 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准时,要防止把实践标准简单化。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预测和描绘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图景,也使社会主 4.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否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义理论从空想变为了科学。综上所述,从理论内容上来说,马克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不同的理论层面论证和展示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 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理论命题,三者紧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 密联系,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从观性和差别性。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使命——解放无产阶级及全人类来说,马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 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解决的是人类如何从自然对人的束缚中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 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的是人类如何从社会对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 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在马克思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下,如何解放无产阶级;科学社会主义是无 5.问:在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企业里,价值是不是唯一的由工 产阶级和全人类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前景与方面的描绘。三者从时人的活劳动创造的?先进的机器设备是否也能创造价值? 间、空间、条件不同的维度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解放答:在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企业里,商品的价值也只能是由工 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总之,无论从理论内容,还是历史使命上,人的活劳动创造的。先进的机器设备并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为一个不可分割为机器设备并不是独立的生产要素,它不能离开其他生产要素 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也通过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彼(特别是人的劳动力)而独立存在。机器设备的开发和应用离不 此联系展现出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认识来源于对马克思开包括科技人员、生产人员、管理人员等在内的众多的“总体劳 主义理论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动者”的艰辛劳动。机器设备的开启、监视、调试、信息处理和 检修等,也都离不开人的劳动。所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机 2.问:既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为什么在这个科学理论的指器设备只是作为“物”的要素、作为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挥 导下,前苏联社会主义还会解体?作用的。在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的价值可以通过活劳动转移到 答: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不等于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商品当中去,但它本身不会创造新价值。现实生活中,采用先进 个终极理论,由于时代背景和时代主题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设备的企业之所以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能实现较多的利润 从它产生那一天起就面临着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的境况。在社收入,原因主要在于,先进的机器设备虽然本身不能创造价值, 会主义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但利用先进的机器设备进行生产却可以大大提高人的劳动生产 基础上不断解决新问题,并在不断解决新问题中获得丰富和发展。效率。在某一部门劳动生产率既定的前提下,如果哪一个个别企 但前苏联社会主义自斯大林伊始,教条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业率先采用了先进的机器设备进行生产,该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 不顾前苏联社会主义建立的历史前提已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率就会大大高于部门平均的劳动生产率,其所生产的单位商品的 社会建立的历史前提有所不同,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教条个别价值就会低于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社会价值, 地搬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描绘,形成了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而商品在市场上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进 设的模式——斯大林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并在此基础行交换的,因此,采用先进设备的企业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就可以 上出现了种种社会矛盾,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本身已获得超额的价值补偿,获得较高的利润收入。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存储系统(一)(含答案)

第四章、存储系统(一) 4.1 存储系统层次结构随堂测验 1、哈弗结构(Harvard Architecture)是指()(单选) A、数据和指令分别存放 B、数据和指令统一存放 C、指令和数据分时存放 D、指令和数据串行存放 2、如果一个被访问的存储单元,很快会再次被访问,这种局部性是()(单选) A、时间局部性 B、空间局部性 C、数据局部性 D、程序局部性 3、下列关于存储系统层次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存储系统层次结构由Cache 、主存、辅助存储器三级体系构成 B、存储系统层次结构缓解了主存容量不足和速度不快的问题 C、构建存储系统层次结构的的原理是局部性原理 D、构建存储系统层次结构还有利于降低存储系统的价格 4、下列属于加剧CPU和主存之间速度差异的原因的是()(多选) A、由于技术与工作原理不同,CPU增速度明显高于主存增速率 B、指令执行过程中CPU需要多次访问主存 C、辅存容量不断增加 D、辅存速度太慢 5、下列关于局部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局部性包括时间局部行和空间局部性 B、局部性是保证存储系统层次结构高效的基础 C、顺序程序结构具有空间局部性 D、循环程序结构具有时间局部性 4.2 主存中的数据组织随堂测验 1、设存储字长为64位,对short 变量长度为16位,数据存储按整数边界对齐,关于short 变量j 在主存中地址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此题为多选题) A、j的物理地址mod 8 = 0 B、j的物理地址mod 8 = 1 C、j的物理地址mod 8 = 2 D、j的物理地址mod 8 = 3

2、设存储字长为64位,对char 变量长度为8位,数据存储按整数边界对齐,关于char 变量j 在主存中地址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此题为多选题) A、j的物理地址mod 8 = 0 B、j的物理地址mod 8 = 1 C、j的物理地址mod 8 = 2 D、j的物理地址mod 8 = 3 3、下列关于大端与小端模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此题为多选题) A、大端模式(Big-endian)是指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而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 B、小端模式(Little-endian)是指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而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 C、0x12345678 按大端模式存放时,其所在存储单元最低字节单元存放的数据是0x12 D、0x12345678 按小端模式存放时,其所在存储单元最高字节单元存放的数据是0x12 4、下列关于存储字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此题为多选题) A、主存一个单元能存储的二进制位数的最大值 B、存储字长与所存放的数据类型有关 C、存储字长等于存储在主存中数据类型包含的二进制位数 D、存储字长一般应是字节的整数倍 5、某计算机按字节编址,数据按整数边界存放,可通过设置使其采用小端方式或大端方式,有一个float 型变量的地址为FFFF C000H ,数据X = 12345678H,无论采用大端还是小段方式,在内存单元FFFF C001H,一定不会存放的数是()(此题为多选题) A、12H B、34H C、56H D、78H 4.3 静态存储器工作原理随堂测验 1、某计算机字长16位,其存储器容量为64KB,按字编址时,其寻址范围是()(单选) A、64K B、32KB C、32K D、64KB 2、一个16K*32位的SRAM存储芯片,其数据线和地址线之和为()(单选) A、48 B、46 C、36 D、3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