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什么方法统计经验公式

用什么方法统计经验公式

用什么方法统计经验公式
用什么方法统计经验公式

用什么方法统计经验公式?

经常看到很有用的一些经验公式,对我们工作很有帮助,但不知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这些经验公式。

答复:

经验公式用于描述岩土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由于岩土工程中参数测定方法的多元化,对同一岩土体通常可以采用各种不同方法进行测试,为经验公式的统计提供了大量原始数据。又由于岩土工程中参数测定的不确定性比较大,也需要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印证与检验。有时由于某些试验的条件比较困难或者费用比较昂贵,希望用比较方便、简单的测试结果,通过经验公式得到需要的参数。这些都是岩土工程中经验公式大量使用的客观需要。因此,经验公式在试验室工作和工程勘察、设计中广泛使用。

统计经验公式所依据的数据是对比试验的资料。例如,基于对比试验资料统计地基承载力和原位测试数据之间经验公式,对比试验是指对同一个场地,既做载荷试验,又做原位测试。当然原位测试的土层、测定的高程和位置都与载荷试验点是匹配的,这样得到的数据组是一一对应的,积累了许多试验之后,就能得到地基承载力与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或标准贯入击数之间的数据系列。

将这样的对比试验数据画成散点图,可以根据散点群的趋势以分析地基承载力与原位测试指标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相关关系。

对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一一对应的数据,可采用解析法建立经验公式;但对于离散性的数据,则只能采用统计的方法求解经验公式中的回归系数。

岩土参数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非线性的,这需要通过分析来确定。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试验数据画在直角坐标图上,用图解法分析变量之间呈什么样的关系,对有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可以根据专业知识判定线形。

岩土工程中常用的经验公式在直角坐标图上有如图6-1所示的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当自变量增大时,因变量逐渐减小;第二种类型是当自变量增大时,因变量随之增大,但斜率逐渐减小并趋于常量或减小到零;第三种类型是当自变量增大时,不仅因变量随之增大。而且斜率也不会减小。

式(6-14)所示的幂函数是一种适应性比较强的线形,能广泛地适用于描述上述三种类型的经验关系。

当b1时,它又符合第三种类型的曲线特征。介于上述三种情况之间的中间过渡状态是两条直线。当b=0时,X与y无关,成为一条截距为α的水平线;当b=1时,则表现为一条斜率为α的直线方程。因此,幂函数可以用来初步判别经验曲线的数学类型。

对式(6-14)的幂函数等式的两端取对数:

式(6-16)中的A、B两个系数可以用统计的方法求得,称为回归系数。

对于下面一些其他类型的非线性函数,也可通过不同的变量变换,变换为式(6-16)所示的线性方程。这些非线性的经验公式是在岩土工程是常用的,其线形比较简单,统计拟合也比较方便。

对于线性关系,可以直接进行统计得到线性方程的待定参数。对于非线性的经验公式,可以用上述不同的坐标变换方法将曲线变换成直线的关系,然后进行统计。因此,一般常用的经验公式总可以通过线性回归的统计方法求解经验公式的待定系数。

利用统计数学的方法可以求解线性方程中的待定参数,在岩土工程的参数分析中,采用最小二乘法已有足够的分析精度。

假定实测数据的散点图如图6-2所示。假定代表这些散点的回归方程线已经画出,我们取任意M进行分析,M点与回归线在纵向的坐标差为Y-Y', Y为实测值, Y'表示用自变量X 代入回归方程求得的数值,两者的差值(Y-Y')称为离差。除了在回归线上的散点外,其他的点都存在离差。不在回归线上的散点越多,散点离回归线越远,则离差的总和就越大。由于离差有正有负,离差的代数和就有互相抵消的可能性,就反映不出误差的大小,所以通常用离差的平方和Q来表示:

对于一定的散点群,当直线的位置和走向发生变化时,离差平方和随之而变化,在这样的变化中总能找到一个最小的Q值,则与之相应的直线位置应该是最佳的。因此,以离差平方和最小为条件确定的回归系数A和B应该是最理想的,也就是我们要求的结果,这种确定回

归系数的方法通常称为最小二乘法。

根据求极值的原理,离差平方和最小的条件为:

得到用下式表示的回归系数A和B:

回归系数既然是在离差平方和最小的条件下求得的,由此必然存在着剩余的离差平方和。剩余的离差平方和分配到每个数据上的部分称为回归方程的剩余方差,剩余方差的平方根称为回归方程的剩余标准差σ。

剩余方差是衡量经验公式精度的指标,而衡量两个指标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是相关系数r。

如果散点都在一条直线上,则对任一对数据都满足δ=Y-Y'=0,则Q=0;如果散点满天飞,两个变量完全不相关,回归不起作用,则:

基于对上述两种极端情况的分析,提出一个指标来衡量介于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称为相关系数。

对于完全相关的情况,相关系数r=1;对于完全不相关的情况,相关系数r=0;对于介于中间状态的情况,相关系数r变化于(0,1)区间。

对于非线性的经验公式,在求得线性的回归方程以后,还需要进行系数变换,将线性方程变换回原来的非线性方程,得到非线性的经验公式。得到经验公式之后,需要进行回代检验,以检查统计计算是否正确。

在各种手册中的这一类公式,都是在原位测试与载荷试验资料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统计出来的回归方程。由于对比的载荷试验是零埋深和小尺寸压板,因此,应用这些公式估计的承载力是深宽修正以前的承载力,应用时应根据实际的基础尺寸与埋置深度,对得到的地基承载力进行深宽修正。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估计”地基承载力,可能有些人接受不了我的这种说法,认为应该用“确定”或“计算”这一类词才显示勘察报告有水平。其实不然,这就涉及对这类经验公式来历的了解和对回归方程误差的认识。

在岩土工程的试验、量测工作中,经常需要整理分析数据。在有些研究工作中需要通过

试验数据的整理,求得土的某些计算参数;或采用反分析的方法从实测资料反求计算参数;有时将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以验证计算模型或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等。这是解决岩土工程问题的常用方法,也是将实际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正确途径。但如果没有正确地运用数据处理的方法,或者缺乏严格的物理概念,那么数据处理的结果仅是一种数字游戏,甚至会形成错误的判断,主要有下面三种类型的问题:

(1)当待定参数的个数超过试验数据的数量时,采用内插的方法得到足够多的数据个数以满足准则方程的数量要求,甚至提出“可通过插值的方法,增加控制方程数,使独立方程个数大于或等于优化反分析的参数个数”。这个提法显然是不正确的、相互矛盾的。插值与其所依据的数据并不是独立的,则增加的方程就不是独立的,插值再多,方程再多也不满足独立方程个数大于或等于优化反分析的参数个数的数据处理基本要求。例如,根据试桩曲线的数据计算荷载传递函数的待定系数,一般Q-s的试验数据只有10对;如待定参数的个数超过10个就无解,除非在试验时增加试验数量或数据的数量。

(2)根据反分析(或试验资料整理)得到的计算参数,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求得土体或结构物的反应,将计算的结果和实测的数据进行对比,两条曲线非常接近就说明理论方法是正确、合理的。这里非常关键的问题是验证用的实测数据必须和反分析(或试验资料整理)所依据的数据互相独立,即必须是两套数据。但目前的论文中,对此都没有交代清楚。事实上,很多论文的所谓"验证"所用的数据就是反分析所依据的那一套。这种比较并没有验证的任何物理概念,而仅仅是数据处理中的回代,用以检查数据处理计算是否出错。那两条曲线之间的差别并不是理论和实测之间的不一致,而是数据处理方法所容许的误差。如果用的是最小二乘法,那就是满足离差平方和为最小时的剩余离差。

(3)验证的方法上不严格,有任意性。如果实测(或试验)曲线有很多条,如在相同条件下的平行试验,在建筑物对称位置的观测数据,但这些数据或曲线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验证时不能回避这种差异,只能从统计平均的概念上去比较理论计算和实测结果之间的吻合程度。但目前一些论文并不给出全部的资料,也不从分析实测数据之间的离散性上来说明理论计算与实测数据之间符合程度的评价标准,而是仅给出一条曲线或一族曲线来说明理论和实际吻合得非常好。

接地网电阻计算公式

接地网电阻计算公式 三维方法设计变电站的接地电阻 陈光辉1 江建武2 (1 深圳市长科防雷技术有限公司,深圳) (2 深圳供电局变电部,深圳) 【摘要】用三维方法设计变电站的接地电阻,可使接地电阻比传统设计更加准确,结合现有国内外接地新材料.新技术,新 工艺,可使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电阻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三维地网设计、新材料,新工艺施工。 前言 目前,由于征地等原因,变电所的占地面积越来越小,有的GIS 室内型110kV 变电站占地面积仅有1500m2, 且大部分建在山上,这些地方往往电阻率很高,欲在这样的地方不扩网、不外引,在原地使其工频接地电阻达到 规程要求标准,用常规方法很难实现。我公司在实践过程中,采用三维方法设计,即A-T-N 方案,成功解决了 土壤电阻率300Ωm,占地面积为5000m2 情况下的接地电阻R≤0.5Ω的国家规定标准。 1 A 方案 用常规的方法实现工频接接地电阻RA,主要是用于解决地网的电位分布均匀,均衡最大值下的冲击电压,以 及降低水平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它可以利用工地的自然接地体,如建筑物、自来水管等来完成网格式接地网的接 地电阻,它是在不扩网、不外引、不使用任何降阻剂的情况下计算出的工频接地阻抗值,计算公式采用部颁《交流 电气装置的接地》[1]有关规定的公式进行。 a e R a R 1 = (1) 1 3ln 0 0.2 L S S L a ? ?? ? ? ?? ? = ?(2) ?? ? ??= + + ? ? B

hd S L B S Re 5 9 ln 2 0.213 (1 ) π ρρ (3) S h B 1 4.6 1 + = (4) 式中:Ra—任意形状边缘闭合接地网的接地电阻(Ω); Re—等值(即等面积、等水平接地极总长度)方形接地网的接地电阻(Ω); S—接地网的总面积(m2); d—水平接地极的直径或等效直径(m); h—水平接地极的埋设深度(m); LO—-接地网的外缘边线总长度(m); L—水平接地极的总长度(m)。 简化后的计算方法: S R a ′ = 0.5ρ(5) 式中:ρ—土壤电阻率(Ωm); S—地网面积(m2)。 上式公式中, a R 和土壤电阻率ρ成正比,和地网占地面积S 成反比。如果取p=300Ωm,欲达到R=0.5Ω面 积S 则必须达到90000m2。 在正方型接地网中,当网格数超过16 个时,基本(1)式=(5)式;当网格数少于16 个时,a R > R′a 。 日本川漱太朗公式为: ?? ? ?? ? + ? ′

五种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三版)计算题汇总 历年考点:定员,劳动成本,人工成本核算,招聘与配置,新知识:劳动定额的计算 一、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 1.按产量定额计算产量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单位时间内实际完成的合格产品产量/产量定额)×100% 2.按工时定额计算工时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单位产品的 【能力要求】: 一、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原) (一)按劳动效率定员根据生产任务和工人的劳动效率,以及出勤率来计算。 实际上是根据工作量和劳动定额来计算。适用于:有劳动定额的人员,特别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公式中:工人劳动效率=劳动定额×定额完成率。劳动定额可以分为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种基本形式,两者转化关系为: 所以无论采用产量定额还是工时定额,两者计算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一般来说,某工种生产产品的品种单一,变化较小而产量较大时,宜采用产量定额来计算。可采用下面的公式: 如果把废品率考虑进来,则计算公式为: 二、劳动定员 【计算题】: 某企业主要生产 A、B、C 三种产品,三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和 2011年的订单如表所示。预计该企业在 2011 年的定额完成率为 110%,废品率为 2.5%,员工出勤率为95%。 请计算该企业 2011 年生产人员的定员人数 【解答】: A 产品生产任务总量=150×100=15000(工时) B 产品生产任务总量=200×200=40000(工时) C 产品生产任务总量=350×300=105000(工时) D 产品生产任务总量=400×400=160000(工时) 总生产任务量=15000+40000+105000+160000=320000(工时) 2011 年员工年度工日数=365-11-104=250(天/人年) 【解答】:

NTC热敏电阻[概念_计算方法_应用场合]

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概念,计算方法,应用场合] 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NTC热敏电阻是指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是使用单一高纯度材料、具有接近理论密度结构的高性能陶瓷。因此,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还具有电阻值、温度特性波动小、对各种温度变化响应快的特点,可进行高灵敏度、高精度的检测。本公司提供各种形状、特性的小型、高可靠性产品,可满足广大客户的应用需求。 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工作原理 NTC是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的缩写,意思是负的温度系数,泛指负温度系数很大的半导体材料或元器件,所谓NTC热敏电阻器就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它是以锰、钴、镍和铜等金属氧化物为主要材料,采用陶瓷工艺制造而成的。这些金属氧化物材料都具有半导体性质,因为在导电方式上完全类似锗、硅等半导体材料。温度低时,这些氧化物材料的载流子(电子和孔穴)数目少,所以其电阻值较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载流子数目增加,所以电阻值降低。NTC热敏电阻器在室温下的变化范围在10O~1000000欧姆,温度系数 -2%~-6.5%。NTC热敏电阻器可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温度补偿、抑制浪涌电流等场合。 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专业术语 零功率电阻值 RT(Ω) RT指在规定温度 T 时,采用引起电阻值变化相对于总的测量误差来说可以忽略不计的测量 功率测得的电阻值。 电阻值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式为: RT = RN expB(1/T – 1/TN) RT :在温度 T ( K )时的 NTC 热敏电阻阻值。 RN :在额定温度 TN ( K )时的 NTC 热敏电阻阻值。 T :规定温度( K )。 B : NT C 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又叫热敏指数。 exp :以自然数 e 为底的指数(e = 2.71828 …)。 该关系式是经验公式,只在额定温度 TN 或额定电阻阻值 RN 的有限范围内才具有一定的精确度,因为材料常数 B 本身也是温度 T 的函数。 额定零功率电阻值 R25 (Ω) 根据国标规定,额定零功率电阻值是 NTC 热敏电阻在基准温度25 ℃ 时测得的电阻值 R25,这个电阻值就是 NTC 热敏电阻的标称电阻值。通常所说 NTC 热敏电阻多少阻值,亦指该值。

建筑隔声量计算

建筑隔声计算 声音传播的两种途径:一种是振动直接撞击围护结构,并使其成为声源,通过维护结构的构件作为媒介介质使振动沿固体构件传播,称为固体传声、撞击声或结构声;另一种是空气中的声源发声以后激发周围的空气振动,以空气为媒质,形成声波,传播至构件并激发构件振动,使小部分声音等透射传播到另一个空间,此种传播方式也叫空气传声或空气声。 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建筑隔声划分为四个等级(适用于住宅类建筑):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第4.5.3条: 墙体、门窗只需要计算空气声的隔声量即可,楼板则需同时分别计算空气声及撞击声的隔声量。 所有的理论计算公式由于都是在许多不同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计算值偏差普遍偏大,并不符合实际工程情况,无法直接应用在工程实际中,《建筑隔声设计——空气声隔声技术》一书中,推荐我们在工程中一般采用如下经验公式: R=23Logm-9 (适用于m≥200kg/m2,m为构件的综合面密度)R=13.5Logm+13 (适用于m≤200kg/m2,m为构件的综合面密度)面密度:指固定厚度的情况下,单位面积的重量,单位:kg/m2。 综合面密度:指单位面积内,构件各构造材料的重量之和。 例,某建筑外墙的构造为:水泥砂浆(20mm)+轻质保温砂浆(30mm)+砂加气制品(200mm)+石灰水泥砂浆(20mm),各构造层对应密度分别为1800kg/m3、350kg/m3、760kg/m3、1700kg/m3。 则外墙的综合面密度为m=20*1.8+30*0.35+200*0.76+20*1.7 =232.5kg/m2>200kg/m2 该外墙的综合面密度大于200kg/m2,则采用以下公司计算: R=23Logm-9=23Log(232.5)-9=45.43dB 玻璃窗及幕墙的隔声量计算 (1):计算单层构件时采用: R=13.5 Log m+13 (公式一) 上面公式中: R:单层玻璃的隔声量; m:构件的面密度; (2):计算中空或夹层构件时采用: R=13.5 Log (m1+m2)+13+ΔR1 (公式二) 上面公式中:

复利及年金计算方法公式

复利终值与现值 由于利息的因素,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即使不考虑通胀的因素,货币在不同时间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今天的1万元,与一年后的1万元,其价值是不相等的。例如,今天的1万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年利10%,一年后银行付给本利共1.1万元,其中有0.1万元为利息,它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绝对数,即利息;一是相对数,即利率。 存放款开始的本金,又叫“现值”,如上例中的1万元就是现值;若干时间后的本金加利息,叫“本利和”,又叫“终值”,如上例的1.1万元就是终值。 利息又有单利、复利之分。单利的利息不转为本金;复利则是利息转为本金又参加计息,俗称“利滚利”。 设PV为本金(复利现值)i为利率n为时间(期数)S为本利和(复利终值) 则计算公式如下: 1.求复利终值 S=PV(1+i)^n (1) 2.求复利现值 PV=S/(1+i)^n (2) 显然,终值与现值互为倒数。 公式中的(1+i)^n 和1/(1+i)^n 又分别叫“复利终值系数”、“复利现值系数”。可分别用符号“S(n,i)”、“PV(n,i)”表示,这些系数既可以通过公式求得,也可以查表求得。

例1、本金3万元,年复利6%,期限3年,求到期的本利和(求复利终值)。 解:S=PV(1+i)^n 这(1+i)^n 可通过计算,亦可查表求得, 查表,(1+6%)^3=1.191 所以S=3万×1.191=3.573万元(终值) 例2、5年后需款3000万元,若年复利10%,问现在应一次存入银行多少?(求复利现值) 解:PV=S×1/(1+i)^n=3000万×1/(1+10%)^5查表,1/(1+10%)^5=0.621 所以,S=3000万×0.621=1863万元(现值)

计算方法公式总结

计算方法公式总结 绪论 绝对误差 e x x * =-,x *为准确值,x 为近似值。 绝对误差限 ||||e x x ε*=-≤,ε为正数,称为绝对误差限 相对误差* r x x e e x x **-==通常用r x x e e x x *-==表示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限||r r e ε≤或||r r e ε≤ 有效数字 一元函数y=f (x ) 绝对误差 '()()()e y f x e x = 相对误差''()()()()()()() r r e y f x e x xf x e y e x y y f x =≈= 二元函数y=f (x 1,x 2)

绝对误差 12121212 (,)(,)()f x x f x x e y dx dx x x ??=+?? 相对误差121122 1212(,)(,)()()()r r r f x x x f x x x e y e x e x x y x y ??=+?? 机器数系 注:1. β≥2,且通常取2、4、6、8 2. n 为计算机字长 3. 指数p 称为阶码(指数),有固定上下限L 、 U

4. 尾数部 120.n s a a a =± ,定位部p β 5. 机器数个数 1 12(1)(1)n U L ββ-+--+ 机器数误差限 舍入绝对 1|()|2 n p x fl x ββ--≤截断绝对|()|n p x fl x ββ--≤ 舍入相对1|()|1||2 n x fl x x β--≤截断相对1|()|||n x fl x x β--≤ 秦九韶算法 方程求根 ()()()m f x x x g x *=-,()0g x ≠,*x 为f (x )=0的m 重根。 二分法

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根据温度系数分为两类: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由于特性上的区别,应用场合互不相同。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PTC(是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的缩写),超过一定的温度(居里温度---居里温度是指材料可以在铁磁体和顺磁体之间改变的温度。低于居里温度时该物质成为铁磁体,此时和材料有关的磁场很难改变。当温度高于居里温度时,该物质成为顺磁体,磁体的磁场很容易随周围磁场的改变而改变。这时的磁敏感度约为10的负6次方。)时,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增高。其原理是在陶瓷材料中引入微量稀土元素,如La、Nb...等,可使其电阻率下降到10Ω.cm以下,成为良好的半导体陶瓷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很大的正电阻温度系数,在居里温度以上几十度的温度范围内,其电阻率可增大 4~10个数量级,即产生所谓PTC效应。 目前大量被使用的PTC热敏电阻种类:恒温加热用PTC热敏电阻;低电压加热用PTC热敏电阻;空气加热用热敏电阻;过电流保护用PTC热敏电阻;过热保护用P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用PTC热敏电阻;延时启动用PTC 热敏电阻。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NTC(是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的缩写),泛指负温度系数很大的半导体材料或元器件。它是以锰、钴、镍和铜等金属氧化物为主要材料,采用陶瓷工艺制造而成的。这些金属氧化物材料都具有半导体性质,因为在导电方式上完全类似锗、硅等半导体材料。温度低时,这些氧化物材料的载流子(电子和孔穴)数目少,所以其电阻值较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载流子数目增加,所以电阻值降低。NTC热敏电阻器在室温下的变化范围在10O~1000000欧姆,温度系数-2%~-6.5%。NTC热敏电阻器可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温度补偿、抑制浪涌电流等场合。 PTC、NTC两种热敏电阻都可以用作温度传感,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多采用NTC热敏电阻作为温度测量、控制的温度传感器。 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专业术语 零功率电阻值R T(Ω) R T指在规定温度T时,采用引起电阻值变化相对于总的测量误差来说可以忽略不计的测量功率测得的电阻值。

圆柱形导体接地电阻的计算

电磁场仿真实验报告

2010级4班 吴开宇2010302540009

圆柱形导体接地电阻的计算 一、基本原理 一般来说,接地电阻由连接导线的电阻、连接导线和接地体的接触电阻、接地体本身的电阻和电流流入大地时所具有的电阻组成。由于前三项与最后一项相比很小,可忽略不计,所以接地电阻为电流从接地体流入地中时所具有的电阻,即:R=U/I(其中U为接地体对于无穷远的电压,I为流经接地体而注入大地的流散电流)。 二、相关数据 试求长为1m,直径0.05m,与大地垂直的、上圆柱表面与地面持平的管形接地体电阻(电阻率ρ1= 1.5×10-7Ω·m)。 我们无法建一个无穷大的土壤模型,而离开接地电极距离为接地电极尺寸10倍以内的土壤对接地电阻值有较大影响,因此一个长宽高分别为4m、4m、20m 的长方体土壤块基本满足我们的精度要求(电阻率ρ2=500Ω·m)。

圆柱形导体接地体接地电阻计算的物理模型 三、实验步骤 0、定义分析类型。 进入Main Menu>Preferences,在弹出的对框中选中“Electric”,点击“OK”(command: /COM, Electric)。 1、进入前处理菜单。 进入Main Menu>Preprocessor,点开菜单即可(command: /PREP7)。 2、建立一个圆柱体模型。 点击Modeling>Create>Volumes>Cylinder>Solid Cylinder。在弹出的对话框中,“WPX”和“WPY”分别为圆心在工作平面上的X和Y坐标,“Radius”为圆柱体的半径,“Depth”为圆柱体的深度;依次填入“0,0,0.025,-1”,点击“OK”。这样

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量计算书

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量计算书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8485-2008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GB/T50121-2005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GB50429-200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2003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118-88 《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2 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概述 建筑围护结构构件的隔声,单指质量定律下空气声的隔绝。声音通过围护结构的传播,按传播规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振动直接撞击围护结构,并使其成为声源,通过维护结构的构件作为媒介介质使振动沿固体构件传播,称为固体传声、撞击声或结构声;另一种是空气中的声源发声以后激发周围的空气振动,以空气为媒质,形成声波,传播至构件并激发构件振动,使小部分声音等透射传播到另一个空间,此种传播方式也叫空气传声或空气声。而无论是固体传声还是空气传声,最后都通过空气这一媒质,传声入耳。门窗、幕墙等结构工程,需要计算的是空气声隔声,撞击声隔声是建筑结构楼板等构件产生的,因此,本计算书中计算的是前者。 3 隔声计算基本定律 声的源头是振动,20Hz的声音对人耳的感觉叫“听阈”,20Hz以下振动频率的声音叫“次声”,20000Hz的声音对人耳的感觉叫“痛阈”,20000Hz以上振动频率的声音叫“超声”,次声及超声人耳都感觉不到!在实际隔声研究中最常用的是六个倍频程,中心频率是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基本上代表了常用的声频范围! 维护结构构件的面密度越大,声频越高,构件的隔声量就越大,理论证实面密度增加一倍或噪声频率增加一倍,即提高一个频程,隔声量都会相应的增加6dB,这就是质量定律。 入射于构件的声频是客观的,欲被隔离的噪声,其频率的组成、各声频的声压级的大小,建筑师是无法变更的。所以实际计算主要是考虑面密度m,亦即:质量是决定构件隔声效果的主要因素。 4 隔声量计算方法、公式的选择 隔声量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其中有:1.公式计算法;2.图线判断法;3.平台

钢架结构重量计算方法及公式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钢架结构重量计算方法 材料重量计算 圆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 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螺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 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 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 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六方体体积的计算 公式① s20.866×H/m/k 即对边×对边×0.866×高或厚度 各种钢管(材)重量换算公式 钢管的重量=0.25×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其中:π= 3.14 L=钢管长度钢铁比重取7.8 所以,钢管的重量=0.25×3.14×(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7.8 *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 钢的密度为:7.85g/cm3 (注意:单位换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其基本公式为: W(重量,kg )=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量计算书

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量计算书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建筑幕墙》 2 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概述 建筑围护结构构件的隔声, 单指质量定律下空气声的隔绝。 声音通过围护结 构的传播, 按传播规律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振动直接撞击围护结构, 并使其成为 声源,通过维护结构的构件作为媒介介质使振动沿固体构件传播, 称为固体传声、 撞击声或结构声; 另一种是空气中的声源发声以后激发周围的空气振动, 以空气 为媒质, 形成声波, 传播至构件并激发构件振动, 使小部分声音等透射传播到另 一个空间, 此种传播方式也叫空气传声或空气声。 而无论是固体传声还是空气传 声,最后都通过空气这一媒质,传声入耳。门窗、幕墙等结构工程,需要计算的 是空气声隔声, 撞击声隔声是建筑结构楼板等构件产生的, 因此, 本计算书中计 算的是前者。 3 隔声计算基本定律 声的源头是振动,20Hz 的声音对人耳的感觉叫“听阈” ,20Hz 以下振动频率 的声音叫“次声”,20000Hz 的声音对人耳的感觉叫“痛阈” ,20000Hz 以上振动 频率的声音叫“超声” ,次声及超声人耳都感觉不到!在实际隔声研究中最常用 的是六个倍频程,中心频率是 125Hz 、250Hz 、500Hz 、1000Hz 、2000Hz 、4000Hz , 基本上代表了常用的声频范围! 维护结构构件的面密度越大, 声频越高, 构件的隔声量就越大, 理论证实面 密度 增加一倍或噪声频率增加一倍,即提高一个频程,隔声量都会相应的增加 6dB,这就是质量定律。 入射于构件的声频是客观的, 欲被隔离的噪声, 其频率的组成、 各声频的声 压级 的大小,建筑师是无法变更的。所以实际计算主要是考虑面密度 质量是决定构件隔声效果的主要因素。 4 隔声量计算方法、公式的选择 隔声量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其中有: 1.公式计算法; 2.图线判断法; 3.平台 做图 法; 4. 隔声指数法; 5. 实测图表法。软件采用公式计算法进行计算,下面对 这种方法进行一些介绍。 GB8485-2008 GB/T50121-2005 GB50429-2007 JGJ102-2003 GBJ118-88 GBT21086-2007 m 亦即:

PET计算方法和公式

PU 资料 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 1. 官能度 官能度是指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反映出特殊性质(即反应活性)的原子团数目。对聚醚或聚酯多元醇来说,官能度为起始剂含活泼氢的原子数。 2. 羟值 在聚酯或聚醚多元醇的产品规格中,通常会提供产品的羟值数据。 从分析角度来说,羟值的定义为:一克样品中的羟值所相当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在我们进行化学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计算公式中的羟值系指校正羟值,即 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 酸值 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 碱值 对聚醚来说,因酸值通常很小,故羟值是否校正对化学计算没有什么影响。 但对聚酯多元醇则影响较大,因聚酯多元醇一般酸值较高,在计算时,务必采用校正羟值。 严格来说,计算聚酯羟值时,连聚酯中的水份也应考虑在内。 例,聚酯多元醇测得羟值为224.0,水份含量0.01%,酸值12,求聚酯羟值 羟值校正 = 224.0 + 1.0 + 12.0 = 257.0 3. 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 在配方计算时,有时不提供羟值,只给定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以OH%表示。 羟值 = 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33 例,聚酯多元醇的OH%为5,求羟值 羟值 = OH% × 33 = 5 × 33 = 165 4. 分子量 分子量是指单质或化合物分子的相对重量,它等于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总和。 (56.1为氢氧化钾的分子量) 例,聚氧化丙烯甘油醚羟值为50,求其分子量。 对简单化合物来说,分子量为分子中各原子量总和。 羟值 官能度分子量1000 1.56??= 3366 50 1000 31.56=??= 分子量

NTC热敏电阻原理及应用

NTC热敏电阻原理及应用 NTC热敏电阻是指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是使用单一高纯度材料、具有 接近理论密度结构的高性能陶瓷。因此,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还具有电阻值、 温度特性波动小、对各种温度变化响应快的特点,可进行高灵敏度、高精度的 检测。本公司提供各种形状、特性的小型、高可靠性产品,可满足广大客户的 应用需求。 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工作原理 NTC是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的缩写,意思是负的温度系数,泛指负温度系数很大的半导体材料或元器件,所谓NTC热敏电阻器就是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它是以锰、钴、镍和铜等金属氧化物为主要材料,采用陶瓷工艺制造而成的。这些金属氧化物材料都具有半导体性质,因为在导电方式上完全类似锗、硅等半导体材料。温度低时,这些氧化物材料的载流子(电子和孔穴)数目少,所以其电阻值较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载流子数目增加,所以电阻值降低。NTC热敏电阻器在室温下的变化范围在10O~1000000欧姆,温度系数-2%~-6.5%。NTC热敏电阻器可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温度补偿、抑制浪涌电流等场合。 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专业术语 零功率电阻值 RT(Ω) RT指在规定温度 T 时,采用引起电阻值变化相对于总的测量误差来说可以忽略不计的测量功率测得的电阻值。 电阻值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式为: RT = RN expB(1/T – 1/TN) RT :在温度 T ( K )时的 NTC 热敏电阻阻值。 RN :在额定温度 TN ( K )时的 NTC 热敏电阻阻值。 T :规定温度( K )。 B : NT C 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又叫热敏指数。 exp :以自然数 e 为底的指数( e = 2.71828 …)。 该关系式是经验公式,只在额定温度 TN 或额定电阻阻值 RN 的有限范围内才具有一定的精确度,因为材料常数 B 本身也是温度 T 的函数。额定零功率电阻值 R25 (Ω) 根据国标规定,额定零功率电阻值是 NTC 热敏电阻在基准温度 25 ℃时测得的电阻值 R25,这个电阻值就是 NTC 热敏电阻的标称电阻值。

数学计算公式大全

一、数学计算公式大全: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接地电阻计算要求

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要求 一、规范值; 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 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5、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欧。 6、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应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 【避雷针的地线属于防雷保护接地,如果避雷针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接地电阻都是按要求设置的,那么就可以将防静电设备的地线与避雷针地线接在一起,因为避雷针的接地电阻比静电接地电阻小10倍,因此发生雷电事故时,大部分雷电将从避雷针地泄放,经过防静电地的电流则可以忽略不计。】 二、接地分三种 1、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混凝土、电杆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的接地。1Ω以下。 2、防静电接地:防止静电危险影响而将易燃油、天然气贮藏罐和管道、电子设备等的接地。 3、防雷接地:为了将雷电引入地下,将防雷设备(避雷针等)的接地端与大地相连,以消除雷电过电压对电气设备、人身财产的危害的接地,也称过电压保护接地。

注意的是.三种接地要分离设置. 三、接地线的标识: 区分线别接地体规定 保护接地线黄绿双色线三种接地体间的距离必须大于20米 防静电接地线绿色线 防雷接地线镀锌圆钢 四、接地要求: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小电阻接地系统时,保护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 R≤2000/I (12.4. 1-1) 式中 R――考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Ω); I――计算用的流经接地网的人地短路电流(A)。 2、当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不接地系统时,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压与低压电气装置共用的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且不宜超过4Ω: R≤120/I (12.4.1-2) 2)仅用于高压电气装置的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 式要求,且不宜超过100,: 尺≤250/I (12.4.1-3) 式中 R――考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Ω);

建筑隔声量计算

建筑隔声量计算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建筑隔声计算 声音传播的两种途径:一种是振动直接撞击围护结构,并使其成为声源,通过维护结构的构件作为媒介介质使振动沿固体构件传播,称为固体传声、撞击声或结构声;另一种是空气中的声源发声以后激发周围的空气振动,以空气为媒质,形成声波,传播至构件并激发构件振动,使小部分声音等透射传播到另一个空间,此种传播方式也叫空气传声或空气声。 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建筑隔声划分为四个等级(适用于住宅类建筑):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第条: 墙体、门窗只需要计算空气声的隔声量即可,楼板则需同时分别计算空气声及撞击声的隔声量。 所有的理论计算公式由于都是在许多不同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计算值偏差普遍偏大,并不符合实际工程情况,无法直接应用在工程实际中,《建筑隔声设计——空气声隔声技术》一书中,推荐我们在工程中一般采用如下经验公式: R=23Logm-9 (适用于m≥200kg/m2,m为构件的综合面密度) R=+13 (适用于m≤200kg/m2,m为构件的综合面密度) 面密度:指固定厚度的情况下,单位面积的重量,单位: kg/m2。 综合面密度:指单位面积内,构件各构造材料的重量之和。 例,某建筑外墙的构造为:水泥砂浆(20mm)+轻质保温砂浆(30mm)+砂加气制品(200mm)+石灰水泥砂浆(20mm),各构造层对应密度分别为1800kg/m3、350kg/m3、760kg/m3、1700kg/m3。 则外墙的综合面密度为m=20*+30*+200*+20* =m2>200kg/m2 该外墙的综合面密度大于200kg/m2,则采用以下公司计算: R=23Logm-9=23Log()-9= 玻璃窗及幕墙的隔声量计算 (1):计算单层构件时采用: R= Log m+13 (公式一) 上面公式中: R:单层玻璃的隔声量; m:构件的面密度; (2):计算中空或夹层构件时采用:

接地电阻的计算与测量

接地电阻的计算与测量(转贴) 2003-2-28 路灯设施的接地保护事关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为做好接地保护并有效地设置接地电阻,必须正确计算和测量接地电阻。 理论上,接地电阻越小,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就越低,对人身越安全。但要求接地电阻越小,则人工接地装置的投资也就越大,而且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不易做到。在实践中,可利用埋设在地下的各种金属管道(易燃体管道除外)和电缆金属外皮以及建筑物的地下金属结构等作为自然接地体。由于人工接地装置与自然接地体是并联关系,从而可减小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减少工程投资。 一、接地电阻值的规定 在1000V以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接地电阻Rd应小于或等于4Ω,重复接地电阻应小于或等于10Ω。而电压1000V以下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一般规定接地电阻R为4Ω。因此,根据实际安装经验,在路灯照明系统中接地电阻Rd应小于或等于4Ω。 二、人工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计算 人工接地装置常用的有垂直埋设的接地体、水平埋设的接地体以及复合接地体等。此外,接地电阻大小还与接地体形状有关,在路灯施工应用中,通常使用垂直、水平接地体,这里只简要介绍上述两种接地电阻的计算。 1、垂直埋设接地体的散流电阻 垂直埋设的接地体多用直径为50mm,长度2-2.5m的铁管或圆钢,其每根接地电阻可按下式求得:Rgo=[ρLn(4L/d)]/2πL 式中:ρ—土壤电阻率(Ω/cm) L—接地体长度(cm) d—接地铁管或圆钢的直径(cm) 为防止气候对接地电阻值的影响,一般将铁管顶端埋设在地下0.5-0.8m深处。若垂直接地体采用角钢或扁钢(见图1),其等效直径为: 等边角钢d=0.84b 扁钢d=0.5b 为达到所要求的接地电阻值,往往需埋设多根垂直接体,排列成行或成环形,而且相邻接地体之间距离一般取接地体长度的1-3倍,以便平坦分布接地体的电位和有利施工。这样,电流流入每根接地体时,由于相邻接地体之间的磁场作用而阻止电流扩散,即等效增加了每根接地体的电阻值,因而接地体的合成电阻值并不等于各个单根接地体流散电阻的并联值,而相差一个利用系数,于是接地体合成电阻为Rg=Rgo/(ηL*n) 式中,Rgo—单根垂直接地体的接地电阻(Ω); ηL—接地体的利用系数; n—垂直接地体的并联根数。 接地体的利用系数与相邻接地体之间的距离a和接地体的长度L的比值有关,a/L值越小,利用系数就越小,则散流电阻就越大。在实际施工中,接地体数量不超过10根,取a/L=3,那么接地体排列成行时,ηL在0.9-0.95之间;接地体排列成环形时,ηL约为0.8。 2、水平埋设接地体的散流电阻 一般水平埋设接地体采用扁钢、角钢或圆钢等制成,其人工接地电阻按下式求得: Rsp=(ρ/2πL)*[Ln(L2/dh)+A]

噪声常用计算公式整汇总

目录 一、相关标准及公式 (3) 1)基本公式 (3) 2)声音衰减 (4) 二、吸声降噪 (5) 1)吸声实验及吸声降噪 (6) 2)共振吸收结构 (7) 三、隔声 (8) 1)单层壁的隔声 (8) 2)双层壁的隔声 (9) 3) 隔声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组合间壁的隔声及孔、缝隙对隔声的影响 (10) 5)隔声罩 (10) 6)隔声间 (10) 7)隔声窗 (11) 8)声屏障 (11) 9)管道隔声量 (12) 四、消声降噪 (12) 1)阻性消声器 (12) 2)扩张室消声器 (14) 3)共振腔式消声器 (15) 4)排空放气消声器 (13)

压力损失 (13) 气流再生噪声 (13) 五、振动控制 (16) 1)基本计算 (16) 2)橡胶隔振器(软木、乳胶海棉) (16) 3)弹簧隔振器 (18)

重要单位: 1N/m=1kg/s2 1r/min=1/60HZ 标准大气压1.013*105 气密度 5273.2=1.29 1.01310P T ρ? ?? 基准声压级Po=10*105 基准振动加速度10-6m/s2 1Mpa=1000000N/m2 倍频程测量范围: 中心频率两侧70.7%带宽;1/3倍频程测量范围: 中心频率两侧23.16%带宽 一、相关标准及公式 1)基本公式 声速331.50.6c t =+ 声压与声强的关系2 2P I=cv c ρρ= 其中v wA =,单位:W/m 2 声能密度和声压的关系,由于声级密度I c ε=,则2 2P c ερ= J/m 3 质点振动的速度振幅p I v c p ρ= = m/s 《环境影响噪声控制工程—洪宗辉P11》 A 计权响应与频率的关系见下表《注P350》

负温度系数R25=3.4513k B值4200热敏电阻RT公式计算表

深圳市富温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人性科技感知温度 TEMPERATURE VS RESISTANCE TABLE Resistance 3.4513k Ohms at 114deg. C Resistance Tolerance + / - 1.5% B Value 4200K at 25/50 deg. C B Value Tolerance + / - 1 % Temp. (deg. C) Rmax (k Ohms) Rnor (k Ohms) Rmin (k Ohms) -20 1139.4650 1060.1345 986.1052 -19 1071.2083 997.2393 928.1697 -18 1007.4491 938.4533 873.9857 -17 947.8674 883.4849 823.2905 -16 892.1640 832.0642 775.8380 -15 840.0659 783.9421 731.4037 -14 791.3177 738.8882 689.7772 -13 745.6863 696.6897 650.7659 -12 702.9547 657.1495 614.1911 -11 662.9216 620.0852 579.8860 -10 625.4028 585.3280 547.6982 -9 590.2252 552.7214 517.4842 -8 557.2304 522.1205 489.1126 -7 526.2707 493.3907 462.4607 -6 497.2096 466.4075 437.4150 -5 469.9200 441.0550 413.8696 -4 444.2845 417.2257 391.7267 -3 420.1935 394.8199 370.8949 -2 397.5460 373.7448 351.2897 -1 376.2471 353.9141 332.8317 0 356.2099 335.2477 315.4483 1 337.3523 317.6710 299.0705 2 319.5989 301.1145 283.6353 3 302.8792 285.5136 269.0831 4 287.1273 270.8080 255.3588 5 272.2822 256.941 6 242.4108 6 258.2868 243.8621 230.1913 7 245.0881 231.5207 218.6553

综合接地电阻计算

接地电阻计算方法 单根垂直接地体(棒形):RE1≈σ/l 单根水平接地体:RE1≈2σ/l 多根放射形水平接地带(n≤12,每根长l≈60m): RE≈0.062σ/n+1.2 环形接地带: RE≈0.6σ/√A σ值(参考): 土壤类别Ω.m 较湿时较干时 黑土、田园土50 30~100 50~300 粘土60 30~100 50~300 砂质粘土、可耕地100 30~300 80~1000 黄土200 100~200 250 含砂粘土、砂土300 100~1000 >1000 多石土壤400 砂、砂砾100 250~1000 1000~2500 接地体及接地线的最小尺寸规格 类别材料及使用场所最小尺寸 接地体圆钢直径10mm 角钢厚度4mm 钢管壁厚3.5mm 扁钢截面48mm2 厚度4mm 接地线圆钢室内直径6mm 室外直径8mm

扁钢室内截面48mm2 厚度3mm 室外截面48mm2 厚度4mm 垂直接地体根数确定:n≥RE1/ηRE 垂直接地体的利用系数η值(环形敷设) 根数10 20 30 1 0.52~0.58 0.44~0.50 0.41~0.47 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与其长度比 2 0.66~0.71 0.61~0.66 0.58~0.63 3 0.74~0.78 0.68~0.73 0.66~0.71 满足热稳定的最小截面:Smin=4.52I(1)k

接地电阻的计算与测量 路灯设施的接地保护事关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为做好接地保护并有效地设置接地电阻,必须正确计算和测量接地电阻.理论上,接地电阻越小,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就越低,对人身越安全.但要求接地电阻越小,则人工接地装置的投资也就越大,而且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不易做到.在实践中,可利用埋设在地下的各种金属管道(易燃体管道除外)和电缆金属外皮以及建筑物的地下金属结构等作为自然接地体.由于人工接地装置与自然接地体是并联关系,从而可减小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减少工程投资. 一、接地电阻值的规定 在1000V以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接地电阻Rd应小于或等于4Ω,重复接地电阻应小于或等于10Ω.而电压1000V以下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一般规定接地电阻R为4Ω.因此,根据实际安装经验,在路灯照明系统中接地电阻Rd应小于或等于4Ω. 二、人工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计算 人工接地装置常用的有垂直埋设的接地体、水平埋设的接地体以及复合接地体等.此外,接地电阻大小还与接地体形状有关,在路灯施工应用中,通常使用垂直、水平接地体,这里只简要介绍上述两种接地电阻的计算. 1、垂直埋设接地体的散流电阻 垂直埋设的接地体多用直径为50mm,长度2-2.5m的铁管或圆钢,其每根接地电阻可按下式求得: Rgo=[ρLn(4L/d)]/2πL 式中:ρ—土壤电阻率(Ω/cm) L—接地体长度(cm) d—接地铁管或圆钢的直径(cm) 为防止气候对接地电阻值的影响,一般将铁管顶端埋设在地下0.5-0.8m 深处.若垂直接地体采用角钢或扁钢(见图1),其等效直径为: 等边角钢d=0.84b 扁钢d=0.5b 为达到所要求的接地电阻值,往往需埋设多根垂直接体,排列成行或成环形,而且相邻接地体之间距离一般取接地体长度的1-3倍,以便平坦分布接地体的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