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第3单元测评(附答案)

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第3单元测评(附答案)

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第3单元测评(附答案)
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第3单元测评(附答案)

第三单元测评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演练(21分)

1.下列对通假字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答案:A解析:“无”通“毋”,不要。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树.之以桑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天下云.集响应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答案:C解析:C项,名词用作状语;A、B、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3.下列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七十者可以

..者

..食肉矣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C.君子博学

..

..而日参省乎己D.闻道有先后

答案:D解析:A项“可以”,古义为可以凭借,是两个词;今义是一个词,表示可能、能够、认可、同意之意。B项“寄托”,古义为安身;今义为托付,或者指把希望、理想、感情等放在某些人或事物上。C项“博学”,古义为广泛地学习;今义指学识渊博,学问丰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答案:C解析:A项“而”,前者为连词,表转折;后者为连词,表递进。

B项“于”,前者为介词,比;后者为介词,表示引进动作的对象。C项“之”均为结构助词,的。D项“其”,前者为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后者为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

5.下列句式属定语后置的一项是(3分)()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答案:A解析:B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被动句;D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6分)

(1)不违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__,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______________,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 答案:(1)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虽有槁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驽马十驾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阅读鉴赏(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19分)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

‘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

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

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

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

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

则犹可及止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诛其君而吊.其民吊:慰问,安慰。

B.徯.我后,后来其苏徯:等待。

C.天下固.畏齐之强也固:通“故”,所以。

D.反其旄倪.倪:小孩。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指代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齐人伐燕,取之.

A.《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

B.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

C.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D.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9.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文中能体现这种思想的一组是(3分) …()

①东面而征,西夷怨

②南面而征,北狄怨

③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④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

⑤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⑥是动天下之兵也

A.①②③B.②③⑤C.④⑤⑥D.③④⑥10.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之后,却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的,因此老百姓才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

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作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谋于燕众”的正义之举。

11.翻译下列句子。(7分)

(1)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3分)

(2)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4分)

答案:7.C解析:“固”应为“本来”的意思。

8.B解析:例句与B项均指代燕国。A项代商汤;C项代诸侯;D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9.A解析:①②③④从不同侧面写出正义战争是人民渴望并拥护的;⑤齐宣王伐燕的本意并不是救民于水火,而是想称霸天下;⑥这是孟子对这次战争后果的分析。

10.A解析:B项文中“民以为”说明老百姓误以为齐王是来拯救自己的,

因而表示欢迎,实际并非如此;C项孟子认为天下的人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如今地盘扩大而不施仁政,会激怒天下人兴兵问罪;D项文中“及时雨”是比喻商汤伐桀,“谋于燕众”是孟子为齐王指出的解决眼前危机的途径之一。

11.(1)有很多诸侯将要谋划攻打我,该怎么对付他们呢?

(2)百姓都以为您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竹筐盛了饭,用瓦壶装了水浆,迎接大王的军队。

参考译文:齐人攻打燕国,吞并了它。各国诸侯谋划着救助燕国。宣王说:“有很多诸侯将要谋划攻打我,该怎么对付他们呢?”

孟子回答道:“我听说凭七十里见方的土地就统一天下的,商汤就是这样。没有听说凭着千里见方的土地还怕别人的。《尚书》上说:‘商汤的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他向东征伐,西夷就埋怨;向南征伐,北狄就埋怨,(他们埋怨)说:‘为什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把我们放到后头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时节盼望乌云虹霓一样。(汤的军队到了一地,)赶集市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非常高兴。《尚书》上(又)说:‘等待我们的君王,君王来了,我们就得到新生。’现在,燕王虐待百姓,大王去征伐他,百姓都以为您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竹筐盛了饭,用瓦壶装了水浆,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您杀戮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那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抓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人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2~16题。(18分)

记旧本韩文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

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

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

,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

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惶惶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

,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予之.

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

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之.

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

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予为儿童时,多游.

其家 游:游玩,交往。 B .然予犹少,未能悉.

究其义 悉:全,都。 C .因怪.

时人之不道 怪:责怪,责备。 D .而脱缪.

尤多 缪:通“谬”,谬误。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故予之.

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 A .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

B .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

C .而尹师鲁之.

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 D .予之.

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当尽力于斯文..

,以偿其素志 B .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

C .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

D .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

之用哉 15.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追述了作者得韩集、读韩文、作古文的亲身经历,反映了韩氏之文从“沉没弃废”到“大施于今”的情况,从而也反映出北宋中期“古文”创作逐渐兴盛的发展过程。

B.本文开头部分记叙了作者年少时偶然从朋友家得到《昌黎先生文集》的经历。文中提到的《昌黎先生文集》《昌黎集》《昌黎先生集》以及标题中的“旧本韩文”均指同一部书。

C.欧阳修认为,韩氏之文的湮没无闻与盛行于世都有其当然之理。韩文的兴废表明,真正的好文章固然可能“沉没弃废”于一时,但终究会为“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

D.欧阳修曾利用其他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多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深厚而雄博”。

16.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2分)

(1)因乞李氏以归。

(2)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

(3)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要联系学过的课文,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回答。C项中的“怪”是意动用法,以……为怪。若解释为“责怪、责备”则不符合语境。

13.D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例句中的“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选项中只有D项的用法与之相同。A、B两项中的“之”都是代词;C项中的“之”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之徒”即“这一班人”,和《师说》中“郯子之徒”的“之”相同。

14.C解析:本题考查古今词义的辨析。A项“斯文”,古义为“这文章”,今义为“文雅”;B项“上下”,古义为“左右、支配”,今义为“高低、好坏等”;D项“势利”,古义为“权势利益”,今义为“形容看财产、地位分别对待人的表现”。

15.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综合分析。只有看懂文意,并对文章的主旨有初步的把握,才能发现D项中的问题。选文说得很清楚,是因为“我不愿轻率地加以增补的缘故”,所以导致“书最后的卷数不足”;而“韩文之大行于世”,应该承认一方面是欧阳修本人的倡导,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韩文本身“深厚而雄博”。

16.参考答案:(1)于是向李氏求取这部书回家。

(2)学写文章的人应当达到这种地步才罢休啊!

(3)只因为它是旧的东西而特别珍惜它。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题较简单,学生应准确译出“因”是“于是”,“以”是连词,表顺承。(2)题得分关键在于“学者”意为“学习写作的人”,“至于”是“达到”,“是”指韩文言词内容深厚、气势雄伟阔大,“尔”通“耳”,表感叹。(3)题“特”应为“只”,“以”为介词,因为。

参考译文:我年幼时家住汉东,汉东地处偏僻闭塞没有什么求学的人,我家里又贫穷没有藏书。(只是)州郡南边有一大户人家姓李,他的儿子叫李尧辅。我长大成儿童的时候,常常到他家游玩,看见他家墙壁中一只破烂的竹筐里贮藏着一些旧书,我打开它来看,得到唐代《昌黎先生文集》共六卷,它们已经乱七八糟没有次序。于是向李氏求取这部书回家,(认真仔细地)阅读它们。发现该书见解深刻而且雄奇博大,但是,我因年纪还小,不能穷究它的意义,只是看见它浩然无边,很是可爱。

这个时候,天下求学的人,以杨忆、刘筠的作品为标准的“时文”,能作好这种文章的人就能科考高中,获得名声,并用来夸耀当时,未曾有说起韩愈的文章的。我也是刚刚才考中进士,在礼部以诗赋为职业。十七岁时,参加州试,被有司取消录取资格。我于是拿出所珍藏的韩愈的文章来重新阅读,就忍不住喟然长叹道:“学写文章的人应当达到这种地步才罢休啊!”就奇怪当时的人不说及韩愈之文,而自己也没有来得及学习它们,只是时常一个人在心中默念着,认为正好通过考取进士取得俸禄来赡养双亲,如果取得俸禄了,就要尽力于韩愈的这些文章,以便实现自己的夙愿。

过了七年,我考中进士,在洛阳做官。当时,尹师鲁这些人都还在,于是我们就一起写作古文,就拿出所收藏的《昌黎集》来修补连缀它。又向别人家索取所拥有的旧版本来校对审定它。那以后,天下求学的人,也渐渐地趋向于写作古文,韩愈的文章就流行于世,到今天大概有三十多年了。求学的人非韩愈不学了,可以说是盛事了啊!

啊!道,本来有流行很远却在眼前被限止,也有过去被忽视而在今天被看重的现象。不仅仅是世俗的喜欢或厌恶它让它这样的,也有它理当如此的方面。所以,孔子、孟子会惶恐不安于一时,却成为千世万代学习效法的师表。韩愈的文章,被埋没不被人看重达二百年之久,但到今天被普遍重视。这又不止是喜好或厌恶所能决定的,也许是它时间久了意义更显明,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消失,虽然暂时被埋没,但最终会永远光耀下去,那“道”也是这样。

我开始得到韩愈的文章,是在它们被埋没被废弃的时候。我本来知道它们不能足够用来追逐时代所喜好的以求取权势和好处,在这时去学习它,我所做的哪里是因为急于追名逐利呢?也只是久已有志于此罢了!所以,我为官,升官时,我不会

为之高兴;降退时,我也不会为之惧怕,大概是我的志向先已定下了,而所学习的应该这样啊。

文集的版本出于蜀地,刻画的文字和现在世俗的版本比起来相当精良,但是脱漏错误特别多。前后共三十多年时间,一听到有善本的人,就一定要求取来改正我收藏的文集,文集最后册数不够,现在不再补充,是因为应该慎重地对待增添文集内容这事。我家里藏书万卷,只有《昌黎先生集》是旧物啊。唉,韩氏的文章,韩氏的学说,万世所共同尊敬,天下所共同传承并享有啊!我对于这套文集,只因为它是旧的东西而特别爱惜。

三、语言表达(12分,每小题4分)

17.《孟子》中的言论往往话里有话,我们称之为有言外之意。所谓“言外之意”就是指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往往非常耐人寻味。请学习这种写法,阅读完下列语段后,将言外之意写在横线上。

(1)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门采尔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钢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宫去演奏。演奏开始了,沙皇还在和别人说话。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沙皇问他为什么不演奏了,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陛下说话,我理应恭听。”

李斯特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你在创作上花的工夫太少。/时间应放在创作上,而不应放在卖画上。

(2)您不注意听我演奏,这是对我的不尊重。/我为您演奏,您应该倾听。

解析:理解这样的“言外之意”要在读懂文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从正面直接表达出来。

18.请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两个句子之间在语意上形成对比。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勤奋地挤,总会有所收获;

时间,是掌缝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会全都漏光。

参考答案:知识是河沙里的金,只要你勤奋地淘漉,总会有收获;知识是沙漏中的沙,只要你不予以补充,就会全漏光。

解析:解答此题应注意内容要贴切,比喻要恰当,两句之间要形成对比。

19.(.全国高考Ⅰ,19)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

示例:该标识,以“书”和“沈阳”的首写拼音字母为设计元素,体现活动的主题与地域;翻开的书和两书交汇处的眼睛,对“开卷有益”作出微妙表达。

四、写作训练(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一位同学读书时偶尔发现了前人这样一句名言:“涉深水者得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他很欣赏这句话,便把它讲给他的好朋友。而他的朋友却不以为然,随口说道:“涉浅水者尚有鱼虾可食,涉深水者喂蛟龙也。”两个人于是争论起来。

请你根据对以上文字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先审材料,“深水”可用来比喻更深、更高的领域,“浅水”则相反,两者形成对比;“蛟龙”与“鱼虾”也形成对比;冒着喂蛟龙的危险也要涉深水与有鱼虾可食即安于浅水更是形成对比。

这样不难发现,这个同学看到的是涉水者的勇气和探索精神;他朋友看到的是眼前的利益。值得注意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要结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务必以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思考的出发点。由“涉深水者得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我们可以联想到探索、追求、目标与收获、警惕眼前小利的诱惑等。

这样,可有如下立意:勤奋刻苦与最终获得的成果成正比,行动目标决定收获,探索——生命的必需,莫让小利遮望眼等。

参考例文:

说“探索”

有这样一句话:“涉深水者得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意思是说,越深入探索的人所得越多。因此我们需要倡导探索精神。

是的,只有敢于攀登高峰的人才能看到壮美的景致,只有善于钻研的人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陈景润几十年如一日,向神秘的数学问题挑战,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水稻学家袁隆平,踏遍祖国山山水水,寻找野生水稻,深入研究优良水稻品种,成为中国的“水稻之父”……还有无数的学者、勇士,他们无畏于“涉深水”,在更高、更深的领域开拓,进取。

反之,如果对任何事物只是浅尝辄止,稍有些“小鱼小虾”的收获就洋洋得意,那么自古至今,人们就不会取得生产、科技上的进步,也不会创造现代的文明了。

也许有人会说:“涉浅水者尚有鱼虾可食,涉深水者喂蛟龙也。”不错,“涉深水”是不如“涉浅水”来得安逸、舒服,有时还有一定的危险,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跋山涉水,研究各种草药的性味、功用,为了得到准确的资料,他还亲口尝试草药,有几次中毒昏迷,性命垂危,但他没有退缩,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试想,如果他知难而退,不思进取,我们现在对医药的了解将会多么贫乏、可怜?“喂蛟龙”固然可怕,但故步自封,乃至坐吃山空更加可怕。

作为新一代中学生,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我们的勇气和探索精神。为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我们更要去探索,去钻研,去开创新天地,创造出更辉煌的成就。

总之,人们应发扬探索精神,知难而上,不保守,不停滞,勇于进取,不断获得新成果,开拓新领域,使国家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点评: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是严谨有致的结构安排。文章在对材料稍加引述后即利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倡导探索精神。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全篇详略有致。第四段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辩”,这是议论文中很妙的一笔,它可引导文章内容向纵深发展,巧妙地说明了“涉浅水”的社会危害,并辅之以李时珍尝百草的例子。最后文章结合现实,从责任和义务的角度提出对新一代中学生的要求。整篇文章层次井然,结构完整,锋芒尽显,是一篇可学的佳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4、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登高》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 是:,。 2、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 是:,。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 是:,。 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 是:,。 6、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 是:,。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 是:,。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琵琶行》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3个句子:,,。2.诗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并为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3.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4.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才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文中直接点出“我”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文中还运用环境描写来间接表明“我”内心异常苦闷的句子有 “,。,。 ?。,。? 。” 31《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 是:,。 32、《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侧面描写的句子是;第二次当“”结束弹奏后,诗人用“,”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作者又用“。?”作侧面描写。 33、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两句,写那若断若续的余音,似乎更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 《锦瑟》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 是:,。 2、《锦瑟》一诗的诗句“,”,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锦瑟》用典的四句 诗:,。,。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 是:,。 5、《锦瑟》表达“聆听锦瑟之繁弦,勾起对华年往事之追思,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的诗句是:“,。 6、《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 句,。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 7、《锦》诗中“,只是当时已惘然”抒发“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 《劝学》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三上第一单元练习卷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卷 姓名:得分: 一、基础 (一)书写下面的诗句,要求正确、端正、匀称。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二)看拼音写汉字。 fàng jiàān jìng hùxiāng fúzhuāng gōng kèjìng lǐ( ) ( ) ( ) ( ) ( ) ( ) piāo luòróng qiúhuācāi xiǎng dǎbàn fázhàn chuān dài ( ) ( ) ( ) ( ) ( ) ( ) tiào wǔhuāng yěshuāng bì zǎo chén néng gòu lǎng dú( ) ( ) ( ) ( ) ( ) ( ) (三)下列三组字的读音,每组有一个不正确的,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 ①假jiǎ装②粗(chū)壮③背诵(sòng)( ) 2 ①所sh uǒ以②照例(lì)③飘扬(yáng) () 3 ①圈(quān)了一段②好(hào )奇③挨(āi) 打( ) 3 ①摔(shuāi)跤②影(yǐng)子③糊涂(tu)( ) (四)下列三组词语,只有一组是完全正确的,在括号里打上“√”。 1 穿戴铜钟陈雨礼服() 2 绿草朗读住所国旗() 3 校圆这些双臂停止() 4 自然树支教室口笛() (五)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完全正确的是哪一组,在序号上打“√”。

1 狂.欢(任情地做,不用理智约束感情) 好.奇(爱,喜欢) 意欲.捕蝉鸣(需要) 2 狂.风(猛烈的,声势大的) 招.引(用手势叫人来或致意) 厉.声(严厉,严肃) 3 敬.爱(尊重,有礼貌地对待) 眼疾.手快(快,迅速,猛烈) 面红耳赤.(空无所有) (六)根据意思写词语。 1 要下雨了,我( )往家里奔去。【因为着急而行动加快。】 2 妈妈去开家长会,小明在家一直(),不知是福还是祸。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3 ()的红领巾在胸前飘扬,我非常自豪。【鲜明而美丽】 (七)按要求写出合适的词语。 1 湿润的东风走过(),在竹林中吹着口笛。(写出带有“野”的词语) 2古老的钟声,挂在大青树(()的枝干上。(写出与“纤xiān细”意思相反的词语) 3 下课了,大家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写出带有“戏”的词语)(八)选择合适的词,填序号。 ①手忙脚乱②眼疾手快③张牙舞爪 1早上,东东起晚了,他()地穿上衣服,冲出家门。 2 一辆车子飞速地冲过来,叔叔(),一下子把小姑娘推开了。好险哪! ①面红耳赤②口干舌燥③披头散发 1 为了一个问题,他们争得()。 2 夏天到了,人们热得(),拼命地喝水。 (九)注意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例:雨一来,花朵便放假了 ...。 清风一吹,花朵便()。 蝴蝶一来,花朵便()。 (十)根据课文内容及古诗文填空。(8分) 1、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时,就告诉他的同学:“。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2、清代诗人袁枚写的《所见》中,“意欲捕鸣蝉,” 二、阅读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单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 )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消化液 D .细胞外液 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 .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C .正常人血浆的PH 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 3-、HPO 42-等离子有关 D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O C 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3、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A .组织液增加 B .组织液减少 C .血浆量增加 D .淋巴减少 4、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关于A 液、B 液和C 液三者之间联系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5、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 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 .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 .形成Na 2CO 3排出体外 C .H 2CO 3 / NaHCO 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 .很快排出体内 6、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当食物中缺碘时,分泌量增加的激素是( ) A .促甲状腺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胰岛素 D .生长激素 7、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 ( ) ① 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

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④影响渴觉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8、当人体的一些组织器官损伤或发生炎症时,会产生并释放组织胺。该物质使 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组织液,造成组织水 肿。该物质对血管的调节方式属于( ) A.血流自动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9、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 )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10、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11、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 A.比较缓慢 B.比较广泛 C.时间比较长 D.迅速准确 12、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 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加、增加、减少、降低B.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C.增加、增加、减少、不变D.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13、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 ( ) A.体液免疫 B.自身免疫 C.细胞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14、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导学 一、学习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二、学习中的难点是背诵。要重视理解记忆,又不偏废机械记忆。前者指的是理清诗脉,包括大致分清诗的层次、领悟诗的主旨和主要的表达方式等。后者指的是口熟,熟到可以不加思索地连贯背诵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历经朝朝代代,至今仍以她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二、关于李白 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祖籍陇西成纪,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安史之

乱发生,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向往于建立功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三、关于《蜀道难》 关于《蜀道难》的写作时间和主题思想,自唐宋以来便有许多不同说法。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受权贵谗毁,乃愤然弃职离京。大约是此时为送友人入蜀之作。 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备言蜀道之险恶难行,以寄寓求仕无成、世路坎坷的感慨,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和关切。 四、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明确:这首诗以“蜀道难”的“难”为核心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一填。 1.有些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 )、( )、( ),其中( )走得最快,它走一圈是( ),( )走得最慢,它走一大格是( )。 2.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 )、( )。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 3.秒针走一小格是( )秒,走一圈是( )秒,也就是( )分。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走一圈是( )分,也就是( )时。 4.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 )。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时长40( )。 (2)爸爸每天工作8( )。 (3)李静跑50米的成绩是13( )。 (4)做一次深呼吸要4( )。 6.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小红9秒,小丽11秒,小明8秒,小军10秒。(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 二、辨一辨。(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6分=600秒( ) 2.分针走一大格,时针就走一小格。( ) 3.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 4.小红每天早晨7:15从家出发,7:35到达学校,她在路上用了20分钟。( ) 5.小军早上6:30起床,小强早上6:40起床,小强比小军起得早。( ) 三、单位换算。 1时=( )分5分=( )秒 4时=( )分??3分=( )秒 20分+50分=( )分 24秒+48秒=( )秒 1时-40分=( )分 四、在○里填上“>”“<”或“=”。 6分○60秒160分○3时 4分○200秒??????3时○300分

250分○5时??????60秒○60分 10分○600秒??????120分○2时 五、我会写。(写出每个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并算出经过时间) 六、解决问题。 1.火车9:20开,李华从家到火车站要35分,李华至少要在几时几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 2.一个钟表显示的时间是11:45,它比准确时间慢了5分,你知道准确时间是几时几分吗? 3.小军、小红和小伟三个好朋友住在同一个小区,他们一起去公园游玩。 (1)汽车还有5分钟出发,汽车什么时候出发? (2)他们什么时候到达公园?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4.一根长24米的木棒,每4米锯一段,锯一次用4分钟。锯完这根木棒用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一、1.秒针分针时针秒针60秒时针1时 2.时分秒秒 3.1 60 1 1 60 1 4.5秒 5.(1)分(2)时(3)秒(4)秒 6.小明小丽 二、1.? 2.? 3.√?4.√???5.? 三、60 300 240 180 70 72 20 四、> < > < < < = = 五、1.6:00 30 6:30 50 7:20 2.3:00 90 4:30 15 4:45 3.3:45 210 7:15 310 12:25 六、1.9时20分-35分=8时45分 2.11时45分+5分=11时50分 3.(1)8时+5分=8时5分 (2)他们9:30到达公园。 9时30分-8时5分=1时25分 4.24÷4=6(段) (6-1)×4=20(分)

【精品试题】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关注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D.关注人的价值 3.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导致扎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 B.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 C.他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稳固统治 D.他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 4.“《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D.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5.“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以上言论出自【】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老子 6.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含义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义举动 C.说明早期儒家已经有“天人感应”思想 D.强调“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 7.“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8.右图为《三教图》。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 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 道,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 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 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C.“三教合规佛”为其核心 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9.西汉中期的汉元帝初元二年,“六月,关东饥,齐地人相食。秋七月,诏日:‘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赐寒者衣。阴阳不和,其咎安在公卿将何以优之其悉意陈朕过,靡有所讳。”汉元帝下诏罪己的思想因素是【】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蜀道难》 1噫,哎呀,好高啊好险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和鱼凫是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开国的事业何等茫然。从古到今四万八千年,秦蜀二地从不通人烟。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鸟飞的路线,可以通往峨眉山巅。多少壮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后才有一条天梯似的栈道互相钩连。上有那驾着六龙的日车也要回头的高峰,下有那奔腾澎湃的激流也要倒退的回川。连高飞的黄鹤也不得过啊,猿猴要过也无法攀援。青泥岭上路,盘旋又盘旋,百步九折绕山峦。抬起头来不敢出大气,手摸星辰头顶天。只好坐下来手按胸口发长叹。 2问那些入蜀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这可怕的蜀道,实在难以登攀!只听见鸟儿在古树上哀号,雌的跟着雄的飞绕在林间。又听见子规在月下哭泣:“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声,愁满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听一听也会使人失去青春的容颜。山峰连着山峰,离天还不到一尺远,千年枯枝倒挂在悬岩上边。激流和瀑布各把神通显,冲得山岩震,推着巨石转,好一似雷霆回响在这万壑千山。蜀道是这样的艰险啊!可叹(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不知是为了什么? 3剑门关气象非凡,但也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把关的人若是不可靠,他反而成为祸患。行人来到这里,早上要防备猛虎的袭击,晚上要警惕长蛇的暗算。它们磨快了牙齿,时刻要摆人肉宴。被它们杀害的人啊,密密麻麻,成千上万。锦城虽说是个好地方,倒不如早早回家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我踏上归途回身西望,还止不住连声长叹。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1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2巫峡里面波浪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3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4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咏怀古迹(其三)》 1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 2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 3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 4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登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写一写,看看你的字有进步吗?(16分) chu ān d àì w án shu ǎ y ǒn ɡ q ì f ēn ɡ d ǐn ɡ sh ǒu zh ǎn ɡ p ín ɡ b à k ǒn ɡ qu a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6分) 使 劲(jìn jìn ɡ) 绒 毛(rón ɡ yónɡ) 鲫 鱼 (jì jí) 照 相(xi àng xi āng ) 似 乎(sì shì) 放 假(jiǎ jià) 三、选字填空。(6分) 带 代 戴 ( )领 ( )价 爱( ) 皮( ) ( )眼镜 温( ) 辩 辫 瓣 争( ) 花( ) ( )子 豆( ) ( )论 蒜( ) 四、 填上合适的词语。(一定要注意“的”“地”的不同用法哟!)(6分) ( )的歌声 ( )的微笑 ( )的清香 ( )地听 ( )地观察 ( )地玩耍 五、选词填空。 (12分) 居然 果然 竟然 (1)这样长的公路( )只用八天的时间就修完了。 (2)我真没想到他( )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3)妈妈答应带我去看电影,星期六我们( )去看电影了。 一起…一起… 一会儿…一会儿… 一边…一边… (1)放学路上,她( )走,( )唱,高兴极了。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攀着铁链上,( )手脚并用向上爬。 (3)蒲公英和我们( )睡觉,和我们( )起床。 六、选择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6分) 比喻 拟人 排比 (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 ) (2)从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 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 (3)过往的车辆,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 ) 卷面3分

高中英语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英语必修3 Unit1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题: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 The man _____ a boat, but he failed to find suitable materials. A. meant to build B. meant building C. had meant to build D. had meant building 2. The discovery of new evidence led to _____. A. the thief having caught B. catching the thief C. the thief being caught D. the thief to have been caught 3. Such noble deeds of the doctors and nurses can’t be only _____ with money. A. rewarded B. awarded C. prized D. valued 4. All the citizens, young and old, walked and sang, beautifully _____ new clothes of al kinds. A. were dressed in B. wore C. having on D. dressed in 5. Our new teacher’s English is difficult _____. A. to follow B. to follow it C. for following D. to be followed 6. We don’t have to _____ an invitation just because it’s for Friday night (date night). A. turn up B. turn off C. turn out D. turn down 7. ─It was careless of you to have left the house without turning off the gas. ─My god! _____________. A. So were you B. So I did C. So did I D. So was I 8. He knows much about the film The Lord of the Ring. He must have seen it, _____? A. mustn’t he B. doesn’t he C. hasn’t he D. haven’t he 9. ─Can I pay the bill by check? ─Sorry, sir. But it is the management rules of our hotel that payment _____ be made in cash. A. shall B. need C. will D. can 10. The room is in a terrible mess; it _____ cleaned. A. can’t have been B. couldn’t be C. may not have been D. wouldn’t have been 11.As the storm drew nearer, black clouds were________over the sky. A.smoothing B.disappearing C.gathering D.picking 12. _____in a specially designed skirt, the girl tried to make herself_____at the party. A.Dressed; noticed B.Dressing; noticed C.Dressed; noticing D.Dressing; being noticing 13.I'm sorry ,but I didn't mean to have kept you waiting so long.would you like to________me? A.forgive B.satisfy C.apologize D.gain 14.The child was told to________ for being rude to his uncle. A.excuse B.apologize C.pardon D.forgive 15.You________read a book in the sun—it'll do harm to your eyes.

部编版三上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等级 得分 ★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一、汉字积累屋。(12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kuáng f ēng yáng q ? shu āng bì (1) 一阵 过后,人们盼望已久的大雨终于落下来了。大家 起来。 z ?o xi ān yàn f ú zhu āng d ? ban (2) ,同学们穿着 来学校上学,把学校 得非常美丽。 2.选字填空。(4分) 【汉 汗】 【慌 谎】 【例 列】 【笛 由】 ( )水 ( )野 ( )车 口( ) ( )字 ( )忙 ( )如 理( ) 二、词语游艺厅。(17分) 1.用“______”画出每组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个,在括号里改正。(4分) (1)戒.尺(jèi ) 照例.(lì) 洁. 白(jié) ( ) (2)语段.(duàn ) 圈.出(qüān ) 糊涂.(tu ) ( ) (3)厉.声(lì) 挨.打(āi ) 调.查(diào ) ( ) (4)描述.(sù) 衣裳.(shang ) 吓呆. (d āi ) ( ) 2.把下列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1分) ①绚丽( )( ) ②急急( )( ) ③摇( )晃( ) ④糊( )糊( ) ⑤张牙 ( )( ) ⑥面( )耳( ) ⑦提( )吊( ) ⑧鸦( )( )声 (1)词语④通常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样的ABAC 式的词 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⑥中所填的两个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节日的广场被无数盆鲜花打扮得_________________。(选词填空) 3.选词填空。(2分) 详细 仔细 (1)做完作业后,我又( )地检查了一遍。 (2)先生讲得很( ),大家听得很认真。 三、句子训练营。(16分) 1. 大家在大青树下做游戏,把许多小鸟招引来了。(改为“被”字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三 2012-06-23 16:17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敕造(chì)惫懒(bai)讪讪(shàn)间或一轮(jiàn) B、纨绔(ku)两靥(yàn)桌帏(w?i)拗他不过(niù) C、吮吸(shǔn)涎皮(yán)朱拓(tuò)百无聊赖(lài) D、正月(zhēnɡ) 驯熟(xùn)炮烙(pào)踌躇(chóu)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寒暄执着忖度众说纷纭 B、慰藉隽永蒙胧眼花瞭 乱 C、鞭笞赋予萦绕出神入化 D、窟窿穹隆缥缈叹为观止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神舟七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2l小时10分,______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 ②我们同台湾分裂势力斗争的_____,绝不是不要民主、实行哪种制度的问题,而是要统一还是要分裂的问题。 ③当您发现有人故意偷税或逃税时,您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这种行为进行举报。因为他偷税、逃税,______是在损害国家利益,______是在损害您的利益,个别人的偷逃税款,实际上增加了他人的负担。 A、收集实质既/又 B、搜集性质不但/也 C、搜集性质既/又 D、收集实质不但/也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为了自己的前程和理想,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高考结束后,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胜券在握,微笑地走出考场。 B、“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之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学校广场隆重举行,进入决赛的选手逐一登台撑场面,整场比赛绚丽多彩,个性纷呈。 C、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让我感到失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凭借NBA的一部宣传片,姚明完成了从单纯的“体育明星”转变到“体育、娱乐 明星”。 B、NBA2008-2009赛季在卫冕冠军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主场拉开战幕,凯尔特人队以 5分的优势战胜了骑士队,取得了新赛季的又一个开门红。 C、有尽之言能传无穷之意,诀窍就在“言”是经过精选的,有典型性,能代表或暗示 出许多其他的东西。 D、最近报道显示,虽然出现了禽流感疫情,但由于政府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鸡肉的销售量和消费信心并未受太大影响。 6、对下列字的笔画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免录其亟,同为8画 B、堰筐象隽,同为12画 C、鬼垛尅俞,同为9画 D、养恭虎享,同为9画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3.5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翻译

创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蜀道难》 1噫,哎呀,好高啊好险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和鱼凫是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开国的事业何等茫然。从古到今四万八千年,秦蜀二地从不通人烟。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鸟飞的路线,可以通往峨眉山巅。多少壮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后才有一条天梯似的栈道互相钩连。上有那驾着六龙的日车也要回头的高峰,下有那奔腾澎湃的激流也要倒退的回川。连高飞的黄鹤也不得过啊,猿猴要过也无法攀援。青泥岭上路,盘旋又盘旋,百步九折绕山峦。抬起头来不敢出大气,手摸星辰头顶天。只好坐下来手按胸口发长叹。 2问那些入蜀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这可怕的蜀道,实在难以登攀!只听见鸟儿在古树上哀号,雌的跟着雄的飞绕在林间。又听见子规在月下哭泣:“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声,愁满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听一听也会使人失去青春的容颜。山峰连着山峰,离天还不到一尺远,千年枯枝倒挂在悬岩上边。激流和瀑布各把神通显,冲得山岩震,推着巨石转,好一似雷霆回响在这万壑千山。蜀道是这样的艰险啊!可叹(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不知是为了什么? 3剑门关气象非凡,但也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把关的人若是不可靠,他反而成为祸患。行人来到这里,早上要防备猛虎的袭击,晚上要警惕长蛇的暗算。它们磨快了牙齿,时刻要摆人肉宴。被它们杀害的人啊,密密麻麻,成千上万。锦城虽说是个好地方,倒不如早早回家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我踏上归途回身西望,还止不住连声长叹。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1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三年级英语单元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 一、看一看,连一连。(24分) 1. 2 3 4 book bag crayon pencil-box pen eraser ruler pencil 5 6 7 8 二.选出每组中不同类的那个选项。(10分) ( )1. A. hello B. hi C. name ( )2. A bye B. ruler C. pencil ( )3. A. goodbye B. bye C. hello ( )4. A. book B.ruler C. open ( )5. A Mike B Sarah C eraser 三.单项选择。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将其字母代号填入括号内。(10分) ( )1.What’s your name? A.My name’s Zip. B.I’m fine,thank you. C.Sure, here you are ( )2.I have a pencil! A.Me too. B.Goodbye! C. I’m Zoom. ( )3. Goodbye,Zoom! A. Great. B.Bye. C.Me too. ( )4.Hello,Zoom! A.Guess B. Close your book. C.Hi,Miss White

( )5. Good morning! A.I’m fine. B.Good morning! C.Me too. 四、读句子连线。(15分) 1、你好! A.What’s your name ? 2、再见! B.I have a book。 3、你叫什么? C.Hello ! 4、我有一本书。 D.Goodbye ! 5、我的名字是约翰。 E.My name’s John . 五、情景选择。根据上句,选择合适的应答句。(18分) ( )1.你想知道别人的名字,你应该怎么问? A. This is Sarah. B. Bye, Sarah. C. What’s your name? ( )2. –你想和Miss wang告别应该怎么说? A. Hello! B. Welcome. C. -Bye! Miss White. ( )3.你想说我有一块橡皮,应该怎么说? A. OK! B. I have an eraser C. Me too. ( )4. 你早晨遇见了老师,应该怎么说? A.Good morning B.Bye. C. Me too! ( )5.你想说我们一起玩吧,要怎么说? A.Let’s play. B. Hello C. Great! ()6、把你的铅笔给我看看。 A. Show me your book. B. Show me your bag. C. Show me your pencil. ()7、你想自我介绍,你应说: A. Hello. B. Goodbye. C. I’m Mike.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8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韶光sh áo 杜撰zhu àn 朱拓tu ò 百无聊赖l ài 嫡亲dí B.监生ji ān惴惴zhu ì俨然y ǎn 少不更事j ī ng 押解ji è C.间或ji àn形骸hái谬种miù 沸反盈天fèi 桅杆wéi D.陈抟tu án 驯熟xùn 炮烙pào 咀嚼鉴赏j ǔ 黏液ni án 解析:A 项,拓t à;B 项,监ji à n,g更ē ng ;D 项,炮pá o 。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今年夏天的餐饮市场被福寿螺搅得沸反盈天,从6 月底至今,先后有130 多人因此染上了广州管圆线虫病。 B.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与贾母处不同。 C.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D.好在她现在已经再没有什么牵挂,太太家里又凑巧要换人,所以我就领她来。——我想,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得多??

解析:A 项,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片。B项,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此处应为“轩昂壮丽”。C 项,为所欲为:想干什 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意。D 项,熟门熟路:熟悉门径,了解情况,很有经验。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黛玉的生活正如探春所说,外头看着光鲜,其实十分难熬。但是她也有着青春少女的活泼热情,并非终日都只在哀愁之中。 B.林黛玉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在与薛宝钗的竞争中,她所缺乏的,一是没有健康体格,二是不够温柔大气。 C.你看画家笔下的这幅《大婶》,我们不仅能从他的线条里读出韵律,读出抑扬顿挫,而且用笔实在是生动流畅。 D.从现在起,安徽省高校大学生若认为学校对其作出的处理决定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可向该省教育厅依照程序提出申诉。 解析:B 项,“所缺乏的??没有”句式杂糅。C 项,逻辑混乱,递进关系不当。D 项,语序不当,“依照程序”应当放在“向”前。 答案:A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_______________ ;_像一位活泼的姑娘,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文学常识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 1.林黛玉进贾府:《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共120回,后40回文字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本文节选自第三回。《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 2.祝福:《祝福》写于1924年,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中的第一篇。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3.老人与海:海明威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方面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当年他获得普利策奖,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26年,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问世,使海明威成了欧美文坛上的新秀。另有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旧译《战地钟声》,1940)。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永不服输的“硬汉子”形象。 4.蜀道难:《蜀道难》原本是乐府古题,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出示《蜀道难》,博得“谪仙”雅号。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他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自《诗经》《楚辞》以至六朝诗歌的优秀传统,形成了歌行所特有的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李白也是五七言绝句的圣手。五绝含蓄、深远,只有王维可以相比;七绝则韵味醇美,音节和谐流畅,感情真率,语言生动,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标举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标准,和王昌龄的七绝,被评为有唐三百年的典范。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他是继屈原而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以惊俗骇世的笔墨,恣意挥洒,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借以抒发个人怀抱的抑郁与不平。他鞭挞封建社会的魑魅丑怪,淋漓尽致,真所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词语

第三册第一单元 (一) 人烟阜盛华冠丽服敕造一射之地抄手游廊雕梁画栋台矶呜咽厮打怯弱敛声屏气放诞无礼不经之谈风流态度洋绉裙拭泪打谅(打量)便宜翠幄戏谑嫡亲轩峻壮丽拙笨黻黼厢庑酒觚内帏抱厦发髻孽根祸胎萌蘖咳嗽惫懒懵懂拂尘盥洗麦穗宫绦脂肪纨绔膏粱不肖两靥忖度杜撰罥烟眉仪门乖张伺候作揖狡黠鳞次栉比穿红着绿遂心省力瞋视嗔怪潦倒纳罕规矩钗钏嬷嬷文采精华韶光宸翰之宝东施效颦炉火纯青诗情画意高山仰止綰结间不容发拾阶而下诘难世故圆滑徇私枉法 (二) 钝响监生寒暄喧闹银镯子祈福陈抟老祖烟霭朱拓踌躇间或一轮不更事谬种惊惶俨然形骸视如草芥沸反盈天醉醺醺新正恫吓剥豆剥削草窠驯熟讪讪桌帷蹙缩执拗倔强赎罪门槛窈陷伶俐歆享牲醴蹒跚炮烙咀嚼搭讪瘦削噤若寒蝉羸弱百无聊赖怔怔惴惴不安宽宏大量一瞥揣度悚然清炖淡然澹然荸荠忌讳连(联)绵不绝负疚逍遥自在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别出心裁无可厚非 (三)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蹂躏黏液嗜好尾鳍攮进尽量船舵祷告榫头桅杆船梢吞噬攥住上颚仓皇戳穿杀戮篡改窜改戮力同心韬光养晦为所欲为不同凡响先斩后奏呕心沥血白浪滔天撬开矫饰打烊塞满报酬豁出去豁然开朗皮开肉绽吞噬沮丧撬走刹车模样胳肢窝绰号漫不经心蜂拥而至踪迹目瞪口呆精彩遍体鳞伤嗜杀垂头丧气兴致勃勃为所欲为忽隐忽现奋不顾身(单元) 筵席一爿寒碜抛锚膨胀山清水秀涎皮赖脸俊眼修眉杳无踪影自惭形秽灰心丧气拭目以待发人深簇拥走投无路诡秘寻死觅活腮凝新荔

第二单元词语 (一)鱼凫秦塞地崩山摧天梯石栈猿猱萦岩峦扪参历井抚膺巉岩飞湍喧豗砯崖转石咨嗟峥嵘崔嵬豺狼吮血瑰伟绚丽逶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名门望族变幻莫测怒号 (二)暮砧群山万壑朔漠青冢省识夔州渚清霜鬓潦倒凋伤孤舟一系王嫱贿赂琵琶环珮千载憔悴 (三)铮铮贾人漂沦悯然恬然迁谪荻花管弦掩抑轻拢慢捻霓裳嘈嘈切切间关莺语幽咽冷涩凝绝迸发船舫虾蟆红绡钿头银篦阑干重唧唧谪居浔阳城呕哑嘲哳瑟瑟转轴六幺如裂帛声声思铁骑转徙连篇累牍口诵心惟幽愁暗恨天涯海角汗流浃背春寒料峭扣人心弦反复无常收敛 (四)锦瑟惘然马嵬宵柝晓筹沧海无缘无故织绮哗变鲛人栩栩如生妃嫔未卜 (单元)原谅靓妆晾晒踉踉跄跄量入为出便笺钎子愆期阡陌交通缘悭一面贮存伫立独出机杼停杯投箸羚羊窗棂拎包高屋建瓴身陷囹圄姿势羁绊肆无忌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袒护教诲佶屈聱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赡养诙谐迫不及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诅咒瑜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满为患大跌眼镜金针度人三一三十一倚靠衰颓 第三单元 (一)歉收沧海一粟火中取栗数罟洿池鱼鳖养生丧死供养鸡豚狗彘庠序孝悌饿莩赈济弃甲曳兵衣帛运斤成风 (二)中绳靛青蓼蓝槁暴参省跂望彰显舆马舟楫禀赋须臾蛟龙跬步骐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爪牙蛇鳝浮躁枯燥蟹钳驽马砥砺不枝不蔓正襟危坐曲度 (三)崤函窥视囊括友谊膏腴遗策郡县吝惜缔交招揽流血漂橹箭镞因利乘便逡巡赧然履行鞭笞藩篱焚烧黔首隳名城锋镝劲弩瓮牖绳枢墨翟氓隶蹑足行伍铩羽而归谪戍度长絜大比权量力万乘之势从散约败有的放矢俯首系颈朝同列一夫作难针砭时弊脍炙人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