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自考题分类模拟题4

组织行为学自考题分类模拟题4

组织行为学自考题分类模拟题4
组织行为学自考题分类模拟题4

组织行为学自考题分类模拟题4

一、单项选择题

1. 冲突的主体不包括______

A.组织

B.个人

C.资源

D.群体

答案:C

[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冲突的主客体。C选项属于冲突的客体。

2. 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冲突主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结果追求所引发的冲突是______

A.目标冲突

B.认知冲突

C.情感冲突

D.程序冲突

答案:A

[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冲突的类型。目标冲突是指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冲突主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结果追求所引发的冲突。

3. 发生在两个或多个人之间的冲突是______

A.组织间冲突

B.群体间冲突

C.人际冲突

D.个体内部冲突

答案:C

[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个体与个体间的冲突。个体与个体间冲突又称为人际冲突,是指发生

在两人或多个人之间的冲突。

4. 最重要的个人因素是个人的价值系统和______

A.个性特征

B.人格魅力

C.人生价值

D.人生追求

答案:A

[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个人因素。个人的价值系统和个性特征是最重要的个人因素。

5. ______是处理冲突的基础。

A.冲突开始

B.冲突中止

C.冲突结束

D.冲突分析

答案:D

[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冲突的过程。冲突分析是处理冲突的基础。

6. 罗宾斯在其《组织行为学》一书中将冲突过程分为______个阶段。

A.3

B.4

C.5

D.6

答案:C

[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罗宾斯的冲突过程分析。罗宾斯提出的五个阶段模型是:潜在的对立或不一致阶段;认知和人格化阶段;行为意向阶段;行为阶段;结果阶段。

7. 强制性策略的施加措施不包括______

历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数学)

第一篇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章数与式 §1.1实数 A组2015年全国中考题组 一、选择题 1.(2015·浙江湖州,1,3分)-5的绝对值是() A.-5 B.5 C.-1 5 D. 1 5 解析∵|-5|=5,∴-5的绝对值是5,故选B. 答案 B 2.(2015·浙江嘉兴,1,4分)计算2-3的结果为() A.-1 B.-2 C.1 D.2 解析2-3=-1,故选A. 答案 A 3.(2015·浙江绍兴,1,4分)计算(-1)×3的结果是() A.-3 B.-2 C.2 D.3 解析(-1)×3=-3,故选A. 答案 A 4.(2015·浙江湖州,3,3分)4的算术平方根是() A.±2 B.2 C.-2 D. 2 解析∵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选B. 答案 B 5.(2015·浙江宁波,3,4分)2015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收入将超过6万亿元,其中6万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0.6×1013元B.60×1011元 C.6×1012元D.6×1013元 解析6万亿=60 000×100 000 000=6×104×108=6×1012,故选C.答案 C 6.(2015·江苏南京,5,2分)估计5-1 2介于() A.0.4与0.5之间B.0.5与0.6之间C.0.6与0.7之间D.0.7与0.8之间解析∵5≈2.236,∴5-1≈1.236, ∴5-1 2≈0.618,∴ 5-1 2介于0.6与0.7之间. 答案 C 7.(2015·浙江杭州,2,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3+26=29B.23-26=2-3 C.26×23=29D.26÷23=22 解析只有“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选C. 答案 C 8.★(2015·浙江杭州,6,3分)若k<90<k+1(k是整数),则k=() A.6 B.7 C.8 D.9 解析∵81<90<100,∴9<90<100.∴k=9. 答案 D 9.(2015·浙江金华,6,3分)如图,数轴上的A,B,C,D四点中,与表示数-3的点最接近的是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北京市2019年中考数学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函数之填空题(25道题)(解析版)(1)

专题08 函数之填空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21小题) 1.(2019?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a,b)(a>0,b>0)在双曲线y上,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B在双曲线y,则k1+k2的值为0. 【答案】解:∵点A(a,b)(a>0,b>0)在双曲线y上, ∴k1=ab; 又∵点A与点B关于x轴的对称, ∴B(a,﹣b) ∵点B在双曲线y上, ∴k2=﹣ab; ∴k1+k2=ab+(﹣ab)=0; 故答案为:0. 【点睛】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坐标的特征,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以及互为相反数的和为0的性质. 2.(2019?昌平区二模)“五一黄金周”期间李师傅一家开车去旅游,出发前查看了油箱里有50升油,下面的两幅图分别描述了行驶里程及耗油情况,行驶130公里时,油箱里剩油量为37升. 【答案】解:由图象可知:当用时1小时时,油量剩余45升,行驶了30公里; 当用时在1﹣2.5小时之间时,可得: 每小时行驶的里程为公里,每小时耗油量为升 ∴当用时1+1=2小时时,此时刚好行驶了130公里,

此时油箱里的剩油量为:45﹣8×1=37升, 故答案为:37.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 3.(2019?通州区三模)已知二次函数y=ax2+bx﹣2(a≠0)的图象的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请写出满足条件的一组a,b的值,这组值可以是a=1,b=1. 【答案】解:∵二次函数y=ax2+bx﹣2(a≠0)的图象的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 ∴满足条件的一组a,b的值是a=1,b=1, 故答案为:1,1.(答案不唯一,只要a≠0,b≠0且a,b同号即可)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4.(2019?朝阳区二模)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使用摄氏温度(℃),但美、英等国的天气预报仍然使用华氏温度(℉),两种计量之间有如下的对应表: 由上表可以推断出,华氏0度对应的摄氏温度是℃,若某一温度时华氏温度的值与对应的摄氏温度的值相等,则此温度为﹣40℃. 【答案】解:(1)设摄氏温度为x(℃)与华氏温度为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由题意,得 ,解得, 即y=1.8x+32. 当y=0时,1.8x+32=0,解得. 故答案为:; (2)当y=x时,x=1.8x+32, 解得:x=﹣40. 因此当华氏﹣40度时,摄氏也是﹣40度. 故答案为:﹣40

《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

《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著作《科学管理原理》的作者是(D) 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比奇 C、罗伯特·欧文 D、弗雷德里克·泰勒 2、心理学家霍兰德认为,影响个人职业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是(B) A、能力类型 B、人格类型 C、气质类型 D、外貌类型 3、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C) 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D、按人的行为模式 4、情境领导理论认为,当下属(或群体)的工作成熟度发展到高水平时,领导者应采取的领导方式是(D) A、命令型领导 B、推销型领导 C、参与型领导 D、授权型领导 5、属于领导权变理论的是(B) A、领导作风理论 B、途径-目标理论 C、管理方格论 D、交易型与变革型领导理论 6、气质类型中粘液质的主要行为特征是(C) A、敏捷活泼 B、小心迟疑 C、缓慢稳定 D、迅猛急躁 7、常言道:“一俊遮百丑”,这是指人知觉偏差中的(B) A、投射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8、下列哪种行为体现了员工以主动和建设性的方式表达不满(B) A、离职 B、进谏 C、忽略 D、忠诚 9、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C) A、奖励 B、倒退 C、消退 D、激励 10、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度和(A) A、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标的科学性 11、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模式理论是(B)提出的。 A、勒温 B、坦南鲍姆和施米特 C、利克特 D、豪斯和沙特尔 12、在团队发展的(C)阶段,团队内的人际关系由敌对走向合作, 合作态度明显;程序和行为规范得以建立和实施;沟通频繁,工作效率提高。 A、初创期 B、初见成效期 C、持续发展期 D、成熟期 13、下面哪一项是领导者(而不是管理者)的特征(B) A、信赖控制 B、创新 C、正确地做事 D、关注效率和方法 14、下列属于正式沟通网络的是(D) A、偶然式 B、流言式 C、集束式 D、全通道式

“锐角三角函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23、锐角三角函数 要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2009·漳州中考)三角形在方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tan α的值是( ) A . 3 5 B . 43 C .34 D .4 5 【解析】选C. tan α4 3 == 角的邻边角的对边αα. 2.(2008·威海中考)在△ABC 中,∠C =90°,tan A = 1 3 ,则sin B =( ) A . 10 B . 23 C . 3 4 D . 10 【解析】选D. 3 1 tan == AB BC A ,设BC=k,则AC=3k,由勾股定理得 ,10)3(2222k k k BC AC AB =+=+= sin AC B AB = = 3.(2009·齐齐哈尔中考)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D 是O ⊙的直径,若O ⊙的半径为 3 2 ,2AC =,则sin B 的值是( ) A . 23 B .32 C .34 D .43 【解析】选A.连接CD,由O ⊙的半径为 32.得AD=3. sin B =.3 2 sin ==AD AC D

4.(2009·湖州中考)如图,在Rt ABC △中,ACB ∠=Rt ∠,1BC =,2A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sin 2A = B .1tan 2A = C .cos 2 B = D .tan B = 【解析】选D 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1BC =,2AB =,所以AC 所以1 sin 2 A = , cos A ,tan A = ;sin B 1cos 2B = ,tan B = 5.(2008·温州中考)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已知2CD =, 3AC =,则sin B 的值是( ) A . 2 3 B . 32 C . 34 D . 43 【解析】选C.由CD 是Rt ABC △斜边AB 上的中线,得AB=2CD=4.∴sin B 4 3 == AB AC 6.(2007·泰安中考)如图,在ABC △中,90ACB ∠= ,CD AB ⊥于D ,若AC = AB =tan BCD ∠的值为( ) (A (B )2 (C )3 (D ) 3 答案:B A C B D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着重对人的个别差异研究的学科是【】 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人事心理学D.劳动心理学 2.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p) B.B=f(p·E) C.B=f(s·E) D.B=f(p·M)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A.四个步骤B.五个步骤C.六个步骤D.七个步骤 4.人们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事物,而对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投射效应D.首因效应 5.激发人的行为并给行为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A.需要B.动机C.态度D.信念 6.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麦克里兰B.史布兰格C.海德D.特尔曼 7.创造性行为的主要特点是【】 A.系统性B.有用性C.社会性D.差异性 8.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 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是【】 A.事业生涯开发B.事业生涯设计C.事业生涯决策D.事业生涯管理 9.在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 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命令群体D.任务群体 10.影响群体有效性的因素是群体任务的复杂性和【】 A.群体结构B.群体规范C.性格特点D.相互依赖性 11.最能集中体现民主或参与管理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A.轮式B.全方位式C.链式D.Y式 12.小道消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是【】 A.流言式B.偶然式C.单线式D.集束式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 A.莫里诺B.霍曼斯C.韦伯D.阿西 14.最简单、花费最低的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是【】 A.运用层次等级B.设立特别工作组C.构建规则与程序D.成立工作团队 15.对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分配权称为领导的【】 A.奖罚权B.专长权C.资源控制权D.决策权 16.衡量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A.工作绩效B.工作计划C.德才兼备D.工作目标 17.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 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B.被领导者的特点C.领导的情景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精品】数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数学中考试题分类汇 编

2008年数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一次函数 一、选择题: 1. (2008年郴州市)如果点M在直线1 =-上,则M点的 y x 坐标可以是() A.(-1,0) B.(0,1) C.(1,0) D.(1,-1) 2.(2008年郴州市)一次函数1 y x =--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一次函数1 =--不经过的象限是() y x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4、如果点M在直线1 =-上,则M点的坐标可以是 y x () A.(-1,0) B.(0,1) C.(1,0) D.(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茂名)已知反比例函数y =x a (a ≠0)的图象,在每一象 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少,则一次函数y =-a x +a 的图象不经过...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 (2008年安徽省)函数k y x =的图象经过点(1,-2), 则k 的值为( ) A . 12 B .12 - C .2 D .-2 7.(2008苏州)函数1 2 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0x ≠ B .1x ≠ C .2x ≠- D .1x ≠- 8.(2008年广东湛江市)函数1 2 y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2x = B . 2x ≠ C . 2x ≠- D . 2x > 9.(2008年上海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y x =+经过( )

“一次函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一次函数 要点一:函数的概念及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 一、选择题 1、(2009· 包头中考)函数y =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 B .2x -≥ C .2x ≠- D .2x -≤ 2、(2009·成都中考)在函数1 31 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x < B . 1 3 x ≠- C . 13x ≠ D . 13x > 3、(2009·广州中考)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3的是( ) A .3 1 -= x y B .3 1-=x y C .3-=x y D .3-=x y 4、(2010·兰州中考)函数3 1 2-+ -=x 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 B .x =3 C .x <2且x ≠3 D .x ≤2且x ≠3 5、(2008·孝感中考)下列曲线中,表示y 不是x 的函数是( ) 6、(2008·潍坊中考)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如下图,分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注满水的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把水全部放出.下面的图象能大致表示水的深度h 和放水时间 t 之间的关系的是( ) 二、填空题 7、(2010·威海中考)在函数x y -=3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D .

8.(2009·哈尔滨中考)函数y =22 x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9、(2009· 桂林中考)在函数y =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10、(2009· 牡丹江中考)函数y =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11、(2009·大兴安岭中考)函数1 -= x 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12、(2009·上海中考)已知函数1 ()1f x x = -,那么(3)f = . 13、(2008·广安中考)如图,当输入5x =时,输出的y = . 三、解答题 14、(2008·杭州中考)如图,水以恒速(即单位时间内注入水的体积相同)注入下面四种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 (1)请分别找出与各容器对应的水的高度h 和时间t 的函数关系图象,用直线段连接起来; (2)当容器中的水恰好达到一半高度时,请在各函数关系图的t 轴上标出此时t 值对应点T 的位置. A . B . C . D . (1) (2 ) (3) (4)

关于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5)

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5) 一、单选题:10分,每题01分 1、管理系统理论是由()提出的。 A: 菲德勒 B: 豪斯 C: 利克特 D: 布莱克 2、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协调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就会出现如下关系( )。 A: 高凝聚力高生产率 B: 高凝聚力低生产率 C: 高生产率低凝聚力 D: 低凝聚力低生产率 3、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 A: 能力低下 B: 一般能力 C: 天才 D: 才能 4、工作要求与控制能力的关系形成四种格局,其中压力最大的一种是: A: 高要求低控制 B: 高要求高控制 C: 低要求低控制 D: 低要求高控制 5、经常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 尊重需要 B: 交往需要 C: 安全需要 D: 生理需要 6、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 A: 所有组织中 B: 一定组织中 C: 社会组织中 D: 管理组织中 7、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 A: 人际群体 B: 团队集体 C: 团队集体 D: 任务群体 8、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 A: 惩罚 B: 正强化

C: 自然消退 D: 消极强化 9、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A: 气质 B: 个性 C: 能力 D: 性格 10、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体属于() A: 人际群体 B: 团队集体 C: 无序群体 D: 无序群体 二、多选题:10分,每题02分 11、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 A : 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 B : 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 C : 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 D : 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 E : 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 12、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 )。 A : 个人主观内在因素 B : 心理因素 C : 客观外在环境因素 D : 生理因素 E : 人群团体因素 13、下列制度中属于采用固定间隔强化方法的有()。 A : 计件工资 B : 计时工资 C : 计件超产奖 D : 月度奖 E : 年终分红 14、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哪几种?() A :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B : 弗罗姆的期望理论 C :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D :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E :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15、做好领导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 权责利一致的原则 B : 民主公开的原则 C : 统一领导的原则 D : 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E : 能级相符的原则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28、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要点一:数据的收集方式 一、选择题 1(2010·重庆中考)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A.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B.对冷饮市场上冰淇淋质量情况的调查 C.对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 D.以我国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各零部件的检查 2.(2009·杭州中考)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 是() A.调查全体女生 B.调查全体男生 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 3.(2009·重庆中考)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调查一批新型节能灯泡的使用寿命 B.调查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 C.调查重庆市初中学生的视力情况 D为保证“神舟7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 4. (2009·河南中考)下列调查适合普查的是() (A)调查2009年6月份市场上某品牌饮料的质量 (B)了解中央电视台直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全国收视率情况 (C)环保部门调查5月份黄河某段水域的水质量情况 (D)了解全班同学本周末参加社区活动的时间 5.(2009·宁波中考)下列调查适合作普查的是() A.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 B.了解宁波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 C.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 D.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同一车厢乘客进行医学检查 6.(2009·义乌中考)下列调查适合作抽样调查的是() A.了解义乌电视台“同年哥讲新闻”栏目的收视率

B.了解某甲型H1N1确诊病人同机乘客的健康状况 C.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电脑的数量 D.“神七”载人飞船发射前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 7.(2008·维吾尔中考)下列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 A.要了解约90万顶救灾帐蓬的质量,采用普查的方式 B.要了解外地游客对旅游景点“新疆民街”的满意程度,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C.要保证“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对主要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D.要了解全新疆初中学生的业余爱好,采用普查的方式 【解析】选B 8.(2008·福州中考)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B.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C.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D.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 【解析】选A. 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应采用抽样调查. 9.(2008·黄冈中考)要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任意抽取3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 在这个问题中,30是() A.个体B.总体C.样本容量D.总体的一个样本 【解析】选C. 10.(2008·宜昌中考)在2008年的世界无烟日(5月31日),小华学习小组为了解本地区大 约有多少成年人吸烟,随机调查了100个成年人,结果其中有15个成年人吸烟。对于这个关于数据收集与处理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的方式是全面调查 B.本地区只有85个成年人不吸烟 C.样本是15个吸烟的成年人 D.本地区约有15﹪的成年人吸烟 【解析】选D.关于数据收集与处理时,由于了解本地区大约有多少成年人吸烟,范围广、人员多,所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用样本来估计总体。故选D 11.(2008·内江中考)下列调查方式中适合的是() A.要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 B.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C.环保部门调查沱江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D.调查全市中学生每天的就寝时间,采用普查方式

2014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地理分类汇编:F—J 5份 纯word版解析可编辑

2014高考真题+模拟新题之地理分类汇编:G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 2014高考真题+模拟新题之地理分类汇编:H单元人口的变化.DOC 2014高考真题+模拟新题之地理分类汇编:I单元城市与城市化.DOC 2014高考真题+模拟新题之地理分类汇编:J单元产业活动.DOC 2014高考真题+模拟新题之地理分类汇编:F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DOC F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4·福建卷] 图2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平方千米)。读图回答3~4题。 图2 3.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 3.A[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流域南部、东南部冰川面积大大缩小,而东部、偏北部冰川面积增大,这是因为气候变暖,使得偏南部流域冰川融化,造成冰川面积缩小,故A项正确。冰川面积变化与地壳抬升无关,也不是受流水搬运、风力侵蚀作用导致,故B、C、D项错误。 4.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A.冰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 4.C[解析]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的水源补给主要是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冰川面积减小,河流的流量将减少,地方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了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故C 项正确。冰川面积减小,冰蚀作用减弱,绿洲的面积将缩小,流域面积缩小,故A、B、D 项错误。 2014·江苏卷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图7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13~14题。

《组织行为学》考试试题(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P) B.B=f(P·E) C.B=f(S·E) D.B=f(P·M) 2.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现为() A.三层 B.四层 C.五层 D.六层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 A.四个步骤 B.五个步骤 C.六个步骤 D.七个步骤 4.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是()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态度5.激发行为并给它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信念 6.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是()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7.创造性行为的特点是() A.系统性 B.有用性 C.社会性 D.管理性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 分之一是() A.意识 B.价值观 C.行为 D.知觉 9.在组织中,通过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A.正式群体 B.任务群体 C.命令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0.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 A.规定 B.看法 C.期望 D.依赖 11.对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工作,最适合的沟通网络形式是()A.轮式 B.Y 式 C.链式 D.全方位式 1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他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叫() A.社会惰化效应 B.群体促进作用 C.协同效应 D. 从众效应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 A.韦伯 B.霍曼 斯 C.莫里诺 D.阿西 14.舒兹认为,每个人都有人际关系的需要,这些需要一般可以分为()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15.员工的出勤率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非线性关系 D.正比关系 16.成功的群体间工作绩效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竞争 B.协作 C.人际关系 D.个性差异17.在领导有 效性中,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 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 B.被领导者的特点 C.领导的情景 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互动关系18.在决策理论中,决策者被看作为一个() A.经济

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2008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统计(填空题) ,,,,,这一组数据的众数为;极差为. 1、(2008年镇江)一组数据13234 2、(2008年金华市)如图是我市某景点6月份内1∽10日每天的最高温度折线统计图,由图 信息可知该景点这10天的最高气温度的中位数是。 3、 若把表中各科满分值按比例绘成扇形统计图,则表示数学科学的扇形的圆心角应是度(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70.8 4.(2008湖南株洲)3.某同学7次上学途中所花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10、9、11、12、9、10、10,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 5.(2008 江苏常州)已知一组数据为5,6,8,6,8,8,8,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_,平均数是_________. 6.(2008山东烟台)七(1)班四个绿化小组植树的棵树如下:10,10,x,8,已知这组数 据的众数和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棵. 7. (2008 河南实验区)样本数据3,6,a,4,2的平均数是5,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 8.(2008永州市)已知一组数据1,2,0,-1,x,1的平均数是1,则这组数据 的极差为. 9.(2008资阳市)资阳市某学校初中2008级有四个绿化小组,在植树节这天种下柏树的颗数如下:10,10,x,8,若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相等,那么它们的中位数是________颗.10.聪明的小明借助谐音用阿拉伯数字戏说爸爸舅舅喝酒:81979,87629,97829,8806,9905,98819,54949(大意是:爸邀舅吃酒,爸吃六两酒,舅吃八两酒,爸爸动怒,舅舅动武,舅把爸衣揪,误事就是酒),请问这组数据中,数字9出现的频率是.11、(2008湖北孝感)某校九年级一班数学单元测验全班所有学生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满分100分,学生成绩取整数),则成绩在90.5—95.5这一分数段的频率是。12.(2008年山东省青岛市)某市广播电视局欲招聘播音员一名,对A,B两名候选人进行了两项素质测试,两人的两项测试成绩如右表所示.根据实际需要,广播电视局将面试、综合知识测试的得分按3∶2的比例计算两人的总成绩,那么(填A或B)将被录用.B

_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一

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3分,共15 分) 1.美国心理学家梅奥自20世纪20年代起领导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在此基础上创立了( D ),为组织行为学的诞生开辟了道路。 A. 权变理论 B. 需要层次理论 C. 双因素理论 D. 人群关系和社会人的理论 2.组织行为学对态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下几种态度上(ABC )。 A. 工作满意度 B. 工作参与 C. 组织承诺 D. 组织归属 3.活泼好动,动作敏捷,兴趣广泛,外向,喜爱交际,情感丰富,但转移快的气质特征,属于( A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4.麦克利兰认为,( C )的高低对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成长,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A. 权力需要 B. 友谊需要 C. 成就需要 D. 尊重需要 5.体行为目标具有多种特性,其中对个体行为积极性影响最突出的(D )。 A目标的效价 B. 目标实现的概率 C.目标的远近 D. 目标的清晰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组织行为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一定组织中(心理和行为规律)。通过组织管理的实践,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 2.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从对立的两个极端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关于人的两种假设,即(X理论)与(Y理论)。 3.观察者根据一个人某个方面的特征来推断他的所有特征的现象,称为(晕轮效应)。 4.个性就是个体独特而稳定地表现出来的(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5.按照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勒温的理论,人类行为是(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函数。 6.期望理论是研究需要与目标之间规律的理论,其基本观点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M=V×E )。 7.现代素质理论与传统素质理论的差别典型地表现在它不否认(先天遗传)的可能

【数学】2012新题分类汇编:计数原理(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计数原理(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课标理数12.J2[2011·北京卷] 用数字2,3组成四位数,且数字2,3至少都出现一次,这样的四位数共有________个.(用数字作答) 课标理数12.J2[2011·北京卷] 14【解析】若不考虑数字2,3至少都出现一次的限制,对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每个“位置”都有两种选择,所以共有24=16个四位数,然后再减去“2222,3333”这两个数,故共有16-2=14个满足要求的四位数. 大纲理数7.J2[2011·全国卷] 某同学有同样的画册2本,同样的集邮册3本,从中取出4本赠送给4位朋友,每位朋友1本,则不同的赠送方法共有() A.4种B.10种 C.18种D.20种 大纲理数7.J2[2011·全国卷] B【解析】若取出1本画册,3本集邮册,有C14种赠送方法;若取出2本画册,2本集邮册,有C24种赠送方法,则不同的赠送方法有C14+C24=10种,故选B. 大纲文数9.J2[2011·全国卷] 4位同学每人从甲、乙、丙3门课程中选修1门,则恰有2人选修课程甲的不同选法共有() A.12种B.24种 C.30种D.36种 大纲文数9.J2[2011·全国卷] B【解析】从4位同学中选出2人有C24种方法,另外2位同学每人有2种选法,故不同的选法共有C24×2×2=24种,故选B. 课标理数15.J2[2011·湖北卷] 给n个自上而下相连的正方形着黑色或白色,当n≤4时,在所有不同的着色方案中,黑色正方形互不相邻 ....的着色方案如图1-3所示: 图1-3 由此推断,当n=6时,黑色正方形互不相邻 ....的着色方案共有________种,至少有两个黑 色正方形相邻 ..的着色方案共有________种.(结果用数值表示) 课标理数15.J2[2011·湖北卷] 2143【解析】(1)以黑色正方形的个数分类:①若有3块黑色正方形,则有C34=4种;②若有2块黑色正方形,则有C25=10种;③若有1块黑色正方形,则有C16=6种;④若无黑色正方形,则有1种.所以共有4+10+6+1=21种. (2)至少有2块黑色相邻包括:有2块黑色相邻,有3块黑色相邻,有4块黑色相邻,有5块黑色相邻,有6块黑色相邻等几种情况.①有2块黑色正方形相邻,有(C23+C13)+A24+C15=23种;②有3块黑色正方形相邻,有C12+A23+C14=12种;③有4块黑色正方形相邻,有C12+C13=5种;④有5块黑色正方形相邻,有C12=2种;⑤有6块黑色正方形相邻,有1种.故共有23+12+5+2+1=43种. 课标理数12.J3[2011·安徽卷] 设(x-1)21=a0+a1x+a2x2+…+a21x21,则a10+a11=________. 课标理数12.J3[2011·安徽卷] 0【解析】a10,a11分别是含x10和x11项的系数,所以a10=-C1121,a11=C1021,所以a10+a11=-C1121+C1021=0. 大纲理数13.J3[2011·全国卷] (1-x)20的二项展开式中,x的系数与x9的系数之差为

组织行为学 期末模拟试卷B

南京财经大学 成人教育模拟试题(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 激励理论可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 B )。 A.期望型激励理论B.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C.高成就激励理论D.双因素激励理论。 2. 按群体是否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工作任务可划分为( A )。 A.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B.指挥群体和任务群体 C.利益群体和联谊群体 D.团队和任务群体 3. 信息逐级向上传递或向下传递,这种沟通网络为( C )。 A.轮式B.环式C.链式D.全通道式4.管理方格图是一张( C )等分的方格图,横坐标表示对于工作的关心程度,纵坐标表示管理者对人的关心程度。。 A.5B.7 C.9D.11 5. 企业公关部经理代表企业向新闻媒体发布信息,与社会公众沟通。这种沟通是 ( A )。 A.正式沟通B.非正式沟通C.纵向沟通D.内部沟通 6. 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D )。 A.价值观 B.态度 C.工作满意度 D.个性 7. 下面哪一种功能不属于组织文化的功能(B )。 A.目标导向功能B.权力功能 C.凝聚功能D.激励与约束功能 8. 提出“双因素理论”的是( D )。 A.麦克利兰B.马斯洛 C.亚当斯D.赫茨伯格 9. 期望理论是在目标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研究目标对人的( A )影响的理论。

A.行为B.思想 C.需要D.动机 10. 某些组织结构主要是按照产品和市场来划分,分权程度较大,这种组织结构的 类型是( D )。 A.职能式结构B.直线式结构 C.矩阵结构D.事业部型结构 11. 组织行为学的先驱是(C )。 A.群体动力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 C.人际关系理论D.双因素理论 12. 在沟通的方式中,流言蜚语的传播属于(C )。 A.上行沟通B.单向沟通 C.非正式沟通D.下行沟通 13. 强化理论中有不同类型的强化,其中,当某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行为方式,以期减少或消除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这种强化称为( C )A.忽视 B.负强化 C.惩罚 D.正强化 14. 人们把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 容、工作职能、工作条件和工作关系的设计称为( B )。 A.组织结构设计B.工作设计 C.组织职能设计D.结构设计 15. 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者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A )。 A.领导行为B.领导艺术 C.领导效能(率D.领导者影响力 16. 某公司改善了职员A的工作条件,但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没有提高,不久后职员A接到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他工作特别卖力。这可运用以下哪种激励理论来解释( D )。 A.期望理论 B.双因素理论

数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压轴题)

(芜湖市)如图,已知 ,,现以A 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9:4,将OB 向右侧放大,B 点的对应点为C . (1) 求C 点坐标及直线BC 的解析式; (2) 一抛物线经过B 、C 两点,且顶点落在x 轴正半轴上,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并画出函数 图象; (3) 现将直线BC 绕B 点旋转与抛物线相交与另一点P ,请找出抛物线上所有满足到直线AB 距离为P . 河北 周建杰 分类 (泰州市)29.已知二次函数y 1=ax 2 +bx +c (a ≠0)的图像经过三点(1,0),(-3,0),(0,- 2 3 ).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作出这个函数的图像;(5分) (2)若反比例函数y 2= x 2(x >0)的图像与二次函数y 1=ax 2 +bx +c (a ≠0)的图像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A (x 0,y 0),x 0落在两个相邻的正整数之间,请你观察图像,写出这两个 相邻的正整数;(4分) (3)若反比例函数y 2= x k (x >0,k >0)的图像与二次函数y 1=ax 2 +bx +c (a ≠0)的图像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A ,点A 的横坐标x 0满足2<x 0<3,试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5分) (4,0)A (0,4)B 32

(南京市)28.(10分)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h)x ,两车之间的距离.......为(km)y ,图中的折线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 根据图象进行以下探究: 信息读取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km ; (2)请解释图中点B 的实际意义; 图象理解 (3)求慢车和快车的速度; (4)求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问题解决 (5)若第二列快车也从甲地出发驶往乙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30分钟后,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求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多少小时? 以下是河南省高建国分类: (巴中市)已知:如图14,抛物线2334y x =-+与x 轴交于点A , 点B ,与直线3 4 y x b =-+相交于点B ,点C ,直线3 4 y x b =- +与y 轴交于点E . (1)写出直线BC 的解析式. (2)求ABC △的面积. (3)若点M 在线段AB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A 向B 运动(不与A B ,重合),同时,点N 在射线BC 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B 向C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请写出MNB △的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点M 运动多少时间时,MNB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第29题图 (第28题) A B C D O y /km 900 12 x /h 4

2020年高考模拟创新试题分类汇编

2020年高考模拟创新试题分类汇编 一,集合简易逻辑与不等式〔复数〕 一,考纲要求及分析 1,集合与简易逻辑:明白得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把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明白得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明白得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把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集合是大学当中第一遇到的内容,也是现代数学的基础,因此,中学时期集合上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思想的渗透。而集合的思想方法又要紧表达为:一是理论上的思想渗透〔这不是高考命题的范畴〕,二是集合与其他知识如简易逻辑的类比性渗透〔这也难于化到高考命题的范畴〕,三是集合本身内含了博大精深的思想,而这又是高中时期能解决又能反应能力的地点,具体又表现为三点:⑴集合表示方法间的转化蕴涵了数学解题的原那么性思想:图示法 直观化 符号表示法属性描述法文字描述法具体化 列举法简单化熟悉化↓??→????←↑;⑵有限集合元素个数确定的容斥原理〔该部分在教材中处于阅读内容,它能够用初中及小学的解方程法加以解决,也能够用高中的容斥原理〕;⑶集合的运算更多情形下是自定义的;⑷集合与方程或不等式同解性联系〔这一部分通常以其他知识的面貌显现,如:〝求…的解集〞等等〕。 充要条件的题一样有三种类型:一,传统的判定形:〝判定A 是B 的……条件〞, 它常常以选择题的形式显现;二是〝证明A 的……条件是B 〞的证明型;三是〝找出A 的……条件,并证明〞的开放型。后二者在高考中专门少见到。 2,不等式:明白得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把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把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把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明白得不等式| a |-|b |≤|a+b |≤|a |+|b |。 从考题上而言,能力的反应变化为,在解法上由原先的等价转化〔穿根法〕更推进一步,显现了能够用图象法并结合其他知识的解题这一原先认为是专门技巧的解法的试题,以此来表达创新能力。 3,复数:这是限于理科的内容,考试要求为: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及复数的代数表示和几何意义.把握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法那么,能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了解从自然数系到复数系的关系及扩充的差不多思想. 该部分降低要求,重心自然也放在差不多的代数运算上。 将这几部分结合在一起,是因为集合中的事例常常是通过不等式解集来表达,试题中也最容易表达此点;而复数也能够看作是由于数集的推广得到的。 二,例题简析 例1,不等式e |lnx|>x 2-2的解集为____________ 分析:将不等式转化为等价的有理不等式组,为此需要去掉绝对值符号,而 lnx>0?x>1,现在e |lnx|=e lnx =x ;同理得出lnx<0时情形,注意x>0的隐含条件。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①???->≥21 2x x x 或②???->-<<2 102x x x ,①的解为1≤x<2;②的解为

组织行为学课程考试习题含答案

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篇概述 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 1、什么是组织 答: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1、是由人组成的集合;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2、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层面各包括哪些内容 答:第一:把组织看成是个人的集合:有关人性、需要、动机和激励等方面的理论是用来说明单个组织成员的行为和绩效的。对诸如价值观、知觉、态度、个性、意志和情感这些因素也予以考虑,并对他们在工作中的个体行为与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 第二:把重点放在组织成员的小组、群体上,研究其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们在一起工作的常规方式是小组、部门、委员会这些组织形式。因此,在组织行为学中,一个可选择的富有成效的方法是分析工作群体的功能,如规范、凝聚力、士气、沟通、人际、合作与竞争等。第三:把组织看成是一个整体来研究:力求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如何影响组织效率和气氛,如何影响有效沟通和信息传递,认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认识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规律,从而尽可能提高组织的有效性,改进组织气氛。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1、组织行为学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主要学说受到哪些学科发展的影响 答:组织行为学是随着管理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一)古典理论时期(1900—1930年),受管理科学发展的影响;(二)人力资源理论,受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三)权变理论进入管理领域——组织行为学的形成,受哲学思想发展与社会学发展的影响;(四)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组织行为学的深入,行为科学发展的影响。 2、21世纪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答:一、经济全球化对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影响;二、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影响。(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多元化、全球化) 第三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行为研究中的原则 答:1949年,行为科学命名大会上的四项决定: 1、理论的肯定和证明必须靠公众都能够观察了解的客观事实,不能单凭学者个人的经验; 2、尽量使用数理化的方式来说明假设,以便精密地测试和修正; 3、尽量使各种论述精确,以便能用严密的试验予以肯定或否定; 4、使用自然科学所惯用的“厘米—克—秒”制作为度量工具。 2、实验法中的变量有哪些 答: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3、个案研究中的例与弊。 答:运用个案调查、综合分析、案例研究等手段,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作出全面分析与评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