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教师心理)【圣才出品】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教师心理)【圣才出品】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教师心理)【圣才出品】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教师心理)【圣才出品】

第12章教师心理

12.1复习笔记

一、教师的职业结构特点

1.教师的职业活动结构

(1)教师职业活动的内容结构

①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在此特指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教学是教师活动最基本的内容。教师教学活动的内容结构,主要表现为确定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选用教学方法,安排与实施教学过程,并对自己教育影响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质量作出相应的评价等。

②科学研究活动。既搞教育教学,又搞科学研究,这是现代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科研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一是对自己所教专业、学科进行理论上的研讨,进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二是依据专业、学科的理论进行应用性研究;三是旨在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探索育人规律,进行教育科学方面的研究。

③人际交往活动。人际交往也是教师的职业活动之一,教师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与学生的交往,与学校领导、同事的交往,与学生家长的交往等。

(2)教师职业活动的形式结构

①教师职业活动的设计。设计作为一种心智操作方式,它规定着活动的进程、方式、范畴和系统。教师职业活动的设计,主要包括教育设计、教学设计和科研设计三个方面。

②教师职业活动的组织。组织是根据设计而进行的系统性实施,使设计规划得以实现的活动。组织是设计规划的具体行为表现,是按设计要求而进行的操作性活动。教师的组织活

动体现在组织自己的讲授、组织自身的课堂行为、组织学生活动和组织科学研究中的课题队伍等方面。

(3)教师职业活动的效能结构

根据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和科研等活动的效果或质量,可以把教师的活动相对划分为七种效能类型(见表12-1)。

表12-1教师活动效能分类

第一类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方面齐头并进,效果俱佳,他们既有渊博的学识,又有高尚的人格,并且才能与技能高度发展,是教育家与学科专家的统一,这类教师是学校中较理想的专家型教师,但在教师中为数不多。

第二、三类教师在学校中较多,他们都重视教学活动,而且教学质量与效果也好,但各自在教育或科研方面尚显不足。这两类教师的活动效能反映了教师活动的两种基本倾向,即一部分教师忽视科研,而一些教师忽视自己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

第四类教师在教帅队伍中人数亦不少。他们的活动仅局限于教学方面,既不从事科学研究,也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可以说这类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

第五、六类教师在学校的专职科研人员和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等方面人员中较集中和明显。这两种类型是学校中两类比较特殊的人员的活动效能的表现。其实,不从事教学或科研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是会受到影响的。

第七类教师在学校中虽然为数很少,但对他们必须严肃对待,管理者应在认真分析的基

础上,采取多种方式培训、教育,甚至转到其他部门工作。

2.教师的知识结构

(1)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

现有研究发现,教师的知识由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类构成。

①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的知识。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它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这部分知识,也被称为教师应该具备的学术性知识。教师应该能够系统掌握并熟练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沦、基知识和相应的技能,熟悉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其最新成和发展趋势,熟悉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

②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种知识属于临床性知识,主要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也有通过情境学习(见习、案例分析等)间接获得的他人经验的借鉴。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具有下面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实践知识具有明显的经验性,第二,实践知识具有情境性,第三,教师的实践知识是一种隐性知识,第四,实践知识一般是作为一种“案例知识”积累并传承的。

③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指教师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及其应用条件的知识,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它是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涉及教师“如何教”的问题。

(2)学科知识的心理学化

学科知识的心理学化是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表达其所知,即教师是如何把所掌握的某学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师把他们已具有的学科知识与课堂的具体情景

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与教学行为有关的知识。

3.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

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教师的职业理想

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职业心理素质中应该具备的首要素质。教师的职业理想作为一种动机因素,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切行为的发动性因素。教师要干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动机,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是教师的重要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热爱。

(2)教师的职业价值观

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是指教师对教育工作和自身发展的价值判断。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对其职业活动和成效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影响到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同时也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对教育职业的满足感。而目前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如对利益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这个职业特有的一些信息。

(3)教师的职业信念

教师的职业信念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所特有的具有动力作用的教育观念系统,它直接支配、调节教育教学活动,影响教育的效率,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教师的职业信念包括:教学效能感,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归因倾向,对学生控制的态度,对待心理压力的信念等。

(4)教师的职业角色

①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这种职业的特征决定了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社会对

教师的角色期待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根据一定社会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特点培养人才;在教书育人中,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针对实际情境创造性地进行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爱岗敬业,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树立长远育人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②教师的角色意识

教师的角色意识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知和体验,它是教师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的角色意识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进行不断的调适,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的角色意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角色认知,角色体验和角色期待。

③教师的角色扮演

教师扮演的社会角色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社会的代表者,社会道德的实践者,人类文明的建设者。

教师扮演的育人者角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父母的代理人,知识的传授者,未来生活的设计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班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④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内化成自身个性的一部分,形成具有与某一角色高度适应的心理特征和顺利完成角色任务的能力。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是有程度差异的。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将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角色认知。角色认知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在此阶段,人们了解教师职业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能将教师所充当的角色与社会上其他职业角色区分开。

第二阶段为角色认同。教师的角色认同指亲身体验并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

并用角色规范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对角色的认同不仅表现在了解了教师角色的行为规范,而且在情感上应有较深的体验。

第三阶段为角色信念的形成。教师在角色扮演中,将职业角色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需要,这时教师坚信自己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是正确的,并将其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指南,形成了特有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职业角色信念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对教育工作的无限热忱和执著忘我的敬业精神。

(5)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划设计、组织与管理、评价与反馈、调节与控制的综合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要保证其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需要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行为及其有效的监控能力。

二、教师的威信与教育成效

1.教师威信的形成

(1)威信的含义

威信是人群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德才兼备的人通过一贯的言行表现出优质品质,受到众人尊敬和信赖。教师的威信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学识威信;二是人格威信;三是情感威信。

(2)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因素

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态度,教育行政机关、学校领导干部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对教师工作的认识和态度等都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对待教师职业的态度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