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岁半宝宝的智力发育标准

两岁半宝宝的智力发育标准

两岁半宝宝的智力发育标准
两岁半宝宝的智力发育标准

两岁半宝宝的智力发育标准

两岁半宝宝的智力发育标准 1.两岁半之前,宝宝学会简单的运动动作,比如跑、跳、蹦、踢之类;宝宝在最后一级台阶的时候会自己跳下去,不像之前一样走下去;宝宝可以说出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名字,能够说出最熟悉的几种水果,会说出一些常见物品的用处;这时候宝宝的词汇已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因此宝宝可以说出自己身上的每一个部分;在数字敏感度上,一般的宝宝可以背着从一数到五;这时候的宝宝已经知道性别上的差距,有了初步的卫生观念,学会自己洗手等清洁动作;这个时候正常的宝宝会开始和其他小朋友试着接触,和他们一起玩,喜欢玩捉迷藏,尤其喜欢别人来寻找自己。

2.三岁以前,宝宝能够不依靠任何的搀扶独自下楼,会自己“金鸡独立”,就是单脚站立10秒钟左右;会骑婴儿三轮车,会自己系扣子,学会折纸以及串珠等简单手工diy;能够说出五个字左右的短句,会说一些除第一人称以外的其他人称代词;会对简单的平面几何和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认识最少三种颜色,跟着音乐会自己打节奏;学会自己上厕所,会简单自理如穿衣服,这时候的宝宝已经可以清楚记住自己家的门牌号。

两岁半宝宝教育的八大重点1、其实,首先应该受教育的反而是家长,先想想自己小时候是不是其实也有类似的经历,很多父母不让做的事情,自己却偏要去干。现在的宝宝就像我们当

年一样,所以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一定不要强制要求孩子做这个或者不许做那个,最好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自己学着去选择。

2、要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这一时期宝宝的词汇已经非常多,能够联系说两句话,有时还会唠叨不休,好奇心使他经常会问“为什么”。父母这时要耐心,并要有问有答,而且要用简练的,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来回答孩子,如果遇到不知道的问题,要和孩子一起翻阅书籍或问他人,千万不要为了应付而乱说。

3、对于孩子的要求,可以进行适当的“条件”交换,不要一味的满足孩子各种要求,这样只会从小就培养他不付出就得到的坏毛病。比如说,去超市的时候有风,但是孩子却不想戴帽子。那这时候,家长就可以跟孩子进行交易,爸爸妈妈答应带宝宝出门玩,但是宝宝要答应爸爸妈妈带上帽子。

4、学会放手,尽管孩子还真的很小,对于很多事情没有真正的判断力,但是也请你一点点的放开自己可能影响宝宝自己成长的大手。即使孩子很多的做法爸爸妈妈不赞同,但如果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受到伤害(身体上的),那就放开牵着她的手,让她自己去做,去选择,哪怕碰壁。

两岁半宝宝养育要点※在这个时期,给宝宝一天的食量大概为:每天400-600毫升牛奶,鸡蛋一个,其他主副食较前一阶段略有增加。可搭配粗粮。饮食要以粮为主,以肉菜为副,以水果为辅。常吃豆类食品和深色蔬菜。油、盐、糖要少吃。每天三次正餐,一次零食,一般在午睡后加。

※而且在这个时候,宝宝的生长速度减慢,属于正常的生理

现象,爸爸妈妈不必强迫或诱使宝宝多餐进食。每天按时开饭、宝宝的最好饮品是白开水,少喝含糖分多的饮料。而且他们会自己吃饭,不用爸爸妈妈追着喂饭。

※光脚丫走路的好处:光着脚走路可以促进宝宝脚掌、脚踝、腿部的肌肉发育,所以父母应该多创造条件让宝宝光脚走路,但要注意别让宝宝着凉哦。

※不要替宝宝“谦虚”:如果有人夸宝宝,你也许会下意识的谦虚几句,说一些宝宝的缺点,这时候就有可能在宝宝的小心灵里播下否定自己的种子哦。

婴儿语言能力发育的指标

婴儿语言能力发育的指标 婴儿语言能力发育指标 语言是人通过后天模仿和学习而获得一种能力,是重要社会交流工具与产物。那么,婴儿语言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那些指标?婴儿语言发育是否存在所谓“关键发展期”?另外,家长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促进宝宝语言能力呢? 婴儿语言能力发育 语言,作为一种人类社会交流工具与产物,宝宝在降生后通过后天模仿学习才逐渐掌握。在0-1岁期间,宝宝语言能力发展迅速,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1.0-3个月——简单发音阶段:初生时,宝宝偶然会发出最简单单音节,2个月大可能有m~ma声。出生3个月宝宝还会有更多元音,其中还会夹杂少量辅音。 2.4-8个月——连续发音阶段:宝宝不但会发出更多辅音,而且还会使用连续音节,如ba~ba,ma~ma。但这不是在叫自己爸爸妈妈,仅仅是一种本能而已。 3.9-12个月——学话阶段:宝宝开始努力地模仿大人语言,试图把学得词汇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并开始探究这些词汇涵义。 宝宝语言能力发育指标

所谓发育指标,简而言之,就是宝宝在多大时候能说什么类型话。通过对大量0-6岁宝宝研究,正常情况下宝宝语言能力发展将遵循以下指标: 1个月内 除了哭,宝宝还可以发出简单单音节,如a。可分辨出父母声音,喜欢听父母与他人交谈,偶尔发出咿呀声。 2个月 出现反射性发音,且可以发出a、o、e 3个或3个以上。 3-4个月 3个月大宝宝,可以发出自己觉得舒服声音,如呵呵大笑,并且会发元音字母声音,如ou、h、k、ai,或偶尔地轻声长啸。等到4个月大,宝宝们就乐意同大人说话,并经常自言自语。可以用大声地哭、笑来表达情绪,并会模仿音调。 5-6个月 当被大人呼唤时,宝宝会盯着大人看,并微笑;宝宝也会和自己喜爱玩具说话,会模仿ma~ma之类发音。这一阶段,宝宝有能力控制自己声音,他可以感知不同语气和不同大小声音,并做出不同反应。如果受到责备,他也可以感知到。 7-8个月

中国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

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二〇〇九年九月) 表1:7岁以下男童身高(长)标准值(cm) 年龄月龄-3SD-2SD-1SD中位数+1SD+2SD+3SD 出生045.246.948.650.452.254.055.8 148.750.752.754.856.959.061.2 252.254.356.558.761.063.365.7 355.357.559.762.064.366.669.0 457.960.162.364.666.969.371.7 559.962.164.466.769.171.573.9 661.463.766.068.470.873.375.8 762.765.067.469.872.374.877.4 863.966.368.771.273.776.378.9 965.267.670.172.675.277.880.5 1066.468.971.474.076.679.382.1 1167.570.172.775.378.080.883.6 1岁1268.671.273.876.579.382.185.0

1873.676.679.682.785.889.192.4 2176.079.182.385.689.092.495.9 2岁2478.381.685.188.592.195.899.5 2780.583.987.591.194.898.6102.5 3082.485.989.693.397.1101.0105.0 3384.488.091.695.499.3103.2107.2 3岁3686.390.093.797.5101.4105.3109.4 3987.591.294.998.8102.7106.7110.7 4289.393.096.7100.6104.5108.6112.7 4590.994.698.5102.4106.4110.4114.6 4岁4892.596.3100.2104.1108.2112.3116.5 5194.097.9101.9105.9110.0114.2118.5 5495.699.5103.6107.7111.9116.2120.6 5797.1101.1105.3109.5113.8118.2122.6 5岁6098.7102.8107.0111.3115.7120.1124.7 63100.2104.4108.7113.0117.5122.0126.7 66101.6105.9110.2114.7119.2123.8128.6 69103.0107.3111.7116.3120.9125.6130.4 6岁72104.1108.6113.1117.7122.4127.2132.1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WHO Child Growth Standards (2006 年版) 目录 1.使用说明 2.WHO(世界卫生组织)0-6岁男童年龄别体重.身(长)高标准 3.WHO(世界卫生组织)0-6岁女童年龄别体重.身(长)高标准 4.WHO(世界卫生组织)0-2岁男童身长别体重标准 5.WHO(世界卫生组织)2-6岁男童身高别体重标准 6.WHO(世界卫生组织)0-2岁女童身长别体重标准 7.WHO(世界卫生组织)2-6岁女童身高别体重标准 8.WHO(世界卫生组织)BMI标准 9.WHO(世界卫生组织)0-4岁男童头围标准 10.WHO(世界卫生组织)0-4岁男童头围标准 使用说明 1.0-4岁儿童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及身高别体重参考值,为2006年WHO推荐的评价标准;5岁以上或身高>120m的儿童评价标准,依然采用1997年WHO推荐的标准(因2006版WHO标准无5岁以上儿童标准,按卫生部的要求依然沿用1997年标准),因此部分数据存在交叉现象。 2.评价方法:

营养不良: (1)低体重: 轻度:均数-2SD≤年龄别体重<均数-SD 中度:均数-3SD≤年龄别体重<均数-2SD 重度:年龄别体重<均数-3SD (2)生长发育迟缓:年龄别身(长)高<均数-2SD (3)消瘦:身(长)高别体重<均数-2SD 超重和肥胖: (1)身(长)高别体重>均数+2SD的儿童,要进行体质指数(BMI)值的计算 (2)计算公式 BMI=体重(Kg)/身(长)高的平方(㎡)(3)评价(P表示百分位数法) 超重:BMI>P85th 肥胖:BMI>P97th

婴幼儿各阶段的行为语言发育特点表1

婴幼儿各阶段的行为语言发育特点表 年轻的爸爸妈妈都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的体格发育是否正常,判断标准很简单,可以通过孩子不同年龄的体重、身长,以及运动功能的发育,语言行为的发育等等来进行判断,只要每位家长把正常的标准范围掌握了,随时都可以监测自己孩子的发育是否属正常范围,如低于正常标准范围,应继续观察,分析原因。加强训练,以促进其发育。以下是农十师疾控中心妇幼保健科为年轻的爸爸妈妈提供的婴幼儿各阶段的行为语言发育特点表,供参考。 12月龄独走,弯腰拾东西;会将圆圈套在 木棍上 能叫出物品的名字,如 灯碗,指出自己的手眼 对人和事物有喜憎之分,穿衣能合作, 用杯喝水 15月龄走的好,能蹲着玩,能叠一块方木能说出几个词和自己 的名字 能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 18月龄能爬台阶;有目标地扔皮球能认识和指出身体各 部分 会表示大小便,懂命令,会自己进食 2岁能双脚跳,手的动作更准确,会用 勺子吃饭 会说2-3个字构成的句 子 能完成简单的动作,如拾起地上的物品, 能表达喜、怒、怕、疼 3岁能跑,会骑三轮车,会洗手,洗脸, 穿脱简单衣服 能说短歌谣,数几个数 能认识画上的东西;认识男女,自称“我” 表现自尊心,同情心,害羞 农十师卫生局 年龄行为动作语言对周围人和物的反应能力与行为 新生儿无规律,不协调动作,紧握拳能哭叫铃声使全身活动减少 2月龄直立位及俯卧位时能抬头发出和谐的喉音能微笑,有面部表情,眼随物转动 3月龄仰卧位变为侧卧位,能用手摸东西咿呀发音头可随看到的物品或听到的声音转动180度,关注自己的手 4月龄扶着髋部时能坐,可以在俯卧位时 用两手支持抬起全身,手能握持玩 具 笑出声 抓面前物件,自己弄手玩,见食物表示 喜悦,较有意识的哭和笑 5月龄扶腋下能站得直,两手可各握一玩 具 能喃喃地发出单调音 节 伸手取物,能辨视人声,望镜中人笑 6月龄能独坐一会,用手摇玩具——能认识熟人和陌生人,自拉衣物,自握足玩 7月龄会翻身,自己独坐很久,将玩具从 一只手换入另一只手 能发出“爸爸”、“妈 妈”等复音,但无意识 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自握饼干吃 8月龄会爬,会自己坐起来,躺卜去,会 扶着栏杆站起来,会拍手 重复大人所发简单音 节 注意观察大人的行动,开始认识物体, 两手会传递玩具 9月龄试独站,会从抽屉中取出玩具能懂几个较复杂的词 句,如再见等 看见熟人会伸手要抱,或与人合作游戏 10-11月龄能独立站片刻;扶推车或椅子能走 几步 开始用单词,一个单词 表示很多意思 能模仿*的动作,招手、‘再见’;抱奶 瓶自食 12月龄独走,弯腰拾东西;会将圆圈套在 木棍上 能叫出物品的名字,如 灯碗,指出自己的手眼 对人和事物有喜憎之分,穿衣能合作, 用杯喝水

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分析

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2-06-14T15:26:00.2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汪时华陈绍红 [导读] 了解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和影响智能发育相关因素。 汪时华陈绍红(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江西南昌 330006) 【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和影响智能发育相关因素。方法对2246例婴幼儿行CDCC量表测试及相关因素调查,由2名专业人员进行测试和评分。结果智力发展指数(MDI)均值为91(±14),运动发展指数(PDI)均值为87(±14)。智力发展指数<70为7.0%,运动发展指数<70为10.9%;智力发展指数和运动发展指数>110发生率分别为6.2%和4.1%。多元回归分析可见与智力发育指数相关的因素有母亲职业、父亲文化、早产、高胆红素血症;与运动发育指数相关的因素有母亲职业和高胆红素血症。结论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的不良因素对婴幼儿的智能发育均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智能发育智力发展指数运动发展指数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384-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们普遍认识到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智力测试是评估儿童智力水平的一种心理测量方法。为了了解婴儿智能发育状况及影响智力发育的相关因素,以便早期干预,促进婴儿智力发育,减少和预防小儿智能障碍的发生,我们对2011年就诊于儿童保健门诊的2246例0~3岁婴儿进行智力测试并分析与智能发育相关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1年我院儿保科体检并测查智力的0-3岁婴幼儿。 1.2方法智力测查使用1988年范存仁主编的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1], 它包括智能量表121个项目,运动量表61个项目两部分,其中智力量表的结果计为智力发育指数(MD I),运动量表的结果计为神经运动发育指数(P D I),其评分等级为:发育指数>110为中上及优秀,90-110为中等,70-89为中下与临界落后,<70为落后。2名专业人均进行标准化培训,培训合格后再对婴幼儿进行标准化测试,所用材料和测验程序与手册要求一致。 1.3相关因素调查填写自制的一般情况及高危因素调查表,内容包括父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儿童出生时的胎龄、体重、有无窒息、高胆红素血症等。 1.4统计学方法全部资料采用S P S 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共测查2246名儿童,其中男童1301名(57.9%),女童945名(42.1%)。 2.2智力发展指数均值为9 1 ( ± 1 4 ),运动发展指数均值为8 7(±14)。智能发育水平以中等水平为主,如MD I和P D I90-110的比例分别为52.6%和44.0%,7.0%的婴幼儿智力发育落后,10.9%运动发育落后(表1). 表1 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指数分布情况 2.3智能发育相关因素 本文将性别、父母亲职业、父母亲职业、分娩方式,是否早产和围产期高危因素(出生时低体重、窒息、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先兆早产、妊娠高血压、妊娠高血糖、胆酸高、贫血等)纳入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结果可见与智力发育指数相关的因素有母亲职业、父亲文化、早产、高胆红素血症;与运动发育指数相关的因素有母亲职业和高胆红素血症(表2)。 表2 智能发育多元回归分析 注:输机代码:性别:1男、2女;父母亲文化程度:1大专及以上、2高中(包括中专)、3初中、4小学(小学、文盲、半文盲);父母亲职业:0不在业(无业)、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4商业、服务业人员、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现役军人、武装警察;分娩方式:1自然分娩、2剖宫产、3吸引产、4产钳助产;围产高危因素:1出生时低体重、2窒息、3颅内出血、4高胆红素血症、5缺血缺氧性脑病、6先兆早产、7妊娠高血压、8妊娠高血糖、9胆酸高、10贫血;其他均按实际数字输入。 3 讨论 影响儿童智力的因素相当复杂,尽管遗传为先决条件,但诸多的相关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发展指数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我们了解儿童目前状况以及偏离正常范围的程度,一旦发现问题,即可根据病因诊断,采用适合儿童发展年龄的治疗。本研究结果发现,影响儿童智能发育和精神运动发展指数的主要因素,是母亲职业、父亲文化[2],以及高危因素[3](早产、高胆红素血症),这是因为母亲的职业与她的文化修养,富余时间的多少有关,职业较好的母亲有能力、有兴趣、有时间去培养和训练孩子的各种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而研究亦表明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对婴幼儿的智能发育产生不良影响[4]。早产儿由于先天发育不足,可持续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故应从多方面采取措

0-3岁婴幼儿语言发育规律

0-3岁婴幼儿语言发育规律 语言是人和其他动物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人类相互交往的工具,也是表达个体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发展在婴幼儿认知和社会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婴幼儿如能掌握部分语言,就得到了一种有效的认识工具,可以通过同成人的交往增进对外部世界的知识,也可借助语言把这些知识更好地储存起来,以供应用。 语言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语言感知阶段 人类的语言是有声语言,语声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语的意义是靠声音表达出来的,而婴儿分辨和发出语声是一个发展的过程。2周左右的婴儿能区分人的语声和其他声音,如钟声、哨声等。这种区别不同声音的能力是他(她)以后学习语言的前提。2个月时,他(她)对说话时的情绪表现似乎就有所反应,如以愤怒声斥责他(她)时会哭,和蔼声安慰他(她)时会笑。4个月时婴儿就能区别男声及女声,6个月时即能区分出不同的语调。 发音阶段 0~3个月是婴儿的简单发音阶段,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就是最早的发音,也是今后语言的基础。第4周开始,婴儿的哭声可以作为一种用来表示身体状态以得到注意的手段。开始它多是表示一种消极状态的,如饿、冷、热、湿、寂寞等。到2~3个月就有了表示积极状态的声音,如舒服、高兴时的发音。成

人逗他时婴儿的发音(健康小常识:https://www.doczj.com/doc/9c13825529.html,,转载请保留此标记。)主要是一些元音,如阿、哦、噢等,婴儿情绪越好发音越多。 4~7个月是婴儿连续音节阶段。在这个阶段小儿明显地变得活跃起来,发音增多,在他兴奋时发音更多,可出现一些重复的、连续的音节,像是咿呀学语,如爸一爸、打一打、哞一哞等,但并无所指.这些音为以后正式说出词和理解词作了准备。 语言——动作联系阶段 7个月以后,婴儿不仅发音增多,而且对某些特定的音会产生反应,比如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8~9个月的婴儿可以形成第一批语言一动作的条件反射,如说“欢迎”婴儿会拍手,说“再见”婴儿会摆手等,有了这种条件反射,婴儿就有了学习与成人交往的可能。从11个月开始是语言一动作的条件反射形成的快速时期,此时婴儿听懂的词越来越多,他(她)可以按照指示去做一些事情,并开始模仿成人发音。这时还不是正式的说话,他可能是用一定的声音表示一定的意义,也可说是学说话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认为婴儿不懂话,不会说话而不和他(她)说话,则常会造成婴儿言语发育迟缓。反之,如能注意和婴儿多说话,使婴儿每次感知某事物或某动作时都能听到成人说出关于这个事物或动作的词,在他(她)的大脑中就会逐步建立起关于这个事物或动作的形象和词之间的暂时联系,从而促进婴儿言语的发展。

0-10岁儿童生长发育指标(非常有用)[1]

0-10岁儿童体重身高参考值

用小儿身长预测成年时身高法 1、男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3109。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适用于正常足月新生儿;测量身长数据时如能精确到0.1厘米,身高的预测将更准确。 2、男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女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人体标准身高 预测公式(遗传法则)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厘米)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厘米) 上述公式大体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遗传学原则。 骨龄可知孩子的生长潜力 骨龄和年龄不是一回事,骨龄是生物年龄,与生长密切相关,常用来评价人生长发育的成熟状态。判断骨龄主要是利用X线,拍一张小儿右手腕骨的X 片,根据腕骨X片显示的骨化点的个数及小儿的实际年龄就可以确定小儿的生长潜力。骨化点出现比实际年龄早,说明孩子的生长潜力较小;相反说明小儿生长潜力很大。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长高些,给孩子服用一些催长的药物,虽然暂时加快了小孩的生长,但由于“刹车”时间提前反而影响了最终的身高,这种做法 显然是不可取的。 以上几种方法可相互参照,还可以预知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和孩子的生长潜力,如发现骨龄和孩子的实际年龄不符,应到医院检查。 青少年身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在青春期生长突增中,身高的增长非常快。长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发育。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厘米,最多可达10~12厘米。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高5~7厘米,最多可达8~10厘米。这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长。一般女性在19~23岁、男性在23~26岁身高才停止增长。这时因为骨骺闭合,所以不能再生长了。由于女性的骨骺闭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比男性矮。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身材,这就要进一步了解可能影响身高的因素: (1)身高与性成熟早晚有关 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长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长现象发生较早的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当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长高时,性晚熟的少女却还在长高。因此,性晚熟的少女就比较高。身高长得最快的时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而男孩的身高增长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 ~12厘米。 (2 )身高与营养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身高是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堆砌”起来的。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物质有5~10万种,组成这些蛋白质的8种必需氨基酸要靠食物供给。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8种必需氨基酸,就能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骼软骨的生长发育。对学龄前儿童的试验表明,每餐面包中增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体重显著超过其他儿童。日本将6对孪生婴儿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给予正常营养,第二组在食物中增添赖氨酸。1300天后,第二组的婴儿比第一组平均高1.7厘米,重1公斤。可见,全面、合理的营养是影响身高的因素,同时也是补救身高的必要条件。

儿童智能发育测试结果分析

儿童智能发育测试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0~2岁儿童智能发育测试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来自儿保门诊782例儿童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智能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有关影响智能发育的因素。结果分析表明影响儿童早期智能发育的因素有高危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结论出生时的高危因素及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儿童智能发育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儿童;智能发育测试 从出生到2岁是儿童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为促进婴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对发育正常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婴儿能够做到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对来自儿保门诊782例儿童进行了智能测试,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智测门诊筛查了782例0~2岁的婴幼儿,其中男466人(59.6%),女316人(40.4%),年龄0~12月596例,13月~2岁186例。 1.2 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儿心量表),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师,对0~2岁儿童进行智能发育筛查。该测试由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五个能区组成,结果用被测试者的发育商(DQ)表示,智能水平分为五个等级,即低智能:69及69以下为低下;中下智能:70~84为偏低;中等智能:85~114为正常;中上智能115~129为聪明;高智能130及以上为优秀。 2 结果 2.1 782例0~2岁儿童儿心量表测试结果高智能10例(1.3%)中上智能19例(2.4%)、中等智能687例(87.9%)、中下智能51例(6.5%)、低智能15例(1.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儿心量表测试15例低智能儿童原因因高危因素13例(80.7%)不明原因2例(1 3.3%),儿心量表测试51例中下智能儿童因高危因素33例(6 4.7%),环境社会因素12例(23.5%),原因不明6例(11.8%)。中上智能及高智能29例,父母大专以上学历的20例(69%),687例中等智能儿童中,父母大专以上学历241例(3 5.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儿心量表测试687例中等智能儿童各能区未通过项目发生情况未通过项目人数最多的能区是社会行为,其中一项未通过396例(57.3%),二项未通过162例(2 3.6%);其次是精细动作,一项、二项未通过的例数分别为262例(38.1%)、145例(21.1%)。详见表1。

宝宝成长标准12~16个月

12个月宝宝体格外观与生长: 满十二个月时, 男婴体重达8.1~12.4千克,身长70.7~81.5厘米;女婴体重达7.4~11.6千克,身长68.8~80.0厘米。 头围46厘米,胸围46厘米。长出6~8颗牙齿。 运动: 此时的宝宝能够站起、坐下,绕着家具走的行动更加敏捷。不必扶,自己站稳能独走几步。站着时,能弯下腰去捡东西,也会试着爬到一些矮的家具上去。有的宝宝已经可以自己走路了,尽管还不太稳,但对走路的兴趣很浓,这一变化使孩子的眼界豁然开阔。 手和手指头的技能: 此时的宝宝喜欢将东西摆好后再推倒,喜欢将抽屉或垃圾箱倒空。开始厌烦母亲喂饭了,虽然自己能拿着食物吃得很好,但还用不好勺子。他对别人的帮助很不满意,有时还大哭不闹以示反抗。他要试着自己穿衣服,拿起袜子知道往脚上穿,拿起手表往自己手上戴,给他个香蕉他也要拿着自己剥皮。这些都说明孩子的独立意识在增强。到本阶段末期,孩子可能将学会自己用积木搭木塔。 认知发育: 此时他仍然非常爱动,不要期望他会有所不同。在孩子周岁时,将逐渐知道所有的东西不仅有名字,而且也有不同的功用。你会观察到他将这种新的认知行为与游戏融合,产生一种新的迷恋。例如,不再将一个玩具电话作为一个用来咀嚼、敲打的有趣玩具,当看见你打电话时,将模仿你的动作。你可以通过给他提供建设性的玩具——鞋刷、牙刷、水杯或汤勺来鼓励这种重要的发育活动。此时他也许已经会随儿歌做表演动作。能完成大人提出的简单要求。不做成人不喜欢或禁止的事。隐约知道物品的位置,当物体不在原来的位置时,他会到处寻找。已经具备了看书的能力,他们可以认识图画、颜色、指出图中所要找的动物、人物。当然,这需要妈妈的指导和协助。 语言发育: 此时宝宝对说话的注意力日益增加。能够对简单的语言要求作出反应。对“不”有反应。利用简单的姿势例如摇头代替“不”。利用惊叹词,例如“oh-oh”。尝试模仿词汇。这时虽然孩子说话较少,但能用单词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开始用语言与人交流。已能模仿和说出一些词语,所发出的一定的“音”开始有一定的具体意义,这是这个阶段孩子语言发音的

岁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

)男岁儿童体格心智发育评价标准参考值(世界卫生组织0-6 心智发育)kg)身高(cm年龄体重(伏卧抬头,对声音有反应。48.2-52.8初生2.9-3.8度,能注意父母面部。伏卧抬头1月52.1-57.0453.6-5.0度,笑出声、尖叫声、应答性发声。伏卧抬头2月4.3-6.055.5-60.790度,伏卧抬头,两臂撑起,抱坐时头稳定,视性能跟随18058.5-63.75.0-6.93月能手握手。能翻身,握住摇荡鼓。5.7-7.661.0-66.44月拉坐,头不下垂。63.2-68.65月6.3-8.2坐不需支持,听声转头,自喂饼干,握住玩具不被拿走,65.1-70.56.9-8.86月怕羞,认出陌生人,方木能递交。扶东西站,会爬,无意识叫爸爸、妈妈咿呀学语,躲猫猫,68.3-73.6月7.8-9.88听得懂自己的名字,会摇手表示再见。能自己坐,扶住行走,自己熟练协调的爬,理解一些简单的71.0-76.38.6-10.610月命令,如“到这儿来”,自己哼小调,说一个字。独立行走,有意识叫爸爸、妈妈,用杯喝水,能辨别家人73.4-78.8129.1-11.3月的称谓和家庭环境中的熟悉的物体。走得稳,能说三个字短语,模仿做家务事,能叠两块积木,76.6-82.3月9.8-12.015能体验与成人一起玩的愉快心情。能走梯,理解指出身体部分,能脱外套,能自己吃饭,79.4-85.410.3-12.718月能识一种颜色。能踢球,举手过肩抛物,能叠四块积木,喜欢听故事,81.9-88.410.8-13.3月21. 会用语言表示大小便。两脚并跳,穿不系带的鞋,区别大小,能认识两种颜色,84.3-91.0岁11.2-14.02能识简单形状。独脚立,说出姓名,洗手会擦干,能叠八块积木,88.9-95.812.1-15.32.5岁常提出“为什么”,试与同伴交谈,互相模仿言行。能从高处往下跳,能双脚交替上楼,会扣钮,会折纸,91.1-98.7岁313.0-16.4会涂浆糊粘贴,懂饥、累、冷,会用筷,能一页页翻书。知道颜色,不再缠住妈妈,开始有想象力,自言自语。 95.0-103.113.9-17.63.5岁能独立穿衣,模仿性强。98.7-107.214.8-18.7岁4能说简单反意词,爱做游戏。102.1-111.015.7-19.94.5岁解释简单词义,识别物体原料。岁516.6-21.1105.3-114.5开始抽象逻辑思维,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有明显表现。岁5.517.4-22.3108.4-117.8想象力丰富,情绪开始稳定。岁 618.4-23.6111.2-121.0

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_20200402172240

婴儿身高体重对照表2009-2020 婴儿身高体重对照表(7岁以下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 根据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国家卫生部妇社司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订了《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该标准已于2009年6月2日由卫生部正式公布。男孩和女孩的发育情况不同,家长可参考以下表格数据,看看孩子的身高体重是否正常。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数据并非绝对标准,只要孩子的身高体重值在正常范围内,身体无异常病症,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表17岁以下男童身高(长)标准值(cm)

注:表中3岁前为身长,3岁及3岁后为身高 表27岁以下女童身高(长)标准值(cm) 注:表中3岁前为身长,3岁及3岁后为身高 表37岁以下男童体重标准值(kg)

表47岁以下女童体重标准值(kg)

说明:“中位数”,表示处于人群的平均水平;如果在“-1sd~中位数~+1sd”即:中位数上下一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属于“正常范围”,代表了68%的儿童;如果在“(-2sd~-1sd)或者(+1sd~+2sd)”即:中位数上下两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则定义为“偏矮(高)”,代表了27.4%的儿童;如果在“(-3sd~-2sd)或者(+2sd~+3sd)”即:中位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内,则定义为“矮(高)”,代表了4.6%的儿童。极少儿童在三个标准差(<-3sd>+3sd)之外(比例小于0.5%)。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0-10岁儿童生长发育指标(非常有用)

用小儿身长预测成年时身高法 1、男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3109。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适用于正常足月新生儿;测量身长数据时如能精确到0.1厘米,身高的预测将更准确。 2、男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女性身高=3岁时× 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人体标准身高预测公式(遗传法则)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厘米)女性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厘米)./上述公式大体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遗传学原则。 0-10岁儿童体重身高参考值

骨龄可知孩子的生长潜力 骨龄和年龄不是一回事,骨龄是生物年龄,与生长密切相关,常用来评价人生长发育的成熟状态。判断骨龄主要是利用X线,拍一张小儿右手腕骨的X片,根据腕骨X片显示的骨化点的个数及小儿的实际年龄就可以确定小儿的生长潜力。骨化点出现比实际年龄早,说明孩子的生长潜力较小;相反说明小儿生长潜力很大。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长高些,给孩子服用一些催长的药物,虽然暂时加快了小孩的生长,但由于“刹车”时间提前反而影响了最终的身高,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以上几种方法可相互参照,还可以预知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和孩子的生长潜力,如发现骨龄和孩子的实际 年龄不符,应到医院检查。青少年身高与哪些因素有关在青春期生长突增中,身高的增长非常 快。长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发育。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厘米,最多可达10~12厘米。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高5~7厘米,最多可达8~10厘米。这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长。一般女性在19~23岁、男性在23~26岁身高才停止增长。这时因为骨骺闭合,所以不能再生长了。由于女性的骨骺闭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比男性矮。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身材,这就要进一步了解可能影响身高的因素:(1)身高与性成熟早晚有关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长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长现象发生较早的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当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长高时,性晚熟的少女却还在长高。因此,性晚熟的少女就比较高。身高长得最快的时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而男孩的身高增长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12厘米。(2 )身高与营养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身高是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堆砌”起来的。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物质有5~10万种,组成这些蛋白质的8种必需氨基酸要靠食物供给。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8种必需氨基酸,就能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骼软骨的生长发育。对学龄前儿童的试验表明,每餐面包中增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体重显著超过其他儿童。日本将6对孪生婴儿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给予正常营养,第二组在食物中增添赖氨酸。1300天后,第二组的婴儿比第一组平均高1.7厘米,重1公斤。可见,全面、合理的营养是影响身高的因素,同时也是补救身高的必要条件。骨骼,尤其是下肢和脊柱,在性发育期新陈代谢最旺盛,这就需要丰富的营养供给。饮食中的高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和钙、磷、维生素等无机盐类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鱼类以及各种促进新陈代谢的维生素B族、E族,豆类、杂粮及新鲜水果、蔬菜等所含营养成分,都有助于骨骼的充分发育,即骨骼的增长、增粗、增宽和骨皮质增厚。(3)身高与睡眠有关生物学家研究内分泌腺分泌规律时发现,对少年儿童来说,睡得好长得高。身高的增长,取决于骨骺的不断增长,而骨骺的生长又受内分泌腺的控制。控制身高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素、黄体化激素和性激素,其中生长激素作用最显著。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明显的规律性,即白天分泌较少,夜晚睡眠时分泌较多。研究人员发现,当儿童深睡1小时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超过白天5~7倍,而深睡时性激素和黄体化激素的分泌也很旺盛。显然,这对儿童身高的增长非常有利。青春期是生长激素和雄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期。生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四肢骨骼增长;雄性激素则使

丹佛儿童智力发育量表

月份 精细动作 大运动 1个月 △小儿腿、臀双侧动作对称等同 △视线能随目标移动 90° △俯卧时试举抬头 2个月 △抬头时,脸与桌面约成45° 3个月 △小儿手指能互相接触 4个月 △视线能随目标移动180° △用摇铃接触小儿手指 能握住 △抬头时,脸与桌面约成90° 扶小儿坐时,举头正而稳,不摇动 5个月 △坐在家长腿上,能伸手向着桌面上的玩具 △俯卧时手臂能支撑身体抬胸 △扶站时腿能支撑体重片刻 6个月 △能自己拿着饼干吃 △手中握着一块方木,又能 注意到第2块方木 △拉坐时,头部始终不后垂 7个月 △两只手能同时各握一块积木 △只能抓起小丸 △会从俯卧转向仰卧或仰卧到俯卧 的翻身△能独坐5秒或更长时间 8个月 △能把一只手中的积木递交到另一只手 △能扶着硬物体站立5秒或更多时间 9个月 △会用两指抓握小丸

10个月 △能拿取放在桌上的小方块作相互敲击 △会从站到自己单独坐下 11个月 △会用拇指和食指抓握小丸,手掌不接触桌面 △扶站时能把足提起片刻 12个月 △会扶着家具行走△能独立2秒或更 多时间 12~15个月 △不撑住地面能单独弯腰拾起玩具 △步行自如,左右不摇摆 15~18个月 △能叠稳两块方木 △会在纸上有目的地划 线 △经示范能把小瓶(口径 1.5厘米)内的丸粒倒出 △能向后退两步或更多步 18~21个月 △能叠稳4块方木而不倒 △不扶任何物体会将球向前踢出 21~24个月 △不经示范能把丸粒倒出小瓶外 2岁~2岁半 △模仿画长于2.5厘米歪度不超过30度的直线 △能举手过肩抛 △会双足同时离地向前跳 △能不扶物体独脚站直1秒钟或更长 时间 2岁半~3岁 △能叠稳8块方木而不倒 △能模仿成人搭“桥”△会骑儿童三轮车△能单足跳过21 厘米的宽度

0-6岁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0-6岁儿童体格心智发育评价标准参考值(男) 年龄体重(kg)身高(cm)心智发育初生 2.9-3.8 48.2-52.8 伏卧抬头,对声音有反应。 1月 3.6-5.0 52.1-57.0 伏卧抬头45度,能注意父母面部。 2月436.0 55.5-60.7 伏卧抬头90度,笑出声、尖叫声、应答性发声。 伏卧抬头,两臂撑起,抱坐时头稳定,视性能跟随180度,3月 5.0-6.9 58.5-63.7 能手握手。 4月 5.7-7.6 61.0-66.4 能翻身,握住摇荡鼓。 5月 6.3-8.2 63.2-68.6 拉坐,头不下垂。 坐不需支持,听声转头,自喂饼干,握住玩具不被拿走,6月 6.9-8.8 65.1-70.5 怕羞,认岀陌生人,方木能递交。 扶东西站,会爬,无意识叫爸爸、妈妈咿呀学语,躲猫猫,8月7.8-9.8 68.3-73.6 听得懂自己的名字,会摇手表示再见。 能自己坐,扶住行走,自己熟练协调的爬,理解一些简单的10月8.6-10.6 71.0-76.3 命令,如“到这儿来”,自己哼小调,说一个字。 独立行走,有意识叫爸爸、妈妈,用杯喝水,能辨别家人12月9.1-11.3 73.4-78.8 的称谓和家庭环境中的熟悉的物体。 走得稳,能说三个字短语,模仿做家务事,能叠两块积木,15月9.8-12.0 76.6-82.3 能体验与成人一起玩的愉快心情。 能走梯,理解指出身体部分,能脱外套,能自己吃饭,18月10.3-12.7 79.4-85.4 能识一种颜色。 能踢球,举手过肩抛物,能叠四块积木,喜欢听故事,21月10.8-13.3 81.9-88.4

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

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一、标准测量用具 测查需要的材料 1、指导手册 2、筛查记录表 3、测试用具包 二、测试用具包含标准筛查用具: 1、有柄杯子1个 2、勺子1个 3、笔1支 4、同色大小皮球各1个 5、积木3块 6、铃铛1副 A语音和语言表达

B听觉感受和理解

C与视觉相关的理解和表达

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全量表

量表项目测查详细说明 语音和语言表达部分(简称A) A1 发元音 问:孩子现在高兴的时候能唱歌似的发诸如“啊——"、“哦——"的声音吗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2声音应答 问:你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他能发出声音和你一应一答吗?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3笑出声 问:孩子能笑出声音来吗?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4发不通声音 问:孩子能不能发出诸如吹泡泡的声音、咂舌头的声音、嘘声多种声音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5发单音节 问:孩子能不能发出单个的音,比如“ba”、“da”、“ga”、“gu"?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6发baba/mama音 (一定要和8“正确叫爸爸/妈妈”相鉴别) 问:孩子能不能发出“baba”或“mama”的声音?只要是发出声音而已,不能正确应用.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7发出一连串重复的音节 问:孩子有没有发出过一连串重复的音节,比如“babababababa"、“lalalalalala”、“mamamamama"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8正确叫爸爸/妈妈 (一定要和A6“发baba/mama音”相鉴别) 问:孩子能不能在看见父母后有意思地、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叫爸爸

年版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令狐采学 WHO Child Growth Standards (2006 年版) 目录 1.使用说明 2.WHO(世界卫生组织)0-6岁男童年龄别体重.身(长)高标准 3.WHO(世界卫生组织)0-6岁女童年龄别体重.身(长)高标准 4.WHO(世界卫生组织)0-2岁男童身长别体重标准5.WHO(世界卫生组织)2-6岁男童身高别体重标准6.WHO(世界卫生组织)0-2岁女童身长别体重标准7.WHO(世界卫生组织)2-6岁女童身高别体重标准8.WHO(世界卫生组织)BMI标准 9.WHO(世界卫生组织)0-4岁男童头围标准 10.WHO(世界卫生组织)0-4岁男童头围标准 使用说明 1.0-4岁儿童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及身高别体重参考值,为2006年WHO推荐的评价标准;5岁以上或身高>120m 的儿童评价标准,依然采用1997年WHO推荐的标准(因2006版WHO标准无5岁以上儿童标准,按卫生部的要求依然沿用

1997年标准),因此部分数据存在交叉现象。 2.评价方法: 营养不良: (1)低体重: 轻度:均数-2SD≤年龄别体重<均数-SD 中度:均数-3SD≤年龄别体重<均数-2SD 重度:年龄别体重<均数-3SD (2)生长发育迟缓:年龄别身(长)高<均数-2SD (3)消瘦:身(长)高别体重 <均数-2SD 超重和肥胖: (1)身(长)高别体重>均数+2SD的儿童,要进行体质指数(BMI)值的计算 (2)计算公式 BMI=体重(Kg)/身(长)高的平方(㎡)(3)评价(P表示百分位数法) 超重:BMI>P85th 肥胖:BMI>P97th

1岁宝宝语言发育标准

1岁宝宝语言发育标准 宝宝出生后大概6个月左右会开始牙牙学语,慢慢的会说一些简单的发音,宝爸宝妈看着宝宝一天天的成长,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抱抱宝宝,如果突然有一天听到宝宝发出模糊的“爸爸”“妈妈”的声音,那是一种非常幸福的感觉,但是有的宝宝说话就非常晚,家长就会着急了,想着宝宝会不会不会说话或者其他问题,那么下面来看下宝宝的说话的发育标准如何吧! 1岁宝宝语言发育标准 幼儿的语言发展过程: 1、1-3个月。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是借助哭闹还表达需求,仅能发出a、n、m、b简单且无意义的单音节。 2、4-6个月。孩子能够在别人和他说话时作出回应,寻找声音的来源并发出d、n、m、b 辅音音节,有时还能够发出笑声。 3、7-9个月。孩子能够说出一些简单的象声词,并开始模仿大人说话,懂得一些简单的单词的意义,发音也开始像模像样。 4、10-12个月。孩子偶尔会说出妈妈、爸爸等简单的单词,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意见,如点头、摇头等,也能认识部分身体部位,如眼睛、鼻子等。 如何促进宝宝语言发育 1、鼓励发音。1岁前的孩子只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家长应该多和孩子一起玩耍,模仿孩子的声音,给予其信心,鼓励其多发声。 2、手势练习。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简单动作或手势表达自己的需求,如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拒绝,挥手表示再见等。家长可以将动作做给孩子看,并让孩子进行模仿,也可以直接带领孩子做动作。 3、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家长可以试着将一些简单的生活琐事告诉孩子,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慢慢讲述,将事情讲清楚。在讲的过程中,家长要和孩子有眼神交流,尽量面对着孩子讲话,让孩子看清家长发声的嘴型。 4、连成句子。孩子语言发育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用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年纪小的孩子常用叠词表达,如饭饭、糖糖等。除此以外,还会用单个字表达意思。如孩子想要去外面玩,便会用“外,玩”来表达。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抓住机会,告诉孩子说去外面玩,教孩子如何孩子连词成句。 5、读读说说。唱儿歌、说故事都能对孩子的语言发育有帮助。读故事书时,不要断句逐字念,而是要以短句的方式讲述,让其听懂。 每个宝宝说话的时间都不一样,有的会早一点,有的会晚一点,宝宝说话晚一点的宝爸宝妈也不用着急,可以有耐心的和宝宝多说说话,多多交流,这样宝宝也会慢慢的开始说一些婴儿专用的语言,慢慢的他们听的多了,自然会慢慢模仿,也就慢慢的学会说话啦!

4个月大婴儿语言发育情况

4个月大婴儿语言发育情况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尽早学会说话,这样就能够早点叫爸爸妈妈,不过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速度也有所差异,家长们可以掌握一下四个月大婴儿语言发育的情况,再适当进行锻炼,有助于提高语言发育的进程,也可以帮助宝宝的语言能力。在语言发育的时候,如果宝宝出现了特别迟缓的症状,那么就要马上告诉医生。 4~6个月宝宝往往会重复发出各种声音逗着玩,早上起床或有人对他讲话时,他就会滔滔不绝地、常常是大声地发出各种简单辅音和元音,如:ma~ma~ma;da~da~da;bi~bi~bi等,并且能比较明确地对周围人的声音做出反应。听到声音宝宝会将头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眼睛似乎会寻找说话的人,偶然会发出轻轻地笑声。” 这个时期的孩子在语言发育和感情交流上进步较快。高兴时,会大声笑,违章清脆悦耳。当有人与他讲话时,他会发出咯咯咕咕的声音,好像在跟你对话。此时孩子的唾液腺正在发育,经常有口水流出嘴外,还出现把手指放在嘴里吸吮的毛病。 虽然这年龄阶段的孩子还不会说话,但并不代表他不在学习说话,他正在为今后说话作准备。因此,家长要意识到这一点,平时带孩子玩时,一定要多和孩子说话,教他发音,鼓励他发音。不要对孩子的发音视而不见,不感兴趣,这样会打击孩子学习说话的兴趣,不利于孩子语言发育。 怎样使宝宝对学语言感兴趣呢? 答:“在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大多数宝宝都要经过咿呀学语阶段。一开始,宝宝由于咿呀学语本身的乐趣而“说”个不停。父母应对宝宝的咿呀学语感到高兴,经常对着宝宝咿呀作答能强化宝宝学语。大人对宝宝接近成人言语的发音逐步强化能使宝宝从没有含义的咿呀学语过渡到有意义的说话。” 四个月大的婴儿语言发育情况是有很多特征的,比如可以听到人的声音,对母亲的声音也有非常特别的反应,还能够模仿说话的动作。为了让宝宝的语言发育更加安全健康,家长们可以帮助宝宝进行语言训练的方法,学习简单的音节,或者是和婴儿交谈。平时也可以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让宝宝对听觉更敏感,而且也可以提升语言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