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社会人际交往教案

小班社会人际交往教案

小班社会人际交往教案

【篇一:社会教案】

人际交往:我的朋友多又多中班

一、主题说明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然通过人际交往人才能逐渐从生物学

意义上的自然人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对孩子而言,交朋友

是件令人激动的事。专家认为当儿童长到一定年龄时,周围群体的

力量会慢慢超过家庭的影响力,而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生活中,我

们尝试利用一些随机的、创设的情景,来帮助幼儿寻找游戏伙伴,

鼓励幼儿多结交新朋友。让他们在各种交流、交往活动中体验交朋

友的乐趣。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班幼儿开始

进一步关注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通过活动,让幼儿体

验到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谐相处带来的快乐。

二、主题目标

1、幼儿能与同伴分享玩具、图书,并与同伴积极交流自己的想法,体验分享给别人和自己带来的快乐。

2、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3、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意愿

及想象的技能。 4、幼儿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发展口语表达的能力。5、幼儿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谐相处的快乐感觉,知道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标志及用途。6、幼儿了解基本的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三、主题活动准备

1.创设“朋友树”“我会关心小朋友”“今天谁没来”“心情变好方法”和“我喜欢??”等墙饰,引导幼儿将图片以及作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粘贴,使幼儿感受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知道好朋友应互相帮助和

关心,懂得分享自己快乐的情绪,学会安慰同伴的方法。

2.活动区创设“心情小屋”,提供抱枕、画笔、各色纸张,舒缓音乐。创设“好朋友交换市场”,将幼儿带来的图书、玩具或其他物品和同

伴交换,体验分享快乐。1、用幼儿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名片,由老

师整合成一副完整的画面,“我和朋友的名片”2、建立“好朋友画像”

画板,对幼儿作品随时进行张贴。

四、家园共育

1.家长给幼儿讲自己小时候玩伴的有趣故事,鼓励幼儿多交朋友。

2.经常询问幼儿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交往的事情,鼓励幼儿在交往中应谦让、分享等,知道同伴间应互助友爱。

3.成立“好朋友俱乐部”,引导家长生活中为幼儿创设交往机会和条件,如可以与好朋友家庭共同交友、相互做客等,体验和同伴在一起的快乐。2、请家长协助教育幼儿常见的礼貌用语。

五、主题活动网络

我的朋友多又多:1找朋友(我和朋友比不同、我和朋友你来猜、我的朋友有几个)2做朋友(介绍我的好朋友、我和朋友一起玩、我和朋友吵架了)关心朋友(帮助我的朋友、我的朋友生病了、我的朋友过生日)

活动设计《找朋友》

【活动目标】

1、懂得平时多观察同伴的外貌特征,辨别出不同的人。

2、了解同伴的兴趣爱好并记录在记录卡上,采取一些策略和自己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做朋友,并会积极地将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别人。

3、在与朋友交流和共同游戏过程中,感受友谊带给人的积极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ppt(包括幼儿的背影照片)、音频、头饰(草莓组、苹果组、兔子组等)、记录卡。

【活动重难点】

1、重点:采取一定的交友策略,询问对方的兴趣喜好,并将自己的兴趣喜好表达出来,让对方了解你,愿意跟你做朋友。

2、将对方朋友的兴趣喜好画出来后,能根据记录卡的内容,大胆向别人介绍朋友,包括其姓名、喜好等。

【活动过程】

一、请你猜猜他是谁。

玩游戏《请你猜猜他是谁》作为活动导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同伴外貌,根据每个人独特的特点辨别出熟悉的人。

师:教师提前抓拍了班上一些幼儿的的背影,通过多媒体播放,将幼儿熟悉的小朋友的背影展现在同伴面前,让其他幼儿猜猜图片上人的是谁,又是怎样断定的(头发、衣服、体型等典型的特征)。小结:小朋友们,刚刚我们会从背影准确猜出他们的名字。是因为我们日常仔细的观察身边的朋友,很熟悉他们的外貌特点。

这部分不仅调动幼儿观察、比较、联想、判断的积极性,让幼儿从

中获取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感受对同伴友爱的情感态度。

二、找朋友,并了解这个朋友。

背景音乐《找朋友》,老师随机分配每个幼儿手拿一个头饰。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头饰,然后带上我们

的头饰。老师播放音乐的时候,小朋友就要去找找戴同样头饰的小

朋友,然后你们站在一起。

教师示范:“我是草莓,李老师也是草莓,我就找李老师,手拉手站

在一起”。

随着音乐播放,每两个或三个小朋友随机配对成功后,手拉手站在

一起。

师:找到自己的伙伴后,同一个组的小朋友坐在一起。接下来老师

要给你们一个任务(发放记录卡,每人一张)。

教师示范怎样使用记录卡:小眼睛,看老师。老师手上的记录卡,

分别有性别、最喜欢的食物、最喜欢的水果、最喜欢的玩具。第一

列画关于自己的,第二列是关于朋友的,如果不知道他喜欢什么,

就要问问身边的朋友。然后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你们的记录卡上。

(这里最好教师亲自示范,以防幼儿不知道如何操作)

三、询问身边的朋友,并完成记录卡。

每对幼儿坐在一起,询问并完成记录卡。教师在一旁给予适当帮助

和指导。

四、介绍朋友。

师:老师也想了解关于我的好朋友的一些事情,询问李老师的兴趣

爱好,并向幼儿介绍她(名字、爱好等)。

师:小朋友们知道了我的好朋友,我也特别想知道你们的身边的朋友。那么小朋友可以根据你刚刚了解到的信息,介绍一下自己身边

的这位朋友。每位小朋友都上来介绍的话,太浪费时间了。所以,

每两组小朋友围在一起,每位小朋友都要介绍自己的朋友。

五、结束部分。

播放《找朋友》,大家一边听音乐,一边跳舞。教师总结:今天我

们知道了解一个朋友,不仅要关心他的外貌特点,还可以关注他的

兴趣爱好。朋友之间可以一起看书,一起玩玩具,拉手等等。

六、活动延伸与生成

本次活动主要是了解同伴的兴趣喜好,并能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朋友。那么从本次活动出发,幼儿可以继续去认识其他班的小朋友。

操作过程:准备相同的记录卡,每个小朋友一张。与其他班的小朋

友一起完成。这个过程中,他们主动与陌生的同伴交流,介绍自己、展示自己,并敢于创设话题,主动了解陌生同伴的名字、兴趣喜好等。

社会文化喜气洋洋过春节中班

一、主题说明:

春节是中国的重要节日之一,是中国人家庭团圆的日子,人们吃团

圆饭、逛商店、买年货、贴春联、挂年画等。本主题围绕春节组织

和安排教育活动,整个主题活动分为寒假前、寒加中、寒假后三个

阶段。寒假前主要是经验准备阶段,寒加中主要是体验性活动阶段,寒假后主要是见闻交流阶段。经历这几个阶段,使幼儿在多样的活

动中学习中华民族农历新年的礼仪及风俗习惯,并丰富以下经验:

①春节为农历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开始,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

节日,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②春节前,人们常常要逛商店、买年货、挂年画、贴春联等,除夕要吃丰盛的年夜饭。③春节,小孩子

会受到许多压岁钱,压岁钱代表了大人对孩子的心愿与美好的祝愿。

④春节有许多特殊的食品,如:糖果、年糕等。⑤春节有许多特殊

的活动:拜年、走亲戚、舞狮、舞龙等。

二、主题目标:

1.知道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到了,自己又长大一岁了,了

解春节的一些习俗(拜年、压岁钱等)。2.感受春节的欢乐气氛,

体验与人们共庆春节的快乐。3.参加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用连贯

完整的语言讲述春节中的所见所闻。4通过各类新年礼物的制作活动,让幼儿学习撕、贴、折、捏等的技能。5通过感受冬天里快乐

的节日气氛,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6认识冬天里的礼物是丰富

多彩的,知道圣诞节、元旦、新年都是在冬天度过。知道一年中有

四个季节,四个季节的循环和明显差异。

三、主题活动准备

1.窗上张贴各种喜庆的图案、春联,窗户上贴窗花。2.主题墙饰:张贴具有代表意义的年画,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关于春联的来历、

传说、习俗等。3.语言区:①提供有关春节的图书、图片资料,供

幼儿自主阅读。②收集有关新年的相片、故事图片,互相介绍,讲

述相关的故事。③学习人们互相拜年和祝贺的话。4.生活区:收集

各种窗花、图案,幼儿尝试剪贴;用福字、阿福、灯笼等装扮教室,营造新年气氛,感受新年的快乐。5.表演区:准备各式服装、头饰、

音乐磁带等供幼儿演唱欢快歌曲、表演欢庆舞蹈。6.美工区:准备

皱纹纸、剪刀、糨糊、各色彩纸、水彩笔等供幼儿使用。用剪刀剪

各种形状的窗花,用彩纸设计制作贺年卡,让幼儿感受中华民族的

风俗。

四、家园共育

1.家长在孩子制作的贺年卡上,用文字记录幼儿讲述的祝贺语言,

让孩子带到幼儿园交流分享。2.带领孩子逛市场,欣赏或购买年画、春联、剪纸等,感受过年的民俗氛围。3.给孩子讲解《年的故事》,介绍关于过年的各种民间风俗习惯。

五、活动网络图:春节:传说、来历、活动(放爆竹、吃年夜饭、

拜年分压岁钱、祝福语、打扫卫生)、环境(春联、年画、灯笼)

活动设计:《认识春节》

活动目标

1、认识新年、喜欢新年、盼望新年,发展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

己的想法和愿望

2、体会新年的气氛,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扮节日氛围

3、知道新年是哪一天,了解新年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用完整话表述春节的故事

2、制作礼物

活动准备

1、有关新年的图片ppt

2、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若干

3、以往过新年时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将幼儿慢慢带入活动室

(活动室内的窗户上贴满窗花,棚顶上挂满彩条,门上贴上春联、

福字、活动是前方挂几挂鞭炮,放《过新年》的音乐)

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跟我们平时的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

2、提问:想想这些东西在什么时候会看得到?

3、提问:看到这种场景,听到这个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二、基本部分

1、讨论过年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小朋友每年都是怎样过春节的?

2、出示ppt课件,帮助幼儿加深一步理解春节

(1)春节的由来,知道我国人民善良与纯朴

(2)春节的习俗,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及文化传统

3、音乐,放鞭炮

(1)播放《恭喜发财》的音乐,教师将身体蜷缩并发出爆炸声展

(2)指导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4、春节趣事

(1)教师出示自己过年时的一张照片向幼儿讲述自己过年时的趣

(2)指导幼儿说出自己照片中的内容及趣事

(3)引导幼儿用完整话叙述春节为什么会这么快乐(团圆)

5、迎新年、送礼物

新年快到了,我们要给亲朋好友送去祝福,小朋友可以动手做一做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工具盒,让小朋友们自己选择

(2)幼儿可以用橡皮泥捏,也可用尖刀剪

(3)提问:你想做一件什么样的礼物?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展评作品,幼儿将作品放置在展览区,指导幼儿欣赏,并大胆说

出自己的看法

三、结束部分

(1)谈话:春节快到了,那是我们就要放假了,老师也收不到你们的祝福了,那么今天小朋友就用一个动作祝福老师好吗?

(2)教师播放《恭喜恭喜中国年》的音乐,幼儿逐个做动作或表情向老师祝福出活动室。

自我意识:能干的我小班

一、主题由来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能力弱,在家中他们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因此

事事有成人帮助,甚至包办,而在幼儿园他们变成了集体中的一个“平均”分子,面临一系列的变化,他们需要学习独立做事,和陌生

人交往,集中注意听讲,安静地坐一段时间等。这样的差异有时让

弱小的他们手足无措,紧张不安。而且,小班的幼儿在潜意识中还

会认为自己这个不会、那个不行,首先从心里害怕、排斥。缺乏对

自己正确的认识,缺乏独立锻炼的机会造成了很多幼儿的“无能”表现。只有让幼儿知道一定的标准,知道怎样去达成,并且相信自己,愿意去尝试,主动去锻炼,从心里想要成为一个“能干宝宝”,才能

成为真正的能干宝宝。通过主题活动让幼儿不仅知道自己能去干,

而且还愿意表现自己的能干,为自己的能干高兴。

二、主题总目标

1、感知“自我”,通过积极体验和参加各种活动,了解自己的能力。

2、初步感知“五官”,知道眼、耳、鼻、口、手和脚是人认知周围环

境的工具,生活、活动中能积极地应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3、幼儿

大胆尝试进行绘画、制作活动。4、能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能安静听别人讲话,愿意说普通话。

三、活动准备

身体各部分(五官)的图片或模型、各种自然界声音的录音带、袜子、夹子、晾衣绳、各种口味的食物、各种味道的食物、颜色鲜艳

的图书、调羹、豆子、塑料瓶做的动物(嘴部开口)。

四、家园共育

1.收集幼儿自己做或帮助家长做事的照片、录像资料。

2.帮助孩子知道自己能做好事,支持、并鼓励孩子多动手,充分了

解和尊重孩子的意愿、体验。

五、主题网络

能干的我:能干的身体(以前的我现在的我能干的手能干的鼻子

能干的耳朵能干的眼睛能干的嘴)我能干的事(我会打招呼我会收

玩具我会自己穿衣我会自己走我会自己吃饭)

活动设计《能干的小小手》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乐意动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自我服务带来的乐趣。

2、学习用自己的双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积极参与活动,知道保护好自己的小手。

活动准备:

1、提供自我服务的材料:一组没有叠好的衣服;一组用空塑料瓶制

作的动物或娃娃造型,在嘴巴处剪开,旁边小碗里放一些纸质的米

粒当作食物;一组没有整理的玩具。

2、经验阅读:儿歌《小小手》。

活动过程:

1、教师演唱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引出“小手”。

(1)教师演唱歌曲,提问幼儿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有几只小手?一共几个手指头?

2、引导幼儿尝试进行自我服务,感受自己的手能做各种各样的事。

(1)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小手会做的事情。

【篇二: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摘要]幼儿园中大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在很多时间段中,他们

都是在成人的蔽护下生活,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一旦来到幼

儿园过起集体生活,就出现了种种各不相同的交往上的障碍。本文

试图从幼儿园主题活动入手,以幼儿的自由交往活动为基础,以幼

儿交往能力的发展为方向,通过幼儿主动地参与确定主题、收集相

关资料,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再产生新主题。在保证幼儿获得主题

中相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尝试引导幼儿深入地与同伴、与周围的人

进行交往,希望以此来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扫除原有的交往

障碍。以实践为依托,总结整理经验,反思存在问题,寻找解决途径,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正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社会领域的发展目标中指出:“乐意与人

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要“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幼儿园的孩子,存在着明显的交

往能力上的差异。有的孩子表现得活泼开朗,乐于与人相处,容易

受到同伴的欢迎和成人的喜爱,也容易适应新环境。但有的孩子自

我中心意识强、容易得罪同伴、不合群。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缺

少同龄同伴,交往接触面较窄,因而产生了交往方面的障碍。幼儿

园主题教学活动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统领下而进行

的以完成主题目标为核心的一项教学活动,它是一种综合活动。幼

儿园教学内容的各大领域均包含在其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

满情趣。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幼儿之间的合作,角色分工等等一系列

的交往。因此,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是一条良好的途径。

一、主题内容选择的特点

幼儿园主题内容十分丰富,因此选择的余地很大。围绕发展幼儿交

往能力这一方向,在选择主题内容时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生活性。根据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选择接近幼儿生

活的、

幼儿所喜闻乐见的事物来进行主题活动。如:《我喜欢》、《好玩

的玩具》等。根据幼儿好模仿的特点,选择社会关系比较复杂的成

人劳动如《超市》、《银行》等。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模仿成人

的劳动,增进同伴间的交往。

2.合作性。在活动前就有意识地选择加强幼儿间合作的内容,为幼

儿与同伴间的交往创造机会,创设环境,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锻炼

交往的技能。如:小班《我们是一家》、《你是我的好朋友》等内容,只有通过大家的合作,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使幼儿在整个主

题的氛围中学会与人交往。

3.自主性。在活动的设计上,尽量让教师预设的成分少一些,而把

活动的空间、想象的空间留给幼儿。能根据幼儿的思路,主题活动

进展情况,来补充主题中的内容。如大班《瓶瓶罐罐》主题,在区

角中陈列了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幼儿自由地玩,自由地发挥想象,从中生成了“拍卖”的游戏。孩子们把经过自己精心打扮的啤酒瓶,

学习成人的“拍卖”活动,进行了角色游戏。从中学到了有关拍卖的

一系列知识,加深了与同伴甚至成人之间的交往。

二、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操作策略

(一) 借助合理的区域设置,增加幼儿交往的机会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

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在幼儿园根据主题活动而设置的区域中,幼儿自主地选择、自由地活动,同伴间自由地相互作用。幼儿

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调动已有的经验,运用语言技能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如:两个孩子为了一件玩具发生了争执,一方想从对方手中拿

到玩具,另一方则千方百计不让对方拿走。双方争夺玩具的过程,

就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会根据对方的态度和

行为选择交往的策略,调整方式与他人沟通,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主题背景下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就要根据相关主题内容,合理

设置各种区域,

有目的的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环境,增加交往的机会。

(二) 借助主题游戏,帮助幼儿掌握交往的技能

如中班《小不点奶茶屋》游戏,通过幼儿间的一系列合作而完成奶

茶的制作,最后在卖奶茶时,幼儿必须掌握售货员与购物者之间的

对话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奶茶营养好,味道美,你买一点

吧?”“我要买又白又香的奶茶”等。

(三) 借助主题活动过程,拓展交往类型

从主题的策划、材料的收集、活动的开展、主题的延伸到主题的结束。在整个过程中,拓展了幼儿交往的类型。

1.与老师的交往:对主题的确定,师生之间要进行“对话”,这种对

话是师生双方出于共同的兴趣而进行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而设置

主题,让幼儿有种亲切感,当他们进行活动时,就有更多的话题、

更多的共同语言来进行交往。如大班《小问号》,我们在实践中提

供创设了内容丰富的主题墙“我们的问题”,老师参与幼儿活动,从

中收集、展示幼儿的问题,鼓励幼儿和爸爸妈妈合作用

绘画、文字说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问题,并布置“小问号”专栏。并

带领孩子共同寻找答案,在交流的过程中及时表扬爱学习,爱动脑

的孩子,调动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与父母的交往:为配合主题顺利开展,在材料的收集过程中,在

教师布置作业后,幼儿回家后必须与父母进行交往,告诉家长今天

我要带什么,把意思表达清楚,说服家长帮助自己完成教师交给的

任务。还可以结合节日为幼儿创设亲子交往的机会和条件,如“三八”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说说、笑笑、玩玩中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在活动之前为了让宝宝更了解自己的妈妈,我们设计了一份问

卷让宝宝带回家和妈妈一起做,让宝宝知道妈妈喜欢的颜色、喜欢

的食物、妈妈的生肖、妈妈的生日??,我们还建议宝宝和妈妈在一

起做的时候能尽量让宝宝来写答案,用简单的图画、数字来表达意思。活动中,孩子把自己给妈妈的礼物拿出来给妈妈看,不仅有关

于妈妈的简单资料,有宝宝为妈妈折的小杯子、小椅子,还有一张

小嘴巴,还有宝宝画了自己的妈妈,在游戏中,增进了孩子与父母

的交往。

3.与同伴的交往:当孩子把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材料带到幼儿园,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往也就自然的开始了。他会向同伴介绍自己的

收集过程,介绍材料的与众不同之处。在活动中,通过教师设计的

诱导性的活动,启发幼儿与同伴友好地合作。如:合作绘画、合作

游戏、合作制作等。如小班《好玩的玩具》,抓住小班幼儿的年龄

特点,利用拟人的方法让小朋友为离开“家”的玩具,大家合作共同

帮助玩具回家,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和操作的积极性。分组活动、综合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参与交往的机会,而难易适中、动静交替

促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在上自信心的发展,获得成就感。教师在幼儿

交往出现障碍,一时无法解决时,指导幼儿该怎样做。在幼儿自主、教师引导的模式下使幼儿掌

握初步的交际技能和遵守一些社会规范。

4.与其他人的交往: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试着与社会上各行各业

的人展开交往。结合主题带领幼儿参观小学、食堂、超市、动物园等,认识各种成人劳动。如在大班《准备上小学》的主题中,我们

带领幼儿走进小学,参加了小学生的升旗仪式,和小学生一起上课,通过参观和体验,孩子们对小学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想升入小

学的愿望更强烈了。也让幼儿进行了一次与小学老师、小学生的交往,增长了主题中相应的知识,锻炼了孩子的交往能力。

(四) 借助活动规则,在交往中增强责任意识

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良好的,正面的,称

为“正交往”。通过正交往,幼儿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建立和谐

的人际关系。让自己生活在融洽的社会关系中。另一种是负面的,

通常是在与同伴间的冲突中进行的,称为“负交往”。首先,不可否认,负交往也是一种交往。只是在这种交往中,孩子不顾别人的感受,无理、霸道、以自我为中心。我要怎样就怎样,没有商量的余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这种负交往向正交往的方向发展。建

立一定的活动规则,并引导幼儿严格遵守,在一次又一次的交往活

动中,让幼儿懂得遵守规则是一种责任,从而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如:根据《黄豆》主题设置的数学区中,由于场地有限,彩色豆子

的数量有限,只能容纳四个人,第五个人想进来,就要与原有的四

个人进行协商,先出来一个,再进去一个,否则你就得另选区域去玩。

三、主题活动中发展幼儿交往能力的启示

(一) 转移关注点,寻求新突破

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创设环境,创造机会固然重要。但从教师指

导的角度来看,转变教育观念,转移传统的关注点,显得异常重要。传统的教育观念

【篇三:幼儿园人际交往活动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人际交往活动设计与实施(观摩与讨论)

教学目标:

1.通过观摩、讨论幼儿园人际交往活动,熟悉人际交往活动的选材、环节

安排、教学方法等内容。

2.通过观摩、讨论幼儿园人际交往活动,初步了解人际交往活动的

一般模

式,并能从中吸取他人组织活动的长处;对一些不足之处敢于质疑

且能按自己的

经验来尝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观摩、讨论及分析幼儿园人际交往活动。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人际交往活动的特点评价活动。教学时数:2学时

课后作业:

1.在幼儿园试教的同学,按照教材的要求对提供方案进行修改后试教。

2.每组同学对教师给定的完整人际交往活动的方案进行合作修改。

教学反思:

这仍然是第一个学习情境—给完整方案的活动设计的学习,有了文

本教案的

参照,加上对优秀案例的讲解,学生觉得收获颇多,这次的视频为

优秀教师展现

的混龄活动,优点非常明显,便于学生吸收。学生在回答问题时,

思路仍有时混

乱,特别面对优秀教师的活动,只是感觉到好,说不清好在哪里,

更指不出活动

还存在的不足,思考问题还不够深入,也源于学生经验确实不足。一、分析案例

(一)阅读书中教案文本:人际交往活动——相亲相爱(混龄)

对学生提出方案学习要求:1.熟悉活动环节2.学习教案书写语言规

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相亲相爱(混龄) 1 活动背景:

大带小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能有效地弥补独生子女缺乏与

不同年龄儿童交往的的机会,帮助他们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培养

他们关爱的情感。《指南》中人际交往子领域的目标提到“愿意与人

交往”和“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本主题通过大孩子与小年龄幼儿的互动,使大孩子充分体验长大了的自豪感,同时建立初步的责任感;

小年龄幼儿感受到关爱,学习配合,也尝试去帮助哥哥姐姐。

为了在更多的领域和范围内进行尝试,最大限度地促进大与小之间

的互动和双方的共同发展,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多层面

体验人际关系,学习关爱、照顾弟弟妹妹的方法,学习配合、照顾

哥哥姐姐的方法,更好地相互学习并吸收同伴的经验,进而形成责

任感和集体意识。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体验并理解只有互相帮助、相亲相爱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2.愿意主动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能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最

喜欢的活动及最爱吃的食物。

3.体验做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学会相互欣赏、相互照顾与配合。

活动准备:

1.有与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交往的经验。

2.8种水果挂饰,每种2份。

3.小河场景布置,塑料筐、呼啦圈、地垫、积木等过河的工具若干。

4.小兔子家的布景,一位扮演兔姐姐的幼儿,提示卡片每位哥哥姐

姐人手一份,礼物人手一份。

5.剪刀、胶棒若干,幼儿照片每人一张,展示台一个。

1 案例选自广东省委机关幼儿园程艳老师执教活动

一、导入

1.请出小班弟弟妹妹,每个哥哥姐姐找到一个弟弟或妹妹。

2.哥哥姐姐给弟弟妹妹挂上与自己相同的水果卡片,并领其入座。

二、展开

(一)请幼儿做自我介绍

1.教师:请小朋友们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清楚自己的姓名、年龄、

喜欢的活动和最喜欢吃的食物。

2.请个别幼儿上前对着全体幼儿进行自我介绍(注意:先请哥哥姐姐,再请弟弟妹妹)

(二)去兔姐姐家做客

1.“过河”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小朋友们要互相帮助,不要掉到河里去,哥哥姐姐要带好弟弟妹妹。”

(2)提问:“小朋友们想想用什么办法才能过河?”

(3)请幼儿过河

2. “找礼物”

(1)兔姐姐介绍“找礼物”的规则

(2)兔姐姐给哥哥姐姐发卡片

(3)弟弟妹妹在哥哥姐姐的提示下进入兔姐姐的家找礼物。

3. 回家

幼儿用各种方法再次“过河”

(三)制作相框并互相赠送

1.制作相框

2.互相赠送相框

请每组幼儿互赠照片,并说一句夸奖对方的话,做一个表示亲热的动作。

三、结束

总结:“小朋友都做到了相亲相爱,玩得很开心,以后哥哥姐姐要学会照顾弟弟妹妹,以后我们还可以请弟弟妹妹一起来参加其他的活动。”

哥哥姐姐与弟弟妹妹继续共同参与其他的活动,体验相亲相爱的快乐。

(二)录像呈现: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相亲相爱(混龄)

提出观摩要求:

1.记录详细的教学过程。记录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教师的实施,更要关注幼儿的表现,促进幼儿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2.参考方案实施分析要点,对教学精彩部分作上记号,以便今后学习借鉴。

3.参考方案实施分析要点,对教学中需要完善的地方作上记号,以便讨论时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组织学生讨论反思

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活动实施效果:

1.活动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请依据目标设计原理分析。

2.幼儿已有的水平如何?

3.物质准备有哪些?是否充分、恰当?

4.活动主要环节有哪些?各环节的安排是否呈现梯度?

5.活动环节之间如何衔接?

6.各环节是否都有变化?有重复的环节吗?

7.重点目标是什么?活动中如何突出重点?

8.难点目标是什么?活动中如何突破难点?

9.活动目标是否实现?各环节是否为实现目标而服务?

10.“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在活动中的交往要求有哪些是相同点?哪些是不同点?

11.活动主要的优点有哪些?

12.活动主要的不足有哪些?如何改进?

三.总结提升幼儿园人际交往活动“相亲相爱”

1.目标设计合理,符合一致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

2.幼儿已有的水平包括认识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相互之间有过初

步的交往,这样,在教学活动中,幼儿们不会觉得生疏,交往互动

自然主动。

3.教师物质准备充分,除了包含充足的材料,还有不同场景的环境

布置,完全跳出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情境丰富。如水果挂饰不

仅有分组的功能,更有

分发礼物的功能。

4.活动过程层次清晰流畅:主要分为相互认识,分组配对;去兔姐

姐家做客;相互制作分享礼物;相互感谢欣赏这四个环节。环节依

据故事情境发展的顺序开展,体现梯度。以让幼儿“体验、操作”为主,打破了传统以“坐着参与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做到了“做中学”幼儿活动的积极性高。

5.环节之间的衔接一方面体现在故事发展的顺序上;另一方面,环

节的衔接也体现在教师的过渡语上,在幼儿相互认识之后,教师说:“我们都分好了组,森林里的兔姐姐很欢迎小朋友去她家做客,我们

一起去吧。”

6.大环节没有重复现象,但在小环节中,去兔姐姐家做客,从兔姐

姐家回来,经历2次过河,过河环节2次没有变化,等于是重复环节,可以考虑目标中未实现的部分:“相互照顾,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第二次让小年龄段幼儿带大年龄段幼儿过河,让小年龄段幼儿

也体会到他们可以给予的帮助和照顾。

7.重点是“体验并理解只有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才能完成任务。”主

要在不同的游戏中完成,而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始终。

8.难点是小年龄段幼儿配合帮助大年龄段幼儿。突破方法有大的先

示范、大带小;教师有意识地给小年龄段幼儿更多机会、更多等待;在分配任务时将相对趣味和相对简单的任务交给小年龄段幼儿。

9.目标基本实现,过程围绕目标开展,师幼互动很融洽,幼儿参与

活动的形式多样。就是目标中相互照顾,小的照顾大的没有体现。10.“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活动中一样的交往要求是,“相互照顾、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哥哥姐姐的重点是充分体验长大了的自豪感,同时建立初步的责任感;弟弟妹妹的重点是感受到关爱,学习配合,也尝试去帮助哥哥姐姐。

11.活动主要优点:混龄教学一箭三雕,对大哥哥姐姐,要有责任意识,学会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对于弟弟妹妹,要尊重哥哥姐姐,

配合哥哥姐姐开展活动;对于全体幼儿,不论什么年龄段,都要学

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与自己的朋友相亲相爱。教师的选题,教学内容与形式的设想都很好。活动场地足够的大,幼儿可以充分开展活动,不受拘束。情境创设丰富,充分体现了社会教育当中强调的“实践性原则”,重视幼儿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12.活动还存在的不足:主要就是前面讲到的环节有重复,小年龄段幼儿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