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三个儿子》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三个儿子》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三个儿子》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三个儿子》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三个儿子》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三个儿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

《三个儿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23课的内容。课文写了三个儿

子看到他们各自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时的不同表现。力气大的儿子只顾着翻跟头,嗓子

好的儿子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自己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从而告诉学生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字音、字形,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字义。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学会用“一个(只)……一个(只)……

另一个(只)……”的句型练习说话。

3、理解老爷爷的话“我只看见一个儿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我们提倡戒烟不是为了省几个钱,也不是花不起钱,更不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而是

为了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健康。

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劳动的艰辛,从而产生体贴、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老爷爷的话所包含的深意,他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启发教育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喜欢)今天,老师要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儿歌《好

妈妈》,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2、播放歌曲《好妈妈》

3、师:欣赏完这首儿歌,能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呢?

4、生交流。

5、师小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妈妈呀!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也来了三个小

朋友,他们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师板书课题)

6、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老师从歌曲导入和学生的生活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渴

望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检查生词,初读课文并质疑

1、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词的掌握情况,请看大屏幕,大家还

认识它们吗?

(1)生小声地读一遍

(2)抽学生认读

(3)开火车读

2、师:同学们真棒,词语读得真准确!接下来,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

边思考:课文中哪个地方是你最不明白的?

3、生读课文后交流。

4、师:对呀!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老师也搞不明白,为了弄清原因,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共同学习课文,相信等学完了课文,你们一

定会明白的!

【设计意图:安排这一环节目的是抓住学生的主要问题即“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

个儿子”为线索展开分析,培养的学生敢于质疑,能够带着问题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朗读感悟,解决疑问

(一)自由朗读课文1——6自然段,边读边用直线划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句子。

1、指名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2、质疑:从你们找到的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

(前两位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而第三位妈妈却没有)

3、品读前两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师:同学们,你们得到过妈妈的表扬吗?她是因为什么事情表扬你的?她在表扬你的时候,心情怎样?她是怎样夸你的,你能学一学吗?

师:现在就让我们来扮演一下妈妈的角色,试着读一读前两位妈妈的话,来夸一夸她

们的儿子吧!(分小组自由地练读。)

四今天早上,我又看见妈妈在为我煮方便面,心想:“妈妈每天都在为我服务,我

为何就不能为妈妈服务一次呢?”想着想着,我就来到了厨房,亲切地问:“妈妈,您能

教我煮方便面吗?”“当然可以啦!”妈妈笑着对我说。

(1)小组代表比赛读第一位妈妈的话。

(2)评价。

(3)师总结。(可从语气和表情上体会、感受)

(4)再次自由地读,可多读几遍,边读边体会妈妈的自豪。

(5)男、女生比赛读第二位妈妈的话。

师:这一次,我听到了妈妈的自豪,老师也为她们有这样的儿子感到

骄傲和自豪!

坚强的性格。对儿子充满了关爱,多苦、多累在孩子面前也不表示出来,尽力去掩饰,为的是不让孩子担心。 (3分)

暑假到了,同学们的作业是不是已经完成了呢?假期时间过得很快,赶紧上找找你的

作业答案吧!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谢谢阅读。

4、品读第三个妈妈的话(课件显示)

(1)师:两位妈妈都在夸奖自己的儿子,第三位妈妈是怎么说的呢?理解“没有什么特

别的地方”。表现出第三位妈妈那平和、谦虚的心态。

(2)师范读。

(3)生试着读一读。

(4)齐读。

【设计意图: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思考,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联系实际,指导重点句的朗读。并且师生互动、动口、动脑、动情地学习朗读,发展语感,同时在思想和情感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三位妈妈提着水回家去,为什么走走停停呢?听老师范读第8自然段。

1、听了老师的朗读,你发现了什么?

2、从文中的哪些词可以看出或感受到水很重的呀?相机理解“晃荡”

3、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沉重吗?

4、齐读。

师:三位妈妈提着这么重的水,是多么辛苦呀!同学们,如果是你提着这么重的水,

此时,你最希望出现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读,找动词,换词比较,体会到文中用词的准确,教给学生品词析句的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三个儿子》教案(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准确把握文章大意。

3、懂孝敬父母的道理,并且能付诸于实践中。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完整说话的能力。

2、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三位妈妈说话的语气。

2、正确理解老爷爷的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ppt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的妈妈夸奖过你们吗?

生:夸奖过

师:那是因为什么事情夸奖你呢?

生:……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师:看来大家都是有爱心又懂事的孩子啊!你们都是妈妈的心肝宝贝,现在了,也有几位妈妈夸奖自己的儿子,那他们是怎样夸奖的呢?现在,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走进23课

三个儿子(展示ppt 板书课题)

师:好,齐读课题 23 三个儿子

一、生字复习

师:上节课,咱们已经学过了生字词,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当下小老师带读下这些词 (展示ppt)

师:大家都读得很棒,只有把词读好了,才能顺利读文章,那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想想这是将的一个什么故事。(生读课文,老师走动)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师:看来大家预习工作做得很好啊,很快就读完了,有谁可以告诉大家23课讲的是

什么故事?(做举手姿势)

生(……)(顺势引导,大概两位学生就好)

师:听大家总结的时候,老师发现了几个问题,一是,说话不简洁,而是要注意总结的人物、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等,老师这里也进行了总结,但是不完整,有谁可以把他补充完整。(生举手回答)

三、分析课文

师:不错,那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并且在谈论自己的儿子,当妈妈提着水准备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但是只有一个儿子帮妈妈提水的故事。那三个妈妈是怎样说他们的儿子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1至6自然段,不出声,不指读,用直线画出妈妈说的话。开始。(师巡视)

师:找出来的请用举手的方式告诉老师

师:好,那第一位妈妈怎么说自己的儿子的呢?有谁可以告诉何老师。(生…… 师:不错,(ppt展示)她说(…… 板书聪明有力气) 那老师要来采访一下这位妈妈了,你夸奖自己儿子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啊?

生:高兴自豪

师:用词真准确,那你可以试着用骄傲自豪的语气再来表演一遍吗?(生表演)

师:嗯,老师感受到了你那种骄傲的心情,何老师也为你有个聪明又有力气的儿子感到骄傲啊!那现在让咱们一起来夸奖一下这个优秀的儿子吧。(生…)

师:看到第一位妈妈夸奖儿子,第二位妈妈也不甘示弱了,那她又怎么做的呢?看哪

位同学最聪明,最快找到答案。(生……)

“孩子们今年你们几岁了?算算有几天就要毕业了,回首童年你能用哪一个词来形容?”大部分孩子都说是幸福的、快乐的……简短的几句话却为学生很好体会主人公凡卡的痛苦

童年打好底色。我让孩子讲述童年故事来抓住孩子的心,创设童年情境说感受引导学习凡

卡的童年,形成鲜明的对比,注重情感体验。这个精彩的导语在课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亲切自然地进入到学习探究中。

师:对,真聪明,(展示ppt)第二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歌可好听了,谁都没有他那

样的好嗓子(板书……)

师:那谁愿意来扮演一下第二位妈妈(生……)

师:你读得真好,特别是妈妈那种骄傲自豪的语气,仿佛让我看到了那位唱歌好听的

儿子。那你是否愿意带着大家再读一遍呢?(生带读)

师:好,现在咱们来个小小的比赛,咱们的女生读第一个妈妈的话,男生读第二个

妈妈的话,何老师要看看咱们班是男生读得好还是女生读得好,注意两位妈妈说话的

语气哦。(生读)

师:咱们班的男生和女生都很棒,老师听了你们这样有感情的读了妈妈的话,我都被

迷住了,那老师决定啊,给咱们班的男生和女生都加五颗星。看呀,这时候咱们的两位妈

妈是多么骄傲啊。

师:那这时第三位妈妈,怎么说的呢?有谁知道

生:(…… )

师:(展示ppt)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好说的,他没什么特别的。(板书)

师:那老师现在有个问题了,这位妈妈说:“他没什么特别的”那是不是说这个孩子

没有任何优点呢?

生:不是

师:对,其实那个孩子还是有优点的,只是他可能不如第一个孩子聪明又力气,也可

能不如第二个孩子嗓子好,但他还是有优点的。

师:那现在,老师也要来扮演一下第三位妈妈了,注意老师是用什么语气来朗读这句

话的。(师……)

师:好,现在老师要看哪个小朋友听得最仔细。发现老师在读第三位妈妈时的语气和

前两位妈妈又什么不同。

生:很平淡,声音很低沉

师:说得真准确,那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读下这句话。(……)

师:那现在,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来扮演一下这位妈妈,其余的同学仔细听,看他读得

好不好。(生朗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啊?

生:好。

师:哦,那你也可以试着读得和他一样好吗?(生朗读)

师:读得真不错,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下这句话吧。(……)

师:三个妈妈说着说着,水打了满满一桶,他们准备提着回家,可是走走停停,这是

为什么呢?聪明的你,能从书上快速地找出答案吗?(生回答)

师:真不错,你找得既快有准确,那现在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段话,注意标红色的字。(师生一起读 ppt展示)

师:那这个时候有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下面请女生读第9 10自然段,男生读第11自

然段,想想,三个儿子怎么做的。(生读)

师:那现在谁可以给我答案。(生回答师跟随其放ppt)

师:重复一个……一个……另一个…… 好,那老师有个小问题了。谁可以用“一个

一个另一个”造句呢,下面老师有几张图片,看哪位聪明的同学可以用它说一下,(展示ppt 学生说师引导)

师:说得真不错,那你可以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这张图片吗?(生说)

师:那好,下面的那张图片啊,老师就不提醒了,看哪位同学可以说的更好。(生……)

师:看来这点难题难不倒大家啊,好,这个时候啊,有一位妈妈和一个老爷爷聊起天

来了,那现在,老师来扮演老爷爷,你们来扮演妈妈。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这个对话吧。(师生一起表演)

师:好,现在呀,老师想请咱们班的男生来扮演老爷爷,女生扮演这位妈妈,你们来

表演一下这个对话。(生表演)

师:大家表演得真不错啊,那老师问大家你们最喜欢那个儿子啊?举手回答。

生:第三个

师:为什么啊?

生:因为只有他帮妈妈提水,前面的两个孩子只知道唱歌翻跟头

师:哦,前面两个只知道表演自己,只有第三个才帮妈妈提水。那你认为他是一个个

什么样的孩子呢?

生:孝顺父母

师:真不错,这个词用得真好。(板书,孝顺父母)那咱们可不可以说孝顺就是第三个

儿子的优点呢?(生是的)

四、拓展学习

师:好,那现在啊,我们一起再来吧这个故事戴头饰表演一遍吧。(选学生表演)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儿子的故事,懂得了要孝顺父母的道理。那今天老师也给

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ppt黄香 )

于是,我便开始了煮方便面。妈妈告诉我,先在锅里倒四分之一的水,然后把锅放在

煤汽上,按着开关朝左拧,按逆时针的方向拧,火就会大,如果按顺时针方向拧,火就会

渐渐小。我把火拧着后五分钟,水就开了,你拿开锅盖,把方便面倒了进去,然后又把各

种各样的调料依次放了进去,又等了五分钟后,一股香喷喷的味道扑鼻而来,真是“功夫

不负有心人”,我的方便面做好了,我把它倒进了碗里,让妈妈品尝,对妈妈说:“妈妈,怎么样,好吃吗?”妈妈板着脸说:“这是什么饭呀,太难吃了!”突然,她又假惺惺地

一笑,说:“反义词!”我心里想,这连一句话不就是:这饭太难吃了的反义词,那不就

是太好吃了吗?我也笑了。我和妈妈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我做的早饭——方便面。

师:同学们,现在咱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不用帮妈妈提水,更不用你们为父母扇席暖

床了。但是,父母养育了我们这么多年,我们都是二年级的孩子了,我们是不是可以为爸

爸妈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下面,老师带来了一组图片,看下面哪些你做过?(ppt展示)

师:好,同学们,刚才,老师发现你们都是一群懂事的好孩子,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句古话叫:“百善孝为先”(板书百善孝为先),希望同学们,回家后

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爸爸妈妈知道你长大懂事了,并且把这个故事说

给你的朋友听。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