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分子多功能铂类药物的抗肿瘤研究

高分子多功能铂类药物的抗肿瘤研究

目录

第一章铂药联合用药输送体系的进展 (1)

1.1 铂药的介绍 (1)

1.1.1铂类药物的发展 (1)

1.1.2联合用药及其策略 (1)

1.2高分子药物输送系统应用于铂类药物的联合化疗及策略 (4)

1.2.1一般的联合用药策略 (4)

1.2.2基于二价铂类药物的联合用药 (4)

1.2.3四价铂药联合用药 (10)

1.3结论和未来展望 (13)

第二章基于二价铂的高分子联合用药体系构建及抗肿瘤研究 (17)

2.1 前言 (17)

2.2 实验部分 (19)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19)

2.2.2 测试方法 (21)

2.2.3高分子键合物MPEG-b-P(LA-co-MCC/Pt) (P(Pt))的合成 (21)

2.2.4高分子键合物MPEG-b-P(LA-co-MCC/Gem)(P(Gem))的合成 (22)

2.2.5高分子铂药胶束(M(Pt))、高分子吉西他滨胶束(P(Gem))和高分子吉西他滨

奥沙利铂混合胶束(M(Gem/Pt=0.5 : 1), M(Gem/Pt=1 : 1) and M(Gem/Pt=2 : 1))的制备22

2.2.6混合胶束M(Gem/Pt=0.5:1)的药物释放 (22)

2.2.7细胞毒性实验 (23)

2.2.8 动物实验 (23)

2.2.9 统计分析 (25)

2.3 结果与讨论 (25)

2.3.1高分子键合奥沙利铂P(Pt)和高分子键合吉西他滨P(Gem)的合成 (25)

2.3.2空白高分子胶束、高分子铂药胶束和高分子吉西他滨胶束的制备和表征 26

2.3.3制备Gem与Pt不同比例的高分子吉西他滨铂药胶束(M(Gem/Pt)) (27)

2.3.4 M(Gem/Pt)中吉西他滨和铂药的释放曲线 (29)

2.3.5单一药物的细胞毒性实验 (31)

2.3.6不同比值的小分子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的联合用药与高分子吉西他滨和

奥沙利铂混合胶束的细胞毒性检测 (32)

2.3.7药物联合应用的联合指数分析 (34)

2.3.8小分子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与混合胶束的体内组织分布 (35)

2.3.9肿瘤抑制实验 (37)

2.3.10铂-DNA加和物的形成 (38)

2.4 本章结论 (40)

第三章基于四价铂的高分子联合用药体系构建及抗中肿瘤研究 (45)

3.1 前言 (45)

3.2 实验部分 (46)

3.2.1主要试剂和仪器 (46)

3.2.2高分子键合药物MPEG-b-P(LA-co-DHC/Pt) (P(Pt))的合成 (46)

3.2.3高分子-铂(IV)键合物胶束的制备 (47)

3.2.4细胞毒性实验 (47)

3.2.5动物实验 (47)

3.3 结果与讨论 (48)

3.3.1高分子mPEG-b-P(LA-co-DHP)与顺铂(Pt(IV))的键合P(Pt) (48)

3.3.2高分子mPEG-b-P(LA-co-DHP)与顺铂(Pt(IV))的键合P(Pt) (49)

3.3.3单一药物的细胞毒性实验 (50)

3.3.4顺铂和姜黄素以及高分子顺铂和姜黄素联合用药的细胞毒性试验 (51)

3.3.5体内抗肿瘤研究 (54)

3.4 本章结论 (58)

第四章光响应的高分子铂类载药体系构建及抗肿瘤研究 (63)

4.1 前言 (63)

4.2 实验部分 (63)

4.2.1 主要试剂 (63)

4.2.2测试方法 (64)

4.2.3光敏反铂前药t,t,t-[(NH3)2Pt(N3)2(OH)2](TP1)的合成 (64)

4.2.4光敏反铂前药t,t,t-[(NH3)2Pt(N3)2(OOCCH2CH2COOH)2](TP2)的合成 (64)

4.2.5 TP2与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键合 (64)

4.2.6高分子光敏铂药胶束M(Pt)的制备 (64)

4.2.7高分子胶束M(Pt)的药物释放 (65)

4.2.8在紫外线照射下铂和TP2对5’-脱氧鸟苷酸螯合作用的研究 (65)

4.2.9细胞毒性实验 (65)

4.2.10细胞的药物内吞实验 (65)

4.2.11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实验 (66)

4.3 结果与讨论 (66)

4.3.1高分子mPEG-b-P(LA-co-DHC)与顺铂(Pt(IV))的键合P(Pt) (66)

4.3.2高分子胶束M(Pt)的制备和表征 (70)

4.3.3光照下的药物释放 (72)

4.3.4光照下的细胞毒性实验 (74)

4.3.5细胞内药物的内吞量 (77)

4.4 本章结论 (78)

第五章具有大位阻的高分子光敏铂体系构建及肿瘤耐药研究 (82)

5.1.前言 (82)

5.2 实验部分 (82)

5.2.1 主要试剂 (82)

5.2.2高分子MPEG114-b-PCL20-b-PLL10(NP)的合成 (82)

5.2.3 TPt1, TPt2, PyPt1的合成 (83)

5.2.4 PyPt2的合成 (83)

5.2.5顺铂和PyPt2与HSA的反应 (83)

5.2.6顺铂,TPt2和PyPt2与GSH的反应 (83)

5.2.7 PyPt2与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键合 (83)

5.2.8高分子光敏铂药胶束PyPt-NP的制备 (84)

5.2.9罗丹明标记的PyPt-NP的制备 (84)

5.2.10高分子胶束PyPt-NP的药物释放 (84)

5.2.11在紫外线照射下t,t-Pt(NH3)(pyridine)Cl2和MPEG-PyPt对5’-脱氧鸟苷酸

螯合作用的研究 (84)

5.2.12细胞来源和生长环境 (84)

5.2.13光源的照射毒性实验 (85)

5.2.14细胞毒性实验 (85)

5.2.15罗丹明标记的PyPt-NPs 的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实验 (85)

5.2.16细胞的药物内吞实验 (85)

5.2.17暗处和紫外线照射下Pt-DNA加和物的测定 (86)

5.3 结果与讨论 (86)

5.3.1高分子光敏铂药胶束PyPt-NP的制备 (86)

5.3.2高分子胶束PyPt-NP与HSA和GSH的反应 (90)

5.3.3高分子胶束PyPt-NP的表征和药物释放实验 (91)

5.3.4高分子胶束PyPt-NP的细胞毒性实验和内吞实验 (95)

5.4 本章结论 (99)

致谢 (102)

发表的文章 (10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