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笔记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笔记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笔记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笔记

第一周

1-2 唐诗繁荣表现

1.创作队伍庞大,创作成果丰硕。

《全唐诗》收录2200多诗人,48900多首诗歌

加上《全唐诗补编》(陈尚君)

共3200+诗人,50000+诗歌

无论身处何处、身份如何,都会写诗

2.体裁大备,名家辈出,流派众多,风格各异。

体裁:三、四、五、六、七、杂言诗

古诗、乐府、律诗、绝句(尤其律诗和绝句,在唐代开始成熟,并成为中国传统诗歌典范)

名家: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李杜小李杜、韩愈白居易等……【体裁、作家、流派、风格是衡量文学繁荣与否的四个参数】

1-2 唐诗繁荣的原因

一、丰裕的经济基础

(经济发展与文学发展不一定亦步亦趋)重要原因

唐朝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

二、清明的政治环境

表现:1、开明的文化政策:文化共荣

与日本遣唐使、胡人等少数名族的交往

三、风行的诗赋取士

进士科举取士

刺激诗歌教育→群众基础

四、活跃的社会思想

侠—风骨

儒—兴寄

↑相反相成。“兼济天下”的胸怀

释—兴象

道—文辞

所谓“兴象”,是指诗人的情感、精神对物象的统摄,使之和诗人心灵的颤动融为一体,从而获得生命、具有个性和活力。

唐诗的特质,包括其风骨、兴寄、声律、辞章、兴象、情韵等等。

一般而言,凡具有唐诗特质的诗,皆可称为“唐诗”。

唐诗的艺术品格,主要体现在“重风骨,讲兴寄,注重声律与辞章,追求兴象与情韵等方面。兴象是唐诗,尤其是盛唐诗歌特有的美学境界,是唐诗艺术上完全成熟的标志。

五、深厚的文化积累

继承了历朝历代深厚的文学传统

重要的是怎样继承,不是只要有前人的文学传统就能致使下一个时期文学的繁荣“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六

别裁伪体→剔除不合理的东西,继承多方面的传统

六、庞大的寒士群体

寒士:魏晋南北朝时称出身寒微的读书人。在唐代(此概念更宽泛而流动)指地主阶级里面居于中下层的文士。

他们是社会政治生活的能动力量,创作的诗歌有时代代表性,并占主导。

相反,唐代的贵族文学不占主导。

唐诗:盛唐牡丹

唐朝文学的筋骨气韵全部展现在唐诗上。唐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中国古典诗发展的全盛时期其影响深远,且流传广泛。唐代诗歌创作繁荣,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流派众多、体制齐备,作家作品量多质高。唐诗成就卓著,是在封建政治、经济进一步发展、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思想比较开放,艺术文化普遍高涨的推动下,诗人们继承和发扬《诗经》《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广泛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结果。它显示出中国古典诗歌已发展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唐诗是一朵带着大唐雍容华贵的皇族气韵的骄傲牡丹,端坐在大明宫的殿堂之高。

1-5唐诗与宋词的区别:唐诗较重视风神情韵,宋词则更为关注筋骨思理。唐人好牡丹,容华贵者也;宋人独喜梅花,暗香思议,不张扬而为芬芳。这或许就是唐朝与宋朝的区别即外露与内敛之别。因而内省与思辨便是宋代的文学特点之一。王国维认为“唐之诗,宋词,元之曲,皆为一代之文学”。

1-6宋词的起源:宋词真正的起源或许是隋唐之际。因为,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其理论依据可举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国的音乐从先秦到隋唐,大概经历了“雅乐-清乐-燕乐”的三段转变。

1-7宋词的城市化:无论其语词的典雅与否、技巧的纯熟与否、意象的精巧与否,那都是外在的表象。在此之中,更为关键的是其中所蕴含的新兴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由此我们可以说宋词是一种城市文学。有研究者对柳永、晏殊、张先、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周密、刘辰翁和张炎共十二位诗人的词作做过统计,发现他们共存词2984阙,其中宴饮词为308阙(包括茶词、酒词与汤词),占全部作品的10%多。

1-8宋词的江南化:词人的江南化与南宋定都临安有很大关系,因为随着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文人活动区域也随之遍布临安周边。

另一个重要因素则在于江南风光旖旎、气候适宜,建筑风格雅致精巧。当时的临安城先后聚集了李清照、朱熹、尤袤、陆游、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陈起等一批南宋著名文人。其时临安的雕版印刷技术名冠全国,杭版书籍为现存宋版书中之精品。

最常为词人所咏之十大名胜分别是:临安府西湖、建康府城、平江府垂虹亭与姑苏台、镇江多景楼、严州钓台、太平州蛾眉亭、绍兴镜湖与蓬莱阁、鄂州南楼与赤壁、岳州岳阳楼与潭州定王台、隆兴府藤王阁与福州西湖。这里所谓的“十大名胜”的多数属于江南。

宋词以集清丽美与俗艳美于一身的独特型态而成为一代之文学,其城市化、商业化倾向比以往任何一种文学样式更为明显,而宋词与江南文化的渊源也是前所未有的。

1-9宋词的女性化:在我们今天看来,这种写作方法近似于代言体,即诗人代人设辞,假托他人的身份、心理、口吻、语气来创作构思,是诗中主人公代诗人言的一种诗歌体式、创作模式与表现方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宋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城市文学、江南文学和女性文学。

第二周

2-3 2-4 人生自是有情痴:爱情的四种境界

爱情没有身份的区别,但有境界的区别

【西方的看法】

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提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承诺

激情——爱情中的情欲成分,是情绪上的著迷。”热烈的“

亲密——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温暖的“

承诺——维持关系的决定性期许和担保。”冷静的“

爱情的类型

(1)无爱(Nonlove):三个因素都不具备

(2)喜爱(Liking):只有亲密关系

(3)痴迷的爱(Infatuated love):只有激情的体验

(4)空洞的爱(Empty love):只有承诺

(5)浪漫的爱(Romantic love):有亲密和激情体验,没有承诺(6)伴侣的爱(Companionate love):有亲密和承诺,缺乏激情(7)愚昧的爱(Fatuous love):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关系(8)完美的爱(Consummate love):同时具备三要素

【东方的看法】

冯友兰认为爱情的四种境界分为:

自然境界:身体成熟,本能萌动,怀春钟情,人之常情。

功利境界:为外在目的而爱情,或名利,不在纯粹。

理想境界:青梅竹马,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天遂人愿。

天地境界:为救所爱舍身殒命,与所爱同生共死。

2-5 人生自是有情痴:鱼玄机和李冶的爱情观男女的爱情观也有区别

卓文君: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代表女性的爱情观)

秦观: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代表男性的爱情观)

男女爱情观的不同,跟中国社会古代的两性基本格局有关系。

(1)男尊女卑——不可逾越的角色定位

(2)男外女内——不可改变的社会分工(才女代表:鱼玄机,李冶)

【课程笔记】2-2 科举的应试条件

唐代科举应试者一般有三种来源:生徒、乡贡、参加制举的考生

由京师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和各州县学馆出身,通过学校的选拔考试合格后,由学校局举荐到尚书省参加各科考试,称作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女子、工商之民、曾犯法者、官私奴婢、州县小吏不得报考

李白没有参加科举或许不是因为其不屑而是不能

1)李白曾在西域生活过,接受西域文化影响

2)李白家是脱离土地的流民,蜀地不是他家祖籍

3)其家既非官宦阶层,也非庄户,极有可能是商户

【课程笔记】2-3 温卷与行卷

行卷:

知贡举等主试官员除详阅试卷外,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去取。当时,在政治上、文坛上有地位的人及与主试官关系特别密切者,皆可推荐人才,参与决定名单名次,谓之“通榜”。

在政治上、文坛上有地位的人及与主考官关系特别密切者,皆可推荐人才,参与决定名单名次。

资料表明,举人不可直接向主试官行卷,而须经贤达者之推荐,向谁行卷,须正中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和政治面貌所行之卷用熟纸,不可涂改添注,要字迹

端正,应有标轴的装饰,投送时须附呈书信,表达求知的愿望。若隔时日再呈书信及投卷,则称为“温卷”。

不过行卷成功者终究是多数,其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朱庆馀,他在考进士之前曾经写过一首诗歌叫《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张水部就是著名的诗人张籍,与当年的主考官韩愈是好友,故此朱庆馀就写了这首诗歌进行通榜来增加中进士的机会。

【课程笔记】2-4 省第诗及第诗

行卷过后便是参加考试。按照唐朝的科举制度,各州县选拔士子选贡京师,试于尚书省。由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叫做“省试”,因为是参加尚书省的考试,因此也叫“会试”,考试时所写的诗歌就叫“试帖诗”。这种诗一般是五言六韵,有严格的格律规定,所以很难写好。然而其中也不乏佳作。其中在这么多的省试诗里面最为人所熟知的、最精彩的就是天宝十载(公元751年),钱起参加进士考试所写的《省试湘灵鼓瑟》

省试结束以后还有一个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在金銮殿上接受皇帝的亲自面试。录取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三甲第一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得到进士出身在中国的古代就算作高中了,会在朝廷里面安排相应的职位。所以说金榜题名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喜事。

晚唐的时候杜牧在考中进士的时候也写诗,诗叫《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诗中提及的33人是这一次进士及第的全部人数,其实是这个数目在唐代还是偏高的。唐朝前期及第人数一般是17到19名。中唐以后才上升到30名左右。据说唐朝290多年间,进士总共有6427人,平均下来每年是22个人,人数很少。所以能一朝成名天下知。

【课程笔记】2-5 文人入幕的原因

在唐朝除了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入朝为官之外,还有一种方式,是许多文人可能会走的道路,叫“入幕”。虽然许多时候进入幕府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是能入幕也是一件喜事。至少入幕意味着以后可能获得升迁,可是要讲文人入幕,首先得了解一下“方镇”。

在唐朝,所谓的“方镇”一般是指节度使、观察使等等。唐代的时候以安史之乱为界,方镇制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安史之乱之后,节度使由边防发展到了内地

并且以内地为主。安史之乱之前,所谓节度使一般都是在边疆地区,内地是没有的。这些方镇下面一般都有幕府,所以就形成了一套幕府制度。唐代因为有幕府

制度,所以文士在仕宦的道路上就可以分流。那些高中进士在上的可以在朝为官、仕途亨通,而那些在下的,就可以受辟入幕、俟机入朝。

因此文人入幕多数经由以下过程:科举及第——服务方镇——入朝为官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幕府为文人的入朝升迁,提供了重要的一条途径。

第二,西川、淮南是唐代大镇,有特殊的地理、政治、经济地位,也就是文士入幕最集中的地方。

第三,从入幕文士的素质来看,进士及第如幕府者占相当比例;从文学家入幕职掌看,为掌书记者甚多;从文学家占籍考察,籍里北方者居多,而参慕则多在南方。

【课程笔记】2-6 文人入幕的心理特征

第一、求名躁进

盛唐的时候入幕只是文人取得功名的特殊手段,一般是在正常仕途不得意的情况下才走向边幕。

第二、纵情娱乐

纵情娱乐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好声妓,第二是频宴饮。

第三、逐利趋势

所以说,进入幕府有可能是出于逐利的、趋势的需要。不过在唐朝很多文士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义利之分的,不是所有的文士都是为了利、为了仕,而放弃自己的名节。

【课程笔记】2-7 文人入幕与盛唐边塞诗

从文学的角度说,文人入幕跟唐朝边塞诗的兴起就很有关系。

第一,文人创作边塞诗,他入幕跟不入幕有比较大的差异比如说描写战争、人们离战场的远近,他的判断和感受会很不相同。入幕的文士更多的会从具体战争胜负,与双方力量的转移等方面进行着眼,而旁观者的人则大多从人道主义立场来进行考察。这就是所谓的一个是“远观”,另外一个是“近玩”。

第二,入远幕跟入近幕对边塞的体验也不一样。因为每个边镇的地理位置、战略地位以及风俗人情的特定性,对这些入幕者文人心理影响是不会相同。所以在创作中就显示出各自的特色。

第三,没有入幕的诗人作品,他即便写边塞诗,这些作品也大多是受到传统征戍诗的影响,而且影响会比较深。

还有,入幕和游边也不同。盛唐的人喜欢游历。游边,就是到边疆上去游历。唐人的游边一般是不深入的,只在幽蓟、河东一带。

3-8非入幕文人的边塞诗:《旗亭画壁》高适、王昌龄、王之涣,唐代诗歌是流行音乐,王之涣更有名。流传下来《凉州词》、《登鹳雀楼》等6首。他们没有入幕,边塞诗是对传统的沿袭。

3-9唐代边塞诗之高、岑:唐代边塞诗的代表。高适《燕歌行》注重传统,比较质朴。岑参实现了三个超越1超越了自我,审美趣味上对悲壮的追求,2 超越

了历史,舍弃乐府旧题如《从军行》《关山月》等,开拓了边塞诗的叙写内容,突破了前人边塞诗五言诗的传统;3 超越了时代,重创新,以描写奇异风光和自我感受为主。拓宽了边塞诗的内容。

3-10仕途畅通的代表:晏殊:14岁以神童入世,称太平宰相。《珠玉词》139首,大部是寿词。《浣溪沙》淡淡的忧伤,死亡恐惧的忧伤

3-11-1人生得意之知赏(上)知己也是人生之一大幸事。雅致深邃的情结。第一层次:知赏。文人以才华得赏识,进入做官的序列。典型如司马相如。李白报效无门,《与韩荆州书》石沉大海,但李白这篇千古文章造就了韩荆州让天下人知晓。

3-11-2人生得意之知赏(下)由公主引荐,得到唐玄宗的知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但唐玄宗只把李白当成文学侍从与李白的志向不同,使其最终离开长安。

文人希望得到赏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出现了许多干谒诗。章碣《东都望幸》,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陈人杰《沁园春》等,所以在中国古代渴望获得高位的知赏是文人的一个心理。

3-12人生得意之知音:第二个情结是知音。如果说知赏还带有政治因素,那么知音就是心灵的契合。唐代最有名的就是元白之交。《代书诗一百韵寄徽之》相似的经历、一样的文学素养,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二人成为挚友后,共同编纂了《元白唱和总集》《因继集》共17卷。元稹《凉州梦》、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白居易“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白居易《琵琶行》,柳永《雨霖铃》、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对高山流水的期盼。

知己难,难在曲高和寡,自古以来的知己,李白与杜甫,苏轼和黄庭坚,桃园三结义等。

他乡遇故知,精神世界的高度契合、肝胆相照。

现代社会的理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课程笔记】3-3 落第的原因第3周

晴朗FDU复旦大学MOOC校园大使2014-11-11 23:00

那这些人为什么或落第呢?有很多种原因。第一是应考举子很多,每年的录取率却很低。

第二,是集权的干预,许多时候,我们说科举考试它背后还是有一些重要的人士的干预。

第三呢,可能是考官取人他本身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因此我们说考不上进士有很多客观原因,当然还有一些可能是主观原因,主观原因第一个可能是举子的性格问题。。当然还有一些人不是因为性格问题,而是在考场里面捣蛋,比如说晚唐的温庭筠。

【课程笔记】3-6 永贞改革

?吴越之士

?

?王叔文、王伾、陆质、凌准

?先世为北人,安史之乱后南迁的吴越者

?

?柳宗元、刘禹锡、吕温、陈谏

?吴越以外的人士

?

?韩泰、李景俭、韩晔、程异、韦执谊

那永贞革新的对抗势力呢,主要是北方的士族:

?宦官俱文珍

?藩帅韦皋

?朝臣武元衡

?文士韩愈

【课程笔记】3-7 刘、柳与南方文学

文人被贬与文学的关系,特别是要讲刘禹锡跟柳宗元他们的被贬与南方文学兴起的关系,事实上我们知道,有唐一代真正南方籍贯的作家并不多,尤其在岭南、湖南这一带。

可是刘禹锡、柳宗元两个人被贬南荒就不一样了,它跟唐代一般文士的贬谪完全不同,因为他既不是犯罪之后的贬降,也不是党争中的牺牲品,他们的贬谪是唐宪宗李纯造成的,是宪宗联合了宦官、藩镇及保守派官僚来致使革新失败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唐宪宗曾下诏,说即便以后有大赦,这些人也永不在量移之限,这就注定了他们是没有出头之日。

柳宗元终其一生,不承认自己有罪。刘禹锡虽然偶有悔过之心,也不过是为了努力改变环境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而已,并非内心的感悟。所以他们有冤无处诉,有

冤也不敢诉,于是像刘禹锡、柳宗元这些人贬谪南荒,就使他们的文学具有明显的南方文学特色。什么是南方文学特色?就是表现出受屈原《离骚》的影响,具有怨愤的这种精神,比如说柳宗元的《江雪》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倔强的孤独诗人形象:

因此,我们说永贞革新所带来的刘禹锡、柳宗元被贬南荒,从而造成了南方文学的兴起,是贬谪这件“人生不如意”之事所带来的一个客观上的结果。

【课程笔记】3-9 身心患病之身病

宫女失恩、举子落第、文人遭贬当然都是不如意的事,但这三类人也可能遭遇同样的不幸,那就是第四种人生不如意

就是什么呢?身心患病。以病作为诗的主题当然不是在唐代才开始的,但是在唐代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

首先,从唐朝中期的开始,诗人们开始有意地回避因为安史之乱所引起的动荡的政治生活,从而转向一些更加私人的话题。特别是在杜甫的影响下,诗的主题越来越接近日常生活,以病作为主题,诗人就在自己体力的衰退上看到了宿命的痛苦,由此影射到整个国家的命运。

其次,一些病与唐朝重新统一后辽阔的疆域有关。事实上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许多文士、许多政客被贬谪到岭南等偏远落后,不卫生、多发病的地区,而那里的“瘟疫”成灾,从而引起了大量的热带疾病。

【课程笔记】3-10 身心患病之心病

身体患病是病,还有一种是心理上患病。心病有时候比身体上的疾病更受到关注。在唐诗宋词里面,心病可以以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相思之苦等表现出来,“忧国忧民”的在爱国诗词中特别多。

【课程笔记】3 - 11 疾病对诗歌的影响

当然不管是身体的疾病还是心理上的疾病,疾病对诗歌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描绘病痛的症状,抒发内心的苦痛。

第二,是因为病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诗风,来实现自身的诗文成就这一点。【课程笔记】3-12 人生在世不称意—李商隐

我们讲了这么多人生不称意的事,最终我们可以举一个人作为人生不称意的代表,那就是才命相妨的李商隐,李商隐自己曾经写过这么一首诗《有感》:

唐诗宋词人文选读第七周答案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第七周客观选择题答案 1.在儒家思想中,人生的最高价值是?A A、立德; B、立人; C、立功; D、立言; 2.明代兵部尚书于谦常于家中悬挂一位先人画像,并亲自写下了“呜呼文山,道宋之季。砌图志身,舍生取义……”等像赞。这位受到敬仰的先人是? D A、岳飞; B、李纲; C、谢枋得; D、文天祥; 3.国外有一位著名诗人与王勃相似,同样不幸地因为自然原因,船覆人亡丧命于海中而英年早逝。这位诗人是?B A、济慈; B、雪莱; C、拜伦; D、普希金; 4.“生死意识”、“死亡意识”体现在唐宋哪一类的诗歌题材中最为深刻?D A、离别诗; B、山水诗; C、怀古诗; D、边塞诗; 5.以下哪个成语能够较好地概括道家对于生死的认识?B A、舍生取义; B、鼓盆而歌; C、万念俱灰; D、大彻大悟; 6.刘希夷的死或缘于“版权纠纷”,其争议的版权是指他的哪部作品?D A、《从军行》; B、《春日行歌》; C、《洛川怀古》; D、《代悲白头翁》; 7.哪位诗人被看作是唐代历史的第一位诗人?B A、王通; B、王绩; C、王勃; D、王福畴; 8.晏殊是北宋著名的词人,聪慧敏锐、多愁善感,有着比常人更为深重的生命紧迫感,其对死亡的恐惧意识明显的体现在其词集中,以下哪一部是他的词集?C A、《梦窗词》; B、《漱玉词》; C、《珠玉词》; D、《淮海集》;

9.唐代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对后来哪部小说中的诗词有较深的影响?C A、《桃花扇》; B、《长生殿》; C、《红楼梦》; D、《牡丹亭》; 10.“此地长眠者,声明水上书”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外国诗人墓碑上的话,这位诗人是?C A、雪莱; B、普希金; C、济慈; D、裴多菲; 11.曹松《已亥岁二首》诗中写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统治者好大喜功,却不管军人死活的行为,作者在此批判的是?D A、汉武帝; B、康熙; C、秦始皇; D、武则天;; 12.王勃的送别诗具有明显的主题,这一主题是? A A、以精神的一致克服离别的痛苦; B、借送别来表达胸中激愤或表明心志; C、表达离别时的留恋、不舍和伤感的愁绪; D、重在对友人的劝勉、鼓励、安慰; 13.诗人们对于正义战争中死亡的将士们常饱含惋惜伤感,但更有对他们置生死与度外的精神的褒扬,对将士们的功绩持肯定态度。这一传统最早源于屈原的哪部作品? C A、《天问》; B、《橘颂》; C、《国殇》; D、《湘君》; 1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曾有感叹:“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种感叹属于? A A、人生苦短、阴虚有数的顿悟; B、众人皆乐、我独悲苦的孤独; C、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人生感叹; D、壮志难酬、舍国为家的痛苦抉择; 15.以下哪些诗人被称为“初唐四杰”?BC A、宋之问; B、王勃; C、卢照龄; D、陈子昂; 16.以下哪些诗人的去世是由于官宦迫害所致?CD A、孟浩然; B、李白; C、王昌龄; D、陈子昂;

月与牵挂——解读唐诗宋词中古代文人的明月情节

月与牵挂——解读唐诗宋词中古代文人的明月情节姓名:孟闻捷学号:5097409035 班级:F1011001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日期:2010年12月12日课程名称:唐诗宋词人文解读指导教师:李康华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长林中一朵靓丽的奇葩,明月,是自然界中有着皎皎银辉的物象。两者却因为明月拥有的那独特意象受到文人墨客们的情有独钟,而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君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苍茫,君不闻“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怅惘,君不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牵挂…… 寄情于物,月亮在古人心中到底寄托了怎样的感情,又为什么可以总总成为古人寄情的对象呢?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唐宋诗词中出现的月。 一.思乡之月。在中国人的心中,故乡永远是难以忘怀的心结。“水是家乡好,月是故乡圆”月夜思乡已成为中国人传统式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唐代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空间,李白的《静夜思》与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堪称抒写羁旅天涯的游子与浴血疆场的征夫思乡情怀的典范。两首诗都选取了月华泻光,地如霜降的寂静清冷的深夜环境来渲染气氛,抒发情思。李白的“床前明月”唱出了一出游子思乡的独角戏,诗直白而未作渲染;而李益的“受降城外月如霜”是为营造“一夜征夫尽望乡”的集体性心理行为创造的环境趋势,其触发点便是那悠悠的芦管。如果说李白的《静夜思》是一盅淡淡的香茗,那么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就是一杯令人心醉的烈酒。与此相类,“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在宏阔的背景下,望月的动作令读者对征人戍边卫国的精神和久别思乡的沉郁情怀回味不尽,感慨万千。 二.亲情之月。故乡的山水令人难忘,故乡的亲友更让游子牵肠挂肚。“千里共婵娟”的明月在中国人的审美心理范畴中,已成为离人互寄相思的的感情载体。月圆想到人未圆,月缺又想到人不团圆如残月。漏断更残之际,月华如水,透过窗帷,照着游子不眠的双眸。此刻,抛却凡事,神魂飞越,往往会想到对方也在望月,“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饱经战乱之后愈念手足之情跃然纸上。“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则表现了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深沉的爱,充满了对妻子的怜爱之情。然而唐人抒写相思也并非全是“婉约”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在明月、天山、长风的背景下,征人的相思便也带有豪壮的色彩。 三.爱情之月。对爱情的歌颂本就动人,何况是通过这优美的明月表现出来的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来是空言去无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都写出了对远隔天涯的情人梦绕魂萦的情思。这时,月亮是二人情感的共同载体,也就是名副其实的“月老”了。只不过相思的他们虽心共明月,却身隔千里。唯如此,方显爱情的真挚与可贵。 四.友情之月。有唐一代,诗人活动频繁,文艺空前繁荣与活跃,而饮酒赋诗,以诗会友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其中许多“同为天涯沦落人”的诗人间便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十二 专题整合 含答案

小令 何谓“小令”?词是配“燕乐”的,在“燕乐”中,“令”是“曲破”中的节奏明快的一截,如果尤为明快精炼,就是“小令”了。 小令是词中的前辈。因为在小令盛行的五代时期,还没有慢词。最早的小令可上溯至隋炀帝时代的《河传》,可见小令的源起便是词的源起。 小令有齐句、有长短句。在唐代,跟五言绝句相类的小令是很多的,但随着词的发展,长短句独领风骚了,以至于后来便把词称为“长短句”了。 古诗的抒情方式 一、理论讲解 中国古典诗词可谓抒情诗,它抒情性极强。钱钟书用“中国抒情诗早熟”来评价古典诗词。那么,古代诗人在诗词中是如何抒情的呢?大致可分为两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是主要方式。 (一)直接抒情 它也叫直抒胸臆,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不需要任何“附着物”,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有时当作者感情奔放,不直接抒发不足以表达强烈感受的时候,也常用这种方法。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强烈的愤

对于我们学习古典诗词来说,掌握诗人们的抒情方式极为重要。因为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能理解并体悟诗的思想感情。对此,最主要的是抓诗词中的“情语”,即直接交待情感的词或句,如李璟《浣溪沙》中“愁”、“憔悴”、“恨”等均属“情语”,它们是解读诗词的钥匙。 二、真题剖析 (20xx·广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答案先写因笛声引起思乡之情,奠定思乡的情感基调;然后写眺望故乡而不得;再写眼前之景,燕子觅食、筑巢,雨中梨花,思乡之情,孤苦之愁,油然而生。 解析本题考查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先由下片“故乡惟有梦相随”一句得出这首词表达的感情:思乡之情。然后找出上片写到的意象——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从中分析是如何表现思乡之情的。 三、技法规律

唐诗宋词心得体会(2)

唐诗宋词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感谢您这一学期给我带来了这样的一门唐诗宋词,每周二的晚上成了我最快乐的时候。让我在枯燥的学业中找到我所喜欢的文字,让我可以在每周二的晚上和您一起穿梭古今与大师对话,让我可以在闲暇时手捧一本唐诗宋词静静阅读。通过您的讲解,使我了解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名家、名篇,原来诗词可以如此美丽。这种美是人文的美,是思想的美,她感染、陶冶并提升了我们的人文素养。我想真诚的向您说一声谢谢。 我对语文一直有着浓厚兴趣,很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散文,尤其喜欢诗,所以当我看到有这样一门课程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选了。我总觉得读诗,不论是什么诗,都是一种享受,抑或是精神上的,抑或是感情上的。通过您的讲解,这些祖宗传下来的艺术瑰宝不再是沾满历史风尘的冰冷语句,更像是一位位先哲娓娓道来的亲切叮咛,或悲或喜,或平静或激昂,它们都成了有情绪有生命的艺术品,向后人尽情展示着个时代的魅力,述说着湮没在滚滚大浪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每节课,赫老师都能带动课堂气氛,让大家全神贯注地听讲。在一节节轻松的课上,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欣赏唐诗,站在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上俯瞰众山小,遍览唐朝诗歌的风采,倾倒于唐诗的魅力,那几千几百年前传下来的精炼

的文字,陶冶了性情,更造就了一个传说。我也因此对中国唐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您向我们讲述着您对于不同作品的感受,从历史层面看,从文字层面看,从思想主题方面看,您带着我们在唐诗的漫漫长途上且吟且行,那些或者优美或者拗口的诗句在您的讲述下也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感触。通过您生动的讲述,使我看到了诗词的魅力在于她的包容,她的多样,她和读者的心灵的那种踏实而温柔的触碰。 在每一讲中,我非常喜欢赫老师对历史背景、诗词文章的创作背景以及文学大类的发展史的介绍,我想这可以让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俯视中国文学的发展情况,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扩展了知识面、提高了文学理论的修养。每一堂课,都让我进一步的更加了解唐诗的魅力 对唐诗宋词鉴赏这门课的另一个深刻印象就是赫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件。每一张ppt都充满了古典韵味,同时又与所讲的内容相匹配,精美绝伦,极大地激发了我听课的兴趣。通过那一张张精美的PPT课件,带领我们领略了唐诗的深邃。每句诗中所描摹的美景,每句词中所蕴含的深情,每个典故中所承载的历史底蕴,一一在赫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解中呈现。而且每次上课,赫老师都会提前到教室,播放一些充满古韵的音乐,使整个教室充满了安宁的文化氛围,也让我们的心

(现代文阅读题)千年一叹读韩愈阅读答案

千年一叹读韩愈阅读答案现代文阅读题 千年一叹读韩愈 ①中国民俗谚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泉则秀。这儿的山上无仙,江中亦无流泉戏水,但是地处潮州境内的韩山、韩江,却名贯广东大地,成为大海之滨一道奇异的人文风景。只因唐代文人韩愈被贬官离开长安后,曾在这儿当了不足一年时间的地方小官。他似乎比仙和泉更具有震撼和感召力量,使原本为他姓的山和水,后人将其统统改为韩姓:山易名为韩山,水易名为韩江。一个唐代的文人,在贬官后的失意之时,居然使江河易姓,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为绝无仅有,其本身还是一首千古绝唱。因而在潮州驻足的时日,留给我的不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怀古咏叹,还启迪我从韩愈的曲线人生经历中,又找到一面为文为官之道的明镜。 ②昔读《昌黎先生集》时,知道韩愈是河南河阳人,号昌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其诗文磅礴隽永而名扬天下。此外,史书记载他还是一位正统儒理学家。因其一贯以孔孟之道,反对佛门道院之玄学,在唐宪宗十四年,他担任监察御史官爵时,因上书皇权阻谏宪宗皇帝兴师动众去奉迎一块佛骨,而被贬官到粤海之边做潮州刺史。 ③纵观古代文人,被贬官者多多,凡是直抒其心意的文人,大都留下仕途失意被贬和流放的历史。但不同的是,他们在人生低谷中的行迹,却有着千差万别。这些文人雅士,大乌纱帽一旦变成小乌纱帽,多表现得心灰意冷,在自舔伤口中,写出些悲悯自怜的诗歌,而韩愈与众不同,尽管他在被贬官的路上,也曾写下收吾骨瘴江边的自

怜诗章;但到了潮州赴任之后,却将自身伤痛闲置一边,把庶民百姓冷暖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④笔者沿韩江而行时,江边有一座古亭映入眼帘。停车仔细观看,见亭内有一石碑,碑下压着一条鳄鱼石雕。当地友人为我解疑说,这是后人为纪念韩愈带领当地百姓的驱鳄之举,而建立起的功德碑。韩愈初到潮州上任之日,正是潮汕江河鰐鱼成灾之时,当时此地的黎民百姓,因为继承了远古的迷信传说,认知鳄鱼为水中之神灵;每到鳄鱼成灾时,都向江里投下屠杀了的牛羊猪狗等生灵,以求平安。韩愈一向尊重孔孟正统儒理之道,反对神鬼的玄学之说,便不顾疲劳地日夜游说于江水之边,宣扬除鳄才是自我拯救之良策。潮州自古为客家族人之领地,其族人把信奉神灵视为灵魂之全部,因而驱鳄之举步履为艰。但生性执著的韩愈,一直不改初衷,在其不懈的努力之下,终于获得了善果,不仅将为害一方的鳄鱼驱之于海,让潮州百姓从江神的精神奴役中解放出来;还以驱鳄为兴修水利机遇,打开引水浇灌之门,给封闭的沿江大地,带来五谷丰登的年华。因而,后人一直垂念其德政,在江边立起这个临江亭和亭内的功德碑。其影响之大穿越了时空,直到明朝嘉靖年间(____年),礼部右谏沈伯咸,还特意在韩山写下了功不在禹下的碑文,以示对贬官到潮州后韩愈德政的崇敬。此为韩愈在粤东的肖像之一。 ⑤之二,尽管大唐时期,还属于帝王世袭的封建社会,但在唐 律中已有不许纳良为奴的律条。但当时的粤东岭南,处于大唐版图上相对封闭落后的地区,韩愈贬官到此地时,该地盛行贩卖人口之恶习,地方志中留有其荒阻处,父子相缚为奴的记载。用白话文解析,就是在饥荒之地,有钱人家能收贫穷人的全家为奴。韩愈到了潮州之后,以大刀阔斧之气势,更改这地区的千古陋习。此举比驱鳄更为艰难,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章节测试答案4

24【多选题】以下哪些王勃作品中的名句出自于《滕王阁序》之中? A.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穷睇眄于中天,计娱游于暇日。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老当益壮,宁衣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正确答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穷睇眄于中天,计娱游于暇日。### 老当益壮,宁衣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5.【多选题】以下哪些诗人的去世是病逝? A. 孟浩然 B. 李白 C. 王昌龄 D. 陈子昂 正确答案:孟浩然###李白 26.【多选题】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表达出的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哪些方面? A. 人生苦短、盈虚有数的顿悟 B. 众人皆乐、我独悲苦的孤独 C. 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人生感叹 D. 壮志难酬、舍国为家的痛苦抉择 正确答案:人生苦短、盈虚有数的顿悟###众人皆乐、我独悲苦的孤独### 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人生感叹###壮志难酬、舍国为家的痛苦抉择 27.【多选题】在历史上,以下哪些原因成为死亡主题进入诗歌的原因? A. 文的觉醒和人的觉醒 B. 战乱、朝代频繁更替、迁都等人事变迁对士人心灵的影响

C. 瘟疫、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士人心灵的影响 D. 诗人求仙炼丹,放浪形骸于山林之中 正确答案:文的觉醒和人的觉醒###战乱、朝代频繁更替、迁都等人事变迁对士人心灵的影响### 瘟疫、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士人心灵的影响### 诗人求仙炼丹,放浪形骸于山林之中 对应章节第八章 1.【单选题】“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道出了古人离别巨大的情绪感染力,它出自于何人何作? A. 屈原《离骚》 B. 晏殊《拂霓裳》 C. 谢惠连《雪赋》 D. 江淹《别赋》 正确答案:江淹《别赋》 2.【单选题】以下事物与“及时行乐”最为相宜的是? A. 酒 B. 棋 C. 茶 D. 琴 正确答案:酒 3.【单选题】酒与豁达旷放相联系,最盛于古代的哪个时期? A. 汉代 B. 唐代 C. 魏晋 D. 宋代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章节测试答案3

30.【单选题】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为汉元帝时期的宫女,西汉南郡姊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是哪一个? A. “沉鱼” B. “落雁” C. “闭月” D. “羞花” 正确答案:“落雁 31.【单选题】《丽人行》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约作于唐天宝十二载(753年)。此诗描写的曲江春游的主角是? A. 杨贵妃与唐明皇 B. 杨氏兄妹 C. 宫中妃嫔 D. 宫女 正确答案:杨氏兄妹 32.【单选题】长生殿更为人所知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里曾是他们七夕盟誓之地。而实际上长生殿最早建于唐代天宝六年(公元748年),也被称为七圣殿,为供奉唐代自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及追封的太上玄元皇帝老子李耳以及谁共七位皇帝灵位之地? A. 世祖李昺 B. 大圣皇后武则天 C. 义宗李弘 D. 代宗李豫 正确答案:大圣皇后武则天 33.【多选题】咏史怀古诗中的“临古地”类型包含哪些对象?

A. 古城 B. 历史 C. 遗址 D. 遗迹 正确答案:古城###遗址###遗迹 34.【多选题】以下哪些中国古代女性与骊山有相关的故事联系? A. 西施 B. 女娲 C. 褒姒 D. 杨贵妃 正确答案:女娲### 褒姒###杨贵妃 35.【多选题】帝王或名人的故居,因所住之人的特别性,或者是发生在此的故事的传奇性,尤其得到诗人的关注。以下哪些地方属于此种类型? A. 浣纱石 B. 始皇陵 C. 骊山 D. 武侯祠 正确答案:浣纱石###始皇陵###武侯祠 36.【多选题】咏史怀古诗包含以下哪些类型模式? A. 临古地 B. 念昔人 C. 忧家国 D. 忆往事

唐诗过后是宋词阅读答案

唐诗过后是宋词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唐诗过后是宋词 流行歌曲的歌曲流行,但流行的不一定就永垂不朽。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 根子是内功不是花拳绣腿,如果只是“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要不是有情郎和我 分开,我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就像老让一个人吃甜点,最终也会腻一样,再爱吃甜的人也 经不起这种过于殷勤的让菜,因为心灵世界并不只是因为“甜心”而存在。歌词里要是总 出现“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拿青春赌明天”这类说通不通、似懂非懂的词而没有 更含蓄自然的文字,传唱的人再多也只是一笔糊涂账充其量是歌曲的附庸而不像宋词最终 由附庸到蔚为大观。 说实在的,宋词能够成为一代文学样式,其实还是在文人参与创作之后。过去我 们文学史总是说民间创作对文学有多少多少启发。给文字注入了多少多少新鲜的养分,这 都不错。不过,在“下贱者最聪明”、“劳动人民最懂文学”的观念中,只注意了“源” 而忽略了“流”,任何一种文学样式,想要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志,没有文化人的参与 是不可能的。柳永也罢,晏殊也罢,欧阳修也罢,苏轼也罢,其实都是文化人。文化人的 参与创作,意味着一种深邃的文化意识和高度的文化修养对文学样式的渗透和对文学品格 的提升,就像把野生的杂花培育成可观赏的花卉和把原生的鲫鱼培育成五彩的金鱼一样。 也许有人会以引《病梅馆记》来讽刺说这是把朴素自然的文学变成雕琢做作的文学,但是 又有哪一个艺术是自生自长、原汁原味呢?画布上的山水不是真山水,再怎么推重朴素的 民间味儿也不能回到“杭呦杭呦”的时代不是?玉不琢还不成器呢,何况作为文学的歌词。 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内涵和精神只能流于一般情 感宣泄和浅薄的心理安慰。流行如果是指形式与语言,自然很好,通俗如果是指情感和内涵,那就很糟。没有对人生的真正体验,随你怎么从唐诗宋词那里贩来意象和词语也只是 在花裤衩上打补丁,充其量是点缀,时时会露出那种俗气的底色。没有对语言的真正的机智,随你怎么挖空心思乔獐作智也只是在玩狗熊掰棒子的把戏,说到底是矫情,听听就会 听出那里面口是心非的虚假。文化品味说来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但缺少它就是让人瞧着俗气;知识储备看上去是一个无关的因素,但没有它就是让人看着浅薄。 诗歌是越来越不景气,这也难怪,一些故作深沉和故弄玄虚的诗歌好像在那儿有 意“自绝于人民”似的,在自我陶醉中画地为牢,那些除了他自己谁也看不懂的诗歌把一 点点有限的感情拧过来拧过去,痛苦得别扭,喜欢得蹊跷,意思九曲十八弯,上气不接下 气地用生硬词语拼接了又撕碎,撕碎了又拼接;流行歌曲是越唱越热闹,倒也必然,可相 当多的歌词也好像是在那里重复来重复去地唱老调,那些浅浅的笑靥和嗲嗲的娇嗔加上东 拼西凑的词语仿佛要把一滴感情化开变成一大锅浓汤灌进听众的耳朵里,常常不知所云的 歌词让没有知识的听众觉得深沉奥妙,让稍有知识的听众觉得莫名其妙。在这个既没有了 唐诗又没有等到宋词的时代,要想留住唐诗的时代,就要使诗歌有点儿亲切和自然;要想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唐诗解读 一、人间正道是沧桑 1-1唐诗繁荣的表现 1-2唐诗繁荣的原因 1-3唐诗的分期划分(上) 1-4唐诗的分期划分(下) 1-5唐诗与宋词的区别 1-6宋词的起源 1-7宋词的城市化 1-8宋词的江南化 1-9宋词的女性化 二、人生自是有情痴 2-1爱情——永恒的文学母题 2-2白居易的爱情往事 2-3爱情的四种境界(上) 2-4爱情的四种境界(下) 2-5鱼玄机和李冶的爱情观 2-6孤独寂寞的空闺生活 2-7古代男子眼中的女子 2-8好男人的代表:姜夔 2-9好男人的代表:陆游 2-10夫妻恋情 2-11青楼春梦(上) 2-12青楼春梦(中) 2-13青楼春梦(下) 2-14遇人不淑之李清照讼夫案 三、人生得意须尽欢 3-1科举制度的起源 3-2科举的应试条件 3-3行卷与温卷 3-4省第诗及第 3-5文人入幕的原因 3-6文人入幕的心理特征 3-7文人入幕与盛唐边塞诗 3-8非入幕文人的边塞诗 3-9唐代边塞诗之高、岑 3-10仕途畅通的代表:晏殊 3-11-1人生得意之知赏(上) 3-11-2人生得意之知赏(下) 3-12人生得意之知音 四、人生在世不称意 4-1宫女失恩

4-2举子落第 4-3落第的原因 4-4落第后的归宿 4-5文人遭贬 4-6永贞革新 4-7刘、柳与南方文学 4-8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之间的关系4-9身心患病之身病 4-10身心患病之心病 4-11疾病对诗歌的影响 4-12人生在世不称意之李商隐 4-13李商隐诗歌的人性表达 五、人生几回伤往事 5-1古地废墟之于诗人 5-2都城怀古之金陵 5-3都城怀古 5-4怀故居之骊山 5-5与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的古迹 5-6念昔日帝王 5-7念嫔妃之王昭君 5-8念历代文人贤士 5-9念历代圣贤、英雄人物 5-10忆李、杨往事 5-11李煜忆故国兴亡 六、人间有味是清欢 6-1贪欢之文人贪恋围棋 6-2帝王贪欢的弊端 6-3寡欢之文人的隐逸情节 6-4隐逸的类型 6-5不同社会阅历下的隐士分类 6-6隐逸的原因 6-7文人隐逸倾向的三个支持条件 6-8隐逸文化的影响 6-9衣锦还乡的情怀 6-10既可爱又可敬的苏轼(上) 6-11既可爱又可敬的苏轼(中) 6-12既可爱又可敬的苏轼(下) 七、人生自古谁无死 7-1儒家生死观 7-2道家、佛家生死观 7-3诗人之死(上) 7-4诗人之死(下) 7-5英年早逝之王勃(上) 7-6英年早逝之王勃(下)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古代文人对于女性的审美观

何谓美 ——从中国古诗词中看古代文人对女性的审美变迁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唐诗、宋词、 古往今来,描写女子容颜体态的诗词歌赋从来就不曾在历史长河中缺席过,最早的诗经卫风中就已经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记载,再到宋词中“腰肢只怕风吹倒”,从这些对女子赞美的词句中,不难看出古代文人对于女性的审美偏好在不断改变,而本文则旨在探讨在从先秦到宋代,在中国古诗词中展现出的对女子相貌的偏好和其或多或少折射出的古代文人如此审美背后一些更深层的历史原因。 诗经 若说《诗经》中展现出来的女性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第二高的,那再没有什么第一名了。从西周到春秋,《诗经》刻画的是华夏民族从原始走向文明的重要阶段。彼时生产力水平低下、死亡率极高,无论男女都唯有足够强壮健康才能从猛兽之口存活、生产更多的粮食、哺育更多的后代。因此这一时期《诗经》中的女性之美,精髓在一“硕”字。《唐风·椒聊》中这样写道:“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椒聊之实,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虽说后代学者有人认为这是赞美男子的诗,但也有许多学者如闻一多倾向于这是一首赞扬妇人硕大丰腴、健康多子的诗歌。而《国风·卫风·硕人》中这样开篇就这样描写在当时看来高贵美丽的卫庄公之妻庄姜夫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她们的高大不是男性化的粗糙刚猛,而是富于女性特点,如初春的木棉花硕大鲜艳。她们的丰满也不是杨玉环式的体胖无力,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健美。1此外,《诗经》还更强调女子的自然美。《硕人》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便是“美目盼兮,巧笑倩兮。”仅仅两句便赋予了庄姜夫人富有生命力的神之美、动态之美。可谓“形美悦人目,神美动人心。”。《周南·桃之夭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以鲜艳的桃花来比喻美人的容颜。这样的美是不施粉黛之美,天然去雕饰之美2,与当时崇尚健康、开放的社会背景不谋而合。 楚辞 在诗经成型后不久,战国时期的南方则兴起了一种以清丽、华美为为特点 1马凤华. 女性文学话语的自述——论《诗经》女性审美特色[J]. 江西社会科学,2003,(02):86-89 2李春梅. 浅谈《诗经》与《楚辞》中女性形象之差异[J]. 南方论刊,2013,(02):97-98+90

唐诗宋词心得体会

唐诗宋词心得体会 篇一:古诗文诵读心得体会 古诗文诵读心得体会 杨晓梅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从《诗经》到诸子散文,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无一不蕴涵着丰富的哲理,高远境界.我们诸城,被称为舜帝故里,恐龙之乡,自古就有尊老爱幼,崇德尚善的良好风气.为继续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把诸城打造成新时代历史文化名城,诸城市教育局深入开展了“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的三好厚基行动,“继密州古韵,承东鲁遗风“中华诵读这些活动的开展,我们小学生受益匪浅。 时间是宝贵的,我们的古人就非常珍惜时间,同时告诫人们“幼不学,老何益”,“朝起早, 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白发不知勤学早,白手方悔读书迟”,“我生待明月,万事成蹉跎”。这些千古名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我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就把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而我们个别青少年整天沉溺虚拟络世界,荒废学业,一事无成。如果你们读了这些古诗文,有很多的人会受到启迪和教育,从此珍惜时间,发奋读书。 古人云:“德为立身之本”,“行高者,名自高”,“才高者,望自大”。充分说明了品行的重要性。在新时期,个别

人功利炽燃,社会不公,思想混乱,是缺乏道德教育所致。为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布了社会道德建设“八荣八耻”,国务院又发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些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公民道德水平。其次,国家规定:在学校教育方面坚持德育为先,在公务员提拔和使用上也坚持 以德育为先,德才蒹备。我们小学生应怎么办呢?应爱国爱惜公物,尊重他人,勤俭节约,孝敬父母等,现在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青少年不比学问和技能,攀比吃穿的现象特别严重,由此,我们更应牢记古人教导,“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民不信不立”,“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这些名言警句教育和警示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可见诚信的重要性。《弟子规》又曰:“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通过经典诵读,我们一定会受到启迪和教育,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经典诵读让我们学会自律。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择其善者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还学会了读书的方法,《弟子规》曰:“读书法,有三要,心眼口,信皆要”.即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 古诗文就连写字的要领阐述的入木三分:“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读书的选择及信心的培养也精辟入理:“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

白梅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教学设计4篇

白梅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教学设计4篇Teaching design of Baimei poetry reading wit h answers

白梅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教学设计4篇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白梅》诗词阅读原文教学设计 2、篇章2:《白梅》诗词阅读题目教学设计 3、篇章3:《白梅》诗词阅读答案教学设计 4、篇章4:《白梅》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白梅》是元代王冕创作的七言绝句。诗人采取托物言志的手法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同时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下面是小泰为你整理的《白梅》诗词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篇章1:《白梅》诗词阅读原文教学设计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注释]著:置。 小题1:这首诗是从哪几方面表现梅花品格的? 小题2:“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赏析。 篇章2:《白梅》诗词阅读题目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小题1:冰雪严寒中傲然挺立,和桃李对比不“混芳尘”。散 发清香,留给乾坤。 小题2:借梅花不仅洁身自好,而且用清香贡献乾坤的品格, 表达诗人不仅要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的高尚情操,同时也表 明了作者的志向。 篇章3:《白梅》诗词阅读答案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小题1: 试题分析:咏物诗鉴赏指津: ⑴分析思路: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 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发何端。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第一章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1分) 1、对“王杨卢骆”的排行深为不满的是谁? A.王勃 B.杨炯 C.卢照邻 D.骆宾王 2【单选题】(1分) 2、“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作者是谁? A.王勃 B.杨炯 C.卢照邻 D.骆宾王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1分) 1、王勃离别诗的常用主题是什么? A.以精神的一致克服离别的伤痛 B.以心态的旷达超越离别的感伤 C.以友朋的关怀弥合心灵的创伤 D.以故乡的辽远追忆逝去的年华 2【单选题】(1分) 2、下面哪项不是《滕王阁序》的情感内核? A.人生苦短、盈虚有数的顿悟 B.众人皆乐、我独悲苦的孤独 C.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感叹 D.壮志已酬、志得意满的踌躇 第三章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1分) 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作者是谁? A.张若虚 B.刘希夷 C.李峤 D.贺知章

2【单选题】(1分) 2、下列作品没有“天问”意识的是哪篇? A.《春江花月夜》 B.《把酒问月》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D.《代悲白头翁》 第四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1分) 1、下列诗人不属于非正常死亡的是谁? A.刘希夷 B.宋之问 C.陈子昂 D.王昌龄 2【单选题】(1分) 2、下列哪项不是陈子昂《感遇诗》的主要内容? A.咏史 B.咏怀 C.说理 D.感事 第五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1分) 1、下列不属于玉真公主在玄宗朝备极荣幸的原因的是哪项? A.玉真公主为玄宗同母妹,兄妹情深 B.玉真公主早岁即入道,与朝廷政权较远 C.玄宗笃信道教,与玉真志趣相同 D.玉真公主推荐著名文人,于朝廷有功 2【单选题】(1分) 2、下列与玉真公主有关联的诗人是哪位? A.王翰 B.王维 C.王湾 D.王之涣

高中语文王维诗四首自我小测(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王维诗四首 一、随堂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 B.钥匙./汤匙.旋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 C.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 D.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 2.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仅仅以商业眼光发展文化,必然生产大量低俗伪劣浅薄的货色。传播上的巧言令色会不会冲击真正的学问修养与功底?抄袭、枪手、拼凑、交易……学风的腐败为什么屡见不鲜?急功近利的风气使本来大有希望的文化人也在走捷径,宁要无知的起哄与速成的明星,也不要伟大的经典,更不要说文化创造上的艰苦卓绝与不应逃避的代价。跟着发行量与收视率走的传媒手段应该怎么样首当其冲地负起对于人民的责任? A.屡见不鲜B.急功近利C.艰苦卓绝D.首当其冲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4.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

唐诗宋词作为一代之文学是中华文化的精粹

唐代繁荣的表现 唐诗宋词作为一代之文学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也是人类文明的华章,相信每一位同学在很小的时候都曾经背诵过唐诗宋词。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样的诗篇是不是在你很幼小的时候都曾经背诵过呢?我相信是的,但是呢你今天慢慢长大了,你今天已是消费社会中的现代人,在今天我们许多时候都因为工作的繁忙,而慢慢地与唐诗宋词疏远了。但是我想唐诗宋词作为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如果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如果我们要过有品质的生活,不过我这个课程也不是唐诗宋词的鉴赏。我说了是人文解读,我们要以诗来净人,以人来品诗,由史吟诗借诗读史,重在讲述特定历史情境下的诗人。讲述这些诗人笔墨间的心理,去触摸一段历史,以一群文人的体味,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通过触摸唐宋文人,以及唐宋这段历史就是要介入我们当下的生活。下面我们就从唐开始说起,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巅峰期,在今天的西方在他们的中心,经常有所谓的唐人街,其实就是中国人、华人聚集的地方。那为什么叫做唐人街呢,显然是因为我们的唐代非常的强大,那么唐代的强大,表现在很多方面。唐诗作为唐代文学的重要杰出的代表,也是唐代强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征,当然我们讲到唐代文学的时候,唐诗是其中重要的部分,但不是唯一的。唐代的时候也曾经出现了风行当时,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里面,韩愈、柳宗元都是古文运动的重要代表,也出现了以志鬼神之怪为主的,转向以传人事之奇为主的传奇小说,而且呢还从民间产生了“曲子词”,这样一种新型的音乐文学形式,尽管如此我们说唐诗依然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的自序中,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就把唐诗作为唐代一代之文学,后来呢鲁迅先生也说过这么一段话,我想唐之前肯定有诗歌,肯定也有些好诗,但是它终究没有达到唐诗这样的高度,唐之后当然也有一些能够翻出如来掌心的齐天大圣。但就总体而言,他们都不可能也从来没有超越过唐诗,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唐诗是唐代文学的代表,是唐代所有文学的最高成就,这一点都不为过唐诗的繁荣有什么表现呢?我想主要有两个表现。清朝康熙年间,彭定求等四库广臣曾经编过《全唐诗》,有多少诗人呢?两千两百多,有多少诗歌呢?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不过呢那个《全唐诗》虽然号称全,其实并不全。我们近现代的一些著名的学者,也做了一些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陈尚君先生,他编了一个书叫《全唐诗补编》,在《全唐诗》之外,又补集了一千多位诗人,六千多首诗歌。加上刚才说的《全唐诗》,这大概就是今天流传下来的唐代诗人诗作的总数了。这么大的量,我想在唐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也许可以这么讲,唐代诗歌的数量是唐之前所有诗歌数量的总和。而且这些诗歌的作者,涉及的面非常广,上从君王、皇后,下自贩夫走卒、歌妓、士兵,甚至农民起义军,他们都会去作诗歌。诗歌涉及的版图非常的大,山林、乡村、城市、寺庙、荒漠,到处都能够听到吟咏的声音,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其他的封建时代,是极为罕见的。就是体裁来说,各种形体都有,特别是律诗和绝句,是在唐代才开始成熟,并且从此以后就成了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典范。唐代刚才说了三千多位诗人,名家辈出,大家如林,我们发现他们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有的沉郁顿挫,有的清新流利,有边塞诗派,有田园诗派,所以我们说唐代这些诗歌风格具有多样化。而在唐代这些都已经具备了,所以我们说唐代诗歌它是繁盛的。

智慧树知到《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章节测试答案6

正确答案:庄子 7.【单选题】曹操在《短歌行》中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道出了人生面对苦难时的因应之道。此处解忧的“杜康”是什么? A. 酒 B. 药 C. 茶 D. 娱乐 正确答案:酒 8.【单选题】沧浪亭位于现在哪个城市? A. 南京 B. 杭州 C. 苏州 D. 湖州 正确答案:苏州 9.【单选题】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十分赞赏诗人荷尔德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一语,从中可以看出在海德格尔和荷尔德林看来,我们应怎样面对人生? A. 珍惜光阴 B. 寻觅诗意 C. 赤子之心 D. 热爱自然 正确答案:寻觅诗意 10.【单选题】《南柯太守传》里的“槐安国”、“檀萝国”实际上都是?

B. 蚁穴 C. 蜂窝 D. 羊圈 正确答案:蚁穴 11.【单选题】白居易的伤老诗《醉歌示妓人商玲珑》有“黄鸡催晓丑时鸣”一句。后人于是就以“黄鸡催晓”来比喻时光的流逝,那么丑时是指凌晨什么时刻? A. 一点到三点 B. 十二点到两点 C. 一点到两点 D. 两点到四点 正确答案:一点到三点 12.【单选题】唐代沈既济在《枕中记》中记载了“黄粱梦”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借鉴于哪一部作品? A. 《搜神记》 B. 《聊斋志异》 C. 《山海经》 D. 《述异记》 正确答案:《搜神记》 13.【单选题】辛弃疾在《洞仙歌》中写出了关于面对人生苦短的应对之策:“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这种寄托于酒的观念和以下哪一首诗歌中所提到的相似? A.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B. 曹操《短歌行》 C. 欧阳修《玉楼春》

D. 杜秋娘《金缕衣》 正确答案:曹操《短歌行》 14.【单选题】“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出自谁的词作? A. 晁补之 B. 柴望 C. 苏轼 D. 李曾伯 正确答案:苏轼 15.【单选题】“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首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笔下? A. 李白 B. 宋之问 C. 崔颢 D. 王维 正确答案:王维 16.【单选题】李曾伯在《浪淘沙》中写道:“人生江海一萍浮。世路相期如此水,万里安流”,这一词句体现了什么情感? A. 人生的漂泊感 B. 年华的流逝感 C. 文人思归 D. 别离之伤 正确答案:人生的漂泊感 17.【单选题】“槐安国”的典故出自哪部作品?

唐诗宋词评析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选课考察作业 唐 诗 宋 词 欣 赏 学院:外语与经管学院 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 班级:报关1班 学号:1121153119 姓名:孙乐乐 授课老师:尚继武 时间:12月5号

唐诗宋词欣赏与作家生平关系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作品是他性格,心情,经历的最真实的写照。而我们往往也是通过一个作品去了解一个作者,而那些能引发我们内心共鸣的作品片是一个好的作品。而诗词也是这样,或许我们现在时常吟诵的那些经典或许也只是当时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而我也始终相信想要获得读者的共鸣首先要让自己共鸣,想感动读者也首先要感动自己。所以我相信那些真正切身体会到的更加真实感人。正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中写到:“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而我这次想以李清照为例简单的说说我对作品与作家生平关系的看法。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是婉约派的代表诗人。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李清照的成长,与她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是分不开的。李清照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历城渡过的。她可以划着小船,嬉戏于藕花深处,可以跟着家人到东京街头,观赏奇巧的花灯和繁华的街景、这一切,陶冶了她的性情。丰富了她的精神生活。而这是他的次也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表现少女的娇羞为主。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便是当时的代表作,寥寥数语,一个因贪醉而晚归而又误入藕花深处的娇羞少女的形象便于然于纸上,可爱至极。但在这一时期,我最喜欢的她的诗却是“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剗金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上阙词用20个字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带着香汗,刚下秋千的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而下阙中“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如点睛之笔,生动的表现出少女内心世界。也充分的的反映了李清照当时无忧无虑的单纯生活。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妇擅朋友之胜”。新婚燕尔的她更是写下“卖花担上,买一支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丹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叫郎比比看”一词。我想并不喜欢逐字逐句的分析一首词,而更喜欢一整首词给人带来的感觉。而这一首词更是将他对爱情执着的憧憬表露无疑。 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当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但这哀而不戚,充分的表现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