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220

四川省科技顾问团办公室编

二○○八年十一月

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专题研究报告》220期

反馈意见:

回函请寄: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11号七楼省科技顾问团办公室

邮政编码:610041

E-mail: scskjgwt@https://www.doczj.com/doc/9c12873882.html,

《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目录

一、农业科技创新内涵及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大

意义 (1)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3)

三、四川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效益农业对提高农业科技

创新能力的需求 (6)

四、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9)

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四川省科技顾问团农业与农村经济组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西部农业科技强省。近10年来,我省农业科技创新与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共获省以上农业科技成果奖350多项。仅“十五”期间,就育成农作物新品种442个、畜禽新品种22个,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四川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上新台阶对科技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省科技顾问团农业与农村经济组组织专家对我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需求进行调研,旨在为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四川现代农业和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一、农业科技创新内涵及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大意义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

经济学认为,“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生活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以获取潜在的利润。科技创新是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从新理论、新概念、新设想的产生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创造并进行产业化的完整过程。

农业科技创新有别于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国民和社会组织、机构,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自主进行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原始性创新,在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努力获得更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农业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和产业:三是在广泛吸收全球科技成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包括政府及其资助的公共农业研究部门、大学、推广机构;也包括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民,还包括农业行业协会及非营利性组织等。具有多元性、弱质性、松散性及政府主导性等特点。

(二)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大意义

世界科技发展和农业发展的历史实践证明,农业科技创新是决定一个国家农业生产力水平高低和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我国几代领导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

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他强调,“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应用高新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当前,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低,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十分繁重。面对食物安全问题,迫切需要培育优质高产动植物新品种,研究其配套栽培(养殖)技术;面对农民增收缓慢的实际,迫切需要破解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集约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技术难题;面对优势特色农业整体效益不高的实际,迫切需要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加工层次的技术;面对市场对农业标准化建设要求的实际,迫切需要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建设检验检测体系,确保食品安全。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农业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实现农业发展的新突破。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川具有较强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居西部首位,是四川农业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支

撑,也是四川未来发展现代农业的“引擎”。

(一)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1.科研机构日益完善、科技创新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三十年,四川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全省现有市级以上涉农大专院校19个,农业科研院所63个。2006年底,全省从事农业科研开发人员10万余人。其中,院士2人,学术技术带头人89名,高级职称4154人,中级职称26461人,初级职称60610人。

2.取得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据统计,1996年-2006年的十一年间,四川农业科技就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357项。其中国家发明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9项,四川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31项。“十五”期间,全省总共申请新品种权218件,授权60件,申请量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

3.建立了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全省现有农林牧水等乡镇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15662个,技术推广人员61671人。此外,全省各县(市区)共设立技术开发机构830家;各类农业技术协会6800余个,会员88.3万多户;建立各种专业市场800多个,农村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已经逐步成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重要新生力量。

(二)影响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当前四川农业发展己进入一个新的重要时期,农业要上

新台阶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更趋增强。但就现实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障碍,主要表现在:

1.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和需求错位。一方面是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现阶段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虽多,但成果的质量和结构都存在问题。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一般性成果多,而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的突破性成果不多,结构问题主要是农作物成果多、畜牧业成果少;品种类成果多、技术类成果少;粮食作物类成果多、经济作物类成果少;生产类成果多、加工类成果少,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据统计,“十五”期间,57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的农业类成果中,畜牧业只占25%,加工仅占5%;品种占60%,技术占35%;种植业中,粮食作物占81%,经济作物占19%。另一方面,当前农民迫切需要的技术与服务却无法得到满足,存在着产前愁信息、愁资金、愁种苗;产中愁技术、愁服务;产后愁加工、愁运输、愁销路等问题。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科研选题时研究目标雷同,重粮食、重产前、重品种;二是因为粮食压力太大,研究经费有限,其他研究内容无法开展;三是由于创收的需要,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都更重视经济效益好的开发性成果,轻视公益性成果;四是不少应用技术研究与企业和市场需求脱节。

2.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投入不足是长期制约

我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瓶颈,直接影响了科技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撑力度。从总体看,四川农业研究的投入强度(农业科技政府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为0.5%左右,低于全国平均0.53%的水平,与发达国家2.3%的平均水平差距更大。从单项投入看,农作物和畜禽育种攻关年度经费为2000万元,仅相当于山东省的60%、湖南省的75%。农产品加工的经费投入更低。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风险大、周期长、见效慢,投资效益比工商业低,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

3.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示范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中试示范环节的薄弱。在目前的科研推广体系中,科研与推广由两个系统来完成,而成果的中试熟化却没有专门的部门来承担。有限的成果推广经费也主要用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极少。尽管农业科研部门通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相当部分成果由于缺乏中试熟化的条件,在生产应用中效果不显著,加之农作物品种与栽培技术不配套,且不同类型生态区,新品种产量潜力发挥的配套栽培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农作物新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仅能发挥其产量潜力的60%—70%。

三、四川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效益农业对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需求

四川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效益农业对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需求主要包括:提高保障食品安全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的提高必将促进我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上新台阶,这些能力的提高必须细化到具体的技术上。

(一)为提高保障食品安全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攻关的技术

1.优质超高产植物(动物)新品种选育(培育)。一是要加强粮食作物育种攻关。重点针对水稻、小麦、玉米、薯类等作物,培育一批超级专用、优质、高产、多抗突破性新品种和满足企业加工需求的优质专用品种;二是要加强经济作物育种攻关。重点针对油料、蔬菜、果树、茶叶、蚕桑、中药材等作物,培育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专用品种;三是要加强畜禽水产育种攻关。重点针对家畜(猪、羊、兔、牛)、家禽(鸡、水禽)、水产(长江珍稀鱼类、冷水鱼),培育一批优质高效配套系(新品系)。

2.农作物优质高产配套技术和畜禽健康养殖技术。针对不同区域农业生态条件、品种和耕作制度的高产栽培技术,特别是挖掘品种产量遗传潜力的关键技术;畜禽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3.重大病虫草害和自然灾害防治技术。作物主要病虫

害的防治技术、旱灾、涝灾综合防治技术和工程措施。

4.新型节水技术研究。节水高效型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和配套技术、节水灌溉制度与预测技术、高效节水种植利用模式和节水灌溉新产品及新技术。

5.加强土壤科学的研究,为粮食高产稳产创造物质条件。我省中低产土面积较大,特别是盆中丘陵区,改造中低产土的增产潜力很大。目前提高耕地质量的工作主要是改造中低产田土和培肥地力。

(二)为提高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攻关的技术

1.食用菌的产业化食用菌是我省的优势产业,但长期以来,菌种主要靠引进,品种单一、老化、退化较严重。尽管省农科院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食用菌的科间远缘杂交,选育出了金凤系列食用菌新品种,但仍难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特别是在食用菌的深加工及病害防治方面的技术还较薄弱。

2.茶叶的产业化加工一直是制约我省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省目前有竹叶青、叙府龙芽、蒙顶甘露等茶叶品牌,也有峨眉山、名山等优质产业生产基地,但川茶在全国的影响力十分有限,产业化没有真正做大。近年来,由四川省农科院通过实施“名茶品质的形态效应及应用研究”项目,创造性地提出了叶型大、中、小不同茶树原料适宜加工

的外形名茶工艺技术3套,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成果,加快该成果的中试推广,有利于提升川茶的整体品质。

3.农产品加工的产业化首先要解决适宜加工的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和食品加工技术的研究;其次是适应特殊加工的农产品原料生产。酒是我省的大宗优势产品。川酒的前途,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原料技术的提升。培育适应酿酒的作物品种和建立酿酒原料的生产基地,是发展川酒的重要基础。其它适应各种加工需要的农产品的研究,如饮料,食品等等,适应商业加工技术指标的农产品的植物品种十分缺乏。

(三)为提高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攻关的技术

一方面,当前我省耕地面源污染较重,已影响到农产品的安全生产,迫切需要治理耕地面源污染的技术。另一方面我省的盆周山区,还肩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任务。这就需要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如何通过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解决保护和开发的巨大矛盾,是我省面临的现实问题。

四、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制定相关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①、设立农业科学技

术奖,加强对农业科技奖励的宏观管理和指导,重奖做出重大科技贡献的农业科研人员。参照目前我省设立的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的办法,设立科技创新单项奖,拓宽授奖面,对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做出重大成绩的专家给予重奖,激励专家潜心科技创新。②、支持社会力量设农业科技专项奖励;③、采用技术入股等形式对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进行导向性激励;④、对农业科技企业采用减税免税等政策性优惠,为其创造良好经营环境,鼓励进行创新。

充分发挥各级农科教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按照农业科技管理统一规划、地方和部门共同实施的原则,完善由科技、教育、农业、计划、财政、金融、林业、水利、环保、气象等多部门组成的农业科技协商机制,对农业科技重大问题和重大活动进行协调,切实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形成科教兴农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城乡统筹建设步伐。

(二)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此建议依托“中国农业科技西南创新中心”,吸取国家正在试点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精神,按产业链要求,以层次分明、任务明确、分工协作为原则,建立若干有企业和科研单位、

高等院校参与的产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构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转化平台,并实行“资源共享共用、权益合理分享”的新机制。

——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建议以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大、省畜科院、省林科院、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等省级以及中央在川重点农业科研机构为依托,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突破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重大农业科学技术成果。

——构建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首先,加强对政府原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支持和改造。根据全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要求,逐步形成与农业产业区域相适应的、跨行政区域的专业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对全省农业科研机构进行分类改革、分层改革和区域科技资源的优化重组,稳步建立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的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开发新体制。省级农业科研机构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中心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重点完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重大农业技术研发;市县级科研机构要在省级科研机构的指导下完成本地区农业技术配套研究,并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和推广。

其次,积极发展以科研院所或大学为中心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建立中试基地,联合组建科技研究开发中心进行农业薄弱环节

和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通过农科教紧密结合,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重大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原创性技术创新,确保在农业高新技术等重大关键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第三,支持各类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优化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的运行环境,加快建立产权明晰的企业化科技研究开发体系。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评价体系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评价机制。改革和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评审制度,构建合理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从根本上杜绝科研人员重申请、轻研究,科技管理部门重立项、轻验收的局面,确保科技资源能够向科技能手集中。

2.建设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为此,建议按产业链对科技的需求,对各产业设立省级科学家岗位,负责提出和组织专家研究全省该产业急需的关键技术问题,在该产业的优势主产区设立试验站,对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中试熟化,我省推进特色效益农业提供科技支撑。

——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建成一支精干

的、在科学前沿勇攀高峰的队伍。通过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建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定期进修制度,鼓励和支持在职农业科技人员脱产学习、在职进修、到国外研修深造;鼓励和引导留学人员、海外才子回到四川献身农业科技创新事业。

——造就一大批农业科技的推广经营型人才队伍。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基层组织、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中去工作,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经营人员的素质,壮大技术推广队伍力量;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加强农村乡村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农业生产专业大户和农业科技型企业家的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工作,充分利用他们在农村中的影响力,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和推广新的科技成果。

——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整合现有农民教育培训资源,集中培训资金,加大“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和“农业网络远程培训工程”的实施力度, 建立健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从长远看,关键是要彻底转变当前农村教育的指导思想,把广大农村教育以升学为主转变为就业为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中学教育,从根本上改变农

村教育脱离农村建设需要的现状,让大部分不能考上大学的农村青年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学习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新一代知识化农业劳动者。

(三)加大投入,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政府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主体,政府的财政支持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保证。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中试熟化的投入。建议对农业综合开发、防护林建设、“菜篮子”工程、商品粮棉基地建设等重大农业建设项目经费,提取5%~8%用于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科技难题和相应的技术进步与开发工作。

强化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科技投入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吸引企业等社会力量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企业向农业科技捐款,可按适当比例冲抵税收,减免税收;严格控制农用生产资料的涨价,继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不断提高农户作为农业科技投资主体的能力,诱导农民增加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投入。

(四)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加速农业科技创新

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国内外先

进技术的适度引进与二次开发是我省农业科技创新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途径。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针对省情,从当前和长远利益出发,有重点、有选择、有目标地引进一批国内外先进技术,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注重消化、吸收,扩大推广范围,加大二次开发研究的投入力度,使新技术为我所用。与此同时,也要将省内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通过各种途径推向国际国内,参与国际科技大市场的竞争,这既有利于促进我省农业科技与世界水平的接轨,也有利于推动我省农业科技深层次的变革和创新。

设立四川省农业技术引进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育种新材料、新品种、先进技术和设备等的引进、创新。同时,鼓励企业、社会力量投资农业技术引进工作,用于引进技术的费用可全额计入生产成本。

参加调研成员:

吕火明省科技顾问团顾问省农科院副院长、教授荣廷昭省科技顾问团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刘建军省科技顾问团顾问省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王云省科技顾问团顾问省农科院所长、研究员朱永清省科技顾问团兼职秘书、副研究员

李红霓省科技顾问团专职秘书、副研究员

曾维忠省科技顾问团兼职秘书、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红霓

技术创新能力

精心整理 (1)从技术能力角度分析 从技术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学者把组织在技术创新过程 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进行划分。在国外,拉里(LarryE.West- phal,1981)结合组织行为学科知识,把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组 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的获取能力的综合; SevenMuller 术能力、储备能力、组织能力的综合; 技术创新行为主体出发, 业的价值观。在国内, 出组合创新能力, ,其本质是知 ,则把技术创新能力界 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资源配置能力等。还有的学者把创新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与吸收能力 并列起来,共同构成企业的技术能力。他们认为,技术创新能力 是技术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企业提高技术能力最终应以提高 技术创新能力为依托。吸收能力和生产能力只停留在掌握已有

技术上,而不能具备超越技术领先者的技术能力,只有拥有技术 创新能力,企业才能最终战胜技术领先者。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 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有些学者依据技术创新的基本性质和 基本过程、成功技术创新给予的启示以及企业技术创新调查分 析结果,把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资源投人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还有的学者 提出, 力一起构成技术能力, 位)产生新思想(新概念) , 组织能力的划分粗细不同,但可以看出,良好的生产营销等基本 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是技术创新的一个基础,因此也引起了众 学者的广泛关注。 (2)从战略管理角度分析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便于组织支持企 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的一系列综合特征,包括可利用资源及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企业技术 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高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浙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形成了一批产业和区域明显的化纤及面料、皮革及制品、五金制品、品牌服装、化学原料药、高低压电器、电子材料、氟化工、汽摩零部件等特色产业,构成了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基础,但这些产业大都是传统产业,产业层次和附加值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同时,我省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急需开展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提升我省产业水平。 (二)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浙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的局面,我省低、小、散的产业结构面临重大挑战。与此同时,我省人多地少,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要素缺口对经济影响日益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已构成硬约束。这些矛盾和现实严重阻碍了企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有依靠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繁荣。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坚持企业主体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相结合,重点突破和一般提升相结合,以完善创新投入、运行和激励机制为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由企业、政府、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技工作者和技术中介机构等构成,以促进产业升级、产品结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四川农业大学)

围绕党建助推科学发展,服务“三农”力促创先争优 ——四川农业大学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四川农业大学始终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农业为特色和优势的办学导向,学校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结合各项中心工作,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主动探索主动服务“三农”的新机制新模式,把活动开展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在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水平与质量中创先争优,不断推进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建设,努力为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背景与起因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为农业院校赋予了重大责任。当前,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围绕党建推动科学发展,在服务三农中力促创先争优,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人才强农战略的具体行

动,也为师生党员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作用提供了难得机遇。 作为农业院校,必须注重党建工作与服务“三农”的紧密结合,争当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智囊团,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助推器,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储备库。学校党委本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着力教育和引导各级党组织、共产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模范行动影响和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三农”中建功立业。为此,学校党委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积极谋划校地合作新平台,在推进科技服务机制创新、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与服务团队培育、科技服务平台构筑“三大计划”中创先争优,探索和完善学校党建与服务“三农”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的新模式。 二、做法与经过 1.明确目标要求,增强服务“三农”的责任感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现代农业科学研究为核心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主体的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的“一基地两体系”建设为主题。以培育优良党风促进优良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心系“三

关于加强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汇报

关于加强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 况汇报 我县科技发展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知识普及、试验、示范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特色优势资源开发技术的引进应用,依靠科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发挥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科技进步。按照州府办明电[XX]14号的通知要求,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和州委、州政府“科技强州”战略的重大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提高我县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作如下汇报: 一、加快科技进步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结合我县实际,本着科技与经济结合,依靠科技振兴经济的发展思路,其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编规划、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采取“陡坡山顶封育绿色带,缓坡山腰草畜林果带,山脚平地经作钱粮带”的产业发展布局原则,突出在抓好“五个培育”上下功夫,做好六大规划和做大做强以蔬菜、

蔗糖、林果、畜牧水产、电矿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六大产业。 2、总体目标 到XX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有较健全、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每个乡有3个以上有规模、上档次的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占总农户的30%以上,达到县有科技示范乡、乡有科技示范村、村有科技示范户、户有科技明白人,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递增,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 二、我县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的现状 近三年来,我县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提速、增效、创新”的原则,按照“以农业为基础,促进农民增收”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1、以科普示范村重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服务 一是开展科普专栏宣传25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20期,受培训人数15万余人,发放实用技术资料25000余册,科普活动实现了正常化,项目实施村的群众科技意识、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对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撑。通过开展科普宣传,带动广大社区居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是大力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为探索农业增效、

2016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测试题答案)讲解

2016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测试题答案) 单选题 1. 1912年,()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 Innovation Theory)。 A 熊彼特 B 李斯特 C 凯恩斯 D 弗里德曼 2. ()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A 改革 B 发展 C 均衡 D 创新 3. 创新与()密切相关。 A 经济繁荣 B 人类文明 C 产品供给 D 技术进步 4. 熊彼特认为,创新的主体是()。 A 企业家 B 消费者 C 学者 D 所有人 5.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世界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背景下,()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理论领域复兴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法国 6. 罗默把技术和知识积累看作经济增长的一个(),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效益,知识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 A 外生因素 B 内生因素 C 内生的独立因素 D 独立因素 7. 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重点地投射到()上。 A 人力资本 B 技术创新 C 经济周期 D 供求均衡 8. ()认为,技术和知识具有或者部分地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一个人对知识的运用并不妨碍其他人对这种知识的运用,而且这种运用的成本相对较低,即知识具有外溢效应。 A 制度创新理论 B 熊彼特的经济增长理论 C 新经济增长理论 D 凯恩斯经济理论 9. 技术的“外溢效应”使个人或厂商的知识积累能够通过非市场交易渠道对其他人和厂商的资本生产率产生贡献,进而整个行业出现“()”。 A 边际报酬递减 B 边际报酬递增 C 边际成本递增 D 边际成本不变

如何提升创新能力

如何提升创新能力 陈放:中国策划学创始人 【课程背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进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到2020年,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本课程围绕创新创意话题,首先从创意设计欣赏讲起,对创新创意的相关概念和产业进行阐述,剖析了与此相关的经典案例,提出了十二大创意方法。通过中国品牌的现状,对什么是品牌,品牌的定位及传播有一定的了解,意在帮助学员培养创意产业意识,锻造创意产业品牌。 【培训收益】 ·了解创意的内涵 ·理解创意十二法 ·培养创意产业意识 ·认识中国品牌现状 ·锻造创意产业品牌 【课时】 6 【学员对象】 全体公务员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全体管理人员 【授课专家】 陈放,首届中国十大策划风云人物,创意九段、中国策划学创始人、联合国贡献奖获得者、世界顶尖创意技法发明人。联合国B/UN特聘策划专家,联合国(CCC/UN)特聘策划专家,北京2008年奥运项目策划顾问,国家商务部策划标准高级顾问,人事部策划师高级顾问,北京创意村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国际品牌标准工程组织(IBS)中国区秘书长、中国策划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策划成果曾被评为中国“1998十大策划经典个案”、“1999十大策划经典个案”、“2000中国策划优秀奖”、“2001年中国十大营销策划奖”、“2002中国首届策划风云人物”、“2002中国策划案例金奖”、“2004年中国十年最具影响力十大策划专家”、“2004年中国十大智业坐标人物”等几十项大奖,近十项营销策划成果创世界之最并获吉尼斯记录。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培养创意产业意识 一、创意设计欣赏

关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关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我县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不强。企业专利申请多数是实用型或外观型的,发明专利不多,特别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少。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总体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产业核心技术不强,没有形成上规模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业。尤其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研发能力更是非常薄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全县研发经费投入达到销售额5%以上的企业只有少数几家,大多数中小企业,受困于资金、县场、效益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研发投入难有保障,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1%左右。政府引导性投入效应难以对各个层次上的企业发挥作用。 (三)技术创新人才匮乏。中高级技术人员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民营中小企业中分布少,特别是面多量广的中小企业中科技人才更少,高新技术人才匮乏,更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国内技术领军人物更是少之又少。 (四)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服务功能不足,政府部门和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尚未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投入引导、沟通协调、信息传播,以及咨询、招标、风险投资、融资担保等综合服务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五)扶持政策尚需进一步落实。为了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我县已经制定了一定的扶持政策,但有些政策落实有难度。如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政策,虽财政、科技部门已作了广泛的宣传,但企业受多种因素影响,执行比较困难,在部分企业不易落实。 二、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科技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县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增强县场竞争力的客观选择,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我县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实施进度,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进一步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激发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切实引导企业树立强烈的科技创新意识,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决策、投资、开发、成果转化和受益的主体。促进企业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机制,加强以企业研发中心为主要形式的研发机构建设,使其成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进与转化科技成果的主体力量。引导企业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在自主创新上有所突破,在一些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促进“技术企业化、企业技术化”。充分调动企业家的科技创新热情,发挥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中的组织作用。大力引进创新人才,支持企业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及其产业化程度作为重要的分配标准,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浅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认识

浅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认识 第六期县级干部轮训班姚应东 根据教程安排和班委提名,我现就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浅谈个人的一些认识和看法,不当之处请大家评批、指正。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这就明确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的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各工作方面中去并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加速我国经济方式的快速转变。 一、当前我国在提高自主创新方面的矛盾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日渐提高,在科技领域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如举世瞩目的载人航天工程,“中国集成蕊片”的突破、嫦娥二号的发射成功等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技术领域中已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为我国科技界和企业圈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但是,这些成果与我国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缺乏,使我国经济至今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资源、环境、经济增长的矛盾长期存在,压力日益增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由于过度依赖技术引进,缺乏技术创新,使我国经济长期处于“低端产品生产国”的地位;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工厂”,实际上我国就是产品加工或组装的基地,而不是产品技术 腹有诗书气自华

研发基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再就是我国技术引进后的二次创新能力差,对技术的引进在吸收、消化和转化方面工作开展滞后,导致我国长期处于先进技术与设备的重复引进,大大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本,使经济的增长与国家总财富增长不同步。 (二)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已严重受到“技术瓶颈”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来推动,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导致许多企业宁愿花费巨资做广告,也不愿意在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科技含量上多投入。 (三)核心技术薄弱。核心技术的关键技术是无法通过引进得到的,没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科技弱国家是永远成不了真正的经济强国。 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尽快在自主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和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经济发展成本将越来越大,在日趋广泛的国际竞争中,将越来越被动。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途径与方式 如何尽快在自主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形成我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和较强的自主的创新能力,使技术引进由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推进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原始创新方面:要重点过研发,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一批在科技前沿有着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要攻克一批制约和影响 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7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一、单选题 ?1、华为提倡的“狼”性特征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不应该具有以下什么样的特征:()正确答案:C.凶猛好斗?" ?2、一个人为人处世的起点是() 正确答案:D.以艰苦奋斗为,以骄奢淫逸为耻" ?3、下列关于创新的论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4、以下哪项不是TRIZ理论的特点和优势:() 正确答案:C.采取折中或者妥协的办法?" ?5、企业创新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C.技术创新" ?16、工程是多种技术的有效( ) 正确答案:B.集成" ?17、下列关于爱岗敬业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B.即便在市场经济时代,也要提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18、( )活动属于创意设计产业 正确答案:A.室内设计" ?19、以下哪些方面不属于创新文化范围:() 正确答案:B.团队协作能力?"

?20、()向思维就像在院里一个地方深深地挖下去。 正确答案:B.纵" 二、多选题 ?6、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是() 正确答案:A.创新的文化"B.先进的文化"C.全世界各民族敬仰的文化" ?7、创新对企事业和个人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 正确答案:A.是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动力"B.是企事业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C.是个人事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8、组织创新的趋势有?( ) 正确答案:A.组织结构的非层级化?"C.组织结构扁平化?"D.组织关系网络化" ?9、直接类比的种类有( ) 正确答案:A.外形类比"B.结构类比"C.功能类比" ?10、形象思维的特征包括() 正确答案:A.具体性"B.直观性"C.概括性"D.创造性" ?21、以下关于“问题”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A.问题是创新的起点"B.问题产生于好奇与质疑"C.问题来源于怀疑精神"D. 问题是一个系统" ?22、图片相对于语言概念作刺激物的优点在于( )

企业如何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开发能力

企业如何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不创新就等于慢性自杀。企业应当如何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推进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呢? 一、选择符合企业实际的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是关于企业技术开发的目标、方向和路线的选择。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目的是使企业建立技术竞争优势,从而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的错误一般是有机会改正的,而战略失误往往是没有机会更改的。战略失误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因此,要谨防技术创新战略失误的发生。企业选择的技术创新战略,可以是自主创新战略,可以是模仿创新战略,也可以合作创新。企业自主创新战略是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力量,独立自主地进行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 自主创新战略主要有三个优点:一是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专利制度的保护下,新技术的扩散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企业就可以利用技术的壁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控制创新产品和工艺的核心技术,在竞争中处于竞争对手无法抗衡的有利地位。二是自主创新为企业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技术信息和科技研发能力,为企业进一步进行改进性、渐进创新打下基础。自主创新经常是一些根本性创新,它可以带动某一新兴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兴起,这样创新企业就可以作为技术扩散和创新集群的源头,发挥带头和主导作用。三是自主创新企业一般是新市场的开拓者,在产品投入之初,创新企业可以首先建立起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网,率先占领产品生产所需的稀缺资源。自主创新的这些优点,要求企业有雄厚的研究开发实力和研究成果积累,处于技术领先地位。自主创新的缺点是对企业的科研开发能力、资金投入、承担风险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模仿创新战略是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通过合法手段,如通过购买专有技术或专利许可的方式,引进技术并在率先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模仿创新战略有两个优点:一是回避了风险。模范创新者可以通过率先创新者创新活动的市场表现,在众多的技术成果中选择最成功的成果加以消化吸收及改进,或者直接采用购买、引进的方式获取成果。这样可以降低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市场开发的风险,享受到率先者开辟市场投入的诸多效

(创新管理)技术创新能力

( 1) 从技术能力角度分析 从技术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学者把组织在技术创新过程 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进行划分。在国外, 拉里( Lar ry E. West- phal, 1981) 结合组织行为学科知识,把技术创新能力看成是组 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的获取能力的综合; SevenMuller 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产品开发能力、改进生产技 术能力、储备能力、组织能力的综合; 巴顿( Bar ton, 1992)从企业 技术创新行为主体出发,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由技术人员和高 级技工的技能、技术系统的能力、管理能力、价值观等内容组成, 其核心就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能力及企 业的价值观。在国内, 王伟强根据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类型, 提 出组合创新能力, 即产品创新能力、工艺创新能力之间的耦合状 态及其由此决定的系统的整体功能; 许庆瑞从产品创新能力和 工艺创新能力两方面探讨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 其本质是知 识。国家科技部的《技术创新工作纲要》中, 则把技术创新能力界 定为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工程化能力、生产创造 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资源配置能力等。还有的学者把创新能力, 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与吸收能力 并列起来, 共同构成企业的技术能力。他们认为,技术创新能力 是技术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 企业提高技术能力最终应以提高 技术创新能力为依托。吸收能力和生产能力只停留在掌握已有 技术上, 而不能具备超越技术领先者的技术能力, 只有拥有技术 创新能力, 企业才能最终战胜技术领先者。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 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有些学者依据技术创新的基本性质和 基本过程、成功技术创新给予的启示以及企业技术创新调查分 析结果, 把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资源投人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还有的学者 提出, 技术创新能力同技术监视能力、引进与模仿能力、吸收能 力一起构成技术能力, 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 或其组织单 位)产生新思想( 新概念)并运用研究与发展、营销和工程化能力 实现新思想以促进、支持技术创新战略的综合能力。 这些对技术创新能力含义界定的说法把组织运用在技术创 新中所需要的主要能力进行了划分。可以看出, 把对新知识、新 技术等方面的吸收能力作为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种观点得到了广 泛的认可。吸收能力指企业获得、存储、学习和转化新知识的能力。吸收能力越高,从组织内外部更容易获取新的资源,才容易 不断推陈出新,因此良好吸收能力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另外 组织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尽管众学者对 组织能力的划分粗细不同, 但可以看出,良好的生产营销等基本 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是技术创新的一个基础,因此也引起了众 学者的广泛关注。 ( 2)从战略管理角度分析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便于组织支持企 业技术创新战略的企业的一系列综合特征, 包括可利用资源及

科技作品竞赛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共青团四川农业大学委员会 校团字〔2013〕12号 ★ 关于表彰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四川农业大学 获奖集体和个人的决定 各校区团委、学院团总支: 为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推进我校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发展,2012年11月—2013年5月,我校举办了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四川农业大学校内预算赛。在竞赛过程中,各校区和学院团总支精心组织,广泛动员,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广大同学踊跃报名,积极参赛,提交了大量优秀作品;广大教师认真负责,精心指导,确保了作品质量。 本次竞赛共收到作品421件,参与学生1600余名。经过学院初赛,98件作品进入校级终审决赛,评选出校级特、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作品65件。经专家评审委员会的推荐,共有20件作品参加省级竞赛,分别获得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同时,由彭茂林、赵凯、兰俊、陈成、黄路平等同

学完成的作品《马铃薯WRKY6基因的功能研究及转基因马铃薯 “川芋10”体系的建立》和由陈星秀、胡云飞、余敏等同学完成的 作品《两个结构简化的紫杉醇类似物的设计、模拟筛选、合成及 抗癌活性研究》荣获国家级三等奖。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师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提高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校团委决定对在本届竞争 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希望受表彰的集体和个 人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奋发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希望全校 团员青年以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为榜样,增强专业知识水平,激 发科研热情,丰富课外知识,努力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和创新人才 的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附:《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四川农 业大学获奖名单》 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四川农业大学预选赛工作领导小组 (校团委代章) 2013年11月21日 送:团省委学校部校领导各学院(校区)党总支相关职能部门 发:各校区团委各学院团总支(院、校区)学生会 学生社团联合会 网络发出印数(20)份

突出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突出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学勇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会议隆重开幕,这次会议是在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各项任务,是在“十一五”起步开局的关键阶段召开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开幕式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抓住信息科技更新换代和新材料科技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对信息产业科技创新指出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同志专门为会议发来致辞,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亲自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我受徐冠华部长的委托,代表科技部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王旭东部长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系统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我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晓强同志代表国家发改委作了讲话。会前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会上还将讨论《信息产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我们相信,这次会议的召开,必将对增强我国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产生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006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做出了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国务院还发布了60条配套政策。这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贯彻落实好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是一项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当前,各地方、各部门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纷纷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借此机会,我也想介绍一下科技工作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落 — 1 —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以下哪些关于创新的描述是错误的: A.创新符合符合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B.创新的本质内涵是,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遵循人的创造活动的规律,发挥创造的能力和人格特质,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 C.创新的标志是技术进步 D.独创性和革新性创新的本质内涵 2、以下哪项不属于技术创新的类型: A.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 B.渐进型创新 C.原始性创新 D.发展模式创新 3、以下公案,哪项是关于管理创新? A.3M的创新产品 B.IT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和组织流程再造 C.玫琳凯推销产品的成功 D.SONY公司基于市场开发新客户和产品 4、创新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不包括: A.高效的信息获取能力 B.知识产权意识 C.市场投资意识 D.风险意识 5、以下哪些不属于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结构: A.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B.多元复合的实践能力 C.获取信息和资源的商务技能

D.独特的个性化 6、以下哪些不属于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特征: A.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B.多元复合的实践能力 C.信息广泛 D.独特的个性化 7、以下哪些方面不属于创新文化范围: A.组织鼓励 B.团队协作能力 C.创建学习氛围 D.知识共享网络的创建 8、建立针对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规划体系对企业带来的良性影响,以下哪项影响不是: A.人力资源管理有序化 B.更好地控制人工成本 C.确保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不会流失 D.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 9、华为提倡的“狼”性特征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不应该具有以下什么样的特征: A.敏锐的嗅觉 B.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 C.凶猛好斗 D.群体奋斗 10、蒸汽机被内燃机车所取代,电子管被晶体管所取代,都是: A.市场竞争的结果 B.市场成熟的结果 C.技术变革的结果 D.制度发展的结果

怎样提高创新能力

怎样提高创新能力 企业的核心创新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出发,以自身力量为主体,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不断推动经济结构的创新,促使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能力。 怎样提高创新能力 1. 全身心投入 第一步就是要全身心投入地去发展你的创新能力。不要放弃你的努力。设定目标,争取别人的帮助,每天花点时间发展你的创新技能。 2. 变成一个专家 发展创新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成为服装摄影、品牌推广、品牌战略、影视广告、建站系统、画册印刷、品牌加盟、网站建设这一领域的专家。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理解,你将能够更好地去思考问题新颖的或者创新的解决方案。 3. 奖励你的好奇 发展创新能力的一个常见障碍是:感觉好奇是一种胡思乱想。当你对某事感到好奇时,不要斥责自己,而是要奖励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探索新的课题。 4. 认识到有时创新本身就是奖赏 奖励自己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发展内在的动力。有时,创新的真正奖励在于其过程本身,而不是产品。 5. 乐于冒险 当开始发展你的创新技能时,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你必须愿意承担风险。你的努力可能不会每次都最终成功,但依然会

增强你的创新才能和发展未来可用的技能。 6. 记创新日记 开始写日记,记录你的创新过程,跟踪你的创意。日记是反思你已完成工作并寻求其它可能解决办法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日记可用于保存想法,以便以后可能成为未来的启示。 7. 为创新投入时间 如果你不为创新投时间,你将无法发展自己的创新才能。每周安排一些时间,集中花在某些类型的创意项目上。 8. 克服阻碍创新的消极态度 根据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的2006年的一项研究指出,积极的情绪能够提高你创造性的思考能力。据这项研究报告的首要作者亚当.安德森博士说,“如果你正在做需要有创意的工作,或者在一个智囊团,你会想在一个有好心情的地方。”着重消除那些可能会损害您发展创新能力的消极想法或自我批评。 9. 克服失败的恐惧 担心你可能会犯错或者你的努力将会失败,这会阻碍你的进步。每当你发现自己有这样的感觉,提醒自己:错误只是过程的一部分。虽然你可能偶尔会在创新的道路上跌倒,但是你最终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10. 激发新思路的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一个在学术界和专业领域常用的技术,但它也可以作为开发你的创新能力的强有力工具。首先把你的判断力和自我批评放一边,然后开始写下相关的想法和可能的解决办法。目标是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接下来,重点明确和细化自己的想法以达成最佳的选择。 怎样提高创新能力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五个方面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五个方面 近年来,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和加强,政府在技术创新资金方面的投入,唯自主品牌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营造企业创新文化环境上做了大量工作。企业品牌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技术创新不断闯关,并取得了一些重大技术突破和成功经验。但是,由于我国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特别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品仍然依赖进口,在软件、技术标准方面都要向外国企业支付高额费用。这种依附型生产模式从经济角度看,处于增值链的低端,只能为他人的高回报垫底,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外贸收益。从安全角度看,在这种模式下,生产规模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利。这种局面不能迅速扭转的原因,追根溯源,还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在目前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科技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的2.8万家大中型企业中,有75%的企业尚未形成研发能力。有关专家认为,其原因是企业经营机制的缺陷造成了技术创新动力的缺失。企业要从增加创新投入,降低开发成本,选择好创新突破口,加强与科研院校和企业间的合作,善用人才,营造人才创新环境及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增强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增加创新投入降低研发成本 商务部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企业自主研发投入严重不足。2005年我国企业500强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平均比重只有1%,比世界500强低两个百分点。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从客观上看,技术研发投入的确存在风险,效益回报不确定因素很多。主观上讲,企业还没有把技术创新动力建立在高瞻远瞩的战略上。目前,很多知名大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和新的规划中,似乎对技术创新都有浓重的一笔,而在落实时,却出现了创新步子不大或急功近利绕行现象。 事实上,技术研发是企业一定要闯的关口,投资技术就是投资企业的前途,加大研发投入,首先要解决企业创新动力。在研发资金的使用上,企业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企业看到某一行业利润可观,便一哄而上,这样易形成重复投资,使这些企业的各自研发下形不成合力,有限的资金被大量浪费掉了。 面对技术研发基金的使用问题,在研发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企业要降低研发成本。因为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如果研发资金投入过高,最后落到产品上的成本也就会高,使产品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能力。所以,企业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还要尽量走创新低成本之路,在开源、节流、挖潜和高效上做综合性文章。 选择技术创新突破口 新发明是技术创新,提高现有技术的性能和革新技术也是创新,可以把创新分成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企业可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选择创新模式。 企业不妨先选择好技术创新突破口,一方面在与国际接轨中,利用多渠道获取技术信息,引进先进技术。引进技术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仅为使用而引进。这种模式因外国的技术约束,容易掉进技术依赖的陷阱,最终让人家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另一种是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引进。企业技术引进后,重在吸收消化实现新的创造,这种创造是在技术的高端起步进行研发,可避免走弯路。另一方面,现在我国通过这么多年的技术研发积累,在一些终端产品生产过程中,已经有很多自主创新技术的配套产品,可以把这些产品通过整合、集成或配套等方式综合起来,再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美国的波音飞机就是在跨越70多个国家的生产链当中处在最后组装整合资源的地位。 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目的合作

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四川农业大学科技处

四川农业大学文件 校发〔2016〕3号 学科建设双支计划 创建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的核心是坚持以学科建设为纲,强力推进学术队伍建设,长期稳定支持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转化工作。学校从2009年开始,先后启动试行了“211工程”学术支撑人才的专项科研支持计划(即211工程双支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后备人选培养计划、海内外人才招聘计划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助。在学术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效能等方面均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2013年实施了新一轮学科建设双支计划。现根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目标任务,为进一步强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特作修订。

一、层次资助 第一层次:院士 每年特支院士科研经费50万元。 第二层次:杰出人才 每年补助杰出专家科研经费25万元,限额10名。未满65岁的下列人员可以申请,在限额内可无差额评审。 (1)国家科技奖主持人。 (2)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 (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或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4)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主持人。 (6)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7)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8)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9)省部科技奖一等奖2项主持人。 (10)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Nature、Science或Cell 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11)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影响因子超过10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 第三层次:高端人才

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摘要】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课堂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培育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政治课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学实践和经念,谈谈对小学语文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看法 一、以情境激趣,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会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教师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拔。如学习《海底世界》后,我转换学生的角色,让学生扮作现场“导游”下海探秘,并要求向一线的“游客”发回报道。他们思维活跃,几分钟后,就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各位游客,我们已经到达目的地。这里很宁静,在五百米以下就会变得一片黑暗,真是个探险的好机会,好好把握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许多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你瞧,鱼儿在快活地游来游去,珊瑚在蠢蠢欲动,连小石子也不甘示弱地翻了个跟斗,有些动物还向我们发出闪烁的光呢!”“祖国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背景材料】 2010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温家宝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最终战胜危机、实现经济复苏要靠科技的力量。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紧密跟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着力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前沿科学问题,突破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 民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我们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气氛,使科技人员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成果大量涌现;我们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2010年世博会将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博览会。这次博览会的举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一次展示各国科技实力和水平的盛会。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多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科技和创新摆在重要的地位。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的新亮点。这是中央洞察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发展需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对中国的前途命运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2010年世博会将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博览会。这次博览会的举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一次展示各国科技实力和水平的盛会。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多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科技和创新摆在重要的地位。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的新亮点。这是中央洞察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发展需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对中国的前途命运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命题视角】 经济常识分析 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只有大力加快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才能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推动现代新兴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2.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企业为什么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1)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决定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 转变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 (3)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迎接经 济全球化的挑战,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3.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1)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2)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3)完善分配制度,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激发社会成员的创新积极性。 (4)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为自主创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5)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通过税收减免措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6)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政治常识分析 4.从政治常识角度,谈一谈我国应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加强国家的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深化“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