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霍懋征

阅读是理解,是吸收。吸收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概括能力的强弱。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会分析概括,就读不懂课文,就抓不住重点;即使有所得,也所得无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

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呢?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让学生学会分析课题。

每教一篇新的课文,我总要引导学生先分析一下课题。课文的题目,一般地都提示了课文内容的

这一课,

”有的说:

“秀”

一想: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呢?概括一下,写的是延安小学的学生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没有书,同学们渴望得到书。进一步与课题联系起来想一想,在一直没有书的情况下,如果得到了书,这书就显得有点“珍贵”了。读完第二大段,再仔细想一想:这书“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这是为什么呢?再联系课题,对“珍贵的教科书”为什么“珍贵”,理解得就更深刻了。读完第三大段,继续想:为什么张指导员宁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教科书呢?这说明了什么?这时候,同学们就会想到教科书来得真不容易呀!这样的教科书多“珍贵”呀!有了这样的认识和感情,再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张指导员临终嘱咐的话,就会深深地铭刻在学生们的心里,使他们受到更大的教育。由于学生们围绕着题目,边读边想,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概括全文,总结中心思想,他们就会觉得容易了。他们说:为了使孩子们能读到书,党中央

节省出印文件用的纸,张指导员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从一捆教科书上,我们看到了党和革命先

烈对革命后代的关怀和期望,我们也要珍惜这“珍贵的教科书”啊!教会分析概括的方法,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不是由教师向学生讲什么名词概念,或者讲许多道理,而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练习分析概括,自己学会边读边想。教师在讲课时,不论是理解语句、指导分段、概括段意,还是指导归纳中心,都不要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边读边想,怎样分析概括,特别是有些语句,表面的意思和它实际所要表达的内容是不同的,这就更要注意联系上下文等来进行分析。这样做,既有教师的示范引导,又有学生的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就能逐步地掌握方法,形成习惯,阅读课文的分析概括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提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一是分析的时候,既要注意局部的深入,又要注意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相互之间的联系;而在概括的时候,则要注意事物之间或者事物各个因素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也就是说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二是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概括练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事先圈定框框或者定好“标准答案”,否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