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体系构建研究_范韶维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体系构建研究_范韶维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体系构建研究_范韶维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体系构建研究_范韶维

收稿日期:2004-10-19

作者简介:范韶维(1979-),女,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助教。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体系构建研究

范韶维

(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构建大学生危机干预网络体系,可以使我们掌握大学生心理危机并及时进行干预,帮助大学生提高危机应对能力,迅速从危机情境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对待学习和生活。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表现形式、危机干预网络体系的构建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大有裨益。关键词:大学生;危机干预;网络体系

中图分类号:G 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05)01-0071-03

A Study of Systemic Intervention of Students Psycholog ical Crisis

Fan Shao-w ei

(S chool of Literatur e and L aw ,CUMT ,X uz hou ,J iangsu ,221008)

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colleg e students'mental health has interested more and mo re people .To construct the net system of crisis intervention and to carry out psy cholo gical w ork effective-ly in hig her institutions can help us grasp and interv ene the psycho logical crisis of colleg e stu-dents,help them streng then their abilities to get out of the crisis and hold po sitive attitudes to -w ar ds life and study .Based o n the comm on pro blems that bother student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ig 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a net system o f the crisis interventio n to im pro v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colleg e students;crisis inter vention;net system

一、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

随着心理学理论的逐步完善,危机的定义也发生了许多变化,Erisk Erikson 所下的定义是“危机不再意味着迫在眉睫的大灾难,而是生命中一个必要的转折点,即生命发展中所面临二选一的决定性时刻,它汇集了成长、复原与更进一步分化时所需要的资源。”危机是当人们面对重要生活目标的阻碍时产生的一种状态。

危机不再只局限于人们常提到的自杀,而是指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严重应激事件,面临这种应激事件,一旦自己不能解决或处理时,则会发生严重心理失衡,这种失衡状态便称为危机(cr i-sis )。危机也是一种认识,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便产生紧张、焦虑,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和控制,就会导致当事人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和混乱。心理危机往往基于心理冲突而产生,且表现为心理行为失衡。

危机干预是Cr isis int erv ent io n 的译语,又称“危机介入”或“危机调解”,是一种短期的帮助过程,它的目的是随时对那些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生危险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危机介入是从简短的心理治疗(brief psych -t her aphy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不涉及来访者的人格矫治,主要是指采取某些措施来干预或改善危机情景,以防止伤害处于危机情景中的个人及其周围的人们。

危机可能会造成危险,也可能变成一种机遇。如果危机过分严重,威胁到一个人的生活或家庭,个体可能采用不恰当的方法应对或解决问题,从而会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下降,并出现自杀或精神崩溃,这就是危险。如果在危机状况下,个体成功地把握危机情景或及时得到适当有效的治疗性干预或帮助,个体可能学会了新的应对技能,不但重新得到了心理平衡,还获得了心理的进一步成熟和发

71— 2005年1月 第23卷 第1期 煤炭高等教育 M EIT A N HIG HER EDU CA T IO N

Jan.,2005

V o l.23 No.1

展,这就是机遇。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种类及表现形式

正是由于危机定义的变化,使得人们逐渐扩大了危机的范围,不再只限于对自杀等严重心理危机,这个观念的改变促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从原有的狭义自杀危机到宽泛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试图找寻关注的结合点,既能关注到有可能寻求自杀的大学生,也关注到容易引发中度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这样才有可能促进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大学生正在不断的成长,这意味着他们要不断地打破自身的心理平衡状态,寻求新的平衡和发展。面对纷繁的世界,他们会经历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心理危机。社会的变革、家庭的变故、个人的发展都可能随时引发他们的心理危机。

大学生心理危机通常是由于一定的负性事件的产生或出现引起,因此我们将学生在大学里所有可能遭受的负性事件做个简单的归类:(1)环境类:学校搬迁、改造等;(2)学习类:新生学习落差、课程不及格、休学、失去学位、退学等;(3)情感类:恋爱、失恋、单恋、被朋友欺骗等;(4)其他类:落选、就业、失业等。这些不同的重大事件对于不同应激能力的大学生都可能引起大学生不同的危机状态。

所谓心理应激(m ent al st ress)是指人在外来刺激下心理适应的强弱能力。从上述的负性事件来看,大学生在大学里遭遇的应激源有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如:父母期望值过高心理压力过大;考试竞争激烈心理紧张、焦虑;预期目标达不到心理失落、自卑;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心理愤怒、懊悔;生活困难心理忧愁、自卑;人际交往障碍心理孤独,失落;考试不及格,违纪违规受处分或因身体疾病面临休、退学时心理紧张、恐惧、焦虑;暂时的挫折、失败、失恋,性认知偏差,性心理障碍,性行为偏离,都会引起强烈的内心痛苦和情绪反应,产生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应激障碍者,自杀往往发生得快而突然,必须高度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危机干预措施。

大学生在遭遇心理危机时通常会出现的几种表现形式有:一是缺乏自信,自卑,有的甚至悲观、绝望;二是逃学,离校出走;三是极度的抑郁、孤僻和焦虑,怕与人交往;四是对社会、对他人、对一切的冷漠、消极、逆反或攻击;五是严重者一遇某些想不开的事情,便会采取自杀等逃避手段。因此我们必须能够对诱发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重大事件有充分的认识,能够根据大学生的表现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及时进行应对。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构建

从目前来看,各高校积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加强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由于心理危机的产生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为我们实施危机干预提供了可能。但是只是在危机出现时进行应对,还是不够的,如果只是把危机理解为自杀,把危机干预理解为自杀干预,也是片面的,我们要从广义上理解危机和危机干预,从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体系。该网络不只是关注重点学生,及时干预,更要着眼于预防,从根本上提高全体大学生自身的危机应对能力,学会化危机为动力,从而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发展。因此本文从危机干预预警、防御、应激、运行四个角度来尝试构建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体系。

1.完善心理档案数据平台,建立危机干预预警系统

在每年新生入校后,学校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的普查,并为每位新生建立心理档案。根据筛选结果,根据问题的程度不同,重点关注,可掌握危机应对能力较弱人群及高危机学生。对筛选出有心理障碍和自杀倾向的学生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对由于突发事件引起的心理应激障碍导致自杀企图和行为的大学生及时提供帮助,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监护、危机干预。同时做好学生的纵向心理发展变化观察,新生建档结束后,每年调整档案一次,及时发现问题。对于全校学生横向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学生群体心理变化。对所有数据进行动态管理,便于信息调用。

2.多种途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危机干预防御系统

在校园里,学生面对的危机事件从概率发生的大小来看更多的是属于个人危机,从事件的内容来看,基本上以成长危机为主。因此利用知识宣传、心理咨询、团体训练、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理论调研等多层次、多载体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对于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起着基础作用。

以知识宣传为基础,通过宣传橱窗、校报、广播台、杂志、报纸等多种途径,大力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助能力;针对容易诱发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负性事件,要力争在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整个环节都有充分的宣传和讲解。

以心理咨询为手段,以个案咨询为基础,及时做好个体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其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重点探索和推广团体咨询,对三困生、人际交往障碍等群体做好心理引导工作,开展面询、网络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等多种途径咨询方式供大学生选择,并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开通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使处于自杀等严重危机的学生及时得到帮助。

以团体训练为重点,做好成长性团体和发展性团体的训练工作,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加社交礼

72

煤炭高等教育 第23卷

仪、生涯规划、沟通能力、领袖训练等团体训练内容,注重朋辈训练,加强学生互助团体作用,促进大学生提高在人际沟通、求职应聘等成长危机的应对能力;

以活动开展为载体,通过在每年的春、秋季活动月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沙龙、校园情景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校内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倡学生自主参与、相互促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增强交往,提高自信心,提高适应环境能力,调整心态,进而明确生活及健康的目的、意义和生命价值。

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分年级分主题开设选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小班课与大班课结合;一年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生命教育及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且列为必修课;二年级、三年级开设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沟通管理、挫折教育、大学生人格发展、社交礼仪、形象设计等专题小班课,供学生选修;四年级选择就业指导、社会交往等课程,列为必修课。在注重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耐受挫折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工作能力、自我心理调节方法、提高自信心训练技巧等。同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开设防止自杀的课程或讲座,了解自杀先兆,如情绪行为反常、写遗书、向亲朋好友道别、流露出自杀意念和企图等,使大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危机干预的方法。

以理论调研为提高,加强对学生中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对影响学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做好评估,为自己开展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及时性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做好基础。

3.多梯队多层次培养危机干预队伍,建立危机干预应激系统

成立学校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领导,学生工作部门、保卫部门、校医院及各学院有关领导为核心成员的领导小组。全校要从上至下,形成合力,改变观点,要高度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做好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部署和协调工作。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加强理论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缓解人员压力;加强对三级健康教育网络队伍建设,加强学校大学生健康教育机构、学院相应机构、学生社团和志愿者的建设,依托于三级网络队伍建设,提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重点放在学院网络和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提高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能力,确保信息流畅。

专门成立危机干预专业队伍。从保卫部门、校医院、学校健康教育机构、当地危机干预机构中选拔,以及学校从事学生工作中有成熟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老师或管理工作人员中选拔成立危机干预队伍,专业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学习危机干预课程,进行案例教学坊,确保应激应对。

4.构建完善的危机干预机制,建立高效危机干预运行系统

建立健全学校三级健康教育网络。三级健康教育网络是我们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作网络和基础,加强三级网络之间的信息沟通,面向学生公布各级网络功能和求助途径。

建立健全学校危机事件应急处理方案。设计学生遭遇危机后,学生求助机制和学校处理应对机制,包括应急措施和评估体系。

建立健全学生转诊机制。建立学生因心理问题的程度不同需要校医院及相关专业机构来进行会诊、转诊的情况的相关机制。加强心理咨询机构同精神病专科医院联系,对于精神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合并药物治疗,尽量避免误诊漏诊事故发生,以防自杀。

建立健全学生休学、退学通报机制。建立学生退学、休学学院与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等多家单位的信息沟通机制,随时掌握学生因心理问题出现的休、退学情况,对返校后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康复和心理关怀。

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是正常的,经历一定心理危机对大学生的成长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心理危机的预防系统的建设,积极主动引导大学生通过学习、实践等多种渠道,提高危机的应对能力,顺利度过危机;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危机的预警系统、应激系统的建设,确保危机干预的专业水平,在发生重大危机干预时,能够确保干预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美]芭芭拉·鲁宾·韦恩瑞伯,艾琳·布罗契.危机干预与

创伤反应理论与时务[M].黄惠美,李巧双译.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2] 张海燕.危机干预是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任务[J].思想理论

教育,2001,(6).

[3] 徐岫茹.心理危机干预及健康教育[J].中国健康教育,2003,

(7).

[4] 蔡哲,赵冬梅.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及调解[J].河南师范

大学学报,2001,(4).

(责任编辑阎国华)

73

第1期 范韶维/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体系构建研究

大学生面对网络舆论心理特征分析

大学生面对网络舆论心理特征分析 摘要:随着 3G、4G 时代的到来,网络和便携式设备的普及,各类信息向大学生席卷而来。作为网络中活跃的群体,大学生世界观和心理还未真正成熟,为了研究大学生面对网络舆论的心理特征,我们开展了本次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态度与上网时间有关;(2)大学生面对网络舆论所产生的行为与他们对网络舆论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认识有关( 3)面对网络舆论,大多数学生能够保持一定的理性,并肯定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必要 性。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舆论;心理特征 一、引言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年轻力量,具有很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随着信息网络覆盖大学校园,大学生通过手机、网络等渠道获得信息,网络舆论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与其他媒介舆论相比,网络舆论具有不同的特点:多元性的意识形态;包含了互联网中大量的灰色化信息以及庸俗化信息;伦理相对主义强化和伦理基础准则相互冲突等 [1][2] 。因此,大学生群体面

对网络舆论时,其产生的心理影响以及相对独立的思 维方式和性格特征是什么?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 为此,本研究以“大学生面对网络舆论心理特征分析” 为重点,选择了江苏某高校的大学生为样本,采用了 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四百多位大学生的数据,试图 从数据中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二)大学生 的上网时间和专业有联系吗?有什么联系?(三)当 代大学生网络使用程度与面对网络舆论的心理态度有 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四)大学生能够清醒的辨别 网络舆论吗?对网络监督有什么看法? 二、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 由统计数据分析得知,大学生上网时间与专业有 一定的关系,文科类的学生上网时间呈下降趋势,上 网时间小于 2 小时的学生明显比理工科类的学生多, 理工科类有超过 内, 科类的多,而上网时间在 8 小时以上的学 生数量文科 类和理工类相当, 文科类的略多。 由于学科性质不同, 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学科差异和性别差异。文科类女生 居多,并且课业负担相对轻松,然而上网时间却在 两 小以内的学生居多,说明文科类的学生不是很依赖网 半的学生上网时间在 2-4 小时以 网时间在 4-8 小时之间的理工科类的学生比文

心理辅导室危机干预制度

彭家小学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制度为推动和完善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建和谐校园,有效地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干预、有效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财产、健康损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平衡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 根据本校心理危机干预实施现状,本着“下移重心落实基层预警为主干预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新导向和新理念,贯彻“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以干预和咨询为辅”总体发展思路,逐渐建立一套有效的心理预警以及干预机制。增强学校心理危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问题求助意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和心理危机应对能力。 二、工作原则

1.生命第一原则。 心理危机干预首先应本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珍惜学生生命——“生命第一”的理念出发,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 2.面向全体师生原则。 为全体师生提供心理危机辅导、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等,从而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对心理危机的关注,并提高师生的心理危机觉察能力、心理危机处理和应对能力。 3.预防和预警为主原则。根据“宁波市中小学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运行:干预、预警和应急”,提倡“预防为主,及时预警”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 4.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本着理解、关怀、尊重和共情的咨询理念,为全体学生提供心理危机知识宣传、预防、预警及干预工作。 5.个别性对待原则。 根据不同师生心理特点和个体背景,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措施。 6.协调合作原则。 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需要学校全体领导、老师及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三、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一)危机干预对象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

石鼓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订中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 一、学校成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成员大队部、学生处、年级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等担任,办公室设在教导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 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制度与流程图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特建立以下几项制度: 1.培训制度。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对心理咨询的老师、班主任、任课老师、年级组长等实行定期培训。 2.鉴定制度。学生因心理问题需退学、休学、转学、复学的,其病情应经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鉴定或到指定的专业医院进行鉴定。 3.保密制度。参与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应对工作中所涉及干预对象的各种信息严格保密。

具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图 甄别问题 转介 (一)预防教育 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任课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应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应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同学们的哪些言行是自杀的前兆,对出现自杀预兆的同学如何进行帮助和干预。 学生 班主任课心理区未成年人 属于学校心理 超出学校心咨询、跟专业心理咨询、治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一、关于心理危机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 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灾难等,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某一事件是否会成为危机,有三个影响因素: 1、个体对事件发生的意义以及事件对自己将来的影响的评价; 2、个体是否拥有一个能够为自己提供帮助的社会支持系统; 3、个体是否获得有效的应对机制,也就是个体能否从过去经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哭泣、愤怒、向他人倾诉等。由于个体在这三个方面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相同的事件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构成危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种类 1、发展性危机。发展性危机是个人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产生的异常反应,如升学危机、性心理危机等。这些危机是大学生生命中必要和重大的转折点,每一次发展性危机的成功解决都是大学生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阶梯。 2、境遇性危机。境遇生危机是指突如其来、无法预料和难以控制的心理危机,如交通事故、人质事件、突然的绝症或死亡、被人强暴、自然灾害等。 3、存在性危机。存在性危机是指一些人生中的重要事件出现问题,

而导致的个人内心的冲突和焦虑,是伴随重要的人生目的、人生责任和未来发展等内部压力的冲突和焦虑的危机。 (三)心理危机的特征 突发性:危机常常是出人意料、突如其来的,具有不可控制性。 紧急性:危机的出现具有紧急的特征,它需要人们去紧急应对。 痛苦性:危机在事前事后给人带来的体验都是痛苦的,甚至可能涉及人尊严的丧失。 无助性:危机的降临,常常使人觉得无所适从,而且,危机使得人们未来的计划受到威胁和破坏。由于心理自助能力差、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不完善,危机常常使个体感到无助。 危险性:危机之中隐含着危险,这种危险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与交往,严重的还可能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5、心理危机的结果 第一种是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种是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 第三种是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 第四种是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 1、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

浅谈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涉及到生活、学习、社交、恋爱、就业等方方面面。应采取多种方法解决,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措施; 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迅速发展的阶段。在个体心理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各种心理活动异常活跃,充满矛盾,而自我调节能力还不完,善再加上面对社会经济的转型、学习生活环境的变迁、人际关系的复杂化、毕业就业的竞争等一系列问题,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近年来,在国内的大学校园里,休学、退学、自杀、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有效防治是一项必然的选择。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阶段是一个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在此阶段中,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尚未稳定,心理表现比成人更为敏感复杂,受环境、情绪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环境变化引起的适应不良问题 大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往往容易出现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由于中学时学生对大学充满了憧憬,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惟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但当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原来所想象,进而怀念起过去的中学生活。而且一部分学生发觉自己在高手如云的新集体里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到相对自立的生活,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孤独感。 2、异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碍问题 大学生性发育已经成熟,恋爱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且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多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还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处理好异性之间的交往和双方的感情问题,出现爱困惑、性困惑,少数学生还出现异常行为,有的因理解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矛盾和冲突,便陷入痛苦、迷茫、消沉之中, 为情所困而不能自拔。 3、人际关系的困扰。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后,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冲突、交往恐怖、沟通不良。 4、学习负担引起的紧张焦虑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由于大学学习与中学存在很大的不同,课业专业化、难度大、要求高,学习压力和竞争也相应增大,引起紧张焦虑。 5、求职择业方面引起的心理障碍问题 高校扩大招生圆了很多青年学子的大学梦,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就业的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孤独自闭、痴迷网络、 前途迷惑等心理问题。高校应从大学新生开始即加强心理健 康教育,教育大学生戒除网瘾,富课余生活,并注重提高 学生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指导能力,帮助大学生全面认知自 我、实现自我、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高素质创新人才。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基础、专业技术和身体素质,还需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大学生的基本生活都有一定的保障,文化知识、专业水平也有定的提高,然而,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却存在多种问题,其中孤独自闭、痴迷网络、前途迷惑等是最常见心理问题。 如何指导大学生在思想观念、知识基础、综合能力、心 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高校新形势的发展,是高等学校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要采取定的方式,使他们健康成长。通过政策指导、提高学生工作者(辅导员)的心理指导能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多种类型的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来解决学生困惑,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是从不懂事的少年到

成人的过度期,也是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难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环境的不同,承受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心理上出现 些变化,没有及时疏导,长期积累,形成心理问题。 1、孤独自闭 根据心理问题轻重程度的不同,学生心理问题一般可分 为三种类型,心理困扰型、心理障碍型和心理疾病型。其中心理困扰型比较普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短暂的焦虑、时的烦恼等不良情绪,没有构成可辨认的临床综合症,一般通过自我调适可以得到解决。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有定比例,主要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在高中时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进入大学后优势不在,感觉多方面都落在别人后边。还有同学关系,家庭贫困等现实问题,使得这些学生长期处于自卑的阴影里,甚至觉得是一种打击。由于这些来自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对一些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是一种打击,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这些问题,没有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也没有家长、学校老师的心理指导,会使他们感到

教案心理危机与干预

教案 2014~ 2015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心理危机与干预 任课教师:徐晓艳 教师所在单位: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心理危机与干预 课程所属院(部):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010511 授课班级:2012级应用心理学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 □其他 总学时:总28学时,其中理论28 学时,实践0 学时总学分:2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构成比例: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使用教材:樊富珉, 何瑾. 团体心理辅导.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主要章节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危机概述 第二节心理危机分类 第三节心理危机影响因素与发展过程 第二章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程序与模式 第一节公共危机事件的干预模型 第二节个体危机干预模型

第三节心理危机干预的四个阶段 第三章心理危机干预的评估与诊断技术第一节危机心理评估 第二节危机心理评估常用量表 第四章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第一节紧急事件应激晤谈技术 第二节支持性心理疗法 第三节意义疗法 第四节放松疗法 第五节绘画疗法 第六节护理疗法 第七节音乐疗法 第八节药物疗法 第五章应激相关障碍 第一节应激反应 第二节应激相关障碍 第六章丧失与哀伤 第一节丧失的危机干预 第二节哀伤的危机干预 第三节抑郁的危机干预 第七章焦虑障碍 第一节焦虑障碍的含义

第二节焦虑障碍的干预措施第八章家庭暴力与虐待 第一节家庭暴力 第二节虐待 第九章自杀 第一节自杀的含义 第二节自杀的征兆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心理危机概述 2、心理危机分类 3、心理危机影响因素与发展过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当着重把握心理危机概述、心理危机分类、心理危机常见症状与体征、心理危机影响因素、发展过程及结果等。 教学重难点: 1、心理危机的分类 2、心理危机的常见症状与体征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第一节心理危机概述 一、心理危机 危机是当人们面对重要生活目标的阻碍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里的阻碍,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常规的解决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危机是一种认识,当事人认为某一件事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除非及时缓解,否则危机会导致情感、认识、行为和躯体方面的功能失调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施方案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教育部办公厅于2011年2月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提出了高校要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要认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特别要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现结合我系实际制定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实施方案: 一、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的意义与目的 心理危机是可以预防的,这有赖于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的建立。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就像一盏心理警示灯一样通过收集学生的心理信息,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尽可能把他们的心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它是高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关键。 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是为了促进心理卫生科学知识在我系大学生中的普及和推广,密切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发展,及时帮助心理异常学生,指引需要心理援助的学生到相关部门寻求帮助,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及时为发生危机事件后的当事人和涉及的学生提供心理危机援助。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竞争加剧,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学业、就业、情感等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或由此引发的休学、自杀等事件逐渐增多,给学生、家长等带来巨大痛苦,同时也影响了学校的工作。 二、建立“三级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 为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确保学校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我系决定建立“班级心理委员——系部心理辅导联络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三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疏导机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快速反应,即: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调研报告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调研报告 信访人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以来,是困扰信访部门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因素,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及相关职能部门花了大量的时间,消耗了很多行政资源,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信访人的思想工作,将他们在信访活动心理上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 一、我县目前信访工作情况 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贫富差别、城乡差别、区域差别更加突出,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就业压力相对加大、就业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必然面临诸多矛盾、冲突、利益关系,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困惑、焦虑等。因此信访工作关系到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去年以来,**乡、**镇、**乡发生村民集体上访、盛华国际新城、紫薇家园农民工集体上访,鸿兴物业、运输公司家属院住户集体上访等等。这些事件反映了民众自我保护、自身维权意识增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民众社会心理的变异,并因社会变革、生存压力、人际关系复杂化导致个体社会适应不了。体察问题所在、事情根源,不能不明确地、理性地处理问题,继而引发心理危机,甚至出现过激行为。因此,信访工作要引入心理干预机制,从而从心理上起到预防、疏导、缓和、化解矛盾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心理危机与心理干预的内容及判定依据 危机是指人类个体或群体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的事件和问题。危机往往是突发的,出乎人们的预期。如果不能得到尽快控制和及时缓解,危机就会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以及社会的混乱。因此,危机控制、危机干预便成为人类处理危机,给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人或群体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的一种必然的应对策略。心理危机是由一些心理冲突引起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或生理反应。心理危机包括:个体或群体面临的损失、危险、不幸、羞辱、不可控性、日常生活的崩溃、不确定性和隐性的沟通障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 心理干预前要对其做出准确评定,心理危机评定的独特性是不做人格分析,取得有关个人解决问题能力和以往应对应激的历史,结合社会综合因素,做出决速评定,以做到尽快介入。评定依据的表现为:(1)行为变化:当事人不能专心生活或工作;回避他人,与社会联系被隔断,可能引发破坏性行为;拒绝帮助,行为和思维情感不一致,表现出过去没有的行为。(2)认知改变:身心沉浸于悲愤、忧虑、紧张之中,导致记忆和知觉改变,难以区分事物的异同,体验到的事物间关系含糊不清,做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影响。(3)情绪异常:表现高度的紧张、焦虑、有丧失感,且可能伴随愤怒、恐怖、烦恼等。 五、信访人心理危机干预一般策略 信访人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同一般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总体上是相同的,只是在具体的细节上有一些差异。策略:给予当事人精神支持、提供宣泄机会;给予当事人希望和传递乐观精神产、保持兴趣;对当事人有选择的倾听、理解当事人的情感;探讨未来可能预预见的后果,直接提出劝告,建议;尊重当事人。精神支持使当事人有足够的信心,坚信自己有处理危机的能力,赞同当事人的决定,表明你对他充满信心,有别于假安慰。给当事人提供宣泄机会,有助于疏导那些可能会造成自我毁灭的情感,如愤怒、恐惧、憎恨。选择恰当的时机使当事人看到希望,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在与当事人交谈时,注意倾听,让当事人感觉到尊重。一般临床情况应避免直接的建议、劝告,但许多当事人陷入困境情绪思维很混乱,按实际情况提出劝告和建议、限制不利情况的发生还是比较合适的。给建议时取得他们的信任,一般的临时建议是解决不了问题,深思熟虑的建议可能会行之有效。 六、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和策略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 一、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为了确保学校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心理咨询中心决定建立“班级心理健康委员—校园心灵使者协会—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三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疏导机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快速反应,即: 1、通过每班的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密切关注身边同学的心理情况,一旦发现有问题立即向心理辅导联络员反映。 2、学校心理辅导联络员得到信息后,须立即向心理辅导中心通报情况并立即对当事人开展心理辅导和思想疏导。 3、心理辅导中心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施紧急干预,以最快的速度解除学生心理危机,并做好学生心理危机过后的心理护理和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的工作。 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心理健康委员和心理辅导员要深入课堂、公寓,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关心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确保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把可能出现的伤害事故解决在萌芽状态。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做到及时发现、正确解决,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学危机干预实施细则 1、危机的特征 (1)危机是一种突然发生的事情;

(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危机是一种正常状态,是每一个人在生活经历中的某个时刻都会遇到的情境; (3)危机是一种个人体验,某种情景对某个人来说是危机,但同样的情境对另一个人来说则可能不是危机; (4)危机可在短时间内以这种或那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 (5)若采纳一些变化,发挥一些潜能,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发展,相反,不良的应对方式会令人们的防御能力下降和社会退缩。 2、危机干预的过程 (1)第一级危机干预也称心理性急救,主要是对危机的情境做出反应,帮助人们稳定下来去处理即刻的需求,协助他们应对当时的情境并给予支持。 (2)第二级危机干预也称危机治疗,在当事人稳定之后,提供治疗性咨询服务,侧重于应对危机的情境和处理遗留下来的心理上的症状。 3、危机干预的主要对象 (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 (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或有家族史的学生; (3)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4)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且久治不愈、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且深感自卑的学生;(5)个人感情受挫、人际关系失调或出现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 (6)因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的学习困难或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

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及其预防

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及其预防 摘要互联网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孤独抑郁、游戏成瘾、沉溺网恋、色情成瘾、网络犯罪等网络性心理障碍。作为在校大学生,结合大学生网络心理实际,分析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成因分析;预防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止2009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数量居全球之首,大学生网民也随之急剧增加。伴随着大学生网民数量的剧增,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随之而来的网络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网虫”的主要病症。 1大学生常见网络心理障碍的类型及其表现 大学生常见的网络性心理障碍主要有孤独抑郁、游戏成瘾、沉溺网恋、色情成瘾、网络犯罪等。 1)孤独抑郁。长期的网上交流会使人逐渐失去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和紧张感,孤独感则乘虚而入。而这种孤独感又让大学生更加依赖网络,一旦离开则无所适从、烦躁不安,进而渐渐走向个人的孤独世界,甚至产生抑郁的情绪。 2)游戏成瘾。大部分游戏成瘾的大学生,作息时间颠倒,生活节律紊乱,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一旦停止游戏便难以从事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依赖。恢复操作游戏后,精神状态便恢复正常。 3)沉溺网恋。网恋作为一种精神恋爱方式,能够满足大学生对爱情追求的理想化,本无可非议。但是,有的大学生把网上爱情视为生活的唯一追求,沉溺于网上恋爱而不能自拔,他们通宵达旦在网上谈恋爱,上课时却无精打采,有的甚至为了上网谈恋爱而逃课。 4)色情成瘾。大学生也处于性意识发展的阶段,对性充满了好奇。网络上不健全的宣传方式,常常使大学生获得不健康的性态度和性知识,让许多大学生迷恋其中,不能自制。因此出现不健康的性心理和行为,损害身心健康,重者造成犯罪,后果不堪设想。 5)网络犯罪。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边为如饥似渴求知的大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另一边却使网络成为了大学生犯罪的载体。一些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欺诈交易,实施网络盗窃、侵占他人财产,建立淫秽网站,传播淫秽物品,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已成为网络社会的公害。

浅析大学生沉迷网络心理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浅析大学生沉迷网络心理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摘要:自21世纪以来,网络渐渐从空中楼阁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使得每个家庭、每个成员都能近距离地体会到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可正当社会踏上信息高速公路,飞速向前发展之际,伴随而来的是一些诸如网络成瘾、信息泛滥和忽略现实等诸多弊端,产生一些有碍于当代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不良因素。通过网络对人们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以华侨大学为例,针对大学生沉迷网络这一现象展开调查和论述,旨在为高校、为社会寻找一条有利于大学生实践与创新,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出路。 关键词:网络沉迷;华侨大学;大学生;现状调查和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25-0153-02 一、大学生与网络之间的关系调查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早已融入高校教学以及传统教育之中,国内高校大多采用网上教学,并且都表示在实践的过程中硕果颇丰,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时间。可与此同时,一些相伴而来诸如学生沉迷网络造成学业荒废等问题也渐渐显露,据国内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约为3.60%~12.90%。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差于非网络成瘾者;而具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大学生更容易形成网络成瘾行为。正是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中,大学生更是陷入网络的泥沼不可自拔。面对此类问

题愈演愈烈的现状,预防问题、采取防治措施解决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 为深入了解华侨大学在校大学生对互联网的接触程度,研究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与网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46份。在这些学生中,男生占52.4%,女生占48.6%(含境外生)。在被调查者中,100.0%的学生有过上网经历,其中45.2%的同学自认为是网民。调查对象每天上网一小时的占12.4%,两小时的占30.7%,三小时的占26.6%,半天以上的占9.8%;其中68.5%的喜欢晚上上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4.7小时。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上网主要是满足学习、看新闻、交友、娱乐等需要。对于“上网的最主要收获”这个问题,学生的选择依次为“休闲娱乐”(30.5%)、“与朋友交流”(24.6%)、“获取信息”(20.6%)、“学习知识”(14.2%)等,可以看出上网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与他人交流、丰富业余生活的重要方式。可与此同时也看到了大学生上网真正进行学习的人群并不多,休闲娱乐还是占据了上网的大部分时间,那么这会不会是大学生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呢,为此笔者进行了更深一步的调查和访问。 二、大学生沉迷网络原因分析 即使在华侨大学仍旧存在着一些学生因为上网成瘾而放弃学业,或是因为上网过度使自己心力交瘁,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

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

荫营二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更好的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渡过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健康危机事件的发生,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损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提供心理保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危机者从心理上解除迫在眉睫的危机,使其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消失,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二、领导小组 组长:高云忠 副组长:高星生张瑞忠 成员:孙海宾史喜才余素明王忠礼刘建明温志春 苏玉柱张春伟程建明余鹏英班主任体育教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政教处,高星生兼任办公室主任,由孙海宾、温志春及各班主任具体办公。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中职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

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正确的应付危机的策略与方法。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和援助,避免或减少学生中出现自伤或伤及他人事件发生。 4、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 三、干预对象 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及教师。 四、工作方法 1、教育为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以对中职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为主,增加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重在预防。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并学会正确的应付危机的策略与方法。 3、完善系统。通过构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避免或减少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关爱、互勉互助,形成协调的人际关系。 4、处理果断。危机干预工作要准确判断、果断处理、有效干预,避免因处理不及时、不得当而激发或加重学生的困扰,给工作带来被动局面。 五、预防教育 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心理市场调查分析--完整

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心理调查分析

一、引言 网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电子商务迅速普及。凭借互联网无地域限制的优势,消除了产品、服务供应商和需求者之间地点与距离相关的障碍,我国经济正逐渐成为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浪潮下,许多商家都开设了网上商城为用户提供网上购物服务,网上购物也随之进入我们的世界。其实,网上购物之所以能够蓬勃的发展起来,就是因为它具有现实中商场购物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除了节省时间成本、精力成本、金

大嘎子 钱成本之外,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这一消费方式不受地域的限制。如果商品质量相差不大,人们当然愿意选择既省 时又省力的网上购物消费方式。但是网上购物也存在隐忧。 商品质量没有保障,售后服务形同虚设,支付方式缺乏安全感,理赔艰难等等都是限制网上购物消费方式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总而言之,正是这种b2c 、c2c 消费模式的涌现,悄然改变着社会的商业结构和生活方式。尤其作为新 鲜事物追求者的当代大学生,已成为网上购物消费群体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因此,我们针对我校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消费心理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以此来分析推测大学生的网上购物模式,商品偏好,消费能力;研究网上购物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完善网上购物这一消费方式有所帮助。 二、调查目的 本次市场调查,我们主要想了解以下内容: 1、本校学生没有进行网上购物活动的原因 2、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的理由(网上购物的优点) 3、大学生网上购物时最关注的问题 4、大学生网上购物商品的选择 5、大学生网上购物支付方式的选择 6、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消费潜力 7、网站评语对消费者的影响程度 8、男女大学生网上购物活动中的不同点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调查,分析大学生网上购物时的消费心理与特点,研究网上购物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进而提

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建设方案。 一、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目的 构建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体系,为的是及时、有效地向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帮助其渡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网络建设 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建立校、系(部)、班级之间相互关联的三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网络系统。 (一)一级网络:学校 学校成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彩胜 副组长:孙慧杰席顺意 . . 成员:孙世玲、赵国强、张立新、吕丽、冯温、张红梅、郭 长青、王苗霞、于玲、任维华、张洋 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实施、教职工和学生班干部的培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咨询、心理疾病筛查、心理疾病鉴别、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并指导二级网站的工作开展。(二)二级网络:系(部) 由系(部)主管学生的领导、心理咨询老师、班主任共同组成,建立系(部)心理咨询中心,主要负责所在系(部)的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同时积极配合一级网络的工作开展。(三)三级网络:班级 由班级心理委员、心理社团、宿舍心理信息员组成。主要负责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及时向系(部)心理咨询老师或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反馈学生心理问题,充分发挥在学生群体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朋辈引导作用,同时积极配合二级网络和一级网络的工作开展。 三、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对象 学校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对象主要来源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

关于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查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851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查报告通用 范本

关于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查报告通用范 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earl:我认为‘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的过渡保护,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等锻炼’和‘学习与生活、就业的压力’是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当代的教育制度迫使我们的家长让我们从小就走着一条重点之路,即小学要市重点中学要省重点大学要国家重点。除了学习以外的事家长一手包办导致许多的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虽大学生心智还停留在小学水平。当大学生面向社会的时候便有了许多的不适应和不顺心,而他们又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便有了大学生轻生的一幕了。

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中心完小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一、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寻常方式不能应对或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而陷入极度的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确定对象存在心理危机一般指对象存在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活事件或刚刚经历重大突发事件,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眼前的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下的个人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人,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之能安全度过危机,尽快恢复社会功能。现实生活中灾难、暴力、事故、意外等创伤性事件时有发生。在学校,学生面对学习压力、亲子关系、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等诸多问题。因此,心理危机干预迫切而重要。针对高危人群的心理干预能够防止或减轻创伤后的不良心理反应,避免心理痛苦的长期化和复杂化乃至极端化,促进创伤性事件的适应和心理康复。这不仅是对每一个学生的人文关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幸福高州的现实要求。为此,特制定周村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方案,以期尽最大努力帮助师生解决面临的可能心理困境,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好发展。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 处理突发心理危机事件,避免造成的更大的伤害;解决心理危

机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群体或个体危机消除,恢复常态。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 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1、情绪低落抑郁者(超过半个月); 2、过去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 3、存在诸如人际冲突明显、学业严重受挫、躯体疾病、家庭变故,或突遭重挫者; 4、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 5、性格有明显缺陷者,如孤僻内向、与别人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者; 6、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 7、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如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亲子关系恶化等; 8、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 9、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四、心理危机干预组成人员: 校长、班主任 五、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 1、校长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现场疏导、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措施 社会竞争激烈,学习和就业压力增大,加上身心疾病、感情波折和经济困难等因素,大学生心理危机时有发生,甚至出现自杀和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已经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概述 1、心理危机干预的定义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有心理危机的个体或群体的一种短期的帮助行为,其目的是及时对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发生危险的对象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它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最突出的特点是及时性、迅速性,其有效的行动是成功的关键。 2、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现状 自杀与心理危机问题,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课题。卫生部报告称,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死亡、200万人自杀未遂。2003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数据显示: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自杀是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个比较突出和敏感的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措施 1、知晓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与特点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很多,蔺桂瑞教授将其归纳为八个方面。第一,学生家庭父母关系不合、离异,造成学生的心理创伤。第二,社会就业竞争激烈。第三,不适应大学生活环境。同宿舍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各有各的个性,不能相互容纳,由此发生矛盾冲突,日积月累,却又不敢表达,因为这些原因造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多。第四,不适应大学学习环境。某些学生上高中时,考大学的目标非常明确,上大学后,突然失去了目标,心中茫然,有一种失落感。第五,恋爱与失恋问题。第六,性行为问题。一类学生是过于封闭自我,导致性压抑;另一类学生是过于开放,随便发生性关系,之后又非常后悔自责。第七,就业观念滞后,就业期望值过高。我们国家过去是精英教育,能上大学的就是人才。现在大学扩招,教育已趋向普及化,大家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可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的观念却没有转变,非要找一个理想工作不可,求职期望值非常高,与现实不符。这样就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第八,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有的学生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穿名牌衣服,过生日请同学吃饭。这都会对那些贫困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我认为,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其心理危机具有以下两方面的鲜明特点。第一,发展性。大学生面对许多成长中必须解决的发展性课题,这些课题反映了社会对大学生角色的要求,它们既是大学生成长的外部动力,也是潜在的应激源。大学生许多心理危机具有发展性的特征,如果能够得到及时干预处理,能帮助他们安全渡过危机,会使他们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第二,易发性。大学生处在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上,生理方面更多具备了成人的特征,但社会阅历和经验相对不足,处理问题的社会经验和能力更是有限,这种反差的存在,使得心理危机在他们身上十分容易得到表现乃至爆发。近年来,高校自杀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像马加爵杀人案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都从另一角度佐证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易发性。2、明确心理危机的主要干预对象 心理危机的干预对象主要是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他们一般表现为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行为等方面有较大改变,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正常的生活模式。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