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618-907)、290年

第十一章 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618-907)、290年

第十一章 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618-907)、290年
第十一章 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618-907)、290年

第一节唐前期的政治和经济(618—755)

一、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1. 从太原起兵到关中称帝

唐朝的建立是关陇贵族李渊借助隋末农民战争及各地反隋武装叛乱的力量,推翻隋王朝统治的结果。在农民战争的有力冲击下,隋朝统治集团内部一再分裂,先是杨玄感起兵,后来各地兴起了众多地方武装, 617 年,在太原起兵的原隋朝高级官员、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唐王朝的建立者李渊出身于关陇贵族。他祖父李虎官至太尉,是西魏开国功臣之一,属于八柱国之一,曾帮助宇文泰建立北周,李虎死后追封为“唐国公”(唐朝国号由此而来)。李虎的祖父、父亲均是北魏名将。李虎的儿子也就是李渊的父亲李袭封唐国公,北周时官至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与隋文帝杨坚为连襟。他们均娶独孤信之女。李渊出生于北周武帝天和元年( 566 年),比隋炀帝扬广大三岁,他 7 岁就袭爵“唐国公”。李渊的家族在北魏时与北方少数民族有广泛的联姻。李渊的母亲独孤氏、妻子窦氏,都是鲜卑贵族。隋代周后,隋文帝的皇后是李渊的姨母,李渊应称隋文帝为“姨父”。凭借这种关系及自身的武功,李渊很受重用,隋炀帝大业十三年( 617 )初,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据守北方重镇。(独孤信长女系北周明帝宇文泰之皇后;四女儿是李渊母亲;七女儿嫁与杨坚)。

此时,隋末农民起义已成为星火燎原之势,隋王朝的灭亡已成定局。在这种情况下,早有代隋之心的李渊在太原积极准备,( 617 年)当年秋天就打着废昏立明,安定隋室的旗号,建立大将军府,自任大将军,分别以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为左、右领军大都督,统帅 3 万大军,从太原起兵,向隋朝的政治中心关中进发。

在进军过程中,他们会合各路反隋力量,军队迅速发展到 20 余万人,当年十一月初九,就攻破长安。李渊占据长安之初,拥立隋炀帝在长安的孙子、年幼的杨侑为傀儡皇帝(史称隋恭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自任大丞相,封唐王,都督内外诸军事,掌握实权。

618 年 3 月,江都发生兵变,隋炀帝被杀。 5 月,李渊废掉杨侑,称帝建国,改元武德,定国号为唐,仍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2. 经略南北,统一全国

唐朝建立以后,立即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

唐立国之时,仅据有山西和关中的部分地区,其他地区皆为各地地主武装所有。隋朝末年,起兵反隋的武装组织约 200 个(农民 120 起,贵族地主 60 余起),但势力较大,称王称帝的有十支左右,讲隋末农民战争结局时已提到了。李唐建立后,仅是其中之一,为巩固关中这个政治中心,唐朝将统一战争的矛头首先对准了割据金城(今兰州)的薛举(西秦霸王)、割据武威的李轨(大凉皇帝)、割据马邑(今山西朔州)的刘武周。李渊父子用三年时间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包括拉笼利诱、封官许愿,远交近攻等,将三大割据势力消灭,解除了西北、东北两个方向对关中根据地的威胁。接着就开始进军中原和江南等地。从武德三年李世民帅大军攻洛阳开始,李唐王朝用了六七年时间,先后战败中原及江南的各地武装力量,至建国十年即贞观二年( 628 年)时,最终统一除边境少数民族居住地之外,原来隋朝的主要疆域。

这里想补充说明的是:

李渊之所以在群雄并立中异军突起,取得最后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李渊本人堪称一个勇敢而又足智多谋的领袖,他用人不疑,在统一过程中,各地反叛组织的首领,只要愿意效忠唐朝,他就委以重任,并将他们的部下按原有编制加入唐军,隋朝的地方官也大多数留任原职,因此,他得到了更多地方力量的支持;其次,李渊是隋王朝的外戚,他在隋末执掌大权,地位崇高,隋朝都城周围的精兵强将都愿意为他所用。

因为李渊与隋王朝的这一密切关系,所以,唐朝建立之初,其政权的性质与杨隋区别不大,仍然是南北朝以来军事贵族专政的延续。可以说,唐政权是隋政权的延续。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唐朝最高权力集团的组成来看,唐高祖在建立唐朝过程中所用的人主要有两类,一是他的亲朋故旧;二是他太原起兵和攻占长安以后的老臣宿友。唐高祖建唐以后,他前后拜了 12 名宰相,其中 2/3 即 8 人同隋王室或唐王室有姻亲关系,中央高层官员有很多是太原起兵时的军事幕僚和部下。这些高级官员主要有三种人组织:

一是有经验的原隋朝高级官员,据统计 45 名显宦中,有 27 人曾任于隋;

二是北周北齐及隋朝高级官员的子孙;

三是以前诸朝皇帝的后裔。

(后来李世民的近侍集团,也大致如此)。因此,唐王朝的秉政对此前各朝各代的最高统治集团没有太大的冲击,来自上层的抵抗力量,也就大为减弱。唐王朝确立的政治体制、军事制度、法令条例等,也多是隋朝旧制的发展。

因此,陈寅恪认为:唐初不是制度剧变或创新时期,其真正的成就是修改现行的行政方法,以适应扩大了的帝国的需要,及变化中和变化了的社会秩序,这是一个使行政程序合理化、简时化和效益化的时期。

二、唐朝初期的政治与“贞观之治”

1. 唐太宗登基

唐王朝建立后,改朝换代成功了,但李氏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激化了。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结成了所谓的太子集团,他们和在战争中实力壮大起来的李世民集团之间,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他们兄弟之间,展开了日益激烈的明争暗斗。武德九年( 626 ) 6 月 4 日,李世民先发制人,率长孙无忌等在宫城北门(即玄武门)设下埋伏,将一同参加早朝的李建成与李元吉射杀,并挟持了唐高祖李渊,发动了夺权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同时,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被杀。 6 月 7 日,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同时,李渊下诏“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奏闻”,被迫交出了实权。两月之后, 8 月 8 日,高祖禅位于李世民,被尊为太上皇。 8 月 9 日,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为了巩固王朝统治,唐太宗在他在位的 23 年( 626 — 649 )期间,在唐高祖建制的基础上,在政治、法律、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更深入的改革,奠定和完善了唐朝前期的各项治国制度。支持他的主要是一批三四十岁左右的正值壮年的得力助手。如贞观元年时长孙无忌 32 岁;房玄龄 49 岁,杜如晦 43 岁;李靖 57 岁,李勋 36 岁;尉迟敬德 33 岁;魏征 48 岁。

2 .政权机构建设

唐朝前期中央政权的主要机构仍然是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六部制从汉代经南北朝的发展至隋朝定型,经历了长期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皇权日益集中的表现。

三省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因位高不除人,其左右仆射和中书令(二人)、门下侍中(二人)都是宰相,他们一起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政。

因三省长官地位太高,不易控制,往往不轻易授人,唐初皇帝即常常指定自己信任的、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品级较低的官员一般要给个“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说明他们是真宰相。唐高宗以后,尚书左、右仆射也要加“同三品”名号,才能参加政事堂会议,否则就不再是宰相。这一趋势影响及中唐以后至北宋。

在地方上,唐仍实行州、县两级制(玄宗时一度改州为郡)。州设刺史、县设县令。贞观 13 年全国有 358 州、 1511 个县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全国为 10 道。玄宗时增为 15 道。道设巡察使、按察使等,检查和督促地方工作。

3 .修订《唐律》

617 年,李渊一进入长安,就公布了类似汉初约法三章的 12 条简易法令,以宽减刑罚为目的。 618 年立国后,又命大臣修立新王朝的法典,在隋《开皇律》的基础上,武德七年( 624 ),修成了《武德律》。唐太宗即位后,又命人对《武德律》进行修订,于贞观十一年( 637 年)修成《贞观律》,这次修订大量减少了判处死刑和流刑的罪名,又减轻了许多轻罪刑罚。仍分 12 篇 502 条。至此,《唐律》基本定型。高宗时,又在此基础上修成《永徽律》,并令长孙无忌等撰成《疏议》 30 卷。后来疏议附在正文之后共同颁布执行,此即流传至今的《唐律疏议》。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唐律》的基本精神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书上),竭力维护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制。但也有一些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生产发展的进步性规定。《宋刑统》以此为范本修成。对后期封建社会及东亚东南亚产生了深刻影响。

4.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均田制是唐朝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其主要内容:(一)对百姓授田: 18 岁到 59 岁的男丁授田 100 亩。其中 20 亩的永业田,可以传给子孙。 60 岁以上男给 40 亩,寡妻妾授田 30 亩。杂户授田与百姓同。官户只授 40 亩口分田。道士、和尚 30 亩,女冠、尼姑 20 亩。工商业者 50 亩。(二)对贵族官僚授田。有封爵的贵族从亲王到公侯的子男授永业田 100 ~ 5 顷不等。品官 60 顷~ 2 顷不等。勋官 30 顷~60 亩。(三)关于土地买卖的规定。永业田和赐田,可自由买卖。与北朝及隋朝的均田制一样,唐政府并不是把全国所有的土地都拿来授给农民,而是在保留了国家官有的屯营地(这些地多是水利便利和肥沃之处,)和不触动地主官僚已占有的私有田庄的前提下,将战乱年代抛荒的无主耕地或原有荒地拿来分配。

与前代相比,唐朝均田制的新特点主要有:

①取消了对一般妇女、部曲、奴婢、耕牛的授田,反映了妇女地位下降,也反映了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

②授田对象中增加了杂户、官户、工商业者和僧道,反映了他们身份地位的上升,以及寺观经济的发展,政府不得不确定寺观对土地的所有权。

③对贵州官僚授田的数额很高,规定更完备。反映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进一步发展。

④对土地买卖的限制进一步放松。永业田和口分田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买卖,这就给土地兼并提供了方便。

有关史籍如敦煌、吐鲁番文书等反映,唐代的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实施过。不过各地区实施的程度有所差别。尽管授田多少不等,但农民能从政府手中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授田),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授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赋役制度是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规定:凡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其内容是:

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租;交纳一定的纺织品(绢、绵或布、麻等)称调;服徭役 20 天,是为正役,国家如果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规定的数量交纳纺织品,称作“庸”,也叫“输庸代役”。

国家若须服役,服 20 天之外,如果加役 15 天,免其调;增加 30 天役,租调全免。有水旱灾害时,酌情减免。官僚贵族享有免除租庸调的特权。

“纳庸代役”制的推行,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对促进唐前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总体上讲,均田制与租庸调制的推行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如巩固了府兵制度;开垦了不少荒地,增加了耕地面积,增加了中央政府的剥削对象,有利于增加国家收入。

5 .府兵制度

6 .学校与科举:

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使社会生产逐步恢复发展起来,政府财政状况逐渐好转,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学校教育和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日渐发展起来。

唐代的学校教育分为官学和私学两个系统,而以官学为主。中央官学主要是“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国子监,置博士以教生徒。二馆指弘文馆、崇文馆。其中弘文馆隶门下省、崇文馆隶东宫,各置学士以教生徒。中央官学主要收官员子弟、皇亲国戚子孙及外国留学生,庶族平民子弟仅占少数。学习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和各科专门知识。

地方官学由京都学、都督府学、州学、县学、市镇学、里学等等,以经学和医学为主要教学内容。

唐代“许百姓任立私学”。(《唐会要》卷 35 《学校》。)总之,唐之学校教育体系是较为完备的。六学二馆盛时学生达 3200 人,安史之乱后渐趋衰败。

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分秀才、明经、进士等等科目。其中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帖经、经义、时务策。进士考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明经录取十分之一、二。进士录取率仅为百券之一二,称“士林华选”。

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科目多临时设置,不常开科,平民子弟和官员皆可应试,取人少。

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考试选官是历史性进步。它有利于扩大政权的阶级基础,进一步冲击旧的门阀士族制度,提高官员的素质并改善吏治。但是还有诸多局限性,讲宋代科举改革时再作比较。如名额少,通榜公荐、常受家世左右等。

7 .修订《氏族志》

唐高祖建国时,士族地主主要分四个地域集团。即山东士族尚婚姻;江左士族尚人物;关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贵戚。

关陇贵族靠武功起家,在唐政权中实力最强,是左右政局的力量。江左和代北在唐已全面衰落,山东贵族以崔、李、卢、郑等影响较大,其家族世出高官。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抬高皇权的地位,唐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订《氏族志》,这次所修氏族志在李世民干预下,“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旧贵州崔氏降为第三。其他基本上按当朝官员的地位高下。于是原有的一些庶族获得了士族名分,而山东士族等进一步受到打击。所以这次修《氏族志》,有利于加强皇权。但其打击力度还有限,至武则天时才进一步打击之。

8 .贞观之治:

经过以上一系列改革,唐太宗在位期间( 626-649 ),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较快,文治武功空前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历史上总结其致治之由很多。

教材上总结为:①以隋之为鉴,重视民心;②重视选官用人;③注意纳谏;④注意法制,执法严明等等。

这个优良政风表现为:①以史为鉴;②尊贤纳谏;③实施王道政治。台湾学者:“主要在于群臣协力共治,营造优良政风,有以致之。

贞观年间,确实出现了封建社会少有的“治世”局面。这与李世民有较大关系。因为他从农民战争及自身在统一战争的经历中深刻体会到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他认识到是人而不是天,决定人们的命运。而且,他与他父辈不同的是,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谨守儒家的治国经验,使士大夫参与国事并有权有责。贞观之治之所以被后世封建士大夫长久地颂扬,就是因为后世的官僚士大夫,也希望自己能遇上一个这样的明君,他是尊重他人,虚心听取不同意见,能与臣下融洽相处,并厉行节俭,严格执法的明君。他们往往用唐太宗的成功例子规劝当朝君主。

实际上唐太宗早年的功劳有美化成分,他在位的后期也拒谏,也大兴士木、劳民伤财,当时政府的财政状况并不好。但是他的美好形象和“贞观之治”的概念一样,成了一种理想的政治模式,不仅对后期唐朝,而且对宋元明清的君主,都有深远影响。

三、武周政治

1. 从高宗继位到武周代唐

2. 武周时期的政治纷争

关于武则天,传统史学限于偏见以贬为主。这些年,虽有研究,但还有许多有争议之处。例如教材上讲他出身低微,其实也有争议,有人认为,她的家族并非庶族。武则天的父亲曾当过木材商人,但她的父亲是李渊从太原起兵时最早的支持者之一。实际上他父亲武士矡出生于太原地方(代北)望族,由于在兄弟中排行第四,没有象兄长一样进入官场。唐高祖起兵后,他在攻打长安的战斗中立过显功,后升任工部尚书,

并曾出任两个重要州的都督,被封为“公”。唐高祖李渊为酬谢他,将隋朝皇室的一个宗女嫁给他作二房,以示荣宠,武曌便是他这第二房太太所生,因此,武曌又与隋王朝皇室有血缘关系。或可称之为李唐新贵。

武则天初为太宗后宫才人,后与李治恋爱,他利用各种手段甚至告密,闷死自己的亲生女儿等等。打击陷害了许多反对立她为皇后以及不支持她立周代唐的各级官员和李唐宗室,由于唐初有权有势的高官显官以关陇士族为主,因此,说武则天沉重打击了唐代士族势力,是可以的。如贬杀长孙无忌等;镇压徐敬业拥立庐陵王的起兵;借刘思礼谋反案诛杀“海内名士” 36 家,其亲党被连坐流窜一千多人,任用酷吏杀宗室贵戚数百人,大臣数百家,使李唐为首的关陇士族元气大伤。

3. 武则天的作为与武周政治的功过是非

武则天执政期间,除了采用各种手段杀虏士族以剥夺其政治权力外,他还从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上打击士族势力。如 659 年她通过高宗下诏改修《氏族志》为《姓氏录》,改修原则是“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于是武家被升为第一等,许多凭军功起家的庶族新贵被列入士族,原有的士庶限界进一步被打破。所以说,武则天《姓氏录》对门阀制的破坏远远超过了唐太宗所修《氏族志》。

武则天执政期间,继续推行均田制,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她经常发布劝课农桑的诏令。规定以农业政绩的好坏来升降地方官。她还令人编写《兆人本业记》的农书,颁行全国,指导农业生产。所以,她统治期间,社会生产继续发展,人口也有了迅速增长,净增 3714 万口。

武则天执政期间,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开“南选”。科举出身人在高祖时 7% ,太宗时 23% ,高武时 35% ,武周时 40% ,(见教材)年均录取人数是贞观年间的一倍以上。

为了广泛搜罗人才,武则天创立了“自荐”和“试官”制度。 690 年,她派出存抚使十人到各地搜荐人才,许多落弟士人和乡村教师被荐。荐人太多带来了“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的弊端。她选用虽多,但只要发现不称职者,立即废黜,甚至诛杀,务取真才实贤。她选用的狄仁杰很有名,后来玄宗开元时的名臣宋璟,姚崇,张九龄等也是此时提拔上来的。陆贽议她用人:“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旧唐书卷 139 )。

在她执政期间,重用文人学士编修了一系列前朝正史、本朝实录及文选、乐书等,刻印了大部分文学汇编。

外交上,唐与新罗联合,攻灭百济,西域影响远,军事武力达到唐代顶峰。

但是,武则天也是一个有很大消极面的人物。其表现有:

①任用酷史,实行恐怖统治,滥杀政敌,其中杀了不少好人。

②大肆纳官,使官僚队伍迅速扩大,但她多数不予重用,所以她被迫退位时只有一个大臣哭,官场风气败坏,贪污风大行。

③崇佞佛教,大肆封禅祭祀,修寺造像,铸九鼎,修天枢,建明堂,浪费无度,加重了百姓负担,导致财政危机日深,阶级矛盾尖锐。

④杀害宗室,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武则天当了 15 年皇帝,到 705 年, 82 岁时身染重病,宰相张柬之等发动政变,强迫武则天传帝位给她儿子唐中宗李显,复国号为唐。当年,武则天就病逝了。

四、唐玄宗与开元之治

1. 唐玄宗登极

2. 开元年间的改革与“开元之治”

唐玄宗即位以后,特别是他在位的前期,先后任命了正直干练的姚崇、果断而坚持原则的宋璟,以及张九龄、张嘉贞等人为宰相,针对时弊,进行了一些改革,促进了当时社会的稳定,经济文化的繁荣,成为唐王朝发展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要讲开元改革和开元之治,不能不了解姚崇这个人物。姚崇( 651-721 ), 677 年科举入仕,曾任一系列军职,在河北抗击契丹,深受武则天赏识。 698 年曾拜为宰相,在武则天下台前一直任宰相。他不信迷信,反对天命论以及佛家的因果轮回理论,主张修人事以应天变。他曾向唐玄宗提出十条建议作为担任宰相的条件。如皇帝须以仁爱宽治恕天下;行法必自皇亲贵近始,法律面前不分亲疏;树立皇权威望,皇帝要以礼待大臣;限制宦官干预朝政;皇亲国戚不能担任御史台和三省要职;容纳直谏;废除苛绢杂税;停止修建寺院道观;不侥幸军事冒险对外穷兵黩武等等。这些建议大多在开元年间的改革中得到了贯彻。

此外,玄宗开元年之初,所用宰相等高级官员,大多是科举出身;他们来自官宦家庭,但并非豪门大族;大部分人曾在武周时供职朝廷,如曾任御史中丞者多人;大部分来自武周政治中心地洛阳及河北河南地区;他们大多在武周时入仕,大部分是杰出的学者和有实际行政能力的官员。开元改革就是通过这样一批人进行的。

改革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其他各方面。

①政治方面

首先:调整中央决策机构。

其次,改革地方官选任制度、整顿吏治。

其三,修订法典:

②经济方面的改革:

首先兴修水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其次,检田括户,限制土地兼并。

其三,抑制食封贵族

③军事方面

④文教方面,重视发展文化教育

⑤限制宗室外戚权势,减少宫廷政变以稳定皇权统治。

五、唐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经过一百多年的恢复发展,唐朝的社会经济在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达到高峰,呈现出繁荣局面。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牧业的恢复和发展

①水利工程增加了。

②生产工具大为改进。改旧的直辕犁为曲辕犁,省时省力,提高了耕作效率。其灌溉工具除前代已有的翻车等外,又创造了连筒、桶车、筒车等新工具。

③官私仓库粮食充足,物价降低了。

④户口数逐渐上升。表明劳动力增加了。

⑤垦田面积空前增加。略高于西汉最高额。

⑥畜牧业 , 养马业发达 .

2. 手工业的发展

经过劳动者的辛勤劳作,唐朝前期手工业的一些主要部门中,其技术水平、产品种类和生产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表现突出的有:

A 纺织业:产量大,品种多,质量高,染色技术高。

B 陶瓷业:邢州窑,昌南镇(景德镇)。杰出代表是:唐三彩,堪称艺术珍品。越州窑。近年考古还发现了五彩陶俑,技术水平比三彩陶器更高。

C 矿冶业:唐朝建立后,规定西、北缘边诸州,禁置铁冶及采矿,而其余地区诸州出产铜铁之处,在政府优先经营矿冶业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营开采,但私家所铸得的铜、锡等可铸钱币的金属,一律由政府一手买断。玄宗开元年间,政府加强了对私营矿冶业的征税管理,也强化了官营矿冶业的经营管理。德宗时,各类矿达 170 处左右。

唐代矿产数量增加,铸造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考古发现的扬州铜镜和金银平脱器的制造工艺,突出地反映了当时的铸造水平。铸币业发展起来,天宝时 99 处,年铸额 32 万七千贯左右。

D 造船业也有了显著发展

除官营制造的御舟、漕船、战船外,民间私制的舟船也很多。当时形成了扬州、洪州、宣州、金陵等几个造船中心。史称“东南郡邑无不通水,故天下货利、舟楫居多”。造船业的发达,加速了各地经济交流。唐时,唐船远航至印度洋和红海,有“海上霸王”之称。

3. 茶叶贸易的兴起

我国是茶树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种茶、饮茶的国家。三国蜀汉时,文献上已有蜀地种茶、卖茶的记载。历经南北朝,茶树载培扩展到长江流域,饮茶渐成风俗,茶叶贸易初具规模。到了唐朝,茶树的栽培、茶园管理及茶叶制作等方面,均有了长足进步,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据史书记载到玄宗开元年间,饮茶风俗从长江流域北上,漫延到黄河流域。“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可见,茶业迅速成为重要商品,贸易繁忙。产茶各地出现了一些名优茶叶,并行销吐蕃和回纥地区。这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4. 商业的繁荣和交通的发达

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农业、手工业的发展,都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唐代商业繁荣的表现主要有:

商业都市空前繁荣。

第二节唐朝后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事件,它把一个集权、富饶、稳定、地域、辽阔的强盛帝国,搞成了政治纷争不断,财政拮据,地方四分五裂,中央集权陵替的国家。安史之乱,不仅是唐朝历史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转折点。那么,为什么一件基本上是军事性质的事件会把唐朝历史截然分为前后两段,并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呢?

实际上,安史之乱后中国封建社会所发生的转变不仅仅是因为叛乱本身,而是有深刻的社会背景的。这一转变的深刻的社会背景在安史之乱之前就显现出来。不过,叛乱发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充当了强烈的催化剂作用。

1. 均田制的破坏与经济结构的变化

①均田制的破坏

②地主庄田经济的发展

2. 府兵制的终结与军事格局的变化

府兵制也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前提的。

(吴枫、陈伯岩著《隋唐五代史》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4 年,认为府兵制与均田制没有直接关系,也不是兵农合一的兵制,而是一种世兵制。)

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自武周时开始废坏,到玄宗时终于走到了尽头。

在府兵制下,出兵役虽然可以免除本身的租调,但是兵甲衣粮自备,所以,服兵役也是一项极其沉重的负担,均田制破坏使均田农民所占土地日益减少,或完全丧失了土地,就更无力负担沉重的兵役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民想方设法逃避兵役,有的向未设军府的州县迁移,甚至自残手足以避征兵。这样一来,府兵的兵源就渐渐枯竭了。与此同时,由于边防线的延伸,唐朝不断向边境增兵,戍边的兵额日趋扩大,士兵服役的年限日益延长。边将们又肆意虐待戍边士兵,因此,人民视服兵役为畏途,谁也不愿当府兵,于是府兵制逐步废坏。天宝 11 载( 749 年),唐政府不得不下令废除了府兵制度。随着府兵制的破坏,募兵制发展起来。前面讲到,到了玄宗开元年间,无论京师宿卫、边镇戍兵,乃至地方武力,已基本上被募兵制代替了。

在府兵制下,无论是宿卫京师还是住守边关,士兵都是定期轮换的,他们的调防权由中央统一控制, 40% 府兵宿卫在京城及其周围,战争爆发时,中央统一征调兵力,并临时委派高级指挥官,这样兵权在中央,形成“内重外轻”的格局。

募兵制代替府兵制后,由于唐玄宗时与周边部族战事增加,天宝年间,西南两次败于南诏,东北败于契丹,高仙芝在西北失事,使得边防重镇的军事实力迅速增强,当时的精兵猛将都聚集在边镇之地。而且,为了加强日常训练,缘边地区将得专其兵,兵将之间形成了密切的隶属关系。掌握边镇武装力量的官员叫节度使,节度使势力在当时称为藩镇,或方镇。

唐睿宗景云二年( 711 年),开始设置节度使,以后逐渐增加。天宝初年,唐朝共设置了安西、北庭、河西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治广州)。与此同时,唐王朝中央和内地所控制的兵力只有 8 万人,而十镇边将及其他边地驻军达 49 万。中央和内地所控制的兵力仅及边镇的 1/6 。如安禄山领范阳、平卢两镇节度使,统兵 12 万,已超过中央禁军数,他又兼河东节度使,有兵力五万五千。这表明,先前府兵制下“内重外轻”的军事格局已被“内轻外重”所代替,唐王朝丧失了拥重兵,居关中以驭天下的军事优势。

不仅如此,庞大的军队及其家属的供养,需要有充足的军需供给,于是节度使兼管屯田、营田使,有了理财权,并负责支用朝廷下拨的军事物资,兼度支使,管理家属又兼管民政。节度使的权力融军事、财赋、民政于一身。“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很快成为强大的,中央难以制御的离心力量。而中央朝政的昏暗又为方镇起兵提供了良机。

3. 天宝年间的社会政治危机。

二、安史之乱

1. 经过

2. 影响

①经济方面:

②政治方面:

③军事方面:

三、唐朝后期的政治斗争

1. 唐中央与藩镇割据势力的斗争(中央与地方矛盾)

藩镇数目很多,《新唐书·方镇表》共列 42 个,其实远不止这些。藩镇中,势力最大危害最烈的是成德、卢龙、魏博三镇。时称“河朔三镇”。成德镇(治恒州,今河北正定),占有今河北中部和南部诸州, 762 年开始,李宝臣任节度使,他“不禀朝旨,自补官吏,不输王赋”。魏博镇治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占有今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地区的诸州。自 763 年,田承嗣任节度使时开始割据,他“重加税率,缮治兵甲……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卢龙镇治幽州(今北京),自 763 年李怀仙任节度使始割据,占有今河北中北部及辽宁西部诸州。他也是“贡赋不入于朝廷。”

以上三镇首领都是安禄山、史思明旧部,他们各拥强兵,表面上尊奉朝廷,但自命官吏,自行法令,都不上缴赋税。节度使的职位也实行父死子继的世袭制,或由部下拥立,事后报中央追认,中央不能更改。如成德镇先后被两个家族统治,一个家族统治 38 年,另一个统治 86 年。刘姓在幽州相继统治 36 年。魏博则先后由田姓和何姓两家分别统治 49 年和 41 年。

以上三镇独立性最强,他们常常公开与中央对抗,被称为“叛镇”,因地域也被称为河朔型藩镇。包括:淄青、淮西、宣武、沧景、泽潞等镇。叛镇之外,其他方镇根据地理位置及其与中央的关系可分为三大类型:

一是中原防遏型藩镇。相当于今河南、山西、江苏等地,主要由汴宋、武宁、忠武等十镇。他们的作用有两个,一是牵制、扼制河朔型藩镇;二是保障运河运输线,实际上也就是保证唐中央政府的财源。

二是边疆御边型藩镇,主要是为了防遏西北、西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入侵而设置的,辖区涉及今两广、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的广大地区。

三是东地财源型藩镇。辖区涉及今浙江、江西、安徽、福建、湖南、湖北等广大地区。这里是唐政府驻兵较少的财赋来源地。

以上三种类型的藩镇割据性较弱,大体上还服从中央的政令。但也不时发生叛乱,与中央对抗。另据王援朝研究,他认为藩镇的类型应划分为:长期割据型、一度割据型、京东防内型、西北防边型、南方财源型。(《唐史论》 5 ,三秦出版社, 1990 年)

当时,在藩镇中央之间,藩镇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唐中央为了巩固王朝统治,与藩镇之间展开过多次斗争,最突出的就是唐德宗在位时所谓的“四镇之乱”,“泾原兵变”以及唐宪宗时的“淮西之乱”。

割据局面之所以长据延续,其原因在于:

中央方面:没有足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消灭方镇,只是设法自卫而已。

唐德宗在位后期,已经着手从财政、军事、行政各方面加强皇权。如扩建神策军,这支听命于皇帝的军队到德宗末年已达 20 万,其中一部分守卫京师,一部分派驻西北边境,因此,朝廷的军事权力在保卫京师及对外防务方面负起了责任。同时,唐德宗通过派遣宦官监军使,加强监军使的权限,加强了他本人与服从中央政令的方镇之间的联系。

经济方面:德宗朝开始实施两税法(后面讲),并使沿运河的各方镇听命于中央指挥,保证东南财源畅通。但是唐德宗的作为有利也有弊。他强化君权,全神贯注于朝政,不信任大臣,转而重用宦官,他使宦官第

一次掌握了帝国的中央军队。经济上他接受地方长官的巨额“上贡”,使百姓受害。唐德宗加强皇权,增加收入的措施为唐宪宗实施削弱藩镇政策打下了良好基础。可惜,宪宗在位 15 年过早地被宦官杀了。

在藩镇方面:

各方镇各有不同的特殊情况:

自立性最强的是河朔型叛镇,他们虽然有较大离心力,但是与其他方镇一样,都无意于争夺皇位,并不热衷于攻取长安,称孤道寡,而是满足于控制自己的地盘,或找机会扩大地盘,以便在地方上称王称霸。他们担心中央组织兵力消灭他们,也担心邻近方镇,强大起来以后吞并自己,因此方镇之间较少联合。他们之间互相不信任,不互相支持,因此也难以取代中央。他们并不积极支持中央消灭其他方镇以免自己陷于独立地位,而是希望维持现状。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职任得到朝廷合法的承认,每个节度使都孜孜以求,想取得朝廷正式的任命,朝廷若不加任命,他们认为是不正常的。

宪宗授予支郡刺史兵权以后,节度使的军事、财政权力都受到牵制。穆宗即位以后,藩镇部队长期不扩编并常常缺编,影响了其战斗力。正由于节度使的任命还受中央控制,唐朝后期,中央所任命的节度使一半是文臣,一半是曾担任过神策军头目的人,藩镇长官的地方色彩淡了。

在方镇内部,主要指长江以北的河朔型和中原型藩镇。节度使都建立了忠于自己的衙军(牙军),负责节度使的安全,这些亲卫军主要由以下人员组成:

一是节度使厚资养活的“私人”士兵,名义上的养子即义子。他们是节度使的贴身保镖,待遇优崇,一旦笼络失当,他们也会起而逐杀节度使,换易主帅。

除亲兵以外,节度使的其余部队分驻各州县及经济、军事重镇。此外,节度使还召用本地团练兵,以保卫自己的家乡。这些团练兵在对外征服方面无多大战斗力,但在守卫自己的家乡时,往往能发挥强大作用。节度使府中,自行任命的幕府官,既有落第举人,铨试不中人,也有军人,这些多是没机会进入中央任命的官僚队伍的人,他们在这里找到了为官行政的机会,待遇优厚也支持了方镇势力的存在。

就这样,一个削弱了的中央王权,与处于自治或半自治状态的藩镇之间得以维持了一个较松散的、也较稳定的结构,并维持了一百余年。

2. 中枢政制的演变

3. 南衙北司之争

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军权后,地位更加巩固,权势愈加膨胀,以至操纵官员的任命,掌握废立皇帝乃至生杀皇帝之大权。宦官专权的局面就形成了。

当时固然多数官员屈服于宦官的权势,看他们的眼色行事。但是也有奋起抗争者。唐制,朝官的衙门多在皇城,宦官则居宫城,皇城在宦官衙门(在宫城)的南面,因此,便以南衙代指朝官,北司代指宦官。南衙北司之争,就是朝官和宦官的冲突与斗争。宦官专权既威胁到了皇权,也引起朝臣的反对,因此,当皇帝和朝臣想有所作为时,势必与宦官展开斗争。其突出事件有“二王八司马”事件(永贞改新)和“甘露之变”。

①“二王八司马”事件:

②“甘露之变”:

4. 朋党之争

①士庶之争

②牛李党争

四、安史之乱后的经济改革:

1 .第五琦与刘晏的理财措施

随着唐高宗武周以后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扩张和均田制的日益破坏,越来越多的均田农民变成了流民,国家直接控制的人口和耕地数量迅速减少,以租庸调为主的农业税收越来越难以保障日益增加的官僚队伍和军队的支出。玄宗时,政府的财政状况一直较差。

安史之乱,不仅打乱了唐王朝的正常统治秩序,而且加剧了政府财政收支上的矛盾,国家财政基本上陷入崩溃境地。于是,增辟农业税之外的共他财源,以保障平定叛乱和挽救王朝危机,成为一件十分紧迫,也是当务之急的大事。

唐肃宗乾元元年( 758 年),盐铁转运使第五琦采纳了开元九年刘彤提出的由政府垄断经营盐铁木等山泽之利的建议,并将这一建议付诸实施。

这一年,第王琦借鉴平原太守颜真卿控制盐利以赡军用的成功做法,奏请唐代宗:“创立盐法,就山海井灶收榷其盐,官置吏出粜。其旧业户并浮人愿为业者,免其杂徭,隶盐铁使,盗煮私市罪有差。”即将食盐的产销环节全部控制在政府手中,并提高盐的售价,每斗 10 文一下子提高到 110 文。实行这种禁榷制度的结果,政府大获其利,榷盐收入每年在 40 万贯左右,史称这一改革“人不益税而国用以饶”,缓和了当时政府极度紧张的财政状况。第五琦的榷盐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法也并非尽善尽美,最大的弊端在于全面垄断食盐的产销环节,使得政府不得不广置专卖机构,增派官员,致使官僚机构臃肿,经营管理的费用及损耗增多,从而直接影响了榷利的纯收入。

从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年)到唐德宗建中元年( 780 年),任盐铁使,并兼转运常平等使的理财专家刘晏主管东部海盐专卖事务,在此期间,他对第五琦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一方面大力精减原来臃肿的盐政机构和冗官冗吏;另一方面,把政府统购统销食盐改为政府在产地统购食盐,以榷价批发给商人,再由商人运往各地零售,使政府从繁琐的食盐运销事务中解脱出来。这样,不仅避免了多设盐官扰民的流弊,而且减少了开支,使政府的收入大增。刘晏主持盐政之初,每年盐利 60 万贯,大历末年每年增到 600 万贯,盐利收入占当时国家财政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成为皇室及军费、官俸开支的重要财源。

除对盐法进行大力改革外,刘晏还对漕运进行了整顿,并大力推行了常平法。

当时,由江淮沿运河向关中运粮的漕运是唐王朝的生命线。刘晏主持疏浚河道,训练漕卒,在扬州制造坚牢的运船,把十艘船编为一纲,分几段路程节级向关中运粮。这一流通领域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刘晏在各道设巡院,选择精干廉洁的人作知院官。知院官每旬每月负责把本道各州县的雨雪丰歉情况向中央申报。政府在丰收地区用较高的价钱籴进粮食,在歉收地区用低价粜出,这不仅利用粮价之差获利,而且有利于保持各地物价大致稳定。

刘晏的改革,在当时为纽转国家财政困窘的局面发挥了一些好的作用。在盐法运作较为正常时,榷盐之利在国家财政中一直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2 .两税法的实施:

均田制的瓦解,农民的大量流亡,使唐政府以身丁为剥削对象的租庸调制度愈来愈难以维持了。安史之乱后,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唐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新的税收项目,使赋税制度越来越混乱,造成了科敛名目繁多的严重局面。

为了整顿赋税制度的这种混乱局面,保障中央政府获取足够的税收,以应付安史之乱后的新形势,唐德宗建中元年( 780 ),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做出了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数额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这就是两税法。

( 1 )两税法的来源:

( 2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 3 )实施两税法的意义:

( 4 )两税法的不足之处:

五、唐后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安史之乱以后,北方黄河流域及其以北成为藩镇割据称雄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躲避占乱迁移到江南,增添江南的劳动力。因此,唐后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保持了迅速发展的趋势,其总体水平逐渐超过了北方。此即所谓经济地理的变化。

1 .农业方面:

①兴修水利掀起高潮 , 他们用创造性的劳动使江河湖泊为农业服务。水利工程的增修使南方的开发速度大为加快。唐代修筑的水利工程,在前期北方多于南方,在后期则南方多于北方。

②农业生产工具有所改进。

③唐后期,江南的粮食生产已居全国首位,漕运粮食到京师已成为维系唐政权的命脉。

④商业性农业,如茶业空前发展。

2 、手工业发展迅猛:

①纺织业,南方已超过北方。吴越地区成为江南地区的纺织中心。著名的越州贡品多。

②造纸业在唐代达到以新水平,重要的产地多在南方。如宣、歙、杭、婺(全华)、衢、越、均(湖北均县)、益(麻纸)、韶(竹纸)等州,都是著名的纸产地。

③造船业。唐后期发展显著。刘晏任诸道盐铁转运使时,在扬子县设立了十个造船场,派专知官督造千石大船。不用铁钉。

3 .商业活跃:

①城市商业繁荣:扬州“雄富冠天下”,是漕米、海盐、茶叶等货物集散地,有“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之赞,益州成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其锦绣、井盐、纸张、瓷器、茶叶等物。史称“扬一益二”。其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杭州、广州、泉州、明州、皆空前繁荣。

②大城市出现了夜市,商州活动逐渐冲破了先前的坊、市分离制,不少商人已开始在民坊内开设店铺。农村草市虚市更多。

③出现了柜房和飞钱。柜房——代客商保管财物,并凭帖或信物替存钱者支付款项,以此收取柜租。飞钱——亦称“便换”。是我国产生的最早的汇兑制度,产生于唐宪宗时,其办法是: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地方某道设在京城的进奏院,或交给某军府、某使节、某富家,凭文券到指定地方取现钱。这解决了长途搬运大量铜钱的困难。以上反映出商业水平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级。

第三节唐代的民族关系

唐代是我国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突厥、西域各族及薛延陀、回纥、吐蕃、南诏、靺鞨等,先后在沿边各地建立了地方民族政权。他们开发了边疆,推动了祖国历史的发展。唐朝与这些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汉族人民和沿边各少数民族之间也都有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这种交流和联系,促进了民族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一、突厥汗国及其与唐朝的关系:

1 .东突厥汗国的灭亡

隋朝大业年间,突厥曾被隋军征服,但在隋末战乱之际,东西突厥的势力都再度强大起来。唐朝建立之初,唐高祖为了借助他们的力量,曾和王世充等其他地方势力一样,向突厥称臣纳贡,但东突厥仍不断向内地侵扰,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甚至两度率兵侵犹关中,攻至邠州、武功县,进逼长安。

唐太宗即位以后,对东突厥采取了积极防御的策略。他在关中训练士卒,太宗亲自较射,重赏武艺高强者,以激励士气。同时,由于东突厥屡次对唐朝用兵,激起了其统治下的各部族的反抗,各地起义不断。贞观三年( 629 )唐太宗乘东突厥内部分裂之时,派李靖、李责力等,率十余万大军分道进击,次年( 630 )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汗国灭亡。

东突厥汗国灭亡后,唐政府在其旧地即东起幽州、西至灵武这一带,设置了四个都督府,以便安置内附的十多万突厥民众。“全其部落,因俗而治”。同时,在东突厥故地(今内蒙地区)置定襄、三中两个都督府,下设六年州,任原来的酋长为刺史,实行自治。

当时突厥人内迁至长安居住者近万家,突厥贵族被任命为五品以上官者百余人。

2 .唐和西突厥争夺西域的斗争

唐初,西突厥所控制的西域地区,有许多以城郭为中心的小国。立国在今天山南路的高昌(吐鲁番)、焉耆、龟兹(库车)、于阗(和田)、疏勒(喀什葛尔),是五个著名的地方政权。其中,高昌以汉人曲氏统治,那里土地肥沃、农业发展,并以汉字作通行文字,是汉代西域长史等地方长官的驻地,其居民很多是汉人。

焉耆接近博斯腾湖,有渔盐灌溉之利,农牧业都很发达。

龟兹人们以农、牧业为生,又精于冶铁,写胡书,盛行佛教。

于阗盛产玉,纺织业发展,也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疏勒的农业、纺织业、矿业均有一定发展。

这几个地方政权,都是西汉即已立国的历史悠久、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均和内地有密切联系。东突厥灭亡后,高昌国王曲文泰曾到长安朝见唐玄宗,其他方国也派人到长安,要求加强与内地的联系。但是,他们的这种要求受到了控制他们的西突厥的阻隔。

贞观二年( 628 ),西突厥汗国因内乱发生了分裂,并互相攻战,削弱了自身的力量。贞观四年( 630 )东突厥灭亡当年,尹吾(今哈密)等七城的胡人归服唐朝,唐以其地建西伊州,后改名为伊州,成为唐朝进攻西域的据点。贞观九年( 635 )唐太宗派军降伏了隋来以来占据今青海及新疆东南部地区的吐谷浑,打通了唐朝向西域用兵的道路。贞观 14 年起( 640 — 748 )唐朝经过七八年的经略,先后占领了高昌、龟兹、焉耆、于阗、疏勒等地,设立了安西都护府。这些城镇成为唐朝经营西域的军事基地,对统一西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唐高宗显庆二年( 657 ),唐军俘虏了西突厥可汗,西突厥国灭亡。至此,唐朝控制了整个西域地区,原来受西突厥役属的中亚诸国也都归属唐朝。

唐朝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的十六国之地,在乌浒河(阿姆河)以北的昭武九姓国之地(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设置了许多都督府和州。用其原来的长官统治之,并不收其赋税。长安二年( 702 年),武则天在天山以北设置了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是唐朝设在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前者(分 6 ?都督府, 8 州, 110 县, 126 军府)管辖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及葱岭以西。楚河以南的广大中亚地区,后者(分二州、二都护、 23 都督府)管辖天山以北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游牧地区。

唐统一西域后,西域与内地的政治联系及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唐政府在西域驻扎重兵、任命官吏,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路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进一步推广至西域。

在今新疆出土的唐代各级官府的公文状牒、官衙印章及古代渡关津时所用之凭证。由官府发给。过所(内叙明申请人的姓名、年龄、身伤、携带物品、去向、往返路途、时间等等)、契约等各类文书,充分证明唐朝对西域实施了有效的统治。

儒家文化在西域有所传播。而唐朝的音乐、舞蹈、绘画、造酒等技术则深受西域影响。双方的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们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唐朝统一西域,使古老的东西文化交流要道丝绸之路得以畅通,这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3 .后突厥汗国

唐灭东突厥后,其旧部曾不断反抗唐朝统治。永淳元年( 682 ),突厥贵族骨咄禄利用本族人的反唐情绪,重建政权,建牙、据有东突厥故地。历史上称之为后突厥汗国。

骨咄禄之弟默啜可汗在位时,侵入西域地区,东西拓地万余里,控弦之士 40 万,恢复了先前的强盛局面。后突厥汗国曾不断袭击唐朝,但双方始终努力维着和好关系,并进行互市。由于突厥贵族内部自相残杀。玄宗天宝四载( 745 年),后突厥汗国被回纥族怀仁可汗攻灭。突厥人一部分内迁归附唐朝,一部分西迁入中亚,而大部分受回纥统治。

二、薛延陀和回纥

薛延陀和回纥都是汉魏以来一个古老的部族丁零族发展而来的,丁零族在隋唐时称之为铁勒,铁勒有许多部族,其中薛延陀和回纥各是其部族之一。东突厥汗国灭亡后;这两个部族相继在漠北建立了地方政权。

1 .薛延陀汗国(不足 20 年)

2 .回纥汗国

三、吐蕃

四、南诏的兴起与强盛

隋唐时期,在今云南地区杂居着许多部落,名号繁多,难以胜计。就种族来说,部落最大的主要有白蛮和乌蛮。其中,白蛮是战国以后迁往那里的汉族人和当地人融合发展而成的,他们居住在洱海周围,其文字、语言;风俗大致和汉族相同,他们过着农耕生活。而乌蛮居住在距离洱海较远的四周,比白蛮落后,大致过着畜牧生活。从七世纪初叶到中叶(唐初),乌蛮部落不断向洱海地区迁移,并征服了当地的白蛮,建立了个六个诏,即六个王国。(乌蛮称王为诏)。

居于最南端的蒙舍诏,又称南诏。在 7 世纪 70 年代吐蕃势力进入洱海湖区北部以后。南诏因为距离吐蕃最远,仍依附于唐朝。唐朝为了牵制吐蕃,便大力扶持南诏,支持南诏进行统一战争。到皮罗阁为南诏王时,南诏渐次消灭其他各诏,建立统一的南诏国,定都于太和城(今大理市南)。开元 26 年( 738 ),唐玄宗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南诏进入全盛期。最盛时,大致据有今云南及四川、贵州的一部分,号称“回环万里”,成为西南少数民族所建立的一个强大的地方政权。

天宝年间,由于边将腐败无能,重敛其税,引起南诏的武装反抗,双方多次交锋,互有伤亡,其中两次大的战役均以唐朝失败告终。唐德宗贞元十年( 794 年),不满于吐蕃压迫的南诏,重新与唐朝和好,双方订立盟约,恢复了友好关系。但后来双方仍有战争。南诏后期,王权旁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天复二年( 902 )立国两个多世纪的蒙氏南诏被郑氏推翻,改国号为大长和。

南诏和唐朝之间虽然也战争不断,但是,南诏的统一和归属唐朝,使其政权组织、经济制度、军事制度、思想文化都深受唐朝的影响。为此后该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奠定了基础。

五、靺鞨族和渤海国

靺鞨是后来满族的祖先。这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商周时称肃慎、汉魏称挹楼、北朝称勿吉。隋唐时改称靺鞨。其活动范围主要在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地带。隋唐之际,在靺鞨各部中,居于南部的粟末靺鞨和居于北部的黑水靺鞨成为势力最强的两大部落。粟末靺鞨比较先进。武周圣历元年( 698 ),其首领大祚荣建立了政权,自立为震国王。(振)玄宗开元元年( 713 ),唐朝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所部之地为忽汗州,令大祚荣兼都督。从此,这个政权就以渤海为号。开元十四年( 926 ),唐朝正式名之曰:“渤海国”,晋封渤海郡王为渤海国王。渤海国最盛时,南至朝鲜半岛的北部,东抵今

俄罗斯滨海地区,境内有 5 京, 15 府、 62 州。渤海国和唐朝的关系较好,其国王世代向唐朝请封号,并频繁派使臣到长安朝贡(玄宗一朝就派使 29 次),其贵族子弟多送往长安学习。他们使用汉字,其各项制度也多仿唐朝。其制度“大抵宪象中国”,称“海东盛国”。有三省(宣诏、中台、政堂),六部(曰忠、仁、义、礼、智、信)。

黑水靺鞨与唐朝的关系也较密切。开元 13 年( 725 年),唐朝在其地置黑水军。次年,又在其最大部落设黑水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等官。唐政府另派长史对黑水各部进行监领。

总之,唐朝在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行政机构,使那里与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 926 年,立国 200 多年的渤海国被契丹所灭,此后黑水靺鞨也成为契丹的附属。

从本节所讲内容可见,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唐朝统治者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羁縻州政策的推行,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巩固。

第四节唐末农民大起义

一、起义爆发的原因:

1 .唐末政治的腐败:

2 .社会的黑暗、人民的痛苦

二、起义的经过

三、起义的历史影响:

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①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腐朽统治,虽未立即灭亡唐朝,但使唐政府四分五裂,不久就被推翻了。推翻腐朽王朝的统治,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

②农民起义军南征北伐,横扫大半个中国,给整个地主阶级以猛烈打击,特别是进一步摧毁了残存的士族势力,促进了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化。(此后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为五代和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起义军以“均平”“罗平”“天平”等作称号或年号,号召农民反抗不平均的封建统治,这在农战史上是第一次,说明农民不但要反封建、反暴政,反剥削,还要反豪强兼并,要求平均财富,发展到了要求政治上和经济上均平的新阶段。这对宋、明农民起义提出的口号有深远影响。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是一种空想。

四、唐王朝的灭亡

黄巢大起后,唐已名存实亡。“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本已强盛的藩镇又互相攻杀合并,最后仅剩下十几个,其中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河南),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山西)势力最大。

僖宗死后,宦官立其弟李晔为帝,是为昭宗。这时昭宗成为宦官与主要方镇不断挟持的玩物。 903 年正月,朱温控制了朝廷和京师,他派侄子保护皇帝。 904 年正月已杀尽数百名宦官的朱全忠派人杀宰相崔胤等,逼昭宗迁都洛阳,并于这年八月谋杀昭宗。立昭宗 12 岁的儿子李为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 906 年再次杀掉 30 余名朝廷要官。 907 年废哀帝李,自立皇帝,国号梁,(史称后梁)都开封, 908 年谥哀帝。伟大的唐王朝自 618 年建国到 907 年灭亡,历时 289 年,就这样悲惨地结束了。

第五节唐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唐朝的文化,堪称灿烂辉煌,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唐朝近 300 年的统治期间,政治局面相对稳定的时期比较长,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这都是唐朝文化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一、宗教和哲学

唐王朝在其前中期是很自信的,加以疆域的辽阔,境内外民族交往的增多,除传统的外来佛教及内在道教外,又引进了许多外国宗教:

1. 宗教的流行

当时,新的在唐朝产生影响的外来宗教有袄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

( 1 )袄教,又名“拜火教”。

( 2 )摩尼教:

( 3 )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支派。

( 4 )伊斯兰教

( 5 )道教

( 6 )佛教

2. 反佛思想

( 1 )傅奕( 555-639 )

( 2 )武周宰相狄仁杰( 607-700 )及开元名相姚崇( 650-721 )

( 3 )韩愈( 768-824 ),是唐后期反佛的主将。

3. 朴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

二、儒学和史学

1. 唐代儒学的命运

2. 史学

三、文学:

( 1 )诗歌的繁荣

( 2 )古文运动(恢复周秦两汉的散文体,反对骈体文)。代表人物有:陈子昂、韩愈、柳宗元。

韩愈一方面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的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另一方面反对骈文,提倡继承和吸取以六经、离骚、司马迁、司马相如等的古文成果,力图用新颖的文学语言,创造出一种自由流畅、直言散行,便于表达思想的新散文体。他身体力行,古文运动的胜利,使他获得了“文起八代之衰”的盛誉。但其目的是为了复兴儒道。

( 3 )传奇小说(表明我国古典小说开始脱离萌芽状态,渐渐发育成形了)

( 4 )俗讲和变文。从讲经——讲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当代人物传记。变文,在敦煌遗书中发现,近人编有《敦煌变文集》。

四、艺术

1. 雕塑:龙门,敦煌(唐占近一半)

2. 绘画

3. 书法:初唐四家;盛唐四家。后期有柳公权。

4. 音乐、舞蹈

五、科学技术:

1. 科学技术——僧一行和尚,修历法,测量子午线,观察恒星位置移动。

2. 医学:分科细,孙思邈《千金方》

3. 雕板印刷术

4. 建筑:

六、社会生活

1. 衣食住行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我国民族的基本情况 很早以前,我国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主要内容。 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至两汉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形成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明清时期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巩固。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现有56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1. 59% 。其余55个民族的人口为1.04亿,只占全国人口的8.41 %。因为这55个民族所占的比例小,人口少,所以,习惯上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在我国,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56个民族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局面。也可以表述为各民族“大分散、小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一方面,各民族都有大小不同的聚居区。 我国各民族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局面,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由于历代封建王朝的移民、屯田、屯军,汉族人民不断向边疆迁徙。 第二,由于战争、起义失败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迫使少数民族四处迁徙、或者是汉族起义失败后逃入民族地区。 第三,由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原因,形成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二、我国长期保持着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形态 我国自秦汉以后就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此延绵不断,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直到今天,国家统一局面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土长期保持统一且未被分裂,文化传统古老且未能割断的国度,在世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各民族团结与平等的民族政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清除了极“左”思潮危害,巩固并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运用与创新,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归纳出我国当代民族关系的内涵,提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与共同进步的要求,强调加快发展是增强新时期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开创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新局面。也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坚持、发展与创新。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是我国各民族大团结,民族地区大发展,民族工作成就辉煌的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在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实践中,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民族问题、怎样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这个当代中国民族工作最主要的、最基本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做出了新发展、新贡献。科学地阐明了当代民族问题的内涵。 一、理论背景 在国家初创时期,新中国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破旧立新,确立了民族关系平等与团结的基本准则。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担负拨乱反正与开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局面,确定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的性质,并探索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道路,邓小平提出的富民政策与两个大局思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比如二十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 ,就是为了实现全国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所面临的,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东西部差距也明显拉大,这就需要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与充实新时期民族关系的内涵,江泽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的目标。 作为党和国家的最主要领导人,江泽民在审视了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势,以及当今 我国民族关系的现状与特点后,创新性地指出:民族问题包括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两方面的主要内 容;我国民族关系的内涵应该是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与共同进步;加快发展是增强新时期民族团结的 核心问题。江泽民的民族关系理论,有效地指导了我国的民族工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 在实践中的创新。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当代民族问题的内涵作出了准确的归纳,把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作为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并辩证地指出,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互为因果,良好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得以发展的前提与保证,民族发展繁荣又是形成团结和睦民族关系的物质基础。江泽民从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宏观战略性的思考,认为加速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必经道路,是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的民族情况;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3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一国两制;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教学过程】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的民族情况(制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板书)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汉族以外援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有些少数民族还有或在或小的聚居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的内部事务。 2、保障少数民族行使权利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板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3、新型的民族关系: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 4、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板书) 5、该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 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并要坚决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复习回忆:历史上南北大一统的朝代:秦、汉(东汉和西汉)、隋、唐、元、明、清 二、一国两制和统一大业(板书) 1、提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邓小平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用 “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 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中国的原则 3、成功实践:(板书)(1)香港、澳门问题 ①由来:百年耻辱 香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租界新界。 澳门:16世纪中叶以后,澳门逐渐被葡萄牙人占领 ②实质:主权回归(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7月1日零时整,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 一、课时重难点: 【重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大一统思想 【难点】内容特点影响背景 二、授课过程: 【阶段综述】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政治上大一统政治体制在全国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并得到巩固;官僚体制逐渐代替贵族体制,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汉朝同西域各族发生密切交流;中国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 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思想上由“百家争鸣”到思想“大一统”,经过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科技文化艺术全面繁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 【知识整合】 1、秦朝: (1)统一: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①统一的原因: A、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B、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C、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E、秦国“远交近攻”的统一策略灵活有效。 ②统一: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③扩疆:匈奴、岭南、 ④疆域:东到大海,西到,北到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⑤意义: (2)建立皇权至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含义:包括专制主义(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组织形式)两个概念。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A、中央:皇帝制;其特征、本质 B、建立中央官制----(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 ;职责;九卿中除奉常、廷尉、治粟 内史外,均为皇帝私家服务的,这反映了古代官制特征--- 事务与皇家事务混合一起,,家天下色彩浓厚。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 C、地方:全面推行,建立地方行政体制- ①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朝建立完备的郡县制度,后世沿用,不断 修正,元朝行省制度是对这一制度的大变革。 ②原因: A.经济:小农经济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保护和协调。 B.政治: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长期战乱,辽阔疆域下需要中央集权才能维护统一管理。 C.思想:法家思想主张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 D.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③内容: A.核心特征:皇帝直接任免郡县长官(人事任免权)。 B.机构状况: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郡是直属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设郡守、郡尉、等 官制,分掌行政、兵事、监察。县隶属于郡。设置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与县同级别地方行政机构 称为‘县级以下有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 叫。 ④影响: A.郡县制的设置形成了中央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不得; B.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重要标志。 C.郡县制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与分封制比较,是历史的巨大进步。(3)制定细密、严苛的秦律: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很有影响。 (4)选官: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5)秦始皇的评价: 秦始皇勤于政务,富于实干精神,是具有高度行政能力的政治家。他高瞻远瞩、雄才大略,为实现理想而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坚韧与执著。但在他的性格与举止中也有刚愎、偏执、暴虐的一面。他从事的征战和兴建的工程多数具有深远的进步意义,但却征调太急,赋税过重,刑法严酷,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苦难。他相信人终有一死,却又耗费巨资寻药求仙。这都是他性格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专题讲座 初中中国古代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教学研究 叶小兵(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第一部分对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一、核心内容的界定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初中中国古代历史的教学内容中主要包括了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演进,使学生了解我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其历史发展进程的脉络和特点,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提升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情感;二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使学生从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视野上,了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正确认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自强不息的根本保证,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两方面的内容是交织在一起的,构成了初中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核心内容。 二、在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无论是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上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的一条主线,是中国古代史的主体内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秦汉以来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秦朝以后的两千年间,不断得到巩固与发展。其间虽曾经历了数次分裂又再统一的曲折过程,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大趋势总体上是向前推进的,而国家的分裂、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对立,以及曾存在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等,毕竟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密切交往,团结奋斗,共同开发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的历史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国的版图也是由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共同组成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济、文化的交往把中国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和发展了中华文明。中国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使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结成了休戚与共、共同发展的紧密联系,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 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角度上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在我国这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里,汉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1.96%。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有9056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8.04% 。由于这个原因,习惯上把其余的兄弟民族称为少数民族。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政府(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间却无平等可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

中国政府采取不同方法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行民主改革,并在50年代末完成。这场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制度,使千百万少数民族群众翻身解放,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曾经长期被压迫、遭歧视的少数民族真正变成了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些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形态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度或封建农奴制度下的少数民族,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跨越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鸿沟,跨入了现代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坚持贯彻执行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的政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法律的保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都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在50年代组织人员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建立专门的民族语文工作机构和研究机构,培养民族语文专门人才,帮助有语言无文字或有文字但不完备、不通用的民族创制、改进或改革文字,推进少数民族语文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这些民族文字主要在双语教学、成人扫盲、新闻出版等领域使用。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时间:2014-2015学年度 [课标要求]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以实际行动来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理解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认识到台湾与大陆统一是必然趋势。 能力目标:培养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我国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动材料,培养学生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引导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加强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 [教学重点] 1、处理民族关系原则。 2、台湾是中国领土,台湾必将与祖国统一。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教法选择] 情景体验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视频 导入播放视频:《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让学生认识感悟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设置情境,引出本课学习主题。 践行与评价 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板书)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活动一、师生简单跳几个不同民族舞蹈的动作。提问:歌曲或舞蹈反映的是哪个民族,涉

及了哪些文化内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服饰特点、文化成就。) 活动二、小组代表介绍自己收集的我国历史上民族迁徙和融合的史实,以及八年级地理课中介绍的我国民族分布状况。(得出结论: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少数民族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 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板书) 活动三、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聚居区即五大民族自治区的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自治区是根据什么制度确立的?教师简单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四项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另三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板书) 二、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板书) 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合作小组,快速阅读教材,结合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联系生活,合作完成下面的图表,然后各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交流,看哪个组完成的最准确,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历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中,各民族代表和委员均占一定比例 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教学 对一种风俗习惯是改革还是保留是本民族人民内部的事,任何人和单位不能进行干涉 政府、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公民信教和不信教 实施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通车 1.新型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板书) 首先师生共同感受全国人民为促进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 然后想一想:维护民族团结,我们还可以…… 引导:我们要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中和少数民族同学和睦相处。主动帮助少数民族同学……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我国民族的基本情况 很早以前,我国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主要内容。 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至两汉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形成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明清时期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巩固。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现有56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1. 59% 。其余55个民族的人口为1.04亿,只占全国人口的8.41 %。因为这55个民族所占的比例小,人口少,所以,习惯上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在我国,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56个民族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局面。也可以表述为各民族“大分散、小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一方面,各民族都有大小不同的聚居区。 我国各民族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局面,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由于历代封建王朝的移民、屯田、屯军,汉族人民不断向边疆迁徙。 第二,由于战争、起义失败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迫使少数民族四处迁徙、或者是汉族起义失败后逃入民族地区。 第三,由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原因,形成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二、我国长期保持着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形态 我国自秦汉以后就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此延绵不断,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直到今天,国家统一局面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土长期保持统一且未被分裂,文化传统古老且未能割断的国度,在世界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如此长久地始终保持着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国家形态,客观地说是与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历史发展进程,以及中华民族强大的内聚力亦即“共同性”的不断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概括起来,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所决定的。 1.独特的地理环境 我们伟大祖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端,她的东面是浩瀚无边的太平洋,长达近两万公里的海岸线,对于古代农耕民族而言是根本无法逾越的巨大障碍。西面有高耸云端的帕米尔高原、阿尔泰山等高原屏障。西南方向则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众多山脉纵横其间,喜马拉雅山如同一扇巨墙,成为青藏高原与南亚次大陆的自然分界。北面是著名的蒙古高原,那里多是戈壁沙漠,所谓“平沙万里无人烟”,环境异常恶劣。中华民族生存的这片地域,亦即一面邻海,三面为陆上高 山或戈壁阻隔的地理状态,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性的半封闭的地理“单元”。基此,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三课时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1、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板书) (用录音播放几首少数民族歌曲片段,引入新课内容,也可由教师简单跳几个不同民族舞蹈的动作来引入新课。)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 (在与同学们一起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得出:)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用江泽民同志的“三个离不开”来阐述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2、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板书) (以活动中导入,使学生体会到各民族在创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等方面所具有的权利,从而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板书) 民族平等,团结和繁荣 (再从法律的角度加以阐述) (2)、自觉维护民主团结 (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作到“三个尊重” 3、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从两幅图案入手,了解并体会祖国统一及“一国两制”) (1)、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板书) (教师讲述爱国统一战线的内涵,并用香港、澳门回归后实行的制度的事例,来说明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板书)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板书) 一国两制 坚持一个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板书) (再从连、宋打破僵局,访问大陆到目前台湾民众意愿来说明祖国完全统一的必然趋势。)(与学生一起简要回顾第三课的主要内容并布置学生预习第四课内容。) 预习提纲:①当今世界各国(包括中国)要发展,应当怎么办?中国如何走发展之路? ②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哪些基本国策? 小结: 板书设计: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采取了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权利在社会生活和政府行为中得到有效落实和保障,形成了各民族平等相待、团结和睦、友好互助的良好社会环境。并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加强民族团结、搞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总结出一套成功经验,那就是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群众性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民族地区的稳定事关祖国边防巩固,社会长治久安;少数民族的发展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没有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振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民族地区的进步和发展不但需要各族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也需要经济发达地区的帮助和社会各方面献计出力。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在全国广泛深入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国务院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为了使民族团结成为强大的社会舆论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就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彦语吗?连三个臭皮匠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这不就说明团结力量大吗?今天,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就是要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意识,齐心协力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同时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名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任命弘扬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请记住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之余,也引导同学们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引导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使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义务,同时也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项应尽的义务。 初二(1)班 魏其澄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1、形成和初步发展:公元前221年,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汉朝初步发展。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军事上,北击匈奴、移民戍边、修筑长城、统一东南地区、修筑灵渠。汉朝“大一统”:政治上,解决王国问题;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军事上,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对外关系上,加强对西域的管辖,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2、繁荣: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空前发展时期。隋朝:政治上,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完成全国统一;创立科举制,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政治上,出现繁盛局面;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设立机构(安西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边疆地区、实行和亲政策(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对外关系上,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接受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游。3、新发展:元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有了新发展。政治上,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行省制度,加强对全国的管辖(加强对台湾、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划)、疆域空前;民族关系上,民族迁徙、形成新的民族—回族。4、巩固: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明清: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疆域空前;对外关系上,由开放(郑和下西洋)走向闭关(闭关锁国政策)、反抗外来侵略(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民族关系上,加强对边境及少数民族地区管辖(西藏: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新疆: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驻军;土尔扈特部回归)。民族融合的高潮: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促进了民族融合,出现民族融合高潮。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以来,五胡内迁,与汉族杂居,北方黄河流域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国家结构形式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实行地方适度分权。 我国采用单一制的原因: 第一,历史上有着统一的传统和实行单一制的渊源。 第二,各民族之间有着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传统。 第三,各民族主要是和汉族相互杂居,“大杂居、小聚居”。 第四,近代以来,结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统一战线。 第五,各民族之间,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需要互相学习、帮助、支持,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第六,防止和抵御外来干涉和侵略,维持我国的独立与安全,需要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与合作。 我国单一制两大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 「民族区域自治」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其特点如下: 第一,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的。 第二,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 第三,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实现。自治权:中国少数民族人民在民族自治地主内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主权力,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特别行政区」最出是针对台湾做出的,但在香港、澳门付诸实施。依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特别行政区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心是一个国家。特别行政区是一级地方政府。 第二,两种制度共存,但主体是社会主义。 第三,高度的自治权。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特别行政区的建立和“一国两制”的实践,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创造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带有某些复合制特征的单一制。

第七章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公共权力的载体和公共权力运作的政治组织系统,是阶级统治和政治统治体系的核心。 第一节国家机构的含义、构成、特点和组建国家机器在政治科学上就叫做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体系的总和,包括全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日常活动的组织体系。 国家机构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的需要。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要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凭借一定的权力设施。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政治体系,由此决定国家机构具有组织体系结构性。是一个复杂严整的权力组织体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国家机构是一个动态功能组织系统。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应地把国家机关划分为分立与制衡的三个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作为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权威代表,这个代表即国家元首。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共同构成国家机构的最基本的主要的组成要素。 (一)国家元首的功能:充当一个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最高政治领导者,依据国内法处于国家最高领导地位,根据国际惯例享有最高规格的国际礼遇,充当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不论在事实上还是在形式上与礼仪上,国家元首是处在国家机关体系的最高地位,象征着国家的统一,体现着最高国家权力,象征着国家主权,行使国家元首的各项职权。通常由一个个人组成。 (二)立法机关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即有审议、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时进行执法监督的国家机关。基本职能是立法和执法监督。 (三)行政机关含有“执行”和“管理”两方面的含义。执行:指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和决定,管理则是指管理国家内政、外交、军事等各方面的事务。负责拟定和执行法律、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对内对外事务的机关。 (四)司法机关是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行使审判权的审判机关即法院,行使监督权的检察机关。 国家机构的特点: (1)阶级性。(2)社会性。(3)整体性。(4)强制性。 制约国家机构的主客观因素: 1.国体的制约。 2.统治阶级统治方式的制约。包括国家治理形式、国家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 3.国度国情诸因素的制约。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教学设计 小楼中学陈春玲 一、目标 【课程内容表现标准】 (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2.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教科书相关内容】 《思想品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九年级第三课。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难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教学目标描述及其评析】 本课通过学习明确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目标1:学生通过歌曲视频、“你说,我说,大家一起来”环节,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目标2:学生通过“民族区域自治说说看”环节,能结合实际,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目标3:通过讲解具体实例(结合增城市的畲族自治村),学生能够掌握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目标4:学生通过举例说明中学生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做到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评析: 本课时中突破难点的总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并在实际生活中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为了提供计划教学与评价的集中点,又陈述了四个具体目标。 目标1的行为动词是“知道”,名词短语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理解事实性知识的类别。 目标2的行为动词是“知道”,名词短语是“含义”,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记忆概念性知识和理解概念性知识的类别。

目标3的行为动词是“讲解”“掌握”,名词短语是“实例”“关系”“原则”,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记忆概念性知识、运用理解概念性知识和分析概念性知识的类别。 目标4的行为动词是“举例说明”,名词短语是“维护民族团结”,所以把这一目标归入运用程序性知识的类别。 【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 九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趋向成熟,好奇心强,对我们国家的民族情况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了解。关于民族问题学生在地理、历史课程中已经有一定知识基础,比如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章第三课《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掌握了我国民族的相关知识,在八年级历史也有《民族团结》这一课,学生已经对民族自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毕竟缺乏完整的学习,缺乏深刻的感受与体验。 因此本课将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全面认识有关的民族政策,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本课表现标准类型及其学习条件分析: ①本课主要属于概念性知识学习类别。 ②其学习条件是:学生在七八年级已经对民族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通过电视或其他媒体感受到少数民族的风采。 3、上述两项分析决定教学程序: 情景体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生成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运用知识。 4、课型:新授课。 5、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 二、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描述及其评析】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源可追溯到史前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源可追溯到史前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曾在《论中国文明起源》中精辟地指出:“谈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第一步是决定‘文明’该如何界说,下一步便要决定什么是‘中国’文明。”提示我们在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中,不能只执着于什么是文明,也应关注什么是“中国”——这既包括关注中国文明之所以为“中国”文明的特色,也包括关注最早的可以称作“中国”的实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们在中国文明探源研究中,应回答下面一系列关于“最初的中国”的问题: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共识最初是依据古史记载的五帝系统推算出来的,这些记载是后代的臆造还是有确实的根据?距今五千年之前是否初步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可以以“中国”命名的文明? ⒈与生俱来的使命 中国现代考古学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了对上述问题的探索,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黄帝是中华民族共祖的观念得到广泛认同。依据古史记载推算,黄帝时代距今约5000年,因此出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提法,并成为民国的有力文化依托。但正当此时,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提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的论断,传统古史系统面临严重威胁。众望所归,“科学地”重建古史成为中国考古学与生俱来的使命。 在当时的古史研究界,虽然古史辨派的“疑古”之风正盛,但新史学派精英们也开始吹起了强劲的“释古”之风,变单纯地破坏古史为以新资料、新视角释读古史。王国维提出著名的“二重证据法”;蒙文通提出中国上古存在炎族、黄族和泰族“三系”;傅斯年提出了夷、夏二分说,等等。 以李济等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考古学家在以考古学重建古史时,也是以“释古”为出发点、以古史记载为蓝图的。因为他们同样坚信:“中国古史的构成,是一个极复杂的问题。上古的传说并不能算一篇完全的谎账。那些传说的价值,是不能遽然估定的。只有多找新资料,一步一步地分析他们构成的分子,然后再分别去取,积久了,我们自然会有一部较靠得住的中国上古史可写。”(李济:《城子崖发掘报告·序》) 在得到由中国考古学家独立主持第一个田野项目的机会后,李济马上选择了晋南地区,因为那里正是文献记载的尧、舜和夏的活动中心。1949年以前,考古工作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以黄河中游为中心的仰韶文化和以黄河下游为中心的龙山文化是仅有的两个被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因为傅斯年的重要影响力,考古学家接受了他提出的“夷夏东西”框架,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中提炼出彩陶和黑陶两大内容宽泛的文化特征,将各地区主要的史前考古发现都纳入到这两大文化系统中,并以东西二元对立解释二者的关系。 上述开创性的工作对关于“最初中国”的问题做出了初步解答,认定古史记载是以史前文化的发展和互动为素材的,中国的根源可以上溯到史前时代。这为后来的古史重建奠定了基础。 ⒉从“中原中心”到“多元一体”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各地考古发现剧增。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已超过六七千处,文化类型的分析及其相互关系的探索日益深入。新的资料表明,仰韶文化早于龙山文化,二者并非

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

中国是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国家,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在祖国土地上劳动生息的范围及其所建立的政权的疆域和政区,都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政区的一部分。这一观点在今天似乎是没有异议的,但其中所包含广泛内涵和深邃的历史背景,需要作一简要的阐述。今天中国国家疆域的形成是有其悠久的历史过程的。“中国”这个概念,在历史上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个“中国”是指国都、京师。《诗经•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礼记•中庸》:“是以名声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这里的“中国”是华夏活动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因为我国阶级社会初期,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中游地区,故称这个地区为中国,称陕北、晋北和冀北地区的民族为北戎、山戎,称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长江流域为东夷、南蛮。以后华夏族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夷戎的华夏化,黄河下游地区也包括在“中国”一词的范围之内。春秋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周王朝及晋、郑、齐、鲁、宋、卫诸国都自称“中国”,而将秦、楚、吴、越视为夷狄。《史记•楚世家》:“秦为大鸟,……垂头中国。”《索隐》:“言欲吞山东。”春秋时代秦国僻在西隅,“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但对西戎还是“中国”自居,楚国在西周末年自称“蛮夷”,到了春秋末年以“华夏”自居,其他中原诸小国,都已华夏化了。秦汉以后,随着华夏族、汉族统治地域的扩大,“中国”一词指统一王朝的全部疆土。《史记•南越列传》:“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赵)佗弗诛。”以后凡当处于分裂时期,则中国多指黄河流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说权云: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晋人将十六国看成夷狄,南朝人骂北朝为索虏,北朝人骂南朝人为岛夷,都自称中国。唐朝统一,没有这种分野,视这个时期为南北朝,李延寿修南北史,一视同仁,双方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宋朝把辽、金、西夏视为夷狄,而元朝则将宋、辽、金、夏均视为中国。明朝人把蒙古视为鞑虏,东北女真为建虏,而清人则将蒙古、新疆、西藏、台湾均视为中国的一部分,从一部记述大清帝国全国总志《大清一统志》即可知。由此可见,“中国”一词有其发展的过程,其含义也不断扩大。19世纪中叶帝国主义侵华前的中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中国”一词作为我们国家主权所达到的范围,是鸦片战争后几十年,中华民族民族意识加强后逐渐形成的。因此我们讲历史上的中国,就应以这个多民族统一国家范围的中国为中国,凡历史上在这个范围内的一切民族和政权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过去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历史上中原王朝、正统王朝统治范围为中国,其他就不是。这种观点无疑是错的,我们不是宋朝人,不是明朝人,我们是现代中国人,我们不应以古人的“中国”为中国;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今天中国的范围就是历史上的中国,这也不对,这岂不是承认帝国主义侵华的合法性了吗?总之,我们要分清中原王朝是中原王朝、中国是中国,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同。否则许多问题就讲不通。那么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在古代形成三大经济区:(一)内蒙古高原以南,大致上即阴山、长城一线以南,青藏高原边缘以东至海,为东部季风区,其自然条件适宜于农业,是汉族聚居的农耕区;(二)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阴山、长城一线以北为干旱和半干旱区,降雨稀少,分布有草原植被,为游牧民族聚居的畜牧区;(三)青藏高原高寒地带由于空气稀薄、气候寒冷、植被稀少,当地居民从事狩猎、采集和原始农业的混合经济;大兴安岭以东、长城以北的东北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人口稀少,森林密布,17世纪以前当地居民主要从事渔猎、采集和少量农业的混合经济区。概而言之,我国历史上可分为农耕、畜牧和渔猎三大经济区。历史上民族、政权之间势力和疆土消长,实际就是这三大经济区的交融和消长。这个发展过程,有几个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战国秦汉华夏族政权疆域的形成和开拓期。春秋时期处于中国分裂状态,见于《左传》的大小国家有120多个,而其时四周夷狄却伺机强大,交侵华夏,所谓“南夷与北夷交,中国不绝如线。”(《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北四方夷狄十分强大,中原诸国都受到威胁,甚至为其所灭。战国时期中原形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2课时) 课标要求: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以活动探究为主,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己体验、感悟,并归纳、提炼出主题。 学情分析: 中学生对我们国家的民族情况和台湾问题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了解。本课将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全面认识社会现象,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促进祖国统一,最终要落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我国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动材料,培养学生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在日常行动中自觉做到“三个尊重”;从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加深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坚信台湾一定能回到祖国的怀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如何做到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2、难点: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的内容和可行性。 三、教学方法: 音乐熏陶法、视频播放法、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等。 四、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达到情感体验与活动相结合。 五、课前准备: 提示学生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材料: 1、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服饰特点、文化成就,重点关注“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等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 2、结合所学历史、地理知识,收集反映我国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学习的史实。 3、收集个别国家和极少数分裂分子企图利用民族问题分裂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相关材料。 4、收集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保持稳定、繁荣发展的数据和事例;收集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相关政策、方针和相关事例。 六、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