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氧疗你需要知道的 5 个问题

关于氧疗你需要知道的 5 个问题

关于氧疗你需要知道的 5 个问题
关于氧疗你需要知道的 5 个问题

氧气天天吸关于氧疗你需要知道的 5 个问题

原创2016-05-17羟考酮

氧疗因效果肯定、方法简便和价格低廉,已成为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呼吸疗法。

对任何一个临床医生来说,氧疗似乎都不陌生,但由于对氧疗相关知识的了解

不够全面,以下问题和回复来自于站友们的分享,在此表示感谢。

1氧气天天吸:吸氧疑问知多少?低流量吸氧,中流量吸氧,高流量吸氧,流

量的数值是多少?

低浓度吸氧,中浓度吸氧,高浓度吸氧,吸入氧的浓度数值是多少?

吸入氧浓度估算公式(21+4Q)%(Q 为流量),根据这个公式,流量与浓度

是否可以对应?

一般低流量是 1 ~ 2 L/min,中流量 2 ~ 4 L/min,高流量 4 ~ 6 L/min;

吸氧低浓度 < 30%,中浓度 30% ~ 50%,高浓度 > 50%;

因为吸氧装置的不同,如鼻导管/普通面罩/储氧面罩,吸氧流量和吸氧浓度无对应关系,吸氧公式(21+4Q)% 只是用来简单计算鼻导管吸氧的公式,不适用

于面罩的吸氧浓度计算。

当吸氧浓度超过 6 L/min 时,应用鼻导管吸氧浓度很难再增加,所以上面的流

量标准也只是针对鼻导管吸氧而言。

普通面罩吸氧流量 5 ~ 6L/min 吸氧浓度约 40%;吸氧流量 6 ~ 7L/min 吸氧

浓度约 50%,吸氧流量 7 ~ 8L/min 吸氧浓度约 60%。

储氧面罩吸氧流量 6 L/min,吸氧浓度约 60%;吸氧流量 7 L/min,吸氧浓度约70%;吸氧流量 8 L/min,吸氧浓度约 80%;吸氧流量 9 ~ 10L/min,吸氧浓

度约 90%。

2低、中、高流量吸氧分别在什么情况使用?

临床上最常见的如 COPD 等Ⅱ型呼衰的患者适合低流量给氧,可以通过低氧刺

激呼吸中枢。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或心源性呼吸困难可以短时间内高流量给氧。

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不宜超过 6L/分。鼻导管吸氧时,是以鼻咽部解剖死腔作

为氧气储备仓,6L/分已能完全预充,提高氧流量不可能进一步增加吸入氧浓度,此时,要提高氧浓度需加用储气囊。

应用普通面罩,氧流量应在 5 ~ 8L/分。氧流量高于 5L,才能将面罩内的绝大多数呼出气冲刷出去,防止 CO2 重吸收。但氧流量也不宜高于 8L,由于解剖死腔和面罩的储气空间已被氧气预充,再提高氧流量,FiO2 也不会升高。

一般认为,在 1 个大气压条件下,吸入氧浓度低于 40% 的氧疗是安全的,吸入氧浓度高于 60% 要注意有可能引起氧中毒,高浓度氧疗时间不宜超过 24 小时。

高浓度氧疗副作用:可导致呼吸抑制,通气量下降,CO2 储留;可引起去氮性肺不张;易导致氧中毒性肺损伤;新生儿吸入高浓度氧,还可能引起视网膜的病变及晶状体纤维增殖症,导致失明。

3应用 Venturi 面罩吸氧浓度最高只有 40% 吗?

Venturi(文丘里)面罩两边有孔,根据 Venturi 原理制成,氧气通过狭窄喷射口时形成喷射气流,在周围产生负压,使环境中的空气通过边缝被吸入面罩。吸入空气量与喷射口氧气流速成反比。喷射口越小,氧气流速越大,吸入的空气量越多。调节喷射口的大小,能分别控制吸入氧浓度在 24%、28%、31%、35%、40%。

Venturi 面罩释放的气体流量超过病人高峰吸气流量时,吸入氧浓度不受呼吸影响。静息状态下,正常人高峰吸气流量低于 30L/min,急危重症病人可增至正常的 2 ~ 3 倍。

呼吸频率快、潮气量大的病人可选择 Venturi 面罩,可精确控制吸入氧浓度,尤适用于 COPD 病人急性加重期氧疗。

4长期高浓度吸氧对患者有损害吗?

如题,COPD 患者,长期大量吸氧 10L/分钟,氧饱和度 80% 左右,这样长期大量吸对患者有损害么?会怎样?

会有损害,COPD 患者建议长期低浓度低流量持续吸氧。慢阻肺不可以长期高流量吸氧的,高流量吸氧可能抑制呼吸中枢,诱发或加重呼吸衰竭,还会导致肺纤维化。

氧中毒:其特点是肺实质的改变。主要症状包括胸骨下不适、疼痛、灼热感,继而出现呼吸增快、恶心、呕吐、烦躁、干咳。预防措施: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肺不张:吸入高浓度氧气后,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时,其所属肺泡内的氧气被肺循环血液迅速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张。主要症状包括烦躁,呼吸、心率增快,血压上升,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昏迷。

预防措施:鼓励患者作深呼吸,多咳嗽和经常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氧气吸入后可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主要症状包括呼吸道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且有损纤毛运动。

预防措施:氧气吸入前一定要先湿化再吸入,以此减轻刺激作用。

呼吸抑制:见于Ⅱ型呼吸衰竭者(PaO2 降低、PaCO2 增高),由于

PaCO2 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失去了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

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对周围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吸入高浓度氧,解

除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使呼吸中枢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主要症状为

呼吸抑制。

预防措施: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给予低浓度、低流量(1 ~2L/min)给氧。5百草枯中毒患者为什么不能高浓度吸氧?

百草枯中毒患者肺内产生大量氧自由基,破坏肺组织,导致肺纤维化和呼吸衰竭。吸氧应该是使氧自由基产生更多,加重肺损害。

百草枯成人致死量为 2 ~ 6 g,吸收后迅速分布到全身组织器官,1 ~ 4 小时

血浓度达到高峰,主要分布在肺组织及骨骼肌。

目前对百草枯尚无特效解药,其治疗主要包括保持气道通畅,维持血压及各器

官功能,减少毒物吸收剂促进毒物排除。

通常,轻、中度低氧血症不宜供氧,因为吸氧会加速氧自由基形成,增强 PQ

毒性和病死率,PaO2< 40 mmHg 或出现 ARDS 时,可吸入 21% 以上浓度氧气,将 PaO2维持在> 70 mmHg,但若患者出现严重呼吸衰竭,即便是使用

机械通气治疗通常也无明显效果。

氧疗过程中的特别提醒

1. 吸氧导管必须放置在有效部位

这一问题看似简单,但常常在临床中被忽视,严重影响氧疗效果,甚或延误抢

救时机。临床抢救中,在气管插管后仍将吸氧管留置在鼻腔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如何能达到氧疗的目的呢?

如患者以张口呼吸为主时,应将吸氧管放置在口腔内而不是鼻腔内,此时如使

用鼻塞式吸氧管,应将鼻塞部分剪去以免其误吸入气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时应将吸氧管置入到插管内并固定,在固定吸氧管时应注意不要堵塞插管管口。

2. 吸氧浓度估算

鼻导管及普通面罩吸氧时,受患者呼吸深度频率等影响,即便在氧流量相同情

况下,不同患者吸入气氧浓度差别较大。根据公式 FiO2(%)=21+4×给氧流

速(L/min)的计算结果,计算求得的 FiO2 只是个大概值,实际 FiO2数值常低

于计算值,而且随流量增加两者差距增大。

此时无论如何增加给氧流速,实际 FiO2 很难提高到 50% 以上。由此可见鼻导

管及普通面罩吸氧时是不会引起氧中毒的。

3. 氧中毒认识上的误区

临床中往往过度夸大氧疗可能引起的氧中毒,在非呼吸机给氧的情况下(即开

放式给氧时)很难发生氧中毒,因为在常压开放式给氧时,FiO2 很难大于0.6。即便是呼吸机给氧时,应该首先考虑保证 PaO2 不低于 50 ~ 60 mmHg,在保

证 PaO2 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 FiO2。

如果PaO2 得不到保证,应用纯氧通气也是完全合理的,相对于维持生命而言,氧中毒可不予考虑。因为严重缺氧可迅速使患者死亡,此时如因顾虑发生氧中

毒而限制 FiO2 是十分机械的做法。

比如在心肺复苏时,应尽可能采用高浓度氧或纯氧来维持通气,以尽可能提高

和保证组织供氧,当然复苏成功后应根据情况及时将 FiO2 调整到安全范围。

【二轮复习】专题十五离子反应doc高中化学

【二轮复习】专题十五离子反应doc高中化学 考纲要求:通过复习离子反应,加深对离子反应概念的认识,熟练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进而强化对离子共存与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定,。 学习重难点:离子共存与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定 学习方法:精讲多练 基础知识 一、离子反应的概念 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也确实是讲,反应物中有离子或生成物中有离子的反应,均为离子反应。由于中学时期涉及的咨询题多数是指水溶液中的变化,因此水溶液中电解质间的相互反应便成了离子反应的常见咨询题。但须注意的是,凡是离子化合物,就含有离子,有时固体状态的物质之间〔如实验室制氨〕或固体与气体之间〔如碱石灰与氯化氢〕发生的反应,也能够是离子反应,只是通常不书写类似如此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水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即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有难电离、难溶及易挥发物质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置换反应等〕。 二、离子共存咨询题 凡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之间或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进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一样规律是: 1.凡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盐的离子〔熟记常见的难溶、微溶盐〕; 2.与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生成水或弱电解质〕酸及酸式弱酸根离子: 1〕氧族有:OH-、S2-、HS-、SO 32-、HSO 3 - 2〕氮族有:H 2 PO 4 -、HPO 4 2-、PO 4 3- 3〕卤族有:F-、ClO- 4〕碳族有:CH3COO-、CO32-、HCO3-、SiO32- 5〕含金属酸根离子:AlO2- 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 NH4+和HS-、HSO3-、HCO3-、H2PO4-、HPO42-等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以及弱碱的 简单阳离子〔比如:Cu2+、Al3+、Fe3+、Fe2+、Mg2+等等〕 4、凡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的阳离子与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的阴离了不能大量共存。 〔1〕、常见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的阳离子有:Al3+、Fe3+、NH4+。 〔2〕、常见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的阴离子有:S2-、AlO2-、CO32-、HCO3--、PO43- 〔3〕、能相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4〕、常见还原性较强的离子有:Fe2+、S2-、I-、SO32-。 〔5〕、氧化性较强的离子有:Fe3+、ClO-、MnO4-、Cr2O72-、NO3-、此外,S2O32-与H+也不能共存〔发生歧化反应〕。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离子方程式正误判定书写离子方程式按照〝一写、二改、消、四查〞的步骤书写。 应注意的是,第二步〝改〞是关键: 1、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2、单质、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如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O2+2OH-=SO32-+H2O,生石灰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CaO+2H+=Ca2++H2O,与醋酸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 Zn+2HAC=Zn2++2AC-+H2个 3、弱酸及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如Na HS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HS-+OH-=S2-+H2O,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HCO3-+H+=H2O+CO2个 四、典型例题: 1.以下各组离子:①I-、ClO-、NO3-、H+ ②K+、NH4+、HCO3-、OH- ③SO32-、SO42-、Cl-、OH- ④Fe3+、Ca2+、SO42-、Cl- ⑤H+、K+、AlO2-、HSO3-⑥Ca2+、Na+、SO42-、C O32-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3)氧化还原反应 核心知识点一: 一、信息型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

3 Fe + 2Fe + 22/H S S - S 3HNO 浓 2NO 2Fe + 3Fe + 3HNO 稀 NO 22H O 2O 2222/()H O Na O H + 2H O 含氧有机物(25C H OH 、224H C O ) 2CO 2()O H + 2H O 方程式的书写不要盲目,首先要根据基本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进行系统分析,判断反应物、产物;然后根据配平的基本方法(基于质量守恒的观察法、电子得失守恒的化合价升降法以及缺项配平)对其进行配平,最后进行检查即可得到。 2. 四步法突破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指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叙述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需要从文字信息中提炼反应物、生成物,进而分析反应中电子得失情况,书写流程为: 核心知识点二: 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有:守恒律、强弱律、价态律、转化律、难易律,下面就各种规律及其作用做个介绍: 1. 守恒规律 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实质是反应中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即n (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 (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应用:①直接计算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物质间的数量关系。 ②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 强弱规律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强弱规律的应用:①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②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能否正常进行。 3. 优先规律 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氧化剂)时,氧化剂(还原剂)通常先和还原性(氧化性)最强的还原剂(氧化剂)反应。 应用:①判断某一氧化还原反应能否正常进行。 ②可判断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 如向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l2,因I-的还原性强于Br-,则先发生反应:2I-+Cl2=2Cl-+I2,然后发生反应:2Br-+Cl2=2Cl-+Br2。 4. 价态规律 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如H2SO4中的S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如H2S中的S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SO2中的S元素)。 应用:①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不能发生。 ②判断同种元素的不同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的化合价变化情况。 归中反应: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只接近而不交叉,最多达到同种价态。 如:H2S+H2SO4(浓)=S↓+SO2↑+2H2O(H2 2- S→ S,H2 6+ S O4→ 4+ S O2)、5Cl-+ClO-3 +6H+=3Cl2↑+3H2O。 歧化反应:当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时,才能发生歧化 如:Cl2 + H2O=HCl + HClO 核心知识点一: 1. 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MnO4-+ 5C2O42- + 16H+2Mn2+ + 10CO2↑ + 8H2O 【解析】根据“四步法”,先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第二步再写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并配平,第三步补项,第四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最后方程式为:2MnO4-+ 5C2O42- + 16H+2Mn2+ + 10CO2↑ + 8H2O。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

缺氧的分类及氧疗方法

缺氧的分类及氧疗方法 氧气是生命所必须的物质,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果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或不能利用氧,组织的代谢、功能都可能发生异常改变,这一过程就称为缺氧。此时我们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氧疗。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做到有针对性呢?这就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先对缺氧症状予以划分,方可做到有的放矢。 注:PaO2 :血氧分压SaO2 :血氧饱和度 根据缺氧程度的轻重游客分为以下几类:

根据以上几种缺氧的分类,即可将氧疗分为低浓度氧疗、中等浓度氧疗、高浓度氧疗、高压氧疗和长程家庭氧疗这五类。 1、低浓度氧疗:又称控制性氧疗,吸氧浓度低于40%.应用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呼吸衰竭,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增高的反应很弱,呼吸的维持主要依靠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2、中等浓度氧疗:吸氧浓度为40%-60%.主要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于有明显通气/灌注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的患者,特别是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不足者,如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等。 3、高浓度氧疗:吸氧浓度在60%以上。应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如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肺复苏后的生命支持阶段。 4、高压氧疗:指在特殊的加压舱内,以2~3kg/cm2的压力给予100%的氧吸入。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溶解血液的氧,以满足组织供氧。常用于一氧化碳中毒、脑血管意外的护理对象。 5、长程家庭氧疗法:指一昼夜持续吸氧15小时以上,吸入氧浓度在24%-28%,使动脉血氧分压上升到8.0kPa(60mmHg)以上的一种疗法。适用于明显低氧血症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睡眠性低氧血症的护理对象。

2014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五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2014届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五 两类重要的反应 2013年高考试题精选 (201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 3++3H 2↑ B.钠与CuSO 4溶液反应:2Na+Cu 2+=Cu↓+2Na + C.NaHCO 3溶液与稀H 2SO 4反应:CO 2-3+2H +=H 2O+CO 2↑ D.向FeCl 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 3+=2Fe(OH)3+3Mg 2+ 【答案】D (2013高考?重庆卷?1)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Na +、Ba 2+、Cl —、NO 3— B .Pb 2+、Hg 2+、S 2—、SO 42— C .NH 4+、H +、S 2O 32—、PO 43— D .Ca 2+、Al 3+、Br —、CO 32— 【答案】A 1.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 2++2ClO -+H 2O +CO 2===CaCO 3↓+ 2HClO B .NaOH 溶液中滴入饱和FeCl 3溶液:Fe 3++3H 2O 3H ++3Fe(OH)3(胶体) C .将氯气溶于水配制氯水:Cl 2+H 2O H ++Cl -+HClO D .用硫酸酸化的KMnO 4溶液与H 2O 2反应:2MnO -4+10H ++3H 2O 2===2Mn 2++ 3O 2↑+8H 2O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 2FeO 4:3ClO -+Fe(OH)3===FeO 2-4 +3Cl -+H 2O +4H + B .用Na 2O 2与H 2O 反应制备O 2: Na 2O 2+H 2O===2Na ++2OH -+O 2↑ C .向Fe(NO 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 溶液: 3Fe 2++NO -3+4H +===3Fe 3++NO ↑+2H 2O D .用铁棒作阴极、碳棒作阳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 2Cl -+2H 2O=====电解H 2↑+Cl 2↑+2OH -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明矾[KAl(SO 4)2·12H 2O]加入足量水中:3Ba 2++6OH -+2Al 3++3SO 2- 4===3BaSO 4↓+2Al(OH)3↓ B .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 +===Fe 3+ +3H 2O C .H 182O 中投入Na 2O 2固体:2H 182O +2Na 2O 2===4OH -+4Na + +18O 2↑ D .CuCl 2溶液中加入H 2S 溶液:Cu 2++S 2- ===CuS ↓

(完整)高中化学专题复习之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之—— 氧化还原反应 一、基本概念 概念定义注意点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被氧化元素失去电子的过程元素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被还原元素得到电子的过程元素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 氧化产物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所 得的生成物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种产物, 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物。如 反应4FeS 2 +11O 2 =2Fe 2 O 3 +8SO 2 中,Fe 2 O 3 和SO 2 均既为氧化产 物,又为还原产物。 还原产物 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所得的生成物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X 2 )、O 2 、 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3)高价或较高价 含氧化合物;如MnO 2 、浓H 2 SO 4 、HNO 3 、KMnO 4 等(4)过氧化 物;如Na 2 O 2 、H 2 O 2 等 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 n 、Fe 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 2 、C、Si等③较低态的化合物; CO、SO 2 、H 2 S、Na 2 SO 3 、FeSO 4 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有关,与 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 ⑵.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有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例1、制备氰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N = Ca(CN)2 + CO↑+ H2↑+ CO2↑,在反应中() A. 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 B. 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Ca(CN)2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 D. 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CaCO3+ 2HCN = Ca(CN)2 + CO↑+ H2↑+ CO2↑(注意生成物中CO2碳元素来自CaCO3,它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即氢元素化合价降低,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故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a(CN)2 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答案:B、C。

适合减肥的5种有氧运动

适合减肥的5种有氧运动 第一,跳绳 在有氧运动行列里面,跳绳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运动。而且跳绳的工具也非常的简单,只需要一根绳子就可以。在做跳绳运动的时候,一定要穿比较宽松的裤子。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有玩过跳绳,其实跳绳是一个非常有乐趣的有氧运动。每天坚持跳绳半个小时以上,很快就能看到减肥的效果出现。 第二,走路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非常的疑惑,走路不正是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的运动吗?是的,走路也是属于一种简单的有氧运动。但是你觉得你自己的走路姿势是否正确呢?如果你想要减肥的话在走路的时候也有属于减肥的走路姿势。在走路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腰要挺直,慢慢的调整自己的呼吸。同时现在很多的上班族都喜欢坐电梯,或者是自己开车去上班。有时候可以尝试一下,上下班的时候走楼梯或者是提前半个小时出门,慢慢走回自己的公司。让自己的腿部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

第三,跑步。 相信大家在上学的时候,每天必不可少的就是跑步这一个项目了。跑步其实在有氧运动里面也是一项非常简单的运动,但是也是对减肥最能起到效果的运动。现在更多的人喜欢在大城市里面工作和生活。慢慢就脱离了以前的运动习惯,小编给大家建议其实每个星期可以抽出两天的时间去外面跑跑步,不仅可以增强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起到减肥的效果。 第四,游泳 相信很多减过肥或者是正在减肥的朋友们都知道游泳这是一项非常好的减肥运动。因为在游泳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需要借助腿部的力量,同时全身的肌肉其实都在运动。而且游泳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毅力的运动项目。不仅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起到减肥的效果,在医学里面游泳还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心肺的功能。

离子反应专题训练

离子反应专题训练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gNO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Na2S溶液2Ag++S2-→Ag2S↓ B.过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ClO-+CO2+H2O→HCO3-+HClO 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CH3COOH溶液CO32-+2H+→CO2↑+H2O D.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SO3溶液2HSO3-+Ba2++2OH-→BaSO3↓+SO32-+2H2O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 CaCO3↓ B. NH4HS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NH+4+ HSO3-+2OH NH3↑+SO32-+2H2O C. 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粗溶液反应生成I2:IO3-+5I-+3H226OH- D. 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g++NH3·H2O=AgOH↓+NH4+ 3.下列各组离子在给琮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1的溶液中:NH4+、K+、ClO-、Cl- B.有SO2-4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l- C.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 D.在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Na+、S2+、AlO-2、SO2+3 4.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 NH3·H2O+CO2=NH+4+HCO-3 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C.用稀HNO3溶液FeS固体:FeS+2H+=Fe2++H2S↑ 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OH-+H++SO2-4=CaSO4↓+H2O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3-=CaCO3↓+2H2 O+CO32-C.碳酸钙溶与醋酸CaCO3 +2H+ =Ca2+ +CO2↑+H2 O 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Fe2++Cl2 =2Fe3+ +2Cl-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钾溶液能导电,所以硝酸钾溶液是电解质 B.固态氯化钾不导电,所以氯化钾不是电解质 C.氯化氢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SO2 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 是电解质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与水反应Cl2 +2OH-=Cl- +ClO- +H2O B.F2 与NaOH溶液反应F2 +4OH- =2F-+O2 +2 H2O C.AgNO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g++2 NH3·H2O=Ag(NH3)2++2 H2O D.Fe3 O4 溶于稀硝酸Fe3 O4 +8H+=Fe2+ +2Fe3+ +4H2 O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 B.碳酸氢钙溶液与少量烧碱溶液混合Ca2++HCO3-+OH-=CaCO3↓+H2O C.FeS固体溶于稀硝酸溶液FeS+2H+=Fe2+ +H2 S↑

运动训练选择题

复习题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_B___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运 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A、运动训练 B、竞技比赛 C、身体活动 D、体育教育 2、以下哪个不是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__D__? A、生物学因素 B、个性心理因素 C、社会学因素 D、生产力因素 3、竞技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本质的特点是:___C_。 A、规范性 B、公平性 C、竞争性 D、观赏性 4、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__D_。 A、心理训练 B、身体训练 C、技术训练 D、竞技体育管理 5、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分类,以下哪个项目属于体能主导速度性项群?D A.跳水B.跳远C.举重D.400米 跑 6、一个完整的起始状态诊断,应该包含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和_D_ 诊断。 A、机体机能 B、心理素质 C、运动技术 D、训练负荷 7、以下哪个不属于对运动员起始状态诊断的内容?D A.竞技能力B.运动成绩C.训练负荷D.训练年 限 8、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称为:D A.竞技状态B.训练水平C.竞技能力D.竞技水 平 9、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是:B A.竞技需要原则B.动机激励原则C.有效控制原则D.系统训练 原则 10.以下哪个不是训练控制应具备以基本环节和条件?C A.施控主体 B.控制信息 C.测试系统 D.反馈信息 11、系统训练原则是指持续地、____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D A.突出重点 B.合理控制 C.系统统一 D.循序渐进 12、周期安排原则是指_D__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A. 严格要求B. 不间断C. 认真严肃D.周期性 13、相对于竞技状态形成过程的保持阶段,在划分训练大周期时对应时期是:B A、基础训练期 B、竞赛期 C、准备期 D、恢复期 14、以下哪一个增加运动负荷的方式只适宜在优秀运动员增加运动负荷时采用?B A. 波浪式B. 跳跃式C. 阶梯式D. 直线式 15、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_A__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A、目标模型 B、训练方法 C、行为方式 D、程序步骤 16、从结构角度上看,程序训练法与模式训练法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控制运动训

氧疗的详细介绍

氧疗 氧疗指各类缺氧的治疗,除了消除引起缺氧的原因外,均可给予吸氧治疗。吸入高浓度氧使血浆中溶解氧量增加能改善组织的供氧。缺氧是指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障碍,引起机体机能代谢甚至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 【缺氧的分类】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的变化,一般分为4种类型。 一、低张性缺氧 1、基本概念:由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引起的缺氧。 2、发生原因: 1)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如高原.高空等。 2)喉头水肿等呼吸道狭窄或阻塞疾病,胸膜炎等胸腔疾病,肺炎等肺脏疾病,呼吸中枢抑制或麻痹性疾病。 3、发生机制: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或外呼吸功能障碍造成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及呼吸膜面积缩小,引起低张性缺氧。 4、病理特征:动脉血分压.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均降低,氧容量一般正常,因组织利用氧的功能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或变化不明显。低张性缺氧(严重通气障碍)时,毛细血管中氧合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增加,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并反射地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代偿性呼吸增加。 二、血液性缺氧 1、基本概念: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和红细胞数减少,使动脉血氧含量降低或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不足,引起的供氧障碍性缺氧。 2、发生原因:由于贫血,血红蛋白性质改变引起的。贫血常见于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再生性贫血。血红蛋白变性常见于亚硝酸盐,过氧酸盐氧化剂,磺胺类药物,硝基苯化合物等中毒或一氧化碳中毒。 3、发生机制: 1)贫血时,由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减少,使其携带氧的数量减少,毛细血管处氧分压降低,导致氧向组织弥散速度减慢,供给组织的氧减少。 2)血红蛋白性质改变 a.高铁血红蛋白症,亚硝酸盐等的中毒时,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在氧化剂作用下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价铁血红蛋白症。一方面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剩余低价铁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造成缺氧。常见的大量食用含硝酸盐腌菜中毒,正是因为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所致。(称为肠源性紫绀) b.一氧化碳中毒,Hb+CO->HbCO,HbCO失去携带氧的能力,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数量减少。另一方面,一氧化碳抑制正常红细胞的糖酵解,使2,3-DPG生成减少,HbO2结合的氧不易释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210倍,而HbCO解离速度却是HbO2的1/2100。因此一氧化碳中毒既妨碍Hb(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力,又妨碍氧气的解离,从而造成严重的缺氧。 4、病理特征:贫血性缺氧时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均正常,而动脉血管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均降低,静脉血液的血氧含量,血氧容量,血氧饱和度及血氧分压均降低。贫血时动脉血氧分压虽然正常,但是在毛细血管中的平均血氧分压低于生理常数,当血液在毛细血管床通

高三专题复习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 基础过关 一、常考易错的50个离子方程式: 1、向水中通氯气: 2、实验室制备氯气: 3、工业制漂白粉: 4、工业制备氯气: 5、NH4HCO3溶液与过量的KOH浓溶液共热: 。 6、6.NH4HCO3溶液与足量的Ba(OH)2溶液混合共热:________________。 7.Mg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___________。 8.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9.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NaHCO3溶液:___________。10.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___________。 11、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_______。12、铝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 13、硅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14、大理石溶于醋酸:___________。 15、铜与稀硝酸反应:___________。16、明矾溶于水形成胶体:___________。 17、Fe3O4溶于足量稀硝酸:___________。18、铁和过量稀硝酸反应:___________。 19、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___________。20、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___________。 21、氢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___________。22、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______。 23、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__________。24、小苏打与NaOH溶液混合:___________。25、CuSO4溶液中通入H2S气体:___________。26、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___________。 27、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___________。28、向FeBr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氯气:_____。 29、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气体:_________。30、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盐酸:___________。 31、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___。32、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铜粉:_______ ____。 33、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溶液:___________。34、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Fe3+:___________。35、NO2气体溶于水:___________。36、KMnO4溶液与浓盐酸反应:___________。37、KClO3溶液与浓盐酸反应:___________。38、KMnO4溶液与H2O2反应:___________。 39、FeSO4溶液中加入用H2SO4酸化的H2O2溶液:_ 。_ 40、0.01 mol·L-1 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_____ ______。 41、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______。42、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HNO3:________。 43、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硫酸氢钠溶液:________。44、Na2O2与H2O反应:_______ ____。 45、在强碱溶液中NaClO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___________。47、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___________。 48、FeCl3溶液中滴入Na2S溶液:___________。49、Fe2(SO4)3溶液中通入SO2气体:___________。 50、向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SO2-4沉淀完全:____ _______。 二、离子共存的判断 1、生成沉淀,写出反应原理。 (1)Pb2+、Hg2+、S2-、SO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a2+、Al3+、Br-、CO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Al3+、Cl-、CO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K+、Cu2+、O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g2+、H+、SiO2-3、SO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K+、Ag+、NH3·H2O、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HCO-3、Cu2+、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专题-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1.〖2011上海〗(双选)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 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g ,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 ) 2.〖2011上海〗(双选)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 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 2 + SO 2 + 2H 2O===H 2SO 4 + 2HBr 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 A .2Na 2O 2 + 2H 2O===4NaOH + O 2↑ B .4Fe(OH)2 + O 2 + 2H 2O===4Fe(OH)3 C .2F 2 + 2H 2O ===4HF + O 2 D .2Al + 2NaOH + 2H 2O ===2NaAlO 2 + 3H 2↑ 3.〖2012安徽〗NaHCO 3 + H 2 HCOONa + H 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 B .NaHCO 3、HCOONa 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C .储氢过程中,NaHCO 3被氧化 D .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mol H 2O 放出2.24L 的H 2 4.〖2012海南〗将0.195g 锌粉加入到20.0mL 的0.100mol·L ?1MO 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 原产物可能是( ) A .M B .M 2+ C .M 3+ D .MO 2+ 5.〖2012上海〗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一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 况下V L 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 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 A .11.2n /5V B .5V /11.2n C .22.4V /5n D .22.4n /5V 6.〖2012上海〗(双选)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 储氢 释氢

有氧运动的最佳强度及方法

有氧运动的最佳强度及方法 每天适当的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可以有效的增强我们自身的身体素质,有氧运动对于我们身体好处是非常多的,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做一些有氧运动,这样可以减少我们出现疾病的几率,可能我们大家很多人对于有氧运动的最佳强度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有氧运动的最佳强度及方法吧。 1.瑜伽法 对初学者来说,这种古老的锻练身体方法,可能较为复杂及神秘,但如果适当练习,每星期做3~4次瑜珈,会对你的身体有莫大的好处,包括强健肌肉,增加灵活性、改善姿态及保持体态苗条。 2.游泳

游泳时在水中行走,增加身体的阻力。如何快速减肥不反弹美国运动心理学专家提出了一种运动,并给这种运动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做“在泥泞中冲浪”,这个方法听起来很容易做到,但尝试之后就会发现,要完成这项运动,付出的艰辛远远多于通常的那些健身方法,因为人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在空气中的 12-15倍。可以让身体消耗更多的热量。 3.饭后竞走 晚饭一小时以后竞走,很多人都知道跑步是有效的减肥方法,但是有一个人能坚持那,一般人都很难坚持,那么不妨用竞走来代替慢跑,竞走也是有技巧的,大家不要把他当成是散步,散步的减肥效果是有限的,竞走的速度其实可以等同慢跑,而他减肥的效果确实比慢跑还好 4.转呼啦圈

转呼啦圈可是消耗脂肪和卡路里的一大攻略。你可以选择一个成人尺寸的呼啦圈(它们的质量和尺寸比孩子用的大些,这样就比较容易旋转了)。呼啦圈可以到你的胸部那么这个尺寸就刚合适。 不需要变着花样转,保持在腰间转动呼啦圈就可以了。开始时,双脚前后站着,把身体的重量前后甩动(与绕圈甩动不同)。第一次没做到很好也不用担心,你依然在消耗卡路里,何况每次转动时会越发熟练。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有氧运动的最佳强度及方法,相信大家对此都已经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些必要的锻炼,有氧运动时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我们一定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加锻炼。

【二轮复习】专题十五离子反应

专题十五离子反应 考纲要求: 通过复习离子反应,加深对离子反应概念的认识,熟练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进而强化对离 子共存与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 学习重难点: 离子共存与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 学习方法:精讲多练 基础知识 一、离子反应的概念 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也就是说,反应物中有离子或生成物中有离子的反应,均为离子反应。由于中学阶段涉及的问题多数是指水溶液中的变化,所以水溶液中电解质间的相互反应便成了离子反应的常见问题。但须注意的是,凡是离子化合物,就含有离子,有时固体状态的物质之间(如实验室制氨)或固体与气体之间(如碱石灰与氯化氢)发生的反应,也可以是离子反应,只是通常不书写类似这样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水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即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有难电离、难溶及易挥发物质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比 如置换反应等)。 二、离子共存问题 凡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之间或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进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一般规律是: 1. 凡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盐的离子(熟记常见的难溶、微溶盐); 2. 与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生成水或弱电解质)酸及酸式弱酸根离子: 1)氧族有:OH、S2、HS、SO2-、HSO2)氮族有:HPO-、HPO、PQ3- 3)卤族有:F-、CIQ-4)碳族有:CH3CQQ-、CQ32-、HCQ3-、SiQ a2' 5)含金属酸根离子:AIQ2- 3、与Q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NH/和HS、HSQ-、HCQ、H2PQ-、HPQ2-等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以及弱碱的简单 阳离子(比如:Cu2+、Al3+、Fe3+、Fe2+、Mg+等等) 4、凡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的阳离子与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的阴离了不能大量共存。 (1)、常见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的阳离子有:A|3+、Fe3+、NH+。 (2)、常见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的阴离子有:S2-、AIQ2-、CQ32-、HCQ「、PQ3- (3)、能相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4)、常见还原性较强的离子有:Fe2+、S2-、I-、SQ2-。 (5)、氧化性较强的离子有:F e3+、CIQ-、MnQ「、CaQ2-、NQ-、此外,SQ2-与H+也不能共存(发生歧化反应)。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书写离子方程式按照“一写、二改、消、四查”的步骤书写。 应注意的是,第二步“改”是关键: 1、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2、单质、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如 2 SQ+2QH-=SQ +HQ,生石灰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 Zn+2HAC=Zri h+2AC-+H> 个 3、弱酸及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 写,如 HS-+QH-=S-+HQ, NaHCQ溶液与盐酸反应:SQ与NaQ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 CaQ+2H=Ca +H2Q与醋酸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 Na HS溶液与NaQH溶液反 应: HC@+H+=H2Q+CQ个 能大量共存的是( )

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特点及临床应用

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特点及临床应用 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是通过无需密封的鼻塞导管直接将一定氧浓度的空氧混合高流量气体输送给患者的一种氧疗方式,作为一种无创呼吸支持的形式,其能迅速地改善氧合,目前可以应用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外科手术后患者、呼吸衰竭未行气管插管患者、免疫抑制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等。国外研究者开展了很多以经鼻高流量氧疗为主题的研究,其临床价值得到肯定。 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的特点 1、高流量加温、加湿给氧 HFNC能够经鼻导管给予加温、加湿的高浓度氧气,气流量可高达60L/min,由于气流量可以设置为超过多数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吸气峰流量水平,从而保证了氧浓度的恒定;HFNC的加温、加湿功能可以保护气道黏膜,增强黏膜纤毛的清理能力。合理的气道湿化,可以稀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的通畅和湿润,维持呼吸道的正常功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2.增加功能性残气量 Riera等通过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评估高浓度鼻导管吸氧、体位与呼气末容积的关系指出,无论采取何种姿势,经鼻导管吸入高流量气流均可以通过增加功能性残气量来增加整体区域性呼气末肺阻抗。 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的临床应用 1.应用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 在相同的PaCO2水平下,接受HFNC治疗的患者呼吸频率更慢,提示能够减少肺死腔。而肺死腔增加可造成低氧血症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引起的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病死率增加。无创通气组平均潮气量超过9ml/kg体质量,肺损伤程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病死率高于高流量氧疗组。 2.应用于呼吸衰竭未行气管插管者 纳入患者主要为肺间质纤维化、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癌症、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HFNC治疗时间的中位数为30H。缺氧性呼吸窘迫患者拒绝行气管插管时使用HFNC可提供适当的氧合,并成为另一种无创通气方式。 3.应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 国外文献研究对10例Ⅲ度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了HFNC,在超声心动图的导引下发现,随着输出流量的升高,心脏的前负荷逐渐降低,而呼吸频率也从使用HFNC之前的23次/min 下降到17次/min和13次/min,从而使Ⅲ度心力衰竭患者受益。随后使用HFNC,发现在无创通气后的稳定期使用传统的文丘里面罩无法满足患者的氧合需求,而使用HFNC后氧合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程度也明显降低。 4.应用于拔除气管插管后、气管插管及需行气管镜操作的患者 在一项单中心研究中对拔除气管插管后患者应用HFNC与经鼻导管面罩吸氧效果进行了比较,证实了HFNC组的PaO2/FiO2更高,而36h的血氧分压(PaO2)更高,且HFNC组更少患者需要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HFNC应用于肺泡灌洗有创操作中,能够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有报道提出,在气管插管时也可运用HFNC技术。 小结 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作为一种新的氧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氧合,减少有创以及无创机械通气概率,并通过加温、湿化装置使气体达到人体最适宜的温、湿度,提高舒适性,与传统氧疗方式相比有着明显优势。HFNC治疗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结果,随着HFNC 的广泛应用,为临床氧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有氧运动的八大误区

有氧运动的八大误区 到目前为止,有氧运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随着马拉松运动的开展,这项公路跑步运动便作为增进健康和减肥的手段在大众之间流行开来。80年代中期,两种新形式的有氧运动迅速普及:有舞蹈班(把锻炼变成一种有趣的、社会化的行为)和配有计算机的固定自行车。不久,又出现了电动台阶机及跑步机,这些健身器械的出现极大地迎合了那些在公共场合过于羞怯或跳舞动作不协调的人们的需求。 到80年代后期,交叉训练法出现并成为主流,使有氧运动进入了第三阶段。运动生理学家建议我们应同时进行有氧和力量训练,因为它可同时改善心血管健康、控制体脂、提高肌肉总量及骨密度。虽然这种双重锻炼法早已被证明是保持体型和增长肌肉的理想方法,但在社会上仍存在着对有氧运动的许多误解。下面便函让我们看看有关有氧健身的八大误区,关澄清事实真象。 误区一:有氧运动比力量训练在控制体脂方面效果更好。 事实;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结合进行是将体脂控制在理想水平的最好方法。许多人出于以下两点理由,错误地以为单独进行有氧锻炼对控制和减少体脂最有效。1.有氧运动首先消耗的是脂肪,而力量训练消耗的是储存在体内的糖;

2.在设定的心率范围之内,45分钟的有氧锻炼要比同样时间的力量训练消耗更多的热量,练练停停的力量训练需要每组之间休息,消耗的热量要少得多。 确实,在有氧运动中身体把储存在体内的脂肪当作燃料消耗;其实,同时被消耗的还有体内的糖元(血液、肌肉和肝脏中)。研究显示,在适中强度有氧运动的前20分钟。(达到最大心率65%的强度),身体消耗的大多是糖元。不错。4 5分钟的有氧锻炼比相同时间的力量练习消耗的热量要多(强度相同)。但是,那些增加了肌肉总量的人,由于其休息状态的新陈代谢率得以提高,所以即便是在休息,机体一天所消耗的热量也相应大大增加。据估计,每增加0.5公斤肌肉,身体每天可多消耗50—100千卡热量。对一个长了5公斤肌肉的人来说,这就意味着每天多消耗500—1000千卡热量,或者是每星期多消耗3500—7000千卡热量。 道理是这样的:有氧锻炼能达到消耗热量的目的,但却不能长时间地提高新陈代谢率。力量练习虽不能长时间提高心率,但它却增加了肌肉总量,从而使新陈代谢率得到提高,使人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的热量。这就是有氧锻炼与力量练习结合进行才是最佳减肥方法的原因。 误区二:有氧运动越多越好。 事实:一件好事做过了可能会变成坏事,导致相反结果。有氧运动也是如此。虽然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脂肪消耗办

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

1.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 A .二氧化碳使Na 2O 2固体变白 B .氯气使KBr 溶液变黄 C .乙烯使Br 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氨气使AlCl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 .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 .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3.向含amolNaClO 的溶液通入bmolSO 2充分反应(不考虑二氧化硫与水之间的反应以及次氯酸的分 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0Cu 2+>Fe 2+ 。若在氯化铁 溶液蚀刻铜印刷电路板后所得的溶液里加入过量锌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