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级消防工程师实物书本知识点及课后习题

一级消防工程师实物书本知识点及课后习题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一、了解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物)和引火源(温度)。

燃烧的充分条件:①可燃物有一定的浓度;

②助燃物具有一定含氧量;

③引火源具有一定引火能量;

④链式反应自由基。

二、掌握燃烧的四种类型

燃烧着火

点燃

自然

化学自然

热自热爆炸

三、熟悉气体、液体、固体燃烧的特点及燃烧产物的概念和几种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1、气体燃烧:扩散→混合→燃烧

气体燃烧分为:①扩散燃烧(特点:燃烧比较稳定,扩散火焰不运动,可燃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行。对稳定的扩散燃烧,只要控制得好,就不至于造成火灾,一旦发生火灾也较易扑灭

②预混燃烧(特点: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反应的混合气体不扩散,在可燃混合气中引入一火源即产生一个火焰中心,成为热量与化学活性粒子集中源。

2、液体燃烧:蒸发→混合→燃烧

液体燃烧分为:①闪燃(特点: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奈等)挥发出来的蒸汽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引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

②沸溢(特点:在热波向液体深层运动时,由于温度远高于水的沸点,因而热波会使油品中的乳化水汽化,大量的蒸汽就要穿过油层向液面上浮,在向上移动过程中形成油包气,即油的一部分形成了含有大量蒸汽气泡的泡沫。这样,必然使液体体积膨胀,向外溢出,同时部分形成泡沫的油品也被下面的蒸汽膨胀力抛出,使液面猛烈沸腾起来。

沸溢形成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

1)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即沸程宽,密度相差较大;

2)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成蒸汽;

3)原油黏度较大,使水蒸汽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

③喷溅(特点:当热波达到水垫时,水垫的水大量蒸发,蒸汽体积迅速膨胀,以至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向外喷射;根据实验,含有1%水分的石油,经45~60min燃烧就会发生沸溢)

3、固体燃烧(了解)

固体燃烧分为:①蒸发燃烧

②表面燃烧

③分解燃烧

④熏烟燃烧(阴燃)

⑤动力燃烧(爆炸)

4、燃烧产物(P7~9)

本章思考题

1、如何理解燃烧的条件?

答:燃烧分为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物)和引火源(温度)。

燃烧的充分条件:①可燃物有一定的浓度;

②助燃物具有一定含氧量;

③引火源具有一定引火能量;

④链式反应自由基。

2、燃烧分为哪些类型?

答:

燃烧着火

点燃

自然

化学自然

热自热爆炸

3、固体、气体、液体燃烧各自有哪些类型和特点:

答:

4、举例说明燃烧产物(包括烟)有哪些毒害作用,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燃烧产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CO、HCN、SO2、NO2等。

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

一、了解火灾的定义与分类

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的分类:

(1)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

固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木材、棉、毛、麻、纸张等

液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

青、石蜡等

气C类火灾气体火灾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

乙炔等

金D类火灾金属火灾钾、钠、镁、钛、锂等

电E类火灾带电火灾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

油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动物或植物油脂(2)按照火灾事故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

①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事故;

②重大火灾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忆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③较大火灾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④一般火灾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

二、了解火灾的危害性和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

(1)火灾的危害性:①危害生命安全;②造成经济损失;③破坏文明成果;④影响社会稳定;⑤破坏生态环境。

(2)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①电气;②吸烟;③生活用火不慎;④生产作业不慎;⑤设备故障;⑥玩火;⑦防火;⑧雷击

三、熟悉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P14)

四、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灭火的基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

(2)灭火的基本方法:①冷却灭火(破坏点火源条件);②隔离灭火(破坏相互作用条件);

③窒息灭火(破坏助燃物条件);④化学抑制灭火(反应链终止)

本章思考题

1、火灾按燃烧对象是如何分类的?

固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木材、棉、毛、麻、纸张等

液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

青、石蜡等

气C类火灾气体火灾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

乙炔等

金D类火灾金属火灾钾、钠、镁、钛、锂等

电E类火灾带电火灾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

油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动物或植物油脂

2、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①电气;②吸烟;③生活用火不慎;④生产作业不慎;⑤设备故障;⑥玩火;⑦防火;

⑧雷击

3、建筑火灾的蔓延土建有哪些?

答:①孔洞开口蔓延;②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蔓延;③闷顶内蔓延;④外墙面蔓延。

4、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3)答:①冷却灭火(破坏点火源条件);②隔离灭火(破坏相互作用条件);③窒息灭火(破坏助燃物条件);④化学抑制灭火(反应链终止)

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

一、了解爆炸的定义和分类

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

爆炸分为:物理爆炸(不变性)

化学爆炸(变形):①炸药爆炸;②可燃气体爆炸;③可燃粉尘爆炸。

二、理解爆炸极限与温度极限的概念与应用

爆炸极限一般认为是物质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浓度范围。能引起爆炸的浓度称为爆炸上限,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爆炸上限和下限之间的间隔称为爆炸范围。

(爆炸下限越低越危险,爆炸极限越宽越危险)

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

①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②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形式的依据。

③根据爆炸极限可以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和灭火设施。

④根据爆炸极限确定安全操作规程。

三、掌握常见爆炸危险源的特征及爆炸形成机理。

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爆炸介质,二是引爆能源。两者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在生产中,爆炸危险源可以从潜在的爆炸危险性、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等几方面来确定,具体包括能量与危险物质、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缺陷等。

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

①物料原因:投料不当,控制失误;

②作业行为原因:判断失误,作业不当;

③生产设备原因:先天缺陷,保养缺失;

④生产工艺原因:控制不当,反应失控;

⑤其他原因:人为破坏,自然灾害。

本章思考题

1、爆炸有几种类型:

答:爆炸分为:物理爆炸(不变性)

化学爆炸(变形):①炸药爆炸;②可燃气体爆炸;③可燃粉尘爆炸。

2、爆炸浓度极限的概念是什么?其在消防中的意义主要有哪些?

答:对于可燃气体、液体蒸汽和粉尘等不同形态的物质,通常以与空气混合后的体积分数或单位体积中的质量等来表示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

①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②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形式的依据。

③根据爆炸极限可以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和灭火设施。

④根据爆炸极限确定安全操作规程。

3、粉尘爆炸的条件有哪些?

答:①颗粒的尺寸;②粉尘浓度;③空气的含水量;④含氧量;⑤可燃气体含量。

4、什么是最小点火能量?

答:最小点火能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气体爆炸混合物的起爆最小点火能量,幕墙都采用毫焦(mJ)作为最小点火能量的单位。

5、常见爆炸引火源有哪些?

答:①机械火源(撞击、摩擦);

②热火源(高温热表面、日光照射并聚焦)

③电火源(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

④化学火源(明火、化学反应热、发热自燃)

6、引发爆炸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①物料原因:投料不当,控制失误;

②作业行为原因:判断失误,作业不当;

③生产设备原因:先天缺陷,保养缺失;

④生产工艺原因:控制不当,反应失控;

⑤其他原因:人为破坏,自然灾害。

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一、了解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概念及分类

易燃易爆危险品系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易燃易爆危险品分为: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然的物质、雨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二、了解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然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几类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火灾危险特性

(1)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特性:

1)易燃易爆性(基本特性)

①常比液体、固体易燃,并且燃烧速度快;

②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燃烧速度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③价键不饱和的易燃气体比相对价键饱和的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大。

(CH4>C2H4)。

2)扩散性(比重决定)

3)可缩性和膨胀性(随压力、温度改变)

4)带电性(杂质、流速度)

5)腐蚀性、毒害性。

(2)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特性:

1)易燃性

2)爆炸性(蒸发量大、爆炸危险性大)

3)受热膨胀性(分子动能增加,体积压力增加)

4)流动性

5)带电性

6)毒害性

(3)易燃固体的火灾危险特性:

1)燃点低、易点燃(<30℃以下)

2)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3)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4)易于自然的物质的火灾危险特性:

1)遇空气自燃性;

2)遇湿易燃性;

3)积热自燃性。

(5)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的火灾危险特性:

1)遇水或遇酸燃烧性;

2)自燃性;

3)爆炸性;

4)其他

(6)氧化性物质的火灾危险特性:

1)受热、被撞分解性。

2)可燃性;

3)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性;

4)与酸作用分解性;

5)与水作用分解性;

6)强氧化性物质与弱氧化性物质作用分解性;

7)腐蚀毒害性。

(7)有机过氧化物的火灾危险特性:

1)分解爆炸性;

2)易燃性。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危险品?

答:易燃易爆危险品系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2、易燃易爆危险品主要包括哪几类

答:易燃易爆危险品分为: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然的物质、雨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3、易燃气体按火灾危险性是如何分级的?

答:易燃气体分为两级:

Ⅰ级:爆炸下限<10%;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Ⅱ级:10%≤爆炸下限<13%,并且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实际应用中,通常将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乙类火险物质。

4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有哪些?

答:1)易燃性;2)爆炸性(蒸发量大、爆炸危险性大);3)受热膨胀性(分子动能增加,体积压力增加);4)流动性;5)带电性;6)毒害性

5、易燃固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答: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系指遇水放出易燃气体,并且该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够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

第二篇建筑防火

第一章概述

一、了解建筑火灾常见的原因及主要危害

建筑起火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电气火灾、生产作业类火灾、生活用火不慎、吸烟、玩火、防火和自燃、雷击、静电等其他原因引起火灾等。

建筑火灾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危害人员生命、造成经济损失、破坏文明成果、影响社会稳定等。

二、熟悉建筑防火的技术方法

①总平面布置;②建筑结构防火;③建筑材料防火;④防火分区分隔;⑤安全疏散;⑥防排烟;⑦建筑防爆和电气防火。

本章思考题

1、建筑火灾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建筑起火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电气火灾、生产作业类火灾、生活用火不慎、吸烟、玩火、防火和自燃、雷击、静电等其他原因引起火灾等。

2、建筑火灾的危害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建筑火灾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危害人员生命、造成经济损失、破坏文明成果、影响社会稳定等。

3、建筑防火常用的技术方法有哪些?

答:①总平面布置;②建筑结构防火;③建筑材料防火;④防火分区分隔;⑤安全疏散;

⑥防排烟;⑦建筑防爆和电气防火。

第二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一、了解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气体:爆炸极限和自燃点是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液体:闪电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固体:熔点和燃点是评定其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标志指标。

二、了解生产和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

生产(分为甲、乙、丙、丁、戊):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生产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小,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储存(分为甲、乙、丙、丁、戊):储存物品的分类方法,主要是根据物品本身的火灾危险性,并吸收仓库储存管理经验,参考《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相关内容而划分的。

三、了解生产、储存各类别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生产,见P43,表2-2-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储存,见P47,表2-2-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第三章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一、了解建筑的不同分类

(1)按使用性质分类:①民用建筑;②工业建筑;③农业建筑。

(2)按建筑结构分类:①木结构;②砖木结构;③砖混结构;④钢筋混凝土结构;⑤钢结构;⑥钢混结构;⑦其他结构。

(3)按建筑高度分类:①单层、多层建筑(27m 以下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24m (或已超过24m 但为单层)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

②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 的住宅建筑和其他建筑高度大于24m 的非单层建筑。我国对建筑高度超过100m 的高层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

二、熟悉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三、掌握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相关知识以及建筑耐火等级要求。

(1)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我国把建筑构件按其燃烧性能分为不燃性、难燃性和可燃性三类。

(2)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1) 耐火极限的概念: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h )表示。

2)影响耐火极限的要素:①材料本身的属性;②构配件的结构特性;③材料与结构间的构造方式;④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条件;⑤材料的老化性能;⑥火灾种类和使用环境要求。

3)不同耐火等级建筑中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确定: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是以楼板的耐火极限为基准,再根据其他构件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以及耐火性能可能的目标值调整后确定的。

(3)建筑耐火等级要求:(见P56~P59)

本章思考题

1、建筑按使用性质是如何分类的?

答:按使用性质分类:①民用建筑;②工业建筑;③农业建筑。

2、高层与多层民用建筑按建筑高度是如何分类的?

答:①单层、多层建筑(27m 以下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24m (或已超过24m 但为单层)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

②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 的住宅建筑和其他建筑高度大于24m 的非单层建筑。我国对建筑高度超过100m 的高层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

3、目前我国对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是如何分级的?

答:

4、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附加信息包括哪几项?

答:①产烟特性等级;②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③烟气毒性等级。

5、影响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有哪些?

答:建筑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的墙、柱、楼板、屋顶承重构件和吊顶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

燃烧性能等级

名称 燃烧性能等级 名称 A

不燃材料(制品) B2 可燃材料(制品) B1 难燃材料(制品) B3 易燃材料(制品)

燃烧性能等级 名称 燃烧性能等级 名称 A 不燃材料(制品) B2 可燃材料(制品) B1 难燃材料(制品) B3 易燃材料(制品)

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

6、建筑耐火等级分为几个等级?与建筑构件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见P57表2-3-7;及P58表2-3-8)

第四章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一、了解城市建筑总体布局的一般原则和影响防火间距的主要因素。

建筑总体布局应:①合理布置建筑;②合理划分功能区域

影响防火间距的主要因素:①防止火灾蔓延;②保障火灾救援场地需要;③节约土地资源;④防火间距的计算。

二、熟悉防火间距的作用和防火间距不足时的防火技术措施

(1)作用: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合理布局和设置防火间距,防止火灾在相邻的建筑物之间相互蔓延,合理作用和节约土地,并为人员疏散、消防人员的救援和灭火提供条件,减少失火建筑对相邻建筑及其使用者强烈的辐射和烟气的影响。

(2)防火间距不足时的防火技术措施:

1)改变建筑物的生产和使用性质,尽量降低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改变房屋部分结构的耐火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2)调整生产厂房的部分工艺流程,限制库房内储存物品的数量,提高部分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3)将建筑物的普通外墙改造为防火墙或减少相邻建筑的开口面积;

4)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使用价值低且与新建筑物相邻的原有陈旧建筑物;

5)设置独立的室外防火墙。

三、掌握防火间距的设置要求及建筑平面布局中重点部位、场所的设置要求。

防火间距的设置要求:(见P61~66)

建筑平面布局中重点部位、场所的设置要求:(见P67~70)

本章思考题

1、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在平面布置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P69

2、歌舞厅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3、防火间距确定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①防止火灾蔓延;②保障灭火救援场地需要;③节约土地资源;④防火间距的计算。

4、防火间距不足时可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答:1)改变建筑物的生产和使用性质,尽量降低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改变房屋部分结构的耐火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2)调整生产厂房的部分工艺流程,限制库房内储存物品的数量,提高部分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3)将建筑物的普通外墙改造为防火墙或减少相邻建筑的开口面积;

4)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使用价值低且与新建筑物相邻的原有陈旧建筑物;

5)设置独立的室外防火墙。

5、办公室等与甲、乙类厂房可否贴邻建造?有哪些措施要求?

答:不能贴邻建造。

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30m;

甲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30m。

第五章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

一、了解防火分区面积划分应考虑的因素和常用的防火分区分隔构件

防火分区的面积大小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高度、火灾危险性、消防扑救能力等因素确定。

划分防火分区,应考虑水平方向的划分和垂直方向的划分。水平防火分区,即采用一定耐火极限的墙、楼板、门窗等防火分隔物按防火分区的面积进行分隔的空间。按垂直方向划分的防火分区也称竖向防火分区,可把火灾控制在一定的楼层范围内,防止火灾向其他楼层垂直蔓延,主要采用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楼板做分隔构件。

二、熟悉各类建筑防火分区面积要求和典型特殊功能区域的防火分隔要求。

(1)各类建筑防火分区面积要求:(厂房,见P71,表2-5-1;库房,见P72,表2-5-2;民用建筑,见P73,表2-5-3)

(2)典型特殊功能区域的防火分隔要求:(见P75,,功能区域分隔)

三、掌握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的概念

防火分区是指采用具有较高耐火极限的墙和楼板等构件作为一个区域的边界构件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向同一建筑的其他区域蔓延的防火单元。

防烟分区是在建筑内部采用挡烟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烟气向同一防火分区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四、掌握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阀、挡烟垂壁的概念及设置要求。

(见P79~P82)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防火分区?什么是防烟分区?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防火分区是指采用具有较高耐火极限的墙和楼板等构件作为一个区域的边界构件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向同一建筑的其他区域蔓延的防火单元。

防烟分区是在建筑内部采用挡烟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烟气向同一防火分区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防烟分区一般应结合建筑内部的功能分区和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划分,不设排烟设施的部位(不可地下室)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2、高层和多层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如何要求?

答:见书P73,表2-5-3

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医院的病房楼、商业服务网点的防火分隔有什么要求?

答:见书P75,功能区域分隔

4、中庭建筑有哪些火灾危险性?其防火分隔设计应满足什么要求?

答:危险性:①火灾不受限制地急剧扩大;②烟气迅速扩散;③疏散危险;④自动喷水

灭火设备难启动;⑤灭火和救援活动可能受到的影响:(见书P77)

5、设置玻璃幕墙时应满足哪些防火要求?

答:1)对于不设窗间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h、高度不低于1.2m的不燃性实体墙或防火玻璃墙;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该部分墙体的高度不应小于0.8m。

2)为了阻止火灾时幕墙与楼板、隔墙之间的洞隙蔓延火灾,幕墙与每层楼板交界处的水平缝隙和隔墙处的垂直缝隙,应该用防火封堵材料严密填实。

6、设置防火墙、防火卷帘时各应满足哪些构造要求?

答:防火墙的构造要求(见P79);防火卷帘的构造要求(见P80,设置要求)

7、什么是防火门?按耐火极限如何分类?各用在什么场所?防火门的设置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1)防火门是指具有一定耐火极限,且在发生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门。

(2)按耐火极限:防火门分为甲、乙、丙三级,耐火极限分别不低于1.50h、1.00h、0.50h,对应的分部应用于防火墙、疏散楼梯门和竖井检查门。

(3)设置要求(见P80,防火要求)

8、什么是防火阀?在哪些位置需要设置防火阀?

答:防火阀是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用于管道内阻火的活动式分部装置。

★防火阀的设置部位:(解答题)

①穿越防火分区处;

②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③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④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⑤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⑥公共建筑的浴室、卫生间和厨房的竖向排风管,应采取防止回流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公称动作温度的70℃的防火阀。公共建筑内厨房的排油烟管段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竖向排风管连接的支管处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

第六章安全疏散

一、了解常用的辅助疏散设施

逃生疏散辅助设施有:①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②避难袋;③缓降器;④避难滑梯;

⑤室外疏散救援舱;⑥缩放式滑道。

二、熟悉工业与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二是从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我国规范采用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办法来保证疏散行动时间。

(具体疏散距离见书P87~89)

三、熟悉安全出口、疏散门、疏散出口、避难走道、避难层的概念及设置要求

(1)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是提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外安全区域的出口。设置要求:(见书P90 (三))

(2)疏散门:疏散门时人员安全疏散的主要出口。设置要求:(见书P90 (二))(3)疏散出口:疏散出口包括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疏散门是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门、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门或室外的门,不包括套间内的隔间门或住宅套内的房间门。安全出口是疏散出口的一个特例。设置要求:(见书P92 ,二、(二))

(4)避难走道:避难走道是指设置防烟设施且两侧采用防火分隔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设置要求:(见书P93 ,二、(二))

(5)避难层:避难层是超高层建筑中专供发生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使用的楼层。

设置要求:①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②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可按5人/m2计算;

③避难层应设有消防专项电话和应急广播;

④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⑤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⑥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

⑦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四、熟悉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场所及设置要求

(见书P99,一、(一)(二)

五、掌握不同场所疏散人数的确定方法

(见书P84,一、(一)(二)(三)(四))

六、掌握百人宽度指标的概念,学会利用百人宽度指标确定不同建筑的疏散宽度

百人宽度指标:百人宽度指标是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

百人疏散宽度指标=Nb/At

N——疏散人数(即100人)

t——允许疏散时间(min)

A——单股人流通行能力(平、坡地面为43人/min;阶梯地面为37人/min);

b——单股人流宽度,0.55~0.6m

(详见书P85,二)

七、掌握楼梯间的形式及防火设计要求。

(1)楼梯间分为:①敞开楼梯间;②封闭楼梯间;③防烟楼梯间;④室外疏散楼梯间;

⑤剪刀楼梯。

(2)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

①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②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

③楼梯间不应设置卷帘;

④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⑤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

`······(详见P94,一)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安全区域、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

答:(1)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是提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外安全区域的出口。设置要求:(见书P90 (三))

(2)疏散出口:疏散出口包括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疏散门是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门、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门或室外的门,不包括套间内的隔间门或住宅套内的房间门。安全出口是疏散出口的一个特例。设置要求:(见书P92 ,二、(二))

2、安全出口的设置原则和要求主要有哪些?设置要求:(见书P90 (三))

3、楼梯间的类型和应用场所有哪些?有什么防火要求?

答:楼梯间分为:①敞开楼梯间(P94);②封闭楼梯间(P94);③防烟楼梯间(P95);

④室外疏散楼梯间(P96);⑤剪刀楼梯(P97)。

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

①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②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

③楼梯间不应设置卷帘;

④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⑤楼梯间内不应敷设或穿越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

`······(详见P94,一)

4、消防电梯有哪些技术要求?哪些场所必须设置消防电梯?

答: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消防电梯时供消防人员灭火和救援使用的设施,在避难层必须停靠。

5、封闭式避难层的消防要求有哪些?

答:①避难层的设置条件(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及避难人员面积指标(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要求,可按5人/m2计算)

②避难层的设置数量

③避难层的防火构造要求

④避难层的安全疏散

⑤通风与防排烟系统

⑥灭火设施

⑦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设备

6、如何确定建筑中需要疏散的人数?

答:(见书P84,一、(一)(二)(三)(四))

7、如何利用百人宽度指标计算建筑的疏散宽度?

答:百人宽度指标:百人宽度指标是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

百人疏散宽度指标=Nb/At

N——疏散人数(即100人)

t——允许疏散时间(min)

A——单股人流通行能力(平、坡地面为43人/min;阶梯地面为37人/min);

b——单股人流宽度,0.55~0.6m

(详见书P85,二)

8、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是如何确定的?

答: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二是从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我国规范采用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办法来保证疏散行动时间。

(具体疏散距离见书P87~89)

9、哪些场所需要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设置要求是什么?

答:(见书P99,一、(一)(二)

第七章建筑电气防火

一、了解电线电缆选择的一般要求和常用的电气线路保护措施

(1)电缆选择的一般要求:根据使用场所的潮湿、化学腐蚀、高温等环境因素及额定电压要求,选择适宜的电线电缆。

(2)常用的电气线路保护措施:①短路保护;②过载保护;③接地故障保护。

二、掌握照明器具、电气装置和电动机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预防措施。

(1)照明器具:1)火灾危险性:电气照明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热和高温,如果安装或使用不当,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2)火灾预防措施:照明器具的防火主要应从灯具选型、安装、使用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2)电气装置防火:包括①开关防火;②熔断器防火;③继电器防火;④接触器防火;⑤启动器防火;⑥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防火;⑦低压配电柜防火。

(3)电动机:1)火灾危险性:①过载;②断相运行;③接触不良;④绝缘损坏;⑤机械摩擦;⑥选型不当;⑦铁心消耗过大;⑧接地不良。

2)电动机的火灾预防措施:①合理选择功率和形式;②合理选择启动方式;

③正确安装电动机;④应设置符合要求的保护装置;⑤启动符合规范要求;⑥加强运行监视;

⑦加强电动机的运行维护。

本章思考题

1、电气线路有哪些消费保护措施:

答:①短路保护;②过载保护;③接地故障保护。

2、电气装置防火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

答:①开关防火;②熔断器防火;③继电器防火;④接触器防火;⑤启动器防火;⑥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防火;⑦低压配电柜防火。

3、简要叙述照明器具的防火主要从哪几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答:照明器具的防火主要应从灯具选型、安装、使用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4、简述电动机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预防措施

答:1)火灾危险性:①过载;②断相运行;③接触不良;④绝缘损坏;⑤机械摩擦;⑥选型不当;⑦铁心消耗过大;⑧接地不良。

2)电动机的火灾预防措施:①合理选择功率和形式;②合理选择启动方式;③正确安装电动机;④应设置符合要求的保护装置;⑤启动符合规范要求;⑥加强运行监视;⑦加强电动机的运行维护。

第八章建筑防爆

一、熟悉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

(1)防爆原则: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则是:控制可燃物和阻燃物浓度、温度、压力及混触条件,避免物料处于燃爆的危险状态;消除一切足以引起起火爆炸的点火源;采取各种租个手段,阻止火灾爆炸事故的扩大。

(2)防爆措施: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分为预防性技术措施和减轻性技术措施。

1)预防性技术措施:①排除能引起爆炸的各类可燃物质;

②消除或控制能引起爆炸的各种火源;

2)减轻性技术措施:①采取泄压措施;

②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体系;

③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

二、掌握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与范围:

(1)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

1)爆炸性气体环境:①0级区域(简称0区)。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的场所。

②1级区域(简称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

③2级区域(简称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或及时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

2)爆炸性粉尘环境:①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场所。

②11区。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场所。

(2)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

1)爆炸性气体环境:①按释放源的级别划分:a.存在连续释放源的区域可划分为0区。连续级释放是指预计长期释放或短时频繁释放的释放源。

b.存在第一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1区。第一级释放源是指预计正常运行时周期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

C.存在第二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2区。第二级释放源是指预计在正常运行下不会释放,即使释放也仅是偶尔短时释放的释放源。

②根据通风条件调整区域。根据通风条件调整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

A.当通风良好时,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通风,其空气流量能使易燃物质很快稀释到爆炸下限值的25%以下时,可定为通风良好);当通风不良时应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B.局部机械通风在降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浓度方面比自然通风和一般机械通风更为有效时,可采用局部机械通风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C.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局部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

D.利用堤或墙等障碍物,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扩散,可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

2)爆炸性粉尘环境:对于爆炸性粉尘环境,其危险区域的范围应按爆炸性粉尘的量、爆炸极限和通风条件确定。

三、掌握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要求:(见P112~P114)

四、了解爆炸危险性建筑的构造防爆知识:

(1)泄压:1)泄压面积计算:A=10CV2/3,式中A—泄压面积(m2);B—厂房的容积(m3);C—厂房容积为1000m3时的泄压比(m2/m3)(见书P115)

2)泄压设施:(见书P115)

(2)抗暴:1)抗暴结构形式的选择:①现浇式混凝土框架结构;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③钢框架结构。

2)隔爆设施:①防爆墙;②防爆门;③防爆窗;

3)抗暴计算:

五、掌握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的防爆措施:

①宜将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和路线,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没有爆炸危险的环境内。

②采用防爆的电气设备。

③按有关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规定的一般情况不需接地的部分,在爆炸危险区域内仍应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④设置漏电火灾报警和紧急断电装置。

⑤安全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⑥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

本章思考题

1、建筑防爆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答: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分为预防性技术措施和减轻性技术措施。

1)预防性技术措施:①排除能引起爆炸的各类可燃物质;

②消除或控制能引起爆炸的各种火源;

3)减轻性技术措施:①采取泄压措施;

②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体系;

③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

2、爆炸危险区域是如何划分的?

答: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

1)爆炸性气体环境:①0级区域(简称0区)。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的场所。

②1级区域(简称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

③2级区域(简称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或及时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

3)爆炸性粉尘环境:①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场所。

②11区。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场所。

3、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总平面布置有哪些要求?

答:见P112(一)

4、什么是泄压面积?该如何确定?

答:为了防止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因强大的爆炸力遭到破坏,将一定面积的建筑构、配件做成薄弱泄压设施,其面积称为泄压面积。

(3)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其泄压面积宜按下式计算,但当厂房的长径比大于3时,以将该建筑划分为长径比小于等于3的多个计算段,各计算段中的公共截面不得作为泄压面积::A=10CV2/3,式中A—泄压面积(m2);B—厂房的容积(m3);C—厂房容积为1000m3时的泄压比(m2/m3)(见书P115)

5、泄压设施有哪些?设置上有什么要求?

答:见P115~116

6、电气设备的基本防爆形式有哪些?

答:①隔爆型(d);②增安型(e);③本质安全型(i);④正压型(p);⑤油浸型(o);

⑥充沙型(q);⑦无火花型(n);⑧浇封型(m);⑨特殊型(s);10.粉尘防爆型。

7、防爆电气设备选用原则是什么?

答:①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应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适应。

②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应与爆炸危险环境物质的危险性相适应;当区域存在两种以上爆炸危险物质时,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应满足危险程度较高的物质要求。

③应与环境条件相适应;

④应符合整体防爆的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使用维修方便。

第九章建筑设备防火防爆

一、掌握采暖系统防火防爆基本措施

1、采暖管道要与建筑物的可燃构件保持一定的距离;

2、加热送风采暖设备的防火设计:

①电加热设备与送风设备的电气开关应有联锁装置,以防风机停转时,电加热设备仍单独继续加热,温度过高而引起火灾。

②在重要部位,应设置感温自动报警器,必要时加设自动防火阀,以控制取暖温度,防止过热起火。

③装有电加热设备的送风管道应用不燃材料制成。

3、采用不燃材料

4、车库采暖设备的防火设计

1)车库内应设置热水、蒸汽或热风等采暖设备,不应采用火炉或其他明火采暖方式,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2)下列汽车车库或修车库需要采暖时应设置集中采暖:

①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

②Ⅰ、Ⅱ、Ⅲ类汽车库;

③Ⅰ、Ⅱ类修车库。

3)Ⅳ类汽车库和Ⅲ、Ⅳ类修车库,当采用集中采暖有困难时,可采用火墙采暖,但对容易暴露明火部位,严禁设在汽车库、修车库内,必须设置在车库外。汽车库采暖部位不应贴邻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布置,以防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

二、掌握通风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原则和措施

1、通风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原则:(见P126)

2、通风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措施:(见P127)

三、掌握燃油、燃气设施防火防爆措施

常见的燃油、燃气设施有柴油发电机、直燃机和厨房设备,其防火防爆措施见(P129~132)

四、了解锅炉房火灾危险性,掌握其防火防爆措施

1、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属于丁类生产厂房,燃油和燃煤锅炉房分别为一级和二级。但如装设总额定蒸发量不超过4.00t/h、以煤为燃料的锅炉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燃油锅炉的油箱间、油泵间。油料加热间为丙类生产厂房,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2、锅炉房防火防爆措施:(见书P132,二)

五、了解电力变压器的火灾危险性及其设置要求

见书P134,一、二

六、掌握电力变压器其本体防火防爆措施

①防止变压器过载运行;

②保证绝缘油质量;

③防止变压器铁心绝缘老化损坏;

④防止检修不慎破坏绝缘;

⑤保证导线接触良好;

⑥防止雷击;

⑦短路保护要可靠;

⑧保持良好的接地;

⑨防止超温;

10.变压器室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

11.应经常对运行中的变压器进行检查、维护。

本章思考题

1、散发可燃粉尘、可燃纤维的生产厂房对采暖的要求是什么?

答:散发物(包括可燃气体、蒸汽、粉尘)与采暖管道和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时,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采暖,且不应在这些房间穿过采暖管道。

2、采暖设施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答:(1)、采暖管道要与建筑物的可燃构件保持一定的距离;

(2)、加热送风采暖设备的防火设计:

①电加热设备与送风设备的电气开关应有联锁装置,以防风机停转时,电加热设备仍单独继续加热,温度过高而引起火灾。

②在重要部位,应设置感温自动报警器,必要时加设自动防火阀,以控制取暖温度,防止过热起火。

③装有电加热设备的送风管道应用不燃材料制成。

(3)采用不燃材料

(4)车库采暖设备的防火设计

1)车库内应设置热水、蒸汽或热风等采暖设备,不应采用火炉或其他明火采暖方式,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2)下列汽车车库或修车库需要采暖时应设置集中采暖:

①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

②Ⅰ、Ⅱ、Ⅲ类汽车库;

③Ⅰ、Ⅱ类修车库。

3)Ⅳ类汽车库和Ⅲ、Ⅳ类修车库,当采用集中采暖有困难时,可采用火墙采暖,但对容易暴露明火部位,严禁设在汽车库、修车库内,必须设置在车库外。汽车库采暖部位不应贴邻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布置,以防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

3、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措施有哪些?

答:通风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措施:(见P127)

4、柴油发电机房在民用建筑内的设置有什么要求?

答:设置子啊建筑物内的柴油发电机,其进入建筑物内的燃料供给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在进入建筑物前和设备间内,设置自动和手动切断阀;

②储油间的油箱应密闭且应设置通向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应设置带阻火器的呼吸阀。油箱的下部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

③燃油供给管道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④供锅炉及柴油发电机使用的丙类液体燃料储罐,其布置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5、直燃机房在建筑内的设置有什么要求?

答:见书P131,(三)

6、燃油或燃气锅炉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见书P133,2)

7、直燃机房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如何设置?

答: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燃油直燃机房应设温感报警探测器,燃气直燃机房应设可燃气体报警探测器)及水喷雾灭火装置,并且可靠联动,报警探测器检测点不少于两个,且应布置在宜泄漏的设备或部件上方,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25%时,报警系统应能及时准确报警和切断燃气总管上的阀门和非消防电源,并启动事故排风系统。设置喷水雾灭火系统的直燃机房应设置排水设施。

8、厨房的火灾危险性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答:①燃料多;②油烟重;③电气线路隐患大;④灶具器具易引发事故;⑤用油不当引发火灾。

9、厨房的防火防爆措施有哪些?答:见书P132,(二)

10、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及建筑耐火等级是如何要求的?

答: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属于丁类生产厂房,燃油和燃煤锅炉房分别为一级和二级。但如装设总额定蒸发量不超过4.00t/h、以煤为燃料的锅炉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燃油锅炉的油箱间、油泵间。油料加热间为丙类生产厂房,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第十章建筑装饰、保温材料防火

一、掌握建筑装修材料的分类与分级

(一)分类:

1、装修材料按实际应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饰面材料;②装饰件;③隔断;④大型家具;⑤装饰织物

2、按使用部位和功能分类:

①顶棚装修材料;②墙面装修材料;③地面装修材料;④隔断装修材料;⑤固定家具;

⑥装饰织物;⑦其他装饰材料

(二)分级

1、标准分级

燃烧性能等级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燃烧性能等级装修材料燃烧性能

A级/A1、A2级不燃材料(制品)B2级/D、E级可燃材料(制品)B1级/B、C级难燃材料(制品)B3级易燃材料(制品)

2、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见书P138,(二))

二、熟悉装修防火的通用要求

1、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的顶棚和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地面及其他装修应使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2、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门厅的顶棚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装修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无自然采光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3、挡烟垂壁:挡烟垂壁的作用主要是减缓烟气扩散的速度,提高防烟分区蓄烟以及排烟口的排烟效果。防烟分区的挡烟垂壁,其装修材料应采用A及装修材料、

4、变形缝:变形缝是指建筑物在墙与墙、板与板等结构构件之间为防止建筑物因受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震等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形等现象而设置的缝隙。建筑内部的变形缝两侧的基层应采用A级材料,表面装修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5、消火栓门:建筑内部消火栓的门不应被装饰物遮掩,消火栓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应与消火栓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

6、配电箱:为了防止配电箱可能产生的火花或高温金属熔珠引燃周围的可燃物和避免箱体传热引燃墙面装修材料,建筑内部的配电箱不应直接安装在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上。

7、灯具和灯饰:照明灯具的高温部位,当靠近非A级装修材料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灯饰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

8、饰物:公共建筑内部不宜设置采用B3级装饰材料制成的壁挂、雕塑、模型、标本,当需要设置时,不应靠近火源或热源。

三、了解建筑特殊功能部位与用房装修防火要求

见书P143,第三节

四、熟悉高层、多层、单层公共建筑装修防火的基本要求

见书P144~148,第四节、第五节

五、了解建筑外保温系统防火要求

基本原则:①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2级;

②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本章思考题

1、建筑装修材料是如何分类与分级的?

答:(一)分类:

(1)、装修材料按实际应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饰面材料;②装饰件;③隔断;④大型家具;⑤装饰织物

(2)按使用部位和功能分类:

①顶棚装修材料;②墙面装修材料;③地面装修材料;④隔断装修材料;⑤固定家具;

⑥装饰织物;⑦其他装饰材料

(三)分级

(1)、标准分级

燃烧性能等级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燃烧性能等级装修材料燃烧性能

A级/A1、A2级不燃材料(制品)B2级/D、E级可燃材料(制品)B1级/B、C级难燃材料(制品)B3级易燃材料(制品)(2)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见书P138,(二))

2、装修防火的通用要求有哪些?

答:见(二)

3、建筑特殊功能部位与用房装修防火要求有哪些?

答:见书P143,第三节

4、高层、多层、单层公共建筑装修防火的基本要求

见书P144~148,第四节、第五节

5、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有哪些?

答:基本原则:①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2级;

②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一章灭火救援设施

一、了解消防车道、消防登高面、救援窗及直升机停机坪的设置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