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鬼魔魔方图文教程

鬼魔魔方图文教程

鬼魔魔方图文教程
鬼魔魔方图文教程

编者:东哥

目录

第一步:还原底层四个棱块 (4)

第二步:还原底层四个角块 (8)

第三步:还原中层 (10)

第四步:还原顶层十字 (15)

第五步:还原顶层四个棱块 (18)

第六步:还原顶层四个角块位置 (20)

第七步:调整四个角块方向 (23)

交流与总结 (25)

魔方公式标记图解 (26)

注意:红色字体是对前一句话的说明,宋体字是正文,看完正文你就可以复原鬼魔。仿宋字是进阶玩法,如果你想更有效的还原鬼魔,可以了解了解。

首先认识鬼魔,还原状态下的鬼魔三层清晰可见(如图1)。正因为它的可见性,我们一开始发现只有顶层和底层可以旋转,我们需要将顶层和底层错开一些,对齐中层中心块的缝,才能旋转侧面(如图2)。

我们先讲讲底层中心与棱块的

特点,底层中心块是由一个三角形和

两个四边形组成的(如图3,以这个

中心块当做底层为例),其中两个四

边形的长边分别对应两个近似等腰

梯形的棱块(如图4)。

这两个等腰梯形容易和顶层的

等腰梯形搞混,不过顶层的等腰梯

形有个特点,就是它的底边右侧有

一个小面(如图5),所以只要看到

这个小面,那么这个等腰梯形就是

顶层的。底层中心块的三角形长边

所对应的是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棱块

(如图6),顶层也有一个这样的长

方形棱块,不过好区分,底层的长方形长边看着长一些,顶层的短一些(如图7)。

底层最后一个棱块是两个四边形所夹的棱块,它的特点是由三个面组成,其中两个大面是四边形(简称大棱块)(如图8),顶层也有一个类似的大棱块,不过它的两个大面是五边形,所以很好区分(如图9)。

第一步:还原底层四个棱块

首先我们先以含有一

个三角形和两个四边形的

中心块做为底层,看看中层

四个中心块在还原状态下

的朝向是什么样的(如图1-1

其中两个像长方形的中心块都

是竖向的,它们两个的小面一个

在左上,一个在左下,每一个小

面的左侧平行处都对应着另外

两个中心块的小面),而我们

要做的就是先把中层四个

中心块的方向调整好,我们并非按照魔方

还原时的方向,而是要将四个中心块都调

整到旋转180度的状态,我们看看旋转

180度后四个中心块有什么特点,其中两

个像长方形的中心块都是竖向的(即长边

是上下方向),

它们两个的

小面一个在

右上方,一个在右下方(如图1-2),每一

个小面的右侧斜对角都对应着另外两个

中心块的小面(如图1-3)。

调整好了四个中心块旋转180度的状

态后,我们开始还原底层四个棱块。

以底层近似长方形的棱块为

例,我们先将该棱块调整到顶层,

该棱块的位置会有4种情况:

①在顶层,无需调整;

②在中层,将该棱块置于前右

的位置(如图1-4),做公式RUR’,

则棱块会被转到顶层;

③在底层,将该棱块置于底右

的位置(如图1-5),

做公式R2UR2,则棱

块会被转到顶层。

④在底层且和底

层中心块吻合(如图

1-6),当棱块处于归位

状态时,切记,一定

要按照③的方法,将

该棱块置于底右的位置,做公式R2UR2,将其

转到顶层。理由是虽此棱块已归位,但是其对应中

层中心块的方向还是旋转180度的状态,中层中心块

方向并不正确(如图1-7)。只有棱块归位并连带中层

中心块方块也正确才行。

碰到此类棱块,做连贯公式R2UR2U’R2

就可直接还原。

棱块在顶层后,转动顶层,让该棱块

处于目标位的正上方(如图1-8),然后握

好魔方,使棱块在顶前的位置(如图1-9),

做F2,观察能否与底层中心块吻合。如果

吻合,则该棱

块已归位(如

图1-10);如果

不吻合,则再

做F2转回顶层,

然后做公式FRUR’U’F’(这个公式会将棱块

的方向做一个翻转),此时棱块会在顶右的位

置(如图1-11),再做UF2转回底层即可。

按照此方法同样可以将底层大棱块归位。

再说说梯形棱块,因为底层这两个梯

形棱块有点类似,因此它的目标位得做试

探才知晓(记住特征的除外),我们先找

到其中一个梯形棱块(注意和顶层的不要搞

混,顶层的底边右侧含有一个小面),先按照前

面的步骤将其转到顶层,转动顶层,让该

棱块处于目标位的正上方(此时的目标位不

一定正确,我们只知道其目标位是底层中心块的

四边形长边位置),握好魔方,使棱块在顶

前的位置,做F2,观察能否与底层中心块

吻合。如果吻合,则该棱块已归位(如图1-12);如果不吻合,则再

做F2转回顶层,然后做公式FRUR’U’F’,此时棱块会在顶右的位置,再做UF2转到底层,如果还是不吻合,说明该棱块的目标位不在这里,而是在底层中心另一个四边形的长边处。我们做F2转回顶层,然后转动顶层让该棱块处于正确目标位的上方,再按照前面的方法再做一遍即可。当其中一个梯形棱块归位后,另一个梯形棱块的目标位就一目了然了。

当底层四个棱块归位后,中层四个中心块的方向将自动调整好。

小贴士:我们在还原底层四个棱块时,找棱块一般先从顶层找(因为顶层还原比较方便),再中层,最后找底层。

此外,还有另一个相对简单确定底

层梯形棱块目标位的方法,首先该棱块

需要在疑似目标位的上方,让该棱块处

于顶前位置。

①当棱块通过F2转到底层时,发现

和底层中心块的边是近似平行的状态,

但是不吻合(如图1-13),则该棱块的目

标位不在这里,用F2转回顶层,顶层U2

使该棱块在其正确目标位上,握好魔方,

让该棱块处于顶前的位置,做公式FRUR’U’F’,再做UF2转回底层即可。

②当棱块通过F2转到底层时,发现和

底层中心块的边不是平行的状态(如图

1-14),那我们F2转回顶层,顶层U2转到

另一个疑似目标位上,握好魔方,让该棱块

处于顶前的位置,做F2转到底层,此时只

有两种情况,要么近似平行,要么完全吻合,

完全吻合说明该棱块已归位,如果是近似平

行,那么再按照前面①的方法做即可。

第二步:还原底层四个角块

首先我们观察一下底层四个角块在

还原状态下的位置以及它们各自的形状

有什么特征。底层含有3个面的棱块(简

称大棱块)左右两边是两个三角形的角块,

它们都近似等腰三角形(如图2-1),在大

棱块左边的角块容易和顶层的一个角块

搞混,不过还是能看出区别,位于底层的

这个角块稍长,位于顶层的那个角块稍短

(如图2-2)。位于大棱块右边的角块是有一个小面的,所以容易观察出来(如图2-3)。

然后我们看看底层长方形棱块旁边的两个角块,它们都是由三面体组成的,这两个角块与顶层两个类似角块很容易区分,底层这两个

角块都有一个比较狭长的四边形,而顶层的两个角块都相对短些(如图2-4)。其中位于底层长方形棱块左边角块小面的面积比右边角块小面的面积要小(如图2-5)。

我们知道了底层角块的特征以及

位置后,就可以轻松还原底层角块啦!

我们以含有小面的等腰三角形角

块为例,先找到该角块,位置会有两种

情况:

①该角块在顶层时,转动顶层,将

它转到其目标位的正上方,也就是底层

大棱块右上

角的位置,

握好魔方,使该角块处于顶前右的位置,

此时底层大棱块处于底前的位置(如图

2-6),做公式RUR’U’,重复做此公式,

做1遍、3遍或者5遍即可还原该角块。

②该角块在底层时,先将其置于底前

右的位置(如图2-7),做公式RUR’,此

时该角块就在顶层了,再按照①的方法做

即可。

另外的三个角块也按此方法做。当底层四个角块都归位后,那么底层就全部还原了(如图2-8)。

小贴士:我们在还原底层四个角块时,应优先从顶层找。

第三步:还原中层

首先我们观察一下中层四个棱块在还原情况下的特点及其位置,可以将中层四个棱块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是由两个面组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它们的位置都是夹在中层两个中心块大面的长边处(如图3-1);另一组是由三个面组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六边形),它们的位置都是夹在中层两个中心块小面之间(如图3-2)。知道了这些特征后,在进行目标位试探时会减少很多麻烦,这样只用试探最多两个目标位就能找到棱块的正确目标位。

我们先在顶层找到一个中层的棱块(以三个面的棱块为例),转动顶层,将该棱块转到疑似目标位的左上方(如图3-3),我们需要试探这个目标位是否正确。握好魔方,使该棱块处于顶左的位置,此时目标位在前左的位置(如图3-4),做L一下,然后观察该棱块是否与中层中心块吻合,发现并不吻合(如图3-5),则L’一下转回顶层。

然后顶层U’一下,使该棱块在疑似目标位的右上方(如图3-6)。

握好魔方,使该棱块处于顶右的位置,此时目标位在前右的位置(如图3-7),做R’一下,然后观察该棱块是否与中层中心块吻合,发现也不吻合(如图3-8),说明此目标位不是该棱块的正确目标位,该棱块的正确目标位应该在此目标位的正对面。

那我们先R一下将该棱块转回顶层,然后顶层U’或者U’2一下,使该棱块在正确目标位的左上方或者右上方(如图3-9),然后按照前面的方法依次进行试探,此时会有两种情况:

①该棱块在目标位左上方时,做L一下,进行试探,结果与中层中心块吻合(如图3-10),那我们L’一下回到顶层。握好魔方,使该棱块处于顶前的位置,则其目标位在前右位置(如图3-11),做公式URU’R’U’F’UF即可。

②该棱块在目标位右上方时,做R’一下,进行试探,结果与中层中心块吻合(如图3-12),那我们R一下回到顶层。握好魔方,使该棱块处于顶前的位置,则其目标位在前左位置(如图3-13),做公式U’L’ULUFU’F’即可。

当我们在顶层找不到中层的棱块时,那我们到中层去找未还原的棱块,找到后握好魔方,将它置于前右的位置(如图3-14),做公式URU’R’U’F’UF,它就会调到顶层,然后再按照前面的方法做即可。

当我们还原好中层四个棱块后,魔方就只剩顶层未还原啦!(如图3-15)。

如果中层仅剩一个棱块没有还原,且正好在它的目标位上(只是方向不对),握好魔方,将它置于前右,做公式(RU’U’R’U)2y’(R’U’R)即可。

此外,还有另一个相对简单确定中层棱块目标位的方法,当我们进行试探,发现是以下8种情况时(如图3-16),则此槽位就是该棱块的正确目标位,只是该棱块是从另一个方向进入此槽位的,看似情况多,但其实很好记忆。我们分两类进行记忆:

①首先我们来观察有两个面的棱块,在试探其正确目标位时,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平行于中层中心块的边,但不吻合(如图3-17)。而此种棱块试探其错误槽位时,与中心块的边均不平行(如图3-18)。当我们第一次试探槽位时,发现与中心块的边不平行,则其正确目标位一定在该槽位对面;同理,当我们第一次试探槽位时,发现与中心块的边是平行的,但不吻合,则其是从另一个方向进入该槽位的,该槽位是它的正确目标位。

②接下来我们观察

有三个面的棱块,在试

探其正确目标位时,此

种棱块的其中一个面与

中心块的小面是挨在一

起的,而且两个小面之

间没有明显的落差(如

图3-19)。而此种棱块

试探其错误槽位时,要么与中心块的面没挨在一起,要么挨在一起的

两个面之间有明显的落差(如图

3-20)。当我们第一次试探槽位时,

发现与中心块的面没挨在一起或者

有明显的落差时,则其正确目标位一

定在该槽位对面;同理,当我们第一

次试探槽位时,发现与中心块的面是

挨着的且没有明显的落差,则其是从

另一个方向进入该槽位的,该槽位是

它的正确目标位。

第四步:还原顶层十字

我们先看顶层四个棱块在十字还原时状态是怎样的(如图4-1),长方形棱块贴着顶层中心块的那条边是左稍高右稍低,其余三个棱块都是平着的地方朝下(梯形棱块和它对面的棱块都是平着的一条边朝下,另一个大棱块则是平着的一个三角形的小面朝下)。需要注意的是,梯形棱块有一个小面,这个小面是在上边的,如果小面在下边则是错的(如图4-2)。知道了这些特征,我们来进行顶层十字的还原。

在这一步,我们只需要观察4个棱块的朝向即可,不与顶层中心块吻合也没事(如图4-3)。首先,我们需要逐个确认四个棱块是否正确,确认完之后,会有四种情况:

①没有一个棱块是正确的(如图4-4),握好魔方,使底层中心朝下,顶层中心朝上(如图4-5),做公式(FRUR’U’F’)U2(FURU’R’F’),做完后四个棱块就都正确了,十字也就好了。

②有2个棱块正确,呈一条直线(如图4-6)。握好魔方,使这两个正确块分别置于顶左和顶右的位置(如图4-7),做公式FRUR’U’F’,

十字就好了。

③有2个棱块正确,呈小拐弯(如图4-8)。握好魔方,使这两个正确块分别置于顶左和顶后的位置(如图4-9),做公式FURU’R’F’,十字就好了。

④4个棱块都是正确的,这说明十字直接好了。

小贴士:十字还原是指顶层四个棱块的朝向均被调整正确,但从直观上是看不出什么特点的。

第五步:还原顶层四个棱块

还原棱块时有两种情况:

①首先我们找到那个与中心块吻合的棱块,将它置于顶后(如图5-1),做公式R’U’RU’R’U’2R,做1遍或者2遍,即可还原顶层棱块。

②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完成顶层十字后,找不到与中心块吻合的棱块(如图5-2),握好魔方,使底层朝下,顶层朝上,做公式R’U’RU’R’U’2R,此时顶层会出现一个与中心块吻合的棱块,然后按照前面①的方法做即可。

顶层四个棱块还原后,就只剩下顶层角块的还原啦!(如图5-3)。

此外,还有进阶玩法,首先我们需要记住四个棱块目标位的特征(如图5-4,长方形棱块的目标位是一条直线,坡度缓;含有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的棱

块的目标位

是两条几乎

相等的直线;

那个大棱块

的目标位是

左边短,右边

长;梯形棱块是左边长,右边短),然后我们找到那个与中心块吻合的棱块,将它置于顶后,观察另外三个棱块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我们只需观察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即可知道顺逆:

①棱块是从左到右(如图5-5),则是顺时针旋转(如图5-6),做公式R’U’RU’R’U’2R即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