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空间分析之叠加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7.36 MB
- 文档页数:33
GIS实习六空间分析——叠加分析叠加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提取空间隐含信息常用的手段之一,它是在统一的空间参考系统下,通过对不同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集合运算,产生新数据的过程。
叠加分析的目的是在空间位置上分析具有一定关联的空间对象的空间特征和专属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叠加分析不仅可以产生新的空间关系,还可以产生新的属性特征关系,发现多层数据间的差异、联系和变化等特征。
从运算角度看,叠加分析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理要素图层进行空间分析、标识分析、更新分析、交集取反和空间连接等七类。
5.1擦除分析擦除(erase)分析是在输入数据层中去除与擦除数据层的相交的部分,形成新的矢量数据层的过程。
擦除要素可以为点、线和面,点擦除要素仅用于擦除输入要素中的点,线擦除要素可用于擦除输入要素中的线和点,面擦除要素可用于擦除输入要素中的点、线、面。
由于面状要素比较直观形象,在此以面擦除要素为例来介绍擦除分析的原理及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ArcToolbox中双击【Analysis】—>【Overlay】—>【Erase】,打开【Erase】对话框,如图1所示。
图1 erase分析对话框2. 在【Erase】对话框中,输入【Input Features】、【Erase Features】数据。
(gis 实习6 \数据\erase\中的input.shp、analysis.shp)。
3. 确定输出结果【Output Feature Class】的路径和名称。
注意,通常情况下,我们不用系统默认输出路径,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统一修改输出路径,方法为:单击【Geoprocessing】—>【Environment】,打开【Environment Settings】对话框,如图2所示。
将Workspace设置为输出数据的路径。
图2 Environment Settings4. 【XY Tolerance】为可选项,可以不进行设置。
描述三种空间分析方法及其特点与作用一、矢量空间分析矢量空间分析主要通过空间数据和空间模型的联合分析来挖掘空间目标的潜在信息,而这些空间目标的基本信息,无非是其空间位置、分布、形态、距离、方位、拓扑关系等,其中距离、方位、拓扑关系组成了空间目标的空间关系。
它是地理实体之间的空间特性,可以作为数据组织、查询、分析和推理的基础。
通过将地理空间目标划分为点、线、面不同的类型,可以获得这些不同类型目标的形态结构。
将空间目标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结合起来,可以进行许多特定任务的空间计算与分析。
1.图元合并图元合并即矢量空间聚合,是根据空间邻接关系、分类属性字段,进行数据类型的合并或转换以实现空间地域的兼并(数据的综合)。
空间聚合的结果往往将较复杂的类别转换为较简单的类别,当从地点、地区到大区域的制图综合变换时常需要使用这种分析处理方法。
2.空间查询空间查询是将输入图层与查询图层的要素或是交互输入的查询范围进行空间拓扑判别(包含、相离、相交、外包矩形相交),从输入图层中提取出满足拓扑判别条件的图元。
3.叠加分析叠加分析至少要使用到同一区域,具有相同坐标系统的两个图层。
所谓叠加分析,就是将包含感兴趣的空间要素对象的多个数据层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要素图层。
该图层综合了原来多层实体要素所具有的属性特征。
叠加分析的目标是分析在空间位置上有一定关联的空间对象的空间特征和专题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多层数据的叠加分析,不仅仅产生了新的空间对象的空间特征和专题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发现多层数据间的相互差异、联系和变换等特征。
点与多边形的叠加,就是研究某一矢量数据层中的点要素位于另外一个矢量数据层中的哪个多边形内,这样就可以根据点与多边形的空间关系,确定给点要素添加哪些属性特征。
线与多边形叠加,就是研究矢量数据层中的线要素与其他数据层中的多边形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判定线要素与多边形的相离、相交、包含等空间关系。
多边形的叠加,就是要研究两个或多个多边形矢量数据层的叠加操作,生成一个新的多边形数据层。
空间叠加分析(报告)目录空间叠加分析(报告) (1)引言 (1)研究背景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3)空间叠加分析的概念和原理 (4)空间叠加分析的定义 (4)空间叠加分析的基本原理 (5)空间叠加分析的应用领域 (6)空间叠加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6)数据准备 (6)空间数据叠加方法 (7)空间数据叠加步骤 (8)空间叠加分析的案例研究 (9)案例背景介绍 (9)数据收集和准备 (10)空间叠加分析的具体步骤 (11)结果分析和讨论 (12)空间叠加分析的优缺点 (13)优点 (13)缺点 (13)发展趋势 (14)结论 (15)主要研究成果 (15)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 (16)引言研究背景空间叠加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它通过将不同的空间数据叠加在一起,以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
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空间叠加分析在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大量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环境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将GIS技术引入到空间分析中。
空间叠加分析作为GIS技术的核心功能之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空间叠加分析的研究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空间叠加分析,我们可以将不同时间段的土地利用数据叠加在一起,以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和趋势。
这对于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通过空间叠加分析,我们可以将环境数据与其他空间数据进行叠加,以揭示环境问题与其他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将空气质量数据与交通数据叠加,以分析交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这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社会经济问题也是空间叠加分析的研究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