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传统新闻与网络新闻

浅谈传统新闻与网络新闻

浅谈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种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媒体,即网络新闻。本文将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进行比较,简述网络新闻的传播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归纳出网络新闻编辑有别于传统新闻编辑之处,从中引出有关网络新闻编辑发展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统新闻;网络新闻编辑;传统新闻编辑

正文: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手段,也使网络新闻成为网民上网的第一需要。据新浪网公布的有关数字显示,该网站在“神六”发射当天所制作的专题浏览量超过了当天国内报纸读者的总和,达到4.5亿人次。就算是国内发行量比较大的几份报纸,例如:人民日报、扬子晚报等,也不过百万而已。仅仅一个新浪网在一个专题上的影响力足以胜过国内几家主流大报,让传统新闻媒体自叹不如。

国内最近出版的第一部从理论系统入手建构网络新闻学的著作《网络新闻学》(杜骏飞著) ,提出了目前国内最新的网络新闻定义:“网络新闻是指传受基于Internet 的新闻信息———具体说来,它是任何传送者通过Internet 发布或再发布,而任何接受者通过Internet 视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新闻信息。”[1]

第一章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的比较

从两者的目的来看,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做好新闻信息传播,满足受众的需求,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但是,网络新闻之所以能迅速发展,与其特有的优势特点是分不开的。那么,究竟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有什么不同呢?网络新闻的优势特点又体现在哪里呢?

1.1 数字化

传统新闻在印刷或者出版传播时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网络新闻将新闻信息进行数字化后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即可。任何人只要拥有能上网的电脑,会一些基本操作,就可以在网上发布新闻消息。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相比,大大节省了传播成本。

1.2 多媒体

传统新闻存在着明显的条件限制,例如报纸只能突出它的文字性,却缺乏声音图像的结合;电视是将声音与图像相结合了,但在文字方面又显得有所欠缺。而网络新闻实际上是多种传统新闻媒体的综合体,它可以实现多种表现形式同步输出,兼具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好的网络新闻,信息的传播做到动静结合、声像皆备,大大地吸引受众。

1.3 信息的大容量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而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版面和时间的限制,传播者要对信息进行大量的筛选,真正传播出来的新闻信息根本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

传播者传出去的信息。不同的是,网络新闻的超链接方式使网络新闻的内容在理论上具有无限的扩展性与丰富性。传统的新闻报道与写作的文本结构是线性文字的,而网络新闻则是网状的,它不受三维空间的限制,受众可以对感兴趣的信息进行追踪。我们使用鼠标轻轻一按,就可以打开链接部分,无限拓宽信息范围和空间。材料的选择, 让读者能“ 看菜吃饭” , 不再是色调单一的“ 大锅菜” , 因而使传受双方各取所需。

1.4 全球性

“在新型电子条件下的相互依存性,把世界重新塑造成为一个地球村的形象。”[2]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地球村”预言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现在,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你拥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具备一些基本的上网知识,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获得有关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实现全球的资源共享。

1.5 时效性强

新闻的时效性是其特点之一。毫无疑问,在重大新闻信息的报道中,谁能在第一时间提供最快信息,展现真实场景,报道最新动态,谁才能赢得受众的青睐。当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报纸的报道事先要经过一系列的人工编辑,时效性往往不够强。而绝大部分的网络新闻是全时传播的,更新周期以分钟甚至秒来计算,这种传播速度与时效性较之传统新闻,有着难以比肩的优势。例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 14:46新华网最早发出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15:02央视播出了第一条地震消息,比网络慢了16分钟,而最快的报纸也只能是当天的晚报了。又例如新浪网的新闻中心,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往往表现出色。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恐怖袭击后约8 分钟,新浪网登出第一条消息。而在奥运会期间,新浪网更是宣称:比赛结束后5秒出比赛结果,30秒后出图片,5分钟后出详细报道。这种时效性急强的网络新闻报道方式给受众感受到了网络新闻的极大威力。

1.6 互动性

与传统媒体点对面的单向传输不同,网络传播是点对点进行的,具有交互性。在网络新闻当中,受众享有了前所未有的参与度,由被动变为主动,可以参与媒体的传播活动,媒体和受众形成充分的双向交流。这样充分地可以增强读者与编辑、读者与读者的交流。例如: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遭到北约导弹袭击,5月9日,《人民日报》网络版便开设了“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为网友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渠道。

第二章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新闻编辑的比较

首先,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新闻编辑的编辑目标总体上是一致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播新闻信息。

其次,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

新闻编辑的工作流程总体上是一致的,具有审核、编选、加工、制作标题、版面设计编排等工作流程。[3]

但是,网络新闻信息大容量、多媒体、互动性等特点,使得网络新闻编辑在工作内容上,既要与传统新闻编辑一致,又要为适应的网络新闻传播特点而呈现出差异性。由此我们谈谈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新闻编辑在工作内容上的区别。

2.1 对稿件编辑方面

2.1.1 标题制作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能否吸引读者的关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钢教授指出:“标题已经成为受众识别新闻内容,判断新闻价值的第一信号,成为受众是否索取深层新闻信息的第一选择关口。”传统新闻的标题与正文内容是完全同时呈现给读者的。因为报纸的新闻原则上和正文、图片是同时平面地呈现在一起的,标题固然以其更大的字号和不同的字体首先映入眼帘,但整个新闻是和标题是连成一体的,有些读者会被图片吸引或在对正文的一瞥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因此吸引阅读的任务并不仅仅是在于标题。而网络新闻的信息容量很大,通常采用的是具有层次化的超链接形式。受众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可能把所有的新闻内容都看一遍,甚至很多受众只是通过阅读标题来获取信息。“网络媒体的超级链接方式使新闻的标题承担了全部的吸引读者阅读的重任,要从众多的新闻中突出出来,吸引读者点击,靠的就是标题的出彩,标题吸引不了读者的点击,就意味着新闻传播的失败。”。[4]因此,网络新闻的标题制作与传统新闻的标题制作存在着差异。传统新闻标题要求能准确地概括新闻的整体内容。网络新闻是以标题点击的方式进入阅读的,为了浏览和点击的方便,也因空间节约的原则,网络新闻标题基本上都只有一行。而网络新闻标题 要求在短短一行句子里把最有亮点的新闻事实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往往突出的是一点而不是全面概括新闻内容。[5]

2.1.2 文字编辑

传统的新闻稿件,因其权威性和固定的写作模式,语言表达上比较正式、严谨。而网络新闻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决定了网络新闻在文字编辑的时候必须具备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口语化。而且,一个媒体、甚至一个人, 只要是合法登载新闻, 即可向全球发布他想发布的信息。这种自主性也使得网络新闻语言文字表达较传统新闻更加随意、更加直白亲切。[6]

2.1.3 图片编辑

目前传媒业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新闻图片现在已经不再只是文字报道的附庸和配角,带有图片的新闻往往比纯文字的新闻更具有吸引力,它能直接激发受众对认知事物的参与兴趣。无论是对于

传统新闻还是网络新闻,图片的作用不言而喻。

传统新闻,对报纸而言,关于新闻图片的构图、色彩、视觉冲击力等等方面已经形成固定的格式。人们在浏览网络新闻时, 文字的呈现比较快速,图片的呈现速度相对慢一些, 人手在点击之后要是等待时间稍久便会将页面关闭。因此,网络新闻图片的编辑中,一般在标题后面打个小括号,里面注明一个“图”字,以便提示读者这条信息下载速度要比纯文本速度慢。同时, 网页中图片的大小和压缩比例对下载浏览的速度有着极大的影响。一般用作新闻的图片分辨率不会超过800 x 600, 格式为JPG 格式,压缩比在3 左右。这样图片一般不会超过30K 的大小,可以提高网页中图片的下载浏览的速度。

例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从中国网转载了一则题为“三鹿问题奶粉丑闻4罪犯二次受审”的新闻,在转载这条消息时同时配发了一幅转载自中华网的图片。图中雪白的牛奶从左上方的奶瓶倾泻入右下方的一只玻璃杯中,映衬着淡蓝色的背景,极具视觉冲击力。由图中洁白纯净的牛奶联想到往牛奶中添加有毒化学品的卑劣行为,读者会对犯罪分子最终逃不过法律的制裁感到其是罪有应得。由此,我们对新闻图片在增强新闻传播的影响力中发挥的有效作用也可见一斑。

2.1.4 音视频编辑

网络新闻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多媒体性。它与报纸新闻编辑有所不同,网络新闻编辑集纳了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的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对网络新闻进行综合的、全方位的展现。因此,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运用网络进行新闻发布,不仅需要良好的新闻素养,还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才能满足多媒体化新闻工作的需要。目前在新的数字式采编通信等技术的作用下,多媒体新闻编辑已经走向成熟,一些特有的多媒体编辑手段已经开始形成。

2.2 编辑工作把关人行为

针对目前网络传播的现实环境,“把关人”是网络新闻编辑最基本的职能。

2.2.1 确保网络新闻真实性的需要

新闻报道必须遵循真实、客观的原则,才能得到广大受众的信赖。但是网络新闻作为一种开放式的信息渠道,在为人们提供新闻言论自由空间的同时,难免会有大量虚假新闻掺合在里面。因此,编辑在上传稿子过程中,尤其是某些重大事件发生时,第一件工作就是要求证、把关。信息不实会严重损害互联网的公信力,使人们对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例如前段时间白岩松自杀”事件,一经网络传出,各大媒体给予了殷切的关注。一时间,白岩松“自杀”事件成为网络上的轰动性新闻。结果证明,这只是一场“被自杀,被娱乐

”的闹剧。又例如“藏羚羊假照片”、“华南虎照片”等事件,引起了受众对新闻图片真实性问题的质疑;使新闻照片的真实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美国网络新闻协会的最新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新闻的可信度低于45%。一些商业性网站发布的新闻则可信度更低。对近期中国上海网民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受众认为网络新闻最大的缺点是"可信度低",对其真实性持否定性评价的比例为56.6%。

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起着鉴别新闻真伪、保证报道质量等作用,必须遵循新闻报道真实性、客观性原则,做好自己作为 “把关人”的责任,极力维护网络新闻的公信度。

2.2.2 网络媒体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需要

网络新闻传播速度特别快、范围特别广、复制特别容易。在很强大的互动性之下,网民对新闻事件畅所欲言。除了一些理性的看法之外,有时候也会含有一些非理性的个人情感宣泄,容易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网络新闻编辑在在提高网民积极性、正确引导民意方面就要发挥作用。

传统新闻编辑侧重的是“严把关”,指导人们“看什么”,对错误的舆论采取了堵塞和封杀方式。而网络新闻编辑不同的是“巧指路”,指导人们“怎么看” ,与网民进行互动的即时的心灵交流,充分尊重网民的言论自由,允许各种不同观点的发表,并进行积极的疏导。昔日的“守门人”如今更像是“导航员”,在扑朔迷离的新闻事件里和众说纷纭的意见观点中为你指点迷津。[7]

尤其是在各种灾难的新闻报道之中,由于灾难事件具有极强的时间性、震撼性、社会性、负向性和不可预料性,使得灾难事件发生后,短时期内就能在网络上形成相当规模的网络舆论,而这种舆论会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蔓延开来。以“汶川地震”为例,这次地震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灾难发生后,相关流言也迅速的产生并且在网络上大规模地传播开来:“5月10日以来,绵竹市西南镇檀木村出现了大规模的蟾蜍迁徙。”“5月9日,有人说在山东临沂看到地震云。”“国内有天文学专家称6月初会相继出现两个强天文潮汐,可能会触发地震,值得地震工作者和天文工作者关注”。这时候为了使民众准确了解灾害状况,防范谣言的传播,控制民众的恐慌情绪,网络新闻工作的引导舆论功能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第三章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向

3.1 随着网民需求的多样化,未来的网络新闻将会越来越专业化,这是一种必然的发展方式。基于网络媒体被无限细分的情况下,网络新闻由无差异、大规模向个性化、集中化转变更是必然。专业化的新闻,即信息与服务围绕着特定的

领域展开,结构呈现出纵向与系统连贯性相结合的特点,把某个相关领域的信息做深、做透,从背景、功能、前景等各个方面都涉及到。

3.2 网络新闻与传统媒体的结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将由目前的竞争与合作转变为相互的结合和支持。网络新闻将从传统媒体获取的新闻进行深加工,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进一步深度挖掘。[8]

第四章 总结

新一轮互联网创新高潮到来,博客、RSS、网摘、WIKI等带给网民全新的体验,也给网络新闻编辑带来新的挑战,挑战也意味着机遇,如何把握机遇提高自我,是新网络时代网络新闻编辑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网络新闻虽然目前仍存在很多不足,但凭借发挥自身的各种,对存在的不足进行纠正,未来的传播潜力是不可限量的。

参考文献:

[1] 杜骏飞.网络新闻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潘胜华.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新闻编辑的比较[J].新闻界,2007年第3期

[4] 杨永强.网络新闻标题个性特征分析[J].东南传播,2009年7月

[5] 彭兰.网络新闻编辑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M],2007

[6] 徐迎春.从与传统新闻的比较看网络新闻的优势[M].新闻与写作,2002年第2期

[7] 朱红霞.网络新闻编辑的多层职能分析[J].中国记者,2009年第6期

[8] 徐晓红.当前我国网络新闻的“优”、“忧”与发展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5卷第1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