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名师《小狗包弟》教学实录

沪教版名师《小狗包弟》教学实录

小狗包弟》课堂实录

师:巴金先生曾经说过:“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的垃圾,也需要它带给我们勇气、希望和力量。”那么,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巴金先生的散文。从中去感受一下它所体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那么,张老师第一个问题呢:通过预习,大家觉得在这篇文章里面什么地方是最让你感到震惊的?(板书:震惊)

生1:我觉得第8自然段倒数第二行开头,解剖桌,然后我觉得比较恶心。

师:怎么理解?

生1:我觉得解剖桌这一块其实是比较震惊。

师:谁在解剖桌上?

生1:包弟还有我自己。

师:哎,你发现得很好!原来啊,在文章第8节提到“把小狗包弟送上解剖桌上”(师板书:小狗包弟解剖桌)这一点让我们感到震惊。老师和你观点一样,请坐,非常好。那么我们要想了:既然小狗包弟被送上解剖桌是让我们感到很震惊,那么小狗包弟它又是一只怎样的小狗?请大家结合一下文章的语句来回答我这个问题。来,你来。

生2:它是一只可爱的小狗。“它会进来做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

师:那你觉得在这个句子里面哪些词语是能够体现它的可爱的?

生2:做几个揖。然后让客人们发笑。

师:作揖,对吧。作揖。有没有同学能帮我演示一下作揖是一种怎样的动作啊?来,你来。

生3:(做了个抱拳的动作,拜了拜)

师:你能理解作揖这个词语吗?

生2:(迟疑)

师:小狗能作揖告诉我们它好像有了人所有的一些思想或者品性,对吧,请坐。

师:那由此可以看得出来,小狗可能不仅仅是可爱而已,还有吗?还有其他同学的理解吗?

生4:还有在文章的第四节,我们夫妇在广州过了春节,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一条忠诚的小狗。

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生4:第三节这里“每天清早”、“天天这样”和“从不厌倦”。

师:嗯,你这些词语抓得非常准确。“每天清早”、“天天这样”和“从不厌倦”。从此可以看出它待人始终很?

生4:很亲热。

师:因此,它除了可爱、聪明之外,还能看出它是一只?

生4:通人性、忠诚的小狗。

师:非常好。请坐。通人性、忠诚、善解人意的小狗。那么我们发现呢,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它的可爱啊、忠诚啊、通人性啊、善解人意啊,那么你们能不能稍微说一下,为什么文章里面用这么多笔墨来写小狗的忠诚、善良、通人性?来,你来。

生5:他这么写小狗包弟的忠诚、善良、可爱是为了突主人公他后面把小狗包弟送上解剖桌的懊悔。

师:他把如此忠诚、可爱的小狗送出去无疑使我们?

生5:伤心

师:不光是伤心而已了。而是让人感到?

生:震惊。

师:而是让人震惊的事情。非常好。请坐。其实啊,小狗包弟它越是可爱越是通人性,我们家人呢对它就越是不舍。对吧?我们的不舍,在如此情况,“我”还把它送到解剖桌上,这可能是让我们感到震惊的第二个理由了。那么这要引起我们思考的是:难道本性我是一个残忍并且是十恶不赦的人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吗?请大家结合文章六、七两节的句子,你们来谈谈看,文章里面的“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6:在第6节,作者说“以前看到包弟作揖,我就想笑。但这两天,包弟向我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他说他这几天看到包弟是暗暗地流泪说明他的心里还是非常不舍得的。

师:你觉得这里面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出“我”当时的那种不舍得呀?

生6:“暗暗地”。

师:你能理解这个词语吗?

生6:因为包弟很通人性,他不想让包弟知道这件事,不想让他的妻子知道这件事。

师:哎,你前面说的那点我能理解哦,第一个因为包弟是通人性的,所以“我”流泪仿佛也会让包弟感受到“我”悲伤的心情。因此,“我”不想让它知道。那你说,“我”不想让家人知道,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呢?为什么你说“我”不想让家人知道,前文有提示吗?

生6:因为他的爱人特别喜欢包弟。

师:前文中找找看。

生6:第6节“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

师:正确。那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6:还是很为别人着想的人。

师:你说得非常好。文章里面她找到了“暗暗”这个词语,我们从“暗暗”这个词语中可以知道原来“我”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既不想让包弟知道,也不想让妻子知道。刚才那个同学有一点做得非常好,大家以后读文章可以这样来读:在了解文章内容的时候,不光只看本段内容,也可以联系上下文内容,把文章通读再来理解。这样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那么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我”的内心始终在忧虑着或是顾忌着一些人,体现出“我”性格里面哪一面呢?你来说说看。

生7:我觉得巴金先生是一位非常善良的人。

师:只有善良而已吗?如果是善良,就不会把包弟送出去了。

生8:我觉得他性格里有一种懦弱。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8:因为“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而且下面写“我处于半靠边状态。”而且第7节说“这情景实在是可怕。”然后体现他还是对于红卫兵抄家这件事情还是比较胆怯的。

师:对,从这里可以看出巴金先生对于抄家这件事情的胆怯和恐惧。对吧。好,你用了一个词语来概括,你用哪个词语的?

生8:懦弱。

师:这里这样子,张老师想换一个词语。我想用这样一个词语来表现巴金先生的性格。(板书:儒弱)我这里用“儒弱”这个词语。“儒弱”在字典里是文弱的意思。其实,我们看一个人物,还要考虑他的身份。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做什么的?

生:作家。

师:我是一个知识分子、文化人。所以骨子里除了善良之外还带有儒弱这样的品性。对吧。

由此看来,不但是可爱的、善解人意的包弟被送上解剖桌是让人感到震惊的,除此以外,让一个原本本性是儒弱的而且是善良的“我”把一个如此可爱的包弟送上解剖桌,它可能是更令我们震惊的事情。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了:看起来,这背后有一双大手推着“我”不断往前走,并且把包弟送上解剖桌。那么背后那双大手又是谁呢?

生9:应该是当时文革。

师:文革它只是一个时代。

生9:因为当时它只是一个环境,因为要抄家。

师:哦,你提到了一点,当时的环境,什么环境啊?抄家也好,文革也好,什么环境啊?只是一个人如此吗?

生9:应该是所有人都这样。

师:所有人都组合在一起。这就是当时的社会。(板书:社会)这只是我们的一种意想。是吧。你们能不能在文章里面找找看,社会当时又投射在谁的身上?请坐,我们说社会推动“我”不断往前走,那么社会又投射在文章中哪些语句或哪些人的身上呢?

生10:我觉得的话,当时的社会风气还体现在那些小孩的身上。

师: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板书:小孩)

生10:比如说“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幸而包弟不曾出来乱叫,也没有给捉了去。”联系我们最近上的《最后一课》的话,我们能够看出,孩子是国家的花朵,也是一种希望。如果孩子纯净的心灵也被这种恶劣的风气所污染的话,那说明当时社会的文化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

师:你说得太好了。你首先关注到这个句子的主体。请大家把这个词语加点,做下注释。文章把所有的焦点都投射在孩子身上,孩子本来是?

生10:孩子本来的心灵本来是纯净的。

师:可是他们现在都来做这些?

生10:来做这些“抄四旧”、“捉小狗”的事情说明孩子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污染的。

师:而且我们发现这个社会对孩子的影响不只影响到了?

生10:不只孩子们。

师:我提醒一下你哦,你觉得“孩子”,他代表着什么?

生10:祖国希望、祖国未来。

师:那么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生10:说明这个国家

师:不光只是现在,而且?

生10:而且过去

师:不只过去,还有以后的未来,都受到了?

生10:受到了恶劣环境的影响。

师:正确。非常好。这个句子里面,我觉得除了他刚刚所抓的“小孩”之外,还有一些其他词语也值得我们来品味一下。“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除了“小孩”之外还有哪些词语?

生11:“附近”的话,应该是他的邻居,邻居的话关系是比较好的。在这种时候,他的邻居被这种环境给带坏了,就是说来打门捉小狗。

师:照道理来说,关系好的邻居我们是互相关爱的、互相亲和的。但是现在即便连附近的小孩、原本与自己很熟识的人也来做这些事情,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11:说明当时的环境已经很差、很差了。

师:已经不能容忍有正常的?

生11: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了。

师:关爱与交流了。他说得非常好。你还有吗?

生12:还也是这句话里的“几次”说明当时情况是非常不好的了。

师:为什么?

生12:因为小孩在大人面前应该从心底散发出一种畏惧的感觉,看到大人心底会非常害怕,但是这里,小孩可以来大人门里敲门了。这里可以说明他们已经非常张狂了。

师:既然这里你用了“张狂”,前面“随心所欲”,我想换一种说法,那可以叫“为所欲为”。对吧,但是“为所欲为”还有其他体现?来,后面。还有吗?

生13:我觉得第6节。

师:这句话还有吗?

生13:我觉得这句话里面“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中“打门”这个词写出了这些小孩的无礼。因为一般的话是敲门吧,打门是一种不耐烦,而且打门的力道肯定要比敲门重很多。

师:好。请坐。你注意到“打门”。还有,你来吧。

生14:也是这个句子,就是“这个晚上”,晚上还有小孩捉小狗说明白天可能会更多吧。

师:那就说晚上应该干嘛的?

生14:睡觉啊。

师:那现在呢?

生14:捉小狗之类的。

师:说明这种人与人之间互相倾轧它已经不分日夜了,对吧。连晚上也是如此,你用一个词语帮我形容一下吧。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啊?

生14:这是一个心惊肉跳的社会吧。

师:让人感到心惊肉跳,甚至是疯狂的、疯癫的社会。对吧,请坐。讲到这里呢,我们先暂告一个段落。我们发现除了刚刚我们找得这几个点让我们感到震惊之外,社会它推动即使像小孩这样的人也在做如此疯狂的事情,说明当时那个社会、那个时代可能已经疯狂到一定的程度。对吧。而它对“我”的影响以及更多的人影响所造成的社会的悲剧可能是最为让我们感到震惊的事情了。好,那么如果说,解剖桌对于包弟来说,它还只是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的话,那么解剖桌对于“我”来说却是促使“我”进一步进行深入反思的开始。接下去请大家散读文章第八节。散读之后,请大家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在第八节中,作者到底要反思什么?开始。

(学生活动:默读、分组讨论)

(师巡视并指导:稍微发点声也没有关系。

读完后,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作者在第八节到底反思什么?

第一小组:师:反思什么?

生15:大妹妹让我把包弟送走。

师:说明什么?

生15:对亲人有影响。

师:对的,说明对亲人有影响。但在这篇文章里面最主要还是体现在“我”的身上,对吧。好,继续看。

第二小组:

师:你们发现哪些句子呀?

生16:不能保护一条小狗。

师:那你觉得在这里能反思出什么呀?

生16:连弱小的生命都不能保护。

师:连弱小生命也不能保护说明什么呀?

生16:我很弱小。

师:可能“我”的弱小不只是“我”躯体的弱小、身体的弱小,而是?

生(小组):精神上的弱小。

师:好。

第三小组:

师:你们这一组找到哪些句子啊?

生17: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

师:这是怎样一种心态呀?

生17:矛盾。

师:他为什么会矛盾呀?其实在这里反思了他一种怎样的心态呀?

生17:他把这么可爱的小狗送掉了。

师:他责备自己什么?

生(小组):责备自己的儒弱。

师:除了儒弱之外,还有没有?儒弱在文中有一句话能体现的,“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

到羞耻。”其实继续往下看,后面除了儒弱,还有其他内容。“为了保全自己,我把小狗包弟送走。”这能体现什么?“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送它是为了干嘛?

生17:保全家人。

师:是的。你刚刚找的句子也很重要。继续找。

第四小组:

师:你们讨论什么?

生18:“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师:为什么找这句话?

生18:他为自己送走包弟感到很愧疚,为自己的自私。

师:愧疚对的。是不是只是为了自私?)

师:这样子我们集中一下,刚刚给大家几分钟时间给大家看这个文章,有没有同学来交流一下你们讨论出哪些结果?来,你来。

生19:我觉得巴金第一解剖的是他的外表,露出他内在的丑恶内心,第二是解剖他的良心,露出他被玷污的良知。

师:我觉得你这句话说得很好。那我从你这句话你要在文章里面找些具体语句来落实一下。在文章里面,哪些语句是能体现出这一点的?

生19:他在第八节的倒数第三行“可耻的”,他自己都认为自己是可耻的,所以他虽然是有良知的,但他自己也觉得自己的良知是被玷污的了。

师:哦,原来你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他是在进行反思(板书:反思)反思着自己当时,你用了这个词语“良知”,对吧。(板书:良知)请坐,这句我先放一下。等会来讲,好吗?还有吗?

生20:第八节“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

师:嗯,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生20:他责备自己就是他为了保全家人,不被抄家。然后让包弟死在解剖桌上。

师:这是为了反思自己的什么?

生20:反思自己的自私自利。

师:自私自利。正确。请坐。(板书:自私)

我们发现啊,他所说的自私自利在文章前面还有一处也有体现,我们找找前面一句话“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请一个同学帮我把这句句子读一下。来,你来。

生21:“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更不能原谅自己!”

师: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到,她刚才在朗读的时候是有重读的,哪些词语重读了?

生21:瞧不起。

师:还有?

生21:不能原谅自己。

师:好。请大家把书拿起来,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生齐读“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更不能原谅自己!”

师:大家读得非常好!我们这样子再来读一遍,请大家在朗读的时候把那些能体现我情感的一些词语继续重读出来。“不能保护一条小狗,……”预备,齐!

生齐读。

师:刚才其实已经讲到,我一方面在反思自己当时的自私,对吧,另外一方面,我还觉得我这日子过得非常的可耻。他这句话里面其实我觉得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来关注的“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这里面首先有哪个词语是值得我们来关注的呢?

生(下面说):逆来顺受。

师:哎,我听到有同学提到“逆来顺受”,你如何来理解这个“逆来顺受”?

生22:我觉得是一种不敢反抗。比如说前面说一些小孩几次打门抓狗,他也不敢出去训斥这些小孩。然后我觉得他写自己逆来顺受的困难生活,我感觉他是因为感觉自己不如把他比作同一时代的一个作家吧,就是鲁迅。鲁迅懂得用自己的笔来与时代作斗争。那我想他把自己写得就是体现自己想自责来缓解自己的羞耻感。

师:你这点比较非常有意义啊!把他与鲁迅进行比较。来,你来。

生23:其实结合一下历史背景,他曾经是被抄家过的、被关进监狱过。他是先是为了保全家人送走包弟的。包弟任人宰割,就是很悲哀的。

师:那也就是说他心底本来对这个现象憎恨,甚至是抵触的。但实际上呢?

生23:实际上他也无能为力。

师:无能为力。他也只能任这个社会所?

生23:宰割。

师:任人宰割、任人摆布。因此,在这里面他用了一个词语叫“可耻”。其实,我们会发现这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生活很多人在过,作者也在过。可是他却认为可耻。刚才他这个同学已经提到过了。因为他是一个什么人啊?

生(齐):作家。

师:作家的笔应该写什么的?写的是现实、写的是公平、写的是正义,乃至于是善良。对吧。可是现在这样一个作家却不得不做违背自己的良心、良知的事情,因此,他觉得自己是可耻的,这也是可耻的根源。好!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来朗读一下。朗读时,也请大家同样注意重读。“我就这样”预备齐。

生齐读。

师:再来一遍。

生齐读。

师:你们觉得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情感是怎么样子?“我”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来,你来。

生24:我会是一种可耻的,瞧不起自己的情感。

师:内心开始对以往情感?

生24:讨厌。

师:厌恶甚至是?

生24:憎恨。

师:非常好。请坐。其实啊,作者这个情感不仅仅是体现在这个句子里面,而是凝聚在整个第八节。那接下来呢,张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合作一下朗读这段文字。我先做个例子,我们先试试看。我读,我读了停下来之后,你们接着来读,好吗?

(就按这个方法,师生合作朗读第八节。老师主要读关联的词或句。)

师生合作朗读第八节。

师:在刚才朗读的过程里面,你们体会一下作者在写作这段文字的时候,他的内心情感又是如何?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有哪些体会?你来吧。

生25:我觉得作者当时的内心是有些纠结的。就是一方面他把包弟、就是那么通人性的一条小狗送走了,然后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社会不允许养这样的一只小狗。然后他又很无奈,因为他没有办法抵抗这种庞大的社会的压制。所以说,当时的作者是又无奈又纠结的一个悲哀的心情。

师:你这一点说得很好。他是又无奈又纠结。你觉得纠结通过我们刚才的朗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生25:就是说里面有一句句子是“我又觉得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就是说他之前说将包弟送走是为了保全自己,就是相当于甩掉了自己身上的一种包袱。但他这里又说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就是背上了对自己良心的谴责。

师:那你觉得这种纠结心情在这句句子里面体现在哪些词语上面呢?

生25:不曾甩掉什么,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师:前面还有一个词语“不但”、“不曾”、“反而”、“更加”。好。请坐。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刚才朗读的时候,张老师有意识的挑选出来这一节里面一些关联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关联词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来,你来。你觉得什么特点?

生26:所有的关联词都是转折的。

师:这种转折的关联词能够造成一种怎样的效果呢?

生26:更加突出他内心的纠结和对自己的讽刺。

师:很好。内心的纠结、对自己的讽刺。这种一转再转,一承再承的心理,无疑这种词语给作者情感表达推波助澜。

这样子我们一起把第八节再来朗读一遍。朗读的时候注意两类词语。刚才张老师提示的那类词语和之前我们在朗读的时候重读的那些词语。把书本准备好,“包弟送走后”预备齐。

生齐读第八节。

师:哎呀,在第八段里面啊,作者那种自省、反思其实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么文章呢也主要是在写“我”与包弟之间的事情以及由这件事情引发的反思。但是张老师注意到一点:文章

一上来第一段并没有写包弟,而是在写一件艺术家和狗的故事,那么我们说这第一段的写作是否是闲笔?我能把这一段删掉吗?第一段在这里有什么作用?通过你们刚才理解,思考一下。好,你来。

生27:首先我觉得第一段整体的气氛是比较悲哀的,因为它其实是说了文革时期一位艺术家与一只小狗,他们非常深厚的情谊,因为文革,他们迫不得已分开。然后我觉得它为整个文章渲染出一种很悲哀的气氛。

师:首先你觉得它有渲染悲凉气氛的作用,对吧。还有吗?

生27:还有我觉得,因为这个故事,所以作者才想到了小狗包弟。

师:那么这是什么作用呢?由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来引?

生27:引出小狗包弟的故事。

师:这是它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对吧。好,请坐。还有同学吗?你来说说看。

生28:就内容上,第一段写的是小狗对艺术家很忠诚的故事、生死不弃,就是在艺术家被打断腿关进监牢之后,但是小狗以为他死了,所以回家后三天没有吃东西。小狗以为它可以陪着艺术家一起死。然后从这里就可以反衬出狗对人的忠诚以及人对狗的无情。

师:哦,你从这个角度来看的。从文章里面艺术家与狗的故事狗的理解其实还是非常准确的。通过这种对比反衬出人的无情。还有呢?还有其他作用吗?她其实提到了一种手法,对比,对吧。

生29:就是我不同意她的观点。我觉得体现得不是人的无情。毕竟文章中写了艺术家关了几年后才被放了出来。他第一件事买了肉去看小狗,还是可以体现出他的友情的。他还是在牢里念着小狗的。出了牢第一件事就是想到小狗。

师:我觉得你们两位同学其实关注点,其实不一样。首先刚才一位同学说体现人的无情,如果我们具体一点的话,是哪些人?

生29:应该是那些抄四旧的人。

师:围观的那些人,对吧。你觉得有情有义是哪些人?

生29:有情有义是那艺术家。

师:那你觉得为什么文章一开头要写这样一个故事呢?要写艺术家对这个小狗有情有义,并且态度始终如一?

生29:就是为后文写“我”没有对小狗始终如一的情感

师:成了?

生29:对比。

师:正确。请坐。我们发现在这段话里面作者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即便在那样一个疯狂的时代、即便在那样一个漠视人心的时代比比皆是的时候,仍然有像艺术家一样能够始终如一的对待这只小狗。态度上、言行上都是如此。正如文章所说他常常买吃的东西来款待这只小狗,并且在一放出来之后,就买了几斤肉去看望小狗。那么,说明在那样一个时代里,有着这样善心的人仍然还是存在着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泯灭人性的。很好。正是这种有善心的人(板书:善心)他这种善良的力量给了“我”也给了更多人以启示。我想,在一篇文章里面,如果作者仅仅把脚啊,站在反思这里,似乎还不够。因为,反思始终是我们在舔舐我们之前的伤口。那你们说,作者在他反思的背后,他所要隐藏的到底又是什么呢?我来找两个没举手的同学吧,来,你来说说看。你觉得反思背后,作者隐藏的是什么?

生30:他觉得他对不起小狗包弟。

师:第一,内心满怀着歉疚,对吧。除了歉疚,还有没有?黑板上说不定能找到些启示。既有对这自私的、良知丧失的反思(板书:丧失),也有?请坐,其他同学来说说看。来,你来吧。

生31:我在最后一节看到“我不怕大家嘲笑”,板书的话,我想他表达的不再是一种原来的儒弱,而是对于这种社会开始有自己的表达和对于社会的看法。

师:什么样的看法?他要什么?

生31:反抗。

师:反抗?反抗似乎不是最准确的。来,你来。

生32:我觉得他有可能是想要说真话。

师:哪里看出来的?

生32:因为他在最后一节“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师:正确。在这里面我们看到作者除了在反思自己以前做的一些错事之外,他还要呼唤,呼唤人们要去讲真话,而讲真话则是所有良知的开始。因此,我们说,在这篇文章看起来,他只是反思和包弟在一起的故事,但实际上他希望借由这么一点来唤醒(板书:唤醒)唤醒那种什么?

生(齐):善心。

师:唤醒那种善心,也唤醒那种良知。非常好!请坐。这一点呢,正如刚才那位同学所说,

这集中在文中最后一段里面。我们一起来把最后一段来朗读一下,好吗?“即使”预备齐。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我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理解这里“我不怕大家嘲笑”,为什么说这么一句话?他不怕别人嘲笑什么呀?

生33:他不怕别人嘲笑,首先是对一只狗表示歉意,在平常人看来,一个人对狗,是把狗看作比人类低一等的生物吧。人对狗说对不起的话,反而被别人说,怎么对狗说这种话?所以说他不怕别人嘲笑。这里巴金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就是对自己所愧疚生灵报以一种歉意。

师:对小狗报以歉意,对自己这种不曾善意善待生灵表达一种内心的忏悔、愧疚。这是他不怕别人嘲笑的地方,对吧。请坐。还有吗?你来。

生34:我觉得这篇文章他把小狗包弟送上了解剖台,他其实是很懦弱的。他自己所有懦弱的事情、自己也觉得可耻的事情全部都写出来了,所以他也是很有勇气的。他不怕大家嘲笑也是有这一点吧。

师:你说得太好了!其实啊,能够讲真话,这是需要一种何等的勇气啊!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有一种反思自我的意识、能够直面历史的行为的时候,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也必然会变得强大起来。而我想这也可能是在这篇文章里面作者他所想要带给我们的勇气、力量和希望。那么今天的课到这里。两个回家作业,第一个,作者在这篇文章里面把真情赋予他平易的语言之中,这是他最典型的写作特点,对吧。但是为什么在这么一篇叙事散文里面,作者却用了整整一段话来写环境,出现在文章第九节。第九节,今天我始终没碰,请大家回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这样来布置?第二个,其实“仁”呢,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实“仁”呢,主要体现在对善行的呼唤,结合你们自己所读的书和文章,来谈谈你们对于这一点的理解。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