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饮用水中微量氟的测定

饮用水中微量氟的测定

饮用水中微量氟的测定
饮用水中微量氟的测定

实验名称: 饮用水中微量氟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微量氟的方法。

2.了解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作用,

3.掌握用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测水中微量氟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简写)

离子选择电极的分析方法较多,基本的方法是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用氟电极测定F-浓度的方法与测pH值的方法相似。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插入溶液中组成电池,电池的电动势E 在一定条件下与F-离子的活度的对数值成直线关系:

式中K 值为包括内外参比电极的电位,液接电位等的常数。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可以测定F-离子的活度。当溶液的总离子强度不变时,离子的活度系数为一定值,则

E 与F-离子的浓度CF-的对数值成直线关系。因此,为了测定F-离子的浓度,常在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中同时加入相等的足够量的惰性电解质作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使它们的总离子强度相同。氟离子选择电极适用的范围很宽,当F-离子的浓度在1~10-6mol/L范围内时,氟电极电位与pF(F-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成直线关系。因此可用标准曲线法或标准加入法进行测定。

应该注意的是,因为直接电位法测得的是该体系平衡时的F-,因而氟电极只对游离F-离子有响应。在酸性溶液中,H+离子与部分F-离子形成HF或HF2-,会降低F-离子的浓度。在碱性溶液中LaF3 薄膜与OH-离子发生交换作用而使溶液中F-离子浓度增加。因此溶液的酸度对测定有影响,氟电极适宜测定的pH 范围为5~7。

三、仪器和药品(简写)

仪器:Phs-2C型酸度计;氟离子选择电极;232 型甘汞电极;电磁搅拌器;。

试剂:(1)50 μg/mL 氟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在120℃干燥2 小时并冷却的分析纯NaF0.1105 g,溶于去离子水中,转入1000 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储于聚乙烯瓶中。

(3)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于1000 mL 烧杯中加入500 mL 去离子水和57 mL 冰醋酸,58 g NaCl、12 g柠檬酸钠(Na3C5H5O7。2H2O),搅拌使之溶解,将烧杯放在冷水浴中,缓缓加入6 mol/L NaOH 溶液,直至pH 在5.0~5.5 之间(约125 mL,用pH 计检查)。冷至室温,转入1000 mL 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四、实验步骤(略)

1.测试准备

接通数显酸度计电源,预热仪器,将测量开关置于“mV”档。

在50mL 塑料杯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滴入1-2滴TISAB ,放入搅拌子,将电极插入,开动磁力搅拌器,清洗电极到空白电势。 2.标准曲线法

(1) 取50 mL 容量瓶,加入10 mL TISAB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用去离子水 稀释至刻度,摇匀。放入50mL 塑料杯中,测量其电势,为空白电势。

(2)用微量进样器吸取浓度为50μg/mL 的氟标准溶液40.0μL 注入烧杯,搅拌3min 读取平衡电势,如此连续注入6次。

(3)将电极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用滤纸擦干,放入去离子水中清洗到空白电极。

(4)吸取自来水样25 mL 于50mL 容量瓶中,加入10mL TISAB 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与测绘标准曲线相同的条件下测定电位E1。从标准曲线上查出F -离子浓度,再计算出自来水中含氟量。 3.标准加入法

在实验①测量后,再分别加入1.00ml 31000.1-? mol·L -1F-标准溶液后,再测定其电位值,计为2E .

4.结束实验

清洗电极至空白电势,关闭仪器,整理试验台。

五、数据处理

1.原始数据记录表

氟电极空白电势 380 mV

水样 E 1= 303 mV ,E 2= 278 mV 。 2. 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 2.1 标准曲线法

电势与溶液中氟离子的pF值的关系图

斜率=70.995 当y=303时 x=1.165 浓度=0.06839μg·mL-1

2.2 标准加入法

△E=E2-E1=25mV S=70.995 △ρ=0.09980

代入公式求得ρx=0.06985μg·mL-1

六、问题与讨论

七、思考题

1 总离子强度调节剂的作用是什么?

缓冲溶液调节溶液的PH,离子强度的调节可加入大量的电解质如NaCl进行调节。进行掩蔽干扰离子:阴离子,OH-,阳离子,Fe3+ Al3+、Sn。

2. 离子选择性电极在接触浓溶液后再对稀溶液进行测量时,必须经过洗涤后才可测量,洗涤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清洗值电势接近空白电势时才可以测稀溶液。

3.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过程中,电势平衡所需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所测离子浓度,电极状态,溶液温度,搅拌速度,共存离子种类和浓度等。

4.从操作和方法两个方面比较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的优缺点。

标准曲线法又称校准曲线法,做法是将贮备标准液稀释为所需要的标准系列,用零浓度调仪器零点后,依次由低到高浓度测量标准液的吸光度(或峰高、面积),同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的吸光度(或峰高、面积),在坐标纸上以标准液浓度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它一般适用于已知样品的基本成分和标准液的基本成分相接近的样品。

标准加入法是分别在数份相同体积样品液中加入不等量的标准液,一定要有一份相同体积样品液中加入的标准液为零,按照上面绘制标准曲线的步骤测量吸光度(或峰高、面积),在坐标纸上以加入的标准液浓度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用外推法(延长标准曲线和横坐标相交的数的绝对值)就可得到样品液浓度。它一般适用于组份较复杂的未知样品,能消除一些基本成份对测定的干扰,但对测定的未知成分含量要粗略估计一下,加入的标准液要和样品液浓度接近。

实验六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水中微量F-

实验六、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水中微量F-离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2.了解电位测定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3.学习并掌握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微量F-离子的原理和测定方法; 4.了解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意义和作用。 二、实验原理 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电化学传感器,又叫膜电极,它是将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活度转换成相应的电位。氟离子选择电极,简称氟电极,它是LaF3单晶敏感膜电极(掺有微量EuF2,利于导电),电极管内放入NaF + NaCl混合溶液作为内参比溶液,以Ag-AgCl作内参比电极。当将氟电极浸入含F-离子溶液中时,在其敏感膜内外两侧产生膜电位△φM,在一定条件下膜电位△φM与氟离子活度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 △φM= K-0.059 lg a F-(25 ℃) 以氟电极作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浸入试液组成工作电池:Hg,Hg2Cl2 | KCl(饱和)‖F- 试液| LaF3 | NaF,NaCl(均为0.1mol/L) | AgCl,Ag 工作电池的电动势: E = K ′- 0.059 lg a F-(25 ℃) (式中K ′值包括内外参比电极的电位、液接电位等的常数。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可以测定氟离子的活度。) 在测量时加入以HAc-NaAc,柠檬酸钠和大量NaCl配制成的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ISAB)。由于加入了高离子强度的溶液(本实验所用的TISAB其离子强度I >1.2),可以在测定过程中维持离子强度恒定,因此工作电池电动势与F-离子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E = k - 0.059 lg C F- 本实验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F-离子浓度,即配制成不同浓度的F-标准溶液,测定工作电池的电动势,并在同样条件下测得试液的E x,由E - lg C F-曲线查得未知试液中的F-离子浓度。当试液组成较为复杂时,则应采取标准加入法或Gran

实验六 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自来水中的氟含量

实验六 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自来水中的氟含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性能及其使用方法。 2.掌握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氟离子浓度的方法。 3.学会使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基本原理 饮用水中氟含量的高低,对人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氟含量太低,易得牙龋病,过高则会发生氟中毒,适宜含量为0.5~1.0 mg/L 。 目前测定氟的方法有比色法和直接电位法。比色法测量范围较宽,但干扰因素多,并且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直接电位法,用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测量,其测量范围虽不及前者宽,但已能满足环境监测的要求,而且操作简便,干扰因素少,一般不必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因此,电位法逐渐取代比色法成为测量氟离子含量的常规方法。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简称氟电极) 以LaF 3单晶片为敏感膜,对溶液中的氟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氟电极、饱和甘汞电极 (SCE) 和待测试液组成的原电池可表示为: Ag│AgCl ,NaCl ,NaF│LaF 3膜│试液‖KCl (饱和),Hg 2Cl 2│Hg 一般pH/mV 计上氟电极接 (-) ,饱和甘汞电极接 (+),测得原电池的电动势为: - -=F SCE E ?? SCE ?和- F ?分别为饱和甘汞电极和氟电极的电位。当其他条件一定时 - -=F K E αlg 059.0 (25℃) (1) 其中,K 为常数,0.059为25℃时电极的理论响应斜率;-F α为待测试液中- F 活度。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的是离子活度,而通常定量分析需要的是离子浓度。若加入适量惰性电解质作为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 (TISAB),使离子强度保持不变,则(1)可表示为: pF K c K c K E F F ?+=?+=?-=-- 059.0)lg -(059.0lg 059.0 - F c 为待测试液中-F 浓度,- -=F c pF lg 。

氟离子含量测定

无锡中天固废处置有限公司操作 指导书 离子计操作规程-----氟离子含量测定 技术部 一.目的 本文件介绍了PSX-270离子计的原理、操作步骤、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仪器的保养。 二.操作细节 2.1 工作原理 2.2操作步骤 2.2.1 标液准备 a.氟化钠标准贮备液PF(2.0):称取0.4200 g氟化钠NaF(预先在100-110℃下干燥2h,在干燥器内冷却),转入1000 ml容量瓶中,加入10 ml的TISAB,定容后摇匀,贮存于聚乙烯瓶中; b.氟化钠标准溶液PF(4.0):用胖肚移液管移取10 ml的氟化钠标准贮备液于1000 ml 的容量瓶内,加入10 ml的TISAB,定容至刻度,摇匀贮存于聚乙烯瓶; c.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称取58.8 g二水合柠檬酸钠和85.0 g硝酸钠,加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至5-6,转入1000 ml 容量瓶,稀释至刻度,摇匀; 2.2.2 仪器准备 a.按照说明书要求连接电极及仪器(如图),将电极插入蒸馏水中,电极不可以靠壁碰底,预热30min;

离子计测定氟离子含量 修改日期:版本/修改次数:A/0 2.2.3标定 a.取2个聚乙烯杯编号A和B,A中加入100 ml左右的NaF10-2,B中加入100 ml 左右的NaF10-4,各放入一个搅拌子; b.将B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转动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该溶液温度并记录;将电极从蒸馏水中取出,用纸吸干水,放入B中; c.按仪器上的<温度>键,通过<▽△>输入刚才所测的B温度,按<确认>键,然后按<标定>键,屏显示标定1,按<△>键选择标液的PF值,即选择(4.00PF),待仪器MV值显示稳定后,按<确认>键; d.当仪器显示标定2时,用水清洗电极,吸干水珠后放入A烧杯中。待屏幕温度显示第二点校准溶液的PF值,可按△键选择第二点的PF值即(2.00PF);待仪器MV值稳定后按确认键,当仪器显示测量时表明标定结束,进入水样测量状态。 2.2.4水样测定:取适量V水样,置于聚乙烯杯中,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在5-8之间(可以借助指示剂判断),加入10 ml TISAB,转移容量瓶定容至刻度,混匀,倒出一定量于塑料烧杯中,放入搅拌子,搅匀后待恢复至常温即可测定,并记录PF值,直到符合标定范围;

实验 4 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实验四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水中氟化物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活饮用水水质限值为 1.0mg·L-1 。测定氟化物的方法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比色法和容量滴定法,前两种方法应用普遍。本实验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游离态氟离子浓度,当水样中含有化合态(如氟硼酸盐)、络合态的氟化物时,应预先蒸馏分离后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离子活度计或pH计、晶体管毫伏计及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氟化物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分析干扰测定的因素和消除方法。 2.复习教材第二章中的相关内容;在预习报告中列出被测原电池,简要说明测定方法原理和影响测定的因素。 二.仪器 1.氟离子选择电极(使用前在去离子水中充分浸泡)。 2.饱和甘汞电极。 3.精密pH计或离子活度计、晶体管毫伏计,精确到 0.1mV。 4.磁力搅拌器和塑料包裹的搅拌子。 5.100mL、50mL容量瓶。 6.10.00mL、 5.00mL移液管或吸液管。 7.100mL聚乙烯杯。

三.试剂 所用水为去离子水或无氟蒸馏水。 1.氟化物标准贮备液: 称取 0.2210g基准氟钠(NaF)(预先于105~110℃烘干2h或者于500~650℃烘干约40min,冷却),用水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在聚乙烯瓶中。此溶液每毫升含氟离子100μg。 2.乙酸钠溶液: 称取15g乙酸钠(CH 3COONa)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 3.盐酸溶液:2mol·L-1。 4.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称取 58.8g二水合柠檬酸钠和85g硝酸钠,加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至5~6,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5.水样①,②。 四.测定步骤 1.仪器准备和操作: 按照所用测量仪器和电极使用说明,首先接好线路,将个开关置于“关”的位置,开启电源开关,预热15min,以后操作按说明书要求进行。 2.氟化物标准溶液制备:

实验3水中微量铁的测定

实验三水中微量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选择分光光度法实验条件的方法; 2.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应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含量时,通常将被测物质与显色剂反应,使之生成有色物质,然后测量其吸光度,进而求得被测物质的含量。因此,显色反应的完全程度和吸光度的物理测量条件都影响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显色反应的完全程度取决于介质的酸度、显色剂的用量、反应的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在建立分析方法时,需要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此,可改变其中一个因素(例如介质的pH值),暂时固定其他因素,显色后测量相应溶液的吸光度,通过吸光度-pH曲线确定显色反应的适宜酸度范围。其它几个影响因素的适宜值,也可按这一方式分别确定。此外,加入试剂的顺序,离子价态,干扰物质的影响等都应加以研究,以便拟定合适的分析步骤,使实验快捷、准确。本实验通过对Fe2+-邻菲啰啉反应的几个基本条件实验,学习分光光度法测定条件的选择。 邻菲啰啉法是测定微量铁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铁以Fe3+状态存在时,盐酸羟胺可将其还原为Fe2+,反应如下: 2 Fe3++2 NH2OH·HCl═2 Fe2+ +N2 ↑+4 H+ +2 H2O+2 Cl- 在pH=2 9的溶液中,试剂与Fe2+生成稳定的1:3橘红色配合物,其lgK稳=21.3,在510 nm有最大吸收,ε=1.1×104 L·cm-1 mol-1。测定时,控制溶液酸度在pH=5左右为宜。酸度高时反应较慢;酸度太低,离子则容易水解,影响显色。 Cu2+、Co2+、Ni2+、Cd2+、Hg2+、Mn2+、Zn2+等离子也能与邻菲啰啉生成稳定配合物,这些离子含量较低时不影响测定,含量较高时可用EDTA掩蔽或经分离除去。 本实验通过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最大吸收波长或选择适宜的测量波长;通过变动某实验条件,固定其余条件,确定测定最佳酸度和显色剂用量。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Unico 2100型分光光度计(配1 cm比色皿)、酸度计(或精密pH试纸)、容量瓶、刻度吸量管等。 试剂 1. 铁标准溶液:100 μg·mL-1(准确称取0.2159 g分析纯硫酸铁铵(NH4Fe (SO4)2·12H2O)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加入6 mol·L-1 HCl溶液5 mL,定量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后摇匀,所得溶液每毫升含铁0.100 mg) 2. 邻菲啰啉溶液:0.2%(称取1g邻菲啰啉,先用5~10 mL 95%乙醇溶解,再用蒸馏水稀释到500 mL,临用前新配)

实验一 水中微量氟的测定

实验一水中微量氟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中微量氟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离子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电化学传感器,它将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活度换成相应的电位。当氟离子选择电极(简称氟电极)插入溶液时,其敏感膜对Fˉ产生响应,在膜和溶液间产生一定的膜电位: j n= K-2.303RT/FlgɑF- 在一定条件下膜电位?膜与Fˉ活度的对数成直线关系。当氟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插入被测溶液中组成原电池时,电池的电动势E在一定条件下与Fˉ活度的对数成直线关系:E= K'-2.303RT/FlgɑF- 式中K'为常数,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可以求出Fˉ的活度。当溶液的总离子强度不变时,离子活度系数为一定值,则有 E= K''-2.303RT/Flgc F- E与Fˉ的浓度c F-的对数成直线关系。因此,为了测定Fˉ的浓度,常在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中同时加入相等的足够量的中性电解质作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保持较高的离子强度,使它们的总离子强度近似一致,不再受样品或标准溶液中原有离子含量的影响。因而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中待测离子的活度系数可认为相等。 当Fˉ浓度在1.0~1.0?10-6mol/L范围时,氟电极电位与pF成直线关系,可用标准曲线法或标准加入法进行测定。 氟电极只对游离的Fˉ有响应。在酸性溶液中,H+与部分Fˉ形成HF或HF2ˉ,会降低Fˉ的浓度。在碱性溶液中,LaF3薄膜与OHˉ发生交换作用而使测定结果偏高。因此,溶液的酸度对测定有影响。氟电极适宜于测定的pH范围为5-7. 氟电极的最大优点是选择性好。能与Fˉ生成稳定配合物或生成沉淀的元素(如Al、Fe、Zr、Th、Ca、Mg、Li及稀土元素)会干扰测定,通常可用柠檬酸、DCTA、EDTA、磺基水杨酸及磷酸盐等掩蔽。其他阴离子(如Clˉ、Brˉ、Iˉ、SO42ˉ、NO3ˉ、Acˉ、C2O42ˉ等)均不干扰测定。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可以起到控制一定的总离子强度和酸度,以及掩蔽干扰离子等多种作用。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国产PXD-270型数字离子计(见附图),氟离子选择性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电磁搅拌器,塑料烧杯(50ml),容量瓶(50ml),移液管(25ml),吸量管(10、1ml)。 试剂: ①100.0μg?mL-1氟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于1200C干燥2h并冷却的分析纯NaF0.2210g,溶于去离子水中,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贮于聚乙烯瓶中。 ②10.0μg?mL-1氟标准溶液:吸取上述溶液10.0ml,用去离子水稀释成100mL即得。 ③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于1000mL烧杯中,加入500mL去离子水和57mL冰醋酸、58gNaCl、12g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搅拌至溶解。在冷水溶液中缓慢加入6.0mol?L-1NaOH溶液约125mL,用1%溴甲酚绿作指示剂滴至呈蓝绿色,冷却至室温,稀释至1L。 ④去离子水:用普通蒸馏水经离子纯水器交换一次而得去离子水,用电导仪测量电阻值在1MΩ以上。 1%溴甲酚绿溶液,NaOH(0.1mol?L-1), HNO3(0.1mol?L-1)。

水中微量铁的测定

江苏省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化学检验工(高级工)课题设计报告i 课题名称: 班级: 姓名:

化学检验工(高级工)课题设计任务书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课题名称水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 姓名学号指导老师 课题概述: 根据化学检验工(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规定的相应职业能力和有关水质分析的国家标准和规定,制定水中铁离子含量检测方案并进行测定。 参考资料: 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化工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2.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GB/853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测方法铁的检测》 4.GB11911-1989《水质铁、锰的鉴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GB/T8647.1-2006《铁量的测定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6.GB/T9739—2006《化学试剂铁测定通用方法》 7.GB/T3049-2006《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设计要求: 根据水的来源和日常监测数据报告,查阅相关检测方案和国家标准,运用已有的知识和仪器设备,制定水中铁离子检测方案并能正常开展检测,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进度要求 起止日期任务要求 2013年4月8日-4月12日 2013年4月15日-4月17日 2013年4月17日-4月23日 2013年4月24日-4月27日 制定课题设计计划,查阅资料,拟定方案 编制课题设计报告及检测方案 实施、论证、修改课题设计方案 提交课题设计报告 制定审核批准

(高级工)课题设计报告课题名称水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 课题目的 铁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在天然水中普遍存在,饮用水含铁量增高可能来自铁管道以及含铁的各种水处理剂。 铁是人体必需微量营养元素,是许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铁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参与肌体内部氧的输送和组织呼吸过程。人体代谢每天需要1~2mg铁,但由于肌体对铁的吸收率低,每天需从食物中摄取60~1l0mg 的铁才能满足需要。缺少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含铁量高的水在管道内易生长铁细菌,增加水的浑浊度,使水产生特殊的色、嗅、味。含铁量达0.3mg/L时,色度约为20度;在0.5mg/L时,色度可大于30度;在1.0mg/L时可感到明显的金属味,使人不愿饮用,不宜煮饭、泡茶,易污染衣物、器皿,影响某些工业产品质量。 由于含铁的水处理剂广泛用于水处理,作为折衷方案,将标准限值为0.3mg/L。 通过这次的实验:我学会了722N型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标准溶液如何制配,同时也了解了邻二氮菲测定微量铁的原理和方法。 课题设计原理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无机离子,通常要经两个过程,一是显色过程,二是测量过程。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性,必须选择合适的显色条件和测量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显色剂用量、反应温度、有色溶液稳定性、溶液酸度、入射光波长、参比溶液等。 显色剂用量实验:固定其他条件,测定加入不同量显色剂时显色溶液的吸光度,然后作出A—CR曲线,找出曲线平台部分,选择一合适用量。 选择适合的酸度:可以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加入等量的被测离子和显色剂,测其吸光度,作出A—pH曲线,由曲线选择适当的pH范围。 入射光波长:应以显色溶液吸收光谱曲线为依据,一般选择被测物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为入射光,这样不仅灵敏度高,准确度也好。但当有干扰物质存在时,不能选择最大吸收波长,可依据“吸收最大,干扰最小”的原则来选择。 邻二氮菲是测Fe2+的一种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试剂,与Fe2+生成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ε=1.1×104L·mol-1·㎝-1 。pH在2~9(一般维持在pH5~6)之间。在加入显色剂之前,需用盐酸羟胺先将Fe3+还原为Fe2+。 设计过程一、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测量波长 二、有色配合物稳定性试验 三、显色剂用量实验 四、溶液pH的影响 五、工作曲线的绘制 六、铁含量的测定

牙膏中氟含量的测定

牙膏中氟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测定原理及实验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3.学会使用离子选择电极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方法原理 氟离子选择电极是以氟化镧单晶片为敏感膜的电位法指示电极,对溶液中的氟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氟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的电池可表示为: 其中0.059为25℃时电极的理论响应斜率,其它符号具有通常意义。 用离子选择电极测量的是溶液中离子活度,而通常定量分析需要测量的是离子的浓度,不是活度。所以必须控制试液的离子强度。如果测量试液的离子强度维持一定,则上述方程可表示为: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量F-最适宜pH范围为5.5~6.5。pH值过低,易形成HF2-影响F-的活度;pH值过高,易引起单晶膜中La3+水解,形成La(OH)3,影响电极的响应。故通常用pH=6的柠檬酸盐缓冲溶液来控制溶液的pH值。柠檬酸盐还可消除Al3+、Fe3+(生成稳定的络合物)的干扰。 使用总离子强度缓冲调节剂(TISAB),既能控制溶液的离子强度,又能控制溶液的pH值,还可消除Al3+、Fe3+对测定的干扰。TISAB的组成要视被测溶液的成份及被测离子的浓度而定。 三、仪器试剂 1、仪器与试剂 PXD-2型离子计一台, PHS-2型酸度计一台, 电磁搅拌一套,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各一个。 2、实验药品 NaF、HAC、NaAC、NaCH 、NaOH、CDTA、柠檬酸钠 四、实验步骤 1、仪器装置 按图2装好仪器。附近环境应无浓盐酸等酸雾,也无强烈电磁场干扰。

2、配制氟离子标准溶液和TISAB缓冲溶液 (1)F-标准溶液(0.1000mol/L): 准确称量2.0000g在120℃干燥后的干燥过后的氟化钠(A.R),以水溶解转入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2)TISAB缓冲溶液的配制: 在500mL水中,加入57mL冰醋酸(A.R),58.5g 的氯化钠和0.3g 的柠檬酸钠(A.R),用水稀释至1L,pH 值为5.0~5.5之间。 3、配制1.000×10-2~1.000×10-5mol/L的氟的标准溶液系列: 取1个50mL的容量瓶,准确加入5mL0.1000mol/L的氟标准溶液,加入25mL TISAB,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000×10-2mol/L氟标准溶液。然后在1.000×10-2mol/L标准溶液的基础上逐级稀释成1.000×10-3~1.000×10-5mol/L氟标准溶液,每个浓度差为十倍,在容量瓶中加入25mL TISAB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即可。 4、配制牙膏溶液 (1)称量:称量10g(精确至0.001g)牙膏样品,用玻璃棒取,在天平上垫上称量纸,玻璃棒与烧杯一起称。 (2)超声助溶:用25ml TISAB溶液分数次将牙膏样品稀释后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第一次用5ml,充分缓慢搅拌,直到不溶物比较少,大概三分钟),用水定容至刻度(可能会有

实验二十 水中微量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实验二十水中微量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如何选择吸光光度分析的实验条件; 2.掌握用吸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及方法; 3.掌握分光光度计和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铁的吸光光度法所用的显色剂较多,有邻二氮菲(又称邻菲啰啉,菲绕林)及其衍生物、磺基水杨酸、硫氰酸盐、5-Br-PADAP等。其中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干扰容易消除,因而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在pH为2~9的溶液中,Fe2+与邻二氮菲(Phen)生成稳定的橘红色络合物 Fe(Phen)32+: 其中lgβ3=21.3,摩尔吸光系数ε508=1.1×104 L·mol-1·cm-1。当铁为+3价时,可用盐酸羟胺还原: Cu2+、Co2+、Ni2+、Cd2+、Hg2+、Mn2+、Zn2+等离子也能与Phen 生成稳定络合物,在少量情况下,不影响Fe2+的测定,量大时可用EDTA

隐蔽或预先分离。 吸光光度法的实验条件,如测量波长,溶液酸度、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温度、溶剂以及共存离子干扰及其消除等,都是通过实验来确定的。本实验在测定试样中铁含量之前,先做部分条件试验,以便初学者掌握确定实验条件的方法。 条件试验的简单方法是:变动某实验条件,固定其余条件,测得一系列吸光度值,绘制吸光度-某实验条件的曲线,根据曲线确定某实验条件的适宜值或适宜范围。 三、仪器与药品 1.分光光度计,pH计,50mL容量瓶8个(或比色管8支) 2.100 μg·mL-1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8634 g 分析纯 NH4Fe (SO4)2·12H2O于200mL烧杯中,加入20mL 6mol·L-1 HCl溶 液和少量水,溶解后转移至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3.邻二氮菲 1.5 g·L-1。(新配制); 4.盐酸羟胺100 g·L-1(用时配制)。 5.NaAc 1mol·L-1。 6.NaOH 1 m ol·L-1。 7.HCl 6 mol·L-1。 四、实验步骤 1.条件试验

生活用水中氟含量的测定研究

生活用水中氟含量的测定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26T09:58:23.7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陈泰山[导读] 摘要:氟是人类、家畜、家禽正常繁殖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三亚市环境监测站海南省三亚市 572000摘要:氟是人类、家畜、家禽正常繁殖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氟的适量吸收可以促进牙齿和骨骼的钙化、神经系统的传输和酶类的代谢。氟元素的过度吸收会破坏人体钙和磷的代谢。当过剩的氟化物或其化合物存在于人体时,它可能会引起各种急性或慢性疾病。生活饮用水氟中毒在中国是最广泛、最严重的一种氟中毒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人们通过饮用水过度摄取氟化物所导致的。因此在生活用水检测中 氟化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测指标。本文对生活用水中氟含量的测定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关键词:生活用水;氟含量;氟离子电极;浓度测定氟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的骨骼和牙齿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适量的氟化合物,可以促进牙齿和骨骼的发育,特别是牙釉质的形成。但是,过度的氟化合物,会使牙齿出现问题,同时出现骨质疏松症,严重的甚至会危及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人体中的氟化物主要来自饮用水,因此对饮用水中的氟离子含量的测量很重要。我国相关标准规定自来水中氟含量极限值为1.0 mg/L。实际上,生活用水中氟含量的测量经过了相对较为慢长的长过程,直至近几年才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2009年,李东明等开发了基于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原理测量饮用水中的氟化物的便携式快速水质检查装置。。另外,还有氟试剂光谱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离子色谱法等。本文采用的氟离子电极方法对水中氟化物的测量具有结果准确、操作性简单、投入小等优点,所以该方法具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1 原理 1.1 利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与试液构成化学电池,其电动势: E=K-SlgαF -一定条件下,通过测定电池电动势就可求得试液中氟的浓度(含量)。 1.2 加入TISAB 缓冲液就能够实现对测定环境的有效控制,避免其他离子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1.3 选择使用标准曲线法,通过作E-lgc 曲线对测定的结果事实处理和分析。 1.4 选择使用加标测定回收率的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2 实验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器材 电子天秤(AB – S,Metler Toledo英特尔公司,传感器0.01mg,2006);磁搅拌器(GGG 329 – 90,北京中山工业有限公司,2005);IO仪表(PXSJ – 216,精度1 mv,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2007);恒温箱(AGH 5 - Y 101 D,北京西欧玻璃仪器具有限公司,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2007);氟化物离子选择性电极(PF - 1,上海尤基安电子工业株式会社,2008);饱和卡甘汞电极(232型号,上海康宁电气光学技术公司,2007年) 2.1.2 实验试剂 氯化钠、柠檬酸三钠、氢氧化钠、氟化钠、冰乙酸、盐酸,上述试剂都是分析纯,水是去离子水。 2.1.3 氟离子标准贮备溶液 开始前使用电子天平称量0.110 5 g 基准,然后使用去离子水将称量的氟化钠溶解并定容到500 mL,轻轻摇晃均匀,并将其存储在聚乙烯塑料瓶中。 2.1.4 氟离子标准使用溶液 从聚乙烯塑料瓶中移取10.00 mL试液到100 mL 容量瓶中,然后继续运用去离子水将其稀释,使该试液中氟含量为10 mg/L 2.1.5 TI SAB缓冲溶液 用电子天平称量100 g 柠檬酸三钠以及30 g 氢氧化钠用水进行溶解,然后在其中添加60 mL 冰乙酸,并将溶液的酸碱值调到5.0~5.5,最后用水稀释到1 000 mL 2.2 实验步骤 2.2.1 氟标准系列测定液制备 精确移取0.2、0.4、0.6、0.8、1.0、2.0、3.0 mL 氟离子标准使用溶液,分别加入到7 个50 mL 容量瓶中,各加入5 mL TISAB 缓冲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浓度分别为0.04、0.08、0.12、0.16、0.20、0.40、0.60 mg/L)。 2.2.2 样品测定液制备 取自来水20.00 mL放置到50 mL塑料容量瓶中,然后在其中添加5 mL TISAB 缓冲液,最后使用去离子水将溶液稀释,然后使其混合均匀。 2.2.3 电位值测定 按照既定的顺序把试样添加到50 mL 塑料烧杯中,然后在磁力搅拌下用离子计分别测量其电位值E。 2.3 结果与计算 2.3.1 各试液电位值测定数据(表1)表1 标准及样品液电位值测定数据

实验四 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水中微量F

实验三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水中微量F- 离子----标准曲线法[教学时间]:6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实验法相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化学实验具体要求、安全知识、玻璃仪器的洗涤[教学要求]: 1、要求了解分析化学实验课的任务和具体要求 2、要求了解分析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3、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示范操作]: 分析化学实验用玻璃仪器的洗涤 [课堂提问]: 1、移液管、容量瓶、玻璃量具为什么不能用刷子刷洗? 2、已洗净的玻璃器皿是什么样子? [可能出现的问题]: 去污粉用量较大,水槽里面到处都是。 [实验结果要求]: 洗净的玻璃器皿的器壁能被水完全润湿,不挂水珠。 [教学内容]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微量F-

离子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应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 高输入阻抗的电子毫伏计(离子计)、氟离子选择性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电磁搅拌器。 药品: F- 标准溶液 三、实验原理 电位分析法是通过在零电流下测定两电极间的电位差(即构成原电池的电动势)进行测定。将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浸入试液中,组成化学电池,电池的电动势为: E = E 指-E 参+E接式中E 指、E 参和E 接分别为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和液接电位。 在某确定的电化学体系中,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和液接电位为常数,用K 表示,则: E = E

指+ K 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与电活性物质活度的关系服从Nernst方程,在25℃时,E 指= K + 0.0591/n lga ox/Red 表明: 电池的电动势是电活性物质活度的函数,电动势的值反映了试液中电活性物质的大小。 本实验中以氟离子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浸入试液组成工作电池。 工作电池的电动势为:E指= K - 0.0591 lga F- 实验测量时,通过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ISAB)维持离子强度恒定不变,工作电动势与F- 浓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E指= K - 0.0591 lgc F- 本实验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F- 浓度: 配置不同浓度的F-

自来水中含氟量的测定

实验名称:自来水中含氟量的测定—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直接电位法的测定原理及实验方法; (2)了解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本性能及测定方法; (3)正确使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和酸度计。 二、实验原理 氟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由LaF3单晶制成的电化学传感器。将氟离子选择电极和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插入试液中,由于氟电极对氟离子活度有响应,它的电极电位与氟离子活度的大小有关,而参比电极电势则保持衡定,所以通过测定这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差可确定溶液氟离子活度的大小。用氟电极测定氟离子时,最适宜的pH范围为5.5~6.5。Fe3+,Al3+等离子能与试液中的氟离子生成配合物对测定有干扰,加入大量的柠檬酸,可以消除干扰。用离子选择电极测量的是溶液中离子的活度而不是浓度,因此必须使试液和标准溶液的离子强度相同,本实验中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来达到基本固定离子强度。控制溶液pH及配合物溶液中的Fe3+,Al3+等干扰离子的目的。 即当控制测定体系的离子强度为一定值时,电池的电动势与氟离子浓度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通过以E对lg[F]绘制标准曲线图及一次标准加入法,从而求得未知液中的氟离子含量。测定的基本装置如图表示。 图1 测定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实验装置图 三、仪器与试剂 1、pHS-3C型酸度计。 2、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3、饱和甘汞电极。 4、电磁搅拌器。 5、10 ug.mL-1 F-的标准溶液。 6、总离子强度缓冲溶液(TISAB溶液)。

四实验步骤 1.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准备 接通仪器电源,预热20 min,校正仪器,调仪器零点。氟电极接通仪器负极接线柱,甘汞电极接仪器正极接线柱。将两电极插入蒸馏水,开动搅拌器,使电位值小于-360 mV。 2. 标准曲线的制作 分别吸取10 ug.mL-1 F-的标准溶液0.50、1.00、3.00、5.00、10.00 mL于50 mL 容量瓶中,加入10 mL TISAB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将标准系列溶液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转入干的塑料杯中,电极插入被测试液。开动搅拌器2~3min后,停止搅拌,读取平衡电位(注意:测定时,需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测定)。在作图纸上做E~lg[F]曲线。 3. 水样的测定 吸取水样5.00 mL于50 mL容量瓶中,加10 mL TISAB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把溶液全部转入塑料杯中,测定E值(测定水样之前,需用去离子水洗电极至空白电位-360 mV)。记录水样电位值(E1)。然后加入1.00 mL 20 ug.mL-1 F-的标准溶液,同样测出电位值E2,计算出其差值(△E=E2-E1)。 4. 结果处理 1)、在作图纸上以E对lgC F-作图绘制标准曲线,求出该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响应斜率。 2)、根据所测水样的E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氟离子浓度,计算水样中氟的浓度C F-(ug.mL-1) 3)、根据步骤3一次标准加入法所得△E 和实际测定的电极响应斜率代入方程: C F-=C S S S S X E/ V V V + () 10-1 -1 计算水样中氟离子浓度。式中C s和V s分别为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C F-和Vx分别为试液的氟离子浓度和体积。 五、思考题 1、本实验中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六、注意事项 氟电极的空白电位为-360 mV以下或接近。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铁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吸收曲线及标准曲线的绘制,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方法原理。 3、学会721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了解其工作原理。 4、学会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5、掌握比色皿的正确使用。 二、实验原理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当入射光波长λ及光程b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只要绘出以吸光度A 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的含量。同时,还可应用相关的回归分析软件,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的微量铁,可选用显色剂邻二氮菲(又称邻菲罗啉),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是化工产品中测定微量铁的通用方法,在pH值为2-9的溶液中,邻二氮菲和二价铁离子结合生成红色配合物: =21.3,摩尔吸光系数ε510 = 1.1×104L·mol-1·cm-1,而Fe3+此配合物的lgK 稳 =14.1。所以在加入显色剂之前,能与邻二氮菲生成3∶1配合物,呈淡蓝色,lgK 稳 应用盐酸羟胺(NH2OH·HCl)将Fe3+还原为Fe2+,其反应式如下: 2Fe3+ + 2NH2OH·HCl → 2Fe2+ + N2 + H2O + 4H+ + 2Cl-测定时酸度高,反应进行较慢;酸度太低,则离子易水解。本实验采用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溶液pH≈5.0,使显色反应进行完全。 为判断待测溶液中铁元素含量,需首先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中不同浓度铁离子引起的吸光度的变化,对应实测样品引起的吸光度,计算样品中铁离子浓度。

水中微量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实验3-1 水中微量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学院/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实验台号: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定: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 学习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原理及方法; 3. 学习用origin等绘图软件绘制吸收曲线及标准工作曲线方法。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 分光光度计(厂家及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cm比色皿2个;50 mL容量瓶8个;吸量管;移液管;量筒;废液杯等

试剂: 铁标准工作溶液:________mg ?L -1 邻菲啰啉溶液:5 g ?L -1(15/85V /V O H CH CH O H 232=) 盐酸羟胺溶液:100 g ?L -1 HAc-NaAc 缓冲溶液:pH=4.6 【实验步骤】(条件实验中酸度和显色剂用量的选择不做) 1. Fe 2+ 标准系列溶液和待测试样的配制 在8个50 mL 容量瓶(编好号码*)中,用吸量管依次加入铁标准工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L 及____mL 待测水样(待测水样平行做2份),然后在所有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 mL 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后放置1 min ,再分别加入1.5 mL 邻菲啰啉溶液和5 mL HAc-NaAc 缓冲溶液,用水定容摇匀后放置10分钟后测定。 2. Fe 2+-邻菲啰啉络合物吸收曲线的绘制及测定波长的选择 以试剂空白(指加入标准工作溶液0.00 mL 的容量瓶,即1号瓶)为参比溶液,用已配好的系列标准溶液(2-6号瓶)中的某一个溶液(选择任意一瓶均可,但是习惯选择系列中次浓的溶液,即5号瓶)为待测液,采用____cm 比色皿,分别测定波长为480、490、500、505、510、515、520、530、550、580 nm 时的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并从曲线上求出最大吸收波长λmax 。 3. 标准曲线的绘制 调节波长至λmax 处,用____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按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测定标准系列溶液(2-6号瓶)的吸光度。以浓度c (mg ?L -1)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校正曲线。 4. 未知水样中铁含量的测定 于λmax 处,用____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测定待测水样(7和8号瓶)的吸光度,通过标准曲线及试样稀释倍数,计算待测水样中铁的含量(mg ?L -1)。 【数据记录与处理】 1. Fe 2+-邻菲啰啉配合物吸收曲线的绘制: 表1. Fe 2+-邻菲啰啉配合物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λmax =____ nm

水中氟离子的测定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样中氟离子的含量 一、氟元素简介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可以坚固骨骼和牙齿,预防龋齿。 轻度氟中毒症状:氟斑牙,牙齿变黄,变黑。 重度氟中毒症状:氟骨症,骨头变形,丧失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预备知识 电分析化学(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是以溶液中物质的电化学性质及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电化学性质主要包括以电导、电位、电流、电量等电化学参数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找出其与被测物质含量间的关系。 电位分析是在零电流条件下测定两电极间的电位差来确定物质浓度或含量的一类方法,它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分析法。 三、测定目的 掌握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测定原理及测定方法 学会正确使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四、测定原理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以氟化镧(LaF3)单晶片敏感膜的电位法指示电极,对溶液中的氟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晶体膜的响应机理一般用晶体离子传导原理及膜表面上相同离子见的扩散作用来解释。 离子在晶体中的导电过程,是借助于晶格缺陷而进行的。挨近缺陷空穴的导电离子,能够运动至空穴中:LaF3+空穴→LaF2++F-由于晶体膜表面不存在离子交换作用,所以电极在使用前不需浸

泡活化,其电位的产生,仅是由于溶液中的待测离子能扩散进入膜相的缺陷空穴,而膜相中的晶格缺陷上的离子也能进入溶液相,因而在两项界面上建立双电层结构而在敏感膜两侧形成膜电位所致。 五、消除干扰 对晶体膜电极的干扰,主要不是由于共存离子进入膜相参与响应,而是来自晶体表面的化学反应,即共存离子与晶格离子形成难溶盐或络合物,从而改变了膜表面的性质。对于氟电极而言,主要的干扰是OH-,这是由于在晶体表面存在下列化学反应: LaF3(固体)+3OH- LaOH(固体)+3 F- 实验表明,电极使用时最适宜的溶液pH范围为5-5.5。 六、定量依据 1. 氟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的电池可以表示为: Hg, Hg2Cl2︱KCl(饱和)‖F-试液︱LaF3(10-3mol·L-1), NaF(10-1mol·L-1), NaCl(0.1 mol·L-1) ︱AgCl 2. 电池电动势E与氟离子活度的关系式为 E=K-2.303RT/F·lgaF-=K-0.059 lgaF-(25℃) 3. 其中0.059为25℃时电极的理论响应斜率,其他符号具有通常意义。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的时溶液中离子活度,而通常定量分析需要测量的时离子的浓度,不是活度。所以必须控制试液的离子强度。如果测量试液的离子强度维持一定,则上述方程可表示为: E=K′-0.059lg[F-] (K′为常数) 4. 电动势E与lg[F-]成线性关系。因此作出E对lg[F-]的标准曲线,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氟离子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溶液中氟离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电位分析法的操作过程。 3、掌握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水中微量氟离子的方法。 4、了解总离子强度调节液的意义和作用。 二、实验原理 一般氟测定最方便、灵敏的方法是氟离子选择电极。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敏感膜由LaF 3单晶片制成,为改善导电性能,晶体中还掺杂了少量0.1%~0.5% 的EuF 2和1%~5%的CaF 2。膜导电由离子半径较小、带电荷较少的晶体离子氟 离子来担任。Eu 2+、Ca 2+代替了晶格点阵中的La 3+,形成了较多空的氟离子点阵,降低了晶体膜的电阻。 将氟离子选择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待测离子可以吸附在膜表面,它与膜上相同离子交换,并通过扩散进入膜相。膜相中存在的晶体缺陷,产生的离子也可以扩散进入溶液相,这样在晶体膜与溶液界面上建立了双电层结构,产生相界电位,氟离子活度的变化符合能斯特方程: --=F a F RT K E lg 303.2 氟离子选择电极对氟离子有良好的选择性,一般阴离子,除OH -外,均不干扰电极对氟离子的响应。氟离子选择电极的适宜pH 范围为5-7。一般氟离子电极的测定范围为10-6~10-1mol /L 。水中氟离子浓度一般为10-5mol /L 。 在测定中为了将活度和浓度联系起来,必须控制离子强度,为此,应该加入惰性电解质(如KNO 3)。一般将含有惰性电解质的溶液称为总离子强度调节液 (total Ionic strength adjustment buffer ,TISAB)。对氟离子选择电极来说,它由KNO 3、柠檬酸三钠溶液组成。 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离子浓度有两种基本方法。方法一:标准曲线法。先测定已知离子浓度的标准溶液的电位E ,以电位E 对lgc 作一工作曲线,由测得的未知样品的电位值,在E-lgc 曲线上求出分析物的浓度。方法二:标准加人法。首先测定待分析物的电位E1,然后加人已知浓度的分析物,记录电位E2,通过能斯特方程,由电位E1和E2可以求出待分析物的浓度。本实验测定氟离子采用标准曲线法。 三、仪器与试剂 氟离子选择电极一支;饱和甘汞电极一支;恒温水浴锅一台。100mL 烧杯若干个,50mL 容量瓶若5个,25mL 移液管、10mL 移液管,1mL 和10mL 有分刻度的移液管各一支,100mL 容量瓶一个。 NaF(基准试剂);KNO 3(分析纯);柠檬酸三钠(分析纯);NaOH(分析纯)。 氟标准溶液0.5g/L :称取于120°C 干燥2小时并冷却的NaF 1.106g 溶于去离子水中,而后转移至1000 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保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备用。 氟标准溶液0.2g/L :移取0.5g/L 氟离子标准溶液20mL 稀释到50mL 。实验前随配随用,用完倒掉洗净容量瓶。 依照上述方法依次配制0.01g/L 、0.04g/L 的氟标准溶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