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地质名词解释

煤矿地质名词解释

煤矿地质名词解释
煤矿地质名词解释

煤矿地质名词解释

1、地质作用:促使地球的物质成分,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2、冲击低压:是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它可以分为采矿活动引起采矿型冲击地压和构造运动引起的冲击地压。

3、矿物: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4、地壳运动:是指由地球内部动力引起的,促使地壳物质发生变形变位的运动。

5、解理: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6、火成岩:岩浆侵入到地壳不同深度或喷出地表逐渐冷凝而形成新的岩石称为火成岩。

7、沉积岩:由母岩经过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化学作用或某种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成层的松散沉积物,在一定地质条件下沉积,固结成岩而形成的层状岩石。

8、变质岩:地壳上已形成的岩石,由于高温高压和外来物质的渗入而引起其他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改变形成新的岩石。9、变质作用:地壳上已形成的岩石,由于高温高压和外来物质的参与使原来岩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或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这种促使原来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10、断层:断裂面两侧部分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11、标准化石:在地史时期,生物界各门类生物那些演化迅速,地质历程短,地理分布广,数两丰富,易于鉴别,能够确定地层地质年代的古生物遗体化石。

12、旋回结构:在地层垂直剖面上一套岩性或共生相多次有规律的交替出现。

13、旋回结构:含煤岩系垂向剖面上,一套成因联系的岩性或岩相规律性组合和交替出现的现象。

14、褶皱构造: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岩层受地应力作用发生塑性变形,形成波状弯曲,这种构造形态为褶皱构造。

15、节理:岩石脆性变形的破裂面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其破裂面称为节理面。

16、层理:是指岩石的成分,颜色,结构等沿垂直方向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层状构造。

17、地质构造: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地应力作用下,使沉积岩层或火成岩,变质岩的原始状态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或变位,把改变后的岩层空间形态,称为地质构造。

18,、煤系:指在一定的地质时期连续沉积形成的一套含有煤层并具有成因联系的沉积岩系。

19、煤田:是指在同一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布较连续的广大含煤区域。

20、挥发分:在隔绝空气的状态下,把煤样置于900℃的温度下加热7分钟,煤种的有机物质和矿物发生热分解,分解出来的气态物质。

21、灰分:煤样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

22、矿井水:在煤矿生产建设中,进入井筒巷道工作面的各种类型水(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老窑积水)称为矿井水。

23、老窑积水:古代和近期的采空区和废弃巷道,由于长期停止排水而积存的地下水称为老窑积水。

24、承压水:充满与两个稳定的隔水层之间含水层具有压力的重力水

25、防隔水煤柱:在受水危害的地段预留一定宽度和高度的煤层不开采使工作面和水体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地下水溃入工作面,这部分不开采的煤层叫做防隔水煤柱。

26、构造岩:断层内的岩石,断层破碎原岩后重新形成新的岩石。

27、煤与瓦斯突出:在煤矿生产建设中,破碎的煤岩和瓦斯在地应力和瓦斯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在很短时间内,从煤岩体内部向采掘空间突然喷出大量煤与瓦斯现象,称为煤与瓦斯突出。

28、岩溶陷落柱:岩溶和坍塌作用而形成的镶锲在煤系地层中杂乱无章的碎石堆积体。在井下生产中揭露陷落柱的位置,煤层被岩石碎块堆积所替代,又称无炭柱。

29、岩墙:是指以断层或节理作为通道侵入,穿插在煤系地层,与煤层面斜交或垂直的火成岩侵入体。

30、岩床:是指沿煤层层面方向侵入的层状火成岩侵入体。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是工程科学和地质学相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 2工程地质条件:指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是一个综合概念 3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如:地基沉降、水库渗漏等。 4岩体:为各类演示在自然历史形成过程中,受到地壳运动等的影响所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岩层层理、节理裂缝、断层等切割成的碎裂块体所组成。 5建筑场地烈度:也称为小区域烈度,指因建筑场地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而引起的基建筑场地烈度本烈度的提高或降低 6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所承受由建(构)筑物基础传来的荷载的能力。 7岩石: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8矿物: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称为矿物。9土体: 分布于地壳表部尚未固结成岩体的松散堆积物。 10地质构造: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工程中,地壳经受了长期、多次复杂的构造运动和岩浆侵入等的影响,使地壳岩层受到压缩、拉伸、剪切、扭曲、相对位移和岩浆侵入的冲切、上覆、下顶,以及热熔岩浆围岩的挤压与摩擦等的作用,引起地壳中岩层产生倾斜、褶皱、断裂和侵入岩体的贯穿与覆盖等,形成的各种岩层形态和行迹在空间的分布,称为地质构造。 11岩层产状:是指岩层的空间位置。岩层产状要素:岩层的产状用走向、倾向和倾角来表示,称产状要素。 12褶皱构造:一系列波浪起伏的弯曲状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 13断裂构造:构成地壳的岩体,受力作用发生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使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各种大小不一的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14节理:节理也称裂隙,是存在于岩体中的裂缝,为岩体受力作用断裂后,两侧岩体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 15断层:岩层受力作用断裂后,岩层沿着破裂面产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16岩石: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是岩石,它们都是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17岩体:为各类演示在自然历史形成过程中,受到地壳运动等的影响所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岩层层理、节理裂缝、断层等切割成的碎裂块体所组成。 18软弱夹层:在坚硬岩层中夹有的力学强度低、泥质或炭质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长和厚度岩层。 19泥化夹层:指受风化或构造破坏,原状结构发生显著变异并在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形成含水量在塑限和流限之间的泥状软弱夹层。根据泥化机制的不同,泥化夹层可划分为泥化型和蚀变—泥化型。 20岩体结构:岩体结构是指岩体中结构面与结构体的组合方式。形成多种多样的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工程地质特性(承载能力,变形,抗风化能力,渗透性等) 21土: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在原地残留或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堆积物。 22土的结构:土的结构是指土颗粒本身的特点和颗粒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特征。 23土的触变性:当粘性土结构受扰动时,土的强度降低。但静置一段时间,土的强度又逐渐增长,这种性质称为土的触变性 24土的构造:是指土体构成上的不均匀性特征的总合。 25土的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26坡积土:是经雨雪水的细水片流缓慢洗涮,剥蚀,及土粒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山坡逐渐移动形成的堆积物。 27洪积土:由暴雨或大量融雪骤然集聚而成的暂时性山洪急流带来的碎屑物质在山沟的出口处或山前倾斜平原堆积形成的土体。 28冲积土:由河流的流水作用将碎屑物质搬运到河谷中坡降平缓的地段而成的土体。29风积土:风积土是指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岩石的风化碎屑物被风吹杨,搬运一段距离后,在有利的条件下堆积起来的一类土。 30填土:是一定的地质,地貌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人类活动而堆积的土。 31地下水:存在于地壳表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称为地下水。 32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层较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叫潜水。33承压水:地表以下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称为承压水或自流水。 34岩融水:埋藏于溶隙中的重力水。

煤矿专业名词解释和基本知识汇集

煤矿专业名词解释和基本知识汇集—徐子涵 一、采煤相关专业【煤层规定】 1】薄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1.3m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3.5m 以下的煤层。 2】中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1.3m-1.5m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3.5m-10m以上的煤层。 3】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3.5m以上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10m 以上的煤层。 4】近水平煤层: 地下开采时倾角在8度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在5度以下的煤层。 5】缓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在8度-25度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在5度-10度的煤层。 6】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25-45度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10-45度的煤层。 7】急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在45度以上煤层。 8】近距离煤层:煤层群层间距离较小,开采时互相有较大影响 煤层 9】保护层:为消除或削弱相邻煤层的突出冲击或冲击地压危险而先开的煤层或矿层。 10】石门揭煤:石门自底(顶)板岩柱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的全部作业过程。 11】安全水头值:隔水层能承受含水层的最大水头压力值

12】 【井巷及支护】 1】井巷:为进行采掘工作在煤层或岩层所开凿的一切空洞。 2】水平:沿煤层走向某一标高布置运输大巷或总回风巷的水平面。3】阶段: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4】区段:(分阶段、小阶段)在阶段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5】主要运输巷: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和主要绞车道的总称。 6】运输大巷:(阶段大巷、水平大巷或主要平巷)为整个开采水平或阶段运输服务的水平巷道。开凿在岩层中的称石门运输大巷:为几个煤层服务的称集中运输大巷。 7】石门:与煤层走向正交或斜交的岩石水平巷道。 8】主要绞车道:(中央上下山或集中上下山)不直接通到地面,为一个水平或几个采区服务并装有绞车的倾斜巷道。 9】上山:在运输大巷向上,沿煤岩层开凿,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按用途和装备分为:输送机上山、轨道上山、通风上山和行人上山。 10】下山:在运输大巷向下,沿煤岩层开凿,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按用途和装备分为:输送机下山、轨道下山、通风下山和行人下山。 11】阶檐:台阶工作面中台阶的错距 12】老空:采空区、老窑和已经报废的井巷的总称。 13】采空区:回采以后不再维护的空间

地质学基础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地质学基础》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的温度。 2、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3、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4、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5、岩浆岩的构造:指岩石组成部分(矿物)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所表现出的岩石特征。 6、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7、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是有一定结构、构造和稳定外形的矿物集合体,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8、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9、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0、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11、沉积作用:母岩风化和剥蚀产物在外力的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便会导致搬运物质的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沉积作用。7、成分成熟度; 二、选择题 1、地球的形状为(D) A、球形; 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 C、苹果形; 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花岗岩属于(C) A、中性深成侵入岩; B、中性浅成侵入岩; C、酸性深成侵入岩; D、基性浅成侵入岩。 3、Fe3+:Fe2+如果大于3,则沉积岩底颜色多为(D) A、棕色;B、黑色;C、浅绿灰色;D、红色或棕红色。 4、下列不是矿物的是(C) A、冰; B、石英; C、煤; D、自然金。 5、竹叶状灰岩是(B) A、生物骨架结构; B、粒屑结构; C、晶粒结构; D、泥状结构。 6、下列单元属于大陆地表形态的是(B) A、大陆边缘;B、裂谷;C、岛弧;D、洋中脊。 7、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能源是(B) A、放射能; B、太阳能; C、地球引力能; D、科里奥利力。 8、生物碎屑灰岩是(B) A、生物骨架结构; B、粒屑结构; C、晶粒结构; D、泥状结构。 9、下列硅酸盐矿物中最易风化的是(C) A、石英;B、黑云母;C、橄榄石;D、角闪石。 10、长江下荆江段的“九曲回肠”是因为(C)造成的。 A、河流向源侵蚀; B、河流下蚀作用; C、河流截弯取直; D、河流分叉。 11、下列矿物中,硬度比石英大的是(A) A、黄玉; B、萤石; C、正长石; D、方解石。 12、下列单元不属于海底地表形态的是(B) A、大陆边缘;B、裂谷;C、岛弧;D、洋中脊。 三、判断题 1、岩浆岩中石英和角闪石具有特殊意义,能够反映岩浆岩中SiO2饱和度,因此可以称为酸度指示矿物。×

地质名词解释

地质名词解释 1、含矿建造:将以富含某些有用元素为特征的特定岩石(变质岩)组合称之为含矿建造或含矿组合。如;硅铁质建造(组合为磁铁矿、赤铁矿和石英);富铝的片麻岩建造。 2、安山岩:成分同闪长岩,深灰、浅玫瑰、褐色,一般为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具气孔和杏仁状构造。(喷出岩) 3、英安岩:花岗闪长岩的喷出岩,一般呈灰红色、浅紫红色,具斑状结构(斑晶一般为浅色矿物),基质常具有玻璃质结构、玻晶交织结构或霏细结构。根据暗色矿物可进一步分类。 4、斜长石:通常看着是由端员矿物钠长石(Ab)和钙长石(An)组成的类质同象系列,总称斜长石。分为:(以钙长石组分的含量) 酸性斜长石(An0-30);——花岗岩中 中性斜长石(An30-60);——闪长岩中 基性斜长石(An60-100)。——辉长岩中 5、钾钠长石(碱性长石)系列:是钾长石(Or)和钠长石在高温条件下形成的完全的类质同象。随温度变化,在钾长石成分的端员区,出现透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在钠端员区,高钠长石——低钠长石——中钠长石。 6、勘探线剖面图:是反映矿床(体)地质特征的基本图件,也可用作储量计算,是垂直断面法计算储量的主要图件(储量计算剖面图)。当矿体地质情况不太复杂是二者可以合并。

图件的主要内容有:剖面地形线及方位,坐标线及方位线,在勘探线上的和投影于该勘探线剖面上的探矿工程位置与编号,钻孔终孔孔深,样品位置、分段、品位及编号,一般在剖面图的下方或右侧附有样品化学分析结果表,地(岩)层、火成岩体、断层、褶皱、破碎带、矿化蚀变带、矿体(层)与围岩等的界线与产状,矿体(层)编号,不同矿石类型、品级和矿体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界线等。用于储量计算的剖面图,还应有各级储量的分界线,各块段面积的编号及其面积,矿体按工程或分级所计算的平均品位、厚度及矿心采取率,用于推定矿体边界和确定矿体厚度的测井成果,在剖面下方要相应绘出剖面线平面位置图,对于某些厚度较薄的层状矿体应在钻孔下边另附矿层小柱状图,以示其矿石类型分布和采样情况,以便于对比。 7、角岩结构:均匀等粒细粒或显微粒状变晶结构,因这种结构常在接触热变质——角岩类岩石中见到,故又名角岩结构。 角岩:具角岩结构,不具定向,块状构造。一般较致密、坚硬。原岩可以是各类岩石,进一步命名可按矿物组合划分,如:长英质角岩、黑云母堇青石角岩、钙硅角岩等。 8、中段地质平面图:是根据通过同一标高的勘探工程所获得的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整理编制而成的。它是用以反映在不同标高各水平面上矿体及地质构造特征、矿化分布规律、勘探工程分布等。 当矿床主要利用水平坑道勘探时,它是水平段面法计算储量的主要图件。一般比例尺为1:500——1:1000。

煤矿地质名词解释

煤矿地质名词解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煤矿地质名词解释 1、地质作用:促使地球的物质成分,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2、冲击低压:是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它可以分为采矿活动引起采矿型冲击地压和构造运动引起的冲击地压。 3、矿物: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4、地壳运动:是指由地球内部动力引起的,促使地壳物质发生变形变位的运动。 5、解理: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6、火成岩:岩浆侵入到地壳不同深度或喷出地表逐渐冷凝而形成新的岩石称为火成岩。 7、沉积岩:由母岩经过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化学作用或某种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成层的松散沉积物,在一定地质条件下沉积,固结成岩而形成的层状岩石。 8、变质岩:地壳上已形成的岩石,由于高温高压和外来物质的渗入而引起其他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改变形成新的岩石。 9、变质作用:地壳上已形成的岩石,由于高温高压和外来物质的参与使原来岩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或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这种促使原来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10、断层:断裂面两侧部分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11、标准化石:在地史时期,生物界各门类生物那些演化迅速,地质历程短,地理分布广,数两丰富,易于鉴别,能够确定地层地质年代的古生物遗体化石。 12、旋回结构:在地层垂直剖面上一套岩性或共生相多次有规律的交替出现。 13、旋回结构:含煤岩系垂向剖面上,一套成因联系的岩性或岩相规律性组合和交替出现的现象。 14、褶皱构造: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岩层受地应力作用发生塑性变形,形成波状弯曲,这种构造形态为褶皱构造。 15、节理:岩石脆性变形的破裂面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其破裂面称为节理面。 16、层理:是指岩石的成分,颜色,结构等沿垂直方向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层状构造。 17、地质构造: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地应力作用下,使沉积岩层或火成岩,变质岩的原始状态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或变位,把改变后的岩层空间形态,称为地质构造。 18,、煤系:指在一定的地质时期连续沉积形成的一套含有煤层并具有成因联系的沉积岩系。 19、煤田:是指在同一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布较连续的广大含煤区域。 20、挥发分:在隔绝空气的状态下,把煤样置于900℃的温度下加热7分钟,煤种的有机物质和矿物发生热分解,分解出来的气态物质。

地质学基础试题和答案

《地质学基础》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30个)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4、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5、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6、双变质带:大洋板块沿贝尼奥夫带在岛弧与大陆边缘下插引起的成双变质带,一个是分布于靠大洋一侧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另一个是与之平行的高温低压变质带。 7、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8、岩石孔隙度:指岩石内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9、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下地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10、冰川:大陆上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 11、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12、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13、类质同象:指在矿物晶体结构中,由性质相似的其它离子或原子占据了原来离子或原子的位置,而不引起化学键性和晶体结构类型发生质变的现象。但可引起化学成分及其它有关性质的改变。 14、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5、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环境等。 16、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7、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18、波痕:波痕是在流水(或风)作用下,砂质沉积物移动时所形成的沙纹或沙波。 19、火山碎屑岩:指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岩石。 20、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包括岩石的、生物的、地化的特征)。 21、三角洲:带有泥砂的河流进入蓄水盆地,因流速减小,沉积物在河口地区大量堆积,并导致岸线向盆地方向不规则进积而进行的沉积体。 22、浊流:指沉积物颗粒靠涡流(湍流)支撑,呈悬浮状态在流体中搬运的重力流。 23、碳酸盐岩的清水沉积作用:就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24、地层层序律:对于层状岩层而言,老地层先形成、在下面,新地层依次层层叠覆,越往上,地层越新。 25、标准化石: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具有生存时间短、地理分布

工程地质地质名词解释

岩层产状:是指岩层的空间位置。 逆断层:是沿断层面倾斜方向,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地质年代:地球(壳)形成、发展、变化的历史年代。 矿物:天然形成的单中化合物,为均质固体,具有相对稳定的化学成份和物理性质。 承压水: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间的重力水。 流砂:是地下水自下而上渗流时砂土产生流动的现象。 岩溶: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统称为岩溶 滑坡:指斜坡上的岩土体或其它碎屑堆积物在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失去稳定,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由暴雨或冰雪迅速融化形成的急骤水流,挟带堆积在缓坡或山谷中的大量松散堆积物成为泥石洪流山前地带的现象。 软土:一般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膨胀土:是一种对环境变化,特别是对于湿热变化非常敏感,易于发生膨胀和收缩,产生膨胀压力的土。 潜水: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逆断层:是沿断层面倾斜方向,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背斜:背斜是两翼岩层以核部为中心向两侧倾斜,形态上是岩层向上弯曲的褶皱。向斜:向斜是两翼岩层向核部倾斜,形态上是岩层向下弯曲的褶皱。 整合接触: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一致,时代连续无间断。 地质构造: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的产物称为地质构造。

洪积土:大雨或融雪水将山区或高地的大量碎屑物沿冲沟搬运到山前或山坡的低平地带堆积而成。 冲积土: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不一致以角度相交,且地层时代不连续。褶皱:岩层受力而发生的弯曲变形称为褶皱。 砂土液化:疏松且含水量高(或饱和)的砂性土在受到地震的情况下,砂体达到液化状态,丧失地基承载力。 膨胀土:是一种对环境变化,特别是对于湿热变化非常敏感,易于发生膨胀和收缩,产生膨胀压力的土。 结构面:岩体中各种具有一定方向,延展较大,厚度较小的二维地质界面均称为结构面。 正断层:是沿断层面倾斜线方向,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地震烈度:地震对某具体地点的实际影响和破坏的强烈程度。 平行不整合:在沉积过程中,受到剥蚀,沉积作用间断,后来又下沉接受沉积,故其间缺失部分地层。 残积土:岩石经风化作用后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称为残积物或残积土,因其覆盖在地表,又常称为残积层。 风化作用:出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并与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接触,发生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 平推断层:断层两盘基本无上下相对运动,而沿着断层面在水平方向发生相对位移,以走向断距为主的断层,叫平推断层。

煤矿名词解释

煤矿名词解释 核定生产能力:核定后的综合生产能力称为核定生产能力。 薄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在1.3M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在3.5M 以下的煤层中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在 1.3~3.5M 的煤层,露天开采厚度 3.5~10M 的煤层。 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在3.5M以上的煤层,露天开采厚度10M以上的煤层。近水平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8。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5。以下的煤层。缓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8~25 °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5~10 ° 的煤层。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25 °~45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10~45 ° 的煤层 急倾斜煤层:地下或露天开采时倾角大于45 °的煤层。 近距离煤层:煤层群层间距离较小,开采时相互之间影响较大的煤层。 煤田:大面积的含煤地带。 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井型: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同,我国把矿井划分为大、中、小三种 类型,称井型。 大型矿井:年产量在1.2、1.5、1.8、2.4、3.0、4.0、5.0、6.0Mt/a 及 以上;

中型矿井:年产量为0.45、0.6、0.9Mt/a ; 小型矿井:年产量在0.3Mt/a 及以下; 井巷:为进行采掘工作在煤层或岩层内开凿的一切空硐。 水平:沿煤层走向某一标高布置的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的水平面。 阶段: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区段:在阶段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主要运输巷: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和主要绞车道的总称。 运输大巷:为整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提供运输服务水平巷道。开凿在岩层 中的称岩石运输大巷;为几个煤层服务的称集中运输大巷。 石门:与煤层正交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 主要绞车道:不直接通地面,为几个水平或几个采区服务装有绞车的倾 斜巷道。 上山:在运输大巷以上,沿煤层开凿的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按用途和装备分为输送机上山、轨道上山、通风上山和人行上山等。 下山:在运输大巷向下,沿煤层开凿的为一个采取服务的倾斜巷道。按 用途分为输送机下山、轨道下山、通风下山和人行下山等。 采掘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总称。 阶檐:台阶工作面中台阶的错距。

《地质学基础》期末复习题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重力异常:由于各地海拔高度、周围地形以及地下岩石密度不同,以至所测出的实际重力值不同于理论值,称为重力异常。 2、地热增温级:指在年常温层以下,温度每升高1℃时所增加的深度。 3、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 4、软流圈:在地下深度60-400km范围内,震波速度明显下降,这一层称为古登堡低速层,一般认为在这一层可能有部分熔融,具有较大的塑性或潜柔性,因此又称为软流圈。 5、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 6、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总称为地质作用。 7、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 8、晶质体:化学元素的离子、离子团或原子按一定规则重复排列而成的固体。 9、类质同像:在结晶格架中,性质相近的离子可以互相顶替的现象。 10、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2种或2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 11、解理: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叫做解理。 12、断口: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断开面叫做断口。 13、沉积岩: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经过破坏而形成的碎屑物质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岩石,这些由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 14、变质作用:无论什么岩石,当其所处的环境不同于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这种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 15、构造运动: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叫做构造运动。 16、同斜褶皱:由一系列褶曲轴面和两翼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的倒转褶曲所组成的褶皱,称为同斜褶皱。 17、等斜褶皱:如果一系列相连的倒转褶曲轴面和两翼岩层,不仅向同一方向倾斜,而且其倾角几乎相等,这样的褶皱称为等斜褶皱。 18、断裂构造:地壳中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况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总称为断裂构造。 19、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称为地震烈度。 20、标准化石:演化最快、水平分布最广,鉴定地质年代最有价值的化石。 21、指相化石:凡是代表特殊的地理环境,而且指示特殊岩相的化石称为指相化石。 22、内生矿床: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有用组分富集起来所形成的矿床。 23、外生矿床:在地表外力作用下有用元素或有用组分聚集所形成的矿床。 24、地下水:存在于地表以下岩石和土体(岩土)空隙中各种不同形式水的总称。 二、选择题 1、地球的形状为(D) A、球形 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 C、苹果形 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下列地点,地球的重力最大的是(B) A、赤道 B、南极 C、北回归线 D、北京 3、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4、下列哪种元素不是地壳中占98%以上的8种主要元素之一(C) A、硅 B、铁 C、铜 D、镁 5、大陆地壳由硅铝层和(B)组成 A、钾铝层;B硅镁层;C、铁镁层;D、硅铁层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和简答

一、绪论 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将地质学的原理运用于解决工程地 基稳定性问题的一门学问 2.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和研究方法: 答: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研究方法为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工程地质类比法 3.建筑物的地基:在土和岩层中修建建筑物,承受建筑物全部重 量的那部分土和岩层。 4.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 答: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主要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 作用。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 盾或问题。主要包括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 岩稳定性问题、区域稳定性问题。 二、地壳及其物质组成 1.地质作用:塑造地壳面貌的自然作用。 2.物理地质作用包括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 作用、地震)和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3.矿物: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均匀固体,是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和 岩石的基本组成部分。 4.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和条痕、光泽、硬度、解理与断口、 密度、弹性,挠曲,延展性。 5.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6.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沿着解理面以外方向破裂, 其破裂面称作断口。 7.岩石按其形成方式分成火成岩(又称岩浆岩)(岩浆作用)、沉积岩(外力地质作用)和变质岩(变质作用)等三大类。 8.通常用结构和构造来描述岩石的形貌特征。 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彼此间的组合方式。 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集合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其他 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和填充方式。 火成岩具有块状构造、沉积岩具有层状构造、变质岩具有片理构造。 识别岩石类型的主要依据是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特征。 9.沉积岩:由沉积物固结变硬而形成的岩石。是三大类岩石中在 地表分布最广的。最基本、最显著地特点是具有层理构造。 10.沉积岩的形成途径: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或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机械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以这种方式形成 的沉积岩称碎屑岩。二是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水溶液

煤矿名词解释详解

1、瓦斯治理十六字方针: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 2、瓦斯检查的三对口:瓦斯记录本;牌板;台账。 3、“一炮三检”是指: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要认真检查放炮地点附近的瓦斯,瓦斯超过1%时, 严禁装药放炮。 4、三人连锁放炮制”是指:放炮前放炮员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由班组长派人设警戒,下达放炮分命令,并检查顶板与支架情况,将自己携带的放炮命令牌交给瓦斯员,瓦斯员经检查瓦斯、煤尘合格后,将自己携带的放炮牌交给放炮员,放炮员发出放口哨后进行放炮,放炮后三牌各规原 主。放炮现场必须填写“三人连锁放炮制”交接表。此表每班由炮管组发给放炮员,班后由放炮员交给炮管组保存、备查,若发现表内有不签字或漏项不填者,炮管组负责追查,并将追查情况提交矿安全办公会处理。放炮警戒牌、放炮命令牌、放炮牌分别由炮管组、调度室、通风工区在工前会上发给放炮员、班组长、瓦斯员。放炮员、班组长、瓦斯员必须按时到指定部门领取相应的 牌子并在班后及时交回。 5、一通三防:防水;防瓦斯;防火。 6、瓦斯防治的十二字方针: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7、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8、防治水十六字方针: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9、超能力生产:矿井年产量超过核定生产能力的;月产量超过当月计划10%的;一个采取同一煤层单翼布置回采面一个以上或掘进面2各以上或双翼回采2个以上掘进面4个以上的;为定期检修设备的;入井人数超过规定的。 10、三专两闭锁: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和专用供电线路;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11、井下供电三大保护:接地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 12、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ZDY系列全液压钻机主要用于煤矿井下瓦斯抽(排)放孔、防突孔、注浆灭火孔、煤层注水孔、探水孔、地质勘探孔及其它工程孔,能满足任何方位和任何倾角位置钻孔,具有钻进能力大、钻进速度快、操作简单、工作稳定可靠、体积小、适应性好、寿命长、钻杆强度高等优点。主要型号有:ZDY750 ZDY750A ZDY750B ZDY1250 ZDY2300等。钻进深度:150-300M。 开采水平mining level, gallery level 运输大巷及井底车场所在的水平位置及所服务的开采范围。 辅助水平subsidiary level 在开采水平内,因生产需要而增设有运输大巷的水平位置及所服务的开采范围。 开采水平垂高lift, level interval 又称“水平高度”。开采水平上下边界之间的垂直距离。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地质学基础》思考与习题集 绪论 重要术语 地质学、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复习思考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重点何在? 2.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主要方面? 3.试述地质学研究的意义? 4.你怎样理解地质学的特色? 5.地质学研究的方法怎样? 第一章:地球的一般特征 重要术语 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大地热流、常温流、地热增温流、放射性热、增温率、增温级、地温梯度、地磁要素、纵波、横波、地壳、地幔、地核、软流圈、岩石圈、大洋地壳、大陆地壳、活动大陆边缘、稳定大陆边缘、科里奥利力、莫霍面、古登堡面复习思考题 1.外力作用的三大因素是什么?如何理解其作用和意义。 2.纵波、横波、表面波的特点怎样? 3.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主要层圈?其物质状态怎样? 4.洋壳与陆壳的差别何在? 5.解释: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 6.海底地貌分为哪些单元?各单元的特征怎样?

7.大陆地形有哪些主要单元? 8.主动性大陆边缘和被动性大陆边缘有何不同? 9.由赤道至两极地磁三要素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10.说明地温梯度、地温级、地温率的区别? 11.地表最高点、最低点如何? 第二章:矿物 重要术语 放射性同位素、克拉克值、矿物、晶体、非晶体、晶面、同质多像、类质同像、矿物集合体、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摩氏硬度计、解理、断口、硅氧四面体、硅酸盐矿物 复习思考题 1.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有哪些? 2.解释:晶质矿物、非晶质矿物 3.解释: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举例。 4.解释:类质同像、同质异像、举例。 5.解释:显晶质、隐晶质。 6.解释:解理与断口。 7.什么叫矿物晶体及集合体?有哪些常见的矿物集合体? 8.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 9.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其化学成分的特点怎样? 10.掌握实验中学过的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

地质学名词解释 七

地质学名词解释七 一、名词解释(30个) 地质学: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以及地球表层各种作用、各种现象及其成因的学问。 地质作用:就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分为内力地质作用与内力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作用于整个地壳和岩石圈,能源主要来源于地球本身的称为内力地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表面,能源来自于地球外部称为外力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又分为:构造运动、地震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又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沉积岩在固结成岩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组成物质发生了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过程。 构造运动的特点:普遍性和长期性。构造运动的形式:升降运动(造陆、沿半径)、水平运动(造山、沿球体平面沿切线方向) 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其中压力可分为静压力、流体压力、定向压力。 构造运动: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称为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地壳发展史上最近一个时期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 褶皱:岩层受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连续弯曲现象。 断层:岩块沿着破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褶皱:岩层受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连续弯曲现象。 地质构造:指由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的变形产物,具体表现为岩石的弯曲变形(塑性变形产物)和断裂变形(脆性变形产物)等。 断裂构造:指岩石所承受的应力达到或超过其破裂强度时发生破裂变形而形成的构造。 地震:是地壳快速颤动或摆动的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 地震四要素: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破坏烈度。 震源:地壳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为震源。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 地震的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按震源深度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范围(0㎞~70km)中源地震,范围(70㎞~300㎞)深源地震,范围(300㎞~700㎞)。 海啸是指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所引起的巨大波浪。 岩浆作用和火成岩

《地质学基础》总复习及参考答案 (3)

《地质学基础》总复习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3、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 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4、造岩矿物: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5、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6、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 7、沉积作用:是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 8、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9、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0、沉积相:是指特定的沉积环境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特征和生物特征的总和。

11、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2、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环境等。 13、地层:地壳上部成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 14、岩层:由上下两个岩性界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的层状岩石称为岩层。 15、地层层序:地层上下或新老关系 16、地层划分:既要把地层整理出上下顺序,又要划分出不同等级的阶段和确定其时代,这就是地层划分 17、平行不整合:地层内存在区域性剥蚀面,该面上、下地层在大范围内层面是平行的,但地层时代不连续,缺失部分时代地层;两套地层内化石显著变异,岩 性、岩相有大的变化;在剥蚀面上常有古风化壳残余。 18、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呈角度相交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19、产状:任何成因的天然地质体(包括沉积岩层、层状火山岩、侵入岩及变质岩等)在三 维空间的产出状态(或空间方位)称作产状。产状是指层状岩石在地壳中的空间方位和产出状态。 20、岩相对比定律:把岩相横向变化与海侵作用联系起来说明了沉积环境随时间的推移在空间上的变化,解释了时间界面同岩相界面的关系。 21、生物层序律:一定种类的生物或生物群总是埋藏在一定时代的地层里,而相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必定保存着相同或近似种属的化石或化石 群。 2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23、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的温度。 24、岩石孔隙度:是指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充填的空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25、地质构造:指由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的变形产物,具体表现为岩石的弯曲变形(塑性变形产物)和断裂变形(脆性变形产物)等。 26、断裂构造:指岩石所承受的应力达到或超过其破裂强度时发生破裂变形而形成的构造。 27、地下水:存在于地表以下岩石和土体(岩土)空隙中各种不同形式水的总称。 28、承压水:饱水带中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29、含水层:指贮存有地下水并在自然状态或人为条件下能够流出地下水的岩体。 30、透水性:指在一定压力梯度条件下岩土允许水透过的性能。 31、成矿作用:在地质作用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元素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

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 1.矿物:存在岩石圈内,由地质作用形成,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固 体。 2.硬度:鉴定矿物物理性质的标准: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 3.岩浆岩:岩石成因类型的一种,岩浆内部压力很大,在侵入或喷出的过程中 冷凝形成的。 4.变质岩:岩石成因类型的一种,母岩经过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等变质作 用,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 5.沉积岩:岩石成因类型的一种,母岩经过风化破碎后经搬运—沉积—固结成 岩。 6.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指在岩石中构造运动留下的痕迹。 7.走向:地质界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用方位角表示,两个方向角相差 180°。 8.倾向:地质界面的法线在水平面的投影,指向是唯一的。 9.倾角:地质界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10.褶皱:组成地壳的岩层,收到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石发生弯曲变形。 11.背斜:从褶皱核部向两翼逐渐变新。 12.向斜:从褶皱核部向两翼逐渐变老。 13.节理:断裂构造的一种,其表示断裂面两侧岩土无明显相对位移。 14.断层:断裂构造的一种,其表示断裂面两侧岩土有明显相对位移。 15.正断层:断层上下盘相对位移有垂直方向位移分量,且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 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16.逆断层:断层上下盘相对位移无垂直方向位移分量,且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 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17.平推(移)断层:断层上下盘相对位移无垂直方向位移分量,相对位移沿断 面走向。 18.整合接触:沉积岩岩层上下接触的地层,沉积地质年代是连续的。 19.界限含水量:土的性状发生改变时所对应的含水量。 20.塑限含水量:土具有可塑性时所含最小的含水量。 21.液限含水量:土进入可流动状态时的最小含水量。 22.塑性指数:Ip=Wl-Wp 其中:Wl:液限:Wp:塑限。 23.液性指数:B=(W-Wp)/(Wl-Wp)其中:W:土的天然含水量。 24.坡积土:在山脚下,由于斜坡岩石风化滑落下的土。 25.残积土:出现在山坡或平地,岩石风化没经过搬运的土。 26.洪积土:岩石强烈风化,由洪水搬运且沉积在山前地带的土。 27.冲击土:河流搬运,且沉积在河谷坡降平缓地段。 28.含水层:被水饱含且具有一定的导水能力的储水介质层,具有外来补给。 29.隔水层:不导水的介质层。 30.潜水:地下饱和带中,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31.承压水:地下饱和带中,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 32.上层滞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33.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水等外部因素作用下发生破裂,或矿物成分发生改 变。 34.滑坡:斜坡土体和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滑动。

煤矿安全生产名词解释

煤矿安全生产名词解释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安全专业术语解释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 ◆探放水十六字原则:“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瓦斯排放二十字要领:“从外向里、逐段排放、错口对接、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严禁“一风吹”排放瓦斯。 ◆两个责任主体和两个负责制: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这两个责任制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责任制度。 ◆双基两化工作:“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安全质量标准化、采掘机械化”工作。 ◆两型三化矿井:“安全高效型、本质安全型”和“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矿井。 ◆一通三防:通风、防瓦斯、防火、防尘。 ◆一炮三检制: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检查瓦斯浓度。 ◆三人联锁放炮制:班长、爆破工、瓦斯检查员“三人”联锁进行放炮。放炮前,爆破工将警戒牌交给班长,由班长指定专人警戒,下达放炮命令,并将自己携带的放炮命令牌交给瓦斯检查员,瓦斯检查员经检查瓦斯、煤尘合格后,将自己携带的放炮牌交给爆破工,爆破工发出放炮口令,并吹哨进行放炮,放炮后三牌各归原主。 ◆雨季三防:防署、防讯、防雷电。 ◆冬季三防:防冻、防火、防中毒。 ◆瓦斯爆炸三条件: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一般为5%—16%;混合气体中的氧气浓度不低于12%;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一般为650℃—750℃。 ◆煤尘爆炸三条件: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且煤尘浮游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45g-2000g/m3);有能引起爆炸热源的存在(610℃-1050℃);氧气浓度不低于18%。 ◆三大保护:供电系统(包括小型电器)的过流保护、接地保护和漏电保护。 ◆三反意识:隐患查处用脑反思、施工质量用眼反查、措施落实用口反问。 ◆化学品: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单质)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包括天然的或者人造的。 ◆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及放射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化学品事故:指由危险化学品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事故。 ◆不燃性材料:受到火焰或高温作用时,不着火、不冒烟、不被烧焦者,包括所有天然和人工的无机材料以及建筑中所用的金属材料。 ◆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至竣工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都必须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要求进行建设与管理,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