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研究

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研究

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研究
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

2 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3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4 做好预算管理,强化内部会计控制

5 我国民营企业成长中的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6 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探讨

7 某地红十字会问题研究

8 重新审视我国商业银行的存差扩大现象

9 制造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以某机械公司为例

10 家族式企业的模式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1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12 代理记账业务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13 会计舞弊的甄别与防范

14 上市化工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

15 某汽车部件公司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6 非盈利组织的和控制研究——以某福利院为例

1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8 对自创商誉会计确认的认识

19 中小服装企业的成本控制

20 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21 小企业会计准则问题的研究

22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问题研究

23 民营企业负债结构问题的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24 论企业负债经营及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

25 某科技公司融资与金融创新研究

26 房地产开发成本控制初探

27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问题

28 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影响研究

29 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30 作业成本法在某物流公司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31 某公司现金流量管理研究

32 美的电器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33 提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效力研究

34 某公司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

35 浅谈现代中小(民营)企业制度与成本管理

36 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社会责任审计的探讨

37 关于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问题分析

38 浅析管理层收购中的若干财务问题

39 企业的会计诚信的建设

40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应用及改进——以某钢结构工程公司为例

41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42 某机械厂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3 我国农村招商引资问题探析

44 基于生命周期的融资问题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45 全面质量管理视域下xx建筑安装公司应用研究

46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47 我国家电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48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基于某公司的案例研究

49 xx集团财务分析

50 目标成本管理在现代制造业企业的运用探讨

51 物流企业负债经营分析——以xx公司为例

52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探讨

53 作业成本法下中石化成品油物流成本的控制研究

54 苏宁公司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

55 某服饰公司成本控制的探讨

56 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的探讨

57 某集团制度的设计

58 对增值税政策转型的思考

59 探讨加强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

6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61 某科技公司财务风险及其控制

62 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探讨

63 企业流动资金紧缺分析

64 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及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

65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66 合并会计报表与母公司会计报表的有用性探究

67 人力资源会计在服务业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68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69 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对成本管理的影响——战略成本管理的简单运用

70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及对策

71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72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73 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来自实践的分析

74 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策略探讨

75 某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76 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策略研究

77 新准则下会计监督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78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析

79 某公司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80 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及对策

81 某钢铁集团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82 企业绿色经营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83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84 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研究

85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改进问题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86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87 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88 股权激励机制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与研究——以苏宁电器为例

89 我国救灾资金管理机制研究

90 全面预算执行控制的探讨——以某公司为例

91 基于利润结构的某机械公司利润质量分析

92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

93 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模式研究

94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

95 服装生产企业仓储与存货内部控制评价——以xx公司为例

96 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负债经营有关问题的研究

97 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中的应用研究

98 低碳经济下某公司投资管理研究

9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财务分析

100 基于金融租赁理论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分析

101 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102 集团公司会计信息化的问题浅析及对策探讨——以顶新国际为例103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状况分析及对策

104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研究

105 财务比率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以某公司为例

106 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分析与研究

107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以某食品公司为例108 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中运用的思考

109 作业成本法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以某机械加工厂为例

110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111 试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12 某农业发展公司营运资金预算管理研究

113 企业存货风险应对策略的研究

114 某公司模式优化研究

115 某玻璃公司采购成本和仓储成本的分析与控制

116 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应用探究——以某公司为例

117 某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实施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118 局域网条件下企业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分析

119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120 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121 论机会成本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

122 无形资产的价值贡献与经营策略研究

123 某集团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124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25 论增值税转型的企业财务效应

126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127 后经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128 宇通客车公司的存货管理研究

129 xx公司融资困境及其应对措施

130 房地产行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31 某制衣公司融资问题研究

132 某服饰公司质量成本核算分析

133 企业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134 会计信息系统下企业应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改进135 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处理操纵利润的手段及其防范

136 企业筹资方式的研究

137 企业目标研究

138 非营利组织财务问题研究—以壹基金为例

139 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研究-以某金属材料公司为例

140 某生物工程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141 论股票筹资

142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143 浅论资产重组风险的防范

144 企业竞争战略和盈利模式演变的研究——以安踏为例

145 某科技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146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效应研究

147 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初探

148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和对策

149 某公司成本核算及控制探讨

150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研究

151 负债经营与风险控制策略探析——以某钢铁公司为例

152 铸造企业工薪与人事内部控制设计——以某公司为例

153 市场价格与会计计量属性关系研究

154 对我国增值税转型若干问题的探讨

155 资产减值会计确认研究

156 企业债券融资研究

157 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研究

158 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研究

159 房地产开发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研究

160 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

161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影响研究

162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及其治理对策

163 论规范公司治理的独立会计措施

164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165 我国企业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166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

167 某水泥公司营运资金和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168 新旧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比较分析

169 关于财务预警系统的研究

170 出口外贸型中小企业的风险分析与管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

171 平衡计分卡在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172 某公司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3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BSC业绩评价分析

174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对比与应用研究

175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分析

176 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和对策分析

177 xx公司低碳型体系建立研究

178 会计处理方法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应用研究

179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规范问题研究

180 应用XBRL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81 企业会计伦理问题研究

182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83 论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84 我国个税自行申报制度思考

185 汽车行业预算管理的初探----上海大众公司成本预算的案例分析

186 高校成本控制研究

187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杜邦分析——以某物流为例

188 石油企业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分析——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189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与薪酬激励的相关性探讨——以xx为例

19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91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192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研究——以某电器公司为例

193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的会计问题研究

194 新增值税政策下的纳税筹划

195 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6 中小企业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197 我国集团型企业的财务战略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

198 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199 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

200 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投资价值分析

浅谈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

浅谈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 近年来,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持续发生变化,国内外公司相继曝出的会计舞弊丑闻使人们开始质疑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公信力度及其存在的价值。审计人员也面临着空前的风险压力,正确评价审计风险,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防范和控制风险中的积极作用,对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审计发展的早期,审计的重心是资产负债表,注册会计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向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详细检查,此时的审计方法是详细审计。随着股权投资方式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重点也从检查受托责任人对资产有效使用转向检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和公允,因为注册会计师对企业风险、样本取舍、误差范围乃至误差率的估计都有相当的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改变抽样审计的随意性,注册会计师将审计的视角转向会计信息赖以生成的内部控制,将内部控制与抽样审计结合起来。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从审计模型发展的过程看,审计风险认为是由于从事审计业务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审计实施过程中,由于有不同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可供选择和运用,同时加上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从而决定审计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其外在表现形式是“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该意见也是审计人员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和主观努力的结合:客观存在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调节,但主观努力又受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因此,审计风险是客观

存在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审计风险的内涵本质、成因和特征,才能积极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的扩大和蔓延。 一、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企业审计风险,是对企业审计所承担的有关责任,即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审计风险可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人员一般难以控制,而检查风险是由审计主体行为本身所造成的,因而可以由审计部门、审计人员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加以控制或防范,它与审计主体在实施过程中所运用的程序、证据、方法等要素密切相关。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影响或形成审计风险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一)被审单位内控管理存在漏洞在实际工作中,受外部环境及企业本身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内控薄弱等因素影响,一些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流程不合理以及不相容职务未分离等,形成企业的控制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测试成为抽样审计的重点内容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以防范企业风险,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二)审计方法选择不恰当由于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受审计成本限制,不能将审计事项全部查清。因此,在审计方法上一般采用抽样审计,从而加大了审计的潜在风险。目前,审计一般采取判断抽样,受审计人员经验水平限制,抽样时可能出现:一是对被审单位一些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大的项目选择的样本量过小;二是只求样本

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控制论文

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控制 【摘要】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审计风险的承受对象,属于一个高风险、高社会责任的行业。审计风险的控制是任何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审计理论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审计风险的发生,在误导使用者投资导向的同时,也在总体上制约市场运行效率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更会殃及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本人,影响会计行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在于认为被审计单位舞弊、管理结构不完善,注册会计师未能正确执行审计程序,审计环境存在不良影响等。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减少企业舞弊发生、加强注册会计师的风险防意识、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以及其他方面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保障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独立、客观、公正的特征。这种特征,一方面保证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鉴证职能。另一方面也使其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权威性。目前,注册会计师职业在经济发达国家备受重视,注册会计师审计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这是经济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所形成的必然趋势。有审计就有审计风险。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越拉越多,审计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审计难度就越高,审计风险也就随之增大。那么,如何规避审计风险也就成为一直以来人们不断探讨的问题。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 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这里对审计风险的阐述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即已经证实的会计报表实际上并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问题研究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问 题研究姓名周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王 善平20071010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问题研究摘 要从审计业务承接起点开始风险就已经跟随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业务承接决策是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线。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专题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的影 响因素、主要方式与风险控制等三大问题。本文认为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的主要因素有审计收费、审计质量、声誉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与地缘因素热衷于低价揽客的会计师事务所势必对其业务承接风险的考虑有所欠缺容易对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产生误导作用注重于培育审计 声誉和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追求高质量 审计服务的客户更加具有吸引力有利于客户资源在审计市 场上的最优配置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是否能 够被合适的利用将影响会计师事务所承接到的客户质量非 人力资本殷实的会计师事务所更容易获得客户及其利益相 关者的青睐从而更容易承接到审计业务上市公司和证券期 货从业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的地域分布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 影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承接守株待兔式、毛遂自荐式、中介推荐式、广告宣传式和招标投标式各有优劣必须从客户风险、自身风险和审计环境三方面入手控制审计业务承接风险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业务承接承接方式承

接风险Ⅱ硕士学位论文缸?9?9—…时…。Ⅲ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承接问题研究图图插图索引非人力资本的信号传递作用发挥路线图…………………………………”审计业务承接风险分解图………“Ⅵ硕士学位论文附表索引表上市公司审计市场收费情况…………………………………………………表上市公司审计市场审计收费分布情况……………………………………”表资产审计收费按审计收费占资产比例区段划分年………表资产审计收费按审计收费占资产比例区段划分年………表资产审计收费按审计收费占资产比例区段划分年…………表事务所本地与异地客户分布情况…………………………………………”表事务所异地客户率分布情况………………………………………………?9?9表不同注册地的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异地客户的倾向…………………………表不同注册地的上市公司选择异地会计师事务所的倾向……………………表北京地区的上市公司和事务所相对情况…“表基于被审计单位视角的承接方式比较……………………表基于事务所视角的承接方式比较…………………………………………“Ⅶ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论文提纲)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1 审计风险的涵义探究 1.1 各国审计风险定义比较 1.2 审计风险实质的理解 审计风险是伴随着审计而一直存在着的,如果只是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而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不利影响,也不会形成审计风险。 1.3 我对审计风险定义的理解 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对存在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未能适当地发表意见,并可能给审计人员造成损失的风险。 2 审计风险的特征 2.1 审计风险的客观性 采用抽样审计方法不可能保证审计结论绝对正确,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审计风险。即使审计人员采用详细审计,也会由于各种原因,使审计意见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 2.2 审计风险的隐蔽性 审计责任的存在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基本因素,这就决定了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具有潜在性。 2.3 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审计风险虽是不可消除的,但其水平高低是可控制的。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降低这种潜在损失发生的可能和数额。 2.4 审计风险的利害双重性 在现代社会中,允许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是审计职业存在的前提条件,审计人员可以利用审计风险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减少损失。同时,当审计人员所冒的审计风险超过其控制能力,或当审计人员不注意控制审计风险时,它就可能显化为现实的审计损失,形成审计失败。 2.5 审计风险的普遍性 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审计失误,都会增加最终的审计风险。 3 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 3.1 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 3.1.1 社会公众与审计职业界之间的审计期望差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社会公众对审计人员要求过高,公众认为审计人员应揭示所有问题;而审计人员则认为他们无法保证能够觉察任何舞弊行为。社会公众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于是诉讼案件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3.1.2 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企业规模越大,越复杂,审计的范围越宽越广,也就越来越借助于审计抽样等非全面检查技术的帮助。然而,这使得审计结论的正确性越来越难以保证,因而使审计的风险加大。 3.1.3 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情况难以全面地反映和评价,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加大,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现状及其控制(一)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现状及其控制(一) 一、审计风险的现状l.部分注册会计师缺乏强烈的风险意识与高度的责任感。有的注册会计师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掉以轻心,态度不严谨慎重,存在着一种风险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的侥幸心理,认识不到在实际工作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风险的产生,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使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事务所被告上法庭,最终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2.事各所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导致审计风险缺乏可控性。有的事务所为了争取落户,采取降低收费的手法以吸引客户,导致事务所为了减少成本而任编审计时间,简化审计手续,从而加大了审计的风险。3.在审计过程中采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不合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注册会计师未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就匆忙进行审计,不按规定的程序办事,使用不恰当的审计方法,以至于糊里糊涂被推上法庭。如某事务所在对某企业的股东现金投资情况进行审验时,以股东的私人存单、活期存折等复印件作为投资到位证明,而未按规定对股东资金是否如数如期进入被审单位的银行账户予以审查就签发了验资报告。4.被审计单位舞弊手段的变换及有意识的舞弊增加了审计风险。有的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实际工作中千方百计采取各种舞弊手段,这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难度,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5.被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有的企业没有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使虚假的会计账户在企业内部得不到发现或虽已发现却得不到有效控制,从而产生审计的控制风险。6.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以及执法力度不严,使得很多作假行为没有得到有力的打击,从而使审计风险难以避免。7.会计职业界宏观管理不力,对会计人员的行为缺乏约束性,也造成了很多本可避免却未能避免的风险。二、审计风险的控制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可根据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和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1.建立风险责任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明确审计组织内部各个层次、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做到事事有人审核批准,有人实际操作,有人负责指导监督,有人负责考核,出了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出来,并能分清责任。2.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应从两个方面去解决。一是从宏观上,必须解决审计组织地位的独立性,社会审计组织要脱钩改制,脱离挂靠主管部门的影响。二是在各个审计组织内部,也要采取措施确保上岗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主要是要保证被指定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可能影响审计人员的公正立场的特殊关系和其他能够削弱审计人独立性的各种因素。3.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制意识目前我国关于审计工作已有了一些成文的法律法规,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要遵守法定的工作程序,依法审计。从审计立项开始,就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所规定的范围进行,项目确定后,要按规定的手续下达书面的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定稿前必须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对于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异议,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核查,不当之处,及时纠正;审计结论要有法律依据,所引用的法律规定要适用、有效、准确和完整。

浅谈审计风险成因及其控制

浅谈审计风险成因及其控制 论文关键词:风险;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 论文提要:审计风险理论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制约着,影响审计实务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的造假丑闻和审计失败的案例接连发生,更加紧了对此问题研究的迫切性。如何降低审计风险,怎样防范审计风险,正在成为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从审计风险的概念出发,系统分析审计风险的特征、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改进对审计风险的控制,以便提高审计信息质量。 一、审计风险概述 “风险”一词,英文拼写是“risk”,表示“遭遇危难、受损失或伤害等等的可能和机会”。现代词典的解析:“风险”的一般意思是“可能发生的危险”。显然,风险可以归于上的可能性或偶然性的范畴。将风险引入审计这一研究领域,便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涵义。但到目前为止,对审计风险的涵义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指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报的报表表示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风险。比如,审计人员在那些他们所不知道的情况下,可能对实质上错误的财务报表提供无

保留审计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指出:审计风险是审计师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恰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中国师协会《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指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综观国内外审计职业界对审计风险下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将审计看作是财务报表没有公允地揭示而审计人员人为已经公允揭示的风险。这样的定义只是为了给审计实务操作中的具体操作提供规范,而对于审计理论研究来说,这只能说明审计风险的表面现象,而未触及审计风险的本质。 具体来看,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它包括误拒风险和误受风险两种。因此,一个完整的审计风险定义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层次:审计人员未能觉察出重大错误的风险、审计人员发表了一个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审计职业风险。 二、审计风险成因及其表现 审计风险与审计活动相伴而生。哪里有审计活动,哪里就有审计风险。审计活动在形式上表现为审计主体搜集审计证据、评价审计证据的一系列活动;在本质上体现为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的主观活动的反映活动,审计信息则是这种反映的结果。由此看来,审计风险取决于审计信息的准确程度,而审计信息的准确性则取决于审计活动的开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流程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流程 会计师事务所是由有一定会计专业水平、经考核取得证书的会计师组成的、受当事人委托承办有关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业务的组织。因此,审计是其中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从审计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审计是所有权监督,与经管权监督共同构成的经济监督体系。它是由独立的机构人员,运用会计检查、财产清查等特定方法,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察、鉴证和评价,以保护其财产安全,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在审计中执行的主要程序有: 制定审计项目计划 审计机关应根据国家形势和审计工作实际,对一定时期的审计工作目标任务、内容重点、保证措施等进行事前安排,作出审计项目计划。 二、审计准备 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并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舞弊风险;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哪些情况: (1)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2)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 (3)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情况;(4)关联方及交易情况;(5)以前年度接受审计

的情况;(6)其他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审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 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具有法定约束力。 3、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检查、观察、分析、询问及穿行测试等方法,对贵公司的整体层面的内部控制及业务流程层面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设计是否合理及是否执行等情况进行了解。 4、基于上述的了解,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舞弊风险,即分析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组成要素: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查风险。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 5、基于上述风险的评价,制定审计计划,即初步判断重要性水平,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重要性水平被看作是审计所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被发现的错报和漏报的限度;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 F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根据审计计划,执行控制测试。控制测试涉及的资料及相关岗位包括但不限于财务部人员。 7、根据控制测试的结果,制定实质性测试的具体计划,即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通常分为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两部分。 (1)总体审计计划

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控制对策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某汽配商行的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2 贵州茅台公司综合竞争力分析 3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4 某餐饮公司期间费用管理问题研究 5 浅析企业家与企业文化变革---以联想集团为例 6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机研究 7 外贸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设计——以xx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例 8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9 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研究 10 某纺织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1 我国注册会计行业的诚信现状和对策分析 12 某旅游公司绩效评价方法设计 13 某公司筹资活动中的税务筹划方案设计 14 论作业成本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以xx电器有限公司为例 15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 16 出口外贸型中小企业的风险分析与管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 17 山东铝业公司税务筹划研究 18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究 19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有关问题的探讨 20 债务重组准则若干问题的思考 21 我国软件行业的纳税筹划研究 22 农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研究 23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24 德力西集团无形资产的探讨分析 25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6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27 企业横向并购的绩效分析--以燕京啤酒收购月山啤酒为例 28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探讨 29 某水泥公司筹资风险分析及对策 30 新公共管理模式下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研究 31 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处理操纵利润的手段及其防范 32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 33 某纸业公司产品成本控制研究 34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35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财务分析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摘要 有审计就有审计风险,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愈演愈烈,审计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审计难度也就越高,审计风险就随之增大。那么,如何规避审计风险也就成为人们一直以来不断探讨的话题。为此,人们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的预防贺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再维护市场经济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审计风险概念、审计风险模型、新的审计目标、并结合最新的经济环境,探寻审计风险的防范现状及形成的原因,目的在于引起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风险更深程度上的认识,并对此有所规避与控制,相应地建立审计风险防范系统,有利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审计风险与防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审计风险是审计理论的重要内容,研究审计风险及其模型是对审计理论的完善。研究审计风险有助于审计人员认识风险、控制规避风险,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水平。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防范

Abstract However,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olitics and economy, economic activit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e. The great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audit, the higher the difficulty of audit, and the greater the risk of audit. Then, how to avoid audit risk has become a topic that people have been discussing. Therefore, people should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audit risks,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audit risks, actively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audit risks, and make audit play its due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market economy.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in-depth study concept of audit risk, audit risk model, the new audit target, and combined with the latest economic environment, explor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audit risk, the purpose is to cause th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nd public accounting firm to audit risk deeper level of understanding, and to evade and control, accordingly to establish audit risk prevention system,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industry in China. Audit risk and prevention is not only a theoretical problem, but also a subject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udit risk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audit theory. Studying audit risk and its model is the perfection of audit theory. The study of audit risk can help auditors to understand risk, control and avoid risk,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CPA's audit service. Key words: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Audit risk;To guard against

关于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

关于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审计以及内部审计的范围都逐渐拓宽,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重。由于社会经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审计来讲增加了难度,同时也相应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为此,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以及本单位经营管理等方面起到控制与防范的作用。文章从当前审计风险的成因入手,探讨防范审计风险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风险;成因;防范;思考 审计风险及控制是近年来社会和企业广泛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审计风险的产生有内外两个原因,内在原因取决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而外在原因取决于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相应地,审计风险的控制对策也涉及到审计风险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但在实施操作过程中,严格按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来划分是无法做到的,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审计风险涵义及分类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给被审计单位造成损失或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应承担的一种风险和责任。审计风险伴随着审计活动而存在,随着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复杂程度的增加,审计风险也不断加大,成为审计人员无法回避的现实。这就要求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审计风险进行科学分类,切实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正确认识和评估风险,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从而保障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效率。 由于审计风险具有贯穿于审计过程始终的特点,又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内容复杂,表现形式多样,所以,从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的不同角度,可对审计风险作如下科学、系统的分类。 (一)按审计风险形成的主体不同分类 1.被审计单位潜在的审计风险,指由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未建立、健全或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或因种种原因有意作弊,导致管理失控或会计信息失真而形成的审计风险,具体又包括:(1)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不全不严,经营管理不完善而形成的审计风险。(2)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不完整、不充分,而形成的审计风险。 另外,被审计单位业务量大和人事变动,以及内部管理制度变更等,都可能成为其潜在风险。 2.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引发的审计风险,主要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监督过程中,因审计技术限制,或本身行为不当,业务能力及职业道德低等原因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与防范研究.docx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与防范研究当前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各事务所为了扩大业务量,抢占审计业务市场,在对企事业单位进行审计工作时,不严加控制审计质量的案例屡见不鲜,审计风险控制薄弱,如果忽略某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审计失败,出具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审计报告,影响审计报告使用者的投资决策,也给国家监管部门造成困扰,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审计部门的名誉,降低审计界的公众形象。因此审计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审计工作必要程序,认真辨认评估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制定相应的风险规避对策,降低审计工作中的审计风险,维护审计工作市场稳定。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 审计风险是指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不管是由于被审计单位送审的财务报表有问题,存在虚假披露,还是由于作为审计第三方的注册会计师由于各项原因,没有关注到企业的隐藏性问题,都会导致审计方最终出具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审计报告,从而影响审计质量。我们应当注意,当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没有重大错报时,审计师也会因为各种因素出具存在重大错报的审计意见,这种特殊情况,则不属于审计风险的范畴。 二、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审计业务时问题不断,被证监会处罚的案件屡屡发生,概况如下:20XX年4月,利安达承接了

华锐风电的审计业务,对其20XX年年报进行审计,华锐风电的财务报表严重失实,但利安达在审计时却丝毫没有发现,从而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严重违反了客观性和公允性的审计准则。在20XX 年11月,利安达受到证监会没收此项审计业务收入95万元,另罚款95万元的处罚,并对2名责任人严重警告,分别罚款10万元,禁入市场5年。20XX年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承接赛迪传媒的审计业务,对其20XX年度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由于审计程序不严谨,该所并没有发现赛迪传媒财务信息存在的违规披露问题。因此受到了证监会没收针对该审计业务的收入35万元,并处以35万元的罚款,相关涉案注册会计师也相应被罚。20XX年,证监会对利安达下达处决书,针对XXX九好集团案,处罚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没收其收入150万元,另罚款750万元,签字注册会计师蒋淑霞,李杰各被判处10万元罚款,处罚在行业案例中金额巨大。 三、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组织结构不健全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于19XX年,已有长达17年的发展史,经过多年的吸收合并,已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型会计集团网络,在全国各大城市设有20多个分支机构。事务所的飞速发展对审计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壮大,进而引起审计师数量急剧增长,但因为管理的漏洞,组织机构的不健全,导致审计人员素质却参差不齐,且人员流动性很大,各分支机构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组织招聘和新进审计人员培训。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在审计过程中,总分和分所并没有形成一体化的管控系统,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与防范本科毕业论文

引言 注册会计师被称为现代社会的“经济警察”,其审计质量水平对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甚至整个社会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公司财务造假案例频频曝光,各种欺诈投资者的行为对股市的伤害颇深。随着证券市场透明度的进一步加强,部分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案例曝光于众。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注水、信息披露不规已成为投资者心中深深的痛楚。 原野事件震惊了中国整个审计界,之后频频曝光的红光实业、锅炉、蓝田股份、联谊、银广夏等审计失败案例对我国审计行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当人们把信任的目光投向国际会计事务所时,美然、世通、施乐等大型跨国公司又开始了一系列的财务丑闻的曝光,这一系列审计案件涉及面之广、冲击力之大、影响力之深,再加上时间之巧合,实属注册会计师历史上罕见的大事。大多数审计失败案例中,涉案公司的舞弊动机都非常明显:注册会计师则丧失了应有的独立性,没有勤勉尽责,甚至与管理当局勾结欺诈。注册会计师作为降低会计信息不对称,增进会计信息价值,弥补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信用差距的使者,其执业质量堪忧,其形象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损害,社会公信力受到空前置疑。审计风险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会计审计界的围,引起了世界各国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些现状表明,对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审计风险无处不在,而且愈演愈烈。就整体而言,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界对审计风险理论的了解与应用程度较低,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如何有效控制审计风险,成为业界的重要课题。

一、审计风险概述 (一)审计风险的涵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采取了不恰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或者错误地估计和判断了有关审计事项,发表了与事实真相不相符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双重的:一是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却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二是会计报表无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却出具了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因此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的可能性。 (二)审计风险的类型 1.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由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管理体制变化等外部因素,会计师事务所自身无法抗拒的风险。其中主要包括体制风险和规模风险。 (1)体制风险 体制风险是指由于我国1998年所有会计师事务所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合伙制事务所,这种体制变化给事务所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2)规模风险 规模风险是指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小,数量多,在人才、技术、业务各方面发展受到限制,恶性竞争更为突出,事务所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降低,随时都有被击败的可能性。 2.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会计师事务所部管理体制的建立和运作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客户维护风险、市场开拓风险、收支运用风险和员工管理风险。 (1)客户维护风险 客户维护风险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持较为固定的客户群体,从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2)市场开拓风险 市场开拓风险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开发新的市场,采取不恰当的手段从而给事务所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3)收支运用风险 在收入方面,很多会计师事务所积极参加“第二产业”,寻求“其他业务收入”,如

浅析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 系别会计学系 专业班级审计1002班 姓名段倩玲 指导教师张晓磊 2014年 4月 26日

内容摘要 目前,由于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的日益错综复杂,使会计业务更加复杂,审计风险也越演越烈,可能会给审计报告的相关使用者带来一系列的损失,同时也越来越加重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因此,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规避审计风险,还可以推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对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含义及特点的简单阐述,引出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控制措施。 关键字: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Abstract Currently, due to the great changes of audit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growing complexity of business, making the business more complex accounting, auditing risk is intensified, the audit report related to the user may bring tremendous losses, also increasingly heavier responsibility of CPA. Therefore, the Chinese CPA audit risk research,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audit risk aversion,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CPA industry and enhance i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PA audit risk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exposition leads to the causes of audit risk and made a series of related measures. Keywords: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Audit Risk; Control Measures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 「摘要」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企业能否在存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环境中有序、有效地运转,在很大水准上取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一个崭新领域,本文在分析了企业风险和风险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关键词」企业风险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审计因为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企业面临着各种风险,能否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实现企业预期目标的关键。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在一定水准上取决于企业对风险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价。因此,无论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还是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都强调了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我国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中更是强调了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进行审查和评价的职责。 一、企业风险及风险管理的内涵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必须明确企业风险及风险管理的内涵。否则,企业风险管理审计便无从谈起。1企业风险的实质首先,风险产生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存有,如果企业运行的内外环境是确定的,则不存有企业风险。其次,企业运行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了企业运行结果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我们更注重企业的运行结果,对预期结果的实现与否及可实现水准的大小成为了衡量企业风险大小的现实标准。因此,可以认为,企业风险则是企业运行结果偏离期望结果的可能性。作者认为,企业目标是企业期望达到的一种结果状态,但因为相关因素的持续持续的变化,企业目标的实现存有不确定性。因此,企业风险可以描述为企业目标不能得以实现的可能性。2企业风险的划分企业风险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作者认为,既然将风险定义为企业目标不能得以实现的可能性,那么,企业风险可以按照企业目标的不同层次来理解和划分,并可将其相对应划分为:(1)企业的战略风险是指企业战略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主要包括:因为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不够充分或对未来的变化没能合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

浅谈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udit risk/Shenjiong Liu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册 会计师队伍与业务范围的扩展、壮大和社会公 众对审计报告的关注日益提高。注册会计的信 任度和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 越来越大。由于注册会计师本身审计方法的局 限性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注册会计师 很难对企业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从而导致 审计风险的产生。为此,注册会计师应正确认 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的 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 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和 探讨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成为一种必然。 1.审计风险的要素 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 险组成。所谓固有风险(Inherent Risk,缩写为IR),是指假设被审计单位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 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控制风险(Control Risk,缩写为CR)是指某一账 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或交易类 别产生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 发现、纠正,致使财务报表失真的可能性。所谓检查风险(Detection Risk,缩写为DR),是指某一 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或交易 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 现的可能性。在审计风险的三个构成要素中, 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有关,注册 会计师对此无能为力。但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 审计单位的了解,可以对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 和控制风险的高低做出评估。在此基础上,注 册会计师便可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 和范围,以便将检查风险以及总体审计风险降 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2.审计风险的成因 2.1客观经济活动的复杂性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审计所面临 的客观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复杂,审计单位的会 计信息资料越来多,差错和虚假的会计资料掺 杂其中,失察的可能性也随着增大;经济业务 的种类和性质也不断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会计 核算业务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内 容,诸如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破产会计、合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探讨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探讨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探讨毕业论文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后果梳理 (一)伤害广大投资者自身利益论文联盟 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作为市场参与者之一,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中,因而对有独立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有很强的依赖性,将审计报告中表达的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就有可能严重误导投资者,给投资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审计失败的发生,使投资者处于完全被动之中,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继而给投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二)危及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 审计失败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危及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如决策失误、市场失效、社会诚信降低等。由于审计失败致使审计信息质量不理想,市场参与者一般都处于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的状态之中。信息供给和拥有越不完全,不确定性的程度和风险就越大,决策失误也就越多;由于审计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社会经济利益分配失公和失效,进而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和无序,最终损害了市场经济的有序性;审计失败助长了会计造假风气,动摇了社会诚信的基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诚信经济。审计失败将助长会计造假行为的横行,将会对诚实守法、合法经营的公司产生冲击,造成人人都不愿讲诚信、不敢讲诚信的社会。论文网 (三)损害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本人形象和发展

一旦审计失败发生,有可能严重影响事务所的声誉。声誉对一个会计事务所而言至关重要,它会直接影响事务所的形象、业务等各个方面。良好的声誉会有利于事务所的发展,而受损的声誉不仅会对事务所的现实市场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会使其散失潜在市场。不只是发展问题,甚至连事务所的存在都会受到威胁。在举世震惊的安然事件中,曾经享誉盛名的安达信由于审计失败,在短时间内分崩离析,不复存在。虽然曾为“五大”之首,却也难逃解体的命运。另外,审计失败会直接影响到注册会计师本人。对注册会计师而言,诚信是财富,诚信是财源,诚信还是财力。一旦诚信缺失,就意味着失去了走向市场化与国际化的通行证。个人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被吊销审计执照,严重的有可能会面临民事刑事处罚。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原因解析 (一)审计师个人能力及素质缺失 如果审计人员思想水平不高,没有足够的敬业精神,在审计时态度马虎随意,未能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及各种基本要求,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审计风险。由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事实上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被审计的单位管理层成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衣食父母”。商业利益的诱惑驱使会计师事务所去迎合管理层的需要,从而背离独立客观、公正的要求,导致审计失败。而这也是引起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审计人员或对交易事项缺乏应有的专业怀疑,或收集的审计证据明显不足,或运用不当的审计程序,或过分信赖管理当局,或对客户舞弊的研究与重视不够。不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 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普遍地存在于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他们往往忽视了审计风险,置审计客户的信誉和管理水平于不顾,下面是小编就这一问题搜集整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各国控告审计人员的诉讼案件急剧增加。到九十年代索赔给会计公司造成巨额损失:1991年美国的六大国际会计公司被直接索赔共计近5亿美元,占其收入的9%,比1990年上升了7.7%。1992年8月,美国整个CPA职业界面临的诉讼损失估计有300亿美元。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因诉讼而陷入困境甚至倒闭。我国也先后发生了深圳原野事件、北京中城事件、浙江尖峰事件、四川红光事件、宁夏银广夏事件及麦科特事件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表明,审计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而且愈演愈烈,接连引起审计理论界和职业界的震动,关于审计风险的研究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如何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如何有效控制审计风险,成为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要课题。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自1980年恢复审计制度以来,对审计风险的认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对审计风险认识的初期阶段(1980年一1991年)。在这一阶段注册会计师几乎不承担任何风险,其主要任务是实现自身的发展,并且也顺利地渡过了谋生存的第一关。(2)对审计风险的初步认识阶段(1992年-1995年)。在这一阶段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有关法律文件,这不但标志着对审计风险认识的加

深,更为判定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提供了初步的依据。审计风险的主要来源开始由职业内部转为职业内部和外部。(3)审计风险研究的纵深发展阶段(1996年-现在)。在这一阶段,我国对审计风险的形成、性质、特点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借助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加之有效的定性分析,已能比较合理的控制审计风险。但是与不断发展的实践相比我国审计理论研究至今仍不成熟,特别是对于审计风险及控制的研究。在各类关于审计的书籍中论述审计风险的篇幅很有限,很多都是把它做为某章的一节简单介绍,很难对其有深入的了解。现有的关于审计风险的认识散见于各审计杂志和刊物,并且仅限于定性,多数呈现出就风险论风险的局面。因此,深入研究审计风险,特别是对于审计风险的定量分析以及控制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许多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控制还非常薄弱,往往缺乏必要的审计风险意识和控制管理措施。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控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审计业务文书不规范。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业务文书不但是审计工作成果和质量的最终体现,同时也是审计风险的重要载体。审计业务文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审计风险的控制。 (二)会计师事务所体制不当。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在体制方面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我国可以设立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制的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