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速度练习题完整版

初二物理速度练习题完整版

初二物理速度练习题完整版
初二物理速度练习题完整版

初二物理速度练习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瞬时速度的方向始终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3.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行驶了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 ]

A.900m/s是平均速度

B.900m/s是瞬时速度

C.54km/h是平均速度

D.54km/h是瞬时速度

4.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B.12m/s

5.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7m/s

B.5m/s

C.6m/s

D.5.5m/s

6.质点作单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

B.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等

C.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

D.瞬时速度的大小改变,但方向不变

7.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图1)中,表示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8.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

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

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m/s

9.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s内通过5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20m,第4s内通过5m.则此汽车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中间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m/s.

10.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中的______可表示质点运动的快慢,______越大,质点运动的速度也越大.

11. 如图2(a)中的图象A表示质点作______运动,图象B表示质点作______,图象C表示质点______;在图(b)中的图象A表示质点作_______,图象B表示质点作_______,图象C表示质点作_______.

12.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m/s的速度跑了80m,然后又以2m/s的速度走了20m,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3.

14.图3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图象.试根据图象说明从A→B→C→D的各段时间内,甲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多少?你能求出乙物体在5s内的位移吗?

一、选择题

1.我国l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A、2nm?

B、2mm?

C、2cm?

D、2dm

2.在济宁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湖岸?B.湖水?C.游船?D.岸上的建筑物

3.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B.风弛电擎?C.一日千里?D.姗姗来迟4.高空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后,他们在飞速下降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如果我们说其中的某个运动员是静止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大地?B.飞机?

C.白云?D.运动员背着的伞包

5.广州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乙两车都静止在原位置不动?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6.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

A.路面?B.路旁的电线杆C.小明身边的座椅?D.迎面而来的汽车

7.一位诗人写道“……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句中描述“山走”、“船行”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河岸和行船?

B.行船和河岸?

C.都是行船?

D.都是河岸8.在生活中经常需要估测一些物理量,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大连地区使用的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大约在2.5cm~27cm之间

B.成年人的步行速度大约在3m/s~5m/s之间

C.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在150g~200g之间

D.中学生正常心脏一次的时间大约在3s~5s之间

9.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171.2mm?

B.1.712dm?

C.0.01712km?

D.0.1712m

10.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1dm的是(

a、乒乓球的直径?

b、成人拳头的宽度?

c、火柴盒的长度?

d、保温瓶的高度

11.我们常说的“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对太阳这种东升西落的现象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天空?B云层?C月亮?D地面

12.在无风的天气里,你骑车快速前进时会感到有风迎面吹来,这时你所选的参照物是(

A空气?B路边的树?C自己?D没有选择任何物体

13.在学校运动会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这是因为若不拉直,测

量成绩就比真实成绩()

a、偏小?

b、偏大?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14.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43cm、25.45cm、25.46cm,则此物长应是(

a、25.44cm?

b、25.45cm?

c、25.446cm?

d、25.447cm

15.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1.在空中做特技表演的直升机中的飞行员,当飞机俯冲时看到地面上的房屋和树木向自己扑过来,这是以为参照物描述运动的。

2.甲、乙两人在同一公路上行走,乙看到路旁的树林向西运动,甲看到乙静止不动,若甲、乙均以地面为参照物,甲的运动方向应是,乙的运动方向应是。

3.人们觉得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人们选择作为参照物;若选择太阳为参照物,则同步卫星是的。

4.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

5.72cm,则准确值是cm,估读值是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

5.单位换算:

4um=m=nm?

50cm=nm=km

60ms=min?9.8dm=m=mm

6.填上适当的单位:

(1)物理书的长度是18.85(2)一只铅笔的直径是5.4(3)黑板的长度是3.5(4)从教室前门步行到后门的时间是6

速度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CD

2.A

3.BC

4.B

5.C

6.CD

7.BC

8.B

二、填空题

9.12.5,20,12.510.斜率,斜率

11.匀速直线,方向相反匀速直线运动,处于静止状态,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方向相同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方向相同的匀速直线运动.

三、计算题

12.5m/s13.-2m,16m

(1)42

109

x x

-+

(2)32

7()5()2()

x y x y x y

+-+-+

(3)222

(8)22(8)120

a a a a

++++

(4)222241

x y x y xy

+---

(5)(1)(2)(3)(4)48

x x x x

-----

(6)222

2

a b bc c

-+-

(7)32

2288

a a

b b a

-+-

(8)3223636x x y x z xyz +-- (9)222432a ab b bc c -++- (10)222212x y z yz x ---+- (11)2269103025x xy y x y -+-++ (12)2222a a b ab a b b -+-+- (13)43364x x x ++- (14)222222()4a b c b c --- (15)2()4(1)x y x y ---- (16)44

4x y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运动计算题

物理运动类计算题典型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一、相遇问题 (基本思路,找出物理量与物理关系式,关系式一,二者路程之和。关系式二,时间关系。) 1.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50千米,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辆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甲乙两地相距225千米,经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2.甲、乙两车从相距20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2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二、追击问题 (基本思路,找出物理量与物理关系式,关系式一,二者路程相等。关系式二,时间关系。) 3.某人在商店里购买商品后,骑上自行车以5米/秒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骑行,5分钟后店主发现顾客忘了物品,就开摩托车开始追赶该顾客,如果摩托车行驶速度为54千米/时,摩托车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顾客?追上时离店多远? 4.甲乙二人进行短跑训练如果甲让乙先跑40米则甲需要跑20秒追上乙,如果甲让乙先跑6秒,则甲仅用9秒就能追上乙,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5.野兔在草地上以20米/秒的速度向前方50米处的树洞奔逃,秃鹰在野兔后方95米处以45米/秒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问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 三、列车(队伍)过桥问题(基本思路,总路程=车长+桥长) 6.长130米的列车, 正在以16米/秒的速度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7.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四、回声问题 (基本思路,画出运动草图,列出速度时间路程方程,如果涉及两个物体,分别列出二者速度时间路程方程,再找二者之间的联系,即路程,时间有什么关系。) 8.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9. 人对着山崖喊话,喊话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340米,喊话人经多长时间听到回声? 10.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问: (1)鸣笛处距山崖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五、平均速度问题 (基本思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中途的时间要计算到里面。) 11.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12.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完整)初二物理速度练习题

速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瞬时速度的方向始终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3.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 行驶了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 A.900m/s是平均速度 B.900m/s是瞬时速度 C.54km/h是平均速度 D.54km/h是瞬时速度 4.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2.5m/s B.12m/s C.12.75m/s D.11.75m/s 5.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7m/s B.5m/s C. 6m/s D. 5.5m/s 6.质点作单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 B.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等

C.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 D.瞬时速度的大小改变,但方向不变 7.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图1)中,表示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8.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6.75m/s D.7.0m/s 二、填空题 9.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s内通过5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20m,第4s内通过5m.则此汽车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中间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10.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中的______可表示质点运动的快慢,______越大,质点运动的速度也越大. 11.如图2(a)中的图象A表示质点作______运动,图象B表示质点作______,图象C表示质点______;在图(b)中的图象A表示质点作_______,图象B表示质点作_______,图象C表示质点作_______. 三、计算题 12.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m/s的速度跑了80m,然后又以2m/s的速度走了20m,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3.图3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图象.试根据图象说明从A→B→C→D的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上测量平均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 (测试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人眼睛迅速一眨 B.人心脏跳动一次 C.人做深呼吸一次 D.人打一个呵欠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1.5m/s B.2m/s C.1m/s D.2.5m/s 3. 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4.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A. 5m/s B. 10m/s C.15m/s D. 20m/s 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

分别是v1和v2(v1≠v2);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则() A. 甲先到达B点 B. 乙先到达B点 C. 两人同时到达B点 D. 不知道v1、v2哪个大,故无法判断谁先到达B点 二、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6.观察如图的停表(秒表),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___s,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_________s。 7.一位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在一段公路上,前5 min行驶了1200 m,然后又用0.5 h行驶了8 km,最后用 5 min 行驶1000 m。这位同学骑自行车前5min的平均速度是____m/s,中途8 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通过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8.一小车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6 s开始刹车,又经过 4.4 s 滑行52 m后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停车,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 9.一辆小汽车在京沈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 好是7h;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h48min,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 ______min,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km/h。 10.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能力考核的标准,初二男生1500m长跑成绩是6min40s属于及格水平,则获得这个成绩的学生,在长跑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m/s。 1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含答案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3分) 1. 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它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其中直 线运动又可分为直线运动和直线运动? 2. 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 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 的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 4. 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以路旁的树木 为参照物时,人是 5. 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 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通讯卫星相 对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人们常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自转着,“公转”是以为参照物,自转又是 以为参照物. 6. 不变,经过的路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7. 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参照物,他们都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8?“旭日东升”是以__________________ 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__________________ 为参照物的?

9. 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参照物?他看到 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10. 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 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地球为 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11. 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 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 12. _______________ 不变,沿着__________________ 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13. 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 14?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____ 做参照物。 15?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___ 做参照物。 16?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机械运动。 17.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_____ ,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人 是________ 的。 18?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__ 为参照物。月亮在云间穿行,这时我们是以____________ 为参照物。 19?以_________ 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以________ 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 步卫星是运动的。它绕地心旋转一周需___________ h o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相对于(A ) A. 参照物 B.太阳系 C.太阳 D.地球 2. 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C ) A. 地面 B.咼山 C.飞机 D.白云 3. 坐在直升飞机上的驾驶员看见高楼楼顶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 飞机(A ) A. 向下运动 B.已向上运动 C.静止不动 D.水平运动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竞赛题目标准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机械运动 【例1】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A.甲上升,乙下降B.甲下降,乙上升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 【例2】某船在静水中航速为36千M/小时,船在河中逆流而上,经过一座桥时,船上的一只木箱不慎被碰落水中,经过两分钟,船上的人才发现,立即调转船头追赶,在距桥600M处追上木箱,则水的流速是多少M/秒? 【例3】小明的家与学校之间有一座山,每天上学的过程中,有五分之二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36分钟,如果小明上坡行走速度不变,下坡行走速度也不变,而且上坡行走速度是下坡行走速度的三分之二。那么小明放学回家要走多长时间? 【例4】一队伍(纵队)长120M,正以某一速度匀速前进。现因有事传达,一通讯员从队尾跑到排头后立即掉头以大小不变的速度从排头跑回队尾。已知在这一过程中队伍前进了160M,求通讯员在这一过程中往返共跑了多少M。 【例5】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前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速度为v2,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例6】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前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内的速度为v2,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例7】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汽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求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例8】甲、乙两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甲的速度为2M/秒,乙的速度为6M/秒。当甲运动20秒后乙开始运动,用图解法求出甲、乙两物体相遇的时间和路程。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机械运动 【例1】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A.甲上升,乙下降B.甲下降,乙上升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 【分析】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是以自己或自己所乘的升降机为参照物。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甲相对楼房和地面在匀速下降。

初二物理两种平均速度的计算学法指导.doc

初二物理两种平均速度的计算 河南 张书生 在《直线运动》一章的学习中,会遇到两种平均速度:一种是“等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另一种是“等位移段”的平均速度。对这两种平均速度,你会计算吗? 1. 等时间段 问题:某物体运动全程的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 v 1 ,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 v 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分析:设前半段时间为 t 1 ,后半段时间为 t 2 ,则 t 1 t 2 ,全程 s 的平均速度为 v 。 由题意有: s v 1t 1 v 2 t 2 。 故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v s v 1t 1 v 2 t 2 v 1 v 2 t t 1 t 2 2 推广 把经过全路位移 s 的时间分成 n 个等时间段(每段时间对应不同的平均 速度),经过 s 的平均速度可用 v v 1 v 2 v n 表示。 n 2. 等位移段 问题:某物体运动全程位移中前一半的平均速度为 v 1 ,后一半的平均速度为 v 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分析:设前半段位移为 s 1 ,后半段位移为 s 2 ,则 s 1 s 2 , s 1 s 2 s 。设全程 s 的 平均速度为 v 。 s 1 s 2 由题意知,通过 s 的时间为 t v 2 v 1 所以经过 s 的平均速度为 v s 2v 1 v 2 (s 1 s 2 s s 1 s 2 v 1 v 2 ) 2 v 1 v 2 推广:如果 s 被分成 n 段,s 1 s 2 s n s ,相应各段的平均速度为 v 1、 v 2 v n , n 可 求 得 经 过 s 的 总 时 间 t t 1 t 2 t n , 则 经 过 s 的 平 均 速 度 满 足

(完整版)初二物理力学练习题(精华版)

1、某同学用一校零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时,误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指针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是5.0N,则该物重() A.一定等于5.0N B.一定大于5.0N C.一定小于5.0N D.一定不小于5.0N 2、质量相同的甲、乙两金属球,以细线悬吊且分别浸入密度为1.0g/cm3的水及密度为0.8g/cm3的油中,则在浸入 液体前后,甲、乙两球所受重力大小的变化,何者正确?() A甲:不变;乙:不变B甲:变小;乙:不变C甲:不变;乙:变小D甲:变小;乙:变小 3、在弹簧弹性形变的限度内,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弹簧的伸长量△L与其受到的拉力F的关系的是[ ] A.B.C.D. 4、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5、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图1是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的受力图,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6、两个站在水平冰面上静止不动的滑冰者,当一个人用手推另外一个人时,两人将____滑行;当人坐在船上用手推另一艘小船时,他所乘坐的小船也将____,这些现象都说明______。 7、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取了甲、乙两种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图象,图中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___弹簧.,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标注的最大刻度值就是弹簧测力计的______,用弹簧测力计所测量的力的大小____超过这个值。 8、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9、小明游览我市古迹文笔塔时,利用一根细棉线和一个小铁球,对一根立柱是否竖直展开实验探究,现象如图(甲)、(乙)所示.相对于立柱底端而言,该立柱顶端() A.略向东南方向倾斜B.略向西南方向倾斜C.略向西北方向倾斜D.略向东北方向倾斜 10、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750N、4980N、4040N、3960N。假设该小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为几何中心,AB、CD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A.AOC区域上 B.BOC区域上 C.AOD区域上 D.BOD区域上 11、甲,乙两只相同的船以相同的速度驶向岸边,当靠近岸边且距离岸边相同距离时,甲船上的水手将缆甲,乙两只相同的船以相同的速度驶向岸边,当靠近岸边且距离岸边相同距离时,甲船上的水手将缆绳抛出,套在岸边的木桩上,自己用力拉绳;乙船上的水手把缆绳抛给岸上的另一个人,两人共同用力拉绳.若这3个人用力一样大,则( ) A.甲船先靠岸 B.乙船先靠岸 C.两船同时靠岸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2、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力的作用。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盘上的 A.“3”的位置B.“9”的位置C.“6”的位置D.“12”的位置 13、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 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右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 别是() A.1.0N和1.5NB.1.0N和0.5NC.2.0N和1.0ND.2.0N和1.5N 14、体育课上进行班内足球对抗赛,王涛在挑选比赛用球时,为了比较两只耐克牌足球的弹性大小,他设计 了几种方案,你认为最好的方案是() A.用手分别按压足球,比较它们的软硬程度 B.用脚分别踢足球,比较它们飞出去的距离 C.把足球用力向草坪上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草坪的高度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甲 乙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1、单位换算 1m/s=________km/h 72km/h=_______m/s 36km/h=________m/s 5m/s=__________km/h 2、一辆汽车在公路上正常行驶30min ,通过的路程是27千米,则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_______km/h ,合 m/s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专题一】过桥(山洞或隧道)问题 长200m 的火车以43.2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在京九线上,当它穿越1000m 长的隧道时,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分析:本题是一道“过桥问题”,火车要经过隧道,所走的路程必须 是隧道长+车身长,才算通过.先算出隧道长和火车车身长之和,即火车 行驶的路程,然后用路程除以速度,算得的就是时间. 解:列车通过的路程为s=m 1200m 200m 1000L L =+=+车隧道 又v=43.2km/h=43.2×s /m 6.31=12m/s 所以:所需的时间是s s 100/m 12m 1200v s t === 1. 一列车长160m ,匀速通过一条长200m 的隧道用了0.01h 。若该列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40m 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2.一列火车以54km/h 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1.5min 。已知火车长150m 。桥长为多少? 3.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0米的大桥, (1)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 【专题二】交通标志牌 4.一辆上海桑塔纳牌轿车在我省新建成的清——镇高速公路上行驶, (1). 它在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40m/s ,并仍以此速度在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2). 如果这辆轿车以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处开到镇宁需要多少时 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 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据的含义,甲“80”的含义: , 乙“南京市60km ”的含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5.如图5-14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在某一时刻的示数, (1)它表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 (2)若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3h ,则汽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 ? 图5--14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题及答案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精选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一览与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初中物理知识要点一览 速度:V(m/S)?v=?S:路程/t:时间? 重力G?(N)?G=mg(?m:质量;?g:9.8N或者10N?) 密度:ρ?(kg/m3)?ρ=?m?(m:质量;?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N)?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轮:?F=G物?S=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F=?(G物+G轮)/2?S=2?h?(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F=?(G物+G轮)?S=n?h?(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W?(J)?W=Fs?(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G物h? 总功:W总?W总=Fs?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

功率:P?(w)?P=?w/t?(W:功;?t:时间) 压强p?(Pa)?P=?F/s?(F:压力;?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Pa)?P=ρgh?(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J)?Q=cm△t?(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Q=mq?(m:质量;?q:热值)? 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电压U(V)?U=U1+U2+……?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电阻R(Ω)?R=R1+R2+……? 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电压U(V)?U=U1=U2=……? 并联电路?电阻R(Ω)1/R?=1/R1?+1/R2?+……? 欧姆定律:?I=?U/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I=?Q/t?(Q:电荷量(库仑);t:时间(S)?) 电功:W?(J)?W=UIt=Pt?(U:电压;?I:电流;?t:时间;?P:电功率?) 电功率:?P=UI=I2R=U2/R?(U:电压;?I:电流;?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C=λν?(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λ:波长;?ν:频率?) (二)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人教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选择题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选择题压轴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5) 一、选择题易错题(难度大) 1.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水 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2.如图所示,动滑轮下面挂着重为 5.4N的物体,现用 2.4N的拉力,把物体匀速提升10cm,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滑轮的重力为3N B.拉力所做功为0.24J C.滑轮组机械效率为50% D.若使用该滑轮组把物体从水中匀速提升到水面以上,则其机械效率将增大 3.下列是同学们在家庭实验室中的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对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用圆珠笔芯制作的密度计,铜笔头向下是为了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 B.乙图是制作的水气压计,试管口的塞子要多打孔与大气相通 C.丙图潜艇的制作原理是通过排水、吸水的方法改变其重力,实现沉与浮 D.丁图是一个冷热水混合淋浴器,它利用了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4.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三个实心小球A、B、C,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则三个小球密度的关系是

A .ρA =ρ B =ρ C B .ρA <ρB =ρC C .ρA <ρB <ρC D .ρA >ρB >ρC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功越多的则功率越大 B .功率越大的机械,其效率越高 C .功率越大的机械越省力 D .功率越小的机械做功不一定少 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为G 的物体,图中a 是弹簧秤,不计滑轮和弹簧秤的重力及轮与轴的摩擦,则 A .F =3 G ,a 的读数等于F B .F =2 G ,a 的读数等于F C .F = 3 G ,a 的读数等于G D .F = 2 G ,a 的读数等于G 7.如图所示,手用F 1的力将物体B 匀速提升h ,F 1做功为300J ;若借助滑轮组用F 2的力把物体B 匀速提升相同高度,F 2做功为500J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滑轮组机械效率为60% B .两个过程物体B 均匀速运动,机械能增加 C .滑轮组的自重,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等因素导致F 2做的功有一部分属于额外功 D .F 2做功的功率比F 1做功的功率大 8.如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先后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 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问题 1.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2.飞机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15℃) -------------------------------------------------------------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3.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 间。 4.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5.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 三.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 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 问(1)两站相距多远< (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 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四.回声问题(时间相同) 9.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问: (1)鸣笛处距山崖离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10.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5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2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速度(15℃) 11.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后汽车直线向前行驶一段路程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有多远. (15℃) ------------------------------------------------------------- 五.声速问题 12.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 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 (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1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某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甲同学先后听到两次响声,其时间差0.7s,试计算铁管有多长(声音在铁中速度为5100m/s,空气的速度为340m/s)? ------------------------------------------------------------- 六.声速测距问题 14.已知超声波在海水找能够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想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15.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m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 的安全地区<

初中物理竞赛速度问题二

速度问题二 1.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呜笛。若火车速度为80千米/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司机在鸣笛后2秒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_______米。 思路点拨 如图,设火车在A处发出鸣笛声,山崖在C处,火车行驶至B处就听到山崖反射的鸣笛声.设这段经历的时间为t,以l表示A、C间的距离,v1表示空气中的声速,v2表示火车行驶的速度,则由图可见,在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路程与声音通过的路程之和为2l,即 v1t+v2t=2l 并注意到v2=80km/h=22m/s则由前式可解得 答案:362 2.电视台把无线电信号传送到高空中的通信卫星上,卫星再把信号传到地面上的其他地区,这样就实现了卫星电视传播。在调试过程中,电视台本身也需要接收卫星传回的信号,并和演播室用电缆传来的信号进行比较。这时发现,卫星传来的画面上,人物动作的变化总比电缆传来的画面上相应的变化发生得晚一些。 (1)解释产生这种时间延迟的原因。 (2)已知通信卫星的高度大约是36000千米,无线电信号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估算画面延迟的时间。 思路点拨 (1)这里的信号传播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由演播室经电缆传至调试室,另一条是由演播室传至通信卫星,再由通信卫星传至演播室,显然后一条传播途径所经历的路程远比前一条传播途径所经历的路程长,而电信号在这两条传播途径上传播速度又相等,故后一途径所用的时间就比前一途径传播所用的时间长,因而后一途径传来的画面,总是“落后”于前一途径传来的画面,故而形成由卫星传来的画面上,人物动作的变化总比电缆传来的画面上相应的变化发生得晚一些. (2)由于无线电信号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等,即为v=3×108m/s故上述由电缆传播的时间极短,可以忽略不计.而信号经由卫星往返所需的时间则为 由于经电缆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故上述的0.24s也就是画面延迟的时间.

完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平均速度专项练习题

速度计算题型汇总一.基础计算,如果列车行驶的351.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他至少需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不迟到,2. 要提前几分钟动身? /=340米/秒,V米=3×1083.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光声秒):该同学能否在7他家距学校2千米,问:204.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出发上学,30前感到学校? 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1450米/秒,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5、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 总路程/总时间(二.平均速度问题/36千米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7.5/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米6.汽车先以4/)整个路程的平2汽车在前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40秒内的平均速度;(均速度。 的速度行驶了的速度行驶了,以90Km/h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7.汽车从A站出发问(1站的平均速度?站到C)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10min到达C站, 500秒的速度行驶米/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8.)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1100秒。求:(秒的速度行驶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 (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点沿直线运9.如图为一小球从A 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动到F分析照0.2S 闪拍一次,相机每隔点作的F片可知:小球从A 点到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是点到 D 平均速度是m/s,小球从D点到F平均速度是m/s,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三.比值问题 10.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 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速度计算题型汇总

初二物理功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功练习题及答案 1.功 (1)物理学中规定,如果物体受力且沿受力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的计算公式:W=Fs。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即1J=1Nm。 2.功率(对比法:速度和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2)功率的计算公式:P=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为W,即1W=1J/s。 方法点拨 1.做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沿 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力对物体不做功。 (1)物体在受力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如在光滑水平 冰面上匀速滑动的冰块。 (2)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如用力推木箱,但没有推动。

(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同时物体也运动了一段距离,但力的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如人抗面袋在水平路面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2.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对比法: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机器主要技术指标,实际应该中要根据需要选择功率合适的机器.计算功率时,一定要明确是哪一段时间。 【例题】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15N的水平推力前进了4m;撤去推力后,物体又前进1 m后停止。如果物体重40N,求推力、重力各做了多少功? 【解析】考虑做功问题时,可以按下面三个步骤进行:(1)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不受力的物体不存在做功的问题; 点这里下载完整版: 初二物理功练习题及答案word版.doc (2)物体是否运动,不运动的物体也不存在做功的问题; (3)物体既受力又运动时,判断二者之间方向的关系。若力、运动方向互相垂直,此力不做功。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物体沿力的方向运动了一段距离,力才对物体做了功。【答案】推力做功:W推=Fs=15N4m=60J 由于物体只是在水平地面上前进了一段距离,并没在重力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或者说重力做功W重=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计算题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计算题汇总 一、计算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分) 1.一轿车在福厦高速公路上行驶。 (1)它在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40m/s,并仍以此速度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2)如果这辆轿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则从标志牌处开到厦门需多少时间? 2.一辆汽车向着山崖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后司机听到了回声求: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1)汽车鸣笛时距山崖多远. (2)此时汽车距山崖多远? 3.一天小明他上学去时,以1m/s的速度走了6min,后来感觉时间不够为了不迟到,他又以s的速度走了4min, 求 (1)他家离学校多远? (2)他上学走路的平均速度。 4.一个铁球的质量是,体积是,ρ铁=×103kg/m3,ρ酒精=×103kg/m. (1)这个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 (2)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 (3)如果空心部分注满酒精,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

5.某人在长铁管一端猛敲击一下,在长铁管另一端人听到两次声音间隔为,求长铁管的长度?(声音在空气中、 钢铁中传播速度分别是340m/s、5200m/s)。 6.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0cm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燃烧的平均速度是s,点火者点 着引火线后,以5m/s的平均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700m远的安全地区? 7.如图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想,如果衔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 升就能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500mL,内有的水.请你帮乌鸦计算: (1)瓶内水的体积是多少?(2)使水到达瓶口,要放入的石块质量是多少.(石块密度为×103kg/m3) 8.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 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9初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 学生姓名___________学科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_______平台_________上课时间_____________ 1.通过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类比,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2.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刺激,促进学生对平均速度的有效记忆。 3.通过视觉类比法,引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激发解决相关问题的潜能。 1.测量平均速度 2.知识对比

例1:某同学百米赛跑成绩为10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他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 B.他赛跑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他在百米内平均速度为100m/s D.他在冲刺时的速度可能大于10m/s 解题思路: 平均速度的理解 例2: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0.1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1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图1 解题思路: 平均速度的公式:V=S/T 例3.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1米/秒B.15米/秒C.2米/秒D.1.5米/秒解题思路: 平均速度的公式:V=S/T 例4.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C.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解题思路: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公式:V=S/T 例5.一个人骑自行车沿着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则() A.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3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解题思路: 平均速度的公式:V=S/T 例6.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前50m的平均速度是7.14m/s B.小明后50m的平均速度是8.33m/s C.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69m/s D.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74m/s 解题思路: 平均速度的公式:V=S/T 例7.小明骑自行车去上学,他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4m/s,他感觉要迟到了,便以6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那么他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4m/s B.4.8m/s C.5m/s D.6m/s 解题思路: 平均速度的公式:V=S/T

初二物理上册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4(2012泉州).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薄雾缥缈 D.冬天,瑞雪纷飞 2.(2012德州).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2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3.(2012哈尔滨).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盛夏,湿地中水的蒸发 C.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4.(2012临沂).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5(2012株洲).今年春季,株洲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回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此现象属于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6(2012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 7.“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 B.汽化和升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熔化 8.下列图象中,属于某种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 9.今年五一期间,气温骤降,游客们在武当山顶欣赏到了一种奇特的景观,如图绽放的红花和绿叶附着一层薄薄的霜,好像披了一件洁白的纱衣,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 C.花朵上的水遇冷凝固 D.花朵上的水蒸发形成 10.图5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A.甲图:春天冰雪融化 B.乙图:冬天的树上出现霜 C.丙图:室外冰冻的衣服不会变干 D.丁图: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 11.(2012恩施).图3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 读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40℃ D.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 12.(2012威海).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2中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 46 分) 13.(2012滨州)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