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泵课程设计

水泵课程设计

水泵课程设计
水泵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平顶山市给水厂送水泵站设计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前言

作为一名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学生,我觉得能做类似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而且是十分必要的。此时,送水泵站课程设计终于结束了,虽然很忙碌、很疲劳,但是收获很大。我们几乎每天的专注和辛劳,让我对泵站设计有了新的认识,让我们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只是简单是学到了关于选泵等的简单知识,只能简单的对其进行单独设计,但是本次课程设计是对一个送水泵站进行总体设计的,自己选泵,设置机组,从而进行整体构思。在已度过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基础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面,如何去锻炼我们的实践面?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数查阅设计手册了。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工程标准,一次次翻阅室外排水手册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如何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课程设计是在作设计,但我们不是艺术家;他们可以抛开实际,尽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而我们是“工程师”,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是构想,无法升级为设计。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也是我们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

Preface

As a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students, I feel capable of doing curriculum design of similar is very important, but it is very necessary. At this point, pump station course design is finally over, although very busy, tired, but a great harvest. Almost every day we focus and hard work, I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pumping station design, let us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theory of learning we simply learned the simple knowledge about the election of pump etc., only simple on a separate design, but the curriculum design is the overall design of a pump station, choose their own pump, setting unit, which carries on the whole. The university has spent most of the time we contact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We have in the classroom is the only professional courses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how to exercise practice we? It provides a good platform for us to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doing this course design, I feel most when the number of access to design manual. In order to make their design more perfect, more accord with the engineering standard, one after another through the outdoor drainage manual is very necessary, but also essential. How to put the basic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we have learned into practice? I want to make the curriculum design is similar in design, but we are not artists; they can set aside the actual, enjoy in a world of fantasy to soar, and we are the "engineers", everything should have according to, for a reason, unrealistic idea is always only the idea, cannot upgrade for the design. The textbook knowledge into social practice, is also the ultimate purpose for us to lear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目录

1.绪论 (1)

1.1 设计要求 (1)

1.2 主要参考书 (2)

2.计算说明书 (3)

2.1水泵和电机的初步选择 (3)

2.2 水泵机组的基础设计 (6)

2.3 水泵吸压管路的设计 (7)

2.4 泵房布置和精选水泵 (8)

2.5 机组布置 (9)

2.6 吸水井的设计 (11)

2.7 各工艺标高的设计 (11)

2.8 附属设备的选择 (12)

2.9 工艺改进讨论 (14)

2.10设计二级泵站平面图及剖面图 (14)

3.设计心得 (15)

参考文献 (16)

1.绪论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把《水泵及水泵站》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并应用于设计工作中,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提高我们有条理地创造性地处理设计资料地独立工作能力。

1.1设计要求

1.1.1设计题目:送水泵站(二级泵站)设计

1.1.2设计基本资料

1. 设计水量56100m3/d,水源最低水位标高10.50m;最高水位标高为14.85m;年常水位标高为1

2.50m。水厂反应沉淀池前的配水井的水位标高为24.00m,取水泵站吸水管长50m,压水管长40m。原水厂水质符合饮用水规定。管网中无水塔。

2.水厂为双电源进行。

3.地区气候资料可根据设计需要由当地气象部门提供。

平顶山市地质条件较好,土耐力一般较高,地下水含量丰富,工程地质性质良好,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平顶山市地处温暖地带,四季气候特征明显,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其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热能丰富,为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

平顶山市年平均气温15℃。最热(7月)温度38.1℃,最冷月(1月)平均3.9℃。全境气候温和、湿润,冬寒期短,水热条件优越,有利农作物生长。但由于大气环流、地形、季节变换,气候各要素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因而倒春寒、大暴雨、强风、伏秋连旱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最好加一设备表。

4.河边无冰冻现象,根据河岸地质地形以决定采用固定式泵房由吸水井中抽水,吸水井采用自流管从取水头部取水,取水头部采用箱式。

1.1.3设计任务

⑴根据水量、水压变化情况选泵,工作泵和备用泵型号和台数;

⑵泵房型式的选择;

⑶机组基础设计;平面尺寸及高度;

⑷计算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力直径:选用各种配件和阀件的型号、规格种及

安装尺寸(说明特点);

⑸吸水井设计:尺寸和水位;

⑹布置机组和管道;

⑺泵房中各标高的确定:室内地面、基础顶面、水泵安装高度、泵房建筑高度等;

⑻复核水泵及电机:计算吸水管及泵站内压水管损关、求出总扬程、校核所选水泵,如不合适,则重选水泵及电机。重新确定泵站的各级供水量;

⑼进行消防和转输校核;

⑽计算和选择附属设备:①设备的选择和布置;②计量设备;③起重设备;

④排水泵及水锤消除器等;

⑾确定泵站平面尺寸、初步规划泵站总平面泵房的长度和宽度,总平面布置包括:配电室、机器间、值班室、修理间等。

1.1.4设计图纸

根据设计计算成果及取水构筑物的布置草图,按工艺初步设计要求绘制送水泵房平面图、剖面图,图中应绘出各主要设备、管道、配件及辅助设备的位置、尺寸、标高。

泵站建筑部分可示意性表示或省略,在图纸上应列出泵站主要设备及管材配件的等材料表。

1.2主要参考书:

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三册

2、《水泵及水泵站》教材

3、《水泵及泵站设计计算》李亚峰等编

4、《给水排水管材实用手册》刘慧等编

2.计算说明书

2.1水泵和电机的初步选择

2.1.1二级泵站的组成及特点

2.1.1.2二级泵站组成

(1)水泵机组:包括水泵和电动机,是泵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吸压管路:指水泵的吸水(进水)管路和压水(出水)管路,水泵通过吸水管从吸水井(池)中吸水,经水泵加压后通过压水管路送至用户;

(3)引水设备:指真空引水设备(如真空泵、引水罐等)和灌水设备。当水泵工作为吸入式启动时,需引水设备;

(4)起重设备:指泵站内设备及管道安装,检修用的吊车、电动葫芦等设备;

(5)排水设备:指排水泵、排水沟、集水坑等,用以排除泵站地面污水;

(6)计量设备:指流量计、压力计、真空泵、温度计等;

(7)采暖及通风设备:指采暖用的散热器、电热器、火炉及通风机等设备;

(8)电气设备:指变、配电设备;

(9)防水锤设备:指水锤消除器等;

(10)其他设备:包括照明、通信、安全与防水设施等。在泵站中除设有机器间(安装水泵机组的房间)外,还设有高低压配电室、控制室、值班室、修理间等辅助房间。

2.1.1.2 二级泵站的特点:

二级泵站通常设在净水厂内,经水厂净化后的水进入清水池储存,清水池中水经管道自流入吸水井,水泵从吸水井吸水,经加压后送入城市输配水管网。其工艺流程如:清水池—吸水井—送水泵站—输配水管网—用户。

基本特点:泵站埋深较浅,通常建成地面式或半地面式,为了适应用户水量、水质的变化,需要设置多台水泵机组,因而,泵房面积较大,泵房一般为矩形形状,砖混结构。

2.1.2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

(1)设计扬程:假设泵站内管路水头损失为2m,考虑安全水为2m,则最高时用水扬程为:

Hmax=Hst+Hser+h+Q2=(8+1)+12+10+2+2=35m

(2)设计流量: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Q=916L/S

2.1.3选泵原则

如果所选的水泵时以经常单独运行为主,那么,并联工作时,要考虑到个单泵的流量时会减少的,扬程时会增大的,如果选泵时是着眼于个泵经常并联运行,则应考虑到,各泵单独运行时,相应的流量会增大,轴功率也会增大。单泵工作时的功率大于并联工作时各泵的功率。

选泵就是要确定泵的型号和台数。对于各种不同功能的泵站、选泵时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根据选泵要点:

1.大小兼顾,调配灵活

2.型号配齐,互为备用

3.合理的用尽各泵的高效段

4.近远期项结合的观点在选泵过程应给予相当重视

5.大中型泵站需做选泵方案比较

2.1.4初选水泵

设Q=30L/S,泵站和管网中水头损失为3m,则相应的扬程为:

Hmin=9+12+3+1.5=25.5m

根据Q=916L/s,H=35m,Q=30L/s,H=25.5m,选取与参考的管道特性曲线相交的水泵并联。可选用3台250S39型泵,2台工作,1台备用(见表2-1)。

表2-1 水泵性能

水泵

型号流量/(L/s) 扬程/m

转速

/(r/min)

轴功率

/kW

效率

/%

允许吸上真

空度值

Hs/m

重量

Wp/kg

12Sh-9B 140~232 7.2~37 1470 82.5~108 78~82 4.5 773 14Sh-13 270~410 50~37 1470 164~180 79~84 3.5 1000 管道特性曲线的方程为:

H=Hst +2SQ H H ST +=

式中:Hst ——最高时水泵的静扬程,m ;

h ———水头损失总数,m ;

S ——沿程摩阻与局部阻力之和的系数;

Q ——最高时水泵流量,m3/s

将数据Hst=9m ,H=35m ,Q=56100m3/h (916L/s ),得S=1.2

所以管路特性曲线即为:H=HST+1.2Q2=9+1.2Q2

将水泵特性曲线及管道特性曲线均绘于坐标纸上,检验其效率,得出结论:上述方案可行。(初选水泵型号见表2-2,选用3台250S39型泵的特性曲线可见下图2-2。)

表2-2 水泵型号 水泵型号

流量L/S 扬程m 转速r/min 轴功率KW 250S39

360~612 32.5~42.5 1450 54.8~68.6

图2—2 250S39型泵性能特性曲线

2.1.5消防校核

按最不利情况,消防用水与最高日最高时用水和为:972+80=1052L/s ,最高

扬程为38m。当备用泵与最高时运行水泵同时启动时,为2台250S39型泵并联工作。

2.2水泵机组的基础设计

2.2.1电机配置

根据250S39型泵的要求,采用水泵厂家指定的配套电机,见表2-3

表2-3 电机设备

水泵型号轴功率/KW 转速(r/min)电机型号电机功率/KW 12sh-12 76~86 1450 Y280S-4 90

10sh-9A 60~110 1450 Y250M-4 55

2.2.2基础计算

①查泵与电机样本,计算出12sh-12型泵机组基础平面尺寸为(1209.5+920=2129.5)mm×1040mm,

机组总重量: W=WP+WM=6900+4900=11800N

基础深度H可按下式计算:

H=3.0W/(LBY)

式中:L—基础长度,L=2.1m;

B—基础宽度,B=1.1m;

γ—基础所用材料的容量,对于混凝土基础,γ=23520N/ m3,故

H=(3.0×11800)/(2.1×1.1×23520)=0.65m

②查泵与电机样本,计算出10sh-9A型泵机组基础平面尺寸为(1675+1670=3345)mm×1450mm,

机组总重量: W=WP+WM=12100+20800=32900N

基础深度H可按下式计算:

H=3.0W/(LBY)

式中:L—基础长度,L=1.8m;

B—基础宽度,B=0.9m;

γ—基础所用材料的容量,对于混凝土基础,γ=23520N/ m3,故

H=(3.0×32900)/(1.8×0.9×23520)=2.59m

2.3水泵吸压水管路的设计

2.3.1管路布置

2.3.1.1吸水管路布置

吸水管路通常处在高压状态下工作,所以对吸水管路的基本要求是不漏气、不积气、不吸气,否则会使水泵的工作产生故障。为此常采取一下措施:

(1) 为保证吸水管路不漏气,要求管材必须严格。

(2) 为使水泵及时排走吸水管路中的气体,吸水管应有沿水流方向连续上升的坡度。

(3) 吸水管的安装与敷设应避免在管道内形成气囊。

(4) 吸水管安装在吸水井内,吸水井有效容积应不小于最大一台泵5min的抽水量。

(5) 吸入式工作的水泵,每台水泵应设单独的吸水管。

(6) 当吸水池水位高于水泵轴线时,吸水管上应设闸阀,以利于水泵检修。

(7) 当水中有大量杂质时,喇叭口下面应设置滤网。

(8) 吸水管设计流速一般为:DN<250mm时,v=1.0~1.2m/s;DN≥250~1000mm时,v=1.2~1.6m/s;DN﹥1000mm时,v=1.5~2.0m/s。

2.3.1.2压水管路布置要求

对压水管路的基本要求是耐高压、不漏水、供水安全、安装及检修方便。

(1) 压水管路常采用钢管,采用焊接接口,与设备连接处或需要经常检修处采用法兰接口。

(2) 为了避免管路上的应力传至水泵,以及安装和拆卸方便,可在压水管路适当位置上设补偿接头或可挠性接头。

(3) 离心泵必须要关闸启动。

(4) 当不允许水倒流时,需设止回阀。

(5) 压水管设计流速为:DN<250mm时,v=1.5~2.0m/s;DN≥250mm时,v=2.0~2.5m/s;

2.3.2管路管径计算

一台水泵单独工作时,其流量为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所通过的最大流量,根据单泵运行流量初步选定吸水管和压水管管径。根据单泵运行流量计算吸压水管径,见表2-4。

每条输水管按最大总流量的75%考虑,即Q=972×75%=729L/s,取d=600mm,v=2.49m/s,i=0.0127。

表2-4 吸压水管经确定

水泵型号流量

L/s

吸水管径

i ×1000

压水管径

i ×1000

/mm (m/s)/mm (m/s)

250S39 526 700 1.35 3.11 600 1.80 6.77

2.3.3水泵安装高度验算

按管路布置初定吸水管顶高程为0.5m,由水泵外形尺寸可知,12sh-13的泵轴中心线高于管径77mm,20sh-13泵轴中心高于顶管10mm。因吸水池最低水位为-1m,可知12sh-13可初定安装高度Hss=2.07m,20sh-13泵初定安装高度Hss=2.01m。为使泵房地面取平,取Hss=2.01m(因其Hs值较小)。

吸水管长度近似取为:

L=Hss+1.7=2.01+1.7=3.71m

水泵实际使用:

Hv=Hss+iL+∑ζV2/2g+V12/2g

=2.01+0.00421×3.71+0.375+0.59=3.51m

满足要求。

2.4泵房布置和精选水泵

2.4.1泵房平面尺寸

(1)机器间长度:因电机功率大于55KW,故基础间距取1.2m,基础与墙壁间距为1m,除四台水泵外,机器间右端按最大一台机组布置,设一块检修场地,长3.5m,宽3.0m,故得:

机器间总长度=2×1.8+2×2.1+3×1.2+1.5+3.5+1=17.4m

(2)机器间宽度:吸水管闸阀距墙取1m,压水管闸阀一侧留1.2m的管理道路,故得:

机器间宽度=1.2+2.1+0.4+0.8+1.1+1=6.6m

(3)泵房高度为12m

因此二级泵站泵房占地面积S=17.12×6.59=112.82m2

2.4.2泵房布置形式

根据清水池最低水位标高m H 115=和水泵m H s 5.3=的条件,确定泵房为矩形半地下式。泵房右侧设有设备出入的大门、检修平台,左侧设配电室、值班室等。

(1)纵向排列

此种排列方式适用于如IS 型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因为悬臂式系顶端进水,采用纵向排列能使吸水管保持顺直状态,如果泵房中兼有侧向进水和侧向出水的离心泵,则才纵向排列的方案就值得商榷。如果Sh 型泵占多数时,纵向排列方案就不可取。

(2)横向排列

侧向进、出水的泵,如单级双吸卧式离心泵Sh 型、SA 型采用横向排列比较好。根据以上要点和实际情况,本泵站采用横向布置,

2.4.3道路敷设

为便于与室外冻土层下管道平接,室内管道均需设在管沟内,沟顶加0.10m 厚的钢筋混泥土盖板,与室内地坪齐平。

2.4.4精选水泵

选择最不利管线,吸水管侧水头损失为:0.02+0.375=0.395m

压水侧管路沿程损失为:

hf=5.3×0.0139+7.7×0.0083=0.138m

因此,最不利管线总损失为:

Σh=0.395+0.138+3.607=4.14m

水泵的实际扬程如下:

最低水位时:Hmax=(8+1)+12+10+4.14+1.5=36.64

最高水位时:Hmax=(8-2)+12+10+4.14+1.5=33.64

其中,12sh-13型泵扬程为38~28m ,20sh-13扬程为41~29m ,可见初选水泵均在高效段内,符合要求。

2.5机组布置

水泵机组布置的基本要求是:供水安全可靠、管道布置简短、安装与维护方

便、机组排列整齐、起重设备简单并留有扩建余地。

常见的布置形式有:纵向排列、横向排列(泵轴线呈一直线布置)、横向双行排列

2.5.1纵向排列

适用于IS 型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采用这种排列形式可以使吸水管保持顺直,机组布置较为紧凑整齐,检修方便,泵房长度较小但宽度较大(IS 型水泵轻,可以用移动式吊装设备)。

2.5.2横向排列(泵轴线呈一直线布置)

横向排列这种布置形式适用于侧向进水、侧向出水的Sh 型双吸式水泵,进出水管顺直,水力条件好,这种布置形式虽然泵房长度大些但跨度小,吊装设备采用单轨吊车即可。

2.5.3横向双行排列

横向双行排列这种排列更为紧凑,节省建筑面积。泵房跨度大、起重设备需考虑采用桥式行车。适用于泵房中机组较多的圆形取水泵站。但这种布置形式两行泵的转向从电机方向看去是彼此相反的,因此,在泵订货时应向水泵厂特别说明,以便水泵厂配置不同转向的轴套止锁装置。

根据比较机组采用横向排列。横向排列的各部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1)泵凸出部分到墙壁的净距A 1等于最大设备的宽度加1m ,但不得小于

2m 。1A =b+1000=790+1000=1790mm,取1A =5000mm 。

(2)出水侧泵基础与墙壁的净距1B >应按水管配件安装的需要确定。但是考虑到泵出水侧是管理操作的主要通道,故1B ≥3 m 。取B 1=4500mm 。

(3)进水侧泵基础与墙壁的净距1D ,也应根据管道配件的安装要求决定,但不小于1 m.。取1D =2000mm 。

(4)电机凸出部分与配电设备的净距1C ,应保证电机转子在检修时能拆卸,并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其值要求:1C =电机轴长+0.5m 。但是,低压配电设备应1C ≥1.5 m.;高压配电设备1C ≥2.0 m 。1C =L+500=1545+500=2045mm ,取1C =2200mm 。

(5)泵基础之间的净距E 1值与1C 要求相同,即E 1=1C 。如果电机和泵凸出基础,E 1值表示为凸出部分的净距。取E 1=2200mm 。

(6)控制室和配电室长度别取3000mm 。

2.6吸水井的设计

吸水井最低水位=清水池最低水位-清水池至吸水井水头损失

=(120-5)-0.2=114.8m ;

喇叭口淹没深度0.5~1.0h m ≥ 取 1.2h m =

水泵吸水管进口喇叭口大头直径D (1.3~1.5)d=1.4500=700mm ≥?

水泵吸水管进口喇叭口长度H (3.5~7.0)(D-d)=5.5(700-500)=1100mm ≥? 喇叭口距吸水井井壁距离1L =(0.75~1.0) D=0.8700=560mm ?

喇叭口之间距离2L =(1.5~2.0) D=1.8700=1260mm ?

喇叭口距吸水井井底距离10.80.8700560h D mm ≥=?=(取1000m )

所以,吸水井长度L=560×2+1260×3+700×4=7700mm ,但考虑水泵机组之间距,将吸水井长度确定为20000mm ;

宽度B=560×2+700=1820mm (最终调整为2500m )

吸水井有效容积应不小于最大一台泵5min 的抽水量,取吸水井高度为6000mm ,(其中超高300mm ),吸水量显然满足要求。

2.7各工艺标高的设计

水泵允许安装高度:[]∑--=s S ss h g

v H H 22

吸水管长度暂按10m 估算,其沿程水头损失:iL= 4.91mm/m ×10m=0.0491m 局部水头损失:

m

g V g V g v 169.08.926.120.08.9238.1)07.060.08.0(22)(2222

423212=??+?++=+++=∑进吸ξξξξξ式中:1ξ—吸水管进口喇叭口局部阻力系数,取0.8; 2ξ—90°弯头局部阻力系数,取0.60;

3ξ—阀门局部阻力系数,取0.07;

4ξ—偏心渐缩管局部阻力系数,取0.20;

V 吸—吸水管中流速,1.38m/s

V 进—水泵进口处流速,1.6 m/s

吸水管总水头损失为∑hs=iL+ ∑g

v 22

ξ=0.0491+0.169=0.218m ,但考虑长期

运行后,水泵性能下降和管路阻力增加等,为安全起见所以取m h s 0.1=∑。

则 m h g v H H s s ss 9.30.18

.9238.10.522

2=-?-=--=∑。 1、泵轴标高=吸水井最低水位+Hss =114.8+3.9=118.7m

2、基础顶面标高=泵轴标高-泵轴至基础顶面高度(H 1)

=118.7-0.56=118.14m

3、泵房地面标高=基础顶面标高-0.20=118.14-0.20=117.94m

4、水泵进口中心标高=泵轴标高-3H =117.59-0.27=117.32m

5、水泵出口中心标高=泵轴标高-4H =117.59-0.33=117.2m

2.8附属设备的选择

2.8.1起重设备与泵房高度的确定

由管路敷设可知,水泵安装高度Hss=2.01m ,吸水池最低水位为-1m ,则泵轴高程为1.01m ,由20sh-13型外形尺寸中可查得泵轴至基础顶面距离为H1=0.8,泵高H=1.406m ,基础高于管沟底0.15m 计,可得管沟底高1.01-0.8-0.15=0.06m 。

设计管深为1m ,从而可得室内地坪高程为1.06m 。室外地面高程为2.0m ,故泵房为半地下式。地下部分高度为2.0-1.06=0.94m 。最高设备为20sh-13型水泵高度为 1.406m>0.94m 。取吊物低部至最高一台机组顶距f=0.5m ,则g+f=1.406+0.5=1.906m>0.94+1.0=1.94m 。

表2-5 LH 型电动葫芦双梁桥式起重机 B

Q B X B H H 1 H 2 H 3 1S 2S 3696

3000 1100 1200 414 2040 168 976 976

设备中最大质量为电机重2880kg ,考虑安全选用LH 型(表2-5),起重量为3t ,配CD13-9D 型电动葫芦,起身高度为8m 的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

故计算泵房间高度为

H1=(a+b+c+d+e+f+g)-H2

=(1.9+1.6+0.5+0.9+1.406+1.906)-0.94

=7.272m

式中 a ——为单轨吊车梁高度,1.9m ;

b ——为滑车高度,1.6m ;

c ——为起重葫芦钢丝绳绕紧状态长度,0.5m :

d ——起重绳的垂直长度。

电机总宽度x=0.75 m ,则取d=1.2x=0.9m

e ——最大设备水泵高度,e=1.406m ;f+g ——1.906m ;

H2——为泵房间地下部分高度,0.94m 。

2.8.2引水设备

当吸水井水位低于泵轴线时,水泵需要采用真空泵引水。

真空泵排气量为:

L/s

10.34l min /m 63.05

106.0416.135.04105.1min /m ()(3223p ==??+???=+?=)()ππT V V K Q S v 真空泵所需的真空值:

max 2.4100017713.613.6

ss v H H mmHg ?=== 其中:v Q —真空泵的抽气量 (m 3/s );

K —漏气系数(1.05~1.10)

; p V —最大一台水泵泵壳内空气容积(m 3

); s V —吸水管中空气容积;

T —水泵引水时间(min )

,一般应小于5min ,消防泵应不大于3min ; max V H —真空泵的最大真空度(mmHg )

; ss H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m ),最好取吸水井最低水位至水泵顶部的高差。 根据V Q 和max V H 选取SZB-8型水环式真空泵2台,一备一用,布置在泵房靠墙边处。

2.8.3计量设备

在压水管上设超声波流量计,选取SP-1型超声波流量计2台,安装在泵房外输水干管上,距离泵房7m 。

在压水管上设压力表,型号为Y-60Z ,测量范围为0.0~1.0MPa 。在吸水管

上设真空表,型号为Z-60Z,测量范围为0~760mmHg。

2.8.4排水设备:

设潜水排污泵2台,一用一备,设积水坑一个,容积为1.0×1.2×1.5 m3选取50QW15-7-0.75型潜水排污泵,其参数为:

=;m

15

Q3

m

h/

.

N75

=;kW

=

H7

=;min

/r

n2820

选用500S98型泵,转速970,配套电机Y500-54-6,电机功率800KW。

2.8.5防水锤设备

采用缓闭阀门来减少水锤的冲击。

2.9工艺改进讨论:

考虑泵站中坏、换、修理泵、电动机的频率较低,起重机的使用频率较低,且使用起重机会增加厂房的高度和建筑面积,增加建设成本,故考虑用叉车来替代。

采用叉车的优势:

(1)替代后可减少泵房的长、宽、高度各约1m,减少泵站的占地面积。

(2)叉车可采用租借的方式,无需日常维护、检修,节约了日常维护成本。

采用叉车的弊端:

(1)叉车的工作平台需采用混凝土结构,宽度约6m,原设计走道可采用铁板铺设,宽度1m,此项增加了建设成本。

(2)为节省建筑面积,叉车工作平台为伸出平台,遮盖了出水管路的部分闸阀,不利于平时观察。另伸出平台部分导致地下层采光条件差,需增设照明设备。

2.10设计二级泵站平面图及剖面图

泵站平面及剖面图(机器间),应绘出主要设备、管道、配件及辅助设备的位置、尺寸、标高,列出主要设备表和材料表。

3.设计心得

本次课程设计任务是设计二级泵站(送水泵站),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最终我顺利的完成了课程设计的任务,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感觉自己很高兴。

首先,我觉得对于我来说要完成课程设计真的是困难重重啊!接到任务书之后,我看着任务书却无从下手。那时候我才明白我学的那点东西有多么的微不足道。为此,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本次课程设计,我重温了泵与泵站以及相关的课程。对于泵站设计的选泵的依据、选泵的要点、水泵的布置、泵房的布置、吸水管和压水管的管径的确定以及电机的选择等等方面的知识做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了其选择的要点。同时对于水泵和相关的设备的正常运行与维护所需要的设施的选用也有了基本的掌握。

在本次设计中我觉得对我最大的收获是让我认识到我自己的不足。首先就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完善、理解不够深刻、掌握的不够熟练。从而导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总是感觉到力不从心。因此,我在以后的学习重要更加的努力,尽可能的做到对知识的熟练地掌握。

我本来就觉得在大学,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精神上的收获更加重要。课程设计不仅是一门课程、一个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一份经历、一种体验。而这份经历和体验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积累了像这样的更多的经验,我才会得到跟大的提升,才会在将来的道路上走的跟顺利。而这次课程设计,使我觉得它和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因为在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也因为有这些困难和挫折才燃起了我们击败困难,实现自我的的斗志和热情。这样才让设计的每一个过程显得更有意义,这样才让生活中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有意义。

最后我想说的是,尽管本次课程设计任务顺利的完成,但是我觉得这与老师的谆谆教导十分不开的,再次我衷心的感谢朱老师!

参考文献

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三册

2、《水泵及水泵站》教材

3、《水泵及泵站设计计算》李亚峰等编

4、《给水排水管材实用手册》刘慧等编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心得【模版】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 1基本设计资料 1.1 基本情况 本区地势较高,历年旱情比较严重,粮食产量低。根据规划,拟从附近河流扬水灌溉该区的10万亩农田,使之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机电扬水灌区内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和棉花等。灌区缺少灌溉制度,现参考附近老灌区的灌水经验,拟定出本灌区灌溉保证率为75%的灌溉制度。其设计灌水率如表1所示。 1.2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根据可能选择的站址,布置6个钻孔。由地质柱状图明显的看出,3米以内表土主要是粘壤土,经土工试验,得到的有关物理指标为粘壤土的内摩擦角φ=35°,承载力为220kN/m2。 站址附近的地下水位多年平均在202.2m左右(系黄海高程)。 1.3气象资料 夏季多年平均旬最高气温34℃,春、秋季干旱少雨,年平均降雨量为524mm,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每年7、8、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年平均无霜期为200天左右,多年平均最低气温为-8℃,最大冻土深度为o.44m。平均年地面温度为15℃,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00.4h。累积年平均辐射总量为527.4l kJ/cm,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9 %。热量和积温都比较丰富,能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生长的需要。 1.4 水源 灌区南侧有一河流,是规划灌区的水源,其水量充沛。灌溉保证率为75 %时的河流月平均水位如表2所示。 达2l6.5m,夏季多年旬平均最高水温为20℃。 1.5其它 根据规划,为保证扬水后自流灌溉,出水池水位均不应低于234m。站址附近有8 kV高压电力线通过,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供泵站使用。该地区劳动力充足,交通方便。除水泥、金属材料以及泵站建设中所需的特殊材料外,当地可提供砖、石、砂、瓦、木材等建筑用材。 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行特性,每天按20h运行设计。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姓名:雷政锋 学号: 2014158105 班级: 20141581班 指导老师:何军 日期:2017年9月9日

目录 1.设计目的及任务 (3) 1.1设计目的 (3) 1.2设计任务 (3) 2.基本资料 (4) 2.1地质条件 (4) 2.2水位特征值 (4) 3.设计内容 (4) 3.1设计参数 (4) 3.1.1计算设计流量 (4) 3.1.2确定特征扬程 (5) 3.1.3 确定工程设计等级 (7) 3.2机组选型 (9) 3.2.1水泵台数确定 (9) 3.2.2电机选型 (10) 3.3进水布置及进出水建筑物 (10) 3.3.1前池设计 (10) 3.3.2进水池设计 (12) 3.3.3出水池设计 (15) 3.3.4 出水池的结构 (17) 3.4泵房设计 (17) 3.4.1泵房布置 (17) 3.4.2泵房尺寸 (18) 3.4.3泵房各部分高程 (19) 3.4.4起重设备选配 (20) 3.5出水管路设计 (21) 3.5.1出水管路管径的确定 (21) 3.5.2出水管路的材料 (21) 3.5.3管路的布置 (21) 3.5.4管路的管长 (21) 3.5.5出水管中心的高程 (22) 3.5.6管路阻力系数S的计算 (22) 3.5.7管路特性曲线的确定 (23)

1.设计目的及任务 1.1设计目的 (1)初步运用所学课本知识,进行实际的水泵泵站设计,从中学习泵站设计中的基本知识,设计原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2)掌握泵站设计中水泵的选型,泵房设计等设计方法。对水泵的工作原理、构造、运行工况、给水泵站和排水泵站等内容有深刻的了解与认知,具体掌握水泵的计算、选型、校核、方案比较等基本设计原理和方法。 (3)通过中小型泵站的设计,了解大型泵站的初步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水泵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性能,熟悉水泵选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泵站工程规划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掌握泵站建筑物的设计方法,奠定泵站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科学管理的基础,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培养自己动手能力,文档处理能力,制图能力,提高自身综合水平,学会应用规范、手册与文献资料,掌握设计原则、方法等步骤;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水平。 (5)从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的角度,综合考虑实际工程应用,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重要性,更是着力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1.2设计任务 为满足某农业区排涝需要,拟修建一排水泵站,根据基本资料完成该泵站的设计任务。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 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把《水泵及水泵站》、《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并应用于设计工作中,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提高我们有条理地创造性地处理设计资料地独立工作能力。二、设计任务 1、设计题目:取水泵站 某自来水厂最高用水量为38100m/d,水厂反应沉淀池前的配水井标高为,水源最低水位标高为,年常水位标高为,最高水位标高为,取水泵站吸水管长50m,压水管长40m,泵站建在黄石沈家营,试设计该取水泵站三、设计基本资料 1. 近期设计水量38100m3/d 2..水源最低水位标高;最高水位标高为;年常水位标高为 3.水厂反应沉淀池前的配水井的水位标高为,取水泵站吸水管长50m,压水管长40m 4. 水厂为双电源进行。 5. 原水厂水质符合饮用水规定。河边无冰冻现象,根据河岸地质地形以决定采用固定式泵房吸水井中抽水,吸水

井采用自流管从取水头 3Life is full of ups and downs. 1 部取水,取水头部采用箱式。 6. 地区气候资料可根据设计需要当地气象部门提供。 黄石地质条件较好,土耐力一般较高,除个别软土层低于10t/m2外,一般在15-20t/m2之间。地下水含量丰富,工程地质性质良好,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地震设防裂度为6度。黄石地区的气候特征 黄石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陆面多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其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为典型的亚热带东亚大陆性气候。 黄石年平均气温17℃。最热月平均℃,最冷月平均℃。无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小时,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时数的31℅-63℅。境内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每秒米。全境气候温和、湿润,冬寒期短,水热条件优越,有利农作物生长。但于大气环流、地形、季节变换,气候各要素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因而倒春寒、大暴雨、强风、伏秋连旱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最好加一设备表四、主要参考书:

污水泵站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污水泵站工艺设计 1.污水泵站设计资料 污水泵站纳污区服务人口(任选一种)5(10、15)万人,生活污水量定额为150 L/(人·d)。 进水管管底高程为393.00米,管径(任选一种)600(800、1000、1200)毫米。 泵站设格栅、集水池、吸水管、泵机组、出水管。 出水管提升后的水面高程为408.00米,经(任选一种)300(320、380、400、450)米管长至处理构筑物。 泵站选定位置不受附近河道洪水的淹没和冲刷,泵站地坪高程为400.00米。 地质条件为粘砂土,地下水位最高高程为397.50米,最低为396.20米,地下水无侵蚀性,土壤冰冻深度为0.7米。 2.设计内容 估算扬程、选择水泵、设计格栅间、设计集水池、设计吸水管和压水管、扬程校核;泵站平面布置和剖面布置(包括机组布置及辅助设施布置)。 3.成果要求

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一份;泵站平面草图(含构筑物尺寸)一张,泵站剖面草图(含构筑物高程)一张。 成果要求手写、手绘,装订整齐、成一册。 说明书(A4)要求内容完整,文理通顺,简明扼要,计算公式表达清楚、参数选用正确、计算准确。 作业为方案性设计,图纸应较好地表达设计方案意图,布局合理、正确清晰,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四、时间安排 查阅资料、工艺设计及平剖面图绘制共计时间2周。 五、参考资料 1.手册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常用资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2册器材与装备. 中国建筑工业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的教学体会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的教学体会 摘要: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对所学知识加以实践应用的技能锻炼。指导教师应在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的题目设置、过程指导、规范应用和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深 一、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的题目设置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目的是锻炼学生精确完成相关水力计算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应用,能了解泵站辅助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了解泵站节能改造的一般手段,同时学生掌握泵站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泵选型的原则,泵站机组布置的要求,工程

图纸制图标准以及泵站设计规范的一般要求,充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的创造能力。合理设置设计题目,有利于引导学生投入课程设计,是每位同学自发自觉地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加深自己的设计水平和职业能力。 指导教师在进行水泵与水泵设计题目设置时,首先考虑学生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设计题目;同时结合专业发展应用情况,体现课程设计的深 二、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包括设计规划区的资料收集、水泵与泵站设计相关规范与标准、图纸规范绘制、设计说明书的撰写等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给水泵站设计为例,学生设计工作包括:根据城区用水量确定泵站所供流量;根据地形图选择站址、供水池位置及吸、供水管线路,并作出线路图。选址

是要考虑洪、枯水位及河岸淹没区,作出站址附近河流横断面,标注水位;估算设计扬程、初选水泵型号及电机;根据水泵和电机安装尺寸及重量设计机组基础;选取吸水管和压水管;布置机组和管道,作出相应水池平面布置图;确定水泵安装高度,计算吸水管、压水管长,计算管路水头损失;精选水泵和电机,列出其特性表;根据水泵参数及管路特性和相对性能曲线图,校对泵站和水泵工况;选择泵站附属 在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指导思想,倡导师生的敞开式交流,弱化教师的过程指导。在课程设计之初,指导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课程的讲解情况,围绕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调查收集资料,要收集哪些资料,从哪里收集到资料,在设计中如何利用收集到资料等,逐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

Life is full of ups and downs. 1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 学院: 专业: 学生: 学号: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把《水泵及水泵站》、《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并应用于设计工作中,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提高我们有条理地创造性地处理设计资料地独立工作能力。 二、设计任务 1、设计题目:取水泵站 某自来水厂最高用水量为38100m3/d,水厂反应沉淀池前的配水井标高为24.00m,水源最低水位标高为10.50m,年常水位标高为12.50m,最高水位标高为14.85m,取水泵站吸水管长50m,压水管长40m,泵站建在黄石沈家营,试设计该取水泵站 三、设计基本资料 1. 近期设计水量38100m3/d 2..水源最低水位标高10.50m;最高水位标高为14.85m;年常水位标高为12.50m Life is full of ups and downs. 2

3.水厂反应沉淀池前的配水井的水位标高为24.00m,取水泵站吸水管长50m,压水管长40m 4. 水厂为双电源进行。 5. 原水厂水质符合饮用水规定。河边无冰冻现象,根据河岸地质地形以决定采用固定式泵房由吸水井中抽水,吸水井采用自流管从取水头部取水,取水头部采用箱式。 6. 地区气候资料可根据设计需要由当地气象部门提供。 黄石地质条件较好,土耐力一般较高,除个别软土层低于10t/m2外,一般在15-20t/m2之间。地下水含量丰富,工程地质性质良好,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地震设防裂度为6度。 黄石地区的气候特征 黄石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陆面多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其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为典型的亚热带东亚大陆性气候。 黄石年平均气温17℃。最热月(7月)平均29.2℃,最冷月(1月)平均3.9℃。无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1666.4-2280.9小时,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时数的31℅-63℅。境内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17米。全境气候温和、湿润,冬寒期短,水热条件优越,有利农作物生长。 但由于大气环流、地形、季节变换,气候各要素年际、年内变化 Life is full of ups and downs. 3

【精选】污水泵站课程设计

污水泵站课程设计 说 明 书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0803 姓名:卢纬平 学号:10 指导老师:高湘

目录 一.水泵的选择............................................... 二.工艺设计....................................................... 三.泵站内部平面布置及泵房平面尺寸................................................... 四.扬程校核................................................... 五.污水泵站的其它辅助设备................................................... 六.参考资料...................................................

污水泵站工艺设计 1.污水泵站设计资料 污水泵站纳污区服务人口(任选一种)5(10、15)万人,生活污水量定额为150 L/(人·d)。 进水管管底高程为393.00米,管径(任选一种)600(800、1000、1200)毫米。 泵站设格栅、集水池、吸水管、泵机组、出水管。 出水管提升后的水面高程为408.00米,经(任选一种)300(320、380、400、450)米管长至处理构筑物。 泵站选定位置不受附近河道洪水的淹没和冲刷,泵站地坪高程为400.00米。 地质条件为粘砂土,地下水位最高高程为397.50米,最低为396.20米,地下水无侵蚀性,土壤冰冻深度为0.7米。 2.设计内容 估算扬程、选择水泵、设计格栅间、设计集水池、设计吸水 管和压水管、扬程校核;泵站平面布置和剖面布置(包括机组布 置及辅助设施布置)。

水泵课程设计

水泵课程设计 综合说明 1.1 兴建缘由 该排涝泵站的兴建是为了满足某市城市防洪需要。 1.2 工程位置、规模、作用 工程位置:该排涝泵站拟建在距该县城区以东15公里的新沟河上。 3工程规模:由泵站设计流量Q=8.0m/s,由《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可知该排涝泵站属于中型泵站。 工程作用:满足城市的防洪需求 1.3 基本资料 地面以下土质为中粉质壤土,夹铁锰质结核,贯入击数为24击,地基土容3重19.4 kN/ m,含水率26.8%,空隙比为0.833,允许承载力220kPa,内摩擦角 -723?,凝聚力19 kPa,渗透系数2.66×10,地下水埋深7.3m。 1.3.2水位特征值 泵站上下游水位资料见表1-1。 表1-1 泵站上下游水位资料 下游水位(m) 上游水位(m) 设计运行水最低运行水最高运行水设计运行水最低运行水最高运行水 位位位位位位 26.4 25.8 30.6 31.4 31.1 31.8 1.3.3工程布置和主要建筑物

泵站工程的主要建筑物有进水建筑物、站房和出水建筑物。进水建筑物包括前池、进水池和进水管道等。出水建筑物包括出水管路和出水池等。泵站站房内安装水泵、动力机和辅助设备以及泵站附属设备。 1.3.4其他 该站建筑物等级为?级,站址北首附近有10kV电源,水陆交通方便。已知该泵站上下游引水河道断面设计参数如表1-2所示。其中上下游河道堤顶高程自行设计,规定下游地面高程低于引水河道堤顶0.5m。 表1-2 泵站上下游引水河道断面设计参数 1 下游引水河道上游引水河道河底高程河底宽度堤顶宽河底高程河底宽度堤顶宽边坡边坡 (m) (m) (m) (m) (m) (m) 24.1 7 1:2.5 6 27.7 7 1:2.5 6 第2章设计参数确定 2.1 设计流量的确定 3 泵站设计流量Q=8.0m/s。 2.2 水位分析及特征扬程的确定 考虑此泵站的主要功能为排涝,则本设计的水位组合如表2-1所示。表2-1 排涝泵站水位组合 下游(m) 上游(m) 设计运行水位 26.4 设计运行水位 31.4 最低运行水位 25.8 最低运行水位 31.1 最高运行水位 30.6 最高运行水位 31.8 泵站各特征扬程为: 设计扬程:H=H, H=31.4 ,26.4=5m; 设设上设下 最大扬程:H=H,H=31.8,25.8 =6m; 高最高上最低下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指导书

《水泵及水泵站》 课程设计指导书 (适用于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把多铎杨建国编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2011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设计目的和基本要求 (1) 1.1课程设计目的 (1) 1.2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 第二章设计任务及安排 (1) 2.1设计任务及内容 (1) 2.2设计工作进度安排 (1) 第三章设计成果及内容要求 (1) 3.1课程设计应提交的成果 (1) 3.2设计报告应包括的内容 (2) 第四章灌溉泵站课程设计资料 (2) 4.1基本情况 (2) 4.2地质及水文地质 (2) 4.3气象 (3) 4.4水源 (3) 4.5出水池水位 (3) 4.6电源 (3) 4.7建材 (3) 4.8每天开机小时数 (3) 第五章灌溉泵站课程设计指导 (3) 5.1泵站枢纽总体布置 (3) 5.2泵站设计流量计算 (4) 5.3泵站设计扬程拟定 (4) 5.4机组选型 (5) 5.5管径、管材及阀件选择 (5) 5.6辅助设备选择 (5) 5.7水泵工作点及安装高程确定 (5) 5.8泵房结构型式确定 (6) 5.9泵房内部布置和尺寸拟定 (6) 5.10泵房整体稳定分析 (6) 5.11泵站进出水建筑物设计 (6) 参考文献 (7)

第一章设计目的和基本要求 1.1课程设计目的 (1)加深对课程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课程结构体系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培养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2)了解和掌握泵站工程设计的基本环节、内容、方法、步骤和要求,受到工程设计方法的初步训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实现对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使用规范和标准、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求真务实科学素质的培养。 1.2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能充分理解和正确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中提供的基本资料和数据,能对其做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得到设计所需的基本依据。 (2)能按设计任务和内容全面完成各项计算、分析、论述、设计方案、图表显示、结论报告等。 (3)设计的依据充分、数据可靠、方法正确、方案合理、分析得力、结论明确。 (4)设计报告规范、工整、基本内容表述清楚、层次分明。 (5)设计图纸符合制图标准,设计成果表达齐全、正确。 (6)倡导和鼓励用计算机打印报告和绘制图纸。 第二章设计任务及安排 2.1设计任务及内容 本课程设计以中小型灌溉泵站的初步设计为题材,进行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水泵机组选型配套、泵站建筑物设计等内容。 2.2设计工作进度安排 (1)资料分析,方案拟定。(1天) (2)设计报告所涉及内容的计算、分析、论证、确定和相关图表草拟。(3天) (3)泵房平、剖面图的绘制。(2天) (4)泵站总体布置图的绘制。(1天) (5)设计报告的编写。(3天) 第三章设计成果及内容要求 3.1课程设计应提交的成果 (1)泵房平面图、剖视图各一张。

水泵站课程设计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皂河灌溉泵站)

第一章基本资料 1地形资料 2泵站规划参数 流量 设计流量:s(16200 m3/h) 水位 引河设计水位: 引河最低水位:

引河最高水位: 出水渠道水位: 第二章水泵选型 水泵安装安装形式一般有立式,斜式和卧式3种,本设计泵站安装高程位于进口水面以上,采用卧式泵,开挖量小,安装要求比立式泵低,维修方便,工作条件好。而立式泵占地面积小,叶轮淹没在水面以下,无进水管路或进水管路短,启动方便。但安装要求高,泵房高度大,此设计不适用。由水泵性能参数表,选取型号为650HW-10S 水泵,转速n=490r/min,流量Q=923L/s 。 650HW-10S型轴流泵外形安装图如下: 可直接从图中代号查表得650HW-10S型混流泵的各种尺寸。 由图查表可得G=1000mm=1m, 则水泵的底板高程为=19.7m。

水流从引河到进水池会有水头损失,取为则进水池设计水位为最低水位 为最高水位为。根据进水池水位及出水渠道水位,水泵实际扬程:H 实际 = H 高= H 低 =管路的损失扬程为实际扬程的10%-25%,取为.所以水 泵的设计扬程为.查水泵样本,选择650HW-10S型泵,转速n=490r/min,选择 工况点流量Q=3322m3/h,扬程=米。轴功率为,配用功率为150/115(HP/KW), 临界汽蚀余量【NPSH c 】=,泵重1800kg. 必须汽蚀余量【NPSH r 】=【NPSH c 】+=+= 水泵数量n=16200/3322=台,取n=5台 第三章水泵安装高程及泵房轮廓尺寸

水泵课设

第一章基本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第一节地形资料 图1:黄墩湖水系示意图 1.水文资料 (一)水位 内河设计水位:18.2m; 内河最低水位:17.0m; 内河最高水位:19.5m; 外河设计水位:21.5m; 外河最高水位:22.5m; 外河最低水位:19.8m。 (二)流量 设计流量为4.0m3/s。 第二节其他资料 (一)能源资料 泵站用电由徐州或宿迁电网供给,从徐州或宿迁电网接电,通过升压站变电后,进行泵站供电。 (二)交通、建材资料

本地交通方便,陆路可通汽车,水路可通船舶;建筑材料可以保证供应,砂石料更可就地取材。 第二章 工程规划 第一节 站址确定 一、选址原则 1.泵站站址应根据流域或城建建设总体规划,泵站工程规模、运行特点和综合利用要求,考虑地形、地质、水源或容泄区、电源、枢纽布置、对外交通、占地、拆迁、施工、管理等因素,并考虑扩建的可能性,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站址最好选在地形开阔、岸坡适宜,有利于工程布置的地点;宜选择在岩土坚实、抗渗性能良好的天然地基上,不应设在大的或活动性的断裂构造带及其他不良地质地段,如果当地不具备较好的地质条件,同时考虑到本次设计的泵站规模较小,可以在建站处进行地基处理; 3.站址应尽量选在交通方便和靠近电源的地方以方便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的运输和减少输电线路的长度; 4.选址时还要特别注意进水水流的平稳和流速分布的均匀以及避免发生流向改变或形成回流、漩涡等现象。 根据这些原则可确定黄墩湖泵站的站址,其具体位置见图5:黄墩湖排涝泵站平面布置图。 第二节 泵站设计流量和扬程 一、泵站设计流量Q 设 本次设计根据设计书要求,取34.0/Q m s 设。 二、水泵的设计扬程H 设 1.根据所给的水文、地形等资料,可以确定内、外河最低水位、设计水位及最高水位分别为: 内河设计水位:18.2m ; 内河最低水位:17.0m ; 内河最高水位:19.5m ; 外河设计水位:21.5m ;

送水泵站课程设计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泵与泵站 设计名称:送水泵站的设计 专业班级:2014级给排水一班学号:3114003875 学生姓名:温涛 指导教师:聂锦旭 2016 年12 月13 日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所给定的原始资料设计某城市新建给水工程的送水泵房。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把《泵与泵站》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并应用于设计工作中,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培养同学们有条理地创造性地处理设计资料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设计基本资料 1、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4万m3/d,时变化系数Kho=1.6,日变化系数K d=1.3,管网起点至最不利点水头损失为12m,最不利点地面标高为20m,楼房一般四层(服务水头20m),泵站至管网起点设两条输水管(均为铸铁管),每条长500m,管径500mm,泵站处地面标高为17.2m,吸水井最高水位17.70m,最低水位14.20m,按一处火灾核算,消防流量30L/s,发生火灾时管网起点至最不利点水头损失为17.50m,管网中无水塔。 水泵流量和扬程的估算 根据最高日流量为4万吨那么: Qmax=40000÷24*1.6=2666.7m^3/h=740.7L/S. Qcommon=4000÷24÷1.3=1282.0m^3/h=356.1L/S 输水为两条输水管,但是输水管的水头损失为总流量的75%(一条管坏了另一条管输水流量为总流量75%)来计算。 Q`=0.75Qmax=0.55555m^3/S=555.55L/S 根据Q`=555.55L/S我们选择铸铁管DN500×9在560L/S时V=2.75m/s,1000i=19.5,Ki=0.99。根据H=KIL得H=9.6525m。 通过上述我们得到 Hmax=20+12+5.8+2+2+9.6525=51.4525 H(消防)=20+2+5.8+2=29.8m 这些都知道了我们就可以在选泵参考特性曲线上面选择我们所需要的泵了,连接(30,29.8)和(740.7,51.4258)我们连线上面有20sh-9A,14sh-13,12sh-9A,12sh-9B,10sh-9和8sh-13A。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水泵与水泵站》 课程设计说明与计算说明书 学院:水利电力学院 专业班级:农业水利水电工程2010 级 指导教师:孙新建 学生姓名:李力 学号: 1000305018 日期: 2013年12月10日

目录 绪论 (2)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2) 设计原始资料,设计标准概要 (2) 设计流程 (3) 水泵机组的初步选择 (4) 管道水利计算 (9) 泵房设计 (11) 工艺高程设计 (14) 其他设计 (15) 水泵房安装高度 (17) 参考文献 (18)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原始资料,设计概要,设计标准 1、设计资料 (一) 工程概括 市因发展需要,原有的第一水厂已不能满足居民的用水要求,因此,规划设计日产水能力为9.5万m3的第二水厂,给水管线设计已经完成,现需设计该水厂取水泵房。 (二) 设计资料 市新建第二水厂工程近期设计水量为85000m3/d,要求远期发展到95000m3/d,采用固定取水泵房用两条直径为800mm的自流管从江中取水。水源洪水位标高为38.00m,枯水位标高为24.60m。净水构筑物前配水井的水面标高为57.20m,自流取水管全长280m,泵站到净化场的输水干管全长1500m。自用水系数α=1.05~1.1,取水头部到泵房吸水间的全部水头损失为10kPa,泵房底板高度取1~1.5m。 2、设计概要 取水泵站在水厂中也称一级泵站.在地面水水源中,取水泵站一般由吸水井、泵房及闸阀井三部分组成。取水泵站由于它靠江临水的确良特点,所以河道的水文、水运、地质以及航道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取水泵上本身的埋深、结构形式以及工程造价等。其从水源中吸进所需处理的水量,经泵站输送到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净化处理。本次课程设计仅以取水泵房为例进行设计,设计中通过粗估流量以及扬程的方法粗略的选取水泵;作水泵并联工况点判断各水泵是否在各自的高效段工作,以此来评估经济合理性以及各泵的利用情况。取水泵房布置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此节约用地,根据布置原则确定各尺寸间距及长度,选取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管路配件,各辅助设备之后,绘制得取水泵站平面图及取水泵站立体剖面图各一张。设计取水泵房时,在土建结构方面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在泵房的抗浮、抗裂、抗倾覆、防滑波等方面均应有周详的计算。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争取在河道枯水位时施工,要抢季节,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

取水泵站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工程 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给水排水01班 学号:

一、课程设计题目 取水泵房初步设计 二、课程设计使用的原始资料及设计技术要求 1、设计目的 通过应用课堂所学知识,完成某水厂一级泵房的扩初设计,以 达到巩固基础理论,提高设计与绘图能力,熟悉查阅和使用技术资料,了解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有条理,并创 造性地处理设计资料,进一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设计任务及基本设计资料 某县自来水公司为解决供水紧张问题,计划新建一设计水量为50000吨/天的水厂(远期供水100000吨/天),水厂以赣江为水源,采用固定式取水泵,取水点处修水最高洪水位95.0米(1%频率),最枯水位90.0(99%保证率)米,常水位92.4米,水厂地面标高115米,泵站设计地面标高87米,水厂反应池水面高出地面3.00米,泵站到水厂的输水干管全长3200米。试求该一级泵站的工艺设计。 3、技术要求 设计要求达到扩初设计程度,设计成果包括; (1)泵站平面布置图(1、2张) (2)泵站剖面图(1张) (3)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4)设计计算及说明书

(一)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1)设计流量Q 为了减小取水构筑物、输水管道各净水构筑物的尺寸,节约基建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求一级泵站中的泵昼夜不均匀工作。因此,泵站的设计流量应为: Qr=αQd/T 式中Qr——一级泵站中水泵所供给的流量(m3/h);Qd——供水对 象最高日用水量(m3/d); α——为计及输水管漏损和净水构筑物自身用水而加的系数,一般取α=0.5-1.0 T——为一级泵站在一昼夜内工作小时数。 考虑到输水干管损漏和净水厂本身用水,取自用水系数α=1.05,则近期设计流量为 Q=1.05*50000/24=2187.5m3/h=0.608m3/s 远期设计流量为 Q’=1.05*100000/24=4375m3/h=1.215m3/s (2)设计扬程H 1)泵所需静扬程H ST 通过取水部分的计算已知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即一条自流管在检修,另一条自流管通过75%的设计;流量时),从取水部分到泵房取水间的全部水头损失0.85m,则吸水间中最高水面标高为95.00- 0.85=94.15m,最低水面标高为90-0.85=89.15m。所以泵所需静 扬程H ST为: 洪水位时,H ST=115.00+3.00-94.15=23.85m 枯水位时,H ST=115.00+3.00-89.15=28.85m

水泵课程设计

1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 1.1水泵站流量确定 泵站工作时设计流量 ()3 ¢?80000*1.1/24*1.3/4766.7m 1324.1/S h Q L == 1.2水泵站的扬程确定 /m c o H Z H h h H 21432122 1.572.5=++∑+∑+=+++++=(泵站内) (安全) 水泵的涉及扬程; Zc ——地形高差; Ho ——自由水压; h ——总水头损失; h ——泵站内水头损失; 2选择泵站 可用管路特性曲线和型谱图进行选泵。管路特性曲线和水泵特性曲线交点为水泵工况点。 球馆路特性曲线失球管路特性曲线方程中的参数Hst 和S 因为 st H 4213257=++= ()()()2 5 2 2 /h .h /122/4766.7 6.27S m h Q E -=+=+=-∑∑泵站内 故管路特性曲线方程为 2 57 6.27*H E Q =+- 根据水泵扬程,与流量查手册选取型号为35075S 的单机双吸式水泵。然后,根据手册中所给出的水泵扬程曲线和效率曲线以及功率曲线。运用“抛物线”拟合法,在高效段内相距较远的曲线上选取两点A (900,80)和B (1400,68)运用两点法求出公式2Q x x H H S =-中的未知数x H ,x S 。由此求出x H 为88.42;x S 为1.04E-5。 及水泵扬程曲线方程为 H=88.42-1.04E-5*Q^2 运用“横加法”求出2台水泵,3台水泵,4台水泵的曲线。 在坐标纸上画出图形如下:

G : (4980.80,72.20) J : (4203.75,76.86)I : (3113.29,77.15) H : (1683.19,81.00)F : (4208.26,67.84)E : (3114.99,63.05)D : (1688.01,58.77) 然后根据此列表如下: 水量变化范围 运行水泵台数 水泵扬程 管路所需扬程 扬程浪费 水泵效率 4972~4206 4.00 76.89~72.25 67.86~72.25 9.03~0 85~83 4206~3116 3.00 77.10~67.86 63.03~67.86 14.07~0 83.5~83 3116~1688 2.00 80.94~63.03 58.77~63.03 22.17~0 83~74 该型号的水泵的性能参数如下: 型号为350S75 Q=972~1440,H=80~65;85%η=;n=1480r/min ;电机功率N=355Kw ;Hs=3.5m ;质量为1200Kg 。 4台水泵并联工作时其工况点G 点,G 点对应的流量和扬程为4998M^3/H,72.2M 。 满足4766M^3/H 和71.5M 再选一台同型号的350S75型水泵备用,泵站共有5台350S75型水泵,4用一备。 确定电机 根据水泵样本提供的配套可选电机,选定Y400-39-4(6KV )电机,其参数如下: 额定电压V=6000Kv ;N=355Kw ;n=1480r/min ;W=

(整理)泵站课程设计

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泵站工程课程设计 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级:热动0901 号:0 姓名:陈会强 指导教师:陈松山 设计日期:一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3) 兴建缘由 (3)

工程位置、规模、作用 (3) 基本资料 (3) 第二章设计参数的确定 (4) 水位分析及特征净扬程的确定 (4) 设计流量的确定 (4) 工程设计等级 (4) 第三章机组选型 (4) 水泵选型 (4) 电机选型 (5) 第四章进水布置及进出水建筑物设计 (6) a) 进水池设计 (6) 前池设计 (7) 出水池设计 (7) 第五章站房设计 (9) 站房结构型式与布置 (9) 站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9) 站房各部分高程的确定 (10) 第六章水泵工况点的校核 (11) 出水管道设计 (11) S值计算 (11) Q-H * 曲线 (11) ―Ini - 装置效率校核 (12) 第七章站房稳定分析 (12) 渗透稳定演算 (13) 泵房自重计算 (13) 泵室内水重 (13) 水平水压力 (14) 浮托力 (14) 渗透压力 (14) 土压力及墙后水压力 (14) 第一章综合说明 1.1 兴建缘由 为满足徐州市某县向大运河补水要求

1.2 工程位置、规模、作用 工程位置选在徐州市某县主要河流旁,规模为一般补水型泵站,主要是为了满足该县向大运河的补水 1.4 基本资料 一、地质条件 地面以下土质均为中粉质壤土,夹铁镒质结核,贯入击数26击,地基允许承 载力180KPa,内摩擦角24° ,凝聚力26KPa 二、水位特征值 泵站流量为:〃广/s 地面高程低于下游引水河道堤顶高程

有关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

目录 目录..................................................................................................................................................................I 第1章绪论 . (1) 1.1设计要求 (1) 1.1.1设计题目:送水泵站(二级泵站)设计 (1) 1.2二级泵站设计资料 (2) 第2章计算说明书 (3) 2.1水泵和电机的初步选择 (3) 2.1.1二级泵站的组成及特点 (3) 2.1.2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 (4) 2.1.3选择水泵 (4) 2.2水泵机组的基础设计 (7) 2.3水泵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设计 (9) 2.3.1吸水管路 (9) 2.3.2压水管路 (10) 2.3.3管路附件选配 (10) 2.4布置机组和管道 (11) 2.5泵房形式的选择 (12) 2.5.1泵的布置形势 (12) 2.6吸水井的设计 (13) 2.7各工艺标高的设计 (14) 2.8复核水泵和电机 (15) 2.9消防校核 (15) 2.10设备的选择 (15) 2.10.1引水设备 (15) 2.10.2计量设备 (16) 2.10.3起重设备 (16) 2.10.4泵房的高度 (17) 2.10.5排水设备 (17) 2.10.6防水锤设备 (18) 2.11泵房建筑高度和平面尺寸的确定 (18) 2.12设计二级泵站平面图及剖面图 (19) 结束语 (20) 参考文献 (21)

第1章绪论 1.1 设计要求 1.1.1 设计题目:送水泵站(二级泵站)设计 1.1.2 泵站设计水量:6.25万m3/d。 1.1.3 设计任务 城市送水泵站技术设计的工艺部分。 ⑴根据水量、水压变化情况选泵,工作泵和备用泵型号和台数。 ⑵泵房型式的选择 ⑶机组基础设计;平面尺寸及高度 ⑷计算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力直径:选用各种配件和阀件的型号、规格种及安 装尺寸(说明特点)。 ⑸吸水井设计:尺寸和水位 ⑹布置机组和管道 ⑺泵房中各标高的确定:室内地面、基础顶面、水泵安装高度、泵房建筑高度 等。 ⑻复核水泵及电机:计算吸水管及泵站内压水管损关、求出总扬程、校核所选 水泵,如不合适,则重选水泵及电机。重新确定泵站的各级供水量。 ⑼进行消防和转输校核. ⑽计算和选择附属设备 ①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②计量设备 ③起重设备 ④排水泵及水锤消除器等 ⑾确定泵站平面尺寸、初步规划泵站总平面 泵房的长度和宽度,总平面布置包括:配电室、机器间、值班室、修理间等。 1.1.4 图纸要求

水泵课设

目录 第一章绪论——————————————————————————2 第二章水泵基础的初步选择———————————————————3 2.1 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3 2.2 型号选择——————————————————————————3第三章消防校核———————————————————————5第四章泵房形式的选择————————————————————5第五章水泵机组的基础设计———————————————————6 5.1 设计要求——————————————————————————7 5.2 布置及选择配件———————————————————————7 5.3 管径计算——————————————————————————7 第六章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的计算————————————————9 6.1 设计要求——————————————————————————9 6.2 布置及选择配件———————————————————————9 6.3 管径计算——————————————————————————9第七章吸水井的设计—————————————————————10 第八章管道配件的选取————————————————————11 第九章泵房各工艺标高的确定水损校核——————————————12 9.1 泵轴安装高度———————————————————————12 9.2 其它各个工艺标高的计算——————————————————12 9.3 泵房形式的选择——————————————————————12 9.4 泵房高度的计算——————————————————————13第十章水泵机组的布置及泵房尺寸的确定—————————————14 10.1 机组布置—————————————————————————14 10.2 泵房尺寸—————————————————————————14第十一章水损校核——————————————————14 11.1 吸水管路水头损失—————————————————————15 11.2 压水管路水头损失—————————————————————15第十二章复核水泵和电机———————————————15 第十三章附属设备的选择———————————————16 13.1 起重设备—————————————————————————16 13.2 引水设备—————————————————————————16 13.3 排水设备—————————————————————————16 13.4 通风设备—————————————————————————17 13.5 计量设备—————————————————————————17 参考文献———————————————————————————17 设计心得———————————————————————————17 附录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常见问题解答(1)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常见问题解答 1、 自流管通过的水量是事故水量(一条检修,另一条通过的是事故水量)? 事故水量是指设计水量的70%以上。大于70%即可,课本中取的是75%。 2、课本中P237的从取水头部的泵房吸水间的全部水泵水头损失0.89m 的计算? 计算方法:与课本中后面输水管路计算相同(与输水管径也相同) 课本中的原计算:DN1400,当通过事故流量时,流速v 为2.37m /s ,不大于压水管的流速。 同时校核一下:(正常使用时的流量为每条管子各1/2的流量) s m h m Q /431.2/8750175005.03 3==?= 水管的经济流速取1.5m /s(也可取1.1,1.2,1.4 m /s 等等,因为后面算出管径较大,故为缩小管径取大一点)。 经济流速取值: (1)一般管路或自流管当管径在100-400mm 时,为0.6-1.0m /s ,大于400mm 时,为1.0-1.4m /s ,也可参照吸水管的流速来定流速(水力学书P127 )。 (2)吸水管的设计流速一般采用当管径小于250 mm 时,为1.0-1.2m /s ,当管径等于或大于250 mm 时,为1.2-1.6m /s ,当管径大于1000 mm 时,为1.5-2.0m /s , (3)压水管的流速一般当管径小于250 mm 时,为1.5-2.0m /s ,当管径等于或大于250 mm 时,为2.0-2.5m /s ,当管径大于1000 mm 时,为2.0-3.0m /s 则mm D s m v Q A 1436/621.15.1431 .23 ==== 取DN1400 DN1400,注意流量用事故流量,查手册i=0.0039(同课本) 从取水头部的泵房吸水间的全部水泵水头损失: (自流管长200米,设局部水头损失占沿程水头损失15%) m h 89.000039.020015.1=??=∑ 注意:(1)输水管(同自流管),压水管和吸水管的区别。 (2)如果算出的流速与提供的经济流速相差一点,比如压水管250 mm , 算出的流速1.62m /s ,视为满足条件。 (3)查表时,如果流量在手册的两个数值中间,用插值法计算相应数值。 3、选泵方案(注意备用泵的选择) 可以是近期1-3台小泵,远期换成相应台数的大泵(画图只画大基础) 可以是近期1-2台小泵,远期再加1-2台大泵 可以是大小泵相结合(但用在二泵站中较多) 水泵的选择: (1) 应满足扬程和流量都在高效区,是比较好的选择; (2) 流量的计算,如果近期用2台泵,就把设计流量除以2,如果近期用3台泵,就把 设计流量除以3;(这是选用同型号的泵,选不同型号的泵只要流量之和满足总流量,扬程满足要求即可,一般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