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革开放说课稿

改革开放说课稿

改革开放说课稿
改革开放说课稿

《改革开放》说课稿

课题改革开放

本课在本单元和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讲述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键在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由此可见,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能力目标: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②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国企改革情况,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③通过对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④通过广州、厦门等在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或经济特区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重点和难点及确立重点难点的依据

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因为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因为初二学生政治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没有学习,这些内容也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理论性也很强。教学准备:1、让学生提前走访长辈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情况;

2、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

3、向自己所在地的国有企业领导或工作人员了解现在的企业管理方式。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法:问题探究式教学

学法:小组讨论法、比较记忆法、运用地图记忆法等。具体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放映歌曲及动画《春天的故事》,让学生看、听后谈体会。

教师提问:1、这位老人指谁?他被称为什么?2、为什么会“神话般崛起座座城”?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出:邓小平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关键在于改革开放。

二、新授: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教师贴近学生提问:对改革开放你有哪些认识?知道多少?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说出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和政府作出的伟大决策,然后教师出示幻灯片,讲解改革开放的内容。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和政府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是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建立各种形式的责任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是为了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民族经济。

2、教师提问:改革先从哪里开始?这里改革主要实行什么制度?

引导学生看课本总结出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3、教师出示:“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人民公社时期安徽凤阳的一段花鼓词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行于凤阳民间的花鼓词

同是凤阳这个地方,为什么前后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看课本42页小字内容,相互讨论,总结答案,教师进一步总结:

人民公社时期,农民集中劳动,吃大锅饭,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出现了第一段材料所说的这种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所以发生了第二段材料所说的这种变化。

教师强调指出: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必要性,是遵循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4、教师提问:为什么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大大发展了?

组织学生根据以前了解的情况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出示幻灯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端,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单一等缺点,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二)国有企业改革:

1、教师提问: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在哪些方面进行?

引导学生看课本,直接答出。

2、为什么国有企业实行生产经营责任制后,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就高了?

引导学生看课本小字内容,小组讨论,选代表回答。教师总结:其根本原因就是劳动者的劳动与报酬紧密联系起来了。

3、党的十四大后,国有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分别是怎样改革的?举例说明。

教师提示:主要是在责任、权利、利益、产品、供应、销售等方面的改革。

让学生结合课本和自己了解的情况,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三)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教师出示:《春天的故事》歌词及问题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①“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②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③“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课本,相互讨论,总结答案。

教师总结:①“画了一个圈”是指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②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的格局。③深圳

2、看课本《早期对外开放地区图》,找出五个经济特区的地理位置。结合中国地图动手绘制一幅对外开放地区图。

3、出示《上海浦东》图文,结合课本的课外阅读卡,思考上海浦东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总结:这些巨大变化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这就用事实说明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做法是正确的。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我们的建设才会取得巨大成就。

4、广州、福州、宁波、上海、烟台、天津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有过两次开放,分别在何时?开放的背景?这两次开放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从中你有

什么感受?

学生相互讨论,总结回答,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

广州、福州、宁波、上海是1842年被开放。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被开放的。烟台、天津是1858年和1860年被开放的,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被开放为通商口岸。1980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它们又被开放为沿海开放城市。

第一次被开放,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进程。

第二次被开放,教师出示建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1)可以增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2)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3)有利于人才的培养。(4)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5)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6)发挥了窗口和示范作用,带动了改革开放,有利于海峡两岸的交流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三、学生概括本节内容,形成知识线索。然后教师出示自己的概括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