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问题研究】热带气旋(台风)的形成

(完整版)【问题研究】热带气旋(台风)的形成

(完整版)【问题研究】热带气旋(台风)的形成
(完整版)【问题研究】热带气旋(台风)的形成

【问题研究】热带气旋(台风)的形成

1模拟试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的低气压旋涡口热带气旋在移动过程中,可能逐步加强发育成强热带风暴,当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 级以上时即发育为台风。台风形成后经历发展、减弱和消亡的演变过程。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发生的频率很高,因为这里有广阔的暖洋面(一般认为水温稳定超过26℃),海水通过蒸发,能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还有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构,促使空气上升水汽凝结致雨并向外籍放潜热,为台风运动不断提供能量。

材料二: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秋台风通常是指9 月-11 月生成的台风,秋台风的数量虽不如夏季台风数量多,但秋季更易生成超强台风(超强台风指底层中·尘附近最大平均风速 51. 0 米/秒,即16 级以上),破坏更大。2018 年9 月16 日登陆我国的强台风“山竹”就是典型的秋台风。图6 为台风“山竹”移动实时路径图。

( 1)简述热带气旋形成后不断增强发育为台风的过程。(6 分)

( 2 )分析热带气旋很少向内陆地区深入的原因。(4 分)

( 3 )分析西北太平洋地区秋台风(9 -11 月台风)威力强的原因。( 6 分)

( 4 )指出台风山竹登陆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 6 分)

【参考答案】

(1)水温较高的海面( 超过 26℃)不断蒸发,提供充足水汽;水汽抬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向四周释放热量( 潜热);所获得的热量和水汽大于损耗量;空气上升其中心气压不断下降,与周围地区的气压梯度不断增加,风力不断加强。(每点2 分,答出三点即可得共6 分)

(2)台风登陆后地表摩擦力增大,风速减小;水汽来源被切断,缺乏上升的动力,中心附近气压迅速

升高,台风强度减弱直至消亡。(每点2 分,共4 分)

(3)9 -11 月太阳直射点南移,西北太平洋海域太阳辐射强;海水温度变化滞后于太阳辐射的变化,水温进一步升高;水温高,维持时间长,为台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此时段北方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相遇,降水强度更大,风力更强。(每点2 分,答出三点即可得 6 分)

(4)形成暴雨、强风、风暴潮,诱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每点2 分,答出三点即可得 6 分)

2台风的形成

台风是产生在热带海洋上的热带气旋,它是一个旋转极快的空气大漩涡,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移动的台风就像一个巨大的“空气陀螺”。

台风结构主要分为台风外围、台风本体和台风中心三部分。

台风的外围,特别是涡旋区乌云密布、狂风暴雨,愈靠近中心气压越低,风力越大。

但台风中心(即台风眼)一般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风平浪静。

一般说来,一个台风的发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首先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这个洋面不仅要求海水表面温度要高于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层海水里,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其中广阔的洋面是形成台风时的必要自然环境,因为台风内部空气分子间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厘米**2的能量,这个巨大的能量只有广阔的热带海洋释放出的潜热才可能供应。

另外,热带气旋周围旋转的强风,会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腾,在气压降得很低的台风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涌起,继而又向四周散开,于是海水从台风中心向四周围翻腾。

台风里这种海水翻腾现象能影响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温度低于26.5℃的海洋面上,因热能不够,台风很难维持。为了确保在这种翻腾作用过程中,海面温度始终在26.5℃以上,这个暖水层必须有60米左右的厚度。

2、在台风形成之前,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机器的运转,都要消耗能量,这就要有能量来源。台风也是一部“热机”,它以如此巨大的规模和速度在那里转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有能量来源。台风的能量是来自热带海洋上的水汽。

在一个事先已经存在的热带涡旋里,涡旋内的气压比四周低,周围的空气挟带大量的水汽流向涡旋中心,并在涡旋区内产生向上运动;湿空气上升,水汽凝结,释放出巨大的凝结潜热,才能促使台风这部大机器运转。

所以,即使有了高温高湿的热带洋面供应水汽,如果没有空气强烈上升,产生凝结释放潜热过程,台风也不可能形成。所以,空气的上升运动是生成和维持台风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其必要条件则是先存在一个弱的热带涡旋。

3、要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而向两极逐渐增大,故台风发生地点大约离开赤道5个纬度以上。由于地球的自转,便产生了一个使空气流向改变的力,称为“地球自转偏向力”。在旋

转的地球上,地球自转的作用使周围空气很难直接流进低气压,而是沿着低气压的中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北半球)。

4、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空气柱一致行动,高层空气中热量容易积聚,从而增暖。气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层以上的环境气流将沿等压线流动,高层增暖作用也就能进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区,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高层风很大,不利于增暖,台风不易出现。

上面所讲的只是台风产生的必要条件,具备这些条件,不等于就有台风发生。

台风分类

过去我国习惯称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s)为台风,按照其强度,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自1989年起,我国采用国际热带气旋名称和等级划分标准。

国际惯例依据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分为:

热带低压(Tropicaldepression),最大风速6~7 级,(10.8-17.1 m/s);热带风暴(Tropicalstorm),最大风速8~9 级,(17.2~24.4m/s);

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风速10 ~11 级,(24.5 ~32.6m/s);

台风(Ty-phoon),最大风速12 ~13级,(32.7m/s~41.4m/s);

强台风(severe typhoon),最大风速14~15级(41.5m/s~50.9m/s);超强台风(Super Typhoon),最大风速≥16级(≥51.0m/s)。

夏秋交替,仍是台风活跃时期

9月依然是我国的台风季,常年9月平均生成近5个台风,并有约1.8个台风登陆我国,且台风多登陆广东、台湾、福建和海南等地,虽然比常年夏季8月平均生成近6个台风少,但同样需要密切关注台风带来的暴雨和大风影响,做好防御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与夏天生成的台风相比,秋台风有三大特点:路径偏南、势力强大、造成损失更严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