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瀑布》《海底世界》《五彩池》《美丽的三潭印月》教学案

《瀑布》《海底世界》《五彩池》《美丽的三潭印月》教学案

《瀑布》《海底世界》《五彩池》《美丽的三潭印月》教学案
《瀑布》《海底世界》《五彩池》《美丽的三潭印月》教学案

《瀑布》《海底世界》《五彩池》《美丽的三潭印月》教学案

《瀑布》《海底世界》《五彩池》《美丽的三潭印月》《瀑布》知识目标: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力目标: 1. 能联系整首诗展开想像,了解诗中的内容,理

解诗句的意思。 2. 揣摩由远及近的写作顺序。 3. 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目标: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海底世界》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能力目标: 1. 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

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情感目标: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

自然奥秘的兴趣。《五彩池》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

个生字及新词,认读7个字。能从“奇异”“闪

耀”“漫山遍野”“情不自禁”四个词语中选出2个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能力目标:了解五彩池水颜色各异的原因。情感目标:感受五彩池美丽奇异的景象,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美丽的三潭印月》知识目标:认读4个字,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情感目标:了解“三潭印月”的美丽景色,

并感受它的美丽。二. 学习过程:《瀑布》 1. 易错字:瀑布比喻屏 2. 形近字:暴()般()喻()瀑()船()愉() 3. 读准字音:瀑屏4. 字词义:瀑布,从山壁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来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屏:屏风,放在室内或院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物体。 5. 作者简介及资料的补充:作者介绍: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1911年毕业于苏州草桥中学。曾在苏州、上海、杭州等地任小学、中学教师,并积极开展教育改革的实验。1914年起从事文学创作。叶圣陶的综合性文集有《脚步》《西川集》《叶圣陶文集》等。长篇小说有《倪焕之》;短篇小说集有《火灾》《隔膜》《叶圣陶短篇小说集》等。儿童文学作品有《叶圣陶童话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还有一些诗和散文等。他的《瀑布》《爬山虎的脚》《记金华的双龙洞》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他的语文教育论著有《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叶老一贯提倡引导和启发,使学生有自我提高的能力。补充资料我国最大的瀑布我国最大的瀑布是黄果树瀑布,在西南部贵州高原的白水河上。黄果树瀑布宽30多米,水势汹涌澎湃。瀑布从60多米高的陡崖上直泻下来,水花激溅,就像万马奔腾。宽阔巨大的水帘拍石击水,发出轰轰巨响,好似

雷劈山崩,隔半里路就可以听得到,令人惊心动魄。黄

果树瀑布水流急,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 6. 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要在读中去感受瀑布的气势。同学们要边读边想像:浪涌岸滩,风吹松林是一种怎样的景象,然后

再去比较着读。特别是诗中的感叹号可以读得比较轻,

表示惊喜的感觉;也可以读得比较重,表示赞叹、赞颂

的语气。《海底世界》 1. 易错字:澎湃储藏 2. 形近字:铸()拜()机()涛()湃()肌()抱()某()失()胞()煤()铁() 3. 读准字音:澎湃 4. 字词义:澎湃:形容波浪互相冲击;

也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说话。蕴藏:蓄积着

的东西还没有显露或发掘。 5. 理解课文内容:第4自然段讲的是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写法上有特点,句与句之间是总分的关系。同学们可以参考下面的

板书理解这一段的内容。《五彩池》 1. 易错字:碟闪耀 2. 形近字:楼()扮()幻()数()盆()幼() 3. 读准字音闪耀 4. 字词义:玲珑:精巧细致闪耀:光彩耀眼。惊奇:觉得很奇怪。细腻:精细光滑。变幻:不规则地改变。情不自禁:抑制不

住自己的感情。 5. 资料介绍:五彩池五彩池以秀美多彩、纯洁透明闻名天下,水深7米左右,池底砾石棱角,

岩面纹理,一一分明,池水蔚蓝宝绿,明澈透亮。波纹

轻织,微泛五彩。池水与山色相衬。深秋四周红叶,如

碧玉镶金;严冬周围冰雪,如白银嵌翠。令人称奇的是,池面海拔3040米,寒冬地冻三尺,而池水依然清波荡漾,四季雨旱交替,而池水似无增减。面积5645平方米。位于长海之下,深藏于海拔较高的翠林之中,翠蓝色的湖

水中镶嵌着淡绿、乳白、鹅黄、瓦灰等色块,酷似一颗

瑰丽的宝石。五彩池是九寨沟湖泊中的精粹,湖里生长着水棉、轮藻、小蕨等水生植物群落,同时还生长着芦苇、节节草、水灯芯等草本植物。这些水生群落所含叶

绿素深浅不同,在富含碳酸钙质的湖水里,能呈现不同

的颜色。同一湖泊里,有的水域蔚蓝,有的湾汊浅绿,

有的水色绛黄,有的流泉粉蓝……变化无穷,煞是好看!在日头当顶、山风吹拂或以石击水时,还能溅开一圈圈

金红、金黄和雪青的涟漪,分外妖艳。 6. 理解课文内容:课文第4自然段中第2-4句是讲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原因之一是“池底长着许多石笋”,并用“丘陵”“山峰”“宝塔”“珊瑚”作比喻,说明石笋姿态

不同,高低各异。石笋表面还凝洁着石粉,这是说池底

地质结构的特点。另一个原因是阳光的照射。阳光射到

池底,高低不平的石笋起到折光镜的作用,把阳光折射

成不同的颜色。原因之三是池边树木花草茂盛,它们在

水中的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多彩。《美丽的三潭印月》1. 词语解释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繁花--各种各样的花。仙境--神仙居住的地方。多比喻景色优美的地方。蓄--储存、积蓄的意思。别致-

-新奇,跟平常的不一样。镂刻--在物体上雕刻。

溶溶--(水、月色)宽广的样子。粼粼--形容水、石等明净。 2. 补充资料三潭印月柳帘缭绕的三潭印月,绰影缥缈地漾浮在西湖外湖中央。它面对苏堤,背靠湖滨,是湖中三岛(另两处是湖心亭、阮公墩)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岛名小瀛洲。三潭印月实际是岛前的一部分,

面积共一百多亩,其中水面占百分之六十,是著名的

“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是湖上风景游览的胜地。全岛花木疏密相间,以翠柳、荷花、红枫、木芙蓉为主,

四季花开不断,艳丽多彩,秋、秋景色尤佳。岛内岛外

湖面如镜,楼台花树的倒影摇曳生姿,天光云彩相映,

着实让人恍惚迷离,如入蓬莱。三潭印月美景还从岛上

向湖上延伸。岛南湖面,三座瓶形小石塔鼎足而立,造

型别致优美。塔顶如葫芦状,塔身呈球形,高出水面两米,中空,环塔身分布五个小圆孔,塔基为扁圆石座。

三塔平面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边长22米。每逢仲秋时,皓月当空,水天相映,塔中点燃灯烛,与明月上下争辉。赏月游湖者摇桨前来,搅动满湖银辉,天月,水月,塔

月,心中之月,融为无限的悠思和寄托,怡然忘归。【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1. 选字填空。瑶蝶峻亩 2. 在()内填上合适的词语。()的丘陵()的石粉()的阳光()的倒影()的珊瑚()的树木 3.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答案,用“√”标出。(1)矗立 1高高地()2挺直的()3笔直的()4高耸地立着()(2)险峻 1严厉()2危险()3山势高

而陡()(3)瑰丽 1美丽()2异常美丽()3和

玫瑰一样美丽() 4. 照样子写词语。柠檬黄()()() 5. 选词填空:和而且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如果……就…… (1)()书是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我们要抓紧时间多读书。(2)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获得了一等奖,()不能骄傲。(3)弟弟()妹妹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动画片。(4)王军()不把粗心的毛病改掉,学习成绩()不会提高。(5)学校门前的那棵梧桐树挺拔()粗壮。 6. 阅读:竹我家门前有方绿竹。它是我和小伙伴们的乐园,我们在那里翻竹竿,做竹叶船……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

积累,我常在竹林边散步,朗读,观察,思索…… 当春风还没有驱尽残冬的余寒时,竹就在地下萌发着。春雨

一下,它就不顾重压,破土而出。春风为它拂去黄色的

内衣,换上浅褐色新装。它迎着阳光向上,向上…… 到

了盛夏,它舒枝展叶,一片葱郁。当狂风暴雨来临时,

它抖起浓密的青纱,迎风飘舞。秋去冬来,大雪压枝,

它笑迎严寒,傲然挺立。竹能制笙做笛竹能制做箩

筐做扁担竹能为人们盖房做梁做椽竹的枝丫能扎

成扫帚,除污刷秽。甚至它的落叶也和大地妈妈拥抱在

一起,腐烂成肥料。竹从根到梢,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然而,它默默无闻,心甘情愿。我站在竹林前,仿佛自己也成了林中的一支绿竹。(1)给第四自然段的几句话加标点。(2)用“________”画出短文的两个拟人句。(3)用||线给短文分段,归纳出每段的段意。(4)这篇短文赞扬了竹子的哪些品格?【试题答案】1. 选字填空。瑶蝶峻亩 2. 在()内填上合适的词语。略 3.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答案,用“√”标出。(1)矗立 1高高地(√)2挺直的()3笔直的()4高耸地立着()(2)险峻 1严厉()2危险()3山势

高而陡(√) [1][2]下一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