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法研究

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法研究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I 目录................................................................................................................................................ V 图录............................................................................................................................................ VIII 表录............................................................................................................................................. XII 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2)

1.1.1研究背景 (2)

1.1.2研究意义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3)

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2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9)

1.3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及研究方案 (9)

1.3.1研究目标 (9)

1.3.2主要研究内容 (10)

1.3.3总体研究方案 (11)

1.4论文组织结构 (12)

第二章地缘环境单元划分理论与方法体系 (13)

2.1地缘环境单元划分基本理论 (13)

2.1.1地缘环境单元划分原则 (13)

2.1.2地缘环境单元划分理论 (15)

2.2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法体系 (23)

2.2.1地缘环境单元划分定性方法 (24)

2.2.2地缘环境单元划分定量方法 (24)

2.2.3地缘环境单元划分综合方法 (25)

本章小结 (25)

第三章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指标体系与数据组织 (26)

3.1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指标体系构建 (26)

3.1.1地缘环境单元类型 (27)

3.1.2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指标体系 (30)

3.2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数据组织与处理 (38)

第V页

3.2.1数据获取 (38)

3.2.2数据组织与处理 (39)

3.2.3数据等级划分 (45)

本章小结 (48)

第四章经典地理环境单元划分方法优化及评价 (49)

4.1自然间断点法及优化 (49)

4.1.1方法原理及算法 (49)

4.1.2方法改进与优化 (50)

4.1.3地缘环境单元自然间断点法划分结果评价 (53)

4.2加权V oronoi图法及优化 (56)

4.2.1方法原理及算法 (57)

4.2.2方法改进与优化 (59)

4.2.3地缘环境单元加权V oronoi图法划分结果评价 (62)

4.3聚类分析方法及优化 (65)

4.3.1方法原理及算法 (65)

4.3.2方法改进与优化 (67)

4.3.3地缘环境单元聚类分析法划分结果评价 (69)

本章小结 (72)

第五章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新方法引入及评价 (73)

5.1概念格方法 (73)

5.1.1形式概念分析与概念格 (73)

5.1.2方法思路与技术路线 (77)

5.1.3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概念格构建 (80)

5.1.4地缘环境单元概念格划分结果评价 (83)

5.2城市形态学方法 (86)

5.2.1形态学、城市形态学与地缘形态学 (86)

5.2.2方法思路与技术路线 (89)

5.2.3地缘环境的城市形态学剖分 (95)

5.2.4地缘环境单元地缘形态学划分结果评价 (102)

本章小结 (105)

第六章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法对比与分析 (106)

6.1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法原理对比与分析 (106)

6.2地缘环境单元划分结果对比与分析 (107)

本章小结 (117)

第VI页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118)

7.1研究总结 (118)

7.2主要创新点 (119)

7.3研究展望 (120)

致谢 (122)

参考文献 (124)

附录缩略语 (135)

作者简历 (136)

第VII页

图录

图1.1 中国周边地缘环境 (1)

图1.2 地缘环境与地理区划学术关注度对比 (8)

图1.3 地缘环境与地理区划用户关注度对比 (9)

图1.4 总体研究方案 (11)

图3.1 地缘环境本底指标体系 (32)

图3.2 地缘空间关联指标体系 (33)

图3.3 地缘环境区域位势指标体系 (37)

图3.4 世界银行数据库 (38)

图3.5 联合国世界人类发展报告 (39)

图3.6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指数 (39)

图3.7 正态云 (41)

图3 8 论域中元素对定性概念的贡献 (41)

图3.9人均GNI概念格Hasse图 (43)

图4.1 三方向雷达图示例 (52)

图4.2 四方向雷达图示例 (52)

图4.3 五方向雷达图示例 (52)

图4.4 六方向雷达图示例 (52)

图4.5 南亚GDP自然间断点 (53)

图4.6 自然间断点法经济单元划分 (54)

图4.7 自然间断点法政治单元划分 (54)

图4.8 自然间断点法军事单元划分 (54)

图4.9 自然间断点法资源单元划分 (54)

图4.10 自然间断点法文化单元划分 (54)

图4.11 自然间断点法生态单元划分 (54)

图4.12 自然间断点法环境本底划分 (55)

图4.13 自然间断点法空间关联划分 (55)

图4.14 自然间断点法区域位势划分 (55)

图4.15 自然间断点法地缘环境划分 (55)

图4.16 空间结节点 (57)

图4.17 常规V oronoi剖分 (57)

图4.18 加权V oronoi剖分 (57)

图4.19断裂弧 (60)

图4.20结节点与断裂弧 (62)

图4.21 地缘环境GDP加权V oronoi图剖分 (62)

图4.22加权V oronoi图经济单元划分 (62)

图4.23 加权V oronoi图政治单元划分 (62)

图4.24加权V oronoi图军事单元划分 (63)

图4.25 加权V oronoi图资源单元划分 (63)

图4.26加权V oronoi图文化单元划分 (63)

图4.27加权V oronoi图生态单元划分 (63)

图4.28加权V oronoi图环境本底划分 (63)

图4.29加权V oronoi图空间关联划分 (63)

图4.30加权V oronoi图区域位势划分 (64)

图4.31加权V oronoi图地缘环境划分 (64)

图4.32 聚类分析的一般过程 (65)

图4.33 元素间对比性随维数的变化曲线 (66)

图4.34 地缘环境综合实力加权高维相似度 (69)

图4.35 聚类分析法经济单元划分 (69)

图4.36 聚类分析法政治单元划分 (69)

图4.37 聚类分析法军事单元划分 (70)

图4.38 聚类分析法资源单元划分 (70)

图4.39 聚类分析法文化单元划分 (70)

图4.40 聚类分析法生态单元划分 (70)

图4.41 聚类分析法环境本底划分 (70)

图4.42 聚类分析法空间关联划分 (70)

图4.43 聚类分析法区域位势划分 (71)

图4.44 聚类分析法地缘环境划分 (71)

图5.1 概念格的发展历程 (74)

图5.2基于概念格方法的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技术路线 (77)

图5.3 格-树转化示例 (79)

图5.4 概念格的树结构组织索引树 (79)

图5.5 特殊概念格的二叉树更新 (80)

图5.6 南亚国家地缘环境概念格Hasse图 (83)

图5.7 概念格法经济单元划分 (84)

图5.8 概念格法政治单元划分 (84)

图5.9 概念格法军事单元划分 (84)

图5.10 概念格法资源单元划分 (84)

图5.11 概念格法文化单元划分 (84)

图5.12 概念格法生态单元划分 (84)

图5.13 概念格法环境本底划分 (85)

图5.14 概念格法空间关联划分 (85)

图5.15 概念格法区域位势划分 (85)

图5.16 概念格法地缘环境划分 (85)

图5.17 城市形态的研究内容和尺度 (88)

图5.18 三角形、四边形和六边形的邻接关系比较 (90)

图5.19 三种类型的网格采样点比较 (91)

图5.20 正三角形、正四边形与正六边形的误差比较 (91)

图5.21 地缘环境单元划分城市形态学方法技术路线 (92)

图5.22 扩展的空间索引分类层次框架 (96)

图5.23 基于城市形态学原理的空间层次结构及编码 (96)

图5.24 孔径为3、4、7的六角格 (97)

图5.25中心六角格父格元剖分 (98)

图5.26 顶点六角格父格元剖分 (98)

图5.27 中心六角格格元连续两次剖分 (98)

图5.28 顶点六角格格元连续两次剖分 (98)

图5.29 PYXIS瓦片中六角格格元地址码 (99)

图5.30 “伪七叉树”瓦片结构及其格网编码空间 (100)

图5.31 “隶属图形”结构六角格格网编码 (100)

图5.32 连续三层分辨率六角格网编码 (101)

图5.33 南亚地缘环境战略级六角格剖分 (101)

图5.34 城市形态学法经济单元划分 (102)

图5.35 城市形态学法政治单元划分 (102)

图5.36 城市形态学法军事单元划分 (102)

图5.37 城市形态学法资源单元划分 (102)

图5.38 城市形态学法文化单元划分 (103)

图5.39 城市形态学法生态单元划分 (103)

图5.40 城市形态学法环境本底划分 (103)

图5.41 城市形态学法空间关联划分 (103)

图5.42 城市形态学法区域位势划分 (103)

图5.43 城市形态学法地缘环境划分 (103)

图6.1 印巴经济实力地缘生存空间的扩张与压缩 (109)

图6.2 自然间断点法与聚类分析法差异比较示例 (110)

图6.3 数据等级变换示例 (110)

图6.4 自然间断点法与概念格法差异比较示例 (111)

图6.5 自然间断点法与城市形态学法差异比较示例 (112)

图6.6 加权V oronoi图法与聚类分析法差异比较示例 (112)

图6.7 加权V oronoi图法与概念格法差异比较示例 (113)

图6.8 加权V oronoi图法与城市形态学法差异比较示例 (113)

图6.9 聚类分析法与概念格法差异比较示例 (114)

图6.10 聚类分析法与城市形态学法差异比较示例 (115)

图6.11 概念格法与城市形态学法差异比较示例 (115)

图6.12 南亚地缘环境综合实力对比 (116)

表录

表2.1 地缘环境单元划分基本理论 (15)

表2.2 空间区域联系的类型和基本因素 (17)

表2.3 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法体系 (23)

表3.1 定性指标量化示例 (40)

表3.2 元素对定性概念的贡献 (41)

表3.3我国南亚周边国家人均GNI (42)

表3.4 2013财年世界银行对人均GNI的等级划分标准 (42)

表3.5 正态云的3En规则等级划分标准 (42)

表3.6世界银行人均GNI等级划分 (42)

表3.7 云模型3En规则人均GNI等级划分 (43)

表3.8 地缘环境宏观基础单元 (46)

表3.9 地缘环境中观基础单元-以南亚为例 (46)

表3.10 地缘环境微观基础单元-以印度为例 (47)

表4.1 指标间的相关程度 (51)

表4.2 南亚GDP自然间断点 (53)

表4.3 地缘环境GDP加权V oronoi图基本数据 (61)

表4.4地缘环境GDP加权V oronoi图剖分数据 (61)

表4.5 地缘环境单元综合实力加权高维相似度 (68)

表5.1 多值形式背景 (74)

表5.2 二值形式背景 (74)

表5 3 单值形式背景 (75)

表5.4 南亚国家地缘环境综合形式背景 (82)

表5.5 南亚国家地缘环境形式概念 (83)

表5.6 南亚地缘环境城市规模-位序 (95)

表6.1 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法原理对比 (106)

表6.2 地缘环境单元划分结果对比 (107)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的兴衰组成了重要的篇章。全球化时代已经来临,国与国之间的角逐和博弈变得更加剧烈。一个国家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有利的地缘环境以及合理的地缘战略是至关重要的[1]。

图1.1 中国周边地缘环境

中国陆海兼备,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周边地缘环境[2]。如1.1所示,日本、俄罗斯是世界影响性的区域强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是次区域性强国;全球中十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有六个分布在中国周边(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日本和孟加拉);世界前二十五位的军事强国中有八个分布在中国周边;对外宣称拥有核武的八个国家中的有四个分布在中国周边(朝鲜、巴基斯坦、印度、俄罗斯);全球的主要战略力量,除美国和欧盟外,都分布在中国周边(俄罗斯、日本、印度、东盟);全球五大潜在的热点地区(中亚、中东波斯湾、台湾海峡、南亚次大陆、朝鲜半岛)中的四个分布在中国的周边。它们是中国周边地缘环境的主要塑造对象[3]。另外,美国2011年宣布其战略重点从中东、欧洲和海湾地区向东方转移,提出了“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的地缘战略(毛汉英,2014),外部势力的介入,加剧了中国周边地缘环境的复杂程度。

中国周边的地缘环境错综复杂,对国家的安全与国家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陆大道等,2013)。综合运用国际关系学、地理学以及空间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及方法,进行地缘环境的定性、定量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1页

环境科学领域学术论文中常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正确使用问题

环境科学领域学术论文中常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正确使用问题 张利田,卜庆杰,杨桂华,刘秀兰 《环境科学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085 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经常会涉及到对随机变量大小、离散及分布特征描述以及对2个或多个随机变量之间关系比较的问题。而对随机变量及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描述的数学工具就是数理统计。由于能否正确使用各种数理统计方法关系到能否得出客观和可信的结论,所以,来稿中使用的数理统计方法是否正确是学术期刊编辑们极为重视的问题。针对近年来《环境科学学报》作者稿件中常见的数理统计方法方面的错误,我们对环境科学领域学术论文中常用数理统计方法(主要是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正确使用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希望能对《环境科学学报》的作者们有所帮助。 1 统计软件的选择 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尽管作者可以自行编写计算程序,但在统计软件很普及的今天,这样做是毫无必要的。因此,出于对工作效率以及对算法的可靠性、通用性和可比性的考虑,多数科技期刊都要求作者采用专门的数理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在处理稿件时经常发现的问题是,作者未使用专门的数理统计软件,而采用Excel这样的电子表格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由于电子表格软件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十分有限,很难满足实际需要,除非比较简单的分析,我们不主张作者采用这样的软件。目前,国际上已开发出的专门用于统计分析的商业软件很多,比较著名有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 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BMDP和STATISTICA等。其中,SPSS是专

门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设计的(但是,此软件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BMDP是专门为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研究者编制的统计软件。目前,国际学术界有一条不成文的约定:凡是用SPSS和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获得的结果,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不必说明具体算法。由此可见,SPSS和SAS软件已被各领域研究者普遍认可。我们建议《环境科学学报》的作者们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尽量使用这2个专门的统计软件。目前,有关这2个软件的使用教程在书店中可很容易地买到。 2 均值的计算 在处理实验数据或采样数据时,经常会遇到对相同采样或相同实验条件下同一随机变量的多个不同取值进行统计处理的问题。此时,多数作者会不假思索地直接给出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显然,这种做法是不严谨的。在数理统计学中,作为描述随机变量总体大小特征的统计量有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和中位数等。何时用算术平均值?何时用几何平均值?以及何时用中位数?这不能由研究者根据主观意愿随意确定,而要根据随机变量的分布特征确定。反映随机变量总体大小特征的统计量是数学期望,而在随机变量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时,其总体的数学期望就是其算术平均值。此时,可用样本的算术平均值描述随机变量的大小特征。如果所研究的随机变量不服从正态分布,则算术平均值不能准确反映该变量的大小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假设检验来判断随机变量是否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如果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则可用几何平均值描述该随机变量总体的大小。此时,就可以计算变量的几何平均值。如果随机变量既不服从正态分布也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则按现有的数理统计学知识,尚无合适的统计量描述该变量的大小特征。退而求其次,此时可用中位数来描述变量的大小特征。 3 相关分析中相关系数的选择

中国具体区域的划分

具体行政区划单位 华北 北京市,简称京,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人口1262万人。共有1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4个市辖区、2个县),322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40个街道、144个镇、33个乡、5个民族乡)。市政府驻东城区正义路2号,邮编100001。行政区划代码110000。 天津市,简称津,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人口990万人。共有1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3个市辖区、3个县),244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10个街道、123个镇、10个乡、1个民族乡)。市政府驻和平区大沽路167号,邮编300040。行政区划代码120000。 河北省,别称冀,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人口7298万人。共有11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1个地级市),172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36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108个县、6个自治县),2233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个区公所、273个街道、1013个镇、894个乡、52个民族乡)。省会石家庄市,省政府驻维明街10号,邮编050052。行政区划代码130000。 山西省,别称晋,面积约16万平方千米,人口3474万人。共有11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1个地级市),11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1397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01个街道、564个镇、632个乡)。省会太原市,省政府驻府东街101号,邮编030072。行政区划代码140000。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蒙,面积约118万平方千米,人口2470万人。共有12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9个地级市、3个盟),10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1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个旗、3个自治旗),909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40个街道、477个镇、68个乡、17个民族乡、106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首府呼和浩特市,自治区政府驻新华大街63号,邮编010055。行政区划代码150000。 东北 辽宁省,简称辽,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人口4252万人。共有14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4个地级市),100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56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19个县、8个自治县),15087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611个街道、6071个镇、221个乡、69个民族乡)。省会沈阳市,省政府驻皇姑区北陵大街45号,邮编110032。行政区划代码210000。 吉林省,简称吉,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人口2724万人。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60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17个县、3个自治县),898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80个街道、428个镇、162个乡、28个民族乡)。省会长春市,省政府驻新发路329号,邮编130051。行政区划代码220000。 黑龙江省,简称黑,面积约46万平方千米,人口3843万人。共有13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12个地级市、1个地区),12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64个市辖区、18个县级市、45个县、1个自治县),1278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383个街道、478个镇、276个乡、58个民族乡)。省会哈尔滨市,省政府驻南岗区中山路202号,邮编150001。行政区划代码230000。 华东

中国区域划分

中国区域划分 一、按行政区域划分: 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大连市; 2、西北地区:指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通常简称“西北”,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及内蒙古部分; 3、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的部分; 4、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包括湖北、湖南、河南; 5、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华东六省一市指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上海及宁波、厦门、青岛; 6、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7、西南地区:指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大西南); 注释:传统的西南——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

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注释: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深圳(7个省、区、市) 二、八大区域 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2、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两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3、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源丰富,发展优势明显。 4、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33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2019万。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5、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三省一区。总面积160万平方千米,2001年总人口18863万。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

论文研究方法

三、课题研究拟采取的方法: 根据当前地铁站内行为空间研究的需要,本研究以地铁站内空间环境和行为空间理论的概念为基础,以研究地铁使用者行为为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完善地铁站内空间环境进行阐述,对形成地铁站内行为空间设计方法可行性的潜在诱因进行剖析,从而揭示地铁站内空间环境这一特定行为空间场所设计的内在规律性。拟采取研究方法如下: 1、理论研究方法: 收集整理关于行为空间理论和地铁站内空间环境设计的文献资料和其他间接资料:学术著作、学位论文、期刊、杂志、新闻等信息数据,通过对行为空间理论和地铁站内空间环境设计资料的收集、整理、阅读、选择、提炼、总结,为后期的研究与论文撰写做好准备。 2、实态调查法: 对上海、北京的地铁站内环境展开了调查,在现场直接观察乘客的行为与心理,用照相机加以纪录,并以使用者的角度对地铁室内环境进行感受,结合行为空间理论进行分析。 3、系统研究方法: 对地铁乘客进入车站、检票进站、进入外层站台、到达候车站台、上车、乘坐、下车、离开候车站台等行为环节进行分层次、分类型的系统化分析,研究地铁站内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得出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认识。为特定行为空间场所的研究提供依据。 4、归纳研究方法: 通过对地铁乘客使用行为环节做分析,找寻各色行为背后的使用者需求,比较、归纳分析,建立需求层次模型,进行分类研究。为促成地铁站内行为空间的设计方法做好准备。 5、比较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国内外地铁站内空间环境状况,通过差异化特征探索地铁站内行为空间设计方法内在规律。 6、统筹研究方法: 在研究地铁站内行为空间时,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研究地铁使用行为需求与空间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从这些联系中,全面整体的了解地铁站内行为空间特点,不断完善空间功能,为地铁使用者创造高效、安全、宜人交通空间的,促使地铁站内行为空间设计方法的形成。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什么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什么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的基本训练,具备对当今环境质量进行研究和评估、对企业的环保工程进行革新改造,并能进行环保新型产品的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 研究方向 本培养方案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制定,适用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理论与技术;污水脱氮除磷技术;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厂的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膜分离理论与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水体富营养化研究;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质模拟研究。 2.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理论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清洁燃烧与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室内空气环境质量与评价。 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及资源化 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与管理方法;卫生填埋场中垃圾降解规律;垃圾渗滤液产生的规律及治理技术;填埋气产生规律及开发利用;垃圾的堆肥化理论与技术研究;焚烧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各类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技术的研究。 4.污染物的环境行为 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地下水环境介质中的物理扩散,化学吸附-解吸、转化,生物降解与富集规律研究。

5.环境地质 研究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控制;研究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规律与控制;研究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的形成规律、预测评价方法及防治措施,研究水土流失的形成发展规律与控制技术。 6.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 环境振动噪声控制理论与技术;振动噪声测试理论与技术;环境振动噪声预测与评价;环境噪声振动的综合治理;机械设备噪声控制理论及技术;轨道交通噪声振动控制理论与技术。 7.交通环境污染与控制 交通污染形成机制、交通污染的危害分析、交通污染防治技术、交通环境管理手段、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与交通运载工具、交通运输过程及交通工程建设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的研究。 8.环境规划与管理 城市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流域环境规划;交通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经济与投资;环境法规与政策。

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

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 1.定义 流动单元是横向上和纵向上连续的,具有相似的渗透率、孔隙度和层理特征的储集带。流动单元定义的提出为砂岩的储集层的划分及作图提出了比较量化的定义,同时为油藏动态的数值模拟提供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基础。并且,流动单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级次上的,影响流体流动的岩石特征和流体本身渗流特征相似的储集岩体,都可以称之为流动单元。随着开发阶段的深入,根据油田实际地质开发条件的需要,流动单元的级次应该不断细化,一般分为以下4个级次: 1)标志层法:用区域上稳定发育的泥岩或夹层进行划分,把泥岩或夹层纵向上分隔开的每一个层都称之为一个流动单元; 2)沉积相法:用沉积相进行划分,把某几个相带或某几个相带的组合称之为流动单元; 3)成因相法:把在沉积相带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出的成因相或岩相作为流动单元; 4)渗流单元划分:具有特定的影响流体流动的岩石物理特征,是一个成因砂体或砂体内部的次级要素,其外界与成因砂体和次级要素的边界相一致,不能穿相。渗流单元分析的目的是建立符合油藏精细数值模拟所需的三维地质模型。 2.描述储层流动单元的参数分类 描述储层流动单元的参数主要有以下几类:沉积特征参数、储层宏观参数、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流体物性参数和综合参数。 表1-1 描述储层流动单元分类 参数类型典型代表 沉积特征参数层理构造、粒度中值、泥质含量、砂岩厚度、 砂岩有效厚度、净毛比、夹层厚度 储层宏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突进系 数、渗透率极差系数、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之 比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孔隙结构类型、孔隙半径、平均渗流半径、流动带 指数 流体物性参数含油饱和度、原油粘度、原油密度、体积系数、胶 质沥青质含量 综合参数流动系数、存储系数 流动单元参数的选取要紧密的和油藏地质和油藏工程,以及生产区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选取流动单元参数尤其重要,一般,这些参数主要有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泥质含量、地层系数、饱和度、传导系数、存储系数、孔喉半径、孔喉比等。其中,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反映宏观特征的主要参数,尤其是进行流动单元的研究,渗透率尤为重要;粒度中值和泥质含量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沉积环境,但是二者的相关性很好,只要选取其中一个参数,避免分析权重的影响;另外,一般还要选取孔喉半径等能反映微观孔隙结构的相关特征参数,只有全面考虑到地下流体相关的各种特征参数,才能准确的进行流动单元的划分。 3.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已从最初定性的、宏观的以沉积相、夹层、隔层和断层等控制边界划分发展为当前的以定量的、微观的孔隙结构、渗流特征等差异为分类标准的研究划分,并

我国的区域划分

中国共分为哪几个区域?每个区域所包含的省市都有哪些? 中国区域按行政区域划分: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通常简称“西北”。 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区域按经济带划分: 1.东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18个省、区、市)。 2.中部内陆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 3.西部边远地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9个省、区 八区域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二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

环境护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

环境护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明确了环境保护的指导理论、目的、内容和应采取的措施,尤其是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纳入环境保护。这就要求人们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并掌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源与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防止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人体健康,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污染加剧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主要包括 .酸雨污染。20世纪50年代随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人类使用石化燃料增多出现的。其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大片的森 林死亡。现在全世界有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2.温室效应(或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其中,美国是第一大国,中国是第二 大国。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南北两极的冰盖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据科学家计算,如果人类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加限制,到本 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2~5摄氏度,海平面上升30~ 100厘米。由此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3.臭氧层破坏。地球上空的臭氧层能吸收99%的紫外线,保护人 类免受伤害。但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首次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 层有一个空洞,科学家发现是人类自已制造的氟氯烃类化合物的杰作” 4.土地沙漠化。地球上的沙漠正以每年600万公顷,也就是每分钟10公顷的速度侵蚀土地。其原因是草原植被被破坏。我国每天都有500公顷的土地披沙漠吞食。近来频频上演的沙尘暴就是严重的警告。 5.森林面积减少。现在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 而且多数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原因之一是由于贫困所迫。不得不用宝贵的森林资源换取外汇;原因之二是在亚非拉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大约有20多亿农村人口是用木材作生活燃料;原因之三是毁林开荒。我国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非常严重,森林覆盖率只有13%,处于世界第120位。 6、物种灭绝。目前地球正在经理着第六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由于人类对野生生物的狂捕杀,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得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物种已经或正在遭遇灭顶之灾。 7.水资源危机。全球水资源只有1%可供人类使用。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激增,全世界对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doc

-3-

本栏填写不下,可加续页。 -4-

注:硕士生开题报告评议组至少3人,其中组长1人,但导师不能担任组长。 -5-

售后服务方案(赠送) 1.售后服务概述 公司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完善的支持服务,确保用户的系统稳定运行。 公司拥有一批资深的施工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很好的解决设备各类故障,强大的用户支持队伍和良好的用户满意度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维护计划及承诺 一、项目售后服务内容承诺 我公司贯彻执行:“诚信正直、成就客户、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的宗旨,对于已经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进行质量跟踪服务,本着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向用户奉献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维护服务。 我公司如果承接了端拾器项目,将严格遵循标书及合同的规定,在保证期内向业主提供该项目的责任和义务。在保修期之后,考虑到设备维护的连续性,建议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维护合同,以确保此系统项目的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 二、服务与保证期 在项目验收合格之日起,开始进行售后服务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售后服务期;2、维护人员;3、售后服务项目;4、服务响应时间。 三、售后服务期 在项目验收合格之日起,即进入了售后服务期。售后服务期=质量保证期+质量维护期 质量保证期:在质量保证期内,如因质量问题造成的故障,实行免费更换设备、元器件及材料。如因非质量因素造成的故障,收取更换设备、元器件及材料成本费。 质量维护期:在质量保证期之后,即自行进入质量维护期。 我方对所承担端拾器项目提供终身质量维护服务,以不高于本合同设备单价的优惠价格提供所需更换的元器件及材料,另收维护人员工本费。 四、具体措施承诺 1、首先在签订项目合同的同时与客户签订售后服务保证协议书,排除客户的后顾之忧,对客户做出实事求是的、客观的承诺。 2、对已经验收合格交付用户的端拾器项目,在合同期内与用户进行联系,记录用户使用情况,系统运行状况等进行质量跟踪调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中国新经济区域划分【可编辑版】

中国新经济区域划分 中国新经济区域划分 6月中旬,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报告,提出了新的综合经济区域划分设想,把内地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域。在新的区域划分设想中,中部被一分为二,这是否会影响刚刚聚拢的中部的合力?新的区域划分设想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将会为重新洗牌的区域带来哪些影响?为此,《经济视点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制订该区域划分方案的主要参与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锋博士。经济视点报:新的区域划分设想将内地划分为“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并细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这与以往的“东、中、西”划分方法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次提出综合经济区域重新划分的背景是什么?刘锋:区域划分是制定区域政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条件和水平的巨大差异。迄今为止,就区域划分而言,官方和学者提出了不下几十种的方案,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使用较多的还是“七五”计划时划分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提法。目前,这种划分方法显得过于粗略,不便于深入分析区域差别和制定区域政策,难免产生政策上的“大而统”和“一刀切”。“十一五”期间,为配合我国实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区域划分需要建立相应的多层级体系和框架,以便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经济视点报:在旧有的划分中,国家实行了非均衡发展战略,东部优先,带动中、西部发展的战略。重新划分后的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同以往区域间的合作有什么不同?刘锋:总体上

来说,有了大的经济区以后,在经济区内部,可以对经济区内的经济联合起到比较强的推进。传统的三大地带差异比较大,现在就是考虑能不能有更具有分类指导意义的划分,更具有可操作性,像东北三省,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江苏等区域,要对整个区域的区域定位、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规划。经济视点报:八大综合经济区域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刘锋:考虑到中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地区差异性大,区域划分需要建立相应的多级多类型的体系和框架,既有一级的经济区划,还有层次分明的次级区域,这将有利于政府统筹安排,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从“十一五”规划的需要出发,为适应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之需,进行区域划分主要考虑以下因素:空间上相互毗邻;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社会结构相仿;区块规模适度;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经济视点报:黄河中下游综合经济区域的定位主要是能源开采和奶业基地,但河南在这一地区内的农业大省的现实却没有考虑进去。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河南的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在省内,甚至在全国都有相当的影响。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这是否会影响某些未被列入规划的产业的发展?刘锋:目前的报告还只是一个很简要的定位,它并没有面面俱到地对一个区域进行较全面的阐述。比如,河南和山西划在了一个区域,但它们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一个是农业大省,一个是能源大省,要想使国家的某项具体政策在这一区域完全具有互通性还是比较难的,但总的来说,这比三大经济带的针对性更强一些。鉴于科学划分经济区域需要做深入系统的综合性研究,本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xxxx46.docx

项目申请可行性报告 书 申报课题名称:花溪水库水源地的保护 申报人姓名:罗有发 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环境科学091班 学号: 0908100117 指导教师:刘方老师

花溪水库水源地保护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立项背景及意义 饮用水是用途最为重要的水资源,饮用水水源的保护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饮用水的安全联系着亿万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党和政府“以民为本”治国理念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匮乏及水污染日益严重所构成的水危机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因素,并且引起国家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水资源保护是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保证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水利部门为加强全国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防止污染,促进各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规,部署全国各省同时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 2006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进行了规划,规划分三个阶段完成水源地保护工作。 花溪水库作为贵阳市主要的饮用水源地属于贵阳市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溪水库地处南明河的上游,每天都向南明河提供大量的景观用水。花溪水库流域内虽无大型工业排污企业,但水源地内影响水质安全的情况仍很严重。主要问题有私自在水库上游内有养殖;沿库、沿河村庄未经处理直接向水体乱排放生活污水、倾倒垃圾;保护区内大量施用化肥、使用高难度、高残留农药。由于花溪水库周边存在点源和面源污染,点源即水库周边的农家乐、养殖场等产生污水。面源污染即水库周边有耕地存在会产生农田排水。由于花溪水库周边存在的点源和面源污染源对花溪水库具有潜在的污染风险,因此保护花溪水库水源地刻不容缓。 二、国内外研究与进展 (1)国外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采取分散处理,如今,日本已经研发出了两种比较成熟的净化槽,一种是合并处理净化槽,主要针对洗涤剂和粪便等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一种是深度处理净化槽,它不仅可以降低有机物的含量,还有除氮除磷的功能。然而在国内,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有报道称采用快速渗滤技术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2)在全球范围内,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不但成为水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也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发达国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上主要通过源头控制,对农业面源、畜禽场面源进行分类控制,其核心特征为在扎实的实验基础上,发展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技术替代原有技术,在各主要水域和水源保护区研究和制定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我国在农业面源污染工程型措施上,

最新中国大区划分方法及区域销售布局知识分享

中国大区划分方法及区域销售布局 A.省份方式划分 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2、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河南); 4、华东地区(包括上海、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山东); 5、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6、西南地区(包括重庆、云南、贵州、四川、西藏); 7、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B.重点城市经济板块划分 东北大区:中心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 环渤海大区:中心城市:北京,天津,大连,烟台,青岛,唐山,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中原大区:中心城市:郑州,济南,洛阳,西安,徐州,淄博 长江中游大区: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芜湖 长三角大区:中心城市:上海,合肥,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温州 珠三角大区:中心城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佛山,珠海 西南大区:中心城市: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南宁 西北大区:中心城市:兰州,乌鲁木齐,银川,西宁 东南大区:中心城市:台北,高雄,厦门,福州,泉州 共9个大区, 每个大区的核心地区分别是沈阳,北京,西安,武汉,广州,上海,成都,乌鲁木齐,台北;其他省份没有列入的城市暂时属于自己的小区,主要包括,西藏,海南等。

目前,IT厂商划分销售区域,基本上是按我国行政区域来划分,由此来确定渠道的架构。因此,销售区域的划分是否合理,对厂商的销售会有很大影响。 一般在大区划分上,主要是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东北六个大区,有的厂商又增加华中大区,当地的分销商不管是独家还是多家,就设立在这些大区的中心城市。总的来看,这样的划分不错,如华北以北京为中心,华南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因为这些区域的分销商能够有效覆盖到各个省份。然而,也有一些区域,厂商的分销商的设立就不合适,如在华东,把分销商集中在上海,对上海、浙江市场能够很好覆盖,但在江苏、安徽等地,市场占有率却很低;同样,一些厂商在西南大区的分销商集中在成都,但这些分销商在云南、贵州却影响不大。因为虽然都是华东或者西南区域,不同的省份的消费能力、习惯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不同的分销商的有效势力范围也是不同的,有些省份很强,有些省份却很弱,这些大区分销商要覆盖到自己弱势的省份,不仅成本大,而且不容易被当地渠道接受。一些厂商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正在更细化销售区域的划分,比如把华东划为两个区域,上海、浙江是一个区域,江苏、安徽是一个区域。 而对那些已经深入到省一级市场的厂商,是不是就合理划分好了销售区域了?其实不然,因为不同省份的情况是不同的,有的省会城市的分销商能够影响到该省所有的地市,有的只能覆盖到部分地市。因此,根据各地情况合理划分销售区域就尤为重要。比如江苏,南京的辐射力是很强,但像苏州、无锡等城市本身的内需很大,当地渠道更愿意和厂商打交道,而如果通过南京的分销商去覆盖的话,当地大的渠道商的积极性就不高。清华同方在江苏的成功,就是在苏南有分销商,能够对当地的客户做出及时响应,比别的厂商反应更快。像福建,福州虽然是省会,但厦门在闽南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如果厂商只在福州设立分销商,销售量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山东的济南和青岛也是同样的情况,青岛因为自身的需求量大,对胶东半岛的辐射力很强,所以青岛的渠道不太买济南公司的账,在济南、青岛各设一家总代理或者分销商的厂商的销售情况要远远好于只在济南设立分销商的同类厂商。 还有那些夹在两个省份甚至是几个省份的区域,在考虑市场归属的时候,更是需要考虑到实际的情况,而不能简单处理。比如安徽的马鞍山,因为离南京很近,有不少人甚至直接到南京购买,因此,当地渠道受到南京公司的影响比较大,简单把马鞍山划归合肥的分销商不合适;如果划归南京的分销商管,一些行业单,可能又需要在合肥做关系,合肥的分销商又能起到作用,也不合适。 因此,合理划分销售区域需要厂商根据当地市场特点、渠道合作伙伴实力等综合考虑。

中国地理省区域划分及具体的直辖市、省、市、县

一、中国地理省区域划分: 1、东北地区(3个):黑龙江、吉林、辽宁 2、华北地区(5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3、华中地区(3个):河南、湖北、湖南 4、华东地区(8个):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湾 5、华南地区(5个):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 6、西北地区(5个):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 7、西南地区(5个):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二、各直辖市、省、市、县: 1北京市: 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通州区、顺义区、房山区、大兴区、昌平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 2上海市: 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县 3天津市: 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滨海新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区、静海区、蓟县 4重庆市: 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涪陵区、綦江区、、大足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溪县、巫山县、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5辽宁省: 沈阳市: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皇姑区、铁西区、苏家屯区、浑南区、沈北新区、于洪区、新民市、辽中区、康平县、法库县 大连市:西岗区、中山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普兰店区、瓦房店市、庄河市、长海县 鞍山市: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千山区、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 抚顺市:新抚区、东洲区、望花区、顺城区、抚顺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 本溪市:平山区、溪湖区、明山区、南芬区、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

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国家为便于行政管理,对领土进行分级分区域划分,进行有效的分级管理,把国家疆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行政区域。古往今来,我国各个朝代都有不同层次,不同区域范围和不同行政区划的名称。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郡(后增至郡),郡下设县。汉时设州,唐时初设州、县,后又在州上加设道,全国分道(后增至道)。宋时改道为路,全国分路(后增至路)。元朝是建省的开始,直隶中央的一级政区称中书省,其他地区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以下设路、府、州、县。明时行省又称布政使司。清时沿用了省级行政区划,并简称为省,年新设新疆省,年将福建省的台湾府改设为台湾省。民国时期沿袭清代省制,区划数量多次调整,并增设直辖市建制。年抗战胜利后,台湾省回归祖国版图,东北三省改划省。至民国末期,全国共个省,个院辖市,地方。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曾按不同方位,设立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大行政区,代表中央管辖所属的省级行政单位。年撤销大行政区。多年来,在沿袭民国时期省级行政单位基础上,也有不少调整变化。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等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年设立海南省,年设立重庆直辖市,年和年分别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现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目前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四级,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和盟。 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是年设立的内蒙古自治区;年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也是与邻国陆地边界最长的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年设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僮族自治区(年僮更名为壮);年成立了西藏自治区,西藏通往尼泊尔的樟木口岸是我国著名的一级边境口岸。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对原英国占领的香港和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后,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但仍然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一级行政区,是国家版图的一部分。 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深圳市相邻。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及多个岛屿和附近海域,陆地总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多万。使用汉语和英语,通行广东话和客家话。香港在秦朝时已纳入中国版图。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以五个不平等条约逐步占领香港。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年月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并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岸,北与广东省珠海市接壤,东与香港隔海相望。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及附近海域组成。陆地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使用汉语和葡萄牙语。年在澳门海域活动的葡萄牙人以货物受潮需要晾晒为由,贿赂当地官员,登陆取得居住权。年葡萄牙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占领了澳门地区。年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

中国地区划分

中国地区区域划分: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东北、台港澳地区中国具体的区域划分: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通常简称"西北"。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总计: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62个。 一、中国有23个省 1、河北省(冀) 2、山西省(晋) 3、辽宁省(辽) 4、吉林省(吉) 5、黑龙江省(黑) 6、江苏省(苏) 7、浙江省(浙) 8、安徽省(皖) 9、福建省(闽) 10、江西省(赣) 11、山东省(鲁) 12、河南省(豫) 13、湖北省(鄂) 14、湖南省(湘)

环境与资源研究法 题目汇总

1、LogKow的公式 Kow定义为分配平衡时某一有机化合物在辛醇相中的浓度(C0)与其在水相中非解离形式浓度(Cw)的比值,即: Kow=C0/C w LogKow即为对Kow取对数。由上述对Kow的定义可以看出,LogKow值代表着物质在有机相和水相中的分配,也即物质在细胞中的溶解性情况(相似相溶)。LogKow数值越大,代表有机化合物在辛醇中的浓度越高,即表明物质较容易穿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越容易进入细胞;反之,LogKow数值越小,代表有机化合物在辛醇中的浓度越低,物质较不容易穿过细胞膜的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越容易溶于细胞外水溶液。 测定PBDE同系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首先可以用实验方法: (1)产生柱法:将一定体积的PBDE正辛醇(水饱和)溶液加入产生柱中,使用一定体积的蒸馏水(正辛醇饱和)循环通过恒温(25+0.5℃)产生柱中过程的正辛醇层,连续测定5个水相浓度,直至两相平衡,由此求出分配系数。 (2)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反向液相色谱系统来模拟正辛醇—水分配系统。在HPLC 系统中测试出PBDE及已知其LogKow值的参比物的容量因子K,再根据参比物的lgK-lgKow 标准曲线计算PBDE的lgKow值。 其次可以用Leo碎片法计算得,即是基于从经验得来的碎片常数f和结构因子F的加和, 即lgKow=∑碎片常数〔f〕+结构因子(F) f和F值可以通过查表得到,要输入的唯一信息是化合物的结构参数,但PBDE中连接的结构类型较为复杂,所以碎片可能会有很多f值可用,考虑的因子过多,容易出现误差。 再次可以使用EPI Suite 软件进行计算,这种方法较为方便且对于疏水性较强的PBDE,计算值更为精准。 2、PCR技术的原理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 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

土壤铜污染的生物修复研究 ——以江西德江铜矿矿区为例 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环科111 姓名:李喆 学号:1108100056 任课老师:刘方

目录 前言 一、研究背景 (1) 1.1江西德兴矿区土壤铜污染的现状与危害 (1) 1.2江西德兴矿区土壤铜污染的特点 (1) 二、研究目的 (2) 三、研究意义 (2) 四、研究内容 (2) 4.1土壤中铜的来源及存在形态 (2) 4.2铜污染的生态修复 (3) 4.2.1超积累植物对铜污染土壤的修复 (3) 4.2.2超积累植物对铜的耐性及解毒机理 (4) 4.2.3超积累植物修复铜污染土壤的强化措施 (4) 五、研究方法 (5) 六、研究结果分析 (6) 七、展望 (6) 参考文献

前言 铜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然而铜也是导致土壤污染的重要重金属之一,当土壤中铜含量超过一定浓度时,将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产生影响[1]。杨桂芬等[2]的研究表明,高浓度铜在水稻根部累积,会使水稻根系变粗,根毛变少,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谷粒不饱满,造成减产。小麦遭受铜毒害,会出现生长前期的株高和分蘖受抑。另外,受铜污染严重的土壤中的微生物也会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土壤铜污染会对土壤中的生物造成严重危害。不过近年来,我国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发展很快,发现了海州香薷、鸭跖草、蓖麻等铜超积累植物,同时有机酸、耐铜微生物也能加强超积累植物的修复作用[3]。文中我将以亚洲最大的铜矿——江西德兴铜矿为例,研究其受铜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一、研究背景 江西德兴地处北纬28°38′至29°16′、东经117°22′至118°23′,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适合于水稻为主的多种农作物和亚热带长绿针、阔叶林木的生长。德兴铜矿是我国最大的铜矿,也是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具有亚洲第一大尾矿坝。 1.1 江西德兴矿区土壤铜污染的现状与危害 自1958年露天开采以来,已造成5. 76 km2的裸地和207 km2尾矿堆积区。同时每年还排放大量的含铜、铁等多种重金属离子的酸性废水。造成了下游大圬河、乐安河、甚至波及鄱阳湖水的严重污染及生态的破坏,也严重影响了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1.2 江西德兴矿区土壤铜污染的特点 通过调查研究[4],铜在环境中的浓度一般较低,在非污染区土壤和沉积物中为10~30mg kg-1,在非污染自然水体中低于2ug L-1。德兴铜矿排放的工业废水使得大坞河和乐安河河水严重偏酸,pH在2~4.5之间,经检测主要是含硫酸的废水;河水中铜离子浓度在12~13mg L-1之间,超过正常水域6000~15000倍左右,土壤中铜含量平均为186.5mg kg-1,是正常值的10倍左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流底泥由于含铜废水常年累月的沉积作用,铜含量高达500~10000mg kg-1,甚至超过了矿石中的含量。如下表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