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教育教案

家庭教育教案

家庭教育教案
家庭教育教案

《如何进行亲子沟通》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和案例分析,明白如何进行倾听。

2、通过案例分析明白如何沟通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教学重点:

1、如何倾听。

教学难点:

1、如何如何在倾听中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述阿姆斯特朗的母亲教育他成就他的故事,明确亲子沟通的重要性。

二、良好的亲子沟通,首先要尊重孩子。

1.讨论:如果客人忘了伞,我们会怎样做?如果是孩子呢?

2.游戏:

请你闭上眼睛,深呼吸……好,现在听我的指令:请大家不要去想那只小猫,千万别想那只竖着两只耳朵、长着绿色眼珠的小猫,千万别想那只翘着银色胡须、长满黄褐色斑纹的小猫,请你千万别想那只尾巴弯弯的、晃来晃去的小猫……好,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告诉我刚才你们想什么了?你一定会笑。你满心想的都是那只小猫,对吧?可大家明明听见我说“千万别想”,却干嘛偏要想呢?

这个游戏说明,当别人向我们传递信息时,通常我们是听不到否定词的,越否定的,越会被我们牢记。仿佛鬼使神差,大脑根本不听我们使唤。父母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也是这样,否定词都是无用功,孩子一个字也没听见。你越喋喋不休地叮咛孩子:千万不要做某事……结果反而把这件事深深地烙印在孩子心里,恰恰让孩子不想做都难,以至于父母用心良苦,却偏偏事与愿违。今天大家都亲身体验了这一点。所以不想让孩子做某事,只需要告诉他应该做哪件事即可。比如,不让人想小猫很简单,直接说“请你记住浑身长满白茸茸长毛的小狗”就可以啦!

三、要想让孩子听进你的话,我们得学会认真倾听,接纳孩子的情绪。

1.怎样倾听?首先要全神贯注。怎样做到呢?下面的例子会给我们启示。

儿子:爸,我周末参加校队的足球比赛,我是我们队的守门员

(儿子兴高采烈的和父亲说这件事)

父亲:眼睛看着电视:我听着那,继续说。

(父亲的举动: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儿子:老师说家长们最好参加。看到父亲一直在看电视,儿子问到:爸,您在听我说吗?

(儿子满心欢喜希望爸爸参与,结果不被父亲理解,儿子只好反问爸爸:您在听我说话吗?)

父亲:视线依然停留在电视上,回答道:我在听你说的每句话。

(父亲言行不一,没有真切感受儿子的心情)

儿子:您在骗人,根本没有在听。

(父亲不用心倾听儿子的心声,导致儿子情绪上来……)

父亲:我能一边看电视,一边听你说话,你继续。

(依旧漠视儿子存在,忽视儿子的感受)

儿子:算了,不和你说了,也不用您参加了。

(儿子对父亲的行为举止不满,没有和父亲产生共鸣,无形中产生距离)

这个案例中,父亲一直强调我在听呢,但是他的行为有表示他对孩子的话很敷衍,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重视,那么长此以往,他的内心会变得不自信。

2.小结

暂时停止进行中的工作,注视对方;表现出注意、轻松、有兴趣了解的表情,并不时地用“是的”、“嗯”、“我了解”偶尔点点头来表示你对他说话内容的注意,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倾听时千万别到处走动,边做事听或者边背对着孩子,因为这些行为可能令孩子认为你不关心他,对他所说的一切没有感兴趣。此外,父母要避免对孩子说:“好啦,我知道你的意思。”因为这句话常常会让孩子不想说了。通过听,我们促进孩子尽可能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有一个理解他的,认可

他的父母。

3.讨论:什么是接纳孩子的情绪?

4.当孩子的行为严重地妨碍了你,违反了一些必要的原则时,让你心里很来气时,你还能冷静乐观的接纳孩子的种种负面情绪,倾听他的负面想法吗?

例子:慧慧气呼呼地抱怨:“妈,你把我的芭比娃娃放到哪里去了,害我都找不到。”如果母亲回答:“你气什么气,自己乱放,还敢来问我,我把它丢掉了。”接踵而来的可能是慧慧气哭了,母亲更是火上浇油。

倘若母亲能先接纳、处理慧慧的情绪,得到的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母亲:“慧慧,你认为妈妈把你的芭比娃娃藏起来,所以你很生气,对不对?”

慧慧:“对啊!因为你昨天拖地板,我把它放在地上,我想可能是你拿的。”

母亲:“确实是我把它拿走了,但是我们之间是不是有约定——当妈妈要拖地时,如果有东西放在地上,就得随便我怎么处置?”

慧慧:“有。”

母亲:“那昨天我有没有告诉你,我要拖地?”

慧慧:“嗯。”

母亲:“我想你下次能表现得更好,所以等到星期三你就可

以再和芭比娃娃玩了。”

慧慧知道自己理亏,“妈妈!对不起,我不应该生你的气。”

在第二个例子中,因为母亲接纳了慧慧的负面情绪,慧慧也能理智地思考自己的做法,最终认识到了错误,并且强化了她对规则的认识。

当我们家长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孩子从中体会到了你的尊重和关心,认识自己的潜能,无形中培养孩子自尊自信,勇往直前的品格,对于孩子今后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勇敢地正视和处理各种事情是很好的铺垫过程。

四、倾听是为了沟通,我们怎样在亲子沟通中合理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解决事情的意识、能力,让孩子更好的发展呢?

1.我们来看新西兰的父母是如何与孩子相处的。

片中有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他带着一脸不悦的神情从幼儿园回家。

“你怎么啦?”

“××没有经过我同意,就擅自拿我的蜡笔去用。”

“是吗?然后呢?”

一旁的妈妈非常冷静地听着孩子说,等孩子讲完后,她这样回答孩子:

“这样真的会让人觉得很生气喔!你一定觉得很不高兴吧?”

但接着,这位妈妈这么询问孩子:

“你觉得××为什么要拿你的蜡笔去用呢?你想不想把蜡笔要回来?那你觉得要怎么样,才能把蜡笔要回来呢?”

这个妈妈一直设法让孩子自行思考这件事情的起因,甚至为了让孩子自己寻找解决的方法,而非常有耐心地在一旁等候着孩子思考。这位孩子想了想后说:

“大概是因为我没把蜡笔借给他,所以他才擅自拿去用吧?下次我会跟他说,我会借他用,所以请他把蜡笔还给我。”

接着妈妈说:

“你好棒喔!我想这样××就会把蜡笔还给你的!你一定要加油喔!妈妈会一直帮你加油的。”妈妈只用了这几句话,就大大地鼓励了孩子。

在这个例子里,新西兰的妈妈认为“这是孩子必须自己解决的问题”,因此妈妈最主要的做法是引导孩子自行思考、自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若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亚洲,或许场景就不是这样了。我想许多人大概会说:

“妈妈去跟老师说,叫他把蜡笔还给你。”

看似我们在帮孩子解决解决问题,其实既没有尊重孩子,也没有倾听孩子,更抢夺了孩子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还敢于自己解决问题吗?

2.我们要让孩子参与进事情的解决。

明明喜欢把用过的东西随手一放,从不物归原处,以至经常在上学前因找不到东西而求助母亲,做母亲的不忍孩子上学迟到,只得帮忙寻找,但是心里总会不高兴,嘴里还不住的唠叨、埋怨、偶尔也会警告一番。这种处理方式不但母子常因此而闹得不愉快,明明喜欢乱丢东西的习惯也不见改善。

怎么办呢?其实,父母应该容许小孩有自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小孩有权决定东西放在哪里,怎么放,这是孩子自己的事。当小孩拥有这样的权利时,他必须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若因乱丢东西而找不到,也是孩子自己的事,此事,父母不应插手,孩子必须负起责任。母亲可以找个合适的时机(不是他正急着找东西的时候)与孩子沟通:“明明,这是你自己的房间,所以妈妈尊重你,你可以决定把东西放在哪儿,如果因为乱放而找不到,是你自己的事,我没法帮你,因为我也不知道你放在哪儿。”如果隔天上学前明明要求母亲协助找东西,母亲必须坚定而委婉的说:“很抱歉,我没法帮你。”绝对不能心软,心软只会让孩子学到“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妈妈一定会帮忙处理。”明明可能因此找不到东西,或者为了找到东西而迟到,得到的结果是,到学校后必须因没带东西或者迟到受罚。有过几次经验后,明明自然学会将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

3.小结:在这件事中,父母与孩子共同讨论事情解决方案,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自己负责,让孩子有选择的机会,选定方案后,确实执行,若孩子未能尊重约定,就必须从结果中学到教

训。他的责任心也得到了培养。

丁梅尔博士也指出,大部分孩子,只要准许他们有选错的自由,都会自己从后果里学到教训的,所以父母不必太干预他们做的是什么选择。

五、总结

亲子之间的相处之道永远都是一门艺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小孩之间的差异实在太大,该怎么做,该怎么说,需要我们不断去琢磨。仅以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瑞克斯的一段话共勉:“我没有权利去处罚和我平等的人,但是我有义务引导我的孩子,我没有权利强迫别人接受我的意见,但是我有义务拒绝他的无理要求。”为了让孩子拥有幸福人生,让我们现在一起努力吧!

一年级家长会教案 (3)

一年级家长会教案 龙泉小学马春海 教学内容:关爱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家教,共同培养学生。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建议父母应该怎样引导孩子们学习和生活。 4、对家长的希望和建议。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晚上好!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前来参加这次家长会,我代表学校和全体任课教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决定孩子今后发展方向的关键。对于儿童来讲,父母的形象犹如一面镜子,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们效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点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都在影响着孩子。所以说,从孩子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 2、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 这里所指的环境是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满足孩子学习、生活的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要让家长了解学校是学习与交往的场所。学校是孩子在团体生活中磨练学习力、培养社会性、形成健全人格的场所,其中学习是为了让小孩走向社会后,具备生存能力,将来走上社会要凭自己能力去做,无法借助他人之力。所以,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学校不同于幼儿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辛苦,孩子必须努力读书学习,适应团体生活的规律。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向孩子表示祝贺,让孩子知道上学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光荣的、骄傲的事,家长可以用赞叹、喜悦、欣赏的语气和孩子谈上学的话题。当他做了一件让大人满意的事时,这样夸奖他:“要成为小学生了就是不一样,真懂事!”父母也可以向孩子讲述自己童年在小学的趣事,让孩子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另外请家长注意几点:教育孩子在学校应遵守基本规则;记住自己的学习用品,会和别的小朋友的东西进行区分;让孩子学会整理书包等学习用品;放学回家注意安全,不跟陌生人走;除了将家长的联系电话告诉班主任外,还要让孩子背下至少一个能马上找到家长的电话。叮嘱孩子,有事跟老师说,不懂的就问老师。 其次是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在开学之前,父母要为孩子购买书包、铅笔盒、尺子、橡皮、铅笔刀、铅笔,以及必要的练习本等文具用品。为孩子准备好笔记本,演算本,让孩子方便书写,养成认真写字计算的习惯。购买的文具用品都应简单实用,不要过分花哨,以免分散孩子的学习注意力。书包不必太大,实用、结实就行。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大家都知道,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变化将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良好习惯和自主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家长要树立现代

六年级家庭教育教案

《如何正确辅导孩子学习》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过程: 一、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过去,家长的养儿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观念,必须代之以为国教子的观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 传统的德育观念必须改变,如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冒险)……应该培养孩子的科学与民主、自立与自强、公平竞争与合作等精神。传统的重智轻德体,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实际水平的观念必须改变,应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发展。 2、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①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不仅无益,反而害之。②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既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又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③态度一致,教育统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要一以贯之,而且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统一。④说服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⑤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⑥感情与理智相结合。⑦及时教育与持恒相结合…… 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

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2、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1世纪社会变化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 a) 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 b) 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怎样使孩子消除自卑感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许多孩子存在着对自己缺乏信心、瞧不起自己、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无法赶上他人的自卑感。孩子的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使自己沮丧、孤僻,以至悲观、失望。那么,怎样使孩子克服自卑感呢? (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二)、不要贬低孩子。 (三)、不要滥贴“标签”。 (四)、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 但不要单纯抽象地用貌美、聪明、学习成绩好等来展现孩子的自我表现欲,而要尽可能地在具体的不同层次的其他孩子身上让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特有的优势,从而满足自我表现欲。 (五)、要重视孩子每次成功的经验。 要教育孩子重视自己每一次的成功经验。成功的经验越多,孩子的自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雷巍巍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 一、家庭教育 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长学校则肩负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家教理论,帮助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任务。当前家长学校要着重抓好: 1、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过去,家长的养儿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观念,必须代之以为国教子的观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 传统的德育观念必须改变,如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冒险)……应该培养孩子的科学与民主、自立与自强、公平竞争与合作等精神。 传统的重智轻德体,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实际水平的观念必须改变,应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发展。 2、学习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①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不仅无益,反而害之。②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既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又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③态度一致,教育统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要一以贯之,而且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统一。④说服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⑤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⑥感情与理智相结合。⑦及时教育与持恒相结合……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2、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1世纪社会变化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

三年级家庭教育教案

三年级家庭教育教案 引导家长明白怎样对待孩子的过失。3、培养孩子敢于承认错误。教学重点:引导家长明白怎样对待孩子的过失。教学难点:培养孩子敢于承认错误。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谢家长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前来学习。教育好孩子需要学校和家庭的紧密配合,孩子有时犯了错不敢承认,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怎样让孩子敢于承认错误。 2、孩子不敢于承认错误的原因分析。究竟什么原因使孩子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为了遮掩自己的错误到的撒谎的地步。大多数家长也是没有办法,但这样下去,肯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家长如果发现了孩子犯错误,一定要正确判断孩子犯错的原因和严重程度。1、孩子也有自尊心。面对老师、家长的批评,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教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2、成人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孩子有不承认错误的问题,我们不妨从孩子周围的大人们身上找找原因。3、家长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成员中的所作所为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而孩子更多的行为问题并不是孩子的个人行为问题,它折射出的是家长的行为问题。 3、怎样对待孩子的错失1、父母应及时地进行教育。孩子做错了事应及时进行教育,今天的事今天办完。2、父母应以理服人,教育要掌分寸。我们在进行教育时,必须“晓之以理”,

使孩子明白所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对。3、父母的批评不应重复。4、父母的教育应前后保持一致。5、父母应注意“家丑不可外扬”6、家长要以身作则。当家长的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自己犯错误的时候,就要敢于承认错误,千万不要认为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是丢面子的事情。殊不知,正是这一勇敢的行为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4、总结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正是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度的时期,这个时期,孩子是最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家长绝不能轻视。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一定不要简单地处理,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孩子勇敢地承认错误,面对错误。一句话,孩子就是一本书,我们要好好研读。

谈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指导

谈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指导 平时在和家长闲聊中,常听到家长说:“老师,我不识字,没文化,不知该怎么教育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反应就是比别人慢怎么办?我的孩子逆反心理很重,我不知怎么给她讲道理?”等等等等。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的孩子潜力不可估量。让孩子爱上书绝对是一个省心省力的好方法,让孩子爱上书,是一个帮助孩子实现自我教育,弥补我们家庭教育缺陷的好办法。作为家长该如何去指导孩子读书呢? 和孩子一起读书。首先给家长们推荐了一本书———《去远方长大》。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父亲与儿子的故事,为了让体弱多病,做事拖沓的儿子真正体会到困难和压力的滋味,去掉身体和性格的弱点,2010年暑假,身为骑行的爱好者的父亲带着9岁的儿子,沿川藏线从重庆到拉萨骑行,开始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成长之旅的。父子俩骑行2553公里,历时47天。在47天的拉萨之行中,小男孩修修每天都在成长。而父亲深沉的爱,随着一路的骑行慢慢注入到儿子的内心深处。骑行结束了,而另一段精彩人生却开始了。 下面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刘俊杰,湖南株洲人。母亲是小学教师,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在她积极教育下,1岁识字,2岁阅读,3岁前学完一二三年级的全部课程,4岁破格上小学三年级,已经识字2500个。 刘俊杰的早慧,除了天资聪慧之外,更重要的是,源于良好的家教。关于他的成长过程,在《我的路》一文中这样写到:“……我出

生后,母亲就注意把各种信息通过我的眼、耳、鼻、舌、身体的感觉器官,输入我的大脑,我一岁开始识字,两岁独立阅读……我家里有《中国地图》和《世界是地图》,还有地球仪……它们指引我展开想象的翅膀周游世界。《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伴随我飞越时空,了解古今。《小学生作文》、《作文通讯》、《语文报》、《少年文史报》、《少年科学》、《英语画刊》、《英语园地》、《奥秘》、《半月谈》等书刊,我都爱看。对吸引力最大的是那套《十万个为什么?》,耐人寻味的数学和引人入胜的物理,使我获益非浅。数以千计的厚厚薄薄、大大小小的书被我浏览遍了,我成了知识海洋中的一个弄潮儿。”刘俊杰在书的引导下迅速成长,十二岁考入华中理工大学,成为一名少年大学生。 我想,关于阅读的重要性,也许咱们家长早就知道了。可问题是孩子对阅读不感兴趣怎么办?他们更感兴趣的肯定是动画片,或其他的电视节目,因为看这些不需要动什么脑筋的。一个孩子今天少读一页书,看不出什么变化,明天少读一页书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一天天过去,日积月累,孩子之间的距离慢慢就拉开了。家长们,您要知道,考试分数赢得的是一时,读书赢得的是一世。孩子不爱看书,关于这一点,请您牢记:爱读书的父母,最容易带出爱读书的孩子。更多时候,孩子的读书热情不需要您刻意去培养,您津津有味地阅读,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诱导和示范。如果您自己在书桌前不能安静地坐一个小时,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刻苦学习呢?

家庭教育(教案)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 教育意义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教育内容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四个学会”来组织的,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与人相处。 目前在我国比较流行的家庭教育定义是三道教育,即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为生之道”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由生理卫生(身)、营养保健(康)、安全防护(安)、运动能力(体)等四方面组成;“为人之道”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由人格人生(志)、心理卫生(心)、道德礼仪(灵)、人际交往(交)等四方面组成;“为学之道”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由学习策略(学)、思维能力(思)、科学素养(理)、人文修养(文)等四方面组成。三道教育模型的建构,使家长可以清晰、条理地按照三道的内容和标准来开展家庭教育。为家庭教育缺乏可操作性标准的现状提供了良好的解决依据。家庭教育三道模型是我国青年教育专家赵雨林于20XX年提出的。 家长学校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长学校则肩负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家教理论,帮助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任务。当前家长学校要着重抓好: 1、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过去,家长的养儿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观念,必须代之以为国教子的观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传统的德育观念必须改变,如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不为人先,

《郑渊洁家庭教育课》读后感800字

《郑渊洁家庭教育课》读后感800字 家长是孩子的明灯-《郑渊洁家庭教育课》读后感800字: 郑渊洁,中国著名的童话大师,他的儿子事业有成,女儿是学霸并被美国名校录取,他的经历和育儿成就让这本书值得一读。 家庭教育是示范和引导。孩子善于模仿,孩子相信他看见的,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示范和引导给孩子看。你希望孩子有好的习惯,你就要有同样的习惯;你希望孩子喜欢阅读,你就要在他面前多阅读;你希望孩子孝敬家长,你就要在他面前孝顺自己的父母。如果有些你难以做到,那你就学会表演,在孩子面前做一个演员。 学会欣赏孩子,鼓励能将白痴变成天才。人都有向好、向善的本能,多欣赏和鼓励孩子,孩子才有自信,自信的孩子才强大。千万不要贬低孩子,这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郑渊洁小学时写了一篇特立独行的作文,因为老师的欣赏和鼓励让他走上了作家之路。 用讲故事的语言交流,学会自嘲、幽默。学会交流,好好说话,是孩子社交的利器。用讲故事的语言交流,才能有吸引力,才能把复杂的道理讲的简单易懂。学会自嘲和幽默,不仅让自己有趣,而且更有亲和力。

留住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追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的源泉。孩子平常的观察,问问题就是好奇心的表现,这时家长要有耐心,即使不理解,也要配合孩子,不要打扰孩子,并要主动培养和引导孩子的好奇心。 怎样让孩子回家先完成作业。郑渊洁说:人生活就是一个踏实,踏实不用花钱买,把重要的事情先做好就能换来踏实。特别是玩的时候,不踏实是玩不好的,不如不玩。郑渊洁每天凌晨四点半起来写作童话,几十年如一日。这就是身教,把该做的事、重要的事先完成。 让孩子爱上阅读。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郑渊洁的观点是孩子看的第一本书要吸引住他,孩子才有想看书的兴趣。家长可以先让孩子看简单有趣的绘本、童话,之后根据年龄段选择相应的图书。不要给孩子看超出年龄段的书,可能适得其反。 家长是孩子的环境,家长要努力,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惬意的人生。作者:泉声泉语 内容仅供参考

家庭教育教案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一问题: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要早期教育,从小事做起。 目前大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家长对孩子的娇惯以及大部分家庭里的长者对孩子都是关爱有嘉,甚至是吃喝穿戴、用等都为孩子考虑,照顾得太全面了,致使他们象生长在蜜罐里一样,无忧无虑,然而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原形毕露,显得力不可支,无能为力。经过家庭教育调查分析: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大都是;1、自私任性、自由散漫,2、自理能力差、目中无人,3、做事不认真、挑吃挑穿,4、缺少同情心、不肯帮助人,5、不爱学习、怕做作业,6、见客人没礼貌、不爱劳动等。上述这些问题,让家长在教育上不知道从何入手。所以,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要从小事做起,更重要的是早期教育;(就是抓小、抓早、抓好)。早在古代的朱熹就说过:“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就是既让懂得道理,又会去做(实践),从小抓起。小孩子出生后,在孩子还没有成型时,如同一张白纸,要想画出美丽的图画,我们就要注重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如果让他任其乱画、乱涂,再擦再涂改液就不干净了,也就难以纠正了,所以早期教育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例1;有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去玩,路上买了雪糕,这位家长把雪糕纸拨后扔在地上,这时这个孩子上去要捡起来扔到垃圾箱时,这位家长马上训斥说:“脏”不能拣。这句话会让孩子懂得地上东西脏,不能拣,这样做法不是教育孩子,失去鼓励和正确引导孩子讲究卫生热爱环境做法,更重要是;失去一次教育的机会。 案例2以榜样力量引导孩子认识自我,有一位军医,利用自己积蓄坚持为敬老院老人定期做体检,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去,几年如一日,父亲这种行为举止深深感染着孩子,所以,他除了学习外,经常到敬老院为老人讲故事、洗衣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就是从父母那学会了如何尊重、关心、照顾他人。后来这个孩子事迹广泛流传,最后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我向爸爸学习的还不够,朴实而简单语言感动大家。 各位家长;造成孩子一些不良行为的原因在哪里,我们来分析一下;(举几个案例说明)造成原因分析:1如:一个刚会走里的孩子,在吃饭时不是坐在桌子前吃,而是满地乱跑,你是追着孩子边跑边喂,没有在孩子还不懂事时就没有立下好规矩,这就养成了孩子任性和散漫的习惯。2还有一些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爷爷奶奶、父母对他们的娇惯溺爱,足以看出他们为孩子承包的太多太多了,使孩子学习生活都缺少独立性、自由性,甚至越阻代跑。好多事情都是孩子自己做的事,家长却因为心疼孩子,却替他们做。缺少动手训练。比如;睡觉前打洗脸水,或准备洗脚水,吃饭时自己去给孩子盛饭,吃完饭自己去刷碗等,本来常见的小事,却都被家长给代办了,送上学接背书包等致使孩子以后也就想不起来从事这种基本的劳动设置不去做这些应该做的事了。(孩子上大学送去、陪读、拿回衣服洗等等)。可见这些不良行为养成,是出于家长无意思的训练和溺爱造成的。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锻炼自己、学会独立的学习生活机会。不能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 第二个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有效的方法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可以弥补智力因素不足,助于孩子学习、进步,促进孩子发展。 1、学习习惯培养;上课认真听讲,每天检查孩子书本,如果书上有许多记号,说明孩子上课集中精力,同时按老师划重点,进行提问,做到今天事今天完,有时给予鼓励。 检查作业(对照留作业)要求每做完一项内容,自己划勾。养成自己检查的习惯。 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做到手到笔尖一寸。身离桌一拳,眼睛距书本一尺,有问题及时纠正。 2、学习效率培养;经常训练孩子在最短时间内安静下来,例;在孩子玩的最高兴时,让他立刻停下来在5分钟内做心算,这是有效的方法和培养。(尝试)

三年级家庭教育教案:认识你的孩子

三年级家庭教育教案:认识你的孩子 教学目标:1、了解三年级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的特点;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家长从误区中走 出来,并且掌握关爱孩子的策略。 教学重点:了解三年级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关爱孩子的策略。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 因为孩子们,我们有缘相聚在今天的课堂。看到有这么多怀揣希望,为孩子成长而不辞辛苦的家长,真让人感动,这也印证了一句话:现在,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就是教育好孩子。 (引言)您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孩子上了三年级后怎么变倔了?不听家长话了?爱唱反调?【互动一:有这种现象的请举一下手,大概统计后】其实,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非常正常的,我们也曾经历了这样的阶段。三年级学生处在9到10岁,是孩子的一个心理反叛期。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对策。 一、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变化。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初升的太阳,从某种意义上讲,三年级是一个孩子成长历程中最关键的时期,也是我们常说的小学阶段的转折点,

在小学时代的学习、生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人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是综合性的、全方位的,可以说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立体交叉系统工程。这其中,家庭教育是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与老师都要掌握孩子一切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要使孩子顺利的完成这个过渡时期,除了孩子自己的主观因素之外,其中也需要我们家长的帮助,家长要帮助他,那么你必须了解孩子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到底有哪些变化: 1、学习内容:从三年级开始,孩子的学习内容变了。一、二年 级主要是一些非常基础的知识,如拼音、生字、加减法,读几遍,抄几遍,只要孩子肯下功夫,一般不成问题。然而到了三年级,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以外,作业更多的是写作和应用计算训练,都是一些比较“活”的题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些题目是没有什么最标准的答案的。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靠课堂学习是不够的。 2、心理状况:【互动三:你的孩子是否开始有小秘密了?喜欢 自己做主了?如果是,请举一下手,统计后,这一变化也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状况也开始变了。孩子对很多事情都处于好奇,独立性觉醒,不愿意将自己的小秘密与大人分享了,自尊心也逐渐增强。孩子对很多事情都想试着自己一个人去做,但往往又达不到你所要求的标准,其实我们不要要求他们最后的结果怎样,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答应他们的要求,同意让孩子自己试试,不过还得告诉孩子:如果遇到困难一定要自己想办法,当然实在不行也可以找父

最新小学生家庭教育方法讲课教案

小学生家庭教育方法 小学阶段的教育,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否认智力因素的差异以及遗传因素,但是,一般来说现在的孩子都比较聪明,为什么同是一个老师任教,有的成才了,有的没有成才,有的发展全面,有的发展不均衡,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差异所造成的。凡是家庭教育抓的好、科学,孩子成长和发展均好,反之,家庭教育抓的不好,父母只顾自己的安逸,或者忙于其他事务,顾不上管理教育自己的孩子,忽略了教育的季节,结果孩子的进步就慢,学习就差,甚至变坏了。 那么,究竟怎样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呢? 一、树立榜样。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榜样。父母是孩子的师表,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最直观的教材,父母以身作则的示范,不仅可以增强说理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也能像春风润物一样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应时刻检点自己,以自己良好的首先行为,为子女的品德修养做出示范。 当然,在家庭教育中,榜样的示范作用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家长正确

地给予引导。父母该如何在生活中为子女选择、树立榜样呢?要通过讲故事、看电视、读书等方式宣传并树立革命领袖、英雄模范、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文艺作品中的正面典型形象,影响教育孩子,使他们成为孩子心中的楷模。因为在他们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应成为孩子学做人的准则。要使孩子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家长必须首先对这些人物的思想境界有深刻的理解,有深厚的感情才能以此去影响、感化、引导孩子。 家长还要注意在孩子的同龄人中,在班上的同学中,为孩子寻找学习的榜样,这样可以增加学习的亲切感。这些人都是孩子的同龄伙伴,有着比较相近的的生活经历,同伴中所表现出来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孩子比较熟悉,容易理解、接受,更能激起学习的劲头。但是家长切记,不能专拣同学的优点、长处去和自己孩子的缺点、短处相比,更不能借机去讽刺、挖苦孩子。家长如果常说:“你瞧人家那孩子,你再瞧瞧你,你太让我伤心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起消极作用,让孩子产生反感。正确的做法是,抓住时机,启发自学,增强自信,乐于学习。 二、环境熏陶。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说服教育。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一是谈话,家长

初中家庭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初中家庭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家庭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十分的重要,好的家庭教育能极大的提升和完善自己,那么对于家庭教育的教案该怎么写,怎么教学呢?下面是初中家庭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家庭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背景: 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努力,本班学生转变了先前对于班集体缺乏责任意识的状况,在言行举止诸方面约束自身,较好地做到了对集体负责,班级也连续四次获得了流动红旗。但是,在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接触中,我发现本班学生在对家庭负责这方面做得较差,原因存在于学生、家长等诸多方面。对家庭负责是对孩子责任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教育他们养成对家庭负责的意识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孩子的身心大有裨益。 二、班会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为什么要对家庭负责及其小学生对家庭负责的具体表现,并通过家长问卷中孩子“对家庭负责”的具体体现让学生比较清晰地了解“对家庭负责”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学生对家庭缺乏责任心的原因所在,让学生体会老师和父母的期望,并通过视频进行情感升华,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 三、班会准备:

1、明确班会主题:“对家庭负责”,并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思考,重点放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方面。 2、编写剧本,组织学生排练小品《回家之后》。 3、设计了一份以“对家庭负责”为主题的调查问卷,让学生家长配合作答。 4、搜索与班会主题相契合的视频《天下父母心》。 5、制作相应的PPT。 四、班会过程: 活动环节设计意图 1、谈话导入通过温馨的音乐和主题词,使学生迅速融入情境,进入主题讨论。 2、小品表演:《回家之后》。 3、交流讨论:你觉得小品主人公哪些方面做得不好? 4、指名交流:类似的言行举止是否也存在于你们身上?由小品引出话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所作所为。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乐于参与,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用心去看、去想,在小品中学会辨析行为的对错,增强活动的有效性。 5、怎样做才叫对家庭负责? 交流,随机板书。师小结。 6、对家庭负责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让我们来看看爸爸妈妈的想法。出示PPT。

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认识你的孩子》3

认识你的孩子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让家长初步懂得相关知识与技巧,辅以能力训练让孩子感受并树立培养锻炼相关能力的决心与信心。 2、通过学习,让家长走进学校生活,走进孩子中间,帮助孩子平稳地 度过适应期。 3、在学习过程中,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学习。 4、让家长学会要有耐心和细心,逐渐引导孩子改掉学习上的坏习惯。 教学过程: 转眼之间,孩子要上小学了,他们已经有了“思想”,有了“主意”。许多家长在欣喜之余内心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惑:我的教育方法正确吗?我能教育好孩子吗?乖孩子就好吗?不乖的孩子就不好吗?上学以后,我应该帮孩子做些什么?怎样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教育好孩子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了解孩子的生活,了解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一切,才能对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和教育,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学校生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从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们所面临的排战吧! 一、一年级孩子的生理特点 一年级孩子年龄一般为6-7岁,属于人体发育的幼年后期,身体发育相对平稳,男女生差别不大。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约18公斤到20公斤。一年级孩子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其他部分的增长都要快。 一年级孩子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分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骨骼易弯曲,肌肉力量较小,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相比幼儿期有很大的发展,但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还较差。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写字时,不仅速度慢而且不工整。这一阶段的儿童,不宜做强度太大、时间太久的体育运动,在训练写字、弹琴等这些小肌肉运动的活动时,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同时,在学习和生活方面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身体变形。 一年级孩子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虽然已比较完善,但是血液循环和心跳仍比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

为课外阅读致家长的一封信2018

为课外阅读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寒假到了,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家里,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来阅读了。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健全的人格,读书可以让孩子们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生命、爱世界。课堂教学只能教给孩子基本的学习方法,而最重要的、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则依赖于大量的课外阅读。 为引领您的孩子成为一个热爱阅读的人,让孩子在阅读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特向您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每天督促孩子坚持课外阅读30分钟,鼓励孩子认真写课外阅读读书笔记,将精彩词句摘抄背诵。同时,请您对孩子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 2、您也看看孩子的书,了解书中内容。读完后花时间与孩子一起讨论,发表看法。在交流中以书为题产生共同语言。在这随意聊聊中不仅有对书的感悟,更有亲情的温馨!这样的阅读,才是一种享受啊!我们做家长的如果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陪着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坚持下去,就可以造就伟大的奇迹。 3、希望您能够每天抽时间陪孩子读书,不只是督促孩子读,同时也是自己做出爱读书的榜样。家庭的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是学校可以替代的,家庭阅读的氛围会对孩子的终身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 4、经常带孩子逛书店,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孩子主动要求购买的书不要轻易拒绝,不要强迫给孩子购买孩子根本不感兴趣的书。要选择适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书籍。买书籍的量上要把握好,不宜一次性购买过多,否则,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 5、学校期末对课外阅读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奖励,授予“书香少年”的光荣称号。 附:各年级课外阅读推荐篇目: 一年级推荐书目: 1、《白雪公主》 6、《伊索寓言》 2、《安徒生童话》 7、《猜猜我有多爱你》 3、《一千零一夜》 8、《西游记》(图画版) 4、《丁丁历险记》全集 9、《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5、《格林童话》 10、《我爱爸爸》 (说明:以上图书拼音版更适合一年级小学生拜读)

小学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帮助孩子学会学习》(汇编)

帮助孩子学会学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效果,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 2、与家长交流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学习 教学过程: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小学一年级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因此,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比学习本身更重要。我们可以分六点来剖析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学习 一、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倾听 倾听习惯是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部分,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孩子进正式学习的保证。 出示案例得出结论——孩子倾听能力较差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1、孩子身心发展的局限 2、成人不重视倾听能力的培养 3、成人的消极“榜样”作用 学会倾听的指导建议: 1、多和孩子交谈,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 2、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3、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怎样帮助孩子学会预习 孩子不会预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了解预习的意义,没有养成预习的兴趣 2、不懂得该预习什么,预习缺少目的性 3、不会预习,没有良好的课前预习方法 4、重视不足,不能坚持预习并养成预习习惯 学会预习的指导建议: 1、引导孩子认识预习的意义 2、引导孩子合理地控制预习时间

3、关注薄弱学科的预习 4、给孩子提供一些合理的预习方法(以语文为例) 语文课程预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第一、先初读课文 第二、标出生字词 第三、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第四、圈出不理解的词,用字典查出来 第五、与家长交流课文内容 孩子预习习惯的养成是需要长期坚持的,面对一年级孩子自制力弱的特点,家长必须及时督促。一年级小学生在学习的时间也不过7-8小时,其他时间大部分与家长相处。因此,孩子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和学习共同参与,最好是建立“学校、家庭”共同监督管理的体系。进一步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生书写潦草,究其原因,大概有如下几方面: 1、学没有开设写字课,更没有配备书法老师 2、学生重复作业,应付了事,潦草成习 3、教师书写基本功差,没有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 4、学校缺乏相应的氛围 5、重视程度不够 培养良好书写习惯的指导建议: 1、书写习惯的培养应注意写字姿势的训练 2、书写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示范作用 3、培养孩子的书写习惯要激发孩子的书写兴趣 4、培养孩子的书写习惯要持之以恒 任何一种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书写习惯的培养同样需要家长时刻严格要求孩子,逐步让孩子养成。当孩子的书写习惯出现问题时,家长应马上予以指出,从而把孩子不良的书写习惯纠正过来。 四、怎样帮助孩子主动回答问题影响孩子课堂表达的因素有哪些: 1、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 2、孩子自身的影响

家庭教育篇教学教案设计

家长怎样同子女沟通 郭碧颖 —教学目标 1让家长明白同子女交流的重要性,是子女成长的重要环节。 2掌握同子女交流沟通的方法途径,使之更好的同子女沟通交流。 3让家长懂得交流沟通的艺术。 二教学重点 如何恰当好处和不失时机的同孩子沟通交流。 三教学方法 案例法‘研讨法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语 (1)尊敬的各位家长,很高兴今天又见面了,在这里我要衷心的感谢各位家长在过去的岁月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理解。今天这节课我将和家长们一起来探讨家庭教育中最头痛的问题,如何同子女沟通交流的问题。 (2)一位母亲的心愿,作为一个母亲,我经常想,我把女儿带到这世界上来,我所要给予她的是什么——我一是希望她有个健康的体魄,这是人作为社会个体的立世之本;二是希望她有个向上的心态,能够独立乐观地去面对生活;三是在前两者基础上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的发展。 2、研讨问题 什么是沟通交流,大部分家长可能把平时的无休的唠叨当成了沟通交流。其实是一个误区,真正的沟通交流是建立在朋友之间的心与心的交流,他所产生的应该是双双情感的碰撞和共鸣。 3、材料导语: (1)一位母亲诉说,孩子经常和她顶撞,非常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留长发,扎耳孔。因为孩子住校,校外经常有社会青年闲逛,孩子不慎和他们这些人

就在一起了。她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发现以后打骂过孩子。打骂过后,孩子表示愿意悔改,知道自己错了。孩子哭,她也哭。可是,现在老师告诉她,孩子已经不在学校,她这才知道孩子离家和离校已经七天了。 (2)2006年春节刚过,四川省罗江县5名初中生集体离家出走,原因都是家里太压抑了,想到外面走一走,冷静地思考自己的未来。其中一位平时成绩很好的初二女生在家书中写道:“我真的很压抑,很不开心,我害怕妈妈的眼泪、爸爸的叹息和你们那种伤心的眼神。你们是好父母,但是你们忽略了我的感受。生活让我觉得好艰辛,没有满足,全是失望,我感觉不到快乐,只觉得压抑、痛苦。” (3)一组数据的警示,最容易逃学和离家出走的是处于“青春期”年龄段的人,具体就是初、高中的学生。 有一组调查数据: 85%的出走的孩子是在“青春期”。 70%的出走的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值。 90%的出走的孩子是处于单亲家庭并由母亲抚养。 70%的出走的孩子是所谓的“差生”。 后两者往往有相关关系。 4、听一听家长平时是如何同孩子沟通交流的(家长探讨) 5、那么造成不愿意同家长沟通交流的原因有那些? (1)是一种自然现象。 ①初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断乳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呈现出“自主性”和“闭锁性”的特点。 ②他们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总想尝试着脱离父母的保护;他们的内心世界不轻易表露出来,不大爱对长辈讲话了。但是对父母感情还是很真挚的。 (2)父母的言行失当。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父母身上。孩子最烦心的是家长只问学习成绩, 最讨厌的是母亲唠唠叨叨, 最反感的是父亲动辄指责训斥, 最忌讳的是对孩子与异性接触的无端猜测和偷看日记、信函,侵犯孩子隐私, 最看不起的是家长自身的言行不一。 (看几幅图片) (3)孩子的压力太大。 从小学到大学,压力最大的是初中学段。在家里,爸爸、妈妈要孩子给家长争

家庭教育感悟 最美的家庭教育是以身作则

家庭教育感悟最美的家庭教育是以身作则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经常提到一个词“言传身教”,意在强调一种好的教育是需要通过良好的言行举止来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的。而在我看来,唯独幼儿教育则是一门身教大于言传的教育。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说的再多还不如直接做给他们看;另一方面,他们还处在一个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阶段,是非观并不是特别清楚,他们总会以老师家长的行为为模版去模仿,由此可见,幼儿教育“身教的重要性。这也是我初为人母时的点滴感悟。 曾经刚走上讲台时,由于没有经验,班级管理很成问题,于是乎在心情不好的状态下,我总用大吼大叫来吓住孩子,但这种方法似乎是只能取到短时间的效果,反而孩子们时间一长,也不怕了,越搞越乱。后来,一位有经验的老老师告诉我说:你总是大声和孩子们说话,他们已经习惯了你的这种说话方式,怎么会听你的呢?你始终要明白,你是孩子们的镜子,你怎样孩子们就怎样。从那以后,我开始改变自己面对孩子时的心态,没过多久发生了一些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今,当有了自己的宝宝时,不断地在提醒自己,我的“身教”要大于“言传”,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中,绝对不会当着孩子的面扣手机,几乎是没有发脾气的时候,更多的是带领宝宝看书。所以,我很欣慰的时,每次看到别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大吼大叫“说了多少遍了,不许玩手机!不许看电视!”而我的宝宝,总会拉着我的手说:“妈妈,我们看书吧”。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对父母,面对着自己的熊孩子束手无策的时候,除了打骂就是乱吼,然后孩子却更加逆反,更加让家长头痛。殊不知,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输送到他那的本来就是负面的情绪和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东西,那又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呢? 我们要求孩子规律作息,自己却熬夜玩耍;我们要求孩子多阅读,自己却在那里玩手机不陪伴;我们告诉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却在红绿灯前畅通无阻;我们要求孩子讲究卫生,自己却乱扔垃圾…… 太多这样的事情,在孩子和父母之间上演,所以你一面给孩子唱红脸,一面又给孩子唱黑脸,教育与行为是要有一致性的好吗?我的父母们。

一年级家庭教育教案《夯实孩子做人根基》

夯实孩子做人根基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怎样才能“夯实孩子做人根基”? 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解,和家长进行交流讨论,分析目前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家长在交流学习中有所提升。 3.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使家长了解如何“夯实孩子做人根基”,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家校共同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教学重点: 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怎样才能“夯实孩子做人根基”? 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和家长进行交流讨论,分析目前学生家庭氛围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家长在交流学习中有所提升。 教学过程: 做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事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一个人不管他的知识层次有多高,如果没有健全的心理、没有爱心、不懂得诚实,也就是不会做人,这样的人对社会只会有害无益。那么,如何教会孩子做人呢?希望本次讲解您会有很大的收获。 一、如何教育爱撒谎的孩子 说谎是指有意说不真实的话。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以欺骗的方式歪曲事实真想,以达到某个人某种目的的一种不良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言而无信、搬弄是非,久而久之,形成了不良行为,如果这种不良行为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与辅导,就会使其心理与行为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甚至产生危害他人、危害集体、危害集体、危害社会的倾向,少数人还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造成说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孩子年级小,是非观念差,易模仿。 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一些不良行为的渲染,使孩子形成了攀比的意识。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想要,不能用正当途径取得,九采取撒谎的方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果家长没有及时纠正这种行为,孩子就会对这种错误的行为产生一个强化的心理暗示,导致“不讲诚信”的内在品质 2.家长不正当行为的影响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这话颇有道理,因为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则是这个学校的首任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以及家长本人的个性特点,对子女心理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孩子意识不到失信于人的严重后果 在同学充分信任的情况下随意改变承诺,言而无信,这样会使朋友陷入尴尬、难过的境地,使他们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影响伙伴间的人际关系,给伙伴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