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资料]厦门市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暂行办法

[法律资料]厦门市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暂行办法

[法律资料]厦门市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暂行办法
[法律资料]厦门市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暂行办法

厦门市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本市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科学管理,根据国务院1988年批准的建设部第1号令《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国家标准GB/T 12452-90《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则》、国家标准GB/T 71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以及其他相关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月均取水量3000m3及以上的用水单位应每三年开展一

次水平衡测试。

用水单位产品结构、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或改变用水性质时,应当及时组织水平

衡测试。

第三条:用水单位应按照国家标准GB/T 12452-90《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则》、国家标准GB/T 71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的要求开展水平衡测试。

第四条:用水单位根据自身条件可选择以下三种测试方式:

1、委托专业测试机构测试;

2、自行组织测试,并委托专业测试机构协助测试(提供重点测试过程的技术指

导、测试结果的规范化指导);

3、具备条件的可自行组织测试,并委托专业测试机构提供测试结果的规范化指

导。

第五条:用水单位参加水平衡测试的人员应掌握水平衡测试相关知识,并积极参加市节水行政主管部门或社会专业机构举办的水平衡测试技术培训。

第六条:鼓励用水单位在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时,邀请市节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市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用水单位的水平衡测试工作提供技术服务与指导。对特殊的用水大户,市节水行政主管部门可组织专家对其水平衡测试工作进行指导和

帮助。

第七条:市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标准对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凡不符合标准或弄虚作假的,市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书面通知其限期整改,用水单位逾期不改的,市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规定核减其用水计

划指标。

第八条:用水单位通过水平衡测试,完善节水措施,制订合理用水规划,加强

用水的科学管理,实现科学用水。

第九条:本办法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工业园水平衡测试方案

一、目的:

A、有无管网泄漏

B、各级计量表是否准确

C、是否存在未计量用户。

D、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方案。

二、人员组织:成立水平衡测试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测试人员:

方案编制与执行:

三、实施时间:

四、费用预算:

五、实施过程:

(一)、测试分为两部分:自来水系统和自备井系统。根据目前条件,首先

测试自来水系统,同时对自备井系统采取相应改造,使其满足测试条件,然后实施测试。

(二)、自来水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

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检查系统的一级和二级阀门和计量表,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②、完成系统图纸的绘制,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

③、组成水平衡测试临时小组,负责整个测试工作的组织、安排和协调。

④、巡查底下管线,核对地下管网图纸。

2、测试阶段

①、杜绝明漏:对单位所有的用水设备、用水点(厕所器具、水龙头、浴室开关、食堂用水)、阀门井、消火栓井等详细查询,发现漏水及时维修。

②、检测暗漏:利用动态估算法或静态观测法进行,在单位不能停水的情况下,采用动态估算法测试:对单位所有的一级表、二级表进行抄表计量7次,计算误差量,在5%之内证明管线不漏水,如在5%以上,说明管线有泄漏或二级表有漏装、不准的情况,用管线测漏仪进行管线探测,最终找出漏水部位,然后进行维修。(详细过程见附件)

③、在管线没有明漏、暗漏的情况下,进行单位的正常水量测试。以一周为测试周期,每天抄记计量水表的数值,对单位内部用水情况、人员情况、用水设备型号、工艺流程等每天统计、分析,发现用水异常及时到现场察看解决,而后进行收集汇总。

3、数据汇总和分析阶段

①、按照用水性质将单位各用水部门分为4类单元:主要工作用水;辅助工作用水;附属工作用水和其他用水,而后逐一对各个单元进行用水量的分析,填写在“单元用水平衡图表”内。

②、绘制“单位给排水系统平衡方框图”;“单位循环冷却水系统平衡方框图”。

③、根据水平衡测试结果,对生活用水的水量以及重复用水量、耗水量、排水量分析,并根据用水单位提供的各种数据资料,计算出单位合理用水的各项技术指标。

④、编写报告书。由水平测试技术服务中心写出报告书,内容包括:管网泄漏水量测试情况、各部门单元用水情况。并依照北京市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定额标准,对单位的用水合理化程度和用水水平进行评价一并写入报告书中,并将用水指标分解到车间、部门。

4、系统整改和复查阶段

①、对于发现的管网问题和计量表不准问题,及时维修和改造。

②、对于发现用水单位用水不合理、浪费等问题,及时与有关单位沟通,加强管理杜绝浪费。

③、在所有问题整改完成后,进入计量核对复查阶段。如一级表和二级表误差控制在5%以内,认为此次测试工作全部完成。如误差较大,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

(三)、自备井系统测试

自备井测试与自来水测试基本相同,主要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即实施方案的第一阶段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检修一级表和二级表表前阀门,保证完好。

2、完成系统图的绘制,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

3、完成部分建筑物一级表的加装。

4、完成部分二级表的加装和改造。

5、巡查、检测地下管网,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并核对图纸。

附件1:测试过程说明

1.检测总表至各用户计量表之间管网状况(在全园区停止用水状态下)

检测方法:按照统一指令关闭各用户入户阀门,30分钟后观察深井泵总表走动状况。(无走动或微有波动可视为管网完好)

2.检测入口总表、各用户入户计量表计量状况(在确定管线无泄漏现象的前

题下)

检测方法A(在全园区正常用水状态下):

(1)按照统一指令记录总表、各用户入户计量表读数填入记录表。

(2)按照统一指令开启各用户入户计量表前的控制阀门。

(3)各组每60分钟按照统一指令记录总表、各用户入户计量表读数填入记录

表。(8:30——15:30共7次)

(4)对照总表流量与各用户入户计量表总流量(误差小于4%可视为完好)。

误差较大时应按照检测方法B测试,以判别区域入户计量表状况。

检测方法B(在全园区停止用水状态下):

(1)按照统一指令记录总表、第一组各用户入户计量表读数填入记录表

(2)按照统一指令开启各用户入户计量表前的控制阀门

(3)按照统一指令开启各用户计量表最近处相同规格用水设施一个

(4)5分钟后按照统一指令记录总表、第一组各用户入户计量表读数填

入记录表。

(5)10分钟后按照统一指令记录总表、各用户入户计量表读数填入记录

表并计算总表和各用户水表流量。

(6)对照总表流量与第一组各用户入户计量表总流量(误差小于5%可视

为完好)。误差较大时应进行单表测试,以判别入户计量表状况。

(7)用同样方式测试其它组别入户计量表

水量平衡

shuiliang pingheng

水量平衡

water balance

水文学基本原理之一。指地球任一区域在一定时段内,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量。水量平衡的研究区域可以是某个、、、海洋或某个地区,也可以是整个地球。水量平衡的研究时段可以是日、月,也可以是一年、数十年或更长的时间。蓄水变量指时段始末区域内蓄水量之差。水量平衡是水文循环的数量描述,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水文循环中的特定表现形式。

水量平衡通常用水量平衡方程式表示。方程式中各收入项、支出项和蓄水变量随研究的区域不同而有所不同。利用水量平衡方程式,可以确定各要素(也称水量平衡要素)的数量关系,估计地区数量,也用来鉴别各种水文学方法和研究成果。因此,水量平衡是水文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之一。

各大洲水量平衡在现代气候条件下,全球水量的多年平均值基本是恒定的。通过全球水文循环,平均每年从海洋和陆地蒸发的水量为577000立方公里,等于平均每年的降水量(见表1[ 各大洲多年平均水量平衡]

)。

大气中的水量平衡一定地区(陆地或海洋)上空的大气中,在一定时段内收入的水分为:随水平气流输入的水分(I),来自下垫面蒸发的水分(E);支出的水分为:随水平气流输出的水分(O),降水量(P)。收入与支出水量之差等于该地区上空大气在该时段始末所含水分的变量。就多年平均情况言,一个地区上空大气中所含水分的量基本不变。因此,一定地区上空大气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为

P-E=I-O 输入的水分(I)与输出的水分(O)之差称为水分净输送或水汽净输送。当某地区上空大气中的水汽净输送量为正值时,该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当某地区上空大气中的水汽净输送量为负值时,该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见)。

流域水量平衡闭合流域的水量平衡收入项为研究时段的总降水量(P);支出项为研究时段的流域总蒸发量(E)和流域出口断面处的总径流量(R);若研究时段内流域蓄水变量绝对值为ΔS,则任一时段闭合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为

P=E+R±ΔS对多年平均而言,ΔS=0,则得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式为

=+当不闭合时,应当计入所研究流域与相邻流域间的交换水量。中国某些流域的水量平衡

见表2[中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

湖泊水量平衡收入项为:湖面降水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入湖水量;支出项为:湖面蒸发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出湖水量;湖泊蓄水变量是研究时段始末湖水位的变幅与相应湖水面平均面积的乘积。湖泊水量平衡特点随所在地区气候条件和湖泊类型不同而异。中国外流湖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东北和西南地区;这里气候湿润、降水丰沛。这类湖泊水量平衡特点是:收入部分主要是入湖径流量,支出部分主要是出湖径流量,而湖面、和渗漏所占的比例较小;中国内陆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和西藏内流地区;这里远离海洋,气候干燥,水量平衡的特点是:收入部分主要是入湖径流,支出部分主要是湖面蒸发,有许多闭口湖甚至没有出湖径流;湖水除渗漏外,几乎全部消耗于蒸发。

沼泽水量平衡收入项为:沼泽范围内的直接降水,从上游和邻近地区汇入的地表和地下径流;支出项为:水面蒸发量和沼泽量,地表和地下水流出量。蓄水变量包括:沼泽地下水蓄水变量即研究时段始末沼泽地下水位变幅、相应的沼泽平均面积和沼泽的乘积;沼泽地表积水的变量。在支出项中,蒸发和散发所占比重大,而径流占比重小,这是沼泽水量平衡的重要特点。中国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沼泽地,多年平均蒸发量占总支出水量的79%,多年平均径流量仅占21%。

地下水水量平衡地下水水量平衡方程的普遍形式可写成为:地下水储量变化等于总补给量与总排泄量之

差。地下水总补给量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和地下径流补给量,土壤解冻补给的水量,人工回灌补给量和越流补给量;地下水总排泄量包括:地下水开采量、潜水蒸发量、向地表自然排出量、地下径流流出量和越流流出量。不同地区,地下水量平衡要素不尽相同,各项平衡要素所占比重也不一样。例如,雨量充沛的平原地区,降雨是主要补给量;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地区,是主要的排泄水量;山前冲积扇地区,地下径流占收入和支出项很大比重;内陆灌溉区,抽水灌溉和灌溉水入渗补给是主要水平衡要素。冰川水量平衡通常称为。参

水量平衡 (water balance)水文循环过程中某区域在任一时段内,输入的水量等于输出的水量与蓄水变量之和。水量平衡是水文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通常用水量平衡方程表述:

I=O+ΔS

式中,I为所研究区域在某时段内输人的水量:O和ΔS为相应的输出水量和蓄水变量。水量平衡方程是质量守恒原理在水文学研究中的一种表达形式。水量平衡方程中的输入项和输出项通常指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等,它们称为水量平衡要素。不同的研究区域和研究时段,水量平衡要素的内容和数值不同:研究区域的范围大小(空间尺度)和时间长短(时间尺度)随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在研究中国大陆水资源状况时,需要进行连续多年的水量平衡分析:在研究一次较小范围降雨形成径流的过程时,只要进行数小时或数十小时的水量平衡分析。利用水量平衡方程,可以估计某些未知的水量平衡要素。例如,根据多年平均降雨量和径流量估计多年平均蒸发量等。水量平衡方程和沙量平衡方程、盐量平衡方程、热量平衡方程及水流运动方程相结合,可以求解与水有关的生产和科研问题。

一个地区的水量平衡特点反映了该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特点。就全球而论,在10°S~10°N地带的水平衡中,降水大于蒸发,表现出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在10°N~35°N和10°S~40°S地带的水量平衡中,蒸发大于降水,表现出炎热干旱的气候特征。就地区而言,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黄河流域水量平衡中,蒸发量占降水量的80%,径流量只占降水量的20%;在温暖湿润的长江流域水量平衡中,蒸发量占降水量的48%,径流量占降水量的52%;在处于印度洋西南气流迎风坡的潮湿多雨的雅鲁藏布江流域水量平衡中,蒸发量只占降水量的32%,而径流量占降水量的68%。就水体而言,在湿润多雨地区的湖泊水量平衡中,主要输人和输出水量是入湖径流量和出湖径流量,而湖面蒸发和降水所占的比例很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量平衡中,主要输出水量为湖面蒸发。有些内陆湖甚至没有出湖径流,湖水完全消耗于蒸发。

闭合流域的水量平衡中,输入水量是研究时段内的总降水量(P),输出水量是该时段内的流域总蒸发量(E)和流域出口断面处的总径流量(R),该时段内的流域蓄水变量为△S,则闭合流域在该时段内的水量平衡方程为

P=(E+R)+△S

对多年平均而言,△S接近于零,所以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为

式中,分别为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的多年平均值。对于不闭合流域,在水量平衡方程式中还应计入本流域与相邻流域间的水量交换。

表1所示为世界分区水量平衡,表2为世界各大洲水量平衡,表3为中国水量平衡,表4为中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

杭州市水量平衡测试实施办法

(市城管办二○○七年八月十三日)

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立科学合理的用水制度,促进企业完善节水措施,合理评价用水水平,根据

《杭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29号)、《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则》(GB/T12452),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本市市区范围内的水量平衡测试或节水评估,适用本办法。

各用水单位均应履行节约用水的义务,并按照《杭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的规定,定期开展水

量平衡测试或节水评估。

二、市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本办法。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市区水量平衡测试或节

水评估的监督管理工作。

三、水平衡是以用水单位为考察对象的水量平衡,即该单位各用水系统的输入水量之和等于输出水量

之和。

水量平衡测试是对用水单位的各用水系统进行实际测试,确定其各用水系统的水量值,并根据其输入

水量与输出水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分析用水节水的合理水平。

节水评估是对用水性质比较单一、月用水量较少的用水单位开展的一项简易、便捷的节水评价方法,

具体评估方法由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制定。

四、月用水量5000立方米以上的用水单位应当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水量平衡测试。月用水量5000立方米以下的用水单位应当至少每5年进行一次水量平衡测试或节水评估。

当用水单位因扩建、改建、产品结构调整、改变用水性质等原因而要求调整用水计划,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用水单位进行水量平衡复测或节水评估。

用水单位或专业水量平衡测试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则》(GB/T12452)的规定进行测试。

五、不同性质的用水应分表计量,用水单位每个用水单元和用水设备应按水量平衡测试要求安装计量设施,并符合日常用水节水管理要求。

用水计量设施应完好无损、计量准确,符合国家标准。

六、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应定期制定用水单位水量平衡测试工作年度计划,并及时通知用水单位。

用水单位应当按照计划要求的时间完成本单位水量平衡测试工作。需要调整测试时间的,应当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两个月内,向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测试单位应当在完成测试准备工作进入测试前一周将测试工作的时间安排报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可酌情组织现场抽查。

七、不同类别的单位用户,其水量平衡测试及审核办法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八、列入水量平衡测试或节水评估的用水单位可自行组织测试或评估,也可委托专业水量平衡测试单位进行测试或评估。从事水量平衡测试或节水评估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供水、节水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并经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的水量平衡测试培训考核合格。

九、水量平衡测试报告应包括管网图、用水工艺流程图、各级水表的配备率、用水性质构成、水量平衡差、合理用水水平、用水单耗、节水整改措施方案等内容,应当使用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统一制定的示范文本编制报告书。

十、水量平衡测试是分析用水单位科学合理用水的重要手段,也是调整用水单位用水计划的重要依据。水量平衡测试填报的测试数据必须实事求是、真实可靠。弄虚作假骗取用水计划调整的,调整的用水计划取消,并给予通报。

十一、用水单位应及时将水量平衡测试或节水评估结果报送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备案。对不符合要求的,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应当通知用水单位进行复测。

十二、用水单位经水量平衡测试发现有不合理用水的,应当按照节约用水管理机构确认的整改方案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

整改期间,其用水计划按照整改前实测的合理用水水平确定;整改完成后,其用水计划按照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审核的合理用水水平调整用水计划。

十三、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专业测试单位应当建立和健全保密制度,并对测试单位的相关资料保密。

十四、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按规定下达用水单位开展水量平衡测试计划,凡超过规定年限未做水量平衡测试或节水评估的用水单位,不予调整用水计划。

十五、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必须忠于职守,秉公办事。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按照管理权限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六、萧山、余杭区的水量平衡测试可参照本办法施行。

十七、本办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附录A 水量平衡测试报告书格式(参考件)

时间:2007-01-31 来源:作者:

测定日期年月

企业名称

隶属

一、水量平衡测试的计算公式

1.用水量(Y)公式:Y=Q+C

2.取水量(Q)公式:Q=Q产+Q生Q=Y-C

3.排水量(P)公式:P=P产+P生P=Q-H

4.耗水量(H)公式:H=H产+H生H=Q-P

5.重复利用水量(C)公式:C=Y-O C=C产+C生

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Φ)公式:

7.冷却水循环率(R冷)公式:

8.工艺水回用率(R工)公式:

Q产—生产取水量Q生—生活取水量P产—生产排水量

P生—生活排水量C冷—冷却水循环量C工—工艺水回用量

Y工—工艺水用水量Y冷—冷却水用水量H产—生产耗水量

H生—生活耗水量

注:各水量定义见《工业用水分类与定义》标准(CJ40—1999)。

二、企业基本概况

(规模、产值、产量、主要产品、设备能力及能源消耗、已实现的节水措施等等)

三、本企业用水水源情况

四、本企业历年用水情况

五、全厂各类用水情况分析表

六、全厂给水排水管网图包括:

自来水管、井水管、河水管、回水管、排污管、冷却塔、储水池、水表等。

七、全厂水量平衡图

八、全厂水量平衡测试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