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选修6过关检测第四章生态环境保

高中地理选修6过关检测第四章生态环境保

高中地理选修6过关检测第四章生态环境保
高中地理选修6过关检测第四章生态环境保

第四章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单项选择题(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F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第1~2题。

C.农业结构复杂

D.注重生态保护

2. 进入20世纪该区域()。

A. 气候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

解析:第1题,对照图中该时间段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可知,原始林地比重锐减,耕地比重迅速增加,因此可判断出该区域经历了大规模垦殖的过程。第2题,1900年之后,耕地比重下降草地比重相对恒定,次生林地比重渐增,说明该地正在实施“退耕还林”的措施。

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 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 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 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

~1780年该区域(

B.经历了移民开垦

1700 1750 1800 LK5O 1W0 1950 2000 年

上地利用笫拘尺

100

图例昌擁■铜

。水曲站*丁业中七口秒感

B. 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

C. 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

D.人类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植被的破坏

解析:第3题,主要考查对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土壤盐碱化知识的再现能力。这里气候干旱 蒸发旺盛,如果经常大水漫灌,易导致土壤盐碱化。 第4题,B 处为毛乌素沙地,产生的原因主 要是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植被的破坏。 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南、北农牧交错带的位置。读图完成第

5. 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 降水 B.温度 C.地形 D.光照

6. 北方农牧交错带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

A.

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 土地荒漠化严重

D.湿地大面积消失

解析:第5题,读图分析可知,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降水。 第6题,由于北

方农牧交错带降水较少,加上人类大规模的垦殖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 答案: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

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 纳帕海和

碧塔海(如图)是我国新增的4处重要湿地。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 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软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 ,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

,完成第7~8题。

5~6 题。

)

°

7. 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 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 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 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 都濒临长江,常因长江洪水泛滥而积水

8. 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A. 修筑梯田,种植作物,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 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 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 加大保护投入,建湿地公园,增加收入

解析:第7题,图中4处湿地虽在长江两侧分布,但因地势较高,因此长江洪水泛滥并不能导致四地积水。第8题,在坡度大的山坡上任意修筑梯田、种植作物,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可以从打坝蓄水、建造湿地公园、发展旅游等方面进行湿地保护和发展经济。

答案:

读“某一时期内黄河入海口海岸变迁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IIS.O^E

9. 图示时期内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趋势及主要原因分别是()。

A. 逐渐增大黄河含沙量大,大量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淤积严重

B. 逐渐减小黄河入海口流水侵蚀严重

C. 逐渐增大为促进经济发展,在黄河入海口附近围海造陆

D. 逐渐减小为加快对外交往而开挖海岸,修建港口

10. 黄河入海口每年新增许多湿地,关于湿地生态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热容量减小,温差减小②保持生物多样性③涵养水源④使黄河入海泥沙大大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9题,由图中海岸线位置的变动可知,图示时期内,黄河三角洲面积在逐渐增大,这主要与黄河泥沙在入海口附近大量沉积有关。第10题,湿地具有涵养和净化水源、调节气候(热容量增大,温差减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对入海泥沙则无多大影响。

答案:

有人说,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的优质水稻若申请专利,他将超过比尔?盖茨成为全球首富,而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的水稻良种是利用我国西南深山的野生水稻基因杂交产生的。据此完成第11~14题。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重大,人类应加以保护

B. 人类只需要保护对人类有贡献的物种

C. 解决粮食问题,发展农业生产不需要科技创新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2. 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优质水稻的实验地点应在()。

A. 西北地区,温差大,有利于水稻中营养物质的积累

B. 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紫外线强,可促使水稻基因突变

C. 海南岛,生长期长,可缩短实验的时间

37.外

D. 东北地区,可利用肥沃的黑土地培育优质水稻

13. 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反映了()。

A. 要保护全球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B. 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资源储备的一种方式

C. 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D?生物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是无限的

14. 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A?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丰富

B. 国家政策和措施

C.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D. 农业技术进步

解析:第11题,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应加以保护;物种的作用不仅仅是对人类的影响,还有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因此人类不能仅保护对人类有贡献的物种;要解决粮食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就要科技创新。第12题,生物育种应在低纬度地区进行,因为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可加快育种速度。第13题,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正反映了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资源储备的一种方式。第14题,农业技术进步是杂交水稻成功进行的基础。

答案:

读“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5~16题。

15. 图中A C D E四个生态脆弱区共同存在的生态问题为()。

A.森林破坏

B.水土流失

C.草场退化

D.生物多样性锐减

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形成原因包括()。

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②地处第二、三级阶梯之间③土地贫瘠、植被稀少④河流稀少

多为季节性河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15题,四个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较多且集中于夏季;且都有山地或丘陵的分布,具备水土流失发生的条件。第16题,B地区地处西北内陆地区,位于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河流多为内流河。

答案:

读下图,完成第17~18题。

17. 该区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草场退化

C.生物多样性锐减

D. 土壤侵蚀

18. 与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无关的因素是(

A.夏季多暴雨

B.黄土土质疏松

C.植被破坏严重

D.春季多大风

区。本区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就是土壤侵蚀。第18题,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和

夏季多暴雨是本区城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解析:第17题,通过经纬网图以及河流形态分析,此图范围为山西、陕西两省,属于黄土高原答案:

(2011 ?天津文综)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

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

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第

19~20题。

■屯击功豁直

—地表崎岖、降水少

光照充足、风沙小

气候湿润、林地多

19. 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

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草原广布、温差大

20. 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解析:d、g均为山地、丘陵地带,降水多,以林地为主;a、b均为绿洲;c为典型草原;f为林草过渡地带;e处冰川广布,水源充足,为众多大江、大河发源地。

答案:

二、综合题(共40分)

21. (10分)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