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痛的疗效观察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痛的疗效观察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痛的疗效观察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痛的疗效观察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痛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对胃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66例胃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维酶素、果胶铋,治疗组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进行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21.21%,总有效率为90.91%,不良反应率为12.12%;对照组分别为12.12%,69.70%和21.21%,经统计分析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胃痛患者用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是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胃痛;疗效

胃痛是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胃脘部疼痛的病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包括现代医学的胃溃疡、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溃疡等病【1】。其病因复杂,相关脏腑相互影响,证型较多,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其疗效好坏与辩证准确拟方用药,病者体质等多种因素相关,临床上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胃痛疗效确切。本文就我院33例胃痛患者用柴胡疏肝散治疗的疗效进行以下探讨。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66例胃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9例, 女27 例,年龄平均为55岁, 所选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痛诊断标准[2]。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其中例,萎缩性胃炎6例,浅表性胃炎3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6 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21例。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治疗组33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等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33例患者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进行治疗,主要有柴胡10,党参20,炒白术12,枳壳15,白芍15,蒲公英25,延胡索15,川芎10,陈皮10,生甘草10,随证加味进行治疗。如泛酸严重者加黄连,贝母,乌贼骨;气郁重者,加元胡,川楝子;胃热重,加川连,知母;肝经郁热加川连,川楝子,山栀,丹皮;食滞者,加神曲,山楂,脾胃虚寒者重用党参,加桂枝,附子;胃阴虚者,加麦冬,沙参,玉竹,白芍;合并胆囊炎者加路路通,金钱草;兼风寒表证加防风、荆芥;呃逆、呕吐者加法夏、竹茹;兼瘀者加五灵脂、三七,九香虫等。每日1 剂,水煎2次,早晚2次餐后2 h 温服,1个月为1个疗程, 服药期间,避免吃如过辣、过热、过冷、烈性酒等各种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舒畅情志,最好能够戒烟【3】。2.2对照组所有患者服用西药维酶素1.2 g,每日3次,果胶铋100mg,每日3次,口服。治疗一个月为1个疗程。2.3 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每两周复诊1次,每次复诊记录患者的症状以作疗效评价分析。2.4 疗效评价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痛疗效标准:①治愈:胃痛及其他症状消失,X 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②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X 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有好转;③未愈:症状无改善,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无变化。3统计学方法

柴胡舒肝散的功效有哪些

柴胡舒肝散的功效有哪些 柴胡舒肝散是用柴胡做出来的一种中药,柴胡舒肝散的功效想必大家对此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果对此不了解,就无法更加充分了发挥柴胡的功效作用,柴胡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预防流行感冒,长期食用,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我们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力,避免一系列不必要疾病的侵袭,来简述一下柴胡舒肝散的功效有哪些吧。 1柴胡属于中药,主要功效是疏风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等,主要用于外感表征发热,用于肝气瘀滞,月经不调,两胁胀痛,用于中气下陷等。 2.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有疏散退热,舒肝,升阳之功能。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症。近代研究多用于治疗流感病毒、结核杆菌、疟原虫所引起的疾病。 3.(一)解热抗炎: 柴胡有显著的中枢性解热降温作用,其有效成分与所含的皂苷和挥发油有关。 北柴胡皂苷和其挥发油、柴胡粗皂苷、柴胡皂苷元A、山柰苷等对小鼠实验性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血管通透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二)镇静、镇痛、抗癫痫:柴胡粗皂苷、皂苷元A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并能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并对小鼠实验性疼痛有明

显的镇痛作用。 4.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等症。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常与黄芩、半夏等同用;治感冒发热,与葛根、石膏、黄芩配伍。用于肝气郁结、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等。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等药同用。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症。配党参、黄芪、升麻等。 柴胡舒肝散的功效有哪些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竹叶柴胡为我们造福,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希望大家都能够仔细的了解一下以上介绍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将以上的内容分享给给更多的朋友们。

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 文章目录*一、柴胡疏肝散概述*二、柴胡疏肝散功能主治*三、柴胡疏肝散服用方法*四、柴胡疏肝散副作用*五、柴胡疏肝散注意事项*六、柴胡疏肝散药典记载 柴胡疏肝散概述 1、定义柴胡疏肝散,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 2、别名柴胡疏肝散。 3、组方柴胡疏肝散主要由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中药材组成。 4、制法陈皮(醋炒)、柴胡6g,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4.5g,甘草(炙)1.5g。以上药水煎服。 5、性状本品为药水状。 柴胡疏肝散功能主治 1、功效作用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其经脉布胁肋循少腹。若

情志不遂,木失条达,则致肝气郁结,经气不利,故见胁肋疼痛,胸闷,脘腹胀满;肝失疏泄,则情志抑郁易怒,善太息;脉弦为肝郁不舒之征。遵《内经》“木郁达之”之旨,治宜疏肝理气之法。方中以柴胡功善疏肝解郁,用以为君。香附理气疏肝而止痛,川芎活血行气以止痛,二药相合,助柴胡以解肝经之郁滞,并增行气活血止痛之效,共为臣药。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 2、临床应用临床用于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等症。 柴胡疏肝散服用方法 1、适宜人群适宜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等患者。 2、用法用量陈皮(醋炒)、柴胡6g,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4.5g,甘草(炙)1.5g。水一盅半,煎八分,食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柴胡疏肝散副作用一般无副作用,但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胃痛治疗大法

胃痛治疗大法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剑突以下,脐以上胃脘部常发生疼痛为主证,并伴有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一种病证。现代西医学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痉挛、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均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论治,必要时结合辨病处理。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宜降,以和为顺。中医认为胃脘痛的形成多由于饮食不当,情绪失调,脾胃素虚或外邪犯胃等,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痛则痛,病理变化属于“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临床特征 主症: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不同的性质。 兼症: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 发病年龄:以中青年居多。 病史: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恼怒·劳累·暴饮暴食·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 胃痛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审证求因,辩证施治,分别不同情况,配合疏肝、消食、温散、益气诸法。 理气和胃为之基本之法 胃脘痛其发病原因不论寒热虚实,无不贯串一“气”字。如《素问·至

真要大论》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景岳全书》曰:“胃脘痛症,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乎气。”胃气以和降为顺,气不和则滞,不降则逆,不通则痛。民间有将胃痛称为“胃气痛”或“肝胃气痛”的,它突出“气”字为本病病机的关键所在。故理气和胃是胃脘痛的基本治法。处方擅用四逆散加金铃子散加炒谷麦芽。 治胃又善通降之法 胃为六腑之一,以通为用,胃气“下行为顺”。叶天士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因此,治胃之关键还在于胃之通降,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降则传导失职,壅滞为痛为患。然“通”字之意,须全面理解,如《医学真传》云:“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活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则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泄下为通则妄矣。” 脾胃同病法宜兼顾 脾胃同为后天之本,其居中焦,故常见脾胃同病。但“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宜升宜健;胃为阳土,得阴自安,宜用甘平或甘柔濡润,以养胃阴。”两者协调为用,乃中和之枢纽。临证每用和法统之,健脾用运法,降胃用通法,通运结合,兼而顾之,燮和中焦。 养生指导 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生化之源,故应善加保护。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45例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45例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设对照组45例,以法莫替丁和胃铋治治疗,治疗组45例,给予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 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 %,两组 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 治疗组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 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脘痛;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 前言:胃脘痛多是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临床常见的 多发病,病程较长,严重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 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导致胃脘痛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本文以柴胡疏肝 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就诊的胃脘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 组患者人数各45例。治疗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24~71岁,病程1~5年,胃溃疡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2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 25~72岁,病程1~7年,胃溃疡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5例。组患 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20 mg/次,2次/d;胃铋治20 mg/次,3次/d;对于感染了幽门螺杆 菌的HP阳性患者,加用阿莫西林0.5 mg/次,3次/d。治疗组: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 胃脘痛,组成:柴胡、枳壳、香附、川芎、白术各10 g,白芍20 g,陈皮12 g,党参、茯苓 各15 g,炙甘草6 g,水煎服,l剂/d,150 ml/次,2次/d。随证加减:胃痛较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0 g,以理气止痛;泛酸添加黄连6 g、吴茱萸5 g、海螵蛸12 g,以中和胃酸;胃脘灼热、口苦口干,则添加黄芩10 g、黄连6 g,清胃泻热;恶心、呕吐,给予半夏10 g、竹茹各10 g,化痰止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在治疗结束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1.3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胃脘痛疗效评定。治愈: 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有好转:未愈:症状无改善,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 检查无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柴胡疏肝散和逍遥丸可以一起吃吗

柴胡疏肝散和逍遥丸可以一起吃吗 柴胡疏肝散和逍遥丸都是比较常见的中成药,它们都属于行气活血的药物,在疏肝理气解郁等方面的作用都是不错的,如果想要同时服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一起用药可能能够增强药物的药效,但是也要了解一些药物的副作用问题,在用药期间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 ★柴胡疏肝散和逍遥丸可以一起吃吗柴胡疏肝散和逍遥丸 都属于行气活血的药物,柴胡疏肝散的主要功效是疏肝行气,活血止痛,可以治疗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等病症。逍遥丸则主要是用来为肝郁脾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的,在中医中经常用来调和肝脾,有保肝、抗抑郁、调节内分泌和抗应激素等作用。 但是脾胃虚寒,脘腹冷疼,大便溏簿者,是不可以服用加味逍遥丸的。 两方的君药均为柴胡,该药疏散退热,升阳舒肝。柴胡成分

主要含柴胡皂苷,有效强的溶血作用。如果没有中医师随访指导下,这两种药是不能长期服用的。正所谓是药三分毒,而且服用多种药物产生的毒性更是没有办法预想的。如果想要知道两者是不是能够一起服用,最好还是到正规的医院检查完后再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千万不要擅自服用药物。 ★柴胡疏肝散是什么柴胡疏肝散听名字就知道是疏肝理气 的方剂,组成包括陈皮(醋炒)、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香附4.5克。主要的功能是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现代的人会用来治疗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胁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等病症。 因为这是一中药方剂,所以服用的方法是煎服,用水二盅,煎八分,在吃饭之后服用,效果比较好。 如果是有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症状的人,可以用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胆道疾病48例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胆道疾病48例 肝胆道疾病多系肝胆湿热蕴结,肝气郁结,胆气不降,气滞血瘀或砂石虫体阴塞胆道,气机不畅所致。笔者近几年来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本病,取得较好效果。现将48例临床治疗观察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15例,女33例,年龄17~65岁,以中年妇女为多,病程3天-10年。本组病例多有发热、畏寒,恶心吐呕,纳呆,厌油腻,腹部胀满疼痛,以右上腹疼痛为甚,痛剧时可向肩背部放射痛,大便多秘结,小便短赤,部分有皮肤巩膜黄染,舌质多红,苔多黄腻或黄白相兼,脉多弦滑数,右上腹部均有压痛,莫菲氏征多阳性,B超检查多有胆囊增大,胆壁增厚,胆汁混浊或胆总管扩张等阳性征。 二、治疗方法 1、基础方: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子、郁金、茵陈、金钱草、甘草。 2、随证加减:热甚酌加栀子、蒲公英、黄芩、大黄;湿甚者加川黄连,生茵陈,酌加苡仁、茯苓、车前、木通;肝郁气滞者酌加青皮,佛手;肝郁脾虚者酌加白术、茯苓、党参。痛甚者加重白芍,徐长卿,川连子,酌加延胡索、木香。血瘀者酌加桃仁、丹参、赤芍、大黄;胆石者加重金钱草,酌加内金、海金砂。蛔虫梗塞者酌加乌梅、川楝子、槟榔。 3、用法:每天1剂,水煎3次分服。 三、治疗结果

本组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40例;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好转)6例;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 四、病案举例 例一:金某,女,42岁,老师,2006年2月21日入院,住院号:112157,入院诊断:急性胆囊炎。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胀满不适,疼痛伴阵发性加剧,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胃纳差,厌油腻,小便短赤,大便2天未解,无明显发热畏寒,曾在当地卫生院治疗(亮菌甲素)等药物,但未见好转而转入院。 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尚软,右上腹压痛,轻反跳痛,莫菲氏征阳性,舌质红,苔微黄,脉弦滑,B超报告,胆囊约6.8㎝×3.7㎝,囊内未见异物反射,提示急性胆囊炎,审证参脉,此乃肝胆湿热蕴结,气失舒展。治宜疏肝理气,通腑泄热,止痛,处方:柴胡10g,白芍30g,徐长卿20,枳实10g,茯苓20g,香附子10,川连子15,延胡10g,川朴10g,甘草6g,茵陈20g,大黄5g。服3剂后,上腹部疼痛、腹胀明显减轻,恶心呕吐消失,食欲增进,大便每天1次,再服4剂,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住院8天痊愈出院。 例二:李某,女,47岁,2006年5月7日入院。入院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有慢性胆囊炎病史5年,近5天来食欲不振,厌油腻,睡眠欠佳,发热畏寒,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并放射至肩背部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大便3天未解,小便短赤。在当地治疗无效而入院。检查:体温37.90C,脉搏90次/分,皮

胃痛治疗大法

胃痛定义:胃脘痛简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是临床脾胃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疼痛性质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灼痛或痛 连胁背等。常伴有胃脘胀满,嗳气或反酸,恶心呕吐,纳呆,便秘或便溏,神疲乏 力,面黄消瘦,甚至呕血,便血等。 “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 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并首先提出胃脘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 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灵枢·经脉》“脾, 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 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现代西医学中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 良,胃黏膜脱垂,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胆道疾患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 状者,皆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 胃脘痛发生的原因:1.) 外感寒、热、湿诸邪,内客于胃,皆可致胃脘气机阻 滞,不通则痛。其中尤以寒邪为多。如《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 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络急引,故痛”。2.) 饮食不节,或过饥过饱,损伤脾胃, 胃气壅滞,致胃失和降,不通则痛。五味过极,辛辣无度,肥甘厚腻,饮酒如浆, 则蕴湿生热,伤脾碍胃,气机壅滞。如《医学正传·胃脘痛》“致病之由,多由纵 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 痛”。3.) 情志不畅-----忧思恼怒,伤肝损脾,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脾失健运, 胃气阻滞,均致胃失和降,而发胃痛。如《沈氏尊生书·胃痛》:“胃痛,邪干胃 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气滞日久或久痛入络, 可致胃络血瘀。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 4.) 素体脾虚----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及运化水谷,若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 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 胃痛的辨证要点: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实者多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虚者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为寒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为热证。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胃痛的治疗原则: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再分虚实施治。属于胃寒者,散寒即所谓通;属于食停者,消食即所谓通;属于气滞者,理气即所谓通;属于热郁者,泄热即所谓通;属于血瘀者,化瘀即所谓通;属于阴虚者,益胃养阴即所谓通;属于阳虚者,温运脾阳即所谓通。根据不同病机而采取相应治法,才能善用“通”法虚寒,失其温养而发生疼痛。胃痛的常见证型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8-07-18T14:31:35.12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12期作者:李艳飞[导读]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铁力市朗乡镇医院黑龙江铁力市 152519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胃脘痛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法莫替丁、胃铋治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应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关键词】:胃脘痛;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临床疗效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epigastric pain by Bupleurum and Liver Sanhe Siguenzi Decoction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upleurum sulfurs liver and four gentlemen's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tomachache. Methods: 108 patients with epigastric pain were selected from August 2016 to July 2017,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study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of 54 patients. The controlgroup was treated with famoitidine and stomach bismuth, and the combine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haihu Shugan Sanhe Four Gentlemen Decoct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CM syndrome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4.44 %,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9.63 %.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the TCM syndromes sco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the decrease of TCM score was more significa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haihu shuhesi four gentleman decoction can achieve significant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epigastric pai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has the value of widely promoting and apply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Stomach pain; Bupleurum sparse liver scattered; Four gentlemen soup; Clinical efficacy 研究认为,胃脘痛的发生与发展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或受寒等密切相关。而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也使得胃脘痛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常规西医治疗胃脘痛虽具有一定疗效,但是远期效果欠佳,且极易反复发作[1]。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科观察分析了应用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联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胃脘痛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51.8±8.4)岁,病程9个月-18年,平均病程(8.3± 2.0)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51.5±7.9)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病程(8.5±2.1)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措施,法莫替丁20 mg,1日2次;胃必治200 mg,1日3次;阿莫西林0.5 mg,1日3次。研究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联合进行治疗,具体中药药方为:白芍20 g,茯苓以及党参各15 g,柴胡、香附、川芎、枳壳以及白术各10 g,炙甘草6 g;对于胃痛严重者加川楝子和延胡索,对于反酸者加海螵蛸、吴以及萸、黄连,对于胃脘灼热者加黄连和黄岑,对于恶心呕吐者加竹茹和半夏;水煎服,早晚2次口服用,1日1剂。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价两组患者得人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的主次症状完全消失、舌脉疾病恢复正常,且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正常为临床治愈;患者治疗后的主次症状改善,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为有效;患者治疗后的主次症无改变为无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来表示,组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组内的的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如表2所示,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x±s,分)

中医疏肝方

中医疏肝方 一、四逆散 【来源】汉代张仲景《伤寒论》 【组成】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肝脾气郁证。症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现代常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胰腺炎、急性胃炎、急性阑尾炎、肋间神经痛等属于肝郁脾滞者。 【方解】柴胡既可疏肝解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为君药。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配,一升一敛,使郁透解而不伤阴,为臣药。佐以枳实行气散结,以增强舒畅气机之效。炙甘草缓急和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使。 【临证发挥】临证中用此方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病。临床常用治疗肝胃不和的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即由本方化裁而来。 临证中加乌贝散(乌贼骨、浙贝母)制酸止痛,疼痛严重时加延胡索、香附、乌药、川楝子等行气活血止痛。因四逆散中有芍药、甘草,芍药味酸,甘草味甘,酸甘相合既可化阴又可止痛,此即仲景之芍药甘草汤,对缓解平滑肌痉挛有很好的疗效。 对于胆囊炎患者,用此方加金钱草、川楝子、乌药、丹参、香附等,可利胆行气、活血止痛。胆囊结石者加鸡内金、广金钱草、海金沙、川楝子、郁金、延胡索等利胆排石。

二、柴胡疏肝散 【来源】明代叶文龄《医学统旨》 【组成】柴胡、枳壳、芍药、川芎、香附、陈皮、甘草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症见胁肋胀痛,胸闷不适,喜太息,情志抑郁,心烦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现代常用于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胁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 【方解】方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服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痛止而诸症亦除。【临证发挥】临证见有肝胃不和之胃痛,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效果尤佳。另外,对肝气郁滞之胸痹、胁痛,运用柴胡疏肝散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品,效果显著;对妇人之乳腺增生、月经前期乳房胀痛之症,采用柴胡疏肝散合逍遥丸加减,功效倍增。 三、逍遥散 【来源】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甘草、生姜、薄荷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肝郁血虚证。症见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现代常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不孕症、子宫肌瘤等属肝郁血虚脾弱者。

胃病的发病原因及有效营养调理方法

胃病的发病原因,非常有效营养调理治疗方法,好好照顾自己的胃 一胃病的发病原因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比如:营养的不均衡和不充足,饮食上饱一餐饥一顿,长期的药物刺激对黏膜组织的损害,长期的处于应急反应中,如性格比较完美的人和有洁癖的人,以及经常容易生气,经常容易紧张压抑的人,经常容易负面情绪,再有长期的烟酒,及化学食品的刺激,都会成为胃病发病的原因。尤其是那些性子急,容易紧张且长期精神压抑的人,更较常人易发胃病。因为人体的本能是,在遭遇应急反应时,身体首先调用的是黏膜组织的营养物质,把它拿去先进行应急反应。同时关闭胃的一些功能,使胃出现一些生理性的不适症状。值得注意的是,长期的调用这里的粘膜组织,加上供给身体黏膜组织细胞的材料不足,造成这里的组织细胞更新的速度很慢,也就是说胃的粘膜细胞更新的速度慢,粘膜细胞死亡的速度,远远大于胃粘膜细胞生长的速度,结果就造成了对胃的慢性损害,这种日结月累的损伤,如果长期得不到正确的材料来修复,或材料来源不足,就会慢慢出现一些病变和症状的发生,病变诸如急慢性胃炎等。症状诸如: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甚至呕血黑便。 二认识胃的构造及消化功能 胃的疾病属于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胃分为喷们、胃底、胃体、幽门等部分,喷门与食管相连接,幽门与十二指肠相接,幽门具有发达的括约肌,可以有节制地使胃内的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同时,它又能阻止十二指肠内的内容物反流入胃,胃壁分四层,即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层。胃壁上的细胞还分泌二种黏液来保护胃壁,以免自己被自己分泌的酸性胃液所消化。胃的粘膜层含有丰富的腺体,可以分泌盐酸和内因子、蛋白酶厡及碱性黏液。胃的幽门还分泌一种胃泌素。而且胃还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正常情况下可容纳食物1-2L,胃的主要功能包括暂时储存食物,通过胃蠕动对食物进行机械性的搅拌,实现物理性的消化,同时胃器官还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临床体会

40内蒙古中医药 便干。成人still病总以湿热为其发病关键,临床可出现以热邪或湿邪 为主的病变特点,本病表现以热毒内盛为主,兼夹湿邪的发病特点。方中重用大青叶、石膏,气营两清,治亢盛之热毒。辅以金银花、熟大 黄、白花蛇舌草、大血藤等加强清热解毒之力。热毒内迫营血而耗血 动血,故选用槐花、生地黄、牡丹皮等,加强清热凉血、活血消肿之功。以车前草、生薏苡仁、黄芩等,重在祛湿,湿邪得去,热郁可解,热毒自 消。羌活及独活可祛风胜湿止痛,通利四肢关节。本病发病多为正虚 无力抗邪,邪气内留,故选用黄芪补气,扶正祛邪外出。诸药合用,共 成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除湿利关节之妙。 参考文献 [1]金军,赵金荣,郭立中.周仲瑛教授治疗成人Still病验案1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2). [2] 孙元莹,赵新广,刘丹卓,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Still病34例J].福建中医药,2008,39(1). [3] 郭锦晨,刘健,汪元.刘健运用清热利湿法治疗成人still病的经验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18(6):652-654. [4]康成辰,张立亭.张立亭治疗成人still病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3):250. [5] 刘冬博,王祥麒.王祥麒教授治疗still病的经验J].光明中医,2012,27(3):449. [6] 陈孝银,李恩庆.外感湿热邪气病因多样性及证治规律探讨J].四川 中医,2005,23(2):23-24.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临床体会 吕雪梅1何顺霞2邢德伦2 (1.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垫江408300;2.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垫江408300) 摘要: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的一种病症。其泛指西医学中常见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 疡等疾病。近年来,很多临床报道表明西药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诸多副作用。因此,通过中医辨证,运用中医药治疗胃脘痛,可大大彰显中国 传统医学治疗的优势,同时可克服西药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副作用。近年来,笔者运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取得了较好的临 床疗效。 关键词:胃脘痛;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 中图分类号:R256.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7)15-0040-02 The experience in caihu shugan powder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with weiwantong LV Xue-mei1HE Shun-xia2XING De-lun2 (1. Chongqing dianjiang county traditional Chinese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Dianjiang408300; 2.Chongqing dianjiang county TCM hospital,Dianjiang408300) [Abstract] The pain in the stomach is a symptom of frequent pain in the heart of the upper abdomen.It refers to the common diseases of 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erosive gastritis and stomach ulcers in western medicine.In recent years,many clinical reports have shown that western medicine has many side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Therefore,by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treatment with TCM weiwantong,can greatly highlight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treatment,at the same time can make up for in the process of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side effects.In recent years,I have obtained better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from the use of chai hu's hepatocerent hepatocalgia for the gastric remedy. [Key words] Epigastric pain;liver-qi attacking stomach ;chaihu shugan powder 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的一种病 症。其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如《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是动 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灵 枢?邪气藏府病形》进一步指出“胃病者,腹嗔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 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外台秘要?心痛方》曰:“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 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这里的心痛都 是指胃脘痛。在《伤寒论》中所谓的心下痞,按之濡,或心下痞,按之痛 等,实皆指胃部而言。总之,古代医学文献中凡胃脘痛未独立门户者,多在“心痛”“心腹痛”“心胃痛”等门予以论述。笔者在近几年运用柴 胡疏肝散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临床体会 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肝为刚脏,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忧思恼怒,则气郁而伤 肝,肝木失于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2辨证论治 予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为法,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具体方药 如下:醋柴胡10g、川芎10g、醋香附15g、枳壳10g、白芍30g、郁金15g、 川楝子12g、延胡索20g、三七10g、陈皮10g、甘草6g,方中以柴胡功善 疏肝解郁,为君药;香附、郁金、川楝子、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川芎、三七活血行气止痛,两类药物相合,助君药柴胡解肝经之郁滞,并增 强行气活血之功效,共为臣药;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 柔肝、缓急止痛,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之功效。 3典型病例 例1:赵某,女,49岁,2015年8月因大怒后突然出现胸胁胃脘部 胀满疼痛,就诊于重庆市长寿区某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糜烂性胃 炎。予以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10mg po qd;康复新液10mL po tid治疗 一周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后患者为求中医药治疗,于2015年8月8日就诊于我院门诊。症见:胸胁胃脘部胀痛,伴呃逆、嗳气、心烦易怒、善 太息、纳差,舌苔薄白,脉弦。治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 散加减。处方:醋柴胡10g、川芎10g、醋香附15g、枳壳10g、白芍30g、郁金15g jl|楝子12g、延胡索20g、三七10g、陈皮10g、甘草6g,共7 剂,水煎服,1剂/d。早晚饭后服。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之品,并保 持心情舒畅。2015年8月15日二诊,胸胁胃脘部胀痛较前好转,偶 有嗳气、呃逆,纳食量较前增加,舌淡,苔薄白,脉弦。继服前方7剂。2015年8月22日三诊,胸胁胃脘部疼痛偶有发作,无呃逆、善太息,纳食可,二便调。上方减三七、川楝子、延胡索,改香附12g加海螵蛸 30g继服7剂。2015年8月29日四诊,患者自诉胸胁胃脘部疼痛消 失,精神佳,纳食如常,舌淡、苔薄白、脉微弦。复查胃镜:慢性非萎缩 性胃炎。 例2:张某,男,45岁,2016年4月因饮酒、生气后突然出现胸胁 胃脘部胀痛,就诊于渝北区某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糜烂性胃炎。予 以兰索拉唑片20mg po qd;枸橼酸铋钾胶囊110mg/次,bid,po;治疗一 周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后患者为求中医药治疗,于2016年4月10 日就诊于我院门诊。症见:胸胁胃脘部胀痛,伴纳差、反酸、嗳气、烧

柴胡疏肝散治疗腹痛浅析

柴胡疏肝散治疗腹痛浅析 【摘要】本文总结了笔者对腹痛的病因病机的认识,用柴胡疏肝散以理气行滞,养血调经治疗肝郁气滞型腹痛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内经》最早提出腹痛的病名。〔1〕本病影响患者工作学习,降低生活质量,影响身心健康。本文是笔者在在临床实践中关于治疗本病的经验总结,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诸病源候论》始将腹痛独立辨证,对其病因、证候进行详细表述,“凡腹急痛,此里之有病。”“由腑脏需,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腹痛。”唐氏在《血证论》中曰:“血家腹痛,多是瘀血,另详瘀血门。然有气痛者,以失血之人,气先不和……宜逍遥散加姜黄、香附子、槟榔、天台乌药治之”。《证治亡补·腹痛》谓:“暴触怒气,则两胁先痛而后入腹。”由上可知,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腹中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并为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循行之处,上述诸病因,皆可导致相关脏腑功能失调,使气血郁滞,脉络痹阻,不通则痛,发为腹痛。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则痛。 2 治疗 本病的发生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降低生活质量。本方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同时指导患者放松心情,有助于提高本病的疗效。笔者在临床中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气滞型腹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柴胡疏肝散出自《医学统旨》,为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剂。功能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主治肝气郁滞证,方中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疏肝理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川芎行气活血。诸药合用,使气畅痛止,共奏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效。临证加减:气滞较重,胸胁胀痛者加川楝子、郁金等;同音少腹者加橘核、荔枝核等;肝郁日久化热者加丹皮、栀子等;便秘者加郁李仁等;失眠者加炒酸枣仁、合欢皮等。 3 典型病历 陈某,女,40岁,2010年1月14日初诊。因“小腹胀痛3天”就诊。 首诊:3天前患者因情绪波动出现少腹胀痛,痛无定处,时作时止,无恶心、呕吐,平素烦躁易怒,易上火,纳眠一般,二便常,舌尖红,苔薄黄,脉细弦。本病是由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气机阻滞而痛作。首诊以柴胡疏

柴胡疏肝散

【方名】柴胡疏肝散 【出处】《证治准纪》引《医学统旨》方 【分类】和解剂-调和肝脾 【组成】柴胡(6克)陈皮(6克)川芎(4.5克)香附(4.5克)枳壳(4.5克)芍药(4.5克)炙甘草(1.5克) 【功效】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用法】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禁忌】斟酌。 【方解】柴胡疏肝散证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诸症。方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服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痛止而诸症亦除。 【组成】 柴胡6克、芍药9克、枳壳6克、炙甘草3克、陈皮6克、川芎6克、香附6克。 【主治】 肝气郁结,证见肋胁疼痛,善太息,脉弦。或兼见寒热往来,脘腹胀满,纳呆食少。 【正文】

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调理气机为主药;香附、芍药助柴胡和肝解郁,陈皮、枳壳行气导滞共为方中辅药;川芎理气活血止痛,为方中佐药;炙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具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效。 临床应用: 1.本方是治疗肝气郁结之胁肋疼痛的常用方剂。以胁肋疼痛、太息稍舒、脉弦为辩证要点。 2.瘀血征象明显,加用丹参、失等散;兼有嗳气吞酸、口苦者,加用左金丸;兼有食滞征象者,加用麦芽、鸡内金等。 柴胡疏肝散 【处方】陈皮(醋炒)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香附4.5克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 【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六 页首 《准绳·类方》卷四引《统旨》:柴胡疏肝散 【别名】柴胡舒肝散、柴胡疏肝汤 【处方】柴胡2钱,陈皮(醋炒)2钱,川芎1钱半,芍药1钱半,

中医辨证胃痛的原因和鉴别

中医辨证胃痛的原因和鉴别 胃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胃痛,又称胃脘痛。 本病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颇佳。 古典医籍中对本病的论述始见于《内经》。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谓: 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痛,食饮不下。”《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也说: “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说明胃痛与木气偏胜,肝胃失和有关。《素问,举痛论篇》还阐发了寒邪入侵,引起气血壅滞不通而作胃痛的机理。《伤寒论: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曰: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的“心中疼”,即是胃痛,此为后世辨治寒热错杂胃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后世医家因《内经》胃脘当心而痛一语,往往将心痛与胃痛混为一谈,如《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腹痛》中有九种心痛,九种心痛是虫心痛、注心痛、风心痛、悸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冷心痛、热心痛、去来心痛。这里所说的心痛,实际上多指胃痛而言。《济生方.腹痛门》对胃痛的病因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九种心痛“名虽不同,而其所致皆因外感,内沮七情,或饮啖生冷果实之类,使邪气搏于正气,邪正交击,气道闭塞,郁于中焦,遂成心痛。”《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书,采集了大量医方,其治胃痛,多用辛燥理气之晶,如白豆蔻、砂仁、广薷香、木香、檀香、了香、高良姜、干姜等等。金元时期,《兰室秘藏,卷二》立“胃脘痛”一门,论其病机,则多系饮食劳倦而致脾胃之虚,又为寒邪所伤导致。论其治法,大旨不外益气、温中、理气、和胃等。《丹溪心法.心脾痛》谓: “大凡心膈之痛,须分久,若明知身受寒气,口吃冷物而得病者,于初得之时,当与温散或温利之药;若病之稍久则成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胃痛亦有属热之说,至丹溪而畅明。胃痛与心痛的混淆引起了明代医家的注意,如明代《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中写道: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脘痛验案举隅

柴胡疏肝散治疗胃脘痛验案举隅 标签:柴胡疏肝散;胃脘痛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陈皮、柴胡、川芎、枳壳、芍药、甘草、香附组成,功效疏肝理气解郁,为治疗肝气郁滞证的经典方剂。《谦斋医学讲稿》认为:“本方即四逆散加川芎、香附和血理气,治疗胁痛,寒热往来,专以疏肝为目的。”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香附、川芎理气活血,为臣药;陈皮、枳壳行气导滞,芍药养血柔肝止痛,为佐药;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功,主治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等肝气郁滞之证。近年来,笔者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多种胃脘痛,取得良好效果,现举案例介绍如下。 1 典型病例 1.1 慢性萎缩性胃炎 案例1:患者,女,65岁,2010年10月8日初诊。上腹胀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1月。患者2年前曾在某三甲医院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予西药治疗后病情反复。现症:胃脘胀满时痛、痛连两胁,喜叹息,嗳气,神疲,食少,口干,大便干结,无反酸、口苦、呕吐等,舌黯红,苔少而干,脉弦细。中医诊断:胃脘痛(辨为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证)。治宜疏肝理气、养阴和胃止痛。处方:柴胡10 g,白芍15 g,枳壳10 g,川芎10 g,香附10 g,陈皮12 g,砂仁(后下)10 g,郁金15 g,沙参10 g,麦冬10 g,石斛15 g,甘草10 g。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嘱忌食腌制、烧烤、油炸食品,不饮浓茶。服7剂后,胃痛连胁、嗳气等明显好转,守方去香附、砂仁,加莪术10 g、白花蛇舌草30 g、太子参10 g、山楂10 g,继进30余剂,余症消失。其后以上方增减并改汤为丸,间服2年,复查胃镜正常。 按:慢性萎缩性胃炎与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喜食辛辣肥甘之品等有关,若失治误治,可发展为胃癌。 本案患者证以肝胃不和为主,兼胃阴不足,故治以疏肝理气、养阴和胃止痛为法。方以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砂仁、郁金行气止痛,沙参、麦冬、石斛养阴和胃;久病入络,故加莪术、山楂行气散瘀、健脾和胃,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太子参益气养阴、防止癌变。诸药合用,使肝郁得舒,胃气得和,阴液得养,瘀血得散。先汤后丸,辨证加减,坚持服用,注意禁忌,终使胃痛得愈。 1.2 胆汁反流性胃炎 案例2:患者,男,46岁,2012年7月16日初诊。1年来,患者时感胃脘胀痛,伴呕吐少量黄绿色苦水,嗳气频作,劳累及情绪变化后加重,1周前在某院检查胃镜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予吗丁啉、硫糖铝片口服治疗无效。现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