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

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

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
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

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关系是国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57年以来,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及政策变迁大体分为两大时期:

第一时期为前30年,是封闭半封闭时期。由于中国国内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选择了内向型发展经济的模式。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经济发展道路。这一时期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前期主要与前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保持经济联系,而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经济隔绝状态。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1966—1976)时期,中国经济日趋封闭,对外经济交往基本停顿甚至倒退,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基本隔离。

第二时期为后27年,是改革开放时期。以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中国告别了比较封闭的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经济关系迅速发展,对外经济联系不断扩大。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形式日益丰富,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越来越大,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对外经济联系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的27年,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经济的27年,是中国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27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至2004年的11547亿美元,增长了55倍,年均增长15.6%。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从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1997年的第10位,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9%; 2004年,又进一步上升为第3位, 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 ,这表明中国已经是世界贸易大国之一。对外贸易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外贸依存度由1978年的9.8%上升到2000年的43.8%,2004年进一步上升至70%。其中出口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 4.6%上升到20.3%,进口总值所占比重由 5.2%提高到15.8%,对外贸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

27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以大大高于GDP和世界贸易平均增幅的速度持续增长。1978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206亿美元,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为0.78%。此后,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进出口总额在20世纪80年代以年均11.5%的速度增长。到1990年,进

出口总额已经达到1154.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15位。1990—1996年年均增速达18%。1996年,中国对进出口税制进行了较大改革,相继出台调低出口退税率、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取消部分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实行加工贸易保证金台帐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使外贸的增速减缓,但进出口总额仍达2899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以上,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上升第11位,并连续5年保持这一地位;1997年第一次跃居世界第10位,全年进出口总额达3215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1998年, 受亚洲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进出口总额为3239.23亿美元, 与上一年基本持平。 1999年, 进出口贸易有较大增长,为3606.5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1.3%。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顺差,为292.1亿美元。2000年, 贸易出口明显加快,出口总额2492亿美元, 同比增长27.8%; 进口总额2252亿美元, 同比增长35.8%。进出口相抵, 贸易顺差241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49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4743亿美元。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相应上升到第7位。200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11547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一举跃升至第3位。200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4200亿美元。截止2006年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达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850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

2.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不断改善。以食品、农副产品及原油等为主的初级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53.5%下降到1999年的10.2%, 下降了43.3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则迅速提高,由1978年的46.5%上升到1999年89.8%,上升了43.3个百分点。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显著增长,由1980年的14.1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2274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1.9%, 超过纺织品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中国已经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向工业产品出口国的转变。

应该看到,中国目前的工业产品出口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仍以手表、收音机、照相机、灯具、照明装置为主,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不多。今后要继续扩大出口,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中国沿海开放省市,提出了以品质、品种和品牌为中心的“三品”战略,以高新科技为依托,培育骨干机电产品。此外,大力发展以成套设备为主的技术贸易,如中小型的化肥、水泥及发电厂等成套设备,以适应亚非发展中国家需要,扩大出口。

3.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