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琵琶曲《月儿高》赏析

传统琵琶曲《月儿高》赏析

传统琵琶曲《月儿高》赏析
传统琵琶曲《月儿高》赏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b13467140.html,

传统琵琶曲《月儿高》赏析

作者:林珠萍章淑莲

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12期

《月儿高》是著名琵琶传统大套文曲。在琵琶音乐中素有“武有…十面?(《十面埋伏》),文有…月儿?(《月儿高》)”一说。在以“月”为题的中国传统乐曲中,《月儿高》以其高雅的情趣,隽永的意境,清丽的旋律,严谨的结构,散发出独特的光彩。

《月儿高》最早为套曲形式,载于清嘉庆年间荣斋所编的《弦索备考》(1814年)中,

是用胡琴、琵琶、三弦等乐器演奏的合奏谱。谱后有注曰:“相传唐明皇游月宫闻记之音。”真实作者现已无从稽考。现在流行的谱本源自华秋萍《琵琶谱》(1818),谱中标有12个写景性的小标题。1927年经柳尧章发掘,方为世人所知。解放后彭修文还将此曲改编为民族器乐

合奏曲,保存了原曲的结构、旋律和风格,并增添了箫、二胡等抒情性乐器,使得音色更为柔和恬美,音响更为饱满,乐曲更加细腻优美。舞剧《丝路花雨》的音乐也以其作为重要素材。

“月”之母题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这也正是中国人审美心理中崇尚阴柔、和谐、宁静、婉约、隐逸的具体表现。在传统器乐曲中,描写月亮题材的作品主要有:古琴曲《关山月》、《箕山秋月》、《溪山秋月》,琵琶曲《月儿高》、《浔阳夜月》,二胡曲《汉宫秋月》、《月夜》、《二泉映月》,笛子曲《秋湖月夜》,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花好月圆》,广东音乐《平湖秋月》、《三潭映月》、《七星伴月》……月下既有美好的向往,也有幽怨的哀叹,月光下寄寓着宫女的哀怨,游子的乡情,百姓的凄苦,文人的忧思,亲人的期盼……中国人的尚悲、偏爱阴柔审美心理特质,使得中国文人总是祈求在残酷的现实之外寻找一个理想的心灵栖息家园。于是,美好、圣洁、朦胧、遥远、可望不可及的月亮成了人们的心灵诉求和精神寄托对象。

琵琶曲《月儿高》是一首可以与《春江花月夜》媲美,却又有自己独特魅力的优秀乐曲,它所表现的是深阔、空灵之境。中国传统文化“月神”之意象和婉约柔美的审美特征,在《月儿高》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乐曲描绘了月亮从海上升起到西山沉没的各种景致和意韵,既有现实世界的精致刻画,又有梦幻世界的绮丽想象。全曲华丽典雅,极具舞蹈性,有唐代歌舞大曲的韵味。

全曲共有十二段,可分为起、承、转、合四大部分。“起”部包括“海岛冰轮”、“江楼望月”、“海峤踌躇”三段;“承”部包括“银蟾吐彩”、“风露满天”、“素娥旖旎”三段;“转”部包括“皓魄当空”、“琼楼一片”、“银河横渡”三段;“合”部包括“玉宇千层”、“蟾光炯炯” 、“玉兔西沉”三段。全曲为有标题的多段体结构,有点类似于唐代歌舞大曲的体制。

第一段“海岛冰轮”是散板的引序,琵琶以右手轮指的技法从慢到快,由弱到强,宽广的旋律层层递升,犹如一轮明月从海上冉冉升起,把人们带到一种朦胧变幻的意境中去,为主题音乐的出现做了充分的铺垫。

对《琵琶行》的赏析

对《琵琶行》的赏析 琵琶行 赏析 题解: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深秋。白居易 时年四十五岁,在江州任司马。州司马是州刺史的佐官,掌管军事,但白居 易此时是有虚职而无实权。白居易无辜遭贬江州司马后,开始还恬然自安,与三 五知己登山游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浔阳江头,他遇到一位来自京都、漂泊江 湖的琵琶女,往还之际,顿生强烈的天涯沦落之感。这首长篇叙事诗,正是有感 而发。正如《唐宋诗醇》所说:“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 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情哀以思,其辞丽以则。” 读这首叙事诗,不能忽略序言。序言不仅交代了时间、背景和写作原因,而 且巧妙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为我们准确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起到了提示作用。 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船中夜弹琵 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 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 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 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实际 上,这首长诗共六百一十六个字,“二”当为“六”字的传刻之误。宋人戴复古 在《石屏詩集》卷一《琵琶行》里已经指出:“一写六百十六字。” 诗题又作《琵琶引》。琵琶,弹拨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 传入中国。 发展到隋唐, 已成为非常流行的乐器, 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 都常有它。作为文化范畴内的琵琶,从它问世之日起,就往往与伤悲事件相联。 “行”和“引”,都是古乐府的诗体,与“歌”体相近,故常称歌行体。 句解: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夜晚在浔阳江头送客人,秋风吹着枫叶和荻花,传来瑟瑟之声。开篇首句, 只寥寥七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时间(夜)、事件 (送客)全部概括其中,言简而意明。后一句作秋夜送客的环境烘染和渲染,使 诗一开头就带着凄冷苍茫的意味。“黯然伤神者,唯别而已矣”,在这里,秋夜 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从景中委婉传出。“浔阳江”,是长江流经江西九江的一
1 / 12

琵琶行鉴赏 论文

白居易《琵琶行》赏析 白居易尤为著名的是属于感伤诗的两篇长篇歌行,即《长恨歌》和《琵琶行》,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琵琶行》写于元和十一年秋,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的第二年。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的“国辱”,首先上书请求捕贼。当时他的官职是赞善大夫,权贵们便指责他不应越职奏事。又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名教。白居易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其实他得罪的真正原因,还是在于他写的那些针砭时政的讽谕诗,早已引起权贵们的忌恨。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这次打击给白居易的心灵留下很深的创伤,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体验了社会的残酷和世态的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正无处倾诉,恰巧遇到这原为歌妓的商人妇,听到她的富有感情的弹奏,知道了她的悲凉的身世,诗人那压抑已久的感情便像开了闸的河水,一起倾泻而出。琵琶女和诗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不相同,两人的遭遇也各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属于不同的社会问题,但诗人还是把她引为同调,引为知己,说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深挚的话来,这说明诗人对被侮辱的女性抱着同情与尊重的态度,一个封建官僚能够这样是很不容易了。 全篇是写诗人在寻阳江边送客时,遇到一个从京城流落此处的善弹琵琶的倡女。诗人听她弹琵琶感伤身世,也引起自身的贬谪之感。诗人与琵琶女虽有官、妓的悬别,遭遇却有类似点。他们都曾在京师,都曾有过盛时,又都经历了天涯沦落,“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以写来楚楚动人。 诗分为四段: 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为第一段,写江边送客而遇倡女,邀请过船弹奏琵琶。 “寻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寻阳”是当时江州的治所,今江西九江市。“寻阳江”即称寻阳北的一段长江。首句单刀直入,点明江边夜中送客,妙在次句环境的烘托。夜里,又是一片瑟瑟秋风,枫叶和荻花在风中摇曳,沙沙作响,色调黯淡,气象萧索,是主客凄凉伤别情绪的最好的衬托。“荻”是生长在水边的一种植物。“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当主人下了马,客人登上船,举杯饯别时,却连助兴的音乐也没有。“管”指管乐器,“弦”指弦乐器,“管弦”即泛指音乐。“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因为无乐,所以醉不成欢,分别本来触人愁怀,无乐就更使人感到心境悲惨。展现在面前的,只有那茫茫的江水,和水中那一轮孤独的明月倒影。这里把缺乏音乐点染得非常突出,为下文闻乐追寻做好了铺垫。“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正在感到无乐的孤寂时,忽然水面上传来琵琶的声音,真不啻空谷足音,于是主人不再上马归去,客人也不开船启行了,都为音乐所吸引,共同向那乐声追去。“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暗问”是黑暗中问询,因为是在夜里,弹者听到问声,把琵琶停下来,却欲答末答。“欲语迟”,人还没有出场,人物的身分、情态、心境已在这三个字中隐隐透露出来。“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将船靠近,邀弹者过船相贝,添洒张灯,重新整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到这里为止,我们看到的琵琶女,是她夜里在江船中独弹琵琶,听到询问声之欲应还休,受到邀请后千呼万唤才出来,出来之后还用琵琶半遮起面孔。她本是“长安倡女”,为什么如此忸怩作态起来了呢?原来今非昔比了。过去在长安是“妆成每被秋娘妒”,如今是“年长色衰”,委身为商人妇,漂泊于江湖间,不愿再在人前抛头露面了。在这些情态背后,隐藏着琵琶女盛衰升沉的复杂心绪,耐人寻味。至此,我们也就可以明白,诗人为什么无一语及其衣着相貌,专着意在情态上,正是为写琵琶女的沦落身世酿造气氛。 这一段笔墨藏头露尾,引人入胜。从“夜送客”引到“无管弦”,从“无管弦”引到“琵琶声”,

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赏析

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赏析 年级六年级第一学期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一.了解我国民族弹拨乐器琵琶,感受琵琶的音色特点及其丰富的表现力,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 二.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了解楚汉垓下之战的故事,了解琵琶各种演奏技法,熟悉乐曲各主题,感受乐曲描绘的各种战争场面。教学重点 乐曲《十面埋伏》的赏析,了解琵琶音色并熟悉乐曲各主题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十面埋伏》的音乐形象。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欣赏分析法、激发学生对乐器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体会其音乐形象 教学思想 对于思维能力活跃、有一定想象力的六年级学生来说,最新颖的欣赏方法是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去体验、激发兴趣去感受琵琶丰富的表现力和高超演奏技巧。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约5分钟) (课前请同学上网搜索有关于《十面埋伏》的资料) 师:同学们,之前我们已经搜集了一些有关于《十面埋伏》的资料,现在请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生:。。。。。 师:同学们都非常厉害,搜集了很多的资料来分享给大家,谢谢你们。没错,琵琶古曲《十面埋伏》描述的正是这一历史事件。公元前202年的“垓下大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秀的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 二、新课教学 (一)简介乐器-——--琵琶(约5分钟) (出示图片、实物)师:在欣赏乐曲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琵琶这个乐器 琵琶是我国古老的乐器之一,半梨形音箱,琴颈向后弯曲, 钢丝尼龙弦,用人工指甲弹奏,空弦为A d e a 琵琶曲根据乐曲内容和风格分为文曲、武曲 文曲:节奏轻缓、抒情优美以描绘自然风光和内心情感见长。 武曲:节奏复杂多变。情绪激烈雄壮富于戏剧性。 三、乐曲赏析: (一)初步欣赏(约10分钟)

琵琶曲《十面埋伏》研究综述

琵琶曲《十面埋伏》研究综述 摘要: 作为一部经典的反映楚汉相争的历史题材作品,琵琶武曲《十面埋伏》在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同时也成为了音乐学家们争先恐后研究的对象。在这里,笔者从各种渠道大量查阅资料并归纳整理,从创作、流派、审美、演奏技法及与其“姊妹”作品《霸王卸甲》的比较五个方面对《十面埋伏》进行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解读。 关键词:《十面埋伏》;琵琶流派;琵琶演奏;《霸王卸甲》;比较音乐学; 一、引言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琵琶大套武曲,主要讲述了秦朝末期楚汉争雄的故事。由于该曲的创作可追溯到明代,所以也已拥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下了无数优秀的演奏家、研究家和兴趣盎然的欣赏者们。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找到相关文献共五十九篇,精心筛选后还剩二十五篇,仔细阅读后从创作者、演奏风格、段落分析、演奏技法、与姊妹曲《霸王卸甲》的比较以及研究空白等方面总结出此文,虽较为详细却略显愚拙,还望多多海涵。 二、作者 关于琵琶武曲《十面埋伏》的作者,历史上一直没有定论。其中,在很早就有学者关注过明代琵琶家汤应曾,认为他才是《十面埋伏》的真正作者,比如齐从荣在多年前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汤应曾与琵琶曲<十面埋伏>》中就对此作出了简单的分析,认为“从汤的一生经历、《十面埋伏》的作品特点及所用音乐语言来看,此曲出于汤氏之手还是可信的”。 对此,笔者还找到了南京艺术学院教师赵后起的文章《<十面埋伏>作者辨析》。在此文章中,赵后起先生提到了汤应曾擅弹的琵琶曲《楚汉》,认为“从段落标题比较,可以看出《十面》、《卸甲》两曲都与《楚汉》的内容、情节相符。换言之,《楚汉》或即《十面》,或即《卸甲》,二者必居其一。究竟谁是谁不是?还应当从《十面》和《卸甲》的音乐本身及有关联的方面去寻找线索”。接着,赵便展开了分析,把不同版本的琵琶谱进行对比,从史学和音乐形态学两方面进行了严密推理,“种种迹象和事实表明,《十面》和汤应曾演奏的《楚汉》是同一乐曲的异名,正如后来有人将《十面))又称之为《淮阴平楚》是一样的道理”,“非但如此,它还向人们披露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楚汉》一曲应是出自汤应曾之手”。这也间接地证明了《十面埋伏》的作者就是汤应曾。当然,也有学者持保留意见,认为两者只是相似,不敢妄下定论,如陈艳发表的文章《<十面埋

琵琶曲赏析

琵琶曲赏析《十面埋伏》教案 1、琵琶简介: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 琵琶(pípá)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著名乐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阳春白雪》、《春雨》,《昭君出塞》、《春江花月夜》、《大浪淘沙》,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 2、《十面埋伏》基本简介: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阴平楚》。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行》。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3、曲子段落: 《十面埋伏》全曲分十三个段落,标题可归三部分: 第一部分: (1)“列营”全曲序引,表现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励场面。音乐由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更使音乐增加不稳定性。 (2)“吹打”。 (3)“点将”主题呈式,用接连不断的长轮指手法(但轮一句轮一拂轮)和“扣、 抹、弹、抹”组合指法,表现将士威武的气派。(4)“排阵”。(5)“走队”音乐与前 有一定的对比,用“遮、分”和“遮、划”手法进一步展现军队勇武矫健的雄姿。第二部分:(6)“埋伏”表现决战前夕夜晚,汉军在垓下伏兵,气象宁静而又紧张,为下面两段作铺垫。 (7)“鸡鸣山小战”楚汉两军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气息急促,音乐初步展开。 (8)“九里山大战”描绘两军激战的生死搏杀场面。马蹄声、刀戈相击声、呐喊 声交织起伏,震撼人心。先用“划、排、弹、排”交替弹法,后用拼双弦、推拉等 技法,将音乐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9)“项王败阵” (10)“乌江自刎”先是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 突围落荒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项羽自 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又称“煞住”),音乐嘎然而止。 原曲还有: (11)“众串凯” (12)“诸将争功” (13)“得胜回营” 4、艺术特色: 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明代王猷定《汤琵琶传》中,记有被时人称为“汤琵琶”的汤应曾弹奏《楚汉》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

《琵琶行》赏析 教学设计

《琵琶行》公开课教学设计 福州二中语文组白杨青教学目标:感受情感美,感受人物命运的悲剧情感。 鉴赏音乐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写作特点。 学情分析:《琵琶行》面对的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大多十七八岁,处于青春期的他们都对易受感染,喜爱音乐,将音乐描写作为重点来讲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是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感性层面,因而教师一方面要从音乐描写的旋律、气氛等方面对其进行点拨,使其认识达到一个理性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对音乐描写的手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讲解,并进行仿写训练,使学生学会音乐描写。 重难点: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写作特点。 理解作者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一、诗歌的基本内容在上节课已梳理完毕,先让学生回顾诗歌内容,用四个数字串联全诗。 1、一段精妙绝伦的音乐描写 2、两个主要人物(琵琶女白居易) 3、在江边的三次闻曲 4、琵琶女与白居易经历的四种相同之处 二、感受白居易音乐描写的魅力 1、以袁枚《随园诗话》中“诗家两题,不过‘写景、言情’四字”。一句引出主题。让学生了解在古代诗歌作品中,写景言情、题画状物者比比皆是,唯以诗摹声者为鲜,而其中佳品更少。原因就在于音乐是诉诸人的听觉形象给人以听觉上的美学感受,但毕竟不是实体的存在,听曲虽真,却不如眼见为实。 2、用ppt展示两副学生习作,让学生互相点评。 在上一节课,让学生当堂聆听琵琶名曲《十面埋伏》,用文字来描摹乐曲。 3、点评完学生习作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白居易音乐描写的高明之处。

比喻:运用博喻的手法,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拟声词:增加诗歌语言的音乐感 气氛的渲染:以听众的静来凸显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弹者与听者的情感交流:声情结合、以情绘声 留白之美:此时无声胜有声、大音希声 总结:诗人连续使用急雨、私语、珠落玉盘、花下莺鸣、冰下流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一系列精妙的比喻,把乐声从急骤到轻微,从流利、清脆到幽咽、滞涩,再到突然激扬的过程极为形象地摹写出来,可谓把乐声的无尽美妙与节奏的无穷变化描绘得至纯至真,把难以捕捉的音乐形象摹画得立体可感,动人心魄。 4、绘制乐曲的旋律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曲调的丰富变化和乐曲变化背后演奏者的情感变化。 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部分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色艺超群,名噪京华,故而旋律清脆圆润轻快舒徐。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部分沉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故而旋律缓慢渐进无声。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

琵琶名曲《十面埋伏》赏析

琵琶名曲《十面埋伏》赏析 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 今天为大家带来琵琶曲《十面埋伏》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十面埋伏出处此曲最早见于1818年出版的华秋萍《琵琶谱》,1895年出版的李芳园编订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将它改名为《淮阴平楚》。 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 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 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 早在十六世纪末,明代王猷定在《四照堂集》一书中就记述了当时琵琶名手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的生动状况:“《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 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落涕之无从也。 其感人如此。 这段文字说明,《十面埋伏》的内容、结构和音乐形象与《楚汉》

一曲所描述的大体一致,证明它的流传年代是十分悠久的。 十面埋伏赏析全曲分13段:1.烈营(分营、擂鼓、掌号、马蹄声);2.吹打;3.点将;4.排阵;5.走队;6.埋伏;7.小战;8.大战;9.项王败阵;10.乌江自刎;11.从军奏凯;12.诸军争功;13.得胜归营。 各种乐谱在曲名、段落划分上会有不同,但全曲本身大同小异,最后的3段也常被删除。 全曲13个段落还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汉军大战前的准备,突出表现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容,其中包括:“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五小段;第二部分为本曲的核心部分,形象地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战斗场面,包括“埋伏、“小战、“大战三小段。 第三部分表现战斗结束后的情景,最后的5个段落中的前两段旋律凄切悲壮,音乐气氛异常低沉,塑造了项羽慷慨悲愤的艺术形象,后三段描述汉军以胜利者姿态出现的各种情景。 《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代表作。 传统琵琶曲中的文曲大都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柔平稳,技巧多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于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或表达内心的细腻感情。 而武曲则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富于戏剧性,多用右手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强烈的气氛和情绪。 因而这首乐曲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突出,既简练,又生动,情景交融,生动感人。

琵琶曲《十面埋伏》鉴赏

琵琶曲《十面埋伏》鉴赏激情的诗篇 ——《十面埋伏》(琵琶曲)赏析 一个久远的声音从历史深处隐然传来。 琵琶,一件古老而又奇特的乐器,发出琮琮的声音,仿佛阅尽沧桑、饱经世事的老人,又若热情奔放、慷慨激越的青年。 它是弹奏乐器。初时,以右手向前弹为琵,向后弹为琶。秦、汉以来,曾作为多种弹弦乐器的总称。本是一个敏感又多情的尤物,在别的物只是模糊记着的事情,然而,在它善感的心灵中,已反复而深深地镂刻在回忆的心版上了。更何况,这不是—个童话、一个故事,是一段撼天动地的史实。 也许,沉静的钢琴在弹着巴赫,优雅的长笛在吹着莫扎特,大气磅礴的交响乐队在合奏着贝多芬,然而,只有它,只有琵琶,依然在娓娓地叙述着《十面埋伏》这个中国的古老故事…… 《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优秀代表作。在传统琵琶曲中,文曲一般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缓,技巧多用左手推拉吟揉

手法,善于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或表达内心细腻的情感,而武曲则结构精致绵密,旋律层次分明,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多用右手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强烈的气氛和情绪,因而,琵琶曲《十面埋伏》气势雄伟激昂,风格旖旎壮美,艺术形象生动鲜明,是古典音乐的瑰宝。 时间老人拉开历史的帷幕,月的魔指轻轻触动琴弦,音箱里便有和弦嗡嗡嘤嘤的攒动,天籁之音缓缓而来。 走进音乐世界的主人翁是刘邦、项羽。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

琵琶曲€十面埋伏》鉴常 竿而起。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秦王朝宣告灭亡。此时,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激烈的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的斗争。当以修筑万里长城而著称的秦始皇的泱泱车队路过时,虽无大名却有大志的两个人物在赞叹之余,同时发出了不同的豪言/大丈夫当该如是也严刘邦说& 口彼可取而代之严项羽说。说前一句的较工于心计,说后一句的则多些率直。鸿门宴之时,项羽大军40万,刘邦仅有10万。当时,项羽若依范增之计,杀掉狡诈多谋的刘邦,便不会有后面的楚汉之争,而心高气傲的项羽却犹豫不决’失去了一次重要的机会,以致放虎归山,使之形成了与自己抗衡的军事阵营。鸿门宴是项羽的一个败笔,为以后的悲剧留下了伏笔。楚汉交兵争霸天下的战争持续了五年之久,大大小小打了几十杖。在楚军久攻无果的时候,项羽支起口大锅,欲把刘邦的老父煮了,刘邦却说「哦跟你曾结为兄弟,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你要是把父亲杀了煮成肉羹,请分给我一碗尝尝。"看重名声和体面的项羽,不但没有杀掉刘邦的老爹,还和他在鸿沟平分了天下。鸿沟西侧是刘邦的汉王城,东侧是项羽的霸王城, 沟中滚滚黄河水深不可测,沟的四周万木丛生,百兽哀鸣。两军对垒, 项羽以其势强多次发动主攻,而刘邦则坚持防守,在一次激战中,项羽射中了刘邦的胸部,可还是让刘邦滑了过去。就这样,由于西楚霸王项羽一再坐失良机,错过一次次消灭刘邦的机会,致使其从几度面 临全军覆没的绝境中死里逃生,重整旗鼓「为自己留下了终身的遗憾,终,导演了这场历史上最有感染力的活剧。 《十面埋伏》表现的是公元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

琵琶行全文注释赏析

琵琶行 唐代: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乐曲赏析《春江花月夜》(精)

乐曲赏析《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初为琵琶曲《夕阳箫鼓》,后来有人感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句改名为《浔阳琵琶》或《浔阳夜月》,最终又借用《琵琶行》中“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的主题句定名为《春江花月夜》。 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丝竹乐曲,又经解放后的多次整理,更臻完善,尤其中央民族乐团彭修文改编的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之诗情画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经常在国际乐坛上发出夺目的光彩。 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平稳舒展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以及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了江南水乡的风姿仪态。 全曲分为十段,宛如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眼前。乐曲在发展中运用了变奏(均以第一段素材为基础)、展衍(在原主题素材自由发挥)、合尾等结构方式,因此各段间既有多次对比又有多次统一;尽管每段旋律新的因素层出不穷、变化多端,从不同角度展示音乐的意境,但结尾处又多殊途同归于同一乐句,听起来自然和谐,有“一生万物”而“万物归一”之象,十段乐曲都配有富于诗意的小标题来引发人们产生联想。 1、江楼钟鼓。夕阳西下,耳畔响起源自江头尽处的阵阵萧鼓。接着优美如歌的主题旋律把一幅斜阳余辉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江上秀丽迷人景色呈现在眼前。 2、月上东山。主题移高四度自由模进,有徐徐飘来的上升之感,将夜色朦胧,江清月白之意境表现出来。 3、风回曲水。它基本上是第二段的变奏,曲调层层下旋又回升,增加了音乐的张力,描写了江风吹拂、流水回荡时泛舟游客的欢快心情。 4、花影层叠。音乐在流动的过程中出现四个快疾的乐句,与前面悠扬的乐句呈较大的对比,好似江风习习,水中花影纷乱层叠,美不胜收。 5、水深云际。琵琶、二胡和中胡先在低音区奏出醇厚深沉的音调,忽而八度跳越,琵琶悠然飘出轻柔透明的泛音,描写出”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之天水共长的壮阔景色。 6、渔歌唱晚。琵琶领奏似歌唱般优美;柔美、悠扬的箫声如远处的渔歌,又似天上之音;速度加快的合奏声势浩大,象由远而近的渔船兴致勃勃地归来;每句第三小节均先停顿半拍后开始,使音调风趣、生动,把人们尽兴游玩的欢乐情绪烘托出来。 7、洄澜拍岸。琵琶用扫轮弹奏出一连串由慢而快、顿挫有力的模进音型,如群舟破水竞归,掀起波澜拍岸的情景。 8桡呜远濑、9欸乃归舟。这两段描绘出摇橹划桨之声态与动态。第九段是全曲的高潮段落,在古筝琶音衬托下的乐器合奏,其乐器逐一加入、由少而多;旋律由慢而快、由弱渐强,描绘出小船向归途划去时,激动人心、响彻江面的欢乐声浪。

琵琶曲《春江花月夜》赏析

一江春水,一轮孤月,几多思绪 ——走近《春江花月夜》 中文摘要:关于琵琶曲《春江花月夜》的研究历来并不少见,普遍认为这首曲子分为10段,描绘了春江 花月之夜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而很少涉及乐曲的意境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因而本文旨在挖掘乐曲中展现的对人生的领悟,对宇宙的思考。 关键词:琵琶哀而不伤艺术特点意境 才子张若虚写在长江上的一篇《春江花月夜》千百年来流入了多少人的心。春,江,花,月,夜,每个字都蕴含着美的遐思,每个字都浸透着美的体味。醉人的明月,滟滟的湖水,洁净的天空,汀上的白沙。这一美景,感动了千年间的一代代人,沉淀在中华文明的血液里,成为永恒的经典。“色不迷人人自迷,景不醉人人自醉”,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于这个虚拟的场景,沉醉于这春江花月夜。 同名名曲借用原诗的意境进行演绎,一唱三叹,不激越,也不豪放。温柔的弦音撩拨起宁静的空气,一幅人生至美的山水画渐渐展开:在暮鼓送走夕阳,萧音圆月的傍晚,人们驾起轻舟,在平静的春江上漫游,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南的秀美与诗句的隽永,柔柔地融入委婉质朴的旋律和流畅多变的节奏之中。音乐委婉优美,节奏流畅多变,配器晶莹剔透,使人回味无穷。[1] 1.曲子的背景及地位: 乐曲原是一首琵琶大曲,名为《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约1736~1820)的传抄琵琶谱以及清光绪元年(1875年)吴畹卿的手抄本1895年,琵琶演奏 家李芳园把它收录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1925年后上海大同会将其改编为 民族管弦乐,更名为《春江花月夜》,解放后又经多次整理改编,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完善。 [2] 此曲曾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作之一出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白居易诗歌琵琶行赏析

白居易诗歌琵琶行赏析 《琵琶行 》是唐朝诗人白居易 得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 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 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得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 不合理现象, 表达了诗人对她得深切同情, 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得愤懑 之情。下面是白居易诗歌 琵琶行赏析,请参考! 白居易诗歌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撚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内容鉴赏 作为一首叙事长诗, 这首诗结构严谨缜密, 错落有致, 情节曲折, 波澜起伏。 第一部分写江上送客,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从“浔阳江头夜 送客”至“犹抱琵琶半遮面”, 叙写送别宴无音乐得遗憾, 邀请商人妇弹奏琵琶 得情形,细致描绘琵琶得声调,着力塑造了琵琶女得形象。首句“浔阳江头夜送 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 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得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 得烘染,而秋夜送客得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 “举酒欲饮无管弦”。 “无管弦”三字, 既与后面得“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 又为琵琶女得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 铺垫已 十分有力, 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得环境烘染, 构成一种强烈得压抑 感, 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得空谷足音之感, 为下文得突然出现转机 作了准备。 从“夜送客”之时得“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 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得出场来说,

白居易《琵琶行》赏析

白居易《琵琶行》赏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琶琵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题解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深秋。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岁,在江州任司马。州司马是州刺史的佐官,掌管军事,但白居易此时是有虚职而无实权。白居易无辜遭贬江州司马后,开始还恬然自安,与三五知己登山游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浔阳江头,他遇到一位来自京都、漂泊江湖的琵琶女,往还之际,顿生强烈的天涯沦落之感。这首长篇叙事诗,正是有感而发。正如《唐宋诗醇》所说:“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情哀以思,其辞丽以则。” 读这首叙事诗,不能忽略序言。序言不仅交代了时间、背景和写作原因,而且巧妙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为我们准确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起到了提示作用。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船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

传统琵琶曲《月儿高》赏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b13467140.html, 传统琵琶曲《月儿高》赏析 作者:林珠萍章淑莲 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12期 《月儿高》是著名琵琶传统大套文曲。在琵琶音乐中素有“武有…十面?(《十面埋伏》),文有…月儿?(《月儿高》)”一说。在以“月”为题的中国传统乐曲中,《月儿高》以其高雅的情趣,隽永的意境,清丽的旋律,严谨的结构,散发出独特的光彩。 《月儿高》最早为套曲形式,载于清嘉庆年间荣斋所编的《弦索备考》(1814年)中, 是用胡琴、琵琶、三弦等乐器演奏的合奏谱。谱后有注曰:“相传唐明皇游月宫闻记之音。”真实作者现已无从稽考。现在流行的谱本源自华秋萍《琵琶谱》(1818),谱中标有12个写景性的小标题。1927年经柳尧章发掘,方为世人所知。解放后彭修文还将此曲改编为民族器乐 合奏曲,保存了原曲的结构、旋律和风格,并增添了箫、二胡等抒情性乐器,使得音色更为柔和恬美,音响更为饱满,乐曲更加细腻优美。舞剧《丝路花雨》的音乐也以其作为重要素材。 “月”之母题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这也正是中国人审美心理中崇尚阴柔、和谐、宁静、婉约、隐逸的具体表现。在传统器乐曲中,描写月亮题材的作品主要有:古琴曲《关山月》、《箕山秋月》、《溪山秋月》,琵琶曲《月儿高》、《浔阳夜月》,二胡曲《汉宫秋月》、《月夜》、《二泉映月》,笛子曲《秋湖月夜》,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花好月圆》,广东音乐《平湖秋月》、《三潭映月》、《七星伴月》……月下既有美好的向往,也有幽怨的哀叹,月光下寄寓着宫女的哀怨,游子的乡情,百姓的凄苦,文人的忧思,亲人的期盼……中国人的尚悲、偏爱阴柔审美心理特质,使得中国文人总是祈求在残酷的现实之外寻找一个理想的心灵栖息家园。于是,美好、圣洁、朦胧、遥远、可望不可及的月亮成了人们的心灵诉求和精神寄托对象。 琵琶曲《月儿高》是一首可以与《春江花月夜》媲美,却又有自己独特魅力的优秀乐曲,它所表现的是深阔、空灵之境。中国传统文化“月神”之意象和婉约柔美的审美特征,在《月儿高》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乐曲描绘了月亮从海上升起到西山沉没的各种景致和意韵,既有现实世界的精致刻画,又有梦幻世界的绮丽想象。全曲华丽典雅,极具舞蹈性,有唐代歌舞大曲的韵味。 全曲共有十二段,可分为起、承、转、合四大部分。“起”部包括“海岛冰轮”、“江楼望月”、“海峤踌躇”三段;“承”部包括“银蟾吐彩”、“风露满天”、“素娥旖旎”三段;“转”部包括“皓魄当空”、“琼楼一片”、“银河横渡”三段;“合”部包括“玉宇千层”、“蟾光炯炯” 、“玉兔西沉”三段。全曲为有标题的多段体结构,有点类似于唐代歌舞大曲的体制。 第一段“海岛冰轮”是散板的引序,琵琶以右手轮指的技法从慢到快,由弱到强,宽广的旋律层层递升,犹如一轮明月从海上冉冉升起,把人们带到一种朦胧变幻的意境中去,为主题音乐的出现做了充分的铺垫。

琵琶曲_十面埋伏_赏析

◎孙莉 琵琶曲《十面埋伏》赏析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独奏曲,乐曲中情景交融、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刀光剑影、人鸣马嘶的古战场场面。在传统琵琶曲中,《十面埋伏》以其壮丽辉煌、雄伟奇特的乐曲风格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艺术魅力成为深受世人喜爱的古典琵琶曲。 一、琵琶曲《十面埋伏》表现的历史背景 公元202年,汉军刘邦、楚军项羽逐鹿中原,争霸天下,汉王刘邦以韩信为将,在垓下设下伏兵,楚汉大军在此进行了激烈的决战。琵琶曲《十面埋伏》就是根据该段历史情景改编而成的。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各地群众纷纷响应,最后刘邦、项羽成为实力最为强大的两支力量,两军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对战。公元202年,刘邦重用谋士张良在垓下设下埋伏,将项羽引入埋伏之中。张良让一些会说楚地方言的汉军士兵在楚营外唱楚歌,用箫吹奏楚曲,楚军士兵听闻故乡歌曲,思家厌战,军心涣散,斗志瓦解,许多楚军士兵逃离战场。霸王项羽听到悲凉的歌声以为楚地尽失,不仅潸然泪下,项羽的爱姬虞姬因怕连累项羽,举剑自尽。项羽见大势已去,爱姬已死,想突出重围重返江东,汉军紧追其后,在九里山决战时,项羽终因寡不敌众,在四面楚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自刎于乌江。慷慨悲壮的乐曲中霸王项羽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刘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西汉王朝。历史虽已远逝,但《十面埋伏》却以琵琶独奏曲的形式永远地记录下这一段历史,并永远流传了下来。 二、琵琶曲《十面埋伏》赏析 《十面埋伏》虽称之为琵琶武曲,但曲中表现的并非只是厮杀的场面,其中也有许多细腻的、凄美的情感场景,乐曲中表现的既有战争的残酷,又有生离死别的动人情感的描绘。虽然战争是残酷的、无情的,但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以人的情感的表现来衬托战争的残酷,既突出了战争的雄浑气势,又恰当地刻画出动人的柔美气质。[1]《十面埋伏》乐曲真实展现了中国历史战争的恢弘与壮观。乐曲以丰富的表现手法、生动的音乐语言、特有的演奏技法将尘土飞扬的古战场形象而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传统的琵琶独奏曲主要有武套和文套等体裁。文套主要用来抒情达意,力度较弱,常用来描绘自然风景或抒发个人内心情感;武套讲究气势和力度,多用于状物。武套源于杂剧,多用鲜明的音乐语言来表现气势宏伟、结构复杂的故事情节,具有速度快、力度强的演奏特点,在演奏技法上主要以拂弦、满轮、扫弦和推拉双弦为主,在风格上兼具写实性和叙事性的特点。武曲的写实性是以自然形声模仿绘声绘色的特点给人留下印象;叙事性是以连续叙述的手法来展现故事情节。琵琶曲《十面埋伏》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演奏的风格和方法的不同形成了众多的流派,主要有:浦东派、汪派、平湖派、崇明派等几大流派。[2] 本文主要以浦东派《养正轩琵琶谱》的《十面埋伏》为例作乐曲赏析,该乐曲共有18段,分为四部分:引子、战前准备、激烈交战和战后凯旋。 第一部分:引子—— —乐曲的前四段《列营》《擂鼓》《掌号》《放炮》。 这四段是整首乐曲的引子部分。该部分充分运用各种琵琶演奏技巧为人们展现了旌旗密布、鼓角争鸣、壮观的古战场场面。以气势饱满、强劲有力、节奏渐快的“轮拂”拉开乐曲的序幕;“拂轮”将铿锵有力的节奏、激昂高亢的长音先声夺人的战争场面展现出来,渲染出强大的战争气势,铿锵的节奏犹如震荡的鼓声,激昂的长音犹如号角声响彻山谷。节奏速度、调式调性的不断变化,给人以不稳定之感,增强了紧张的气氛感,预示着战争的到来与惨烈。乐曲旋律的改变、速度的加快、高音区到低音区的转变,推动旋律向前发展,给乐曲的发展带来了推动力。 第二部分:战前准备—— —乐曲的第五段至第八段《吹打开门》《点将》《排阵》《埋伏》 这一部分是乐曲的主题部分。其中《吹打开门》是该部分乐曲的主题旋律,后面《点将》《排阵》《埋伏》各段的旋律都是围绕这一乐曲发展而来的,该段乐曲节奏性较强、抒情气息较浓郁,旋律具有肃穆庄严的歌唱性的特点,将整齐的队伍与军容刻画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琵琶的各种演奏技巧更是将威严、气势轩昂、昂首阔步的军姿描绘得生动形象。《埋伏》一段描绘的意境与标题相符,很有特色。《埋伏》的关键在于以静制胜,旗收起,鼓声止,马裹蹄,急行军,一切都在悄悄地进行着,汉军奔赴埋伏地点,静候战争的到来。埋伏的寂静状态在琵琶的长音长轮中得以表现,快速滚奏的节奏更体现出潜在的不安,长轮、滚奏演奏技法的交替进行更增加了战场的神秘和紧张气氛。[3] 第三部分:激烈的交战—— —乐曲的第九段至第十六段《小战》至《乌江》段 楚汉大军在垓下进行了决战。演奏中双弦、绞弦的推拉使得战争激烈、万马奔腾的场景以及楚军中埋伏、汉军乘胜追击的情景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205

琵琶独奏曲《春江花月夜》赏析

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 ——春江花月夜自古而来,人们就将江水、明月等意象赋予了美好的意念,一生只留下两首诗作的初唐诗人张若虚更是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春江花月夜》是初唐向盛唐过渡的标志性诗作,兼具初唐气度和盛唐气象。我们都知道,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个盛世之一,《春江花月夜》只有一首,唐朝只有一个。它所描述的那种画韵诗境尽现于眼前,使人有如梦回唐朝,进而无限感大唐盛世的之万千气象。 了解春江花月夜这首名曲来自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一次爸爸外出回来时带回来一碟光盘,出于好奇,打开看了看,里面都是一些中国经典民间音乐,第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抛开书本,就其乐曲曲名来说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令人心驰神往的艺术境界。这首流传至今的琵琶独奏诠释了这首诗的方方面面。 听到琵琶独奏这几个字,且不管什么曲名,我们就会充满了期待。琵琶“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的美誉可不是凭空得来的。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清脆明亮。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减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平静的空旷地弹奏时,用它演奏重强音时的琴声能传到二、三里地以外。。《琵琶行》所描绘的“大弦

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已不再是诗人的艺术夸张,而是当代琵琶名副其实的演奏效果。 初听这首曲子的时候是在高中,爸爸把它带回来之后,空闲时候把它翻了出来。凭借着对书本的理解,把曲中所传递的信息尽量的往书本上靠拢,也能大概听得懂曲子的意思。但那个时候只是觉得曲子很好听,旋律很优美,也没有再多听几遍的兴趣了。今天再拿出来听得时候,除了旋律优美之外,又收获了另外一些东西。这首曲子的主基调是委婉宁静的,宁静之余又多了几分伤感。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这十个字在聆听整首乐曲时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 《春江花月夜》用一种核心音调贯穿全曲,但又不是单纯的用核心音调来演奏,在宁静中不断有新的表现和流动,使得曲调玩转起伏。此曲音乐意境优美,乐曲结构严密。它的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句出现.听起来十分和谐。在民间音乐中,这种手法,能从格格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音乐表现的内容。乐曲的引子部分采用了自由散板节奏,由琵琶演奏来展现远处江上传来的隐隐约约的鼓声,中间夹杂着箫声,奏出了轻微的波音,描绘出了夕阳照映江面,微风轻拂水面的美好画面。紧接着采用同音弹法,委婉含蓄,是全曲的主调。接着是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凸显了春江潮水连海平的美景,让人在聆听之时也不禁赞叹春江月夜美如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