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骨料试验报告

细骨料试验报告

细骨料试验报告

细骨料试验报告

试验: 复核: 实验室主任: 单位(章)

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实验 实验报告

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实验 实验报告 学号: 2010010131 班号:结 02 实验日期: 2011.11.16 实验者:陈伟 同组人:吴一然 建筑材料第三次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砂筛分析和石子捣实密度的试验方法; 2、 通过砂的筛分析实验,判断砂的粗、细和砂的级配是否合格; 3、了解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松堆密度等试验方法; 4、了解轻骨料的筒压强度测试方法。 二、 实验内容 1、砂表观密度测定; 2、砂筛分析试验; 3、石子捣实密度试验; 4、石子针状、片状颗粒含量测定(演示); 5、石子压碎指标测定(演示); 6、轻骨料筒压强度试验(演示)。 三、 实验原理 1、 表观密度的定义: 包含闭孔体积在内的单位体积的质量,称材料的表观密度。(单位:g/cm 3 ),如果两 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02g/cm 3 ,应重新进行实验。 2、 细度模数: 砂的粗细程度用通过累计筛余百分比计算的细度模数(M x )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1) 式中,A1、A2……A6分别为5.00、2.50……0.160 mm 孔筛上的累计筛余 百分率; (2) 砂按细度模数(Mx)分粗、中、细和特细四种规格,由所测细度模数按规定 评定该砂样的粗细程度; (3)用M x =3.7~3.1为粗砂,3.0~2.3为中砂,2.2~1.6为细砂,1.5~0.7为特细砂来 评定该砂的粗细程度。并根据0.630mm 筛所在的区间判断砂子属于哪个区累计筛余百分比在85%~71%的属于Ⅰ区,在70%~41%的属于Ⅱ区,在40%~16%的属于Ⅲ区。 1165432 1005)(A A A A A A A M x --++++=

砂石材料实验报告doc

砂石材料实验报告 篇一: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实验实验报告 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实验 实验报告 学号: XX010131 班号:结 02 实验日期: XX.11.16 实验者:陈伟同组人:吴一然 建筑材料第三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砂筛分析和石子捣实密度的试验方法; 2、通过砂的筛分析实验,判断砂的粗、细和砂的级配是否合格; 3、了解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松堆密度等试验方法; 4、了解轻骨料的筒压强度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砂表观密度测定; 2、砂筛分析试验; 3、石子捣实密度试验; 4、石子针状、片状颗粒含量测定(演示); 5、石子压碎指标测定(演示); 6、轻骨料筒压强度试验(演示)。 三、实验原理 1、表观密度的定义: 包含闭孔体积在内的单位体积的质量,称材料的表观密

度。(单位:g/cm),如果两 3 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02g/cm,应重新进行实验。 2、细度模数: 砂的粗细程度用通过累计筛余百分比计算的细度模数(Mx)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A?A3?A4?A5?A6)?5A1 Mx?2 100?A1 (1)式中,A1、A2……A6分别为5.00、2.50……0.160 mm孔筛上的累计筛余 百分率; (2)砂按细度模数(Mx)分粗、中、细和特细四种规格,由所测细度模数按规定 评定该砂样的粗细程度; (3)用Mx=3.7~3.1为粗砂,3.0~2.3为中砂,2.2~1.6为细砂,1.5~0.7为特细砂来 评定该砂的粗细程度。并根据0.630mm筛所在的区间判断砂子属于哪个区累计筛余百分比在85%~71%的属于Ⅰ区,在70%~41%的属于Ⅱ区,在40%~16%的属于Ⅲ区。 3

细骨料实验

一、砂的筛分析测定 (一)试验目的 测定砂的颗粒级配,计算砂的细度模数,评定砂的粗细程度。 (二)主要仪器 1.标准筛:4.75、2.36、1.18、0.60、0.30、0.15mm、方孔筛及筛底、盖各一个; 2.天平:称量1kg,感量1g; 3.烘箱:能恒温105±5 ℃,; 4.摇振机、大小浅盘、毛刷、容器等。 (三)试验所需材料 砂子:500g。 (四)试验步骤 1.取回试样,用四分法缩取约5kg作为分析检验的试样(其余约25kg留作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测定用)。先将试样筛除大于9.5mm 颗粒,并记录其含量百分率。如试样中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含量超过5%,应先用水洗机净,然后于自然湿润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取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将两份试样分别于温度为105±5 0 C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2.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精确至1g。 3.将孔径为4.75mm、2.36 mm、1.18 mm、0.60 mm、0.30 mm、0.15 mm的标准筛,按孔径大小顺序叠置,孔径最大的放在最上—层,

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入最上层4.75mm筛内,加盖后,置于捣筛机上摇筛约10min(可用手筛)。 4.按孔径从大至小,逐个用手于洁净的盘上进行筛分。各号筛均须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重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当全部筛分完毕时,各号筛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200g,如超过此数,应将该筛余试样分为两份,分别继续筛分,并以其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5.称量各号筛的筛余试样重量(精确至1g)。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重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1%。 (五)试验结果 1.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重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2.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上分计筛余百分率的总和(精确至0.1%)。 3.根据各筛余百分率,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绘制筛分曲线,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4.按下列公式计算细度模数Mx(精确至0.01%): 式中:A1……A6依次为4.75mm、2.36、1.18、0.60、0.30、0.15mm 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试验检测记录、报告表格填写规则要求及说明

****高速公路项目工地试验室 试验检测记录、报告填写要求及说明 一、对试验检测记录的要求: 1、记录应在工作的当时予以填写,不允许事后补记或追记,以使记录保持其溯源(原始)性;仪器设备自动打印的数据(如力学试验),作为原始数据应与试验检测记录表一起保存。 2、记录应使用黑色签字笔或纯黑色墨水钢笔填写,文字、数字字迹清晰端正。 3、记录填写要完整,不得有空缺。如无容填写,其填写的方法是在空格的位置由右上向左下画一斜线“/”。容与上项相同时,应重复抄写,不得用其他符号或“同上”表示。 4、表格日期一律按年、月、日顺序横写,年份按四位数填写,月、日按两位数填写,如:2017年01月01日应写为2017-01-01;小时、分一律用两位数字填写,并以符号“:”分开。 5、记录中的任何签署都应签署全名,同时尽可能地清晰易辨,不允许有姓无名或有名无姓情况存在。 6、粗集料须在原始记录备注里注明集料的掺配比例(注:掺配比例5-10(mm):10-20(mm):16-31.5(mm)=*%:*%:*%。 7、记录不得任意涂改,在填写记录出现笔误后,在笔误的文字或数据上用原使用的笔墨画双横线,再在笔误处的上行间填上正确的文字和/或数值,在笔误处的下行间签名。(如确实无地方签名的,可加

在备注栏注明),并使原数据仍可辨认。 二、试验检测记录、报告表格各要素填写要点 1、试验室名称:按下列格式填写。 “母体试验检测机构名称+建设项目标段名称+工地试验室”。 以****S1中心试验室的试验室名称为例:创达工程检测咨询正安至习水高速公路S1中心试验室 2、工程部位/用途:填写单位工程。 3、委托/任务编号:工地试验室的检测活动属于自检畴,无需要填写委托单位和委托编号,此栏画“/”。 4、样品名称:应按标准规要求填写,不得使用自造简化字。如“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不能简单填写为“钢筋”;“水泥混凝土”不能简写为“水泥砼”。 水泥砂浆的样品名称:水泥砂浆 水泥浆的样品名称:水泥净浆 孔道压浆(C50)样品名称:孔道压浆 混凝土样品名称:水泥混凝土 集料样品名称:进场建筑材料报验单中的材料名称填写为粗集料/细集料;报告和原始记录中的样品名称填写为碎石(规格)/机制山砂(规格) 水泥样品名称:普通硅酸盐水泥 钢筋原材样品名称:钢筋原材 钢筋原材种类: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

细集料的筛分试验报告

细集料的筛分试验 试验一;水泥混凝土用砂筛分——干筛法实验步骤 1.试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水泥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并确定砂的粗细程度。 2.试验仪器与材料 (1)标准套筛;孔径为9.5mm、4.75mm、2.36mm、1.18mm、0.60mm、0.30mm、0.15mm 的方孔筛及配套底盘; (2)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 (3)摇筛机; (4)烘箱:控温要求在105℃±5℃; (5)其他:盘子、毛刷 3.试验操作和步骤 (1)首先将砂过9.5mm的筛,并记录9.5mm筛的筛余百分率。拌和均匀后采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然后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恒重,冷却待用。 (2)标准套筛按筛孔有大到小的顺序在底盘上,将称重为500g(记作m)的砂样倒在最上层4.75mm的标准筛上,扣上筛盖,紧固在摇筛机上。接通电源,电动过筛持续约10min。若无摇筛机,也可采用手摇方式过筛10min。 (3)按孔径大小顺序,将过筛后的砂样在筛上逐个手摇进一步过筛。首先在最大筛号上进行,新通过的砂颗粒用一洁净的盘子收集,当每个筛子手摇筛出的量每分钟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下一级筛号按同样方式进行,直至所有孔径的筛号全部完成上述操作为止。 (4)称量各筛上存留质量mi,精确至0.5g。所有各筛上存留量加上底盘保留质量之和与筛分试验用量相比,其差不得超过1%。 (5)根据各筛上存留量,依次计算出砂的分计筛余、累计筛余、通过量和砂的细度模数。 4.试验结果计算 分计筛余百分率ai(%)=mi/M×100 累计筛余百分率A(%)=a1+a2+a3+·····+ai 通过百分率Ri(%)=100-A 细度模数μf=[(A2.36+A1.18+A0.60+A0.30+A0.15)-5A4.75]/(100-A4.75) 实验三细集料的筛分试验 【试验目的】测定细集料 天然砂、人工砂、石屑 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对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 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筛分 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筛分。 【主要试验仪具】(1) 标准筛孔径为9.5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和0.075mm的方孔筛 筛盖和筛底盘各一个。(2) 摇筛机(3) 其他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的天平 能控温105℃±5℃的烘箱 浅盘和软、硬毛刷等。 【试验方法】(1) 试样准备将取来样品筛大于9.5mm的颗粒 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 用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性能检测实验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性 能检测实验

暑期社会实践: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性能检测实验报告 研究内容及意义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是指以玻化微珠,胶凝材料为主要成分,掺加其他功能组分制成的用于建筑物墙体保温的砂浆。而泡沫混凝土(Foamed Concrete, FC)是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新型轻质保温材料。但泡沫混凝土在工程切割中会产生很多无用边角料,称为FC板渣。现在很多厂家在生产泡沫混凝土的过程中会产生边角料,若把这些边角料作为无机填料掺到保温砂浆中,不仅可以解决掉厂家的废料处理问题,更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现计划研究将FC板渣代替粉煤灰掺到保温砂浆当中,配置成新的配合比,探索一种具有更好性能的保温砂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在充分利用废料的同时也有望提高保温砂浆的保温和轻质的性能,为国家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这次的暑假社会实践我们就运河杯的研究项目“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性能优化”做了一个附属实验,即对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了性能检测。 我们选用的配合比如表1-1中的B型所示,根据规定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表4.3.1的要求。所以需要检测各项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1、导热系数单位测定 首先我们进行试块的制作。每个水平制作试块2个,尺寸为300mm×300mm×300mm,制作好的试块用聚乙烯薄膜覆盖成型后放在养护室里面放两天,然后再放到标准养护箱里养护至28天。 实验步骤大致为称量试块尺寸,计算砂浆的干表观密度,然后安置试块,在试块的初始温度不再变化后开始测定,我们先接通加热器电源,并且同时启动秒表,测量加热回路电流。我们加热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接着测量热源面上的热电势以及相对应的时间,最后关闭加热器,经过5分钟后再测一次热源面上的热电势和相对应的时间。

细骨料检测原始记录

细骨料物理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编号: 第 1 页 共 2 页 样品编号: 检测环境:温度 ℃,湿度 % 试验依据: 任务单号: 仪器设备名称编号: 批量(大写): 检验前后情况: 试验日期: 1.颗粒级配 筛孔尺寸(mm) 总重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2.石 粉含量的检测 试件 编号 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 ) 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 含泥量 (%) 1#留筛砂石质量 (g) 2#留筛砂石质量 (g) 试件1 试件2 3.表观密度的检测 4.堆积密度的检测 5.棱角性的检测 试件 编号 烘干试样的质量(g ) 试样、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 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 表观密度 (kg/m 3 ) 试件 编号 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g ) 容量筒质量(g ) 容量筒的容 积(L ) 堆积密度(kg/m 3) 试样质 量m (g) 试件1 试件1 流动时间(s ) 试件2 试件2 试样1 6.吸水率的检测 7.含水率的检测 试样2 试件 饱和面干状态下试样质量(g ) m 1(g)烧杯质量 (g ) 烧杯和干试 样质量(g ) 吸水率 (%) 试件 编号 烘干前试样的质 量(g ) 烘干后试样的质量 (g ) 含水率 (%) 试样3 试件1 试件1 试样4 试件2 试件2 试样5 8.含泥量的检测 9.泥块含量的检测 试件 编号 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 ) 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 量(g ) 含泥量 (%) 试件 编号 1.18mm 筛筛余试样的质量(g ) 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 量(g ) 泥块含量(%) 平均值 试件1 试件1 试件2 试件2 备注 试验人: 计算人: 复核人:

轻骨料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以天然多孔轻骨料或人造陶粒作粗骨料,天然砂或轻砂作细骨料,用硅酸盐水泥、水和外加剂(或不掺外加剂)按配合比要求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的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具有密度小、保温性好、抗震性好,适用于高层及大跨度建筑。轻骨料混凝土按细骨料不同,又分为全轻混凝土和砂轻混凝土。[1]采用轻砂做细骨料的,称为全轻混凝土;由普通砂,或部分轻砂做细骨料的,称为砂轻混凝土。 中文名称:轻骨料混凝土 英文名称:light aggregate concrete 定义:由天然轻骨料(如浮石)或人造轻骨料(如陶粒)或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矿渣珠)加水泥和水拌制成的重度小于18—19.5kN/m3的混凝土。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二级学科);建筑材料(水利)(三级学科) 轻骨料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1)水泥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及粉煤灰水泥。 (2)轻骨料 轻粗骨料——粒径在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8/m^3; 轻细骨料——粒径不大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8/m^3。 轻骨料按原料来源分有三类: ①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粉煤灰陶粒、膨胀矿渣珠、自燃煤矸石、煤渣及其轻砂。 ②天然轻骨料——如浮石、火山渣及其轻砂。 ③人造轻骨料——如页岩陶粒、黏土陶粒、膨胀珍珠岩骨料及其轻砂。 轻骨料的堆放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轻骨料应按不问品种分批运输和堆放,避免混杂。 ②轻粗骨料运输和堆放应保持颗粒混合均匀,减少离析。采用自然级配时,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并应引方止树叶、泥土和具他有害物质混入。 ③轻砂在堆放和运输时,宜采取防雨措施, 在气温5℃以上的季节施工时,可根据工程需要,对轻粗竹料进行预湿处理。预湿时间可根据外界气温和来料的自然含水状态确定,一般应提前半天或一天对骨料进行淋水、预湿,然后滤干水分进行投料。在气温5℃以下时,不宜进行预湿处理, (3)水要求同普通混凝土。

砌体结构实验报告

砌体结构实验报告 经过一学期的砌体结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砌体结构,砌体结构的发展及应用。下面我将结合本学期所学内容对我校的个别砌体结构建筑进行分析。 一.砌体结构简介 砌体结构是用砖砌体、石砌体或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又称砖石结构。由于砌体的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因此,砌体结构构件主要承受轴心或小偏心压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弯,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墙、柱和基础都可采用砌体结构。我国的砌体结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纪录。在历史上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它是两千多年前用“秦砖汉瓦”建造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工程之一;建于北魏时期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为高40米的砖砌密檐式塔;建于隋大业年问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净跨37.37米,全长50.82米,宽约9米,拱高7.2米,为世界上最早的空腹式石拱桥,该桥已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为世界第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还有如今仍然起灌溉作用的秦代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等。用砌体结构建造的房屋是我国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在民用住宅建筑中约占90%以上,在整个建筑业中也占80%左右。我国砌体结构建筑一般大多采用粘土实心砖和混合砂浆砌筑、楼板及过梁等多采用预制钢筋砼构件。因此我国传统的砌体结构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 二.砌体结构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 砌体结构就是用砖砌体,石砌体和砌块砌体建造的结构,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应用历史,特别是建国以来,砌体结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已从过去用砖石建造低矮的民房,发展到现在建造大量的多层住宅,办公楼等民用建筑和许多领域的工业建筑。60年代以来,我国的空心砖和砌块的生产和应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近20年来,采用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以及利用各种工业废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制成的无熟料水泥煤渣混凝土砌块和粉煤灰硅酸盐砌块等在我国也有了较大发展,此外,我国在砌体结构理论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砌体是包括多种材料的块体砌筑而成的,其中砖石是最古老的建筑材料,几千年来由于其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易于取材、生产和施工,造价低廉,致今仍成为我国主导的建筑材料。但是我国的砌体材料普遍存在着自重大、强度低、生产能耗高、毁田严重、施工机械化水平较低,和耐久性、抗震性能较差等弊病。 三.实例说明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性能检测实验

暑期社会实践: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性能检测实验报告 研究内容及意义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是指以玻化微珠,胶凝材料为主要成分,掺加其他功能组分制成的用于建筑物墙体保温的砂浆。而泡沫混凝土(Foamed Concrete, FC)是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新型轻质保温材料。但泡沫混凝土在工程切割中会产生很多无用边角料,称为FC板渣。现在很多厂家在生产泡沫混凝土的过程中会产生边角料,若把这些边角料作为无机填料掺到保温砂浆中,不仅可以解决掉厂家的废料处理问题,更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现计划研究将FC板渣代替粉煤灰掺到保温砂浆当中,配置成新的配合比,探索一种具有更好性能的保温砂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在充分利用废料的同时也有望提高保温砂浆的保温和轻质的性能,为国家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这次的暑假社会实践我们就运河杯的研究项目“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性能优化”做了一个附属实验,即对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了性能检测。 我们选用的配合比如表1-1中的B型所示,根据规定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表4.3.1的要求。所以需要检测各项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表4.3.1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的性能指标

1、导热系数单位测定 首先我们进行试块的制作。每个水平制作试块2个,尺寸为300mm×300mm×300mm,制作好的试块用聚乙烯薄膜覆盖成型后放在养护室里面放两天,然后再放到标准养护箱里养护至28天。 实验步骤大致为称量试块尺寸,计算砂浆的干表观密度,然后安置试块,在试块的初始温度不再变化后开始测定,我们先接通加热器电源,并且同时启动秒表,测量加热回路电流。我们加热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接着测量热源面上的热电势以及相对应的时间,最后关闭加热器,经过5分钟后再测一次热源面上的热电势和相对应的时间。

细集料的筛分试验

细集料的筛分试验 细集料的筛分试验 试验一;水泥混凝土用砂筛分——干筛法实验步骤 1.试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水泥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并确定砂的粗细程度。 2.试验仪器与材料 (1)标准套筛;孔径为9.5mm、4.75mm、2.36mm、1.18mm、0.60mm、0.30mm、0.15mm的方孔筛及配套底盘; (2)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 (3)摇筛机; (4)烘箱:控温要求在105℃±5℃; (5)其他:盘子、毛刷 3.试验操作和步骤 (1)首先将砂过9.5mm的筛,并记录9.5mm筛的筛余百分率。拌和均匀后采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然后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恒重,冷却待用。 (2)标准套筛按筛孔有大到小的顺序在底盘上,将称重为500g(记作m)的砂样倒在最上层4.75mm的标准筛上,扣上筛盖,紧固在摇筛机上。接通电源,电动过筛持续约10min。若无摇筛机,也可采用手摇方式过筛10min。 (3)按孔径大小顺序,将过筛后的砂样在筛上逐个手摇进一步过筛。首先在最大筛号上进行,新通过的砂颗粒用一洁净的盘子收集,当每个筛子手摇筛出的量每分钟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下一级筛号按同样方式进行,直至所有孔径的筛号全部完成上述操作为止。 (4)称量各筛上存留质量mi,精确至0.5g。所有各筛上存留量加上底盘保留质量之和与筛分试验用量相比,其差不得超过1%。 (5)根据各筛上存留量,依次计算出砂的分计筛余、累计筛余、通过量和砂的细度模数。 4.试验结果计算 分计筛余百分率ai(%)=mi/M×100 累计筛余百分率A(%)=a1+a2+a3+·····+ai 通过百分率Ri(%)=100-A 细度模数μf=[(A2.36+A1.18+A0.60+A0.30+A0.15)-5A4.75]/(100-A4.75) 试验二;沥青混合料筛分——水筛法实验步骤 1.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测定沥青混合料用砂的颗粒级配,以此确定该用途砂的粒径分布状况和粗细程度。 2.试验仪器与材料

细集料堆积密度试验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砂自然状态下堆积密度、紧装密度及空隙率。 2 仪具与材料 (1)台秤:称量5kg,感 量5g。 (2)容量筒:金属制,圆 筒形,内径08mm,净高109 mm,筒壁厚2mm,筒底厚5m m,容积约最早为1L。 (3)标准漏斗(见图T70 331-1)。 (4)烘箱:能控温在105℃土5℃。 (5)其它:小勺、直尺、浅盘等。 3 试验准备 3.1 试样制备:用浅盘装来样约5kg,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捏碎。 3.2 容量筒容积的校正方法:以温度为20℃±5℃的洁净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玻璃板与水面之间不得有空隙。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量,用式(T0331-1)计算筒的容积V。 (T0331—1) 式中: V——容量筒的容积(mL); m1′——容量筒和玻璃板总质量(g) m2′_______容量筒、玻璃板和水总质量(g)。 4 试验步骤 4.1 堆积密度:将试样装入漏斗中,打开底部的活动门,将砂流人容量筒中,也可直接用小勺向容量筒中装试样,但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均应为50mm左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后,用直尺将多

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取质量(m1)。 4.2 紧装密度:取试样1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两层装完并颠实后,添加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2)。 5 计算 5.1 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分别按式(T0331-2)和式(T0331-3)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T0331-2) (T0331-3)

工厂化学实验报告表格

工厂化学实验报告表格 篇一:综合实验预习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陶瓷工艺设计性综合实验,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常用陶瓷原料在陶瓷坯料中的作用;(2)掌握坯料配方设计和实验研究方法;(3)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4)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毕业论文实验、进一步深造或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实验安排 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长石质日用陶瓷坯料的配方设计,完成实验预习报告。实验过程性能测试 泥浆的流动性性能测试瓷坯的抗弯强度测试 完成实验总结报告 3.实验方案设计 长石质日用瓷使用的各种原料 各原料的化学组成(1)实验室原材料的化学组成 表1实验原料的化学组成(wt%) 原料石英长石生砂石碱矸滑石粉洪江土苏州土SiO2 Al2O3 Fe2O3 TiO2

- - -- CaO - MgO - K2O - - - Na2O - - - 烧失量 3,各原料的作用及适宜范围(1)粘土 软质:硬度低,可塑性、结合性好,杂质较多,成泥后干燥收缩率大,烧后白度低。苏州土、洪江土、碱矸(实验室提供)等。 硬质:硬度较高,可塑性、结合性较差,杂质少,干燥收缩率小,烧后白度高。实验室提供大同土(生砂石)。粘土在陶瓷坯料中的作用: a、赋予坯料以可塑性或结合性。保证成型性能及泥浆稳定性。强可塑性粘土一般小于15% b、赋予以一定的干燥强度。保证后续工序顺利进行 c、构成坯体的主体,总量一般50%左右。 d、烧成过程中转化为莫来石等铝硅化合物,构成坯体和材料的骨架。长石 钾、钠长石,K2O(Na2O)?Al2O3?6SiO2 硬度莫氏 5~6

级;无可塑性,瘠性原料。钾长石:肉红色透明感岩石;熔融温度1200~1220℃,高温黏度较大,对黏土和石英的溶解能力较低。 钠长石:淡肉红色略白色透明感岩石;熔融温度1180~1200℃,高温黏度较小,对黏土和石英的溶解能力较高。长石在坯料中的作用: a、约1000℃长石开始熔融,液相填充于固相颗粒之间,提高坯体的致密度,冷却后转化为玻璃相与固相颗粒牢固结合,提高产品的强度、透明度等性能。 b、溶解黏土和长石,在液相中析出晶须状莫来石晶体,提高产品的强度、热稳定性等。 C、降低干燥收缩,提高干燥速度。 d、降低烧成温度,实验室提供山西闻喜长石引入量20%~40%。(3)石英 理论组成:SiO2 ;熔点:1713℃;硬度:莫氏7级;白色块状或砂状,瘠性原料。晶型转变:β-石英 ?α-石英(573℃)ΔV=%,实验室提供河南石英砂引入量20%~40%。 石英在陶瓷坯料中的作用: a、高温下部分溶解于液相,提高液相的高温黏度,未熔石英颗粒与黏土转化物一起构成坯体骨架,防止产品变形。 b、对产品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合理的颗粒度能够提

轻集料试验吸水率

轻集料吸水率试验 一.目的 检测轻集料,指导检测人员按规程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吸水率 执行标准: GB/T17431.1-1998《轻集料》 GB/T17431.2-1998《轻集料试验方法》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中轻集料。 四.职责 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及解释。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应从每批产品中抽取有代表性的试样,初次取样的试样应不少于10份,其总料量应多于试验料量的1倍。从200m3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 六.仪器设备 1.GY64鼓风烘箱(JC411):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2.HCTP12A天平(JC231):称量1000 g,感量1 g; 3.筛:孔径为5.00mm; 4.容器、搪瓷盘,毛巾等; 03.26.2—1

轻集料吸水率试验 03.26.2—2 七.环竟条件 常温下物理试验内进行。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 1.取试样4L ,用筛子过筛,取筛余物燥至恒量,备用。 2.将试件拌均,分成三等份,分别称量m 0。 3.放入盛水容器中,如有漂浮,必须压入水中,浸水1h ,将试件制成面干,称量m 1。 轻集料的吸水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1000 1?-= m m m a ω 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九.结果判定 1、超轻集料(粘土陶粒、页岩陶粒、粉煤灰陶粒)应符合表1 超轻集料吸水率 表1

轻集料吸水率试验 2、普通轻集料应符合表2 3. 高强轻集料应符合表3 高强轻集料吸水率表3 十.记录格式 记录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数据信息技术标准》表C4.02.03《轻集料试验记录》,报告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数据信息技术标准》表B4.02.03《轻集料试验报告》。 十一.审批程序 检测完毕,整理记录,填好报告单签字后连同记录交审核员审核,经主管批准,盖章后发放报告。 03.26.2—3

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检验报告

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检验报告 GD2103002□□有见证送检 委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告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样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评依据:_________见证人:________ 样品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未经本站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检验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批准:审核:校核:检验

说明 1、适用范围 适用于作民用与工业建筑用的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检验。 2、依据标准 (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2)《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15229-2002) (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GB/T4111-1997) 3、抽样批量 砌块按密度等级和强度等级分批验收。以同一品种轻集料配制成的相同密度等级、相同强度等级、质量等级和同一生产工艺制成的1万块砌块为一批;每月生产的砌块数不足1万块者亦为一批论。每批随机抽取32块做尺寸偏差和外观检验;再从尺寸偏差和外观检验合格的砌块中,随机抽取如下数量进行其他项目的检验: (1)强度:5块 (2)密度、含水率、吸水率和相对吸水率:5块 (3)干缩率:3块 (4)抗冻性:10块 (5)放射性:按GB6566。 3、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为: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密度、含水率、吸水率和相对吸水率。型式检验项目为:《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15229-2002要求的全部项目 现场复试按出厂检验项目进行。

试验报告汇总表

钢筋材质证明汇总表工程名称: 钢材规格 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单备注合格证 编号 厂家结论 复试单 编号 结论 Φ6.5 HPB235 11292350洛阳伟业合格MS101800425合格 Φ8 HPB235 11301050洛阳伟业合格MS101800426合格 Φ10 HPB235 11290600洛阳伟业合格MS101800427合格 Φ12 HRB335 9511063E2安钢合格MS101800428合格 Φ14 HRB335 0406125C2安钢合格MS101800429合格 Φ16 HRB335 0308321D2安钢合格MS101800430合格 Φ18 HRB335 0503662E2安钢合格MS101800431合格 Φ20 HRB335 9873289E2安钢合格MS101800432合格 Φ22 HRB335 9826584D2安钢合格MS101800433合格 Φ25 HRB335 9813246D2安钢合格MS101800434合格

水泥质量证明汇总表工程名称:洛矿集团嵩县15000吨无水氟化氢二期项目 序号水泥 出厂 证 编 号 水泥出厂情况 记录 水泥复试情况记录 复试单编号 代表 数量 T 报告日期 结 论 1黄河牌复合硅 酸盐水泥32.5MS100600041200吨2010.04.23合 格 2新建牌复合硅 酸盐水泥32.5MS100600096200吨2010.06.28合 格 3黄河牌复合硅 酸盐水泥32.5MS100600107200吨2010.08.01合 格

普通砖汇总表 工程名称:洛矿集团嵩县15000吨无水氟化氢二期项目 序 号 工程部位生产厂家报告编号报告日期备注 1基础、主体偃师华泰综 合利用建材 厂 MS1017000382010.03.27 粉煤灰 砖 2基础、主体偃师华泰综 合利用建材 厂 MS1017000912010.05.31 粉煤灰 砖 3基础、主体偃师华泰综 合利用建材 厂 MS1017000392010.03.28 加气砼 砌块 4基础、主体偃师华泰综 合利用建材 厂 MS1017000922010.06.02 加气砼 砌块

实验报告单表格

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 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真密度ρ计算式为: 式中:m0——比重瓶的质重,g; ms—— (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msl—— (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ρl——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m3;ρ——粉体的真密度,g/cm3; 三.实验器材: 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实验原料:金刚砂。 四.实验过程 1. 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 2. 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0。 3. 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 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浸液的密度可以查表得知。 5. 在已干燥的比重瓶(m0),装入约为比重瓶容量1/3的粉体试样,精确称量比重瓶和试样的的质量ms。 6. 将预先脱气的去离子水注入有试样的的比重瓶内,到容器容量的2/3处为止,放入真空干燥器内。启动真空泵,抽气约20-30min时暂停抽气。 7. 从真空干燥器中取出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并在电子天平上称其质量msl。 8. 洗净该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称其质量为ml。 9. 重复操作5.6.7.8测下一组数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 数据记录 2. 数据处理: 根据公式 实验室室温为23.4℃,查表得此温度下水的密度是0.9969g/ml3,因此 所以 ?

试验报告(表格模板

击实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合同号:试验编号:工程名称委托(取样)编号 工程用途报告日期 代表范围见证人 土的鉴别分类土的代号 主要设备编号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试验次数 1 2 3 4 5 干密度g/cm3 含水量% 击 实 曲 线 备注 结论 监理工程师 意见 签名: 单位(公章):负责人:复核:试验:

液塑限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合同号:试验编号:工程名称委托(取样)编号 工程用途报告日期 代表范围见证人 土的鉴别分类土的代号 主要设备编号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序号试验项目试验结果 1 液限W L(%) 2 塑限W P(%) 3 塑限指数I P 备注 结论 监理工程师 意见 签名: 单位(公章):负责人:复核:试验:

CBR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合同号:试验编号:工程名称样品规格委托(取样)编号 工程用途最佳含水量报告日期 代表范围最大干密度见证人 样品名称主要设备编号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试验项目击实次数含水量(%)干密度(g/cm3)吸水量(g)膨胀量(%)CBR(%)试验结果 单位压力与贯入量关系曲线图 备注 结论 监理工程师 意见签名: 单位(公章):负责人:复核:试验:

CBR 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合同号:试验编号:工程名称委托(取样)编号 工程用途报告日期 代表范围见证人 样品名称样品规格 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 主要设备编号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序号试验项目试验结果 1 压实度(%) 2 该压实度下的CBR(%) 对 应 所 需 压 实 度 的 CBR 曲 线 图 备注 结论 监理工程师 意见 签名: 单位(公章):负责人:复核:试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