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区别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区别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区别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区别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区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生产率与生产效率的区别

2014-02-10>>>> IE微课堂

ie_classroom想回顾IE基础知识吗想学习IE理论方法吗想借鉴IE实践案例吗想聆听IE达人讨论吗想跟踪IE前沿动态吗想谋求IE职业发展吗-- 微课堂,微分享,超乎你的想象!

很多时候在很多场合,我们都在说提高生产率、提高生产效率,更多的是在需要讲提高生产效率的时候说的是提高生产率或者指着生产率的指标说我们要提高生产效率。

亲,其实这两个不一样的!

以上可以看出,生产率是一个有单位的数值,是产量与时间的比,代表内在的生产能力(如UPH,UPPH)。

要提高生产率只有两条路径:一是提升设计水平,变革制造方式,工艺流程的简化优化,改善产品制造本身以降低标准时间;二是提高实施方面的效率,尽可能的缩小将实际完成时间与标准时间的差异。

通常,在制造方式已经固定的情况下,我们谈的更多的是实施方面的效率,即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反应的是时间的利用率(同一生产率指标相比可以反应效率情况)。

生产效率又可以拆分为作业效率和运转效率。

作业效率是作业标准化程度(与标准工时比较)的直接体现,运用通常的ECRS和动作经济原则的改善可以提升作业效率。

运转效率则反应了异常损失时间在实际完成时间中的占比,体现的是整个制造系统对生产一线的支持和不良影响,更体现了一个制造系统在协作流程上的优劣;此部分运用八大浪费、流程优化等改善可以让辅助系统更加高效。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在工厂经常有人讲提高工作效率,其实这只是一个含混的概念。这里将提出生产率和生产效率两个概念,以帮助工厂科学地制定效率目标,找到达成的方法。 生产率(Productivity)和生产效率(Efficiency)在生产管理的实际运用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生产效率主要用来考核纯生产能力,不包括由技术、材料等其它问题所引起的能力损耗。 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 生产效率=(产出数量 X 标准工时)/(日工作小时 X 直接人工数 - 损失工时)X100% 生产率用来考核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能力,是制造成本的标示之一。 生产率=(产出数量 X 标准工时)/(日工作小时 X 直接人工数)X100% 案例分析: 如果整个车间的月度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大大超过100%意味着什么?Productivity: 123% Production Efficiency: 142% Productivity = (Output Qty x Standard Time) / (Total H/C x (Working Time + Over Time)) Production Efficiency = (Output Qty x Standard Time) / (Total H/C x (Working Time - Downtime + Overtime)) 所有的乘积都是相乘相加的结果,即Excel 中的sunprodut()函数。 我想一定在什么上面出了问题? 可能的原因是: * 每个机型的标准工时定的太高了 * PCBA 和 FA中的标准工时有重复 * Oracle 中标准工时的定义是瓶颈时间*所有人数,还是每个工位时间*每个工位人数的累加 * 工作时间定低了 * Working Time 的定义,是按照劳动法的每日8小时,还是需要去除吃饭,休息时间

建筑业的生产率和效率作业

建筑业的生产率和效率 一、概述 建筑业的生产率和效率低于其他行业的实施是客观存在的。但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世界GDP比重达到5%-8%【1】,充分表现了建筑业的重要地位。自2008年政府投资4万亿提高基础建设刺激内需,其中14%用于汶川地震重建【2】,但2008年建筑业占我国GDP仅6%【3】,由2004-2009建筑业总产值机劳动生产率展示,我国的建筑业还是以经济投入的粗放型增长为主,生产率和效率必须提升。 2004-2009建筑业总产值机劳动生产率【3】 年份从业人数总产值增加值 按建筑增加值计算 的劳动生产率 技术装备率 万人增长率亿元增长率亿元增长率元/人增长率元/人增长率 04 2500.3 29021.45 56157837 20887 9297 05 2699.9 7.39% 34552.1 16.01% 68997130 18.61% 23427 10.84% 9273 -0.25% 06 2878.2 6.19% 41557.16 16.86% 81163870 14.99% 25741 8.99% 9109 -1.77% 07 3133.7 8.15% 51043.71 18.59% 99443523 18.38% 28853 10.78% 9208 1.09% 08 3315 5.47% 62036.81 17.72% 124889453 20.37% 32444 11.07% 9915 7.67% 09 3672.6 9.74% 76807.74 19.23% 156198171 20.04% 37640 13.80% 10088 1.74% 二、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效率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建筑业劳动者在报告期内生产出建筑产品的效率。它以建筑产量或价值和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来宝石,是考核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劳动节约情况的重要指标。在投入劳动力相同的情况下,创造的价值越多,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则低。 三、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效率底的基础原因 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效率相比其他行业相对较低是由几个特性原因造成的,具有独有特性,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分别为: 1、单价性:由于建筑产品从成产时就具有单间性的特点,这与其他工业生产常用的大量生产、批量生产、系列生产形成鲜明对比。如:楼房是一栋一栋的建,而汽车可以流水线生产作业。同时,由于建筑业受地理限制,也不能批量生产,如地质形态、水文气象,交通、风俗等影响。 2、流动性:由于建筑具有固定性的特点,从而也据有流动性,它与工业的流动性和生产固定性截然不同的地方在于:工业可以多项工种同时开工,形成流水型作业,而建筑业不能如此操作,比如,不能不挖地基,先盖房子。而建筑业的流动性的表现在区域的不同,如建筑设计、建筑格局,如建设居住房,可以根据当地人均收入水平,设定和建造房子的样式、格局。 3、不均衡性:由于建筑生产受国民经济情况和固定资产总规模的制约,建筑生产可以说事被动的。如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人均收入水平不一,建筑业在各地区的发展也不均衡。 4、环境因素影响:由于建筑业规模宏大,通常是室外作业,因此严重受天气制约,难以做到平衡生产,受季节、气象影响严重,不像工业生产,由于产品体积相对较小,不受气候制约,全年可均衡组织生产。因此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效率相对较差。 5、周期长:建筑业的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占用资金多,资金周转慢,加之建筑产品耗资巨大,这就决定了建筑产品不能像其他产业那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从而导致建筑业的结算方式比其他产业复杂。因此盈利效率也相对较低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生产率(Productivity)和生产效率(Efficiency )在生产管理的实际运用中是两 个不同的概念。 1、生产效率: 操作者按规定的作业方法工作时,他的能力或努力程度叫效率。主要用来考核纯生产 能力,不包括由技术、材料等其它问题所引起的能力损耗。 2、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 100%-?+??=加班时间 损失时间实际人数工作时间标准工时产出数量生产效率 产出数量:生产部、财务部在计算生产效率÷生产力时以实际入库量计算。 61%100%41 25100%21-580.5/h 50≈?=?+??=生产效率 (1) 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标准作业时间+辅助时间 指在正常情况下,从零件到成品直接影响成品完成的有效动作时间,其包含直接工 时与间接工时。即加工每件(套)产品的所有工位有效作业时间的总和。 a\标准工时:标准工时=生产一个良品的作业时间。 b\标准工时=正常工时+宽放时间=正常工时×(1+宽放率) c\工厂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在10%~20%,对一些特殊的工种,如体力消耗较大 的工种,宽放率可适当放宽一些 d\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机器自动作业工时的总和。 (2)制定方法:对现有各个工位(熟练工人)所有的有效工作时间进行测定,把所有组成 产品的加工工位的工时,考虑车间生产的均衡程度、环境对工人的影响、 以及工人的疲劳生产信息等因素后,计算得到标准工时。 (3)实际产量:以实际入库量计算;PCS 损失工时:因外部门或受客观条件影响造成停线或返工工时;H 加班工时:为增加产量而延长的工作时间;H 3、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1、 损失工时的计算 2、 补助工时的计算 3、 生产效率按订单进行计算,也就是说每一个订单只计算一次生产效率;生产半 成品时只需如实统计总投入工时、损失工时、补助工时。 4、 生产线生产好半成品后将半成品转至其它生产线包装时,生产效率由生产半成 品的生产线进行计算,负责包装的生产线提供包装时所用的总投入工时、损失 工时、补助工时。 5、 生产好的成品因本生产线作业不良而造成返工的,返工时所用到的工时将计算 到生产该成品的实际投入总工时内进行计算生产效率,由生产该成品的线别承 担工时。 6、 计算损失工时和补助工时时由生产线填写,按计算 时注意事项的第1、2项规定进行计算与确认。 7、测标准工时需要的条件是:

生产率与工作效率量化管理

生产率与工作效率量化管理(Magic Numbers For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生产率与工作效率的测评是人力资源量化当中最受关注的部分之一,其包含的内容如下: 1.依岗位类别和绩效计算的缺勤率 2。意外事故成本 3.解决争端的平均时间 4.单位招聘成本 5.财务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率 6.加班时数 7.人力资源部门预算占销售总额的比率 8.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占全体员工的比率 9.信息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率 10。市场销售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率 11.薪资管理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率 12.员工提供建议比率 13.流程周期 14.平均每位员工所获利润 15.回复询问的时间 16.病假比率 17.每年每位等同于全职员工的病假天数 18.依疾病种类支出的医疗费用 19.填补岗位空缺所用的时间 MAGIC NUMBER 1 依岗位类别和绩效计算的缺勤率 定义 所谓缺勤是指员工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内没有出勤。该定义不包括员工被允许离开工作岗位或者经过批准的年假以及其他一些法定休假。长期缺勤或者反复缺勤通常反映了员工在工作中的不满程度,因为“满意”程度与“缺勤”之间是成反比例关系的。缺勤也可能是由于某些不可预知的情况引起的,例如疾病、糟糕的天气或者其他一些工作环境的动态变化,如

与同事产生了摩擦或者缺乏足够的工作动力。 公式 缺勤率是以缺勤人数在员工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来计算的。 缺勤率=某时间段内员工缺勤的天数/该时间段内所有员工应该工作的天数 依岗位类别计算的缺勤率定义为,某特定岗位序列的员工缺勤人数占该岗位序列的员工总人数中的比例。 依岗位类别计算的缺勤率=某时间段内某特定岗位序列的员工缺勤天数/该时间段内该岗位序列所有员工应该工作的总天数 依绩效计算的缺勤率为,缺勤员工的总数与所有处于相同绩效水平下的员工的比值。 (工作绩效)缺勤率=某时间段内缺勤的天数/该时间段内所有绩效水平相同的员工应该工作的总天数 组成要素 某时间段内缺勤的天数,是指整个时间段内每天缺勤的员工的数目之和。 应该工作的总天数,是指所有员工的总数乘以该时间段内的工作日的天数。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单独一天的缺勤率来显示一周之内是否存在这样的一天,在这一天缺勤率有偏高的趋势。这种趋势是可能存在的,举个例子:“忧郁的星期一”综合征,也就是每周一员工在享受了两天的假期或者较长的周末时光之后,不愿意回到工作岗位上,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企业星期一的缺勤率异常的高。 也可以计算某个特定时间段的缺勤率,如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的缺勤率,来对不同时间段的缺勤率做一个比较研究。 依岗位类别计算的缺勤率可以反映员工工作的紧张程度、工作的不便以及工作带来的困扰。依岗位类别计算的缺勤率可以用来在不同岗位序列之间做比较,以帮助确定某种特定岗位序列的复杂程度。例如,夜班工作的缺勤率相对来说要高于白班工作的缺勤率。 对工作环境的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与缺勤率之间成反比例关系。依绩效计算的缺勤率可以很好地作为同一企业中不同工作的满意度、成就感以及舒适程度的指标。因此,缺勤率可以用来确定更高的绩效和更高的工作满意度之间的联系,这两者反过来又可以降低缺勤率。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员工不能按时出勤,那么企业要顺利、有效地运转并发挥其应有的组织功能是很困难的。因此,评估缺勤造成的损失,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很重要。缺勤造成的损失种类繁多,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生产损失; ·由于同事要补足缺勤者的生产差额,而导致产品整体质量的下降; ·被迫雇用额外的劳动力; ·缺勤者可能对工作不满,最终离开公司;

怎么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怎么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一·提高生产品质 众所周知“品质是企业的生命”。有一流的品质,才会有广阔的市场。那企业如何才能提高产品品质,将是每个企业永恒的话题。 首先须从原材料把关,严格杜绝不良品入库,并进入生产线。那如何才能把好这第一关呢?(责任部门:采购、品管) 采购人员需挑选有资质的供应商,确保所购买的物料,品质达到要求。品管人员协助采购督促供应商提高品质。物料到货后,品管需严加把关。合格品方可入库。 第二关:物料的储存(责任部门:仓储部门) 物料的储存在品质管理中同样很重要,因搬运、储存不当而造成物料的不良时有发生。所有仓管人员一定须按照重下轻上的原则,注意轻拿轻放。还要做些“防尘、防潮、防晒、防锈等”工作。不定期对物料进行查看。确保物料储存的质量。 第三关:制造生产(责任部门:制造生产部门) 物料进入生产线后,首先须避免因为操作或使用不当,而造成物料作业不良。每工段及相互工段需进行自检、互检及抽检。成品需品管进行检查,合格品才可以入库、进行销售。 第四关:产品的运输(责任部门:物流) 为什么把产品的运输也放在品质管理当中?因为运输不当,同样会造成产品的损坏。所以物流部门,须选择有资质、信誉高的物流公司进行运输。(另外有的企业,把售后服务同样放在品质管理的范围当中)。其实只要企业内部门各尽其职、相互监督、人人参与品质管理,相信产品的品质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企业定会飞黄腾达。 二·提高生产效率 对企业来讲,致力于提高生产率,可以降低成本,经受得住价格竞争的压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如果价格不变的话,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利润的增加。只有较高的生产率,企业才能真正具有竞争力,才能不被

生产率及生产效率的定义及计算方

生产率及生产效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讲的是快慢,是速度,它是实际产出与标准产出的比率;生产力讲的是效益,它讲的是产出与投入之比。效率可低于100%,效益低于100%时,你就等着关门破产吧。 在工厂经常有人讲提高工作效率,其实这只是一个含混的概念。这里将提出生产率和生产效率两个概念,以帮助工厂科学地制定效率目标,找到达成的方法。 生产率(Productivity)和生产效率(Efficiency)在生产管理的实际运用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生产效率: 操作者按规定的作业方法工作时,他的能力或努力程度叫效率。主要用来考核纯生产能力,不包括由技术、材料等其它问题所引起的能力损耗。 2、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 产出数量:生产部、财务部在计算生产效率÷生产力时以实际入库量计算。 例如: (1) 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标准作业时间+辅助时间指在正常情况下,从零件到成品直接影响成品完成的有效动作时间,其包含直接工时与间接工时。即加工每件(套)产品的所有工位有效作业时间的总和。 a\标准工时:标准工时=生产一个良品的作业时间。 b\标准工时=正常工时+宽放时间=正常工时×(1+宽放率) c\工厂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在10%~20%,对一些特殊的工种,如体力消耗较大的工种,宽放率可适当放宽一些 d\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机器自动作业工时的总和。 (2)制定方法:对现有各个工位(熟练工人)所有的有效工作时间进行测定,把所有组成产品的加工工位的工时,考虑车间生产的均衡程度、环境对工人的影响、以及工人的疲劳生产信息等因素后,计算得

到标准工时。 (3)实际产量:以实际入库量计算;(PCS) 损失工时:因外部门或受客观条件影响造成停线或返工工时;(H) 加班工时:为增加产量而延长的工作时间;(H) 3、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1、 损失工时的计算 2、 补助工时的计算 3、 生产效率按订单进行计算,也就是说每一个订单只计算一次生产效率;生产半成品时只需如实统计总投入工时、损失工时、补助工时。 4、 生产线生产好半成品后将半成品转至其它生产线包装时,生产效率由生产半成品的生产线进行计算,负责包装的生产线提供包装时所用的总投入工时、损失工时、补助工时。 5、 生产好的成品因本生产线作业不良而造成返工的,返工时所用到的工时将计算到生产该成品的实际投入总工时内进行计算生产效率,由生产该成品的线别承担工时。 6、 计算损失工时和补助工时时由生产线填写,按计算时注意事项的第1、2项规定进行计算与确认。 7、测标准工时需要的条件是: a、作业人员都是经过良好训练的熟练操作工, b、必须是正常速度, c、所有物品都是良品,在以上条件下然后需要用码表测出从第一个工序到最后一个工序所需要的时间,反复测量取平均值。用所得的平均值除以85%即得到标准工时.(为什么取以85%,因为考虑人不可能象机器,而我们的嫁动率在正常情况下需达到85%)。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区别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区 别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生产率与生产效率的区别 2014-02-10>>>> IE微课堂 ie_classroom想回顾IE基础知识吗想学习IE理论方法吗想借鉴IE实践案例吗想聆听IE达人讨论吗想跟踪IE前沿动态吗想谋求IE职业发展吗-- 微课堂,微分享,超乎你的想象! 很多时候在很多场合,我们都在说提高生产率、提高生产效率,更多的是在需要讲提高生产效率的时候说的是提高生产率或者指着生产率的指标说我们要提高生产效率。 亲,其实这两个不一样的!

以上可以看出,生产率是一个有单位的数值,是产量与时间的比,代表内在的生产能力(如UPH,UPPH)。 要提高生产率只有两条路径:一是提升设计水平,变革制造方式,工艺流程的简化优化,改善产品制造本身以降低标准时间;二是提高实施方面的效率,尽可能的缩小将实际完成时间与标准时间的差异。 通常,在制造方式已经固定的情况下,我们谈的更多的是实施方面的效率,即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反应的是时间的利用率(同一生产率指标相比可以反应效率情况)。 生产效率又可以拆分为作业效率和运转效率。 作业效率是作业标准化程度(与标准工时比较)的直接体现,运用通常的ECRS和动作经济原则的改善可以提升作业效率。 运转效率则反应了异常损失时间在实际完成时间中的占比,体现的是整个制造系统对生产一线的支持和不良影响,更体现了一个制造系统在协作流程上的优劣;此部分运用八大浪费、流程优化等改善可以让辅助系统更加高效。

01第一章 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率的定义是( B )。 A.一切经济价值的源泉 B.产出与投入之比 C.衡量生产系统转化效率 D.生产要素(资源)的使用效率 2、生产率管理就是(D)。 A.经营管理B.评价劳动和资金效率的过程C.财务和审计 D.对一个生产系统的生产率进行规划、测定、评价、控制和提高的系统管理过程 3、按测定方式分类,生产率可分为(D )。 A.静态生产率和动态生产率B.直接劳动生产率和总成本生产率 C.劳动生产率、本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能源生产率、总成本生产率、外汇生产率 D.单要素生产率、多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 4、IE的最高目标是(D)。 A.提高生产效率B.提高劳动生产率C.降低成本D.提高系统的总生产率 5、经济学上,用( D )来衡量生产系统的转换功能,表示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A.效率B.经济效果C.效益D.生产率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分类,生产率可分为()。 A. 单要素生产率 B. 多要素生产率 C.总成本生产率D.全要素生产率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生产率?为什么说生产率是衡量生产系统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 2、提高生产率有什么重要意义? 3、如何理解质量与生产率的关系?为什么说两者是同步发展的? 4、什么是生产率管理? 5、生产率测定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6、生产率分为哪几类?其含义是什么?写出单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因子的作用。 7、试述影响国家和部门生产率的因素。 8、试述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因素和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9、何谓单要素生产率? 10、试分别写出静态生产率和动态生产率表达式。 11、为什么要测定动态生产率? 12、何谓多要素生产率? 13、试列举制造企业应用工业工程提高生产率的若干常用方法。 四、填空题 1、生产率就是与之比。生产率实际上是衡量的使用效率。 2、根据工业工程的观点,生产率和质量目标是,而不是的,他们通常是、的。 3、影响国家和部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是、及等

生产效率分析报告

(Performance Analysis & Control ) 通过实时效率的分析和管理,提高生产率 ? 生产是经济而有效地利用人( 劳动力)、材料、机器 (设备)在规定的日期内生产出用户所期待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后 交到用户手里; 那么生产率又是什么呢?生产率是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的尺度,一般是产出对投入的比。 原材料生产率 = 原材料投入量

? 生产率的三个要素的是劳动生产率、设备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但各自的生产率是相互依赖生存的。 ? 其中各生产要素中的改善合理化结果都体现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故劳动生产率倍受重视;特别是最近由于劳动 力紧张,收入又上涨等的原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为宝贵。 ? 由于生产金额和作业量的关系不是永远不变的,所以制造部门用时间来管理生产率非常必要的。 ? 这是因为说服力和提高的目的明确,客观的评价如过去、每个行业、每工序、事业部车间之间都可进行比较。 = 标准时间的缩短度(1)×标准时间的达成度(2) ? 现方法中存在的不合理的时间应用产品设计、设备的工器具、作业方式等方面的改善来改变(1); ? 消除实际发生的不合理的时间按照标准时间进行生产(2); ? 以上的(1)乘上(2)不等于提高整体的生产率,而是对(1)和(2)分别进行并评价才是提高生产率的捷径。 ? 生产率的三个方面是指影响生产率的三个方面,主要指有关作业方法的方面、有关作业熟练度的方面、对资源效 率的方面。 1) 方法方面

(1)标准作业顺序的改善、平面布置改善 (2)材料搬运方法的改善、恰当的工具及设备的选择 (3)质量、安全维护方法的设定 2) 效率方面 (1)作业人员动机的改善、没有监督的现场结构 (2)标准时间的导入、熟练度的提高及效率管理制度的导入 2)利用方面 (1)生产计划及作业分配的改善、作业时间的缩短 (2)强化机器设备的维护、组织的变更 图I6-1 ?所谓PAC(Performance Analysis & Control)是指提高努力达到效率提高和维持的一种管理方式。?按照指定的标准作业方法工作的作业人员的生产率是作业效率,也就是说根据体力劳动来决定的。? PAC的作用是把效率水平提高到比现在高的水平的同时,还要维持这个水平的一种管理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