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语文及文化科笔记

中国语文及文化科笔记

中国语文及文化科笔记
中国语文及文化科笔记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筆記

情與中國文化吳森

一.情與哲學

1.人倫關係方面(以情繫人)

●儒家以仁為總綱,仁=情。

孟子:「仁,人心也。」

《中庸》:君子發乎情止於禮;提出合乎禮義、發而中節的情感。

●儒家表現在倫理道德上的情:

孝─子女對父母應有之情。

悌─對兄弟儕輩應有之情。

忠─對長上君國應有之情。

禮─表達情感應有的方式。

義─適宜的意思,情感表達能恰到好處。

●諸子有關情的言論:

孔子與宰予討論喪葬之禮,孔子所重的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故此他譴責宰予不行「三年守喪」之禮,罵宰予不仁。

曾子提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墨家主張廢除喪葬儀式

孟子討論喪葬之禮和棺槨問題,認為人有惻隱之心,一定會安葬父母。

孔子與葉公就偷羊事件,評論「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兒子為父親隱瞞實情,是率直的孝親之情的流露。(孔子情治思想與葉公法治思想)

●儒家講情的目的所在:

儒家重視子女對父母的孝道,目的在提倡情感教育,然後透過情感教育來維持一般人的道德水準,由此可見儒家重視人情。

2.政治方面(人情治國)

●孔子提出德治的主張,用情來感化萬民。孟子更由此發展一套王道思想。

●儒家表現在政治上主張德治,即所謂「王道」的思想,就是用「情感」來感化,使人心

悅誠服。

孔子早就提出以情治國,情治=德治,風與草來比喻。德治(情治、人治)與法治的不同。孟子,發展成為一套王道的政治思想。王道與霸道的不同。

二.情與文學

1.聖人之情作

●杜甫之情作

杜甫真正能把握情的極致而把仁心發揚光大而無理障。他的作品,有寫和妻子、朋友久別重逢之情,也有寫對一般貧苦大眾的怜憫之情,更有大量家國之情(超越空間),所抒之情沈鬱頓挫,迴腸百轉,流露出一片真純的惻隱之情,故被後人冠以「詩聖」之譽。

寫與妻子相思之情:《月夜》

寫與朋友久別重逢的欣喜之情:《羌村》、《贈衛八處士》

寫對一般貧苦大眾的怜憫之情:《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三別》、《三吏》

2.對死人有情

後死者為追念已死者,寫出大量祭文及悼亡詩。

潘岳《悼亡》三首

元稹《遣悲懷》三首

蘇軾《臨江仙》

陸游《沈圓》

3.一般人之情作

中國人之人情豐富,並不只限於文人,連普通大眾市民也是情深義重的,例如, 一位姓張的媒礦工人對已故妻子一片深情,竭力保存妻子的駭骨,千辛萬苦運返故鄉,流露了中國人對鄉土之情。

4.對古人有情

文人通過懷古詩和詠史詩(超越時間),表達對古人之情。

左思的詠史詩:對與自己毫無親屬關係的已死古人表達崇敬之情。

陶淵明《詠荊軻》主要歌頌諸葛亮開創蜀國基業,一心為國的精神,對其最終未能恢復統一漢室的願望表示惋惜。

杜甫《蜀相》、《詠懷古跡》第三首。

三.中西比較

1.中西社會對情之看法

情存在於一家、一鄉、整個國家,以至天下萬世。

●西方以探究、好新、貪戀為主:不重視道德上的人情,卻關注物理上的自然科學,因而

發展科學來征服自然。

2.中西文化差異

●中國文化精神的主流則以「情」為主。中國人重concern,成為世界上最講究社會道德

的民族。

●西方文化精神的主流是「理性」。西方人對自然wonder,產生了科學來征服自然。

3.中西社會對物之看法

●中國人對物也有情:物情

所謂「物情」,即認為自然為有生命的機體。

《易繫辭》下篇第一章:「天地之大德曰『生』。」

《易繫辭》上篇第五章:「陽極生陰,陰極生陽,轉相生,故曰生生之謂易。」

從道德和宗教意識看,中國人感謝天覆地載之恩而對天地有無限感謝和崇敬之情。

從藝術意識看,中國人對自然物採欣賞的態度。

●西方人對物無情

西方人重視好奇、貪戀之情,進而則征服自然。

視自然為一堆死物,並沒有生命在其中。

4.中西社會對人與物的溝通之看法

●中國人的感通(感通乃指情的認識論而言)

中國人的重情,正由感通而來。

李商隱《無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清楚解釋感通一詞。

感通包括人與人、後死者與已死者、今人與古人、及人與自然物間的關係,由此達到圓融無礙之境。

●西方人的感通

西方人缺乏人際之間情感的互通,社會上個人主義流行,造成孤立、疏離的結果。

解決良方:向中國文化學習,重視倫理的關係和珍惜人情的價值。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筆記

與青年談中國文化唐君毅

一.中國之人文精神

所謂「人文精神」,就是以人為中心的一種基本人生態度,對一切知識與價值的追求和取捨都是以人的本所趨為最終的準則。

1.三才:

●天-超越的天帝

●地-物質的自然世界

●人-可溝通天地兩界

人一方面有物質的軀體,另一方面有超越的精神。重人的精神是以人之精神上通於天而下達於地。使人能頂天立地於宇宙間,維持人的尊嚴,是天地的中心。

孟子四端(四德)之說: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辭讓之心,禮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認為人固有惻隱、善惡、辭讓、是非之心,這些都是與生俱來,只要把這四善端擴充至外在的行為,就成為仁義禮智四端,憑此人躍然超越禽獸而顯露自身的獨特性,成為宇宙間最尊貴的動物。此正體現中國重人文的精神特質。

人有仁義禮智四端,乃人之所以為人之特性。這樣,人能在自然的天地萬物之世界上,建立人的世界之根據(人文世界)。

二.倫理道德

1.五倫:

父子、君臣、兄弟、夫婦、朋友。(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長幼有序,夫婦有別,朋友有信)

2.五倫關係

●父子之倫:孝之擴充(整個民族),由近而遠,由今而古,由孝父母,父母之父母,及於

祖宗,以至孝於整個民族,可上通於百世,而忠於民族之歷史與文化。從縱面維繫民族生命於永久。

●兄弟之倫:悌之擴充(四海之內),由親而疏,由近而遠,視四海之內之人皆兄弟。從橫

面啟發民胞物與,天下一家之意識。

孝悌尤為重要:人與禽獸之異也。

●夫婦之倫:合二姓之好,超越我所自生之家庭,而貫通於另一家庭,家與家的連接即能

組織及維繫社會。敬比愛更重要,由是夫婦不相亂(不會沾戀狎褻而有別於禽獸)而有內外之別(男主外:耕種狩獵,女主內:撫育子女,操持家務。)

夫婦之愛與敬有別于禽獸也。

●君臣之倫:人在政治中的關係。若人沒有牽涉入政治中,便無「君臣」一倫。

●朋友一倫:人在社會中與人的接觸,乃人的自由選擇。其中的關係,為一純粹之精

神上人格上,超乎一切私心與利害之關係。朋友縱橫論:橫面擴至天下之善士,縱面擴至古今之賢哲。

仁之擴充(縱橫論):仁之最高表現,從橫面看是極于民胞物與之精神。自縱面看,則是慎終追遠,上承祖宗之心與往聖之志,而下則求啟迪後人,以萬世之太平為念

三.倫理關係(和而不同)

1.學術文化自由精神

●宗教:在中國社會中,一直有各種宗教並行不悖的傳教之風。

●學術:中國學術在春秋戰國時,百家爭鳴。

儒家之精神,重會通之道、全盡之道。故要于殊塗見同歸,于百慮見一致,于睽異而見其相通相類。中國道家則更重思想之自由,中國之所以莫有宗教戰爭,莫有異端裁判所,中國人之所以最富于寬容博大之精神,而不箝制學術文化之自由發展,亦正由儒家與道家之此種精神所陶養。

2.政治上的和平精神

●政治:中國之政治,即以文治為主,仍求以王道易霸道。

●文學:詩人之稱美和平而反戰之詩

●宗教:佛教崇尚慈悲,並要人不殺生。

中國人由酷愛和平,因而極能反抗侵略。故四千年來中國人對于一切侵入之外敵,亦無不能加以同化,或終將其打退。能愛和平而念念在天下一家四海清平,又能保衛和平以反侵略,這真是中國文化中之最偉大的愛和平之精神。

四.中國之文藝(文學與藝術)精神

1.文藝與生活

雕刻:鼎彝,日用器上的鏤刻,由此而變出書法,繪畫。

詩歌:《詩經》大多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與廟堂中的歌詠。

2.文藝的教化及陶治性情的作用:

●禮以教中,樂以教和(尚中和,和平之精神)。從書法、畫、壁畫、建築、雕刻塑像、文

學等可見

●禮記:「溫柔敦厚詩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即表現一種寬舒廣博之氣度,溫厚和平

之性情,飄逸灑落之胸襟,含蓄淡遠之意境。書畫:以神品、逸品為高。

文人畫:虛白中表靈氣之往來。

建築:闊大的宮殿,祭天天壇橫臥地上,飛簷、飛角、亭子、牌坊、迴廊皆表現一飄逸疏朗

寬舒之味。

音樂:七弦與洞簫以淡宕幽和之聲見長。

文學:文貴淵雅,詩貴溫厚,詞貴婉約,陶養人之善良性情。

●能陶養和平之氣,銷除暴戾之氣。此種文學藝術是人類文化中最寶貴的成就之一。

五.中國之宗教精神

1.古代宗教信仰

中國似可說無固有宗教的國家。但是嚴格說起來,中國古代民族亦是篤于宗教信仰之民族。殷人信上帝,周人信天與上帝,墨子教人信天鬼。

2.儒家的宗教精神

●孔子固然是重知生過於知死,重事人過於事鬼。其施教是教人為仁人,其從政是要天下

有道。

●孟子講知性則知天,存心養性即事天,亦似有以道德實踐代宗教信仰之意。

●荀子說禮之三本:一是天地,一是親,一是君師。

祭祀之禮中,包含祭天地,祭祖宗,祭聖賢。

儒家,均可說有一宗教精神。

我們亦末嘗不可說儒家是一宗教或包含一宗教。我們可說儒家之教,是一信天人合德之人道教人格教或人文教。

3.道家不信天帝而信生天生地之道,同時又以人得道即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與造物者同游,亦是一尊重得道之「人」之思想。道教,即要人實際的修煉成「與天地比壽,與日月齊光」之神仙。

4.佛教主張人成佛即有無量功德,梵天之德亦不過如此。故要人崇敬佛,而不崇敬梵天。崇敬佛,亦即是一崇敬一種人格。故崇敬佛之宗教精神,亦即一尊重最高人格之精神。5.基督教之最高義,亦要講到神人合一。

六.中國哲學

1.內容:即中國先哲對於人生意義,人倫道德,人格修養,人文化成(3)之智慧。而對於天道或宇宙最高原理之認識,亦與此一切關於人之智慧不可分。

2.表達手法:言簡而義微,恆多用譬喻,而少用繁複之論證。後人常須作親切的意會體證與實踐之工夫,乃能真得意於言外。

3.特點:平實而親切,易知易行見長。而且其高明與深遠,亦即融於其平實親切之中。4.融合一體:中國之哲學與其他學術思想,如科學思想政治思想等,恆難截然分開。同時其哲學之精神,亦即表現於整個文化精神之中,

貫穿整個文化。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筆記

傳統科學的過去及未來劉君燦

引言:科學與人

●中國的學問一向以解決「人」的問題為首要的考慮,傳統科學自也不例外。它要解決人

所面臨的自然環境問題,以及如何便利人的日常生活問題。

●中國宇宙發生論:先民面對大自然的種種變幻,嘗試賦予一個秩序,第一個要處理的便

是日升月降,風雨雷電如何產生?便是一個宇宙發生論。古代啟蒙讀物《幼學瓊林》卷首的「混沌初開,乾坤始奠」。

一.科學著作散見各書

1.整體文化中的輔助角色。

2.大都不是純科學學者,如墨子、王充(漢)、沈括(宋)、方智(明)等人。

3.大都係其著作中輔助的一部分,有時甚至不獨立成篇,如王充的論衡。

4.在實際官制中,近於科學的也是工部、兵部和直屬皇帝的欽天監、太醫院。

5.一般人認為中國只有工藝而無科學。

6.李約瑟陳述中國科學一直在緩進展,沒有經過「科學革命」的蛻變,因此十六世紀以後被西方趕上超越。

二.中國為何缺乏科學革命及中國的科學

1.中國文明過份早熟,加上地理上的封閉,習於故常即可滿足。

2.中國科學有其獨特模式,不產生像西方一樣的「科學革命」。

3.中國的科學是整個化在文化之中的。

4.「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國人向來認為「自然秩序」與「人文秩序」固然相異。卻是可以交融的。

5.人最直接相關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工具,所以中國傳統科學重工藝是其來有自的。

6.自然秩序與人文秩序的天人交感思想下,這種關聯感應的思想使中國率先發現了地磁的方向性,潮汐為海水受日月吸引,大都是定性,而非定量的。雖是科學成果,但只是屬於低層次的,系統性缺乏。

三.中西宇宙觀

1.在人文的突顯下,中國人的天並非完美無缺的,所以「女媧要鍊石補天」。在科技上就是強調既有工具的靈巧運用,包括改良,用工藝。

2.希臘人認為天空是完美的,天體也必依完美的圓形運動,並形成球體。這一切無非是因為完美的上所創造的世界必然是完美的,而完美的就是精確的,要精確就只有靠數學。3.西方科學革命與宗教革命所爭的不過是詮釋上帝方式之爭而已;要求從大自然,從世俗成就(科學),而不再從耶經、來世來肯定上帝,更進而肯定個人而已。而這一切講究的是「邏輯的蘊含」。

4.西方神學的講求邏輯思辨更是一大特色,也是近代哲學、科學的所以衍生。

四.中西科學模式大異其趣

1.西方神學的邏輯思辨與講求「關聯感應」的中國思想大相逕庭。兩者文化模式、科學模式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

2.西方科技太重速效,思想上也太重單向的「因果蘊含」方式,傾向分裂自然的整體性,以致破壞了環環相扣,網狀,而並非單向的生態系統。

3.中國傳統科學大多是化在文化中的,所以有時醫卜不分,器技不二,天文也與星相合流。這代表中國科技大傳統與民俗小傳統的溝通性很強,大傳統來自並加強小傳統。

4.自先秦至明末,中的科技因內發外爍,內容變化得太多,但精神形式大致不變,仍然是關聯感應式的。

五.中國科學何去何從

1.在速效性西方科學的主導衝擊下,過去中國人自然認為中國沒有科學,甚至排斥自己的傳統科學。

2.中國傳統的科學在思想上注重「關聯感應」,西方則注重「因果蘊含」。「六月飛霜,必有寃情」;「牛頓蘋果落地」

3.中國科學模式的「形上部分」,史家大致有一共識。但「運作性」(程序)的指導這一方面,大致仍是未經開闢的處女地,還在「瞎子摸象」中。

4.無論文化,無論科學,沒有特色;不能同中求異,是沒有存在價值的。(必然是不相同)5.我個人還認為「關聯感應」與「因果蘊含」這兩種探求方式,在後現代的科學探求中,是可「春華秋實,各擅勝場」的。「同異對比」下的發展永遠代表人類文化的生機,劃一的權威講求則是生機的斲傷!

附錄:中國傳統科學思考特色初探

六.難成完整的邏輯系統(弱點)

1.中國傳統科學古籍的特色就是很難成為一個完整的邏輯系統,不過,這並不是說中國古代哲人思考不合邏輯,事實上有許多仍然是暗合邏輯的,但不重視邏輯方法

2.中國的古籍大多是條目式的,將事實與現象一條條的羅列,各條目之間往往只是同類並舉,而沒有蘊涵、推衍、演繹的關係。各條之間即使同類,也看不出多少邏輯上的關係,更不用說形構系統了。「這些條目有些是提出問題後,馬上就寫出結論,而省略了推論的過程」。老子一開始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至於何以道可道,非常道﹔何以名可名,非常名呢?其間的推理都省略了。

七.關聯式的思考(弱點)

1.中國古籍除了常只有結論、沒有推論外,還有一點就是有理論推論的,往往也是關聯式的思考。所謂關聯式的思考,大約包括「直覺、類比論證、想像」。

2.就「想像」來說,易經乾卦是六個長橫的陽爻(三三),初九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所謂物理意義的「符號」,透過對形式系統的表式,得出一說明或理論。譬如1 + 1 = 2。

易經作者群所以得到「潛龍勿用」這個結論,是靠了創造性的「想像」力;但畢竟這不是演繹,也不是歸納。

3.牛頓力學是一個很好的邏輯系統,在思想考方式上卻不是關聯與感應這一套。

八.類比論證(弱點)

1.類比論證(包括譬喻)是中國古籍用得最多,也最豐富的論證方法。

2.類比論證是一種實質論證,運用的是事物間或命題間的類似性,這樣所獲得的結論,只有「概然性」而沒有「必然性」。

3.類比論證是依據兩事物或兩命題間的類似性,而由此一事物推知彼一事物的論證形式。它是由特殊推出特殊。(A似B;B似C;A與C的關係)

4.類比推論是不具傳遞性的。這種論證推論不能保證結論對,結論對也不能保證推論對,

只具有概然性的正確。

九.整體合一的自然觀(優點)

1.在自然觀上,先賢看待自然也是天人合一式的整體觀、有機觀。不特自然與人事是相關相應的,一部分的擾動,就會引起另一部分的相應變化,這種變化又會反饋(feedback)回來。例如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類相動篇中,即說︰「天有陰陽,人亦有陰陽」。

2.前賢唯恐器械的創制干涉自然太過,並且造成人事的過分分工,而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人與人的和諧。因此莊子天下篇就「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

3.這種整體觀,有機觀的看法是強調「時」的觀念:器械的創制是要與時偕行的,甚麼時候可能做甚麼都是有所講求的。而中醫的治療原則,以及運用消長生剋,體機平衡的觀念來解釋病理、生理,也是整體觀、有機觀下的產物。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筆記

中國藝術的基本精神趙永新

一.中國藝術特色

1.中國藝術吸取世界藝術的同時也影響世界藝術:

畢加索、馬蒂斯從中國文人畫中吸取了線條的營養。

中國園林風光介紹到歐洲後, 很多人企圖在歐洲仿造中國園林。

2.外國人對中國藝術的評價:

●法國雕塑家羅丹的大弟子普落特爾在家裏的會客室陳列著北魏的雕塑品。

●後印象畫大師高更說過, 眼睛不要再往希臘看, 應該向東方。

●中世紀的旅行家伊本拔都塔對中國的繪畫大加讚揚:中國是全人類中手藝最高明的和最

有鑒賞力的人民。

●馬可波羅也讚揚中國的宮廷金碧輝煌。

●秦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是世界藝術寶庫中最珍貴的遺產。

3.中國的藝術超越東方具有世界性魅力,這種魅力來自中國的傳統和精神。這種傳統和精神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5.涉及文學/史學/哲學/美學/宗教

二A.禮樂一體

1.何謂禮樂一體

六藝之中禮樂居首﹐有禮必有樂﹐樂附於禮。樂在諸多藝術種類中獨居至尊地位﹐是各種藝術的總稱。儒家主張「禮以教中, 樂以教和」。禮可以建立及維持社會的秩序,而音樂則可以感動人心, 易於使人從心中油然而生一種和諧感覺。由此可見,禮是目的, 樂是手段。儒家一直將中國藝術道德感化和政治教化,因為當時的大儒認為藝術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作為教化工具,所以便有政治上的功用。先秦的儒家認為一切藝術概括於「樂」之中,舉凡歌舞、傳說、戲劇皆是樂的一種。儒家認為禮樂是不可分割的,樂是教化的工具,「可以善民心」、「移風易俗」,有助於禮教的推行,而一個國家若能推行禮教,便可「民和」、「民齊」、「兵勁城固」,即具有政治效用。故孔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無所措手足。」

2.中國的藝:

a藝術和技藝

b六藝中禮樂為首(中國古代教育以六藝為主要內容﹐這包括禮﹑樂﹑射﹑御﹑書﹑數﹐)c禮樂不分

d樂是藝術總稱

3.樂的涵義:道德感化/政治教化/樂器/詩歌/傳說戲劇

4.樂的作用:(儒家思想)

修身成仁興邦治國/以善民心移風易俗/民和民齊兵勁城固/統治工具

5.中西比較

中-禮樂一體

西-禮樂獨立

二B.詩畫同源

1.何謂詩畫同源

無論是詩,還是畫,都是描寫一種意境,抒發一種感情。二者同屬於藝術範疇﹐基本精神也有相通之處, 在抒情、達意、暢神及求趣各方面都是一致的。中國藝術各類互為影響,融為一體,藝術精神互相滲透,不同作品均表達出相類似的觀念。

2.詩書相應:陶淵明詩與王羲之書法

3.詩畫合一:曹植洛神詩與顧愷之洛神賦圖

4.詩畫相通:王維山水畫

5.詩畫結合:題畫詩

a杜工部集題畫詩

b詩心畫意

6.書畫同源:

使用毛筆工具/進行線條造型創造/講究筆墨情趣

7.園林藝術:

a司馬相如上林賦

b詩情畫意

c山石水草

8.中西文化差異:

●中-講合

●西-講分

9.中西藝術精神比較:

●中國各類藝術精神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講意境﹑情趣﹐而情趣來自藝術家的和觀賞者的

內心﹐心只有一處﹐所以只能合﹐不能分。

●西方藝術講理﹑講形﹐而理與形這二者都屬於物的範疇﹐物具萬象﹐所以必然是分﹐互

不聯繫。

三A.物我一體

1.何謂物我一體:

這藝術精神源自中國傳統「天人合一」, 「天人感應」的哲學思想, 就是追求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境界。人要順應自然, 崇尚自然。這亦是古人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他們通過身心的努力, 務求與大自然(天)互相契合, 和諧統一, 並和大自然在感情上有所交流,這種哲學思想影響到中國的藝術精神。

2.哲學思想:(道家思想)

a魏晉玄學

b名教本於自然

c人類社會的美與自然的美統一

二B崇尚自然

1.何謂崇尚自然:

中國藝術追求的是自然無為的美, 藝術家在這種美中達到物我融為一體的境界, 這精神境界泯滅了物/我(天/人)的界限, 達到主觀的「我」跟客觀的「物」融為一體的效果。這種美亦使人的心靈得到自由與解放。道家思想將此精神發揮得最淋漓盡致。這種思想除了使人的自身成為美的對象外, 更使山水松竹等自然景物都成為美的對象, 這樣就把人類社會的美(藝術美)與自然的美統一起來了。

2.山水畫:充分反映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畫家把自己對山川景色的深刻感受與美麗的自然景色融為一體再表現出來, 給人以美的感受。

a郭熙《奚山秋霽》;

b山水自然景色和畫家對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融為一體

3.園林藝術:這不單是園林外在的裝飾美化,而是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反映,在此片園林天地中安頓自己的心靈, 享受物我一體的樂趣, 園林成了作者精神的歸宿。

a自然山水美和社會藝術美(詩詞文學)

b山景和觀賞者和諧統一

4.物我關係:(客觀世界的「物」與畫家主觀精神的「心」有機地統一起來)

a顧愷之:繪畫貴乎「遷想妙得」。即畫家不應只求形似, 必須運用「遷想」, 認識世界, 進行選擇, 捕捉對象的本質, 才能掌握外物的神韻, 以求神似。

b宗炳:「應目會心,應會感神。」。即畫家創作時必須用眼睛掌握外物之形; 更要用心, 方能感應領悟到外物的神韻。

c張璪:「外師造化, 中得心源。」即畫家創作要以大自然為對象, 把心中對自然景物的感受與情意, 化為一種動人的境界, 表現到畫面上, 把客觀世界的「物」, 與畫家主觀精神的「心」有機地統一起來。

d石濤:「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也.....」。即是要求物我同化,才能創造出感人的、生動的藝術形象。

四A.注重意境

1.何謂意境:

a藝術家從對客觀事物的觀察、認識、體驗感受中,產生了某種思想感情,通過特殊的藝術構思和形象塑造,把這種思想感情充份表現出來,於是在畫面上產生一種動人境界.

b藝術家主觀情感與客觀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藝術境界.也是藝術家與自然相近而又相融的精神感受。

c作為藝術的繪畫、書法、雕刻、建築、園林等都是藝術家表現這一感受的依托,也具有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美學意蘊。

2.意境賞析

a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畫面有弛有張,有疏有密,有對比有節奏,宛如一支無聲的交響曲,婉轉和諧而又氣劫磅礡b懷素的書法

書法講究線條抒寫情思,塑造物象,創造意境,釀成氣韻

書法家善於觀察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美好的事物,抒發自己的感情

四B.追求情趣(具體生活)

1.何謂情趣:

就是藝術家所要表達情調與趣味由細節表露出生命、生機, 如畫蝦, 蝦鬚會擺動;畫蟹, 蟹在橫行。

2.建築藝術

a天壇建築,色彩,形狀的運用,別出心裁、創造意境

b雕刻上形形色色的花卉、草木、禽獸,增加了建築物的情趣

3.園林藝術

a體現了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統一

b客觀的自然之景與造園家主觀的情結合起來

c自然情趣的境界

d詩情畫意的意境

e有著畫一般的風景形象,讓你追求情趣

五A.注重神似

1.何謂神似

在形似的基礎上, 把客觀事物的精神及藝術家主觀精神兩者交融及相契合的具體表現。借表現被畫的對象的神韻, 可以決定畫作以外的意義及價值, 比較直接的模倣更具藝術感染力。注重表現物的神態,抒發藝術家所獲得的意趣。

2.神似評鑑

a顧愷之畫論:以形寫神/傳神寫照/傳神阿堵

b歐陽修:古畫畫意不畫形,蕭條淡泊

c沈括: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形器求也

d王維袁安臥雪圖,有雪中芭蕉,造理入神,迥得天意,畫思入神

e蘇軾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閱天下馬,取其意氣所到

f徐渭不求形似求生韻,大寫意畫法抽象派

g朱耷寥寥數筆意趣無窮

五B.講究氣韻

1.何謂氣韻(氣質韻味)

指藝術對象(物)的神氣、情韻, 也指藝術家的精神所見(心)。追求意境的美放在形體表現之上。

2氣韻賞析

a書法:重神氣過於血肉/心畫

b雕刻:對物神韻。即是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刻劃人物的神情形態,並不是肉體的描繪,而是一種抽象的、精神的東西,即追求「神韻」

c繪畫:敦煌「飛天」富於「動心」的藝術效果

3.所謂神似

a藝術家力求通過客觀的藝術形象、作品,表達自己主觀的精神和情趣,使主觀客觀的精神相契合。

b強調的只是除了形似之外,神似更為重要。

c王世貞《藝苑卮言》:人物以形模為先,氣韻超乎其表。山水以氣韻為主,形寓乎其中。d真正的完美的藝術形象,應該是神形兼備

中國藝術植根於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理想和要求具有民族的文化精神及風格特徵.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筆記

中國的傳統社會(金耀基)

一.政治體系

1.君主制

●維特浮哥認為是「絕對的專制」。(現實化)

●錢穆認為是一種平面的開放的「文治政府」及以義務責任為本位的君職政治。(理想化)●嚴幾道認為從無人懷疑過中國君主政治之外尚有其他更好的政體,並一直認為「專制為

人群唯一無二之治體」

●梅篤斯把反抗暴君稱之為「叛亂」;反抗政治現行原則的稱之為「革命」.他指出中國

歷史上最少革命而最多叛亂的民族。

●勞幹認為「對於人君的限制,不是在法律上,只是在道義上,所望者只是多出聖主賢君,

君主能夠自己好。倘若人君不好,也只能說「革命」「叛亂」。

2.民本思想

●定義:

政治應以人民為本。

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精神:

民有觀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

民享觀念: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所缺:

「民治」觀念:中國人是不相信政治應由人民自己來管的,一直認為政治應由賢德的人來做.「臣屬文化」人民沒有「自我取向」或「投入取向」及「參與取向」,亦即人民從末考慮去過問政治,參與政治,從末有一「政治的主體」之自覺。

「儒吏階級」之外缺少強有力的集團以牽制政府。因此在理論上,天下雖屬人民,但事實上君主才是天下的主人。

3.家產官僚主義

●君主專制:中國的政治權一切都操在君主手上,政府多少是皇室的擴大。

●官僚政治:為一群儒吏所壟斷,讀書人通過考試參政,但只是部份由皇帝欽淮的「治權」,

而非「政權」。官僚治體雖非絕對專制,但亦未真正開放。

●錢穆以為「政權在中國傳統政治裏早已開放了,任何人只要符合法制上的規定條件與標

準,都可進入政府」。

●維特浮哥認為中國的政治是絕對地閉鎖的。中國的考試制度非由民主力量而係由專制君

主一人而設。

●牟宗三指出「中國只有治道,而無政道,君主制,政權在皇帝,治權在士,然而對於君

無政治法律的內在形態之回應,則皇帝既代表政權,亦是治權之核心」,又說「中國以前只有吏治,而無政治」,

●韋伯說有一種「非政治的態度」:除非在民不聊生,走頭無路,挺而「叛亂」外,別無

其他制衡以君主為軸心的官僚政治的濫權的途徑。

二.人格構造:中國人格的特徵

1.一般性地觀察

●辜鴻銘曾指出「深刻、廣闊與單純」是中國人的三大特性。深刻:是說及感情方面,形

容中國人感情細膩。廣闊:包括一切的整體性態度。單純:是指思想方面。

●史密斯 Arthur H. Smith卻認為中國人的性格是:過份怕失面子、輕信、不守時刻、不

正確、輕視外人、做寄生蟲、神經滯鈍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同情心、不誠實,缺乏忘我利他的精神、彼此不信任、過度的保守性及其他,

●林語堂先生的看法比較細緻些,他認為中國人的特性是:對人的理解、簡樸、愛好自然、

有耐性、恬靜、喜歡開玩笑、愛好小孩子、勤謹、愛好家庭、安份守己、悠然自得、具幽默感、保守、愛好享受。

●亞瑟萊特(Arthur Wright)所舉出的中國傳統性格的十三種典範是周延深刻的,他所舉

的十三種特徵是:從權威──父母或長上。服從禮法。尊重過去的和歷史。好學,尤其好學正統的經典。循例重俗。君子不器。主張逐漸的改革。中庸之道。與人無爭。任重致遠。自重與自尊。當仁不讓,不枉自菲薄。待人接物,中規中矩。

●作者評論:中國人自有其本身的優點與缺點,上述眾多學者中,以林語堂的看法較細緻,

他的說法偏有道家思想。而亞瑟萊特所言尤其周延深刻,作者明顯較傾向於亞氏所舉的十三種實情。

2.特殊性地分析

a.閉固性人格

●成因:古典中國是一典型的傳統的農業社會,社會型態代代相傳,歷久不變,這形成中

國人順乎自然,行乎自然的人生觀.

●特點:他們與現代工業社會的「流動性人格」恰恰相反,失去對新環境調整「自我」的

能力;被動閉縮,自制自足,傾向於孤立、默從、與惰性,他們從不有主動地「參與行為」,對政治等公共事務都較少興趣,而不予關心。

●影響:此一閉縮性的性格是傳統性民俗社會的產物,它與現代的「參與社會」當然是不

能配合的。

b.權威性人格

●成因:對自然不可捉摸,常充滿焦慮,於是人民便倚賴傳統、倚賴權威,以解消焦慮。

而中國是以倫常關係為基底的社會,個人在社會中是「依存者」的身份。整個社會以家庭為基礎,家庭中以父與子的關係為主軸,父子關係更擴至宗族。國家。

●特點:社會屬有階層結構,人與人的關係屬一種從屬的關係,決定事情對錯非常視乎階

層的身份而非事情的本身。而這個階層系統極具流動性,個人有雙重地位。

●影響:具有安定社會的功能。不以事情本身來判斷是非對錯,而以與該事情有關的人的

身份來做判斷。個人的創造力大大斲喪,個人的成就動機多放在功名上。

c.特殊取向與人情味

●成因:中國是以家族為本位的社會,家庭對人的塑造力最強,而家庭則是以「原級團體」

為主,人與人的關係是基於身分,亦即特殊取向地。這種關係與心態可一層一層的向外推,凡中國人活動範圍接觸所及,均以「親人」目之,顯出慇懃與關懷,充滿一片人情味。

●特點:親屬關係圈之外的人即屬「外人」,人際關係終斷,不免顯出冷漠無情,公共場

合缺乏公德,少於博愛精神。

●影響:人情味重,官員常枉「法」而徇「情」。

●中西比較:

d.形式化與面子問題

●成因:中國人在禮教的育化與社化下,為禮所支配,過份強調「禮」而使人的行為流於

「形式化」。

●特點:由於禮是強力的道德規範,無人敢違背,違反了是可恥而沒有面子的事,故人人

表面上遵行禮以保護面子。而且人往往格守「非禮勿視,非禮勿動,非禮勿聽」之訓,往往把情感用強力壓制下去。

●影響:儀式化過了頭,喪失了禮的實際意義,只有儀式而無內容。

e.融洽自然,當下即是

●成因:中國為一農業性文化,對土地有一種虔敬之情,把自然看成有情體,追求天與人

交感為一,表現出一種與物無爭的生活態度,這可說是中國的宗教。

●特點:中國人融洽自然,「當下即是」的人格.對自然始於欣賞,終於相忘。產生渾厚、

圓化、與物無爭的和平天性,以及欣賞生命,虔敬宇宙,與直觀靜省的內心生活。

●影響:中國人之人格世界在這方面確是獨樹一幟,可惜這種人格世界在工業技術改變後

的宇宙的物理結構中,已經逐漸消逝。理想與現實有差距.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筆記

人生的意義(殷海光)

一.演說(寫作)背景:

1.把自己個人經驗陳示給大家參考,提示大家要注意訂立人生的意義及道路,因為人生的意義是各人自己的。

2.現代社會擾攘不安,人的心靈都是失落的,人類心靈脆弱,便只有做別人的工具,作者把自己的想法提供出來,正希望使大家能免於時代的厄運。

二.人生四屬次

1.物理層:人是物,必受物理定律的支配。

例如從樓上跳下來,非傷即死,

2.生物邏輯層:人不僅是物,而且是生物,是有生命的。有生命則不能不受生物法則的支配。

例如吃飯喝水,到一定的歲數要結婚

3.生物文化層:人與其他生物不同,在於人有生物文化,人類是有「意識」的。

例如:

●人吃東西要講禮貌。

●穿衣以補足人的美。

●為了禦寒,有棉、皮革、尼龍、奧龍、達克龍。

●人有生死意識。

4.生物價值層:人有真、善、美的意識,有理想,有道德。

例如:

●柏拉圖的理想國,

●湯瑪斯穆爾的烏托邦,

●黑格爾所言的「精神的創造」,這是人所特有的。

三.人生的意義

1.人活在世上,首先必要能生存。接著要滿足生物邏輯的需要。然後是滿足生物文化層。文化層是不容忽略的,因為騰空而跳至價值層,精神文化的發展和道德實踐便失去支持。

例證一:文化層不及價值層(過去)

君子謀道不謀食

問舍求田沒有大志

例證二:邏輯層不及價值層(過去)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餓死首陽之山,義不食周粟

宋明理學家(因為他們有人供養,他們是士大夫階層。)

例證三:經濟文化層日益看重(現在)

二次世界大戰時亞洲非洲地區經濟落後,知識水準低,貧困、饑荒,現在世界,無論何地均拼命經濟發展,刻意經營。

2.傳統文化價值取向:把重點放在名教、儀制、倫序、德目的維繫這一層次上,而不太注重生物文化層,於是精神文化和現實生活脫了節。所以現在需要有所調整,不要忽略生物文化層。

3.現在我們必須充實生物文化層才能談上一層的價值。要人生完美,必須透過生物文化層

再往上昇。生物文化層滿足了,我們還要真善美、理想、道德,這樣人生的道路才算完成。

四.面臨生與義

1.兩難式:生物邏輯層與價值層

古人:孟子捨生取義

現代人:滿足自己的利益而犧牲道德,道德「江河日下」

2.作者態度

孟子捨生取義只是一極限原則,我們不應動不動就犧牲生命來保全道德。要保存生命時也要堅守下面三個原則:

●萬不可在自己生命並未受威脅時之為了換取現實利益而犧牲道德原則。

●生活還可勉強過時,萬不可因要得到較佳報酬而犧牲他人。

●我們因生活困難而被迫不得不放棄若干作人的原則時,我們必須盡可能作「道德的抗

戰」,把道德的領土放棄得愈小愈好,而且要存心待機「收復道德的失地」。

3.胡適說,人生應該有夢,否則人生不是太不豐富嗎?

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资料之中国文化要略笔记之三

中国文化要略笔记之三 第三章历史发展 1.(元谋猿人)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 2.(北京猿人)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工取火。 3. 从(新石器时代)时代开始,中国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史。特点是:使用石器到发明制造陶器和铜器;渔猎发展到农业;由氏族分化为家庭;由公有财产分离出私有财产;由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 4. 最能反映母系氏族文化的是(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 5. 最能反映父系氏族文化的是(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又称(黑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龙山文化) 6. 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四大区域以及各自的代表文化以及具体地点: (1)黄河流域文化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区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2)长江流域文化区:河姆渡文化、三峡文化 (3)珠江流域文化区:百越文化 (4)辽河、内蒙古地区文化区(北方和东北草原文化区):红山文化 7.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时代已经进入血缘群婚时代, (神农)时代已经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 (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始祖。 五帝:少昊、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 8. 三王:禹、汤武王、周武王 9. 中国人远祖的大体分类: (1) 西方的华夏集团; (2) 东方的东夷集团; (3) 南方的苗蛮集团。 10.(夏代)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11. 夏代在每个州设立的地方官称为(牧)。 12.(司母戊鼎)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13. 卜辞:即殷墟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也称“卜辞”。 14. 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15. 西周通过实行(封建制)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宗法制)。 16. 西周农业生产已有了(百谷)之称。 17.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另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有渴望,无实绩) 18.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19. 秦王嬴政建立(皇帝)制度,以自己为始皇帝。 20. 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和都城。 魏:曹丕,以洛阳为都; 蜀:刘备,以成都为都; 吴:孙权,以建业为都。 21.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22. “草木皆兵”出自(淝水之战)战争。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 中国文化要略整理(7-10章)

第七章宗教信仰 1. 中国人对(天地)、(祖先)、(君师)的崇拜最为突出。 2. 中国古代的祭祀以天地的仪式以(封禅)最为重要。 3.封禅:就是由帝王来祭祀天地,“封”是在泰山顶上设坛祭天;“禅”,是在泰山附 近的小山上祭地。封禅的目的是帝王取得天下以后,以天子身份祭告天地,以 表示自己的统治符合天意,合乎正统。 4. 史书记载第一个封禅的皇帝是(秦始皇);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是(宋真宗)。 5. 历史上首次将祭祀后土列为大典的是(汉文帝)。 6. 往泰山封禅,到汾阴祭后土,祭祀天地的仪式还有(庙祭)和(郊祭)。 7.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8.五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 9.四渎:东渎大淮(淮河)、南渎大江(长江)、 西渎大河(黄河),北渎大济(济水) 10. 四海:东海、南海、西海(青海湖)、北海。 11. 从(秦始皇)时候开始,宗庙成为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后世称为(太庙)。 12. 庙号:即帝王死后在太庙受祭时享有的称号。如:明太祖、明成祖、清世祖、清圣祖 13. 帝王祭祀祖先用(太庙),官员百姓祭祀祖先用(宗祠)。 14. 现存最大的一座宗祠是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的(裴氏祠)。 15. 北京阜成门现存的(历代帝王庙),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帝王庙。 16.(师)是哪些可以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传统上指(孔子)和(关公)两个人。 17.(汉高祖刘邦)亲祭孔子是封建帝王祭孔的开始; (汉文帝)追封孔子(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受封的开始; (东汉光武帝刘秀)明确把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来尊崇; 到(唐贞观四年),开始全国性的祭孔。 18. 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于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在(古印度)境内创立的,在我国 又叫(释教),管和尚叫(释子)。 19. 迦叶摩腾、竺法兰翻译的(《四十二章经》),据说是中国最早的佛经。 20. 佛教在(两汉)之间传入中国。 2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的表现: (1) 佛经翻译的规模明显扩大; (2) 弘传活动进一步兴盛,出现了比较大的佛教活动中心,如洛阳、长安、建康、 庐山等地; (3) 大量营建佛寺僧舍,建造石像石窟; (4) 西行求法活动成风。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真题考研专业课真题汇总答案整理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考研复习必备资料-育明考研考博一、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招生报考统计(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专业招生人数初试科目复试科目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2014年25人 2015年50人 2016年50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54汉语基础 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①专业基础(笔试) ②英语口试 ③综合素质 育明考研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考研的报录比平均在6:1左右(竞争较激烈) 2、笔试以汉语基础与应用、文学文化分析、综合写作能力为主。 3、复试满分250分,其中专业基础(笔试)50分,英语口试50分,综合面试150分。 4、总成绩=初试成绩*66.7%+复试成绩*33.3%。 5、初试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6、同等学历的考生需要加试2门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 育明教育针对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开设的辅导课程有:专业课课程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成功的基础保障。 (北师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二、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复试分数线(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年份政治英语汉语基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总分 2014年50分50分90分90分350分 2015年50分50分90分90分350分 2016年55分50分90分90分360分 (北师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三、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专业课参考书(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9(365)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9) 第六章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 第一节语言文字及其特征 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现代中国境内使用的语言种类至少有80多种。 语系: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族、语群、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同层次。 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 我国多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平等,即宪法中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汉语使用的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七种工作语言之一。 汉语的特点:(1)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靠词序和虚词表示语法关系;(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段;(3)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多个词(语素)。 汉字的特点:(1)就汉字的表意方式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2)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3)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主要的汉字造字方法:汉字在造字之初,以象形、指事、会意为手段,后来随着汉语词汇的扩大,逐渐发展出形声的造字方法。 汉字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变化。 对汉语共同语的不同叫法: (1)存在方言的同时,也一直存在着共同语,汉语共同语一直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共同语的书面语一直以先秦作品为典范。 (2)春秋时代,共同语被称为“雅言”;汉代把共同语称为“通语”;元代称为“天下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国语”;现在称为“普通话”。 “域外方言”: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语言,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以至有“域外方言”之称。 朝鲜、日本、越南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日本借用汉字作为音符,书写日语,形成了日语音节字母;朝鲜创制了谚文;越南创造了字喃。 汉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汉语文字为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进程中,汉语一直发挥着统一工具的作用。对中华文化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 (民放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 A.文化现象 B.文化内涵 C.文化事象 D.文化思潮 2.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 A.古巴人和鲜卑人 B.古巴人和羌人 C.鲜卑人和吐蕃 D.吐蕃和羌人 3.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核心是 A.修身B,勤业C.孝梯D.尊师 4.《诗经》编成于 A.春秋时切 B.战国时期 C.汉朝 D.唐朝 5.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产生于 A.元代末期 B.明代中叶 C.清朝中叶 D.民国初年 6.在中国古代教育程序的八个步骤中,最终阶段是 A.“正心”B“修身”C“平天下”D“治国” 7.中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 A.坚持语文独立 B.坚持语文互助 C.坚持语文平等 D.坚持语文分类

8.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隋唐确立的 A.孝廉制度 B.九品中止制 C.科举制度 D.官吏选拔制度 9.在诗歌题材上,律诗盛行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0.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 A.黄帝、鲧、高辛,尧、舜 B.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C.黄帝、仓颉、高辛、尧、舜D、黄帝、高辛、尧、舜、蚩尤 11.中国铁器的普遍使用始于 A.新石器时代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2.唐代以后科举制的主要形式是 A.民间推选制 B.官员推荐制 C.面向社会的公开考试 D.门阀世族世袭制 13.在中国哲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 A.人定胜天的观念 B. 物竞天择的观念 C.天人之分的观念 D.天人合一的观念 14.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中国汉字是 A.岩壁文 B.石鼓文 C.青铜文 D.甲骨文 15.注重人的心态部分,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的是 A.广义文化 B.狭义文化 C.民族文化 D.国别文化 16.古代识字课本《百家姓》出现于 A.唐代初年 B.北宋初年 C.明代初年 D.清代中期 17.中国农业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是 A.水利开发 B.农具应用 C.农业政策 D.农耕灌溉

育明考研: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笔记(14)-中国文化要略-参考书、报录比、状元经验、招生简章 、真题

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笔记 中国文化要略 第十一章科技成就 二、名词解释 1.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日起日落为一天;月缺月圆为一月;日、月周而复始为一年;金、木、水、火、土则是人们实际观测到的五颗行星。“金星”古称“明星”,又称“太白”,黎明见于东方,俗称“启明”,黄昏见于西方,称作“长庚”。“木星”古称“岁星”,也简称为“岁”,古人认为木星十二年绕天一周,并据此纪年。“水星”又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又名“镇星”。但是,古书中提到的“水”与“火”,并不是指水星和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和“大火”,《诗经》“七月流火”即指“大火”。 2.二十八宿:指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每个星宿都是若干颗星的组合,而二十八宿又以方位分为四组,以中国古代四方保护神相配,分别为:东方苍龙奇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二十八宿在《诗经》中已有多处记载,到《吕氏春秋》已有完整的名称,而在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的盖箱上,已绘有二十八宿的完整图画和名称,可见它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古人认为它们属于恒星,它们的方位永恒不变,因此用来作为其他行星的“坐标”,以便观测日月五星所处的位置。其次是古人将天文与地理相联系,使之相互对应,将星宿对应的地狱称为“分野”。这在《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天官书》等书中都有记载。 3.历法:所谓历法,就是用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方法。中国的历法是随着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历法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所以在中国的历法里有二十四节气的安排。《尚书·尧典》中已经记载了一年分四季,有366天以及闰月。从殷商时起,用六十干支纪日,以月亮的圆缺纪月,此法相传数千年,直至汉武帝时才制定了“太初历”,形成了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此后历代改历,到元代郭守敬创“授时历”,历法基本定型。明代所用的“大统历”,实际上就是郭守敬制定的元历。 4.圭表:是古人为了测试日、月变化而使用的工具。所谓“表”就是直立于地面的杆子或柱子,“圭”则是地面上南北方面平放的尺子,二者垂直,日光照表,投影于圭。当太阳走到最北且位置最高时,杆影最短,此为日北至,即“夏至”;相反,杆影最长,即为日南至,即“冬至”。两个冬至之间的时间就是一个回归年。春秋时期,中国人已将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定为365.25日,公元1199年南宋杨忠辅已将这一数值精确到365.2425。元代郭守敬所制的授时历就采用了这一数值。这个数值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才差26秒,3320年才差一天,与现代世界通行的公历“格里历”完全相同。 5.二十四节气:为了让历法更好的配合天象和自然季节,用以安排农业生产,古人创制了“二十四节气”。从史料来看,中国最早出现的是“二分”与“二至”,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吕氏春秋》又出现了立春、春分、立夏、立秋、秋分、立冬等节气。到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则出现了全部的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所谓二十四节气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因其位置不同,其所反映的气温、物候、雨量变化也不同,古人以此为变化来确定它们的名称,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 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三、问答1.中国科技成就的特点。从秦汉到宋元的千余年间,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13世纪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就停留在经验阶段,科学技术的理论没有进一步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与中国社会的伦理型结构、中国科技的实用性特点和科学研究的整体性观念密切相关的。中国的古代社会是一个伦理型的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主要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整个教育所培养的目标也只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各级官吏,因而与此相悖的科学技术活动被视为“旁门左道”。一部二十四史,写满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贞女烈妇的事迹,却偏偏没有科技发明者的专门章节。从中国科学技术本身来说,它具有强烈的实用性特点,一切学科、一切研究,都以“国家”的实用为最终目的。比如中国古代天文学有很高的成就,而且比较发达,但其科学研究活动都是为王朝的一统天下寻求“授命于天”的根据;中国古代的农学也很发达,仅农书即达三百余种,但它是历代王朝“以农立国”和“民以食为天”的一种反映;即便是著名的“四大发明”,也与国家的实用目的有关。因此,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企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正是这些原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没有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发展。2.介绍中国农学的发展。考古证明,大约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在浙江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在黄河流域的许多仰韶文化遗址中,都曾发现了粟以及储存粟的窖穴。其后,文献都有夏、商、周重视农业生产的记载,周人的祖先后稷就是一位农业生产的专家。在春秋战国以前,人们基本上使用石、骨农具,其中主要是双齿的耒和铲形的耜,至少在春秋时期,人们已部分使用铁器,并逐渐代替石器,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反映到思想领域,就是对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总结,因而产生了农学家和农学著作。战国时代出现的《神农书》、《野老书》已经失传,其内容不得而知。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吕氏春秋》里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等四篇文章和散见于诸子百家著作中的零星资料。其中,《管子·地员篇》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学文献;《尚书·禹贡》则记载了根据土壤肥沃划分土地等级的方法。《吕氏春秋》的四篇文章,不但提出了流行数千年的重农思想,阐述了土地利用的原则,而且从农业生产的三要素天、地、人,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不违农时”的生产规律。在魏晋南北朝以前,我国的经济重心主要在黄河流域,这里的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生产技术也比较先进,因而对农学的研究也集中在这一地区。西汉时汜胜之所著《汜胜之书》,总结了北方旱地,特别是关中地区的耕作制度,提出了“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的生产原则。北魏时的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隋唐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农业生产很快发展起来,水稻是主要农作物之一。南宋陈[上甫下方]所著的《农书》,论及以水稻为主的耕作法,谈及麻、粟、养牛,论及农桑,内容切合实际,所论都依据实践。与此同名的另一部《农书》,为元代王桢所著,它总结了《齐民要术》以来黄河流域旱田和江南水田的耕作技术,第一部分为《农桑通诀》,是全书的总论;第二部分为《百谷谱》,叙述了谷、稻、麦等农作物及瓜果、蔬菜的栽培、保护、收获、贮藏等多方面的技术;第三部分为《农器图谱》 ,画出所能搜求的农具图形;此外还涉及农田水利建设和水的利用,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价值。 明清时期,西方科技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农学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技术已经历了千余年的积累,到明清时已有了更多可总结的东西。这时中西科技的交流与渗透,便产生了徐光启这样的大科学家,著有《农政全书》,内容涉及农业耕作、土地开垦、水利建设、食品制造、果树技艺等众多方面,尤以系统而集中的叙述了屯垦、水利工程和备荒为一大特色,是对宋代以来农桑经验和种植建设的全面总结。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连年战火,动荡不安,水利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处于衰退局面。为了富国强兵,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振兴农业的主张,并注意吸收西方国家和日本的农业技术,到戊戌变法前后,人们已经开始兴办农业教育。1897年,罗振玉等人编辑出版了《农学丛书》,借以推动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的农学研究着重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对关系到收藏的每一个环节,诸如土壤改良、合理施肥、良种选择、抗旱保墒等,都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农业生产的技术体系,为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中医的特点。 中医最大的特点就是诊断和治疗的整体观念,把人体的生理机能看作一个整体,进而把人体的生理机能与自然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把治病过程看作一个统一性运动,认为人体各部位器官的功能休戚与共,认为自然环境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人的病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外在环境作用于内部集体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虚到实的过程,因此中医诊治强调“四诊”和“八纲”,即“望闻问切”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医生正是在“四诊”的基础上,依照“八纲”之间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病人进行综合的辩正施治。中医的这一理论和治疗方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4.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 在纸张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是用龟甲、兽骨和青铜器记事,称为“甲骨文”和“金文”;后来又改用竹片和木片,称为“简牍”,几乎与此同时,人们又用丝织的绢,称为“帛书”。但这些书写材料,不是笨重,就是昂贵,都影响了信息储存和交流。 在制造丝织品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种薄薄的丝绵可以书写,这就是所谓的“絮纸”。但絮纸由于原料有限,不能大量造纸,但人们却从中得到启发,去植物中寻找纤维,于是就发生了植物纤维纸。“纸”的偏旁从“纟”,原因就是纸张最早是从丝织品开始的。中国最早的植物纤维纸是麻纸,西汉时已有,足见东汉蔡伦造纸之前中国已发明了纸。只是这种纸质地粗糙,不便书写,仅可作包装之用。到了东汉,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多种植物纤维造纸,并且大大提高了纸的质量,史称“蔡伦纸”。蔡伦之后,东汉末年又有一位造纸能手,叫左伯,字子邑,因他所造的纸质量很高,备受世人称赞,所以南北朝时,萧子良在写给王僧虔的信中,称“子邑之纸,妍妙辉光”。这一时期,造纸原料有新的拓展,造纸设备也得到了改进,加工技术也有新的提高,出现了色纸。隋唐以后,造纸业进入全盛时期,造纸原料更加丰富,麻皮、嫩竹、桑皮、稻秆等均可造纸;纸的种类愈易增多,宣纸、蜀纸、苏纸、歙纸竞相媲美;造纸技术更加成熟,纸的应用范围已不独书写。直到近代机器纸出现以前,我国的造纸术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造纸术的传播:公元4世纪时,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入韩国、日本;8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欧洲人才结束了用羊皮书写的历史。但到近代以后,欧洲随着工业革命发明用机器造纸,并不断改进造纸技术,我国的造纸术才落在世界之后。 5.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发现了天然磁石吸铁的性能和指示南北的现象,这在《管子·地数篇》中已有记载。大约就在此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的特性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其形状像一把小勺子,底部圆形,置于平滑的刻有二十四向的地盘上,勺柄就会自动转向南方,但因地盘与司南底部产生的摩擦,所测方向难以准确。 司南发展到宋代,已成形为“指南针”和“指南鱼” 。指南鱼是将薄铁片剪为鱼形,经磁化后带有磁性,使用时让它浮出水面,鱼头就会指南。指南针则是将钢针磁化,其使用方法在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描述了四种。后来,人们又将指南针与二十四向方位盘结合起来,制成“罗盘”。有了罗盘,只要看一看指南针所指的地方,就可以定出精确的方位。但后来人们也发现,指南针并不完全指南,因为地球存在地磁偏角,《梦溪笔谈》最早记录了这个事实。指南针的最大用途就是航海,它给航海事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影响。指南针的传播:由于中国的航海业在宋代已很发达,与阿拉伯诸国的往来十分频繁,因此指南针在宋代已传入阿拉伯地区。公元1180年左右,指南针又从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人中。正因为如此,才能有后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绕地球航行,并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提供了可能。6.火药的发明和传播。火药是硝酸甲、硫磺和木炭三种粉末的混合物。它的发明是古代炼丹术长期实践的结果。至迟在唐代,火药已被发现并利用。孙思邈在其《诸家神品丹法》中所记载的“丹经内伏硫磺法”,其实就是制造火药的具体方法。火药发明后,首先被用到军事上,以火药为动力的杀伤性武器被制造出来。这是武器制造史上的一次革命。公元11世纪的宋代,已制成了火箭、火球、火蒺藜等三种火药武器的火药配方,宋末抗击金兵的宋军已在战争中使用“霹雳炮”,稍后,金人在抗击蒙古人的战争中则使用了“震天雷”。到元代开始出现铜或铁铸成的简式火炮——火铳,因其威力巨大而被称为“铜将军”。在元代甚至还制造出一种火药箭,其发射原理与现代火箭发射差不多。到明代又出现了同时发射十支以上,甚至几十支和上百支箭的“火弩流行箭”、“一窝蜂”、“飞镰箭”、“百矢弧”等,此外还有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等。特别是一种名叫“火龙出水”的火箭,已具有两级火箭的雏形。火药的传播:大约在大唐晚期,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料——硝石,已传到阿拉伯、波斯等地,因其洁白如雪,被称之为“中国雪”或“中国盐”。约在13世纪左右,火药才经由商人传入阿拉伯地区,因那时的阿拉伯人称中国为“契丹”,故而把中国传入的火药武器称为“契丹火枪”或“契丹火箭”。在蒙古人西征的过程中,阿拉伯人得到了中国的火器,而欧洲人又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学会了火药和火器的制造方法。7.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中国的印刷术开启于古代的印章和石刻文字。到隋代初年,民间已开始用雕版印刷佛像和历书等。其方法是将文字或图画以阳文反刻在质地坚硬的枣木或梨木板上,然后刷墨铺纸加以印刷。到唐代已逐渐用雕版印刷流行较广的书籍。公元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了唐咸通九年印刷的《金刚经》,雕刻精美,图文清晰,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比欧洲最早印刷的《圣克里斯托菲尔》画像要早600年。五代以后,雕版印刷进一步发展,到宋代已达盛期,印刷出版了众多经、史、子、集各类书籍。这时除官刻本(政府)和私刻本(文人)外,还有许多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书坊,所以宋代藏书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雕版的使用并不方便,不但刻板费时,而且保存不易,常因气候、虫蛀等腐蚀变形,即使有错字也不能改正。这时出现了活字印刷的平民发明家毕昇,在宋庆历年间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在后来的发展中,元代曾改用锡活字。在西夏后期就已经出现了木活字,到明代出现了铜活字,16世纪又产生了铅活字。直到20世纪电子排版系统出现以前,人类一直使用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印刷术的传播:中国的印刷术大约在公元8世纪传到日本,在12世纪前后传入埃及,更早一些传入波斯。约在13世纪,欧洲才用雕版印刷印制了第一张画像。随后,14到15世纪,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在欧洲同时流行。人类文明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而大大加快了传播、交流和发展的速度。

中国文化要略试题

第二章中国地理概况 1、以下哪个国家不与中国接壤? 马来西亚B.老挝C.缅甸D.吉尔吉斯斯坦(华中师大) 2、在以下行政区划的简称中,_____的来源与历史名称有关。 赣 B.湘 C.晋 D.浙(厦门大学) 3、春秋时期的郑国位于今天的___________省。 4、新疆的全称是_________(南师大) 5、判断对错:长江是世界上第二大河流。()(西南大学) 6、南宋的都城临安是在现在的___________市。(西南大学) 7、中国行政区划中,省级区划有______________个。(2010,西南大学) A.32 B.34 C.33 D.35 8、判断对错:七大古都有五个位于黄河流域。(2011,北师大) 9、填空:明清时期,中央权力机构由六部、都察院、________、大理寺等组成。六部为____、_____、____、兵部、_____、______。(2011,武汉大学) 7、中国第一大淡水湖______位于江西。(2011,中国传媒大学) 8、判断:上海西部地区在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因此,上海又别称“申”。(2010,浙师大) 9、下列名称不是中国别称的是___________ A中州中原B赤县神州C 交趾安南D禹贡禹城(2010,华中师大) 第三章中国历史的发展 1、最能反映我国母系氏族公社文化的是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的_____________。(2010,厦门大学) 2、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是______。(2010,浙师大) 3、新石器时代最主要的石质工具是________: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细石器 D、复合石器(2011,武汉大学) 4、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的遗址属于__________ 。(2011,浙师大) A.大汶口文化B.龙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红山文化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__________。(2011,中山大学) 6、________是中华文明的摇篮。(2011,中山大学) A.长江B黄河C珠江三角州D华北平原 7、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掘现场位于__________.。 A.云南元谋B浙江余姚C内蒙赤峰D河南安阳(2010,华中师大) 8、判断:仰韶文化要早于河姆渡文化。(2010,南师大) 9、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头盖骨化石是_________。 A 元谋猿人B蓝田猿人C北京猿人D汤山猿人(2010,南师大) 10、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________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国北方各民族大融合。(2010,浙江师大) 11、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的遗址属于____________。 A.大汶口文化B.龙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红山文化(2011,浙江师大) 12、秦灭六朝,建立统一的秦朝是在___________年。(2010,西南大学) 13、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被合称为“______五霸”。(2013,北师大) 14、在北京_______发现了北京猿人。(2013,北师大) 15、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2013,北师大)

最新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 2018 年 10 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A. 文化产品 B. 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 D. 文化事象 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 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 ( ) A. 羌 B. 吐蕃 C.鲜卑 D. 回纥 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 A. 中原文化 B. 齐鲁文化 C.巴蜀文化 D. 屈原文学 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 A. 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 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 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 ) A. 社会生活 B. 精神生活 C.物质生活 D. 家庭生活 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 A. 七百年 B. 六百五十年 C.六百年 D. 五百年 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 A. 政治观念 B. 经济观念 C.国家观念 D. 文化观念 8.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 A. 夏朝时期 B. 商周时期 1

C.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9. 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 A. 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B. 二次同余式组解法 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 D. 高次同余式组解法 10.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A. 《神农本草经》 B. 《伤寒杂病论》 C.《素问》 D. 《本草纲目》 11. 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 A. 公元 2 世纪 B. 公元 6 世纪 C.公元 8 世纪 D. 公元 12 世纪 12. 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A. 宗族 B. 家庭 C.什伍里甲 D. 个人 13. 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 A. 明代 B. 宋代 C.汉代 D. 隋唐 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主要 表现的一项制度是 ( ) A. 分封制 B. 什伍里甲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15. 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A. 《周易》 B. 《管子》 C.《商君书》 D. 《韩非子》 16. 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 A. 荀子 B. 程颐 C.王阳明 D. 王夫之 17.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 应 ( ) A. 止于至善 B. 学思结合 C.教学相长 D. 德育和智育并重 2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 战国 B. 唐代 C. 北宋 D. 明代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 戴震 B. 魏源 C. 顾炎武 D. 俞樾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 日坛 B. 月坛 C. 天坛 D. 地坛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 吴道子

B. 米芾 C. 赵孟 D. 张择端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 张衡 B. 沈括 C. 葛洪 D. 王桢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 河姆渡文化时期 B. 屈家岭文化时期 C. 仰韶文化时期 D. 龙山文化时期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 原始公有制时期 B. 家族宗亲制时期 C. 中央集权制时期 D. 奴隶制时期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 道安 B. 慧远 C. 道生 D. 僧肇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9题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 唐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代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10题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 道家学说 B. 魏晋玄学 C. 宋明理学 D. 阴阳五行说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1题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 唐尧 B. 虞舜 C. 夏禹 D. 商汤 【正确答案】 C

2021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说起它,真可谓是大名鼎鼎,尤其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更是辉煌一时。在国外最新的QS排行榜中,在中国高校排名中更是名列前十。但是在国内,它的实力与它的排名却大大地不相符,严重低估了该校的能力。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校的地理环境严重的影响了它的生源,实际上它只是位于一座偏远的县城里,而且交通十分不便。而是在现今的中国高校排名中,城市加分项也很重要,同样的一所高校位于两座不同的城市,也可能影响它的排名。恶劣的生活条件和不是很优秀的国内排名严重影响了它,导致生源上不去。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如此,它依然入选了211、985以及最新的双一流工程,实力仍不可小觑。 今天我就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专业硕士学位汉语国际教育。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同学,可能不知道什么叫专业硕士学位。我在这里就给大家科普一下,研究生分为学硕、专硕和头几年刚有两证的非全日制。当日一般非全日制,大家都不考虑。学硕一般考试难度难于专硕,但是在考研调剂的时候,学硕可以调剂专硕,而专硕却不能调剂学硕。 接下来我就说说在准备考研期间的规划吧。 作息时间: 首先我就要说说作息时间,千万不要熬夜学习!也许有的人喜欢熬夜复习,但其实这是典型的事倍功半。熬夜对身体不好,万一身体垮了一切就都完蛋了。其次真的很影响第二天的精神!当然你如果是夜猫子那就当我没说,哈哈哈。 06:30-07:30 洗漱,早餐 07:30-09:00 背诵前一天知识 09:00-11:40 专业课(看视频,做笔记,背诵) 11:40-12:20 午餐 12:20-13:00 看一会政治,酝酿睡觉 13:00-13:45 午休 13:45-17:00 专业课 17:00-18:00 晚饭 18:00-20:00 英语 20:00-22:00 政治 22:00-22:30 复习今日所学

北语对外汉语参考书目

亲爱的2012年考研朋友们: 欢迎您浏览本贴。以下内容均是我为大家特意整理呈现的,尤其是为准备报考北语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以下简称“汉教”)的备考者们。如果您有意报考或者您需要了解一些相关信息请您继续您的阅读。余在此即不赘述。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介绍: 1、“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 “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 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或联考、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办法。 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为主,同时注重培养外语能力和文化传播技能。 培养方法采用课堂教学与国内外教学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学位论文与汉语国际教育或推广紧密结合。论文类型可是理论研究、调查分析报告、个案研究、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 课程考试与教学实习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2、北语官方发布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招生信息: 根据教育部《关于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08〕19号)要求,为适应我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2009年在部分高等学校通过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开展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我校是首批二十四所试点工作单位之一。 根据文件要求结合我校招生经验,我部拟增列“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代码050180)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录见招生简章),报名条件、考试方式、录取程序与统考生相同,招生规模为30人。考试科目为:①政治理论,②统考英语,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④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其中业务课二“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专业代码050102)业务课二考试科目相同,主要考察考生汉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业务课一“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主要考察学生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掌握情况,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基本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和素养,以满足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特此通知。 ——以上内容来自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绪论 一、知识题 1、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2、中国文化分为四种: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二、名词解释: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妯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4、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7、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三、问答题 1、“文化”名称的来源? 答:A“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与“武功”相对。B“化”的本义是改易。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文化的古代意义、现代意义? 答: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2)基于汉语“文化”概念的传统解释,学术界经常把它与英语的culture对译。culture的原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由于物质创造包含人的智慧,与精神文明难以截然划分开。 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 答: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应把握三要点:A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B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C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 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应把握三要点:A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B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C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所以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4、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及其特点? 答:1)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反之,在社会学领域里,民族也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以民族特点为标志的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其特点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2)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其特点是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是由中国境内56个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5、传统文化和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 答:1)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2)错误认识: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6、文化传统及其性质? 答: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其性质是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7、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答: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以及更多的分类法(例如,有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等)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8《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 答: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一、知识题 1、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 2、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地区、山东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3、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重要观点,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4、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 5、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开凿运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齐国、魏国都有运河的修建,如邗沟、鸿沟等;吴国的运河已经与黄河、济水相接。秦汉至南北朝,也多有运河的开凿。秦汉时有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江漕运的漕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等,还改造了先秦旧有的各种水运沟渠。魏晋南北朝连接江、淮、河、海的运河网已经形成。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 6、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二名词解释 1、三个大自然区: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尚书》之《禹贡》篇] 3、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桢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寒冷时期。 4、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桢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5、地缘:此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6、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三、问答题 1、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中国地形地势特点? 答: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第一个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个阶梯是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三个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3、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答: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