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之欧阳光明创编

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之欧阳光明创编

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之欧阳光明创编
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之欧阳光明创编

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

欧阳光明(2021.03.07)

民俗文化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开展和保护民俗文化旅游 ,是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与重视,旅游业迎来一个新的增长点——民俗文化旅游。所谓民俗是一个民族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婚恋、生丧、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民间所特有,并广泛流行的爱好、风尚、传统和禁忌;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或一个民族的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并世代传承的文化生活。每个城市的同一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特殊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并加以强调,赋予强烈的感情,并将它升华为本地区、本民族的标志。同一民族所处地区、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文化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民俗表现形式,构成了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独特民俗。

民俗文化,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由于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说到底,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文化是社会属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当前世界上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尤其表现在旅游经济上,世界很多国家与地区均有成功的鲜例。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如张家界是以旅游立市的一座城

市,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特色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推动了全市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当务之急是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将农村经济来个质的飞跃,加快农村与城市和谐进程,而中国广大农村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各地早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民俗色彩,相信只要大力弘扬他们民俗文化,提高民众的凝聚力,对推动经济发展必有巨大影响。

民俗特色是丰富多彩的,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无论是生产、劳动、饮食、居住等既有不同也有相同的,如南方人喜欢吃白米饭,北方人喜爱吃小麦,居住方面一般以姓氏集居等,在此不再展开讨论,倒是如何利用它们的异同突出特色发展经济,构建和谐才是关键。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健康迅速发展,民营企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那些民营企业,包括有限制公司,甚至上市公司,90%以上都是家族企业,而且在许许多多的行业里最后只有家族企业可以生存,例如餐饮业、娱乐业、服务业、制造业等,因为他们的运行有着亲情存在,成本低,中小型企业可使用直接管理,看得见的管理,加上情感管理,运行效率经济比国企和一般企业高得多。同时,这些中小型企业最适合在农村生存发展,中华民族注重家庭的文化传统,影响着企业发展的组织形式,中华文化的家庭为本位的传统,无论在海外华人,中国台湾地区、香港,还是中国内地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且继续发挥作用,加上家族企业的成本低、可融资、信用环境等都有利于在农村创立家族企业。再者,家族企业是一种以家族血缘关系和友情为纽带以家族利益为中心,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在家庭成员的绝对控制下,经营管理基层的重要岗位也控制在家族成员中的企业,它具有很强的

家族性,这对提高企业管理层内部的凝聚力和降低企业的成本很有利,管理层都是“自家人”在企业竞争中经营中的尤其是在企业最为艰难的创业阶段增强管理成员对企业的忠诚度都是亲情因素有效的影响而降低企业监督成本和代理人成本。简单、绝对权力都有利于企业管理。又,广大农村的儒家伦理关系观念和思想有利于家族企业的团结和家长制管理模式的运行。农村的长幼有序,贵贱有等,加强家族成员的家长权威,在企业中老板的权威。儒家文化的“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员工队伍的团结,处理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劳资关系上,儒家的“和为贵”理念,“忠孝”精神,“思恩图报”的观念更适合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创建和谐环境。另外,中国的家族企业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和理性发展的时期,为农村创办家族企业提供丰富的经验,令农村家族企业的创办发展会事半功倍,例如希望家族以知识改变命运,共同创业,南存辉家族的股权之变,整合社会资源,温洲一带的“新集体主义”,朱宝国家族的稳健与创新并重等都体现了中国家族企业的已走向多元化和集团化、国际化伟大“魔力”。这种管理模式,竞争能力,健康发展等经验,也是发展农村经济急须的。再一点,民俗的丰富多彩,文化层面博大,有利于多种形式的家族经济建设。较为成功的,各处以民俗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旅游业,由旅游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比比皆是。其实各地农村还有很多民族风情未有发掘,未有与当地经济建设产生联系,例如我们农村最常见的庙会、姓氏文化、宗族活动等还是单纯的祭祀、姓氏活动,还没有进一步发掘其经济价值。在中国一些地方注重那些民俗文化经济价值,都取得非常成功。例如闻名于国内外的李大钊故乡北京乐亭庙会,它以自发的民间活动为载体,将农郁的民风民俗与当地经济有机融洽在一

起,推动当地经济。陕西省岐山县主打臊子面的民俗,其接待户超300户,2006年户均收入超2万元以上,30%的接待户年收入超10万元左右。凤翔县的泥塑和皮影为该县主打产品,仅2006年该县民俗产业收入达5200万元。罗定市高峰村以厨艺,烹饪技术为特色,形成远近名的“厨师村”,村里200多名厨师活跃在全国各地饮业界,每年为村里带回300多万元劳务收入,村人均年收入5000多元的富裕村。

所以,我们要善于挖掘我们的民俗文化,只要民俗文化发展了,一定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腾飞。

宝鸡一中

十二届二班

杨钰暾

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有良好的企业文化

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有良好的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之道、企业风尚、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 成功的企业文化必须具备以下特点:简明易懂、以理服人,令人心悦诚服;得到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出现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使企业重要成员产生使命感;使员工对企业、企业代表人物、企业象征标志产生感情。这也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内在驱动力的基础。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竞争文化,在这种竞争中,企业的信誉、形象、品牌和知名度已经成为企业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着十分显著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从这个角度看,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一个文化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是产品竞争,而且也是文化竞争。因此,企业竞争实际上也是隐含在企业形象展示、产品广告宣传及社会公关活动背后的文化竞争,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追求良好的企业效益。企业必须重视文化战略,以文化决胜于市场,以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强大的内在驱动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可以把广大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员工明确目的、步调一致。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事业目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如果企业的事业目标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绝大多数员工个人的利益,即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那么说明这个企业凝聚力产生的利益基础就具备了。否则,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企业凝聚力的形成都只能是一种幻想。其次,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导向作用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与重要方法,从而把企业与个人的意志统一起来,使企业更快、更好、更稳定地生存与发展。 3、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提高下属机构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经营能力及活力,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第四,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包含规范管理的相关内容,而且管理本身也体现着企业文化。在企业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正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发挥的“软”约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免疫功能。约束力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企业文化实施三步骤: 一、企业文化的诊断

浅析谈陕西民俗文化现状

浅析谈陕西民俗文化现状 【摘要】陕西具有丰富多彩古朴独特的民俗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失去其生存的土壤,因此它的传承和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其现状的了解,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期待陕西民俗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陕西民俗文化民俗开发 民俗文化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忽略民俗文化的存在,忽视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和创新,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作为当前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结果,民俗文化在此程度上出现了程度不同,内容复杂的变迁;作为被开发的对象,民俗文化尽管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但受到的破坏远远大于保护,作为被保护的对象,民俗文化受到的关注还处在人造声势的阶段,保护口号远远多于实际的措施,但已经表现出充满希望的前景。 一.陕西民俗文化现状 (一)陕西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特色 1.原生态文化保存完整,原真性强,具有极高的旅游体验价值来过陕西的人都知道,陕西的地理环境特点之一是山地较多,这使得陕西的两大区域形成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从而使一些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得以较完整的保护下来,以至于产生到这里旅游活动的动机。 (1)资源类型丰富,文化兼容性浓烈,风俗的古老性明显 陕西民俗文化囊括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所划分的所有类型。有口头传说和表达,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知识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这五个方面。同时又是13个古代王朝的所在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因此在文化兼容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并且表现出极强的历史悠久性和风俗古老性。 ①陕西民俗文化在“知”和“娱”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陕西民俗文化常常与历史文化交叉并举,这使得民俗民俗展现的地区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较好的融合。 特点总结:民俗文化独具特色,其中某些例如陕北民歌集中体现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极具原发性特点;其中还可以听到“陕西十八怪”,一些手工艺制作等等形象夸张,生动可爱,乡情浓郁,色彩鲜艳;古老性也不能忘记,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结题报告1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节日结题报告 中国是世界山最大的文明古国,有这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对古老文明的继承和创新将有助于个人修养以及文明进步。尽管如此,在今天的现实所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确实很多人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在历史文化常识方面的物质。即便是在大学校园里,许多大学生对创痛文化和历史只是漠然处置的现象也并不鲜见。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通过此次调研,发现,加强创痛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床融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1.创痛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数据的结果分析,目前我国在中国创痛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相关教育模式存在误区。显而易见,绝大多数的人呢是通过课堂教育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中学的语文课和历史课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历史课,更多的担负了传承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功能。但是,以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在中学,历史教材僵硬刻板。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教材的人是停留在书本和教材,无法展现历史和文化真适合多姿多彩的面貌,但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多数人就不可能再有继续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 此外,我国当前正处于重大转型期,传统的文化模式失去了神圣的权威,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也必然处在磨合,矛盾,冲突之中,尤其是亲眼一带更是日益可求彰显个性,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同时,面对社会生存压力的日渐增大,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证书,以求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砝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现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2.提出的建议或措施 历史文化教育的形式亟待改革。缺乏大众化的历史文化教育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加快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文化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主要内容: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文化已成为推动市场发展和市场革新的内在动力,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 马克斯.韦伯的看法是对的:“如果说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而且韦伯把东西方社会所以会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归结到彼此不同的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作用领域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内在要求,是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是对信息时代世界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的敏锐反映和准确把握,是对文化认识上的新概括和新表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十六大报告向全党提出了文化的战略任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所谓文化竞争力,概括地说,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创新能力。同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文化创新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文化产品有无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文化创新;二是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文化产业的兴起,把科技、市场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文化新的发展形态。文化产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技实力竞争。大力发展高科技媒体及相关产业,推进文化产业与高新信息技术的联姻,才能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三是高素质的人才。无论是推动文化创新,还是应用高新技术发展文化产业,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根本之点在于构筑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高地。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高。在我国,不仅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支撑,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趋势。显而易见,文化竞争力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增强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不单是要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能力,而且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协调一致的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当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浅析

浅析当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湖北孝感市为例【摘要】孝感是一个典型的孝文化城市,也是一个特色民俗和民间艺术丰富的城市。从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与旅游开发的角度出发,分析孝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孝文化、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携手共进,以孝文化为主题,在孝文化资源开发中充分发挥民俗和民间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孝感市孝文化资源旅游区域经济影响 【引言】我国已经开始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武汉为核心,以孝感等周边城市为外围的“1+8”城市圈正在形成,通过整合区域内资源分布,优化资源配置,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共同发展,努力打造华中地区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实现整个区域的整体效应和综合效益。对孝感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巨大发展机遇。本文旨在通过对孝感文化现状的分析与探讨,对促进孝感市经济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正文】 一、孝感文化独特,别具魅力,孝文化尤为突出。 孝感有秦代的竹简、楚国的墓群、伍子胥避难的庙宇、新四军的旧址、李白生活过的白兆山等文化遗存;汉川的花鼓、云梦的皮影、安陆的漫画等民间文艺;还有孝感的米酒麻糖、云梦的鱼面、安陆的银杏、大悟的板栗等商业品牌;以及应城的温泉、孝昌的观音湖、孝感的双峰山等旅游景点。 然而,孝感最为突出的文化就是孝文化。孝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孝感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孝文化资源。史料记载,公元454年,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因有感于当时安陆县东部一带孝风昌行,孝子甚多,将此地单独建县,取名为孝昌。后唐同光年间,为避皇帝讳,而将“孝昌”改为“孝感”,孝感因此而得名并沿用至今。1000多年来,在孝感这块土地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孝行感天”的孝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西汉时“卖身葬父”的董

从企业文化看世界500强的成功之道

从企业文化看世界500强的成功之道 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这些企业出类拔萃的关键是具 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令人注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它们位列500强而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 经济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文化发展过程。就像不同的自然资源会形成不同的市场一样,不同的文化资源也会形成不同的市场。如在美国、日本等海外华人圈,资本的积累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原因在于它们的文化差异很大。产权明晰和自由贸易很重要,但不能保证经济的发展。文化必须是那种总的来说支持商业和企业家精神的文化,而鼓励企业家精神的方式会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了解文化在经济中的作用对于了解不同文化走向经济繁荣的道路至关重要。西方培养孩子的方式是培养他们成年以后的冒险精神,这是企业家必备的素质;儒家思想注重长远规划,这可能是一些亚洲社会储蓄率较高的原因之一;非洲部落的血缘关系提供了一张关系网,商人可以通过它获得培训和启动资金。一些经济政策在某个社会能够取得成功,却不一定适应于其他文化背景的社会。只有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新机会的方法,才能理解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文化模式在吸收不同方面的文化因素中形成。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断言:―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同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 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哺育。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说过:―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本 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公正、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必须建立信用文化。 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是世界500强企业文化的共识。 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同时,平等对待员工,平衡相关者的利益,提倡团队精神,并鼓励创新。世界500强企业 管理演变的历史也证明,那些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尽管它们的经营战略和实践活动总是不断地适应着变化的外部世界,却始终保持着稳定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目标。这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又能保持其核心价值观不变,正是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的深层原因。能否建立起适应知识经济的企业文化是今后500强的 关键 哈佛商学院通过对世界各国企业的长期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企业本身特 定的管理文化,即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影响企业本身业绩的深层重要原因‖。 这个观点对传统的经济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

民俗文化开发的文献综述

民俗文化开发的文献综述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我国民俗文化开发的文献综述 摘要:民俗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此,对民俗文化的开发研究也成为我们急需努力探索的课题。而针对当前我国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开发方式不合理以及民俗精神淡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各家观点对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 关键词:民俗文化;现状;保护;继承;科学开发 民俗是人在生存活动中创造并享用的一种文化现象。民俗文化的创新应紧紧联系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民俗文化反映着该民族独特的个性、气韵和风骨,是沟通和联系该民族全体成员心灵的无形纽带。千百年来形成的民俗已深深扎根于人们的生活和观念中,融汇在民族风情和民族自尊中。 一、概念的界定 万健中在《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中指出: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从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并没有从人类社会生活中挣脱出来,而是与现实生活糅合一体,成为具有传统意义的社会生活方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民俗文化,洪勇于《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保护》一文中阐释道:民俗文化是以口头、风俗或行为等形式创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与生活密切相连,体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道德伦理、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 二、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 洪勇就《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保护》指出,从古至今,在我国传统的节俗,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以流行广泛的大型节俗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为例,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特定时空中的生活习惯,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有关周总理的资料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五四运动中,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回国。1927年8月1日领导了南昌起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任过外交部长,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是中共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1946年11月从南京返回延安。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时转战在陕北,同年8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理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1948年9月,参加领导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同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武装夺取政权、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建国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届主席。是中共五届中央委员,中共六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六届、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八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八届、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担负处理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同时,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几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都是他亲自主持制订和组织实施的。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国民经济顺利地得到恢复和发展。还提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对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大意义。在国际事务中,参与制定并亲自执行了重大的外交决策,提出了外交工作中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和政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的革命外交路线。1954年,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使会议通过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1961年,出席苏共二十二大,对赫鲁晓夫集团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为,进行了坚决斗争。在“文革”中,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的正常工作,尽量减少损失,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费尽心血,并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阴谋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党提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宏伟规划。1972年患病以后,一直坚持工作。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周恩来是新中国重要的缔造人之一,他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私贡献了一生,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国***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故居为周恩来祖父与二伯父从浙江祖籍迁居淮安后,共同买下的东西两个宅院。两院中间有一块很狭长的空地,有隔墙和腰门相连。原来有房屋31间,其中东院共三进12间,西院三进19间。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在西院北屋靠西的第三间诞生,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时代,西院北屋靠东两间是周恩来读书之处,在这里受到最初的启蒙教育。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淮安去东北求学。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一、传统节日 1.泼水节——傣族的新年称为“泼水节”,时间为傣历六月(清明节前后)举行,一般为3-4天。节日清晨,人们穿着盛装,采摘鲜花到佛寺供奉,听佛经,中午挑来清水为佛像洗尘,礼毕拥出大街小巷,用象征吉祥的清水互相泼撒嬉戏,以示祝福。其间举行划龙舟比赛、跳象脚舞和孔雀舞,放升高,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青年男女则进行丢包活动,谈情说爱,选择配偶。 2.三月街——是大理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云南省和全国少有的规模最大的物资交流盛会。据史料记载,三月街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最初带有浓厚的佛教庙会色彩,后来逐渐发展成交易货物的集市,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也更丰富,除集市经贸外,还有唱大本曲、打霸王鞭等传统文艺活动和赛马、赛龙舟、射箭、田径等民族体育表演或竞赛。 3.火把节——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其中以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最具代表性。到了火把节之夜,村村寨寨都要竖起一个高丈余的大火把,各家的小火把放在大火把周围,以示团结齐心。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围着火把唱歌跳舞。高潮时,人们还要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绕住房和田边地头巡游,边走边唱,并发出阵阵宏亮的歌声的吼声;火把相连,形成条条火龙,蔚为壮观。火把节期间的白天,人们将参加摔跤、赛马、斗牛、爬杆等活动和比赛。

浅谈企业形象塑造与创新

现代营销 发展战略 1.技术创新是塑造企业形象的物质基础 技术创新理论由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发展而来。他提出的 “创新”内涵包括5个方面,即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其实质是把生产力的进步作为企业发 展的内在动力。由于技术创新能推动企业内部生产力的迅速 发展,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因此它为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 供了物质基础。这主要表现在: 1.1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技术创新能够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它不仅能促进新技术、新 产品的不断涌现,还是企业的一种高效率的科技活动,是企业 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1.2 技术创新为塑造企业形象提供了经济实力 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认为,经济中存在着“潜在利 润”。但这种“潜在利润”并非人人都能看到并得到,只有通过 技术创新和生产要素重新组合才能获得,而企业在技术创新 中获得这些利润后就会比没有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取得明显 的经济优势。这样,获得潜在利润的企业就有能力拿出更多 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企业内部进行环境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以塑造企业良好的内部形象;在企业外部大力开展社会公 益事业,广泛进行公共关系活动,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 1.3 技术创新能树立企业的“创新形象” 现代企业的创新形象主要来源于企业产品的创新形象, 这是因为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企业的 产品创新及其扩散,能使企业不断形成新产品系列,引起企业 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生产出一代接一代的适销对路的新 产品。这必然会不断地改善并强化产品形象,而产品形象是 企业形象的基础,社会公众特别是顾客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 企业的产品形象来认识企业形象的。因此,企业产品形象的 不断创新,必然推动企业形象的不断更新。 2.企业文化是塑造企业形象的精神动力 2.1 企业文化能培育出独具特色的“企业人” 企业文化是关系到尊重人、使用人、激励人的文化,其实 质是以人为本,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的管理 理论。企业的主体是人,人是企业中最基本、最革命的因素, 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能孕育出富有本企业特征的 “企业人”。企业中的“人”既是塑造企业形象的主体,又是企 业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根本上说,企业文化建 设对企业中的“人”的形象的塑造亦即对企业形象的塑造。 2.2 企业文化建设能形成高效能的“精神磁场” 企业经过长期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文化建设,能孕育出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读郎咸平—《谁在谋杀中国经济》作者:朱先刚专业:环境工程学号:099044174 文化对经济的发展的影响现在已经被很多人重视,不同的经济背后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呈现出不一样的经济。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留存的一个国家,其文化的深厚可想而知,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也使不容置疑的。五千年的历程,我们从先代那里继承并发展形成现在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有很多地方是有助于我们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的文化在我们的意识中也形成了一些对当代经济发展有阻碍作用的部分,同时这份文化由于根深蒂固性我们的思维很难转变过来。进而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在《谁在谋杀中国经济》当中很深刻指出了我们的文化中的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的部分。 在郎教授看来我们的文化的有三大劣根性—— ①浮躁②投机取巧的心态③思维方式的僵化 同时我们文化里大爱文化的“潜藏性”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发展。 从古到今,我们这个民族比较浮躁,喜欢投机取巧,人们不喜欢踏踏实实的去干一件事,我们很喜欢期待着奇迹的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我们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最典型的就是赤壁之战,且不说它

的真实性,虽然经过了文学家的渲染显得有些夸张,但是还是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浮躁心理,因为一个文学著作的灵感是来自于现实的世界,文学著作有时是表达了人们心中的某种向往,我们期待奇迹的发生,就如在冬天里在湖北这个基本不可能没有东风的地区期待东风一样。还有我们有很多的谚语,“四两拨千斤”“杀鸡焉用宰牛刀”等,从中我们都能看出我们的浮躁心理。同时这也反映出我们的不自信的一面,我们很少去相信我们一定会做好一件事,在现在的这个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很强烈,产品的更新亦是很快,如果一个公司不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去满足市场的需求,那么我们的企业就会被淘汰,我们需要相信自己,我们不可以对顾客说“不”!然而这种不自信是来自于我么的浮躁,我们不喜欢做一件很有把握的事。我们有十拿九稳,但是我们更应该做到十拿十稳,也很需要做到这一点。如果做到这一点,企业在竞争中的风险将大大降低,也就会增大我们的竞争力。 对于浮躁,我们还表现在我们的和多人喜欢跟潮流走,我们很少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我们有“一窝蜂”现象,如果市场上出现一个新的产业,大家很容易跟风走。比如说在八十年代后期及九十年代时期,在岭南荔枝的产量比较少,但是市场的需求量确实很大,供不应求,当时就有人发现这一现象,就开始种植,最后成为闻名当地的“荔枝大王”。当“荔枝大王”成功后,当地的老百姓也向他学习,种植荔枝,在几年的时间里,当地荔枝种植面积增加了十几倍。最终导致“荔枝大王”也破产,老百姓也没赚到钱。还有在80年代各地竞相引进彩电、冰箱生产线,导致了大规模的重复建设,由此而引发的彩电大

潍坊民俗文化弘扬与发展

潍坊民俗文化弘扬与发展 ——潍坊十笏园与潍坊风筝调研报告(一)十笏园的民俗文化 十笏园是中国北方园林袖珍式建筑。始建于明代,原是明朝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后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被称作“丁家花园”。十笏园位于山东潍坊市胡家牌坊街中段,坐北向南,青砖灰瓦,主体是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因占地较小,喻若十个板笏之大而得其名。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鲁东明珠”之称。 其中重要的文化有郑板桥专题陈列室,郑板桥专题陈列室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言部分,除文字、实物外,还有郑板桥画像及塑像;第二部分重点陈列郑板桥在潍县遗留的碑刻,其中有郑氏撰文并书写的“城隍庙碑”原碑,院中还有一方石刻,是郑板桥所书“润格”,真隶相参,杂以行草,是其书法代表作之一;第三部分陈列有郑板桥手迹以及文字图表等,介绍郑氏生平及艺术造诣;第四部分展出当代纪念和研究郑板桥的论文专著等。 其次是唐代铁佛造像,1962年在潍城区石佛寺出土,现存十笏园。据《潍县志稿》及碑刻记载,石佛寺在宋代以前名铁佛寺,铁佛寺毁,改建为石佛寺,铁佛遂埋于地下。铁佛像高3米,宽2米,约重5吨。下部及手部残毁,系分段排模铸造,体现了古代铸造艺人高超的铸造工艺。铁佛造像盘腿趺坐,左手端胸前,右手前伸,面部丰腴端庄,鼻端隆起,宽额丰腮,双目微合,面呈慈祥微笑状,美发高髻,穿博带式大衣,附璎珞,造型优美,体现出唐代典型艺术风格,是我国罕见的巨型铁佛造像。 十笏园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1)建立十笏园博物馆 十笏园既是一处著名的古代园林她吸纳了南北园林建筑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又有独到的发展,如今,又是潍坊市文物陈列馆所,曾经是潍坊市博物馆原馆址所在地,异彩纷呈的文物分批轮流陈列,向观众开放,使这座名园更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2)十笏园商业文化街区 是集风雅文化、民俗旅游、商业文化、公共服务、传统民居于一体的城市综合片区,是潍坊

民俗资源及民俗文化产业现状的调查报告

民俗资源及民俗文化产业现状的调查 报告

关于吉林省民俗资源及民俗文化产业现状的调查报告 文管一班三组

第一部分研究方法和目的

1、研究目的:为了了解吉林省民俗的发展状况,促进民俗产业健康发展,我们组织了这次面向吉林省居民的调查。 2、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形式,由我们调查员随机寻找调查对象形成的调查结果。 第二部分样本总量和构成 1、样本总量(总166人,男86,女80)和样本的民族(汉104人,回7人,满13,朝12,蒙34人)分布(附图) 2、样本的年龄(20岁以下17%,20-25岁40%,30-45岁25%,45岁以上19%)构成(附图) 3、样本的收入(500以下16.7%,500-1000元25.7%1000-3000元34.3%,3000以上17.7%)构成(附图) 4、样本文化程度(博士0.3%,本科64%,大专24%,中专3%,高中9%,初中2%,小学1%)构成(附图) 5、综合分析(附图) 第三部分调查主要发现 以下所有内容都能够结合样本的属性进行分析如:不同的年龄、区域、性别、收入、文化程度等,同时也能够根据其中的几项进行多元对应分析。 一、调查结果显示:调查问卷18个条目,都是关于民俗文化的陈述,分为如下4个维

度: 1、对吉林省民俗资源和民俗文化产业现状的认识:共7项 2、对吉林省民俗资源和民俗文化产业现状的态度:共5项 3、获得吉林省民俗资源和民俗文化产业现状知识的渠道:共1项 4、对整改与发展吉林省民俗资源和民俗文化产业的意见和态度:共2项对所有的问题,都要求受试者在A、B、C、D中作出一个选择。 二、结果与分析: 1、对吉林省民俗资源和民俗文化产业现状的认识 (1)在对“能吉林省旅游特色品牌”的调查中,有 58%的人选择吉林雾凇,43%的人选择长白山,而选择吉 林美食和民俗文化的人比例相对较低。 在调查结果来看,人们不但把雾凇看作是吉林的特 色,更把它看做是吉林旅游特色品牌。而在全国范围内都 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长白山则稍微逊于吉林雾凇。在多山 的中国,这个现象是能够理解的,毕竟雾凇更具有地域特 色。 (2)在对“吉林民族风俗的了解”的调查中,有58% 的人选择“长春国际雕塑展净月潭冰雪旅游节电影 节”,60%的人选择“长春冰雪节森林旅游节国际旅游 节”。而选择“藏族传统节日”和“延边寒食习俗”的均 不足5%。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之异同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之异同 是自身的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统一,品牌文化是企业整体社会形象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定位于目标消费市场的需求,服务于消费者的需要,目的是要与既定的目标消费者产生对于品牌文化认同的共鸣,进而促进其产品的销售。企业文化是企业整体社会形象的内在体现,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 效率。两种统一于一体的文化又针对不同的群体宣传,所以在营销中应该予以恰当的区分使用,即品牌文化是面向现有或潜在的目标消费者,而企业文化大多是面对企业及行业或相关群体作宣传。从现在大量的媒体广告中不难看出一种误区,把自身的企业文化当成企业的品牌文化大加宣传不在少数,而且其投放密度和费用支出都相当可观,当然不能说没有效果,但对于品牌文化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的树立可以说作用甚微,最多也只是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准确的品牌性格定位 首先要分析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的性格特征,这应该从该群体的性别,年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心理状态,收入层次,消费观念,消费偏好和消费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找出其共性,并以此共性为依据,确定产品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要保持这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即:该品牌所代表的精神文化是目标消费群乐于并且是易于接受的。不仅是通俗的而且具备了较强的渗透力.我们以宁波卷烟产生产的“大红鹰”品牌为例,该品牌的形象代言为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代表了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这也正是新时代下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更为不俗的是该品牌的销售额已跃居国内烟草业第三,仅次于“中华”和“红塔”。 只有让消费者首先接受产品和服务当中所承载的文化精神,消费者才会对产品和服务产生感情认同,这样能够被动之以“情”的消费者,最终成为了该品牌的忠实用户,其忠诚度也最高,同时也成为了该品牌和服务的口碑宣传媒介。 树立鲜明的品牌性格 鲜明的品牌个性是品牌定位的需要,也是目标消费者区别同类产品的重要心理特征,以鲜明的品牌个性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进而使消费者偏好承载该品牌性格的产品,这样的营销方法在商品同质化差异越来越小的今天,已逐步凸显其独特的功效。 品牌性格是在表述该品牌所代表的精神,而这种精神通常需要用某种行为或具备某种行为的物(品牌形象代言)来演绎和表达,这种品牌性格的传播途径和手段则往往是直接通过媒体,或能代表该精神行为的活动来进行。以生产“万宝路”香烟而驰名全球的菲利浦·莫里斯公司(Philip Morris)为例,该公司一直都积极赞助各项国际体育活动,尤以国际一级方程式车赛最有声望,这是莫里斯公司最有影响、最重要的赞助活动之一。在大众心目中,一级方程式赛车被视为自由、奔放、竞争、极具挑战性的运动。一级方程式赛车

聊城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聊城市民俗文化产品调查报告 ——以东昌葫芦为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欢 迎,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民间工艺品国内外市场前景越发广阔。因此我们为了解聊城当地民间工艺品的发展状况特意成立调查小组对聊城市东昌府区葫芦雕刻的现状、发展状况以及发展前景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聊城市东昌府区葫芦雕刻 调查目的:了解东昌葫芦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走访调查、查阅图书 调查地点:聊城大学图书馆、聊城市文化局 调查人:孙华凤、姚春燕、徐玉娟 东昌葫芦雕刻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清末民初,主产地聊城市东昌府区。作品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以花鸟、虫鱼、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内容多以老百姓熟悉的帝王将相、八仙任务、才子佳人戏文为主,葫芦雕刻用料考究,刻工纯熟,线条流畅,图案丰富,制作精良,艺术风格淳朴、雅典,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是独特的传统工艺品。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基本情况 东昌葫芦雕刻用料多以“大葫芦”、“亚腰葫芦”和“扁圆葫芦”为主。制作工序主要有三道:一是煮熟后发酵去皮;二是在葫芦上面雕刻;三是上色。常用的工具有定格圆规、斜口刀等二、三十种之多。在技法上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借鉴雕刻工艺的镂雕技法,将构图以外的空白部分全部镂空,透刻上折线纹、如意纹、古钱纹等各式花纹,不仅改善了葫芦的透气传声性能,也增强了葫芦的整体审美效果。其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以写实性的花鸟、鱼虫、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其中人物雕刻的取材尤其丰富。 二、主要价值 独具特色的东昌葫芦雕刻是中国民间技艺的瑰宝,充分挖掘其多方面的价值,将会对产业开发向纵深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价值。东昌葫芦是中国葫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途广泛,可作食用、祭祀、入药、日常器具、雕刻等;其内容在神话、民俗、工艺美术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寓意与仙道、宝贵、长寿、子孙繁盛等有密切相关,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二是学术价值。东昌葫芦雕刻无论选材、加工上都有其独到之处,发掘、抢救、保护东昌葫芦雕刻对丰富和完善、发展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其地域的适宜性,质地的独有性,题材的广泛性,技法的独特性,风格的多样性,在中国民间工艺品中实不多见。。三是历史价值。东昌葫芦雕刻是研究特定历史空间下东昌府区的工艺方式、民风民俗、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内容有效渠道。四是社会价值。东昌葫芦雕刻与群众的文化娱乐联系密切。发掘、抢救、保护东昌葫芦雕刻,对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东昌府区的文化积淀,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什么优秀公司重视企业文化

?为什么优秀公司重视企业文化? ?美国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通过对全球优秀企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他们最注重四点:一是团队协作精神;二是以客户为中心;三是平等对待员工;四是激励与创新。凭着这四大支柱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力,使这些一流公司保持百年不衰。在大多数企业里,实际的企业文化同公司希望形成的企业文化出入很大,但对那些杰出的公司来说,实际情况同理想的企业文化之间的关联却很强,他们对公司的核心准则、企业价值观遵循始终如一,这一理念可以说是世界最受推崇的公司得以成功的一大基石。 ?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重大作用 ?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重大作用,这个作用不是促进,而是直接提高。 ?美国知名管理行为和领导权威约翰.科特教授与其研究小组,用了11年时间,对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力进行研究,结果证明: 凡是重视企业文化因素特征(消费者、股东、员工)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11年的考察期间的结论如下页图表所示: 公司重视企业文化与否与其经营业绩对比研究 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 重视企业文化 的公司 682%166% 总收入平均 增长率 员工增长282%36% 公司股票 901%74% 价格

公司净收入756%1% 张瑞敏谈海尔的企业文化 ?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在’99《财富》论坛前夕对媒体记者分析海尔经验时说:“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至于张瑞敏个人在海尔充当的角色,他认为“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实际上,海尔的扩张主要是一种文化的扩张——收购一个企业,派去一个总经理、一个会计师、一套海尔的文化。 ?任正非谈“华为基本法” ?华为第一次创业的特点,是靠企业家行为,为了抓住机会,不顾手中资源,奋力牵引,凭着第一、第二代创业者的艰苦奋斗、远见卓识、超人的胆识,使公司从小发展到初具规模。第二次创业的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要用十年时间使各项工作与国际接轨。它的特点是淡化企业家个人色彩,强调职业化管理。把个人魅力、牵引精神、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使它形成一个场,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氛围也是一种宝贵的管理资源,只有氛围才会普及到大多数人,才会形成宏大的具有相同价值观与驾驭能力的管理者队伍,才能在大规模的范围内,共同推动企业进步,而不是相互抵消。这个导向性的氛围就是共同制定并认同的《华为基本法》。 ?美国安然公司案例 ?畸形公司文化+媒体推波助澜=毁灭 ?文化之一:“只能成功”诱人作假 ?在安然,失败者总是中途出局,获胜者会留下来,指望获得做成最大交易的那些人可以得到数百万美元的奖金。在巴克斯特之前,已有三位高级管理人员在几个月里相继离开该公司,在他之后还有七人要走,最近的一位是上周离开的董事长肯尼思.莱。 这是安然公司的“赢者获得一切”这种文化的缩影。该公司过去的和现在的一些雇员说,必须保持安然股价持续上升的压力,诱使高级管理者在投资和会计

企业文化与公共关系

企业文化与公共关系 陈万松 企业文化是一门塑造良好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凝聚功能和管理能力的学科。 企业文化构建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1.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为员工所共同遵守的企业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2.企业文化的产生 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的崛起震惊了世界,美国在震惊后进行了反思,诞生了引起美国企业管理改革的“新潮四重奏”: 《日本的管理艺术》1981. 《Z理论——美国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1981. 《追求卓越》1982. 《企业文化》1982. 3.中、日、美企业文化比较 美国:重视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个人能力主义和软硬结合的管理;偏重于市场营销导向的视觉识别,将视觉识别作为核心来设计。 日本:和魂洋才是核心、家族主义是特色;偏重于企业理念与企业精神,以企业理念为核心,强调以人为本。 中国:二者的结合,但在理念提炼上不足,在文化内涵的发掘上不够。

二、企业文化的内容及设计要素 1.理念识别系统__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1)主要内容: 企业目标 企业经营理念和宗旨 企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企业精神和风貌 几所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理念设计: 福建高校后勤:大千世界学无止境生机勃勃 沈阳高校后勤集团有限公司:投身高校后勤服务万千学子 南京师范大学后勤实业集团、江苏师豪高校实业有限公司: 塑造关爱后勤、温馨后勤、服务后勤、人文后勤的企业形象 培育“立足现在,开拓未来”的危机发展意识; 树立“大家满意,我们快乐”的教育服务理念:提供全面、细致、温馨的家庭式服务,让广大的师生享受生活的轻松。 提升“制度化、流程化、互动化”的企业管理水平: 塑造“诚实正直、敬业创新、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团队精神 (2)设计原则: 实践性:来源于对组织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发掘 独特性:企业独特个性的反映 系统性:精神、价值观等浑然一体 稳定性:形成文化沉淀

浅谈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浅谈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学生:古玥指导老师:萧葱 摘要 民俗文化资源是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属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旅游的范畴,其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已成为各国旅游开发的重点之一。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符合旅游者求新,求异的旅游动机。对于民俗旅游开发保护当前面临着一个任务,就是要尽可能的恢复传统民俗,尤其是传统民俗的精华部分,来保持传统民俗的丰富性。因为恢复传统民俗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重新构建农村社区的一个文化基础,能够使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源远流长的精华得以弘扬。同时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旅游开发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其它积极影响,但也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如民俗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商品化等。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旅游资源,但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结合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在分析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产生原因、开发形式及民族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正负影响的基础上从民俗与旅游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以期实现旅游与民族文化二者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民俗旅游;特色;开发与保护; Folk cultural tourism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Major: Tourism Management Student:Gu Yue Supervisor:Xiao Cong Abstract Folk culture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national tourism resources, belongs to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ategory of national tourism, as a kind of a high level of culture touris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all countries. Folk cultural tourism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ourism means, especially with tourists for newly, travel motive of the prophet. To protect the folk tourism development face a task, is to make as the recovery of the traditional folk, especially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folk custom part, to keep the richness of traditional folk custom. Because restore traditional folk in a sense, is to build a culture of the rural community foundation, can make our Chinese nation thousands of years to carry forward the essence of long standing.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can produce good economic benefit and other positive impact, but also to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brings negative effect, such as the folk culture of the pre, commercialization assimilation, etc. Our country region is wide, national many, has the ric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