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1数学基础知识

必修1数学基础知识

必修1数学基础知识
必修1数学基础知识

必修1数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

1、 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

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

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3、 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N 或+N ,整数集合:Z ,有理数集合:Q ,实数集合:R.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

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记作B A ?.

2、 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3、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并规定:

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 如果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有n

2个子集.

§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 2、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 3、全集、补集? §1.2.1、函数的概念

1、 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

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

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B A f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

函数,记作:()A x x f y ∈=,. 2、 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

应关系、值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1.2.2、函数的表示法

1、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

法、列表法.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 注意函数单调性证明的一般格式: 解:设[]b a x x ,,21∈且21x x <,则:

()()21x f x f -=…

§1.3.2、奇偶性

1、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

内任意一个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函数()x f 为偶函数.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2、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

内任意一个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函数()x f 为奇函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 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

n 次方根。其中+∈>N n n ,1.

2、 当n 为奇数时,a a n n

=;

当n 为偶数时,a a

n

n

=.

3、 我们规定: ⑴m n m

n a a

=

()

1,,,0*

>∈>m N

n m a ;

⑵()01

>=

-n a a

n

n

; 4、 运算性质: ⑴()Q s r a a

a a s

r s

r

∈>=+,,0;

⑵()

()Q s r a a a

rs s

r ∈>=,,0;

⑶()()Q r b a b a ab r

r

r

∈>>=,0,0.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 记住图象:()1,0≠>=a a a y x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1、x N N a a x

=?=log ; 2、a a

N a =log .

3、01log =a ,1log =a a .

4、当0,0,1,0>>≠>N M a a 时: ⑴()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⑵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

??; ⑶M n M a n

a log log =.

5、换底公式:a

b

b c c a log log log =

()0,1,0,1,0>≠>≠>b c c a a .

6、a

b b a log 1

log =

()1,0,1,0≠>≠>b b a a .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1、 记住图象:()1,0log ≠>=a a x y a

§2.3、幂函数

1、几种幂函数的图象: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方程()0=x f 有实根

?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 ?函数()x f y =有零点.

2、 性质: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0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1、掌握二分法.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

1、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先画散点图,再用适当的函数拟合,最后检验.

必修4数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1、任意角

1、 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的概念.

2、 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

Z k k ∈+=,2παββ.

§1.1.2、弧度制

1、 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

叫做1弧度的角. 2、 r

l =

α. 3、弧长公式:R R

n l απ==

180

. 4、扇形面积公式:lR R n S 2

1

3602==π.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 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

圆交于点()y x P ,,那么:

x

y x y =

==αααtan ,cos ,sin . 2、 设点()00,y x A 为角α终边上任意一

点,那么:(设2

020y x r +=)

r y 0s i n =

α,r

x

0cos =α,00tan x y =α.

3、 αsin ,αcos ,αtan 在四个象限的

符号和三角函数线的画法. 4、 诱导公式一:

()()().

tan 2tan ,cos 2cos ,

sin 2sin απααπααπα=+=+=+k k k (其中:Z k ∈) 5、 特殊角0°,30°,45°,60°,

§1.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 平方关系:1cos sin 2

2

=+αα. 2、 商数关系:α

α

αcos sin tan =.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 诱导公式二:

()()().

tan tan ,cos cos ,

sin sin ααπααπααπ=+-=+-=+

2、诱导公式三:

()()().

tan tan ,cos cos ,

sin sin αααααα-=-=--=-

3、诱导公式四:

()()().

tan tan ,cos cos ,

sin sin ααπααπααπ-=--=-=-

4、诱导公式五:

.sin 2cos ,cos 2sin ααπααπ=???

??-=???

??-

5、诱导公式六:

.sin 2cos ,cos 2sin ααπααπ-=??

?

??+=??

?

??+

§1.4.1、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

1、记住正弦、余弦函数图象:

2、 能够对照图象讲出正弦、余弦函数的

相关性质:定义域、值域、最大最小值、对称轴、对称中心、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 3、 会用五点法作图.

§1.4.2、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 1、 周期函数定义:对于函数()x f ,如果

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x f T x f =+,那么函数()x f 就

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 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1.4.3、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记住正切函数的图象:

2、 能够对照图象讲出正切函数的相关性

质:定义域、值域、对称中心、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 §1.5、函数()?ω+=x A y sin 的图象 1、 能够讲出函数x y sin =的图象和函数

()b x A y ++=?ωsin 的图象之间的

平移伸缩变换关系. 2、 对于函数:

()()

0,0sin >>++=ω?ωA b x A y 有:振幅A ,周期ω

π

2=

T ,初相?,

相位?ω+x ,频率π

ω

21=

=

T

f

.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1、要求熟悉课本例题.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1、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

1、了解四种常见向量:力、位移、速度、

加速度.

2、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2.1.2、向量的几何表示

1、带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有向

线段包含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

度.

2、向量的大小,也就是向量的长

度(或称模)

向量叫做零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

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3、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

向量(或共线向量).规定:零向量与

任意向量平行.

§2.1.3、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

1、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

向量.

§2.2.1、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1、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2、

+

.

§2.2.2、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1、与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的

相反向量.

§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1、规定:实数λ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

量,这种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

λ,它的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

⑴λ

=

⑵当0

>

λ时, λ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当0

<

λ时, λ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反.

2、平面向量共线定理:向量()≠与

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λ,使λ

=.

§2.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

2

1

,e

e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

这一平面内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

对实数

2

1

λ,使

2

2

1

1

e

λ+

=. §2.3.2、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1、()y

x

j y

i x

a,

=

+

=.

§2.3.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设()()2

2

1

1

,

,

,y

x

b

y

x

a=

=,则:

⑴()2

1

2

1

,y

y

x

x

b

a+

+

=

+,

⑵()2

1

2

1

,y

y

x

x-

-

=

-,

⑶()1

1

,y

λ

λ=,

1

2

2

1

//y

x

y

x=

?.

2、设()()2

2

1

1

,

,

,y

x

B

y

x

A,则:

()

1

2

1

2

,y

y

x

x

AB-

-

=.

§2.3.4、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1、设()()()332211,,,,,y x C y x B y x A ,则 ⑴线段AB 中点坐标为

(

)2121,

y y x x ++,

⑵△ABC 的重心坐标为

(

)

333213

21,y y y x x x ++++.

§2.4.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1、

θ=?.

2、 在

θ. 3、

2

=. 4、

=

.

5、 0=??⊥.

§2.4.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 1、 设()()2211,,,y x y x ==,则:

⑴2121y y x x +=?

2121y x +=

⑶02121=+?⊥y y x x b a 2、 设()()2211,,,y x B y x A ,则:

()()212212y y x x -+-=

.

§2.5.1、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2.5.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1、()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2、记住15°的三角函数值:

§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2、()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

3、()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

4、()β

αβαtan tan tan +=+. 5、()β

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

-.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αααcos sin 22sin =, 变形:ααα2sin cos sin 21=. 2、ααα2

2

sin cos 2cos -=

1cos 22-=α α2sin 21-=,

变形1:22cos 12

cos α

α+=, 变形2:2

2cos 12sin α

α-=.

3、αα

α2tan 1tan 22tan -=

.

§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1、注意正切化弦、平方降次.

中考数学基础训练1

中考数学基础训练1 时刻:30分钟你实际使用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精心选一选 1.图(1)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 ...是( B ) 2.一对热爱运动的夫妇,让他们刚满周岁的小孩拼排3块分别写有“20”、“08”、“北京”的字块.假如小孩将字块横着正排,则该小孩能够排成“2018北京”或“北京2018”的概率是( C ) A. 1 6 B. 1 4 C. 1 3 D. 1 2 3.一名宇航员向地球总站发回两组数据:甲、乙两颗行星的直径分别为4 6.110 ?千米和4 6.1010 ?千米,这两组数据之间( A ) A.有差别 B.无差别 C.差别是4 0.00110 ?千米 D.差别是100千米 4.如图,把直线l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 线l′,则l′的表达式为(D) A. 1 1 2 y x =+ B. 1 1 2 y x =- C. 1 1 2 y x =--D. 1 1 2 y x =-+ 5.汽车以72千米/时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开向安静的山谷,驾驶员揿一下喇叭,4秒后听到回响,这时汽车离山谷多远?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设听到回响时,汽车离山谷x米,依照题意,列出方程为( A ) A.24204340 x+?=?B.24724340 x-?=? C.24724340 x+?=?D.24204340 x-?=? 6.某公园打算砌一个形状如图(1)所示的喷水池,后来有人建议改为图(2)的形状,且外圆的直径不变,喷水池边沿的宽度、高度不变,你认为砌喷水池的边沿( C ) A.图(1)需要的材料多 B.图(2)需要的材料多

C.图(1)、图(2)需要的材料一样多 D.无法确定 7.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下底与上底的差恰好等于腰长,DE AB ∥.则DEC ∠等于( B ) A.75° B.60° C.45° D.30° 8.如图是一台54英寸的大背投彩电放置在墙角的俯视图.设DAO α=∠,彩电后背AD 平行于前沿BC ,且与BC 的距离为60cm ,若100cm AO =,则墙角O 到前沿BC 的距离OE 是( A ) A.()60100sin cm α+ B.()60100cos cm α+ C.()60100tan cm α+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细心填一填 9.某农场购置了甲、乙、丙三台打包机,同时分装质量相同的棉花,从它们各自分装的棉花包中随机抽取了10包,测得它们实际质量的方差分别为 222S 11.05S 7.96S 16.32===乙甲丙,,.能够确定 乙 打包机的质量最稳固. 10.如图,照相时为了把近处的较高物体照下来,常常保持镜头中心不动,使相机旋转一定的角度,若A 点从水平位置顺时针旋转了30?,那么B 点从水平位置顺时针旋转了__30____度. 图(1) 图(2) 第6题 第8题 第10题 第11题 A D C E B 第7题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与习题讲解

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点整理 第1讲§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学习目标: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 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知识要点: 1.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作集合(set ),其元素具有三个特征,即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列举法,即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基本形式为123{,,,,}n a a a a ???,适用于有限集或元素间存在规律的无限集.描述法,即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基本形式为{|()x A P x ∈},既要关注代表元素x ,也要把握其属性()P x ,适用于无限集. 3.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要记住一些常见数集的表示,如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 4.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是属于(belongto )与不属于(notbelongto ),分别用符号∈、?表示,例如3N ∈,2N -?. ¤例题精讲: 【例1】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由方程2(23)0x x 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大于2且小于7的整数. 解:(1)用描述法表示为:2{|(23)0}x R x x x ∈--=; 用列举法表示为{0,1,3}-. (2)用描述法表示为:{|27}x Z x ∈<<; 用列举法表示为{3,4,5,6}. 【例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已知{|32,}A x x k k Z ==+∈,{|61,}B x x m m Z ==-∈,则有: 17A ;-5A ;17B . 解:由3217k +=,解得5k Z =∈,所以17A ∈; 由325k +=-,解得7 3 k Z =?,所以5A -?; 由6117m -=,解得3m Z =∈,所以17B ∈. 【例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P 6练习题2,P 13A 组题4) (1)一次函数3y x =+与26y x =-+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2)二次函数24y x =-的函数值组成的集合; (3)反比例函数2 y x = 的自变量的值组成的集合. 解:(1)3 {(,)|}{(1,4)}26y x x y y x =+?=? =-+? . (2)2{|4}{|4}y y x y y =-=≥-. (3)2{|}{|0}x y x x x ==≠. 点评:以上代表元素,分别是点、函数值、自变量.在解题中不能把点的坐标混淆为{1,4},也注意对比(2)与(3)中的两个集合,自变量的范围和函数值的范围,有着本质上不同,分析时一定要细心. *【例4】已知集合2{|1}2 x a A a x +==-有唯一实数解,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 解:化方程 2 12 x a x +=-为:2(2)0x x a --+=.应分以下三种情况: ⑴方程有等根且不是=0,得9 4 a =-,此时的解为12x =,合. x =a =1x =-

高一数学必修1(人教版)基本知识点回顾

高一数学必修1(人教版A)基本知识点回顾 一、集合 1.集合的概念描述:集合的元素具有______性、______性和______性.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________. 2.常用数集的符号:自然数集______;正整数集______;整数集______;有理数集______;实数集______. 3.表示集合有两种方法:______法和______法.______法就是把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_____号“_____”起来;______法是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是:在______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______,在此后面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_____性质.4.集合间的关系:A?B?对任意的x∈A有______,此时我们称A是B的______;如果_______,且_______,则称A是B的真子集,记作______;如果______ ,且______,则称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_______;空集是指____________的集合,记作_____.5.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 x | x∈A且x∈B }叫做A与B的______ ,记作_______;集合{ x | x∈A或x∈B }叫做A与B的______,记作_______;集合{ x | x?A且x∈U }叫做A 的_____ ,记作____;其中集合U称为_____.6.性质:①A ?A,??A; ②若A ?B,B ?C,则A ?C; ③A∩A=A∪A=A; ④ A∩B=B∩A,A∪B=B∪A; ⑤A∩?=?;A∪?=A; ⑥A∩B=A?A∪B=B ?A ?B; ⑦A∩C U A=?;A∪C U A=U; ⑧C U (C U A)=A;⑨C U (A∪B)=C U A∩C U B. 7.集合的图示法:用韦恩图分析集合的关系、运算比较直观,对区间的交并、补、可用于画数轴分析的方法. 8.补充常用结论:①若集合A中有n (n∈N)个元素,则集合A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2n(包括A与?);②对于任意两个有限集合,其并集中的元素个数可用“容斥原理”计算: card(A∪B)=card A + card B - card(A∩B) 9.易错点提醒:①注意不要用错符号“∈”与“?”;②当A ?B时,不要忘了A =?的情况讨论; 二、函数及其表示法 1.函数的定义: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_________ 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____________的数f ( x ) 和它对应,则称f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记作_________.函数的三要素是指函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函数的表示法:_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法. 3.解有关函数定义域、值域的问题,关键是把握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函数图象是把握这种对应关系的重要工具.当只给出函数的解析式时,我们约定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函数解析式_____________的全体实数. 4.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①待定系数法,②换元法,③赋值法(特殊值法),等(试各举一例). 5.函数图象的变换:根据函数图象的变换规律,可以由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为基础画出更多更复杂的函数图象,以便利用函

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综合试题

函数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若a 、b 、c ∈R + ,则3a =4b =6c ,则 ( ) A . b a c 111+= B . b a c 122+= C .b a c 221+= D .b a c 212+= 2.集合}5,4,3,2,1{},1,0,2{=-=N M ,映射N M f →:,使任意M x ∈,都有 )()(x xf x f x ++是奇数,则这样的映射共有 ( ) A .60个 B .45个 C .27个 D .11个 3.已知()1 a x f x x a -=--的反函数...f -1 (x )的图像的对称中心是(—1,3),则实数a 等于 ( ) A .2 B .3 C .-2 D .-4 4.已知()|log |a f x x =,其中01a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A .11()(2)()43f f f >> B .1 1 (2)()()3 4 f f f >> C .11 ()()(2)43 f f f >> D .11()(2)()34 f f f >> 5.函数f (x )=1-x +2 (x ≥1)的反函数是 ( ) A .y =(x -2)2+1 (x ∈R) B .x =(y -2)2+1 (x ∈R) C .y =(x -2)2+1 (x ≥2) D .y =(x -2)2+1 (x ≥1) 6.函数y =lg(x 2-3x +2)的定义域为F ,y =lg(x -1)+lg(x -2)的定义域为G ,那么 ( ) A .F ∩G=? B .F=G C .F G D .G F 7.已知函数y =f (2x )的定义域是[-1,1],则函数y =f (log 2x )的定义域是 ( ) A .(0,+∞) B .(0,1) C .[1,2] D .[2,4] 8.若()()25log 3log 3x x -≥()()25log 3log 3y y ---,则 ( ) A .x y -≥0 B .x y +≥0 C .x y -≤0 D .x y +≤0 9.函数)),0[(2 +∞∈++=x c bx x y 是单调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 ) A .0≥b B .0≤b C .0b

低年级数学基础训练1 40

班级姓名学号 166 + 7 = 213 + 105 = 98 - 37 = 17 + 179 = 225 - 216 = 61 + 179 = 120 + 9 = 283 + 122 = 24 + 113 = 171 + 267 = 269 + 259 = 163 - 147 = 54 + 205 = 198 - 123 = 212 - 116 = 22 + 238 = 179 + 241 = 195 - 167 = 66 + 57 = 266 - 207 = 285 - 1 = 212 - 203 = 108 - 8 = 187 - 144 = 115 + 2 = 104 + 81 = 38 - 29 = 43 + 19 = 114 + 50 = 16 + 51 = 104 - 76 = 46 - 39 = 48 + 82 = 11 + 90 = 96 - 84 = 115 + 63 = 56 - 32 = 71 + 115 = 97 - 51 = 53 + 115 = 109 - 54 = 81 - 66 =

班级姓名学号 63 - 20 = 64 + 108 = 30 + 109 = 79 - 41 = 68 + 14 = 88 - 87 = 101 - 48 = 86 + 84 = 53 + 74 = 52 + 1 = 58 - 41 = 101 - 50 = 112 + 73 = 110 - 99 = 38 - 12 = 61 - 34 = 27 + 77 = 103 - 19 = 90 - 19 = 90 + 85 = 61 - 9 = 118 - 9 = 11 + 88 = 75 - 43 = 60 + 82 = 84 - 51 = 37 + 13 = 102 - 35 = 103 + 77 = 105 - 96 = 65 - 43 = 14 + 92 = 19 + 33 = 76 - 6 = 4 + 23 = 48 + 85 = 72 - 65 = 76 + 46 = 79 - 47 = 63 - 20 = 90 - 45 = 41 + 46 =

高一数学必修1基础试题附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1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I ={0,1,2},且满足C I (A ∪B )={2}的A 、B 共有组数 A.5 B.7 C.9 D.11 2.如果集合A ={x |x =2k π+π,k ∈Z},B ={x |x =4k π+π,k ∈Z},则 A.A B B.B A C.A =B D.A ∩B =? 3.设A ={x ∈Z||x |≤2},B ={y |y =x 2 +1,x ∈A },则B 的元素个数是 A.5 B.4 C.3 D.2 4.若集合P ={x |31 C.0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0,12 ) B.(0,?? ?21 C.( 1 2 ,+∞) D.(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若不等式x 2 +ax +a -2>0的解集为R ,则a 可取值的集合为__________.

苏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综合复习试题

高一数学必修1综合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 1.集合A ={x |-1≤x ≤2},B ={x |x <1},则A ∩(?R B )= . 2.已知函数20()10x x f x x x ?=?->?,≤,,,若1()2f a =,则实数a = . 3.方程)2(log )12(log 255-=+x x 的解集为 . 4.函数23 )(-=x x f 的定义域为 . 5.已知函数()f x 是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32()2f x x x =-,则0x <时,函数()f x 的表达式为()f x = . 6.定义集合A 、B 的一种运算:1212{,,}A B x x x x x A x B *==+∈∈其中,若{1,2,3}A =,{1,2}B =,则A B *中的所有元素数字之和为 . 7.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x f 满足),()2(x f x f -=+则)6(f =_________. 8.若2()2(1)2f x ax a x =+-+在(3,3)-为单调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9 .函数y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10.函数)86lg()(2++-=a ax ax x f 的定义域为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11.若关于x 的方程a a x -+= 523)43(有负实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12.如果函数()223f x x x =-+在[]0,m 上有最大值3,最小值2,则m 的范围是 .

13.已知定义域为()(),00,-∞+∞U 的偶函数()f x 在(0)+∞,上为增函数,且(1)0f =,则 不等式()0x f x ?>的解集为 . 14.不等式012 ≥+-ax x 对所有]2,1[∈x 都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 . 二、解答题 15.设集合{}2|lg(2)A x y x x ==--,集合{}|3||B y y x ==-. ⑴ 求B A ?和A B U ; ⑵ 若{}|40C x x p =+<,C A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16.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3212833)21() 32(??? ??--+-- ; (2) 2lg 2lg3111lg 0.36lg823 +++.

初三数学基础训练题1

初三数学中考训练题(五) 1.计算: ()102121138121-??? ??+-+++ 2. 16的平方根是 3.分式112+-x x 的值为零,则=x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是6cm 和9cm ,则周长是 5.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10,那么它的重心与外心之间的距离是 6.函数112++=x x y 的定义域是 ,若1 13)(-+=x x x f 则=)4(f 7.相切两圆的圆心距是5cm ,其中一个圆的半径是3cm ,则另一圆的半径是 8.在一陡坡上前进40米,水平高度升高9米,则坡度=i 9.把抛物线32 -=x y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顶点是 10.设m 、n 是方程0122=--x x 的两个根,那么=+n m 11 11.方程38151622=??? ??++??? ?? +x x x x 设y x x =+1原方程可变形关于y 的整式方程是 12.如图弓形ACB 所在圆的半径是5, C 弦AB=8,则弓形的高CD 是 A D B 13.若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是0 36,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14.分式方程01112=-+-x x x 的根是 15.分解因式=+--2221a ax x 16.数据5,-3,0,4,2的中位数是 方差是 17.不等式组 52+x ≤()23+x 的解集是 21-x <3x 18.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CD ,AB=BC 请填上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得四边形ABCD 是菱形。 19.已知一次函数b kx y +=过点()1,1-与()4,2,则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 20.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是1∶9,则它们的面积之比是 21.市现有人口约一千七百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22.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045=∠B AE 为BC 边上的高,将△ABE 沿AE 所在直线翻折 后得△AB ′E ,那么△AB ′E 与四边形AECD 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23.已知222=-x x 代简求值()()()()()133312 --+-++-x x x x x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解析(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基本初等函数 一.【要点精讲】 1.指数与对数运算 (1)根式的概念: ①定义:若一个数的n 次方等于),1(* ∈>N n n a 且,则这个数称a 的n 次方根。即若 a x n =,则x 称a 的n 次方根)1*∈>N n n 且, 1)当n 为奇数时,n a 的次方根记作n a ; 2)当n 为偶数时,负数a 没有n 次方根,而正数a 有两个n 次方根且互为相反数,记作 )0(>±a a n ②性质:1)a a n n =)(;2)当n 为奇数时,a a n n =; 3)当n 为偶数时,? ??<-≥==)0() 0(||a a a a a a n 。 (2).幂的有关概念 ①规定:1)∈???=n a a a a n (ΛN * ;2))0(10 ≠=a a ; n 个 3)∈=-p a a p p (1 Q ,4)m a a a n m n m ,0(>=、∈n N * 且)1>n ②性质:1)r a a a a s r s r ,0(>=?+、∈s Q ); 2)r a a a s r s r ,0()(>=?、∈s Q ); 3)∈>>?=?r b a b a b a r r r ,0,0()( Q )。 (注)上述性质对r 、∈s R 均适用。 (3).对数的概念 ①定义:如果)1,0(≠>a a a 且的b 次幂等于N ,就是N a b =,那么数b 称以a 为底N 的 对数,记作,log b N a =其中a 称对数的底,N 称真数 1)以10为底的对数称常用对数,N 10log 记作N lg ; 2)以无理数)71828.2(Λ=e e 为底的对数称自然对数,N e log ,记作N ln ;

高一数学必修一综合

老梁试卷高一数学必修一综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5分) 1.(5.00分)已知集合A={x|x2<16},B={x|4﹣2x>0},则A∩B=() A.(﹣4,2) B.(﹣4,4) C.(﹣2,2) D.(﹣2,4) 2.(5.00分)函数f(x)=ln||的大致图象是() A.B.C.D. 3.(5.00分)已知函数是奇函数,则f(a)的值等于() A.B.3 C.或3 D.或3 4.(5.00分)已知奇函数f(x),当x>0时单调递增,且f(1)=0,若f(x﹣1)>0,则x的取值范围为() A.{x|0<x<1或x>2}B.{x|x<0或x>2} C.{x|x<0或x>3}D.{x|x<﹣1或x>1} 5.(5.00分)已知函数f(x)=log a x(0<a<1)的导函数为f'(x),记A=f'(a),B=f(a+1)﹣f (a),C=f'(a+1),则() A.A>B>C B.A>C>B C.B>A>C D.C>B>A 6.(5.00分)已知函数,若x,y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1,1) D.[﹣1,1] 7.(5.00分)已知点(m,8)在幂函数f(x)=(m﹣1)x n的图象上,设 ,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A.a<c<b B.a<b<c C.b<c<a D.b<a<c 8.(5.00分)已知函数f(x)=,g(x)=e x(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关于x的方程g(f(x))﹣m=0恰有两个不等实根x1、x2,且x1<x2,则x2﹣x1的最小值为()

A.(1﹣ln2)B.+ln2 C.1﹣ln2 D.(1+ln2) 9.(5.00分)某公司拟投资开发新产品,估计能获得10万元至100万元的投资收益,为激发开发者的潜能,公司制定产品研制的奖励方案:奖金y(万元)随投资收益x(万元)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奖金不超过投资收益的20%,奖金封顶9万元,若采用以下函数模型拟合公司奖励方案,则较适合的函数是() A.y=+2 B.y= C.y=+D.y=4lgx﹣3 10.(5.00分)在下列图象中,二次函数y=ax2+bx+c与函数y=()x的图象可能是() A.B.C.D.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1.已知log2x=log3y=log5z<0,则、、由小到大排序为. 12.已知函数(a>0,且a≠1),若f(﹣3)<f(4),则不等式f(x2﹣3x)<f(4)的解集为. 13.函数f(x)=,关于x的方程f(x)=kx﹣k至少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14.已知λ∈R,函数f(x)=,当λ=2时,不等式f(x)<0的解集是.若函数f(x)恰有2个零点,则λ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共6小题) 15.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f(x)=﹣+是奇函数 (1)求a的值; (2)判断函数f(x)的单调性并证明; (3)若对于任意的t∈(1,2),不等式f(﹣2t2+t+1)+f(t2﹣2mt)≤0有解,求m的取值范围.

小学数学六年级基础训练(1)

小学数学六年级基础训练(1) 1.看上图填空。(单位:厘米) r=()cm r=()cm r=()cm d=()cm d=()cm d=()cm 长方形的周长是()cm 2.一个车轮的直径为50cm,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m。 3.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5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厘米。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5.一个环形的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它的面积是( )cm2。 6.用一根12.56分米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接口处不计),铁环的直径 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7.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或()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1、一袋面粉,用去40%,还剩下()%,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2、一条水渠,长a米,已经修了80%,修了()米,还剩下()米。 3、行同一条路,小丽要10分钟,小华要8分钟,小丽的速度比小华慢()%。 4、一个数的75%是24,这个数是()。 5、一根木料用去40%后还剩下1.5米,这根木料原长()米。 6、将12克盐融入108克水中,含盐率为()%。 7、最大的一位数比最小的两位数小()%。最小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一位数大()%。 三、应用: 1、六年一班男生有24人,恰好是女生的5 6 ,六年一班有学生多少人? 2、一筐苹果的3 5 是18千克,吃去这筐苹果的 1 4 ,吃去多少千克? 3、一根铁丝长8米,用去了25%,还剩多少米?

4.多少比60多20%?50比少37.5%? 四.解下列方程(共18分) (1) 30%X=120 (2) X+0.2X=240 (3)X+130%X=460 (3)20X=-X+7

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的基本性质

高中数学必修1函数的基本性质 1.奇偶性 (1)定义:如果对于函数f (x )定义域内的任意x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为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 (x )定义域内的任意x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为偶函数。 如果函数f (x )不具有上述性质,则f (x )不具有奇偶性.如果函数同时具有上述两条性质,则f (x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注意: ○ 1 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 ○ 2 由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可知,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 ,则-x 也一定是定义域内的一个自变量(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格式步骤: ○ 1 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 2 确定f (-x )与f (x )的关系; ○ 3 作出相应结论: 若f (-x ) = f (x ) 或 f (-x )-f (x ) = 0,则f (x )是偶函数; 若f (-x ) =-f (x ) 或 f (-x )+f (x ) = 0,则f (x )是奇函数。 (3)简单性质: ①图象的对称性质:一个函数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一个函数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②设()f x ,()g x 的定义域分别是12,D D ,那么在它们的公共定义域上: 奇+奇=奇,奇?奇=偶,偶+偶=偶,偶?偶=偶 2.单调性 (1)定义: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f (x 2)),那么就说f (x )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减函数); 注意: ○ 1 函数的单调性是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的性质,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 2 必须是对于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

高一数学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高一数学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 043|,2|2 ≤-+=->=x x x T x x S ,则()T S C R ?=( ) A .(]1,2- B .(]4,-∞- C .(]1,∞- D .[)+∞,1 2.函数x x y 22)23lg(-+-=的定义域是( ) A .??????1,32 B .??????1,32 C .??? ??1,32 D .?? ? ??1,3 2 3.设函数???>-≤+=)0( 2) 0( 1)(2x x x x x f ,若01f(x)=,则x 等于( ) A .3或﹣3或﹣5 B .3或﹣3 C .﹣3或﹣5 D .﹣3 4.已知b a bx ax x f +++=3)(2 是偶函数,定义域为[]a a 2,1-,则?? ? ??21f 等于( ) A . 31 B .0 C .1213 D .2 1 5.已知集合{} { }A B A m B m A =?==,,1,,3,1,则m 等于( ) A .0或3 B .0或3 C .1或3 D .1或3 6.已知函数14)(2 +-=mx x x f ,在(]2,-∞-上递减,在[)+∞-,2上递增,则)(x f 在[]2,1上的值域为 ( ) A .[]49,21 B .[]21,15- C .[]49,15- D .[]21,1 7.设m b a ==52,且 21 1=+b a ,则m =( ) A .10 B .10 C .20 D .100 8.奇函数)(x f 在()+∞,0上的解析式是)1()(x x x f -=,则在()0,∞-上,函数)(x f 的解析式是( ) A .)(x f =)1(x x -- B .)(x f =)1 (x x + C .)(x f =)1(x x +- D .)(x f =)1(-x x 9.函数x x f x 32)(+=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A .()1,2-- B .()0,1- C .()1,0 D .()2,1 10.若函数)(x f 在()2,1内有一个零点,要使零点的近似值满足精确度为0.01,则对区间()2,1至少二等分( ) A .5次 B .6次 C .7次 D .8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函数)2(log 2 3x x y -=的单调减区间是_____________。 12.若)1,0(13 log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5.若)(x f y =在()),0(0,+∞?∞-上为奇函数,且在()+∞,0上为增函数,0)2(=-f , 则不等式 0)(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基础训练题(1)(无答案)人教版

二年级下基础训练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 一、口算。 5×4= 72÷8= 4÷4= 54÷6= 24÷6= 62-28= 90+800= 800+200= 76+23= 48-29= 33-25= 590-60= 二、相信自己,我会填! 1.18÷6=()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乘法口诀是()。 2.时针旋转一圈是()小时,分针旋转一圈是()分钟。 3.比直角小的角是()角,()角比直角大。 4.根据“七八五十六”写出两道除法算式:、。5.2070读作:(),五千零一写作:()。

6.2805中,“2”在()位上,表示2个(),“8”在()位上,表示“8”个(),()在个位上,表示()个一。 7.与300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8.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9.5个同学共做了30个风车,平均每人做()个。 10.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它是一个()位数。 (二) 一、想一想,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582和128的和大约是()。 A、700 B、600 C、460 2、有6只小兔,如果每只吃3个萝卜,一共需要()个萝卜。 A、9 B、2 C、18 3、24÷6读作:()。 A、24除6 B、24除以6 C、6除以24

4、由4、8、 5、0、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 A、4058 B、4580 C、8540 5、下面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A、5040 B、5004 C、5400 二、我是聪明的小判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3080是由3个千和8个百组成的。() 2、一瓶可口可乐重50千克。() 3、在除法里,除得的结果叫做差。() 4、一千克铁比一千克棉花重。() 5、5与3相加得8,5和3相乘得15 ()

数学必修一基础知识练习题

必修1 高一数学基础知识试题选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请将所选答案填在括号内) 1.已知集合P ?≠{4,7,8},且P 中至多有一个偶数,则这样的集合共有 ( ) (A)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已知S={x|x=2n,n ∈Z}, T={x|x=4k ±1,k ∈Z},则 ( ) (A)S ?≠T (B) T ?≠S (C)S ≠T (D)S=T 3.已知集合P={}2|2,y y x x R =-+∈, Q={}|2,y y x x R =-+∈,那么P Q 等( ) (A)(0,2),(1,1) (B){(0,2 ),(1,1) (C){1,2} (D){}|2y y ≤ 4.不等式042<-+ax ax 的解集为R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016<≤-a (B)16->a (C)016≤<-a (D)0 12 (B)k< 12 (C)k>12 - (D).k<12 - 8.若函数f(x)=2x +2(a-1)x+2在区间(,4]-∞内递减,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a ≤-3 (B)a ≥-3 (C)a ≤5 (D)a ≥3 9.函数2 (232)x y a a a =-+是指数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1a a >≠ (B) 1a = (C) 1 2 a = ( D) 12 1a a == 或 10.已知函数f(x)1 4x a -=+的图象恒过定点p ,则点p 的坐标是 ( ) (A )( 1,5 ) (B )( 1, 4) (C )( 0,4) (D )( 4,0) 11.函数y = ( ) (A )[1,+∞] (B) (2 3 ,)+∞ (C) [23,1] (D) (23,1] 12.设a,b,c 都是正数,且346a b c ==,则下列正确的是 ( ) (A) 1 11c a b =+ (B) 22 1C a b =+ (C) 12 2C a b =+ (D) 212c a b =+

高中数学必修1基础练习题

?补偿练习1 1.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 A.a∈Q,则a∈N B.a∈Z,则a∈N C.x2-1=0的解集是{-1,1} D.以上结论均不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班中年龄较小的同学能够形成一个集合 B.由1,2,3和9,1,4组成的集合不相等 C.不超过20的非负数组成一个集合 D.方程x2-4=0和方程|x-1|=1的解构成了一个四元集 3.用列举法表示{(x,y)|x∈N+,y∈N+,x+y=4}应为() A.{(1,3),(3,1)} B.{(2,2)} C.{(1,3),(3,1),(2,2)} D.{(4,0),(0,4)} 4.下列命题: (1)方程x-2+|y+2|=0的解集为{2,-2}; (2)集合{y|y=x2-1,x∈R}与{y|y=x-1,x∈R}的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是{0,1}; (3)集合{x|x-1<0}与集合{x|x>a,a∈R}没有公共元素.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2,4,6,8,若a∈A,则8-a∈A,则a的取值构成的集合是________.5.对于集合A={} 6.定义集合A*B={x|x=a-b,a∈A,b∈B},若A={1,2}, B={0,2},则A*B中所有元素之和为________. 7.若集合A={-1,2},集合B={x|x2+ax+b=0},且A=B,则求实数a,b的值. 8.已知集合A={a-3,2a-1,a2+1},a∈R. (1)若-3∈A,求实数a的值;(2)当a为何值时,集合A的表示不正确. ??补偿练习2 1.下列关系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0∈{0};②?{0};③{(0,1)}?{(0,1)};④{(a,b)}={(b,a)}.

中考数学基础训练题及答案1.doc

2019-2020 年中考数学基础训练题及答案 1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精心选一选 1.图( 1)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 是( B ) ... 图( 1) A B C D 2.一对酷爱运动的夫妇,让他们刚满周岁的孩子拼排 3 块分别写有“ 20”、“ 08”、“北 京”的字块.假如小孩将字块横着正排,则该小孩能够排成“ 2008 北京”或“北京 2008” 的概率是( C ) A. 1 B. 1 C. 1 D. 1 6 4 3 2 3 .一名宇航员向地球总站发回两组数据:甲、乙两颗行星的直径分别为 6.1 104 千米和 6.10 104 千米,这两组数据之间( A ) y A.有差别 B.无差别 l ′ 4 C.差别是 0.001 104 千米 l 3 D.差别是 100 千米 2 1 4.如图,把直线 l 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得到直 O 线 l ′ l ′ 2 1 x ,则 的表达式为( D ) 1 2 A. y x 1 3 2 4 B. y 1 x 1 2 1 1 C. y 1 D. y 1 x x 2 2 5.汽车以 72 千米 /时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开向寂静的山谷, 驾驶员揿一下喇叭, 4 秒后听 到回响,这时汽车离山谷多远?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米 /秒.设听到回响时, 汽车离山谷 x 米,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A ) A. C. 2x 4 20 4 340 2x 4 72 4 340 B. D. 2x 4 72 4 340 2x 4 20 4 340 6.某公园计划砌一个形状如图( 1)所示的喷水池,后来有人建议改为图( 2)的形状,且 外圆的直径不变,喷水池边沿的宽度、高度不变,你认为砌喷水池的边沿( C ) A.图( 1)需要的材料多 B.图( 2)需要的材料多 C.图( 1)、图( 2)需要的材料一样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