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诊断学(总结)

中医诊断学(总结)

中医诊断学(总结)
中医诊断学(总结)

中医诊断学

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审查内外、辩证求因、四诊合参

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达变的概念

3.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脉诊专著《脉经》

问诊

1、问诊的一般内容

A.一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婚否等。

B.生活史(习惯):生活经历、饮食嗜好、劳逸起居等。

C.家族史:传染病、遗传病。

D.既往史:既往健康情况和曾患过的主要疾病。如素体肝阳上亢者,易中风;患有癫狂病者,常因精神刺激而复发。(问小儿:预防接种、传染病及传染病接触史。)

E.起病

F.十问歌》(明·张景岳)

G.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H.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I.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J.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K.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全过程(病变过程、诊治过程、现在症状)。

L.

2、现在症状(9):寒热、汗、疼痛、头身脘腹、耳目、饮食口味、睡眠、二便、妇女。

A.问寒热

①恶寒:病人有寒冷的感觉,虽覆被加衣近火取暖仍不能解其寒。

②发热: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全身或局部有发热的感觉。

③但寒不热:病人但感畏寒而无发热。特点:病人常自觉怕冷,但加衣近火可缓。

B.问汗:阳气蒸化津液,从玄府出于体表者。里证有汗——阳气虚,阴虚,里实热,亡阴、亡阳;里证无汗——阳虚或津血亏虚。【七版】

D.问头身

(1)头部: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脑为髓海;肾主骨生髓,髓聚而为脑。

【头痛】

a.部位

①前额部连眉棱骨痛——阳明经头痛(面、额);

②侧头部,痛在两侧太阳穴附近为甚——少阳经头痛;

③后头部连项痛——太阳经头痛(头顶、后头、面颊);

④巅顶痛——厥阴经头痛;

⑤头痛连齿——(足)少阴经头痛;*

⑥头痛晕沉,腹泻自汗——太阴脾经头痛。*

b.性质

I、实证:发病急、病程短、头痛较剧、痛无休止——外感。

①风寒头痛:头痛连项,遇风加重(与中内联系记忆);

②风热头痛:头痛怕热、面红目赤;

③风湿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羌活)。

II、虚证:发病慢、病程长、头痛较缓、时痛时止——内伤。

①气虚头痛:头痛绵绵、过劳则甚;

②血虚头痛:头痛眩晕、面色苍白;

③肾虚头痛:头脑空痛、腰膝酸软。

【头晕】病人自觉头部眩晕,轻者闭目自止,重者视物旋转、不能站立。

①病人头晕胀痛,兼见面赤耳鸣,口苦咽干——肝阳上亢;

②头晕昏沉,兼胸闷呕恶痰——痰湿内阻;

③头晕眼花,过劳或突然起立则甚,兼面白舌淡、心悸失眠——气血两亏;

④头晕耳鸣、遗精健忘、腰膝酸软——肾精亏虚。

(2)周身:周身、四肢为十二经脉循行之处,脏腑气血所荣;又脾主肌肉、四肢,腰为肾之府。

【身痛】多见于外感风寒、风湿之邪的表证。*

①若外感暑湿疫毒,面赤发斑,身痛如被杖打——阳毒,湿热疫毒阻滞气血;

②若久病卧床不起而周身疼痛——营血不足、气血不和。

【身重】头身困重,兼见脘闷苔腻、纳呆便溏——湿邪。

若身重嗜卧、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脾气亏虚。

【四肢痛】四肢关节疼痛,多见痹症——外感风寒湿邪。

①行痹:关节游走窜痛——风邪;

②痛痹:疼痛剧烈——寒邪;

③着痹:痛处沉重不移——湿邪;

④热痹:四肢关节红肿疼痛,或小腿部兼见结节红斑。

【腰痛】(3个)

①肾虚腰痛:绵绵作痛,痠软无力——肾精亏损;

②寒湿腰痛:腰部冷痛沉重,阴雨天加剧;

③瘀血腰痛:腰部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拒按,不能转侧俯仰。

E.问胸胁脘腹

(1)问胸部

【胸痛】

【胸闷】(4个)

①胸闷咳喘,痰多量多——痰湿犯肺,因脾虚聚湿生痰;

②胸闷心悸气短——心气虚,或心阳不足;

③胸闷壮热,鼻翼煽动——热邪,或痰热壅肺;

④胸闷气喘,畏寒肢冷——寒邪客肺。

【痞满】胸满而不痛。(4个)

①寒痞:胸满而不痛,兼胸冷、咳吐涎沫、脉迟;

②热痞:烦渴、脉数;

③虚痞:少气,呼吸不畅,脉弱,喜太息;

④痰痞:咯痰多,脉滑。

【胁痛】

①胁胀痛,太息易怒——肝气郁结,情志不畅;

②胁肋灼痛、面红目赤——肝火郁滞,火灼胁部脉络;

③胁肋胀痛、身目发黄——肝胆湿热蕴结,黄疸病;

④胁部刺痛、固定不移——跌扑坐闪,瘀血阻滞,经络不畅;

⑤胁痛,患侧胁间饱满,咳唾引痛:悬饮(饮邪停留于胸胁);

⑥伤寒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少阳证。

【心悸】惊悸,怔忡。

(2)问胃脘部

【胃痛】(6个,气、血、阴、阳、寒、热)

①寒邪犯胃:胃脘冷痛剧烈、得热痛减;

②胃火炽盛:胃脘灼热疼痛、消谷善饥、口臭便秘;

③胃腑气滞:胃脘胀痛、嗳气、郁怒则痛甚——气郁不舒、肝气犯胃;

④胃腑血瘀:胃脘刺痛、痛有定处——瘀血内停,胃腑脉络阻滞;

⑤胃阳虚:胃脘隐痛、喜暖喜按、呕吐清水;

⑥胃阴虚:胃脘灼痛嘈杂、饥不欲食、舌红少苔——阴虚津亏,虚火内扰。

【脘痞】病人自觉胃脘胀闷不舒。(5个)

①食积胃脘:嗳腐、吞酸;

②湿邪困脾:纳呆、呕恶、苔腻;

③饮停于胃:胃脘有振水声;

④脾胃气虚:食少、便溏;

⑤胃阴亏虚:干呕、饥不欲食。

(3)问腹部

a.部位

大腹:隐痛、喜暖喜按、便溏——脾胃虚寒;

小腹:胀痛、小便不利——癃闭(膀胱气化不利);刺痛,小便自利——蓄血(瘀血停于下焦);

少腹:冷痛,牵引阴部——寒凝肝脉,肝脉拘急收缩;

绕脐痛,起包快,按之可移——虫积。

b.性质

寒证:腹痛,得热痛减;

热证:腹痛,痛而喜冷;

实证:腹痛暴急剧烈、胀痛、拒按、得食痛甚;

虚证:腹痛徐缓、隐痛、喜按、得食痛减。

c.腹胀

虚:喜按——脾胃虚弱;

实:拒按——食积,或燥热结滞肠道,或肠道气机阻滞。

(4)麻木:病人肌肤感觉下降,甚至消失(不仁)。

①气血亏虚;②风寒入络;③肝风内动;④风痰阻络;

⑤痰湿,或瘀血阻络——筋脉拘挛。

F.问耳目:了解肝、胆、三焦、肾和其他脏腑病变。

(1)问耳(内科耳鸣、耳聋:肾气不足,脾胃虚弱,情志失调,脾胃湿热,风热外感——风热、痰火、肝热、肝肾亏虚。)

a.耳鸣:耳中有响声如潮水或蝉鸣,妨碍听觉。

实证:暴鸣声大,以手按之更甚——肝胆三焦之火循经上扰;或脾湿过盛,清阳不升,清窍失养。

虚证:鸣声渐小,以手按之可减轻——肾虚精亏,髓海不充,耳失所养。

b.耳聋:听力减退,甚至丧失听觉。

实证(易治):

①伤寒耳聋——邪在少阳,经气闭塞;

②温病耳聋——邪火蒙蔽清窍,阴精不能上达;

③外感风温、鼻塞头重而致耳聋。

虚证(难治):

①久病、病重——心气虚衰、肾惫精脱,危重;

②老年耳聋——气虚精衰。

c.重听:听声音不够清楚——风邪,或肝经有热;或下元已亏,上盛下虚。

(2)问目

a.目痛

*青(或绿、或黄)风内障:目剧痛,连及头痛,恶心呕吐,瞳孔散大,如云雾状,色青(或绿、或黄)。

实证:痛剧

虚证:痛微

①风热:目赤肿痛,羞明多眵;

②肝火上炎:目剧痛难忍,面红目赤;

③阴虚火旺:目微痛微赤,时痛时止,干涩。

b

c

养。

d.雀目:到黄昏视力明显减退——肝虚(肝肾亏虚,精血不足)。

G.问饮食口味

(1)口渴与饮水

a.口不渴:津液未伤,寒证(湿证),亦见于虽非寒证而体内无明显热邪的病人。

b.口渴多饮:津液大伤。(3种)

①实热证:口大渴喜冷饮,兼面赤壮热,烦躁多汗,脉洪大——里热亢盛,津液大伤,饮水自救;

②消渴证:大渴引饮,小便量多,兼能食消瘦——肾阴亏虚;

③汗、吐、下、利后,耗伤津液。

c.渴不多饮:轻度伤津液,或津液输布阻碍。(4种)

①阴虚:口干但不欲饮,兼潮热、盗汗、颧红;

②湿热:口渴饮水不多,兼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腻;

③痰饮内停:渴喜热饮,饮量不多,或水入即吐,兼头晕目眩,胃肠有振水声;

④瘀血:口干,但欲嗽水而不欲咽,兼舌质隐青或有青紫瘀斑,脉涩。

(2)食欲与食量:询问病人食欲食量,可了解疾病转归、轻重及预后。

“除中”:久病、重病本不能食,突然暴食——脾胃之气将绝,病危。

a.食欲减退:纳呆、纳少。(5种)

①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兼消瘦乏力,腹胀便溏,舌淡脉虚——见于久病虚证,素体气虚;

②湿邪困脾:脘闷纳呆,兼头身困重,便溏苔腻——长夏感受暑湿之邪;

③肝胆湿热:纳少厌油食,兼黄疸胁痛,身热不扬;

④食滞内停:厌食,兼嗳气酸腐,脘腹胀痛,舌苔厚腐——暴饮暴食损伤脾胃。

⑤妊娠恶阻:妇女停经,厌食呕吐,脉滑数冲和。

b.多食易饥:进食量多,身体反见消瘦。(2种)

①胃火亢盛:多食易饥,兼口渴心烦、舌红苔黄、口臭便秘;

②胃强脾弱:多食易饥,兼大便溏泻。

c.饥不欲食:饥不欲食,胃中有嘈杂、灼热感,舌红少苔,脉细数——胃阴不足,虚火内扰。

d.偏嗜食物:嗜食某种食物或异物。(2种)

①虫积:小儿嗜食生米、泥土,兼消瘦、腹胀腹痛,脐周有包块按之可移;

②妊娠:妇女嗜酸,停经、恶心、脉滑数冲和。

(3)口味*肝病嗜酸、心病嗜苦、脾病嗜甜、肺病嗜辛、肾病嗜咸。

①口淡乏味——脾胃气虚;

②口甜——脾胃湿热;粘腻——脾胃湿热,或痰热,湿热,寒湿;

③口中泛酸——肝胃蕴热;

④口中酸馊——伤食(暴饮暴食);

⑤口苦——热证,(心)火邪为病,肝胆热证;

⑥口咸——肾病及寒证;

⑦口涩——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气火上逆。

H.问睡眠:阴阳失调,阳不入阴则失眠,阳不出表则嗜睡。

(1)不寐(失眠):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或彻夜不眠为主证,常伴多梦——阳盛阴虚、阳不入阴、神不守舍、心神不安。(4种)

①心肾不交:不易入睡,兼心烦多梦、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肾阴亏虚,或心火亢盛,心肾水火不能

既济;

②心脾两虚:睡后易醒,兼心悸、纳少乏力、舌淡脉虚;

③胆郁痰扰:失眠而时时惊醒,兼眩晕胸闷、胆怯心烦、口苦恶心;

④食滞内停:失眠而夜卧不安,兼脘闷嗳气、腹胀不舒、舌苔厚腻——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胃失和降,

浊气上犯,“胃不和则卧不安”。

(2)嗜睡(多眠):以神疲困倦、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地入睡为主证——机体阳虚阴盛,或湿困脾阳,亦可见温病邪入心包。(4种)

①痰湿困脾:困倦易睡,兼头目昏沉、身重脘闷、苔腻脉濡——外感暑湿之邪;

②脾气虚弱:饭后神疲困倦易睡,兼形体衰弱、食少纳呆、少气乏力;

③心肾阳衰:极度衰惫,神识矇眬,困倦易睡,肢冷脉微——伤寒后期重症;

④温病:昏睡谵语,身热夜甚,或发斑疹,舌绛脉数——温病热入营血,邪陷心包,蒙蔽心神,热盛神

昏。

I.问二便:大便的排泄,虽直接由肠道所主,但与脾胃的腐熟运化、肝的疏泄和命门的温煦有密切关系;小便的排泄,虽直接由膀胱所司,但与肾的气化、脾肺的转输肃降和三焦的通调关系密切。

(1)问大便

a.便次异常

【便秘】肠道津亏,大肠传导失司。

①实热证:高热便秘、腹满胀痛、舌红苔黄燥——热盛伤津、大肠燥化太过;

②冷秘:面色苍白、喜热饮、大便秘结、脉沉迟——阴寒内结;

③阴虚: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阴液亏虚,肠道失润;

④气液两亏:久病、老年或产后——气虚无力排便、津亏、肠道失润。

【泄泻】脾失健运、水停肠道、大肠传导失常。

①脾虚:纳少腹胀、大腹隐痛、大便溏泄——脾失健运,小肠清浊不分;

②肾阳虚:黎明前腹痛作泄,泄后则安,腰膝痠冷;

③伤食:脘闷嗳腐,腹痛献血,泻后痛减——暴饮暴食或食物不洁;

④肝郁乘脾:情志抑郁,腹痛作泻,泻后痛减——肝气郁结,横克脾土。

b.便质异常

①完谷不化:大便中含有较多未消化食物——脾虚泄泻,或肾虚泄泻;

②溏结不调:大便时干时稀——肝郁乘脾;大便先干后溏——脾虚;

③痢疾:下利脓血;远血:便黑如油;近血:便血鲜红。

c.排便感异常***

①肛门灼热: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大肠湿热,见于暑泻;

②排便不爽:腹痛而排便不畅——肝郁乘脾,肠道气滞;便溏如黄糜,泻下不爽——湿热蕴结大肠;

③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痢疾,湿热内阻;

④滑泻失禁:久泻不愈,大便不能控制、滑出不禁——脾肾阳虚,肛门失约;

⑤肛门气坠:肛门有下坠感,甚则脱肛——脾虚中气下陷。

【另】脾虚——泄泻、完谷不化、肛门气坠、大便先干后溏;

肝郁乘脾——泄泻、大便时干时稀、排便不爽;

肾虚——黎明腹痛作泄、完谷不化、滑泻;

便溏——脾气虚、脾气下陷、脾胃湿热;(1993真题)

湿热痢——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利脓血。(2003真题)

(2)问小便

a.尿量异常

【尿量增多】

①虚寒证:小便清长量多、畏寒喜暖;

②消渴病:口渴,多饮,多尿,消瘦——肾阴亏虚,开多合少。

【尿量减少】

①实热证(或汗吐下后伤津):小便短赤量少——热盛伤津,尿液化源不足;

②水肿病:尿少浮肿——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气化不利,水湿内停。

b.尿次异常

【小便频数】

①淋证:小便短赤,频数急迫——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

②肾气不固:小便澄清,频数失禁;

③肾病后期:夜尿增多,小便清长——肾阳亏虚,开合失度,膀胱不约。

【癃闭】“癃”:小便不畅,点滴而出;“闭”:小便不通,点滴不出。

①实证:湿热蕴结,或瘀血、结石阻塞;

②虚证:老年气虚、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

c.排尿感异常

①小便涩痛:排尿不畅,且伴有急迫、疼痛、灼热感——淋证,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

②余沥不尽:排尿后小便点滴不禁——肾气不固,见于老年人;

③小便失禁:肾气清醒时,小便不能随意控制而自遗——肾气不固,膀胱失约;若病人神志昏迷而小便自遗——危重证。

④遗尿:睡时不自主排尿——肾气不足、膀胱虚衰。

【另】肾气不固、膀胱失约:余沥不尽、尿失禁、遗尿、小便澄清频数。

J.问妇女

㈠问月经

a.月经不调:月经周期和量、色、质异常改变。

【月经先期】周期提前8~9天以上。

①血热:先期而经色深红、质稠、量多——邪热迫血妄行;

②气虚:先期而经色淡红、质稀、量多——气虚不能摄血。

【月经后期】周期错后8~9天以上。

①血虚:后期而经色淡红、质稀、量少——血少,经血不能按时满溢;

②寒凝:后期而经色紫暗,有块、量少——感寒经血凝滞,不能按时而下。

【月经衍期】前后不定,差错在8~9天以上。

①气郁:衍期而经色紫红、有块、量少、兼见乳房胀痛;

②脾肾虚损:衍期而经色淡红、质稀、量多少不定——脾虚失摄则先期量多,肾虚血亏则后期量少。

b.行经腹痛(痛经)

①实证:经前小腹胀痛、行经后痛减——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②虚证:经后小腹隐痛、兼腰部痠痛——气气血不足或肾虚;

③寒证:行经小腹冷痛、待热痛减。

c.经闭:月经应来不来,或曾来而中断,闭止三月以上——多由血瘀、肝气郁结、虚劳等病引起。【注】问诊时应与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及暗经相鉴别。

d.崩漏:月经忽然大下不止——“经崩”,长期淋漓不断——“经漏”,“漏者崩之渐,崩者漏之甚。”

①崩漏经色深红有块——热证;

②经色淡红无块——冲任损伤,或中气下陷、脾虚不能统血。

㈡问带下:正常情况下,妇女可有少量白带分泌,若带下量多、淋漓不断,或色质改变,或有臭味,即为

带下病。

①白带:带下色白、量多、质清稀、无臭味——寒湿,脾虚不运、寒湿下注;

②黄带:带下色黄、量多、质粘稠、味臭秽——湿热,湿郁化热、湿热下注;

③赤带:带下色红粘稠,或赤白相间、微有臭味——情志不舒、肝郁化热;

④绝经期后仍见赤带淋漓不断,可由癌症引起。

㈢问妊娠

①妊娠恶阻:妊娠妇女厌食、恶心、呕吐,甚则反复呕吐不能进食;

②胃气素虚,胃失和降:神疲倦怠、口淡腹胀;

③肝郁化火、肝火犯胃:抑郁易怒、口苦吐酸;

④痰浊上逆,胃失和降:脘闷纳呆、呕吐痰涎;

⑤胎动不安:小腹部下坠疼痛,腰部痠痛,或兼见漏红——堕胎或小产先兆;

⑥肾虚:小腹部下坠疼痛,腰部痠痛,兼见面色暗滞,头晕耳鸣、尿频;

⑦气虚亏虚:小腹部下坠疼痛,腰部痠痛,兼见面白无华、神疲倦怠;

⑧外伤:跌扑闪挫而后出现腹痛漏红。

㈣问产后

【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性恶露淋漓不断,持续二十天以上。

①气虚下陷:恶露量多色淡质稀,兼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

②血热妄行:恶露量多色深红质稠,兼见面赤口渴,便秘尿赤;

③瘀血内停:恶露紫暗有块,兼见小腹刺痛拒按,舌隐青或有瘀斑。

【产后发热】产后发热持续不退,甚则壮热。

①外邪:发热恶寒、头身痛等表证;

②火邪内盛:高热烦躁、口渴饮冷、便秘尿赤;

③血虚化燥生热:产后低热,腹痛绵绵、头晕面白、大便干结。

一、望诊(除舌诊)

1、望神

A.神:来源于先天之精,靠后天之精滋养。“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命)

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精、气、神(人生三宝)。***目光

B.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在病中,正气未伤,轻证。

【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含蓄,表情自然丰富(心);目光明亮,精彩内含,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肝肾);呼吸平稳,肌肉不削(肺脾)。

C.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病情严重阶段。

【表现】神志昏迷,言语失伦,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呆板(心);目暗精迷,瞳神呆滞,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肝肾);呼吸异常,大肉已脱(肺脾);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神昏谵语(邪陷心包,阴阳

离绝)。

D.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

【表现】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语言不休,想见亲人;或病至语声低微断续,忽而清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或原来毫无食欲,突然食欲增强。(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以致虚阳外越。)E.神乱(神志异常):轻度失神,常见于虚证患者。

(1)烦躁不安,谵妄神昏:邪热客于心包,或入于肾,烦者胸中烦,神不安,多属热。

(2)癫病——淡漠寡言,闷闷不乐,精神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痰气郁结,阻蔽神明;或亦有神不守舍,心脾两虚。

(3)狂病——疯狂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或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或自高贤、自辩智、自尊贵、少卧不饥,妄行不休:①气郁化火,痰火扰心;②阳明热盛,邪热扰乱神明;③蓄血瘀阻,蒙蔽神

明。

(4)痫病——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①肝风挟痰,上窜蒙蔽清窍;②痰火扰心,肝风内动。

F.神气不足(轻度失神):虚证。

【表现】①精神不振,健忘,嗜睡;②倦怠乏力;③声低懒言;④动作迟缓。(心脾两亏、或肾阳不足——神气不旺。)(仅00年真题)

2、望色

A.常色: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表示人体①精神气血津液充盈,②脏腑功能正常。

【表现】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隐约微黄,含蓄不露;有神气——光明润泽。常色有主色、客色之分。

B.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表现】①晦暗枯槁,鲜明暴露;②虽明润含蓄,但不应时应位;③某色独见。

善色:五色光明润泽——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与面——“气至”;

恶色:五色晦暗枯槁——脏腑或有败坏,胃气已竭,不能荣润——“气不至”。

《望诊遵经》“色以润泽为本”,即以胃气为本之意。

C . 面部脏腑分属 (95真题) 《灵枢·五色篇》:鼻——明堂,眉间——阙,额——庭(颜),颊侧——藩,耳门——蔽。

*** 庭——面首,阙上——咽喉,阙中(印堂)——肺,阙下(下极,山根)——心,下极之下(年寿)——肝,肝部左右——胆,肝下(准头)——脾,方上(脾两旁)——胃,中央(颧下)——大肠,挟大肠——肾,明堂(鼻端)以上——小肠,明堂以下——膀胱子处。

《素问·刺热篇》额——心,鼻——脾,左颊——肝,右颊——肺,颏——肾。(96、01真题)

D . 望色十法(汪宏据)

浮——表,清(清明)——阳,沉——里,浊(浊暗)——阴,泽——生、润泽,夭——死,枯槁,微(浅淡)——正气虚,甚(深浓)——邪气盛,散(色开)——病近将解、疏离, 搏(色闭)——病久渐聚、壅塞。

先散后搏:病虽近而渐聚;先搏后散:病虽久而将解聚。

E . 五色主病 *** (96、98、03真题) (1) 青:寒证(气滞),痛证,瘀血,惊风。

a . 阴寒内盛,经脉拘急,气血瘀阻——脘腹剧痛——面色苍白、淡青或青黑;

b.心阳不振,血行不畅,心血瘀阻——心胸刺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

c.小儿惊风或欲作惊风——眉间、鼻柱、口唇四周显现青色;(98真题)

d.妇女面青——肝强脾弱,少食多怒,或月经不调;(02真题)

e.面青颊赤——寒热往来之少阳病;面青耳赤——肝火;青赤而晦暗——郁火。

【注】脾病见青色难治。

(2)赤:热证,赤甚——实热,微赤——虚热。

a.满面通红——①阳盛之外感发热;②脏腑实热。

b.两颧潮红娇嫩——阴虚火旺,虚热。

c.“戴阳证”——久病、重病患者,面色苍白,却两颧泛红如妆,嫩红带白,游移不定——虚热浮越,真寒假热之危重证候。

【注】肺病见赤色难治。

(3)黄:虚证、湿证。黄色乃脾虚湿蕴之征象。

a.萎黄:面色淡黄,枯槁无光——脾胃气虚,气血不足;

b.黄胖:面黄虚浮——脾气虚衰,湿邪内阻。

c.黄疸(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湿热熏蒸;

(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寒湿郁阻;

d.印堂、准头黄而明润——胃气来复,病将愈;

e.黄而枯瘦——胃病虚热;黄而色淡——胃病虚寒。

f.虚胀——腹胀而面黄肌瘦。

g.臌胀——面色苍黄,腹筋起而胀,或面萎黄而夹红点血丝如蟹爪——脾虚肝郁血瘀水停。

h.疳积——小儿面黄肿,或青黄,或乍黄乍白,腹大青筋。

【注】肾病见黄色难治。

(4)白:寒证,虚证,脱血,夺气。(97真题)a.阳虚——①?白虚浮,②苍白,③晦滞;

b.气虚——①淡白,②?白;

c.阳气暴脱——突然苍白,伴淋漓冷汗;

d.血虚或夺血——①白而无华,②黄白如鸡皮;

e.里寒证剧烈腹痛、战慄——面色苍白;肺胃虚寒——面色淡白。

【注】肝病见白色难治。

(5)黑:寒证,痛证,肾虚,水饮,瘀血。颧与颜黑为肾病。(93真题)a.面黑而干焦——肾精久耗,虚火灼阴;

b.黑而浅淡——肾病水寒;(03真题)

c.黑而暗淡,不论病之新久——阳气不振;

d.眼眶周围发黑——肾虚,或水饮,或寒湿下注之带下病;(99真题)

e.面黑而手足不遂,腰痛难以俯仰——肾风骨痹疼痛;

f.面色黧黑而肌肤甲错——瘀血;

g.口黧黑——肾绝。

【注】心病额见黑难治。

3、望形体

A.强: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

B.弱: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枯燥。

C.肥瘦

(1)胖而能食——形盛有余;肥而食少——形盛气虚——多为脾虚有痰;

(2)形瘦食多——中焦有火;形瘦食少——中气虚弱。(94真题)

(3)“大骨枯槁,大肉陷下”——气液干枯,脏腑精气衰竭,无神之恶候。

(4)胖人大腹便便,每易聚湿生痰,易患中风暴厥之证。肥人多中风,因形厚气虚,郁滞生痰,痰壅气塞成火——暴厥。

(5)瘦人阴虚,血液衰少,相火易亢——易患劳嗽。

D.畸形

(1)桶状胸:素有伏饮积痰——肺气耗散,或伤及肾气,致肾不纳气;

(2)扁平胸:肺肾阴虚,或气阴两亏;瘰疬:肺肾阴虚;

(3)臌胀:单腹肿大,四肢反瘦,多为肝郁或脾虚——气滞水停血瘀;

(4)腹肿胀——病气有余,腹消减——形气不足;

(5)腹皮甲错,着于背而成深凹——胃肠干瘪,脏腑精气衰败之恶候。(04真题)

(6)脊骨如锯——脊疳,脏腑精气亏损之极。

4、望姿态

A.睑、面、唇、指(趾)不时颤动

外感热病——发痉预兆;

内伤杂病——血虚阴亏,经脉失养。

B.手指蠕动——虚风内动(阴虚);

C.四肢

(1)四肢或全身振颤,头独动摇,手如索物——元气已虚,或肝风内动;

(2)身瞤动,振振欲擗地——阳气与阴液大伤;

(3)两手撮空,或循衣摸床——失神之危重证候;(精损气亏)

(4)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痿证,阳明湿热、或脾胃气虚、或肝肾不足;

(5)四肢不用、麻木不仁,或拘急,或痿软——瘫痪;

(6)四肢抽搐或拘挛,项背强直,角弓反张——痉病(破伤风、小儿惊风、痫证),肝风内动之热极生风、小儿惊风、温病热入营血,气血虚经脉失养;

(7)中风

①入脏:卒然昏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②入经络,或后遗症:神志清楚,仅半身不遂(偏瘫),或口眼歪斜;

③脱证:卒倒口开,手撒遗尿;

④闭证:牙关紧闭,两手握固;

⑤厥证:卒然昏倒,呼吸自续。

D.坐形(92、97真题)

(1)喜伏——肺虚少气;喜仰——肺实气逆;

(2)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咳喘肺胀,或水饮停于胸腹;

(3)坐则神疲或昏眩,但卧不得坐——气血俱虚,或夺气脱血;

(4)坐而欲起——水气痰饮;

(5)坐卧不安——烦躁,或腹满胀痛。

5、望头面五官

A.头面颈项与头发

(1)头面

a.头形:小儿头形过大、过小,皆为畸形;

b.囟门

①囟陷——虚证:吐泻伤津,或气血不足,或脾胃虚寒,或先天不足;

②囟填——实热:温病火邪上攻(风热,湿热),颅内水液停聚;

③解颅——肾气不足,或发育不良,佝偻病;

④方颅——佝偻病,先天性梅毒。

c.头摇:肝风内动之兆,或老年气血虚衰。

《医学准绳六要》:“头摇属风属火,而高年病后辛苦人,多属虚,因气血虚而火犯上鼓动也。” d . 面肿:水肿与热毒肿。

①阳水:起病迅速,眼睑头面先肿;(肺失宣降

) ②阴水:起病较慢,先下肢、腹部,后波及头面;(脾肾阳虚)

③抱头火丹:头面皮肤焮红肿胀,色如涂丹,压之褪色,伴有疼痛——风热火毒上攻,每易邪毒内陷; ④大头瘟:头肿大如斗,面目肿盛,目不能开——天行时疫。毒火上攻。 e . 腮肿

①痄腮——温毒证;

②发颐——少阳、阳明经热毒上攻。

f . 口眼歪斜:风邪中络,或络脉空虚、风痰痹阻,多病在阳明之经。 (2) 颈项

a . 瘿瘤:颈前颌下结喉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因吞咽而移动——肝郁气结痰凝,或与水土有关;

b . 瘰疬:颈前颌下,肿块如垒,累累如串珠——肺肾阴虚、虚火灼津,或风火时毒,致气血壅滞;

c . 头项强直:邪气实,温病火邪上攻;(风寒袭太阳经脉)

d . 头项软弱、头重轻垂:正气虚,肾气亏损;

e . 颈脉动:颈脉跳动明显(多见于水肿),卧则颈脉怒张——心阳虚衰、水气凌心,或心血瘀阻,肺气壅

塞;

颈脉搏动——肝阳上亢,或血虚重证。

(3) 头发:肾气、精血。

a . 发黄稀疏干枯——精血不足:大病之后,或虚损病人; 【题眼】

b . 突然大片脱发(斑秃)——血虚受风; (94真题)

c . 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肾虚、血热; 【题眼】

d . 小儿发结如穗(疳积)——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以致脾胃虚损。 B . 目:《灵枢·大惑论》“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

之精为约束,……” 【题眼】(06真题)

五轮学说: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为

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考点、重点】

(1) 全目色诊:

a . 目眦赤——心火,目眥淡白——血亏;

b . 白精赤——肺火,白精黄——湿热内盛;

c . 珠肿——肝火,眼胞皮红湿烂——脾火,全目赤肿——肝经风热;

d.目清澈——寒,目暗浊——热;

e.目胞上下鲜明——痰饮,目胞色暗晦——肾虚。【题眼】

(2)目形主病(目窠肿、目陷、眼突、眼生翳膜、胬肉攀眼、针眼、眼丹)

a.目窠肿:水肿;脾虚——肿势缓而宽软无力;脾热——肿势急而色红。

老年人肾气衰——下睑肿。

b.目窠内陷:目睛下陷窠内——五脏六腑精气已衰,难治。【题眼】

若里陷已深,视不见人,真脏脉现——阴阳离绝。

c.眼睛突起:而喘——肺胀;颈肿——瘿肿;单眼突起——恶候。(96真题)

d.眼生翳膜(外障多实,内障多虚)

外障眼病:翳生于黑睛,膜生于白睛——六淫邪毒,或食滞、痰火、湿热,或七情郁结,脏气虚损,或外伤;

内障眼病:外观正常,或瞳仁变色变形,出现视力障碍——七情内伤、气血双亏,或肝肾不足,阴虚火旺,或外邪引动积热而发。

e.胬肉攀眼:目眥赤脉胬肉,横布白睛,渐侵黑睛——心肺二经风热雍盛、经络瘀滞,或脾胃湿热蕴蒸、血滞于络,或肾阴暗耗、心火上炎。

f.针眼、眼丹:风热相搏客于胞睑,或由脾胃蕴积热毒,上攻于目。

(3)目态主病****

a.横目斜视——肝风内动;目睛微定——痰热内闭;【考点】(95真题)

b.昏睡露睛——脾虚清阳不升,致胞睑失养、启闭失司,常见于小儿脾胃虚弱,或慢脾风。

【题眼】(95、98真题)

c.眼睑下垂(睑废):双睑——先天不足,脾肾双亏;单睑——后天脾气虚衰,或外伤后气血不和,脉络失于宣通。

d.开目喜明——阳证;闭目恶明——阴证。(92、95真题)

e.目瞤:羞明流泪——暴风客热、天行赤眼,多因肺热外来,贼邪不泻,或血衰气弱,经络失养。()f.瞳仁扩大——肾精耗竭(濒死危象),也可见于绿风内障、中毒;

g.瞳仁缩小——肝胆火炽,或劳损肝肾、虚火上扰,或中毒。

C.耳(肾,“宗脉之所聚”,手足少阳经布于耳,手足太阳和阳明经行于而前后。)

(1)色泽

a.润枯:正常,肉厚润泽——先天肾阴充足;反之,耳薄干枯——先天肾阴不足。

b.色白:寒——暴受风寒,或寒邪直中;耳薄而白——肾败,见于垂危病人。

c.色黑:青黑为痛;耳轮干枯焦黑——肾水亏极,温病后期,肾阴久耗及下消证。

d.色红:耳轮红润——正常,肾气充足;红肿——少阳相火上攻,或肝胆湿热火毒上蒸;耳背见有红络,伴耳根发凉——麻疹先兆。

(2)形态

a.耳厚大——形盛,肾气足;耳薄而小——形亏,肾气亏。

b.耳肿——邪气实,少阳相火上攻;耳瘦削——正气虚,肾精亏,或肾阴不足;耳轮萎缩——肾气竭绝,死症。

c.耳轮甲错——久病血瘀,或肠痈。(08真题)

d.耳痔、耳蕈、耳挺——肝经怒火、肾经相火、胃经积火郁结而成。

(3)耳道分泌物(脓耳)

黄脓——“聤耳”“耳湿”,白脓——“缠耳”,红脓——“耳风毒”,臭脓——“耳疳”,清脓——“震耳”:皆有足少阴、手少阳二经风热上壅,或肝胆湿热,或肾虚相火上攻所致。

D.鼻——肺窍,属脾经

(1)色

a.鼻色明润:无病或病将愈。

b.鼻头色青——阴寒腹中痛;色黄——里有湿热;色白——气血亏虚;色赤——脾肺蕴热;色微黑——肾虚寒水内停。

c.鼻头晦暗枯槁——胃气已衰,恶候。

d.鼻孔干燥——阳明热证;干燥而色黑如烟煤——阳毒热深;冷华而色黑——阴毒冷极。

(2)形态

a.鼻肿生疮——胃热、血热。

b.“鼻窒”——热客阳明;“鼻痔”——湿热邪毒壅结鼻窍。(鼻息肉)

c.酒齄鼻——肺胃蕴热。(长红色粉刺)

d.鼻柱溃陷——梅毒;鼻柱崩塌、眉毛脱落——麻风恶候。

e.鼻翼闪动——热邪风火壅塞肺脏;久病鼻煽、喘而汗如油——肺气衰竭。

E.口唇

(1)色

a.红润:正常——胃气充足,气血调匀。

b.淡白:血亏,血不上荣——大出血。

c.淡红:虚寒——血虚,或气血双虚,体弱。

d.深红:实热。深红而干——热盛伤津;赤肿而干——热极;樱桃红——煤气中毒。

e.青黑:淡红而黑——寒甚;唇口青黑——寒盛、痛极;口唇色青——气滞血瘀、痛;青紫——血瘀;环口黑色——肾绝;口唇干焦紫黑——恶候。

(2)形态

a.口唇干裂——津液损伤:外感燥热,邪热伤津;亦见于脾热,或阴虚津液不足。

b.口角流涎——脾虚湿盛,或胃中有热,或中风口歪,不能收摄。(02真题)

c.新生儿撮口,不能吸吮——小儿脐风;撮口色青,抽搐不止——肝风侮脾。

d.口开不闭——虚;口开如鱼口不能合——脾绝;口开气直、但出不还——肺绝。

e.久病、重症人中满而唇翻——脾阳已绝;

人中短缩,唇卷缩不能覆齿——脾阴已绝。

f.口糜——阳旺阴虚,或脾经湿热风郁;

口疮(口破、口疳)——心脾二经积热上熏(实火者烂斑密布、色鲜红,虚火者白斑而色淡红);

婴儿“鹅口疮”——胎中伏热蕴积心脾。

g.唇风:口唇发痒,色红且肿,破裂流水,痛如火灼——阳明胃火上攻;

唇茧——胃中积热,痰随火行,留注于唇。(胃火)

F.齿、龈

(1)齿【十分重要】

a.牙齿洁白润泽——津液内充,肾气充足,虽病而津未伤;

牙齿黄而干燥——热盛伤津,见于温病极期;

光燥如石——阳明热盛;燥如枯骨——肾阴枯槁。(95真题)b.咬牙啮齿——湿热动风,将成痉病;咬牙而不啮齿——胃热、气窜经络;

咬牙而脉证衰——胃气不足、经脉失养;

咬紧牙关难开——风痰阻络,或热盛动风;

睡中齘齿——内热(胃热),或积滞(虫积)。

c.牙齿松动稀疏、齿根外露——肾虚,或虚火上炎;

小儿齿落久不生——肾气亏;病重而齿黄枯落——骨绝

(2)龈

a.淡白——血虚,血少不能充于龈络;红肿——胃火上炎;

龈肉萎缩、色淡——胃阴不足,或肾气虚乏。

b.齿龈之际,有蓝迹一线——沾染铅毒。

c.齿缝出血,痛而红肿——胃热伤络;若不痛不红微肿——气虚,或肾火伤络。

d.齿壅:龈间长出胬肉——好食动风之物。

G.咽喉

(1)辨红肿溃烂

a.乳蛾:咽红肿而痛,甚则溃烂、或有黄白色脓点——肺胃热毒雍盛;

红色娇嫩,肿痛不甚——肾水亏少,阴虚火旺。

b.咽喉漫肿,色淡红——痰湿凝聚;

色淡红不肿,微痛反复发作,或喉咙干咳——气阴两亏,虚火上浮。

c.咽喉腐烂,周围红肿——实证;

腐烂分散浅表——肺胃之热尚轻;成片或洼陷——火毒雍盛

d.溃腐日久,周围淡红或苍白——虚证;

腐烂分散浅表——虚火上炎;成片或洼陷——气血不足,肾阴亏损,邪毒内陷。

(2)辨伪膜:溃烂处上覆白腐,形如白膜。

a.伪膜松厚,容易拭去,去后不复生——胃热,证较轻。

b.伪膜坚韧,不易剥离,重剥则出血,或去随即复生——重证,多是白喉(“疫喉”),肺胃热毒伤阴。

(3)辨脓液

a.咽喉局部红肿高突,有波动感,压之柔软凹陷——已成脓;坚硬——尚未成脓。

b.脓液稠黄——实证;清稀或污秽——正虚不能胜邪。

c.脓液易排出,愈合快——体壮正气足;脓液难清除,愈合慢——体弱正虚。

H.下窍(二阴)

(1)前阴

a.阴肿:阴囊肿不痛不痒——坐地触风受湿,或水肿严重;

阴户肿胀(阴肿):作痛——劳伤血分;不痛——水肿;

水疝:阴囊肿大透明;【考点】(00真题)

肿大而不透明、不坚硬——小肠坠入囊中(狐疝);

疝证(气、血、筋、颓、寒、水、狐)均属睾丸或肿或痛——肝郁、受寒、湿热、气虚,或久立远行。

b.阴缩:阴茎、阴囊或阴户收缩入腹——寒凝经络,或外感热病,热入厥阴,阴液大伤,以致宗筋失养,见于阴阳虚极之危证。【考点】(04真题)

c.阴挺(阴茄):中气不足,脾虚下陷,或产后用力过早,努伤。

d.前阴生疮,破后腐烂,血水淋漓,或流脓水——梅毒,或房事不洁。

e.小儿阴囊紧实或色紫红——气充形足;

松弛下陷,或色白——气血亏而体弱多疾。

(2)后阴

a.肛裂——大肠热结,燥屎撑裂,或伴有痔疮。

b.痔瘘——肠内湿热风燥四气相合而成。

c.脱肛——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见于老人、小儿、妇女产后,或泄痢日久病人;习惯性便秘、长期咳嗽,亦常为诱因。

6、望皮肤

A.色泽

(1)皮肤发赤:丹毒、“赤游丹毒”——心火偏旺,风热乘袭(小儿胎毒);

发于局部——流火;下肢红肿——肾火内蕴,湿热下注。

(2)皮肤发黄:皮肤、面目、爪甲皆黄——黄疸病。

a.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口渴而舌苔黄腻——脾胃或肝胆湿热;

b.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伴畏寒、口淡苔白腻——脾胃寒湿。

(3)皮肤发黑:黄中显黑,黑而晦暗称“黑疸”——色欲伤肾。

B.润枯

(1)皮毛润泽——太阴气盛;皮毛枯槁——太阴气衰;

皮聚毛落——肺损;皮枯毛折——肺绝。

(2)肌肤甲错:兼眼眶暗黑——内有干血;兼腹中急痛——内生痈脓。(00真题)

(3)皮肤脱如蛇皮,或遍身如藓,或溃烂无脓——疠风皮病。

C.肿胀:肿胀见缺盆平、或足心平、或背平、或脐突、或唇黑,多难治。

D.斑疹

(1)斑:色红,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下,摸不应手。(95、97真题)a.阳斑:温病邪入营分、血分——热郁肺胃,充斥内外,营血热炽,透于肌表,从肌肉出为斑,从血络出为疹。

①顺证:稀少、色红、身热,由胸腹延至四肢,同时热退神清,邪气透泄;

②逆证:稠密、色深红或暗紫,由四肢内延胸腹,大热不退,神识昏迷,正不胜邪,邪气内陷;

③危重证:斑疹色黑而晦滞焦枯。

b.阴斑——内伤血亏。大小不一,隐隐稀少,色淡红或暗紫,发无定处,出没无常,但头面背上不见,神志清醒,兼(虚证)脉细弱,肢凉,。

(2)疹:形如粟粒,色红而高起,抚之碍手。

a.麻疹:发作前,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眼泪汪汪,耳冷,耳后红丝。

①顺证:发热,身有微汗,疹出透彻,色泽红润,依出现先后回隐,身热渐退;

②逆证:壮热无汗,疹点不透发,色淡红而暗(风寒外闭),或赤紫暗滞(热毒内盛),或白而不红(正

气虚陷);若疹点突然隐没,神昏喘息——疹毒内陷。

b.风疹:细小稀疏,稍隆起,色淡红,瘙痒不已,时发时止,身微热或无热——风热时邪。

c.隐疹:时现时隐,肤痒,高于皮肤,色淡红带白,不时举发——营血虚而风邪中与经络,血为风动。

E.白锫(水泡):细小的丘疱疹(泛指大小不一的一类疱疹)。

a.白锫:暑湿、湿温患者,往往皮肤上出现一种白色小颗粒,晶莹如粟——湿郁、汗出不彻。

(92、95、97真题)

①晶锫(顺证):色白、点细、形如粟,明亮滋润象水晶;

②枯锫(逆证):色干枯——津液枯竭。

b.痱子——湿热之邪郁于肌肤。

c.热气疮:针头到绿豆大小的水泡,常为一群或二、三群,痒,有烧灼感,好发于口角唇缘、眼睑、外阴、包皮等处,见于高热病人——风热之毒阻于肺、胃二经,湿热熏蒸皮肤。

(94真题)

d.缠腰火丹:发于腰腹、胸胁部——肝火妄动,致湿热熏蒸。

e.湿疹——风、湿、热留于肌肤,病久耗血,致血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

F.痈、疽、疔、疖【重点考点】(92、93、01真题)a.痈: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焮热疼痛,阳证——湿热火毒内蕴,气血郁滞,热盛肉腐成痈。

b.疽: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疼,阴证——气血虚而寒痰凝滞,或五脏风毒积热,攻注于肌肉,内陷筋骨。

c.疔:初起如粟如米,根脚坚硬较深,麻木发痒,顶白而痛——暴气毒邪,袭于皮肤,传注经络,致二气不得宣通,气血凝结。

红丝疔(“疔毒走黄”)——火热毒邪流窜经脉,有内攻内陷之势。

d.疖:起于浅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易化脓,脓溃即愈——暑湿阻于肌肤,或脏腑蕴积湿热,向外发于肌肤,使气血壅滞。

7、望排出物

A.痰与涕

a.痰黄粘稠,坚而成块——热痰,热邪煎熬津液。

b.痰白清稀,或有灰黑点——寒痰,寒伤阳气,气不化津,湿聚为痰。

c.痰清稀多泡沫——风痰,肝风挟痰,上扰清空,往往伴有面青眩晕,胸闷或喘急。

d.痰白滑量多,易咯出——湿痰,脾虚不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

e.痰少而粘,难与咯出——燥痰,甚者干咳无痰,或有少量泡沫痰,肺燥,因秋燥伤肺。

(07真题)

f.痰中带血,色鲜红——热伤肺络,阴虚火旺;

咳吐脓血腥臭痰,或吐脓痰如米粥——肺痈,热邪犯肺,热毒久蓄,肉腐而成脓。

g.咳吐涎沫,口张气短——肺痿。

h.鼻流浊涕——外感风热;鼻流清涕——外感风寒;久流浊涕不止——鼻渊。

B.涎与唾

a.口流清涎——脾冷;吐粘涎——脾热;口中涎多——脾胃虚寒;口中粘涎——脾胃湿热。

b.涎自口角流出不自知,睡更甚——脾气虚,或小儿胃热虫积。

c.吐出多量唾沫——胃中寒,或积冷,或湿滞,或宿食。

d.多唾——(亦可见)肾寒、肾虚证。

C.呕吐物

a.清稀无臭——寒呕,胃阳不足,难腐熟水谷,水饮内停,胃失和降——脾肾阳衰,或寒邪犯胃所致。

b.秽浊酸臭——热呕,邪热犯胃,或肝经郁火,致胃热上逆。

c.吐物酸腐夹杂不化食物——食积,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宿食不化;

呕吐不化食物而无酸腐味——气滞,频发频止,肝郁犯胃。

d.呕吐清水痰涎,伴口干不饮,苔腻胸闷——痰饮,脾失健运,则胃内停饮。

e.呕吐黄绿苦水——肝胆湿热或郁热,肝气横逆犯胃,热迫胆汁上溢。

呕吐鲜血或紫暗有块,夹杂食物残渣——胃有积热,或肝火犯胃,或素有瘀血、血不归经;若脓血混杂——胃痈。

8、望小儿食指络脉:三岁以内小儿,始见唐·王超《水镜图诀》。(07真题)

A.三关测轻重,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B.络脉显于风关——邪气入络,邪浅病轻;

透至气关,其色较深——邪气入经,邪深入病重;

络脉显于命关——邪气深入脏腑,可能危及生命;

络脉直达指端(透关射甲)——病凶险,预后不佳。

C.形色主病(93、94真题)

a.浮沉:络脉浮露——表,外感表证;络脉沉滞——里,外感和内伤例证。

b.深浅:色深浓——病重;色浅——病轻;色淡——虚;色滞——实。

c.色泽:紫红——内热;鲜红——外感表证;青——风,痛证;色淡——虚;紫黑——血络闭郁,病危。

d.形状:络脉渐增长——病进,日渐加重;渐缩短——病退,日渐减轻;(97真题)

但津伤液竭、气阴两衰,亦可见络脉缩短在风关以下;阴虚阳浮——络脉延长。

络脉增粗——热、实证;变细——寒、虚证;

单枝、斜形——病轻;弯曲、环形、多枝——病重,实证。

二、舌诊

1、 舌诊的意义:

①判断正气盛衰; ②分辨病位深浅; ③区别病邪性质; ④推断病情进退。

2、 舌诊原理:

A . 舌同脏腑,通过经络和经筋循行联系起来;

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

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

足少阳之筋,入系舌本;

上焦出于胃上口,上至舌,下足阳明。

象首先反映心的功能状态。 C . 舌的味觉,可影响食欲,与脾主运化和胃主受纳功能有关。且舌象也代表全身气血津液的盛衰,而五脏六腑

之精又归藏于肾,肾为先天之本,其经脉系于舌。

3、 舌诊方法:

①光线; ②姿势; ③顺序(舌苔——舌体); ④饮食; ⑤季节与时间; ⑥年龄与体质; ⑦刮舌、揩舌。

4、 舌诊内容:舌质(神、色、形、态、舌下脉络),舌苔(质、色)

A . 望舌质

(1) 舌神:舌质的枯荣和灵动方面。

a . 荣:荣润红活,有生气,有光彩,“有神”,虽病也有善候;

b . 枯:干枯死板,毫无生气,失去光泽,“无神”,恶候。 (3) 舌形:舌体的形状,胖瘦、老嫩、胀瘪及一些特殊病态形状。 (01真题)

a . 老嫩

①老: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不论苔色如何,均实证; ②嫩: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胖娇嫩,虚证。 b . 胖大:舌体较正常舌为大,伸舌满口——水湿痰饮阻滞。

中医诊断学——舌诊考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第三单元舌诊 细目一舌诊原理 1.舌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舌为心之苗,心主神明。 (2)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3)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4)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 (5)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结于舌本。 (6)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2.脏腑的病变反映于舌,具有一定的规律 (1)舌质多候五脏病变,侧重血分。 (2)舌苔多候六腑病变,侧重气分。 (3)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 (4)舌中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 (5)舌根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 (6)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 细目二正常舌象 正常舌象的主要特征为: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细目三望舌质 要点一舌色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要点二舌形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1.老舌:舌质纹理粗糙或皱缩,坚敛而不柔软,舌色较暗者,为苍老舌。 临床意义:实证。 2.嫩舌: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色浅淡者,为娇嫩舌。 临床意义:虚证。 3.胖舌:主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 ①舌淡胖大: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②舌红胖大:多属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 ③肿胀舌:舌红绛肿胀者,多心脾热盛。 4.瘦舌:主气血阴液不足。 ①舌体痩薄而色淡:多是气血两虚。 ②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多为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5.点、刺舌: (1)临床意义: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

6.裂纹舌:阴血亏损。 ①舌红绛而有裂纹:多是热盛伤津,或阴液虚损。 ②舌淡白而有裂纹:多为血虚不润。 ③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而又有裂纹:属脾虚湿侵。 7.齿痕舌:主脾虚、水湿内停证。 ①舌淡胖大,润而有齿痕:多属寒湿壅盛,或阳虚水湿内停。 ②舌淡红而有齿痕:多是脾虚或气虚。 ③舌红肿胀而有齿痕:为内有湿热痰浊壅滞。 ④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而边有轻微齿痕:可为先天性齿痕。 小结舌形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要点三舌态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1.痿软舌:伤阴,或气血倶虚。 ①舌淡白而痿软:多是气血俱虚。 ②新病舌干红而痿软:多是热灼津伤。 ③久病舌绛少苔或无苔而痿软:多见于外感病后期,热极伤阴,或内伤杂病,阴虚火旺。 2.强硬舌:热入心包,或高热伤津,或风痰阻络。 ①舌红绛少津而强硬:多因邪热炽盛。 ②舌胖大兼厚腻苔而强硬:多见于风痰阻络。 ③舌强语言謇涩,伴肢体麻木、眩晕:多为中风先兆。 3.歪斜舌:中风、喑痱或中风先兆。 4.颤动舌:肝风内动 ①久病舌淡白而颤动:多属血虚动风。 ②新病舌绛而颤动:多属热极生风。 ③舌红少津而颤动:多属阴虚动风。 ④酒毒内蕴,亦可见舌体颤动。 5.吐弄舌:心、脾二经有热所致 6.短缩舌:危重证候的表现。 小结舌态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要点四舌下络脉异常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绛、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状大小不等的结节等改变,

2018年执业医考中医诊断学高频考点

2018年执业医考中医诊断学高频考点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哪些点应该记?哪些点最有可能考到?你肯定想知道!知道要考什么,才可能有针对性的复习知识点,毕竟时间不多了!医学教育网帮大家进行了总结!把它们记住! 1、神在全身皆有表现,但却突出表现于——目光。 2、随气候和生活条件而改变的面色是——客色。 3、寒湿郁滞的面色是——黄如烟熏。 4、湿热熏蒸的面色是——黄而鲜明。 5、脾气虚弱的面色是——面色萎黄。 6、独语、错语的共同病因是——心气不足。 7、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为——谵语。 8、语言错乱,说后自知,为——错语。 9、形瘦食少为——中气虚弱。 10、形瘦食多为——中焦有火。 11、太息表示——肝气郁结。 12、但卧不能坐,坐则眩晕多属——肝阳化风。 13、不耐久站,站立时常欲倚靠它物支撑,多属——气虚血衰。 14、唇边生疮红肿疼痛的临床意义是——心脾积热。 15、多见于热盛的唇色是——深红。 16、多见于血瘀证的唇色是——青紫。

17、颈肿眼突,可诊断为——瘿瘤。 18、病人目胞浮肿多属——水肿病。 19、全目赤肿的临床意义是——脾经风热。 20、小儿食指络脉,色鲜红者主——表证。 21、小儿指纹紫红主——里热证。 22、小儿指纹浮露主——外感表证。 23、滑苔最常见于——痰湿。 24、花剥苔主病为——胃气阴两虚。 25、淡白舌黄腻苔常提示——本虚标实。 26、淡白舌的主病是——阳虚证。 27、舌尖芒刺,属于——心火亢盛。 28、舌中生点刺,多为——胃肠热盛。 29、舌绛少苔而润,属于——血瘀证。 30、舌绛少苔有裂纹,多见于——阴虚火旺。 31、镜面舌的形成机理是——胃无生发之气。 32、镜面舌色红绛者是——阳气虚衰。 33、上下口唇紧聚称为——口撮。 34、口闭而难开、牙关紧闭,称为——口噤。 35、白喉咳嗽的特点是——咳声如犬吠。 36、咳声清脆者,多属——燥热。 37、咳声重浊,痰稀色白为——风寒。 38、呕吐呈喷射状的临床意义是——热扰神明。

中医诊断学重点

《中医诊断学》复习提纲 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审查内外、辩证求因、四诊合参 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达变的概念 3.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脉诊专著《脉经》 第二章四诊 第一节望诊 1.望神的主要内容:目光(重点)、神志、面色、形态等 2.得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 面色:面色润泽 两目: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 言语呼吸:言语正常、呼吸气息平顺 形态:形体壮实、肌肉不削、形体活动正常 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对外界反应合理 饮食:正常或稍减 临床: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 3.失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 面色:晦暗暴露 两目:活动迟钝、目无精采 言语呼吸:言语失常、呼吸气息低弱 形态:形体瘦弱、大肉已脱、强迫体位、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循衣摸床、摄空理线 精神: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对外界反应失常 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 4.假神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意义 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 面色:突然颧红如妆 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 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 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 饮食:突然思食、索食 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5.常色的概念和特点 常色: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 6.病色的概念、特点及五色的主病 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善色-五色光明润泽,虽病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气至”,预后良好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

成中医大中医诊断学重点整理

一.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诊法、诊病、辨证、诊断综合运用、病历书写。 2..认清几个概念: 1.症(症状、体征) 2.证(证候、证型) 3.病 4.辨证 3. 中医诊断学基本原理 : (1)司外揣内(2)见微知着(3)以常衡变 4.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1)整体审察(2)诊法合参 (3)病证结合 5. 西汉·淳于意: 创立“诊籍”,作为诊断的原始资料 6. 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着,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脉法。 7. 元·敖氏着《点点金》及《金镜录》为论舌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敖氏伤寒金镜录》为现存最早舌诊专著 8. 清·汪宏《望诊遵经》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着 9.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详述二十七脉. 10.近代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 二.问诊 1.恶寒:无风自冷,得温不解。(外邪袭表,卫阳被遏,肌表失煦) 2.畏寒:自觉怕冷,体温偏低,得温可缓。(阳气内虚,机体失煦) 3.恶寒发热:(1) 恶寒重,发热轻—表寒证 (2) 恶寒轻,发热重-表热证 (3) 发热轻,恶风-伤风表证 4.但热不寒中,潮热(定时发热或定时加重): (1)日晡(申时,午后3~5时)潮热-腹胀便秘,阳明腑实 (2)湿温潮热-身热不扬,湿温热伏 (3)阴虚潮热-骨蒸颧红,阴虚阳亢 (4)身热夜甚-斑疹舌绛,热入营血 5.但热不寒中,微热(轻度发热, T 37°~38°之间) (1)阴虚内热(病程长,午夜发作)-长期低热,五心烦热 (2)气虚发热(持续,劳累加重)-烦劳则甚,中气下陷 (3)气郁发热(时发时止,情志不畅)-情志不舒,气郁而化火 (4)血虚发热-面白,舌淡 (5)温病后期-余热未尽,湿温粘滞 6.寒热往来(1)少阳病:寒热往来,发无定时。 (2)疟疾病:寒热往来,大汗,发有定时。 7.问汗: (1)自汗-阳虚、气虚、表卫不固 (2)盗汗-阴虚内热 (3)战汗-正邪相争邪盛正衰-身热脉躁,正盛邪衰-身凉脉静 (4)绝汗: 亡阳-汗清稀、冷、味淡,亡阴-汗粘手、热、味咸 8.问疼痛: 1 胀痛:气滞疼痛 2 刺痛:瘀血疼痛 3 冷痛:寒证疼痛 4 灼痛:热证疼痛 5 重痛:湿邪困阻所致,亦可见于肝阳上亢,气血上壅之时。

中医诊断学心得体会.doc

中医诊断学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药的心得体会 有人说: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他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发展,并使我们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繁衍生息。 在跟李冬黎中医学习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医是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本草纲目》,右手给人号脉,并能用毛笔写出药方的文人,他的疗效并不怀疑,可他的治愈时间确是我回避的主要原因。中药我只知道是用一些特殊的花草和特殊的昆虫动物所制成的汤剂,疗效好。中药治病,但口感不好,使我更多地选择西药片。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中医、中药,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又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迄今仍然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中医中药经历数千年,通过历代无数医家的努力得以不断地丰富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他融入了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五行。阴阳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阴阳即对立又是统一的整体,他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不断运动变化状态,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根基,且可相互转化。五行既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它们相生相克也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医诊病则通过观察患

者外在的局部的表现来推测内脏的变化,以确定病情,尽而就产生了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病情的基本方法。我国老中医之所以神奇,能治百病,就在于他结合中医的理论把四诊运用到了极至,如东汉的华佗、张仲景,明代的李时珍,他们为中医、中药的发展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了中医的理论,中医的诊断就得有中药的治疗。谈到中药,他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其所有的药物大多数源于我国天然产的,但也有源于外国的,还有少数化学药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水土、气候、日照、温差、湿度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异,各地所产的同一种药材,其质量优势不一,可见中药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就有了“道地药材”。如四川的黄连、附子,东北的人参、五味子,甘肃的当归,湖南地黄,山东的阿胶,广西的肉桂等等。 近些年来,日本、韩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把中药纳入其居民医疗保险体系中,欧美很多医药学家也将目光投向了植物制药,中医药在预防、养身、保健、康复等方面也显示出了其特有的优势,我相信中医药会像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引领世界。我会认真的跟李冬黎老中医学习,继续钻研刻苦学习中医药知识,掌握的更好更扎实。 篇二:学习中医诊断学之体会 学习中医诊断学之体会 王兆军 江苏省淮阴吴鞠通中医研究院(223300) 摘要:中医诊断是中医工作者的必修课,验症识脉,辨证施治。但是以证为先还是以病为先,在现代学医人中,特别是受西医影响,多有

慕课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知识点作业

各知识点测试汇总 绪论 1.1概述 一、单选题 1.提出“独取寸口”的医书是() A《脉经》 B《肘后备急方》 C《难经》 D《黄帝内经》 2..下列不属于诊法的是() A 望色 B 诊舌 C 诊病 D 按腹 答案:1. C 2. C 二、多选题 1.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A 诊法 B 辨证 C 诊病 D 病历 2.“证”是对疾病特定阶段的病理性概括,其主要内容包括() A 病位 B 病因 C 病机 D 病性 答案:1.ABCD 2. AD 1.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一、多选题 属于中医诊断基本原理的是() A 审症求因 B 见微知著 C 以常衡变 D 整体审察 二、判断题 “因发知受”的“发”是指发病。() 三、填空题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秉承中医学的特点。 答案:多选题:BC 判断题:╳ 填空题:整体观念 1.3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中医诊断基本原则的是() A 四诊合参 B 以常衡变 C 病证结合 D 整体审察 2.创立“诊籍”的医家是()

A 张仲景 B 李时珍 C 淳于意 D 扁鹊 3.下列哪项不属于体征() A 口臭 B喉中痰鸣 C 腹痛 D 脉滑()答案:1. B 2. C 3.C

一、望诊 1.1望诊的内容、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望神的重点临床意义 1.望诊的内容包括()ABCDE A.全身望诊 B.局部望诊 C.望舌 D.望排出物 2.望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ABCD A.以常衡变 B.动态观察 C.充分暴露 D.综合判断 3.望神重点观察的内容是()ABCD A.神情 B.目光 C.色泽 D.体态 1.2 得神与少神、失神、假神的辨析 1.得神的表现提示()A A.精充充盛,体健神旺,或虽病正气未伤,属病轻 B.正气不足,神气不旺,属虚证或体弱 C.正气大伤,精气亏虚,或邪气亢盛,功能障碍,属病重 D.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属病危 2.下列各项,属神气不足表现的是()B A.两目晦暗 B.精神不振 C.面色无华 D.肌肉瘦削 3.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口出异声,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多属于()C A.狂病 B.癫病 C.痫病 D.中风 1.3 望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4 望诊的临床意义与注意事项,常色与病色 1.我国正常人的面色特点是()。AC A.红黄隐隐 B.暴露浮现 C.明润含蓄 D.晦暗枯槁 2.病色可分为()AB A.善色 B.恶色 C.主色 D.客色 3.病色的特点是()BD A.红黄隐隐 B.暴露浮现 C.明润含蓄 D.晦暗枯槁 1.5 望色之赤色、黄色、青色 1.小儿惊风多见()C A.面色淡青或青黑 B.面色与口唇青紫 C.眉间、鼻柱、唇周发青 D.面色青黄而无华 2.满面通红多属()A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考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第七单元八纲辨证 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根据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疾病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细目一八纲基本证候 要点一表里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1.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 (1)表证的临床表现: 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多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 (2)里证的临床表现 凡非表证(及半表半里证)的特定证候,一般都属里证的范畴,即所谓“非表即里”。 里证可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阶段,或为内伤疾病。其基本特征是一般病情较重,病位较深,病程较长。 2.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要点二寒热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1.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 (1)寒证的临床表现: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踡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辨证要点:寒冷、清稀、白、脉紧或迟 (2)热证的临床表现 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等。 辨证要点:热、红、黄、数 2.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要点三虚实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1.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 (1)虚证的临床表现 一般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过多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

一般新起、暴病者多实证,病情急剧者多实证,体质壮实者多实证。 2.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要点四阴阳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1.阴证的临床表现:里证、寒证、虚证。 面色苍白或暗淡,精神萎靡,畏冷肢凉,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泻气腥,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等。 2.阳证的临床表现:表证、热证、实证 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奇臭,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等。 八纲辨证总结 细目二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要点一证候相兼的内容 表实寒证、表实热证、里实寒证、里实热证、里虚寒证、里虚热证等。 要点二证候错杂的内容 证候错杂指疾病的某一阶段,不仅表现为病位的表里同时受病,而且呈现寒、热、虚、实性质相反的证候。 要点三证候转化的内容 1.表里出入:由表入里、由里出表 2.寒热转化:寒证化热、热证转寒 3.虚实转化:实证转虚、虚证转实 要点四证候真假的内容及鉴别 1.寒热真假 (1)真热假寒:热极肢厥证、阳盛格阴证。

中医诊断学病位辨证脏腑辨证总结大全

精品文档 . 心脉痹阻证:心悸怔忡心胸闷痛+①瘀阻心脉:刺痛伴舌质晦暗青紫斑点脉细涩结代②痰阻心脉:憋闷伴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腻脉沉滑③寒凝心脉:痛势剧烈突然发作遇寒加剧得温痛减伴形寒肢 心 小肠 肺 大肠 脾 胃 肝 胆 肾 膀胱 血虚 面睑唇舌色淡白脉细 心悸失眠多梦+ 眩晕视力退肢麻 阴虚 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尿黄便结 心悸心烦失眠+ 干咳无痰痰少而黏+ 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 眩晕目涩胁肋隐痛+ 腰酸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失调+ 气虚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脉虚动则诸症加剧为主要表现 心悸怔忡+ 咳喘痰稀+ 纳少腹胀便溏+气虚 胃脘痞闷隐痛喜按纳少+气虚 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滑精带下量多清稀+肾气不固 出血+不统血 眩晕泄泻重坠脾虚气陷 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甚肾不纳气 阳虚 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咣白气虚舌淡共见 心悸怔忡或心胸疼痛+ 大便失禁+|肠虚滑泻证 腹胀腹痛大便清稀+ 胃脘冷痛喜温喜按+阳虚 头目胀痛眩晕耳鸣急躁易怒头重脚轻+肝阳上亢 腰膝冷痛性欲减退夜尿多+ 下半浮肿虚水泛 实热 发热口渴便秘尿黄出血舌红苔黄脉数 心烦失眠舌赤生疮吐衄尿赤+(心火亢盛证) 小便赤涩疼心烦舌疮+()小肠实热证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红肿疼痛+(肺热炽盛证 腹满硬痛便秘脉沉数或沉迟 +(肠热腑实 证) 胃脘灼痛消谷善饥+实热 头目胀痛胁痛烦躁耳鸣+肝火炽盛证 湿热 脘腹胀闷、下利尿磺、舌苔黄腻 腹痛泄泻+ 腹胀纳呆便溏+ 尿频急尿道灼痛尿短黄 痰热 痰黄稠咳吐不爽 发热口渴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烦躁不宁失眠多梦狂躁神昏谵语+(痰火扰神) 咳嗽气喘息粗+痰热壅肺 惊悸失眠胆怯易惊+胆郁痰扰 燥 干燥不润 干咳无痰黏+ 阻 滞 实寒 恶寒肢冷舌淡苔白润脉沉紧 冷痛恶心呕吐+寒滞胃脘 少腹前阴颠顶冷痛+|寒凝肝脉 气滞 胀闷胀痛窜痛脉弦 面黄体瘦排虫+虫积肠道 胃脘胀满嗳腐 吞酸食滞胃脘 情志抑郁胸胁少 腹胀痛脉弦 特殊 心阳虚脱证:心悸胸痛神志模糊或昏迷与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 痰蒙心神:神志抑郁错乱痴呆昏迷与独语喉有痰声口吐涎沫面色晦暗胸闷呕恶 瘀阻脑络:头痛头晕与固定刺痛肿块出血与肤色舌色青紫 风寒犯肺:咳嗽痰稀色白+恶寒发热鼻塞清涕头身头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寒痰阻肺:咳嗽气喘痰多色白+痰稠易咯肢冷 风热犯肺:咳嗽痰黄稠+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浊涕口干微渴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 风水搏肺:骤起面睑浮肿+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或发热重恶寒轻苔薄黄脉浮数 饮停胸胁 肠燥津亏:大便燥结难下+口渴尿少便干口鼻唇舌皮肤干燥 寒湿困脾:脘腹痞闷纳呆腹胀便溏身重+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量多或身目发黄

中医诊断学考试知识点汇总(2020年整理).pdf

中医诊断学考试知识点汇总 中医诊断学是考试中容易得分和对学习其他临床科目有很大帮助的学科,就此,对中医诊断学在考试中常出现考点的内容进行了汇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重点内容,重点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望诊: 一、望神中四种神态常考的是少神、假神及得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假神尤为常考查的内容。 1.得神的临床表现:精神良好,神志清楚,反应灵敏,两目精彩,面色红润,呼吸平稳,肌肉不削,动作自如等。反映脏腑精气充足,生命活动正常,为健康的表现。 2.少神的临床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等。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弱。常见于素体虚弱者,或病情较轻,或病后恢复期。 3.假神的临床表现: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突然精神转佳,神志清楚;或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或久病面色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久病懒言少语,却突然言语不休,想见亲人,或久病本无食欲,而突然欲进饮食或食量突然增加

等。提示脏腑精气衰竭,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多见于临终之前。古人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二、望面色中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意义是重点中的重点。考频率尤为高。 1.青色 青色主血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 (1)面色淡青,多为虚寒证。 (2)面色青黑,多为实寒证、剧痛,或肝病迁延日久。 (3)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阳虚衰,心血瘀阻,或肺气壅塞。 (4)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冷脉微,多属心阳暴脱证。 2.赤色 赤色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 (1)满面通红者,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火热炽盛的实热证。

完整word版,《中医诊断学》知识精华汇总,推荐文档

1.中医诊断学:即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 .病: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即该疾病的代名词。 3.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4. 症:是人体发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种异常现象。其中病人自觉的痛苦与不适称为症状;通过检查而发现的病情征象称为体征。中医统称为症状。 5. 病、证、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病”和“证” 是从不同侧面对疾病本质的抽象概括。“病”是对该病种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结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所作的判断。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证,相同的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症”是病、证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中医诊病既重视疾病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矛盾,又要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立法依据和选方用药原则。所以中医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只强调辨证而忽视辩病,或只辨病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 .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并确定病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3 .辨证: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4. 病案:又称医案,古称诊籍,现称病历,是临床诊疗过程的书面记录。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1 .司外揣内:源自《内经·灵枢·外揣》。即医生诊断疾病是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症状、体征等),推测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 2.见微知著:出自《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即通过微小的、局部的外在变化,测知整体的、脏腑的内在病情。 3 .知常达变:即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四、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1. 整体审察:即在认识疾病时,不能只注意病变局部或病人个体,而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内外结合,全面诊察分析病情,综合识别判断病证。表现在各种诊法的综合运用及对病情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诊断学 第十三单元 卫气营血辨证

第十三单元卫气营血辨证 重点:复习要点 卫气营血证的辨证要点 卫气营血证的分类及各证的临床表现 卫气营血证的治法、方药、方剂组成 卫气营血证的传变及意义 清代—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外感温热病 卫分证 重点:鉴别要点 风热犯卫证——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 燥热犯卫证——发热恶寒、咳嗽少痰、咽干鼻燥 重点:治法方药 风热犯卫证——辛凉解表,宣肺泄热——银翘散 燥热犯卫证——辛凉甘润,轻透肺卫——桑杏汤 气分证 重点:鉴别要点 邪热壅肺证——身热而不恶寒,咳喘,舌红苔黄,脉数 热扰胸膈证——心烦懊(忄农)、坐卧不安 热结肠道证——身热、大便不通、小便不畅 重点:治法方药 邪热壅肺证——清热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

热扰胸膈证——清宣郁热——栀子豉汤 热结肠道证——通大肠之秘,泄小肠之热——导赤承气汤 营分证 重点:鉴别要点 热灼营阴证——身热夜甚、心烦躁扰、斑疹隐隐 热陷心包证——身灼热、神昏谵语 重点:治法方药 热灼营阴证——清营泄热。兼表者,佐以透表——清营汤 热陷心包证——清心开窍——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至宝丹 血分证 重点:鉴别要点 热盛动血证——身体灼热,躁扰不安,斑色紫黑 热盛动风证——身热壮盛,甚则狂乱、神昏 热盛伤阴证——持续低热、暮热早凉、五心烦热 重点:治法方药 热盛动血证——凉血散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 热盛动风证——凉肝息风——羚角钩藤汤 热盛伤阴证——育阴清热——黄连阿胶汤 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重点:顺传与逆传 顺变:卫分——气分——营分——血分 标志:温病由浅入深的演变规律 逆变:邪入卫分后,不经气分阶段直接深入营分、血分 标志:病情更加急剧、重笃 以身热,大便不通,小便不畅为辨证要点的属于 A.邪热壅肺证 B.邪扰胸膈证 C.风热犯卫证 D.热结肠道证 E.燥热犯卫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以身热,大便不通,小便不畅为辨证要点的属于气分热结肠道证。 患者身热,心烦懊(忄农),坐卧不安,舌苔微黄,脉数,其临床意义是 A.热灼营阴证 B.热陷心包证 C.邪热壅肺证 D.热扰胸膈证 E.热结肠道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患者身热,心烦懊(忄农),坐卧不安,舌苔微黄,脉数,其临床意义是气分热扰胸膈

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

《中医诊断学》上篇四诊部分笔记 绪论 概念: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再加以分析判断从而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的一种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含义、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2、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明确学习方法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 “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 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 3、西汉淳如意创“诊籍” 4、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 5、东汉华佗《中藏经》 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7、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 8、元朝敖氏《点点金》《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9、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 10、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 11、清朝林之翰《四诊抉微》四诊并重,色脉并重 第二节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 一、审察内外 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表现。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辨证求因 病证结合,以证为主 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 “证”和“症”和概念“证”指的是一组症状群,这类症状具有相同的性质,或由某一共同的病机所引起。辨证就是对疾病的本质作出决定 如:痰热壅肺证肾阴虚证卫分证三、四诊合参 四诊并重,不可偏废 第三节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四诊: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望—诊察病人的神、色、形、态 闻—听声音、嗅气味 问—询问有关疾病的情况 切—诊脉和按诊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八纲 (三)辨证:对表现出来的症状确定证型 辨证的方法 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第四节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一、打好基础: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二、博览群书:以教材为主,兼看一些其它书籍 三、参加临床实践: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第二章四诊 第一节望诊 望诊注意事项: (1)光线 (2)动作熟练、敏捷“一望而得” (3)有步骤、有重点 先全身→分部;上→下,头→足 第一节全身望诊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态 四、望姿态 一、望神 (一)望神的含意: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中医诊断学 问诊考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第一单元问诊 细目一问诊的内容 要点一一般情况 包括问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民族、籍贯、住址等。 要点二主诉 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要点三现病史 1.发病情况; 2.病变过程; 3.诊治经过; 4.现在症状。 要点四既往史 1.既往健康状况; 2.既往患病情况。 要点五个人生活史 1.生活经历; 2.精神情志; 3.饮食起居; 4.婚姻生育; 5.小儿出生前后情况。 要点六家族史 细目二问寒热 要点一问寒热的含义 病人遇风觉冷,避之可缓者,谓之恶风; 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不能缓解者,谓之恶寒; 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能够缓解者,谓之畏寒。 要点二寒热症状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及意义 1.恶寒发热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1)恶寒重发热轻—风寒表证。 (2)发热轻而恶风—伤风表证。 (3)发热重恶寒轻—风热表证。 2.但寒不热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1)新病恶寒:指病人突然感觉怕冷,且体温不高的症状。主要见于里实寒证。(2)久病畏寒:指病人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的症状。主要见于里虚寒证。 3.但热不寒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1)壮热—里热实证。 (3)微热: ①气虚发热:长期微热,烦劳则甚,兼见有少气自汗、倦怠乏力等症。 ②血虚发热: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细。 ③阴虚发热: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症。 ④气郁发热: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症。 ⑤小儿夏季热:小儿气阴不足 4.寒热往来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1)寒热往来无定时—少阳病。 (2)寒热往来有定时—疟疾。 细目三问汗 要点异常汗出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及意义 1.自汗—气虚证和阳虚证。 2.盗汗—阴虚证。 3.绝汗—亡阴或亡阳证。 4.战汗—正邪相争,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5.冷汗—阳气虚或惊吓。 6.热汗—里热蒸迫。 7.黄汗—风湿热邪交蒸。 8.头汗—上焦热盛,或中焦湿热,或虚阳上越。 9.手足心汗—阴经郁热,或阳明燥热内结,或脾虚运化失常。 10.半身汗—中风、痿证、截瘫等病人。风痰、痰瘀、风湿等阻滞经络,营卫不能周流,气血失和。 11.心胸汗—虚证。伴心悸、失眠、腹胀、便溏者,多为心脾两虚;伴心悸、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者,多为心肾不交。 12.阴汗—下焦湿热。 细目四问疼痛 要点一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 1.胀痛—气滞。 头目胀痛—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 2.刺痛—瘀血。 3.冷痛—寒邪阻滞、阳气亏虚。 4.灼痛—火邪、阴虚火旺。 5.重痛—湿邪。 6.酸痛—湿邪侵袭、或肾虚、气血不足。 7.绞痛—瘀血、气滞、结石、虫积、寒邪阻闭气机。 8.空痛—虚证。 9.隐痛—虚证。 10.走窜痛:胸胁脘腹—肝郁气滞; 肢体关节—行痹。 11.固定痛:胸胁脘腹—瘀血; 四肢关节—寒湿、湿热、热壅血瘀。 12.掣痛:指抽掣牵引作痛,由一处连及他处。 因筋脉失养,或筋脉阻滞不通。 要点二疼痛的部位及其临床意义 1.头痛 (1)前额部连眉棱骨痛—阳明经头痛。 (2)侧头部痛,两侧太阳穴—属少阳经头痛。 (3)后头部连项痛—太阳经头痛。 (4)巅顶痛—厥阴经头痛。 (5)全头重痛—太阴经头痛。 (6)脑中痛,或牵及于齿—少阴经头痛。 2.胸痛—心肺病变。 3.胁痛—肝胆病变。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考点:按诊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考点:按诊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司外揣内:诊察外部现象→测知内在脏腑 见微知著:通过微小变化→测知整体情况 以常衡变:认识正常的基础→发现太过、不及等异常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整体审查 四诊合参 病证结合 “见微知著”主要是指 A.从轻微的表现预测严重的病变 B.从局部的微小变化测知整体情况 C.从隐蔽的症状测知明显的症状 D.从易忽略的体征中求得病情 E.运用特殊诊法诊断出病证 『正确答案』B 按诊 按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主要有触、摸、按、叩四法 触法——轻轻接触——了解肌肤的凉热、润燥等情况 摸法——稍用力寻抚局部——探明局部的感觉情况,以辨别病位及病性的虚实

按法——重手按压或推寻局部——以辨脏腑虚实和邪气的痼结情况 叩法——叩击病人身体某部——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按肌肤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诊寒热 寒冷——阳气衰少。 灼热——实热证 冷而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脉微欲绝者——亡阳 汗出如油,四肢肌肤尚温而脉躁疾无力者——亡阴 身灼热而肢厥——真热假寒证 外感病汗出热退身凉——表邪已解 无汗而灼热——热甚 身热初按热甚,久按热反转轻者为热在表;久按其热反甚者为热在里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者——身热不扬 局部病变通过按肌肤之寒热可辨证之阴阳:皮肤不热,红肿不明显者,多为阴证;皮肤灼热而红肿疼痛者,多为阳证

诊润燥滑涩 干燥——未出汗 干瘪者——津液不足 湿润者——已出汗 肌肤枯涩者——气血不足 新病皮肤多滑润而有光泽——气血未伤久病肌肤枯涩者——气血两伤 肌肤甲错者——血虚失荣或瘀血所致诊疼痛 肌肤濡软,按之痛减者——虚证 硬痛拒按者——实证 轻按即痛者——病在表浅 重按方痛者——病在深部

中医诊断学 脏腑辨证考点练习解析

中医诊断学第九单元脏腑辨证 一、A1 1、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的共同病机是 A、肺失肃降 B、肺卫失宣 C、肺气壅逆 D、肺卫不固 E、肺阴亏虚 2、下列关于胃阴虚证与胃热炽盛证的鉴别错误的是 A、胃阴虚证为隐痛,胃热炽盛证为灼痛 B、胃阴虚证呕吐吞酸,胃热炽盛证干呕 C、胃阴虚证口眼干燥,胃热炽盛证渴喜冷饮 D、胃阴虚证大便干结,胃热炽盛证大便秘结 E、胃阴虚证脉细数,胃热炽盛证脉滑数 3、寒滞胃肠证与胃肠气滞证共同的症状为 A、脘腹痞胀 B、恶寒肢冷 C、嗳气呃逆 D、渴喜热饮 E、大便秘结 4、肝火炽盛与肝阳上亢证的共同点中应除外下列哪项 A、头晕胀痛

B、面红目赤 C、急躁易怒 D、失眠耳鸣 E、脉弦细数 5、不属于肝火炽盛证与肝阳上亢证共同表现的是 A、头晕胀痛 B、口苦口干 C、急躁易怒 D、面红目赤 E、潮热盗汗 6、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的共同症状是 A、身热不扬 B、脘腹痞闷 C、面黄不泽 D、面白无华 E、白带量多 7、脾气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共同症状是 A、纳差乏力 B、久泻不止 C、畏寒肢冷 D、头晕目眩 E、月经过多

8、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证的共同表现是 A、腰膝酸软 B、眩晕耳鸣 C、梦遗失精 D、精神倦怠 E、浮肿少尿 9、肾阳虚证的脉象是 A、脉沉细无力 B、脉沉缓无力 C、脉细无力 D、脉虚无力 E、脉细涩无力 10、肾阳虚证表现为生殖功能减退的症状应除外下列哪项 A、阳痿 B、早泄 C、经闭 D、不孕 E、精冷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肾阴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A、五心烦热 B、腰膝酸软 C、潮热盗汗 D、小便清长

中医诊断学—按诊考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第六单元按诊 细目二按诊的内容 要点一按虚里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1.虚里的部位 虚里即心尖搏动处,位于左乳下第4~5肋间,乳头下稍内侧。 2.按虚里的病理表现与临床意义 (1)虚里按之,其动微弱者为不及,是宗气内虚之征,或为饮停心包之支饮。 (2)搏动迟弱,或久病体虚而动数者,多为心阳不足。 (3)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或绝而不应者,是心肺气绝。 (4)虚里搏动数急而时有一止,为宗气不守。 (5)胸高而喘,虚里搏动散漫而数者,为心肺气绝之兆。 (6)虚里动高,聚而不散者,为热甚,多见于外感热邪、小儿食滞或痘疹将发之时。 要点二按脘腹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1.按脘腹的凉热 (1)腹部按之肌肤凉而喜温者,属寒证。 (2)腹部按之肌肤灼热而喜凉者,属热证。 (3)按诊腹部皮肤温凉,对判断真热假寒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患者四肢温凉与否,只要胸腹灼热,就基本可以断定疾病的实热本质。 2.按腹部的紧张度 (1)右下腹紧张,多见于肠痈患者。 (2)湿热蕴结胆腑,胆汁淤滞者,可见右上腹紧张。 3.鼓胀的鉴别 (1)腹部高度胀大,如鼓之状者,称为鼓胀。 (2)鉴别鼓胀类别时,医生两手分置于腹部两侧相对位置,一手轻轻叩拍腹壁,另一手则有波动感,按之如囊裹水者,为水鼓。 (3)一手轻轻叩拍腹壁,另一手无波动感,以手叩击如击鼓之膨膨然者,为气鼓。 4.癥瘕积聚的鉴别 (1)凡肿块推之不移,肿块痛有定处者,为癥积,病属血分; (2)肿块推之可移,或痛无定处,聚散不定者,为瘕聚,病属气分。 5.腹痛的虚实鉴别 (1)腹痛喜按,按之痛减,腹壁柔软者多为虚证; (2)腹痛拒按,按之痛甚,并伴有腹部硬满者,多为实证。 (3)按之疼痛,固定不移,多为内有瘀血; (4)按之胀痛,病处按此联彼者,为病在气分,多为气滞气闭。 要点三按肌肤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1.诊寒热 (1)身热初按热甚,久按热反转轻者为热在表;久按其热反甚者为热在里。 (2)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者,称身热不扬。常兼头身困重,脘痞、苔腻等症。主湿热蕴结证。 2.诊润燥滑涩 (1)肌肤枯涩者,为气血不足。 (2)新病皮肤多滑润而有光泽,为气血未伤之表现。 (3)久病肌肤枯涩者,为气血两伤; 肌肤甲错者,多为血虚失荣或瘀血所致。 3.诊疼痛 (1)肌肤濡软,按之痛减者,为虚证。 (2)硬痛拒按者,为实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考点:八纲辨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考点:八纲辨证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司外揣内:诊察外部现象→测知内在脏腑 见微知著:通过微小变化→测知整体情况 以常衡变:认识正常的基础→发现太过、不及等异常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整体审查 四诊合参 病证结合 “见微知著”主要是指 A.从轻微的表现预测严重的病变 B.从局部的微小变化测知整体情况 C.从隐蔽的症状测知明显的症状 D.从易忽略的体征中求得病情 E.运用特殊诊法诊断出病证 『正确答案』B 重点:复习要点 八纲辨证的概念 八纲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阴虚证、阳虚证、亡阳证、亡阴证)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相兼、错杂、转化、真假) 概述

重点:八纲的包含的内容。 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表里 重点: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 寒热 重点: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虚实(重点: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阴阳(重点: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

阴阳(重点:阴虚证与阳虚证的临床表现) 阳虚证:畏冷,肢凉,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稀薄,面色(白光)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为细数)无力。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表现。——阴证 阴虚证: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等。——阳证 阴阳(重点:亡阳证与亡阴证的鉴别)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证候相兼——表实寒证、表实热证、里实寒证、里实热证、里虚寒证、里虚热证 ●证候错杂——表里同时受病,而表现出寒、热、虚、实性质相反。如:表寒里热证、表热里寒证、表实里虚证、上热下寒证。 证候转化 1.表里出入:表证入里、里证出表 2.寒热转化:寒证化热、热证转寒 3.虚实转化:实证转虚、虚证转实 证候真假——多出现在疾病的危重阶段 “真”——与疾病内在本质相符的证候 “假”——不符合常规认识的假象 寒热真假鉴别要点 真——内部、中心(胸腹冷热最关键,胸腹灼热为热证,胸腹部冷而不灼热为寒证)

中医诊断学考点总结

绪论 1. 熟悉诊、断、诊断、诊法的含义。 诊: 诊察了解断: 分析判断 诊断: 就是通过对患者的询问、检查,以掌握病情资料,进而对患者的健康状态 和病变的本质进行辨识,并作出概况性判断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 基本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 熟悉问、望、闻、切四诊各自所指的主要内容。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患者的 神、色、形、态、舌象、头面、五官、四肢、二阴、皮肤以及排出物等,以发现 异常情况、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 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诊察患者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鸣等声音, 以及运用嗅觉嗅患者发出的异常气味、排出物的气味等,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 法。 问诊是医生询问患者有关疾病的情况、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 了解患者的各种异常感觉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察方法 切诊是医生用手触按患者的脉搏和肌肤、手足、胸腹、月俞穴等部位,探测脉象 变化及有关部位的异常征象,从而了解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 3. 熟悉症状、体征的含义,“症”、病名的意义;“疾病”、诊(辨)病、证、辨证、证候、证型、病历的含义。 了解症、病、证的区别与关系;所举名称各属何种概念。 4. 熟悉中医诊断中整体观念,相互联系的认识基础;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的含义。 了解黑箱、生物全息、缩影的含义;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的典型例证。 5. 熟悉“疾病”中存在的整体影响;整体审察的要求;诊法合参的含义,四诊并重的道理,动静统一的意义。 了解四诊顺序可不固定,参合诊查,“诊”与“断”交互进行。 6. 了解《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诸病源候论》、《温热论》和《温病条件》等对中医诊断的贡献;《诊藉》、《伤寒金镜录》、《濒湖脉学》 等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脉诊考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第五单元脉诊 细目一诊脉概说 要点一寸口诊法的部位、原理及寸口分候脏腑 1.寸口诊法的部位 寸口诊法: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 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两尺候肾。 2.寸口诊法的原理 (1)寸口部为“脉之大会”。 (2)寸口部脉气最明显。 (3)可反映宗气的盛衰 (4)寸口处为桡动脉,该动脉所在桡骨茎突处,其行径较为固定,解剖位置亦较浅表,毗邻组织比较分明,方便易行,便于诊察。 3.寸口分候脏腑 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并统括胸以上及头部的疾病; 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统括膈以下、脐以上部位的疾病; 两尺候肾,并包括脐以下至足部的疾病。 要点二诊脉方法 1.患者体位:取正坐位或仰卧位 2.医生指法:选指、布指、运指 常用的具体指法: ①举法:用较轻的指力按。 ②按法:用较重的指力,甚至按到筋骨。 ③寻法:寻是指切脉时指力从轻到重,或从重到轻,左右推寻,调节最适当指力的方法。 ④循法:循是指切脉时三指沿寸口脉长轴循行,诊察脉之长短,比较寸、关、尺三部脉象的特点。 ⑤总按:总按即三指同时用力诊脉的方法。 ⑥单诊:用一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的方法。 3.平息 医生在诊脉时注意调匀呼吸,即所谓“平息”。 4.小儿脉诊法 小儿寸口部位甚短,一般用“一指(拇指或食指)定关法”,不必细分寸、关、尺三部。 要点三脉象要素 1.传统脉象要素——四要素 (1)脉位:脉搏显现部位的浅深、长短 (2)脉数:频率快慢和节律 (3)脉形:脉搏的大小、软硬等形状。 (4)脉势:脉搏应指的强弱、流畅等趋势。 细目二正常脉象 要点一正常脉象的特点 正常脉象为一息4~5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有胃“、”有神“、”有根“。 要点二胃、神、根的含义 有胃,脉来徐和、从容、软滑; 有神,应指有力柔和,节律整齐; 有根,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细目三常见病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