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私法和国际私法学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萌芽阶段

国际私法和国际私法学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萌芽阶段

国际私法和国际私法学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萌芽阶段
国际私法和国际私法学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萌芽阶段

第二章国际私法和国际私法学的历史发展第一节萌芽阶段

一、罗马法时代万民法

二、种族法时代(476年—10C)日耳曼人极端属人法时代

三、属地法时代(10C—13C)阿尔卑斯山以北阿尔卑斯山以南极端属地法时代

第二节国际私法学的理论沿革一、法则区别说时代形成阶段

13世纪以后,随着“法则区别说” 的创立,标志着一个新兴的部门法——国际私法已经开始形成。该学说主张以“法则”(statutes)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将法则分为不同的种类而分别决定其适用范围。

13C—18C 从意大利到法国再到荷兰……(一)意大利的法则区别说

产生背景2 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巴托路斯将当时的法则分为“物的法则”和“人的法则”,并具体规定了解决各类法则冲突的原则:①关于人的问题(如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适用属人法,即人的住所地法;

②关于物权的问题适用属地法,即物之所在地法.

③关于的行为问题适用行为地法,即场所支配行为。

3 评价及影响打破了极端属地的界限,最先抓住了法律的域内效力和域外效力这一法律冲突的根本问题,首次站在双边的立场上研究法律适用,对国际私法的形成具有开创性作用。被很多学者称为“国际私法之父”局限性之英国问题: 一个英国死者遗留在意大利的土地的无遗嘱继承。

(二)法国的法产生背景2 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意思自治原则扩大关于人的法则

第一次提出了“意思自治”原则杜摩兰认为:法院在审理涉外契约案件时,如果发生法律冲突,应当适用当事人双方协商选择的法律;如果当事人在契约中没有明确地表示适用何国法律,法院则应推断其默示的意思,即根据整个案情的各种迹象来判断双方当事人意思之所在,以确定应适用的法律。

3 评价及影响(三)荷兰的法则区别说1 产生影响:2 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国际礼让说P47/P65

3 评价及影响发展阶段近代国际私法

三、法律关系本座说p66

背景Background代表人物Savigny

主要观点提出普遍主义,认为各涉外民事关系应适用的法律只应是依其本身性质确定的其“本座” (Seat) 所在地的法律。

主张平等地对待内国法与外国法。不管在哪个国家审理,均能适用同一法律,得到一致判决萨维尼将民事法律关系分为:“人”、“物”、“债”、“行为”、“程序”等几类,并指出了相应的“本座”。

关于人以其住所为“本座”,适用人的住所地法

关于物物的所在地应为物权关系的“本座”,适用物之所在地法

关于债因契约发生的债,应依当事人的意思确定其“本座”,应依据当事人的意思决定其所适用的法律.

债的“本座”应借助它的外部形态(发生地、履行地)来确定,履行地更适合于表现债权的外观,因为履行地是实现债权的场所。

如果当事人没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就应当以契约履行地为其“本座”,即适用契约履行地法。同样道理,侵权行为之债应适用损害结果发生地法。

关于行为以行为地为“本座”,适用行为地法。

关于程序“本座”是在法院地,故应适用法院地法。

两个例外:如果依据法律关系的“本座”指示适用的某一外国法违背内国具有绝对强制性的法律。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适用该外国法

对内国不承认法律制度,内国也不得予以适用。

评价和影响萨维尼的学说奠定了近代国际私法的基础,直到现代,仍然影响着国际私法的理论发展及国家立法。

结束了法则区别说时代,在方法论上实现了根本性的变革。

推动了成文立法的发展。

在国际礼让说之后,让国际私法回到了普遍主义。

四、国籍法说

代表人物孟西尼Mancini P48

产生背景主要观点:

不论何种法律关系,适用法律原则上都应以国籍作为连结因素,以当事人的国籍法作为准据法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作为一种例外;国家有义务尊重外国法,但公共秩序保留。

英美学派的创始人:斯托瑞STORY1834《冲突法评论》

五、既得权说历史条件英国的国际私法发展的比较迟晚,法律冲突问题在欧洲大陆已经讨论了几百年,但对英国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英国法院对外国法采取了排斥的态度和制度,直到18世纪,英国的这种排斥外国法的态度才有所改变。

五、既得权说代表人物戴西Dicey1896《法律冲突论》

主要观点一国法院在利用外国法律处理涉外案件时,它并不是承认和执行外国法,而是承认和执行依外国法取得的权利。

影响和评价戴西的理论继承了胡伯等人的主权观念和属地主义原则,但抛弃了胡伯的“国际礼让”观点。该理论是为了调和使用外国法和国家主权的矛盾设想出来的。

既得权说一方面宣称承认与保护在外国的既得权,同时又不承认该既得权所赖以产生的外国法在内国的效力,这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现代国际私法英美国家:英国:莫里斯、戚希尔美国:“冲突法革命”

本地法说Local Law Theory代表人物库克Cook 1942

主要观点一国法院审理涉外案件时,总是适用本国的法律,尽管有时固然要考虑外国法中的规则,但法院这样做只是采用了该外国的与自己本地法律相同或相似法律规则,这样就将外国法规则“合并”到“本地法”之中了,实际上是适用本地法,因而法院执行的权利并不是外国的权利,而是根据它自己的法律所创设的权利。贡献与不足库克的理论在推翻传统的“既得权说”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晚近美国有关冲突法的一些新学说,有不少是受他的影响形成的。

但由于他强调法律的属地性,将国家主权和在一定条件下适用外国法对立起来,因此,在处理涉外民事案件时如何选择和适用法律问题上,没能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

政府利益分析说

代表人物柯里Currie 1963

主要观点:柯里认为:每一个国家(州)的实体法都体现着一定的目的或政策,国家(州)在实现自己法律目的或政策的过程中自然会得到某种利益。

法律冲突就是不同国家之间利益的冲突,存在“真实冲突”与“虚假冲突”

影响和适用.美国学者柯里的"政府利益分析说"对传统的冲突法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揭示了法律冲突的本质。他的政府利益分析方法也有可取之处。但是,对于他的理论和方法仍有许多非议。

最密切联系说代表人物里斯Reese 1971

富德(美国纽约州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在判例中提出重力中心地说。

在确定某一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时,应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与该法律关系有关的各种法律主观、客观因素进行权衡,寻找法律关系的“重力中心地”,该中心地所属的法律即为

有关法律关系所应适用得准据法。涉外法律关系应受与该法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的支配。这一思想可以溯源至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

影响和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标志着传统的美国冲突法理论在根本上发生了动摇。最密切联系说的主要创始人里斯教授将富德的观点称为冲突法发展上一个里程碑,并在他的《美国冲突法重述》中采纳了这一新理论。案例Babcock v. Jackson 1963年9月,住所在纽约的夫妇Jackson邀请同住一城的Babcock小姐驱车到加拿大作周末旅游。Jackson先生驾车,在安大略省发生车祸使小姐严重受伤。Babcock小姐回纽约后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按安大略省法律规定,除以盈利为目的运载乘客外,汽车的所有者和驾驶者对乘客因车祸造成的损失不负责任;而纽约州法律规定要承担责任。初审法院适用侵权行为地法,驳回原告的要求。原告不服提起上诉。

你认为该如何处理?

法律社会目的P66

法国:毕耶巴迪福

中国学者的解说

适用外国法的具体理由 1. 有时对本国国家和当事人更有利 2. 有时是必须的(如有关不动产的案件)3. 是国家主权和法律协调的结果,是相互尊重主权的必然结果 4. 适用外国法并不违背国家主权

第三节国际私法的立法史

一、国内立法18C P41成文法判例法

二、国际立法19C 1、冲突法的统一:海牙国际私法会议2、实体法的统一:罗马“统一私法协会”

三、新的发展:P43/541、法典化、条约化、多元化、普及化、完善化趋势2、共同性增长趋势:两大法系的融合

第四节我国国际私法的历史发展一、唐朝《永徽律·名例》

二、民国《法律适用条例》1918

三、新中国1、立法2、学说3、热点问题4、研究方法

为什么要适用外国法?

1.巴托鲁斯 A.当事人的国籍国是外国B.契约的当事人选择了外国法

C.国家间平等交往互利的需要

D.法律关系的“本座”在外国

E.人的法则适用属人法,而人的住所地在外国

F.只是承认依据外国法取得的权利

G.与案件有最密切联系的因素在外国

H.主权国家出于礼让而使用了外国法

2.杜摩林

3.胡伯

4.萨维尼

5.孟西尼

6.戴西

7.里斯

8.中国学者

第三章法律冲突、冲突规范与准据法

第一节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一、法律冲突

(一)概念和性质(二)种类1、国际/区际法律冲突2、人际法律冲突

3、时际法律冲突

(三)产生原因P60(四)解决办法

二、法律适用P62

三、适用外国法的理论第二节冲突规范Conflict Rules一、概念the Definition P69

特征:1 是法律适用规范路标/指示器 2 是法律选择规范

3 是间接规范缺乏明确性和预见性盲眼规范

4 有独特的逻辑结构“行为模式处理后果” “假定、处理、制裁”

二、结构the Structure(一)范围Category / Limitation

(二)系属范围系属

三、连结点“不动产所在地”

Point of contact / Connecting factor

1、主观连结点客观连结点

2、静态连结点动态连结点

3、开放性连结点硬性连结点

关联词“适用”、“ 依……”

四、种类the Kinds 1 单边冲突规范2 双边冲突规范 3 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 4 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

无条件的有条件的

四种规范在各国立法中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各国的政策和利益考量。

冲突规范与一国的政治、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具体采用哪一种冲突规范来解决某一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常常取决于该国的实体政策。

目前,双边冲突规范,特别是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在各国国际私法立法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加,这是因为它们能够适应当今世界频繁而复杂的国际经济、民商事交往的实际需要,在法律适用方面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从而有利于保障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稳定使然。

五、冲突规范的软化处理

1.采用灵活开放的连结点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

2.采用复数可选择的连结点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

3.对同类法律关系依不同性质加以区分合同:劳动、消费、技术转让、电子商务

4.对同一法律关系的不同方面进行分割法律行为的形式和内容

分割方法与司法任务的简单化

第三节系属公式和连结点

一、系属公式/准据法表述公式含义

常见类型(见下页图表)

名称含义适用的领域

属人法主体的国籍、住所惯常居所所在地的法律身份、能力、亲属、继承等

物之所在地法客体物所在国家的法律物权,特别是不动产物权

行为地法法律行为发生地所属法域的法律法律行为的形式和相关法律关系

意思自治双方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合同等问题

法院地法审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诉讼程序等问题

旗国法旗帜所属国家的法律因运输工具发生的问题

最密切联系地法与国际民商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合同、侵权、商事等

第四节准据法及其确定

一、概念与特征applicable law P82

1、准据法必须是能够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实体法Substance Law

2、准据法必须是经冲突规范所指引的实体法

3、准据法不是冲突规范逻辑结构的组成部分,它必须结合具体的案情事实才能确定

4、准据法不是笼统的法律制度或法律体系,而是一项项具体的“法”,即具体的实体法规范或法律文件

二、准据法的确定P83

几个特殊问题:(一)区际法律冲突时准据法的确定1、直接指定方法行为地、住所等

2、间接指定方法国籍

3、类推适用国际私法

我国立法对区际法律冲突时准据法的确定无统一规定,与港澳台地区的法律冲突类推适用国际私法。民通意见第192条:依法应当适用外国法,如果该外国不同地区适用不同法律的,依该外国法关于调整国内法律冲突的规定,确定法律的适用。该外国法没有作出规定的,直接适用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这表明,我国司法实践中采用上述国际通行的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的作法。

(二)人际冲突时准据法的确定P84

较少见,通常用该外国的人际私法来确定;如无人际私法,适用与案件或当事人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三)时际冲突时准据法的确定

准据法/实体法、冲突法即连结点产生变更

1、内国的冲突规范发生了变化三种情况准据法的确定:原则上不溯及既往,除非新法规定有溯及力(retroactivety)

何内特婚姻案1971年

本案男方当事人何内特住所在英格兰,于1919年与一个住所在法国的女子在巴黎结婚。二人在法国和英国分别生活到1924年。是年,妻子在法国法院获得离婚,丈夫在1925年得知此事。二人后来在英格兰恢复同居,直到1936年分开;同居期间未生育子女。1969年,丈夫在英格兰请求宣告离婚。如果按照1967 年以前的冲突规则(丈夫的住所地法院作出的离婚判决才有法律效力),该离婚不能得到承认;但按照1967年上议院确定的新冲突规则(配偶一方最后住所地法),该离婚可以得到承认。

法院应该适用何时的冲突规则?

2、C.P.未变,但C.P.所指向的目标却改变了

确定:一般根据涉外民事关系的性质分别采用可变原则与不变原则

3、连结点未变,但指向的准据法发生了变化

(1)新法与旧法规定不同原则不溯及既往

(2)当事人协议选择适用的准据法变更

观点一:应用旧法理由P86观点二:应用新法理由

1911年,有一位德国人曾向荷兰一家银行借了一笔马克贷款,相互约定贷款合同受德国法支配。战争爆发后,德国取消了金本位制,贷款到期后,马克的实际价值已经接近于零。审理此项还贷纠纷的德国上诉法院认为,债权人(荷兰银行)不能要求按照1911年的实际价值偿还贷款,因为当事人既然同意合同适用德国法,就意味着该合同要一直受德国法变迁的支配,债权人不能只取当时的德国法,而不管它以后可能的发展和变化。

(3)领土主权转移或因革命、政变而导致政权变更,法律发生变化

★西方国家:新法无溯及力英伊石油公司案稳定条款

◆发展中国家:“时际说”。反对无条件地保护既得权

内地公司与香港公司合同纠纷案

一个内地公司与一个香港公司在1998年10月通过电话达成一批货物的买卖合同,交货期限为2000年3月。双方约定:如果发生纠纷适用中国内地法律解决。到2000年4月1日,因卖方没有交货,双方发生纠纷起诉到内地法院。

请问:内地法院应如何适用法律?

(四)先决问题准据法的确定

1、概念先决问题(preliminary question),又称附随问题(incidental problem),它是主要问题(principal question)的对称。争讼问题Legal issues

布伦特伍德婚姻登记员案

2、先决问题的构成条件(1)主要问题依法院地国的冲突规范必须以外国法作为准据法;

(2)该先决问题本身含有涉外因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作为一项争议向法院提出,并另有冲突规范适用;(3)在确定该先决问题的准据法时,法院地国的冲突规范和解决主要问题的准据法所属国关于先决问题的冲突规范不同,导致不同的判决结果。

一个住所在希腊的希腊人在英国按民事方式(希法要求按宗教仪式结婚)与一女子结婚,后未立遗嘱而亡,在英留有动产,其妻在英国法院主张继承。(主要问题)

英、希法律均规定“动产继承依死者住所地法”。但法院需先审查该女子与死者之间是否存在合法夫妻关系。

(先决问题)

分析:法院地:英国

1)主要问题:动产继承英:动产继承依死者住所地法→希腊法(外国法2)先决问题:是否存在合法夫妻关系(独立性)

3)关于先决问题的冲突规范不同,结果不同英:婚姻方式依婚姻举行地法→英国法→有效

希:婚姻方式依当事人本国法→希腊法→无效

3、先决问题准据法的确定1)依主要问题的准据法所属国(即外国)的冲突规范来确定先决问题的准据法2)由法院地国(即内国)的冲突规范确定

3)考量个案重心说英莫里斯不能用一个机械统一的标准解决,每一个案件可以根据它所涉及的特定因素来处理,要看个案与哪个国家的关系更密切。

4)我国实践:依主要问题的准据法所属国的实体法确定

李伯康房产继承案广州某法院1986年

李伯康于1938年在广东与范素贤结婚,婚后无子女。1943年李伯康前往美国定居,住在加州洛杉矶。1967年,李伯康与周乐蒂在美国内华达州结婚。1981年,李伯康在美去世,其遗产中有一栋位于广州的四层楼房。1986年5月,在香港定居多年的范素贤得知李去世后,到广州某公证处办理了继承上述房产的有关证明,并领得房屋产权证。周乐蒂在美国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委托代理人在广州某法院起诉,要求继承其亡夫留下的上述房产。

法院认为,(香港居民)范素贤是李伯康(已定居美国近40年)之结发妻子,李伯康在未与范素贤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况下,与在美国的周乐蒂结婚属重婚,确认无效,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条规定,判决驳回原告请求继承上述房产之诉。

请问:1、本案是否有先决问题?为什么?2、法院的处理是否恰当?为什

应从广泛意义上理解先决问题1、准正与继承问题:养子、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对继承的影响

2、离婚与后一婚姻是否有效的问题

3、家庭与侵权问题(家庭暴力、配偶一方为另一方担保)

4、财产法与合同法问题:不当得利、无因管理、遗失物、漂流物、埋藏物等与侵权的关系

第四章与冲突规范的适用有关的制度——外国法的适用与排除

第一节识别characterization一、识别的概念

识别是在适用冲突规范时,依据一定的法律观念,对有关的事实构成作出定性(qualification)或分类(classification),将其归入一定的法律范畴,从而确定应援用哪一冲突规范的过程。

※识别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个普遍现象。★识别作为一个法律认识过程包括两个方面P94

安东夫人诉巴斯特罗案法国最高法院1889年

识别:是夫妻财产关系还是继承关系?当时的法国冲突法:

A 配偶权利依结婚时当事人住所地法

B 不动产继承依物之所在地法

A → 马耳他法→ 能取得土地收益的1/4

B → 法国法→ 不能取得土地收益的1/4

※识别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

★识别理论的提出:Kahn:隐存的法律冲突Bardin:识别冲突

香蕉公司诉果品公司案美国联邦法院1904

麦康尼尔在巴拿马购置了一个香蕉种植园,成立了一家香蕉公司,取得通往香蕉种植园的铁路修筑权。美国一家果品公司出于扩大香蕉种植地盘的需要,建议麦康尼尔的香蕉公司与它联合,或者停止修筑铁路的工程,遭到麦康尼尔的拒绝。1904年,受果品公司唆使的哥斯达黎加军队占领了麦康尼尔香蕉种植园的一部分土地,通过威胁强迫香蕉公司停止铁路修筑工程。于是,香蕉公司在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果品公司违反美国的反托拉斯法,称被告阻碍它使用香蕉种植园,拆毁他新修的铁路,破坏种植园中的生产设备,使他遭受了重大损失。

美国联邦法院认为:行为究竟是合法还是非法,应当完全根据行为完成地国的法律来判断,被告在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的行为是不受美国反托拉斯法的约束的;根据行为完成地法,被告的行为不构成违法,尽管该行为与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原则相违背。结果,法院判决原告败诉。

问:法院识别发生在外国的行为是否合法,应该依行为地法还是法院地法为依据?还是对行为地法和法院地法都需要考虑?为什么?

二、识别冲突的产生原因

1、不同国家对同一事实赋予不同的法律性质,因而可能援引不同的冲突规范。奥格登案1908

2、不同国家往往把具有相同内容的法律问题分配到不同的法律部门中去。普拉扬诉柯柏案1933

3、不同国家冲突规范的相同用语具有不同的含义。蜂房问题

4、不同国家有时有不同的法律概念或独特的法律概念。

奥格登案(Ogden v. Ogden)英国法院1908年

一个住所在法国的19岁法国人,未取得父母同意,去英国与一位住所在英国的妇女结婚。后来,丈夫以未取得父母同意为由认为他没有结婚能力并经法国法院判决婚姻无效。此后,妻子又在英国与一英国有住所的英国人结婚。在本案中,原告(英国男子)以他与该妇女结婚时,该妇女尚有合法婚姻存在而请求英国法院宣告他们的婚姻无效。

解决本案的前提是要确定该妇女前一婚姻的有效性;而这又取决于对该法国男子未满25岁又未获得其父母同意就结婚这一事实作出定性。若按英国法识别,这种同意为婚姻的形式要件,而婚姻的形式要件适用婚姻举行地法,即英国法。英国法对未满25岁子女结婚并无“需要父母同意”的限制,该妇女的前婚姻有效,可以满足原告的要求。若依法国法识别,这种同意为婚姻能力问题,而婚姻能力依当事人的住所地法,即法国法,就要承认法国法院的离婚判决,故应驳回原告的请求。

你认为该案应如何识别?

较常见的识别冲突问题

◆时效问题是程序法问题还是实体法问题

◆配偶一方对已死配偶的财产请求权是夫妻财产法上的问题还是继承法上的问题

◆违背婚约是合同不履行还是侵权行为

◆无人继承的动产,财产所在地的国家是以最后法定继承人的资格继承还是依物权法上的先占原则取得动产所有权

三、识别的依据---解决识别冲突的方法(一)法院地法说不公正

宋菊茹诉渡边睦义重婚案1999

(二)准据法说Applicable Law Doctrine

陷入循环论,但可排除法院地法的适用马尔多那多遗产案1954

(三)分析法学与比较法说the Theory of Analytical Jurisprudence and Comparative Law 脱离实际

(四)个案识别说Qualification Case by Case 过于灵活

(五) 法律制度功能说P97

(六)二级识别说Secondary Qualification含义:是在一级识别(Primary Qualification)的基础上,对准据法的识别。戚希尔1938年提出

◆很多学者反对戴西、莫里斯

1、毫无必要,通过一级识别准据法已经确定,识别的任务已经完成

2、有悖于国家主权与司法独立原则

国有化法令案

3、是一种排斥外国法的手段

四、识别的作用1、识别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2、通过识别达到限制和排除适用外国法的目的

3、通过识别争取确立本国法院的管辖权,排除仲裁管辖与外国法院的管辖

中技公司诉瑞士公司(IRC)案

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诉瑞士资源公司(IRC)案1984年,中技公司与IRC签订一份钢材买卖合同。1985年4月, IRC通过各种欺骗手段使中技公司开了229万美圆的信用证,但货物一直没有到.1985年12月,中技公司得知IRC主要负责人被意大利警察逮捕。1986年3月,中技公司向上海中院起诉,同时申请诉讼保全.上海中院采取了保全措施,后判决被告赔偿559万美圆.IRC上诉.提出:(1)合同中有仲裁条款,法院没有管辖权;(2)保全措施不当;(3)重复诉讼;(4)中国法律禁止间接损失等.请求撤销原判。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确认:IRC在无钢材的情况下,谎称"货物已在装运港备妥待运","装船日期为1985年3月31日","在我方银行收到信用证二周内交货",诱使中技公司与其签订合同。这证明,IRC 在签订《合同修改协定书》时,就使用了欺诈手段。

IRC在收到中技公司的信用证后在货物没有装船的情况下,向中技公司提交了包括提单在内的全套伪造单据,以骗取巨额货款。IRC利用合同形式进行欺诈,已超出履行合同的范围,不仅破坏了合同,而且构成了侵权。双方当事人的纠纷,已非合同权利义务的争议,而是侵权损害赔偿纠纷。中技公司有权向法院提起侵权之诉,而不受双方所订立的仲裁条款的约束。因本案侵权行为地在上海,依据民事诉讼法(试行)第22条关于"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人民法院管辖"的规定,以及该法第185、186条的规定,上海市中院对本案具有管辖权。IRC提出的中国已加入《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当事人签订的合同又有仲裁条款,中国法院无管辖权,其理由不能成立。被上诉人并未在其他法院对IRC提出过侵权损害赔偿的诉讼,因此,也不存在重复诉讼问题。

原审法院准许中技公司的诉讼保全申请,冻结IRC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托收货款,符合《民事诉讼法(试行)》第92条第1款和第93条第1、2款的规定,应予认可。本案是因欺诈行为引起的侵权损害赔偿纠纷,侵权人除应退还受害人的货款外,对于受害人因被欺诈遭受的其他重大损失,亦应当赔偿。原审法院判决IRC 返还中技公司钢材货款、赔偿中技公司的钢材货款的银行货款利息、经营损失以及其他费用,并无不当。鉴于在原审法院判决后钢材货款的银行货款利息继续孳生,赔偿金额亦应增加。

据此,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于1988年10月11日判决如下:

(一)驳回上诉人瑞士资源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

(二)上诉人应增加赔偿被上诉人中技公司自原审法院判决后至本判决宣判之日的钢材货款的银行贷款利息163338.7美元,自宣判之日起10日内一次付清。逾期按《中国人民银行结算办法》处理。

本案二审诉讼费由上诉人承担。

本案的启示

(我国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识别规则)1、实践中我国通常依法院地法进行识别

2、法院的识别必须保持唯一性,不能模棱两可

3、在竟合的情况下,法院要按当事人提起的诉因进行识别

4、一旦做出定性,法院在确定管辖权、法律选择以及实体法的适用时必须保持连贯性。

总结解决国际私法案件的三个步骤:1、识别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2、管辖是适用法律的前提

3、适用法律的依据是法院地的冲突规范

第四章与冲突规范的适用有关的制度——外国法的适用与排除

第二节反致Renvoi一、概念与种类

(一)反致Remissio 福尔果案法国最高法院1878年

福尔果是1801年出生在巴伐利亚的非婚生子,5岁时随其母去法国,并在那里安居到1869年死亡。他在法国留下一笔动产,但未立遗嘱。福尔果的母亲和妻子都已死亡,又没有子女。其母亲的旁系血亲要求继承。依巴伐利亚法律,他是可以作继承人的。法国法院根据自己的冲突规范,本应适用巴伐利亚法律。但根据巴伐利亚的冲突法却应适用死者“事实上的住所地法”,因而反致于法国法。据此,法国法院接受这种反致,认为这笔财产依法国民法为无人继承财产,应收归国库。

请问:法国法院在此案中采用反致是否合乎情理?为什么?

(二)转致Transmission

特鲁福特案英国法院1887年

特鲁福特是一瑞士公民,在法国有住所,在英国有动产,他有一独生子。特鲁福特死在法国,留下一项遗嘱,将在英国的全部财产交给其教子。其独生子在英国法院起诉,要求继承这笔遗产。英国冲突法规定,动产继承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因而指向法国法,而法国冲突规范规定动产继承依被继承人本国法,因而指向瑞士法。最后,英国法院按瑞士实体法的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应继承90%的遗产)判决此案,使特鲁福特的独生子的要求得以满足。

请问:英国的冲突规范指向法国法,法国的冲突规范指向瑞士法,而英国法院最终停止在瑞士实体法的适用上,你对此做法有何评价?

(三)间接反致Indirect Renvoi二、反致产生的原因1、法院认为,冲突规范指向的外国法既包括实体法也包括冲突法2、各国的冲突规范规定不同,或者虽然规定相同,但对连结点的解释不同

3、相关国家的冲突规范存在消极冲突

★最易产生反致问题的领域:婚姻、家庭、继承

不能采用反致的情况1、国际条约:目的在于统一冲突法,使同一案件适用相同的实体法

2、选择性冲突规范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实体法上的有利结果

3、关于法律行为形式方面的法律尽可能促使法律行为有效

4、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5、依最密切联系原则指引的法律

三、理论分歧与立法分歧P102

四、我国的立法和实践P105 1、排斥态度:不适用《民通意见》

2、《民法典(草案)》第九编第二条

3、英国A投资公司诉巴哈马C航运公司案

武汉海事法院1999年英A投资公司诉巴C航运公司案

1994年12月12日,原告英国A投资公司与巴哈马B船舶管理公司签订借贷协议。协议约定由A投资公司向B管理公司贷款175万美元,用于管理公司购买被告巴哈马C航运公司所属的“曲母普海” 轮的股份。12月15日,投资公司与C航运公司签署抵押契据,并约定在巴哈马共和国法律。同日,A投资公司与C航运公司在巴哈马共和国船舶登记机关对“曲母普海”轮进行了抵押权登记。抵押登记注册书上载明投资公司对该轮享有第一优先抵押权。1997年12月20日,“曲母普海”轮因船舶保赔保险合同纠纷被武汉海事法院另案扣押。

1998年3月11日,原告A投资公司以经多次催还货款不果,向武汉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投资公司对C航运公司所属“曲母普海”轮享有船舶抵押权,并准许A投资公司对该轮行使第一优先抵押权。

请求判令航运公司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共计216万美元。原被告均同意本案适用中国法律。

武汉海事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系船舶抵押权纠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合同双方当事人有权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原、被告均同意本案适用中国法律。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271条第一款的规定,船舶抵押权应适用船旗国法律,故本案应适用巴哈马共和国有关法律。依照巴哈马共和国《商船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该院于1999年4月25日做出判决。

问:你对法院的判决有什么看法?

第三节公共秩序保留一、概念(一)定义一国法院依其冲突规范本应适用外国法时,因其适用会与法院地国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道德的基本观念或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而排除其适用的一种保留制度。

公共秩序的含义P106英美法称Public Policy ,法国法称Public Order,德国法称保留条款或排除条款,日本法称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

是一个弹性概念,具有不确定性和灵活性

(二)理论发展与立法规定Bartolus:令人厌恶的法则

Huber:不得有损于内国主权者和公民的权益Savigny:内国强行法有绝对效力

Mancini:属地主权原则Story、Dicey:排除外国法上的既得权

(三)特点与作用安全阀safety valve

限制冲突规范的效力,排除外国法的适用,否定根据外国法产生的权利,扩大本国法的适用范围,是适用冲突规范的必要的补充手段。

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与利益,直接而彻底的排斥了外国法,并将不用外国法的责任推给了相应的外国法。

二、R.P.O.的适用范围P108

大陆法系:国际公共秩英美法系:列举方式较少适用

三、适用条件P109 主观说客观说

四、R.P.O.的立法形式1、间接限制方式。只指出内国某些法律具有绝对强行性,或者是必须直接适用的,从而当然排除了外国法适用的可能性。

2、直接限制方式。在国际私法中明文指出,外国法的适用不得违背内国公共秩序,如有违背,即不得适用。

3、合并限制方式。就是在同一法典中兼采直接限制与间接限制两种方式。

外国法被排除后的法律适用P112

1、在排除本应适用的外国法后,多数国家以法院地法代之。这会扩大内国法的适用范围,但也会助长滥用的R.P.O.错误倾向,并导致判决结果的不公正。

杰克诉B剧院案1930 法国法院

2、不应当一概以法院地法代之,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依最密切联系原则选择确定新的准据法。

3、拒绝审判

杰克诉B剧院案美国夫妇杰克1930年住法国塞纳市,其妻未经丈夫同意与B剧院签订表演合同,丈夫起诉要求赔偿作为丈夫的权威受到了损害的赔偿。法国冲突法规定应依美国人住所地法即美国法;但法国法认为违背了法国的公共秩序,损害了丈夫的权威;判决B剧院赔杰克60000美元损失。

判词:“在现代立法和道德的情况下,不能容许已婚女子在法国公然蔑视其丈夫的意志,公然与B剧院签订演出合同的行为,是违反法国的公共道德的。”

五、我国关于R.P.O.的理论、立法及实践我国法院实践中不适用外国法的情形:

1、违反了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违反了我国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

3、违反了我国有关部门法的基本原则;

4、违反了我国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的基本原则或依条约应承担的义务。

5、对等原则

我国关于R.P.O.的立法P113 我国《民法通则》第150条规定: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

理解及运用1、直接限制的立法方式,应广泛理解公共秩序。旅居阿根廷的中国公民婚姻纠纷案

2、我国R.P.O.制度的适用范围即我国法院运用R.P.O.的排除对象为:

1)外国实体法的适用2)外国法院的判决和境外仲裁机构的裁决3)在外国制成的法律文件

旅居阿根廷的中国公民婚姻纠纷案1984年一对婚后旅居阿根廷的中国公民王钰与杨洁敏发生婚姻

纠纷,由于阿根廷法律不准离婚,即按其允许的方式达成长期分居协议,请求我国驻阿使馆领事部承认并协助执行。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于1984年就该案给驻阿使馆领事部的复函指出:我国驻外使馆办理中国公民间的有关事项应当执行我国法律。该分居协议不符合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故不能承认和协助执行。该分居协议系按照阿根廷法律允许的方式达成,故只能按照阿根廷法律规定的程序向阿有关方面申请承认。如果他们要取得在内国离婚的效力,必须向国内原结婚登记机关或结婚登记地人民法院申办离婚手续

理解及运用

3、不仅指向外国法律,还指向国际惯例海南省木材公司案

4、对于确定违反公共秩序的标准,我国采取了结果说,有利于限制R.P.O.的滥用。

5、排除后以法院地法代替适用

海南省木材公司案1989 广州海事法院

海南省木材公司同新加坡达斌私人有限公司签订了购买坤甸木的合同,合同规定采用跟单信用证方式付款。后来达斌私人有限公司利用泰坦船务公司签发的提单及其他单证到新加坡结汇银行结汇。结汇银行要求开证行中国银行海口分行支付货款183万元。海口分行经审查,全部单证符合信用证要求,于是通知海南省木材公司付款赎单。而海南省木材公司通过调查了解到,卖方根本没有装货上船,所提供的提单及其他单证全系伪造。于是拒不付款赎单,同时向广州海事法院起诉,申请冻结信用证项下货款。广州海事法院通过审理,最后援用我国《民法通则》关于公共秩序保留的规定排除了有关跟单信用证国际惯例的适用,并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冻结了该信用证项下的货款。

第四节法律规避Evasion of Law

一、概念definition又称为诈欺规避或欺诈设立连结点(fraudulent creation of points of contact),它是指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为利用某一冲突规范,故意制造某种连结点,以避开本应适用的法律,从而使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逃法或脱法行为。是冲突规范的系属部分在适用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连结因素的改变影响了准据法的适用

鲍富莱蒙离婚案1878 法国最高法院

该案原告鲍富莱蒙王子的妃子原为比利时人,因与鲍富莱蒙结婚而取得法国国籍,后欲离婚与一罗马尼亚人结婚,但当时法国的法律不准离婚(1884年以前),她便只身移居德国并归化为德国人,随即在德国获得离婚判决,然后在柏林与罗马尼亚的比贝斯哥王子结婚。鲍富莱蒙遂申请法院宣告其妻加入德国国籍及离婚、再婚均属无效。法国最高法院认为,依照法国法,离婚虽然应适用当事人的本国法,但鲍富莱蒙妃子取得德国国籍的动机,显然是为了逃避法国法律禁止离婚的规定,因而构成了法律规避,判决她在德的离婚和再婚均属无效。

请问:你认为如何判断行为人的目的才比较合理?你对法国法院的判决有何评论?

二、法律规避的特点与性质

即:与R.P.O.的区别1、起因不同当事人的故意行为V. 国家行为

2、性质不同间接违法行为V. 合法行为

3、后果不同

规避法院地内国法无效,当事人有责任;

排除适用外国法,当事人无责任

三、构成要件P114 1. 当事人主观上故意; 2. 被规避的对象是强制性实体法;

3. 通过改变连结点的具体事实的方式来实现;

4. 客观上已达到目的。

四、法律规避的效力the Effect

1. 规避内国法、外国法均无效

2. 规避内国法无效,规避外国法有效弗莱离婚案

3. 只规定规避内国法无效

弗莱离婚案(1922年)

弗莱与其夫人都是意大利人,当时意大利法律规定不允许离婚,只允许分居。弗莱夫人为了达到离婚目的,加入了法国国籍,随后在法国诉请离婚。法国法院根据法国冲突法规范关于“离婚由当事人本国法支配”的规定,适用了弗莱夫人的本国法——法国法。由于当时法国法律已允许离婚,因而法院准许了弗莱夫人与弗莱解除婚姻关系。问:仅就本案而言,你对外国法的规避持什么态度?说明理由。

五、我国的实践我国立法对法律规避问题未作明文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94条规定:

“当事人规避我国强制性或者禁止性法律规范的行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

但对于规避外国强行法的行为是否有效,这里也没有规定。

规避我国法无效,规避外国法具体分析

对于所规避的外国法,应视情况而定,如规避的外国法是正当的、合理的(如禁止与性病患者结婚、近亲结婚)应认定无效;如规避的外国法是非正当的规定(如禁止种族歧视、男女平等),应认定该规避有效。第五节外国法内容的查明一、概念definition1、定义亦称外国法的证明或外国法内容的确定,是指一国法院在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时,如果依本国的冲突规范应适用某一外国实体法,该外国法如何确定和证明的问题。2、性质是一种从诉讼程序角度限制外国法适用的补救手段,对本国冲突规范援引的外国法进行再一次的“校正”。

3、产生原因:(1)各国法千差万别,法官适用困难(2)各国对法律与事实的认定不同

二、查明的方法(一)当事人举证证明----事实说

1.英美法系国家:法官没有适用外国法的义务

2.评价:不妥当。经本国CR指引无害于主权且受举证限制。

3.不能证明时英国:直接推定适用英国法

美国:若外国法为英美法系的,推用美国法;若不是,以“事实证据不足”为由,驳回诉求。维尔顿案(1956年)维尔顿是美国阿肯色州的居民,1956年,在沙特阿拉伯逗留期间,因其驾驶的轿车被美国石油公司的一个雇员驾驶的卡车撞翻,维尔顿身负重伤,随后在美国石油公司的营业执照领取地纽约起诉,请求法院判决美国石油公司作侵权赔偿。初审法院根据“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的冲突规范,确定本案应适用沙特阿拉伯的法律,要求当事人提供并证明有关的沙特阿拉伯法律。结果,原告未能提供并证明支持其诉讼请求的沙特阿拉伯法律,被告也未能提供或证明其答辩的沙特阿拉伯法律。法院最后以原告诉讼请求的证据不足为由驳回诉讼。

原告不服,提出上诉。上诉法院认为:根据联邦的一般原则,外国法是一种待当事人证明的事实,如果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可以作为证据,则法院必须接受。否则,法院不愿意也不可能接受原告的主张。尽管,上诉法院认为,原告在沙特的停留是短暂的,且以后再也没有去国该国,却要他承担证明该国法的责任,而被告在沙特从事商业活动,能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法律,但被告不仅没有证明该国法律的责任,而且在原告不能提供证明,被告就不负赔偿责任,这似乎不妥,但必须遵循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判例。结果,上诉法院维持了原判,驳回了原告的上诉。

问:1、在外国法必须由当事人提供的情况下,就本案而言,是应由原告还是被告负责举证?

2、在当事人提供不出外国法时,法院驳回诉讼的做法是否合理?

(二)法官依职权查明----- 法律说

以法律关系本座说为理论依据

法官知法:法官依职权查明,无须当事人举证评价:不妥当

(三)法官和当事人共同查明-----折中说

法官依职权查明,但当事人亦负有协助的义务,但法官不受当事人提供的资料的限制,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查明,如由专家提供。评价:较符合实际

我国的实践我国立法尚无明文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在应适用的法律为外国法时,人民法院如果不能确定其内容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查明:

一、由当事人提供;二、由我驻该国的使、领馆提供;三、由该国驻华使、领馆提供;

四、由中外法律专家提供。五、由与中国订立司法协助协定的缔约对方的中央机关提供。

通过以上方法仍不能查明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香港某企业有限公司案1989年本案是一起合同纠纷案,当事人在香港签订了贷款合同和抵押合同,约定贷款合同适用香港法。合同缔结后,贷款方按约定提供了贷款,但借款方后来只偿还了一部分贷款本金及利息,贷款方于是在我国某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借款方。依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的冲突规范,法院以双方当事人选择的香港法作为处理该贷款合同争议的准据法,故通知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合理时间内提供有关香港法的证明资料。由于双方未能提供或证明有关贷款及抵押方面的香港成文法和判例,法院就适用了国内的有关实体法。问:法院在本案查明香港法以及适用我国内地法的过程有无问题?为什么?

三、外国法不能查明时的解决方法

第二章 国际私法发展史

第二章国际私法发展史 第一节国际私法学说史 第二节国际私法立法史 第三节中国国际私法的历史 国际私法产生的背景: ——外国人从权利客体到成为权利主体。 古代对外国人法律人格的否定 只有本国人有资格享有本国法律给予的利益而成为权利主体。 ——外国人成为权利主体,根据什么法律行使权利? 法律冲突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传统国际私法学说 意大利巴托鲁斯 法则区别说杜摩兰意思自治理论 法国达让特莱 国际礼让说美国的斯托雷 (荷兰胡伯)既得权理论英国的戴赛 法律关系本座说(德国萨维尼) 第一节国际私法学说史 一、法则区别说Theory of Statutes (一)意大利的法则区别说 1、产生背景 经济:各城邦之间有了商业交往。 法律:各城邦有了自己的习惯法—法则。 冲突:罗马法(普通法)与城邦法之间 城邦法与城邦法之间 理论:后注释法学派的兴起

?理论背景:后注释法学派对法则区别说的引导 ?前注释法学派:对查士丁尼主持编撰的《民法大全》进行字面上的注释。 ?后注释法学派:由原来注重字面含义的解释转换为关注法律事务中的具体问题。因此,它是通过解释罗马法解决新问题的注释法学派的第二阶段。它不只是研究罗马法本身,而是把罗马法与现实生活结合,提出新的理论。 2、代表人物巴托鲁斯(Bartolus 1314-1357) 3、内容 从研究城邦的法律是否具有域外效力问题入手,法则的适用范围取决于法则的类型。 把所有法则分为物的法则(物法)、人的法则(人法)和混合法则。 “物法”是属地的,适用于制定者管辖领土内的物。 “人法”是属人的,不但适用于管辖领土内的属民,也可以随人适用于域外。 “混合法则”适用于制定者领土内订立的契约。 ——提出许多重要的法律选择规则: 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问题,依属人法。 法律行为的方式,依行为地法。 合同的成立,依缔约地法。 物权,依物之所在地法。 诉讼程序,依法院地法。 “令人厌恶的法则”不具有域外效力等。 4、意义 (1)是国际私法最早的学说,标志着国际 私法的产生。 (2)突破了封建的绝对属地主义,提出了 法的域内效力与域外效力问题,找出 了解决法律冲突的方法。 (3)该学说所创立的某些冲突原则对以后 国际私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至今仍为世界各国所采纳。

创业初期如何管理公司

工具/原料 要对公司运作和管理有正确的理解和思考方向、要建立一套务实的、简单的公司运作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原则、其要点和原则在于形成简单务实的基本管理框架,并尽量遵照执行 方法/步骤 1.首先,要对公司运作和管理有正确的理解和思考方向 规范管理并不意味着公司必须有一大套繁文缛节的规章制度,创业期更是如此。任何管理的目标一定是使公司运作更加有效,而非纸面文章或者形式架构做得如何漂亮,它的衡量标准是成果而非过程。所以,重点的思考方向应该是,公司如何能够盈利?如何能够生存下去? 如何能够取得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等等。另外,规范管理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建立,它需要通过长期磨合才能持续形成。 2. 2 其次,要建立一套务实的、简单的公司运作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原则 任何公司的运作和发展都需要一个系统的流程和体制,这套东西可以较简单,也可以很复杂,关键是视公司的具体情况而定。但任何公司在创业期,它的管理体制一定要讲究简单和务实。 一般来说,公司运作都离不开资金、人才、技术和市场等要素,你们热衷于技术,但必须认识到,单靠技术是无法取胜的,还必须有一套基本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抓好人和财两个方面,例如制定一本员工手册,规定道德准则、考勤制度、奖惩条例、薪资方案等方面的条文,这方面有许多样本可以参考,并根据公司自身特点选择重要的方面去制定。在财务方面,我认为报销制度、现金流量、制定预算、核算和控制成本等方面是必须首先要考虑的。 3. 3 其要点和原则在于形成简单务实的基本管理框架,并尽量遵照执行

并随着公司发展逐步修改完善,一定不要一开始就贪大求全且事无巨细,主要精力仍然要坚定不移地放在公司的生存方面,只有当某些管理条例随着公司发展显得滞后时,再去讨论完善或修改增补。 注意事项 创业前期的企业是一个比较迷茫与管理乱的阶段,管理者治定一项好的管理制度是有利于创业发展的。

国际私法之发展史,代表人物

国际私法之发展史,代表人物 (有可能会在填空题出题) 简练版: 一、国际私法的国内立法史 ★ 1、中国唐朝《永徽律》 2、欧洲1756年的《巴伐利亚法典》 3、1794年的《普鲁士法典》 4、1804年有《法国民法典》 二、国际私法的国际立法史 (一)统一国际私法的国际组织及其成就 ★ 1、最有成效、最富影响的当首推“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其历史大致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 2、泛美会议 3、美洲国家组织国际私法会议 (二)统一私法的国际组织及其成就 ★ 1、首推罗马“国际统一私法学会”。它是目前国际上一个非常有影响的从事私法统一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2、其次则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 三、国际私法学说史 (一)意大利的法则区别说:代表人物是意大利人,巴托鲁斯 (二)法国的法则区别说 ★1、法国人,杜摩兰 2、法国法学家,让特莱 (三)荷兰的国际礼让说:代表人物:胡伯 (四)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 ★德国人萨维尼,被喻为“近代国际私法之父” (五)英国的既得权说 ★牛津大学的法学教授戴西,标志着国际私法新里程碑。 (六)库克的“本地法”说:美国法学教授库克

详细版: 中国唐朝《永徽律》中有“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这样的冲突规范。 在欧洲,通过国内立法来系统地制定成文的冲突法,曾受到18世纪荷兰学派“国际礼让说”和萨维尼“法律关系本座说”的重大影响。最早在国内法中规定冲突规则的,在欧洲可数1756年《巴伐利亚法典》和1794年《普鲁士法典》。但对以后的国际私法立法发生更大影响的还是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 1804年《法国民法典》关于冲突法的规定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在属人法方面,把自“法则区别说”以来一直在欧洲实行的住所地法改为国籍国法。(2)通过单边冲突规范只规定对什么问题适用法国法。(3)《法国民法典》采取分散在有关编章中规定实体民法规范的同时,附带规定相关冲突规范的立法方式,对以后许多国家的立法也产生过直接的影响。 《法国民法典》之后,出现了在民法典或其他法典中列入专篇或专章、比较集中地规定国际私法规范的方式。 19世纪末,出现了以单行法规来专门规定冲突法的立法方式。具 有代表性的有1896年《德国民法施行法》和1898年《日本法例》。以单行法规出现的有1918年中国的《法律适用条例》、中国台湾省1953年《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1939年《泰国国际私法》等。目前,通过单行法规形式来规定冲突法更成了普遍的发展趋势。 最新的冲突法典明显地表现出国际私法的国内立法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首先,国际私法的调整范围扩大了,而规定却愈趋详明了。其次,法律选择的灵活性增加了。(1)大都采用双边冲突规范的形式。(2)大量采用选择适用准据法的冲突规范形式。(3)一些新的法典更把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法律选择的总的指导思想或最重要的冲突原则大加强调(如1971年《美国第二次冲突法重述》、1978年《奥地利国际私法》、1987年《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法规》,等等)。最后,在法典的结构上,一些新的法典已经像民法典、刑法典一样,规定详细,大大扩大了传统冲突法的内容,提高了冲突法作为独立部门法的地位。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认为国际私法的国际统一只涉及冲突法领域,但经过这种统一的国际私法仍包括冲突规范、法院管辖权规范和关于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的规范。 罗马国际统一私法协会以及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等则致力于“实体私法”的国际统一。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对统一国际私法应作广义的理解,它既包括对传统国际

创业初期的营销怎么做

创业初期的营销怎么做 营销对处于早期阶段的初创公司意味着什么? 在一个刚刚成立的初创公司,营销人员都要负责很多不同的工作。由于大企业可以提供充足的媒体宣传预算,所以企业的营销团队就 可以专注于品牌宣传。但是刚成立的初创公司就不同了,因为公司 不仅资金有限,而且根据公司的不同情况,其需求往往也都有所不同。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其最主要的需求就是找到适合市场的产品。相应地,营销人员的工作也就是要找到公司可以创造并传递哪方面 的价值,以及具体实施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这就意味着,公司的营销策略应该对产品和消费者进行全面的考虑,这也是企业中跨职能最多的一个业务部门。但是事实上,有很 多营销人员对自己想要出售的产品,甚至是目标客户群都没有一个 清楚的概念。营销应该是一项整体性的价值传递过程,营销团队也 应该与设计和销售人员合作来明确消费者需求,与产品管理团队合 作从而对产品进行细分,与运营部门合作,来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 在谈论营销的时候,我经常会提及硅谷著名天使投资人也是 500Startups的创始人DaveMcClure的学习营销模型,也被称为AARRR(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ferral和Revenue) 模型。AARRR模型很好地描述了营销应该和那些相关部门合作,以 及应该对哪些活动负责。 用户获取(Acquisition) 营销人员的工作就是要为公司获取新客户。在B2B商业模式中,这一步主要是指潜在客户生成、前景管理和销售支持。在B2C商业 模式中,这一步主要是在消费者层面创建识别度、兴趣度、购买欲 望和购买行动。总而言之,用户获取包含公司可以借助的所有渠道,来取得同目标客户群的联系,并向其传递公司价值。如果网站是公 司的主要营销渠道,那么营销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网页和软件知识,从而可以独立管理网站,进行转化率优化,而不需要时刻依赖网络

第一章冲突法概述

第一节冲突法的概念 在研究冲突法上的管辖权问题时,还有一个问题要注意,即由于冲突法是以民商事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因此冲突法上的管辖权,包括立法管辖权与司法管辖权,往往是可以通过当事人之间的协议而加以改变的。 一、冲突法的调整对象: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 1、涉外民事法律关系 在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或引起该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事实三个因素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涉外因素。 1)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涉外因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是具有外国国籍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包括

A.一方是内国人,一方是外国人; B.双方是具有同一国籍的外国人; C.双方是具有不同国籍的外国人。 另外,也有人将“住所”(包括惯常居所及法人的营业所)作为确定主体涉外因素对待。如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编纂的《中国国际私法示范法》第二条。 2)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涉外因素: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物部分或全部地位于境外;3)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涉外因素:即法律关系据以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国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8条:凡民事关系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法人的;民事关系的标的物在外国领域内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的,均为涉外民事关系。 * 关于涉外与跨国民事法律关系:“涉外”者,说明话语者系以本国为本位,而“跨国”者,说明话语者并非以民族国家为价值

的核心来构筑其理论或阐释其观点。 注意: 第一,中国国际私法示范法使用了“国际民商事关系”概念; 第二,示范法把“住所”和“惯常居所”也作为确定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连接因素之一。 2、广义的民事法律关系:民商事法律关系 作为冲突法调整对象的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广义的民事法律关系,涉及所有的具有跨国性质的私法关系。 有些国家实行民商分立,民法调整一般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而商法则调整商事法律关系,即在商务活动中所产生的法律关系。商法主要包括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保险法、破产法、代理法及买卖法等。当我们讲冲突法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时,这里的民事法律关系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又包括由商法来调整的商事法律关系。 在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将婚姻家庭关

创业初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创业初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汪行光(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通过对创业初期企业财务管理进行了解,对财务管理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关键词创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资金进行的管 理,主要解决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和分配等问题[1] 财务管理讲求 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对资金的管理,使企业资金更有效地为企业带来效益对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必须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改进 财务管理的现状 处于创业初期的小企业往往将管理的重点放在经营上,而忽视 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如何?能否适应创业初期的管理要求, 创业者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一些问题可以判断创业初期企 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企业经营一年赚了还是亏了?如果赚了,赚了多 少钱?有足够的资金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吗?[2]每天清理营业款吗?营业款与销售单汇总数是否一致?收款是自已进行吗?应收账款有专门的账簿登记吗?仓库请人管理吗?盘点过库存吗?多长时间盘点一次?聘请过会计处理财务税务业务吗?赚到的钱存在银行赚取利息,还是用来补充流动资金扩大经营?这些问题涉及企业财务管理的基 本要求如果处理得当,则基本能适应创业初期的管理要求如果处

理得不好,则企业财务必将是一本糊涂账 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上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创立初期的企业财务管 理基础十分薄弱概括起来主要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重经营忽视管理,尤其不重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 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财务管理的忽视,将制约企业的发展只有短期打算,而无长远计划,更没有发展规划激烈的市 场竞争环境中,不进则退,企业发展不能只看眼前,还得放眼未来,给企业做一个长远的规划,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水平低表现为会计资料随手 丢,没有妥善保存;或者基本会计资料保存了,却没有对会计资料进行有效汇总,甚至连一张报表都没有;或者虽然对会计资料进行了一些汇总,但没有对其进行有效分析,不能充分利用会计资料为创业者决策服务 岗位分工不明确,工作职责变动大 [3]受求成本效益原则的 限制,企业人员少,职责分工往往不明确,工作职责变化大一些单位对互不相容职位没能做到职责分离,出现一名财务人员身兼数职这 会造成资产管理的巨大风险 搞好财务管理的几点对策 创业初期受条件的限制和对成本考量,对财务管理不追求高标 准,但要让经营有条不紊的进行,让管理出效益必须将财务管理的

国际私法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涉外民事关系与国际私法 第一节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 划分法律部门的基本标准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国际私法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也正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理解和把握其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是我们研究和学习国际私法的逻辑起点。 一、涉外民事关系 (一)什么是涉外民事关系(civil relations involving foreign elements) 【模拟案例】一中国上海女子在美国纽约嫁给一日本东京男子,定居东京并生儿育女。该女子不幸英年早逝,未留下任何遗嘱,但在东京和上海留下了价值可观的动产和不动产。其丈夫、子女及父母因析产不均发生争议,其父母诉诸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指在民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权利义务据以发生的法律事实等因素中至少有一个为外国因素的民事关系。 第一,作为民事关系主体的一方或双方是外国自然人、外国法人或无国籍人。有时,外国国家也可能成为这种民事关系的主体。 第二,客体涉外,即作为民事关系的客体是位于外国的物、财产或需要在外国实施或完成的行为。 第三,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权利义务据以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法律事实发生于外国。【问题】一美国公司与一英国公司在一架澳大利亚航空公司的飞机上签署一货物买卖合同,后因货物质量问题发生纠纷,两公司协议在中国广州中院诉讼。 请问:对于中国法院来说,该货物买卖关系是否涉外民事关系? (二)正确理解涉外民事关系应明确的几个概念 1、“涉外民事关系”与“国际民事关系”是可以替换使用的概念。 2、“涉外民事关系”与“涉外民商事关系”也是一个通用的概念,即国际私法调整的涉外民事关系是广泛意义上的民事关系,包括那些采取民商分立的国家所指的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和商事法律关系 3、涉外因素中的“外国”(foreign),有时还应作广义的理解,即包括一个国家中的不同法域 【法域(territorial legal unit)】法域是指一国内具有独特法律制度的地区。例如,英国的国际私法所称foreign,就是把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也当作德国、法国等外国一样看待的。 (三)国际私法的社会基础 国际私法作为调整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部门,其特定的社会基础是:众多主权国家同时并存,各主权国家之下的民商事主体之间相互交往而形成各种涉外民事关系以及国际民事交往社会的存在。 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上的冲突 (一)法律冲突的含义 从普遍的意义上讲,法律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法律同时调整一个相同的法律关系而在这些法律之间产生矛盾的社会现象。 在国际私法上,法律冲突(conflict of laws)具有独特的含义,主要是指民事法律的国际冲突,即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法域的民事法律对某一民事关系的规定各不相同,而又竞相要求适用于该民事关系,从而造成的该民事关系在法律适用上的抵触的现象,即适用所涉各法域互有差异的实体民法规范,会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判决结果的现象,从而必须解决究竟应该适用哪一个法域的法律来做出判决的问题,也就是法律选择的问题。正由于这个原因,国际私法在许多国家又被称为“法律冲突法”或“冲突法”。 【案例分析――认识国际私法中的法律冲突】在英国剑桥大学就读的20岁的中国留学生王

国际私法的历史

第一节国际私法的萌芽 一、罗马法时代的“万民法” 随着罗马的扩张和同其他民族交往的增加,它一方面要注意到其他法的存在,另一方面提出了如何处理罗马人和异邦人的关系问题。因为当罗马征服其邻邦的时候,它并没有把那里的人同罗马人同等对待。因此,在罗马法中逐渐产生了一种专门调整罗马市民与非罗马市民之间,以及非罗马市民相互之间的民事关系的“万民法”(ius gentium)。这种新法律制度的显著特征是:由法官根据当事人的血统确定法律的适用范围。这常被人们视为国际私法的萌芽。不过,由于万民法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也不是法律的适用规则,外邦人所属城邦的法律还没得到罗马法学家的承认。所以,当时并没有产生国际私法。 二、种族法时代的“极端属人主义”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大陆各民族迁徒频繁。这时便产生了种族法,即拉丁民族遵守罗马法,日耳曼民族遵守日耳曼法,法兰克民族遵守法兰克法。这一时期大约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经历了400余年,后世教学称之为“种族法时代”(period of racial laws)或“属人法时代”(period of personal laws)。由于每一民族的人,无论居住何地,永远受其民族固有法律和习惯支配,故可称为“极端属人法时代”。这种种族法或极端属人法与现代国际私法上的属人法截然不同。它不是在法律冲突的情况下选择当事人的属人法,而是各种族的人之间发生法律行为时各受本族法的支配。尽管种族法不是国际私法的雏形,但其中的某些规则在形式上与后世的冲突规范相类似,对国际私法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属地法时代的“极端属地主义” 自10世纪后,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在西欧建立,形成割据局面,建立了许多封建王国。此时,领土观念逐渐加强,上至王公,下至庶民,均依照他占有土地的多少决定其法律地位的高低。在一国居住的任何民族都必须服从当地的法律和习惯。于是,属人法主义逐渐被属地法主义所替代。这种属地法严格限制了外国人的法律权利,一人从此领地移居彼领地,既可能丧失财产和自由,也无法结婚、成立遗嘱或为其他民事行为。这就阻碍了各国人民的往来,影响了可能通商贸易的发展。为了各国之间的互通有无和人员往来的方便,人们渐渐认识到有必要限制法则的严格属地性。国际私法正是在限制法则的属地性的斗争中产生的。 ------------------------------------------------------------ 1.罗马法(Roman law)是指自罗马奴隶制国家形成(公元前7至公元前5世纪间)至拜占廷(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527-565在位)一千余年中罗马的奴隶制法。它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对后世资本主义法有重大影响。 2.万民法(jus gentium),与市民法(jus civile)构成罗马法的渊源。开始,罗马法只适用于享有市民权的罗马市民,故称为市民法。市民以外的外束人和被征服地区的居民,其相互间及其与罗马市之间的法律关系,另由外事裁判官审理,形成一种与市民法不尽相同的法律,叫做万民法。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卡拉卡拉皇帝于公元212年承认自由民中的非罗马市民一律享有市民权,与罗马市民同样适用市民法,至216年,万民法遂统一于市民法,从而宣告了罗马法的统一。 第二节法则区别说时代 法则区别说产生于13世纪的意大利,于16世纪传入法国,后在荷兰得到新的发展。由于

外国法查明:规则借鉴中的思考——以德国外国法查明制度为参照

外国法查明:规则借鉴中的思考——以德国外国法查明制 度为参照 中国法律信息网 -> 法律论文 -> 正文 ?【来源】《比较法研究》第2007-2 期第 65 页 外国法查明:规则借鉴中的思考——以德国外国法查明制度为参照 徐鹏 《民法典(草案)》关于外国法查明的条文,与目前执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意见相比,内容上有了明显变化。设计者可能意图借鉴德国等国的做法,建立一种不同于当事人证明和法官依职权调查的折衷的外国法查明方式。然而在德国,外国法查明所依据的《德国民事诉讼法》第293条并不能仅仅从其规则文字本身获得理解;依据学说和判例,德国实行的是严格的由法官依职权查明外国法的方式。我们与其另行寻找其他国家的相关规则作为我国可以实行折衷查明方式的佐证,不如转而探究型塑外国法查明方式的各种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并进而审视和检讨相应要素在我国法制环境下的表现样态。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构建新的规则,而是希望引起学界对外国法查明问题的关注及进一步讨论。 一、外国法查明的规则设计借鉴中的“地方性想象”, (一)草案条文的意图:建立折衷的外国法查明方式 在涉外民商事审判中,当冲突法确定适用特定的外国法而需要查明其内容时,《民法典(草案)》第9编“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可以责成当事人提供该外国法律,也可以依职权查明该外国法律”。(1)与目前我国司法审判依据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第193条的规定相比较,民法典草案条文在内容上有了较大变化。《意见》条文的措辞表明,由人民法院来查明外国

营销管理部分创业计划书

营销管理部分创业计划书 公司战略及规划 公司在创立之初,因时制宜,制定了增长型的总体发展战略,为公司顺利起步及后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公司在后期发展中将实时进行战略调整: 一、公司创立之初,实施集中化的发展战略,公司主要面向为家庭买车的人群致力于开发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安全座椅。以质量过关,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特点打开市场,创造品牌效应,为儿童安全座椅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基础。 二、当公司有了一定的发展,实施低成本的发展战略。随着安全座椅产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内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通过生产部门的技术的提升,减低生产成本,同时追求规模经济为企业赢得更高利润。 三、公司发展成熟时,实施国际化战略。随着企业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市场逐步拓展向国际市场,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国际化战略以谋求企业更好的发展。 3.1 总体战略目标 3.1.1经营宗旨 ●向更多的家庭提供性价比较高的安全的儿童安全座椅 ●促进我国汽车安全用品产业的发展,关注儿童乘车安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全人类的安全事业积极努力。 ●努力提高投资收益率,争取创造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同时为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 3.1.2 战略目标 ●财务目标 努力降低营运成本,提高投资收益率,创造更多利润,扩大企业规模,争取企业利益最大化。 ●产品发展目标

保证产品的高质量,并积极研发新型的能满足新要求的产品,以提高产品差异性,开发新市场。 ●生产发展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占领更多市场,创造企业利润。3.1.3 总体战略 汽车安全用品售赁公司主要实施增长型的总体战略。 增长型战略的核心就是企业发展。能够实现企业规模扩大、经营领域扩张、产品品种增加、经营利润增加、经营网点增加的战略。我们实施增长型战略,是为了实现企业迅速发展,从小变大,由弱变强。 增长型战略将带动我公司的重大发展: 一、新型产品及特殊的市场开拓渠道将市场占有率明显增长,引领全国汽车安全用品行业。 二、实施增长型战略使公司取得大大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水平。 三、实施增长型战略我公司可采用非价格的手段同竞争对手抗衡。 四、企业通过开发新产品、新市场、新工艺和旧产品的新用途,以把握更多的发展机会,谋求更大的回报。 五、实施增长型战略企业可以通过创造以前本身并不存在的产品或对产品的需求来改变外部环境并使之适合自身。 3.2 组织管理战略 3.2.1 优化组织结构 汽车安全用品售赁公司将通过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向非层级化方向发展、建立企业网络化组织关系等,加强企业组织内部的横纵向交流,创建广泛的跨职能,跨部门,横向的合作机制,最终实现企业组织与管理的全局优化组合和整体利益的最佳。 3.2.2 运用组织结构实施差异化战略 低成本战略的核心是要在行业竞争者中建立单位产品成本最低的竞争优势,其关键是生产制造部门,我公司将科学优化生产部的管理力求低成本高质量,为创业初期起步打好坚实的基础。

国际私法中国籍和住所的确定

国际私法中国籍和住所的确定 2010-12-29 10:20:49 ——兼论《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草案)》第6条和第18条 的相互关系 李旺 【作者简介】李旺(1964-),男,汉族,辽宁辽阳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内容提要】国籍和住所是国际私法上最重要的两个连结点,构成传统国际私法中的属人法,确定自然人的国籍和住所尤为重要。当前国际私法立法草案关于国籍、住所的确定和在住所冲突时住所地法的确定都做出了规定,本文围绕立法草案所设计的法律制度进行探讨,指出其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连结点/国籍/住所/国际私法立法 我国正在起草《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即《民法(草案)第九编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草案》”),该《草案》第6条和第18条就国籍连结点的确定和住所的冲突作出了规定,本文就此加以梳理,并就上述《草案》第6条与第18条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其所存在的问题。 一、国籍依照各国的国籍法加以确定 (一)国籍的确定依相关国家的国籍法 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一特定国家的国民的法律资格,它表明了一个人和某一特定国家之间的固定的法律关系。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国籍属于各国的国内事务,各国都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自己的国籍法,在什么条件下赋予国籍由各国自己决定。《草案》对此并没有明确规定,但从其规定来看应该排除适用法院地法。而国际私法学界早于上个世纪90年代起草的《中国国际私法示范法》(第六稿)第59条规定“自然人国籍的取得和丧失,依该

国籍产生疑问时所涉国家的法律确定”。那么我们从这两者的规定可以得出国籍的确定是依据相关国家的法律,即国籍法,采取的是“领土法主义”的方法。 根据领土法主义确定自然人的本国法方法如下:如自然人甲某的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其出生在中国,依照我国《国籍法》第4条甲某出生时取得中国国籍。2001年甲某迁往加拿大,并于2005年获得加拿大公民身份取得了加拿大国籍。那么在根据冲突规范要适用甲某的本国法时,如何确定呢?首先我们看其是否具有加拿大国籍,此时应该依照加拿大的国籍法来加以判断。加拿大政府依照其本国国籍法赋予甲某国籍表明其具有加拿大国籍;其次我们看其是否具有中国国籍,如前所述甲某出生时具有中国国籍,那么问题在于在2005年甲某取得加拿大国籍后是否还具有中国国籍。我国《国籍法》第9条规定“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我国《国籍法》第14条规定:“中国国籍的取得、丧失和恢复,除第9条规定的以外,必须办理申请手续。未满18周岁的人,可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代为办理申请。”可见,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通过申请自愿加入外国国籍的,并不需要到我国的相关部门办理任何手续,就丧失中国国籍。由此,可以得出甲某在2005年取得加拿大国籍后并不具有中国国籍。因此在国际私法上应该以加拿大的法律作为甲某的本国法。 (二)国籍的冲突依照国际私法的相关制度来加以解决 由于采取领土法主义的方法确定自然人的本国法,那么就可能出现国籍的冲突。《草案》第17条就此作出如下规定:自然人具有两个以上国籍的,以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律。自然人在其所有的国籍国均无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的,以与该自然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籍国法律为其本国法律。自然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同时又有外国国籍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为其本国法律。自然人无国籍或者国籍不明的,以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律。 结合上述规定,自然人可以分为只具有A国国籍、具有A、B两国国籍以及不具有任何国家的国籍三种情况。 解决因国籍冲突而产生的本国法的确定问题是大陆法系国家国际私法的重要任务,因为适用当事人本国法多为大陆法系国家所采用,而英美法系国家多适用当事人住所的法。

创业初期中小企业需要怎样的营销策略

创业初期中小企业需要怎样的营销策略 我国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大多是由创业者自筹资金创立。他们的勇气是民族工业的积极力量和创新的重要源泉。笔者也曾经是其中一员。为此,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科技型企业)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现将一些心得介绍给正在奋斗的朋友。 一、要认清自己生存的微观环境 对中小企业来讲,不要去管全球化及行业的市场发展和走势对自己的影响。一定要清楚,你的任务是生存下来,迅速积累资金。微观生存环境就是你的前十名客户(或者你的资源在一年内有能力服务的客户)。这十名客户就是你能否生存下来的一切。要把这十名客户的需求研究透,关系熟到家。 二、要认清自己竞争的优势所在 有些中小企业启动是因为已有固定的客户,产品并没有特别优势。这类企业在开发新客户时会遇到困难,如果这些启动客户成长迅速,幸运的话,创业初期中小企业营销策略可依靠她完成原始积累。大多数企业是因为具有某项新技术或富有特色的产品而起步,这类企业生存

的基础是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大众化以及技术容易被仿造的产品不是创业初期中小企业营销策略的优势。应选择开发满足客户独特需求,客户价值显着,效果立竿见影的产品或服务。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贴近客户、更了解客户、反应更迅速、客户关系更好、服务更全面周到。千万不要忘了要发挥这些优势。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上述几方面。 三、几个一般原则。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平衡的心态,切忌急功近利。做到这几点并不容易,需要提高自己的修养。 资源有限,要倍加珍惜,注意提高资源的效率。 要养成深入、全面、系统、动态分析问题的习惯。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四、基本策略。 不要泛泛的制定产品市场策略(诸如4P、4C之类),将所有的策略和力量集中在前十名客户身上。中小企业没有资源“打大战役”,先攻下这几

国际私法中英名词对照

第一章+第二章涉外民事关系、国际私法的历史 1、涉外民事关系civil relations involving foreign elements 2、法域territorial legal unit 3、法律冲突conflict of laws 4、涉外民事关系的调整方法包括间接调整方法(indirect regulating method)和直接调整方法(direct regulating method) 间接调整方法包括冲突规范(conflict rules) 直接调整方法包括国际统一实体法、国内直接适用法(Loi d’application immediate) 5、“择地行诉”或“挑选法院”forum shopping 6、历史 (1)法则区别时代(theory of statutes) 巴托鲁斯Bartolus、杜摩兰Dumoulin、胡伯Huber (2)近代冲突法 斯托雷Joseph Story、萨维尼Savigny、黛西Diecy、孟西尼Mancini (3)当代冲突法 比尔Beale (Restatement of the Law, Conflict of Laws) 里斯Reese (Restatement of the Law, Second, Conflict of Laws) 凯弗斯Cavers 柯里Currie (政府利益分析说governmental interests analysis theory) 7、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方式:转变(transform)和纳入(adopt) 8、国际习惯international custom 9、国际惯例international usage 10、商事惯例commercial custom or usage 11、万民法jus gentium 12、不动产应归于长子immovable fall to the first-born 13、长子应继承财产the first-born shall succeed 14、立法管辖权legislative jurisdiction 15、内容导向content oriented 结果导向result oriented 16、冲突正义conflicts justice 实体正义material justice 17、海牙国际私法会议Hague Conference o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第三章冲突规范 1、冲突规范conflict rules 法律适用规范rules of application of law 法律选择规范choice of law rules 2、范围category 3、准据法lex causae 或者applicable law 4、系属attribution 5、连结点connection points或者point of contact 6、静态/动态连结点constant/variable point of contact 7、惯常居所habitual residence 8、软化处理softening process 9、侵权行为自体法proper law of torts 10、单边/双边冲突规范unilateral/bilateral conflict rules

创业营销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创业营销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营销管理,包含哪些内容? 见惯了太多企业主,经常步入营销误区,更钻进营销管理死胡同,眼前一片茫然,在他们的想象里,所谓营销,就是做销售,拿业绩,没有营销,没有业绩,也就无从管理。表面上分析,此话不无道理,但是,众多企业主忘记了一个根本前提:建立营销管理制度的根本 是什么?营销管理管什么? 营销是个系统工程,营销管理同样繁琐复冗,对于市场营销的数据、报表之类,仅是基础性工作,笔者认为,营销管理要管以下几 个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一:营销管理,管的是市场战略、政策、规划的执行和变化调整、产品销售进程,以及未来的市场发展。 对销售人员而言,营销就是销售,就是卖产品,但是,在公司或营销总监看来,营销是产品在现在、将来阶段性市场中的一切表现,销售人员关注的是销售额是否见长,而公司应该看到的是,产品还 有多久的生命周期、多长的销售动力,还有,目前的市场中,公司 的产品和营销政策是否适应市场趋势;对大型企业和知名品牌而言, 最忌讳的是追求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长期发展源泉,及品牌的扩张 价值,所以说,营销管理要关注隐藏在产品营销背后的市场发展和 变化,管的也是这种危机观念、竞争观念和发展观念。 关键问题二:营销管理,管的是销售人员的心态,以及对市场的掌控能力。 笔者认为,营销管理者,或者说管理营销的中高层人员,本身是市场营销的实践者、先锋队员,即具有单兵作战的能力,又可以团 队协作,即是单兵作战的模范,也是团队管理的核心领导。在各种 具体的市场活动中,不但本身能管理好市场和教会销售人员管理好

市场,还应能管理好销售人员心态,善于调动、激发销售人员的潜能,以保证市场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企业,所有的管理都服务于营销,从市场营销中来,还得回到市场营销中去。 关键问题四:营销管理,管的是未来的市场和品牌发展。 品牌问题,人人都会讲,企业老板也不例外!他们普便把产品等 同于品牌,以为,只要产品一进市场,品牌就有了,这绝对是个 “童话式幻想”,就像做梦,恍惚历历在目,其实是过眼烟云,昙 花再现; 在营销管理中,品牌的管理是重中之重,但是,在市场磨合初期,无品牌的说法。大家都知道,品牌的内涵很多,既有有形的,也有 无形的,它需要积累,需要演化,需要包装,当然也需要过硬的品 质和持续增长的销售数据,然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的洗礼和市场 的证明,这个洗礼和证明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过程,其管理工作看得见,需持之以恒,但是,其过程却摸不着看不见,谈营销管理时, 企业管理者应看到这些背后的工作和品牌的发展。 管未来,除了指品牌的未来,还有营销管理导致的市场后续发展,只要产品还有生命力,品牌永恒,那么市场就有未来,企业也就有 未来 总之,营销管理,考验的是管理者的高度,企业的战略定位,以及市场操作中的过程管理,也看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真诚希望, 所有企业在重视市场营销本身的同时,更应重视营销管理的过程和 未来。 令人无比惊吧的九大营销理念 1、知识营销 2、整合营销

第三章国际私法立法与学说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国际私法立法与学说的历史发展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 国际私法的立法和理论发展历史,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和学说,及其在国际私法发展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国际私法的几种主要学说 (一)法则区别说 1.意大利法则区别说 代表人物巴托鲁斯,14世纪。是国际私法的鼻祖。 11世纪,罗马法作为普通法在意大利各城邦普遍适用,但各城邦根据已流行于各自领域内的习惯,制定了作为特别法的“法则”。为解决各城邦法则之间的冲突,产生了法则区别说。 学说的内容:主张将法则区分为三大类,即“人法”、“物法”和“行为法”。认为凡是物法,只能在本城邦内适用,人法则可随人在域外适用。意大利的法则区别说抓住了法律的域内域外效力这个法律冲突的根本点,开国际私法之先河。 2、法国法则区别说 代表人物杜摩兰及达让特莱。16世纪。 杜摩兰:为顺应新兴的商人阶级希望建立一个比较自由的市场的需要,提出著名的“意思自治”原则。在契约关系中,应该适用当事人自主选择的习惯法。这一原则后来成为合同法律适用中的首要原则。 达让特莱:主张严格的法律属地主义原则。在人法、物法之外又提出了“混合法则”的概念。认为,虽然“混合法则”既涉及人法,又涉及物法,但更接近于物法,具有属地法的性质。 3、荷兰的法则区别说 代表人物胡伯。17世纪。创立了国际礼让说,提出了著名的三原则: (1)每一个国家的法律在其领土的界限内有其效力,并拘束其全体居民,但在此界限以外无效力;

(2)在一国领土界限内的一切人,不论是定居还是暂时居住,都应视为该国的居民; (3)各国的统治者出于“礼让”,应互相尊重他国法律,使其在适用于本国境内以后,在其他国家也保持其效力,但以本国主权及臣民的利益不受损害为限。 胡伯的国际礼让说对英美国际私法理论产生重大影响。 (二)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 萨维尼,19世纪。创立了法律关系本座说。 该学说认为,各国的法律形成一个法律的共同体,而每一法律关系依其性质总是与一定地域的法律相联系,也就是说每一法律关系都象人有其住所一样,都有其本座,找出其本座,该地的法律就是该法律关系应适用的法律。 法律关系本座说在国际私法方法论上实现了根本的变革,提出法律选择应从法律关系而不是法则入手进行分析,进而找出其应适用的法律。 (三)孟西尼的国籍法说 孟西尼,19世纪。提出国籍说法。 该学说认为,国籍、当事人和主权这三种因素的作用构成了法律选择的基础,而其中国籍的作用尤为重要,任何法律关系所应适用的法律,原则上都应以国籍作为连结因素,只有在当事人另有意思表示或者在适用外国法违反本国公共秩序时,才可以采用国籍以外的其他因素来选择适用什么法律。 (四)戴西的既得权说 戴西,19世纪-20世纪初。英美属地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了既得权说。 既得权说从法律的严格属地性出发,认为一国法院在利用外国法律处理涉外案件时,它并不是承认和执行外国法,而是承认和执行依外国法取得的权利。 (五)柯里的政府利益说 柯里为美国著名学者, 1963年出版了《冲突法论文选集》,系统论述了政府利益说。柯里将法律冲突分为“虚假冲突”与“真实冲突”两类:前者指某个案件所涉及的两个国家的法律在具体规定上发生了冲突,但是两者所体现的政府利益没有发生冲突;后者指某个案件所涉及的两个国家的法律不仅在具体规定上存在冲突,而且两者所体现的政府利益也存在冲突。柯里认为只有在真实冲突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法律冲突问题。柯里提出,解决法律冲突的最好方法,就是对

国际私法学说

三、国际私法学说 14世纪前,被称为国际私法的萌芽时期。在古代,各国间就已经出现了国际民事往来,但古代文明国家普遍否认外国人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外国人仅具奴隶的身份。古希腊各城邦的法律,对于外国人的婚姻、财产遭到损害时,都不给予保护。古罗马建国初期也只承认罗马公民是权利主体,外国人被视为“敌人”,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因而更说不上适用外国法。随着罗马的扩张和同其他民族交往的增加,一方面它注意到其他法的存在,另一方面提出如何处理罗马市民和异邦人的关系问题。因此,逐渐产生一种专门调整罗马市民与非罗马市民间,以及非罗马市民相互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万民法”。它的特点是:由法官根据当事人的血统确定每个法律的适用范围。所以,这种万民法仍然是国内法,它常被视为国际私法的萌芽。由于它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也不是法律的适用规则,所以,当时并没有产生国际私法。到了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大陆各民族迁徙频繁,但一个民族异地迁居,仍然保留原有的法律习惯。如拉丁民族遵守罗马法,日尔曼民族遵守日尔曼法,法兰克民族遵守法兰克法。也就是说,法律只支配本民族,不以领土而改变,这就是“种族法”时代或“属人法”时代。法国里昂有一大主教写道:常常是走在一起或坐在一起的五个人中,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法律的效力下生活。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法官不得不发出“你是依什么法律生活”的提问。这种“种族法”或极端的“属人法”与现代国际私法上的属人法不同,它不是在法律冲突情况下选择当事人的属人法,而是各种族的人在发生法律行为时各按各的法律管辖与制约。10世纪后,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在西欧出现,建立许多封建王国。此时,领土观点逐渐加强,占有的土地决定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于是,“属人法”主义逐渐被“属地法”主义代替,即在一国居住的任何民族都必须服从当地的法律和习惯。这种属地法严格地限制外国人的权利。一个人异地迁移,可能丧失财产和自由,也无法结婚、立遗嘱等。这就严重阻碍各国人民正常的往来,为此,人们逐渐意识到有必要限制严格的属地主义。国际私法正是在限制属地主义的理论探讨过程中逐渐产生的。 国际私法的正式产生,是在14世纪,伴随着国际私法学说的产生而产生。从14世纪到20世纪,围绕着法律适用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方法这两个问题,先后诞生了“法则区别说”、“法律关系本座说”、“既得权说”、“本地法说”、“政府利益分析说”、“最密切联系说”等国际私法的学说。 (一)法则区别说 13世纪后,“法则区别说”在意大利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的法学理论 ——国际私法学的诞生。法则区别说发端于意大利,16世纪传入法国,17世纪在荷兰流行并得到新发展。 1.意大利的法则区别说 意大利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资本主义经济率先产生,形成许多大城市,各大城市又逐渐演变为独立的城市国家。各城市国家拥有各自编纂的法典,称为“法则”。这些“法则”仅在各城市国家境内有效,因此罗马法作为普通法,各“法则”成为特别法。各城市在处理涉外案件时,一般是依“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由于各法则不尽相同,与作为普通法的罗马法也存在相异,所以就产生法律冲突,如在甲城市签订的契约,取得的判决,一旦到了乙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